第一篇: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比较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比较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之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而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环节,对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一个系统的比较,便是对教案和教学设计有一个重新认识。教师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们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关键词: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教案
1.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1.1 教案的概念及内涵
“教案”二字,从字面上说,“教”是教授、教学之意;“案”,《现代汉语 大词典》列有“办理公事的记录(record),如有案可查、声明在案”、“有关 建议计划之类的文件(a plan submitted for consideration),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等义项,合起来讲,教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做的教学记录、计划方案的意思。教案被引入我国之初被称作“教授案”,也有个别人称之为“教案”的,那实际是“教授案”的简称,如张世枃《莱因氏之五段教授法》一文中“理科教案”等就是用这个称呼。直到“五四运动”时期,由于教学思想的改变,改称教师的“教授”活动为“教学”活动,“教授法”随之改为“教学法”,“教授案”的名称也随之渐渐的被“教案”所替代,这个至今使用的“教案”名称的意义已不是张世枃的文中该词的意义。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以及课后总结等”。这就是说,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而设计的教学方案。教案的设计是实施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1.2 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育教学绩效得到改善的系统决策过程。它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 操作性。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5个方面: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简称ADDIE模型。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包含了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这几个基本要素或步骤,由此产生了作为覆盖各种教学设计模式的ADDIE模型。
2.教案与教学设计的不同点
2.1 对应层次不同 2.1.2 教学设计的层次
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2.1.3 教案的设计层次
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2.2 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2.2.1 教案设计的出发点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2.2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是 “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2.3包含的内容不同 2.3.1 教案包含的内容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2.3.2 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2.3.3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第一,目的与目标: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跟以往教案相比,在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教学设计有了较大的变化,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目标陈述的功能等方面。目标的主体和维度: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的教案对于目标的设计中,如上所述,一方面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另一方面,目标的设置中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于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从教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目标的称述内容和注意点:教学目标是为教师在教学中可随时评价和调控教学而设置。因此,目标的描述应当提供教师可观察和评价的行为样例。在有些教学设计中,尽管也关注学生,但是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目标的心理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把握教与学总方向的作用,而行为样例则是教学目标心理描述的外化和细化。虽然不能把所有的心理描述都准确地反应到行为样例上,况且细化了的行为样例不一定代表着整体的心理描述。所以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应采用教学目标的心理描述和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与操作性都得以体现。而行为目标的陈述,可以采用AB-CD技术即行为主体、行
[2] 3 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动词建议可以参考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师在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l)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第三,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第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评价,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评价体现的不明显;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
总之,教案作为经验科学的产物仍需进一步理论化,特别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日渐介入,对教案的编写有巨大的冲击力; 教学设计虽然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实和完善。由于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区别。而且二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二 者回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教案与教学设计的相同点
教案与教学设计都是教师在课前为更好的实施教学而做的准备工作,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认真备课,备课时就要写教案或教学设计。其实教案是包含在教学设计中。
参考文献:
[1]人教育大词典编撰委员会.教育大词典[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 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二篇:《丑小鸭》教案与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并学会用它们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带着对丑小鸭不同的感情阅读课文。
3、让学生了解丑小鸭从自卑到自信的内心转化过程,以及丑小鸭的勇敢,同时理解丑小鸭的形象意义。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教学难点
1、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ppt中的童话朗读)。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 丑小鸭(齐读)。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让学生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范读课文,并让学生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抽学生进行回答
4、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样子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的学习这篇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组词语。第二课时
一、讲读一、二段:
1.指名读一、二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段读懂的?
2、出示第一幅图,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它鸭子的不同之处。
3、结合图片,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一、二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注意体会“暖烘烘”“特别”“出世”。
5、大家想想“特别”这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用“特别”造句。
过渡语:那么接下来,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同学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丑小鸭的故事里面。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结合插图,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重点理解:“孤单”“除了……谁……都”体会到丑小鸭当时单身无靠,没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是它出走的原因。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老师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三段。
过渡语:丑小鸭真的很可怜,那么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呢?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一读第四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讥笑”:讥讽和嘲笑。抓住“只好”“才敢”让学生体会丑小鸭离家出走以后,环境不仅没有改善,情况反而更糟。学会用“洁白”造句。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面,接下来它又会遇见什么和学会什么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学习五、六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3、有感情地读五、六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七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第三篇:教案与教学设计一样吗
教案与教学设计一样吗?
1.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而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范畴。
2.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3.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常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而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它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正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在教学系统中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而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不难看出教案作为经验科学的产物仍需进一步理论化,特别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日渐介入,对教案的编写工作有巨大的冲击力;教学设计虽然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实和完善。由于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区别。而且二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二者会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既要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又不能把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概念混为一谈。
第四篇:几个与第几个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听来确定声音的次数,声音有先后次序。2.能将摸到的物体的个数,用不同方法记录下来。3.通过听着数、摸着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 展以及对数的概念的进一步巩固。
4.通过有趣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 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觉和触觉进行记数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数的理解和记忆。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10,还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去记录它们,现在就让我们来复习一下!
师:一共有几辆小轿车? 生:有8辆。
师:如果要你用简单的记号把它们表示出来,你会吗?谁想来?
师:为什么画的要么是8个圆片,要么就是8根竖杠,为什么都是8个的呢? 生:因为一个圆圈就表示一辆小轿车,有8辆,就要画8个。师:嗯,小朋友真聪明,都做对了。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啊?现在,我们来做游戏好不好?
师:老师来敲鼓,请你用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听到鼓声的次数,你想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看看谁能记得又快又正确? 师:谁想来?(指名学生)
师:对吗?一共是几声啊?四声,对啦!师:你用什么记号表示? 生:4根竖杠。生:4个圆片。
2、探究二
师:这个乐器你认识吗? 生:三角铃。
师:听听响了几下?用你喜欢的记号表示。(学生记录,举纸校对)
师:刚才小朋友不仅对听到的声音的次数进行了记录,而且完全正确!真棒!
3、小结。
师小结:听着数时,听到几下,就用几个小圆片或几根竖杠来表示。
4、探究三
师:小胖在干什么呢? 生:在数有几粒纽扣?
师:但是,小胖今天数的方法和前几次不同,小胖是怎样数的?
生:蒙上了眼睛摸着数的。
师:小胖摸到了几粒纽扣?用你喜欢的记号记下来。生:10个圆片,10根竖杠。
5、摸着数小结。
师小结:摸着数时,摸到几个,就用几个小圆片或几根竖杠来表示。
三、课内练习
1、练习一(1)
师:老师请了小狗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狗叫了几声?用简单的记号记下来。生:○○○○○
︱︱︱︱
2、练习一(1)
师:小羊也来玩游戏了,它让你们用记号记下它叫了几声? 生:○○○○○
︱︱︱︱ ︱︱ ○○
3、练习一(2)师:同学们做的真棒,老师的这块木板上钉上一些螺丝钉,请位同学摸一摸一共有几颗?(指名学生摸一摸,报出数量,其余记录)生:一共有六颗螺丝钉。
4、练习一(3)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有2个袋子,每个袋子里有不同个数的弹珠,谁想上来摸一摸,数一数?(指名学生上台摸一摸)师:(开袋验证)真棒,表扬。
(可以变化袋中弹珠的数量,请不同的学生上台游戏)
师:我们做完了摸弹珠的游戏,现在我请你学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其余小朋友边听边记,看谁记得又快又对。(请一学生上台学动物叫声,其余学生边听边记,集体校对)
5、练习二
师:游戏就做到这里,接下来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小幻想家,例如有3个圆片,我说它表示有3支铅笔。你认为它表示什么呢?
生:它可以表示3本本子。(3只鸡、3个苹果、3匹马、3辆车等)
6、练习二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继续你们的想象力,以小组为单位,和你小组里的伙伴们说说这些记号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玩了听着数和摸着数的游戏,还知道了听到几声,就可以用几个小圆片或竖杠表示;摸到几个,就用几个小圆片或竖杠表示。
第五篇: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唐丽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基础。
它不是力求发现客观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运用一个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具体产物是经过验证的教学系统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整套教材、学习指导、测试题、教师用书等,以及对所有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过程所需要的辅助工作做具体说明的教学实施计划。
二、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指导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有效顺利地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整体的比较具体的设想,都清晰地反应在教学设计中。因此,教学设计整体方案完成并付诸实施的时候,它就成为指导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方案,教学活动进行的具体步骤、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及其衔接、各项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形式等方面都会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时,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规划,注重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以保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发挥设计方案的指导性功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整体性
教学活动是由多种教学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学设计过程就是在系统科学的方法的指导下,对这诸多要素进行系统安排和统整组合的活动。
整体性要求教学设计活动对教学活动诸多构成要素进行综合与整体的规划与安排。要根据教学设计的目标要求,全面考虑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力求使它们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有机地配合,充分体现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与整合性特点。
(三)操作性
教学设计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教学设计中理论应用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指导并服务于教学实践。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中,教学目标被分解成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方案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调控、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等必须体现具体的可操作性。
(四)创造性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机械性或重复性劳动,而是一项发挥教师才智、焕发生命活力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设计非常强调教师要能够针对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同时,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其方案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本人的个性化风格和色彩。
三、教学设计的步骤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一般指需要评估。“需要”指“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是“教学事件的预期状态与受教育者当前状态的差异”。需要分析是界定现实结果和渴望结果之间的差距的一般过程。1.学习需要的分析(1)什么是学习需要
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起点。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是指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期望是是社会发展对学习者提出来的要求,是学校和班级提出的要求,体现在课程目标中。
(2)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 发现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确定在教学设计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以确定优先解决的教学设计课题。(3)学习需要的类型 ·标准的需要 ·比较的需要 ·感到的需要 ·表达的需要 ·预期的需要 ·批评性事件的需要
(4)学习需要分析过程和方法
教学设计者在分析学习需要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找出当前现状与期望目标之间差距的起点。因此,是学习需要分析的重要环节。例如: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吗?所使用的传送信息的方法奏效吗?教学能否使学习获得成功?学习内容的难度如何?等。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
·规划。确定分析对象,选择收集有关学习需要的数据的方法和策略。·收集数据。要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日程安排、分发、收集问题等工作。·分析数据。
·编辑最终报告。说明研究的目的、描述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的参与者;用表格或简单的描述说明分析的结果;以数据为基础提出必要的建议。2.学习内容的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的目的
学习内容的分析,是要对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详细阐释的过程。所谓起点能力,是指学习者进入教学过程前的学习状态,即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谓终点能力,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学习内容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打下基础;介绍学习内容分析的过程和方法。(2)学习内容的结构分析
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结构体系,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从课程——学科——单元——课时,不同的单元之间也存在着相应的关系。(3)学习内容分析的过程 ·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 ·首次评估学习内容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的具体分析 ·再次评价学习内容 3.学习者的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一般特点、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情况,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提供依据。
(1)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
学习者的起点能力是教学的起点,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起点能力一般是指学习者对从事科学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对教师而言,叫做教学的起点。
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包括知识起点能力、技能起点能力分析、态度起点能力。(2)学习者一般特点的分析
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对教学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呈现以下共同特点:
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时从具体认知到抽象认知的国度,它决定着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
(3)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教学设计者为了向学习者提供适合各自特点的个别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有关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信息加工的风格;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的感官;感情的需求;社会性需求;环境和情绪的需求。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 1.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的定义、特点、功能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所欲促成的学生的预期的身心变化。教学目标制定的主体是教师,所指向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不是教学内容,是对学生发生各种变化的一种规定,而教学内容则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所依托的各种知识信息。教学目标具有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灵活性、可行性、生成性。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2)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以行为方式来陈述的目标,或者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表现性目标:是指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项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的评定,也指对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一些测验所无法反映的深层学习指标的评定。
·第二种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就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方法是指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这里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态度是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是对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是学生经历、体验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方法的前提;也是提高能力,酝酿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
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介机制,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3)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学习者自身的“需要”进行研究;学习者的兴趣;学习者的能力)
·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健康、娱乐、职业、家庭、宗教、消费、公民)·来自科目专家的目标建议——主要是从内容本身来考虑的(4)教学目标的表述
·行为目标的表述(马杰):规范的行为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显的,要包含四个要素:谁(学习者);做什么(要求的行为);做到什么程度(要求的行为水平,也就是可接受的行为标准);在什么条件下(特定的、限制的、影响可接受的行为的条件)
·认知目标内外结合的表达方式(格伦兰):第一步,陈述一个教学的总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这种学习结果包括学生系列的心理过程;第二步,在总目标下具体列出学生达到这个总目标能够表现出来的各种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变化。
·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只规定学生应该参加的活动,并不对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具体规定。2.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学策略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策略是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研究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教学策略具有指向性,指向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教学策略的多样性,为了满足教学上的需要,应提供多样的教学策略。(2)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 ·依据学习和教学理论 ·符合学习内容 ·符合学习者的特点 ·要考虑教师本身的条件 ·考虑客观条件 3.教学媒体的设计(1)教学媒体的定义
教学中的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中,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以及记录、储存信息的载体,包括硬件和软件。(2)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
·根据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进行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和学习者的特征选用教学媒体
·不存在万能媒体。媒体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哪一种能绝对满足一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应考虑获得性和成本问题。要选择既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又易于获得、且成本较低的教学媒体。
·必须熟悉教学媒体的操作技术。教师的操作控制能力较强,媒体的应用水平较高,可以选择一些功能较全、操作较复杂的媒体。
·注意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各种媒体间相互补充,使知识的表达、传授更加充分,容易理解;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教学过程的设计
所谓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用流程图的形式简洁地反应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果,表达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给教师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 ·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习者主体和媒体化作用 ·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2)教学过程流程图的编制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采用教案的形式来体现教学过程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教学设计是采用类似于计算机流程图的形式,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环节,明显地显示了教学过程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与教学过程的展开。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者不同的反应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灵活性大、目的性强。
(三)教学设计的评价
是指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方案推广应用之前,先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试用,以了解该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等使用情况,如有缺陷,则予以修正。然后再试用,再修正,以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评价方案,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对评价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做出最终评价报告。
四、教案的编写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呈现形式。
(一)教案的要素要标准
一份优秀的教案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与要求: ·课题名称 ·授课时间 ·课的类型
·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 ·定位准确的教学重点 ·实用必需的教具学具 ·切中要害的学情分析 ·突出活动的教学过程 ·务实灵活的练习设计 ·美观助学的板书设计 ·有利成长的教学反思
(二)教案的基本形式 ·表格式教案 表格1 科目:课题:课型: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过程一、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表格2 学科:课题:班级:时间:课型:教者: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配
组织教学01
导入新课05
讲授新课20
小结03
巩固练习12
布置作业0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及目的 教学媒体
·卡片式教案
科目:语文编号:000011 课题:《春天来了》
一、„„„„„„
二、„„„„„„
五、实践案例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
(二)——卡片式教案 青岛嘉峪关学校魏玲执教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中心解育红评析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66页11—20各数的认识
(二),第66页、6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能正确的数出11—20各数并会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数小棒,操作计数器,使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并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点突出。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2.能够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3.认识计数器,认识数位。
4.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5.通过练习形式,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图、计数器图、数字卡片、电脑课件。学具准备: 计数器、数卡、计数棒、数位板(两位)、题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下列数字卡片,学生齐读)16 18 14 10 11 2.看着11这个数,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它吗?(学生动手操作后提问)你是怎样摆的?(摆了1个十,又摆了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11)。板书“11”。
[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复习11这个数时,提出的问题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让学生将拿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实际让学生初步体会了11这个数的组成。教具的使用,在无意识中唤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12的组成(1)认识数位
原来有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12根)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2个一)这1捆表示什么?(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十位可以表示有几个十。
这2根表示什么?(2个一)它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个位可以表示有几个一。(2)认识计数器
12这个数,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你看(出示计数器),这就是一个计数器,你桌子上也有一个,看看,你能找到个位和十位吗?说给同位听听。(请学生到前面找)。
(3)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4)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2。
那我们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12呢?
这是1个十,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这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请学生拨上1个十。这是2个一,我们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反馈:在个位拨上2个珠子)个位上这2颗珠子就表示什么?(2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5)教学12的写法。2.教学11的组成
(1)11这个数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同位讨论,学生操作)。(2)汇报拨珠方法:十位上拨上1颗珠子,个位拨上1颗珠子。(3)用数字卡片摆出11。学生操作后汇报。
(4)讨论: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评:教师在让学生初步体会11这个数的组成后,并没有介绍数位,因为这里的两个一表示的意义不同,如果急于区分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改变教材的顺序,先让学生了解12的组成,借助计数器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数位之后,再区分11这个数中两个一分别表示什么,显得容易多了。] 3.自学13——19各数的组成
(1)刚才我们先摆小棒,然后拨珠,再把数摆出来,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学13——19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过程,课件演示。(2)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原来十几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写的时候就要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评:在教学11、12这两个数的时候,教师渗透了一种学习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自学13——19各数。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感知十位上始终放了1捆小棒、拨了一个珠子、数字卡片摆的是1,而个位上小棒的根数在变、珠子的个数也变化,同样数字卡片也在变,进而明确了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4.教学20的组成
(1)出示1个十,这是多少?(1个十)该放在什么位上?(十位)怎样用珠子表示它?(学生操作)。又添上1个十,现在是多少?(2个十)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汇报)。
(2)十位上为什么摆2?个位上为什么没有数呢?(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所以写0)。5.小结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
(二)。(出示课题)。
三、课间休息
四、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1.抢答: ①1个十和2个一 ②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6 ③④2个十
⑤1个十和9个一 2.看数拨珠: 12 13 20 15 3.猜谜游戏:
教师写好了一个数,说一句话,同学来猜。①1个十和6个一是几?
②十位是2,个位是0,这个数是几? ③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几?
老师说了3句话同学们猜出了不同的数字,同学每人写下一个数,说一句话,请同学猜。4.选择题:
(1)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①12②20
(2)“11”十位上的“1”表示()①1个一②1个十(3)16里面有()
①6个十和1个一②1个十和6个一(4)有2个十就在()位上写2。①十位②个位
[评: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特点。特别是第3题猜谜的游戏,实际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完成时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学生的提问有独创性,有的学生提问的内容甚至超出了本节的课容量,可以看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将知识向外延伸,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小结
本节课教案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学具操作过程,能使教材中处于“静止”状态的信息,变得生动、具体,也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认识数位都是由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主动认识的,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思考,整节课始终让学生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同步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5点: 1.教师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操作学具、交流想法等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儿童乐于表现的天性得以充分的显露,此时教师由课堂的权威转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的朋友。
2.通过学具进行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应该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要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学生提不出问题,往往是不善于发现的表现。所以在本课中,教师设计了猜谜的游戏。4.突出了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穿插使用的特点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自学13——19数的组成、写数后,课件以清晰的画面用小棒、珠子、数字,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操作的全过程,学生看到的画面有助于学生从操作中的直观向抽象过渡,更加引发学生向深层次思考为什么十位没变,个位变了。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在巩固练习中,课件更以声音、颜色、动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如5块翻板的抢答练习,看到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学生情不自禁的喊起来,兴奋的情绪难以抑制。
总之,本节课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