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时间:2019-05-13 01:5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第一篇: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工作前,预设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案。任何一位从事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师,都务必要做好三项最基本的工作——教案设计(备课)、组织好教学活动(上课)和场地器材设计。

二. 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现代教育、教学和学习理论以及 自己的教学经验创造性地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各个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设计的能力。

三. 体育教师的设计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课前设计方面

1、对教材的分析解读和处理能力

2、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分析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方面

4、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提出

5、教学方式

6、教学环境和场地器材的研究

(二)、体育授课设计能力

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课前探究设计

2、新课导入设计

3、体育教学结构设计

4、体育课堂总结设计

(三)、课后设计能力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使之不断提高

四.总之,体育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所以说,脉络“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目标“明”是立意“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构思“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方法“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练习“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只要我们掌握以上的方面,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第二篇: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 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自我专业成长为目的, 对自身教学实践和自我教学特征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主动探究活动。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积累有效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结合学科特点,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找准教学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首要解决的问题就反思什么?即反思的内容。体育教师做教学反思重点要抓住五个点——亮点、难点、疑点、盲点、热点。

亮点:即教学中教师感到欣慰的,预料或者没有预料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的地方。教师要通过反思,查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亮点,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增强学生今后在类似方面情意表现,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难点: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感到棘手或者不好解决的困难,它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可以是对技术动作的把握等。

疑点:指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困惑,不解和疑问。如,同样的教学手段为什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有不同的效果?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条件下目标达成度会有什么变化?等等……

盲点: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但是被忽略了的问题。教师在课后要查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盲点,然后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行修复,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尽量的避免再次出现。

热点:指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当今关注度高的时事问题,课改的热点问题等。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要注意看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没有可以体现的,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分歧等等。

二、抓住教学反思的时机

根据教学反思发生的各个时段,教学反思的时机大概分为三种: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和回顾性反思。

课中反思——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上的“五点”出现,教师就应该进行反思了。因为一个问题的出现有时候是一瞬而逝的,教师要抓住每个出现的瞬间及时进行。当然,不是说马上停下教学内容,让老师反思完成后再教学,而是在教室的头脑里迅速做出判断,对教学的下一环节做出勘误,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即时反思——一个教学内容完成,教师也要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做出适当的教学反思。这就是即时方式。“热炒热卖”是最好的反思方式,把课中反思后的问题再罗列出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性反思也称为“三秋之后”再反思。当我们进行了前两个步骤之后,应该说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问题在当时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成为“悬案”,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三秋之后”再反思,即将问题先放一放,然后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回顾,再次提出来进行商议,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运用好教学反思的载体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反思如果只是想,不落实到写,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的拉动力就会减弱,通常我们教师在进行反思时,往往除了头脑中的思考,还要运用自己的笔头,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教学反思的载体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们最常见可分为教案修改、教育随笔、教育教学案例等。

教案修改:教案修改一般是教学反思最直接的结果。一个体育教师往往要从事多个班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样一个单元教材也要分几次课完成。课时教案只是老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而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和教师的预设一致,当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情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得失品味,从而对教案进行修改。比如,这次课堂中某种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恰当,某个技能技巧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那么在相应的教案中就要进行合适的增添删改。那么,教师在下一个班级或者本教材下一次教学时,就会相应的有所改进,教学效果当然也会相应的提高。

教育教学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教学过程点滴的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比如,在课堂上发生突发事件,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灵活的解决;游戏教学中学生个体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情况等。

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述形式。也是一线教师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成果表达方式。它多半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伴随作者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通过我们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带动教师读和思考,使之为拉动教师读、做、思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记录教学反思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的自我诊断、剖析和调节,及时写一写,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指导实践。这样,就可以在积累中发现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把教学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四、体育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还应该值得注意的事项。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反思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小”。尽量关注自己和学生身边的“小问题”,关注细节;二是要“及时”,每个教学过程之后要立即进行,牢牢抓住教学过程中“五个点”,认真进行,而且要学会“旁征博引”,把日常可以运用的、可以联系的东西都运用起来;三是要“实”,反思要贴近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不空想、有实效,反思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要把反思后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特长不断的修炼提升。参考资料:

[1]赖天德.学校体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期。[2]李跃进.让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今日教育.2009年第3期。[3]张世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福建教育网.2007年12月。[4]孔翠萍.浅谈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江中办公网.2008年1月

第三篇:怎样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预设能力的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这场重大的教育变革中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但目前我们感到,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学的轻松呢?

一、找准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培养能力、智力、非智力的设计。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 “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 “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

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显然,教师们尽管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4、有教案的企盼却无设计的意识。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却从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我就怎样教”去备课;也有些教师钟情于《优秀教案选》等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还有些教师备课时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裁剪某些环节重新组合,粘贴成简单的教学思路等。这些现象说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设计的意识,教学时严重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并逐渐在依赖中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有些教师离开教参无法备课,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5、只重教学前的设计却忽视了教学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当前,大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教学前的预先设计,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中没有关注教学对象的存在,没有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准备的结果,不能反映课堂的复杂性,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尤其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学设计也就画上了句号。这种封闭的设计过程,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专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学会处理教 材和组织教学活动,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1、领悟、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数学知识。

例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分组摸球,感受“可能”

谈话:如果口袋里既有红球又有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每个组都来摸一摸,请组长在不透明的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比比哪个组动作又快又安静。做摸球游戏要注意什么呢?摸球前先要把口袋里的球搅一搅,摸球的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口袋里,摸后要把球放回口袋,一位小朋友在摸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看。从1号小朋友开始轮流摸球,每人摸两次。

活动结束后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片段二:

转盘游戏,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出示转盘(转盘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大小一样),教师介绍转盘上三种不同颜色的区域以及转盘上指针的作用。

提问:推想一下,转动转盘,停下来时指针会指着哪里? 指名学生说想法。谈话:我们要来转一转,看看结果与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请每位小朋友先猜一猜指针可能会指着哪里,再由组长转转盘(教师与一小组示范:1号小朋友先猜,猜了以后组长再转,接下去2号小朋友猜,组长再转),从1号小朋友开始,每人猜一次,轮到组长时,组长自己也要先猜再转。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后,提问:刚才哪个小组6个人全猜对了? 追问: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出示只有一种颜色的转盘,提问:如果是这样的转盘,你们能不能都猜准确?为什么前面这个转盘就这么难猜呢?

有十几位学生举手。片段三 联系实际举例。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书上有一个问题,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又有学生补充:“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

老师肯定地说:“你们说的都是对的。”(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老师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说:“你们说的六边形、七边形是这样剪出来的,这些图形与我们前段时间认识的多边形不太一样,但它们也是多边形。”

片段一中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学生摸球后,教师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教师会这样设计提问说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每次摸球都是独立事件,摸到红球或者蓝球的可能性是0.5,不管前面摸了几次,不管前几次摸球的结果如何,对后一次摸球的结果没有影响。教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片段二中学生小组活动后,没有哪个组6个人都猜对,这时教师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而不是“为什么猜不对呢?”因为转盘上有三种不同的颜色,一个小组有6人,6个人都猜对的概率是三分之一的六次方,6个人都猜对的可能性极小,但有猜对的可能,因此教师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片段三中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上只给出了三个答案: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因此当学生说出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并得到上课教师的肯定时,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认为是上课教师讲错了。

其实,学生说的这些答案确实都有可能,有这样几种剪法:

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这些图形都是多边形,有一些是凸多边形,像(1)、(2)、(3),有一些是凹多边形,像(4)、(5)、(6),小学阶段研究的都是凸多边形,因此教师教学用书中只给出了三种答案,但这并不能说明后三种剪法是错误的。学生若只提出前三种剪法,那教师不必提出另外的剪法,若学生提到了后面的三种剪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若我们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不可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反思、就不可能逐字斟酌设计提问、就不可能对于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应答自如。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审视自身现有的“一桶水”的 “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要努力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在设计教学时要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居高临下地以理性的目光,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学科学有效。

2、提高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的主要依据是数学教材。数学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组织教材和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1、感受约定方向的必要性。媒体出示一排动物在做操。

谈话:看,有一排小动物在做操呢!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比较喜欢第2个动物,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时我们要约定方向,只有按照统一的顺序来数,才能让大家都明白。

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2、感受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媒体出示四排小动物在做操。

谈话:做操的小动物又多了几排,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吗?

追问: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这儿的小动物不是一排,有几排了,要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清楚是第几排第几个。

片段二: 总结延伸。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呀?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几”就是数,有时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说清物体的位置。

片段一中教师设计教学时做到了承上启下,通过关键处的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使学生明确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要统一数的顺序、“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使学生领悟到有几排小动物时,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才能确定小动物的位置。

片段二中教师画龙点睛的总结渗透了用两个数可以确定位置的意识,为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做了铺垫。

只有认真深入地对数学教材进行研究,才能设计出细腻、智慧的教学活动。

3、教师要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联系生活这一环节中结合媒体播放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多张碟片,看,在这辆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8张碟片,你只要记住你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第几张碟片的第几首歌曲,用控制键调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听到你喜欢的歌曲了。比如老师最喜欢的歌曲是第8张碟片的第1首歌曲,就只要用控制键调到第8张碟片第1首歌曲,就马上能听到这首歌曲了。

正是教师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才能发现并把这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新兴事物介绍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只有教师具有数学的眼光,才能培养出有数学眼光的学生。

总之,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之中,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成不变,我们也要顺应各个变化,随时转变我们的角色,及时的更新理念,加快学习的步伐,积极探索出适应学生要求的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篇: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

主要内容:新的教育改革形势,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无一不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转变原来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以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进行创新性教学。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性教学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1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深入,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贯彻,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担负起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作为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不断改革中进行创新性教学呢?

一、改变观念,树立创新的体育观。

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古代商汤刻在浴具上的警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旨在激励自己不断创新;近现代的先贤们,也一贯主张创新。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指出:“惟进取也故日新。”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亚科夫斯基在论述师生关系时说的那样:“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首先教师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可见,教师首先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种必须不断创新的工作,在教学中习惯于沿袭传统的固定的模式,一味强调技术技能的掌握,教法僵化、死板、只强调学生顺从,忽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常见的教学场景是简单的集合、讲解后,将体育器材交给学生自由活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更新,教材不断发展变化,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性,确立新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只有自己的思想上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新时期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便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许多年前有一位调皮的学生,在跳高中没有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而是按自己的理解进行练习,他的老师看了之后没有指责他,而是帮他进行总结,经过师生的一番努力,终于摸索出一种新的跳高方法――背越式跳高。试想如果没有那位学生当时所谓的荒诞一跳,没有他的老师的接受新事物的胸怀和正确引导,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背越式跳高。可见,对教育观念的不同理解,它产生的教育结果是多么的不同。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观念,牢牢树立创新的体育教育观,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在教学工作中触类旁通,游刃有余;才能有所创新,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以创新为指导思想,积极实施创新性教学 体育老师在牢牢树立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一定要把创新精神体现在实在的、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为社会、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在实际教学中要进行教学创新,就要改革传统的单

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创新,重点在于“新”。“新”在教学方法多样化,比如成功体育教学法、愉快体育教学法、探究式体育教学法、自主式体育教学法等等,改变过去一种教学方法从头教到底的单一模式,根据一个课的内容和任务不同,选用最优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新”在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我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利用篮球来进行游戏比赛,并提出具体的游戏规则?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进行“两人顶球”比赛,有的说进行“夹球比快”比赛等等许多游戏,我从学生的意见中选了一个进行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一改过去老师说了算的做法,让学生参与游戏方法、游戏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新”在课堂充满创新的氛围。心理学家罗斯认为: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及时给予鼓励。比如在一次女学生的篮球投篮练习时,由于女生力量不够,好多学生都不能投中,其中就有一位同学向我提出,能不能把篮板降低?这时,我马上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肯定她的创新意识。同时用呼啦圈代替篮圈,把呼啦圈放在2m左右的高度上,让学生体味扣篮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新”在学生评价机制的改变。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差异和发展进步及努力程度,以及学生学习锻炼的独立性、创造性的评价,改变把单一的技评和达标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作法。从而有效提高体质较弱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体育科的感情,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成就感;“新”在教师善于发现自身的新,对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新点子,教师要善于总结并加以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善于吸纳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来充实新的内容;“新”在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课堂内容及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是体育课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主攻方向,强化教与学,讲与练,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对每堂课的各个环节及时间分配都要有周密的安排。在当前大力贯彻新课标、教学创新大潮不断涌动的时候,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教法进行理性的探研,总结经验教训,学会批判地吸收,敢于尝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在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特性,以创新为基础,积极进行教学创新。

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稳妥地进行创新教学。

在进行体育教育创新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一定要因人、因时、因条件而异,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要结合具体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进行教学创新,一定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要因材施教,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进行“快速插花”比赛时,如果是小学生,可以先做一个模型让学生在模仿中去创新;如果是中学生,可以只提供有关器材,然后让学生在自主中去创造插花造型。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和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联系在一起。在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有可能把创新教学变成“放羊式”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创新贯彻到一切的教学活动中,力求创新观念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认真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得到全面的落实,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

第五篇: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

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

--培训心得

通过本次会议的学习使我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扬师德之风帆;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爱学生;

三、理论结合实际;四与时俱进。

学习关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的专题,让我明白了教学设计对上好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备课只是教师自己根据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而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扬师德之风帆

一个家少了人情,那只是一座空房子,一个教师少了师德,那只 是一个教书匠。教师的伟大不在于做出了多么骄人的成绩,而在于在他们身上有道美丽的光环——师爱。教师不能只是个教书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就应该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成才。所以我们更加要认真的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教师起到的更多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现代教育不再是“灌输式”的教育,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空间,在适当的指引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教师“一把抓”的课堂,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适时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缺乏鉴别能力,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活动的影响,教师应该及时发现,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这还需要老师运用一些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作为教师也不能随意说出学生的隐私,学生的隐私也应该受到保护,否则学生幼小的心灵可能就会受到伤害的,特别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更加需要我们的关爱。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不能任意去辱骂学生,或者歧视学生,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给学生贴上标签,不能说他是差生,他就一无是处,不能说他起点低,就不能学好,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无数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增强自身的优势,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更多去暴露他们的缺点,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平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能力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适时的赞美,是对学生一种莫大的肯定,教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回应,也可能伤害到学生,所以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语言和行为,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引导。

三、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应该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具有普遍性,它起到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我们在参照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时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使三者更好的结合,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四、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能力要求高的教师,更应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下载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你认为什么是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提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