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1月电大期末考试广东省管课程-地域文化
2015年1月电大期末考试广东省管课程-
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C)遗迹。A 大汶口 B 河姆渡 C 马坝人 D 客家人
2、(A)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A 广府文化 B 潮汕文化 C 客家文化 D 琼雷文化
3、岭南的“岭”指的是(B)。
A 秦岭 B 南岭 C 北岭 D 丹霞岭
4、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C)方言。
A 吴
B 越
C 闽南
D 闽北
5、秦末汉初(C)建立()。
A 赵佗
南海国
B 任嚣
南越国
C 赵佗
南越国
D 任嚣
南海国
6、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D)代。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道上的粤北南雄(A),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 珠玑巷
B 崖门
C 桑梓乡
D 丹霞山
8、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A)。
A 潮州八邑
B 潮人古邑
C 潮州八府
D 潮人八邑
9、“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C)时期。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
A 两晋
B 两汉
C 两宋
D 明清
10、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C)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
A平B 上 C 入 D 去
11、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D)进入岭南的。
A 十三巷 B 华南巷 C 百越巷 D 珠玑巷
12、汉代所置的(C)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A 象郡 B 桂林郡 C 南海郡 D 广府郡
13、秦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A)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A 赵佗 B 任嚣 C 冼夫人 D 赵眛
14、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D)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A 湖南 B 江西 C 江苏 D 福建
15、陈元光被称为(B)。
A 潮人圣王 B 开漳圣王 C 潮州圣王 D 潮汕圣王
16、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B)。
A 青徐流人 B 衣冠南渡 C 司豫流人 D 乌衣南渡
17、香云纱是岭南特有的衣料。其原材料是(D)。
A 丝绸 B 丝麻 C 纱 D 薯莨
18、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 “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A 姓氏标志
B 籍贯标志
C 行业标志
D 家族标志
19、文白异读是(A)的特色。
A 潮汕话
B 客家话
C 广府话
D 壮侗语系
20、(C)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与野味为主,“无肉不成宴”是其特色。
A 粤菜
B 潮菜
C 客家菜
D 广州菜
21、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民居中典型的(C)建筑。
A 下山虎
B 四点金
C 驷马拖车
D 百凤朝阳
22、(C)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A 广州竹筒屋 B 潮汕四点金 C 客家围龙屋 D 广州西关大屋
23、行花街(逛花市)是(A)的习俗,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
A 广州地区 B 潮汕地区 C 客家地区 D 闽越地区
24、每年农历(B)是北帝正日,民间称为“北帝诞”,各地皆举行大祭北帝的仪式。
A 二月初二 B 三月初三 C 四月初四 D 五月初五
25、粤西广府地区春节期间最有特色的习俗叫“(B)”,主要流行于湛江、茂名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A 送灶
B 做年例
C 祭财神
D 添灯
26、“营老爷”是(A)地区春节期间的一种游神狂欢活动。
A 潮汕
B 客家
C 粤西
D 雷州
27、佛山祖庙供奉的是(B)。
A 南帝
B 北帝
C 南海龙王
D 赵佗
28、(C)是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最大的民间庙会,也是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
A 龙母诞
B 北帝诞
C 波罗诞
D 妈祖诞
29、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D)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
A 漳州
B 泉州
C 福州
D 湄洲 30(B)是民间信仰的核心类型。
A 自然崇拜 B 鬼神崇拜 C 图腾崇拜 D 灵物崇拜
31、从民间信仰来说,西江文化圈可以纳入(D)信仰圈。
A 南海龙王 B 妈祖 C 北帝 D 龙母
32、广东(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
A 汕尾 B 澄海 C 南沙 D 珠海
33、(B)是由粤曲爱好者自由组织,自娱自乐的相对固定的小型团体。
A 双棚窗
B 私伙局
C 外江班
D 雷歌班
34、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C)。
A 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 B 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C 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 D 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
35、岭南四大画家指的是(B)。
A 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和林风眠 B 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和杨善深 C 林风眠、黎雄才、关山月和杨善深 D 赵少昂、林风眠、关山月和杨善深
36、被誉为“中国砚都”的是(A)。
A 肇庆 B 佛山 C 安徽 D 甘肃
37、粤曲以(C)为主要的演出场所,把娱乐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岭南特有的粤曲文化风俗。
A 剧院 B 街道 C 茶楼 D 宅院
38、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
A 丑生 B 小生 C 花旦 D 武生
39、以中国画为基础,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的流派,这就是闻名于世的(C)画派。
A 广东 B 南海 C 岭南 D 南方
40、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他长于草书,尤其出名的是,他以“(D)”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
A 牛毛笔 B 羊毛笔 C 猪毛笔 D 茅龙笔
41、在我国古代诸多的工艺美术中,(A)与玉雕、珐琅、雕漆并称比喻为工艺品中的“四大名旦”。
A 潮州木雕 B 广州牙雕 C 端州砚雕 D 石湾公仔
42、(A)被誉为“排球之乡”。
A 台山 B 开平C 汕头 D 梅州
43、广东三件宝指的是(C)。
A 客家娘酒、王老吉凉茶、老火靓汤 B 粤绣、潮州木雕、端砚 C 烧鹅、荔枝、凉茶铺 D 佛山功夫、岭南书画、客家山歌
44、(A)是近代史上第一条华侨资本经营的商办铁路,建于清光绪三十年。
A 潮汕铁路 B 梅汕铁路 C 新宁铁路 D 广佛铁路
45、广东的“足球之乡”指的是(D)。
A 中山 B 东莞 C 三水 D 梅州
46、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A)凉茶。
A 王老吉 B 加多宝 C 沙溪 D 广东
47、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落”的是(A)。
A 开平马降龙碉楼群 B 汕头陈慈黉故居 C 南口龚氏大围屋 D 东江六杠楼
48、支持家乡(B)是广大华侨华人最为惠民、最为持久的回报家乡的方式。
A 发展教育 B 慈善公益事业 C 投资建厂 D 道路建设
49、“无可奈何炊甜粿”这是(B)侨乡描述移民出行的一句话。
A 客家 B 潮汕 C 广府 D 广东 50、广府侨乡最早的铁路是(A)主持建造的。
A 张煜南、张鸿南兄弟
B 陈宜禧
C 詹天佑
D 冯如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和越城岭是南岭中最主要山岭,合称“五岭”。
A 大庾岭 B 骑田岭 C 都庞岭 D 萌渚岭
2、岭南文化的重要特征有(ABD)。
A 兼容性 B 开放性 C 冒险性 D 务实性
3、从民族民系来看,岭南文化可以大致分为(ABC)。
A 广府文化 B 客家文化 C 潮汕文化 D 琼雷文化
4、汉代所置的南海郡,管辖(ABCD)、中宿和揭阳六县,有近两万户人家,人口近十万人。
A 番禺
B 博罗
C 龙川
D 四会
5、宋元初时期,潮汕民系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ABCD)。
A 朝廷官员的影响 B 闽地望族的影响 C 闽人的大量迁入 D 闽人风俗的影响
6、客家人迁徙的主要动因有(ABCD)。
A 避难外迁 B 官府组织外迁 C 从军从政外迁 D 从商务工外迁
7、潮汕民系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民系,(ABCD)等为世人所瞩目。
A 其语音和结构自成一体的方言
B 善于经营而扬名于世的潮商
C 浓重的族群意识和高度的凝聚力 D 种田如绣花的精细
8、所谓“四头四尾”即家头窖尾、(BCD),是对客家妇女吃苦、勤劳、持家的真实写照。
A 地头屋尾 B 田头地尾 C 灶头锅尾
D 针头线尾
9、岭南常见的布料有(ABCD)等。
A 夏布 B 蕉布 C 竹布 D 薯莨布
10、潮汕传统民居中有代表的如(AB)。
A 四点金 B 驷马拖车 C 跑马楼 D 一颗印
1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与(BCD)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A 冬至
B 春节
C 清明节
D 端午节
12、从崇拜的对象看,中国的民间信仰可以分为(课本97页)几大类。
13、所谓“潮汕三宝”指的是(ABD)。
A 咸菜 B 菜脯 C 甜菜 D 鱼露
14、岭南地区的龙舟竞渡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习俗,分别是(ABD)。
A 起龙 B 扒龙船 C 游龙舟水 D 吃龙舟饭
15、生菜会活动主要包括(AB)。
A 拜观音 B 吃生菜包 C 拜财神 D 抢头炮
16、妈祖是(ABD)、台湾等沿海地区共问信奉的海神。
A 浙江 B 广东 C 广西 D 福建
17、广东音乐并不是广东本土的原生作品,而是在(ABCD)等外地音乐的基础上,融合西方音乐的元素和技巧而成。
A 中原古乐 B 江南小调 C 昆曲 D 秦腔
18、广东汉乐又称(ABCD)等,主要流行于粤东客家方言区。
A 客家音乐 B 儒家音乐
C 汉调音乐 D 中州音乐
19、咸水歌,又称(AB)、后船歌、白话渔歌等。A 疍歌 B 咸水叹 C 高堂歌 D 姑妹歌
20、“潮州歌册”又称(ABC),是流行于潮汕方言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
A 潮州歌 B 七字歌 C 潮州俗曲 D 唱四句
21、广东音乐的名曲有(CD)。
A 《二泉映月》
B 《平沙落雁》
C 《赛龙夺锦》
D 《雨打芭蕉》
22、潮剧的特色很多,包括(ABC)。
A 真声
B 帮声
C 双棚窗
D 童伶制
23、广东清代书法家著名的有(ABCD)。
A
新会陈白沙
B 番禺屈大均
C 嘉应宋湘
D 顺德李文田
24、被誉为“岭南三秀”的是(AC)。
A 岭南画派
B 粤曲
C 广东音乐
D 客家山歌
25、被誉为“岭南三秀”的是(AB)。
A 岭南画派 B 广东音乐 C 粤曲 D 客家山歌
26、石湾“公仔行”又分为三行,有人称之为三绝,分别是(ABC)。
A 瓦脊公仔 B 动物碌胎毛技法 C 山公 D 陶塑
27、岭南地区的潮州木雕与(ABD)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
A 浙江东阳木雕 B 福建龙眼木雕 C 湖南湘南木雕 D 乐清黄杨木雕
28、石湾“公仔行”又分为三行,有人称之为三绝,分别是:(ABC)。
A 瓦脊公仔 B 动物碌胎毛技法 C 山公 D 陶塑
29、广东工艺品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ACD)
A 广绣 B 潮州木雕 C 石湾公仔 D 端砚制作工艺 30、华侨建造侨宅,主要的目的有(BCD)。
A 家人居住 B 防御与安全需要
C 叶落归根的观念 D 炫富心态
三、判断题(请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打符号,如果认为该小题表述正确,请打“√”,否则,请打“×”。)
1、从明代开始,广东省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名称出现,一直用到今天。(×)
2、客家之都是南雄。(×)(√)(√)
5、方言是民系成员认同的基本标志。(√)(课本18页)
6、潮汕近海,故潮汕的对外贸易也十分活跃,潮汕出国谋生的人也特别多,以到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者居多。(√)(课本3页)
7、雷州话和海南话相近,历史文化亦相近,故而合称琼雷文化。(√)
8、南宋王室也在战乱中逃往广东,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在广东沿海来回奔走而走投无路,最后在广东的新会崖门赴海而死。(√)
9、自汉代始,广州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史上第一个海关设置地。(×)
10、潮汕民系的形成,从西汉开始积累,直到“宋元时期渐见端倪,至明清时期臻于成熟”(√)
11、“青徐流人”、“司豫流人”指的是从中原地区被流放到南方的人,是潮汕民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秦代以前的广东是越族人聚居的地区,被称作“百越之地”,这些在历史文献中有不少记载。
4、民性的形成与民系的生物即血统、地理要素即疆域、气候、地形、物产等和文化要素有关。
12、客家话被客家人称之为“祖宗言”,是客家人日常交流使用的一种方言,它既保留了汉族的语言文化特征,又融合了土著居民及其他异质的语言文化内容。(√)
13、广东借助其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交流时,粤语成了除普通话以外的最重要方言。(√)
14、广府的茶楼文化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每桌一壶茶,每人一个杯,按人头收费。(√)
15、“客家”,顾名思义就是指作客他乡,以他乡为家。(√)
16、客家人的崇文意识与其“衣冠南渡”背景和南迁后的生存状态存在必然的联系。(√)
17、潮汕话也有人称为“福佬话”,在潮汕话中,“福佬”与“鹤佬”谐音,实际上是“河洛”的讹传,所以,潮汕话来自于中原古音。(×)
18、与其他方言比较,客家话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文白异读的现象很突出。这与客家人崇文尚祖的观念有关。(×)(√)(课本34页)
20、“工夫”,原是一种茶名,后来才演化为一种泡(烹)茶的技法的。(√)
21、“下山虎” 又名跑狮,这种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整座格局前低后高,像只下山的老虎,因此而得名。(√)
22、粤东地区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不在清明祭祖扫墓,而是在重阳节。(×)(课本70页)
23、“自梳女”是广泛流行于广东的一种习俗,解放后消失了。(×)(广府民系内)
24、最早的布马舞是表现潮州女英雄“许夫人(即陈壁娘)”救驾的传说。(√)
25、粤剧,广府人称之为“大戏”,是岭南最重要的地方剧种。(√)
26、号称“岭南第一侨宅”的是开平碉楼。(×)
27、烧瓦塔是潮汕、客家民间七月半(鬼节)一种仪式。(×)
28、厚葬和超度既是一种民间信仰形式,也贯穿了传统的伦理观念。(√)
29、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音乐中锣鼓类的一种,常用于潮州歌册的演唱伴奏。(×)30、骑楼是岭南地区临街商业楼房一种下店上宅的建筑形式,源于岭南,是为了适应亚热带燠热多雨的气候环境而建造的。(×)
31、七月十五在岭南也是一个大节日,与道家“目莲救母”的故事有关,后来糅合了佛家的超度以及民间的鬼神祭祀文化。(×)
32、飘色台面上坐立的人物造型称“飘”,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屏”。(×)
33、最早的布马舞是表现“开漳圣王”的传说。(×)
35、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几乎都是龙母信仰区。(×)(×)
37、新宁铁路由台山籍旅美华侨陈宜禧筹建,从台山直通广州。(×)
38、雷剧用雷州话表演粤剧,这是雷剧能始终扎根于雷州大地的生命力保障,也是最突出的特点。(×)
39、被公认为中国足球第一人的是梅州人李惠堂。(√)40、“王老吉”凉茶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受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中国有关法律的永久性保护。(×)
19、广府话的一些方言词语,来自原居民(百越古族),所以其他民系的人听不懂也看不懂。
34、民间信仰充满鬼神荒诞之说,不利于社会稳定,应该予以引导,引导不了的,应予消除。(×)
36、作为传统特种手工艺,传统广绣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四、综合分析题。请阅读下面的情境故事,回答故事后面所附的问题。题1:
一个在广州出身长大的女孩在梅州工作,并在梅州与一个潮汕籍男孩恋爱。他们约定在春节举行婚礼。男孩的父母希望他们按潮汕的婚俗办婚礼;女孩是独生女,父母希望他们在广州按广府人的方式办婚礼;同事们说,你们在梅州工作,家也安在梅州,应该按当地的客家习俗办婚礼。两位新人却发愁了,„„
请替这对新人解愁,回答:
1.如果按潮汕婚俗,他们的婚礼如何进行?(参照课本第82页,潮汕民系的婚礼仪式数下的第1段(在潮汕民系的婚礼仪式中„„),第2段第一句,第3,4段的内容。)
2.如果按广府婚俗,他们的婚礼如何进行?(参照课本第81页,参照广府民系的婚礼仪式数下的第1、2、3、4、5段的内容,3.如何按客家婚俗,他们的婚礼如何进行?(参照课本第83页,客家民系的婚礼仪式数下的第2、3、4段内容)
4.你认为这对新人应按哪种婚礼形式更合理些?
(给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建议,并写出理由。参考:我认为这对新人应按客家习俗办婚礼更合理,因为他们在梅州工作,可以按当地的习俗办婚礼,这样双方的父母比较容易接受,不会觉得哪头重哪头轻了……等等)题2:
小新在长春工作,第一次到广州来玩。接待他的广州朋友把他接到酒店后说:明天早上8点15分我来接你,请你喝茶。小新认为喝茶很消食,一早起床后就在酒店旁边的小食店吃了一碗米粉和两个肉包。广州的朋友按时到来,并带小新到了一家酒家,店内已坐了很多人。找到位置坐下后,广州的朋友叽哩呱啦地和服务员说了几句小新听不懂的广州话,并在一张菜单纸上画了几下。不一会,服务员送来了茶水,还有各式各样的点心和蔬菜。广州的朋友倒上茶后,指着各式点心招呼小新:请,趁热吃。小新一进酒家的门就开始纳闷,不是请我喝茶吗?怎么到酒家来?还点了这么多吃的?看看其他桌的人都是在不停地给茶壶加水,上各种点心,小新不好意思地说:我不知道你说的喝茶就是到酒楼吃东西,我一早就起来吃过早餐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却吃不动了,真可惜!广州的朋友一听,连说对不起,直怪自己没有说清楚,并安慰小新:没关系,我们今天先吃一点,明天再来。小新不解地问:广州人说的喝茶真奇特,那你们说的工夫茶又是怎样的呢?
请你给小新解答:
1.广府人说的喝茶或饮茶有什么文化特点?(参照课本第45页广东“饮茶”数下第1段第1、2、3、4句话(,广州人称“喝”为“饮”„„最具代表性的一项)第2段第46页(广州最早出现的新式茶楼„„如所谓的”九如三居”.随着商业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经营至今.第4段1、2句话的内容(广州人饮茶其实„„),第5、6段的部分内容。)
2.工夫茶是指什么?其冲饮方式有什么特点?(参照课本第47页,潮汕功夫茶数下的第1段的第1、2句(潮汕功夫茶,起源于明代,……泡茶的技法。);第2段的第一句(功夫茶的基本特征…,参照第48页第1段(潮汕功夫茶一般不用……及后面的“十法”及“八步法”)
第二篇:地域文化课程总结(推荐)
地域文化课程总结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学习,我对汉唐时期的文化有了很深刻的了解,该课程贯通我国汉唐历史文化发展,全面而重点地介绍汉唐历史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规律,包括汉唐历史文化沿革、汉唐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皇室文化、教育文化、城市文化、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核心,遵循汉唐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客观事实,吸纳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各个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史论的形式展现汉唐历史文化,突出汉唐历史文化的特色,有利于学生对汉唐以及中国古今历史、文物遗存、名胜古迹、风俗文化的了解,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从而使我对祖国民族历史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汉唐盛世
汉唐盛世形成的原因:
1、经济基础:无为而治,修养生息。
2、社会基础:以民为本,广施“仁政”
3、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化
道德文化基础:进取、包容、开放、昂扬的汉唐人文精神
二、汉唐文化汉唐文化,是在两汉和唐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衍生于关中大地的汉唐文化,具有封建宗法社会农耕文明的显著特点,它的政治文化具有相当稳定的传承性。与秦文化比较,汉唐文化更具有开放、吸纳、兼容的气量和 能力,汉唐文化的文化表征及其特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开放性。无论是汉王朝还是唐王朝,毫无例外的都是以开阔的胸襟接纳外来文化,主动吸纳异域文化的营养;
(二)兼容性。汉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道儒释的烙印。
二、长安汉唐儒学的发展:
中国儒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班固)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1、董仲舒与新儒学 :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汉武帝时期,提出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国家之治关键在于国君。国君首要的是用人。用人得当,方法正确,国家就会大治。反之,国家就会大乱。因此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即新儒学,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第第三,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
四、“三纲五常”理论。
三、佛教在汉唐长安的传播: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释迦摩尼是佛教创始人。
佛教在长安广泛传播始于东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出现了第一次传播高潮。
四、道教在汉唐长安的传播:
创立于东汉时期,形成于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 达到鼎盛时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
其实汉唐文化还有很多很多精华,我只是选取了一部分去总结。还有很多很多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领悟。把我国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我们也要继承汉唐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第三篇: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徽州文化浅谈
《安徽地域文化》
------课程报告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关于对徽州民俗及泗州戏的浅谈
居住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徽州民居可以从村落、住房和房屋装饰三个层次来反映其民俗文化。
徽州地区的村落,兴建之初就重视村头组景,在进村口的地方,通常利用不同的山势、岗峦、溪流、,配置以牌楼、亭榭、宝塔、桥梁,形成优美的风水园林景观,人称之为“水口”。许多民居,还精于雕镂装饰,通过宅门的门罩、窗楣、柱础等予以体现,其精美的雕琢,从工艺、构造到图案,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徽州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园林、绘画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推进了徽州“水口园林”的发展。徽州村落的景观很特别,最宏丽的建筑首推宗祠。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具有宗教般的神圣意义,所以普遍建得比更高大、更华美、更气派,使人身临其境时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神圣崇高、肃穆敬畏之情。由于中国位居北半球,为了采光和防御冬季寒冷的偏北风,住房屋多向南而建;为了耕作和取水,房屋多建在河之北岸,且北有靠山,即建在南向的缓坡阶地上。缓坡阶地上的村落排布呈现阶梯状,从山坡往下看,民居错落有致,构成良好的俯视景观,同时也构成理想的生态景观。
徽州民居围墙一般很高。男人大都在外经商,此墙便起着防盗、对女性禁锢的作用。徽州民居都设有天井,它们起着通风透光的功用。天井的设计也有一层深意,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处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枧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意为“财不外流”。在正厅,一般都有供桌,供桌上往往摆着这两样东西:一面镜子,两方笔筒状的瓶子,谐音为平、静,近代出现了自鸣钟以后,则将它放在中间。三者合起来,终生平静也。中堂两侧是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些对联道出了徽州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村落,从形成之初就注重选择一种良好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除了通常的良田美宅外,还与周围地势山林等物质构成要素有关。
徽州民居的装饰也极有特色。一个古村落,一条古街道,一栋古民居,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向人们述说着曾经发生在它身上的历史和所反映的文化。如徽派古建筑,就以它精美的新安雕刻、淡雅的青瓦白墙、变化丰富的马头山墙和大量的楼阁牌坊为特色。徽州大门上建有门罩或门楼。门罩在离大门门框上部少许地方用水磨砖做成向外突出的线角及装饰,顶上覆以瓦檐,复杂的则在下部用水磨砖做成垂花门形式,两旁各置一垂莲柱,中间施横枋两层联系。门栋、门罩、柱础、梁架、窗户、栏杆等部位都有雕刻,这些雕刻虽民间艺人所作,但却是令人惊叹的艺术品。民居的雕刻图案取材广泛,凝聚着徽州人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泗州戏原称“拉魂腔”,又叫“肘鼓子”。叫它“拉魂腔”,是因为它唱腔优美迷人。叫它“肘鼓子”,多数人以为是它曾用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其实都说错了。“肘鼓子”是由“周姑子”演变来的。
早先,在山东有邱、葛、张三位民间艺人,把当地许多动听的民歌、小调和民间乐曲“太平调”、“猎户腔”等揉合成一种新的民间说唱,又分别传说到皖北、鲁南、苏北,后来发展成为受人喜爱的泗州戏,柳琴戏,淮海戏。
单说当年邱门老师邱哥,单枪匹马到安徽泗州一带演唱。由于他嗓音宏亮,唱腔好听,表演传神,再加上相貌英俊,待人随和,很是招人喜爱。他走村串户,上集赶会,许多男女老少跟着瞧、撵着听,直唱得人们魂不附体、忘了寝食。这一天,周家集有个姓周的大户人家为小姐过生曰,请邱哥去“唱堂会”。他在客厅唱,周家老爷起先只准小姐在绣楼上听。哪知,小姐听着听着就下了楼,来到客厅的屏风后面听。由于这位小姐平时爱好抚琴吟诗,所以她一边听、一边就能跟着邱哥唱。大概是 老爷和客人们都听迷了,小姐来了他们也没发现,一会儿唱完了,小姐除重赏他外,还在银包里偷偷夹了一只玲珑剔透的“玉斑鸠”(戴在手指上的玉器)。从此,这位周家姑娘经常和丫鬟一起偷跑出去听戏,还经常把自己的“私房”资助给邱哥添“行头”、“买乐器”,这样一来二往,两个渐渐地蒙生了爱慕之情。在那旧社会,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周老爷知道此事,狠狠地教训小姐一顿:“你是大家闺秀,金枝玉叶。怎能和一挨门乞讨的‘戏花子’接近呢!还把我的玉器偷给他,我看你的魂被唱戏的拉去喽!”一气之下,命家人连夜把邱哥赶出周家集。邱哥一走,四方谋生,去向不明。周家姑娘在绣楼上茶不思,饭不想,整天整夜地倚着楼窗哼着跟邱哥学的“拉魂腔”,呆呆地看着远方。小姐的心思瞒不过贴身丫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买通家院,带着小姐从后门逃出家园。她们历尽艰辛,在泗州城附近找到了邱哥,结为百年之好。这位周姑娘聪明好学,不久就能和邱哥同台演唱小生小旦戏了。她那婉转甜润的唱腔。窈窕秀美的身段,惟妙惟肖的表演,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泗州。那才真的把听戏的魂都拉去了呢!起先人们还叫不出这叫什么调、什么戏,就直呼演唱这个调的人名字。一传十、十传百,就叫开了听“周姑子调”。后来他们又就地取材,自制一个两根弦的土琵琶,就用那只“玉斑鸠”套在指头上作为弹琵琶的拨片,以后又演变用竹子、牛角料子制成,一直沿袭到现在。
泗州戏有传统大戏八十多个,小戏和折戏六十多种,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其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
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演出时有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怀中抱月、凤凰双展翅等,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除了运用于本剧种伴奏外,还被国内外中西乐队选用,影响颇大。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较其它剧种更显密切。
宿州市还有许多民间剧团,是靠事主家和大队包戏的钱,大部分演员都40多岁,但他们唱腔优美生动,一般在泗县,灵璧县,埇桥区的一些县镇演出,像陈若梅、代兵等等一些演员深受观众喜爱,前不久还在元一新天地商业地产奠基仪式上举办持续一周的票友会,在市内反响热烈。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经一系列的努力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宿州人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泗州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第四篇:电大作业闽南地域文化
第 1 大题:(得 40 分)单项选择题 1.(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B.C.D.陈襄
郑穆
陈烈
周希孟
正确答案: A.2.(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B.C.D.郑思肖
林希逸
章友直
吴激
正确答案: A.3.(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清代()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A.B.C.D.何秋涛
陈梦雷
李光地
林侗
正确答案: B.4.(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A.B.C.D.边景昭
李在吴彬
宋钰
正确答案: C.5.(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明代晋江人()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A.B.C.D.郑鸿逵
王忠孝
黄景昉
谢杰
正确答案: C.6.(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刘念兹在《南戏新证》中指出,()剧本之多,“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A.B.C.D.莆仙戏
闽剧
芗剧
梨园戏
正确答案: A.7.(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建闽越人图腾()
A.B.蛇
鸟 C.猴
D.狗
正确答案: A.8.(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A.B.C.D.高甲戏
歌仔戏
梨园戏
竹马戏
正确答案: B.9.(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吃不尽鱼虾渔鲜。”属于()。
A.B.C.D.海上渔歌
水上渔歌
闽南渔歌
闽东渔歌
正确答案: B.10.(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A.B.创始阶段
成熟发展阶段 C.D.进一步发展 创造性发展
正确答案: A.11.(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福建作家()把时代社会的重大主题纳入词中,把爱国主义题材引进词的领域,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对后来辛弃疾爱国词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归来集》、《芦川词》。
A.B.C.D.李纲
刘子翚
谢翱
张元干
正确答案: D.12.(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A.B.C.D.泉州东岳行宫
德化石壶殿
惠安青山宫
龙海白礁慈济宫
正确答案: D.13.(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著名思想家()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他的文学观与封建正统的文学观相对立,著有《焚书》、《李氏文集》及诗话《骚坛千金诀》等。
A.B.C.D.李贽
陈第黄道周郑善夫 正确答案: A.14.(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近代福建作家()的诗歌理论将论诗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联,其《射鹰楼诗话》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彻底改变了以往诗话回避现实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诗话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地位。
A.B.C.D.张际亮
梁章钜
谢章铤
林昌彝
正确答案: D.15.(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出现了以收精炼气为主的“炼养派”和以役使鬼神为主的“符箓派”,一些著名道士都分属这两大派。
A.B.C.D.唐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正确答案: B.16.(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近代重要诗派“同光派”闽派诗人领袖(),其浩繁的《石遗室诗话》力主“三元说”,对中国近代旧诗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A.B.C.D.陈宝琛
林文
陈衍
林直
正确答案: C.17.(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祖籍浙江平湖的()于1929年1月入闽后,先后在闽南十四年时间,曾挂锡过厦门、南安、泉州、惠安、晋江、漳州、同安、永春等闽南名刹51所,并创办了“南山律学院”。
A.B.C.D.太虚法师
常惺法师
印顺法师
弘一法师
正确答案: D.18.(应得 2 分,实得 2 分)泉州拓庆寺沙门静、筠二师于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合撰的()二十卷,为禅宗现存最古的灯史。
A.B.C.D.《高僧传》
《释门正统》
《宋高僧传》
《祖堂集》
正确答案: D.19.(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唐代高僧长乐人()在《禅院规式》(又称《丛林清规》、《百丈清规》)中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佛教中国化,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A.B.C.D.慧海
怀海
希运
灵祐
正确答案: B.20.(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剪纸在()被称为“铰花”,它以“鸳鸯”、“龙凤”、“牡丹”、“鱼草”、“蝙蝠”、“鹿”等组成鞋花、肚围花、猪头花,表示吉祥如意。
A.泉州 B.C.D.漳浦
柘荣
浦城
正确答案: B.第 2 大题:(得 24 分)多项选择题.(应得 3 分,实得 3 分)一般认为闽南十音是从北方传入闽南,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闽南的()中许多精华,形成了浓郁地方风格。
A.B.C.D.伬唱 民间戏曲 民歌 民间器乐曲
正确答案 B.C.D.2.(应得 3 分,实得 0 分)闽文化的独特形成过程使闽文化具有()延伸性、易移性这些特点。
A.B.C.D.多元性 难融性 双向性 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 A.B.C.D.3.(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州十番。音乐的曲目有百余首,曲调来源有()。
A.B.C.D.曲牌 小调 哗牌 打击乐 正确答案 A.B.C.D.4.(应得 3 分,实得 3 分)寿山石雕艺术特色是“石”,即根据()和石色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也称“因势造型”,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A.石材 B.石质 C.石纹 D.石形
正确答案 B.C.D.5.(应得 3 分,实得 0 分)
闽西山歌主要有()。
A.客家山歌 B.龙岩山歌 C.连城山歌 D.汀州山歌
正确答案 A.B.6.(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南剑三先生”指的是()。A.杨时 B.罗从彦 C.李侗 D.刘勉之
正确答案 A.B.C.7.(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山水诗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B.远离战乱中心)C.漫游生活的影响 D.藏书丰富
正确答案 A.B.C.8.(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专志的主要特色是()。
A.寺庙志多 B.山水名胜志多 C.艺文志多 D.书院志多
正确答案 A.B.9.(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寺藏佛学经典浩繁的原因是()。A.刻经历史悠久
B.朝廷多次向各寺颁赐经书 C.海外寄赠 D.寺院购买
正确答案 A.B.C.10.(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福建宗教中道禅合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A.理论混为一谈 B.寺观合融
C.在打蘸拜忏等表演活动中杂混 D.在服饰上不分
正确答案 A.B.C.第 3 大题:(得 28 分)是非题 1.(应得 2 分,实得 2 分))。1928年,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首次回闽南演出,受到漳州、厦门等地乡亲们的喜爱,于是又在闽南故土迅速发展。()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福建虽然在唐代才得开发,但戏曲形成的时间却几乎与全国同步。()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劳动生活是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唯一因素。()
是
正确答案 否.(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福建不少戏曲唱做俱佳,其表演程式和科步动作,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因此福建舞蹈不少直接脱胎于戏曲。()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有人把孔孟称为第一期儒学,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闽学,就没有理学;没有理学,就没有新儒学。()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闽学以朱熹理学思想及其学派的确立为主要标志,朱熹殁后,闽学就不再发展了。()
是
正确答案 否.(应得 2 分,实得 2 分)福建小说不发达,与语言这个构成小说最基本的要素关系极为否
密切。福建方言不但在语音上、还在词义上与传统书面语言差距极大,无法写成书面语言,而小说中最丰富形象的语言往往在这些土话俚语之中,这不能不说是福建小说家的一个悲剧。()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伊斯兰教在泉州很活跃,这与穆斯林人数急增有关。()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没有哪一个省的穆斯林来源有福建这么广泛。()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处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立雪程门”,讲的是宋代崇安人游酢、将乐人邵雍受业于程颢、程颐的故事。()
是
正确答案 否.(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福建道教音乐具有独特的乡土味,它从福建民间音乐和戏曲中汲取营养,又给福建民间音乐以多方面影响。()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福建木雕一出现就是一种独立的木雕工艺品种,龙眼木是主要木雕材料之一。()
是
正确答案 否.(应得 2 分,实得 2 分)否 福建在唐以前称作“七闽”,唐玄宗时,取福州、建州各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从此有了福建的名称。()
是 正确答案 是.(应得 2 分,实得 0 分)否
福建佛教不出家的“菜姑”与出家“菜姑”并没有根本区别的。()
是
否正确答案
第五篇:宿州地域文化课程报告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报告
————走进 宿州埇桥马戏
文化内涵的丰富,是任何艺术门类的灵魂,马戏也不例外。从狭义文化的角度来说,马戏艺术的文化内涵是指杂技表演所反映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
宿州埇桥马戏,是根植于宿州深厚土壤的民俗文化,这一民间艺术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传统精神。当代宿州马戏虽然吸纳了不少欧美马戏的服装、道具特长,增加了装饰性、安全性,但骨子里还是保持着民族的特色。比如服装:大黑的庄重,大红的喜庆,金黄的华丽,白色的典雅等等,都是有别于西方马戏团豪华、炫目的色彩;就连马戏节目的内容编排甚至取名上,也是本土文化韵味儿十足——《马上封侯(猴)》(猴子骑马)、《小二黑结婚》(狗熊迎亲队)、《马踏飞燕》(马术)、《八步赶蝉》(马术)、《双猴点炮》、《狮虎迎宾》(狮虎“抱拳行礼”)、《新武松打虎》(人虎摔跤),等等,无不流露出华夏民族文化的风采。
征服自然的强劲精神。动物表演是人们对马戏的通俗说法,说到底,就是人类(驯兽师)训练和驾驭兽畜的节目。我国古代已有驯鸟及虫蚁之类的表演,对猛兽凶禽的驾驭历来是中国传说中的神仙和勇士的标志。通过对兽畜的驯养,证明人类对自然的协调和征服能力,显示了人类的勇敢和智慧,带给观众惊险、刺激、诙谐和欢乐。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的确,宿州马戏带给人们的正是这种力量的美。《狮虎大座》、《狮虎滚筒》、《狮虎迎宾》、《狮虎打滚》、《人虎摔跤》、《人狮摔跤》、《狗熊杂耍》、《猴子走钢丝》等表演类节目,凶猛的狮虎俯首称臣、笨拙的狗熊身手不凡、乖巧的猴子灵光四射,所有这一切,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动物的“听话”和“乖巧”,更多的是惊奇、刺激背后的慨叹:驯兽师了不起!这不仅是马戏节目的成功,也是人和动物共同的毅力、韧性的角逐与较量,是人类和动物意志对抗的成功,因为即使动物明星们和驯兽师朝夕相处有了感情,但是本性使然,它们也不会主动向人类“请求”:驯化我们演出这些高难度节目吧!乐观向上的游戏精神。马戏场上总是笑声不断,它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成人寻找自己童年世界的最佳场所,这一切,均来源于马戏的游戏娱乐精神。这种游戏娱乐精神并不单指表现形式上的幽默、滑稽,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宿州马戏已经超越了单纯技巧的锤炼和形式上的雕琢,培育出了一种蕴涵着积极生命理想的艺术精神,再现了中国人生生不已、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
宿州马戏表现出来的这个文化特征,从它的源头就开始呈现。
跑马卖解、走街串巷,是旧时期宿州马戏流动演出的一种形式:马戏班子每到一地,临时圈起演出场地,观众都聚集在场地周围观看,耍猴、逗狗、狗熊杂耍,一边演出,一边敲锣打鼓、说唱和伴奏,演出结束后再挑担步行,满面风尘,却自得其乐。这真应了一句老古语——要饭的牵个猴,玩心不退。其实这种“玩”,不但是艺人们谋生的需要,也是游戏精神的体现。
宿州埇桥经过几代人与狼共舞、与虎为伴的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亦农亦商、亦智亦勇、亦庄亦谐的艺术特点,其流动演出的模式,虽然经济效益不如固定演出好,但成本低、灵活性大,为相当一部分马戏团所采用。这种春播秋收返乡、农闲外出演出表演的候鸟迁徙般的演出模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给全国的观众送去了欢乐和笑声,成为基层群众享受文化娱乐的一个重要补充。
姓名:吕景苹
学号: ***05 班 级 :
专 业 : 护 理 本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