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2:4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重点项目

第7期

(总第33期)

宝鸡市大项目办公室2010年3月16日

编者按:

3月10日至11日,市政府戴征社市长、上官吉庆常务副市长一行,带领市政府办和市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环保、工交、中小企业以及市建行、农行、工商银行、信用联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对扶风、眉县、岐山、凤翔、陈仓、金台、渭滨和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新开工重点项目、县区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进行了检查和现场办公。11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官吉庆主持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座谈会。11个市级部门和金融单位,就如何加强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建议。上官吉庆副市长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七点工作要求。现将讲话要点予以整理印发,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按照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上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

上的讲话(要点)

一、加强领导。当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迟迟不能解决?根本的原因就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力量薄弱。领导不重视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首要因素。一些县区和部门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就在行动上不积极,工作上不创新,落实上不得力,将一些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拖成了难题。组织力量薄弱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各县区目前只有眉县等4个县区成立了县区重点项目办,大多数县区政府没有将重点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没有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就是成立重点项目办,也只有一两个人,有的还是兼职。在当前全市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力量显然不够。各县区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机构建设,配强项目班子力量,充实精干工作人员,建立抓项目的长效机制。市发改委、市工交办、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更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上,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市项目办要把项目建设落实纳入专项督办内容,每季度要联合进行一次

巡回检查,不重复看项目,检查情况要进行通报。对各级领导包抓项目建设、部门单位服务项目建设的情况要作为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服务。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上门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在服务大局中摆正位置,在项目建设中找准工作着力点,既要立足职能,但又不能囿于职能,既要规范管理,又要灵活运用政策、创新开展工作。要坚持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能享受政策优惠的就要积极给予优惠,能减免的费用就要主动兑现减免,能简化的办事程序尽量做到方便民众。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工建设做好服务;规划部门要超前服务,及时为项目落地做好布局定点;国土部门要按照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继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提供用地保障;环保部门要主动搞好项目环评;文物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搞好项目所在地文物勘察保护工作;城建、电力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外围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绿化等有关配套服务工作。

三、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我市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目前存在着产业集聚度低、投资强度小、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一是要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要在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县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同时,市县规划部门要对县区工业园区的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气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废弃物处理等功能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标准,并指导和帮助区县编制好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县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搭建园区发展融资平台。各县区政府要尽快整合工业园区资本金投入资源,构建投融资建设平台,建立园区投资建设公司,作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赋予其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债务偿还等职能,并做到规范运作。市金融办等部门要对各区县组建工业园区投融资建设平台(公司)给予具体指导;要帮助搭建“银园“、“银企“合作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要帮助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拓宽担保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市政府为各县区工业园区都注入了一定的资本金,各县区也要按比例注入财政性资金,并要整合优质国有资产,划入公司,作为公司信贷与偿债信用资产。要注重公司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精心经营好项目,努力将公司做实、做大、做强,从根本上保证融资平台的长期融资能力。金台区成立了金河工业园投资公司,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金河镇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主任,并担任投资公司董事长,这既整合了行政资源,也整合了经济资源。投资公司融资能力大大增强,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希望各县区能够研究和借鉴。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市政府加大了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今年将安排3000万元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的调研筹划、分析论证等工作。同时,市金融办要继续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进驻宝鸡,做实市投资集团、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开发性金融合作,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争取地方债券项目,探索信托、保险和BOT等融资方式。各银行要不断创新服务、创新产品,用足用活政策,积极释放金融活力,加大放款力度,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和企业,促进金融机构提前介入,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

五、加强环境保障。当前,许多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因征地拆迁利益补偿矛盾、强卖地材和强拉工程等问题引起的恶意阻挠施工现象,这些都会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工期进度、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造成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各县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要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的主体责任,真正把项目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转变作风,敢于碰硬,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及时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安部门要主动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对项目建设周边社会环境要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无理取闹、故意刁难施工单位、阻挡施工、设置障碍等违规违法行为,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六、加强项目的争取和引进。通过查看,总体感觉项目单体不大,项目数量不多,新增项目太少。一些县区看来看去就那几个项目,到现在有些还没有开工,充分暴露出一些县区项目工作的严重滞后性。一要精心包装项目。要注重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精心做好项目前期包装,深度做好项目前期可研,编制好项目建议书,使上报的项目既符合中省宏观调控方向,又符合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要求,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能挤进国家项目建设盘子。当前,我们要围绕我市“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和关天规划实施意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力争在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方面再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前期项目。二要积极争取项目。我市地方可支配财力有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中省投资和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当前,虽然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调控政策基调未变,但政策调整的频率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我们要提早谋划应对策略,尽量加快各类项目的策划、储备,确保在政策“收口”前,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县有关部门要上下协调,加强配合,该审批的项目要及时审批,需上报的项目,要加快上报,并要积极向中、省有关部门多汇报、多沟通,力争早日获准立项或开工建设。三要下大力气引进项目。当前产业项目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县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做的不扎实。看的一些新扩技改项目,多数是企业主动实施的内生性项目。各个园区要对自身产业给予准确定位,结合各自特色,加大后续和同类项目的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园区规模,增强集聚效应。招商时要有选择,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不能什么项目都往进引,以免影响园区产业布局和特色。四是做好项目储备。要根据国家政策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将产业规划的蓝本变成具体实实在在的项目,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培育、民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实施。

七、加快项目进展。从全市情况看进展很不平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不断增强紧迫感,坚持一个项目、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抓早动快,从速启动和推进项目实质性建设工作。未开工建设项目中,对完成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工作的,要力争在3月下旬开工建设;对完成立项批复的,要加快初步设计的编制、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力争4月初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项目,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按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同时要多深入项目工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市发改委会上通报的19条具体问题和建议,各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深入县区和项目单位,面对面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落实情况要于3月底报市项目办,由市项目办汇总后报市政府。

第二篇: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重 点 项 目

第7期

(总第33期)

宝鸡市大项目办公室 2010年3月16日

编者按:

3月10日至11日,市政府戴征社市长、上官吉庆常务副市长一行,带领市政府办和市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环保、工交、中小企业以及市建行、农行、工商银行、信用联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对扶风、眉县、岐山、凤翔、陈仓、金台、渭滨和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新开工重点项目、县区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进行了检查和现场办公。11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官吉庆主持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座谈会。11个市级部门和金融单位,就如何加强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建议。上官吉庆副市长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七点工作要求。现将讲话要点予以整理印发,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按照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上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

上的讲话(要点)

一、加强领导。当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迟迟不能解决?根本的原因就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力量薄弱。领导不重视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首要因素。一些县区和部门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就在行动上不积极,工作上不创新,落实上不得力,将一些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拖成了难题。组织力量薄弱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各县区目前只有眉县等4个县区成立了县区重点项目办,大多数县区政府没有将重点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没有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就是成立重点项目办,也只有一两个人,有的还是兼职。在当前全市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力量显然不够。各县区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机构建设,配强项目班子力量,充实精干工作人员,建立抓项目的长效机制。市发改委、市工交办、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更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上,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市项目办要把项目建设落实纳入专项督办内容,每季度要联合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不重复看项目,检查情况要进行通报。对各级领导包抓项目建设、部门单位服务项目建设的情况要作为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服务。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上门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在服务大局中摆正位置,在项目建设中找准工作着力点,既要立足职能,但又不能囿于职能,既要规范管理,又要灵活运用政策、创新开展工作。要坚持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能享受政策优惠的就要积极给予优惠,能减免的费用就要主动兑现减免,能简化的办事程序尽量做到方便民众。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工建设做好服务;规划部门要超前服务,及时为项目落地做好布局定点;国土部门要按照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继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提供用地保障;环保部门要主动搞好项目环评;文物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搞好项目所在地文物勘察保护工作;城建、电力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外围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绿化等有关配套服务工作。

三、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我市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目前存在着产业集聚度低、投资强度小、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一是要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要在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县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同时,市县规划部门要对县区工业园区的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气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废弃物处理等功能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标准,并指导和帮助区县编制好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县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搭建园区发展融资平台。各县区政府要尽快整合工业园区资本金投入资源,构建投融资建设平台,建立园区投资建设公司,作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赋予其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债务偿还等职能,并做到规范运作。市金融办等部门要对各区县组建工业园区投融资建设平台(公司)给予具体指导;要帮助搭建“银园“、“银企“合作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要帮助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拓宽担保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市政府为各县区工业园区都注入了一定的资本金,各县区也要按比例注入财政性资金,并要整合优质国有资产,划入公司,作为公司信贷与偿债信用资产。要注重公司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精心经营好项目,努力将公司做实、做大、做强,从根本上保证融资平台的长期融资能力。金台区成立了金河工业园投资公司,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金河镇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主任,并担任投资公司董事长,这既整合了行政资源,也整合了经济资源。投资公司融资能力大大增强,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希望各县区能够研究和借鉴。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市政府加大了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今年将安排3000万元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的调研筹划、分析论证等工作。同时,市金融办要继续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进驻宝鸡,做实市投资集团、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开发性金融合作,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争取地方债券项目,探索信托、保险和BOT等融资方式。各银行要不断创新服务、创新产品,用足用活政策,积极释放金融活力,加大放款力度,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和企业,促进金融机构提前介入,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

五、加强环境保障。当前,许多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因征地拆迁利益补偿矛盾、强卖地材和强拉工程等问题引起的恶意阻挠施工现象,这些都会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工期进度、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造成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各县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要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的主体责任,真正把项目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转变作风,敢于碰硬,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及时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安部门要主动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对项目建设周边社会环境要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无理取闹、故意刁难施工单位、阻挡施工、设置障碍等违规违法行为,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六、加强项目的争取和引进。通过查看,总体感觉项目单体不大,项目数量不多,新增项目太少。一些县区看来看去就那几个项目,到现在有些还没有开工,充分暴露出一些县区项目工作的严重滞后性。一要精心包装项目。要注重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精心做好项目前期包装,深度做好项目前期可研,编制好项目建议书,使上报的项目既符合中省宏观调控方向,又符合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要求,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能挤进国家项目建设盘子。当前,我们要围绕我市“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和关天规划实施意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力争在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方面再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前期项目。二要积极争取项目。我市地方可支配财力有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中省投资和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当前,虽然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调控政策基调未变,但政策调整的频率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我们要提早谋划应对策略,尽量加快各类项目的策划、储备,确保在政策“收口”前,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县有关部门要上下协调,加强配合,该审批的项目要及时审批,需上报的项目,要加快上报,并要积极向中、省有关部门多汇报、多沟通,力争早日获准立项或开工建设。三要下大力气引进项目。当前产业项目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县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做的不扎实。看的一些新扩技改项目,多数是企业主动实施的内生性项目。各个园区要对自身产业给予准确定位,结合各自特色,加大后续和同类项目的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园区规模,增强集聚效应。招商时要有选择,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不能什么项目都往进引,以免影响园区产业布局和特色。四是做好项目储备。要根据国家政策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将产业规划的蓝本变成具体实实在在的项目,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培育、民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实施。

七、加快项目进展。从全市情况看进展很不平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不断增强紧迫感,坚持一个项目、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抓早动快,从速启动和推进项目实质性建设工作。未开工建设项目中,对完成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工作的,要力争在3月下旬开工建设;对完成立项批复的,要加快初步设计的编制、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力争4月初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项目,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按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同时要多深入项目工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市发改委会上通报的19条具体问题和建议,各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深入县区和项目单位,面对面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落实情况要于3月底报市项目办,由市项目办汇总后报市政府。

第三篇: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有力支持了地方建设。为此,市政府再次对金融系统予以了通报表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全市金融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下面,我就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xx经济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阔2004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铜九铁路池州段和沿江、合铜黄高速池州段正式开工建设,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池州电厂一期、英格瓷二期、清溪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安景高速池州段进入施工设计。去年,全市实现GDp92.4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了两位数增速,全市经济增长明显提速;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34.6%,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54.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3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引进省外资金增幅达到171.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2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决胜“十五”,加快赶超,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的奋力崛起,实现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市委一届九次会议和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实施“11641”工程,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40亿元,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在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池州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项目拉动。今年,我们要确保池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投产发电、铜九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和矿山建设、英格瓷二期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开工建设安景高速、皖宝矿业年产300万吨石灰石、东方钙业50万吨氢氧化钙、东至香隅化工园氟苯等重点项目;同时,要稳步推进池州电厂二期、海螺三期、林纸一体化、吉阳核电、九华山旅游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随着这些大项目陆续上马和投产见效,届时我们的经济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飞跃。同样,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不断拉动作用,存贷款资源会大幅增加,金融可选择的优质客户会愈来愈多,金融不论在信贷总规模、信贷资产质量或是在经营效益上,也都将会有一个迅猛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前景会更加美好。

二、金融要更好地反哺于地方经济,必须有效增加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省委、省政府提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振皖口号。安徽要崛起,池州更要崛起,池州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等部门大力支持。当前,我市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共性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由于直接投融资渠道缺失,金融信贷融资仍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如果我们的金融部门今后能够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再多想一些办法、多下一番功夫,相信对池州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更大。金融立足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金融部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经营宗旨,用足用好政策,努力争取池州的资金能全部用之于池州,甚至能够将池州以外的资金也吸引过来,用于我市发展,促进池州崛起。去年,我市存款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今年,我们期望贷款也能够顺利突破100亿元,实现存贷款双双超百亿。当然,资金是生产要素,哪里有效益,就流向哪里;哪里效益更好,资金就更多地会向哪里集聚,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我们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近年来,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我们的一批在建和投产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金融部门青睐,成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领域,信贷资金投放及时、足额,加快了项目进程,发挥了预期效益,改变了池州工业面貌,希望2005年金融部门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三、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配合,切实做到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在金融工作方面:一是要正确落实“双稳”政策,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方针。各金融部门要客观分析池州经济形势,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认真贯彻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池政办〔2005〕4号),按照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的有关要求,把握好信贷投放结构和投放节奏,在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贷投入的同时,扩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通过组织银企项目对接等活动,搭建银行与企业及项目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继续做好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贷款资金的落实到位工作,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银企双方的互信和互动。要努力争取城市道路、旅游开发、清溪河综合治理以及社会事业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适时推动银团贷款,强化银企互动、银银合作效果,实现金融与经济共赢。要发挥证券业的投融资功能,为企业开展证券业务知识辅导,助推池州企业上市进程。要发挥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化解风险、保驾护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促进我市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当前,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仍然比较多,如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较大,非信贷资产损失率较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大额授信和集中授信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效率不高,风险管理比较薄弱;金融业自身素质还不能真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新理念,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加强和改进金融业监管工作,建立和创新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大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工作,加大损失贷款核销力度,促进全市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要坚持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并举,认真抓好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风险发现、评估、预警和处置的能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远的目标,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高度统一。要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继续抓好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面向公众和企业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建设良好的监管协作环境,人行要牵头组织,加强金融、保险和证券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人行、银监局要密切协作,建立健全辖区内金融稳定协作机制和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继续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规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退出以后,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要切实加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与支持,提出“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人行与银监局要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各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相关金融机构应适度增加对“三农”信贷投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人行与银监局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关工作,严格执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条件,认真开展对信用社专项票据发行申请的审核,确保专项票据发行工作顺利进行;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下降,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这项工作,省里已经作了专门部署,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十分明确,要求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地方政府工作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为金融部门提供政策保障。第一,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高度重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将支持金融业发展作为深化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内容,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意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不懂金融的领导就不是懂经济的领导,不抓金融的领导就是不抓经济的领导。要了解金融工作的特点,学会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企业找政府、政府找银行的状况。第三,要着重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优良中小企业,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为金融部门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第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要从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要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提供便利;发改委、中小企业局要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传递信息,帮助金融部门寻找新的信贷切入点和增长点。第二,要强化法制意识。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公正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支持银行保全债权。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工作的通知》(皖办明电[2005]7号)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拖欠贷款,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切实抓好当前我市的经济运行工作。各地各部门在当前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集中精力,狠抓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能进一步上升。从1—2月份全市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1.8%,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5.4个百分点,产销率也下降了7.9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下降24.3%;财政总收入增长22.4%,比去年同期下降60.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5%,其中省外资金同比下降1%,市外资金同比下降73.7%;金融机构筹款同比少增加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加4.66亿元;外贸出口(1月份)也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1%。这一组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局部下滑的苗头,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要求,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抓紧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和保持上升势头,确保今年“11641”目标的顺利实现。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池州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年的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希望金融部门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做大做强,为池州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张学锋同志在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学锋同志在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年4月15日)

同志们:

这次我们在通山县召开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座谈会,其目的是让大家能现场观摩和学习通山县委、县政府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机制,其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2008年全省的村镇建设工作,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快全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进度,切实抓好整县整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与脱贫致富奔小康等试点工作,动员和组织全省建设系统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李厅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2008年的工作情况和2009年的任务要求,先讲几点意见。

一、2008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情况

2008年是我省推进“百镇千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由点及面、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省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积极探索,较好地完成了村镇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百镇千村”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2008年省委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在《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每个县(市)要抓好2-3个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坚持走产业兴镇的路子,不断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办好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并选择几个条件较好县(市)启动城乡一体化试点”;在村庄整治方面,要求科学制定和完善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办好整县整乡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探索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新机制。

去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老河口市召开现场会和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了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副省长田承忠出席会议,对推动“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开展重点镇、示范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一些地方还出台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08年全省共投入17.6亿元用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其中重点镇12.1亿元,示范村5.5亿元,确保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向纵深的发展。

(二)整县整镇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

在去年的老河口会议上,经省政府同意,省建设厅印发了《湖北省整县整镇开展村庄整治,推进“清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之后全省确定了10县(市、区)和4镇为第一批整县整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各试点市县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注重整合资源,层层明确责任,村庄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大进展。江夏区306个建制村全部编制了村庄规划,并以107国道沿线为重点,完成了125个建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开展了100个自然村的长效管理试点,启动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完成了5处样板房建设及61栋危房改造任务。通山县积极理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成立了6个乡镇建设分局,切实解决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缺位问题;大力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2100万元,完成71个中心村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67个;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系统,积极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每个乡镇配一台垃圾清运车,配套经费5万元,建垃圾填埋场,在镇、村、组分别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垃圾箱等设施;对公路沿线的122个建制村的282个自然村落实了“三个一”制度,即建一个垃圾池,定一名卫生保洁员,配一部垃圾手推车。全省各地都有一批示范村,户户门前干净整洁,家家周围绿树掩映,一村一景,各具特色,既体现乡土气息和田园风情,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村庄环境整治呈现出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良好态势。

(三)仙洪试验区村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的部署,根据《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我们制定了《省建设厅关于仙洪试验区村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抓了村镇规划、小城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污水和垃圾处理、村镇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组织编制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镇布局规划》,指导试验区14个镇(办事处、管理区)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先期启动村庄环境整治的100个村,编制了村庄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二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村镇面貌逐步改观。先期启动的100个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善,涌现出了一批整治效果明显的村庄。共建设村庄内道路150公里,建设垃圾池550个,垃圾中转点110个,修建村庄排水沟渠120公里,植树13000多株,拆除废弃房屋、露天厕所、猪圈等50000多平方米。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通过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建区域性垃圾填埋场等形式大力推行城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到目前为止,试验区已经通过城镇供水管网延伸解决了169个村近20万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管网长度达350公里。试验区规划了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每座垃圾填埋场均能吸纳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村镇生活垃圾。四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塑造小城镇特色。试验区小城镇从产业支撑入手,力求一镇一品,在风景旅游、滨水园林、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商贸物流等方面加大创建特色镇的力度。2008年,试验区小城镇镇区道路改造22公里,建设下水道64公里,改造供水管网75公里,新增绿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查。

(四)村镇规划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730个建制镇,有502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占总数的69%;209个乡集镇,有150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占总数的72%;2.6万多个建制村有1.2万个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占总数的46%。武汉市完成了所有75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枣阳市完成了“村组合并”的全部546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任务,共减少33个中心村和5203个自然村,形成546个中心村、1452个基层村的村庄格局,规划实施后,可以扩大耕地7.6万亩。全省119个重点镇的重要地段基本上都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大冶市灵乡镇、沙洋县后港镇等重点镇实现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

(五)“百镇千村”示范综合效益更加凸现。

重点镇建设以推动城镇化为主要目标,示范村整治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参与热情高涨,综合效益凸现。在2008年公布的全省首批52个重点产业集群名单中,有11个是依托重点镇支柱产业进行发展的。各地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了工业主导型、市场带动型、生态旅游型、农业产业基地型等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在首批启动的10个旅游名镇中,有9个是省重点镇;在全省命名表彰的15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有102个村在“百镇千村”示范村名单之中,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充分表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二、2009年村镇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根据省委鄂发[2009]1号文件精神,年初召开的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是继续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具体任务为:一是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编制任务;二是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落实2000个村的整治任务;三是继续抓好10个整县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启动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四是加快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污水处理厂与管网、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五是部署县域内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六是加强农房建设质量监管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一)切实落实村镇规划编制任务。

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05]42号)的要求,“到2007年年底以前,各建制镇要全部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到2008年年底以前,全省所有乡集镇要全部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2010年年底前,总体规划确定要保留的中心村要完成建设规划的编制任务”。2009年省委一号文件再次要求,2010年前,要完成所有建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但截至去年年底,我省还有31%的建制镇,28%的乡集镇没有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54%的建制村没有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显而易见,我们的工作进展与落实省政府的任务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各地务必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加大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精心组织规划编制队伍,严格把握规划编制质量,尽快完成各项规划编制任务。今年100%建制镇和90%的乡集镇要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75%的建制村要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各级建设部门要认真制订和实施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确保规划任务如期完成。

要优化县域村镇空间布局,完善村镇体系规划。各地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既可在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中具体细化村镇体系规划,也可单独编制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应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着力点,从整体到局部,统筹考虑道路、给排水、公交、环卫、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适应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在局部构建以乡镇为中心、以中心村为组团的村镇空间格局。

要更新理念,提升小城镇规划水平。小城镇规划编制,要突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把小城镇定位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载体、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依托、培育农村市场体系的基地。各建制镇在完善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加紧编制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规划区内各项项目工程建设提供规划管理依据。

要提高村庄规划质量,使村庄规划成为指导新农村各项建设活动的综合平台。村庄规划编制要在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明确村庄性质、规模和规划区范围,具体做好各项建设在空间上的落实。

(二)继续抓好“百镇千村”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

“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是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工作抓手。为了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推向深入,今年,全省将在对第一批实施的百镇千村工作情况、项目建设进行总结与收尾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各级建设部门要高度重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精心准备、优选重点镇建设和示范村整治项目,进一步推动“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向纵深发展。

重点镇建设要达到湖北省重点镇建设考核标准,有条件的重点镇,要以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为目标,向建设生态镇迈进。今年,省厅将主要在资金上扶持有条件构建“以乡镇为中心、以中心村为组团”空间格局的重点镇的村镇共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继续扶持“10+2”旅游名镇和新启动一批旅游名镇创建。

村庄环境整治是“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系统工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2000个村村庄环境整治的目标,我们初步确定:整县整镇推进试点的10县(市、区)4镇,在完成去年30%建制村的整治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再完成30%的村庄整治计划,计670个村;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今年要完成30%的村庄整治任务,计500个村;创建旅游名村100个村;优选镇村城乡一体化试点350个村;“两圈一带”安排380个村。各地要按照“一条线、一个面”进行布局,制定好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所有2000个村的村庄环境整治,要根据不同基础条件,按《湖北省整县整镇开展村庄整治 推进“清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设定两级目标,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整治模式,采取先易后难、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等方式,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确保在区域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村庄环境整治要突出六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村内道路硬化;二是拆除乱搭乱建;三是垃圾、污水治理;四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五是加强农居安全;六是增加院落死角绿化。

(三)启动7个脱贫奔小康县(市)的村镇建设试点工作。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选择7个贫困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这是继仙洪试验区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各试点县(市)的建设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部署,确保完成任务,抓出实效。

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试点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服务功能,改善景观面貌和人居环境;优化村庄布局,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村庄管护长效机制。要针对试点地处山区、基础薄弱、村落分散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山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

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建设部门要成立工作专班,制订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和分步行动计划,抓紧编制各类规划设计,严格按规划实施各项整治和项目建设。村庄规划将作为省定计划分解的重要依据,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不搞平均分配。

要优先推进中心村的建设和环境整治,树立样板,典型带动。7个试点县市今年要完成500个村的整治任务。试点各县市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支农项目,集中投入,发挥综合效益。

要同步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建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卫生保洁等长效机制。

(四)进一步抓好仙洪试验区村镇规划建设工作。

试验区三县市政府应切实落实规划编制经费、加大技术力量投入,确保2009年7月底前完成剩余的307个村庄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试验区所在县市的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应走在全省前列。

要科学组织村庄规划的实施。整合各类支农项目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引导农民自愿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逐步集聚。

要切实推进污水、垃圾处理重点项目的实施。8个污水处理厂、5个垃圾处理场和3个污水管网项目要在今年5月底以前开工,在年底以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具备5月份开工、年底竣工条件的项目,进入本资金安排计划;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待具备条件后再作安排。

要创新村镇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村镇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长效机制,保持农村清洁卫生;探索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营运、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创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在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城乡规划建设统一管理模式。

(五)开展县域内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努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确定,在鄂州、潜江、宜都、老河口等地启动县域内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以整镇推进为原则,共安排350个村的计划。

试点县市首先在规划上要以六个一体化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即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

其次,要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要按照“以乡镇为中心、以中心村为组团”的要求,优选“一镇+多村”或“多镇+多村”的模式,编制项目建设计划。

(六)积极探索村镇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积极探索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各地要积极解决农村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在村庄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垃圾容器,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配置垃圾车,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队伍,聘请专职保洁员,负责村容环境的监督和垃圾清扫工作。积极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分片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

要积极探索小城镇污水处理运营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要加强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科学建设、运营、管理,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可将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捆绑打包,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委托技术实力强、信誉度高的企业负责运行经营管理。制订污水处理的收费政策,出台相应的优惠办法,建立污水处理运营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七)抓好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和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省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建[2007]53号),同时编印了《湖北省农民住房建设质量控制管理导则》(试行),各级建设部门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理顺农房建设管理体制,积极推行县级规划建设及农房质量安全监管的垂直管理体制,切实担负起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职责,抓好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严格工程设计、施工条件的审查,加强施工许可管理,从源头上把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关,不断提高农村房屋的建设质量和抗灾能力。

去年底以来,我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项目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实施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草拟了《湖北省农村危房改造技术管理导则》,还将编制《湖北省农村危房改造图集》,下发各地使用。各县市区建设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摸底调查。按照《关于开展湖北省农村危房改造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设计部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认真设计,及时上报各地农村危房改造设计方案。

三、强化工作措施,确保09年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强化技术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各地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根据村庄环境整治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村组干部开展村庄整治方面知识的培训。要组织技术力量,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对村庄环境整治、农房建设的技术方法提炼、总结和指导,在村庄环境整治上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地域特色。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村庄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各级建设部门及村镇建设服务管理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免费提供农房建设通用图集,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农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资金保障。各级建设部门要切实履行村镇建设管理、协调工作职能,制定县域村庄整治实施方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体系中,认真抓好落实。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整合小城镇建设资金和村庄环境整治资金的力度,完善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的资金筹措和投入机制。要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在小城镇范围内征收的城市维护税、市场管理费、土地出让金、排污费、水资源费、公用事业附加费等,除按规定上交部分外,可按不同比例返还给小城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村庄整治的支持力度,在预算中争取地方政府增加以奖代补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明确县乡两级政府、村集体组织及村民在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建立资金筹措与分摊机制,防止产生新的乡村债务和加重农民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村庄整治,切实保护其产权利益。积极探索建立镇村垃圾、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三是强化督办检查,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省厅今年将分解下达镇村规划编制计划和建设项目计划,建立相应统计制度,不定期向省委、省政府上报各地规划编制的情况,并在媒体上定期公布各地规划编制的进度。各县(市)建设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对县域镇村规划编制和村庄环境整治的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组织开展不定期检查并进行评价,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同志们,村镇建设工作是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只有坚持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当地农村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破解“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够把村镇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我们要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再鼓干劲,再加措施,强力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百镇千村”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示范与综合效应品牌,为构建和谐湖北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孙金龙同志在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上的讲话

孙金龙同志在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年12月20日,根据录音整理)

自2003年开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市委每年都召开一次社情民意座谈会。这是发挥人民政协服务大局、履行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贡献才智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委政府集中民智、凝聚力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刚才,看了相关会议材料,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总的感到,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有思路、有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哪些环节需要优化,基层的工作状态如何等。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关心,对市委各项工作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当前,我们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我想,关键是要狠抓落实、真抓实干。不抓好落实,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谈兵,再美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在“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继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决心、勇往直前的魄力,全力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

一、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合肥各方面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大的成绩,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得益于思想上的不断解放。面对新的形势,面对“十二五”繁重的任务,我们要推进合肥更好更快地发展,最迫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思想认识要有新突破、真突破,思维方式要有新转变、真转变。特别是,我们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新理念、新实践、新作为。为了实现合肥更大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冲破墨守成规、怕担风险的思维定势,树立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冲破固步自封、四平八稳的封闭心态,树立眼光向外、大气创业的开放意识;冲破空谈说教、只说不做的不良习惯,树立知行合一、埋头苦干的实干意识;冲破轻视规则、人情变通的落后习俗,树立公平竞争、阳光透明的诚信意识;冲破不思进取、自甘平庸的无为思想,树立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拼搏意识。要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与时俱进的新气象,激发改革发展的新活力,让创新精神涌流,让创业热情激荡,把合肥崛起大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过去的良好基础上,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工业经济有了飞跃性的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连破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大关,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实质性突破,三县都进入了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但是,与先发地区相比,我们的盘子还比较小,规模还不够大。合肥以后的发展,还是必须怀着 “追赶者”的心态,各项工作都要坚持好字优先、快字当头,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有效投入,无论是消费水平还是群众收入,都要以做大总量为总的要求、为最根本的导向。从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合肥是在没有太多可依赖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肥发展的不足,主要症结是有效投入不足,是资本形成率不高;合肥要发展,必须以开明开放的理念,吸引全世界的资本、产业到合肥来发展。一句话,我们就是要遵循以引进增量为主、以提升存量为辅的基本路径,就是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来夺取“十二五”发展的开门红。广大干部肩负着引领合肥发展的直接责任。市委要求,不懂经济工作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不会算成本帐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不会招商引资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我们要采取更大的力度,把干部逼向招商引资第一线、逼向发展第一线。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区、开发园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市委要求,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招商引资上来、集中到招大引强上来,当好“招商书记”、“招商县区长”、“招商主任”。对每一个合肥人来说,我们热爱自己的家园,不光要喊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要身体力行,体现在参与、服务招商引资上,体现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来。在合肥,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应当积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动脑筋、想办法、作贡献。这几年,合肥靠的就是闷头干,真干,不只务虚。合肥“十二五”要实现大发展,各个环节都要真干,看准了就大胆地干、坚持不懈地干,不要有过多的顾虑,不要怕无谓的议论。在加快合肥发展上,我们四大班子要统一认识,统一意志,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合肥因改革创新而发展,因改革创新而更加开放,因改革创新而不断受益。在热火朝天的创新实践中,一大批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拓宽视野。但是,创新无止境。面向“十二五”,我们更加需要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拥抱未来。凡是上级和法律规定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衡量一个部门、一位同志是不是思想解放,不是看平时的工作,关键要看在有风险时敢不敢冒,在有利弊时善不善断,在有争论时肯不肯干。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甚至遭遇一些失败。对此,市委的态度是一贯的,坚持以宽松的政策、宽厚的心态、宽容的精神,支持、理解、善待干事创业的人。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谋私利,我们可以宽容失误,但决不允许不谋事、不干事;我们可以谅解偏差,但决不允许不发展、慢发展。全市上下都要继续高扬创新的旗帜,始终保持虎虎生威的士气、敢为人先的勇气、竞相创新的锐气,让一切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为民富民上实现更大突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总结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地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日常工作中,坚持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最大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合肥跨越赶超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保障民生视为应尽的责任,既要抓GDP的增长,更要抓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发展成果。创业是加快发展之本,也是富民安民之策。我们要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创业文化,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大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五、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精神状态上实现更大突破。“十一五”合肥发展的实践表明,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原本平平常常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加有声有色,原本有希望的事情可以干得更好,原本不敢指望的事情也可以“奇迹”般地干成。“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速合肥跨越赶超步伐,就要学习宿迁在加快发展上的“豪气霸气英雄气”和“用心用情用力干”,尤其是要有一种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霸气,不在强者面前示弱,不在先进面前自卑,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树一流目标,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实干创新业,亮剑争一流。在新的发展和新的实践中,我们要有永不畏难、永不言败的豪气,绝不因遇到困难而畏首畏尾,绝不因发生矛盾而裹足不前,敢于知难而进、逆势而上,在克服困难中成就大事,在战胜挑战中赢得发展;要有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勇气,跳出合肥审视合肥,立足全局谋划合肥,在新的起点上树立新的标杆,在挑战自我中超越自我,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更高的工作要求,顽强拼搏,勇攀高峰。

六、开创合肥更加美好未来,要继续在凝心聚力上实现更大突破。协力同心,其利断金。“十二五”时期是合肥跨越赶超的又一个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必须焕发凝心聚力干事业的激情,更好地做到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绝对不能在无谓争论中坐失良机,在推诿扯皮中贻误事业,在无端猜测中消磨斗志。对各级领导班子来说,我们必须把心思放在抓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多谋事、少谋人,通过“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对各级各部门,我们要求,要多协调、多支持、多宽容、多配合,避免出现不和谐的“音调”,把科学发展的主题“一个声音喊到底”,更好地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努力形成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服从发展的浓厚氛围。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觉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的小圈子中跳出来,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要,特别是在处理具体矛盾和具体问题时,都能换位思考、相互包容,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因为,合肥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合肥发展了,我们都受益、都光彩。

实现合肥“十二五”宏伟发展蓝图,需要重视和加强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地同政协多协商、多沟通、多交流,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要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充分履行职能,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负责办理,主动抓好落实。要及时帮助解决政协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现合肥“十二五”宏伟发展蓝图,需要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携手前行。衷心希望大家继续贴近合肥建设与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建设与发展营造和谐环境,为实现共同目标凝聚强大力量。

我们坚信,在市委的领导下,有市几大班子和全市广大干部的团结奋斗,有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合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下载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爱民同志在全县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朱爱民同志在全县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2010年2月10日) 外面雪花飞舞,寒风阵阵,冬寒料峭,室内县几个班子、部分县直单位的负责同志与各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暖意融融,春......

    同志在失足青年帮教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选5篇)

    ×同志 在失足青年帮教座谈会上的讲话 ××××年元×月×日 各位服刑人员: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作为你们同时代的年轻人,带着广大志愿者的博爱之心,带着家乡人民的拳拳之......

    XX同志在失足青年帮教座谈会上的讲话

    XX同志在失足青年帮教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元月21日)各位服刑人员: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作为你们同时代的年轻人,带着广大志愿者的博爱之心,带着家乡人民的拳拳之情来看望你......

    王胜同志在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胜同志在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我市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近年来,我市审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审计监督......

    XXX同志在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 正视问题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 ——XXX同志在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3月3日) 同志们: 今天,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召开这次城市管理工作座......

    xx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准备得很充分,银行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各家商业银行负责人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设想,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的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全市......

    刘宏建同志在全市作风整顿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刘宏建同志在全市作风整顿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3月1日)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认真学习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在资阳调研时的讲话,学习崇禧书记在全省作风整顿建......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妇联创先争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大全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妇联创先争优 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来全国妇联调研,主要是了解妇联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学习你们创先争优的经验,一起研究怎么进一步深化党群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