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19-05-13 01:5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篇:公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

负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负数的相对意义,理解负数在温度和海拔等场景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负数吗?在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生1:我在电梯里见到过负数,-2,(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地下2层。生2:我在气象预报里见到过负数,-3℃,表示零下3℃。

……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负数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学负数,看看跟我们生活中接触过的负数有什么不一样。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通过温度,引出负数概念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温度里也有负数,那么同学们会读这条信息吗?(课件出示信息)先自己读读看。好,谁来试试看?

生:哈尔滨-9至-3℃,北京-2至2℃,杭州1至9℃。

(还有不一样的读法吗?)

生:哈尔滨零下9至零下3℃,北京零下2至2℃,杭州1至9℃。

师:这个数怎么读?(-2)在这里它表示什么意思?(表示零下2℃);

还有一个数怎么读?(-3)表示什么意思?(零下3℃);

还有一个,大家说表示什么意思?(-9表示零下9℃)师:好,像这些带有符号的数,我们称为负数。

师:那么1在这里代表什么意思?(1℃)2呢?(2℃)9呢?(9℃)。师:像这些数,我们叫做正数。

2、通过温度,比较数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温度计,你能在上面找出北京的温度吗?先自己找找看。谁来试试?

生:这是-2℃,这是2℃,一格表示2℃,所以往下数一格表示-2℃。

师:大家听得明白吗?她是先找谁,再找谁?(先找-2℃)怎么找到-2℃?(先找0,再往下找,数一格)为什么往下找?(因为下面都是负数)。

师:请看,老师也找到了,这是几?(2)这呢?(-2)。好,那么,你还能把余下的四个温度在温度计上找出来吗?完成学习单第一题,像老师这样标。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

师:好,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我收集了几份作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跟他不一样的请举手,哪里不一样?那你是怎么标的?大家听明白了吗?好,这里还有一份作业,是这样吗?

师:好,请同学们看这,老师也把这几个温度收集到了这。(幻灯片出示)这根红红的线表示0℃,0℃以上我们用正数表示,0℃以下我们用负数表示,这里有三组,先看最右边那组,1℃跟9℃哪个比较暖?(9℃)那么,你还能比一比-2和2,-3和-9之间的关系吗?想好的就举手。

生:-2℃<2℃,(你的理由是?)-2℃表示零下的温度,2℃表示零上的温度,零上的温度肯定比零下的温度暖。(听得明白吗?解释得很清楚,很不错)。

师:那么-3℃和-9℃之间填什么符号?

生:填>,(为什么填>?)因为当两个都是负数的时候,-9离0远一些,-3离0近一些,离得越近,温度就越暖。

师:很合理的解释,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还有补充吗?(当它们是负数时,3比较9来得小,越小就越暖,所以-3比-9暖。)很厉害,能从数字上进行说明。

3、温度引入数轴,观察比较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温度计,零上的我们用什么数表示?(正数)零下的呢?(负数)好,现在我把温度计转一下,去掉,得到一条数轴,0在这,0的右边是正数,那么0的左边呢?(负数)

(幻灯片出示)

师:第一个红点表示几?第二个呢?刚才我们有这6个温度,你能在数轴上把它们找出来吗?好,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

师:老师收集了几份作业,看看是不是有你的想法。你的跟他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好,这里还有一份作业,是这样吗?

(幻灯片出示,数轴上的点)

师:老师也把这几个点收集到了这,观察下这条数轴,你发现了什么?

生:-2和2关于经过0的这条线对称。

生:0的左边都是负数,0的右边都是正数。

生:越往左边数越小,越往右边数越大。

…………

4、海拔里的正负数

(幻灯片出示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

师:正负数不仅存在温度中,海拔里面也有,先自己读读这条信息。好谁来试试看?

(学生读,若出现错误,老师读,让其他学生分辨哪里不一样)+8844.43这个数怎么读?

生:正8844.43米。(那在海拔里,它表示什么意思?)高出海平面8844.43米。

师:这里还有一条信息,谁来读读看?记作什么?(-155)为什么填-155?(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低于海平面就要用负吗?那你把海平面的高度看做?(海平面的高度看做0)。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数,-11034,如果表示海拔,它代表什么意思?(低于海平面11034米)同学们,想一想,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如果有,会是什么地方,大胆猜猜看(学生猜想,发言),好,老师介绍,世界上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做马里亚纳海沟,它的海拔高度就是-11034米。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把珠穆朗玛峰推到,从高度上讲,能填满这个海沟吗?大概还差多少?

5、引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在温度里以0为标准,0上为正,0下为负,在海拔里,也以0为标准,0上记为正,0下记为负,那么0是什么数?(中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好,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用正负数表示下面的信息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你们真的了解正负数了吗?请完成学习单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

师:+24代表什么意思?-18呢?如果我把-18前面的负号去掉,可以吗?(不可以)你的理由是?(去掉后就分不清转入和转出的人数了)对,那就会造成混淆了。

2、整理相反意义的量

师:老师把用正负数表示的词收集了起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幻灯片展示)师:这些表示正数、负数的词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都是反义词。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师:同学们,问问自己,我了解正负数了吗?我了解了什么?

五、了解历史,加深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最开始的时候,数学家们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用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渐渐地变为用画斜杠的方法来表示负数。再经过发展,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负数。

高玉立

第二篇:《 认识负数》教案

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一备)

备课时间

2020年11月 18 日

备课组长

陈玉秋

出席教师

高段数学组全体教师

主备教师

张荣霞

备课内容

负数的认识及相关的课堂活动、练习。

教材分析

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认识正、负数,所以正、负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启蒙阶段。

学情分析

之前的数概念学习,学生较多的是在具象意义上认数,分数虽然是在抽象意义上认数,但借助整体和部分关系,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用分数表示相对还比较容易把握,而正、负数的认识则属于更高的抽象意义上的认知,所以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教学目标

1、经历正、负数的产生过程,感受数范围不断形成和扩张的生成发展过程。

2、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0表示参照标准,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

3、结合实际情境经历数轴的产生过程,在数轴上理解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0表示参照标准,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含义。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材料感知,聚类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参照标准及其相反意义的量。

这些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以第①个为例,相对“始发站一个乘客也没有”为标准进行比较,相反意义的量是“上来8名”和“下去6名”。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其它情境中都是相对什么标准来说的,两个数量有什么联系吗?

二、联系生活并用正、负数表示。

开始同学们阅读了一些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0”来表示参照标准,用正、负数来表示参照标准两端相反意义的量吗?

以前计数时0表示没有,测量时0表示起点,今天我们学习正负数中0又用来表示参照标准,0的作用真大啊。

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约155米,这里以海平面为基准,是不是也产生了相反意义的量?怎样用正、负数来表示?

“"

暑假里绵阳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8℃,和这么热的高温恰恰相反,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温度由于海拔高度的关系却只有-38℃,-38℃在-20℃的上面还是下面,比-20℃高还是低?

”“

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来表示的例子吗?举例时想一想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0,什么为正,什么为负?

小结:生活中凡是相对某一参照标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三、正、负数的应用

1、结合班级中的正、负数生成数轴。

师:同学们找找,我们班级里有没有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地方呢?

”“

”“

师:如果以“O”同学为参照标准,用0表示,约定右边为正,左边为负,那同学们的位置是不是也产生了正、负数?右边A同学的位置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左边B同学的位置呢?

小结:从0向右位置为+1,+2,+3的同学离0越来越远,表示的数就越来越大。相反,从0向左位置为-1,-2,-3的同学离0越来越远,表示的数就越来越小。

师:如果仍以“O”同学为参照标准,用0表示,约定向前为正,向后为负,那前边C同学的位置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后边D同学的位置呢?

师:我们再以“O”同学为参照标准,用0表示,约定斜前为正,斜后为负,E、F同学的位置用什么数表示?

小结:我们把刚才横行、竖列、斜行的同学们的位置分别看做一条直线,参照标准用0表示,也就是数轴的“原点”;规定向东、向北、向右、向前为正,也就是数轴的正方向,画上箭头;那么向西、向南、向左、向后就可以用负数来表示,每个人的位置都可以在直线上用正、负数表示,每两个同学间的距离一样,这个距离也就是数轴的单位长度。

师:比较一下,相对0而言,是-2更接近于0,还是+2更接近于0?

四、总结:正数和负数在0的两侧,它们具有相反关系,这一特点也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找一找,体会一下。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负数 的意义。

体会负数表示 相反意义的量。

从直观 形象的温度计出发,帮助学生理解。

结合数轴、直观形象的理解负数的意义。

在总结中提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篇:认识负数(教案)

《认识负数》教学案例

湖州市月河小学

沈怡怡

教学目标:

1.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正数和负数,掌握正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2.以温度为载体,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明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前准备: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正话反做

(一)游戏规则:

伸出左手。讲解举手、放下、向上、向下、坐下、起立。老师说什么,请大家做出相反的动作。

(二)开始游戏:

师:举手、放下、向上、向下、起立、坐下、举手、向下、起立。师:好了,通过这个游戏,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反应都很快,也很聪明。

准备好了吗?开始上课喽!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

(一)创设情境:

师:大家对数熟悉吗?对,我们从小就接触数。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仔细看看,有认识的吗?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可移动的数:-5/8、36、+6000、0、-

5、+2.4)

A、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B、不认识的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C、全班反馈:

(二)读中分类:

1、拿出0和36(利用移动的卡片)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先来说有没有老朋友? 0、36。

2、认识负数

师:那剩下的都是新朋友了?我们先来给他们来分一分:(利用移动的卡片)

负数 正数

— 负号 -5/8 +2.4 + 正号 -5 +6000

(三)揭示课题:

师:有谁认识这些数吗?(负数)师:哦,厉害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 “认识负数”。(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四)规范正负数的读写法:

1、负数读写:

师:像(-5/

8、-5)这些数叫做负数。那在负数中有个类似减号的符号叫做“负号”。(板书:负号 -)

师:那这个数(-5/8)就读作: 负八分之五

(板书 : -5/8(负八分之五))

师:好的!接下来的数你来读,你来读,一起读!

2、正数读写:

师:那这些数呢?(正数)对,像+2.4、+6000这些数就是正数。而这个符号(+)也不读作加号,读作正号。(板书:+2.4(正二点四)+ 正号)

师:现在我们再重新把这些数读一读:

二、借助温度,深入认识

(一)创设情境:天气预报,进一步规范正负数的读写法

1、师:其实在咱们实际的生活,负数也很常见。就像刚才这些数中的-5就是老师从天气预报中收集来的,请看:(多媒体课件:配录音)

这是2月份的一天,有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哈尔滨:-15℃ ~ -3℃ 北京:-5℃ ~ 5℃ 南京: 0℃ ~ 8℃

师:气象学上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度。比这个温度高的就是0上温度,比它低的就是0下温度。

师:在这里面有这么些数:-

15、-3、-5、5、0、8(出示移动卡片)

师:有负数吗?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15、-3、-5

2、符号问题(正号可省略,负号不可省略)

师:再看其他两个数:+5也可以记作5;+8呢?(可以记作8)师:由此可以看出,有时为了我们的记录简便,正数的+号可以省略不写,+号去掉的话,就是我们学过的数了。那么刚才的36其实就是+36,也是正数。

师:那老师就有想法了:为了再简便点,索性负数的符号也省略了吧?可以吗?(不行,否则不能区分正数和负数)

师:哦。对哦!看来负数的符号可要牢牢的带在身边,否则就不是它自己喽!

(二)动手操作,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师:先来看看首都北京:-5℃和5℃两个温度一样吗?(一个在0上,一个在0下)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上的是正数,0下的是负数。为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铺垫)

师:我们是用什么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拨温度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上下拨动刻度的温度计)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在课件的温度计上拨出5℃(有刻度,但没有数字)

[学生拨出5℃,但拨不出-5℃] 师:所以要正确的表示温度,首先要找到0℃的位置。

[出示标有数字的温度计,请一位同学拨出5℃,另一位同学拨出-5℃。] 师:北京那天的温度可以在什么范围里呢?可能会是几度呀? 师:再请一位同学拨出-15℃。比较-15℃和-5℃,哪个更冷?为什么呀?

师:你能用你的动作表示一下-15℃吗?

师:在我国新疆的北部,有时会达到-40℃,你能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大致的位置吗?[请学生上黑板比画位置]

(三)解决0的问题

1、正负数与0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总结出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那正负数和0比的话,有什么关系啊?

负数<0<正数(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还能举出其他的负数吗? 师:有,请你!(-0.7)还有吗?你,你!数得完吗?(数不完)那我们就用省略号来表示吧。

师:那正数呢?你还能举出其他的正数吗?你来(+3/100)好的,一起读。举得完吗?(举不完)那我们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2、圈出正负数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圈出负数和正数

师:对啊,所有正数都大于0,所有负数都小于0,那0呢,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3、师生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拓展延伸,巩固认识

(一)基础练习

师:学了上面的内容,我们先来两题练习吧: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2.5 +4/5 0 -5.2 -1/3 +41

2、粮库规定:大米运入仓库为正。那么-3.5吨表示,而2.8吨有表示。

(二)拓展延伸

1、那除了上面讲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见过负数呢?(电梯、存折)

电梯:邮递员叔叔要去6层送信,阿姨要去地下一层拿车。请问他们应该按哪个键?

师:正数表示地面上的楼层,负数表示地面下的楼层。

存折:2000表示什么? —600、—550 又分别表示什么? 师: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负数,还有很多地方也会用到负数,比如:

海平面: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 +8844.43 米; 我国最大的盆地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

师: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上,负数呢?表示海平面以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负数在不同情境中的拓展应用。]

(三)深化提高(分层练习)

数轴:下图每段表示1米,小明在0的位置:

西 东

-5 -4 -3 -2 -1 0 +1 +2 +3 +4 +5 ★

1、如果小明从0点向东走4米,表示为+4米;那么从0点向西走3.5米,表示为 米。

2、如果小明在+7.8米的位置;表示他向 走 米。

3、如果小明在-86米的位置;表示他向 走 米。★ ★

4、如果小明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8米,就会在 米的位置。★ ★★

5、如果小明在+6米的位置,小红在-3.8米的位置,小明要向 走 米就能和小红相遇。

师:正数表示向东走,负数表示向西走。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正数和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

四、全课总结,延伸认识

1、学习史料,了解负数的产生

师: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负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负数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史料:(多媒体课件:配录音)

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增加为正,减少为负。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在著作《九章算术》时,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这个记载,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

师:原来正、负数的发展也是经过了很长的一个过程。那你现在知道正、负数表示什么吗?(正数和负数是可以分别表示意思相反的数。)

例如: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增加为正,减少为负 „„

2、全课回顾,延续学习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在实际生活中,在网络上还有很多负数的知识,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一定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

第四篇:认识负数教案(范文)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意义相反的现象,比如说……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一、用正号和负号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师:像这样相反的现象,在我们学校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说:(出示班级人数变化表)你们班本学期的人数和上学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班呢?指名说说。

有的班的人数……了,有的班的人数……了,人数增加和减少是一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觉得老师这样记录能把他们区分开来吗?那你有更好的方法进行记录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学生填表。

指名展示台上反馈,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是最具有数学味的?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是的,数学家们也喜欢采用这种既简洁又方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加号和减号在这里应该读作正号和负号,现在你会读这些数吗?谁来试一试?师带大家读。那我们就一起用正号和负号重新记录一下好吗?

2.师:现在你会用正号和负号来记录其他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吗?(出示)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7人下车。张阿姨二月份存入2900元,三月份取出1200元。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0.05米,冬季水位下降0.04米。可以怎么记录?

二、教学例题

1.师: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城市图片和温度计)

放大温度计:这是什么?你会看温度计吗?怎么看?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师借机说明℃和°F)

红色液柱显示:上海零上4℃

南京0℃

北京零下4℃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南京呢?北京呢?那我们可以怎么记录这三个城市的气温呢?(板书)+4℃也可以省略正号写成4℃,(师板书)那么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2.师:还有三个城市的气温,你也来试着记录一下好吗? 出示:香港19℃

哈尔滨-11℃

西宁-7℃ 学生记录,展示台上反馈。

3.这一天南极的温度是—40℃,赤道的温度是40℃。

如果把我们的温度计分别拿到南极和赤道,会有什么反应呢?你能在温度计上画一画吗? 展示台上反馈。

4.出示例2: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高度8844米,我们可以怎么记录?比海平面低155米呢?

师: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高于海平面3193米,可以怎么记录?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呢?

某地的海拔高度是0米,你是怎么理解的? 5.练习一2

三、分类归纳

师总结:你们觉得这些数面熟吗?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它……(正数)是的,正数其实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那么这样的数呢?(都是负数),而负数是我们这节课刚认识的。(板书课题:认识负数)0呢?是什么数?师画出数轴。

负数是不是就只有这么几个呢?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说得完吗?那我们应该加上什么?(……)正数呢?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负数?(浏览)

四、巩固练习1.P3练一练1 2.练习一5(增加:我国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7-25℃,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感受? 3.练习一4 4.实验中学对初三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2-1 0 3-2-3 1 0

你知道他们分别做了几个引体向上吗?

5.某食品厂生产的120g袋装方便面外包装上印有“(120±5)g”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只有117g,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五、总结

第五篇:《认识负数》教案

《认识负数

(一)》教案

汪海梅

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2,P3练一练第1~2题,P6练习一1~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天气预报音乐或节目片头。

谈话:伴随着这熟悉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老师从中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地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

二、教学例1。

(一)1、出示例1的三幅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

师介绍“℃”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适当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追问: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2、小结: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以0℃为分界线,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呢?为了便于表示,通常规定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二)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读法:“+4”读作正四。写法:在4前面加一个正号,“+4”也可写作“4”。

读法:“-4”读作负四。写法:先写负号再写4。(示范写)

指导完成“试一试”。

三、教学例2。

(一)介绍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

指出:吐鲁番盆地的气温在一天当中有如此大的变化,与这个地方的地形特点以及海拔高度有关。

结合图,简单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二)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高度吗?

(三)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8米,通常称为海拔8848米,可以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

(四)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分组讨论。

出示+4、19、+8848、-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片面以下的高度。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类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分类结果。

说明:像+4、19、+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4、-111、-

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

结合例题体会正数、负数与0的大小关系。

引导观察: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启发思考: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四、做“练一练”。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五、巩固练习。

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2、3、4、5、6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

下载公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

    《公开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椒江区云健小学 丁丹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5页“负数”。 【教材分析】 负数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拓展......

    认识负数的教案范文大全

    认识负数的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负数的教案,欢迎大家借......

    负数认识(一)教案

    课题:认识负数(一) 教学背景: 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理论上,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在这......

    负数的认识 教案

    课题:负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

    《认识负数》教案[推荐五篇]

    《认识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

    认识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

    《认识负数》

    2008年8月21日,有幸赴滁州二附小参加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暑期培训,使我受益颇多。这次培训中,上午是主讲黄为良主任对教材的精彩解读与分析,下午是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陈馨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