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教学设计
辽中县冷子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侯丹
一、教材容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根据《论语》等相关资料简要地对他作了一些介绍。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孔子的生平概况,是文章的总起部分,由此引出后面的故事。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具体讲了孔子的几个故事,作者选择了他生平有代表性的几件事一一分述。
课后安排了三道练习题和一道选做题。第一题是默读课文,并通过阅读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即“想想,课文讲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这是落实“读懂课文内容”这一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习题还要求“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是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第二题是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这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第三题要求“读读写写”本文中的一些词语,是一般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带★号的题是拓展训练,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有关孔子的故事书,供参考选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和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儒、蔡、祭祀”等字;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等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子、段读懂课文内容;组织学生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进取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理解文中(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3)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含义深刻的语句。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家长了解等不同途径了解孔子。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设计思路
1、充分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初读时,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细读时,按几个故事依次指名学生轮读,竞读。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子、段读懂课文内容。
3、对反映出孔子思想的一些富有内涵的语言进交流与评析,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扶放结合,组织学生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进取精神。
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了解课文内容及结构。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名人?(适当引导)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伟大的名人,孔子。为什么是伟大的呢?学习了课文大家自然会知道。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秋时代,走近孔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名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出示朗读提示,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对于难读,难认或难理解的词语重点理解。(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认或难理解的词语、句子。)
2、交流学习成果(学生发表自己的收获)
预设及准备资料: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
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学习读课文,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语,扫清阅读障碍,为理解课文作铺垫]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同学们,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文路,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于这节课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文章先怎么写了孔子的什么,又怎么写了孔子的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文章具体的写了孔子的几件事情?(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交流)预设及准备资料: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4)晚年读《周易》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1、2自然段,读完之后,说说你都知道了关于孔子的哪些信息?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默读1、2自然段 主要把握:
(1)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五、总结概括
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孔子以及他为人处事的哲理之中!
六、作业
1、完成《小学生写字》
2、把孔子的故事讲给家人和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3-8自然段。
2、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3、使学生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文
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对孔子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上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孔子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引导,学习第一个故事
(1)请大家打开书,齐读第三段。(2)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的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是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孔子对子贡说的)
A、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
B、你是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
C、“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推己及人”的时候? 能说说吗?
D、能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来概括吗?
E、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同学们找的都非常准确,老师把大家找到的用一个表格呈现出来)(3)填表
(4)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学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加小标题——填表——感情朗读
2、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四个故事。
自学提示:(1)认真仔细的阅读读4-7自然段。
(2)用“ ”画出描写孔子的语言、行为、神态的句子,再读一读。(3)小组讨论: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交流。
(4)由此,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认识?在适当的地方做好旁批。(课件展示)
学习“提示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第二个故事。
(1)学生汇报,填表。(2)质疑:
A.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不饮盗泉里的水,书中有没有具体描写。(课件出示句子)这里的“厉害”是什么意思?(难以对付,难以忍受)。那你能把这种难以忍受的干渴读出来吗?
B.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孔子和弟子是非常的干渴啊,那这时孔子喝了“盗泉”里的水吗?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3)孔子即使口渴的厉害,也能安守君子的节操,决不喝“盗”泉之水,这样的行为称得上品质高尚吧!那我们就把这种孔子在困难时安守节操的高尚品质读出来。
第三个故事。
(1)学生汇报,填表。(2)质疑: A.“我刚刚梦见了我的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课件展示)
核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句话?(认为颜回偷吃了米饭,假装试探弟子颜回。但颜回并没有偷吃米饭。)
让学生理解孔子的心理活动准备理解下一句话。
B、你是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这句话的?说说看。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C、孔子为什么会发出“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这样的感慨?
引导学生感悟: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和了解一件事、一种物,也是这样的。
D、“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引导学生感悟:孔子知错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气。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品质,逐渐走向完美。
大家想一想,孔子说这些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循循善诱)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用我手写我心:
孔子曾经错怪颜回,从而悟出“识人不易”的道理,并能做到知错就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气,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记得有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个故事。
(1)学生汇报,填表。(2)质疑: A、“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课件展示)核心问题: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
生读文中语句。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晚年”、“喜欢”、“翻来覆去”、“韦编三绝”等来理解。
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学而不厌„„)
谁能用朗读把孔子这种学习精神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学习感悟,体会难懂句子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善于质疑的学习精神。在体会了课文深刻含义之后进行的朗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延伸拓展
“孔子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还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学习方法”(课件展示“学习链接”)(学生一起朗读,进行了解。)
[设计意图:进行课文拓展,扩大学生的认识。]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1、同学看看老师的板书,你又发现了什么?(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2、其实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却都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仁)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4、同学们,孔子的故事还很多,蕴含的为人处世的准则也还很多。课后请同学们再找一篇论语的故事读一读,想想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下节课我们举行一次《论语》故事大会,请同学们认真准备,看看谁是这一次的故事大王。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与习作指导,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整体回顾全文。召开故事会,为学习增添了兴趣。]
5、老师也写了一段小歌谣,与同学分享: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最属他。教学生,很有方,弟子三千美名扬。游列国,十四年,宣传主张欲国安。
整经书,传后人,半部《论语》治古今。这节课,就让我们在诵读歌谣中结束吧!
五、布置作业
1、学而时习之——复习本课的生字、摘抄成语。
2、学而不厌——再找一篇论语的故事读一读,想想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准备下节课讲给同学听听。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巩固与拓展] 附、板书设计
21、孔子
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不喝“盗泉”水
安守节操
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善于自省
晚年读《周易》
学而不厌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学设计 21、孔子
21、孔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怨、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兴趣导入
1、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他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请你谈谈你的理想是什么。
2、(针对理想是“当一名教师”的同学)既然你想当一名学生敬佩的、有水平的老师,那你们知道教育始祖是谁吗?(生回答)对,我们教师的始祖就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个很了不起的大人物孔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了解我们的教育始祖孔子是何等神圣的。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根据字的不同特点,自主识字。
3、采取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介绍了孔子生平的哪些情况?
2、交流
孔子的生平情况:姓氏、历史地位与思想主张。
3、再次小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四、以各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五、课后作业
多方面收集有关孔子的各种资料。
第2课时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二、品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孔子生前的几个小故事?你能为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吗?
2、汇报交流
(1)轮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2)汇报,相机板书
A、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推己及人)。B、不喝“盗泉”之水。
C、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识人不易。D、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的由来)。
3、品读、感悟
1、选择其中一个你所喜欢的小故事按要求进行学习:(1)说说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自由合作,相互交流
找与自己选择相同故事的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感悟孔子的精神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拓展,总结
1、自主学习《论语》中的部分名句。
2、读了这些名句,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孔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孔子》这篇课文介绍了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伟大成就。课文中以孔子教育其弟子的具体事例来体现孔子是一个重言传身教的著名教育家。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伟大成就,并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尊敬以及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一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打开资料,将你书写的生字齐读三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给生字组词。3.分析字形。二.走进课文。
1.孔子:一说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请把你的积累大胆展示。2.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他的经典曾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3.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包括恭、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
速读课文,请同学们将这三个词语串在一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二
一.齐读课文,串联更多的词语,使孔子的人物形象更丰富,更饱满。
孔子
儒家
仁
为人处世
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谈 “识人不易”;
4.晚年勤奋读《周易》。二.谈感悟与收获。
为别人着想,宽厚仁慈;讨厌偷盗,近君子,远小人; 善于反省; 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 三.拓展阅读。
《孔子拜师》、《孔子学琴》
第二课时
二、默读课文,品读感悟。从各个角度分析课文内容,相信你会有收获。
(一)、重点讲述第四个故事。
(二)、学习第四个故事。
1、让学生找出这个故事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然后再指名学生读这个故事。
2、(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文字)你们看到屏幕里的这些字就是我国古代文字,你们看懂吗?容易理解吗?
3、结合课件中的古代文字理解“艰涩,隐晦”两个词语。
4、导语:(生齐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师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生个别读):“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5、老师创设情境引读:(1)、是啊!你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鸟语花香,多么令人陶醉啊,但孔子无心赏花,他打开《周易》:(生接着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师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高兴地】说:“(生读)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2)、夏天到了,酷暑难耐,人们都没精打采地坐在树下乘凉,孔子却兴致勃勃地打开《周易》:(生接着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师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兴奋地】说:“(生读)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3)、公元前479年的一个冬日,大雪下了几天几夜,此时此刻,孔子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奄奄一息,可他仍然勉强地支撑着坐了起来,有气无力地翻开《周易》:(生接着读):《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师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万般不舍地】说:“(生读)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6、孩子们,孔子这种读书精神太让人感动了。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这种学习精神呢?(学而不厌
废寝忘食
活到老,学到老
韦编三绝)
7、(课件展示:这个故事就是“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8、“韦编三绝”是历史故事的成语,请同桌互相讨论“韦编三绝”成语的意思。(课件展示:韦编三绝)
9、结合竹简书理解“韦编三绝”成语的意思。
10、生齐读“韦编三绝”成语的意思(课件展示:韦:熟牛皮;绝:断;三:指多次。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许多次。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11、课文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孔子勤奋好学的特点。交代学生以后写作文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
12、总结学习这个故事的方法。(板书:读故事——讨论——理解)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
1、用同一方法来学习第一个故事。阅读提示: 读——第三自然段
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为人处世准则? 解——说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2、学生交流汇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课件展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我们也可以用课文的哪个成语来概括?(课件展示:推己及人)
4、是的,孩子,“推己及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一样的,孔子说这句话就是让我们遇到事情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也就说做要学会关爱别人。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三:拓展阅读。《孔子学琴》《孔子拜师》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孩子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问3、4个同学)
2、孩子,刚才你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板书: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深厚,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他的四个小故事,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老师建议你去图书室找出关于孔子的书来读读,当然也可以试着读读《论语》。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教案 语文S版
孔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来覆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教学重难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教学准备
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论、相关图片与资料。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并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2.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学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人名言,你知道这些言论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话吗?
3.不错,这些话就是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口。你了解孔子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了解一下他吧。
4.板书课题并齐读:21 孔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划出不懂的字词并结合上下文、工具书来理解;对确实不理解的字词,可与同学小声讨论。
2.检查阅读情况。
(1)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2)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共同解决,教师释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导入:我们扫除了基本的阅读障碍,下面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春秋时期,看看孔子都有哪些故事吧。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四)逐段学习,感悟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汇报、评议。
(3)小结:这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4)结合课文插图中的孔子像,指导学生用称赞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导入: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他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思考题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出示思考题,学生自读,并划出相关语句。A、孔子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B、《论语》的重要价值是什么?这部书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3)讨论以上问题,教师适时点拨、释疑。
(4)小结段意:这自然段主要讲《论语》的由来及其重要价值和核心思想。(5)谁愿意用合适的语气来朗读这一自然段? 3.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1)导入:《论语》既然是记录孔子“平时言行”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告诉了我们孔子的哪些故事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以下问题:
A、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 B、你是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 C、“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推己及人”的时候?能说说吗?
(3)共同小结段意。A、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B、小结段意:写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主张。C、能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来概括吗?(4)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学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小结段意——加小标题——感情朗读 4.按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四至第八自然段。(1)学生按上述学习课文的方法自学。(2)解决以下问题并讨论汇报: 关于第四自然段:
A、你认为孔子为什么“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说明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B、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盗”字的,能说说吗? C、你给这一自然段加的小标题是什么? 关于第五、六、七自然段:
A、你是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这句话的?说说看。
B、孔子为什么会发出“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这样的感慨? C、“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有过孔子说的这种事例吗?说说看。
D、这个小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给它加个合适的小标题。关于第八自然段:
A、哪个词最能说明晚年的孔子的读书情况?
B、比对孔子,今天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五)品读感悟,延伸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的哪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3.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有趣的故事或孔子说过的给人以启迪的话?
(六)总结全文,加深印象 1.总结全文。
2.作业:将你所知道的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格言道理讲给你最好的朋友听。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教案 语文S版
孔子
教材分析
《孔子》一文有八个自然段,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分为“孔子生平”和以有反映孔子的思想主张、风貌的几个“小故事”两部分,为我们概述了孔子的生平和表现了他的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原则。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这个名人,更可以从孔子身上学到一些道理,如做人要推己及人、勇于反省、严以律己、勤奋读书等。学情分析
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其“仁”“爱”思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千百年来孔子也因此而备受中外人民崇敬。教学这篇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引导他们到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去认识那些对我们中华民族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但五年级的学生历史文化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认识比较浅薄,要全面地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并不容易。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和运用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等10个会认或会写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3、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4、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课时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学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人名言,你知道这些言论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话吗?
(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并结合上下文、工具书来理解;对确实不理解的字词,可与同学小声讨论。
2、汇报阅读情况。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导入:我们扫除了基本的阅读障碍,下面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春秋时期,看看孔子都有哪些故事吧。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四)逐段学习,感悟理解
1、出示思考题,齐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A:填空。孔子名(),字(),()时期()人,是我国古代()的()家、()家和()的创始人。B: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2)汇报、评议。
(3)小结:这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概况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4)结合课文插图中的孔子像,用称赞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导入: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他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思考题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出示思考题,学生自读,并划出相关语句。A、孔子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B、《论语》的重要价值是什么?这部书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
(3)讨论以上问题,教师适时点拨、释疑。
(4)小结段意:这自然段主要讲《论语》的由来及其重要价值和核心思想。
(5)谁愿意用合适的语气来朗读这一自然段?
3、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入:《论语》既然是记录孔子“平时言行”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告诉了我们孔子的哪些故事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以下问题:
A、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 B、你是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
C、“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推己及人”的时候?能说说吗?(3)共同小结段意。
A、这段主要讲了什么?B、小结段意:写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为人处世主张。C、能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来概括吗?
(4)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学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小结段意——加小标题——感情朗读
4、按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四至第八自然段。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孔子
不喝盗泉水
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
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学而不厌 教学反思
这篇关于孔子这个名人的文章虽然结构清晰,但教学方面我感觉有点难度,毕竟这个名人离我们现实生活比较远,他的成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他的“仁”的主张不是五年级的学生能轻易理解的。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我力图化难为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白孔子的一些思想和主张,并且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段落层次,学会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段落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花多些时间和学生做课前准备,了解孔子,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并且在分析完课文后,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深入探究孔子的推己及人、严以律己、勇于反省等精神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