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准备得很充分,银行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各家商业银行负责人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设想,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的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金融系统要准确把握池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争取为池州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建市较晚,起步较迟,工业底子相对较薄等,这些历史原因众所周知。但随着近几年的建设,现阶段阻碍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集中在环境制约、体制制约和供给制约上。环境制约又分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其中软环境的影响又较大,需要长期不懈地去塑造,当然,硬环境也需要不断改善,譬如交通等。体制制约是多方面的,而且带有普遍性。就目前来看,全国的体制正在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加快企业改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活力,势在必行。供给制约除了一些原材料的供给紧缺之外,主要体现于企业资金供给的严重不足。池州经济发展本身比较落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自身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起步阶段,必须背靠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获取及时、必需、有效的资金供给。全市金融机构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认真研究企业发展资金供给紧缺问题。当前,国家继续实施宏观调控,金融形势趋紧,资金运转困难突出,转化难度加大,但我们的银行要从中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看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单纯的金融系统业务观里跳出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的信贷工作,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准确把握池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增长点,找准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动银企互动双赢近几年池州经济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大项目、大企业的建设,还得益于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虽然现阶段二者之间仍然差距很大,譬如就税收方面来看,非公有经济全年利税仅占海螺水泥的1/3,但其在社会稳定和就业方面却作出了很大贡献。据统计,现阶段我市非公有经济已经解决了15万人的就业。由此可见,池州微观经济的基础就是大量非公有经济企业,他们是池州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石。因此,无论是为了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发展池州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要把非公有经济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继续贯彻“放”的方针,尽其力量予以扶持。扶持非公有经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扶持现阶段还处于起步初期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市中小企业总体上呈现出个改企、小变大、弱转强的趋势,亟需金融系统的大力扶持。从这个层面看,金融的制约已经比企业其他方面的制约更为明显,也更为迫切。因此,现阶段池州的发展,特别需要金融部门对企业的贴近服务、贴身服务,也就是要为企业解决好“贷款难”问题。解决“贷款难”、“难贷款”问题,主动权在银行。银行应当转变以往的观念,主动出击,寻找可行方案,尤其对那些有前景的中小企业要降低门槛,加大服务与支持的力度,支持他们加快发展。改善金融服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及时授贷,促进中小企业增强发展的自信心,防止中小企业外流。我想,如果这些中小企业都发展壮大起来了,他们发展的积极性都充分释放出来了,池州经济的前景就会一片光明。
三、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在转型改革中的定位和走向,不断创新、优化自身结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要解放思想。银行系统目前发展的障碍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在企业而在自身,这主要源自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独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当前,要把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转变观念的一个检验平台,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金融系统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二要面向市场。要彻底改变以往的衙门作风,官商作风。池州有的是可贷企业,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要确立围绕市场找项目、围绕项目找客户的工作思路,深入市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找准有优势有成长性的项目。要盯紧招商引资项目,通过金融服务吸引招商项目,并为落户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还要注意增强经营的活力,营造金融机构之间良好的竞争环境。三要创新机制。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鼓励创新。目前通行的金融工具都可以用,如抵押、担保等,形式要突破,方式要创新,只有这样,工作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方式方法创新的潜力空间非常大,只要是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家已用的,我们都可以照样拿来用,当然,实际工作中必须保证操作好,执行好。四要搞好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本身的要求,也是党委和政府的要求。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抓好增值服务,靠服务增值。五要保证金融安全。金融企业是特殊行业,要注意控制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市场经济最大的缺失是信用缺失,金融服务的过程也是对企业教育和培育的过程。要多宣传金融规则,在服务中培育客户、培育市场,最终形成银企间的互信、互动与双赢。总之,池州的金融机构要大力推进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为池州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有力支持了地方建设。为此,市政府再次对金融系统予以了通报表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全市金融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下面,我就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xx经济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阔2004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铜九铁路池州段和沿江、合铜黄高速池州段正式开工建设,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池州电厂一期、英格瓷二期、清溪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安景高速池州段进入施工设计。去年,全市实现GDp92.4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了两位数增速,全市经济增长明显提速;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34.6%,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54.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3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引进省外资金增幅达到171.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2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决胜“十五”,加快赶超,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的奋力崛起,实现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市委一届九次会议和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实施“11641”工程,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40亿元,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在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池州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项目拉动。今年,我们要确保池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投产发电、铜九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和矿山建设、英格瓷二期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开工建设安景高速、皖宝矿业年产300万吨石灰石、东方钙业50万吨氢氧化钙、东至香隅化工园氟苯等重点项目;同时,要稳步推进池州电厂二期、海螺三期、林纸一体化、吉阳核电、九华山旅游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随着这些大项目陆续上马和投产见效,届时我们的经济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飞跃。同样,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不断拉动作用,存贷款资源会大幅增加,金融可选择的优质客户会愈来愈多,金融不论在信贷总规模、信贷资产质量或是在经营效益上,也都将会有一个迅猛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前景会更加美好。
二、金融要更好地反哺于地方经济,必须有效增加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省委、省政府提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振皖口号。安徽要崛起,池州更要崛起,池州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等部门大力支持。当前,我市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共性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由于直接投融资渠道缺失,金融信贷融资仍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如果我们的金融部门今后能够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再多想一些办法、多下一番功夫,相信对池州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更大。金融立足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金融部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经营宗旨,用足用好政策,努力争取池州的资金能全部用之于池州,甚至能够将池州以外的资金也吸引过来,用于我市发展,促进池州崛起。去年,我市存款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今年,我们期望贷款也能够顺利突破100亿元,实现存贷款双双超百亿。当然,资金是生产要素,哪里有效益,就流向哪里;哪里效益更好,资金就更多地会向哪里集聚,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我们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近年来,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我们的一批在建和投产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金融部门青睐,成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领域,信贷资金投放及时、足额,加快了项目进程,发挥了预期效益,改变了池州工业面貌,希望2005年金融部门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三、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配合,切实做到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在金融工作方面:一是要正确落实“双稳”政策,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方针。各金融部门要客观分析池州经济形势,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认真贯彻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池政办〔2005〕4号),按照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的有关要求,把握好信贷投放结构和投放节奏,在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贷投入的同时,扩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通过组织银企项目对接等活动,搭建银行与企业及项目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继续做好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贷款资金的落实到位工作,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银企双方的互信和互动。要努力争取城市道路、旅游开发、清溪河综合治理以及社会事业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适时推动银团贷款,强化银企互动、银银合作效果,实现金融与经济共赢。要发挥证券业的投融资功能,为企业开展证券业务知识辅导,助推池州企业上市进程。要发挥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化解风险、保驾护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促进我市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当前,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仍然比较多,如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较大,非信贷资产损失率较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大额授信和集中授信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效率不高,风险管理比较薄弱;金融业自身素质还不能真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新理念,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加强和改进金融业监管工作,建立和创新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大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工作,加大损失贷款核销力度,促进全市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要坚持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并举,认真抓好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风险发现、评估、预警和处置的能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远的目标,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高度统一。要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继续抓好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面向公众和企业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建设良好的监管协作环境,人行要牵头组织,加强金融、保险和证券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人行、银监局要密切协作,建立健全辖区内金融稳定协作机制和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继续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规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退出以后,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要切实加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与支持,提出“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人行与银监局要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各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相关金融机构应适度增加对“三农”信贷投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人行与银监局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关工作,严格执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条件,认真开展对信用社专项票据发行申请的审核,确保专项票据发行工作顺利进行;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下降,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这项工作,省里已经作了专门部署,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十分明确,要求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地方政府工作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为金融部门提供政策保障。第一,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高度重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将支持金融业发展作为深化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内容,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意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不懂金融的领导就不是懂经济的领导,不抓金融的领导就是不抓经济的领导。要了解金融工作的特点,学会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企业找政府、政府找银行的状况。第三,要着重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优良中小企业,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为金融部门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第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要从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要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提供便利;发改委、中小企业局要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传递信息,帮助金融部门寻找新的信贷切入点和增长点。第二,要强化法制意识。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公正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支持银行保全债权。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工作的通知》(皖办明电[2005]7号)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拖欠贷款,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切实抓好当前我市的经济运行工作。各地各部门在当前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集中精力,狠抓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能进一步上升。从1—2月份全市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1.8%,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5.4个百分点,产销率也下降了7.9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下降24.3%;财政总收入增长22.4%,比去年同期下降60.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5%,其中省外资金同比下降1%,市外资金同比下降73.7%;金融机构筹款同比少增加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加4.66亿元;外贸出口(1月份)也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1%。这一组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局部下滑的苗头,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要求,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抓紧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和保持上升势头,确保今年“11641”目标的顺利实现。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池州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年的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希望金融部门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做大做强,为池州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XXX同志在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 正视问题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
——XXX同志在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3月3日)
同志们:
今天,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召开这次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认真总结城市管理工作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切实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迎接今年8月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和推进整个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刚才听了市建委等单位和两区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街道办事处代表的情况汇报(其他几位副指挥长也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自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大决策以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以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市为目标的新的“四城联创”工作全面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工作,还是迎接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市的验收工作,尤其是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观,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春节前后,我市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大雪,给市区卫生状况带来了很大压力,在清除积雪活动中,市直绝大多数局委、两区及其各街道办事处,表现积极,领导带头,行动迅速,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突击任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是符合市情民意的。因此,在对城市管理的认识上一定要提高。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俗话说得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这些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也不断提升。但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我们的城市管理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通过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治理城市环境,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症”问题,向城市管理要效益,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管理既是推进城市化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的需要。招商引资竞争说到底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非常直观地体现了一个城市外在形象和投资环境的好坏。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城市管理,这已是一种迫切的需要。当前,我市的创建工作,尤其是“创优”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切实加强城市管理。通过管理来保障城市的良好的运行、维持正常的秩序、营造美好的环境。
(三)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管理的紧迫性 我们说城市管理工作紧迫,是因为城市管理是全市上下的一种责任。一是为了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市区工作和生活的群众,最直接感受到的是城市管理,最受影响的是城市管理,最密不可分的也是城市管理,所以如何让群众更好地安居乐业是我们最直接、最直观的一种责任。二是城市管理不仅是城管执法部门的职责,也是所有部门的职责。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都息息相关。各个部门都要提高这方面的认识,使城市管理成为大家共同的职责。驻马店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由于地改市较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比较多,市容市貌问题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我们以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城市品位和档次得到了一定提升。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在许多场合听人们议论,说驻马店的城市环境改善了。广大市民也深切地体会到,城市干净了、美了、绿了、亮了、畅了,更具亲和力了。在看到良好发展局面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高。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卫生城市的品牌意识尚未广泛形成,个别单位领导对创建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创建意识。二是机制不够健全。这一点表现在清除积雪中,就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三是整体标准不高。无论是硬件方面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软件方面城市管理功能都还不是尽善尽美,与新的创建标准和要求极不适应。四是工作上不平衡。表现在市直部门之间、路与路之间、各街道办事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行动积极,有的被动应付。五是责任意识不强。城市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单位和法人违法违章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个别职能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门前三包”责任没有得到落实。两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职责不清,造成工作不协调。六是是秩序反复反弹。乱源、脏源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乱堆乱放、乱倾乱倒、乱吐乱扔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乱停乱靠现象依然突出,交通秩序软硬件距离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和差距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切实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更是普遍关心、迫切要求。因此,我们要把加强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尽快抓出成效。这里,我重点强调七个方面。
(一)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它担负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发挥城市整体优化功能和效益的使命,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还不尽完整,专项规划还不尽齐全,规划内容还不尽详细,规划管理规章还不尽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规划部门要抓紧研究办法、采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要深度谋划城市发展规划,形成规划体系,让城市开发建设按规划进行。要通过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为城市其他管理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城市建筑一旦形成就很难移动或消除,必须在建设之初就加强管理。一是对市区建设,在土地出让阶段就要严格把关,主要地段建筑物或标志性建筑物更要慎之又慎地加以论证和审定。二是城市郊区的建设,包括村民住宅建设,也必须加强管理,不能随意进行。要促使村民节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农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村庄集镇规划。三是要严控违章建设。目前,我市违章搭建、违法建设问题严重,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新生的;既有个人的,也有单位的。对于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要结合重点区域的整治改造予以拆除。对于新生的违法建筑,要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障、部门负责”的原则,加大查处力度,实行集中治理和拆除。对违章建设,市房管、工商、公安等部门不予核发房屋产权证、营业执照、居民户口簿及暂住人口居住证等相关证件,供水、供电部门不予供水、供电。要加强建筑秩序动态监控,对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违章建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曝光一起,并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坚决遏制违章建筑上升的势头,维护城市正常的建筑秩序。要做好拆除后的清运、硬化、绿化和美化工作。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是与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狠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广泛深入地开展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房前屋后的垃圾清扫保洁工作。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重点解决好薄弱时段的清扫保洁工作,确保城区主要路段实行全天候保洁制度。市级环卫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和协调职责,进一步强化市区垃圾中转清运、集中处理和公厕的管理,切实解决好垃圾清运不彻底、不及时的问题,特别是要全面解决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垃圾收集运转问题。驿城区、开发区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清除卫生死角,定期对背街小巷、辖区家属院、楼院、小区进行卫生检查和督查。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今后市里对市区环境卫生检查,街道办事处要与市直包路责任单位同奖同罚。
(四)加强市容市貌管理
各级各部门要以治脏、治乱、治破、治死角为重点,在城区全面治理“脏乱差”,清除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拉乱设等“六乱”。首先,要从整治出店占道经营着手,进一步规范沿街书报亭,取缔无证经营、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街头餐饮、流动摊点、维修铆焊、汽车清洗等。要通过集中治理,实现马路通畅、店面明亮、小区整洁、市容改观,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树立文明的城市形象。其次,要抓好非法小广告的治理工作。目前非法小广告的涂写由墙面转为地面,说明这项工作的反复性和艰巨性,不能掉以轻心。各相关部门和各区要继续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住非法小广告抬头现象。再次,要加强户外广告的治理工作。凡是经过批准的,要提高档次,达到设置标准,凡是没有经过批准的,要依法拆除。对于今后的广告审批,要科学规划,从严控制。对不符合市容标准、不按规范设置、破坏建筑物风格的,要限期更新。整治后的户外广告和门头店招要符合要求,提升文化内涵。
(五)加强集贸市场管理
市区、郊区集贸市场布点多、设施差、管理混乱等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市容环境和道路交通,必须加以整治。市工商局要加强各类市场的管理,指导、协助两区和有关单位管理好社会自办的各类集贸市场,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硬件设施,规范市场管理,落实卫生制度,切实解决集贸市场无证、涨市、占道经营、卫生脏乱等突出问题,做到市场管理整洁有序,划行归市,从业人员经营行为规范。加强集贸市场周边环境管理,规范、引导流动摊贩入场经营,取缔无证经营和马路经营。今年要重点建设一批便民集贸市场,主要依托办事处、社区和住宅小区,以体现便民利民的宗旨。这项工作主要由两区负起责任。
(六)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公安交警和交通部门要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入手,以整顿行车秩序、停车秩序为重点,加强公共汽车、出租车、单位用车的交通管理,严格管理市区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规范人力客运三轮车的营运。动态交通秩序方面,要加强主要道路和路口的交通规划及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加大缓堵保畅力度,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改善交通枢纽、学校周边、窗口单位等重点部位的交通管理,查纠机动车无照行车、非法营运、超限超载、违章行车、拉客宰客等交通违法行为。静态交通秩序方面,要严厉查处机动车随意停靠、随意调头、随意鸣笛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大对乱挖掘市政道路、建筑工地渣土抛洒行为的查处力度。
(七)加强市民素质教育 要广泛宣传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广大市民学习现代城市居民必备的知识,使市民养成文明习惯。要广泛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老大妈等自觉参与城市管理,让他们成为城市管理的宣传员、监督员。开展一些活动,让群众在管理中得实惠,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着力提升市民素质,着力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创建文明街道、文明社区为契机,引导城乡居民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改变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提高全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努力使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
城市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时刻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以对党和政府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广大市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要加强领导。市、区责任单位实行由“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机制。要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城市管理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管理网络。
2、要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市政府城市管理的总体目标,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统一,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各项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分解,细化落实到各级领导和每个管理人员,确保每个路段、街面、小区都有人管理,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要求都有人负责。
3、要理顺关系。要进一步理顺各区和市直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推诿、不扯皮,左右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加强执法部门和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工作沟通,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合力攻坚,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综合效能。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要结合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城市的新方法、新机制,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保证各项整治任务在规定的时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4、要完善制度。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管理规章先行。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城市管理规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标准,强化保障措施,使每一个部门都有章可循,每一位市民都有章可依,真正发挥制度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突出建立三个方面的制度:一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对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工作成效采取定量考核与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考评,为改进和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二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舆论监督、市民监督等社会监督制约体系,城市管理部门要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加强内部规章建设和执法人员管理教育;要公布城市管理监督电话,聘请义务监督员,在两报两台开设“城管监督岗”、“曝光台”,对损害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和环境执法的典型案例,要通过媒体曝光,营造舆论攻势。
5、要加强督查。要建立城市管理督查监管队伍,落实相关责任,按照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量化细化考核办法,并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暗访等形式,对两区、各部门的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通报。
6、要严管重罚。要严格奖惩,奖优罚劣,对在城市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责任。
7、要增加投入。完善硬件,实施环卫配套工程、污水处理工程、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建设的延伸,两者不可偏废。由于我们经济实力薄弱,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不定,还有许多设施没有跟上,特别是部分道路路面破损严重,排水设施不完善,农贸市场、停车场建设滞后,公共厕所布局不合理、标准不高,城市绿化面积少、档次低,市民公共休闲场所缺乏等。我们要根据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需要逐步增加投入,不断完善有关配套项目,这是加强城市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不能只把工业投入、企业投入作为投入,而不想在城市管理方面花钱。城市投入也是必需的投入和有效益的投入,在财政预算中要不断增加城市管理支出,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网格化,改进管理手段。
8、要强化宣传。城市管理工作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搞好城市管理,人人受益,人人有责。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城市管理。新闻媒体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城市管理专题、专栏,宣传政策法规,展示管理成就,反映社情民意,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同志们,加强城市管理,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既是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职责,也是所有部门、单位和居民的共同使命。各部门、各单位要齐心协力,切实搞好城市管理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为驻马店的“三项建设”与平安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XX同志在失足青年帮教座谈会上的讲话
XX同志在失足青年帮教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元月21日)各位服刑人员: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作为你们同时代的年轻人,带着广大志愿者的博爱之心,带着家乡人民的拳拳之情来看望你们了。在这里,我谨代表全市志愿者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对你们积极接受改造获得的进步表示祝贺,向为你们的改造呕心沥血、辛勤工作的监狱公安干警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年轻的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本应该享受生活、工作、事业和爱情的甜蜜,却因为你们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严格要求自己,因而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走向了人民和社会公德的反面,品尝了这杯由自己亲自酿造的生活苦酒,失去了人生的自由。但你们也不要因此而悲观、失望、沉沦。社会、党和人民不会因此而遗弃你们,仍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教育你们,挽救你们。你们来到这里服刑,就是党和人民对你们的教育和挽救,给了你们一个悔过自新、洗新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今天,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高金洪同志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来看望你们,充分体现了市领导对你们的关怀和希望。司法局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的青年志愿者们也带着送给你们的礼物来了。目的就是希望你们能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更好地学习改造。今后,志愿者们将代表广大人民与监狱管教干部一道,与你们加强联系,交心谈心,介绍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形势,解答你们的疑虑。我们也将为你们的实际困难尽可能排忧解难,为你们更好的改造,重新做人,尽一份微薄之力。各位年轻的失足者,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走弯路,会有失败与痛苦,关键是在失败与痛苦之后,要认真吸取教训,积极改正。只要你们振作起来,加强思想改造,不断反省自己,就一定能重新获得新生。可以说,在家中,你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父母妻儿正望眼欲穿地盼着你们好好改造,早早回乡。同样,社会也是欢迎你们早日回来的。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全市人民正万众一心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潜江的建设呼唤每一位诚实的劳动者,社会同样是需要你们的。失足不必千古恨,浪子回头金不换。虽然你们曾经失足,曾经历了异常寒冷的冬天,但只要你们拥有信念,拥有理想,敢于去奋斗,去拼搏,你们就一定可以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阳光,迎来人生的又一个春天!希望你们遵守狱纪监规,认真改造,真诚悔改,积极接受文化、技术教育。用劳动的双手洗涤心灵的污垢,用科学的知识充实自己,用正确的人生态度激励自己,用优异的成绩换来自由的阳光。祝你们早日踏上人生的新路程。
第五篇:孙金龙同志在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上的讲话
孙金龙同志在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年12月20日,根据录音整理)
自2003年开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市委每年都召开一次社情民意座谈会。这是发挥人民政协服务大局、履行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贡献才智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委政府集中民智、凝聚力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刚才,看了相关会议材料,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总的感到,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有思路、有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哪些环节需要优化,基层的工作状态如何等。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关心,对市委各项工作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当前,我们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我想,关键是要狠抓落实、真抓实干。不抓好落实,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谈兵,再美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在“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继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决心、勇往直前的魄力,全力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
一、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合肥各方面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大的成绩,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得益于思想上的不断解放。面对新的形势,面对“十二五”繁重的任务,我们要推进合肥更好更快地发展,最迫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思想认识要有新突破、真突破,思维方式要有新转变、真转变。特别是,我们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新理念、新实践、新作为。为了实现合肥更大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冲破墨守成规、怕担风险的思维定势,树立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冲破固步自封、四平八稳的封闭心态,树立眼光向外、大气创业的开放意识;冲破空谈说教、只说不做的不良习惯,树立知行合一、埋头苦干的实干意识;冲破轻视规则、人情变通的落后习俗,树立公平竞争、阳光透明的诚信意识;冲破不思进取、自甘平庸的无为思想,树立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拼搏意识。要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与时俱进的新气象,激发改革发展的新活力,让创新精神涌流,让创业热情激荡,把合肥崛起大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过去的良好基础上,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工业经济有了飞跃性的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连破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大关,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实质性突破,三县都进入了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但是,与先发地区相比,我们的盘子还比较小,规模还不够大。合肥以后的发展,还是必须怀着 “追赶者”的心态,各项工作都要坚持好字优先、快字当头,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有效投入,无论是消费水平还是群众收入,都要以做大总量为总的要求、为最根本的导向。从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合肥是在没有太多可依赖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肥发展的不足,主要症结是有效投入不足,是资本形成率不高;合肥要发展,必须以开明开放的理念,吸引全世界的资本、产业到合肥来发展。一句话,我们就是要遵循以引进增量为主、以提升存量为辅的基本路径,就是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来夺取“十二五”发展的开门红。广大干部肩负着引领合肥发展的直接责任。市委要求,不懂经济工作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不会算成本帐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不会招商引资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我们要采取更大的力度,把干部逼向招商引资第一线、逼向发展第一线。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区、开发园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市委要求,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招商引资上来、集中到招大引强上来,当好“招商书记”、“招商县区长”、“招商主任”。对每一个合肥人来说,我们热爱自己的家园,不光要喊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要身体力行,体现在参与、服务招商引资上,体现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来。在合肥,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应当积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动脑筋、想办法、作贡献。这几年,合肥靠的就是闷头干,真干,不只务虚。合肥“十二五”要实现大发展,各个环节都要真干,看准了就大胆地干、坚持不懈地干,不要有过多的顾虑,不要怕无谓的议论。在加快合肥发展上,我们四大班子要统一认识,统一意志,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合肥因改革创新而发展,因改革创新而更加开放,因改革创新而不断受益。在热火朝天的创新实践中,一大批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拓宽视野。但是,创新无止境。面向“十二五”,我们更加需要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拥抱未来。凡是上级和法律规定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衡量一个部门、一位同志是不是思想解放,不是看平时的工作,关键要看在有风险时敢不敢冒,在有利弊时善不善断,在有争论时肯不肯干。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甚至遭遇一些失败。对此,市委的态度是一贯的,坚持以宽松的政策、宽厚的心态、宽容的精神,支持、理解、善待干事创业的人。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谋私利,我们可以宽容失误,但决不允许不谋事、不干事;我们可以谅解偏差,但决不允许不发展、慢发展。全市上下都要继续高扬创新的旗帜,始终保持虎虎生威的士气、敢为人先的勇气、竞相创新的锐气,让一切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为民富民上实现更大突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总结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地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日常工作中,坚持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最大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合肥跨越赶超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保障民生视为应尽的责任,既要抓GDP的增长,更要抓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发展成果。创业是加快发展之本,也是富民安民之策。我们要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创业文化,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大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五、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精神状态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合肥发展的实践表明,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原本平平常常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加有声有色,原本有希望的事情可以干得更好,原本不敢指望的事情也可以“奇迹”般地干成。“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速合肥跨越赶超步伐,就要学习宿迁在加快发展上的“豪气霸气英雄气”和“用心用情用力干”,尤其是要有一种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霸气,不在强者面前示弱,不在先进面前自卑,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树一流目标,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实干创新业,亮剑争一流。在新的发展和新的实践中,我们要有永不畏难、永不言败的豪气,绝不因遇到困难而畏首畏尾,绝不因发生矛盾而裹足不前,敢于知难而进、逆势而上,在克服困难中成就大事,在战胜挑战中赢得发展;要有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勇气,跳出合肥审视合肥,立足全局谋划合肥,在新的起点上树立新的标杆,在挑战自我中超越自我,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更高的工作要求,顽强拼搏,勇攀高峰。
六、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凝心聚力上实现更大突破。协力同心,其利断金。“十二五”时期是合肥跨越赶超的又一个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必须焕发凝心聚力干事业的激情,更好地做到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绝对不能在无谓争论中坐失良机,在推诿扯皮中贻误事业,在无端猜测中消磨斗志。对各级领导班子来说,我们必须把心思放在抓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多谋事、少谋人,通过“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对各级各部门,我们要求,要多协调、多支持、多宽容、多配合,避免出现不和谐的“音调”,把科学发展的主题“一个声音喊到底”,更好地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努力形成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服从发展的浓厚氛围。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觉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的小圈子中跳出来,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要,特别是在处理具体矛盾和具体问题时,都能换位思考、相互包容,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因为,合肥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合肥发展了,我们都受益、都光彩。
实现合肥“十二五”宏伟发展蓝图,需要重视和加强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地同政协多协商、多沟通、多交流,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要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充分履行职能,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负责办理,主动抓好落实。要及时帮助解决政协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现合肥“十二五”宏伟发展蓝图,需要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携手前行。衷心希望大家继续贴近合肥建设与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建设与发展营造和谐环境,为实现共同目标凝聚强大力量。
我们坚信,在市委的领导下,有市几大班子和全市广大干部的团结奋斗,有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合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