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
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
今年寒假同学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心系民生,不断观察社会,体验成长的过程,立足于全面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的信念,不断提升自己。在实践与学习中把思想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社会竞争力与就业竞争力。
同学们的寒假社会实践涉及到多个方面,全方位、广视角的研究、了解社会,求知探索。具体的实践内容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的变化及出现的问题研究、社会调查专题调研活动、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社会角色体验等等。由于寒假时间较短,及新年等的影响,同学们主要以分散活动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与以前几次的实践相比,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性明显增强,如李洪月同学的关于家乡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实践,廖银环同学的志愿服务,郝素玉同学的个案社会工作实践,黄楠与宣游敏的济南基爱智障人士康复社会工作服务活动中,有明显的专业视角,有很多专业性思考与探索。这是我们要深入学习的。
同学们的实践更加深入社会。如靳爱冬同学利用寒假在“钻石钱柜K歌厅”打工的机会,深入研究了这里的运行与管理,看到了不少社会问题。田应娅、王凤华同学在的农村村委会的实践中,深入思考了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应用与发展空间等问题。其他同学的实践项目都各有千秋,都有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在此不一一罗列。
同学们的对于实践的投入热情、精力等,较前几年明显增加。实践时间加长,实践报告的质量提高,并有很深入的实践反思与总结,此外,实践报告的上交积极,效率高。在二月二十五日之前,实践报告已经交齐。现在同学们在实习中,继续沿袭寒假实践中的认真、灵活主动、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丰富完善自己。
在实践报告交齐后,不少同学提出优秀实践报告申请的要求,班级积极组织公选,并公示选择结果,最后评选了四篇优秀的实践报告。由于我们正处于专业实习阶段,空余时间较少,我们会在实习结束后,组织实践经验交流分享会,加强互动,共同提高。
第二篇: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一年级
实践单位:宁波市经济研究中心,镇海炼化等地
实践时间:2011年6月27日——2011年7月1日 实践报告正文
为期两周的考试早早的结束了,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这个暑假却有不同于以往暑假的特殊意义,因为我将要参加人生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是很宝贵的一次经历。敢于接受挑战也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所以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我参加了公管学院学生会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大手拉小手,为未来护航”,我们这次活动分成杭州组和宁波组两个小组。杭州组主要是在杭州的各个街道进行募捐来支援西部小餐桌活动,而我所参加的宁波组则是专门负责宁波市的经济方面的调研,主题为:宁波市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用人之道。而我们也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上学期在《社会学工作研究方法》的课本上有专门讲过问卷制作及调查的相关知识,而我这次参加社会实践也刚好运用到了这些知识。首先是在问卷制作方面,设计的问卷主要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和编码及其他资料组成,封面信即一封被调查者的短信,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内容,调查者身份等等,主要适用于篇幅比较长的调查问卷,而我们这次的问卷设计的比较简洁也就没有加入这一块。而这次的问题我们主要是用了封闭式的选择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当然,在调查问卷的最后我们也有设置开放性的简答题来更好的收集意见充实我们的调查结果。在问卷的派发方面,我们主要是采取自填问卷法当中的个别发送法。个别发送法是自填问卷法这一大类中最常用的一种,我们走上街头个别向路人发放问卷,并及时收回。7月的宁波骄阳似火,温度不是一般的高,我们顶着大太阳在街头发放问卷,直到汗水浸湿了衣服,我们仍旧是穿梭在行人当中接受着不断被拒绝的声音。我们也有被保安驱赶的经历。这种不断遇到挫折的感觉就像是你很像尽力去做好某一件事情,但是身边却无人支持,当然在做问卷调查之前我就应该有心理准备,被拒绝是难免的,或许哪天我走在街头有人要求我填写问卷我也未必会欣然应允吧。总之,做调查问卷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所谓任重而道远,要想得出精确地调查结果,我们就不能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
习惯了安逸的我以前也没有什么机会向现在那样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社会,这次做调查问卷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可贵,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能够坚持,执着的一面,也算是发现了自己的一个有点吧。将来走上社会,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必然会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人,那么这时候在社会学专业知识上学到的一些与人沟
通的技巧就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了我想。
除了发放调查问卷之外,我这次参加的暑期社会实践还有例如走访宁波市某些大企业的活动。我们先是去了宁波市经济研究中心,在那边赵老师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召开了一个关于“宁波市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讲座邀请我们参加。会议上赵老师就宁波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势头以及各企业的用人之道给我们做了详细解释。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宁波市第一、二、三产业在最近几年的一个比例变化,赵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长三角产业比重分别为
3.4%-54.4%-42.2%,宁波产业比重为4.2%-55.6%-40.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宁波的产业比重稍差一点,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却已经是逐年在升高,这个指标体现了宁波市经济发展一个良好的势头,参加服务业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将对宁波市乃至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赵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企业规模扩大.3.对员工素质要求高.4.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就业.5.“企业人才优先的开发战略”。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如今的宁波。在用人之道方面,赵老师和我们介绍到宁波市虽然不是有名的大学城,但是众多高校聚集的事实不容改变,尤其是技校,数量尤为突出。大家都之道,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未必从重点高校毕业的就能获得更好的机会,反而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就业前景大为广阔。宁波市也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吸引更多的技工人才。而这些人才无论是来自哪里,都将由机会得到重用,并且很多去外地就读的学子更多的倾向于回到宁波本地就业,这无疑是因为宁波
市就业前景十分可观:每年新增10万人才,其中包揽了从职高毕业生到博士生各个层次的人才.而具体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则为:90%左右流向企业,4%左右流向事业单位,1%左右流向公务员.赵老师还向我们透露,他们也就是一般企业领导人所最看重的员工的基本品质是怎么样的。企业的招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技能、责任意识、抗挫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吃苦耐劳。企业的薪酬第一年在1200——1800之间,到了第二年就一般涨到2500以上。赵老师笑着鼓励我们要朝着向这个方向前进,把自己变成更加优秀更加让人印像深刻的人并且给我了我们一些很实用的建议:首先当然是学本专业,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然后就是拓展知识面,以后走上社会就不像学校里那样简单了,所谓行行相通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该去了解另外的知识。还有就是提高就业适应性、刻苦磨砺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等等。感谢赵老师这一番话,让我们获益匪浅,我们也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们还去参观了宁波很有名的镇海炼化企业,工厂规模很大,各种机器有条不紊的排列着,里面的技术工人看上去也都很精神,我猜想像这种大企业一定是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才会有这么敬业的工人。据我了解宁波还有一个著名的北仑港,海上交通极具潜力,宁波经济很大一部分的交易都是通过这条航线来完成的,方便了宁波与外地的货物的来往,给宁波经济发展增添了筹码。
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相信宁波——浙江省第二大城市,也就是我们浙江的学习委员将会在未来道路上越走越
好,甚至于和老大哥杭州并驾齐驱共同引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为国民生产总值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宁波实践的日子并不是很长,只持续了一个星期。我们白天出去实践,晚上就回来住在当地的一个聋哑学校里面。寝室很小,大家都是4,5个人挤一起的,空调等设施也没有,就只有头顶上唯一一个大电扇在不知疲倦的转动。生活条件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都蛮开心的,无聊的话还会凑在一起做做游戏唱唱歌,这样的日子也算是很难得了。除了了解到上述关于宁波市经济的一些知识外,我还领会到了其他的很多东西。一方面,是关于自身的,我是时候该成为一个不怕吃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的人我想.另一方面,是关于我们这个团队的,我们是一个team,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团结一心,这样所有的困难才不算什么.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参加社会实践,更好的充实和提高自己.
第三篇:推销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报告
推销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销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二第一学期刚放寒假,我们市场营销协会进行了一次名为“暖倍儿”保暖内衣的推销活动,我作为市场营销协会的一员,我参与了这次活动。
一、推销调查
在进行推销之前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情况,我从市场需求,产品调查,供给调查,价格调查等这些方面入手,详细进行调查,了解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利于我们的推销工作。
第一,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市场范围内,对某种商品有购买力的需求,这是推销员调查的主要内容,也是推销员关注的重点。需求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商品总额调查,以本次推销“暖倍儿”保暖内衣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时代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更注重时尚消费,注重轻松,便捷,瘦身而有保暖的衣服。另外,针对我们本次活动的推销地点-本校区,我们学校离市区相对较远,公交车比较少,同学们出行不便;还有,我们的“暖倍儿”对于市区服装店里面具有同等效用的衣服有价格优势,这都能说明“暖倍儿”保暖内衣在我校有广大都的'市场,需求是比较大的。
(2)、市场商品需求构成的调查:推销不仅仅要了解市场的需求总额,还要掌握需求构成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品种,花色,式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暖倍儿”保暖内衣质量好,品种多,花色齐全,式样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种,花色,式样的要求,是消费者不错的购买对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第二、产品调查
推销员应当准确了解推销品的相关问题,包括产品自身调查,产品附加利益调查,产品发展调查等一系列的调查。
(1)、产品自身的调查:包括顾客对产品的看法,态度和要求,还有产品自身的品质,性能,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根据调查以往的消费者表明他们对我们的“暖倍儿”保暖内衣有很好的评价,感觉我们的保暖内衣很好,并希望我们的保暖内衣继续保持,做的更好,通过我们对该产品的调查发现,这款保暖内衣的品质也是很好的,价格比较适中,适合大众消费。
(2)、产品的附加利益调查,附加利益包括信誉,服务,质量保证等。在当今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商业社会,对于基本效用相同的产品,成功推销的有力手段之一就是提供产品的附加利益,“暖倍儿”保暖内衣根据调查显示人们比较喜欢这项产品,信誉好,质量有保证,这是推销的强有力的后盾。
(3)、产品发展调查,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宜开发新产品,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暖倍儿”保暖内衣与时俱进,紧跟时尚,产品风格时尚,这也有利于我们推销工作的开展。
第三、供给调查
是指一定时期内,可以投放市场出售的商品供给总额的调查,包括:
(1)市场商品供给总量及构成的调研,根据市场调查,市场上保暖内衣的品种多样,社会供给量是比较大的!
(2)市场供求变化趋势的调查,只有抓住了市场供求变化的趋势,才能有效的进行推销,这趋势的调查主要应从动态方面调查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库存,价格变动及竞争状态等,由于市场供给量大,竞争激烈,价格变动对消费量有重大关系,我们推销的产品价格比在店里边的便宜,质量好,可谓是物美价廉,符合大众消费者的消费观,因此,消费量应该是比较大的,是非常可观的。
第四篇: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修改版)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
周望高 王泽淮
【摘 要】
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就其在西方缘起而言,社会工作是衍生于慈善事业的,只是后来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领域和发展的特点。我国慈善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调整和改造时期,1954年后的衰熄和停滞时期、1981之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整体体现出慈善事业逐步获得政府的认同和公众的关注等特点,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存在慈善事业承载主体异位等主要问题,已经体现出非政府化等态势,只有在建立健全慈善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采取积极举措才能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获得迅速发展,进而有力的动员社会资源,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词】
社会工作
慈善事业
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往往是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的时期也是各种新的社会矛盾迅速涌现的时期,当今的中国迫切需要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来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但是我国当前的慈善事业“不是一般的落后而是非常的落后”(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语),社会工作也刚刚起步,其和慈善事业的结合以及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作用也非常有限。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疑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笔者拟就此问题作如下粗浅的探讨。
一 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及两者的关系
慈善事业(charity)是指众多的社会成员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它通过合法的社会中介组织,以社会捐献的方式,按特定的需要,把可汇聚的财富集中起来,再通过合法途径,用于无力自行摆脱危难的受助者。1
周望高,硕士,讲师,长沙民政学院干部培训中心,主要从事社会史、民政史和慈善事业的研究与教学,研究方向为社会史、慈善事业。
王泽淮,学士,副教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周秋光:《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3页。1 周秋光:《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3页。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它的使命是为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及致力处理社会问题。
从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具体体现在:
(一)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实际上是衍生于慈善事业
慈善思想和慈善事业可以追溯到中西方古代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近代意义社会工作意义的慈善事业,是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正是社会工作问世前的酝酿时期。这个时期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都获得了急速的发展,在英国被称为“维多利亚盛世”。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西方社会剧烈的贫富分化,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的迅速加剧,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继1601年颁布《济贫法》(Poor Law)之后,在1832年又出台了《新济贫法》(The New Poor Law)。许多国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仿效了英国政府介入和干预济贫的做法。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并没能有效的解决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欧美先后出现了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的新一代慈善组织,如城市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等。他们设立了专事管理与联络的中央机构,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
早在1893年,美国水牛城的慈善组织协会就对机构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能力提出质疑,认为应考虑以往由牧师承担慈善会社的工作是否适合,有必要找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承担“助人”的工作,并以此工作为职业。1898年,慈善组织协会为慈善工作者开办了一个六周的暑期训练班;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1919年,“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校协会”成立;1921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在这种背景下,理士满(Richmond)在1917年出版了她的《社会诊断》一书,这本书被后人公认为是第一本对社会工作系统论述的专著,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
二战后,西方社会与经济空前发展。然而都市化、工业化等社会变迁导致社会中的贫富差距的加剧,战后军人的安置问题,黑人暴动等新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形成互相冲突的矛盾。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纷纷颁布了一系列解决此类社会问题等旨在全盘改进福利制度的“新探求”(New Research)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的改变产生了对于社会工作的大量的需求。政府的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家庭,矫治机构和学校、社区开始引入团体工作者。20世纪90年代起,整个世界的发展日趋全球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多元,而且更加尖锐和复杂化。社会工作的发展为顺应社会环境与社会政策的变化,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技术化和程序化。同时,为获得社会认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注册制度普遍发展起来。
(二)两者有相近的价值理念,共同的救助目标和相同的社会功用
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都具有利他性,两者的救助对象主要是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为残疾人、鳏寡孤独者、处境困难者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两者共同的扶危济困功能使两者都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
当然两者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首先是两者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虽然两者的价值基础都是利他主义,但是慈善事业是基于人道和同情的角度去开展工作,而社会工作则更注重于受助者的权利和救助者的义务;其次是两者的工作方法是不同的,慈善事业主要是募捐和救济,而社会工作有自身的一套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程序,因此社会工作相较于慈善事业单一的恢复功能之外还有预防和发展功能。
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工作与善事业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方社会工作是衍生于西方慈善事业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重点,在现实中如果我们寻找它们的结合点,让其优势互补,为解决社会问题更具效率。2
二 我国的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
我国是一个慈善传统非常悠久和慈善思想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孕育出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我国在历史上是长期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直到20世纪20-30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在一些大学讲授社会学及社会服务等课程并开展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而严格意义上我国社会工作发端的标志应当是192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改称“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此时该系分设理论社会学与应用 2 刘念:《从专业社会工作角度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社会学两个学科,注重培训社会服务专业人材。
自晚清以来,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频仍,人民最需要慈善的时候却成了最缺乏慈善的时候。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形成了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家直接面对民众,中间缓冲层面缺失,社会自治和自发组织能力受到剥夺和抑制,民间的社会公益团体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压缩而萎缩。1954年后,在极“左”思潮和路线的左右下,“慈善”更被视为旧的思想和事物而弃置,慈善事业走向停滞和衰熄。七十年代末,中国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这使民间组织的发展获得了生存空间,也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社会事物的日趋纷繁复杂,政府和社会之间需要沟通中介,政府也有意识地培育了许多官方非营利组织;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标志的社会改革使得社会从政府手中接管了许多社会管理和协调职责。1987年,民政部也确立了社会工作的合法地位,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慈善事业重新得到了生长和发育的空间和土壤。50多年来,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先后经历了1949—1954年的调整与改造时期、1954—1981年的衰熄和停滞时期、1981年以后的恢复与发展时期。3
(一)慈善事业及社会工作的调整与改造时期
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遭受长年战争和频繁自然灾害的破坏,当时的中国社会已是千疮百孔。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尚面临着完成民主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艰巨历史任务,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巩固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为尽快在旧的废墟上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党和政府为迅速恢复经济秩序,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鉴于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政府对慈善事业既没有下大力去恢复和重建,也没有明令予以取缔。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直到1950年春夏之际一些城乡地区出现饥荒问题时,才有所改变。其时,为了新生的政权不致发生意外不测,政府对饥荒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至此,新中国对待慈善事业的方针、政策渐趋明朗:一方面是接收、改造旧社会留存下来的各种慈善机构;另一方面则是新建一批社会福利救济机构和设施。同时,还通过刚成立的政府机关部门对失业 3 此分期参照周秋光:《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工人、灾民进行了一定的慈善救济,帮助其恢复和发展生产。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全国各地有着为数众多的慈善团体与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国民政府在各省、县举办的省城救济院和县救济院以及其他慈善堂。第二类是地方绅衿兴办的带有封建地域性的各类善堂善会,如全节堂、施棺会等。第三类就是接受外国津贴的慈善机构,这主要是一些教会医院及育婴堂等。解放之后,这些慈善机构,或因无人主理,或因善款匮竭,实际上已处于瘫痪或解散的状态,即使少数尚幸存或仍在开展慈善活动的慈善机构,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与影响,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于上述各类慈善机构,政府从1950年4月起开始分别对之进行接收、改造和调整。1950年4月24日,中国人民救济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26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的董必武在大会上作了《新中国的救济福利事业》的报告。报告明确地阐述了新政府对于民间慈善事业的态度:“中国人民成立了自己的政府,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救济福利事业才不再是统治阶级欺骗与麻醉人民的装饰品,也不再是少数热心人士的孤军苦斗,而是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医治战争创伤并进行和平建设一系列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就有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内容”。4在这个报告中,旧的福利救济事业被看作是“统治阶级欺骗与麻醉人民的装饰品”,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上述三类慈善机构,概无例外地要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进行接收和必要的改造。同时如报告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福利救济事业,不再是少数热心肠人士的事,而是政府和人民和平建设的一部分。这就无形中否认了民间慈善事业的独立地位,而将政府视为整个慈善救济事业的主体。这就为计划经济时代民间慈善事业的最后衰熄奠定了基调。
建国初期,由于原有的慈善组织、机构或自行停顿,或停办,或被政府接管、改组,变成附属于政府部门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因此,到1954年前后,大陆已经不再存在有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民间慈善组织。虽然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福利基金会仍有活动,亦冠之以福利机构的名目,但它们所开展的工作事务与政府部门的工作事务紧密相连,或者本身就已从属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已经不具有纯粹的民间慈善事业的性质。可见,新中国的慈善事业在调整和改造中已与原来“慈善”的题中应有之义渐行渐远,最后趋向衰熄也是必然的。
徐达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1卷(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民间慈善组织的取缔或消失并不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已经不需要救济和救助,相反,由于解放之前中国连年战争和频仍的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和救助工作的需求当时非常突出。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党和政府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当时,许多福利机构和设施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慈善”这一名称,但其实际工作已包涵其内容,不过带有公办性质或官办的色彩而已。因此也可以说是政府用福利的形式取代民间的慈善,即将过去民间所办的慈善内容都由政府一一包办起来。1949-1954年,全国新建或改建666个残老、儿童福利机构,其中收养在院抚育教养的婴幼儿童便达25,960人,加上残疾儿童福利机构等其他机构,解放初期国家共收养了20多万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和流浪街头的儿童。5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还尝试把城市贫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游民组织起来,建立福利工厂,开展福利生产。这种福利设施,以组织和扶持生产自救为主,辅以必要的国家救济,既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条件,又减轻了国家负担,还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实际上是建国初期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劳保条例》和《劳保条例实施细则修正案》等相关法规。中华全国总工会即据此举办或委托各地方或各产业工会组织举办了休养院、养老院、孤儿保育院、残废院等集体福利设施。新中国建立后的慈善事业较之以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慈善已完全由政府包办,走的是一条慈善福利国家化的道路。6但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调动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新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慈善事业的停滞和社会工作的销声匿迹时期
大陆慈善事业的兴衰是与中国社会的政治变迁紧密相关的,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将原有慈善机构予以接收、改组,并逐步纳入到国家社会保障与福利体制之中,慈善事业渐渐偏离其本义,衰熄的征兆已有显露。1954年后,在极“左”思潮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之下,慈善事业被当作“旧社会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装饰品”而屡遭批判,人们谈慈善而色变。慈善事业由此陷入停滞,以至销声匿迹长达近30年之久。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极“左”思潮和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56 苏振芳:《社会保障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以上相关资料见《建国初期社会救济文献选载》,《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慈善事业同样未能幸免。从1954年至1980年的近30年里,大陆的慈善事业没能获得发展,而是走向衰熄,最终停滞下来。其首先表现在此时不存在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组织。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停办、接收、改组及合并,大陆原有的慈善机构或是不复存在,或是转变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成为带有浓厚官方色彩的福利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此后30年里,全国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以从事和发展慈善事业为职志的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其次表现在,此一时期没有出现有组织、有规模、经常性的慈善活动。在这漫长的近30年里,在中华大地上,富于慈爱之心的中国人自然不乏邻里同事间的互济互助式的个人善举,但是,慈善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救助事业,它应该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相当的规模,也应当有经常性的慈善活动以及可供支配的善款来源。特别是善款来源,是办理慈善事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尚处在发展中的中国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可是这些都遭到排斥。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根据当时外电报道,美国、英国、日本以及联合国等都明确表示要向中国提供紧急援助。尤其是最有抗震和救援经验的日本,当时的外相宫泽喜一在内阁会议提出紧急援助中国案获通过后,立即准备了药物、衣物和帐篷等。但所有这些外国援助,一律遭到我国政府的拒绝,而仅由民政部担当起全部的灾后救济和孤儿抚养工作。
(三)我国慈善事业的逐渐复兴和社会工作初步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开始对各个领域的工作进行拨乱反正。但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太久太深,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大陆的慈善事业仍然遇到了一些的阻力。但当时已有一部分人开始逐渐纠正了对慈善事业的误解和偏见。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或长期从事民政工作的老干部。他们在长期的民政工作中意识到,限于我国当时的财力状况,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来进行社会救济往往会捉襟见肘。并且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迁,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因此,他们试图在救济工作中引入民间力量,主张发展民间慈善事业。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成立至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创立,是慈善事业在大陆逐渐复兴的15年。这期间,大陆出现了一些官方或半官方的公益性社会福利团体,也有少数几个地区性民间慈善组织开始从事一些慈善公益活动。大陆慈善事业的复兴,大致可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成立为起始。1981年7月2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北京成立,这是建国以后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募集资金的形式,为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服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由此开启了中华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继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之后,宋庆龄基金会于1982年5月筹建成立。该基金会也主要开展少儿文教福利方面的公益事业。这期间,残疾人福利组织亦开始重建。1984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并确定了以弘扬人道主义、服务残疾人为宗旨,从而为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类组织还有中国红十字会、南京爱德基金会等。此外,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实施的“希望工程”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希望工程”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希望工程于1989年10月正式启动,其宗旨是:向社会各界募捐以筹集资金,帮助千千万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希望工程项目的开展,激发了人们的慈爱之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踊跃捐赠。虽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算不上一个纯粹的民间慈善组织,但希望工程在集社会之力,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利方而堪称典范,它也称得上是一项“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7
在资金筹措方面,这多年间也有了重大的转变和突破,即由过去的政府全额拨款开始尝试着向社会募集。1987年,全国进行了解放以来首次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为慈善救济筹募到一笔可观的善款,1991年华东大水灾募得善款20多亿元。进人20世纪90年以后,各省、区先后发行福利彩票,为慈善事业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大陆一些慈善团体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大陆慈善事业复兴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为中华慈善事业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组织基础。
20世纪90 年代初,大量涌现的慈善活动呼唤着更多从事慈善事业的专门机构——民间慈善组织的诞生。1993年1月8日,吉林省慈善总会在长春成立。这是大陆地区最早以“慈善”命名的社会团体。1994年4月12日,建国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成立,拥有创始基金2,200万元。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华慈善 7 张奇林:《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希望工程》,《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3期。总会成立后,各地都在酝酿、筹备层次各异、规模不一的慈善组织。至2000年,全国已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的慈善会、协会或总会,并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中华慈善总会。在一些地方还建立起市、县级的慈善会,如浙江绍兴市各县、区均建有慈善会,这些为数众多的慈善组织的建立及其随后进行的一系列慈善活动,把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迅速推向复兴之后的新高潮。中国慈善组织已成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有混合型或综合型慈善组织,还有专一型慈善组织和附属型慈善组织,它们并存发展,构成了当前中国大陆慈善事业的主体8。
1998年8月16日,中国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我们万众一心”大型抗洪赈灾义演晚会,共筹集慈善资金6亿多元(含捐物折币,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分别接收)。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恢复生产和生活,中华慈善总会还与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同举办了“同舟共济,重建家园”的义演活动,共接受捐款2.4 亿元,书画作品70多幅,再次掀起抗洪赈灾募捐的高潮。截至1998年11月底,中华慈善总会募集的赈灾捐赠款物总计达6.27亿元,其中捐款3.65亿元,捐物折合人民币2.62亿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的抗洪赈灾和家园重建工作。
通过98'抗洪赈灾活动,中国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以其辉煌的慈善业绩树立了人道主义性质的民间慈善团体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信任和赞誉,为彪炳千秋、流芳百世的“中国98'抗洪”精神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向全社会极大程度地宣传了慈善事业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广泛地培育了国民的慈善意识,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地方性慈善会在各地的慈善工作也日趋活跃,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主要开展了赈灾募捐、扶贫济困、助残扶弱、安老恤孤等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天津市慈善协会成立后,即发动社会力量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开展了13次大型社会救助活动,使15,000人直接受益。江西赣南慈善救济会于2000年6月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高效益的“慈爱孤儿一日捐”活动,向当地的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广泛劝募,捐一天收入,献一片爱心。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慈善组织,吉林省慈善总会在1994-2000年间,先后组织和开展了“关心孤儿献爱心”活动、“百家企业献爱心”、“千人微笑、万人站起来”助 8《慈善》杂志,1998——2000年各期,中华慈善总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的“慈善公益机构”栏目。残募捐活动。
三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社会工作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或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落后”(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语)的阶段。总体看来,我国目前慈善事业发展尚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第一,慈善事业的承载主体异位,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救灾、扶贫等一些社会福利性工作,原来基本上是由民政系统的各部门承担,社会慈善事业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上属于空白。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相继成立了一些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这些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但由于多年以来人们慈善观念的滞后以及国内慈善事业的起步晚和运作机制的不健全,政府仍然是慈善事业的承载主体,在慈善事业的发展方面仍然起有主导作用9。
而依据发达国家及我国发展慈善事业的经验,慈善事业应当是社会民间的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民间力量独立自主发展的原则。政府只有支持和扶植慈善事业的发展,不应去干预慈善机构内部的正常运作,更不能把慈善机构当作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如果将慈善事业官方化或半官方化,以政府的权责渗入慈善机构运作的职权范围,势必影响到慈善机构开展慈善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政府一旦介入慈善事业,就必须在财政方面承担义务,那么由此又会加重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有学者就认为:坚持慈善事业源于民问,由民间机构经办并造福民间,让慈善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事业,把官方或半官方化的慈善团体还原为民间慈善性团体,这既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必然趋向。10当然,实现慈善事业的非政府化并非要完全排除政府对慈善机构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有关政策对慈善事业进行引导和鼓励,并通过必要的监管和评价去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二、慈善机构组织机构不健全,劝募能力薄弱,公信力相对缺乏。中国慈善机构的数量非常少,目前我国慈善机构大约100个,其中可以豁免减免税收的仅7个,而美国1998年豁免减免税收的慈善公益机构就达到120万个。目前中 910 许琳:《论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参阅郑功成、许飞琼等著:《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国慈善机构动员资源的能力也不尽如意。1998年,美国豁免减免税收的慈善公益机构掌握的资金总额为621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9%,而中国的同一指标不到0.1%。慈善机构在处理善款、办理善务的公信力上也表现出严重不足,国外慈善机构在慈善资金的使用和收益上非常透明,善款被称之为“玻璃钱”,使用的情况及时公之于众尤其是善款的提供者更能及时准确的获取资金的使用情况,但是在我国这一方面明显滞后。并且国外对于善款的增值等方面已经积累出比较成熟的经验,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基本处于一片空白。
第三、慈善观念落后、慈善意识普及率低。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总体看来,我国慈善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慈善意识普及率低,公众特别是富裕阶层的参与意识有待增强,观念落后也是造成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为了解社会公民对慈善事业有关问题的认知情况,2003年12月湖北省慈善总会曾在武汉开展了“慈善”问卷调查活动,共有600人接受调查,包涵了社会各个阶层。“慈善”问卷调查共有13个调查项目,涵盖了公民对慈善事业和慈善机构的认知情况、个人捐赠情况等内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公民认为慈善事业属于政府的救济行为。知道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的人数不足一半;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虽然参加过捐款捐物活动,但主要还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街道、慈善组织进行捐赠,而“经常主动捐赠”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公民慈善意识普及率较低,还未形成捐款捐物、扶助弱势群体的意识。
第四、慈善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我国目前慈善活动的开展和慈善组织的运作尚缺乏科学、规范的法律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规条款或行政文件慈善公益组织实体的组织和运作进行规范,如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如募捐善款、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支撑慈善事业、慈善机构的相关法律的不完备、乃至缺失,使得民间的慈善组织难以壮大。善款、善物捐赠后的税收减免政策也不健全,目前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2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捐赠,可按税收法规规定的比例在所得税前扣除。这种情况,在个人所得税法中也是如此。捐款要交个人所得税,这种“捐赠越多交税越多”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捐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分析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说面临的问题之后我们会发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其实已面临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要突破这个瓶颈,将传统的慈善事业发展成为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人才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看来,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可以在现代慈善事业中发挥如下作用:
1.专业的社会工作可以使传统的慈善募捐和救助过程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和慈善救助的效率。专业的社会工作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这样一套严谨、科学的执行程序可以大大的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的工作方法可以支持慈善工作更合理和有效的运作,大大提高慈善事业的工作效率。
2.可以推动传统的社会慈善向现代意义的社会慈善转变。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涌现,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受助群体以及这个群体所需要的帮助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扶危济困、救济物资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遇到诸多社会问题的受助者的需要。单纯依靠以往的未曾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凭爱心、慈悲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显然也无法解决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介入成为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意义上慈善事业是以财物来救济受助者,而专业的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的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帮助受助者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受助者的内在潜能,促使其自身发展,这显然比传统慈善事业解决一个个体具体困难更为重要。因为后者仅仅只是解决一时的困难,而社会工作救助可以在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社会工作所具有的预防、恢复、改善和发展功能可以推进传统的慈善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社会工作有着其自身的技巧和方法,社会工作方法不仅包括一对一的个案工作方法,也包括团队、社区等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将一个团队、一个社区甚至更大范围的人们组织起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其中需要帮助者找到归属感,也激发起那些受助者的信心,使他们互帮互助,融合成一个群体。这能有效的动员一切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弥合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对立情绪,促进社会整合,最终走向良性循环。四 我国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态势及展望
新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也必将获得飞速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态势也将进一步体现。笔者认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在将来的发展中将体现出下列的态势,第一是民营化,也即非政府化。这是慈善事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在慈善事业和慈善活动中仍扮演着过于突出的角色,但是,慈善事业民营化和慈善主体民间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逐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二是系统化和专业化。我国正在形成包括国际性慈善机构、全国性慈善机构和地方性慈善,专业性慈善机构和综合性慈善在内的慈善组织网络,慈善事业也在逐步走向专业化。这种专业化包括人员的专业化和活动的专业化。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大量受过专业化知识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其中来。慈善机构的活动也逐步专业化,包括慈善事业的宣传,慈善资金的劝募,慈善活动的组织等都体现出与国际接轨,逐步专业化的趋势。第三是普及化。由于慈善事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其影响力和业绩还非常有限。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慈善事业尚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但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各种慈善活动的频频组织,慈善机构的积极宣传,慈善必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所有人们自觉自发的意识和行为。
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民营化、专业化、系统化和普及化,社会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有学者提出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方面,社工可以扮演四个角色,即慈善文化的倡导者、慈善政策的推动者、慈善活动的落实者和慈善活动的专业训练者11。新时期两者的融合和相互促进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1.慈善事业将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领域。
我们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方社会工作就是衍生于西方慈善事业的,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沿着各自的轨迹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和优势,但在现实中一直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基于共同的利他性价值理念和共同的救助目标两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就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由于助人济困目标的一致性,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前民政部崔乃夫部长在1991年7月 11 刘斌志:《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社工扮演四个角色》,《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5 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讲话就指出:“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会服务,完善社会生活功能,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和理念必将有力的促进新时期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发展和效率的提升。
由于体制因素与历史原因,我国的公民社会意识不强,依赖国家、政府的倾向明显,加之慈善组织本身管理体制和人才吸纳体制的制约,我国慈善机构中大多数工作人员是由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的干部组成,难于吸纳具有专业理念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造成了慈善工作无人做、不会做、做不好的现象,影响了慈善事业及慈善组织规范有序地发展,无法适用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需要。因此,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成为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最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我国社会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这些获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社工人才进入到慈善事业发展领域,必将很好的促进新时期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善务效率的整体提升。
3.新时期我国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之中。
一直以来,慈善事业都是在人道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开展的充满爱心的社会公益事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救助困难群体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而社会工作是在利他理念的指引下,通过理论体系的建构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由此类人群因未妥善处理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两者与我国目前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是相统一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而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又将为传统的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生力军,两者的融合必将很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所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团结友爱、乐善好施、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各种义善之举对减轻民众疾苦、帮助困难百姓安居乐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也必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整合、丰富社会保障资源,必将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篇:残疾人社会工作与医务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2
一、残疾人的特征:........................................................................2 1.残疾人的界定:.......................................................................2 2.残疾人的类别及特征:...........................................................2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理论基础.........................................3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3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4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5 1.基本内容:..............................................................................5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5 医务社会工作.........................................................................................6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理论基础............................................6 1.涵义:......................................................................................6 2.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7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7 1.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7 2.医务社工的基本方法:...........................................................8
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残疾人的特征: 1.残疾人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将残疾人界定为:残疾人是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2.残疾人的类别及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对残疾人类别也做出了划分:残疾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和其他残疾的人。其中几种常见的残疾人类型及其特征表现如下:
(1)智力残疾:人的智力活动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智商在70及以下),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按智力商数和社会适应行为的不同状况,可以分为: 一级智力残疾者:终身生活需全部由他人照料
二级智力残疾者: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他人的照料 三级智力残疾者: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家务
四级智力残疾者:适应性虽低于一般人,但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劳动或工作,在一定指导下能适应社会
在心理特征上表现为: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及信心,缺乏主动性,不能参加有规则的小组游戏,不能认真完成指派的较困难的工作,且注意力不能集中。(2)听力和语言残疾:由于听力和语言功能方面的障碍而导致难以与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包括:
听力和语言功能完全丧失 听力丧失而能说话 单纯的语言障碍(失语、失音、严重口吃„„)
在心理特征上表现为:适应性较差,缺乏主动性;脾气倔强,猜疑心较强;情绪缺乏控制而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且易受到暗示;心态较为消极、孤独等。(3)肢体残疾: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而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按种类可以分为:上肢、躯干和下肢残疾。一般下肢残疾者居多。以功能障碍为主可将肢体残疾划分为4级,其中一级最为严重。
在心理特征上表现为:经不起考验和打击,缺乏耐性;猜疑心重,消极自卑,过于敏感和好强;在性格和行为方面已出现偏差
(4)精神残疾: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而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划分为4级:
脑器质性、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中毒性精神障碍,包括药物和酒精依赖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偏执性、分裂情感性、周期性精神疾病等造成的残疾
(5)多重残疾(综合残疾):一个人在视力、听力、智力、肢体和精神5类残疾中,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残疾。其等级按症状分别评定。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理论基础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
是把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残疾人工作中,通过专业化的程序和技术对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残疾人实施再教育和再塑造,协助残疾人康复并发展他们的潜能,实现其在现代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功能。残疾人社会工作有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残疾人及其群体自身的特殊性: 社会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其生活在困境中 自身缺陷和损伤难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造成了双重的痛苦与不幸(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社工一般都是身心健全者,在对服务对象表达同理心及考虑服务需求适切性时,要对比其他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困难得多。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1)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
个人责任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其家庭)原因造成的,其责任应在其个人或家庭。
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的残疾,无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
(2)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
标签理论: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的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妄加标签,可能使得那些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导致弱势群体偏差行为的后果。
正常化理论:是与帮助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相关的理论。
在社工领域认为,以往把残疾人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实际上有偏颇,问题则出现在社工的标定上(加标签)上;另一种对正常化的理解是关注为受助者提供与正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使他们回归正常社会。(3)关于残疾人工作方法的理论:
供养理论: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养起来,一般多限于经济或物质方面。
回归社会论: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及照顾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残疾人消极、冷漠的态度和严格管制,往往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应该帮助精神病患者置身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中,走出封闭,回归社会。
增能理论:许多关于残疾人的供养及照顾理论把服务对象看作是脆弱的群体,而忽视了人是有潜能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4)关于残疾人工作模式的理论:
个人模式:以个人责任为理论基础,认为个人要承担治疗残疾中的痛苦(主用个案,有时也用小组) 社会模式:以社会责任为理论基础,认为个人所承担的痛苦和损失应由社会补偿。社工要站在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代表残疾人与致残的社会部门——单位、机构乃至政府打交道,促成社会部门承担相应责任。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3大内容:预防残疾、残疾人的康复及最大限度地实现残疾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
(1)康复:为了最大限度的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目的。
社工需要:了解残疾人康复方面的基本知识;运用同理心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理解其感受,并为之提供最适当的服务;帮残疾人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帮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等。
(2)教育:以保障其充分享受合法权益、挖掘其潜能,也是帮其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之关键所在。
(3)劳动和就业:是其得以自立并展示其价值的最重要环节和措施,要帮其寻求适宜工作岗位。
(4)婚姻和家庭生活:通过咨询、介绍、指导和辅导可帮其更好地建立婚姻关系和调适家庭关系。
(5)社会倡导和社会预防:可在更宏观的层面上通过努力来改善其生存的各种物质和社会环境,尽量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1)社会康复:社工运用社工专业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促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社会康复通过建立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条件来对其进行帮助,与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共同形成全面康复的基本内容。
机构内康复:在医院或康复机构中进行治疗康复,社工扮演协调者角色,与医务工作者相配合,为有效治疗康复做出贡献。
社区康复: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康复模式,是在一定地域内帮助残疾人全面康复的一种具体形式和途径,是相当于在机构内的康复工作而言的。(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简单易行)
社区康复主要内容:为残疾人普遍提供综合性康复服务;组织并帮其广泛开展康复训练
(2)职业康复:不仅需要社工的努力,还需政府的社会政策的支持
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不仅可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还可通过劳动使得原已失去的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还可增强其效能感和自信心,促使其融入社会生活。职业康复主要内容包括: 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
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心理训练、技能训练) 就业后的随访和持续支持
医务社会工作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理论基础 1.涵义:
是配合医护人员从事预防、医疗和伤残康复等工作,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来协助病人解决其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效果的专业服务活动。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医疗康复机构中的辅助性、补偿性等特征 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性特征 要求熟悉基本的医学知识
要求熟悉社区资源的配置情况并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 2.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如危机调适理论、问题解决理论、行为修正及生活适应模式理论等)生活适应模式理论:(强调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3个核心概念:
适应:指有机体能有效地与环境配合的行为或行为改变(持续性过程、开放性的系统)包括3方面:
个人积极的改变,以适应环境要求 环境方面的积极改变 迁移至新环境
压力:源于生活中的3个方面:生活的转换、环境的压力,适应不佳的人际关系
压力事件与家庭资源及家庭人员对压力的认知互为关联,三者的互动最终导致危机情境。
因应:面临压力或挑战的情况下个人或家庭努力调适的过程。策略:
工具性因应:即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他人帮助疏解压力
逃避性因应:即当个人无法或不愿解决问题时,就经常用遗忘、逃避等方法来减轻压力
情感性因应:即借情绪的抒发来减轻压力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包括:一般性的综合医院或专门医院、公共医疗救助福利机构、公共卫生及医疗行政机构,精神病防治医疗机构和残疾人医疗康复机构等。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协助患者对医疗过程加以了解和适应 对于患者的出入院安置
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以及相关规定
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正确认识压力,并帮助其采用相应的因应方式,以及帮助改善患者家庭人员的关系 在经济方面对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运用相应的社区资源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 协调医患关系等方面
此外,医务社工还要为社区中的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和那些出院后尚处于康复期的病人提供服务,以及在社区中开展疾病的预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
2.医务社工的基本方法:
(1)个案工作:(要旨、重点在于了解患者与家属和疾病相关之各种社会、经济、家庭、情绪等问题)
医务个案工作的基础:收集患者的社会、心理资料,这是对患者社会和心理诊断的依据
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
患者及其家庭目前所呈现的问题及成因,该问题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以及患者及其家庭为解决该问题,曾经尝试使用的方法及其效果等方面 患者的家庭背景、家庭结构、互动关系、经济和社会资源情况 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态度
患者个人的成长史及其行为动力分析,包括其常用的心理防卫机制 病患及诊病的经过
对患者接受帮助的意愿和使用帮助能力的预估等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事先阅读患者病历,并与医护人员商谈其病情,然后再收集有关患者的社会和心理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诊断及服务计划,提供社工服务。
(2)小组工作:(尝试让患者及家属出于适宜环境,通过成员小组互动,使其对疾病的反应、治疗有深入了解,以恢复其对生活的信心,从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类型:
按疾病类型可划分为:癌症患者支持小组和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等 按小组成员身份可分为:患者小组、家属小组,患者与家属小组 按对成员的控制程度分为:封闭式小组、开放式小组等
按小组的功能和目标可分为:教育性小组、治疗性小组、自助性小组和支持性小组等
(3)社区工作:(为了扩大对于病患者的服务,医疗机构也为社区提供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方案,在社区卫生保健工作中推行卫生教育、咨询、志愿者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既为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也为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社会服务提供机会。)
具体方法:加强公共关系,发动志愿者,利用大众传媒发动社会力量帮助患者及家属以及激发社区居民改善社区卫生环境等
有专家认为,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定要有专业训练的人才和领导力量 要有足够的人才和财力
社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识工作领域中的可使用资源,将患者的需求与机构的服务相联结,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