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章二节 气候三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会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认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学习不畏灾害的精神,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
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知识上结构非常清晰,即对每一种灾害都是从原因(或基本活动规律)、影响范围及危害等方面介绍的,但其中各有侧重。如寒潮和水旱灾害的产生与季风的势力关系密切,所以侧重成因的介绍,而台风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不作过多解释,直接介绍它的运动轨迹,实际上指出了台风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这就为教师安排学生思考预防台风的地区提供了资料。重点: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危害;收集相关气象灾害资料;灾害产生的原因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内容与前一节紧密相关,当冬季风活动强烈时,产生寒潮;台风是受夏季风影响产生的灾害;水旱灾害是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灾害。它们共同受气候特征的影响,季风是其中的关键。但其中寒潮和台风属于天气灾害,水旱灾害则属于气候灾害,也就是说,水旱灾害一旦出现,对我国农业生产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本节在知识上并无难点,所以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如教师应该通过气象灾害的产生与季风关系密切这一事实,使学生认识到季风对我国是极有利又有弊的;通过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并造成严重危害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通过我国准确预报台风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象灾害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加强。另外,还可以在讲完形成水旱灾害的自然原因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人为造成水旱灾害的例子,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有些灾害不仅需要预防,同时可以避免,人类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达到人地协调的境界。教法建议
本节可以安排学生先收集材料,然后学生通过读教材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归纳出各种气象灾害的基本规律及危害,之后进一步安排学生讨论进行预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整个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就会是学生自然向前推动,而不是老师按条介绍了。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课时安排:本节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板书)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归纳)
(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板书)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2)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3)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
(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板书)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2)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3)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教师归纳)
(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板书)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板书设计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 活动一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方式:
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三种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规律;接着三组再作为北京、广州及乌鲁木齐的政府部门,结合刚才总结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以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教师。活动二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活动方式:
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 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第二篇: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三
短期气候预测实习三
气科7班 梁玉谊
(一)所用资料和方法
NCEP/NCAR 1948-2013年(61年)的500百帕月平均高度场资料 资料范围为(900S-900N,00-3600E)
网格距为2.50×2.50,纬向格点数为144,经向格点数为7
3资料为GRD格式,资料从南到北、自西向东排列,每月为一个记录,按年逐月排放。
(二)实习目的:
掌握大气环流中遥相关型指数的计算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关系的分析。
(三)实习要求:
要求运用资料,计算北半球1月遥相关指数,并分析它与环流和我国气候变化的关系;用图形输出指数年际变化曲线、遥相关的空间分布以及与我国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布,正确分析结果数据,完成实习报告。
(四)所用部分程序:
!计算EU指数 do it=1,6
3eu(it)=-0.25*a(9,59,1,it)+0.5*a(31,59,1,it)-0.25*a(59,53,1,it)enddo
!!计算EU指数与高度场的相关系数!h--高度场hsum--高度场和have--高度场平均值eu--EU指数,eusum,euave类似
!1,提取1月份高度场 do it=1,63 do j=1,73 do i=1,14
4h(i,j,it)=a(i,j,1,it)enddo enddo enddo
!2,计算高度场和EU指数的平均值 do j=1,73 do i=1,144 do it=1,63
hsum(i,j)=hsum(i,j)+h(i,j,it)
enddo
have(i,j)=hsum(i,j)/63 enddo Enddo
do it=1,63
eusum=eusum+eu(it)enddo
euave=eusum/63
!3,计算相关系数各部:分子、分母、分母(对照相关系数公式)
!rup--分子rh--分母hreu--分母eur--相关系数 do j=1,73 do i=1,144 reu_2=0 do it=1,6
3rup(i,j)=rup(i,j)+(eu(it)-euave)*(h(i,j,it)-have(i,j))
rh_2(i,j)=rh_2(i,j)+(h(i,j,it)-have(i,j))**
2reu_2=reu_2+(eu(it)-euave)**2
enddo
rh(i,j)=sqrt(rh_2(i,j))reu=sqrt(reu_2)enddo enddo
print*,reu
do j=1,73 do i=1,14
4r(i,j)=rup(i,j)/(rh(i,j)*reu)enddo enddo
!!计算EU指数和气温的相关系数!1,计算温度场的平均值 do i=1,160 do it=1,nt
tsum(i)=tsum(i)+t(i,it)enddo
tave(i)=tsum(i)/nt enddo
!print*,(tave(i),i=1,160)
!2,计算相关系数各部:分子、分母、分母(对照相关系数公式)
!rup2--分子rh2--分母hreu--分母eur2--相关系数 eusum=0 do it=1,nt
eusum=eusum+eu(it+3)!之所以加3,是因为在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起始年份差3年 enddo
euave=eusum/nt reu_2=0 do it=1,nt
reu_2=reu_2+(eu(it+3)-euave)**
2enddo
reu=sqrt(reu_2)do i=1,160 do it=1,nt
rup2(i)=rup2(i)+(eu(it+3)-euave)*(t(i,it)-tave(i))
rh2_2(i)=rh2_2(i)+(t(i,it)-tave(i))**2 enddo
rh2(i)=sqrt(rh2_2(i))enddo
do i=1,160
r2(i)=rup2(i)/(rh2(i)*reu)enddo
!计算完毕,写数据!写站点数据do j=1,160id(j)=char(j)tim=0.0nlev=1nflag=
1write(6)id(j),lat(j),lon(j),tim,nlev,nflag,r2(j)enddotim=0.0nlev=0nflag=1
write(6)id(j-1),lat(j-1),lon(j-1),tim,nlev,nflag
print*,(r2(j),j=1,160)
write(5)(eu(it),it=1,nt)!写EU指数 write(4)((r(i,j),i=1,144),j=1,73)!写h和EU的相关系数
(五)出图结果: 1.EU指数年变化
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EU指数存在着5-10年的周期震荡。在1963年和1973年达到峰值。
2.EU指数与位势高度的相关系数
分析:从上图可以出,EU指数与高度场存在着“正负正”的相关波列,也就是亚欧型遥相关。其中,在北美东岸、西欧地区和亚洲东岸为负相关区大值区,在亚洲中部和北美西北部为正相关大值区。即当EU指数为正时,东亚地区、西欧地区、北美东岸高度场较平均值偏低,而亚洲中部和北美西北部位势高度场则较平均值偏高。可以初步考虑EU指数对于这些地区高度场的预报能力,不过相关系数均未经过显著性检验,还需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
3.EU指数与我国温度的相关系数
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EU指数我国的相关系数,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负相关大值区,最高的相关达到-0.5,而在我国新疆西北部、云南地区和黑龙江北部,为正相关区,但正相关值较小。在我国其余地区,相关系数均比较小。若EU指数为正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偏少,若EU指数为负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偏多。通过分析,可以考虑EU指数对我国东部温度的预报能力,虽然只是同期的相关,并非前期的指数,但也是具有一定的预报价值。不过,如之前所言,未经过显著性检验,同样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
第三篇:毛邓三第一、二章习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进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9.科学以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全面 C.协调
D.以人为本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名话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C.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D.马克思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4.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C.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主要表现在()。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 B.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C.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D.人类进步事业
6.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所论述的观点是()。
A.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B.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C.知识分子要同国家相结合
D.确立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文化方针
7.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它们()。
A.对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B.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C.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 D.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D.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9.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科学体系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论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表现在()。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
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B.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正确正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13.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面的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4.科学发展观()。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B.体现了“三个代表”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 C.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D.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5.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这“五个统筹”是()。
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16.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判断题
1.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1.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D.王稼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A.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B.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是()。A.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B.强调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
C.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5.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自己的路 B.解放思想,与进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
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诉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民展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正常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创新 B. 改革 C. 革命 D. 发展
10.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的是在实践基础上的()。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
A.实事求是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2.1978年中央工作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法度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的讲话《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因为()。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线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4.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这是因为()。A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包含了实践标准的内容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D.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5.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工人只要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太多的文化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21世纪初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却由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他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并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这些事实体现了新时代工人的新风貌,反映了工人阶级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开始由单纯体力型转变为脑体结合型。许振超的事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哪些核心内容?()。A.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不断创新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A.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 B.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C.解放思想
D.对中国的实际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7.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党的十六在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9.解放思想就是()。A.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D.实事求是
10.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了()。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B.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C.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D.坚持基本原理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相结合 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内在要求和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中()。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1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因为()。A.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B.它不断汲取和带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
C.它主张理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
D.它彻底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一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1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15.坚持与时俱进意味着()。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B.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要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方法进行修改 16.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A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B.看到《共产党员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看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
C.看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第四篇:动物二章
动物二章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单
元 热爱自然 享受自然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鸬鹚》这篇写景散文,以诗一样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为我们展现了三幅画卷。从文中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水乡景色,感受到渔人的悠闲自得,并从渔人和鸬鹚的默契中体会到这更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
《鹭鸶》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蕴,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美;了解并学习文章 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充分、专注地诵读全文,使他们能够读正确、读流利。要通过整体感知,使学生领悟行文思路,领悟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之间的关系。
2.要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使学生能借助画面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 情感。
重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充分、专注地诵读全文,使他们能够读正确、读流利。要通过整体感知,使学生领悟行文思路,领悟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使学生能借助画面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课前准备:
课件、了解鸬鹚和鹭鸶的一些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充分、专注地诵读全文,使他们能够读正确、读流利。要通过整体感知,使 学生领悟行文思路,领悟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 情感。
一、揭题导入
(一)读课题。
指名读,朗读课题后齐读。
(二)教师或学生简介鸬鹚。
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并且捕鱼本领特别高。(展示课件)
(三)介绍鸬鹚喉囊的位置和作用。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老师范读,订正字音。
(二)学生练读。
要求: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课件出示读读认认。
1.自读课文,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4.交流字词理解情况。5.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思考:鸬鹚捕鱼和湖面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展示课件)
(三)讨论,理清文章思路。捕鱼前平静 捕鱼时 不平静 捕鱼后 恢复平静
四、品读课文重点段落
(一)读悟捕鱼前的段落
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优美?将有关语句勾画出来。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湖面的“平、亮、清”(镜子)、小船的“轻、稳、平”(浮)以及渔人悠然的感觉。3.积累语言,指导背诵。
(1)学生试背,教师指导学生背课文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背,看着画面背,闭眼想象画面背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2)指名背诵课文。
(二)读悟捕鱼时的段落
1.品味“一抹”这个重点词语。
(1)学生品读课文第2、3、4段,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本上。
(2)教师点拨: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 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展示课件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3)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教师提醒学生: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比如:好鸬鹚、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我的宝贝、朋友们、小家伙们、小嘟嘟……(4)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再读课文,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组织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并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句子。
(三)品读捕鱼后的平静 1.展示课件: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天色逐渐暗下来,湖面恢复了平静。
体会“恢复”一词的意思。
2.品读思考: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 这是一种____的静,____的静。
相互讨论完成练习。并指导学生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五、教师小结
《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这是一种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动静皆美。这不仅是《鸬鹚》,也是整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份美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地享受它。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美;了解并学习文章 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要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使学生能借助画面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 情感。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一)出示杜甫《绝句》中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的白鹭也叫鹭鸶。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鸶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展示课件
(二)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三)导入新课:
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鹭鸶呢?到底鹭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鹭鸶》开始探寻—— 展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鹭鸶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勾画出来。
(二)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鹭鸶是什么? 展示课件,出示句子: 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四)朗读感知。
三、体会“鹭鸶是精巧的诗”
(一)解释“精巧”是什么意思?
(二)自读思考:为什么作者说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呢?品读第1-5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原因?把具体写鹭鸶精巧的语句勾画出来。
(三)自由阅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划、批注。
(四)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五)品读句子:“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作者具体描写的鹭鸶是什么样子的? 2.鹭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鹭鸶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2自然段的对比、烘托手法)
(六)谈感受:鹭鸶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
(七)感情朗读。
四、体会“鹭鸶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一)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鹭鸶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
学习提示:读课文第6-8自然段,从中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并给找到的画面起名字。
(二)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三)交流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四)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地方的描写使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做上记号。
(五)欣赏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1.钓鱼图——展示课件
(1)理解“钓鱼”的拟人化;引导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2)总结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2.瞭望图——展示课件
(1)思考: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鹭鸶又是怎样的?你认为它是在瞭望吗?
(2)想象说话:
它真的是在瞭望吗?或许它是在。(3)指导朗读:把该句后的问号读成什么符号,才能把这种想象的意境读出来?(省略号)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低飞图——展示课件
(1)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鹭鸶是一种什么感觉?
(2)在朗读中感受。
4.总结过渡:这就是鹭鸶,它钓鱼时的悠闲、瞭望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穷!
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读读第9自然段,并谈感受。(1)自由朗读,思考体会。(2)汇报交流。
①理解:鹭鸶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②回顾课文,指导内化:“鹭鸶,因此鹭鸶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展示课件
5.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段加深体会。
五、深化拓展
介绍有关鹭鸶(白鹭)的古诗:杜牧的《鹭鸶》、张志和的《渔歌子》等。
六、课后作业
(一)收集有关鹭鸶的古诗。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章大题
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确或者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3、实践出真知,所以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
4、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5、客体就是客观存在。
6、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
7、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8、相对真理是指包含错误的真理。
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是不可知论观点。
10、认识的目的是达到理性认识。
11、真理即是客观事物、客观规律。
12、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 , 就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13、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4、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57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实践在认识中其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 68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使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使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3、如何理解真理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和相对性(不确定性)。69 对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一命题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他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与他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及无数个别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61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但是还不深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和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位理论和经验论,在工作中会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5、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5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他们之间的反应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等。因而,它全面的解释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有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和条件 62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其意义: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会变成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第二,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没有得到证实。而将以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并在实践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
实现由理论相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工作)方法。
7、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56+网上答案
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的反映对象的过程。2.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因此主体和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是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3.主体和客体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由制约作用。
8、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30&57
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具体体现为: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即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实践在认识中其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
9、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7+网上答案
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其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综上,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从而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0、简述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的内容和关系。65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其次,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既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即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精度上都是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从“静态”上看,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看来,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二者的统一。第二,从“动态”上看,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们想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11、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67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它就会变成谬误。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但是还不深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和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位理论和经验论,在工作中会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谈一下我们在今天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其次,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既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即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精度上都是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从“静态”上看,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看来,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二者的统一。第二,从“动态”上看,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们想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对决主义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道出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得一切科学理论。
3、如何理解真理的内容和性质。
4、用理论和实践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5、怎样理解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试用这一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
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及其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