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时间:2019-05-13 10:2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一篇: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杭锦后旗位于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 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万亩,境内无山无矿,土地是唯一资源。是以种植业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业旗县,农业科技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勤劳的杭锦后旗农民依靠应用科学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着河套种植史上的奇迹,成为自治区农业科技的排头兵,多项丰产技术向周边辐射,带动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中,吨粮田五元种植模式被农业部专家誉为北纬四十一度的奇迹,有位国家领导人在视察杭锦后旗农村时曾感慨地说:杭锦后旗农民是在田野里作画绣花。

2006年杭锦后旗被确定为国家富民强县试点旗,旗委政府抓住着一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旗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很抓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优质番茄产业化基地建设作为富民强旗专项计划重大项目实施,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集中技术力量重点突破,创造了旗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促进了农民增收,壮大了财政实力,提升了科技工作能力,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旗向农业强旗的转变。番茄也成为我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番茄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2%增加至2009年的26%,旗财政收 入由2006年的33736万元增加至2009年的46903万元,年递增率分别为12%。

同时,也探索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独特模式和经验。

加强领导 营造科技进步环境

“科技兴旗”首先要旗兴科技,长期以来杭锦后旗旗委、政府一直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旗域经济,借助实施富民强旗专项计划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杭锦后旗科技富民强旗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布置专项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统筹和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出台了《杭锦后旗推进番茄产业化,加强番茄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和相关倾斜性政策。将优质番茄产业化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列入全旗“十一五”经济建设规划。并与企业、技术部门、乡镇签订了番茄基地建设目标责任状,做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局,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番茄加工企业、技术部门和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实施。

科技富民强旗专项计划作为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指标,党政主要领导是项目责任人,直接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建设、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实施进度,并将项目年度完成情况向人大述职,接受人大代表评议。旗领导小组要对 乡镇、部门项目运行进行了监督考核,定期公布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对工作滞后者,限期整改,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顺利完成。

聘请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科技富民强旗专家咨询组织,对实施项目过程中的重大课题进行技术论证,确保项目有可行的技术依据。

2006年建立了杭锦后旗科技奖励基金,每年都要对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有效的激发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为推进富民强旗进程奠定了基础。

旗委和政府做出了《杭锦后旗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决定》,通过经济待遇、职称、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专业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等形式到基层创业,发挥其在项目实施中科技创新、科普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健全体系 构筑科技服务平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杭锦后旗旗委、政府坚持以科技引领发展,不断强化和完善科技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研发体系;以产业化基地建设和科技示范园区为主要平台的技术示范和成果转化体系。在深入挖掘本地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境外 智力资源,积极培养基层科技力量,围绕番茄产业开展技术攻关。长期以来,我旗非常重视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来提升种植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是我旗一直保持农业生产技术位居自治区前列的重要因素。在实施番茄产业化项目过程中,一直与内蒙农大、农科院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从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论证、基地建设、技术规程到技术服务都依赖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科研院所最新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与生产实践中,使番茄产业化基地建设立足较高起点。

二是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增加产业效益。2006年项目实施以来,经园区试验、示范,已有5个品种、15项新技术应用生产中,大幅度提高番茄种植水平。2007年引进的便携式施肥器可分层深施化肥,减少化肥表施挥发和灌水渗漏的损失,经测定,苗期追肥化肥利用率提高7—11%。以前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技术人员大量示范,个别农民接受到逐步传播的渐进过程,而通过项目实施,承包基地的技术人员直接购回在田间示范,发放到农民手中,当年推广3万亩,仅此一项技术全旗减少化肥使用90吨。我旗农技部门推出的番茄开沟起垄育苗移栽技术可提前15—20天上市,实现优价销售,而且该技术能防涝防旱,降低病害,提高作物抵抗能力,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通过旗科技网络迅速将该技术 大面积推广,2006—2008累计推广5万亩,亩增效益430元,农民增收2150万元。

三是健全服务网络 强化科技服务。以农技推广中心、农技

110、乡镇基层站、基地承包技术人员形成全旗科技服务网络,旗中心制定的技术内容和技术规程,通过基层站和技术承包人推广到生产基地,技术承包人员在生产中发现技术问题也能反馈到旗中心,尽快做出应急补救的技术措施。2008年河套地区发生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高,减产幅度高达50%,而我旗在疫情刚一发生就制定了防治措施,依靠服务网络迅速将防治技术传播到村社,由技术承包人及时组织农户统一防治,使疫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较大的损失。

四是规范基地管理 突出示范效益。技术承包人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所承包基地进行统一育苗、统一划线开沟、统一田间管理,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绿色无公害栽培,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二道桥镇东方红村2008年集中连片示范种植番茄300亩左右,亩均产值达2600元以上。头道桥民建村科技示范园区内,番茄示范200亩,亩均产值2500元以上。蛮会镇的中轻度盐碱地种植番茄开沟起垄育苗移栽技术示范推广,亩产值超过2000元,创造了中轻度盐碱地上历史收益最高水平。

五是改进培训方式 注重培训效果。过去,我旗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近百人的科技宣讲团分赴各乡镇开展大规模的农民技术培训,宣讲的内容有党的农村政策、种植业、养殖业、经营管理等,内容繁杂声势浩大收效甚微。所以,在对基地建设的农户培训中采取适时、实地、实际的原则,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培训内容,按照作物不同生育时期讲授具体管理技术,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现场指导。2008年双庙镇400亩番茄连片种植发生番茄颈腐病,科技110服务中心及时到现场组织基地农民近120人讲解番茄颈腐病防治办法,还对番茄苗期可能出现的其他疫病防治办法进行介绍,并协助农民统一对番茄颈腐病进行防治,收到良好效果。

培育龙头企业 打造科技进步载体

为了推进番茄产业的发展,旗委政府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和培育新型龙头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等给予大力的扶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制定生产标准和新产品开发,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行业的科技进步。随着番茄产业化的发展壮大,企业日益显现出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带动与中坚作用,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营销网络、信息系统、品牌优势和对市场的开拓占有等优势,带动了基地建设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建基地,抓示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向参与基地建设的 农户发放良种、种植技术资料,开展专项技术培训,签订生产和技术服务合同等措施,为农户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全程服务。企业成为产业化发展中科技中介服务的重要环节。

从2003年屯河番茄食品有限公司在我旗建厂,番茄产业化成为我旗继乳、肉、小麦、枸杞、葵花的新型农业产业。河套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我旗先进的种植技术,使番茄产品质量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而且种植效益明显,市场前景看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已发展成为我旗重点新兴富民产业之一。2007年屯河河套公司新引进年产8000吨成品小包装番茄酱生产线,目前已投生产。由于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我旗又新建十家大中型番茄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2008年旗里成立了番茄产业协会,将番茄注册为无公害产品,当年以绿色产品销售收入4111.5万元。

同时强化了对原料生产的环境监控,在番茄种植和加工工艺中重视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推广,严禁喷施剧毒和残毒农药,减少了对土壤、水源、环境的污染。在番茄种植技术操作上,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技术,既省肥料又减少了氮素流失和对地下水质的污染对自然环境和再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都体现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企业重点培养了450人经纪人队伍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通过生产原料的营销,向农民传授市场信息、生产技能和经营理念,又能将农民在生产中的技术需求,及时反馈回来。全旗建成了7个番茄产业协会和9个经济合作组织,在番茄产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8-25

杭锦后旗人民政府 8

第二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临武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培植龙头企业,极力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总体情况

临武县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草食动物、红薯、烤烟、楠竹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了58200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就达到了53944.6万元,同比增长50.74%,其中:临武舜华鸭业公司的总产值是26250万元,同比增长30.21%、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15119.8万元,增长188.24万元、鸿源果业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3860万元,增长9.66%、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总产值也达到了1035万元,增长95.28%,全县市级龙头企业的税收达到了1268.1万元,其中:舜华鸭业公司的实交税金达到846.8万元,全年共建设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18.1万亩,同比增长8.64%,共带动农户79099户,增长7.59%,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产值37918万元,增长28.51%。全县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3个,还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个。

二、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1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临武舜化鸭业公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分别是:临武金福薯业公司、临武县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鸿源果业有限公司、临武县舜峰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临武县同益春发农庄、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武县金江沙田牛业发展有限公司、临武县舜玉商贸有限公司以及舜丰源芋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总产值达到53944.6万元,同比增长

50.74%。一直以来,全县始终坚持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和各种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各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 7.9万户。比如:舜华鸭业公司不仅带动农户养鸭,还带动了油茶、辣椒、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化布局,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全县结合实际,把农业产业化与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来,围绕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以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并且实行区域化布局,连片开发,重点抓好了以“三河”沿岸乡镇为主的临武鸭养殖带,以南强、城关等10个乡镇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以双溪、大冲等8个乡镇为主的商品蔬菜种植带,以花塘、三合等为主的优质玉米生产带,以东山、西山、桃竹山“三山”为主的养殖带,以万水、麦市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带,以南强、花塘为主的红薯淀粉原料生产带,以西山林场、武源为主的楠竹开发产业带等八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成各类上规模的种养基地185个,同比增长24.6%。另外我们还因地制宜,极积发展种养专业村,比如:城关黄皮山为代表的红心桃专业村、双溪贝溪为代表的商品蔬菜村等等,同时还充分发挥种养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一大批农户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

(三)以科技为支撑,产品质量有保证

全县围绕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实施,继续打造舜华鸭业、舜溪香芋、舜峰食品、舜玉米酒、舜桔果业等一批“舜”字号农副产品品牌,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一是积极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工作,全县共建立了以脐橙、辣椒、红薯、红心桃、水稻等为主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二是认真抓好农产品检测工作,建立健全了农业生产档案,实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可追溯制度,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切实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把好质量关。舜华鸭业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一整套的检测检验程序,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检验标准,产品不仅通过了OS认证,还率先通过了HACCP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了国家免

检产品资格,使公司在市场准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三是各个龙头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比如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就推出了以“粽情粽义”“粽情粽礼”为主题文化的临武鸭肉粽产品以及以中秋团圆为主题文化的“舜华鸭月夜”礼盒,近几年,舜华鸭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研发了舜华临武鸭、舜华东江鱼、舜华湘西牛、舜华端午粽四大系列一百六十多款产品,拥有专利产品80多个,极大的丰富了“临武山水鸭天下”的文化内涵,并且“舜华”牌临武鸭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奖项,其产品标签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成为中南地区鸭类第一品牌;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冲辣椒酱被评为湖南第六届(国际)农博会农产品金奖,以及新开发的产品如东山紫姜、西山辣酱肉、腐乳等,反响良好,很受顾客喜爱;还有金福薯业公司的粉丝系列产品被评为了“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牌”,同时还被授予“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

(四)加大品牌宣传,市场空间不断拓宽

今年,全县加大了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仅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隆重推出了各种产品的宣传广告,还在各大报纸杂志也做了宣传报导,同时在各大卖场也做了深度的促销活动,营造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特别是临武鸭的广告已经享誉全国;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让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临武的特色产品,这样就有效地把市场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帮助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同地该县还抢抓各地展销良机,精心策划,精品包装,把加工产品推向国家、省市级农博会展,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地与各省市以及各大客户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长沙、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及销售网点,大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空间,特别是舜华临武鸭如今在南航和东航的飞机上、在北京西站开出的列车上,以及在北京、深圳、广州、长沙的各大型超市里,都有临武鸭的销售点。

三、存在问题

(一)中介组织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中介组织是连接各种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到目前为止,该县已经成立了4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中介组织相对来说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对农民吸引力和凝聚力较弱,难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得大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是松散的,不紧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二)大量农户缺乏现代化的种养技术。要完善绿色安全种养模式,把好农产品的源头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而如今该县大部分农户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生产过程中都有是采用传统的种殖、养殖技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种养殖技术,这就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方面上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难以保证我们进行下一步深加工的需要,所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

(三)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完善。该县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多数是买断关系或合同契约关系,具有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的特征。在买断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并不稳定,价格、质量等时刻影响利益连接的紧密度和双方的行为。在契约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企业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与培训,但这种合同关系并没有改变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和大规模经营的工商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农户与企业之间简单组合,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农业的一体化经营。

四、建议和对策

(一)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它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用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

(二)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农技、农机、畜牧、经管等技术人员,农业企业聘请的专家、顾问、农村土专家、专业种养大户等技术力量,广泛地开展技术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要建立起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不断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和新型种养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现代的、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

(三)继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临武县在利益联结方式上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龙头企业,要认真总结本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听取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企业内部、特别是原料收购的规范管理,健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纠正过去在基地建设及原料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尊重、爱惜、保护农户和企业的劳动成果,兼顾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同时,龙头企业及农户都要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实现双赢为核心目标。

第三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者:临武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3-30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我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培植龙头企业,极力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总体情况

我县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草食动物、红薯、烤烟、楠竹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了58200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就达到了53944.6万元,同比增长50.74%,其中:临武舜华鸭业公司的总产值是26250万元,同比增长30.21%、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15119.8万元,同比增长188.24万元、鸿源果业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3860万元,同比增长9.66%、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总产值也达到了1035万元,同比增长95.28%,我县市级龙头企业的税收达到了1268.1万元,其中:舜华鸭业公司的实交税金就达到了846.8万元,全年共建设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18.1万亩,同比增长8.64%,共带动农户79099户,同比增长7.59%,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产值37918万元,同比增长28.51%。全县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3个,还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个。

二、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我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了1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临武舜化鸭业公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分别是:临武金福薯业公司、临武县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鸿源果业有限公司、临武县舜峰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临武县同益春发农庄、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武县金江沙田牛业发展有限公司、临武县舜玉商贸有限公司以及舜丰源芋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总产值达到了53944.6万元,同比增长50.74%。一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和各种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各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 7.9万户。比如:舜华鸭业公司不仅带动农户养鸭,还带动了油茶、辣椒、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化布局,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我县结合实际,把农业产业化与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来,围绕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以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并且实行区域化布局,连片开发,重点抓好了以“三河”沿岸乡镇为主的临武鸭养殖带,以南强、城关等10个乡镇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以双溪、大冲等8个乡镇为主的商品蔬菜种植带,以花塘、三合等为主的优质玉米生产带,以东山、西山、桃竹山“三山”为主的养殖带,以万水、麦市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带,以南强、花塘为主的红薯淀粉原料生产带,以西山林场、武源为主的楠竹开发产业带等八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成各类上规模的种养基地185个,同比增长24.6%。另外我们还因地制宜,极积发展种养专业村,比如:城关黄皮山为代表的红心桃专业村、双溪贝溪为代表的商品蔬菜村等等,同时还充分发挥种养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一大批农户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

(三)以科技为支撑,产品质量有保证,我县围绕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实施,继续打造舜华鸭业、舜溪香芋、舜峰食品、舜玉米酒、舜桔果业等一批“舜”字号农副产品品牌,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地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一是积极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工作,全县共建立了以脐橙、辣椒、红薯、红心桃、水稻等为主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二是认真抓好了的农产品检测工作,建立健全了农业生产档案,实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可追溯制度,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切实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把好质量关。舜华鸭业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一整套的检测检验程序,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检验标准,产品不仅通过了OS认证,还率先通过了HACCP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了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使公司在市场准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三是各个龙头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比如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就推出了以“粽情粽义”“粽情粽礼”为主题文化的临武鸭肉粽产品以及以中秋团圆为主题文化的“舜华鸭月夜”礼盒,近几年舜华鸭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研发了舜华临武鸭、舜华东江鱼、舜华湘西牛、舜华端午粽四大系列一百六十多款产品,拥有专利产品80多个,极大的丰富了“临武山水鸭天下”的文化内涵,并且“舜华”牌临武鸭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奖项,其产品标签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成为中南地区鸭类第一品牌,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冲辣椒酱被评为湖南第六届(国际)农博会农产品金奖,以及新开发的产品:东山紫姜、西山辣酱肉、腐乳等,反响良好很受顾客喜爱,还有金福薯业公司的粉丝系列产品被评为了“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牌”同时还被授予“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

(四)加大品牌宣传,市场空间不断拓宽。

今年,我县加大了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仅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隆重推出了各种产品的宣传广告,还在各大报纸杂志也做了宣传报导,同时在各大卖场也做了深度的促销活动,营造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特别是我县临武鸭的广告已经享誉全国;另外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让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我们临武的特色产品,这样就有效地把市场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帮助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同地我们还抢抓各地展销良机,精心策划,精品包装,把加工产品推向国家、省市级农博会展,提高品牌知名度。我们积极地与各省市以及各大客户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长沙、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及销售网点,大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空间,特别是舜华临武鸭如今在南航和东航的飞机上、在北京西站开出的列车上,以及在北京、深圳、广州、长沙的各大型超市里,都有临武鸭的销售点。

三、存在问题

(一)中介组织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

中介组织是连接各种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县已经成立了4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中介组织相对来说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对农民吸引力和凝聚力较弱,难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得我县的大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是松散的,不紧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二)大量农户缺乏现代化的种养技术。

要完善绿色安全种养模式,把好农产品的源头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而如今我县大部分农户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生产过程中都有是采用传统的种殖、养殖技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种养殖技术,这就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方面上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难以保证我们进行下一步深加工的需要,所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

(三)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完善。

我县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多数是买断关系或合同契约关系,具有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的特征。在买断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并不稳定,价格、质量等时刻影响利益连接的紧密度和双方的行为。在契约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企业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与培训,但这种合同关系并没有改变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和大规模经营的工商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农户与企业之间简单组合,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农业的一体化经营。

四、建议和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般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必须要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针对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它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用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

(二)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充分利用农技、农机、畜牧、经管等技术人员,农业企业聘请的专家、顾问、农村土专家、专业种养大户等技术力量,广泛地开展技术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要建立起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不断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和新型种养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现代的、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三)继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我县在利益联结方式上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龙头企业,要认真总结本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听取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企业内部、特别是原料收购的规范管理,健全服务体系,不

断完善和纠正过去在基地建设及原料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尊重、爱惜、保护农户和企业的劳动成果,兼顾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同时,龙头企业及农户都要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实现双赢为核心目标。

第四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宁夏各地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十分密切,好像一对孪生兄弟,不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不起来;没有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推进。从宁夏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哪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得好,哪里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得好。反过来也是如此。

(一)只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龙头企业的需要。龙头企业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的原料,一般都不会成功。所以,许多龙头企业要自己建设原料基地,搞“反租倒包”。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就破解了这个制约因素。专业合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安排农户生产,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小区,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既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

(二)只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国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和国内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实践都说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都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民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不会提出也不会出现专业合作组织。只有当农民的生产变为商品生产,农产品成为加工企业的原料,或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时,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取得较高回报,才出现了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组合,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专业合作组织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为农户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某一个农产品生产,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在技术、资金、信息、储运、购销等方面开展合作的组织。它与龙头企业直接挂钩,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并自觉推动农业产业化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加工或销售龙头企业。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当龙头企业建立后,马上就出现了原料供不上、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个时候,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就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唯一选择。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又解决了龙头企业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把龙头和龙身紧密联结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之,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近年来,宁夏制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突出龙头带动,狠抓项目落实,区域布局初见成效。特别是4个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良好,基本形成以(中)卫(中)宁为核心,辐射固原、石嘴山的枸杞产业带;盐(池)同(心)灵(武)滩羊及灌区杂交肉羊肉牛产业带;以吴忠、银川为核心的奶牛产业带;以宁南山区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各地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同时,我们也感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完善组织、创新机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标,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切忌部门直接介入管理,与民争利,一统就死。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模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需要“组织”,需要“能人”去领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党委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作用。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党员带头,以产业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抓协会(合作社),协会(合作社)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二)完善运行机制。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下几种机制。一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组织除了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民返还一部分流通或加工环节的增值利润,实行二次分配。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行股金分红,坚持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黄沙窝村奶牛合作社与夏进乳业公司的利益联结,就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园区,夏进公司在园区投资建了挤奶站。入园区的农户按统一要求和标准饲养奶牛,机械化挤奶,统一售奶。由于牛奶质量好,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鲜奶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毛钱,夏进公司每收一公斤鲜奶还给合作社返利8分钱。牛奶质优价高,使社员增加了收入;公司返利使合作社实现了创收。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利益联结方式。此外,还有企业优惠提供良种,派出技术员指导,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按照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不管哪种利益联结方式,前提条件是专业合作组织必须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受法律保护。二是民主的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制定章程、制度,规定合作组织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社员大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避免农民受到损失。三是积累机制。有条件的合作组织要设立公积金、公益金、风险保障金,具体提留比例和社员分配方案,要通过社员大会决定。四是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专业合作组织要建立监事会,作为内部的监察和监督机关。要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严防共有财产流失或浪费。

(三)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领导人的培训。专业合作组织能不能有效运作和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合作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特别是理事长素质的高低。所以,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理事长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组织的原则、管理办法、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懂得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做好积极引导、热情服务的工作。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形式要活,渠道要宽。只要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带动农户,促进生产,扩大农产品销路,不管是什么形式出现、采用何种方式联合,都应予以鼓励,积极引导。鼓励科技特派员、农民经济人、专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托村级组织的组织优势、农技部门的技术优势、基层供销社的经营优势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建在村一级,可以建在乡镇一级,也可以建在县、市一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了,还可以组成商会。专业合作组织要不断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着力提高合作组织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引导同一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商贸企业进行联合,组成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迅速把产业规模做大。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做到组建自由,进退自由。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积极引导而不强制推广,热情服务而不包办代替;既要加快发展,又不能搞成“一阵风”。要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的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看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激发更多的农民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要教育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遵守章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尽到义务;引导他们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按标准生产,按合同履约,使已经建立的合作组织得到巩固、提高,健康发展。

三、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既有发展的问题,也有巩固提高的问题,但主要是发展问题。社会各方面都要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完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个新事物,正处在发展之中,还很不成熟。它最终要发展成企业性质的组织,或者办成企业。但现在还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公益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作组织。因此,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对专业合作组织在税收、工商登记、土地占用等方面,应像发展民营企业一样给予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工商部门要统一登记注册办法,减化登记程序和手续,并减免手续费。金融部门要采取扶持政策,优先为合作组织贷款。对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营活动,应按农民自产自销、自买自用对待,不收税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适用于专业合作组织。自治区要在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安排上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扶持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合作组织与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决不能侵害农户的经营自主权。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过去统的一层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定经济实力,为农民服务和统的功能发挥得比较好;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不发挥作用。要继续办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为全村农户服务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专业化生产的农户服务。三是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首先要鼓励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规范,通过抓典型,进行规范。

(三)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邓小平同志讲过农村体制改革的两个飞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表明第二次飞跃已经开始。党委管农村工作,重点是研究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当前,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关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放到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务必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认识到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条路非走不可。早走比晚走更有利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增收。要运用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观摩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把县、乡和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带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好的地方和办得好的合作组织去参观学习。各级农业、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经贸、供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

业产业化进程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宁夏各地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相

辅相成、密不可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十分密切,好像一对孪生兄弟,不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不起来;没有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推进。从宁夏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哪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得好,哪里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得好。反过来也是如此。

(一)只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龙头企业的需要。龙头企业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的原料,一般都不会成功。所以,许多龙头企业要自己建设原料基地,搞“反租倒包”。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

式,就破解了这个制约因素。专业合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安排农户生产,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小区,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既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

(二)只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国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和国内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实践都说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都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民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不会提出也不会出现专业合作组织。只有当农民的生产变为商品生产,农产品成为加工企业的原料,或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时,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取得较高回报,才出现了专业

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组合,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专业合作组织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为农户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某一个农产品生产,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在技术、资金、信息、储运、购销等方面开展合作的组织。它与龙头企业直接挂钩,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并自觉推动农业产业化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加工或销售龙头企业。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当龙头企业建立后,马上就出现了原料供不上、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个时候,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就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唯一选择。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又解决了龙头企业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把龙头和龙身紧密联结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之,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近年来,宁夏制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突出龙头带动,狠抓项目落实,区域布局初见成效。特

别是4个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良好,基本形成以(中)卫(中)宁为核心,辐射固原、石嘴山的枸杞产业带;盐(池)同(心)灵(武)滩羊及灌区杂交肉羊肉牛产业带;以吴忠、银川为核心的奶牛产业带;以宁南山区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各地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同时,我们也感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完善组织、创新机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标,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切忌部门直接介入管理,与民争利,一统就死。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模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需要“组织”,需要“能人”去领头。宁夏吴忠市利

通区党委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作用。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党员带头,以产业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抓协会(合作社),协会(合作社)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二)完善运行机制。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下几种机制。一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组织除了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民返还一部分流通或加工环节的增值利润,实行二次分配。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行股金分红,坚持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黄沙窝村奶牛合作社与夏进乳业公司的利益联结,就比较充分地

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园区,夏进公司在园区投资建了挤奶站。入园区的农户按统一要求和标准饲养奶牛,机械化挤奶,统一售奶。由于牛奶质量好,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鲜奶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毛钱,夏进公司每收一公斤鲜奶还给合作社返利8分钱。牛奶质优价高,使社员增加了收入;公司返利使合作社实现了创收。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利益联结方式。此外,还有企业优惠提供良种,派出技术员指导,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按照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不管哪种利益联结方式,前提条件是专业合作组织必须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受法律保护。二是民主的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制定章程、制度,规定合作组织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社员大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避免农民受到损失。三是积累机制。有条件的合作组织要设立公积金、公益金、风险保障金,具体提留比例和

社员分配方案,要通过社员大会决定。四是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专业合作组织要建立监事会,作为内部的监察和监督机关。要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严防共有财产流失或浪费。

(三)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领导人的培训。专业合作组织能不能有效运作和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合作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特别是理事长素质的高低。所以,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理事长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组织的原则、管理办法、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懂得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做好积极引导、热情服务的工作。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形式要活,渠道要宽。只要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带动农户,促进生产,扩大农产

品销路,不管是什么形式出现、采用何种方式联合,都应予以鼓励,积极引导。鼓励科技特派员、农民经济人、专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托村级组织的组织优势、农技部门的技术优势、基层供销社的经营优势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建在村一级,可以建在乡镇一级,也可以建在县、市一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了,还可以组成商会。专业合作组织要不断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着力提高合作组织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引导同一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商贸企业进行联合,组成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迅速把产业规模做大。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做到组建自由,进退自由。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积极引导而

不强制推广,热情服务而不包办代替;既要加快发展,又不能搞成“一阵风”。要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的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看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激发更多的农民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要教育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遵守章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尽到义务;引导他们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按标准生产,按合同履约,使已经建立的合作组织得到巩固、提高,健康发展。

三、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既有发展的问题,也有巩固提高的问题,但主要是发展问题。社会各方面都要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完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

个新事物,正处在发展之中,还很不成熟。它最终要发展成企业性质的组织,或者办成企业。但现在还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公益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作组织。因此,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对专业合作组织在税收、工商登记、土地占用等方面,应像发展民营企业一样给予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工商部门要统一登记注册办法,减化登记程序和手续,并减免手续费。金融部门要采取扶持政策,优先为合作组织贷款。对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营活动,应按农民自产自销、自买自用对待,不收税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适用于专业合作组织。自治区要在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安排上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扶持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合

作组织与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决不能侵害农户的经营自主权。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过去统的一层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定经济实力,为农民服务和统的功能发挥得比较好;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不发挥作用。要继续办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为全村农户服务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专业化生产的农户服务。三是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首先要鼓励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规范,通过抓典型,进行规范。

(三)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邓小平同志讲过农村体制改

革的两个飞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表明第二次飞跃已经开始。党委管农村工作,重点是研究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当前,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关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放到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务必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认识到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条路非走不可。早走比晚走更有利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增收。要运用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观摩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把县、乡和一些专业合作组织 的负责人带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好的地方和办得好的合作组织去参观学习。各级农业、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经贸、供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

下载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典型材料-依托富民强旗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