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化,搞好档案建设,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干部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将收集起来的每个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工作。
第三条 各级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均应按本细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所管理的干部档案进行认真的整理。
第二章 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条 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第五条 整理干部档案,事先要收集好干部档案材料,并备齐卷皮、目录纸、衬纸、切纸刀、打孔机、缝纫机等必需的物品和设备。
第六条 整理干部档案的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整理干部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真负责做好整理工作。
第三章 档案材料的鉴别
第七条 干部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是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起来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归入干部档案的工作。
第八条 鉴别归档材料,必须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以《条例》和《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为依据,严肃认真地进行。
第九条 鉴别工作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其保存价值,确定材料是否归入档案。第十条 鉴别归档材料的具体做法:
(一)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的内容。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给本人。无保存价值又不宜退回本人的,应登记报主管领导批准销毁;
(二)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政审材料一般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报批复、主要证明材料、本人的交待等。处分材料一般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检讨或对处分的意见等。上述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每份归档材料,必须完整。对头尾不清、来源和时间不明的材料,要查清注明后再归档,凡是查不清楚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
(三)审查材料是否手续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注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不符合归档要求,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归档;
(四)鉴别中发现涉及干部政治历史问题或其它重要问题,需要查清而未查清的材料及未办理完毕的材料,不能归入干部档案,应交有关组织处理;
(五)鉴别时,发现档案中缺少的有关材料,要及时进行登记并收集补充。第四章 档案材料的分类
第十一条 对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关于正、副本十类内容的划分进行分类。
第十二条 干部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其内容分类: 第一类 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第二类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三类 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第四类 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明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第五类 政审材料: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第六类 加入党团的材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全面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或党员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取销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 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第八类 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通报批评材料;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等。
第九类 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有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第十三条 干部档案副本内容,是由正本中以下类别主要材料的重复件或复制件构成: 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
第三类的主要鉴定,干部考核材料。
第四类的学历、学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
第五类的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结论(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第七类的奖励材料。
第八类的处分决定(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第九类的任免呈报表和工资、待遇的审批材料。其它类别多余的重要材料,也可归入副本。
第十四条 内容交叉的材料,可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用途确定类别。
(一)带自传的履历或简历表,以自传为主,归第二类。
(二)履历表和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归第一类。
(三)有任免职务内容的干部登记表、任免呈报表所附的考察材料或主要表现情况的综合材料、提升工资级别的评级、评定军衔的鉴定表等材料,以其主要用途为主,归第九类。
(四)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给予处分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一律归第八类;凡未给予处分,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归第八类。
第五章 档案材料的排序与编目
第十五条 每类干部档案材料,都要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的衔接或材料的形成时间排列顺序,并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编上类号和顺序号,在其右下角编写页数。第十六条 档案材料排序的基本方式:
(一)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排序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七类、第十类材料;
(二)按档案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的:第五类、第六类、第八类材料。其中第五类、第八类材料的排列顺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等,其证明材料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应集中排列。第六类材料,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的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书应排在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
(三)第九类材料可根据不同层次干部的档案材料情况,采用按时间顺序或按材料性质相对集中排序。按材料性质相对集中排序的方法是:
1、工资情况的材料;
2、任免材料;
3、出国、出境材料;
4、其它材料。每种材料再根据形成材料的时间顺序排列。
第十七条 每卷干部档案必须有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目录是查阅档案内容的索引,要认真进行编写。具体要求:
(一)按照类别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目录格式,逐份逐项地进行填写;
(二)根据材料题目填写“材料名称”。无题目的材料,应拟定题目。材料的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拟定或简化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性质特点。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的,须另行拟定题目或在目录上加以注明;
(三)“材料形成时间”,一般采用材料落款标明的最后时间。复制的档案材料,采用原材料形成时间;
(四)填写“材料份数”,以每份完整的材料为一份(包括附件);材料页数的计算,采用图书编页法,每面为一页,印有页码的材料、表格,应加数填写;
(五)书写目录要工整,正确清楚、美观、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书写目录。填写目录后,要检查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六)书写目录时,每类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第六章 复制与技术加工
第十八条 档案材料载体变质或字迹退色不清时,须进行抢救。抢救材料一般可采用修复、打印、抄写、复印等方法。凡打印、抄写的材料,必须认真细致、核对无误,注明复制单位和日期。
第十九条 建立档案副本的材料不够时,可选择正本中的材料进行复制,将复制件存副本,其原件必须存入正本。
第二十条 为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延长档案材料的寿命,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应进行技术加工。其主要方法:
(一)对超出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影响材料的完整和不损伤字迹的条件下,可酌情进行剪裁;不能剪裁的材料,须进行折叠。折叠时,要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横折叠、竖折叠、横竖交叉或梯形折叠等办法。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整个案卷的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
(二)对破损、卷角、折皱和小于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要进行裱糊。主要方法有:单面裱糊、夹面裱糊、开窗裱糊、鱼鳞或梯形托裱、胶纸粘贴等。裱糊用的衬纸,必须采用白纸。浆糊和胶水必须能防虫蚀、不腐蚀纸张。裱糊后的档案材料要凉干,不得在阳光下暴晒或使用高温烫烤;
(三)对过窄或破损未空出装订线的档案材料,须进行加边。打眼装订,不得压字和损伤材料内容;
(四)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等金属品,以防止氧化锈毁材料 第七章 装订与验收入库 第二十一条 每个干部的档案材料,必须装订成卷。装订后的档案,目录在卷首,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符;卷面整洁,全卷整齐、平坦,装订结实实用,具体做法:
(一)将目录与材料核对无误;
(二)把全卷材料理齐。材料条件好的应做到四面整齐,条件较差的,以装订线一边和下边两面为齐;
(三)在材料左侧竖直打上统一的装订孔。孔距规格应符合《条例》附件一的规定;
(四)一律使用《条例》附件一规定的标准干部档案卷皮。档案卷皮须书写档案人的姓名、籍贯、档案号。书写姓名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
第二十二条 干部档案整理装订成卷后,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
第八章 整理工作的注意事项
第二十三条 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干部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一)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二)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
(三)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按规定剔出的档案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四)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泄露干部档案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由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工作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篇:干部档案工作若干具体问题解答
干部档案工作若干具体问题解答
以工代干个人小结材料转干审批表如何归档?
答:以工代干人员的思想、工作小结材料,必须有组织签署的同意转为干部身份的意见,连同《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归第九类的任免小类。以工代干本人所写的思想小结归第十类。
《吸收录用干部报考登记表》其内容为本人的自然情况、奖励情况、家庭社会关系、单位意见、本人态度、服从分配否,此材料如何归档?
答:分两种情况处理:(1)从本人档案内容看,此人虽有报考表,但未能批准录用,此表不归档。(2)有报考登记表,另外又有批准录用的表格,其报考登记归第一类,批准录用的表格归第九类任免小类。录用和聘用干部工作中形成的哪些材料属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范围?
答:录用和聘用干部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属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范围:
(1)录用和聘用审批表归第九类任免小类;
(2)聘用干部合同书归第九类任免小类;
(3)续聘审批表归第九类任免小类;
(4)解聘辞退材料归第九类任免小类;
(5)录用政审(考核)材料,政审内容为主的归第五类,考核内容为主的归第三类。
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人员改为全民所有制性质人员的审批材料如何归档?
答:审批材料归第九类任免小类。
聘任专业技术职称,档案中无审批表,只有批复文件怎么办? 答:聘任专业技术职称若无审批表,批复文件可归档放第四类,同时在职务变动表上也填写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批文号。
职称申报表中的业务小结,要不要和职称申报表分开归档?
答:职称申报表中的业务小结是指表中必须填写的内容之一,小结应该插在“职称申报表”中,作为一份完整的材料归第四类,目录登记为一份材料,计算总页数。
军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呈批×级技术能手报告表》及附的事迹材料归第几类?
答:归第七类。
预备役登记表归第几类?
答:归第十类。
军队转业干部档案中《随军家属登记表》归第几类?
答:归第十类。
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政审表,其内容有学习、政历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奖励、处分、考生单位意见等如何归档?
答:政审表有结论意见归第五类。无结论意见,是报考内容的归第四类。《国家公务员登记表》、《参照管理机关人员过渡登记表》、《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归第几类?
答:《国家公务员登记表》、《参照管理机关人员过渡登记表》归第九类。《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归第四类。
职工转正定级小结如何归档?
答:(1)职工转正定级的工资表归第九类的工资小类;
(2)职工转正定级个人写的小结归第十类;
(3)职工转正定级个人写的小结,组织在此小结上签署意见的,手续完备的归第三类。材料标题可用铅笔注明“转正定级表现材料”。
办理更改工龄和参加工作起算时间的材料如何归档?
答:办理更改工龄和参加工作起算时间应收集归档的材料有:本人申请、更改时间的旁证材料、单位意见、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等一套材料均归第五类。
有突出贡献,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申报表如何归档?
答: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或奖励工资的材料,归九类工资小类。单纯填写的有突出贡献的事迹申报表,归第七类。
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登记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哪些收集归入干部档案?
答: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登记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属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范围:
(1)支委会在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对党内外评议的意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所形成的组织意见;(2)经民主评议被评为优秀党员的主要事迹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
(3)经民主评议认为不合格党员而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
(4)党员重新登记表;
(5)党员暂缓登记表;
(6)在党员登记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党支部对党员不予登记的决议及主要事实依据材料,上级党委审批材料。
各级党委、纪委、人大常委、政协委员,工、青、妇委员候选人,选举前呈报的呈报表或代表登记表是否归档?
答:凡是当选代表的呈报表、代表登记表归第九类中单独分一小类排列。未当选的呈报表登记表不归档案。
《后备干部登记表》如何归档?
答:凡是后备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其《后备干部登记表》根据中组部干档处答复口径,归第三类。
干部的体检表是否归档?
答:新录用干部体验表、毕业生分配工作体检表、因公负伤、残疾等级、有职业病可作为享受劳保待遇和提前退休依据的体检表归第十类,其余一般的体检表不归档案。
党团材料的归档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进行归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4(1)尚未转正的入党志愿书应由审批单位(总支、党委)保管,待转正后方可归入档案;
(2)入党入团过程中由组织召开的群众座谈会和党小组、支部大会记录,预审报告,均不归档;
(3)培养发展对象的“积极分子登记表”,批准入党通知书,一般的入党思想汇报,入党时调查的一般表现材料,均不归档;(4)未经支部大会通过的入党志愿书不归档;
(5)开除党籍、团籍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的入党、入团志愿书仍归入第六类,但需在封面上注明“××年×月×日经××党委(团委)准开除出党(出团)”或取消预备资格。有关处分材料,按其性质(政历问题或违纪案件)分别归入五类、八类。
另:第六类材料应将入团、入党、入民主党派材料分别排列,放在各自材料前面,其他材料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报告、入民主党派材料)。
第三篇:干部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为加强干部档案业务建设,提高干部档案工作水平,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干部档案工作情况,特制订本细则。
一、干部档案管理体制、机构和职责
(一)干部档案管理体制:
干部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省直单位,对直属单位的干部档案,实行厅局集中管理。地市直单位,管理干部档案不足100卷的要集中到地市委组织部管理或组织部、人事局管理。县(市、区)以下机关单位的子部档案,实行由县委组织部集中管理或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教委相对集中管理。企事业单位的干部档案,具备保管条件的,由组织或人事部门一家集中管理;不具备保管条件或干部档案很少的单位,其干部档案由上一级单位管理干部档案被纳入综合档案室管理的单位,其干部档案要固定专人、专库管理,业务工作要接受本单位组织部门的领导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
(二)干部档案工作机构:
地、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和省直单位要建立干部档案工作机构,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干部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每管理一千人的档案配备一名专职干部,地、市委组织部要配备业务指导人员,县(市、区)委组织部和省直有业务指导任务的单位,也要配备相应的业务指导人员。县以下实行集中或相对集中管理干部档案的单位和企事业管理干部档案的单位,根据上述原则要配备专职人员。不需要建立机构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或以干部档案工作为主的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三)干部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1、保管干部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2、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档案材料;
3、办理干部档案的查阅、借阅、转递和统计;
4、登记干部职务、工资的变动情况;
5、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的情况;
6、做好干部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7、调查研究干部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干部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8、推广、应用干部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
9、定期向档案馆(室)移交死亡干部的档案;
10、办理其他的关事项。
二、干部档案管理范围
(一)在职干部档案的管理:
1、在职干部档案的管理,按照管理体制集中或相对集中管理;
2、县级以上协管干部的单位,可管理协管干部档案的副本;
3、军队干部兼任地方职务的,其档案正本由军队保管。地方干部兼任军队职务的,其档案正本由地方保管;
4、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及其在本管理范围的直系亲属的档案,由所在单位组织指定有关部门专人保管;
5、不管理干部档案的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复制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工资变动情况登记表。此表不随干部调动而转递,干部调出后,原单位可自行销毁。
(二)退(离)休干部档案的管理:
干部退(离)休以后,其档案仍由原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三)死亡干部档案的管理:
1、省委管理的干部死亡后,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管五年后,移交省档案馆保存;
2、其他干部死亡后,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管五年后,省直单位的,移交省档案馆保存;地市以下单位的,移交同级档案馆保存。
(四)其他干部档案的管理:
1、干部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解聘)后,未就业的其档案仍由原管理部门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干部档案管理部门或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不得转给民办单位保管;
2、干部被开除公职以后,未就业的,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给有关的人事部门保管。凡通过劳动部门就业的,其档案由有关的劳动部门保管;
3、干部在受刑事处分和劳动教养期间,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管。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以后,重新安排工作的,其档案由有关的人事部门或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凡通过劳动部门就业的其档案由有关的劳动部门保管;
4、干部出国不归、失踪、逃亡以后,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管。
三、干部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与归档
(一)干部档案材料的收集
为了使干部档案能够适应干部工作的需要,要经常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干部任免、调动、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工作中新形成的反映干部德、能、勤、绩的材料,充实档案内容。
1、收集归档的范围:
(l)干部调配(转业安置)、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类人员登记表(如干部履历表、履历书和教师、职工、医务人员、军人登记表等),任免呈报表(包括上报的考察材料),鉴定、干部考核登记表、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形成的综合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和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
(2)录用和聘用干部工作中形成的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政审(考核)材料、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
(3)办理出国、出境人员审批工作中形成的审批表、登记表及在国外、境外表现情况的鉴定材料;
(4)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以及民主党派代表会等会议形成的代表登记表和委员的简历、政绩材料;
(5)办理干部工资、待遇工作中形成的登记表、审批表和解决 待遇问题的批复材料;
(6)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培训工作中形成的学生(学员)登记表、学习成绩登记表、毕业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学历证明书、培训结业成绩登记表、学习鉴定材料;
(7)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职务(职称)审批表;
(8)更改干部的姓名、民族、年龄、国籍、人党人团时间、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等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上级批复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9)党团组织建设中形成的材料:已批准转正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党员登记表、个人总结、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优秀党员事迹及组织审批材料,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共青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优秀团员事迹材料,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10)干部审查工作中形成的调查报告、结论、上级批复、个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的材料,以及作为依据的调查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主要依据材料;
(11)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材料;
(12)组织布置填写的履历、自传、组织鉴定、自我鉴定材料;
(13)纪律检查、监察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记过材料、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通报批评材料。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复查甄别报告、决定、上级批复材料;
(14)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译著、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15)体格检查中确诊有残疾的体检表及工伤致残确定残废等级的材料;(16)办理干部丧事活动中形成的悼词(生平),报纸报道的消息、讣告,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干部死亡报告表;
(17)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2、收集归挡的方法:
(1)省委组织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及档案中缺少材料的情况,有计划地布置填写干部履历表,做鉴定、写自传等,并及时将这些材料补充进干部档案。
(2)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要建立主动送交干部档案材料归档的工作制度,及时地将新形成的干部档案材料送交有关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3)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订阅有关报刊,经常了解和掌握形成干部档案材料源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联系制度,不失时机地向形成材料的部门收集应归挡的材料。
(二)干部档案材料的鉴别与归档:
1、干部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是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起来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归入干部档案的工作。
2、鉴别归档材料,必须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为依据,严肃认真地进行。
3、鉴别工作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其保存价值,确定材料是否归入档案。
4、鉴别归档材料的具体做法:
(1)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的内容。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不属于规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给本人。无保存价值又不宜退回本人的材料,必须详细登记,并报请主管领导批准销毁。
(2)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政审材料一般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主要证明材料、本人的交待等。处分材料一般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检讨或对处分的意见等。上述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每份归裆材料,必须完整。对头尾不清,来源和时间不明的材料,要查清注明后再归档,凡是查不清楚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
(3)审查材料是否手续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不符合归档要求,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要及时通知形成部门补送和补办手续,形成材料的部门要按规定认真办理。
(4)鉴别中发现涉及干部政治历史问题或其它重要问题,需要查清而未查清的材料及未办理完毕的材料,不能归入干部档案,应交有关组织处理。
(5)鉴别时,发现档案中缺少的有关材料,要及时进行登记并收集补充。
5、凡属于应归入干部档案的材料,均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要求,进行整理立卷。
6、干部档案材料必须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的办公用纸,左边留出2.5厘米装订线。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不得使用复印件。
四、干部档案的整理
干部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将收集起来的每个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工作。
(一)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要求:
1、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2、整理干部档案,事先要收集好干部档案材料,并备齐卷皮、目录纸、分类纸、衬纸、切纸刀、打孔机、缝纫机等必需的物品和设备。
3、整理干部档案的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整理干部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真负责做好整理工作。
(二)干部档案的内容: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所管理干部都要建立干部档案。干部档案分为正本和副本,副本根据工作需要建立。
1、干部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内容及其分类:
第一类 履历材料;
第二类 自传材料;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成绩、审批材料);
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和依据材料,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材料);
第六类 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包括科学技术和业务奖励、英雄模范先进事迹);
第八类 处分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
第九类 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2、于部档案副本是干部档案正本主要材料的复制件。干部档案副本的具体内容,由正本中以下主要材料的复制件(或重复件)构成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
第三类的主要鉴定、干部考核材料;
第四类的学历、学位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
第五类的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结论(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
第七类的奖励材料;
第八类的处分决定(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
第九类的任免呈报表和工资待遇、出国审批材料。
其他类别如有重复的材料,也可归入副本。
(三)干部档案材料的分类说明:
将经过鉴别的材料按照干部档案十类内容的划分进行认真地分类。
第一类 履历材料
履历材料主要指本人填写的属于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
1、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
2、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
3、部队转业干部的档案中合订的“履历书”应拆开按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结论四个部分,分别归入一、二、三、五类。其第一类履历部分可包括本人履历、家庭情况,爱人情况、社会关系,军衔等级登记表;
4、党、团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
5、后备干部登记表(提升后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类 自传材料
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本人经历、思想变化过程以及交待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内容的材料,均属自传或自传性的材料;
2、在审干中,组织上让本人写的交待本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内容的材料应归第五类;
3、带自传或履历的简历表,以自传为主的,归入此类。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1、鉴定是指本人工作、学习、劳动一个时期或工作调动以及参加临时工作结束时本人写的优、缺点总结和组织上做的评语。如: 干部鉴定、学员鉴定、学生毕业鉴定、工作鉴定、劳动鉴定、社教鉴定、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
2、考察材料是指组织上根据某种工作需要,对干部的历史、现实德、才表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全面考察了解形成的综合性材料.(干部任免工作中形成的综合性考察材料随干部任免呈报表归入第九类);
3、考核材料是指组织上在一定时期,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干部本人的德、才表现进行全面了解考察所整理的材料。如:组织、人事部门年终对干部考核所形成的干部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考绩、审批材料)
1、学历、学位、学绩和培训情况的材料指:
(1)报考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成绩表;各级党校、各类培训班、进修班学员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初高中毕业生成绩表、干部文化补习登记表、成绩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
(2)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必须是在现有的档案材料反映不出学历的情况下,经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证明);
(3)各大学毕业生学位评定书、晋升学位审批表。
2、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指: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
(2)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各种试卷和论文、著作一律不得归入干部档案。
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和依据材料,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材料)
1、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
2、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
3、“文革”前主要社会关系政治历史情况的证明以及有关问题过去档案中有记载现已平反的证明;
4、有组织审查结论意见的调查表、审查表,阶级关系登记表等材料;
5、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一律归第八类。凡未给予处分,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归第八类;
6、更改干部的人党、人团、参加工作时间、年龄、民族、国籍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7、关于人伍时间的批注。
第六类 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1、入党、人团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如申请书份数较多的,一般放1一2份系统的);
2、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延长入党预备期的有关材料;
3、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
4、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或党员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
5、退团材料;
6、加人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7、开除党籍、团籍处分的材料可按政历问题或违纪案件分别归人五类或八类,其入党人团志愿书仍放在第六类,但需在封面注明“×年×月×日经××党委(团委)批准开除出党(团)”的字样。
第七类 奖励材料(包括科学技术业务奖励、英雄模范先进事迹)
1、创造发明事迹奖励材料;
2、各种科学技术业务奖励材料;
3、各级组织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战斗英雄等称号的审批表(授奖决定)和事迹材料;
4、立功受勋材料;
5、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
1、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所受的处分决定(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
2、通报批评材料;
3、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
4、原定右派经复查改正后有关的改正结论、报告、改正的依据材料及原定右派的决定、因右派而受降职、降薪、开除党籍等处分的材料;
5、反右倾斗争受处分后经甄别平反,其甄别平反材料;
6、“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或经审查已定为“三种人”的结论(决定)、上级批复、报告及本人检查材料;
7、“文革”中犯有一般性错误的上级批复、决定(报告)、专题考察材料、主要证明材料;
8、经过核查记录在案材料;
9、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等。
第九类 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1、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
2、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考察材料),一般干部评定职级审批表;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招工、人伍(兵役登记表)审批表;复员军人登记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军衔审批表;以工代干转干人员审批表,民办教师转正审批表;退(离)休人员提高待遇审批表,退(离)休、退职人员审批表;
3、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
4、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有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干部死亡报告表、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
(四)干部档案材料的排序与编目:
l、档案材料的排序
每类干部档案材料,都要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的衔接或材料形成的时间排列顺序。排序的基本方式:
(l)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排序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七类、第十类材料。
(2)按档案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排序的:第五类、第六类、第八类材料。其中第五类、第八类材料的排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应集中排列),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等。有甄别、复查、平反结论的应分别排在原结论的前面。不同问题分别作了结论的,可将每个问题的有关材料排在一起。同一问题多次审查的,应将每次审查形成的材料排在一起,并将最后一次审查的全部材料排在最前面,其余材料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3)第六类 为便于补充材料,排列顺序是:入团志愿书、人团申请书、退团材料;加人民主党派材料;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延长预备期材料。其他党员材料(如: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等)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4)第九类 按档案材料性质和时间顺序相对集中排序:
第一项 工资情况材料;
第二项 任免材料(指档案材料的分类说明中第九类第2条内容);
第三项 出国、出境材料;
第四项 其他材料(指档案材料的分类说明中第九类第4条内容)。材料排序后要用铅笔在每份材料第一页的右上角注明类号和顺序号。如第一类第四份材料可写为“1一4”,第九类第二项第三份材料可写为“9-2-3”。
2、档案材料的编目
每卷干部档案必须有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目录是查阅档案内容的索引,要认真进行编写。具体要求:
(1)按照类别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目录格式,逐份逐项地进行填写,每类(每项)目录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类号用汉字码,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每类每项目录上的类号和顺序号要与材料上的类号、顺序号相一致)。
(2)根据材料题目填写“材料名称”。无题目的材料,应拟定题目。证明材料写明何人证明的材料。材料的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拟定或简化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性质特点。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的,须另行拟定题目或在目录上加以注明。填写目录不得以点代字。
(3)材料形成时间。材料形成时间要填清年、月、日,没有时间的要尽量查明。一份材料有几个时间的,本人填写的材料以本人签字为准;经组织审查或整理的材料以最后的批准时间为准;复制的档案材料,采用原材料的形成时间。
(4)填写材料份数。以每份完整的材料为一份(包括附件),除有原件附复制的材料填写两份外,其它一律填一份。
(5)填写材料页数。材料页数的计算,采用图书编页法,每面为一页,印有页码的材料、表格,应如数填写;无页码标记的材料,每单面为一页,封面封底不计算页数(需用铅笔在材料的下角注上页码),空白纸可剔除。
(6)书写目录要工整、正确、清楚、美观,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书写目录,也不准勾抹、涂改、粘贴目录。目录填写后,要检查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五)干部档案材料的复制与技术加工:
l、材料的复制
(l)档案材料载体变质或字迹退色不清时,须进行抢救。抢救 材料,一般可采用修复、复印、打印、抄写等方法。凡打印、抄写的材料,必须认真细致核对无误,注明复制单位和日期。随原材料一同装人卷内。
(2)建立档案副本的材料不够时,可选择正本中的材料进行复制,将复制件存副本,其原件必须存入正本。
2、技术加工
为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延长档案材料的寿命,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应进行技术加工。其主要方法:
(l)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等金属品,以防止氧化锈毁材料;
(2)对已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进行裱糊。裱糊时注意不要损坏原件的字迹和印章;
(3)对小于16开规格或纸质次的档案材料,应粘在衬纸上,纸张过小而页数多的材料,应将每页摊开粘在衬纸上;
(4)对超出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影响材料的完整和不损伤字迹的条件下,可酌情进行剪裁;不能剪裁的材料,须进行折叠。折叠时,要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横折叠、竖折叠,横竖交叉或梯形折叠等办法。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整个案卷的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
(5)装订边过窄或装订眼过多、眼距不标准、破损未空出装订线的档案材料,须进行加边。打眼装订,不得压字和损伤材料内容;
(6)一份材料未装订在一起的,要缝在一起并加装订边;
(7)一般不要把一类或几份材料缝在一起;
(8)材料右上角原有的类号、顺序号、页码等要做处理。铅笔写的要擦掉;
(9)裱糊用的衬纸,必须采用韧性较好的白纸,衬纸的大小要与档案目录纸相一致;
(10)裱糊可采取缝纫或化学胶水、浆糊粘贴的办法,胶水和浆糊必须能防虫蛙、防腐蚀,裱糊时要防止折皱,裱糊后的档案材料要压平凉干,不得在阳光下暴晒或使用高温烫烤;
(11)裱糊方法可采用单面裱糊、夹面裱糊、开窗裱糊、鱼鳞或梯形托裱、胶纸粘贴等。
(六)干部档案的装订与验收入库:
每个干部的档案材料,必须装订成卷。装订后的档案,目录一律放在卷首(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工资变动情况登记表放目录之后,此表不填写目录),材料排列顺序要与目录相符;卷面整洁,全卷整齐、平坦,装订结实实用。具体做法:
1、将目录与材料核对无误;
2、把全卷材料理齐。材料条件好的应做到四边整齐,条件较差的左、右、下边也要整齐。装订后,卷内材料不准超出卷皮;不准用刀切边,以防切掉文字;
3、材料一律正装。即:横写的材料名称在上;竖写的材料名称在右;
4、干部档案五类、八类材料过多的,可单独装订成卷。每卷都要按类别、内容填写目录,并在第一卷目录中注明“五类或八类另装成卷”;
5、一律使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附件一规定的标准干部档案卷皮。档案卷皮须书写档案人的姓名、籍贯、档案号。书写姓名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代替;
6、干部档案整理装订成卷后,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
7、干部档案的整理工作,均应按本细则要求进行。
(七)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注意事项:
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和干部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l、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2、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3、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按规定剔出的档案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4、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 案材料和泄露干部档案内容。
五、干部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根据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要求,对干部档案应严密、科学地保管。(一)为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库房面积每手 卷不少于20-25平方米,库房内应设置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
(二)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应经常检查,要保持库房的清洁和库内适宜的温、湿度(要 求: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5%),库内不准存放无关物品。
(三)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库房。库房内严禁吸烟,更不准明火进人库房。
(四)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设置专门的档案查阅室和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不得在库房内阅档或办公。
(五)保管干部档案,应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每年全面检查核对一次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所需必要的设备和业务经费,要单独立项,列人本地区本部门预算统筹解决。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给予支持。所拨专款不得挪作它用。
(七)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检查档案保管与保护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主管领导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如发生失火、被盗,霉变、虫蛙等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九)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档案盒)的样式、规格按规定的标准统一制作。
(十)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对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应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对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六、干部档案的提供利用
(一)利用干部档案的原则:
1、干部档案主要是供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考察、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入党、出国、福利待遇、治丧等工作时使用,其他一般不予查阅。干部亲属入党、人团、升学、参军等政审,应由干部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出据证明材料,调查人不得查阅干部档案。编写党史、军史、革命斗争史、地方志和撰写人物传记等,一般不得查阅干部档案,可直接向干部本人采访。如该干部已经死亡或因年迈丧失记忆,有病不能口述、书写,可查阅其履历和自传的有关部分。凡因了解干部的人党、入伍时间和与他人案件有密切关系,而该干部已经死亡或因病不能口述和书写,无法直接提供情况以及其他特殊原因,须查阅其档案取得证明材料的,要从严掌握,经批准后,只能查阅有关材料。
2、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3、非党领导干部和非组织人事部门不予查阅干部档案,困工作需要了解干部的情况时,须经党委(党组)负责人同意后由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有关情况。
(二)利用干部档案的手续:
1、利用单位必须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按照查阅干部档案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和行政介绍信查阅干部档案。
2、查阅中央管理的干部档案,由各地、市委,省直各部、委、办、厅(局)党组,省属太专院校、企业党委负责人签字加盖党委(党组)印章,报请省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由省委组织部干部档案管理部 门办理有关查阅手续。
3、查阅省委管理的干部档案,由各地、市委,省直各部、委、办、厅(局)党组,省属大专院校、企业党委负责人签字加盖党委(党组)印章,报请省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方可查阅。
4、跨省、市、自治区查阅省管干部的档案,由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互相联系办理。
5、查阅本单位管理的干部档案,必须是本单位管理干部的部门,查阅时也要健全审批手续和查阅登记。
(三)利用干部档案注意事项:
l、到上一级档案管理部门查阅干部档案,必须统一由同级党委组织部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办理审批手续.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
2、查阅干部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干部持《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和工作证到保管部门查阅室查阅。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严格执行登记手续。借用档案的单位,要严格保密,妥善保存,不准转借,不准交无关人员和干部本人翻阅,确保干部档案的绝对安全,并限期归还。
3、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犯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属于假公济私者按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处理。
4、借用、查阅档案的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请示干部档案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复制(拍摄)。
(四)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单位管理的干部档案的借阅范围、批准权限、登记、归还手续等作出具体规定。
七、干部档案的转递
(一)干部工作调动或职务变动后应及时将档案转给新的主管单位。
(二)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1、干部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党员干部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带;
2、县及相当于县以上的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可以直接转递干部档案;
3、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的整理装订,没有整理的档案或已整理但存有零散材料的档案不准转递,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去。接收单位对转人的档案要认真检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调动、任免等工作中对呈报的没有整理的或存有零散材料的档案,可暂缓研究审批,待原呈报单位将档案整理后再研究审批;
4、转递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登记,严密包封;
5、收到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未退回执的,转出单位应写信催问,以防丢失;
6、为使干部档案能够随着干部调动或职务的变动而及时转递,干部调配、任免工作部门应将干部调人单位和任免通知及时告诉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并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
(三)严格执行转递制度,避免产生“无头档案”。对已出现的 “无头档案”,应认真查转。对确属查不到干部下落的,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可移交干部原籍档案馆保存。
八、干部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一)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加强对干部档案工作的领导,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干部档案业务建设中的人员配备、库房建设及添置必要的设备和业务经费等问题;不断改进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同级和下级的干部档案工作,在业务上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责任。其具体任务是:
1、了解干部档案工作情况;
2、研究解决干部档案工作中的问题,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有关规定和办法;
3、推广干部档案工作先进经验;
4、召开干部档案工作会议;
5、对干部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注意力日强干部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选调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干部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并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妥善地解决他们的职级待遇,按国家统一规定评定专业职务,保持队伍相对稳定。对那些为档案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失职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四)干部档案工作人员在干部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2、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干部工作服务;
3、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保密规定,保护档案的安全,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4、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5、工作调动时,必须做好档案和档案材料及业务文件等交接工作。
第四篇:2001年干部档案材料转递工作表
2001年干部档案材料转递工作表
一、管理学院
温州人才交流中心:连春燕
王珊瑚
张航宇
黄晓洁
何筱乐
林雅 吴海静 尤子夜
?英英
蔡琼
王聪
瞿丽艳
罗淼
王政
吴蓓
姜毅
蔡一笑
何建平
叶晨索
蔡克乐
何斌
朱?发 郑铁豪
李洁
徐慧婉
何晴祺
林晨野
曹建丹
何坚
陈?刚
陈万宝
陈林海
郭金建
王伶俐
永嘉县招生办: 吴应 温岭招生办:
张一
温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林朱丹
周弘
吴爽爽
黄品
陈毅
王友?
陈慈芳
林晓鸥
游?文
蔡政
泮锦辉
戴玉叶
叶红
诸晓栋
丁豪
周剑
黄建波
戴纬
李江莲
李淑茹
池笑丹
李丹尔
项忠瑞
徐驰
王晓春
王渊
金张晔
蔡文雅
林铁
郑琳丽
刘洪英
严正和
范文艳
徐传真
吴建飞
王海鸯
腾建标
黄丽丽
欧阳彩燕
彭从静
吴礼红
吴玉华
张奇妙
周顺和
王红卫
徐?霜
陈约
叶建月
周鸽
钱海云
吴小洁
蔡林花
杨仲瑗
杨颖煜
胡伊莉
金小燕
孙茹茹
应祖剑
上官春茹
叶德省
陈雪莲
谢海映
朱明飞
厉晓丽
方尔雅
付俏俊
张远
黄国春
金玲玲
林道务
翁建静
朱文政
陈晓武
周承裕
?冰茹
李强
陈洁
郑威洋
冯思振
张丽洁
董希澄
郑常君
郑文星
何道明
王旭
柴娟清
鄢恒
应琇
闾成良
陈?
顾?娣
项世雄
周晴
叶增峰
林赛赛
何?
蒋少萍
项信
林晓琴
金增?
陈鸿辉
吴艳
金加簪
郭春燕
钱建斌
唐露
黄国强
赵小波
陈宇宙
林海玉
章?艳
黄婉文
洪玮玮
余小键
陈培?
池慧慧
陈坚
洪 ?
郑翔
童巨锋
缪刘秀
赵继峰
何金印
王林
林能茂
徐倩
诸葛赛丹
卢依丽
李晓丽
周天晨
陈雷
郑招龙
周丹
陈钰
陈剑云
张杰
钱乐丹
叶小月
周忱忱
王园园
彭晨艳
伍希思
周玮丹
陈丽萍
孙凯珍
李丹红
周彩明
林安徽
李静
陈祥武
吴正一
吴圣丹
张扬
吴演忠
王力强
赵颖
杜颖颖
王颖颖
赵茹祥
陈晓珠
叶俞敏
叶志顺
熊平平
彭羊羊
廖维雷
方仲开
林为排
钱晓云
张秋
陈草
宁波人事局:
刘思?
陈海萍
黄伏云
唐雪飞
史碧静
高静静
乐清市人事局:吴国斌
葛文瑰
倪姜茹
南海滨
林郑华
王李丹
永嘉县人事局:翁剑
金聪福
郑时军
柳温柔
?琦安
周乐娃
余姚市人事局:泮艰昕
?建芬 永康人事局: 徐爱玲
李奋
瑞安市人事局:张寒丹
吴慧
衢州人事局: 祝知渊
张绮 慈溪人事局: 陈琼璐
洪文
宁波大学:
陈长洪
赵慧龙
新昌人事局: 张歆 舟山人事局: 袁辉 宁海人事局: 舒海绒 青田人事局: 陈剑峰 余杭人事局: 黄莺
鄞县人事局: 陈立玮 庆元人事局: 柳邦英 淳安县人事局:宋洁 台州市招生办:王伟
庆元县招生办:叶英豪(退学档案)玉环人事局:
蔡庆辉 建德县人事局:李卫辉 天台县人事局:陈辉 萧山人事局:
许益丰 景宁人事局:柳二娟 富阳人事局:周萍 丽水人事局:柳静 上虞人事局:罗建英 缙云人事局:丁伟森 衢县人事局:林英 龙游人事局:缪建立 临安人事局:郑玲琳 象山人事局:邓巧莹
绍兴人事局:单小燕
吴晓鸣
王国胜
金春华
章明媚
海宁人事局:严海波
陈惠虹
谢继鑫
郎晓燕
俞卫刚
苍南人事局:黄通号
周世攀
林敏
黄启挺
陈秋仙
陈万喜
陈少玲
陈忠镌
吴春所
文成县人事局:吴建芳
刘飞娥
叶葱葱
夏叶玲
吴海滨
乐清人事局:蔡玲玲
郑平
汤淑泱
朱微玲
陈优秋 瑞安市人事局:陈之?
汪丽丽
黄剑锋
刘迎春
李毅 泰顺县人事局:夏盛付
林成峰
陶志光
张逢露
卓秋雪 杭州人事局:顾金龙
张才亮
钟陈维
顾方芳
孙亚红
乐清市人事局:张财进
林汗芬
郑学峰
郑素峰
杨立峰
钱利微
?洪成 卢宝丹
陈克
赵晓秋
陈康乐
吴汉华
包洁茹
胡育丹
刘洁 嘉兴人事局:张娟
夏可天
沈燕洪
沈春燕
永嘉人事局:郭敬攀
俞冬熊
吴建乐
林希亚
瑞安市人事局:戴海东
欧阳玉潺
潘益杰
吴淑霞 苍南县人事局:孙蓓蕾
余纪梳
王振璋
章华攀 温岭人事局:林晓敏
谢利琴
应巧平阳县人事局:陈斌
薛明榜
谢尚优 义乌人事局:蒋海莲
何美青
王燕青 金华市人事局:毛?罗 德清人事局:周文伟 温州市电业局:单静 开化人事局:胡金娥 嵊州人事局:徐升东
二、经济学院 萧山人事局:胡海锋
陈拣波
绍兴人事局:韩斌翔 泰顺人事局:李高毅 东阳人事局:郭世民 奉化市人事局:钱典博 衢州市人事局:李甜 舟山市人事局:陈建平鄞县人事局:何荣海
台州市路桥区人事局:李玲燕 义乌市人事局:黄黎琴 苍南县人事局:周佳佳
平阳县人事局:李爱雪
陈丽琴
黄玲玲
瑞安市人事局:?伟龙
乐清市人事局:余望
何继良
尚洁
曹建迪
林熙
翁志法
黄少华
郑旭筱
曾瑾瑾
李娜
吴淑萍
支亦峰
陈海燕
余勇 永嘉县人事局:吴智林
胡明静
叶剑兰
温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王素珍
吴凌云
吴乐微
郑玲燕
王胜华
徐丽娜
朱媚媚
叶娟
王晓慧
徐双萍
朱蓉仙
傅叶苇
陈玲珑
陈秀英
钟卫平
龙建芬
王晓韵
柯俊杰
谢彩霞
林填
伍琪
朱春筱
张春?
王巧芳
张成江
叶素
陈赛蕊
王森
刘洪
陈俏 杨勇
伍果
程伟沐
王笈
陈寅
范永芳
蒋春英
?纳
陆渔红
朱小花 谢晋
王小红
?烁
吕晓霞
张如哲
??敏
王燕斌
徐素燕
冯亚?
温州市人事局:李舒舒
程远
朱毅
吴宏?
郭叶跃
李毅
林祝仁
徐昌?
张榜
王玮?
王海栗
三、建工学院
温州市龙湾区工事局:范益寨
苍南县人事局:梅建希
潘寿宁
吴联排
李求会
杨上明
陈小琴平阳县人事局:陈尔惠
胡亦坛
林力
王锋
余章章
金世治 乐清市人事局:高海周吴回清
黄达
杨建斌
王达丰 洞头县人事局:林海志
王志聪
瑞安市人事局:周国权
陈永康
郑晓波
仇方来 永嘉县人事局:程万里
金选豹 上虞市人事局:蒋金标 慈溪市人事局:徐海明 湖州市人事局:曹燕丽 开仕县人事局:陈葵生 温岭市人事局:薛凌平苍南县人事局:徐培雅平阳县人事局:傅永建 乐清市人事局:陈琛
林高平
王宇鹏
倪海雷
吴增飞
叶啸朋
吴秀炯
吴琴
薛功锡 黄枫霞
温州市人事局:柳良金 白洪雨
仑洲峰
黄春孟
徐克柱
郭新华
金文博
潘国柱
郑鹏飞
周良和
徐志达 高友?
张松江
戴少和
叶晓娜
吴作达
董国新
吴洁珍
叶乃顺
李勇
林晓东
张捷
周方先
高根慧
吴奇伟
倪孟海
方奇乐
金戈
蔺如耀
张晓东
盛光辉
唐文琪
胡徐辉
陈胜
俞小羊
四、艺术学院
岱山县人事局:张立
宁海县人事局:屠霞莲
章欢
尤红霞
嘉兴市人事局:唐琦
宁波市人事局:嵇琳艳
应彩萍 桐乡县人事局:陆方明 诸暨市人事局:周才涌 武义县人事局:董振新 松阳县人事局:吴跃新 永康县人事局:程欣慰
浙江武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石君 苍南县人事局:杨海君
乐清市人事局:余红晓
蔡建芳
傅娜
温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张燕君
徐芬
陈巧林
徐晓斌
崔静莹
黄亮
王碧飞
吴爱月 马小波
李如意
吴锐
陈丽飞
陈瑛
虞旭映
苏晓伟
徐晨
苏尔培
陶源
黎芳 薛圣钻
周跃引
王文芒
李和
许阳进
俞建荣
杨登斌
张巧娟
翟阿永
李萍
钱淑琴
朱仕凯
蔡廷通
王大将
温州市人事局:蔡晓珍
陈姬
郑晓群
王绍锋
吴丹
陈湘茹
张园
孙温慧
五、应用化学学院
苍南县人事局:董邦津
汤君枝
林德棒
李绍纬
陈秀松
吴作宏
林盖钦 兰溪市人事局:俞富军
瑞安市人事局:薛行本
谢彬
乐清市人事局:黄道峰
缪宝光
陈建宇
陈永强 萧山市人事局:岑宇
吴?江
台州市黄岩区人事局:徐? 张晓琳
台州市路桥区人事局:朱春红
郑旭军
宁波市北仑区人事局:朱苏芬 宁波市人事局:吴志召
平阳县人事局:余君毅
吴克印 嵊州市人事局:高海良 慈溪市人事局:陈银权 开化县人事局:魏吉平缙云县人事局:胡伊雄 海宁市人事局:朱利忠 衢县人事局:曾美荣 湖州市人事局:陈利勇 嘉善市人事局:蒋方明
温州是邮政局:周沁静
陈一杨 龙湾区委组织部机关党工委:郑素高 温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林显华
陈旭阳
王?党
胡美蓉
郑铮红
吴雪莉
蔡伶俐
范冬青
汤金刚
诸葛建红
陈晓敏
黄秀芳
叶胜红
章翔秦
陈?教
毛建飞
林云周徐晓村
徐哲文
包林华
徐杰
蔡平杰
姜翔钢
温州市人事局:金树鹏
乐添谊
章光强
叶高望
项丽蓉
王芸沪
陈天钧
季琰
翁一波
叶源川
王茜
林?
范?璞
邓大海
孔繁义
吴文艳
陈法新
六、信息学院
杭州市人事局:沈鹏 萧山市人事局:杜官良 余姚市人事局:郑银峰 鄞县人事局:王红峰 上虞市人事局:葛松阳 衢县人事局:陆听建 椒江人事局:李宗平临海市人事局:林晨 海宁市人事局:施伟杰 岱山县人事局:陈杰 乐清市人事局:朱知焕
叶飞朋
陈宗间
陈国民
王建庆
黄丽
郑横珠
周承
王永华
陈通哲
陈洁慧
郑晓同
刘宇国
倪勤华
永嘉县人事局:金文通
金可勇
周胜
祁晓春
李成宪
平阳县人事局:江心? 叶方力
林乃翁
苍南县人事局:唐海玮
肖云城
张可进
童希斌 文成县人事局:吴淑丹
赵建伟
朱军鸽
季晓 泰顺县人事局:翁建斌
林可小 温州电业局:蔡诚裕
蔡怡捷 嵊州市邮政局:楼泽永
瑞安市人事局:陈峰
蔡庆晚
余海跃
温州市人事局:吴洁西
何梁泽
王仁权
丁一
王欢
叶盛
戴张波
黄刚强
金剑
金荣华
黄翔宇
朱珏瑛
金坚
陶小慈
陈泉
邹长栋
潘剑虹
陈达
周新琪
李强
黄跃敏
何涨云
叶浩
钱俊
叶伟
渝博
方培珍
陈克然
金乐华
乐清市人事局:叶成光
张雪野
南文良
瞿纪财
施晓宇
温州人才交流中心:余云会
奚圣育
许剑强
南赛冬
立仕亨
管福海
周晓峰
林礼区
郭智泛
黄晓林
徐立建
孙志华
吴虞
王占芹
陈建晓
朱干彬
胡婉丹
叶家欢
陈莉丽
谢小美
徐胜祥
梅雪芳
何光华
南东
吴可法
郑赵炳
王小丹
胡之朋
杨仁俸
邵万清
杨小英
章国恬
黄义?
吴秀英
季金眉
蒋金辉
吴响良
章勤
方瑜
柯莉聪
李杰
罗适律
郑秀克
藤玲军
黄小舟
葛红红
朱强
罗巧慧
赵玲玲
虞利? 叶海彬
瞿素洁
俞小伟
陈锋
张跃琳
陈显松
吴胜光
林海坚
王炳虎
谢宇芳
谢小?
汤佩佩
陈霜
徐国强 浙江工业大学:朱?雷
浙江大学:张浩
郑希达
杨云光
七、机械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应霆
陈清仲
周惟娟 宁波市人事局:张旭峰 温岭市人事局:林巧勇 义乌市人事局:陈坚毅 永嘉县人事局:王赛娇 乐清市人事局:郑秀琳平阳县人事局:伍玉波 文成县人事局:周娇慧 杭州市人事局:孙晨鸣 温州市人才交流中心:赵晓飞
南海
黄乃昆
金旭敏
叶荣盛
王建文
叶华
周仕法
陈成豪
陈祥生
项方骏
吴建锋
王作坤
沈永查
吴颖
陈宝根
陈晔
王镇
陈家梢
杨登克
毛传?
林海
陈晗
第五篇:干部档案自查报告
干部档案自查报告
***:
根据省局《关于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的通知》(**号)要求,我局对开展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自查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既定时间要求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及时组织开展档案审核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重要作用我市**系统现有在编在职职工**人,离退休人员**人。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为指导,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目标,把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作为干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在不断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查找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注重加强平时管理工作,认真把好材料收交关、审核关,健全材料转递转送制度,全力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审核、归档利用工作。加快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了空调机、温湿计、灭火器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保证了档案室的防火、防盗、防虫、防潮等防范措施,保证了档案安全。注重发挥干部档案在干部使用中的作用,在酝酿提拔干部过程中,对照《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基本信息进行检查核对,确保用人、识人的准确性。二、认真审核自查,按质按时顺利开展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是做好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为做好此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自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和省局通知精神的学习,不断提高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在为干部工作服务、为班子建设服务和为领导决策服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优质高效地做好档案审核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责任和要求。
在档案审核工作开始之初,及时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省局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标准、程序和要求。同时,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将档案审核工作细化为审核、装裱、录入、装档、材料收缴五个步骤,明确各步骤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二是重点明确。
在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的基础上,把干部“三龄一历”核定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点,逐项审核清查,做到全面收集材料、仔细鉴别材料、规范整理材料,认定干部的“三龄一历”时间清楚,事实准确,说服力强。三是目的明确。
把档案工作的准确、真实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逐人逐项审核确定,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从严格工作程序着手,每卷档案材料都注重从前后印证中审核信息,确保审核工作的质量。(二)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自查工作顺利有效进行为切实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把干部人事档案自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力量、工作力量上予以倾斜,一是工作力量到位。
针对此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际,在系统内抽调了2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档案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与现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组成档案整理审核工作组,开展档案审核工作。二是经费保障到位。
根据档案审核的需要,我局拔出专用资金,添置了办公桌椅等设备,以及整理、装订档案所需的裁纸刀、档案盒等辅助材料,改善了档案室办公条件。(三)注重质量,高标准严格档案整理工作在档案审核过程中,着眼于提高质量和落实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
一是突出严肃性,严把审核“质量关”。全面清理库存档案,分类整理,采取初审和复审交叉进行的方式,形成了层层负责的监督机制。二是突出准确性,严把审核“准确关”。
对档案中的原有材料和新补充材料,逐份审查,准确鉴别,特别针照“三龄一历”,采用核对工作简历等方法进行甄别;对缺少xx考核、调资、任免审批表等要件材料,对照履历表,认真查找补充;对“三龄一历”等基本信息不实的,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认真查阅原始资料,确保归档材料的准确性。三是突出完整性,严把材料“收集关”。
坚持档案审核、信息反馈和材料收集同步进行、循环往复。四是突出时效性,严把工作“效率关”。
(四)以自查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结合这次自查工作,对照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省局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验收评分标准及处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人事档案转递、缺失材料补充、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签等多项工作制度。二是严格工作程序。
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严格工作程序,加强档案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这次干部人事档案自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将继续严格遵照省局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工作,积极做好迎接省局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推动我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特此报告。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