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参加太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专题研讨班情况的汇报
关于参加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
专题研究班情况的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政部等18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相关服务机构的管理与督导水平,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于2011年11月9日至13日,在山西太原举办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专题研究班。根据厅领导的安排,厅人事处邓高华、张树洋赴太原参加了此次研究班,兰州市民政局人事处副处长田耕、市第一军干所所长瓮志义及白银市老龄公寓主任伏平江一同参加了研究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班由民政部人事司举办。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戴均良司长、柳拯副司长,山西省民政厅厅长周明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社会工作相关专业院校的教授、社会工作较发达地区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及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人事处负责人近150人。
研究班组织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等4场专题讲座和1场经验交流。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柳拯副司长介绍了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政部等18部委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有关情况,并解读了《意见》主要精神。戴均良司长就如何做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督导与管理工作和如何贯彻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了重要讲话。
二、主要精神
研究班采用了专题讲座、讨论、经验交流、文件解读等形式,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一次社会工作知识普及与提高,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研究班期间,柳拯副司长围绕如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不断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水平。要始终坚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非营利性、非行政性、公益性、社会性,实现机构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二是要不断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实力。要进一步明确机构管理的主要任务,不断拓展机构服务领域、提升机构服务层次、增强机构发展实力;三是要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管理能力。要进一步提升机构管理人员的战略谋划能力、项目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识人用人能力。同时,要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理论与实施进一步加强专业督导工作,推动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研究班束时,民政部人事司戴均良司长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一是要抓好学习宣传工作。学习宣传好《意见》,是搞好《意见》贯彻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全体民政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意见》的主要精神,切实把握好《意见》的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求,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要抓好全国民政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大会的筹备工作。民政部初步决定,在今年12月下旬召开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后,接续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届时,民政部领导以及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领导将出席会议。要求各地及时上报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成绩、经验与做法,抓紧提出2012年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计划。三是要抓好“三区”计划实施工作。组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是《意见》提出的一项重要工程计划,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做出的重要部署。民政部每年将为“三区”选派社会工作者1000名、培养500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建议
《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总的纲领。《意见》的发布实施,是多年研究、实践和协调的重要政策成果,是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大张旗鼓、持续深入地抓好《意见》的宣传和贯彻落。对于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建议在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过程中重点完成--方面、--项具体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积极学习宣传《意见》。
(二)要开展调研,及时制定实施意见。
(三)要着眼长远,加强机构建设。成立甘肃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厅社会工作处。成立机构前选调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力量。部里申报成立机构情况。全国成立机械情况。
(四)要立足实际,建立健全制度。
(六)要统筹协调,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七)要总结经验,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1、加大《意见》学习宣传力度。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部里要求,切实抓好《意见》学习宣传工作。全体民政干部职
工要率先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意见》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先期,可在全省民政信息和民政信息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转发民政部网站宣传资料,待民政部召开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专门会议后,适时召开全省民政系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二)做好参加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准备工作。按照部人事司领导要求上报相关材料。一是制定《甘肃省民政厅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甘肃省民政厅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制定工作举措,待18部委下发贯彻落实《意见分工方案》后,在省委组织部人才处的统一协调,与省18厅局共同下发《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二是总结经验、做法。要抓紧总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民来,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与做法。三是提出2012年工作计划。结合《甘肃省民政厅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全省2012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与计划。
(三)制定实施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三区”计划是一项新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任务量大,要求很高,社会高度关注。我们要高度重视,在省委组织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待省委组织部作出具体安排
部署后,切实按照中央和部里有关精神和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发挥地方能动性,创造性的组织好、落实好选派、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五)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和办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审批、社会工作岗位设置。
并利用“三区”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在认真学习其他省份先进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我省以城乡基层组织为依托、以专职人才为骨干、以兼职人才为补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格局。并根据我省省情,以城乡社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重点,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广泛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开展专业服务。通过组织社会工作发展专题研讨、培训等活动,加强各地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社会服务与管理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干部、城乡基层组织干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我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社会工作宣传普及机制和社会工作多元投入机制。要找准社会工作职能部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在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各自定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四要重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问题。从总体上
看,我省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成立一家社工专业服务机构,但通过这次研究班的学习,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我省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找到了我省社工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了解不够,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二是登记注册相对困难。很多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很难确定业务主管部门,包括民政部门自身,顾虑管理风险等因素,不愿意担任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三是社工待遇较差,社工机构留人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我们自身党政领导干部们要充分认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只有对社工服务机构加强管理与督导,才能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把握发展方向,找准方向是搞好机构管理的重要前提。要坚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非营利性、非行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要坚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人本化、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二是进一步明确管理任务,定好战略规划,抓好组织文化,用好人力资源,建好财务制度,管好项目运作。三是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业督导。要强化这两项能力,必须认真探索社工发展规律,及时了解国内
外社工专业的最新成果,学习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最新指示,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原则。
我省社工服务机构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意见》的出台与研究班的举办,对我们参会人员使一次鞭策,也是对我省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次激励,这不仅是一次对我省社会工作管理新形势的考验,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只要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进一步开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努力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二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需要破解的几个问题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需要破解的几个问题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事业上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解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展方向问题
找准方向是搞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的前提。现代化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要实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现代化发展,关键要在管理与督导中把握“四性”、坚持“五化”。
“四性”,指的是非营利性、非行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把握“非营利性”,就要求我们在创办和管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时,既要借助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手段以促进机构发展,又不能追求机构利润的最大化。对于广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来讲,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始终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非行政性”,就要求我们既要履行好政府主管部门的指责,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支持力度,又要遵循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逐步淡化行政色彩,逐步形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现代管理模式。把握“公益性”,就要求我们既要通过优化管理提高机构运营效率与效益,又要始终坚持公益导向,保证机构服务与产品提供的公共性和利他性。把握“社会性”,就要求我们既要强化党委政府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方向、发展资源、发展政策等方面的主导与支持,又要广泛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主动回应社会需求,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化”,指的是人本化、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坚持“人本化”,就要求我们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中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管理规章制定、管理规范建立、管理手段选取、管理工具运用之中。坚持“制度化”,就要求我们围绕管理的各环节、各领域建立健全规范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随意性,提高计划性和规范程度。坚持“标准化”,就要求我们以建立机构管理与服务的最佳秩序为中心,认真总结提升机构管理经验与做法,建立和实施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简化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坚持“专业化”,就要求我们在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同时,熟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按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行规律,推进机构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坚持“科学化”,就要求我们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做到科学决策、科学评估、科学运营,实现科学管理。
发展任务问题
明确任务是搞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的基础。搞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重点要转好五个环节。定好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关系机构未来发展全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通过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特点的科学分析,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构建清晰的未来愿景,将机构成员的注意力和有限资源,凝聚到增进机构核心竞
争力上来。
抓好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彰显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外在专业影响、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在向心力的灵魂。要社科把握社会工作文化敏感性强的特点,将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与机构自身的使命与追求相融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机构要求的组织文化。要将组织文化融入机构的目标与任务里,内化到员工的思想与行动中,做到用组织文化凝聚人才、塑造形象、神话内涵,发挥好组织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感召作用。
用好人力资源。对人的管理使用是一切管理的核心。要尊重人才的主体地位和人才工作规律,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招募、开发、使用、评估、激励等制度,不断优化内部结构、丰富工作内容、促进人岗相适,充分调动机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机构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中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志愿者管理,吸引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的各类人才参与志愿活动,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力量。
建好财务制度。资金是组织的生命线,搞好财务管理是维系机构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规范透明的原则,建立严格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资金计划、分配与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公信力。
管好项目运作。要按照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要求,结合机构自身优势与特色,设计开发急需紧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拓展机构服务领域,提升机构服务层次,打造机构服务品牌,增强机构发展实力。
管理能力问题
良好的管理能力是有效履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职责、完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任务的关键。作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者,要重点提升五种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要用全局的意识、发展的眼光、宽广的胸襟以及发展的、联系的、系统的观点谋划机构职责使命、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和推进步骤,增强机构发展的前瞻性、预见性、长效性、可持续性。
项目运作能力。要敏锐体察社会需要和自身优势,抓好项目需求、项目设计、项目申请、项目执行和评估总结等环节,切实提高服务项目的运作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要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主动融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与不同资源支持者的个性诉求,做到用特色项目、专业服务、良好信誉来吸引、打动和留住各种投资,确保机构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管理配置能力。要主动适应“市场提供公益、经营放大公益、创新引领公益”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借鉴运用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方法、手段和模式来管理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优化配置机构内外可以调动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使机构管理人员逐步成为懂运营、会管理、通晓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优秀社会企业家。
识人用人能力。要根据机构发展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纳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有志投身公益事业、认同机构价值理念的优秀专业人才;要根据员工的特点,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形成能够相互补合、相互支持的工作团队;要在适当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构建用事业留人的环境,为机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专业督导问题
良好的专业督导室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与督导的内在要求,是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品质的重要保证。做好专业督导工作,要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在探索规律上下工夫。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最新成果,学习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最新指示,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基本原则,研究探索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内在规律。
在完善模式上下工夫。社会工作既有行政性督导、教育性督导和支持性督导,也有个别督导、团体督导和同事督导。要根据机构需要和自身专长,灵活运用并不断完善不同的督导模式与方法技巧,逐步形成适合机构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模式。
在强化效果上下工夫。要通过专业督导,进一步提升服务机构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保障机构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提高机构服务的专业品质。
在总结反思上下工夫。要善于总结督导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反思督导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持续的回顾总结与反思,逐步完善督导理论、改进督导方法,提升督导技术,解决督导难题,突破督导瓶颈,推动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第三篇:参加《江西省手术室专业护士管理创新与新进展研讨班》心得
参加《江西省手术室专业护士管理创新与新进展研讨班》心得
首先,非常感谢院领导,科主任及护士长对本次手术室《江西省手术室专业护士管理创新与新进展研讨班》(以下简称会议)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也让我十分荣幸能够参加本次会议观摩学习先进知识、了解护理学发展动态及手术室同仁们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出的诸多贡献和奉献精神。以下是我对本次会议的体会。
会议由江西省护理协会理事长毛美琪女士为开幕式致辞。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手术室护理学成果和发展前景。再由南昌大学一附院手术室护理同仁们精彩的手术室护理礼仪表演将开幕式推向高潮。演讲铿锵有力,表演震撼人心,深深吸引了我。
“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定信心,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提升优质护理,推动护理创新,深入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由领导重视、护士数量、人文环境、仪器设备、后勤保障、信息系统、护士薪酬七个内容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江西省肿瘤医院在如何提升优质护理推动护理创新方面做出的相对于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的转变。让我认识到了“要想保住领先位置,关键在于不断创新”〔英特尔董事长安迪·葛鲁夫〕的重要性。第一天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从如何提升优质护理、推动护理创新手术器械管理现状与解决方案到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等。每个课程由各位老师讲解,结合手术室专业护理机遇与挑战的现状,将问题细化。介绍并结合相关经验,提出解决措施。让我受益匪浅。
第二天主要学习《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是全国唯
一、也是第一本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手术室护理实践教育读本。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手术室护士长郭莉女士主编,并带领编写团队在现场对《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进行讲解。结合相关案例,解读手术室基础护理工作内容,提出了指导意见,建立并统一了标准的、规范化的流程。
本次会议日程安排紧,培训内容多,学习任务重。我一点也不敢懈怠。认真的学习,不断充实着。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让我进一步清晰了自己的定位,还让我知道了如何利用本次培训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且再一次感受到了《会议》课程的魅力。使我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顺利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感谢医院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工作纪律,努力工作和学习。并运用所学,多为科室、医院创造价值。
第四篇:社会工作与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工作与新社会管理理念
2009-06-17 10:48:00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上海)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社会工作是一个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或社会组织形式,更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发展社会工作事业,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第一,社会工作面向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具有“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特征,可以弥补政府刚性管理的不足。在处理社会问题、社会冲突事件时,刚性的行政化管理和手段有必要性,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需求差别等缺陷。社会工作则注重解决某一人群或个人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因此,具有政府单一行政化管理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二,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以社会工作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助手。这表现为,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实施特定的社会政策和社会计划,而且因其深入了解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可以帮助政府修订和完善社会政策。此外,政府通过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向国民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实现“寓管理于服务”的社会管理理念。
第三,扩大社会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是实现我国社会再组织化不可或缺的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往的“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或“自然人”。这是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的低组织化状况,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造成挑战。这就要求,要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其中就包括积极引入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队伍。
第四,发展以社会工作为核心的、以非营利为特征的社会服务机构,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第三条道路”。在传统的就业思路中,就业倚重的是市场和政府。其实,在特定的阶段,这两极的就业容量是有限的。在经济调整或危机时期,市场的就业容量则大大缩减。这就需要拓展新的思路,发展有助于民生建设、以社会工作为核心的各类非营利的社会服务组织。有必要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非营利的专业社会服务机构。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第五篇: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概述
1.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
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主体是多元。2)客
体、社会公共事务、不断扩展的趋势。3)目的—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4)职能—调节和控制。5)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
3.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4.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1)公共资源:公共
设施、产品;公共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 2)公共项目 3)社会问题。5.公共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共利益。
(二)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1.社会工作的含义——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以
帮助他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1.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
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我国社会工作 专业
实践 体现的价值观是: 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想结合。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社会工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实践专业价值观: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价值观通
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对专业实践……;对服务机构……;对公共福利发展……;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
(五)社会工作直接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
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服务过程
分为研究、诊断、治疗阶段。
危机介入模式——需要遵循原则:
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行为治疗模式——特点:注重服务
对象行为评估;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
人本治疗模式——特点:注重社会
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2.小组工作方法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可以认为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社区工作的目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特点——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注意通过简历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过程目标的重要性和地位超过任务目标。特别注重居民的参与。
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
社会照顾模式:协助服务对象正常的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