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成秋同志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杨成秋同志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时间:2009-03-06
(2007年8月17日)
杨
成秋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地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协委员坐在一起,交流座谈,有助于加强沟通、加强联系,有助于加强团结、搞好合作。刚才,各位同志交流了自己本党派工作情况,并对政协工作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提了许多好意见、好建议。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后,我也深受启发。下面,我就发挥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谈两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发挥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作用的重要意义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立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是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
首先,发挥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民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合作共事,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重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性,支持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县级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有利于扩大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参与的范围,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吸引各阶层人士有序参与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有利于加强党委政府与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反映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其次,发挥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是党委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必然要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应当是符合协商程序、反映客观规律、反映民心民意的决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代表的是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特点,同时又兼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往往在某些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党委政府决策中的重大事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和特点,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党委政府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有利于提高党委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第三,发挥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是提高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新形势新任务给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的参政党。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履行职能必须发挥好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各族、各界广大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使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充分发挥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大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实施意见》的出台和实施,为政协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发挥作用创造了广阔空间,为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体现自身价值,通过政协发挥作用是重要渠道之一。
首先,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工作大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我县的“后发崛起、全面跨越”为己任,注意发挥自己人才、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协的大会发言、委员提案和专题调研,就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向党委政府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为促进我县“后发崛起、全面跨越”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其次,要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及时提供社会信息。及时了解社会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了解广大群众的情绪、意愿和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决策,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善于捕捉信息和发现问题,及时地向政协、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广泛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执政者耳聪目明,把握大局,有极大的帮助,使党政有关部门可适时采取措施,使健康向上的事物得到保护发展,使消极不利的东西得到抑制,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再次,要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方面有独特的组织优势,能够担当宣传、说服教育所联系阶层群众的职责,对经过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问题,可以及时向所联系和代表阶层的群众进行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委政府的决策,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将一些消极性的意见和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四,要积极参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发挥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不管是关系全局的事情,还是关系局部的事情,都要从政治角度、从社会安定和谐的角度、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来看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不断涌现,各种利益冲突所引发的纠纷和矛盾有时表现得十分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潜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各民主党派之间如果及时沟通思想、交流意见、平等协商,使党派之间在一些重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上达成一致,使多数人的意见、正确的意见被肯定,少数人的合理意见被吸纳,这样就可以把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社会和谐就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最后,人民政协要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是要在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上下功夫。要用制度来保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作用的发挥,用制度来规范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权利和义务,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政协职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二是要建立政协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经常联系合作的工作机制。如可以围绕政协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开展合作,政协办公室和专门委员会可以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开展调查研究,专题讨论,组织视察等。三是,中共党员委员在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的过程中,要带头发扬民主,带头协商合作,做团结合作和谐共事的模范。在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之下,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真诚相待,平等协商议事,努力创造和谐议事的良好氛围,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充分表达本党派、本界别的政治意愿和主张,充分反映所联系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意见和要求。
我就讲这些。
第二篇:孙成良同志在全市纪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孙成良同志在全市纪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办公室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61 更新时间:2008年10月31 【字体:大 中 小】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座谈会,也是一次报告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有关决策部署,座谈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今后的打算,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进行研究探讨,并听取作风建设报告。上午,各县市区汇报交流了今年以来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听了大家的发言感到,换届之后,各县市区纪委书记进入角色快、履行职责好,工作有思路、有办法、有特点、有创新,成效明显、开局良好,为今后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各部门各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工作。对大家的工作,市委、市纪委是认可的,也是满意的。刚才,我们听取了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吉云同志所作的专题报告,深受教育和启发,可以说获益匪浅,很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思考。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在工作定位上,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好肩负职责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省第九次党代会认真总结过去,科学规划未来,向全省上下吹响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号角,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来讲,关键在于服务科学发展、保障和谐发展、促进率先发展,这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定位。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服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换届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优化环境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职责,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5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共建和谐、促进发展”主题教育动员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把主题教育、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的重大举措,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市、县纪委作为这两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之一,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全力推进,逐步形成了转变作风、清廉实干、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应该说,这是新一届纪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党章赋予职责的现实举措。正是作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不断深化,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纪检监察机关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优化环境,做好服务发展的文章。首先,找准切入点,做科学发展的强力监督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反腐倡廉工作摆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加以把握,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评价标准和廉政评价办法,在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尤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查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政令畅通。其次,把握结合点,做和谐发展的积极维护者。要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围绕发展抓廉政,抓好廉政促发展,找好党风廉政建设与改革发展的结合点,自觉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融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使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和活力,努力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第三,抓住着力点,做率先发展的坚定支持者。要持之以恒地优化发展环境,按照5.24会议精神,抓好“一二三四五”工作措施的落实,重点要加快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建设,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收费和处罚制、检查备案制三项制度,特别是抓好近期重点推进的“十项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大力解决那些阻碍发展的体制性弊端,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使影响发展、阻碍发展、破坏发展者没有立足之地。同时,对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想敢干的同志,要保护好、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在工作摆布上,要谋划全局、抓住关键,力求重点工作有突破
反腐倡廉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作,既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又是一个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李建国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旗帜鲜明、毫不放松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更加注重?如何抓得更好?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而严峻的课题。年初召开的市纪委七次全会,对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任务分工,反腐倡廉任务共有7大项、55小项,分成18条责任线,涉及28个牵头部门和35个责任单位。这些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能带动全面工作上水平。从大家汇报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各县市区的工作抓得比较紧、抓得也比较准。但是,有些重点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成效不明显;有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在重点、难点上着力不够;有的缺乏工作的主动性,整体工作启动迟缓等。这是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个职责意识问题。抓不住重点,就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关键,就无法推动整体、带动全局。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是市委、市政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们近一个阶段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主抓手。这两项工作有的县市动的比较早,争取了工作的主动权,但也有的力度不是很大,形不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声势。下一步,要按照市委统一安排,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狠抓发展环境的优化,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来,形成作风建设、环境建设“两大建设”良性互动。主题教育要主抓其广泛性、深入性,而优化发展环境要主抓其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达到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目的。这两项工作抓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反腐倡廉的整体效果,必须不遗余力地抓实抓好。查办案件工作是我们的“老本行”,也是我们必须始终抓住不放的一项工作。受换届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年的查办案件数量较上年有所下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的质量。我们不能忽视客观条件的存在,但过多地强调客观实际上体现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有的县市查办案件工作不仅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且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个大的提升,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要深刻分析查办案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克服查办案件会影响经济发展等模糊认识,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将精力、人力、物力向办案一线倾斜,力争每个县市区在下半年都要突破几起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同时,要切实抓好源头治理、党内监督和《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等项工作,推动面上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在工作作风上,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形成务实高效好风气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省第九次党代会集中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意愿和智慧,提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落实、落实、再落实。纪律检查机关是党的专门执纪机关,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只有落实,使命才能变为行动,蓝图才能化为现实。落实的过程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是正视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是宣传组织群众、共同干事创业的过程,也是履行职责、承担责任的过程。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首先要传达、学习好会议文件,用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用党代会富民强省的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工作,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狠抓落实,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大兴真抓实干之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扑下身子抓落实,深入一线解难题,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解决一个一个问题、克服一个一个困难、完成一项一项任务上。以真抓实干落实任务、推动发展,以真抓实干创造业绩、取信于民。狠抓落实,必须从眼前抓起,从具体的工作干起,用党代会精神扎扎实实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切实保证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应当看到,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在个别地方和部门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发扬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一些关键的、重要的环节,纪委书记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紧抓好。要按照党代会和新一届省委全会的要求,把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凝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上来。要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特别是要进一步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在工作标准上,要勇攀高峰、争创一流,全力拼搏苦干创佳绩
作为纪委书记,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要职责,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工作要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标准。工作平平庸庸,不求先进、不争一流,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纪检监察工作就难有大的作为,这也实际上是对所承担工作的不负责任。各县市区纪委书记大多是在今年换届中新上任的,但我们绝不能为此而降低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既然组织上把大家放到这个重要的位置上,把这个重大的责任交给大家,就充分体现了组织对各位的信任和期望。从前段时间来看,我们有些新任纪委书记工作做得很出色,整体工作很好,像作风建设、环境建设、查办案件、队伍建设等一些工作抓出了亮点。这说明只要我们有责任意识、争先意识、拼搏意识,就一定能干好纪检监察工作。要高起点、高定位。做工作不能只满足于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由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就产生自满情绪,这是一种低层次的要求。大家要认真总结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自己,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来确定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境界、提高标准。要敢于和先进地区比,勇于争名次、争先进,有一种不甘人后、勇攀高峰的决心和气势。年底,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都要争取有几项工作进入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先进,用高质量、高标准的工作来体现我们的工作成果。要创特色、创亮点。能够创出特色、创出亮点,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标准。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审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破难点、抓亮点、创特色上下功夫。要善于把上级的精神具体化、把群众的实践理性化、把外地的经验本土化,注重发现、培养工作中的亮点,做到精益求精、追求一流,尤其是在一些事关纪检监察工作全局的大事、难事、要事上,舍得下大力气,拿出超人一等的思路、真抓严管的魄力、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把这些亮点做大做强。
五、在工作推动上,要善于组织、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善于组织协调,是体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履行好党章赋予的职责,既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也不能放弃职守撒手不管,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合力。一要积极争取党委的支持。作为纪委书记,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特别是对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重大案件,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党委进行汇报,争取党委的支持,为纪检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要注重培育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协调意识,从全局高度谋划纪检监察工作,坚持高站位谋划、高层次协调,积极谋划好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路,切实当好党委反腐倡廉的参谋和助手。二要抓好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反腐倡廉工作千头万绪,只靠纪检监察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孤军奋战,难以面面俱到,达到应有的效果。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他
们履行职责情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反腐倡廉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涉及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要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细化责任分工,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进一步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所承担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要加强上下沟通联系。要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向上级勤汇报、多联系、常沟通,及时获取信息,把握工作动态。要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加强调查研究,帮助基层更好地开展工作。四要搞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要把加强监督检查贯穿工作全过程,对反腐倡廉各项工任务的落实情况,要跟上相应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难点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工作疲于应付的落后部门更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在队伍建设上,要严抓严管、真心爱护,锻造善打硬仗铁队伍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者,是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实践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政治上靠得住的队伍,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前沿,面临着腐蚀和反腐蚀的严峻考验。实践中,纪检监察干部由于违纪违法受到党纪国法追究的也不乏其人,甚至包括一些级别较高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虽然是极少数,但却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要按照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不断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切实加强纪委领导班子建设。只有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才能带领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尤其是作为班长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更加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瞩目。我们要切实增强自律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在纪委班子内部形成互相监督的良好风气,平时注意互相提醒、及时打招呼,认真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认识到上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爱护、同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帮助、下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支持,努力保持好自身形象。要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纪检监察业务等各方面的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把严格工作纪律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坚决做到依纪依法开展工作。当前,全市正在开展主题教育,各级纪委、纪检组不仅要负责组织抓好这项活动的开展,也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自身活动的开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塑造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今年时间已过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异常繁重。我们要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奋发图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有力支持了地方建设。为此,市政府再次对金融系统予以了通报表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全市金融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下面,我就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xx经济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阔2004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铜九铁路池州段和沿江、合铜黄高速池州段正式开工建设,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池州电厂一期、英格瓷二期、清溪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安景高速池州段进入施工设计。去年,全市实现GDp92.4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了两位数增速,全市经济增长明显提速;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34.6%,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54.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3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引进省外资金增幅达到171.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2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决胜“十五”,加快赶超,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的奋力崛起,实现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市委一届九次会议和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实施“11641”工程,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40亿元,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在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池州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项目拉动。今年,我们要确保池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投产发电、铜九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和矿山建设、英格瓷二期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开工建设安景高速、皖宝矿业年产300万吨石灰石、东方钙业50万吨氢氧化钙、东至香隅化工园氟苯等重点项目;同时,要稳步推进池州电厂二期、海螺三期、林纸一体化、吉阳核电、九华山旅游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随着这些大项目陆续上马和投产见效,届时我们的经济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飞跃。同样,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不断拉动作用,存贷款资源会大幅增加,金融可选择的优质客户会愈来愈多,金融不论在信贷总规模、信贷资产质量或是在经营效益上,也都将会有一个迅猛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前景会更加美好。
二、金融要更好地反哺于地方经济,必须有效增加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省委、省政府提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振皖口号。安徽要崛起,池州更要崛起,池州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等部门大力支持。当前,我市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共性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由于直接投融资渠道缺失,金融信贷融资仍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如果我们的金融部门今后能够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再多想一些办法、多下一番功夫,相信对池州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更大。金融立足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金融部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经营宗旨,用足用好政策,努力争取池州的资金能全部用之于池州,甚至能够将池州以外的资金也吸引过来,用于我市发展,促进池州崛起。去年,我市存款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今年,我们期望贷款也能够顺利突破100亿元,实现存贷款双双超百亿。当然,资金是生产要素,哪里有效益,就流向哪里;哪里效益更好,资金就更多地会向哪里集聚,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我们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近年来,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我们的一批在建和投产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金融部门青睐,成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领域,信贷资金投放及时、足额,加快了项目进程,发挥了预期效益,改变了池州工业面貌,希望2005年金融部门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三、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配合,切实做到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在金融工作方面:一是要正确落实“双稳”政策,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方针。各金融部门要客观分析池州经济形势,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认真贯彻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池政办〔2005〕4号),按照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的有关要求,把握好信贷投放结构和投放节奏,在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贷投入的同时,扩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通过组织银企项目对接等活动,搭建银行与企业及项目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继续做好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贷款资金的落实到位工作,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银企双方的互信和互动。要努力争取城市道路、旅游开发、清溪河综合治理以及社会事业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适时推动银团贷款,强化银企互动、银银合作效果,实现金融与经济共赢。要发挥证券业的投融资功能,为企业开展证券业务知识辅导,助推池州企业上市进程。要发挥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化解风险、保驾护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促进我市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当前,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仍然比较多,如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较大,非信贷资产损失率较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大额授信和集中授信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效率不高,风险管理比较薄弱;金融业自身素质还不能真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新理念,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加强和改进金融业监管工作,建立和创新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大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工作,加大损失贷款核销力度,促进全市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要坚持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并举,认真抓好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风险发现、评估、预警和处置的能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远的目标,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高度统一。要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继续抓好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面向公众和企业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建设良好的监管协作环境,人行要牵头组织,加强金融、保险和证券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人行、银监局要密切协作,建立健全辖区内金融稳定协作机制和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继续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规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退出以后,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要切实加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与支持,提出“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人行与银监局要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各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相关金融机构应适度增加对“三农”信贷投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人行与银监局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关工作,严格执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条件,认真开展对信用社专项票据发行申请的审核,确保专项票据发行工作顺利进行;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下降,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这项工作,省里已经作了专门部署,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十分明确,要求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地方政府工作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为金融部门提供政策保障。第一,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高度重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将支持金融业发展作为深化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内容,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意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不懂金融的领导就不是懂经济的领导,不抓金融的领导就是不抓经济的领导。要了解金融工作的特点,学会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企业找政府、政府找银行的状况。第三,要着重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优良中小企业,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为金融部门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第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要从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要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提供便利;发改委、中小企业局要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传递信息,帮助金融部门寻找新的信贷切入点和增长点。第二,要强化法制意识。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公正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支持银行保全债权。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工作的通知》(皖办明电[2005]7号)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拖欠贷款,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切实抓好当前我市的经济运行工作。各地各部门在当前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集中精力,狠抓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能进一步上升。从1—2月份全市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1.8%,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5.4个百分点,产销率也下降了7.9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下降24.3%;财政总收入增长22.4%,比去年同期下降60.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5%,其中省外资金同比下降1%,市外资金同比下降73.7%;金融机构筹款同比少增加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加4.66亿元;外贸出口(1月份)也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1%。这一组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局部下滑的苗头,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要求,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抓紧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和保持上升势头,确保今年“11641”目标的顺利实现。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池州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年的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希望金融部门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做大做强,为池州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杨焕彩同志在全省城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杨焕彩同志在全省城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日期:
2012年03月09日访问次数:126领导姓名: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2009年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情况,通报2011和谐城乡行动考核情况,安排部署今年的城镇化工作。青岛、东营、潍坊、威海、菏泽等市交流了工作经验,讲的都很好,请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成绩,正视存在问题,不断增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紧迫感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全省上下形成了合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浓厚氛围,城镇化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城镇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全省城镇化水平由2006年的46.1%提高到2011年的50.95%,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我省人口城镇化正处于30%~70%的快速发展期,发展速度继续保持稳步提高态势。截止2010年底,48个设市城市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30%,其中有15个设市城市超过50%;在 60个县中,有47个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30%,其中有16个县超过40%。我省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发展特征。
(一)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镇化质量实现新提升。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地位凸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2009年召开了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2010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全省上下形成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二是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步伐加快。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科学编制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提升城镇功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生态省和文化强省建设;各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精心打造宜居宜业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镇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居民。三是城镇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全省人口城镇化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期间未出现大起大落的异常情况,在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同时,全省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年均提高0.94个百分
点,城镇人口与非农就业岗位基本实现同步增长。
(二)规划引领作用凸显,大中小城镇形成协调发展新局面。区域性战略性规划编制不断加强。2011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和《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为实施两大国家战略、优化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区域竞合共赢提供了科学依据。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纲要,完成了《青岛-潍坊-日照区域空间布局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了区域发展会商机制。目前全省108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91个已批复实施,为城市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定依据。全省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发展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形成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新格局。全省现有人口过100万的特大城市6个,10个过50万人的大城市,32个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60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和1118个建制镇。
(三)蓝黄战略深入实施,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我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均超过13%,明显高于全省经济增速(12.5%),在区域经济的有力推动下,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55.3%,高出全省5.6个百分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6.6%,提高3.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增速2.4个百分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率57.8%,高出全省8.1个百分点;暂住人口549.49万人,占全省总量的84.4%,显示出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城乡一体快速推进,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一批经济强县、强市加快崛起,呈现出亮点多、发展快、效益好、后劲足的局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农村集聚发展。按照“积极探索、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为契机,通过村庄合并、迁村并点等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止2011年底,全省共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000多个,1000多万农民实现居住社区化、生活城市化。
(五)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镇承载能力得到新增强。一是低碳生态成为城镇持续发展的主导方向。目前我省17设区城市均已提出了低碳或生态城市建设目标,90%以上的县(市)出台了促进低碳或生态发展的具体措施。二是节能减排成效突出。新建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深入推进,新型墙材生产、应用比例分别达86.8%、98%。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11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020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列全国第2位。2011年新建成垃圾处理场15座、垃圾中转站9座,新增垃圾处理能力5860吨/日,实现“一县一场(站)”目标,全省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三是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90亿元,同比增长5%。新增5个国家园林城市、16个省级园林城市。村镇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全年完成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370亿元,同比增长
6.7%。全省5450个村庄开展了环境整治,3686个村庄结合农房建设进行了环境建设,受益群众达450多万人。
(六)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2011年,全省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6.05万套,开工率111.3%。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开工和货币补偿12.79万户,完成任务的110.5%。二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明显。全省17个设区市、31个县级市全部制定并按时向社会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济南、青岛出台了居民住房限购政策。三是着力建立广覆盖、多层次、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工家在农村、人在城镇和在城镇工作、无市民待遇等问题。
(七)强化组织领导,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扎实开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后,各市高度重视,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贯彻意见和推进措施,全力破解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各地加强了对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的组织领导,大部分城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研究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域重点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有的把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观摩点评体系,与干部政绩考核挂钩,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长效推进机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省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着速度不快、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群发展滞后、县城和小城镇规模偏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突出。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明确我省城镇化发展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差距,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本质,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不断增强提高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紧追感。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我省城镇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各地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明确城镇化发展战略,编制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确立城镇化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从今年开始,省里将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作为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早动手,避免工作被动。要及时研究解决城
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城乡统筹、低碳生态城市、城乡管理、小城镇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各地在推进城镇化中,要根据各自实际,实行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东部地区要坚持区域统筹,突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实行集群发展、组团发展,优化城镇网络,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中部地区要坚持整体推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西部地区要坚持多元多极的发展思路,在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重点培植一批经济强镇,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
(二)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要把城市群作为战略重点,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增强对城镇化的承载能力。省里将着力抓好新一轮《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结合全省重点战略的实施,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为主体,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格局。大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等城镇群,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发展。相关城市要加强沟通和研究,建立协作机制,在规划协调、设施共建、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方面做好统筹。进一步增强济南都市圈和鲁南城镇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壮大城市群实力,使之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区域;要顺应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沿城市快速交通走廊,重点规划建设若干个新城和新市镇,推进人口有机集聚;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产城融合,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省里今年适当时机将选择部分重点小城镇,集中优势资源,扩大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推进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型。
(三)做大做强中小城市。争取用3-5年时间,将即墨、胶南、滕州、龙口、寿光、诸城、新泰、荣成、文登、邹平10个中等城市发展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把章丘、胶州、平度、广饶、蓬莱、莱州、招远、莱阳、海阳、青州、高密、昌邑、兖州、邹城、曲阜、肥城、乳山、沂水、郯城、禹城、乐陵、博兴、临清、高唐等中小城市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其他县城建设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小城市。
(四)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省里将对96个国家重点镇和252个省级中心镇,有步骤的实施扩权强镇,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和执法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人口、产业、资金、技术集聚,壮大城镇规模和实力。各地要借鉴潍坊市经济强镇向城市转型的试点经验,推动小
城镇撤并和做强做大。省里将选择经济基础好、设施配套齐全、人口规模较大的100个左右的小城镇,设立支持小城镇发展的资金,加大培植力度,培植特色产业,强化城镇功能,吸引农民就地转移。争取用3-5年时间,使100个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将其中20个左右的小城镇培植成为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
(五)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制定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指引,指导新建农村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从体制上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对规划确定不予迁村并点、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的村庄,安排必要扶助资金,开展“三清四改四通五化”,重点解决道路泥泞、排水不畅、垃圾乱扔等问题。
(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各地要认真总结农民工城镇化中的经验、问题和矛盾,提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措施,稳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着力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障碍,合理降低外来人员的落户条件。加快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保险、计划生育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七)强化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努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建设部门要把城镇化和小城镇紧紧抓在手上,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作为牵头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明确分工,强化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城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会同新闻媒体,对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的先进做法和新型城镇化的典型经验,及时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省建设厅从今年开始,将继续编写城镇化发展简报,在山东建设报和山东建设信息网开辟“山东城镇化”专栏,及时总结报导各地城镇化工作动态和经验。要重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省里今年将选择适当时机,对县市和乡镇的主要领导进行城镇化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城镇化工作的认识,提高驾驭能力。
第五篇:杨述明同志在银企座谈会上的致辞(本站推荐)
杨述明同志在银企座谈会上的致辞
杨述明同志在银企座谈会上的致辞
杨述明同志在银企座谈会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襄樊分行的领导、专家以及企业界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大业,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喜事,这对于加强各方合作,扩大相互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多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樊城区委、区政府向莅临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及企业界朋友表示热烈地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樊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樊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比
较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厚重、包容、多元、开放的经济文化特征。全市生态环境良好、投资环境优越,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我们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GDP在“十五”期间连续五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亿元。今后五年,樊城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小康樊城、和谐樊城、魅力樊城为目标,围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一主线,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三大任务,实干攻坚抓突破,团结创新谋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储备的项目、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各类项目近百个,所需项目资金在20亿元以上。这就为我区企业进一步加强与包括建行在内的金融部门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任何一个地区发展经济,都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和支持。去年,在我区各方面与驻樊金融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举办了第—次银企项目推介活动,并初步探索出一条企业与银行“联手、联利、联心、联谊”,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银政联手推动经济发展的合作机制。实践证明,这是—种银企双方互相支持、共同促进的一种有益形式。今天,我们诚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襄樊分行及各支行的领导和辖区企业界的朋友,相互交流各自的合作意向,谋划合作发展的具体事宜,探索合作共建的有效机制和发展路子,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合作交流,依托樊城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生态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各方一道,互相借势,互为促进,立足樊城,多点、多层、多领域合作共建,为樊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各方事业的共同兴旺,创造机遇和条件。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政企银合作为我们共同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真诚合作,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强化合作深度,密切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把我们的合作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坚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合作共建一定能够结出丰硕成果,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美好。最后,预祝座谈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