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全

时间:2019-05-14 18:3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全》。

第一篇: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全

第一章 概述

1、咨询的特征:第一,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第二,咨询是一系列心

理活动的过程。第三,咨询它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

2、咨询的定义: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过程。

3、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

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有:第一,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第二,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用常是相似的。第三,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第四,二者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5、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第一,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

在恢复或已复原的病人,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第二,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三,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询次数为1次至几次;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由几次到几十次不等,甚至次数更多,经年累月才可完成。第四,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第五,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

6、新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四个阶段:第一,启动阶段(1949年至1965年),第二,空白阶段(1966年至1977年)第三,准备阶段(1978年至1986年)第四,初步发展阶段(1987年至现在)。

7、单选,改错: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心天先生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炬,称之为“悟践

疗法”

8、普及知识:全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举办了不同规模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讲心班。

9、简答: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有哪些要求:第一,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第二,至少对

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用于其咨询实践之中。第三,至少应掌握一些如谈话,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第四,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

10、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的职责:第一,对来访者负责。第二,帮助的根本目标。

第三,保密原则。

11、成功的治疗者需具下述条件:第一,要有帮助别人的心;第二,要有敏锐的感觉及

了解心理的能力;第三,要有精神病理的知识;第四,要有丰富的经验;第五,要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第六,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与态度。

12、心理治疗者或咨询者仍须注意下列问题:第一,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提高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提高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能力的认识。)第二,提高对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来访者交互影响和、关系的认识;第三,提嵩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

第二章 治疗关系的建立

1、治疗关系的特等:第一,独特性;第二,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第三,专业限制

2、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第一,来访者可以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自尊心;第三,按照指点认真的做,移情似的改变。

3、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第一,共情;第二,积极关注;第三,尊重和温暖

4、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

5、与治疗有关的其他影响因素:第一,具体化;第二,即时化;第三,对峙;

6、对峙的定义:要指出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7、五种不同类弄的对峙:第一,体验式;第二,教导式;第三,强力式;第四,微弱式;

第五,鼓励式;

8、鼓励式对峙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以某种积极的方式行事时所给予的鼓励

或对其被对边的行为不予鼓励的对峙方式。

第三章 会谈技术

1、心理治疗中的会谈如按其作用划分,可分为收集资料式会谈,诊断式会谈,心理治疗式

会谈。收集材料式会谈是会谈的最基本形式。心理治疗式会谈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

2、注意倾听的技巧:第一,开放式问题;第二,封闭式问题;第三,鼓励和重复语句;第四,说明语句;第五,对感情的反映;第六,总结;

3、鼓励是指对业访者所说的话的简短的重复或公以某些词语来鼓励对方进一肯讲下去或

强调对方所讲的某部分内容。

4、影响对方的技巧:第一,解释;第二,指导;第三,忠告与信息;第四,自我暴露;第五,反馈;第六,逻辑推论;影响性总结。

5、解释是最重要的影响技巧,解释能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新的认识他们的问题和自身的方

式;

6、指导被人们认为最有影响力的技巧,指导最直接的形式是治疗者让来访者干某些事或说

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事;第一,指导言语的改变;第二,特殊的建议或指示;第三,自由联想式的指导;第四,角色性指导;第五,训练性指导

7、自我暴露这个名词是由焦若德在1958年提出来的。自我暴露的意思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

8、反馈是指治疗者为来访者提供自己或他人会怎样看待来访者的部题的特殊的信息

9、改错,单选:除了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言语性的技巧,说话的语气,语调及速度就是其中之一。

10、一个有效的治疗者应学会“倾听”和理解下列非言语行为:第一,躯体行为;第二,面部表情;第三,声音特征;第四,自发的生理反应;第五,个人的生理特征;第六,个人的总体印象;

11、身体语汇中,最有用的一种也许可以说是身体姿势的改变。

12、卡瓦纳曾划分出三种形式的沉默:第一,创造性的沉默;第二,自发性的沉默;第三,冲突性的沉默

13、创造性沉默是来访者在会这程中,对他自己刚才所说的话,所体验到的感觉的一种反应;

14、自发性的沉默往往来自不知下面该说什么好这样的情境。

15、冲突性的沉默可能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

第四章 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

1、精神分裂证病人的特征:第一,妄想是指病人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由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第二,除妄想之外,精神分裂症病人还常常出现思维联想方面的障碍和思维逻辑方面的障碍;第三,感知的障碍;第四,有情感方面的障碍;

2、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少的障

碍。

3、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若按测验目的来看,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种技能测验,诊断测验几种类型;

第五章 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

1、六条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对自身的态度;第二,成长、发展或自我实现的方式及程度;第三,主要心理机能的整合程度;第四,自主性或对于各种社会影响的独立性;第五,对现实知觉的内部的标准;第六,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第六章 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

1、阻力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伴随现象,是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顺利进行的最重因素

2、来访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因为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第二,因为行为的失调是机能性的;第三,再一个是来访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动机

3、处理心理治疗中的阻力时应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解除戒备心理;第二,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第三,民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特阻力

4、论述:来自治疗者的干扰的表现:第一,迟到或取消已约定的治疗时间,并且准备了一大套有关的理由;第二,不是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谈话,也不是与来访者认真讨论问题,而是只顾自己说,让来访者听;第三,会谈时走神或打瞌睡;第四,会谈时不是讨论来访者的问题而是谈论自己的事情;第五,常常忘记有关来访者的信息;第六,给来访者提出不可能做到的要求;第七,突然认为来访者有另一个“特殊问题”,要把来访者介绍给其他治疗者;第八,拒绝与来访者讨论对方变为是很重要的问题;第九,以讽刺的口吻对来访者讲话;第十,与来访者讨论治疗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这种讨论并非有助于来访者问题的解决。

5、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的很小的一部分为前意识。

6、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把握的部分。

7、本我所具有的特性可概括为:第一,是无意识的,是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第二,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第三,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

8、自我具有这样的特性: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其主要为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9、超我是人自我分化出来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首先控制的部分

10、超我的特性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11、治疗的方法:第一,自由联想;第二,释梦;第三,阻抗;第四,移情;第五,解释;

12、心理分析治疗的适宜对象是癔病,强近症和恐怖症病人;

第八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1、行为治疗最早是由斯金纳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2、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一糗 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三个部分:第一,经内的条件反射原理,第二,操作条件作用;第三,模仿学习的原理。

3、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

4、理都拉曾对社会模仿学习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下述4个过程:第一,注意过程;第二,保持的过程;第三,运动的再现过程;第四,动机建立过程

5、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第一,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第二,个体可能通过不官瘾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6、所谓行为治疗:就是要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业习惯;

7、简答论述:各种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是:第一,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至于提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被认为是无关重要的;第二,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第三,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第四,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8、行为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确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据此可制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第二,以适当的技术方法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帮助来访者建立起新的行为方式;第三,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平价治疗过程。

9、行为观察方法常用的有:第一,频数测量;第二,反应分类;第三,间隔记录;第四,持续时间;

10、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第一,放松训练;第二,系统脱敏法;第三,模仿学习;第四,角色扮演或行为排演;第五,决断训练;第六,强化的方法;

11、扮演方法如下:第一,问题情境说明;第二,角色分配;第三,治疗者的指示语;第四,信息反馈;第五,模仿学习;第六,结束时的工作;

12、强化的方法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之上的13、强化的类型:第一,正强化;第二,负强化;第三,正惩罚;第四,负征罚

14、强化的方法:第一,塑造;第二,代币管制法;第三,消退法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过程

1、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之一

2、来访者中心治疗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倡导者是卡尔.罗杰斯

3、罗杰斯曾列举了前人的研究,表时指导式的治疗者与非指导式的治疗者在会谈中常用技术培训的不同之处

4、指导式的治疗者最常用的技术依次为:第一,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第二,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第三,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第四,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第五,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第六,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纳行动的建议;第七,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或条件;

5、解答论述: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顺序如下:第一,以某种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时所反映出的情感与态度;第二,确认或说明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第三,指出对庆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第四,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第五,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第六,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第七,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6、论述:伊根曾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提出作为治疗者在会谈中与来访者进行真诚的交流所应注意的事项:第一,从角色中解放出来:这是指治疗者无论是在生活中或是在治疗关系中都是真诚的,不必隐藏在自己专业角色的背后;第二,自发性的交流:治疗者与来访者的言语交流与行为应是自然的,不应受某些规则和技术的限制;第三,非防御的态度:治疗者应努力理解来访者的消极体验,帮助他们深化对自我的探索,而不是忙于抵御这些消极的体验对自己的影响;第四,一致性:指治疗者应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第五,自我暴露:治疗者应以真诚的态度,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其情感。

第十章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1、合理情绪治疗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

2、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业的结果。

3、不合理的信念的特征:第一,绝对化的要求;第二,过分概括化;第三,糟糕至极

4、论述: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第一,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间不合理的,帮他们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变成目羊这样了的,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第二,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第三,是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第四,不公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第十一章森田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1、森田疗法是本世纪20年代初由森田正马在日本创立的。

2、神经质的实质的理解,将其划分为普通神经质,强迫观念症和发作性神经质三种类型,其症状包括:第一,普通神经质;第二,强迫观念症;第三,发作性神经质;

3、生存欲的含义包括:第一,希望健康的生存;第二,希望更好的生活,希望被人尊重;

第三,求知欲极强,肯努力;第四,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第五,希望向上发展等项内容

4、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的形成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

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造成神经质症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5、住院治疗:第一,绝对卧床期;第二,轻工作期;第三,重作业期,第四,生活训练期;

第十二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及方法的选择和思考

1、到了1986年,卡拉瑟则报告有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

2、当前出现整合倾向主要有下述一些原因:第一,不同疗法效相近;第二,不同疗法各有

千秋;第三,寻求影响治疗成功的共同因素;第四,现实社会的要求

3、折衷主义治疗最早是由宋恩所倡导的

第二篇: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社区社会工作201207

1、(单选)1962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承认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2、(单选)社区是社区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对象。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

3、(单选考人名与时间)“社区”这一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1887年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的。

4、(多选)菲利普在《概念到应用》中指出: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他强调的是特定地域、共同实现的多元目标、群体三个要素。

5、(单选)人口是社区活动的主体。

社区的特征:第一,区域性;第二,共生性;第三,聚集性;第四,多样性

6、(多选)按照社区功能可分为工业社区、农业社区、商业社区、文化社区、旅游社区。

7、社区的基本功能:1)经济生活功能;经济生活功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2)社会化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4)社会参与功能;5)社会福利功能;

8、社区服务的的概念:是指在社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以社区为单位,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群众的自我互助服务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专业性社会服务的活动。

社区服务的特点:第一,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性;第二,社区服务的地域性;第三,社区服务的专业性;第四,社区服务的综合性; 社区服务的原则:第一,理论指导原则;第二,全面规划原则;第三,突出重点原则;第四,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原则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第一,老年人服务;第二,青少年服务;第三,残疾人服务;第四,生活服务;第五,再就业服务

简答: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对社会现代化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第一,协调社会有序发展;第二,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第三,发展与服务,建设与排扰的统一

9、(单选)联合国1982年第97届决议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的国家或地区,便是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即“老龄化社会”。

10、(多选或解答)社区建设内容:发展社区经济、实施社区服务、弘扬社区文化。

11(多选或解答)弘扬社区文化的三个特征:1)鲜明的地域性;2)广泛的包容性;3)组织的网络性。

12、(单选)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R.E.帕克把研究兴趣放在城市社区上;美国学者.林德与H.林德夫妇在社区研究中又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

单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看估是社会发展的首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标。

13、(单选)吴文藻是最早进行中国社区研究的学者。

14、(单选)在社区研究上做出最大成就的是费孝通先生,他的《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被公认为 把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溶于一体的传世之作。其中江村是江苏省吴江县一个叫做开弦弓村的学名。

15、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第二,统计调查法;第三,实地调查研法;

16、(单选)美国学者霍伯斯视社区组织为一种工作方法。

17、什么是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是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社区和社社区居民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

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18、社区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法;社区工作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是一个工作过程,社区工作是运用集体行动的方法;社区工作具有社区

服务,社区发展,社区组织等形式;社区工作提倡与培养居民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社区工作能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工作可以减少社区冲突,促成社区整合,增进社区福利,改善社区生活素质,促进社会转变等等。

19、社区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和功能是促进社区乃至社会发展。

20、(解答)社区社会工作的几个重要理论上的界定内涵:1)直接内容或功能是预防和解决社区同的各种社会问题;2)培养和发扬社

区居民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减缓社会冲突;3)最终目的和功能是促进社区乃至社会发展;4)社区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5)从客观上看,社区社会工作是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21、(单选)罗斯曼把社区社会工作目标从目标及其达成的角度,较为宏观的归纳了“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大类别。

22、论述:结合我国实情,我们认识为,社区社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可以理解为:第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对象,着得解决影响居民日常

生活与就业的各种社会问题;第二,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第三,抓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社区意识,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居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四,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推动社区现代化发展。

23、论述: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实际,我们试勾画出社区社会工作的具体目标如下:第一,解决和改善社区居民的基

本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疾病,就医,养老,失业等对居民基本生活构成很大威胁的问题;第二,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发展人们的生活要求已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第三,配合社区的行政部门,加快社区建设,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面内容,把社区建设成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家园。

24、社区社会工作的长远目标:是指在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一些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才具备条件实现的规划之达成,社

区社会工作所要制订和规划的一些工作实施计划与目标。

25、(解答)社区发展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有密切的联系,也有不同的内涵:1)二者在规划制定的依据和指导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其社区发展规划也是把社会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2)社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性质、任务以及建设项目,也是社区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前提;3)社会规划和项目安排,对社区建设某些方

26、(多选或简答)社区社会工作的功能概括为:1)社区服务功能;2)社会保障功能;3)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4)合理配置社

区资源、促进人的发展功能;

27、(多选)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相一致,是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协能。其中“非正式支持体系则

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表现为:1)补偿功能;2)调节功能。

28、(单选)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在1915年完成的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更适合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社

区发展”概念。

29、(单选)伊丽莎白女皇于1601年颁布了著名的《济贫法》。后于英国议会于1834年对旧济贫法进行了修正,出台了新“济贫法”。

30、所谓院内救济原则是指:只有病人,老人,残疾人与寡母才可获得的救济。

31、(解答)英国的新、旧济贫法之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区内的贫穷、无家可归等问题:

1)比组织实施上看,有专业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很好地发挥了社区(教区)的作用;2)从价值观念上看,强调了助人自助的精神和通过了劳动解决贫穷的理念;3)从功能上看,济贫活动确实较好地解决了社区问题,为消除和减缓社区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4)从济贫活动的主体是以教区(社区)的志愿者为主,强调家庭自助、社区互助的角度看,新老济贫法及其实施对社区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2、(论述)爱尔伯福制的特点是:1)行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2)赈济人员由地方人士义务充任,因而可以节省经费;3)赈

济员管理的区域不大,因此可以做到照顾较为周到;4)济贫工作不公注重消极的救助,而且还扶助贫民自主与自立;5)赈济员在接受受助者申请和实施救助之前,都必须作家庭访问调查,这也很符合社区社会工作的精神与做法。

33、(单选)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

34、(单选)1884年,英国伦敦东部对犹太教区的牧师巴涅特在贫民区首创了汤恩比馆,这是第一个睦邻组织。

35、(单选)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安全制度的国家。

36、美国第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是1886年由柯义特在纽约创立的睦邻公所,最为有名的是1889年由亚当斯在芝加哥所创立的赫尔

馆。

37、(单选)1935年,美国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式确立。

38、(简答)社区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工业国家社会安全制度的建立对其具有如下意义:1)确定和扩大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

对象;2)较好地调动了社区资源,使得社区社会工作的救助活动更有计划性和目标性;3)强化了社区社会工作稳定社区发展、减缓社区矛盾的功能;4)“福利国家”思想推动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5)为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9、(单选)1917年,芮琪芒德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她被誉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

40、(多选)1957年,格林伍德提出,任何团体要具有五个特质才构成专业:1)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2)专业权威;3)社区的认

可;4)一套规定的伦理守则;5)一种专业的文化。

41、(多选)在传统中国社会,社会救助和照顾力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1)血缘关系下家庭与家庭的互助和互济;2)地缘

关系上的邻里、同乡照顾;3)共同需要和专趣照顾;4)宗教组织及信仰的照顾;

42、唐朝自武则天长安年间,设置“悲田院”和“养病坊”,宋朝时,成立“居养院”

43、(单选)宗教的乐施救济服务在传统中国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唐朝武则天长安年间的“悲田院”“养病坊”;宋朝的“居养院”。

44、义仓:是由政府课税或由富户义捐的粮食储存到仓库里,由官府派人管理,遇到荒年或青黄不接时,出仓以赈济难民,属于赈济性

质。

45、社仓:这是由人民自行组织,或由政府督导人民办理类似一种农贷合作组织的救济设施。

46、乡约:是我国古代社区组织的创举。

47、(单选)社区社会工作以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为代表。该运动中著名的有晏阳初(出生于巴中县)的定县农村

教育实验区,梁漱溟等人创立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等。

48、(多选或判改)参照大卫·毫之《社会工作理论导论》,社会工作理论的七个阶段:1)调查阶段;2)精神分析学阶段;3)精神

分析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的阶段;4)获得阶段;5)盘点除段;6)理论统一阶段;7)理论归类阶段。

49、(多选)1976年,依云斯对社会工作理论作了整体分类,认为可分为“实务理论”和“实践理论”。

50、简答:新保守主义的主要观点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认为自由市场制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二,强调助人自助的精神;

第三,社会福利必须采取选择性原则

51、(解答)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是:1)“福利国家”中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2)“福利国家”制度只是执行者社会控制的工具,社会不公平是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3)“福利国家”的问题之根本是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52、(解答)社区民主主义的重要理论有:1)社区民主主义强调要建立人人能参与决策的制度;2)建构新社会有多种必要条件;3)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促成制度的建立。

53、单选:孔子主张财富平均分配,其著名观点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54、(多选)社区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1)利他;2)助人。

55、(多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互相联系,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序列性和

上升性,这就是:1)生理的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交往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56、(多选)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莱兰认为,人们在工作中有三种需要,就是:1)权力的需要;2)归属需要;3)成就需要。

57、(多选)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包括:1)社会价值;2)目标价值;3)手段价值;4)职业道德价值。其中社会价值是整个社会所崇

尚的基本价值。

58、(多选或解答)社区社会工作体现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59、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表现在:第一,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条件;第二,个人的健康,教

育,成长,幸福和发展是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第三,个人所遇到的生活,生产问题之解决,是社区和社会稳定发展,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60、(多选或简答)人道主义其观点有:1)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2)人类行为具有平衡其需要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功能;3)人类生

而自由;4)基于“人权”、“人道”和“仁爱”,个人之间,社会和个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甘共发展;5)通过各种努力,要预防社会病态,社会罪恶的发生,改变社会不公平的状况;6)人人都有尊严,必须得到尊重;7)所有的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自我发展、自我决定之幸福生活的权利。

61、(多选)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有:1)社区组织;2)社区发展。

62、(多选)社区组织的功能有:服务功能、政治参与功能、社会心理支持。

63、(解答)协调好社区内各组织的关系其总体步骤有:1)分析组织结构;2)分析组织工作;3)分析组织过程;4)分析组给环境;

5)分析社区组织与行政隶属和空间关系中上下左右的各种社会或行政组织的关系。

64、(解答)社区发展的一般原则有:1)制订社区发展规划或方案;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积极性;3)经济发

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重视社区成员的社会福利;4)强调社区成员的互助精神;5)重视社区工作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65、(多选)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区计划模式、社区行动模式。

66、(单选)在社区计划模式中,社区工作者主要扮演的是专家的角色。

67、(判改)在社区计划模式中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是“这社区发众而做”,而非像在其他模式中的那样“与社区发众同做”。

68、(选择或判改)社区工作者要能针对不同的状况而运用不同的模式,以协助社区民众解决问题。当社区居民同构型较高,或意见比

较容易取得一致时,可以运用社区发展模式;当社区问题较为复杂,非一般社区民从所能自行应付时,就需要采用社区计划模式。

69、(多选或论述)制定社区发展目标的原则:1)目标明确;2)整体规划;3)目标文本要妥善保存。

70、(论述)社区工作实施计划的制定的原则是:1)详尽、具体;2)实施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社区资源所能够提供的条件以及社

会的整体水平;3)计划要与社区工作的总体目标相符符合,计划的[实施也要能够评估;4)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

71、(多选或解答)社区行动的方法:1)召开会议;2)集体行动;3)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手段;4)协调工作。

72、(多选)评估工作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1)评估受社区工作者的价值观和理论框架的影响;2)评估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

3)评估是社区工作者与有关社区成员和案住一同参与的过程;4)评估是一个分析与行动并重的过程。

73、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第一,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第二,以人为本原则;社区居民自助参与原则;第三,社区自决原则;

74、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的机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

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性服务。

75、(多选或解答)社区照顾的功能有:1)社区成员之间都有互相照顾、互相关怀的责任;2)通过社区照顾,使得有特殊困难的需要

帮助的人及家庭能够得到援助和支持;3)社区照顾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服务的、资源的提供和援助,同时,也包括社区内良好

人际关系的确立,这就有助于社区互助意识的发扬光大;4)通过社区照顾,社区工作者以社区成员灌输互助互帮的精神。

76、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

77、1982年,英国社会工作研究发表”巴克力报告“

78、(判改)社区照顾的模式选择:专门机构模式、社区发展协会模式。

79、(解答)社区照顾的专业过程有:1)资源调动;2)社区联络;3)社区教育;4)社会照顾训练。

80、(判改)与社会保障相比较,社区保障在对象上不是全体社会成员。

81、(多选)社区保障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福利性、互助性、区域性等特征。

82、社会保障表述为: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

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83、(填空)1969年,美国学者奥珊斯基在其著作《如何度量贫困》中,以恩格尔定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度量贫困的新方法。他认

为,一个家庭将预算的30%以上用在食品开支上就是绝对的贫困。

84、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主要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几个方在所构成85、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赤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

给以求助。

86、社区社会工作中的社区保障:是指由社区工作者调动社区资源,组织和协调社区有关方面,以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采用社

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积极创造条件,为社区成员争取并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达到社区稳定社会发展的目的。

87、结合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福利性,互助性,区域性等特征。

88、(单选)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同和人口密度的不同。

89、(解答)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与任务有:1)为社区成员解决失业后生活上的困难,重视和解决城市社区的贫困问题,协助政

府做好社会救助工作;2)协助街道有关方面做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工作,发展社区经济,尽可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3)结合有关方面做好社区内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开展老年人服务工作;4)采取多种活动和措施,培养社区居民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意识和习惯。

90、199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1、最低和活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以某一进期制定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依据,给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社区居民以一定的社会救

助和救济,使其能够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92、论述:农村社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第一,我国农村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在发挥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之同时,也存在诸

多问题和弊端;第二,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立完善的和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三,农村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过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流动趋势经久不衰,农民的职业分化呈多向性,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第四,必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普遍,稳定的最后保障。

93、1969年,美国学者奥珊斯基在其著作《如何度量贫困》中,以恩格尔定律为基础。

94、英国学者阿尔柯克提出了三种度量贫困线的方法。

95、(简答)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对城市贫困以及社会救助的介入可以人四个方面进行:1)协调各方面关系;2)对贫困者进行生活就业

技能的训练;3)进行心理疏导;4)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居民救济的发放。

96、(多选或解答)城市社区老年人服务的主要内容:1)建立社区老年福利院和康复院;2)为老年人开展社区服务;3)开展老年人

健康医疗以及护理服务;4)开展老年人救助;5)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

97、(解释)“双治疗”模式:是指既进行生理的治疗,又进行心理的治疗。

98、(多选)社区参与主要指社区居民主动参加社区发展、社区建设以及参加各种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积极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社区参与的主体是社区居民;2)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内的各种事务和社区建设中的各种需要;3)社区参与心理动机是公共参与精神;4)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5)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工作的重要动力因素,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中必须加以提倡和坚持。6)社区居委会;7)志愿者组织。

99、农村青少年的特点有:第一,生活条件较差;第二,文化教育落后;第三,作风朴实,吃苦耐劳;

100、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任务有:第一,为社区成员解决失业后生活上的困难,重视和解决城市社区的贫困问题,协助政府做好社

会救助工作;第二,协助街道有关方面做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工作,发展社区经济,尽可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第三,结合有关方面做好社区内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开展坳年人服务工作;第四,采取多种活动和措施,培养社区居民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意识和习惯;

101、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的主要社会问题:第一,下岗失业现象;第二,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

102、城市社区中的贫困甚至绝对贫困人口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其构成主要有:第一,双失业家庭;第二,重病患者家庭;第三,残疾人家庭;第四,半家户

103、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对城市贫困以及社会救助的介入要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协调頟方面关系,调动可利用资源贫困者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第二,对贫困者进行生活就业技能的训练;第三,进行心理疏导;第四,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居民救济金的发放。

104、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第二,实事求是与层次原则;社区参与原则

农村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就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工作对象的分散性;第二,青少年工作的多样性和艰巨性;第三,工作的反复性。

第三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习的心得体会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人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人则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使心理咨询课更加丰富多彩更能落到实处。

通过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的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老师讲了一部分领导心理学,主要就领导者的认知心里、性格心理、气质心理对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做了一般阐述,结合领导者主要活动既决策活动、用人活动和沟通活动来对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进行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的阐述。成功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课程是对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的一般性介绍,目的就在于向广大领导者从总体上阐述,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认知心理与领导活动、情感心理与领导活动、心理如何作用于领导活动进行了阐述,并把这作为重中之重。领导者的决策心理、领导者的沟通心理、领导者的用人心理课程是从领导者主要从事活动的角度出发来系统阐述领导者心里在领导决策、用人和沟通中的应用。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当今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领导者如果不积极学习,就会被时代远远的甩在后面。追求知识是领导者应该树立的新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一是较高的理论修养;二是广博的知识储备;三是良好的做人品质。现代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终身学习的观念。领导者只有不段的学习新东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的驾驭新时代的组织。良好的观察力是领导者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条件。在领导活动中正确地识别、选拔和使用人才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领导者必须善于观察人。不仅仅是观察别人,同时也包括观察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离不开自我观察。良好的自我观察力能够是你及时的发现并抓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在工作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完善自己。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就要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想取得成功的领导者学习,同时要注意时时刻刻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另外还要注意到,干部们也在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以人为本,感情留人”。就是要跳出狭隘管理的局限,把管理对象真正当作人来看待,在领导过程中要倾注心血、倾注感情,在领导实践中,既关注工作也要关注人,尊重组织成员的个性,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健康,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做到个人和组织一起成长。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在手段上就离不开“感情留人”。既应该把对组织成员的感情倾注在每一个管理环节当中,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只有有了感情这个重要的基础,一个组织才能始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才能把人心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四川师范大学自考本科《社会工作与管理》招生简章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城中自考站点本科《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简介

一、办学条件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省属重点大学,下属政治教育学院为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5人,其中正、副教授26人,硕、博士人员比例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根据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决定,本院被确定为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 专业主考和主办学院,现面向社会招生。

二、招生类别、专业及相关问题

1、类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

2、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

3、学制:两年

4、招生对象: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专科生及具有专科学历的社会青年

5、学习方式:在学生所在地设立教学点,由我院定期(周末)派老师前往授课。

6、考试:学员须参加由省自考委和学校组织的13-17门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每年5月、11月份注册,注册后每年1月、4月、7月、10月各有一次统考,每次最多可报考4门统考课程,统考课程考试地点由专业办学单位所在的市、州招办具体安排;校考课程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考试科目、时间和考试地点。

7、证书发放:学员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后,发给由四川省自考委验印的四川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同时,学员可申请学士学位,申请的基本条件是通过省学位办统一组织的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平均成绩(包括校考科目和统考科目)65分以上。

8、考试科目:

统考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若专科阶段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或毛泽东思想概论,可以申请免考该科)(03708)、社会统计学(00278)、团体社会工作(00279)、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社区社会工作(00281)、个案社会工作(00282)、社会工作行政(00283)、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中国福利思想(00285)、福利经济学(00286)、英语

(二)(00015)(选考)(若不参加英语

(二)的统考,可以用相应的发展社会学(00287)、城市社会学(00309)、经济社会学(00313)三门校考课程替代)。

校考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社会学概论(00034)、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00267)、社会心理学(00266)。

9、收费标准:

学费:2600元/人.年 教材及代管费:350元/人.年 照相费:10元/人考试费:26元/科

论文评审费: 320元/人 毕业证工本费:36元/人

三、报名方法

学员在教学点报名,然后由教学点统一到学校登记注册。报名时须带身份证复印件和两寸蓝底照片两张。5月份报名注册截止时间5月20日,11月份报名注册截止时间11月20日。

四、联系方式

咨询地点:成都市西御街八号西御饭店B座14-I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城中自考站点(天府广场)

联系方式:***罗老师

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网:http:///space/scsfdxzkw/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考相关问题解答

1、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考的性质?

我院举办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属于独立本科段应用型自学考试(即专升本性质的短线自考)。我院是该专业的主考学校和目前唯一主办学院,所谓主考学校:是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主考学校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上接受省考委的领导,参与制定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办理省考委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2、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是一门与国际接轨、应用性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专业。它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福利社会化和社区建设与发展而发展的。从社会工作教育来看,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是1986年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设立该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该专业是培养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具备社会工作能力,能够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它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3、该专业历年过关情况怎样?

我院非常重视自考助学班的教学,原则上上自考课程的老师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是长期从事自学考试的教学研究工作,从该专业举办以来的情况看,统考课程每次的通过率都在70%以上。

4、学制两年是否意味必须注册满两年后才可毕业及毕业证的认可度?

专升本自学考试学制规定为两年,即学杂费必须收取两年(注册时只交第一年的,满一年后再交第二年的,一年考完领取毕业证,则在领取毕业证前交清第二年的),按照自学考试毕业证发放原则,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即通过所有统考课程和校考课程),完成毕业论文,就可发给四川省自学考试委员验印的加盖四川师范大学公章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从这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在一年考完所有学科并获得毕业证。

该毕业证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国家承认其学历,该毕业证可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网(HTTP://.cn)上查询认证。该毕业证获得者在考研、求职等方面享有与普通本科生相同的待遇。取得该专业本科毕业证,可直接报考助理社会工作师。每年有两次毕业证办理时间,即6月份和12月份。

5、学位申请

自考本科毕业学员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该专业可申请法学学士学位,申请的基本条件是:平均成绩(包括统考课程和校考课程)65分以上;通过成人学位外语考试(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每年6月和12月可报名,3月和9月中下旬考试,报名和考试地点一般应在注册学校,该专业即在四川师范大学)。

第五篇:2010自考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资料打印

1、学校心理辅导含义

2、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3、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4、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5、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6、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

7、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标准)

8、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9、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两条:

10、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辅导(如何辅导)

1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4、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

15、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异同或关系。

16、学习辅导涵义

17、学习辅导的目标:通过辅导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18、学习辅导的内容(动、情、行、能)

19、学习动机的作用 20、学习动机的激发。

21、良好学习情绪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22、什么是学习过度焦虑?

23、学习过度焦虑的消除。

24、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

25、制定学习计划的原则?

26、作业规范的辅导包括哪些方面?

27、复习辅导。

28、预习的指导。

29、自学能力的培养

30、掌握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

31、人格辅导的是教育者运用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技术,帮助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和价格健康成长和发展教育活动。

32、人格辅导的目标:促进适应、铸造人格。

33、人格辅导的内容。

34、自我意识

35、自我意识辅导的涵义:

36、自我辅导活动的宗旨(目标):

37、自我意识辅导的实例分析(38、情绪辅导的内涵:

39、情绪辅导的目标:

40、人际交往辅导的内涵:

41、人际交往辅导的直接目标

42、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

43、如何进行人际交往辅导?

44、青春期概念

4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46、青春期主要的心理问题?

47、青春期辅导的内涵。

48、青春期辅导的目标

49、青春期辅导的内容。

50、青春期辅导的途径与方法。

51、休闲的功能?

52、休闲辅导的基本途径与内容有哪些?

53、职业辅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

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

54、学校职业辅导的目标。

55、学校职业辅导的任务。

56、职业辅导的内容。

57、职业辅导的原则。

58、职业类型的六边型图和部分职业名称举

59、了解自己辅导。

60、全面了解自己的方法。61、职业的价值。62、“生命彩虹图”是由职业理论研究家萨帕 63、正确认识心理辅导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几个关系?

64、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程?

65、心理辅导课各程要注意以下问题。66、心理辅导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梯状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可分为如下两个目标: 67、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则。

68、心理辅导课的活动形式不: 69、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形式。70、心理辅导教材的内容结构 71、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72、课堂心理辅导的概念。73、学科渗透式的教学设计 74、课堂管理的模式 75、有效的课堂管理。

76、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77、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78、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

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79、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80、学习困难学生的分类。

81、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重要)82、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 83、个别辅导的理论。

84、本我、自我、超我如何和谐发展? 85、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86、个别辅导的原则。

87、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

88、学生心理困惑的个别辅导。89、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

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沟通。

90、团体辅导是指在团队领导的带领 91、团体的分类。

92、团体辅导的功能(或特点)。93、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区别。94、团体辅导的基本过程(定向、冲突、凝聚整合、成效、巩固六个阶段。)95、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因素。

96、领导者的角色作用。97、团体过程的领导技巧。98、团体互动技巧。

99、学校团体辅导的设计与操作。100、学生心理档案的规划。101、测量的基本知识。102、测验心理。

103、心理辅导管理的各级功能。

104、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的四项任务。105、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106、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责。

107、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08、学校心理辅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09、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和评价。

110、教师人格修养的意义。

111、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112、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113、家庭心理辅导的任务。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提纲

1、学校心理辅导含义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体辅导、教育教学中心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的一种教育活动。

2、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具体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①发展性目标:

a、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b、帮助学生学习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群性、同情心。

c、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热爱学校生活。

d、帮助学生发展其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

e、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f、帮助学生提高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

g、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

h、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造精神。②防治性目标:

a、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业。b、辅导有情绪困扰、行为问题的学生,改善他们的情绪,矫正他们的行为。

c、辅导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d、辅导学业优秀的学生与智力超常的学生,使他们获得更佳的发展。

e、辅导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①、学习辅导、②、人格辅导、③、生活辅导、④、职业辅导。

4、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两条:

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 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

5、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题准

备)?从消极的一面来看 ①、升学压力、②、独生子女的教育、③、不利的家庭环境(离异家庭、寄养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④、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6、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

①、经验标准、②、社会规范的标准、③、临床诊断标准、④、统计学标准。

7、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标准)

①、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②、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③、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即人的心理是知、情、行统整的过程。④、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8、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

②、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③、能承受挫折。④、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选环境。

⑤、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⑥、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⑦、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⑧、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9、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两条: 一是个体的生理发展条件(ⅰ、身体外形的变化;

ⅱ、体内机能的发育; ⅲ、神经系统的发育;),二是客观环境的变化。

10、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心理发展是的,尤其是思维、记忆、知觉等能力。

②、心理发展是平稳协调的。③、心理发展是开放的。④、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⑤、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1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辅导(如何辅导,简答)①、帮助小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

②、帮助小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学习交往,培养合群性、责任感。③、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激发兴趣,培养求知欲,促进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发展。

④、帮助小学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勤奋,克服自卑,变危机为转机。⑤、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的品德行为规范。

1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认知发展。

②、性意识的觉醒。③、不成熟的“成人感”。④、学习成绩分化激烈。⑤、同一性问题。所谓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一和比较完满的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1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①、不平衡性。②、动荡性。③、自主性。④、进取性。⑤、闭锁性。⑥、社会性。

14、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专著为《一颗自我发现的心》

15、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异同或关系。

①、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规范或法律规范教育,是解决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解决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

而心理辅导则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学生更好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说心理辅导解决“育人”任务中基础层次的问题。②、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心理辅导要求学生达到“凡人”境界。

16、学习辅导涵义 包含两个方面:①、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

②、让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17、学习辅导的目标:通过辅导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18、学习辅导的内容(动、情、行、能)①、学习动机辅导。②、学习情绪辅导。③、学习行为辅导。④、学习能力辅导。

19、学习动机的作用:动力作用;维持作用。

20、学习动机的激发。①、认知内驱力的激发。(求奇法、求新法。求趣法。)②、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作业批改激励法、学习内容自选法、效果自我评定法、习题自编法、小先生法、互助法。)

③、附属内驱力的激发。(表扬法、奖励法。)

21、良好学习情绪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②、要有科学的爱的表达方式。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兴趣的激发、间接兴趣的激发。)

22、什么是学习过度焦虑?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学习过度焦虑又叫考试焦虑,主要反应在考试怯场上,一般有如下特点: ①、当事者在考试前夕普遍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担心考试考不好。②、考试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手颤抖,还有的伴有尿频,腹痛,头脑一片空白。③、当事者一般都会曾经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④、当事者受到考试的压力比较大(压力有来自家长处,学校老师处,学生自身。)

23、学习过度焦虑的消除。①、认知辅导。②、松弛训练。③、自我暗示。④、劳逸结合。

24、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①、明确学习目标。②、做到学而有序。③、提高学习效率。④、磨练学习意志。

25、制定学习计划的原则? ①、差异性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⑤、变通性原则。

26、作业规范的辅导包括哪些方面?

①、在态度上,力求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准确

率高,字迹端正,书面整洁。②、方法上,要有序地进行作业。③、习惯上,要求独立完成。

27、复习辅导。

①、复习须及时。②、复习须思考。③、复习须多样。

28、预习的指导。

①、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②、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养成动手习惯,做预习笔记,将重点、难点记下。

③、预习时也要多动脑筋,找寻重点、难点的过程就是动脑筋的过程。

29、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一种依靠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结构中包括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质疑法、竞赛法、训练法(专门与结合训练)}

30、掌握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的调节和控制。

③、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即认知的认知。包括三方面: ⅰ、元认知知识; ⅱ、元认知体验; ⅲ、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的培养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ⅰ、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

ⅱ、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

ⅲ、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计划。

31、人格辅导的是教育者运用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技术,帮助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和价格健康成长和发展教育活动。

32、人格辅导的目标:促进适应、铸造人格。

33、人格辅导的内容。①、自我意识的培养。

ⅰ、自我认识与接纳 ⅱ、自我控制。②、情绪辅导。

③、人际交往辅导。④、青春期辅导。

34、自我意识

①、亦称自我、自我觉知、自我觉察,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所有身心状况,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②、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ⅰ、自我认识。ⅱ、自我体验。ⅲ、自我控制。

35、自我意识辅导的涵义:就是根据心理辅导的原理,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和接纳自己,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一种辅导活动。

36、自我辅导活动的宗旨(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推动其自我意识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为学生有效适应环境铺垫良好的基础。

37、自我意识辅导的实例分析(会从自我认识辅导和自我控制辅导角度分析。)P109。

38、情绪辅导的内涵:是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以促进理解和交流,并学会控制、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增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

39、情绪辅导的目标:

①、帮助个体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②、帮助个体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③、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 ④、帮助个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40、人际交往辅导的内涵:就是运用有关心理辅

导的理论、技术和手段来指导、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和人际交往活动,藉此增进学生人际互动和社会适应,改进人际关系,推动学生价格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41、人际交往辅导的直接目标是增进学生的人际

互动和社会适应,改进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42、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①、学生同伴的交往和沟通。

②、学生父母和老师为代表的成人的沟通与交往。

43、如何进行人际交往辅导?

①、人际交往辅导要与学生的现行交往实践结合,辅导的成效应以学生交往实践中寻求,教师有责任提醒和指导要求学生将辅导的成果迁移于日常交往实践。②、人际交往辅导可利用有关的社会关系测量来探查学生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对具体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和处理后,教师心中有数,为辅导提供基础。③、在人际交往辅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协调和指导者作用,与学生协商建立适当的活动规则,保证辅导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氛围、舆论氛围及秩序,以此使活动朝着健康的,有益的、有建设 方向开展。④、人际交往辅导渗透在班主任工作、教学过程、教育过程中。

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家长的相应辅导。⑥、对少数有严重交往障碍和人际适应不良的儿

童,辅导教师应予以个别辅导。

44、青春期概念

又称青少年期或“生发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体从儿童迈向成年期的一个过渡时期。或者说是从发身到发育成熟的成长期。年龄约是从12或13岁开始,20多岁结束。

4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①、智力获得了巨大进步。

②、自我意识高涨,性意识萌动。

③、情绪体验日趋丰富、细致,稳定性降低,矛盾与变化强烈突出。④、在人际交往方面,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对教师的依赖与批评共存。⑤、两性话题成了青春期发展的中心内容,亦使

少年的意识、心境、行为染上了一层神秘、难以捉摸的色彩。

46、青春期主要的心理问题? ①、心理生物性紊乱。②、情绪问题。

③、性别角色混乱。④、人格冲突。⑤、人际冲突。⑥、性心理问题。

47、青春期辅导的内涵。

是指以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为特定对象、以青春期突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辅导活动。它是一种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推动、促进和引导青少年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发展时期的教育活动。

48、青春期辅导的目标

①、青春期辅导要帮助青少年对即将到来的身体、生理的快速增长和发育做好准备,并认识和接纳这些变化,为顺利度过青春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②、青春其他辅导要帮助青少年学会处理由一系列身体、生理的快速变化而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学会相应的策略和技巧。③、青春期辅导要帮助青少年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和性价值观,恰当处理两性关系,平衡度过性困惑期。

49、青春期辅导的内容。

①、认识、接纳和塑造自己的青春期形象。②、青春期辅导。③、性心理辅导。

50、青春期辅导的途径与方法。①、讲座。

②、集体讨论。③、活动设计。④、个别咨询。

51、休闲的功能?

对于人的发展有多种价值。①、松驰身心。

②、满足个人需要与兴趣。③、扩展知识和生活经验。④、增进个人身心发展。

52、休闲辅导的基本途径与内容有哪些? ①、校内。

ⅰ、开设休闲辅导课程。ⅱ、组织学生休闲团体。ⅲ、课余休闲活动。②、校外。

ⅰ、建立社区休闲活动中心。ⅱ、开设了家长休闲辅导讲座。ⅲ、开辟休闲活动基地。

53、职业辅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

54、学校职业辅导的目标。

①、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懂得平

凡劳动的社会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择业观。

②、帮助学生从身边职业开始,逐步深入社会。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各种素质,发掘学生的潜能。④、帮助学生正确协调个人志愿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家需要和自己的特点确立初步的职业意向,提高升学和就业的决策能力。

55、学校职业辅导的任务。

①、从起始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教育,并向他们讲解社会主要职业和专业的有关知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②、收集和积累学生的个人资料,同时调查和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高一级普通学校的职业、专业的内容,招工和招生的条件,以及有关工种的劳动强度和报酬待遇。③、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来确定就业或升学的方向,选择合适的职业或专业,同时学校也可向用人单位和高一级学校推荐合适的人才。

56、职业辅导的内容。①、了解职业辅导。②、了解自已辅导。③、人生探索辅导。④、合理选择辅导。

57、职业辅导的原则。

①、独立性和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原则。③、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58、职业类型的六边型图和部分职业名称举例。P157

59、了解自己辅导。①、了解职业能力。②、了解职业兴趣。③、了解职业个性。

60、全面了解自己的方法。①、轶事记录法。②、评定量表法。③、自传法。④、讨论法。⑤、会谈法。⑥、问卷法。

⑦、日记行事表法。⑧、测验法。61、职业的价值。①、维持生存。②、发展自己。③、贡献社会。62、“生命彩虹图”是由职业理论研究家萨帕提出的。它用自然界的彩虹的轮廓形象地反映了人一生的角色在时间上的透视。(图P178)

63、正确认识心理辅导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几个关系?

①、关于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并服务于全体学生,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环境适应能力。

②、关于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模式,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③、关于教育方法。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育,而每个有个性的学生组成了这个全体,心理辅导课程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差异,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64、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程?

是指学校积极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增强社会适应;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品质的学校心理辅导形式。65、心理辅导课各程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由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决定,辅导课程必须保证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人人平等,相互服务,自觉接纳辅导内容,促进个性发展。②、由心理辅导课程原则决定,辅导老师通过组织的心理活动,达到老师的帮助与学生自助相结合。③、由心理辅导课程的关系决定,实施心理辅导课程的师生双方必须遵循理解和尊重,理解和尊重是信任的前提,是辅导课程成功的保证。④、由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决定,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来组织课程活动内容。⑤、由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决定,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课程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合理地、自由地表达情绪,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⑥、由心理辅导课程的效果决定,课程活动既要根据目标实施活动,又要以学生即心理需要、第三的心理问题,来决定辅导活动的内容和方法。⑦、由心理辅导课程对象决定,辅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

66、心理辅导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梯状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可分为如下两个目标:

①、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②、预防性目标: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

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67、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则。①、信任原则。②、接受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④、自主性原则。⑤、合作性原则。⑥、活动性原则。⑦、配合性原则。

68、心理辅导课的活动形式不: ①、角色活动。②、表演活动。③、游戏活动。④、体育活动。

69、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形式。

①、社会活动(春游、秋游、旅游、团队活动)②、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③、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④、社会实践(军训、学农)70、心理辅导教材的内容结构

①、一般中小学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结构的四个

要素: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②、我们觉得心理辅导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就有

五个基本要素: ⅰ、认知经验要素。ⅱ、意志品质要素。ⅲ、情感经验要素。ⅳ、社会经验要素。ⅴ、生活经验要素。

71、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自述法。③、角色法。④、讨论法。⑤、情景法。⑥、综合法。

72、课堂心理辅导的概念。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

73、学科渗透式的教学设计:其特点是以学科的特点与学生需达成的相关的学习技能、社会技能、情感态度技能相结合,心理辅导技术与教学技术相结合,来设计教学。74、课堂管理的模式

勒温提出的三种领导方式:即民主型(人际关系型、自主型管理模式)、专制型(权威型、恐吓型管理模式)、放任型(放任型管理模式)的领导方式。而食谱型、训导型、行为矫治型管理模式介于民主型与专制一霎时领导方式之间。三种领导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75、有效的课堂管理。

①、课堂秩序的建立。

②、课堂活动组织与反馈。

③、课堂中的奖励与惩罚(非常重要)

使用奖励要注意以下几点: ⅰ、淡化奖励的外部控制作用。

ⅱ、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ⅲ、应在课堂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ⅳ、奖励的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ⅴ、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使用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 ⅰ、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翻“老帐”;避免过多地涉及学生个人过去的经历。ⅱ、切忌把惩罚作为教师报复泄愤的手段。ⅲ、切忌体罚学生。

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76、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学生课堂行为问题有来自个体的原因,也有来自环境的原因。

①、个体的原因。ⅰ、性格上原因。

ⅱ、生理上的原因。

ⅲ、态度与动机的原因。

②、环境因素分析。ⅰ、教师的行为。

ⅱ、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ⅲ、社会传媒的不良影响。

77、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①、教师“中止授课”的策略。

②、教师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分析评估策略。③、利用同辈集体的资源。

78、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79、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①、智力标准。

②、学业不良标准。

③、学习过程表现异常。80、学习困难学生的分类。①、暂时性困难学生。②、能力型困难 ③、动力型困难。④、整体型困难。

81、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重要)①、课堂行为分析。

ⅰ、对教师讲课的反应。ⅱ、课堂作业时的反应。ⅲ、不安定的课堂表现。ⅳ、回答问题的表现。②、作业错误分析。③、能力诊断。④、出声思维诊断。(德国心理学家顿克首创。)⑤、教育会诊。

82、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 ①、分层递进教学。

ⅰ、学生分层。ⅱ、目标分层。ⅲ、分层施教。

ⅳ、分层评价。

ⅴ、矫正、调节、分层提高。②、成功教学。

ⅰ、低起点。ⅱ、小步子。ⅲ、多活动。ⅳ、快反馈。以下非常重要 83、个别辅导的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

Ⅰ、人格结构理论(全面掌握)。

ⅰ、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ⅱ、自我是自已可以意识到的“我”的一部

分。

ⅲ、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上层。ⅳ、本我、自我、超我必须和谐发展。Ⅱ、潜意识理论。Ⅲ、泛性论理论。Ⅳ、梦的理论。②、行为主义理论

Ⅰ、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

Ⅱ、公式为:S-O-R(刺激-中间变量-行

为)。Ⅲ、是一种学习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是后天受环境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就是学习,病态心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也要通过学习来进行行为矫正。Ⅳ、几个重要实验;

ⅰ、儿童恐惧实验(兔子实验)。

ⅱ、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老鼠操纵环境的行为是获得食物的工具,故也叫工具性条件反射,或叫工具性学习。斯金纳的研究所得出的规律,称为习得律。)③、人本主义理论。

Ⅰ、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Ⅱ、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将治疗权力从治疗者手中夺回,移交给当事人,同时也用“当事人”一词来代替“病人”,这是一大创举。Ⅲ、观点:

ⅰ、心理治疗中的非指示性原理。ⅱ、辅导的基本条件—真诚、尊重与同感(将

心比心)。

ⅲ、造型倾向理论。④、认知主义理论。

Ⅰ、代表人物:阿·贝克。

Ⅱ、观点:心身疾病的形成与发展是认知、情绪对躯体症状持久相互作用的结果。

84、本我、自我、超我如何和谐发展?

本我主要功能力求保护自己;超我的作用是在社会规范的原则下,控制与监督自己的行为;自我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本我的欲望,另一方面又要符合超我的标准,充当本我与超我两者的协调者。如果本我或超我任何一方占优势,对另一方进行统治时,人很可能就会出现不正常行为或躯体上疾病,一旦本我失去所有控制,人就会成为精神病患者。85、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①、聆听技术。

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即辅导教师与当事者之间的心灵互动关系。Ⅰ、使用方法:

ⅰ、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ⅱ、必须让当事者坐着。两者以约900坐,有助于眼光灵活接触。ⅲ、要用恰当的体态去聆听,目光要与当事者适当接触。ⅳ、还要适当地提问,开放性提问或闭锁性提问。ⅴ、应用对焦技术,听一段后应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问对不对。对焦技术在聆听技术中是关键的一步。Ⅱ、注意事项: ⅰ、切忌武断。

ⅱ、不要急于教育。②、暗示技术。

分为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也叫正面暗示与负面暗示。

在个别辅导中使用暗示很有好处。Ⅰ、使用方法:

ⅰ、对每一个当事人都抱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他们本身具有能克服自己问题的潜能。ⅱ、对学生辅导时坚持做到三多三少,即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

ⅲ、对学习困难,有焦虑、恐惧等症状的学生,可以教他们进行自我暗示。注意事项:

ⅰ、千万不要用“不要怕”、“不要慌”之类的话。因为这是负面暗示。ⅱ、多用“我很镇静”、“我胆子挺大”等的正面暗示。

③、松弛技术。Ⅰ、呼吸松弛。Ⅱ、冥想松弛。Ⅲ、肌肉松弛。④、系统脱敏技术。

Ⅰ、创立者: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帕。Ⅱ、是在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引起焦虑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Ⅲ、分为两步。

ⅰ、制定一张焦虑层次表。

ⅱ、先让当事者肌肉完全放松,从最低的焦虑层次进行想象。

ⅲ、此法的关键是当事从想象情景向向现实情景转移,如果能在引进恐惧的情景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就不会再出现,辅导即告成功。

⑤、行为改变技术。

Ⅰ、一切行为均是学习得来的。Ⅱ、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完全由情景的适当

与否而定,行为是被环境因素所制约的。

Ⅲ、使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几个具体策略。(或

要据行为改变技术设计一个行为改正方案。)

ⅰ、增强(强化)包括正增强(适当地给以物质或精神奖励)与负增强(适当给以不愉快的体验,使不良行为因要躲避此不愉快的体验而减少)。

ⅱ、消退(不理会或不注意,使其在“自讨没趣”中不再出现。)

ⅲ、抑制不良行为(在可能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创造条件让当事者表现良好行为。)ⅳ、逐步形成(明确订出行为改变的标准,有步骤地养成所期望的良好行为。)ⅴ、隔离(以改变环境的方式使当事人改变原产生不良行为的不良环境。)ⅵ、剥夺(以称反应代价法。即在未达到某项行为标准时即剥夺某项权利。)

Ⅳ、行为改变技术的程序如下:

ⅰ、确定终点行为。ⅱ、分析起点行为。ⅲ、设计有利情景。(选择增强措施,与家长联系。)

ⅳ、选择适当策略。(增强、。逐步养成、剥夺。)

ⅴ、分析效果。⑥、理情治疗技术。

Ⅰ、基于“ABC”理论。

A指存在的一件事实;

B是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C是指个人情绪反应。正确表示:A→B→C Ⅱ、具体操作技术:

ⅰ、说明ABC理论。ⅱ、驳斥。ⅲ、分析。

ⅳ、理性的自我认识。ⅴ、家庭作业。

86、个别辅导的原则。Ⅰ、真诚原则。(诚则灵,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

Ⅱ、尊重原则。(尊重当事者的人格和真实问题。)

Ⅲ、理解原则。(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分担当事人的各种负荷压力。要与“同情”区分)Ⅳ、整体原则。(要用系统论观点指导辅导,注重来访者心理素质与心理问题的整体联系,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即通过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当事者的主要矛盾,从而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因素。)Ⅴ、差异原则。(做辅导时,要注意当事者的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Ⅵ、自律原则。(帮助当事者挖掘出自己的心理潜能,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Ⅶ、保密原则。(对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辅导教师须绝对保守秘密。)87、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

Ⅰ、接纳。(无条件接纳;热忱接待;正确运用聆听技术。)

Ⅱ、诊断(充分了解当事者的各种情况,必要时还要作心理测试;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要判断是否属于自己的辅导问题,相应作出处理。诊断要力求准确。)Ⅲ、干预(进入对当事者心理上的帮助过程,是纠正当事者的心理烦恼,发展健康心理的实质性阶段。)Ⅳ、随访。(当事者心理问题基本解决,个别辅导即告段落,欢迎当事者有事即来,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了解。)

88、学生心理困惑的个别辅导。①、抑郁辅导 Ⅰ、诊断。

抑郁有六种表现:

ⅰ、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ⅱ、对前途悲观失望; ⅲ、无助感;

ⅳ、感到精神疲惫; ⅴ、自我评价下降;

ⅵ、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Ⅱ、干预。

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进行心理辅导。Ⅲ、案例。

②、考试焦虑辅导。Ⅰ、诊断。

有如下表现:

ⅰ、平时学习成绩较好者;

ⅱ、考试前均有担心考不好的意念。

ⅲ、考试时有体象反应。如心悸、出汗、尿频、腹痛等。ⅳ、家长、老师、或自己对考试的期望过高,压力过大。

Ⅱ、干预。进行认知辅导、松弛训练、自我暗示。严重的可进行系统脱敏或催眠治疗。Ⅲ、案例。

③、强迫症的辅导。Ⅰ、诊断。

有如下表现:

ⅰ、有难以摆脱的重复动作或重复意念; ⅱ、自己感到苦恼,想寻求帮助; ⅲ、有三个月以上的病史。Ⅱ、干预。措施有:

ⅰ、认知、理情辅导,改变错误的认知; ⅱ、家庭作业; ⅲ、让患者“冒险”。Ⅲ、案例。

④、社交恐怖的辅导。Ⅰ、诊断。有如下表现:

ⅰ、在一对一的社交场合下,会产生强烈的不安;

ⅱ、强烈不安常常伴有体象发作,如脸红、出汗、恶心、打嗝、颤抖,严重的还会晕倒。

ⅲ、怕看人家的眼睛,往往用眼睛的余光看

人。

Ⅱ、干预。措施有: ⅰ、松弛训练。ⅱ、松弛训练。ⅲ、系统脱敏。

ⅳ、行为改变技术。Ⅲ、案例。⑤、口吃矫正。

Ⅰ、诊断。主要症状有:

ⅰ、类型:难发、连发、中阻、拖音、或综

合上述两种以上情况。

ⅱ、多余动作:如拍腿、跺脚等。

Ⅱ、干预。如认知辅导,松弛训练,发音法训

练、催眠治疗。Ⅲ、案例。

⑥、多动症的辅导。Ⅰ、诊断。主要表现:

ⅰ、注意力严重涣散;

ⅱ、过分好动,坐立不安;

ⅲ、做事丢三拉四,不能坚持到底; ⅳ、用兴奋剂利他效果好。Ⅱ、干预。先服用咖啡或利他林或匹莫林等兴

奋剂,同时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Ⅲ、案例。

89、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

使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沟通。

90、团体辅导是指在团队领导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91、团体的分类。

Ⅰ、团体勒温的团体动力训练分:

ⅰ、训练团体。ⅱ、个人成长团体。ⅲ、学习团体。

Ⅱ、团体成员的问题性质分

ⅰ、同质团体。是指团体成员的年龄、学历、生活经历、心理的困扰,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相似。

ⅱ、异质团体。是指团体成员的某些背景或

个人特质不在相同。

Ⅲ、团体辅导活动有无设计、有无目标分。ⅰ、结构性团体。ⅱ、非结构性团体。

92、团体辅导的功能(或特点)。

Ⅰ、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Ⅱ、经验与感受的分享。

Ⅲ、多元的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

Ⅳ、反馈的功效。

Ⅴ、现实生活的实验室。Ⅵ、经济效益。

93、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区别。

Ⅰ、个体辅导适用下列情况:

ⅰ、当事人有危机状况产生时,其状况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又相当复杂。ⅱ、当事人的问题需要高度保密。

ⅲ、当事人在团体中说话表现出非常害怕,参与团体活动比较困难。

ⅳ、当事人与同辈的关系不良,其言行经常被团体拒绝。

ⅴ、个体对自己的感受、动机和行为的觉知了解很有限或极复杂,感到无法在团体中与人分享。

Ⅱ、团体辅导适用下列情况:

ⅰ、想学习和了解他人的想法。

ⅱ、想在同辈团体中与人交往,学习社交技巧。

ⅲ、愿意在团体中与他人分享经验与观念,获得团体的接纳与支持,以促进自己成长。

ⅳ、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想了解、认识他人、培养自己的合群性。ⅴ、解决学生中共同性的心理问题。

柯比认为,团体辅导是一种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中预防的一面,计划的内容以发展中的个体一生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题。

94、团体辅导的基本过程(定向、冲突、凝聚整合、成效、巩固六个阶段。)①、定向阶段。

Ⅰ、此阶段成员有如下反应:

ⅰ、焦虑担心。

ⅱ、气氛沉默。ⅲ、防卫心理。

ⅳ、依赖领导者。此阶段团体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Ⅱ、此阶段团体的任务有: ⅰ、协助成员彼此认识。ⅱ、澄清团体目标。

ⅲ、创造安全信任的气氛。ⅳ、建立团体规范。

ⅴ、让成员了解团体是大家的。②、冲突阶段。

Ⅰ、此阶段团体的特征: ⅰ、焦虑与挣扎。ⅱ、抗拒与防卫。ⅲ、冲突。

ⅳ、挑战领导者。

Ⅱ、此阶段团体的任务:

ⅰ、理解、接纳成员的负面情绪。

ⅱ、鼓励成员认识自己的焦虑与矛盾。ⅲ、帮助成员将防御性行为转化为建设性行为。

③、凝聚整合阶段。

Ⅰ、此阶段的团体特征:

ⅰ、信任与接纳。ⅱ、和谐的整体感。ⅲ、认同和承诺。

Ⅱ、团体在这阶段的任务是:

ⅰ、协助成员更深刻地认识自己。ⅱ、鼓励成员相互关心与帮助。

④、成效阶段。

Ⅰ、此阶段的特征:

ⅰ、对团体充满信心与希望。ⅱ、深层的自我暴露。ⅲ、面质。

ⅳ、认知重建。Ⅱ、此阶段的任务是:

ⅰ、以身示范和塑造行为。

ⅱ、协助成员从团体经验中认知重建。ⅲ、协助成员把领悟化为行动。

⑤、巩固阶段。

Ⅰ、此阶段的特征:

ⅰ、惜别依依。

ⅱ、对外面世界的担心。

ⅲ、团体有时呈现松散现象。Ⅱ、此阶段的任务:

ⅰ、处理好成员离别的情绪。ⅱ、协助成员整理学习成果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ⅲ、反馈与祝福。ⅳ、提醒保密。ⅴ、提供继续学习或进一步服务的信息资源。

ⅵ、评估团体效能。

95、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因素。

有三个因素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就是规范、沟通、内聚力。

①、规范。主要是指风俗、文化、语言、时尚、舆论、规则等行为规范,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团体规范的作用: Ⅰ、维持团体的作用。Ⅱ、认知的标准化作用。Ⅲ、行为的定向作用。

②、沟通。是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传递。Ⅰ、团体互动的特点:

ⅰ、沟通双方互为主体。

ⅱ、沟通能调整双方的关系。ⅲ、沟通受到主观经验的制约。Ⅱ、米德尔曼提出了四种沟通模式: ⅰ、辐射型 ⅱ、圆圈型

ⅲ、热椅子型。ⅳ、自由漂浮型。

③、凝聚力。是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

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96、领导者的角色作用。

有两在任务:一是完成团体任务与目标,称为

任务领导行为。二是维持团体的人际关系和气氛,称为过程领导行为。

①、任务领导行为上承担如下角色:

Ⅰ、发动者。Ⅱ、协调者。Ⅲ、诊断者。

②、过程领导行为上承担如下角色:

Ⅰ、气氛缓和者。Ⅱ、调节者。Ⅲ、鼓励者。

Ⅳ、规则执行者。

97、团体过程的领导技巧。

特罗斯把领导技巧分为三方面:反应技巧、交互作用技巧、行动技巧。①、反应技巧。Ⅰ、积极倾听。Ⅱ、同理心。Ⅲ、澄清。

Ⅳ、提炼归纳。②、交互作用技巧。Ⅰ、支持、Ⅱ、联结。Ⅲ、执中。Ⅳ、阻止。③、行动技巧。Ⅰ、发问。Ⅱ、调节。Ⅲ、示范。Ⅳ、建议。98、团体互动技巧。

①、反馈与控制。

反馈是成员在团体中学习的重要资源,它级修正个人的想法、态度和行为,并直接影响团体行为的改变。

控制是指个人的行为限制或引导其他成员的行为,而自己也为其他人的言行所影响。是一个循环过程,是促成个体或团体行为改变的一种机制。②、暗示。

Ⅰ、暗示的特征: ⅰ、暗示是一种能够引起受暗示者反应的刺激。

ⅱ、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仅是提示。

ⅲ、暗示不是感染、模仿,它是让人接受某种观念,并按这种观念行事。Ⅱ、暗示的分类。ⅰ、直接暗示。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的接受的一种暗示。ⅱ、间接暗示。由暗示者公私合营其他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受暗示者,使人接受暗示。ⅲ、自我暗示。即运用意念自我暗示,有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

ⅳ、反暗示。凡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

③、模仿。Ⅰ、分类。

ⅰ、自发的模仿。无意识的模仿他人。(有先天本能的模仿与后天学得的模仿。)ⅱ、自觉的模仿。是有意识的模仿他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Ⅱ、有影响力的榜样有以下几个特点。

ⅰ、相似性。

ⅱ、地位和声誉。ⅲ、能力水平。ⅳ、热情和教养。

④、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

99、学校团体辅导的设计与操作。①、设计程序。Ⅰ、组成小组。

ⅰ决定小组成员。

ⅱ、培训组长与组员。

Ⅱ、建立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ⅰ、目标应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ⅱ、目标应明确具体。

ⅲ、目标应得到学生的认同。Ⅲ、设计活动。

内容可以有系列专题型和单一专题。Ⅳ、团体辅导效能评估。100、学生心理档案的规划。

①、建档的目的。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②、建档的原则。Ⅰ、客观性原则。Ⅱ、适用性原则。③、根据辅导工作目的和实施途径、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类。

Ⅰ、A类。以发展为目标。Ⅱ、B类。以教育为目标。Ⅲ、C类。以诊治为目标。④、心理档案的内容。Ⅰ、背景资料。Ⅱ、在校表现。Ⅲ、心理素质。101、测量的基本知识。

①、定义: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②、测量的要素。

Ⅰ、测量对象-事物的属性。Ⅱ、测量-工具某种法则。

Ⅲ、测量结果-某种数字表达形式。③、心理测验三要素。Ⅰ、行为样组。Ⅱ、标准化。Ⅲ、客观性。

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只有测验结果接近或等于实际真值或多次测量结果十分接近。才能认为测验结果是可靠

的。ⅱ、效度。表示测验实际测量出所测选择性或功能的真实性程度。分为三类: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

102、测验心理。①、主测心理。对测验客观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Ⅰ、主测与被关系的心理。主测者知觉反映被测对象时,由被测对象引起的心理现象,常见的有:

ⅰ、顺序位置效应。ⅱ、晕轮效应。(遮掩性、弥散性。)ⅲ、对比效应。ⅳ、雷同效应。ⅴ、失落效应。ⅵ、类群效应。

Ⅱ、主测个体自我心理。ⅰ、心理定势。ⅱ、角色心理 ⅲ、模式效应。ⅳ、疲劳效应。

103、心理辅导管理的各级功能。(了解)

①、校长室。提出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心理辅导工作目标,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目标,对各年级辅导成员提出要求,了解评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②、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组。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专职教师、心理辅导员组成,选编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组织培训、指导教研、个案研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③、班主任。了解、提供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水平,选用心理辅导课程教材,参与个别学生心理辅导,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④、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即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参与心理辅导课程教学、选编教材、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⑤、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专职教师。选编心理辅导课程教材、进行心理辅导课程教学。⑥、学生心理服务员。为心理辅导室做好服务工作、参与班级或低年级同伴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相关宣传。⑦、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参与对学生心理辅导。

⑧、家长。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104、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的四项任务。①、积极配合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教学,在辅导课程活动中起骨干组织作用,通过他们的参与、组织来感染其他学生。②、课后能随时帮助其他同学,协助疏导心理问题或及时把同学中心理问题反映给心理教师。③、他们是学校心理辅导活动室的服务员,使其他同学受益于学校心理辅导室。④、他们可以以自己亲身的体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去服务帮助低年级学生,达到相互服

务的目的。

105、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①、给学校管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启示或顾问。

②、克服和预防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中的偏向。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冲突、人际交往和相互理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④、给学生发展和提高心理品质予以真诚的服务。

106、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责。

①、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参与、顾问和咨询。

②、为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保障和服务。③、对家长给以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

107、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①、热爱当事人。

②、热爱心理辅导工作。

③、遵守心理辅导道德规范。Ⅰ、精深的专业知识。Ⅱ、诚实守信的作风。Ⅲ、热情友善的态度。Ⅳ、严守秘密。Ⅴ、不谋私利。

108、学校心理辅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②、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了解、重视。③、心理辅导的方法研究和选择。④、心理辅导的反馈与矫正。⑤、心理辅导的队伍和保障。109、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和评价。①、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②、对辅导活动课程和教学方法和评价。③、对辅导课程效果的评价。

④、对辅导活动课程教师的评价。

110、教师人格修养的意义。①、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教

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②、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学

生心目中理想教师性格的特征:(按其重要性排列为)Ⅰ、平易近人。Ⅱ、没有偏见。Ⅲ、关心同学。Ⅳ、态度认真。Ⅴ、要求严格。Ⅵ、颇具耐心。Ⅶ、言行一致。Ⅷ、朴素大方。Ⅸ、开朗活泼。

Ⅹ、品德高尚。

③、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人格修养的意义。

111、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①、良好的思维品质。

Ⅰ、应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思维的独创性。Ⅱ、应善于应对变化,具有思维的敏捷性。Ⅲ、思路必有清晰、明确,具有思维的慎密性。

Ⅳ、应善于深入钻研问题,具有思维的深刻性。

②、良好的情操品质。

Ⅰ、真诚。Ⅱ、博大。Ⅲ、理智。

③、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④、良好意志的品质。112、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①、期望过高。②、保护过度。③、功能错位。④、方法不当。

113、家庭心理辅导的任务。①、帮助家长—认识心理健康是獐发展的重要目标。

②、帮助家长了解—家庭心理辅导的内容和途径。③、组织指导家长—学习家庭心理教育和辅导的方法。

④、帮助家长认清—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下载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考社会工作基本原理与实务试题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工作基本原理与实务试题 文章来源:http://zkzx.mzjyzx.cn/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

    浅谈《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本科专业的报考策略(5篇)

    浅谈《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本科专业的报考策略 摘要我校在全省高职校中率先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5年制大专专业,经过5年的辛勤耕耘,高06社管班30名同学已于2011年7月底获得由......

    沙盘游戏与心理治疗

    沙盘游戏与心理治疗(转)沙盘游戏(sand play technique),又叫箱庭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来访者通过各式各样的玩具和沙子在一个箱子里搭建任意图形图画来反映内心世界,治疗师......

    社会工作与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工作与新社会管理理念 2009-06-17 10:48:00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社会工作是一个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或社会组织形式,更是现代社会管......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 公共管理概述 1.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 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

    自考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3

    更多福建自考请访问:http://www.xiexiebang.com/zikao/ 福建自考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 二、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某一特定事物或处境产生强烈的害怕......

    自考人力资源与管理小抄

    (一)古代的重人思想:1人为万物之灵2以人为本,仁者爱人3得人心者得天下4人才乃国家之珍;古代的育人思想:1学而知之2有教无类3百年树人4学无止境5因材施教;古代的选人思想;1德才兼备2......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山东省09年四月份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试题 一.选择(1*10) 1治疗者应该认清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能越俎代庖,这反映了治疗关系的( ) A独特性 B客观性C主观性D限制性 2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