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宏建同志在全市作风整顿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刘宏建同志在全市作风整顿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3月1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认真学习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在资阳调研时的讲话,学习崇禧书记在全省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和春城书记在目标管理督查工作会上的讲话。刚才,几个区(市)县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的来看,全市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对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部署,思想上高度重视,理解比较深刻,工作抓得很紧,措施比较具体,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但是必须看到,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还不平衡,与省委、市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有的重视不够,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强;有的结合实际不紧密,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有的只注重具体问题的解决,在推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不多等等)。要使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川平同志就下一步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提高认识,增强抓好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紧迫感
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务必要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一定要取得实效,切实解决问题。通过作风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明显体现,从而更好地促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各项工作。2 月10 日,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在资阳市调研时就作风整顿建设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既关系到发展,又涉及到和谐,必须把这件事抓实抓好。青林同志要求,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一定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是要坚持主题,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构建和谐四川上下功夫、见成效;二是要围绕核心,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下功夫、见成效;三是要突出重点,在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四是要抓住根本,在构建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见成效;五是要扭住关键,在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上下功夫、见成效。青林同志强调,要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为一级做表率。要从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通过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自身过硬的作风,带动全省整个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深入开展。青林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我市正在开展的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当前开展好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重要指南。我们一定要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
实。市委按照省委对成都市“当好领头雁和排头兵”的要求,确定今年为“三新”突破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我们保持更加良好的作风和振奋的精神状态。春城书记和红林市长在不同的场合一再强调,要深入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以“三用心”促进“三新”新突破。近几年来,我们狠抓作风建设,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明显得到增强,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决不能因此而有所放松。现在已经进入到三月份了,时间、任务都比较紧。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上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务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取得实效
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必须要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以良好的作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培养和锤炼良好作风,不能坐在屋子里空谈一通;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以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作风整顿的成果。春城书记强调,要以“三新”突破年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来检验作风整顿的效果。这次作风整顿建设,省委、市委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是否紧密联系实际,动真碰硬地查找和解决问题。当前,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查找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要围绕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抓好“三新”突破年各项任务查找问题。要结合作风整顿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经验,查找自己的不足,制定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使总体战略能够按照省委“巩固、发展、完善、提升”的要求,全面深入地推进。工作进展较好的地区和单位,也要查找不足,使工作推进得更好、更有成效。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推进和服务三次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的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实现“质量好、速度快、后劲足”的目标。
第二,要围绕实施“十大惠民行动”查找不足。要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认真落实“十大惠民行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问题较多、矛盾较多的地方,真心实意听意见,脚踏实地摸实情,下大力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方面存在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动真情,对人民的事业充满激情,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想方设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第三,要认真梳理在信访和维护稳定方面还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中央、省、市党代会也将陆续召开,稳定问题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排查不稳定因素的重大决策部署。春城书记专门强调,要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市委、市政府已经专门作出安排部署,并纳入目标督办,省委也专门下发了维稳方面责任追究的文件。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作风整顿建设,由主要领导牵头,明确责任分工,针对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反映出的工作中和政策上的不足,一个一个地筛选、甄别,采取不同措施,一件一件予以解决,确保社会稳定。
第四,要针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认真查找群众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并认真研究解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密结合实际,对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抓紧治理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出成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第五,要从制度建设上着手,认真梳理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事关长远、事关根本的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的不足,努力形成确保干部作风持续好转的体制机制。作风整顿建设一定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人民群众关心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哪些问题。要切实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机制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制度,不断加以完善,并落到实处,促进作风建设的经常化。
三、加强领导,努力营造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在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上下功夫、见成效。要认真查找并碰硬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做好准备。要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认真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好效果。要深入宣传发动,搞好舆论引导,营造浓厚的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氛围。要运用典型推动,对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尤其是好典型,要注意总结提炼,抓好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形成鲜明导向。要以警示教育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对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要切实整改,教育和警示广大干部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要注意整合各新闻媒体的力量,对重大创新、重大典型进行深度报道。要办好办活《简报》、《工作信息》等宣传载体,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以此引导、督促和推动工作的开展,确保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要搞好协调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市作风整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开展调研督查,了解情况,加强指导,推动工作。作风整顿建设办公室要注意总结
收集相关信息,加强与省作风整顿建设办公室的联系,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同志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全省开展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是中央和省委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抓紧抓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作风整顿建设的成效,促进“三新”突破年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第二篇: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重 点 项 目
第7期
(总第33期)
宝鸡市大项目办公室 2010年3月16日
编者按:
3月10日至11日,市政府戴征社市长、上官吉庆常务副市长一行,带领市政府办和市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环保、工交、中小企业以及市建行、农行、工商银行、信用联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对扶风、眉县、岐山、凤翔、陈仓、金台、渭滨和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新开工重点项目、县区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进行了检查和现场办公。11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官吉庆主持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座谈会。11个市级部门和金融单位,就如何加强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建议。上官吉庆副市长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七点工作要求。现将讲话要点予以整理印发,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按照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上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
上的讲话(要点)
一、加强领导。当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迟迟不能解决?根本的原因就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力量薄弱。领导不重视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首要因素。一些县区和部门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就在行动上不积极,工作上不创新,落实上不得力,将一些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拖成了难题。组织力量薄弱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各县区目前只有眉县等4个县区成立了县区重点项目办,大多数县区政府没有将重点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没有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就是成立重点项目办,也只有一两个人,有的还是兼职。在当前全市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力量显然不够。各县区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机构建设,配强项目班子力量,充实精干工作人员,建立抓项目的长效机制。市发改委、市工交办、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更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上,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市项目办要把项目建设落实纳入专项督办内容,每季度要联合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不重复看项目,检查情况要进行通报。对各级领导包抓项目建设、部门单位服务项目建设的情况要作为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服务。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上门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在服务大局中摆正位置,在项目建设中找准工作着力点,既要立足职能,但又不能囿于职能,既要规范管理,又要灵活运用政策、创新开展工作。要坚持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能享受政策优惠的就要积极给予优惠,能减免的费用就要主动兑现减免,能简化的办事程序尽量做到方便民众。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工建设做好服务;规划部门要超前服务,及时为项目落地做好布局定点;国土部门要按照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继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提供用地保障;环保部门要主动搞好项目环评;文物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搞好项目所在地文物勘察保护工作;城建、电力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外围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绿化等有关配套服务工作。
三、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我市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目前存在着产业集聚度低、投资强度小、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一是要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要在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县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同时,市县规划部门要对县区工业园区的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气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废弃物处理等功能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标准,并指导和帮助区县编制好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县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搭建园区发展融资平台。各县区政府要尽快整合工业园区资本金投入资源,构建投融资建设平台,建立园区投资建设公司,作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赋予其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债务偿还等职能,并做到规范运作。市金融办等部门要对各区县组建工业园区投融资建设平台(公司)给予具体指导;要帮助搭建“银园“、“银企“合作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要帮助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拓宽担保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市政府为各县区工业园区都注入了一定的资本金,各县区也要按比例注入财政性资金,并要整合优质国有资产,划入公司,作为公司信贷与偿债信用资产。要注重公司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精心经营好项目,努力将公司做实、做大、做强,从根本上保证融资平台的长期融资能力。金台区成立了金河工业园投资公司,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金河镇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主任,并担任投资公司董事长,这既整合了行政资源,也整合了经济资源。投资公司融资能力大大增强,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希望各县区能够研究和借鉴。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市政府加大了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今年将安排3000万元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的调研筹划、分析论证等工作。同时,市金融办要继续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进驻宝鸡,做实市投资集团、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开发性金融合作,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争取地方债券项目,探索信托、保险和BOT等融资方式。各银行要不断创新服务、创新产品,用足用活政策,积极释放金融活力,加大放款力度,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和企业,促进金融机构提前介入,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
五、加强环境保障。当前,许多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因征地拆迁利益补偿矛盾、强卖地材和强拉工程等问题引起的恶意阻挠施工现象,这些都会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工期进度、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造成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各县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要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的主体责任,真正把项目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转变作风,敢于碰硬,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及时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安部门要主动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对项目建设周边社会环境要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无理取闹、故意刁难施工单位、阻挡施工、设置障碍等违规违法行为,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六、加强项目的争取和引进。通过查看,总体感觉项目单体不大,项目数量不多,新增项目太少。一些县区看来看去就那几个项目,到现在有些还没有开工,充分暴露出一些县区项目工作的严重滞后性。一要精心包装项目。要注重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精心做好项目前期包装,深度做好项目前期可研,编制好项目建议书,使上报的项目既符合中省宏观调控方向,又符合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要求,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能挤进国家项目建设盘子。当前,我们要围绕我市“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和关天规划实施意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力争在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方面再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前期项目。二要积极争取项目。我市地方可支配财力有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中省投资和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当前,虽然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调控政策基调未变,但政策调整的频率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我们要提早谋划应对策略,尽量加快各类项目的策划、储备,确保在政策“收口”前,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县有关部门要上下协调,加强配合,该审批的项目要及时审批,需上报的项目,要加快上报,并要积极向中、省有关部门多汇报、多沟通,力争早日获准立项或开工建设。三要下大力气引进项目。当前产业项目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县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做的不扎实。看的一些新扩技改项目,多数是企业主动实施的内生性项目。各个园区要对自身产业给予准确定位,结合各自特色,加大后续和同类项目的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园区规模,增强集聚效应。招商时要有选择,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不能什么项目都往进引,以免影响园区产业布局和特色。四是做好项目储备。要根据国家政策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将产业规划的蓝本变成具体实实在在的项目,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培育、民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实施。
七、加快项目进展。从全市情况看进展很不平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不断增强紧迫感,坚持一个项目、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抓早动快,从速启动和推进项目实质性建设工作。未开工建设项目中,对完成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工作的,要力争在3月下旬开工建设;对完成立项批复的,要加快初步设计的编制、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力争4月初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项目,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按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同时要多深入项目工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市发改委会上通报的19条具体问题和建议,各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深入县区和项目单位,面对面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落实情况要于3月底报市项目办,由市项目办汇总后报市政府。
第三篇: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重点项目
第7期
(总第33期)
宝鸡市大项目办公室2010年3月16日
编者按:
3月10日至11日,市政府戴征社市长、上官吉庆常务副市长一行,带领市政府办和市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环保、工交、中小企业以及市建行、农行、工商银行、信用联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对扶风、眉县、岐山、凤翔、陈仓、金台、渭滨和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新开工重点项目、县区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进行了检查和现场办公。11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官吉庆主持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座谈会。11个市级部门和金融单位,就如何加强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和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建议。上官吉庆副市长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七点工作要求。现将讲话要点予以整理印发,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按照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上官吉庆同志在全市项目建设座谈会
上的讲话(要点)
一、加强领导。当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迟迟不能解决?根本的原因就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力量薄弱。领导不重视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首要因素。一些县区和部门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就在行动上不积极,工作上不创新,落实上不得力,将一些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拖成了难题。组织力量薄弱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各县区目前只有眉县等4个县区成立了县区重点项目办,大多数县区政府没有将重点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没有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就是成立重点项目办,也只有一两个人,有的还是兼职。在当前全市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的情况下,这样的力量显然不够。各县区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机构建设,配强项目班子力量,充实精干工作人员,建立抓项目的长效机制。市发改委、市工交办、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更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上,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市考核办、市政府督办室、市项目办要把项目建设落实纳入专项督办内容,每季度要联合进行一次
巡回检查,不重复看项目,检查情况要进行通报。对各级领导包抓项目建设、部门单位服务项目建设的情况要作为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服务。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上门帮助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在服务大局中摆正位置,在项目建设中找准工作着力点,既要立足职能,但又不能囿于职能,既要规范管理,又要灵活运用政策、创新开展工作。要坚持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能享受政策优惠的就要积极给予优惠,能减免的费用就要主动兑现减免,能简化的办事程序尽量做到方便民众。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工建设做好服务;规划部门要超前服务,及时为项目落地做好布局定点;国土部门要按照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继续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提供用地保障;环保部门要主动搞好项目环评;文物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搞好项目所在地文物勘察保护工作;城建、电力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单位,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外围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绿化等有关配套服务工作。
三、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我市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目前存在着产业集聚度低、投资强度小、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一是要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要在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县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同时,市县规划部门要对县区工业园区的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气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废弃物处理等功能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标准,并指导和帮助区县编制好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县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搭建园区发展融资平台。各县区政府要尽快整合工业园区资本金投入资源,构建投融资建设平台,建立园区投资建设公司,作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赋予其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债务偿还等职能,并做到规范运作。市金融办等部门要对各区县组建工业园区投融资建设平台(公司)给予具体指导;要帮助搭建“银园“、“银企“合作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要帮助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拓宽担保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市政府为各县区工业园区都注入了一定的资本金,各县区也要按比例注入财政性资金,并要整合优质国有资产,划入公司,作为公司信贷与偿债信用资产。要注重公司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精心经营好项目,努力将公司做实、做大、做强,从根本上保证融资平台的长期融资能力。金台区成立了金河工业园投资公司,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金河镇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主任,并担任投资公司董事长,这既整合了行政资源,也整合了经济资源。投资公司融资能力大大增强,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希望各县区能够研究和借鉴。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市政府加大了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今年将安排3000万元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的调研筹划、分析论证等工作。同时,市金融办要继续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进驻宝鸡,做实市投资集团、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开发性金融合作,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争取地方债券项目,探索信托、保险和BOT等融资方式。各银行要不断创新服务、创新产品,用足用活政策,积极释放金融活力,加大放款力度,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和企业,促进金融机构提前介入,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
五、加强环境保障。当前,许多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因征地拆迁利益补偿矛盾、强卖地材和强拉工程等问题引起的恶意阻挠施工现象,这些都会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工期进度、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造成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各县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要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的主体责任,真正把项目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转变作风,敢于碰硬,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及时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安部门要主动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对项目建设周边社会环境要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无理取闹、故意刁难施工单位、阻挡施工、设置障碍等违规违法行为,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六、加强项目的争取和引进。通过查看,总体感觉项目单体不大,项目数量不多,新增项目太少。一些县区看来看去就那几个项目,到现在有些还没有开工,充分暴露出一些县区项目工作的严重滞后性。一要精心包装项目。要注重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精心做好项目前期包装,深度做好项目前期可研,编制好项目建议书,使上报的项目既符合中省宏观调控方向,又符合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要求,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能挤进国家项目建设盘子。当前,我们要围绕我市“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和关天规划实施意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力争在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方面再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前期项目。二要积极争取项目。我市地方可支配财力有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中省投资和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当前,虽然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调控政策基调未变,但政策调整的频率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我们要提早谋划应对策略,尽量加快各类项目的策划、储备,确保在政策“收口”前,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县有关部门要上下协调,加强配合,该审批的项目要及时审批,需上报的项目,要加快上报,并要积极向中、省有关部门多汇报、多沟通,力争早日获准立项或开工建设。三要下大力气引进项目。当前产业项目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县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做的不扎实。看的一些新扩技改项目,多数是企业主动实施的内生性项目。各个园区要对自身产业给予准确定位,结合各自特色,加大后续和同类项目的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园区规模,增强集聚效应。招商时要有选择,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不能什么项目都往进引,以免影响园区产业布局和特色。四是做好项目储备。要根据国家政策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将产业规划的蓝本变成具体实实在在的项目,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培育、民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实施。
七、加快项目进展。从全市情况看进展很不平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不断增强紧迫感,坚持一个项目、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抓早动快,从速启动和推进项目实质性建设工作。未开工建设项目中,对完成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工作的,要力争在3月下旬开工建设;对完成立项批复的,要加快初步设计的编制、规划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力争4月初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项目,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按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同时要多深入项目工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市发改委会上通报的19条具体问题和建议,各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深入县区和项目单位,面对面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落实情况要于3月底报市项目办,由市项目办汇总后报市政府。
第四篇: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有力支持了地方建设。为此,市政府再次对金融系统予以了通报表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全市金融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下面,我就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xx经济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阔2004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铜九铁路池州段和沿江、合铜黄高速池州段正式开工建设,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池州电厂一期、英格瓷二期、清溪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安景高速池州段进入施工设计。去年,全市实现GDp92.4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了两位数增速,全市经济增长明显提速;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34.6%,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54.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3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引进省外资金增幅达到171.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2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决胜“十五”,加快赶超,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的奋力崛起,实现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市委一届九次会议和市人大一届六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着力实施“11641”工程,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40亿元,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在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池州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项目拉动。今年,我们要确保池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投产发电、铜九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禄思伟耐火材料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和矿山建设、英格瓷二期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开工建设安景高速、皖宝矿业年产300万吨石灰石、东方钙业50万吨氢氧化钙、东至香隅化工园氟苯等重点项目;同时,要稳步推进池州电厂二期、海螺三期、林纸一体化、吉阳核电、九华山旅游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随着这些大项目陆续上马和投产见效,届时我们的经济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飞跃。同样,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不断拉动作用,存贷款资源会大幅增加,金融可选择的优质客户会愈来愈多,金融不论在信贷总规模、信贷资产质量或是在经营效益上,也都将会有一个迅猛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前景会更加美好。
二、金融要更好地反哺于地方经济,必须有效增加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省委、省政府提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振皖口号。安徽要崛起,池州更要崛起,池州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等部门大力支持。当前,我市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共性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由于直接投融资渠道缺失,金融信贷融资仍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如果我们的金融部门今后能够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再多想一些办法、多下一番功夫,相信对池州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更大。金融立足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金融部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经营宗旨,用足用好政策,努力争取池州的资金能全部用之于池州,甚至能够将池州以外的资金也吸引过来,用于我市发展,促进池州崛起。去年,我市存款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今年,我们期望贷款也能够顺利突破100亿元,实现存贷款双双超百亿。当然,资金是生产要素,哪里有效益,就流向哪里;哪里效益更好,资金就更多地会向哪里集聚,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我们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近年来,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我们的一批在建和投产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金融部门青睐,成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领域,信贷资金投放及时、足额,加快了项目进程,发挥了预期效益,改变了池州工业面貌,希望2005年金融部门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三、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配合,切实做到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在金融工作方面:一是要正确落实“双稳”政策,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方针。各金融部门要客观分析池州经济形势,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认真贯彻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池政办〔2005〕4号),按照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的有关要求,把握好信贷投放结构和投放节奏,在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贷投入的同时,扩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通过组织银企项目对接等活动,搭建银行与企业及项目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继续做好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贷款资金的落实到位工作,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银企双方的互信和互动。要努力争取城市道路、旅游开发、清溪河综合治理以及社会事业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适时推动银团贷款,强化银企互动、银银合作效果,实现金融与经济共赢。要发挥证券业的投融资功能,为企业开展证券业务知识辅导,助推池州企业上市进程。要发挥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化解风险、保驾护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促进我市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当前,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仍然比较多,如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较大,非信贷资产损失率较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大额授信和集中授信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效率不高,风险管理比较薄弱;金融业自身素质还不能真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新理念,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加强和改进金融业监管工作,建立和创新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大清收、转化不良贷款工作,加大损失贷款核销力度,促进全市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要坚持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并举,认真抓好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风险发现、评估、预警和处置的能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远的目标,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高度统一。要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继续抓好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建设,面向公众和企业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建设良好的监管协作环境,人行要牵头组织,加强金融、保险和证券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人行、银监局要密切协作,建立健全辖区内金融稳定协作机制和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继续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作用,规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退出以后,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要切实加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与支持,提出“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人行与银监局要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各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相关金融机构应适度增加对“三农”信贷投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人行与银监局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关工作,严格执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条件,认真开展对信用社专项票据发行申请的审核,确保专项票据发行工作顺利进行;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下降,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这项工作,省里已经作了专门部署,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十分明确,要求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地方政府工作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为金融部门提供政策保障。第一,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高度重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将支持金融业发展作为深化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内容,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意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不懂金融的领导就不是懂经济的领导,不抓金融的领导就是不抓经济的领导。要了解金融工作的特点,学会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企业找政府、政府找银行的状况。第三,要着重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市场。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优良中小企业,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为金融部门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第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要从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工商、土地、房产等部门要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提供便利;发改委、中小企业局要积极为银企牵线搭桥,传递信息,帮助金融部门寻找新的信贷切入点和增长点。第二,要强化法制意识。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公正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支持银行保全债权。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工作的通知》(皖办明电[2005]7号)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拖欠贷款,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切实抓好当前我市的经济运行工作。各地各部门在当前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集中精力,狠抓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能进一步上升。从1—2月份全市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1.8%,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5.4个百分点,产销率也下降了7.9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下降24.3%;财政总收入增长22.4%,比去年同期下降60.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5%,其中省外资金同比下降1%,市外资金同比下降73.7%;金融机构筹款同比少增加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加4.66亿元;外贸出口(1月份)也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1%。这一组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局部下滑的苗头,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要求,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切实抓紧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和保持上升势头,确保今年“11641”目标的顺利实现。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池州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年的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希望金融部门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不断做大做强,为池州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刘新池同志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刘新池同志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科学发展,重心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就是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查找问题,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刚才,锡璠同志非常客观、非常全面地介绍了去年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半年多来的发展变化,各位党委书记就抓好今年的基层组织建设谈了一些思路和措施,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段工作成绩
从去年七月份到现在,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明显,变化很大,值得充分肯定。
1、领导责任有所增强。组织工作既务虚,又务实,责任是否到位,工作是否落实,很快可以通过其它工作反映出来、检验出来。过去,个别党委书记只管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只注重抓经济工作,抓一些投机性的工作,对带有基础性、长远性、全局性的党建工作,投入精力很少,导致基层组织的执行力不够,很多工作事倍功半。去年的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后,各地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措施力度明显加大,经费投入明显增多。刚才在多媒体的演示汇报中,我们看到沙湖镇、三伏潭镇、通海口镇等九个地方工作抓得很到位,还有部分地方也是各扬所长,工作抓得非常主动。这充分说明各地党委抓党建的领导责任有了明显增强,这是我们抓好党建工作、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最重要的基础。
2、基层党建变化明显。半年多来,基层党建工作无论是先进乡镇还是后进乡镇,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比如在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上,过去进展较慢的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去年分别新建了12个和9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工作进度明显加快。三伏潭镇对基层党建工作一直比较重视,去年再加力度,对6个不能满足需要的办公活动场所进行建设和完善,一年内实现全面‚结零‛。特别是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地理位臵相对较偏的郑场、沙湖等镇,都分别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和村级党建活动组织上有创新、有突破,确实可喜可贺、值得肯定。
3、工作措施实在管用。作为主职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主政一方,思路要非常清晰,做事要非常实在,能做到这两点,就没有干不成事、干不好事的。这几年,无论是村‚两委‛班子建设还是阵地建设,我们的态度都是端正的,措施都是务实的、管用的。从市里面来讲,去年摸底发现还有127个村没有活动场所之后,市委常委会决定由市财政按照每村3万元的标准,分3年补助村部建设。同时,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考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并且分3年进行规划,每年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去年是落实3年规划的第一年,已经进行了考评。今年要完成规划的第二步,年底要严格考核。明年市委将对3年的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实行硬帐硬结。从各镇办工作推进情况来看,措施更加扎实。很多镇办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选准配强一批有能力的支部书记,把一些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通海口镇的永长河村曾是软弱涣散村,通过把支部书记一换,村级面貌完全变了样,现在成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点。沔城回族镇的王河村过去也是一个烂摊子,‚回归‛书记刘成良上任以后,各项工作都干得很出色,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变化非常大。当然还有城区的一些村,虽然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但许多工作如城中村改造、南城新区建设、项目征地等工作进展都较为顺利,这些都得益于有一批敢于战斗、善于碰硬、勇于创新的村支部书记和村级班子。从部门结对帮扶的成效来看,投入逐渐增多,力度逐步加大。在当前村级运转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和‚三万‛活动,实行阵地联建、实事联办、党员联动,使一批落后村面貌明显改观,村级组织活力明显增强。比如去年市招商局帮扶结对村10万元新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且承诺帮助村里招引一个项目发展集体经济,帮扶的力度大、措施实,非常值得肯定。
4、综合反应得到提升。半年多的工作成效,不仅得到上级组织的肯定,也获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首先是上级部门比较肯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志强同志在仙桃检查工作时,对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前不久,省委组织部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考评,对我市总体情况评价也较高。其次是广大群众比较认同。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在有些村较过去变化十分明显,群众对基层组织的工作都很拥护。特别是把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发展经济有经验、带头致富有本领的‚能人‛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后,通过带头干、带领干,使群众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联潭村搞新农村建设,支部书记卢伟华一马当先,带领群众整治村庄面貌、发展养鳝产业,使一个后进村迅速转变为先进村。这说明基层组织工作务实,群众就自然认可,基层支部得力,各项工作就比较好干,不仅上级部门帮助你、认可你,方方面面都会支持你、拥护你。
总之,从去年七月份开会到现在,变化是显著的,成绩是主要的。肯定成绩的目的是增强我们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虽然基层党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一年一年的抓,一件一件的干,基层的各项工作就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二、进一步深化对党建工作的认识
党建工作是全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刚才同志们的汇报来看,抓党建工作的思路都比较清晰,但对党建工作的激情和认识未必完全到位。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臵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抓党建是党委书记的本职。党委书记姓‚党‛,抓党建工作是党委书记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些工作又是动员、又是部署、又是检查,但为什么很难推动?根本原因还是党建工作没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没抓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的优势就是组织健全,一级抓一级。中央抓省委,省委抓市委,市委抓县委,县委抓乡镇党委,乡镇党委抓村党支部,从上往下层层推进。但如果党建工作不到位、基层组织执行能力不强,就无法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层层贯彻落实。促进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改善民生是第一大事,而抓好党建是第一职责,以上任何一条都不可偏废。尽管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不管怎样,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人,一定要明确作为‚一班之长‛的‚第一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要像抓项目一样抓党建,每年多花一些精力进行党建工作调研,每年多剖析几个难点村,多解决一下基层组织面临的矛盾问题,绝不能碰到问题视而不见,绝不能凭经验主义想当然。
2、抓党建是推进跨越发展的保障。推进跨越发展,核心在党,关键在人。不要简单地说这句话是老生常谈,其实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道理。我们讲,基层组织是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一个地方建设得好不好,关键看支部,支部建设得好不好,关键在书记,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对此应该有切身体验。现在哪个地方的支部工作得力,哪个地方的工作就能落实到位。我们搞南城新区建设,搞城中村改造,为什么能迅速拆迁到位?核心是有一个坚强村支部作基础。我们每年都要防洪抗旱,为什么有的地方命令一下,人员上得去、险情抢得住?关键是有一批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队伍。反之,哪个地方支部工作不得力,哪个地方的工作就完全不行。可以说,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支部,特别是没有一名能力强、素质高的村支部书记。所以,党建工作是总纲,抓发展必须抓好党建,抓党建才能促进发展。党建工作抓好了,才能带动整个农村发展。否则,有些工作就会被敷衍塞责,甚至还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最后党委政府不得不‚买单‛。党建工作基础抓好了,基层执行效率起来了,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了,群众的支持度也就高了,这对于我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3、抓党建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深刻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就是因为层层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并能通过这个组织凝聚最广大的民众。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背离群众、丧失民心。为什么过去农村那么穷还是很稳定,现在经济上来了,矛盾却增多了;为什么现在交通、通讯等比过去发达,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员干部同群众的感情疏远了,同群众的联系减弱了。过去干部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不少干部确实整天在忙,但有些干部往上面跑的多,往下面跑的少,往发达地区跑的多,往贫困地方跑的少,在忙中与群众沟通反而少了,对基层情况了解反而少了。不重视基层、不了解基层,就不能做到真正关心群众的艰辛冷暖,执政为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中央最近研究社会管理创新、全省最近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都是为了夯实基层组织,凝聚民心民力。所以,抓党建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毛主席曾说过,把支持自己的人变得多多的,让反对自己的人变得少少的,这就是政治。同样的道理,所谓巩固执政基础就是要把拥护你的人搞得多多的。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不能说江山一坐、帽子一戴,就能领导群众了,最根本的还是要群众真心实意拥护你的领导。中央为什么要讲‚三个代表‛、讲创先争优?因为我们党只有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群众才会信你、服你、跟你。沔城镇王河村的刘成良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群众拥护他、信任他,为什么?因为他的品质高尚,能带领群众致富。他不要村里一分钱工资,每年还拿出几十万元为村里做事,群众就愿意跟着他走。所以,我经常讲,现阶段农村党支部一定要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把先进分子吸收进党内,把能带头致富的人吸引进党内,并逐步把他们培养成村‚两委‛干部;二是建好新农村,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三是把村里搞富起来,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里有钱办事。这三件事是当前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点,把这三件事抓好了,村支部才真正称得上有战斗力,村民才会真心支持你、拥护你,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才会有基础、有依靠。
三、准确把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
任何工作都必须突出重点,突出重点才能抓住关键,才能抓出成效。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抓好,当前应重点把精力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1、配强支部书记。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核心,党支部书记是核心的核心,是村里的带头人。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有一个好的村支部书记,就能带出一个好班子,领出一支好队伍,富裕全村人。选准配强支部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乡镇党委书记最重要的基本功。要以这次换届为契机把支部书记选准配强。乡镇党委书记要在选人用人上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选拔使用上发挥‚龙头‛作用,党委书记要敢于换掉那些坏不了事,但也干不了事的支部书记。现在选人难,但并不是完全没人可选。选准配强支部书记途径很多,有三种对象可以考虑。一是在外务工多年的人员。这样的人原来基本上是‚孔雀东南飞‛,但现在正陆续回归。这些回归人员有50年代出生的、60年代出生的和打工多年的。特别是50年代末期出生的这一部分人,已经50岁左右了,不想继续在外打工,想回来做事。如果我们的支部书记有1/3甚至1/2是沿海打工回来的,绝对能够把新农村建设好。像沔城镇王河村的刘成良那样,在沿海打拼多年、主动回乡服务的优秀分子应该还有不少,我们要注意发掘。二是退休老干部。农村支部书记不一定非要选年轻人,要把视线放开,可以从机关、事业单位退居二线的党员领导干部中选聘一批回家乡担任支部书记。这些退休老干部有的曾在乡镇主政,有的是在科局任过领导,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绝对过硬。我们可以适当给一点报酬,发挥他们的余热,这也是一个途径。三是致富能人。现在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比过去明显加快,各地都涌现了一批能致富、能管理、能经营、能带头的‚能人‛。要加快把先富起来的一批农民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支部书记。换届中,特别要注意从种养能手、农民纪经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中物色支部书记人选。当然,也可从退伍军人中选人,但一定要择优选准。现在物色一个好支部书记,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但是只要把人员选准,村支部的战斗力就会上一个层次,镇里治村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
2、抓好阵地建设。现在还有很多村没有办公地方,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我们党执政60多年,基层组织连一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一定要加大阵地建设力度。一是要建好场所。现在村级组织的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经费都很短缺,村里很难依靠自己的实力把村部阵地建起来。这里我重申,没有办公活动场所的村,由市财政拨3万元,结对单位支持几万元,所在乡镇拨一部分钱,帮助建设一个阵地。要充分利用闲臵厂房、学校,予以改建、扩建村部,减少建设资金压力,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二是要规范标准。已经有了阵地的,要按省委组织部‚二十个一‛的标准,进一步加强村部规范化建设,并经常性开展活动,充分发挥村部功能。今年力争有1/3的村高标准达标。三是要完善软件。阵地建设不是一栋空房子摆在那里,有些必要的软件工作必须要做好,比如清洁卫生、环境绿化、专人值班、资料整理等。阵地建设特别是软件建设,是组织委员的‚责任田‛,如果做不好,组织委员要负责任。这项
工作事关全市基层组织创先争优工作的落实,省里面对此非常重视,请党委书记务必给组织委员减负撑腰,让他们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3、健全村级运行机制。运行机制不是空洞的,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的规范运转。村级管理机制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要简单、务实、管用。一是健全财务运行机制。农村财务工作是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强弱的问题。村级财务怎么运行、钱怎么用、用了怎么公开,要形成规范管用的制度。现在村级财务是镇管村用,程序很多,要控制关键环节,扎扎实实把制度落实到位。特别是城区村,拆迁还建任务比较多,资金也比较多,必须要有一个规范管用的制度,否则非常容易出问题。要花气力从加强镇办监管、推行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开支、完善报帐制度等步聚入手,构建村级财务监管长效机制。二是健全议事办事机制。村级办事机制、议事机制要实用,特别是涉及到经常跟群众打交道、找群众要钱要物的事,要根据各村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制度,促使村级日常运转制度化。比如,现在全市新农村建设搞垃圾清理运动,一些村里的垃圾集中归点、集中填埋,一户每个月交3块钱,目前已经有几个地方正在实行,而且都是交由群众讨论决定的,效果还不错。要通过健全村级议事办事机制,把村级事务的决策、实施等工作流程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把决策权交给群众,群众就会心甘情愿执行。三是健全和规范村干部管理机制。现在有些村干部做事责任感不强,日常工作随意性很大,工作作风比较散漫,工作态度也是简单粗暴,必须加强规范化管理。要像沙湖镇定期统一组织党建活动那样,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培训。
4、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城郊村、镇郊村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资源基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较快,难点在把广大农村这一块提上来。仙桃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只能在土地上面想点办法。一是可以学习郑场镇、杨林尾镇推行土地流转集中的办法增加村级收入;二是可以通过经营鱼池、发包土地等方式,增加一点固定收入。村级集体经济要突破很难,但是不突破不行。各地要制定一个计划,集中时间精力,逐村深入调研,力争一村一策,尽快帮助9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暂时达不到5万元标准的,就争取先达到3万元,达到3万元再争取达到5万元,逐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运转保障能力。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硬件达标比较容易实现,软件建设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大家回去后,无论是阵地建设达标,还是干部素质提高,特别是在提高村级经济收入等方面,勇于闯出一条新路,创造出一批新的经验,争取培养出更多在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