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唐维稳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范文)
安全稳定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与举措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32)
摘要:校园的安全稳定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是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各部门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提出了有利于高校保卫工作创新发展的途径。关键词:高校维稳;保卫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维护高等学校安全稳定,既要靠法制,也要靠教育,更要靠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参与和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及时妥善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高等学校稳定,是学校各级党组织各部门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而保卫部门更是首当其冲。因此,准确把握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稳定工作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科学发展观对学院保卫工作建设和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意义分析
高校人口流量较大,情况复杂,学校对学生安全稳定问题一直绷着高度警惕的弦,要不断创新学校安保机制,逐步形成了学校安全工作齐抓共管格局,开门问安保,关门查隐患,时时严防范,天天保平安。强调校园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大于天的理念。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立了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公开信息,接受监督,提高实效。为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保卫部长年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定期为师生开展法制、安全知识教育,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以多种形式宣传交通、消防、饮食、活动、地震、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建立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护学巡逻队,分工合作,共同为校园安全稳定筑起铜墙铁壁。
1、是落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的迫切需要
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是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就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周边形形色色直接针对学生的服务网点星罗棋布。“三室两厅 ” 往往是各类纠纷的“策源地 ”;二是校外居民向学生出租房屋,或利用自住房改建成“周末房 ”、“ 钟点房 ” 供学生使用,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三是社会上的一些非法中介组织或个人,借勤工俭学之名,行骗欺诈钱财之实;四是周边环境复杂,我院南、北校区相距较远,北校地处闹市,周边环境复杂,校园面积小,校内拥有师生、职工子弟及家属近6500人,人员高度密集,大部分学生年龄小,综合素质不高,自制能力较差,目前实行的是校园半封闭的管理模式。南校属市郊,周边环境更加复杂,校园面积大,校内拥有师生、职工子弟及家属近1万人,校园人员相对分散;五是在校学生结构复杂,年龄相差较大。六是目前,保卫队伍的建设在梯次发展方面和培养接班人方面还存在不足;七是宿舍管理员、宿管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在宿舍被盗时有发生,更甚者,出现问题时,不能行之有效的及时处理;八是南校区由于自来水问题,现已配备的消防器材、尤其是消防栓形同一种摆设;九是整个校园用于安全防范的技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十是学院对校园维稳工作、安全生产、治安防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情报信息、庭院建设投入较少等。要消除这些隐患,就必须加强管理,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而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考评机制是促进安全稳定工作“全员化、系统化、经常化”的重要举措。
2、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以“扩招、并校、升格、建楼”为特征的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显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制定科学的制度及相应的配套机制,无疑是保障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在安全稳定工作方面存在着“三多三少”“宣传的多,落实的少;突击性活动多,长期性活动少;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的现象,普遍缺乏长效机制,因而安全稳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很紧迫的任务,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1.3 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举措
构建和谐高校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且应该成为社会和谐的表率。和谐高校建设包括:校园内良好的教风、学风以及人际关系和谐; 校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统一;学校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协调发展。和谐高校的首要条件是校园的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高校就无法实现发展,更谈不上和谐。因而,构建高校安全稳定考评工作机制是落实学校维稳工作责任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
3、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保持学校稳定,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环境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只有维护好高校的安全稳定,才能使广大师生在安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才能保障全校各级各部门在正常状态下各司其职地完成岗位工作,才能使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各项目标得以顺利地实施和实现。反之,则会直接导致校园秩序的紊乱,各级领导和部门的精力受到影响和牵制,学校发展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
1、实行抓领导措施,落实安全稳定责任
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和具体化,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个人。实行了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责任包干制,强化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并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将安全稳定管理工作与高等学校领导、系领导和教师评估考核紧密挂钩,各校与院、系签订目标责任书,各院、系与辅导员、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落实安全稳定责任。
2、实行抓活动措施,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氛围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各高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共铸诚信”、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主题活动。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开展寝室文化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爱国诗歌朗诵、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红歌会”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以艺术、体育、科普为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从而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氛围。
3、实行抓重点措施,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稳定工作机制
各高校结合高等学校维稳工作特点,集中主要精力,狠抓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提高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维护高等学校稳定的能力,首先是要加强维稳形势的研判分析,其次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各高校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再次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注重治理各种影响稳定的因素,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增强快速反应能力。高校针要对维稳工作实际,不断做深做细做实预案,强化应急演练,确保高等学校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依法果断妥善处置,把事态控制在初始阶段、控制在校内。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落实了维稳工作责任,使维稳工作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维稳工作网络体系和工作机制。
3、实行抓教育措施,培养师生良好的安全稳定意识
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举办黑板报、墙报、征文竞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稳定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宣传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展示广大师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三是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学习英雄人物舍己救人、维护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上,弘扬时代正气,唱响校园主旋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实行抓就业,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服务体系,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流程。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加大了学生实习、实践工作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坚持“走出去”开拓就业市场与“请进来”举办就业招聘会相结合,认真做好 “校企合作”、“村官计划”、“特设岗位”、“优秀大学生选调”等学校与社会国家合作的重点项目的宣传、动员和服务工作。加强信息宣传力度,利用短信平台、网站、电话、QQ群等形式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注意事项的讲座。同时实行辅导员、指导老师全面跟踪毕业生就业的情况。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学院维稳工作创新发展
1、构建三级管理为平台,解决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体制问题
对学院办学规模而言,在校师生员工一万多人,如果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来保障学院安全,那可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安全工作应该而且必须坚持“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应当构筑学院安全工作三级管理平台即:学院党委行政对学院安全稳定向上级部门负责:学院保卫部门是学院安全稳定工作的职能执行部门,对学院内部安全稳定进行管理、指导和协调;学院各院、系、部、处室部门的安全稳定负责,接受保卫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各部门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范围内安全稳定负直接责任、三级管理的平台基础是各部门工作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按章办事、安全工作三级管理以制度建设为纽带,通过不断完善和充实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来落实各项任务和责任:综合治理以群防群控为主线,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患能力,确保学院稳定、师生员工平安。
2、实行目标管理 ,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管理机改革
发展和稳定是学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只有稳定的环境,才能巩固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安全稳定工作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 》(中发 [ 2001 ]14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的通知(湘发[ 2001 ]25号)为指导,把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方针贯穿安全保卫工作全过程,实行安全稳定目标管理,绩和效同时考核。安全稳定工作不仅仅要看结果,更重要的是看安全管理的过程,因为只有安全管理过程落到实处,安全稳定才有好的结果。
3、合理加大投入 ,开展科技创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离不开科学技术,面对犯罪形式的多样化、手段的智能化、事故起因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校园日益开放的趋势,仅仅靠人、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为学院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等重要设施安装防盗、防火技术监控、报警设施,这样虽然加大了投入,但安全防范工作肯定会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表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园安全治安保卫水平,所以,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大力提倡学院校园科技创安工作,建立以提高安全防范措施的科技含量为重点;以技术防范为途径,以提高防范效果为目的,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宗旨的新型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4、构筑有效防范体系
构筑有效防范体系,解决学院重点安全问题校园安全稳定必须协调管理,全面防控。当前,学院安全和稳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构建校园安全稳定防控工作体系是形势的需要,是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自身的需要,这是一项长期而又重大的任务,学院党政要加强领导,各职能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形成“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广” 的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把安全和稳定工作纳入学院总体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布置,通盘考虑。学院领导和保卫部门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从“讲党性、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明确职责,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好。
总之,维护高等学校稳定,是学校各级党组织各部门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而保卫部门更是首当其冲。本文首先分析所在单位保卫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影响高等学校稳定的因素,充分了解高等学校的安全形势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了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提出了有利于高校保卫工作创新发展的途径。参考文献
[1] 王迪.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中作用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9(21)[2]王阮芳.李剑.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01).
第二篇: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一个幸福,和谐,公正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3建设和谐校园是教育学生成材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全面提高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是传成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是教育和培现代化人才的阵地,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物质条件,而且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无形的精神文化展示着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而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教育及熏陶处在这个大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成长成熟.同时,这种催人上进的文化力量也在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其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增强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材.4建设和谐校园是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保证
和谐的学校教育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使学生形成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人类已进入一个新文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变的非常迅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以致使校园文化恣意传播.校园文化在某些学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以致有人把校园文化概括为“新生一个书包两个碗,宿舍教学楼图书馆;老生一副眼镜两个书〔证书和推荐书〕,网吧电游录象厅”.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严重影响困扰着我们的校园.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阵脚很容易受到冲击而转移.青年时代正是尝试新事物,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稳定,对文化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具有心理不确定性,因而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不良文化.因此,高校要建立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正确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5建设和谐校园是增强凝聚力的后盾支持
和谐校园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无形的形成了一股向心力,激发师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共同奋斗.而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就是一种合作精神.2000年,武汉大学曾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具有相对优势的〔65分以上〕的是”爱国精神“,”专业水平“,”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大学生相对不足的是“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从以上可以看出,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无疑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向,价值去向为一体,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能使学校在凝聚力,对内吸引力和向心力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篇:浅谈大学生维稳意识与构建和谐校园
浅谈大学生维稳意识与构建和谐校园
班级: 学号: 姓名: 前言:三年的时光就像是一条河,你要度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而大学就相当于一座桥。既然选择了桥,就要遵守过桥规则,在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桥,从而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我们踏入这个世界始,我们言行举止的无时无刻都遵守着一定的约束。而这一无形的约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称的规章制度。那些规章制度众所周知的,是约定束成的,没有用白纸黑字摆在眼前,而且这是我们生存于这世界的基本准则,如果不遵守这些,你将很难生存。而其他的规章制度是针对于相应的特殊。
摘要: 大学生树立安全维稳意识、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关键词:安全维稳 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本周班主任带着我们开了班会,主要内容是安全维稳,在班会的进行中,老师说了很多切身经历,以及社会不法分子的“诱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广泛、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而我国未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创造群体将是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大学是知识创新力量集中、技术创新手段先进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大学生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各个领域中,全方位寻找自身所属的位置,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整体实力。
想要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要把自己当成校园的一部分。如果说校园是一座摩天大楼,我们这每一份子就相当于是砖。成为大楼的一员后,我们就是缺一不可的一部分。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学校。所以应当把学校与自我溶为一体。校园的和谐离不开我们遵守校园的规章制度,然后为校园作贡献,这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应提高自身素质,不去荒度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各种能力。
和谐校园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的模式。
我认为和谐校园应该具备以下三点特征:第一,校园内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校园内的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面感到身心愉悦;第三,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健康稳定全面的发展。
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都会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也关系着校园和谐,首先与同学之间 :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与老师之间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师生之间的关系既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考察教与学的关系,不能仅就教与学,孤立的去谈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不是简单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的关系,它主要体现者、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教与学的关系及有它的特殊性,又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独立存在。在者与他人之间:懂得关爱他人的重要意义,体会共同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帮助。关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有助于人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战胜困
难。懂得爱是双向的、互动的,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和谐的校园生活需要我们一起去奏响爱的和弦。学会主动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从中体会到爱的快乐和愉悦,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第四篇:创建维稳协会 构建社会和谐
创建维稳协会
构建和谐乡镇
文家市镇地处湘赣两省边界,是秋收起义会师胜地。84年前的秋收霹雳一声暴动,冲破暮霭,拉开了中国工农革命的伟大序幕。在文家市镇的精神注脚里,历史赋予了革故鼎新的动力因子,同时也铬下了民风强悍的人文印记。2000年,为有效淳化民风,加强社会管理,我镇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乡镇维稳协会,开启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先河。1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维稳协会作为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具体抓手,以党建把握方向,以时代精神丰富内涵,为实现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乡镇,奠定了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10年来,镇维稳协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共有会员468名,协会小组169个,累计调处纠纷1962起,其中村级调处占78%。实现了综治维稳网络的全覆盖,构筑起社会安定的坚强堡垒。“平安屋场”、“平安小区”、“平安家庭”、“平安大道”等特色活动蓬勃开展,镇稳协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市“五好协会”,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其良好的影响。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把握政治性,党的领导是核心
文家市镇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旗帜飘起的地方,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由此启航,“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策”、“小石头可以砸烂大水缸”等党领导军事革命的著名论断在这里萌发。文化底蕴浓厚,政治优势明显。在创建维稳协会过 程中,我们注重把维稳协会作为党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把文家市人民对党的特殊情感和深厚情怀转化为参与社会管理的强大动力。
一是用党的先进理念指导协会工作。进入二十世纪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社会问题日渐复杂,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加强党对社会管理的领导,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共生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我们将维稳协会创建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把它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是用党的优势资源主导协会工作。文家市是原区公所所在地,拥有一批离退休老同志、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在协会创建的调研、组建和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老同志的时空、经验、权威和政治四大优势,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等“五老”组建稳协队伍。既实现了党的优势资源的科学配置,又给他们搭建奉献余热保稳定的舞台。在镇村两级稳协组织架构中,镇维稳协会历任会长是退居二线,曾经担任党委主要领导的老同志;村级维稳协会聘请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顾问,由老村党组织书记或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会长和理事。
三用党的民主原则规范协会工作。社会组织的建设,既要 强调社会自发性,更要突出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坚持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协会运作,严格协会管理。镇党委每年组织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协会工作情况汇报,指导工作安排和部署;镇村协会每年必须召集全体会员,总结工作经验,讨论工作计划;对会员的入会审批和工作考评,同样参照党员测评的有关程序进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在协会中形成创先争优,讲实绩、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二、把握根本性,推动发展是中心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加快经济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又必须坚持服务经济建设。两者互为支撑,互相依托,密不可分。
一是突出科学发展主题。文家市镇地处湘赣边界山区,区位不优、资源不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要实现经济腾飞跨越,必须招商引资、吸纳投资、富集要素。维稳协会创建以来,我们把维稳工作放到全镇大局去思考、置于科学发展体系去谋划。强化维稳协会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辐射带动功能,大胆赋予其淳化转化强悍民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职责。10年来,维稳协会共建设宣传栏45处,刊出988期次,书写固定标语4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9.6万份,举办道德、法制、安全、科技和农业讲座672场次,参与人员达10万人次,参与对象占成年人口的85%。2010年,镇维稳协会在五神村茶园屋 3 场组织开展“科学发展,屋场先行”大讨论,为提升科学发展层次,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服务科学发展大局。文家市镇是全市花炮产业重镇和旅游名镇,工业经济和城镇商贸是科学发展的两个龙头。近年来,镇维稳协会始终围绕“建设边区经济枢纽、发展历史文化新镇”的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科学发展出点子、解难题、聚民力。2000以来,我镇在全省率先敲响产权制度改革,26家镇办企业全部改制;在全省率先实行民营医院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级镇卫生保障水平;率先实行花炮产业工厂化改造,50多家小企业全部关停;率先实行山林拍卖流转制度;率先组建城建开发公司,城镇建成区面积实现扩大两倍。在历次改革创新的推进中,镇维稳协会发挥植根基层、贯通社会、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争当攻坚主力军,从思想发动、利益协调、矛盾化解等多个层面,助推改革发展大局。
三是创新科学发展实绩。维稳协会自创建以来,既扮演好社会管理者角色,又努力担当建设者重任。10年,协会共组织引进企业8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带头组织修通村级公路80余公里,硬化村级公路40余公里。镇维稳协会为牵头单位成立的教育基金,累计发放助学金6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数百名。
三、把握基础性,群众作主是关键
胡锦涛总书记讲到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 4 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文家市镇维稳协会正是新时期下,群众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群众性自治活动。
一是从群众中来,有群众性的先天优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文家市镇1999年受理各类纠纷达320多起,基层政法一线人手少,疲于奔波。而一个矛盾的解决需要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时间太长,加重了群众办事成本,降低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度。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身边有一个组织来协调利益、调处矛盾,需要一批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来解决日常纠纷。同时,文家市镇又有姓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域特色,宗亲之间联系紧密,宗族观念相对强烈。维稳协会的思路提出后,我们特邀请了一批老同志与各宗姓族长、屋场长者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了思想共识。协会章程,入会条件、入会程序、理事会产生等机制,都是遵循群众意愿“量身订制“,从而确保协会运作模式贴合实际情况,顺应人民意愿。群众基础是社会管理的动力源泉,维稳协会是文市人民智慧的结晶,实现了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社会动员的有机结合。
二是到群众中去,有群众性的生动实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维稳协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尝试和探索,必须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提升和完善。以协会工作带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协会组织搭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发扬基层民 主,体现共组织结构的民间自发性。维稳协会的会长、理事和协会小组长,由各村民小组召集户主会议民主一层层推选出来的。成员均是辈分较高、有威望有文化的长者或群众公认的正直精干能人。这样,既保障了群众对协会的认知、认可,又实现了协会成员与群众之间在血缘、人伦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更加容易形成组织的共同目标和愿景,也更有利于实现组织管理的刚性和效度。
四、把握时代性,与时俱进是生命
把握社会管理规律,保持与时俱进理念是维稳协会持续发展、不断进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
一是牢牢把握维稳主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是协会的首要之责。在调处矛盾纠纷中,协会成员坚持做到“四有四不怕”:即工作有信心,做事有决心,教育有耐心,持久有恒心;工作不怕麻烦,做事不怕劳苦,正气不怕邪气,调解不怕呕气。通过建立镇三员、村三员、协会小组三员构成的三级网络,实现稳协触手覆盖全镇,增强了调处矛盾纠纷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基本上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屋场是文家市镇传统的村民聚居模式,全镇共有大小屋场100多个,每个屋场100至200多人不等。2005年开始,镇维稳协会牵头组织开展“和谐平安屋场”创建活动,实现平安屋场创建率80%,参与创建的平安屋 场(小区)近五年内实现了屋场刑事、治安“零发案”的显著成效。此外,维稳协会还创造性开展了“平安大道建设”,协会会员积极充当安全协理员,共帮助调解交通事故40余起。岩前村、白溪村等通过开展“平安路段”建设,实现了交通事故零发案。2010年,全镇刑事、治安发案率同期分别下降30%和28%,矛盾纠纷发生率直线下降,公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镇综治工作先后被评长沙市模范乡镇、浏阳市模范乡镇。
二是不断丰富时代内涵。10年来,我镇维稳协会积极围绕党的方针大策抓创新,紧扣时代主题,延伸工作内容,拓展发展空间。真正做到了“会员年龄老、思想观念新”和“服务宗旨不变,工作内涵常新”。架起民情“联心桥”,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大走访等活动,通过走访,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民意“集结点”。12个村级协会开展六有: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协会成员花名、有协会活动记录、有宣传平台和有意见收集箱、有16至35岁青少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花名册的自身建设活动,建立起民情传递的集结点。
三是始终强调文明理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维稳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镇稳协坚持“道德教育为根、法制宣传为本”的宣教思路,努力增强社会的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10年来,维稳协会共为全镇中小学上法制课达219堂次,听课学生4.5万人次,在青少年中倡树了“把礼貌带入学校,把纪律带进课堂,把微笑带入家庭,把 和谐带入社会”的新风尚。维稳协会会员在狠刹盗伐林木、赌博歪风等社会养成上积极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如原成功村稳协会长张祖芳,带病绝食感化子女戒除牌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文华村等维稳协会,将祖训、家训对接现代文化,形成爱国至上、明礼诚信、公平正义、尊师重教、以和为贵、科学健康、珍爱自然等“十大文化体系”,先后组织开展了和谐文化流动课堂进屋场、“关注国策,共建和谐”婚育新风进万家、花炮安全文化节、大学生文化回乡、母亲教育工程、未成年人公德积分卡、“陋习显微镜”、“八荣八耻”记心头等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转化民风、倡树新风,文明诚信蔚然成风,我镇也先后被评为长沙市魅力乡镇、长沙市文明级镇。
第五篇:学习资料: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学习资料: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是什么?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校园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重任。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
创造活力是高校生命力和高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高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高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
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四)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很大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心内容。高校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是,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是高校的中心,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心。实践证明,当前高校面临的所有问题,只能在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中解决,坚持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为中心。高校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社会需要、师生利益、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谐稳定等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高校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新华出版社《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培训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