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升华理想
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升华理想
王月良
2007年10月,河北省阳原县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公开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我成为了260名竞争者当中的幸运者。由于成功来的极为不容易,因此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默默地发下誓言:一定要珍惜好这份工作,一定要把握住这次锻炼与成长的机会,一定要干出点儿名堂来,否则就对不住自己刻苦用功日日夜夜。
岁月如梭,星移斗转。一转眼,半年的时光过去了。这半年,是我勤勉向上、奋发进取的半年;同时也是硕果累累、总结提高的6个月。现将我半年来的工作及思想进行总结,并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
一、奥运安保,奋战一线,大显身手
2008年5月起,全县的奥运保卫战打响,阳原县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不怕吃苦,恪尽职守,舍小家、为大家,都纷纷投入到这项伟大光荣而又艰巨的神圣任务当中。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为奥运出力,我更是责无旁贷。
从7月份上班之日起,我与其他村干部一道,积极参与奥运安保,长期坚守在奥运安保一线。与此同时,乡党委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奥运安保工作,乡领导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一定要加大奥运安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积极的奥运安保氛围,让群众知道,什么是奥运,怎样保卫奥运”。
我所任职的井儿沟乡八马坊村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在我的指导和参与下,八马坊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也在积极地通过开展多项活动参与奥运安保、做好奥运宣传,营造奥运和谐氛围。一是开通“奥运小喇叭”。每日早中晚利用三个“半小时”(6:00-6:30、12:00-12:30、19:00-19:30)播放以奥运为主题的新闻资讯及奥运历史知识,让村民了解奥运、了解最新动态;二是创办奥运宣传海报。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我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专长,策划、设计、制作了《井儿沟乡八马坊村奥运宣传海报》,以传播北京奥运中各种常识性知识为主要目的。批量印刷800份,发放到本村的每家每户,还免费赠送给井儿沟乡的其他村落,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份“奥运文化快餐”;三是奥运全参与。由书法好的村民在村里醒目位置刷写奥运标语;让村里的学生儿童在村委会黑板上画上奥运福娃;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奥运志愿者轮流值勤,在村口“奥运安保检查站”的第一线长期坚守,为平安奥运出一份力。此外,为迎接奥运会的开幕,村党支部计划在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之时,在村口道路两旁的树上张贴奥运楹联,喜迎北京奥运,为中国加油。此举已被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作为典型事迹做了通报表扬。
为更好地宣传奥运知识,营造“人人知道奥运、人人支持奥运、人人参与奥运、人人保卫奥运”的宣传氛围,由乡党委副书记宋盟同志提出,乡政府出资支持,由我自主设计,精心编排,印制了《奥运情*中国心》宣传手册1000本,作为全乡的奥运安保宣传资料。这1000本宣传手册被统一发放到全乡各村奥运安保重点地段、检查站、铁路联防站和百姓家庭,让广大干部群众享受精品“奥运套餐”,再次掀起了全乡干部群众了解奥运的新热潮,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安保氛围。此举引起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张家口电视台、阳原电视台、《河北科技报》、《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等多家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2008年10月,为表彰我在奥运安保期间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由乡主要领导举荐,我被中共阳原县委、阳原县人民政府授予“奥运安保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融入农村,体察民情,为民办事
由于我初次接触基层工作,还没有真正熟悉和掌握农村工作特点,不具备一些最基本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创业能力。因此,我极力消除想早出成绩、出大成绩的急功近利心态,避免出现小事不愿做、大事不能做、难事不会做的现象。脚踏实地,立足实际,把带领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这个大目标,化为一个个微观行动、一件件小事、实事来完成。通过由大到小、由少到多,从身边事、具体事去实施,在谋“小事”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才能、积累经验、积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先当村民,再做村官”。于是我定期、不定期走访群众,深入农户,调查摸底,了解村情民意,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今年9月的一天,我到本村小学调研,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发现,学校均是老教师,没人会说英语,学校的英语课全当自习课上了,学校当务之急就是缺一个英语教师。我深知,英语同其他学科不一样,从小学习口语很重要。在县城小学,学前班就开设了英语课,而在农村,除了中心校,孩子们真正学习英语要等到上初中。村里条件好的家庭为了不耽误孩子,不惜花费代价,咬紧牙关供孩子到县城读书,为的就是学英语。留下来的学生并非不聪明,而是家庭困难念不起。得知这一情况后,我觉得作为村干部,自己有责任为村里教育出力,凭借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学历,且有过5年教书的资本,自己还是有能力教小学英语的。于是我当即表示,亲自来上全校的英语课。后来,我听人们讲:当学生得知他(她)们有“英语老师”了,村里的所有小卖店的英语本一下子全都卖光了。
为了兑现承诺,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我所任职的村小学有3—6年级四个班级,50多名学生。于是我将他们分快中慢三个班次,每周为学生无偿上2—4节英语课。至此,我又多了一重身份,小学英语教师,开始了村委会-乡机关—村小学-县委、县政府——家里五点一线的奔波生活。有时天气恶劣刮风下雨、地冻天寒,我也照来不误;即使身体不适,我也是带病坚持。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我精心备课,写好教案,认真讲好每一节课,专心批改好每一本作业。由于考虑到校方及学生的实际困难,每次测验考试用的试卷都是我自费编排、印刷好的;为了调动好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次英语测验完毕之后,我就自个儿掏钱为学生买一些奖品,作为对他们的奖励;为了给孩子们上英语课,我总是从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家事中竭力抽出时间,虽然是辛苦一些,但是听到学生们在用英语简单对话时,看到村民满意放心的样子,我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莫大的满足。
虽然我完全是自愿的,但过意不去的村民家长们硬是主动集资为我提供补偿,但三番五次都被我拒绝了:“村民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钱绝不能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本村的大学生村官,应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群众的贴心人,我只是为群众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值得一提。报酬,我不需要”。
有一名叫李效成的家长对我说:“在你来之前,村小学没有英语教师,我们去找过中心校,但校长说中心校的英语教师也非常紧缺。眼看着孩子念三年级了,对英语一无所知,作为家长心理急呀!大约有十多个类似我这种情况的家庭曾打算“咬紧牙关”送孩子到县城里念书,说真的,到县城里念书要花很大代价的,念私立学校,一年至少得四五千块;念公立学校,家长得跟去陪读,这都是麻烦事。现在好了,由你来教孩子,一年下来,我节省了四五千块钱。”
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一个叫贺丽娟的五年级学生,今年12岁,2岁时父亲因故死亡,母亲将她舍弃并离家出走,该女现与73岁有腿病的奶奶王秀枝相依为命,娘儿俩的生活来源及其有限,基本上得不到亲戚的帮助,常常依靠邻里街坊的接济过活。贺丽娟自幼聪慧,学习成绩也很优秀,由于家庭极度困难,她所使用的学习资料要么靠借,要么是老师们支援一些。我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到乡里积极奔走,一方面与村干部认真研究、协商,于今年年初为王秀枝老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由于我助教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该事迹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产党员》杂志等10多家新闻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河北省阳原县井儿沟乡八马坊的村民们看到了我编印的村“两委”换届工作宣传海报。自井儿沟乡2008年第八届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为深入落实县、乡领导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增强干部群众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我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广泛搜集有关资料,自主设计、自费印制了6期宣传海报(400份)发放到村民手中。村民贺大爷说:“小王助理的宣传海报上通过一些精练的标语、领导的重要讲话摘录、生动的图片背景以及村“两委”换届有关常识性的东西,讲出了很多我们急需了解的东西。看起来非常轻松,也很实用。”
三、勤奋刻苦,忘我工作,以苦为乐
自市、县组织部门开展“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活动以来,我的上级领导部门——阳原县井儿沟乡党委、政府积极努力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我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闪光。
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在乡里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特意准备了装修一新的房间,并为我们配发了被罩、床单等生活用品。为减轻大学生村官的经济负担,乡财政为我们解决一定数额的伙食费和上下班路费。乡党委坚持长期的手把手帮带,把“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干部帮教”和“村级干部帮带”三种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干好任职村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安排我负责乡机关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以便广泛地学习各部门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力求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适应基层工作的有用综合型人才。乡党委郝崭文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是大学生村官、村书记助理,有必要接触各口、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不能怕吃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基层的本领,成为有用的复合型人才”。乡政府王玉峰乡长也曾勉励我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你培养成为我们的上级领导。好好干吧!我们都愿作你坚强的后盾。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只是一名村官,却受到乡主要负责同志的如此厚爱,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必须牢记两位领导的殷切教诲,珍惜着难得的锻炼机会,认真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在乡领导的安排下,我积极协助乡党政办、组织部门、宣传部门、计划生育服务站领导同志开展工作,完全是从最基础性的文职工作干起,任劳任怨,从不叫苦,有时在电脑跟前一工作就是一整天。一次,为了圆满完成乡里的任务,我晚上9:00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由于县、乡党委政府之间存在着上传下达,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一个星期至少有3次到县里为乡办公务,因而,县委、县政府的许多部门里也都留下了我勤快的印迹和忙碌的身影。
在我的有力协助下,上述部门的工作压力大大缓解,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我撰写通讯报道稿在《河北科技报》、《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阳原组工简报》、《信息快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阳原快报》、《阳原之声》、县电视台等多家市县刊物和媒体上不断发表。从2008年7月1日参加工作以来的6个月时间里,我在省、市、县各种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作品共计29篇(其中省级报刊:3篇、市级报刊:4篇、县级刊物:22篇);在各类正规网络媒体上发表作品9篇。从而对提高阳原县井儿沟乡的社会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8年8月起,受中共阳原县委组织部委托,在组织科工作人员的领导下,我参与了阳原县的第一份专业性的村官报纸——《阳原大学生村官报》成功创刊,博得组织部领导一致好评。目前《阳原大学生村官报》已经推出3期了,她的创办为县委组织部拓宽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的渠道,也为村官朋友们打造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展示风采的舞台,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锻炼成长,受到了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这半年来,虽然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组织的要求和群众期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需要为群众办的事还很多,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克服困难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四川大学生村官、开封镇鞍山村村主任助理——彭志渺同志一席话:“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基层的锻炼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他既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又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只有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演出色了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地努力学习,务实进取,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努力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升华理想,让青春在田野上闪光。
第二篇:理想升华生命
理想升华生命,自强成就青春
真实的生命是平凡的,正是在平凡的外表之下,一直跳动着一颗勇于面对挫折、充满自信、扎根现实、谦虚朴实、勤恳善良的心。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限制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命原本就是一个拼搏的过程。
很荣幸有机会申请行健奖这个荣誉,俗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是一个大的转折点,大学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但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平台。2009年,带着家人的期望,我踏进了东北农业大学的校门。大学时光应当怎样度过,这是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答案,在得出属于我自己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也曾困惑迷茫,也曾彷徨失落,无法看清自己的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为了最初的梦想,为了曾经逐梦的脚步,我没有留恋昨日的风景,毅然坚定地向前方出发。自律、自强、自立,这六个铮铮大字,一直以来,都是我人生的座右铭。我所追求的,并不是一种完全自我的处世心态,而是时刻告戒和警醒着自己,惟有靠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做出更出色的成绩,才能不辜负所有关爱我的人们。以一份感恩的心,并用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回馈双亲、回馈社会
大学的时光是宝贵的,而对我来说,这个机会更是弥足珍贵的。在大一的生活中,经历了学生会选举的失败,经历了学习方式不适应,经历了兼职生活中的挫折与辛酸···我也曾伤心过,失望过,甚至想到过放弃。可是自己内心的那份执著,家中父母亲的那份期盼,让我知道我不能犹豫,更不能放弃。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有些人在人生道路上跌倒时,他们只会把自己埋在香烟里,泡在烈酒里。他们认为这样、他们的心就可以不痛。这非但不能带走他们的悲痛,反而像一把匕首,刺进他们的心脏,把他们的锐气一点一点的挖光,让他们好久好久都爬不起来。”于是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永远改变不了自己。”这个道理。之后,我战胜了失败,赢得了信心。所以对待学习我没有一丝懈怠,除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有关书籍。除了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我也对其他学科也有相关了解。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使得我的精神生活格外的丰富和充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平时的点滴积累,才会有日后的才思泉涌。靠着这样的努力,大一时我取得了好的成绩。获得了综合素质二等奖和国家一等助学金,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大一的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许多经验教训,在我步入大二之后,我更加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在学习上和其它方面改变自己,使自己做到最好。“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难者亦难矣。”对待任何事,都在于如何去看待,如何改变自己的想法,只要坚信这一点,就能笑到最后。一个人的思维可以决定他的灵敏度,而一次思维的转变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在大二上学期,凭着对英语学习的执着和认真,英语四级顺利通过。学习成绩不是大
学生活的全部,大学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丰富的大学生活告诉我一个道理:自强才能上进,自强就一定会上进!学习与工作,相得益彰,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姿彩,如今的我,活力四射,阳光上进,日益成熟。虽然依旧本分平凡,但是已是父母和同学心中的榜样,为此,我更是在新的学年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期望、新的要求--大学生活虽然已经过了一半,而另一半,坚信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到了下学期,在努力学习的前提下,我也通过假期打工、周末做家教或其它兼职,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其实挣钱只是一种物质上的收获,更大的收获是让我更加成熟和稳重了。贫寒的家境,不仅没有被现实压垮,反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潜能,让我从多角度经营自我,收获知识并在逆境中闪光,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正是那些勤工助学经历,进一步磨砺了我坚韧的性格和坚毅的品质,让我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在艰难中成就坚强。
小的时候,就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马上就到大三了,学习专业课得集中更多的精力,我必须学习这种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完美的度过大三学习生活。虽然一个人承担起很多事情,但是,在外干活,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因为你没有力气,没有经验而怜悯你。所有的一切只有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干,才会获得别人的肯定。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生活在校园这座象牙塔里,也应该学会为家人分忧,学会体验社会,感受一下人情冷暖,感受一下事态炎凉。而我更是籍此明悟了很多人生哲理,懂得了钱的来之不易,知道了如何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了自强、自立、自尊,锻炼了她的吃苦精神,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
前面的路上也许荆棘满地,但是我们有青春和理想做为资本和财富。即使眼前一片渺茫,也不要放弃希望,即使孤立无援时,也要靠着信念的力量支撑着前进。我常告诉自己:不是所有的泉水都清洌甘甜,不是所有的花儿都清香芬芳;生活中总有许多不幸,我们必须要去面对,把苦难变成磨练,只要我们坚强一点,生命之花就能挺过寒冬,开得无比绚烂!!
很高兴有机会申请这个行健奖,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水利与建筑学院
工程管理0901
A13090006
李军
第三篇:责任在奉献中升华
责任,在奉献中升华……
---记建始县环境卫生管理
城市的洁净能长期保持吗?人们用怀疑和期盼的目光观察着,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人们惊喜地发现,建始县城大街小巷依然洁净靓丽。广大市民不由把赞许的目光投向默默奋战一线的广大环卫工人,全州其他兄弟县市同行则纷纷前来取经学习。近两年来,在以环卫所党支部为龙头,打造环卫队伍背后究竟留下哪些值得关注话题?
弘扬一种精神
近几年,建始城市环境卫生得以彻底改观,其活力之源究竟在哪儿?熟知的人们都清楚,这与县环卫所大力弘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持之以恒,默默奉献”的精神密不可分。
在这一种精神的召唤下,环卫队伍典型辈出。46岁的环卫工人王大梅,19年来始终坚守清扫一线。2009年被评为州、县劳模和建始首届“十大道德模范”,成为县住建局学习标兵;今年50岁的李先华,16年来一次次主动把新车让给同事,自己专拣破旧车开。这些车经他摆弄后,从未因故障而影响一次垃圾运输,他也因此被称为环卫“憨”师傅;-1-
还有爱揽活的垃圾清运工范贤兵、难不倒的环卫“硬汉”向道平、穿梭各建筑工地开展渣土管理工作的环卫 “四警察”、笑着干好最脏活的生活垃圾处理厂环卫“四姐妹”……在层出不穷典型的感召下,过去安排工作时讲“价钱”、要条件的现象没了,取而代之的抢任务、争入党的景象。龙德伟、范良波过去工作安排时总是给领导提“要求”,去年却主动申请到渣土管理办工作,他们和另两名同事整天穿梭在各建筑工地,先后依法取缔10余家未批先建渣土倒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县城的泥巴街变成了洁净街。去年7月,他俩双双向组织递交申请要求入党。垃圾清运工李文革和做收费工作的妻子比翼齐飞,被提为朝阳保洁片区队长后,李文革常常清晨五点多就上了街,晚上十点多才归家,去年全所12次交换检查评比,他负责的片区8次拿到第一,他的妻子也不甘心示弱,从州中心住院回家第二天就到单位上班。48岁的环卫修理组工人聂兴成上班骑车不慎摔伤,却仍然坚守岗位,所领导发现后他才被“强制”休息…… 不分白天黑夜,不论晴天雨天,不讲工作日和节假日,不说苦与累,人人爱岗位,个个讲奉献。如今,这一精神已成为我县环卫队伍建设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建立三种机制
环卫是一项动态性极强的工作,干好环卫工作非一朝一
夕,靠的是坚持再坚持。因此,近两年来,该所从改革管理模式、改变用工方式、改进管理制度等方面大胆破题,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长效管理机制。
——大力推行“三位一体”公开承包机制。将全城35万平方米地区划分为62段,成立4个环卫工作队,各队实行副所长负责制,并充实一名队长协助日常管理。每段路各设清扫、保洁和清运人员1名,从而形成清扫、保洁和清运“三位一体”分段承包模式,大力推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定奖惩制度“六定”管理模式,确保以钱养事,用制度管人“三位一体”规范管理机制顺利推行。——建立完备三级督查机制。设所督查组,做到日日有督查,月月有考评,跟班督查,发现问题,当场责令整改,并以《督查通报》方式一月一通报;建立突击交叉检查机制,不大招呼,不定时间,每星期对各队进行一次现场交叉检查评比,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给每个队配备检查车,全天候跟班作业,流动到哪里,指挥到哪里,检查整改到哪里。——建立建言献策长效机制。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展“我为环卫发展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主人翁意识,增强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创造性。
三大长效机制盘活全所上下一盘棋,整个环卫队伍的潜
能和活力空前释放。所领班子把办公室“搬”到大街上,全天候坚守清扫一线,查卫生死角,听市民心声,把电话号码公布所辖单位和居民户,聘请环卫“监督员”,随时接受居民监督,只要一个电话,一定迅速赶到,及时作出处理。如今,街道一天比一天洁净、亮堂,居民的称赞声一天比一天多;突击检查评比,从起初现场清点未清扫的垃圾堆,到现在数散落在地的纸屑,队与队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赛工作、比奉献蔚然成风。
群众的智慧无穷尽。特别是去年4月以来,该所广大环卫职工纷纷响应,踊跃建言献策,一批最具有实践价值的金点子被遴选出来并被很快推广:将职工提出的环卫工人承包马路两边保洁改为拉长战线单边承包,大大增强了环卫工人的安全感;“原保洁使用铁铲价格贵,又不便操作,必须改进”的建议被采纳,根据建议探索加工的新型保洁铲,既节约成本,又操作方便,还可防止二次污染;“原配发城区临街门店垃圾箱不美观,价格又昂贵,投放密度不够”的建议得到认可后,所里自行设计加工的保洁桶,既节约成本,又美观又实用,目前已投放2000多个保洁桶,各临街门店、住户争先领用……
营造一种氛围
处处替环卫工人着想,着力营造关心环卫工人氛围,是
我县打造环卫队伍的又一大亮点。
面对环卫工人大多家庭困难、劳动时间长、强度高这一现状,我县率先在全州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县住建局多方筹资,并从城市维护费中增拨经费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标准,清扫工由2007年的人均每月320元提高到800元,清运工达到1000元以上;对符合用工条件,全部进行养老保险,特别是针对环卫工人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和特殊性,积极向县里汇报争取资金,并自筹资金4万元,为所有环卫工人进行意外伤害和医疗事故保险,彻底解决他们后顾之忧。为改善环卫工人作业环境,近两年,先后购买1000余件环卫标识背心、服装发放到环卫工人手中。夏天,每天派专人为环卫工送矿泉水六神丸、清凉油;大雨中,为环卫工递上崭新的雨衣;环卫工人生病了,所领导主动将其送医院,从关心点滴做起。
积极营造人人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个个支持环卫工作的浓浓氛围。主动抓服务,把服务触角不断伸向背街小巷,延伸到非管理范围,挤资金,建垃圾池,抽专人,清扫清运,与广大市民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广大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不断提高,对环卫工作的支持理解也更多,参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积极性更高。如今,当街丢纸屑果皮的少了,乱倾乱倒的没了。见环卫工人大热天还在忙碌,路边店主经常招
呼他们进店歇息,有的甚至还递上一杯水。每年的环卫工人节,县直单位代表和爱心人士都会走上街头,赠送慰问信、慰问金和物品,以此表达环卫工人的敬佩之情。
“每时每刻千百双眼睛在盯着我们,我们必须好好干!” 责任,在奉献中升华。连续三年保持洁净、亮丽的市容市貌,各级领导的肯定、广大社会的认可,使我县环卫工人更加自豪、更加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尤为可喜的是我县环卫工人中青年比例由过去不足20%飙升到65%以上,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队伍正在为迎接城市环境卫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挑战而奋力前行。
第四篇: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在历练中升华人生
------素质拓展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十二日,我校组织了“第十八期业余党校培训”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全校三百多人参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半,但是留下了的回忆还有学习到的知识可谓难以忘怀。
下午我们举行了开营仪式,晚上教官教我们:一是听到“准备好了吗?”,要迅速回答“好,很好,非常好”,二是听到“最高品质”,要迅速回答“静悄悄”。刚进去大家还是稀稀拉拉,当听到第一句时立刻安静,然后教官的分配下迅速成立了九个小组,各队分别有自己的队名、对训及队歌。我们十一个人迅速成立了烈火队,二十分钟内做好以上几件事情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在队长带领下,大家各自发挥特长,按照要求时间定队名,画队旗、定队歌,当“青春似火,超越自我”大声集体念出时,标志着我们烈火队正式成立了。我们小组成立就是锻炼短时间应急能力、协作能力、服从或者指挥以及个人特长发挥能力。大声喊出对训时使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发挥到极致,那一刻我非常自豪。
拓展正式开始第一项是矩阵牧羊,我们一组人分成两队,我在A队,每个人都要戴上眼罩,由教练随机指定一人为牧羊犬,牧羊犬不能说话,戴上眼罩的人为牧羊,牧羊犬不能与牧羊犬发生肢体接触,牧羊可以说话,在开始之前大家选定声音代码为牧羊与牧羊犬的沟通语言,但牧羊犬不能说话,我们在看不到的情况下,要再牧羊犬的指
导下,走进教官所定的“羊圈”。规定时间为四十分钟。另一队是B队,情况和我们一样。开始,我们都很有信心,相信我们能完成任务,可是,刚开始我们就错了,“牧羊犬”拿到任务后,我们就不能很好的与他沟通,我们队好长时间都没能做出决定,最后,终于有人说出改变原定计划,通过对“牧羊犬”的提问,如果对就让“牧羊犬”拍一声手,不对就拍两声,就这样我们一点点的走进教官指定的“羊圈”。可是,这只是任务当中的一小部分,当我们进入“羊圈”后,不久,B队也进来了,我们又进行自己的任务,还偶尔干扰对方,彼此让对方不能明确“牧羊犬”的指示。最后,通过对“牧羊犬”的提问,我们都得到,我们A队和B队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可是,时间已经没有了,最后我们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得出结论:当我们失去视觉及语言功能时,怎样才能完成一项任务呢?在正常人的世界里,这是极其痛苦的事情,必然手足无措。我们要珍惜我们当下拥有的,即便在我们失去语言和视觉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忘记肢体语言一样可以表达我们的内心想法,一样可以和别人沟通去完成“难办”的事。一个团队要有领导人,沟通要到位,和关键时刻要冷静,不能乱。
第二项是“模拟电网”,在全体队员面前悬挂一张“电网”,网上的洞口大小不一,要求队员在四十分钟内,从网的一边依次通过到达另一边。在此过程中队员的任何部位都不许碰网,否则洞口将被封闭,每个洞只能用一次。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烈火队又加入十个队员。
开始由于大家都不太认真,让我们失去了一个机会,应该说是浪费了。队员的个大小和体型都不一,我们按照大小来分配,我们小心
翼翼的将队员送到对面。可是大家的意见没有统一,在这期间也是因为这样,又浪费了两个洞口,而从始至终我们也没有一个领导人,来领导我们,大家都彼此各执己见,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大家也没有去关注时间,最后,我们输了,在时间到了,我们仍有三名队友没有穿过“电网”,从这次我们得出结论:
首先,我们相信自己的团队,在被队友抬起来穿过电网时,相信自己的队友。还有要确立方案,明确分工,有效的组织协调是团队的关键。有效的利用搭配资源,是团队成功的质量。相互协调和精心操作,才能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感受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做事方式。摆正个人在团队中德位置,是团队成功的基础。领导者要有计划、草案、策划;确立规则;精心操作;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挫折。
第三项是“造桥”,造出的桥要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这个人由老师随机指定,时间为四十分钟。每个组分成两队,两队分别负责桥的一半,两队分开来做,共有三次沟通机会,每次不能超过三分钟。最后,两个队的桥要交接在一起,如果能通过教官指定的人站在上面而不会塌的考验,才算通过。我们队桥的材料有三个纸杯、三张p4纸、一团胶带、五双一次性筷子和五根牙签。当我们把材料拿到手的时候我们有点不相信,开始有点不相信,可是,很快我们就认真的讨论起来,大家先把各自的想法说出来,找个可行的方法。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比如:我们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用三个纸杯做砥柱,可是我们发现在最后和另一个组连接的时候,可能造成不坚固,而导致大桥不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结果我们否定了这个想法。另一个想法是
我们把三个纸杯落在一起做砥柱,可是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们还是否定了,最后,我们想到用两个纸杯落在一起把两张纸也塞进杯子里,由于没有规定桥墩的高度,然后把纸杯踩扁了,用四根筷子做桥面,再用胶带把筷子绑在杯子上,把另一个纸杯和两张纸,一双筷子留着与另一队的桥对接时用。我们队全部同意这个想法,就立马派了一个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好的队员要求去和另一个队进行沟通。我们把彼此所拥有的材料说了下,让对方知道,他们队比我们队多一双筷子。然后,交流了彼此两个队之间的想法,最后,我们按我们队的方案实施。我们彼此按照方案来实施,第二次沟通是在彼此要完成的时候,一是对彼此的实施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二是对大桥怎样对接进行沟通。第三次沟通就是确认大桥的对接,我们决定把桥面直接连在对方的桥墩上,那样就更牢固了。最后我们两队把桥对接在一起,众望所归,大桥通过教官的考验了,我们成功了。从而我们得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只要努力,只要用心,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通过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们队有领导者了,不在是一盘散沙,各抒己见了,我们懂得团队精神,我们知道团结了,知道团队协作才能把任务完成的更出色了。还有团队之间要有沟通能力。
第四项活动是“急速60秒”,要求队员在规定的60秒内,在指定的区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拿到30张卡片,并将其按照要求交给培训师。没个队有四次进场机会,每队进场后,圈内只能有一名队员,只有圈内德队员能够触碰圈内的卡片。我们组是第二个进场的,我们选了一名体格好和速度快的队员进入圈内,在进场之前,我们做好了
分工,有负责为圈内的队员指引,有负责找我们没有识别的卡片,由于我们第一次上场,只找到6时间就到了,我们下场后,我们讨论,总结,我们反复的从1开始往下数,这次我们找到了从1到27,记不起往后的数字了。第二次进场,我们还是分工,这次我们找到了26,下场后,我们总结前两次的教训,识别了全部的卡片,又同时想到了更节约时间的办法,第三次进场,我们队通过全体的努力,在59秒内把30张卡片全部送到培训师手中,那一刻我们全队都欢呼了,我们胜利了,我们集体喊出了我们的对训。第四次培训师没有给我们所有组规定时间,虽然我们这次不是最短的时间完成,但我们组在第三次是最短的,而整个活动没有一个组在59秒内完成,所以我们组是第一名,当培训师宣布我们是第一名时,我们全队队员都非常高兴,那种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发自内心的高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这个项目我们学会了突破思维定势,培养了我们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迫使我们不断改进方法、完善流程;还有通过团队决策想到各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第五项活动是“挑战number one”,这个项目是由几个小活动一起组成的,有传递乒乓球、颠球、跳绳、还有不倒森林,这个项目是所有项目中最难完成的,乒乓球、颠球、不倒森林都是要十个人才能完成,跳绳要八个人,乒乓球要十个人用纸板,不能抓不能往回倒,传到五十米远的纸杯里,中途失败从头开始。颠球是要十个人用一个道具共同连续颠二十个球,掉了从零开始。跳绳是六个人同时跳够六个。不倒森林是十个人每人拿一个杆立在地上围城一个正多边形,左
手不能碰,只能用右手去扶杆,十个人要同时放开手,并且接住前一个人的杆,不能有任何一个杆倒下,走一圈,也就是每人移动十次,否则将从头开始,完成一个才能进行下一个。没有限定时间,哪个组用的时间最短哪个组获胜。然后有三十分钟练习时间。我们组开始分配人员,分别进行练习。比赛开始,我们组通过努力,大家的齐心,我们以五分三十五秒的成绩,赢得了number one,我们团队是最棒的,我们懂得团队合作,把集体荣誉放在第一位,所有人都在为团队去奉献,去付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团队的成功。
晚上的活动是拓展训练的最后一项,是一项感恩的活动,我们所有人,不分组,从头一二报数,报一的站一边,报二的站一边,我站在报二的一边,接着培训师给我们发了眼罩,我们戴上眼罩,并不能说话,否则将被淘汰,我们盲人都被报的一的扶着,彼此也不能说话,在培训师的带领下去走一段路,路上设置了重重的障碍,我们将近走了二十分钟,我们感受到盲人的痛楚,并且感谢扶着我们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走过那样艰辛的路。我们还听了培训师的讲座,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感谢身边所有的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身怀一颗感恩的心。
结尾
一天半的素质拓展活动结束了,可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历了很多,队员在挑战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挑战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彼此之间更多了份信任、理解、包容、默契、鼓励。每次活动后,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分析失误的原因。
这次素质拓展将会让我终身难忘,同时,也受益终生。
第五篇:《在爱中升华》读后感
爱是什么? 爱是一道穿透棱镜的白光,爱是透过棱镜折射后,所开展出来的,更亮、更大的光芒。我们待在万有一切之中,感受到永恒的爱。
早在2012年6月4日就买了《在爱中升华》这本书,那一年是集中学习简快和系统排列的一年,打开书看一看,就像是在读一本寓意深奥的诗集,难以理解,只好束之高阁了。
如今六年过去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与实践、在生活中不断地心灵成长,当这次作为“作业”再一次捧读这本书时,我欣然发现已经可以意会50%以上了,但我仍然像在看国外的禅宗大师的“禅语”一般……我知道那不是从文字表面可以理解的内涵,那是一位智慧老人对深奥的宇宙法则、对生命与爱的毕生领悟……虽然在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份可以共通的智慧的感应,但同时又会受到个体生命历程的局限而只是管中窥豹一斑。也许是在下一个六年,下下一个六年……再读此书,所见到的又会是它的另一个纬度和空间。
对于从事助人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需要毕生研读的可以修心养性、洞见真理的好书。
这一次我主要研读的部分是第三章“家庭疾病的成因及疗愈之道”,然后根据这一章节还做了一期以“疾病之爱”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帮助学员了解疾病和一些身心症状背后的真相,也让大家了解了系统排列视角下的“疾病”的意义。
疾病追随着心灵,透过疾病,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心中那份“盲目的爱”。这些年我通过对自我身心状况的探索,渐渐地从对家族系统盲目的爱的连结中解敷出来了,也因此,可以帮助一些有着身心问题和躯体化症状的来访者。
这次读书后,我还用“倾听身体的信息”的内在排列,成功地帮助到两例“心身问题”的个案:
一例是关于[胃的紧张],释放了个案近30年对原声家庭中经历的愤怒和不接纳,以及成长经历中的恐惧,释放之后达到一种难得的“超越情绪”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在那个状态中静定了很久,不愿意出来。
另一例是[右肺和右肩胛痛]的身心症状,倾听身体的信息,看到了对养父去世时未表达的悲伤,和对生父的怨念,以及自己仍然处在受害者的位置,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可怜的人的遗留问题。通过和解以后,症状就消失了!
《在爱中升华》是对助人者的灵性成长的修行的指引,需要我们慢慢地在生活中体验、揣摩、再实践、再品读,好书是需要精读、慢读的,也许是需要伴随一生用生命去品味吧……
最后,感恩鼎文老师翻译了这么一本好书,带给大陆的读者,功德无量!让更多的生命有机会在“爱中升华”,让我们与更伟大的整体共鸣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