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部选拔“三大规定”细解读

时间:2019-05-13 04:0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干部选拔“三大规定”细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干部选拔“三大规定”细解读》。

第一篇:关于干部选拔“三大规定”细解读

近期就干部选拔任用问题,集中出台了《推荐领导干部工作规定》《考察领导干部工作规定》《讨论决定领导干部工作规定》。细读“三个规定”,新精神、新杠杠、新看点非常之多。以岗定人,没有空缺岗位不得进行民主推荐

规定:“推荐领导干部要坚持以岗定人的原则,没有空缺岗位的,不得进行民主推荐干部。

提拔任职的职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非领导职务转任领导职务、平级调整到重要岗位任职的,应当经过民主推荐。”等。解读:以岗定人有利于干部群众对拟任人选的合理选择,有利于班子结构的搭配,有利于干部特长的发挥,避免了先推荐出人选再去找岗位的被动性工作。规定对平级调整到重要岗位任职的一些干部,进行再次的民主推荐和考察,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的制度。

个人推荐必须以书面形式

规定:“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以个人名义,以署名书面材料的方式,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个人推荐的“推荐人必须负责地写出书面推荐材料并署名,推荐材料要具体介绍被推荐人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说明被推荐人拟任职务,推荐理由,申明与被推荐人的关系。”“个人署名书面推荐材料应存档备查,并与有关材料一起按规定报送干部监督部门。”等。解读:这一规范,提高了个人推荐的质量,避免和消除了不负责的个人推荐。明确口头推荐意见无效,不得向领导干部个人推荐,也不允许私下打招呼。

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

规定:“考察对象的确定,要注意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应在民主推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干部的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情况,对本次民主推荐结果、以往推荐情况和平时工作表现、班子成员意见、岗位需要等进行综合分析,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确定。”等。解读:防止民意失真,不以一次推荐结果,决定一个干部的取舍,而是全面地、历史地看一个干部,根据岗位的需求等多个方面考虑人选的确定。

推荐干部“11不准”

规定:“推荐领导干部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1、不准违反规定的原则、程序进行民主推荐。

2、不准以考察谈话代替民主推荐。

3、不准超越干部管理权限,未经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进行推荐。

4、不准超职数或不按规定的职位进行民主推荐。

5、不准以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结果代替民主推荐状况。

6、不准更改民主推荐结果。

7、不准泄露民主推荐情况。

8、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指定人选或暗示、授意、引导他人进行民主推荐。

9、不准搞非组织活动,用非正常手段为自己或他人拉票。

10、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凭借其地位、权力和影响,干扰民主推荐工作。

11、不准在个人推荐材料中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凡违反上述规定的,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进行民主推荐的结果,一律无效。”解读:针对我省领导干部推荐中一些地方存在的拉票、打招呼等问题,11个“不准”狠刹了这股歪风。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规定:“考察领导干部要坚持平时考核、定期考核和选任考察相结合,既要看民主推荐票数,又要看历年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的情况,全面考察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防止考察失真失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与干部监督、纪检、统战、巡视机构等相关部门沟通信息,了解掌握有关情况”。解读:“带病提拔”群众反映强烈,中组部明确要求各地防止、杜绝。我省这一规定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效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干部“带病提拔”。

问题不查清,不得提拔

规定:“对考察对象,在考察过程中反映问题线索具体、情节严重的,考察组应按照调查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问题复杂、短时间内难以查清的问题可移送有关部门调查。问题没有查清之前,不得提出提拔使用的意见。”等。解读:抵制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既具体又可操作,措施有力,实践性强。

考察组成员不得自作主张

规定:“考察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考察职责,严格按考察方案、规定程序和要求实施考察,严格照章办事。不得擅自行事,自作主张,随意表态”。“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不得掺杂个人好恶,随意夸大、缩小和隐瞒、歪曲事实真相。”解读:考察工作是集体行为,对工作组人员纪律的约束,意义重大。

不按程序不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规定:“党委召开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的内容和材料,须经书记办公会讨论酝酿;书记办公会讨论酝酿干部任免上会的内容和材料,须经党委组织部部务会按规定研究提出。未按上述程序办理的,有关会议不得讨论、酝酿、决定干部任免。”等。解读:规范讨论决定干部程序,有效避免干部任免的不正之风,防止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而是充分发挥集体讨论的作用。有力遏制违反程序、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

讨论干部任免会议不得新提人选

规定:“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会议和

书记办公会议讨论酝酿干部任免的会议,不得临时动议。对提供会议讨论的干部任免人选可以否决,但不能临时增加,更不得提出新的人选补充推荐考察和上会讨论决定。”解读: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工作,由党委会议集体决定。不搞突击,不搞临时动议。

第二篇:中组部解读干部选拔任用标准

中组部解读干部选拔任用标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标准,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干部的德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政策和战略举措。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决定着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选拔任用干部既注重才能,更注重品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使各级领导权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对于确保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应对世所罕见的困难和风险,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建设这样一支执政骨干队伍的关键。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骨干队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不仅新中国成立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干部已全部退出领导和工作岗位,而且“文革”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干部也已经或将要退出领导和工作岗位,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干部逐步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总体来说,现在的干部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但由于一些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加上在个人成长中忽视“内功”修炼,以致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前,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道德品行呈现明显不足,许多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想自己的东西过多,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和组织讲条件,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有的过分看重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忽视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群众的努力,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复杂环境、长期艰苦实践的磨练,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不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这就迫切需要全面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

(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需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对干部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体现了选人用人让全党满意、让群众满意的本质要求,对于增强党的威信、提升党的形象、激发党的内生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选拔出来的干部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并把这一标准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的现象,致使一些品行不端、作风不实、投机钻营、有才无德的人得到提拔重用,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作为一个标杆、一种导向高高举起,坚持公道正派、坚持任人唯贤,把德才兼备的人选准用好,就能让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就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深刻理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基本要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一)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这是理解和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的范围。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是选人用人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同样是能力强的干部,谁在德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就提拔重用谁;对于在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本事再大也不能提拔重用;对已在领导岗位上德出了问题的干部,还要坚决调整下来。当然,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强调以德为先,也决不能忽视才。一个干部有德无才,政治上虽然可以信赖,但难以托付重任。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来把握、来贯彻,既要把好政治关、又要把好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

(二)正确把握德的重点。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首先要把握好干部的德。《决定》在总结党的选人用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不同层级领导干部德的共同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干部德的重点:一是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对党、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共产党人的立德之基。领导干部必须忠于党的事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始终把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在国家利益受到

损害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领导干部的修德之本。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决定着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决定着工作观、政绩观。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只有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决不能为个人谋私利,只有把自身的价值实现和人生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之中,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办好事。三是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坚持原则、敢抓敢管,面对困难、勇挑重担,出现失误、敢于负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取得新成效。四是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在目前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这方面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干部能做到办事公道、为政清廉、待人平等、律己严格,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样的干部在德的方面才是过硬的。

(三)正确把握考察德的途径和方法。识人难、用人难,往往难在识德上,如何考察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决定》通过对干部考察工作的全面分析,提出了考察干部德的主要途径。一是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的德。判断干部的德,不仅要看他说得怎样,更重要的是看他做得如何。要通过看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以及工作中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等,全面了解干部的德。二是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德。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是干部德才在一定时间内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要重点看干部的胆识、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特别是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要看干部能否冲在一线、沉着应对、坚韧不拔,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做好工作。三是从关键时刻表现中考察干部的德。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等往往在面对重大问题、重大政治事件时表现得最为充分。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还是见风使舵、盲目跟从;是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还是是非不分、退缩逃避;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还是敷衍塞责、讨价还价,是对一个干部政治品德的深刻检验。四是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干部的德。在这个问题上,关键要看干部对待个人升迁的态度,是以辛勤的工作、良好的品格、平和的心态接受组织挑选,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还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跑官要官、求情拉票。要看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还要看干部在荣誉面前,能否正确对待、真诚谦让、见贤思齐。

考察干部的德除采取上述途径和方法外,还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和完善。要注意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的德,要从为官和做人两个层面上去分析、从全部的成长轨迹中去把握、从优缺点的准确认识中去评价,从工作之余的情况中去了解。要注意从群众的口碑中了解干部的德,对干部德的情况群众最有发言权,既要了解“现实的口碑”,又要到干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解“过去的口碑”,在对比分析中获得群众对干部德的真实评价。要注意听取少数知情人的意见了解干部的德,干部品德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往往知晓的范围很小,有一定隐蔽性,多数人可能不明就里,这时少数知情人的意见更具有真实性,更有利于了解干部的德。

三、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既要贯彻到考察干部、识别干部、选用干部中,又要体现在教育干部、培养干部、管理干部中,真正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要把干部德的养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以立德。用人导向是一面鲜艳的旗帜。用准一个干部,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甚至败坏党的风气。选人用人要坚持从党的事业出发,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要让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受关注、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品德低下、能力平庸、不干实事、不敢负责、作风飘浮、群众信不过的人,没有市场、没有位置、没有地位,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通过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在全社会营造更加重德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更加注意品德修养,按党的要求为官、按传统美德修身、按群众期盼干事。

(二)加强教育培养以育德。干部教育培养要把育德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常抓不懈。把干部德的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教育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要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当前,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注重在艰苦环境、危难时刻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培养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严格管理监督以律德。干部良好品德的养成,既靠严格自律,也靠管理监督。一方面,干部要严以律己,自觉培育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始终以党的纪律、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珍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的形象,慎微、慎独、慎友,自警、自省、自励。另一方面,组织上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纠正干部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要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在干部思想波动、接到群众反映、班子出现不团结等问题时,及时提醒打招呼。要加强对干部执行政策、纪律、制度等各种规矩的督促检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坚决维护党的规矩的严肃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对干部的约束和警示作用。要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对干部监督的强大合力。(作者:沈跃跃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第三篇:干部选拔

学生干部选拔、使用、培训和激励办法

一、选拔

1、新生入学后公布学生干部任职条件。

2、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进行摸底、了解、考察。

3、班主任指定临时负责人。

4、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由班主任提名候选人,通过竞聘或民主选举产生,原则上两周内完成。

5、候选人竞聘时,要发表演说,介绍自己,展示特长,报告个人施政计划。

6、民主选举,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人超过2∕3,赞成票超过1∕2。

班级学生干部总人数原则上设定为7人,其中:班委会5人:班长、学习委员、劳动生活委员、纪律监督委员、文体委员;团支部设定为3人: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由班长兼任),宣传委员。

二、使用

1、班主任主持召开班委会成员会议,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设定试用期,一般以一个月为限;

3、阶段性述职,试用期结束及每学期末进行;

4、正式聘用上报,上报给学生会、校团委、学工部;

5、任职期间考核,由学生会领导、班主任指导班委会进行;

6、续用与解聘、增补,根据工作业绩、表现由班主任指导进行。学生干部使用基本原则:既要教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植;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支持、鼓励并发挥其特长。

三、培训

1、学生干部培训由校团委、学工部、学生会共同负责,分工协作,主要目的:提高认识,熟悉业务,转变作风,发挥作用。

2、培训要有计划、有内容、有专项负责人。分阶段、有针对性进行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讲共性问题、总体要求,谁领导谁负责;分散培训:根据需要分年级、分岗位、分具体工作进行,谁分管谁负责。

3、原则上每学期每个学生干部至少培训一次。

四、激励

1、根据学生干部任职考核情况,实行正激励与负激励。正激励主要是:表扬,树立为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给予适当物质奖励等,负激励包括:诫勉谈话,通报,罢免或解聘等。

2、对于工作认真、榜样示范作用突出的学生干部,在各类评优时优先考虑。在奖学金评定时,可考虑给予平均分加1—5分或直接调高一等。

3、对特别突出的标兵型学生干部通过表彰、上光荣台、国旗下讲话、颁发荣誉证书、记入学籍档案等,给予激励。

4、所负责的工作成绩显著者,学校进行分岗位表彰,不受表彰指标限制。

5、对学生干部违纪者,学校将予以加重处罚。

6、对严重败坏学生干部队伍形象的,由学生会提出罢免,或班级自行解聘。

第四篇:干部选拔

学习心得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也是最易受人们诟病的主题。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等制度的颁布实施,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干部准入制度和对干部言行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对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政策法规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将本人对此政策法规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把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贯彻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际上就是既要使干部管理工作本身制度化、规范化,又要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内其他法规相衔接,在法律范围内行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有法可依。要根据干部人事工作的实践需要,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有法必依。在干部任用工作中,凡是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来办理。凡是已有的有关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必须依照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办理。第三,要执法必严。要坚决按照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

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最后,要违法必究。对一切有法不依或违背法律规定任免干部的行为,都必须坚决纠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注重实绩,就是要关心那些战斗在环境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长期默默贡献的一线同志,就是要关心那些心系群众、勤勤恳恳、做人正派、不走门路的同志;坚持“五湖四海”,才能任人唯贤,形成良好的选拔任用风气,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一起投入到社会事业建设中去;坚持德才兼备,要注重干部的才能,更要注重干部的品德。坚持群众公认,就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注重实绩,既要看经济效益,又要看社会效益;既要看看近期效益,又要看长远效益;既要看局部效益,又要看整体效益;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因此,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是党和人民对干部任用的一致要求。

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的重大成果,是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一种重要保证。

总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各项制度互为补充,各有侧重,配套衔接,初步构成一个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使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

第五篇:教授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

高新民、许耀桐教授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

2010年4月30日上午8:10—9:00,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邀请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博士生导师高新民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教授做客理论频道,以“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为主题进行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摘要:

·高新民:干部选任四项制度体现了人事改革的大方向

·许耀桐:《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有五大亮点

·高新民:干部选任四项监督制度剑指选人用人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

·许耀桐:“一报告两评议”的效果需要党内民主加以保证

·许耀桐:落实四项监督制度要发挥好执行和监督两个主体作用

·高新民:四项监督制度扩大民主参与度保证“查倒”幕后黑手

·许耀桐:约束“一把手”权力还是得靠民主集中制

·高新民:干部选任四项监督制度从无到有取得五大突破

·许耀桐:《责任追究办法》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看重、倚重”

·高新民:公开透明是官员复出前提 公众要两方面看待

·许耀桐:制度上杜绝“三唯”才能防止王亚丽案再次发生

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理论频道视频访谈。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同步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在上述四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颁布之后,中央组织部负责任接受采访,并就有关问题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友们也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演播室就请来了两位专家与网友交流,这位是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老师。

[高新民]:各位网友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一起探讨中组部的几个规定。谢谢大家!

[主持人]:这位是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

[许耀桐]:主持人好,网友上午好。

[主持人]:欢迎两位老师,也欢迎网友与大家在线交流。

干部选任四项制度体现了人事改革的大方向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想请高老师谈一下这项制度出台的背景以及深意有哪些?

[高新民]:中组部负责人对记者的问答里面已经谈了很多了,我就谈一点个人的理解。我想它的背景,第一它是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出台的。十七大以后我们制订了《2010年-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在这个《纲要》里面我们就明确的讲,要着力解决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还有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出台一个与之配套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和其他的三项制度,这肯定是大方向的一部分。

[高新民]:另外,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民主政治条件下要讲法治,权责对应。同时我们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党管干部是用人问题的核心问题,这个背景下我们承担了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部分职能,与之对应的责任也要承担下来,是对党内民主发展的呼应,既是党内民主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推动党内民主发展。这些年来,群众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反应非常强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思想也是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种责任追究办法就是恰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很深的时代背景。

四项监督制度剑指选人用人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

[高新民]:意义也很多,简单的讲,一是,确实把目标指向了用人中存在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都是指的主要领导,是一把手,在用人权有很大的权利。目标指向清楚。

[高新民]:二是,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相配套,那个是完整的程序,这个是违反了程序会怎样,属于禁止性、强制性的约束。

[高新民]:三是,具有威慑力。也许我想违反这个规定,或者说我通过一些潜规则违反,这有一个条例摆在那儿,违反了就要处罚。干部失查责任追究,领导赤裸裸的进行干预,包括做潜规则的工作不是太多了,合法的程序必须要做。另外,回应了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犯了错再复出这种情况怎样处理,这些都有规定,具体的条例非常多。

《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有五大亮点

[主持人]:谢谢高老师的分析。我还想请问一下许老师,这项制度从无到有可以说弥补了一些缺漏,在您看来这项新的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完善,亮点在哪里?

[许耀桐]:《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是弥补缺漏的制度。中共中央在2002年7月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条例》,对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条例》指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规定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责任制度,但是究竟怎样进行这种责任追究呢?条例本身只是做了这样的原则性的规定和说明,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回答。这就需要专门的制定怎样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否则实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度和监督责任制度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这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出台,就是对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方面做出了制度安排和制度完善,这就是当初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提出的原则性的要求、原则性的规定落实到实处,有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许耀桐]:谈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亮点,我感觉是很多的。概括而言,我认为主要是围绕着追究责任中心和重点有五大亮点:一是,第一次明确划分五类追究责任主体: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干部考察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和人员、以及其他有关的领导和人员。这五类责任对象既涵盖了干部选拔人员具有一定职责权限,能够对干部选拔任用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类主体,同时又突出了负有重要责任的党委党组的主要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的负责同志这样一个重点。

[许耀桐]:二是,第一次针对有每一类追究责任的主体分别规定了应当追究责任的主要的情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了39种之多,非常的精细。

[许耀桐]:三是,第一次明确规定责任追究两个提起主体,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机关。

[许耀桐]:四是,第一次明确规定责任追究提起机制,有两种:第一,是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很清楚的,内容很具体的,就有组织人事部门提起这样的追究机制进行组织处理,也可以会同纪检检察机关进行不同的调查处理。第二,是受理举报,查处案件工作当中主动发现的要呈现哪些问题,这个时候可以由纪检机关进行提起做调查处理。第三,可以说有点被动,也就是“倒逼”机制,一些领导干部出事了,“倒逼”机制出问题了,就进行调查处理。第五,第一次明确规定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法律处置这三种追究的方式。其中还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影响期”,比如说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能再提拔。引咎辞职和责任辞职处理的,一年内不能任用。降职处理两年内不能提拔。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责任意识,也防止出了问题分不清责任。以上这些亮点是创新丰富的选人用人的责任规定,也可以说开辟了选人用人工作的崭新局面。

干部选任四项监督制度从无到有取得五大突破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同时,中组部同步推出了配套的三个法规文件,请问高老师,这三项制度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时候有哪些新的突破,这四个监督制度是怎样互相衔接的?

[高新民]:对突破怎样理解,首先这个事原来没有,现在有了,本身就是一个突破,现在有一些规定,比如说选拔任用工作叫做向全委会报告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办法》本身就是突破,过去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现在有了就是突破。第二,进一步理顺了党内关系,常委会和全委会的关系,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全委会发挥主导作用,现在我们党明确规定常委会向全委会汇报工作,可是这个规定明确提出来“把选拔任用工作作为专题报告”,当然也可以跟你的总结结合在一起进行,但是明确规定了,就体现了党委的作用。毛泽东讲过党委的作用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向全委会汇报体现了权力关系,这是一个突破。第三,进一步扩大了干部的参与。“一报告两评议”都有明确的规定,哪一级的领导参与评议,哪一级新提拔的干部被评议,等于大家参与的面更广泛了。第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有关事项报告规范化了。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里,哪些属于书面报告,哪些属于征求意见的,都有明确的规定,书面报告的五种情况,征求意见的七种情况,这些都是关键性的问题,是最容易产生“潜规则”的了。比如我要离任,不到换届期间大规模调整干部,这时候很容易调整问题,必须事先报告,有规范化的规定。第五,离任的领导。离任的领导在任期内,任用干部方面有没有问题,要做一个检查。这样的规定也是具有威慑力量的,这样的规定如此详细,一共12条,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本身都是一种突破。

[高新民]:这几项制度是什么关系呢?我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是用人失察以后的责任追究,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有一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这是事前的防范,从入口处把住关。《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在日常中就监督你进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是在任期结束的时候或者调走的时候对你进行监督检查。后三个《办法》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融为一体,当你违反了这些做法,我们对你进行追究。一加三一共是四个文件,缺一不可,真正体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姿态

《责任追究办法》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看重、倚重”

[主持人]:谢谢高老师的解读。我们知道最近组织部门越来越尊重民意在提高自身工作方面的作用,而中央组织部开展了“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民意调查”,也是高度重视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这方面的意见。这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规定了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群众反映强烈的追究主要干部的责任。我们想问一下许老师怎样看尊重民意的作用,另外这个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呢?

[许耀桐]:这条制度非常好,分量也很重。好就好在体现了在对民意的“三个重”,即对民意的“尊重、看重、倚重”。过去由于缺乏这一条,没有这样的要求,组织人事工作部门比较容易脱离人民群众的监督,也不太去听人民群众的反映,选人、用人并不在乎老百姓有什么实际的感受。好象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领导说你行,但是群众说你不行,你不行也行”,反过来说“群众说你行,领导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以前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感受,就说明人事任免工作完全是领导上的事,组织部门做的好,做不好无所谓,不怕老百姓的议论和指点,都可以我行我素。现在有了这条规定大不一样。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如果通不过民主评议和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的话,相关的领导者和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就要被责任追究,我觉得这一招确实是很厉害。有关的领导人和组织人事部门今后就要有所顾忌。

[许耀桐]:充分发挥民意对选人用人的评价和监督制度,关键在于对这个规定要坚决贯彻落实,要定期、及时的进行这方面的民意考察和测验。此外,要发挥这条规定的作用还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人用人的工作尽量透明,让群众有知情权和话语权。二是每一项干部人事任免工作之前要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三是对有争议的人和事尽可能的做沟通和解释。这样我们做起选人用人民意调查和民意测验满意度才不会低。

公开透明是官员复出前提 公众要两方面看待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在谈的时候,也谈到了官员免职之后多久才应该复出的情况。近年来有少部分官员免职出现了复出的情况,网友对此非常关注。如果官员的复出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往往公众对此有质疑和怀疑。请问高老师,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高新民]: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因为权力是人民的,所以人民有权利知道。这是公开透明的第一点。第二,公开透明以后有利于公众进行监督。我们可以看看在复出过程中有没有违规现象。第三,是承担责任的表现,恰恰公开透明说明过去这个同志可能受过处分,现在能够复出,要向大家表明,这是当年撤他,处分他承担责任,现在复出同样是承担责任的表现,这个责任承担要公开透明。

[高新民]:另外解释一下,有些舆论对官员复出有反感的情绪,要两方面看,有的官员是犯了错误,可是错误的性质不一样,你要看他的综合表现。有的人一直很优秀,可能由于某种决策的失误或者由于他的下属出了生产安全事故等等原因受牵连,总体来看一贯表现优秀,而且在受处分中却有因素,有的就是为了体现一种责任,把某人处分,给大家一个交代,后来表现优秀依然可以复出,这是应该的。另外,复出的过程依然规范化、公开透明。

制度上杜绝“三唯”才能防止王亚丽案再次发生

[主持人]: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也是网友比较关注的问题,带病提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也严重损害的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最近“王亚丽造假骗官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想问一下许老师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从机制上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

[许耀桐]:这个问题很尖锐,也有现实意义。这几年出现了不少贪污腐败的干部,他们中确实有不少的是边腐败,边得到提升的。你刚才举出的这个王亚丽这个事件,如果以王亚丽事件来看,她全身都造假,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子,一路过关斩将,一路化险为夷,青云直上,一直升到石家庄团市委的副书记,显然暴露了我们一些党政部门包括纪检机关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王亚丽在提拔的时候,石家庄团市委接到的关于王亚丽的简历表这样显示:“王亚丽,生于1978年,1990年成为河北省军区后勤部战士,同时1990年-1995年期间解放军某军医院的药剂师”,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12岁当战士或者参加工作有可能,我们有一些比较很小的人就当兵。但是到12岁到17岁期间就能够成为解放军某医院的药剂师,这就有点天方夜谭,开玩笑。显然,这样的履历最后也能通过组织部门的审核,原因在哪里呢?

[许耀桐]:我认为,第一个原因就是唯上,上面有人打招呼了,大力的举荐,因此在任命干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些组织部门就是“只唯上、不唯实”。因为是上面交代的,就可以不顾一切的提拔。这是失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的。第二个原因是唯亲。因为是上级部门的亲信,所以组织部门就提拔。第三是原因是唯利,唯钱是从。王亚丽在一路升迁过程中,她为了打通关节没有少花钱,她知道金钱的作用,她就是为了金钱不惜冒充人家的亲生女儿跟人家争遗产,最终暴露了假身份。正如中央批评说的,一些地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屡禁不止,就是指有些人花钱买官,以钱铺路,有些人则见钱眼开。

[许耀桐]: 如何从机制上杜绝王亚丽现象的发生,也就是杜绝我刚才说的“三唯”。要克服这三种现象,我认为一是,克服制度上的缺陷,解决一把手或者主要的领导干部不受制约的状况。二是,解决政务神秘、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三是,解决查办不利、监督惩处失职的状况。这三种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得到根本克服,现在有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出台,已经从制度上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也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突出了对主要领导用人权的制约

[主持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明确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12种事项,怎么看这些具体的报告事项,出台对强化对选人用人行为的监督,防范用人上违规现象发生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高新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有一定的意义,这里面它针对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做了一系列规定,关键环节、关键人员恰恰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这些规定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举几个例子,这里面明确的讲“领导身边的秘书、近亲属,过了任职年龄继续使用,越级提拔,这些必须事前报告”从实践正负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它对于防止权力滥用,出现违规现象有一定的约束力。“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为考察对象的”,为了防止滥用权力,我们也要进行事前报告。特殊需要的可能来不及做程序,但是得有一个报告,当然突发事件例外。这是对滥用权力的防范。再比如,是对主要领导的规范,条条都指向的是有用人权的主要领导。

[高新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条条都说的是主要领导,是一种制约和规范。同时对上级组织部门也有规范,我向你报告了,你迟迟不答复怎么办?我给你明确规定,15日内明确答复。同时规定了“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相关任用事项”,这条也很厉害,我在这级党委是一把手,权利很大,只要上级没答复不能开会讨论这个事。这种制约既是对主要领导的制约,也是对上级组织部门的制约。总体来讲这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出台是进步。

“一报告两评议”的效果需要党内民主加以保证

[主持人]:有网友问为什么这次要专门设计对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评议制度,按照规定普遍开展“一报告两评议”之后,各地区、各单位每年形成一个评议结果,这些评议结果如何应用并更好的发挥作用,请许老师回答一下?

[许耀桐]:搞好“一报告两评议”以及有了每年的“一报告两评议”结果,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党内民主生活的开展和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首先,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所作的报告,必须是经过党内全体党员的广泛讨论,这个报告我认为最重要是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能够真实的反映你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的状况,而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官面的文章,开会做一个报告,随便的谈一谈。

[许耀桐]:第二,评议也要让大家真实反映情况,不能够事先定一个调子。如果有一种环境让大家心有余悸,不能够畅所欲言,可能这样的评议也收不到效果。

[许耀桐]:第三,最重要的是,评议结果出来了,我们好的一定要坚持,对于不好的要坚决改正。不能评议结果出来了放在一边,束之高阁,要有强大的贯彻力保证它的落实。

[许耀桐]:以上谈的这些归根到底都在我们党内有没有民主生活的问题,有没有民主制度的问题。如果党内民主没有保证“一报告两评议”我认为很难搞好,也很难落实。所以我觉得这个“一报告两评议”的制度很好,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党内民主开展好,这个制度才能落实。

[主持人]:刚才许老师谈到民主的问题。有专家说,重视干部评议是党内民主的具体体现,我们想请问高老师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另外,十七大以来我们把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您觉得党内民主的推进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高新民]:党内民主发展方向,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讲的很清楚,一个是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就是自上而下、渐进式改革。二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因为政党内部的民主并不是村民自治也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内部的民主,还要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当然党员主体地位的体现不是制定一个权力保障条例就可以体现出来,依赖于多方面制度创新。比如说我的知情权的实现,依赖于党务公开制度。选举权实现依赖于选举制度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制度创新。第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这是四中全会明确讲的,选举制度跟用人紧密相连,有一些选举类的岗位必须选举,扩大人民的参与,才能有效的遏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但是对任命类干部是另外一种措施,可以有民主的参与,还有组织的考察和提名问题。第四,民主决策。民主权利很大层面就体现在我能否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在决策过程中体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志,我个人认为这几个方面最重要。

约束“一把手”权力还是得靠民主集中制

[主持人]:网友指出,从近年查处的买官卖官等案件可以看出,个别市、县党委书记权力过大,票决干部往往变成“书记定调子、常委举举手”的“暗箱操作”和“潜规则”。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思考,如何更好的规范“一把手”的用人权力,匡正不正之风?请许老师谈一谈?

[许耀桐]:有这么一个事实,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在他主政的短短的八个月期间,曾经有过二十九次收受贿赂。案发以后,他曾经多次感慨的说到:当书记跟当县长大不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呢?因为县委书记是“一把手”,拥有了“官帽”的批发权,因为他说了算。他当县长做“二把手”的时候没有一锤定音的话语权。他当县委书记以后可以预先圈定名单,可以授意组织部门履行程序,所以集体领导沦为虚设。我们说书记是班长,班长成了“家长”,负责的副手成了“听差”。我再讲几句流行话:“一把手掌握绝对真理,二把手掌握相对真理,三把手只有去服从真理”,如果真像流行话这样说的话,我们“一把手”确实位高权重可以为所欲为。

[许耀桐]: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最重要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已经强调监督的重点,我们现在监督的重点就是“一把手”和主要领导干部,怎样做好对“一把手”的制约监督呢?我认为最重要就是真正执行和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凡是党内重大事项集中形成共识决定。书记在班子里只有一票,并不拥有足以否定大多数人的权力。书记的作用和他的领导力我认为就在于集中大家的好主意、好看法,或者引导大家形成新见解、新认识,绝不是动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人,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把民主集中制理解好、贯彻到位了,“一把手”的权力就会得到尊重,并且有了合理的权力边界规范,同时也能得到有效的制约,因此,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对一把手加强制约监督的最重要的一个保证。

扩大民主参与度保证“查倒”幕后黑手

[主持人]:谢谢许老师。有网友说到,在选人用人责任的追究上要深挖刨底,关键是要把幕后黑手“查倒”,防止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现象。责任调查处理就成了非常重要一个环节,中央出台四个监督制度对此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高新民]:网友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大家对于目前的党风廉政现状有这样的担心。这四个文件里对这种担心已经做了一种回应,它的基本办法我想综合起来谈就是,加大群众的参与,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来解决问题。比如讲《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第九条规定“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民意调查中,本地区本部门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我自己不想查下去了,如果大家反映强烈,民主测评满意度低,就要追究你的责任。迫使你平息群众的不满,怎么平息?就解决问题。这就是用民主的方式解决这种现象。

[高新民]:另外,主体一个是群众参与,群众民主评议。一个是下一级的干部参与民主评议。一个是纪检监察机关,在这里对于追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条例里看到,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人员也有一些规定,第七条、第十三条,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和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在举报中怎样做,应当进行调查,做不到就要倒过来追究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这些都是具体的防止出现“不追下去”的具体措施。从源头上讲,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民主、从公开透明上讲,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发挥好执行和监督两个主体作用

[主持人]:还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到,四项制度作为“高压线”,清晰了责任、划清了权限。关键是下一步应该如何保证四项监督制度落实,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请许老师谈一下看法?

[许耀桐]: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合情合理。可以说这四项监督办法出台以后,我们全党的同志可以说欢欣鼓舞,这四项制度确实是一个好的制度体系,制度系统。我想再好的一个制度,必须得到有效的和长效的落实,否则都是纸上谈兵,都在是做无用之功。要四项制度得到落实,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执行主体,另一方面还要有很好的监督主体。前面我们在分析文件本身的时候已经明确了哪些是执行主体,哪些又是监督的主体,文件本身规定得很清楚。我们希望这些执行的主体和监督的主体很好的发挥作用,这样制度本身才可以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许耀桐]:这里还想强调一点,无论是执行主体还是监督主体,都应该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的话,很难避免干扰和阻碍。比如说纪检部门,它在选人用人方面对党委、党组的主要领导负责人有监督的功能,但是如何避免受到影响掣肘呢,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同级的纪检部门是要受到同级党委的领导的,要去查人家,要去监督人家,要受人家的领导,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监督主体在发挥监督作用的时候,能不能直接的向上级负责,直接由上级领导进行选人用人的监督,不涉及其他,这方面可以只受到上级领导直接的监督,对他们负责,这样会更有效一些。做出这样的规定,不影响党内民主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真正使这些制度发挥作用,我们就是要在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更好的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刚才提到的,最重要的是给他们这方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明确的保证,这样制度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

下载关于干部选拔“三大规定”细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干部选拔“三大规定”细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选拔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XX年上半年,县人民医院公推公选副院长3人,选拔县疾控中心副主任2人,六套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分别各1人,在选拔的干部中已取得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二、主要......

    干部选拔工作报告

    中共********委员会 2010年度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报告2010年,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

    干部选拔策划书

    人员素质测评节课论文 : 为推进市局机关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金华市市直机关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选拔任用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杨楼镇人大主席 黄文强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也是最易受人们诟病的主题。近......

    干部选拔任用(精选)

    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落实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有关任务的通知》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在地县两级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

    干部选拔流程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 民主推荐干部阶段 1、书记办公会议 首先书记办公会提出拟任职干部意见(明确定职推荐还是定岗推荐。定职推荐:只推荐级别人选;定岗推荐:明确岗位......

    干部选拔(合集5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领导干部,贯彻这一重要指......

    干部选拔措施

    县中学干部选拔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