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梅岭三章》《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比较·探究 梅岭三章 示儿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2、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诗中所饱含的为正义事业献身的凛然正气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预习要求:
1、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2、阅读配套的《同步阅读文库》中《古体诗三首》。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两位诗人生平。
(一)、以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介陈毅生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它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篇——《梅岭三章》的作者,我们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元帅诗人”陈毅同志。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陈毅市长》吗?想必我们大家对陈老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资料说说有关陈毅的生平情况。
明确:陈毅同志1901年生于四川中部乐至县。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因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_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后,任上海市市长,后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陈毅同志酷爱文学,一生创作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诗词,留有《陈毅诗词选集》,被尊为“元帅诗人”。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二)、简介陆游生平。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组合总让后世人铭记,有的令人羡慕有的令人叹惋,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另一位才子,他是宋朝人,曾写过《钗头风》: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此处可能学生会说出是陆游,教师便介绍诗人。)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是战乱和动荡的时代。少年时代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保存至今的有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介绍时代背景,导入课文。
(一)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他便在赣粤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4月,陈毅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由于叛徒出卖,遇上险情,又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到敌人搜山,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沟里。敌人前后围山搜查达20余日才“解围”。我们今天学的这三首诗就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
(二)《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三、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初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梅岭三章》小序部分。正音:莽(mǎng)
教师点拨:这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2、自由朗读,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
旌(jīng)旗 阎(yán)罗 捷(jié)报 当(dāng)纸钱 血(xuè)雨
3、学生朗读全文。此处导入可配乐朗读。(或听朗读带)
4、朗读指导:指名朗读,学生评析。
教师总结:点明朗读节奏为二二三拍,指出韵脚。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要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意如何”、“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后二句要扬起,要读出语重心长的殷殷之情。)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前两句要读出“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坚定信念,后一句要读出向往、欣慰、豪迈之情。)(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要读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壮烈情怀。)
(二)、再读全诗,深入理解。(四个学生分别朗读全诗)
1、《梅岭三章》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分析第一章: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诗人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的革命精神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一个“招”字,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
一个“斩”字,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沉着痛快、笔力千钧地表现出来了。(3)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借代是用与事物有一定关系的名称来替代该事物的修辞方法。本文中有两处:诗中“旌旗”是旗帜的通称,部队都有作标志的旗帜,这里用标志部队的“旌旗”借指部队。“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
分析第二章: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骨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描绘了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状况。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 天成,壮而不悲。
(3)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明确:借代、用典。诗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烽烟”,指代战争。“国门悬”运用春秋时的典故,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未被采纳;后又劝吴王攻越,要他警惕越王勾践复仇,吴王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后来吴国果真被越灭了。陈毅用这个典故,表现的是自己关心革命、死不瞑目,要亲眼看着同志们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失败。
分析第三章: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体现诗人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投身”二字,洋溢着一种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贰志的高风亮节。“应有涯”,是对反动派挑起事端、引发战争、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诅咒,同时又是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人民一定会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的日子。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3)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借喻、用典。诗中以“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首章“百战多”,次章“烽烟正十年”对应而遇异其趣;又以“**”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不胜向往、欣慰、豪迈之至。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2、引入陆游《示儿》诗: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明确:“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明确:“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无”,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学生互相讨论,明确: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 烈的爱国之情。
(4)现在我们知道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明确: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四、全班再次有感情地自由大声朗读四首诗歌。
五、课外作业。
(一)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
(二)阅读《伴你学语文》中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陈毅、陆游。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梅岭三章》《示儿》两篇课文,今天我们进行对比学习。
二、全班有感情齐声朗读四首诗歌(营造气氛,以便过渡到拓展分析)。
三、研读与赏析。
(一)读了这两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归纳总结:《梅岭三章》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示儿》中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表现了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
(二)两位诗人在诗中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感,大家再仔细分析,他们之间有没有区别? 学法指导:陈毅与陆游作一下比较,说说两位在生死关头,态度上有什么异同?
1、陈毅素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之美誉,这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陈毅一身正气、无私无畏,是一个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骁将,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坦荡的热血男儿。他那革命者的正气、军人的血性、男子汉的情怀熔铸成一篇篇荡气回肠的诗篇,给人以心灵的震颤、精神的鼓舞和人格的熏陶。“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梅岭三章》三首诗中无一丝一毫悲切伤感的情调,而是一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豪壮之气,令人热血沸腾,斗志倍增。慷慨激越,笔墨酣畅,惊天地,泣鬼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革命斗志,令人拍案叫绝。郭沫若读了这三篇绝唱,推崇备至:“陈老总的一辈子,只有在他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时候,才写出了这样的诗。这是真正用鲜血、用生命写出来的诗!诗如其人。”壮哉!
2、陆游一生呼喊“北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示儿》就是诗人临终绝笔图,此时的诗人僵卧在病榻之上,已奄奄一息,无力再睁开双眼,面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这一系列的悲愤,诗人表现出更多的是无奈!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将来:儿啊,家祭无忘告乃翁!悲哉!(三)陆游和陈毅对“死后”的打算和要求有什么不同 ? 陈毅同志死而不已,要在阴间继续战斗并寄希望胜利的未来于革命同志这个可靠的伟大力量上,其诚实在撼人心魄;而陆游则死后就停止战斗,知万事为“空”,只能黄泉饮悲,系希望于摇摇欲坠的南宋小朝廷,使读者感到心境悲凉。诗人境界高下,不言自明。再阅读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认为,为国捐躯,要在青史上留名,让世人颂扬,而取义成仁是为了死后无愧。陈毅不同,他的目的则是让全人类都得到解放。理想境界的高低,有天壤之别。根本原因是:处在封建时代,陆、文只能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难免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而陈毅同志则是二十世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之间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两句中,一个“去”字写出了义无反顾的情态,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去了以后的战斗行动就是“招”,一个“招”字写出了整装进军的阵容,表现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招”了以后的战斗目的是“斩”,一个“斩”字写出了把旧社会打个落花流水的场面,表现了誓要全部消灭反动阶级的愿望。
教师总结:同学们,《梅岭三章》《示儿》都是作者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不同的诗词,同样的忠贞如一的爱国之心,让我们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大声吟唱这千古名诗吧!
四、拓展练习:我改我写,你评他赏——把古体诗改写成散文诗欣赏。
要求学生根据原诗展开想像,改写成散文诗。可以添加内容,可以丰富情节,而不是仅作翻译。改写后,学生按学习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形成小组意见,也可以各抒己见。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朗读,其他同学评点。
下面是从网络下载的文章,仅供参考: 1.《梅岭三章》
最可恨的还不是阴间的阎罗/这一点/你于丛莽间就已想过/于是你咬紧牙关/准备殊死一搏/剑眉里喷出一柱三味真火/散了敌人的魂魄/暖了旧部心窝/也映现元帅本色
最可叹的还不是十年的烽烟/而是壮志未酬的遗憾/还好/那些嚼野菜喝南瓜汤的好兄弟们/他们一定会早日凯旋/使今后的你不在无眠
最可喜的还不是荡尽血腥的可怕/而是看到了人们的笑脸上/正璀璨的绽放着自由的鲜花/即使取义成仁了/也会恋恋不忘地说/中国革命/祖国华夏/那是我永远的家
2.《示儿》
自从金兵入侵,他就一直在苦苦盼望失地能早日被祖国的军队收复。
你听: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再听: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籁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还有: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于激越豪迈中透露了壮志难酬的悲凉。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他都八十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八十六岁那年除夕,临终之时,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他挥笔写下了最了不起的遗书:《示儿》 你听,你读,你看,哪一篇作品里都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所以我深深地敬仰他——这位伟大的人,这位感动中国的先辈!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从诗中看到了两位诗人为理想献身、视死如归,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品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
六、布置课外作业。
(一)阅读“同步阅读文库”的《现代诗三首》。
(二)每个学生试改写一首古体诗。
(三)预习《谭嗣同之死》、《勇气》。
附: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献身革命的崇高军想)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示 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不见统一)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毕生愿望)家祭无忘告乃翁。(慰告亡灵)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示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说说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通过拓展阅读增加古诗的阅读积累,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陆游的遗嘱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它蕴含着一种心情,讲述着一个故事,甚至记载着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诗。(板书:示儿)写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一位饱经风霜、悲愤交集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份遗嘱,是怎样的一份遗嘱呢?师配乐朗诵《示儿》(出示课件)这位老人是谁?(板书:陆游)
3.看看资料,说说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铮铮铁骨,他的高坚气节,就如他赞咏梅花时说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疏通诗意,了解遗嘱的内容。
1、这首诗见过吗?能背诵的背诵,不能背的朗诵。
2、陆游留给儿子的这份遗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有人已经举手,师可以问:“某某同学已经知道,那我们是让他告诉我们呢,还是我们自己去探索一下。为什么?因为‘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教导儿子的学习方法,你不妨也去试试,你的理解一定更深刻。)
3、同学们借助书中的注释,自己先去理解理解。
4、自己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过一会儿要请其它组的同学来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师巡视并作适当地指导。
5、组际检查。哪个组敢接受挑战,其它同学可以从字词句方面来考考他们,也可以提自己不懂的问题。
(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在互动中强调某个字的意思,如元——原,但——只,乃——你的。老师在旁认真倾听观察,时而质问;“你们有意见吗?”时而点拨:“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时而深化:“有意见吗?还有没有说得跟他不太一样的。”)
6、自己悟出来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嘴去说别人的话呢?同桌相互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拓展阅读,体会遗嘱的内涵。
(一)1、同学们,作为一个父亲,这是陆游留给儿子的一份遗嘱,但作为诗人,这是他的压卷之作。理解“压卷之作”吗?(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是啊,在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里包含着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更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番。自己静静地读读这份沉甸甸的遗嘱,想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留这个遗嘱时的心情?(悲)“悲”是什么意思?(生说师板书:悲伤)“悲”什么呢?(不见九州同)怎么理解“万事空”?这说明他在意自己的生死吗?(生无所恋,死无所惧)既然如此洒脱豁达,为什么又对“九州同”念念不忘呢?当时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学生自由看资料。同学们可以划一划,注一注。
(三)、根据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点拔。
1.你知道陆游为什么而悲了吗?(为山河破碎而悲)在他的脑海中一直有着这样的一幅画面:(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陆游68岁时在绍兴写的。请男同学读前面两句,女同学读后面两句。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滔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巍巍华山是祖国的西岳,而今这大好河山被金人所占,怎么不叫人痛心呢?生活在敌人铁蹄下的遗民苦苦盼望着王师的到来,他们翘首南望等了一年又一年,他们又过了一年怎样的生活?(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不见天日,妻离子散,度日如年,猪狗不如,家破人亡,泪尽血流的一年……)但65年过去了,我们的老百姓还是只能等待着,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83年过去了,国家还是没有统一,想到这里,诗人只是“悲伤”吗?(悲痛)齐声背诵。
3.同学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等收复中原的一天,等了一年又一年,这些年来王师在干什么?南宋统治者在干什么?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由读一读,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西湖边轻歌曼舞,文武百官喝酒赏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
4.说得真好。是啊!北方的壮丽山河沦陷了,而南方西湖边却还是一片歌舞欢庆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可西湖上的权贵们却在歌与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收复中原的军队,望眼欲穿,可南宋的统治者却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遗民忘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觉得总有一天,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陷的。我认为南宋统治者太腐败无能了;我觉得百姓等了一年又一年,而这些达官贵人却整天不思收复失地,眼看自己的国土被人践踏,却无动于衷,感到愤恨。”)
5.陆游想到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统治者,想到这些苟且偷生的统治者,心里除了悲伤、悲痛外,还有什么呢?(悲愤)
诗人把这份痛心与悲愤写进了诗中,你能读出这份感受吗?(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因为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想到那些花天酒地、苟且偷生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命即将结束,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所有的悲哀、悲痛、悲愤都融进了这句诗——(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6.诗人最后嘱咐儿孙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叫儿孙们不要忘记,实际上诗人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呀。那么陆游死后,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读〈题陆放翁诗卷后〉
这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在陆游诗集后面题写的一首诗,诗写于南宋灭亡后,“九州同”是实现了,但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朝统治者。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能告诉陆游吗?读到这里,你又是什么心情啊?
(四)、小结:
1、是啊,诗人一想起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者,作者心中就十分悲愤;想起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作者又是百般悲怜;想起那些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作者更是万分悲恨。想起自己坎坷的人生,不屈不挠的追求,既悲凉又悲壮。陆游这个“悲”字可谓是入木三分啊,我们该怎样把这复杂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呢?多元朗诵《示儿》。
2、虽然这颗滚烫的爱国心停止了跳动,但是他的爱国激情却激励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让我们锁定陆游临终前的那一幕,让这个镜头成为永恒好吗?请同学们拿出笔,写写陆游临终前的心情、表情是怎样的?(生写)
3、交流。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恒的一幕,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们伟大的爱国诗人,让这光辉的一幕如同他的诗,如同他的人格一起流芳百世!
四、课外延伸,了解更多的南宋爱国人士。
课后我们去收集一下南宋时期还有哪些忧国忧民的诗人和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下星期的班队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那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了解那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讲述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流传;爱国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肝胆相照;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惊天地、泣鬼神。辛弃疾、杨万里等)
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作到(板书):——诗史结合
第三篇:中学七年级语文 9《比较探究 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北师大版
9《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课前预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三首诗。
2、参照助学预习提示,完成对文本的预习。相关课程标准:
以读为主,解决生字词,在背诵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的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坐起来看这幅图(出示图片)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坐船过河的情景)。几百年前,有一个诗人也从这里经过,并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过零丁洋》。那么他是谁呢?他过的零丁洋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请大家看图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背景简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听录音,再朗读:
1、字词读音
2、语速及节奏
3、齐读:解决字的读音,找出押韵及韵脚。
4、分组读:要求1、2组齐读,3、4、5、6组边听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每组负责译一联(强调重点字词)。
四、理解诗歌:
1、诗意理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艰苦卓绝的斗争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2、主题理解: 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五、知识拓展: 爱国诗词: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第二课时
学习《梅岭三章》
二、整体感知
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三、问题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环境和背景。是“绝命诗”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2、读第一章,探究下面问题.(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总领全诗(2)借代 设问(3)“招”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写出了广大士兵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用斩更有力量,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4)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3、读第二章,探究下面问题。(1)“烽烟”是什么意思?(2)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4、读第三章,探究下面问题。(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明确:(1)借喻 用典(引用)
(2)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5、让我们把视觉放到整篇文章,然后思考:(1)本课的体裁是什么?(2)押的韵脚是什么?
(3)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1)七言绝句(2)uo an ua(3)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第二章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第三章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4)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理想。前呼后应 “意如何?”“今日事”。
6、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
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方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四、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我们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做为我们的座右铭。
五、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诗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B.旌旗十万斩阎罗。()C.南国烽烟正十年。()D.此头须像国门悬。()E.人间遍种**。()
2、背诵诗歌。第三课时 学习《示儿》
一、温故知新:
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一一《静夜思》
对于陆游,大家并不陌生,他85岁临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 , 也是最感人的诗,这是他名垂千百的遗嘱。
二、接近文本,理解本诗: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 明确:告诉、告知
②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明确:陆游,捷报家祭告乃翁;爱国精神体现。
2、了解背景: 南宋,长江以北被金国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3)教师点拨字词解译: 元:通“原”本来,只:定,平定、收复。同:统一。
王师:皇上的军队。九州:全中国。无: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5、思考:读了这首诗,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明确: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6、诵读全诗,默写。比较:学生探究讨论: 三位作者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爱国情感也稍有不同,试析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明确: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害,视死如归。
陈毅,被围困,料不能脱险的大无畏。
陆游,生命尽头的美好愿望。作业设计:
1、三首诗全部会默写。
2、完成助学相关题目:学习测评。
3、总结积累表现爱国精神的诗句。教学反思:
三首诗都是表现爱国情感,虽然他们的背景、诗意、具体主题不同,但都是为了抒发深挚的爱国精神,正是“谈笑间生死为何物?爱国情终生不稍减。”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策略,再冠以老师的引导,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每首诗含义,在相同中寻找不同;在一样的爱国情感中体会不同作者的内心感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问题的设计有的地方过于琐碎,对学生的估计过低了。
第一堂课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普通的小人物——哈墨尔先生和小弗郎茨,他们在沦为亡国奴时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我们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
(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最后一句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是一个细节描写,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地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5、学习第二部分,讨论:
(1)、第2段着重刻画祁瑞宣老师上课前的行动和外貌,作用是什么?(表现异常的气氛和情绪,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2)、怎样理解“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表明瑞宣此时的茫然与无奈,头脑一片空白,在这重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3)、3、4、5段写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写老师上课时复杂的情绪,学生悲痛的场面。)
(4)、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的迷茫、无助。)(5)、如何理解“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五、写作借鉴。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
2、语言简洁,富于表现力。如文中对课堂气氛的描写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肃静、庄严的气氛。
走出课堂:逃离
第四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2《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北师大版
12《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课前预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三首诗。
2、参照助学预习提示,完成对文本的预习。相关课程标准:
以读为主,解决生字词,在背诵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的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坐起来看这幅图(出示图片)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坐船过河的情景)。几百年前,有一个诗人也从这里经过,并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过零丁洋》。那么他是谁呢?他过的零丁洋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请大家看图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背景简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听录音,再朗读:
1、字词读音
2、语速及节奏
3、齐读:解决字的读音,找出押韵及韵脚。
4、分组读:要求1、2组齐读,3、4、5、6组边听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每组负责译一联(强调重点字词)。
四、理解诗歌:
1、诗意理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艰苦卓绝的斗争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 1
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2、主题理解: 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五、知识拓展: 爱国诗词: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第二课时
学习《梅岭三章》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新时代正气歌《八荣八耻》,学生欣赏。)
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现在请同学们欣赏。
二、整体感知
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三、问题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环境和背景。是“绝命诗”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2、读第一章,探究下面问题.(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总领全诗(2)借代 设问(3)“招”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写出了广大士兵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用斩更有力量,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
(4)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3、读第二章,探究下面问题。(1)“烽烟”是什么意思?(2)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4、读第三章,探究下面问题。(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明确:(1)借喻 用典(引用)
(2)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5、让我们把视觉放到整篇文章,然后思考:(1)本课的体裁是什么?(2)押的韵脚是什么?
(3)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1)七言绝句(2)uo an ua(3)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第二章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第三章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4)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理想。前呼后应 “意如何?”“今日事”。
6、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
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方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四、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我们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做为我们的座右铭。
第三课时 学习《示儿》
一、温故知新:
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一一《静夜思》
对于陆游,大家并不陌生,他85岁临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 , 也是最感人的诗,这是他名垂千百的遗嘱。
二、接近文本,理解本诗: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 明确:告诉、告知
②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明确:陆游,捷报家祭告乃翁;爱国精神体现。
2、了解背景: 南宋,长江以北被金国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3)教师点拨字词解译: 元:通“原”本来,只:定,平定、收复。同:统一。
王师:皇上的军队。九州:全中国。无: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5、思考:读了这首诗,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明确: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6、诵读全诗,默写。比较:学生探究讨论: 三位作者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爱国情感也稍有不同,试析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明确: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害,视死如归。
陈毅,被围困,料不能脱险的大无畏。
陆游,生命尽头的美好愿望。作业设计:
1、三首诗全部会默写。
2、完成助学相关题目:学习测评。
3、总结积累表现爱国精神的诗句。
第一堂课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普通的小人物——哈墨尔先生和小弗郎茨,他们在沦为亡国奴时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我们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
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
(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最后一句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是一个细节描写,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地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5、学习第二部分,讨论:
(1)、第2段着重刻画祁瑞宣老师上课前的行动和外貌,作用是什么?(表现异常的气氛和情绪,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2)、怎样理解“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表明瑞宣此时的茫然与无奈,头脑一片空白,在这重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3)、3、4、5段写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写老师上课时复杂的情绪,学生悲痛的场面。)
(4)、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的迷茫、无助。)(5)、如何理解“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五、写作借鉴。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
2、语言简洁,富于表现力。如文中对课堂气氛的描写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肃静、庄严的气氛。
六、比较与探究。
把本文与《最后一课》作比较,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1、祁瑞宣老师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细节。而哈墨尔先生看来很从容。为什么两者的表现截然相反?
2、哈墨尔讲了很多话,很动人。祁老师的话很少,为什么作品也很动人?
3、“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而哈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这是不是和祁瑞宣老师的“说不出”一样。
4、这两课都强调课堂气氛的“静”。“静”的原因一样吗? [板书设计] 上课前:害怕铃声
第一堂课 课堂上:沉默、严肃 亡国奴的苦痛——爱国主义情怀
走出课堂:逃离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比较探究《山海经》两篇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比较·探究 《山海经》两篇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3、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学习鉴赏中国古代神话。重点、难点:
重点:拓展练习,培养想象能力。难点:鉴赏中国古代神话之美。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
1、学生课外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从网上查阅有关中外古代神话的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3、教师查阅中国古代神话的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准备有关的神话故事和图片、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设想:
本课三篇课文都比较浅显,表达上比较简单,所以本课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本课与前面的课文加以对比探究,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其次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想像、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小时候,几乎每个人听过像《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曾经引起过多少美丽的幻想啊。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这绚丽的花园,去领略它的风采。
你认识下面这些神话故事吗?——投影出示老师准备的神话故事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话的名称或简单讲述故事。
参考图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钻木取火》、《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等。(如果有动画片则更好)
神话故事产生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原始社会时期,反映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和幻想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世界的起源的推想、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今天,我们将要重点鉴赏的是课文——《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二、探究、理解课文。
(一)请学生翻译课文《精卫填海》,其他学生对照课文,指出翻译不够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应强调的词语(课文注释比较详细,只须注意个别词语):
其——本篇课文共出现3个“其”字,前一个指代发鸠之山,后两个指代精卫鸟。是——解释为“这”,不能解释为判断词。
(二)请学生翻译课文《夸父追日》。应强调的词语:
饮——本篇课文出现3个“饮”字,前一个指喝的水,后两个指喝的动作。北——到北边。道——在路上。
说明:强调以上词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强调翻译文言文要结合语境。
(三)读了这两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回答的几种答案:
1、对精卫填海的精神予以肯定,肯定她敢于与大海搏斗的精神。
2、认为精卫不自量力,以其微小的力量与浩瀚的大海抗挣,是毫无结果的,愚蠢的。其方法也是不足取的。
3、夸父是个失败的英雄。
4、夸父是个愚蠢的人,与日逐走没有意义,最后也是失败的。
5、夸父没有科学知识,当然失败。
6、故事是迷信的。(这个问题若学生提出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提出,可以放在后面由老师提出让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从文本出发思考课文的意思:
1、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2、作者是怎么样描绘精卫的?
3、夸父与太阳竞走的目的是什么?
4、竞走的结果怎么样?
根据以上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内容要扣紧文本,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而不是主观乱猜。
同时理解:精卫填海的原因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不慎淹死在东海里,她衔木石来填东海的目的是复仇,是想填平东海,以后不再发生淹死人的情况。作者对她的行为显然是肯定的,所以对精卫的描写也是正面的——文首、白喙、赤足,短短6个字,突出它美丽的颜色,描绘出精卫鸟可爱的形象。
夸父的故事更简单,他为什么要与太阳竞走,从文中看不出来,但从原始人的社会思想、生产力发展水平推想,当时人对自然几乎是毫无反抗能力的,人们常常受到水旱灾害的困扰,严寒酷暑的煎熬。夸父追日,也许是为了与太阳搏斗,如后羿射日一样,也许是为了跟太阳比赛速度,战胜太阳。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敢于与太阳比赛,就是一个壮举了。结果是夸父失败了,但他把手杖留下,化为大片的桃树林(据说有数千里之大),给后人遮荫,给后人甜美的果实。因此,在古人眼里,这两个形象都是敢于挑战大自然的英雄,他们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反映了人类不畏艰险、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他们是失败的英雄,甚至他们个体的生命结束了,而斗争还在继续,他们代表了古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坚定意志。
(四)《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三篇课文都有神灵出现或者神化、幻想的成分,这是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是不是迷信,关键在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封建迷信着意宣扬人力的渺小和神力的无边,如鬼神故事、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等,它们愚弄人们要害怕自然,相信命运,屈从于不可捉摸的命运的安排。而神话是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那时人们对大自然不了解,受到大自然中水旱寒暑的侵害,人们总是希望战胜自然,改善生活状况,所以神话中人们所遇到的困难一般不是个人的,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紧密相关的。他们实际上是人类力量的代表,他们以自身的力量与险恶的环境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人类征服自然斗争的写照,他们斗争的目的是战胜自然。所以虽然他们的斗争往往是失败的,但是他们并不服输,借助神灵或者神化、幻想的形式,是为了曲折地表达他们的愿望。
三、课外作业。
(一)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二)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两篇课文,大家喜欢它们吗?说说理由。对比我们读过的其他课文,显然它们比较简单。简单的原因可能是当时表达的技巧还不成熟,也可能是最早记录这些故事时书写的难度还很大。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来丰富它们,使故事更加动人,更加有意味。
二、想像、表达能力训练。
(本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记叙文特点的理解,训练想像能力,提高表达水平,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对比本课的两则神话与学过的课文《黄河化险》,谈谈两篇神话简单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和补充:
1、情节十分简单。
2、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缺乏细节描写。
3、缺少细致的环境描写。教师引导:
1、过于简单的叙述,不容易打动读者,所以要使作品能够感染读者,就要丰富作品的情节,细致地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等活动的过程。例如“夸父与日逐走”,要补充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决定与太阳逐走的,逐走的具体过程怎么样等。如果把这些“怎么样”细致地描写清楚,文章就可以生动得多,感染力也就增强了。
2、但是也不能不分巨细,所有地方都展开细致的描写,古人说写文章有时要“惜墨如金”,有时又要“用墨如泼”,就是说该详则详,该简则简,要繁简得当。用墨繁简的标准是看所写是否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中心,表达中心需要你用墨如泼时,尽管细致描写,如果用少量文字可以把内容和中心充分地表达清楚时,就要力求简省。
(二)学生根据要求展开想像,根据课文丰富故事情节,并交流改写的故事。
可以出示袁珂改写的神话故事与原文对照,作为学生的示范。(参见本教案附录《女娲造人》的原文和改写)
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讲述。其他同学评点。
三、拓展练习。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是十分丰富的,除了课文学到的这两则,你还能说出其他的神话故事吗?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神话故事,加深对神话特点的理解。(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每个故事限定一分钟,看哪个小组说得多,说得好。)
(一)学生各学习小组推举1人汇报收集到的中外神话。
(二)其他学生评议。
(三)教师对学生的竞赛予以讲评。布置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回家后把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弟妹或邻居的小朋友、父母听。
四、师生根据同学所讲的神话故事,再阅读课文附录《古希腊飞人》,进一步探究神话、寓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学生按学习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形成小组意见。也可以各抒己见,能归纳几点都可以,不一定要求形成条理分明的意见。
(二)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共同点: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与《孟子》的议论文是不同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是超越现实的想像;情节都比较简单;都体现了人类以弱小的人力挑战强大的自然力时那种不畏艰险、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不同点:《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古希腊飞人》是纯粹的神话,是原始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解释,幻想成分多,幻想自由,富于浪漫色彩。《愚公移山》是寓言,它主要通过故事阐明道理,幻想的成分较少,哲理性较强,寓意明显。如外国的伊索寓言,每个故事后都有一段的哲理。
五、课外作业。
(一)每个学生试编写一则寓言。
(二)课外阅读《寓林折枝》(北京出版社)、《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预习《老翁捕虎》。
附录:《女娲造人》
《太平御览》引用《风俗通义》原文: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 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改写:当天地开辟了以后,虽然大地上已经有了山川草木,甚或也有了鸟兽虫鱼,可是没有人类,世间仍旧荒凉而且寂寞。行走在这一片荒寂的土地上的大神女娲,她的心里感觉着非常的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当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才有生气了。
她想了一想,就在一处水池旁蹲下身子来,掘了池边地上的黄泥,掺合了水,仿照水里自己的形貌,揉团成第一个洋囡囡样的小东西。刚一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小东西就活了起来,呱呱地叫着,欢喜地跳着了,他的名字就叫做“人”。人的身体虽然渺小,但因为是神亲手创造的,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来似乎就有管领宇宙的气概。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创造品是相当的满意的,便又继续用手揉团掺合了水的黄泥,造成功许多男男女女的人。赤裸的人们都围绕着女娲跳跃、欢呼,然后或单独、或成群地走散了。
心里面充满了惊讶和慰安,女娲继续着她的工作,于是随时有活生生的人从她手里降到地面,随时听得周围人们笑叫的声音,她再也不感觉着孤独了,因为世间已经有了她所创造的儿女。
她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来充满在大地上,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却已经弄得疲倦不堪了。最后,她只得拿了一条绳子——想来就是顺手从山崖壁上拉下的一条藤罢,伸入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一挥,泥点溅落的地方,居然也还是成了呱呱叫着、欢喜的跳着的一些小小的人。这方法果然省事得多,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