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2019-05-13 11:1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篇: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语基选择题(20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行路难(其四)》)(2),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5)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6)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7)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9)会桃花之芳园。(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基础知识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舍瑟而作 作:起 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唯独 ..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 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C.其言不让 让:谦让 凡再变矣 再:再一次 ..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送给 ..(2)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鼓瑟希,铿尔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而母立于兹 D.杳不知其所之也(4)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相同的一组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王则夜起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5)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①句读之不知 ②不吾知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兄嫂是依 ⑧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A.①②③ / ④/ ⑤⑦/⑥⑧ B.①②⑤ / ④⑥ / ⑦⑧/③ C.①②⑦/ ③⑤ / ④⑥/⑧ D.①②⑦/ ③④⑤/⑥⑧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父披,字茂彦,以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

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 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叱曰:‚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

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今臂不.附体,北弥豳郊,西极汧、陇,不数百里为外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皆右臂,大藩拥旄钺①数十百人,唯李抱玉请复河、湟,命将不得其人,宜拔行伍之长,使守秦、陇。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有权臣制乐曲,自立丧纪。舜命契:‘百姓弗亲,五品②不逊,汝作司徒。’唐以皋、佑、锷、季安为司徒,官不择人。卢从史、于皋谟罪大而刑轻。农桑无百分之一,农夫一人给百口,蚕妇一人供百身,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边兵菜色,而将帅纵侈自养。中人十户不足以给一无功之卒,百卒不足奉一骄将。‛六事皆当时极敝。蕴亦韦皋所引重,嫉其专制,感愤关说。然嗜酒多忤物,宰相臵不用也。

沧景程权辟掌书记。既而权上四州版籍请吏,而军中习熟擅地,畏内属,挟权拒命,不得出。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蕴迁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荐之于朝,出为邵州刺史。尝杖杀客陶玄之,投尸江中,籍其妻为倡,复坐赃,杖流儋州而卒。.

蕴辩给③,尝有姓崔者矜氏族,蕴折之曰:‚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其人俯首不能对。

选自(《新唐书〃卷二百〃儒学下》)

注:①旄钺: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②五品: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③辩给:口才敏捷。

3.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3分)A.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 辟:征召 .B.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 阴:暗中 .C.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 讽:讥讽 .D.杖流儋州而卒 卒:死亡 .

4.下列各组中分别直接表明林蕴正直和有口才的一项是()(3分)A.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②嫉其专制,感愤关说。B.①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②其人俯首不能对。

C.①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 ②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

D.①然嗜酒多忤物,宰相臵不用也。②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基于临汀山鬼祠庙多,百姓厌恶痛恨的情况,林蕴写了《无鬼论》。由于刺史的赏识,他担任了临汀令,不久升为别驾。

B.林蕴曾劝刘辟不要谋反,但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极力的劝谏,差点招来杀身之祸,好在刘辟爱惜人才,最后只把他贬为唐昌尉。

C.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直言劝谏,道出了他们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加上他喜欢嗜酒,多有违逆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不任用他。

D.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弄得别人家破人亡。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6.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

⑵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1)颔联景物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2)请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妙处及表达的情感。(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葛朗台喜欢拿侬大力士的体格和不计报酬的品质。拿侬的工钱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却包办了家里的一切杂活:煮饭、清理、洗衣服、照顾短工……凡是葛朗台吩咐的,她都一声不吭地去干。

B.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羞愧难当。

C.葛朗台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不被宣告破产,就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上,于是他想让都对自己女儿有意思的公证人和银行家去巴黎办这件事。银行家格拉桑表示愿意到巴黎办这件事,但往来旅费要葛朗台出;而公证人克罗旭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去巴黎照办。葛朗台自然同意后者,并且满心欢喜。

D.欧也妮三十三岁了,却没有一点人生乐趣,财富并不能使她快乐,查理音讯全无,而

周围的人却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小姐,每晚都有许多客人来访,暗示她快点结婚。E.十九岁的聂赫留朵夫,活在母亲的羽翼下还是十分纯洁的青年。当时他认为女人是神秘的,与玛丝洛娃进行纯洁的精神恋爱,可以放弃父亲名下的地产,分赠给他的佃户;三年后,他在军队里染上恶习:挥霍金钱,喝酒,打牌,玩女人。

9.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庭长……但只有您帮我一个大忙,我和我的财产才能属于您。欧也妮请庭长德〃蓬风帮什么忙?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叙述。(《欧也妮〃葛朗台》)

(2)简述马斯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复活》)选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

(1)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与贤才商讨大事,就应‚□□‛,而贤才如果君主不能‚□□□□‛就不值得与之共事。伊尹、管仲就是孟子所说的‚□□□□‛。(3分)

(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3分)三.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悲悯的月光 张佐香

①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集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微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选择的理由。

②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我觉得绝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绝不能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这是可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动。她的食指,担负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

③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

④德国的舒和兄妹——汉斯和索菲,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

⑤人类之所以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嗣同始‛的人等,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大多数人是这么做的。但是铁肩担道义的他们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想,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不分种族。

⑥月光静静地悄悄地走来,洗礼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让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悯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希望。

(选自《散文》2006.3)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①段中,‚俄罗斯女青年薇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所说的‚答案‛就是指 ‚向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

B.根据文章内容,薇拉所陈述的‚选择的理由‛是:对受难者的同情,对事件的态度——不能让受害者再受鞭笞,不能对滥施淫威者保持缄默。

C.文章第③段,‚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意。

D.文中所提及的‚悲悯‛的‚硬度‛指的是,薇拉的行为给予统治者的重创;‚光亮‛则是指,薇拉的行为表现了她对他人的保护和一个时代的责任。

E.本文采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为了自由、和平、幸福不惜献出生命的志士形象。

12.试分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3.文章除了描写薇拉的行为外,还列举了德国的舒和兄妹以及中国的谭嗣同的事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14.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随时受不了‛这句语词来自一个叫崔成浩的朝鲜人写的微博,他自称被派到中国留学。崔成浩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大规模恶搞,我相信真正的朝鲜人没这个胆量。崔成浩的习惯用语是‚一本正经‛和‚随时受不了‛。试举一例:① ‚那时,金正日将军一本正经地视察冬季蔬菜生产,对冬季能生产粗长翠绿的黄瓜交口称赞。‛

崔成浩用官方语言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解构,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②不但戏谑了神圣,又娱乐了大众。这两个词引发了模仿潮,很多人在微博上用‚一本正经‛绚耀自己的不正经,用‚随时受不了‛显摆自己很愉悦的心情。

(1)划线句①中有一个成语用错,请改正。(1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_____改为_____

(3)划线句②有语病,请改正。(1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粉丝的主要特点有: 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五.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陆游《书叹》里的诗句,请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结构完整;③不得套作;④不得抄袭。

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⑴吞声踯躅不敢言 ⑵岩扉松径长寂寥 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⑷乾坤日月浮

⑸石破天惊逗秋雨 ⑹画船听雨眠 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⑻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⑼序天伦之乐事.(l)B(2)B(3)D(4)D(5)C 3.c(讽谏,劝谏)4.C 5.A(所指应为林披,即林蕴的父亲)6.(l)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服‛‚舍‛‚斥‛各1 分)(2)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大谊‛‚谕‛‚释然‛各1 分)

参考译文: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他的父亲叫林披,字茂彦,因为临汀滥建了很多祭祀山鬼的祠庙,老百姓非常厌恶痛恨,所以他写了《无鬼论》。刺史樊晃奏表让他代理临汀令,他因为治理得好而升迁为别驾。

林蕴平生通晓儒家经书,西川节度使韦皋征召他为推官。后来刘辟谋反,林蕴用谋反与归服的利害关系晓谕他,可是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林蕴又写信直言劝谏,刘辟发火了,把他拘囚在牢里,并要杀了他,将要行刑时,林蕴大声叫道:‚(孔子曾说过)‘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去,混乱的国家不宜住下。’今天我能受死真是幸运啊!‛刘辟爱惜他的正直,便暗中指示行刑人把剑架在他脖子上磨,用以威胁他,使他屈服。林蕴大声地斥责行刑人:‚要我死就杀吧,我的脖子岂是你们这些顽固不化者的磨刀石?‛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到了刘辟谋反失败后,林蕴更是名重于京师。

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致信讽谏,说道:‚我们国家拥有的西部疆土,犹如人的右臂。可是,如今这条右臂不能连在身上。国土的北部远接幽州城,西面直达汧、陇等州,不到几百里就是外族疆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都是国家的右臂,大藩镇拥有军权的有几十人,只有李抱玉请求收复河、湟地区,任命将 领又不得其人,我认为应该选拔出军中的长官,派他们去守卫秦、陇地区。有德之王才能功成作乐,制定礼制。如果是权臣制定礼制,那就会因擅自订立而丧失纲纪。舜指示契:‘老百姓不能互相关爱,五品不会恭顺,你还是担任司徒吧。’大唐让韦皋、杜佑、王锷、季安担任司徒,这是任命官员不懂得选择人才。卢从史、于皋谟罪大恶极而受到的刑罚却很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百分之一,一个农夫要供给一百个人吃的,一个蚕妇要供给一百个人穿的,生活在底层竭尽力量的人,饿了没得吃的,冷了没得穿的。驻守边地的士兵一脸菜色,可是将帅们却随意挥霍,只顾自己。中等人家十户还不能完全给养起一个无功士兵,一百个士兵还不能奉养起一个骄将。‛这六个方面都是当时的最大弊端。林蕴也是韦皋所引荐看重的,可是痛恨他的专制,因有所感触而愤慨,代人陈说。然而,林蕴因嗜酒多有违背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弃臵不任用他。

沧景人程权被征召为掌书记。不久,程权上报了四州的户籍,请求朝廷派官管理,可军中习惯了占用地盘,害怕朝廷管辖,挟持了程权拒不从命,程权不能脱身。在这种情况下,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后来,林蕴升为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向朝廷推荐了他,他便出京担任邵州刺史。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他又因为贪赃枉法,受了杖刑,被流放到儋州,最后死在那里。

林蕴口才敏捷,曾有一个姓崔的人向他夸耀崔姓,林蕴指斥他说:‚崔杼杀了齐君,林放请教礼的根本,其中谁优谁劣呢?‛那人低头不能答出。

7.(1)颔联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花如知人意而笑脸相迎,碧草自由生长,写出了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1分)

(2)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和颔联‚山雨‛、‚郊园‛、‚花‛、‚草‛等景物为实写,由此反衬出诗人年迈体衰、抑郁颓唐的心境。(2 分)尾联想象友人应远在日边,听流莺啼鸣是虑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2 分)

8.BC(B.当时他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承认自己的罪过,只是不想丑事被别人知道。C.是银行家格拉桑不要旅费,公证人克罗旭要葛朗台出旅费。)

9.(1)①欧也妮让庭长拿着一张一百五十万法郎的股票立刻前往巴黎,找到德〃格拉桑先生。(2分)②找出叔父的全部债权人名单,还清全部债务。(1分)③最后把总收据和债券还有一封信一并交给查理。(1分)④目的是为了成全查理的幸福,使他能够如愿娶到侯爵家的小姐。(1分)

(2)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心不在焉(1分),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马斯洛娃有罪(1分)。最后,陪审们对马斯洛娃写定罪意见,认为马斯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1分),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1分),这样马斯洛娃被判赴西伯利西服苦役四年(1分)10.(1)就之 尊德乐道 不召之臣(3分)

(2)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1分)‚欲有谋焉,则就之‛体现了孟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要体现孟子的思想,2分。)

译文:

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便不值得和他 7 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

11.CD(C 项,运用了通感(移觉)的修辞,即把本属干视觉(目光)的感受用触觉(抚摸)和味觉(品味)表现出来.D 项,‚硬度‛应指,薇拉的行为所蕴藏着的惊人的力量和诀绝的信念.)12.全句含义是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2分)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2分)

(说明:这里的‚月光‛象征着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不洁的凡尘‛指世上那些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为;‚苦涩的心灵‛指的是被迫害折磨、被践踏凌辱的那些受苦受难的人。)(4分)

13.①扩展了文章内容,说明微拉并不孤独,古今中外都有‚铁肩担道义‛的同道者。

②深化文章中心,证明人类之所以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与黑暗中,还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薇拉们奋勇出击替天行道,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宝贵的生命。

③为下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张本。正因为有了薇拉们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才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每一点2分,共6分)

14.(1)‚交口称赞‛应为‚赞不绝口‛(2)‚绚‛改为‚炫‛

(3)‚不但……又‛搭配不当,可改为‚既……又‛‚不但……而且‛等。15.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每点1分)

16.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造句时要注意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黑暗‛与‚光明‛、‚贫瘠‛与‚丰饶‛是反义词,‚黯淡‛、‚枯竭‛分别与两组反义词相关。)

第二篇: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兰谱,又称“金兰簿”“金兰小谱”,简称“兰谱”,是传统社会民间结拜活动的见证文书。“义结金兰”民间俗称为“结拜”“换帖”“拜把子”,结拜时通常要书写和交换金兰谱。从汉代晚期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结义一直都是社会各阶层的重要行为,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程。金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通过对相关金兰谱的考察,我们看到结义习俗和金兰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从文献上看,一般认为义结金兰的行为最早起源于汉代晚期,我们最熟知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讲史小说《三国演义》说,刘、关、张结拜的誓言为:“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南北朝末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风操篇》中曾讲道:“四海之内,结为兄弟……”这段记载更加明确地表明,在南北朝末期结拜成为中国人相当流行的风俗。隋唐时期,沿袭魏晋南北朝风气,有异姓结义之俗,且结义时必焚香火。隋朝末年,李世民就曾与突厥人“焚香火”即结为兄弟。到了唐代,已经出现了金兰谱的早期雏形,被称为“金兰簿”。唐代文人冯贽所写《云仙杂记》卷五,引《宣武盛事》中的话:“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则书于编简,焚香告祖考,号为金兰簿。”而且此时结拜的对象也扩展到了女性之间。崔令钦在《教坊记》中就曾这样记载:“坊中诸女气类相似,约为香火之兄弟。”

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就曾记载梁山众好汉义结金兰的故事。明清时期,结拜时每人都要书写一份书面契约,通常用红纸折成信封大小,兰谱制作逐渐格式化。尤其要指出的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就曾多次以法律的形式明令禁止结拜。顺治时规定:“凡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兄弟者,著即正法。”尽管如此,朝廷的禁令并未能阻止民间拉帮结派之风的弥漫。有学者甚至指出,正是因

为清廷对结拜、帮会太过敏感,过度的打击政策反而使一般良善的帮会也被逼上梁山。

民国时期,结拜禁令被解禁,兄弟结义风气进一步盛行。一些商家出于满足民间结拜的需要,专门印制金兰谱,而且制作相当精美,填写时也非常方便,这样就便于民众的随时购买、交换和收藏。

在结义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共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一些相对比较固定的结拜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来对结义的双方进行一些约束。之后,结拜的双方(或多方)便以兄弟相称,以双方(或多方)的亲人为亲人。这些形式起初只是找个合适的时间与适当的地点进行口头上的宣誓承诺,最多也只不过是进行歃血为盟之类的仪式,但是随着后来的发展,人们对它越来越重视,因而这种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庄重与正式,出现了一些兰谱之类的文书,从道义和契约两个层面进行一些约束。从我们所熟知的早期义结金兰的典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没有书面仪式)到清朝民国时期的一般金兰谱(基本都具备书面仪式),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中明显的变化。(选自《金兰谱与中国传统结义习俗》,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兰谱,是传统社会民间结拜活动的见证文书。一般在结拜时要书写和交换金兰谱。

B.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结义一直都是社会特定阶层的重要行为,李世民就曾与突厥人“焚香火”结义。C.义结金兰又称为“结拜” “拜把子”,大都认为最早起源于汉代晚期,清朝顺治时期朝廷的禁令并未能阻止民间拉帮结派之风的弥漫。D.结义时的一些比较固定的结拜形式,通常是用来对结义的双方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兰谱的出现可以从道义和契约两个层面对结义者进行一定的约束,所以人们对结义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信任,结义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庄重与正式。B.结义时通常采用共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一些相对比较固定的结拜形式,结拜后,双方(或多方)便以兄弟相称,以双方(或多方)的亲人为亲人。C.通过对相关金兰谱的考察,可以看到结义习俗和金兰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金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现象。

D.早期义结金兰的典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清朝民国时期的一般金兰谱,大致经历了从没有书面仪式到基本上都具备书面仪式的明显变化。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唐代,出现了金兰谱的早期雏形,明清时期,兰谱制作逐渐格式化。民国时期,出于满足民间结拜的需要,一些商家专门印制金兰谱,由此制作精美的金兰谱就问世了。B.南北朝末期,结拜已成为中国人相当流行的风俗,到了唐代,结拜的对象已经广泛扩展到了女性之间,这一点在崔令钦的《教坊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C.清朝统治者多次以法律的形式明令禁止结拜。顺治时规定:“凡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兄弟者,著即正法。”这说明结拜、帮会有可能影响到朝廷的统治。D.金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直到民国时期,结拜禁令被解禁,兄弟结义风气进一步盛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儿子烙的饼 林华玉

林峰的儿子小帅一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为了给儿子治病,林峰两口子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儿子到了十岁,走起路来还是东摇西晃,站不稳,口齿也不清,只能断断续续说一些词语,而且一说话,嘴角就会流下一串口水。妻子最终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留下一封信后,逃离了这个家,再无音讯。

看着空荡荡的家,看着走路歪歪斜斜的儿子,林峰觉得生活再无颜色。他开始酗酒,每天都把自己灌得烂醉,回到家倒头就睡,沉醉不醒。

这天,他再一次大醉而归,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爸……爸,起……床,吃……饼!”接着他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饼香。他睁开惺忪的眼睛,床前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十岁的儿子手里正端着一个盘子,里边有一张冒着热气的饼。

他怀疑是在梦中,所以用手指触了一下那张饼,很烫,他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同时,他也清醒了过来,眼前的一切并非做梦,确实是儿子端着一张饼站在他面前,用含混不清的语气说着:“爸……爸,起……床,吃……饼!”

儿子会烙饼了?他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低头看去,与其说那是一张饼,不如说是一个丑丑的面疙瘩,一个烧糊的面疙瘩,上面有几片颜色深一些的东西,好像是葱花。

儿子很兴奋地说:“爸……爸,你……最喜欢……吃饼,我……是跟着……奶奶学的,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饼了!”

烙葱油饼是林峰母亲的拿手好戏,林峰一直认为母亲烙的葱油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母亲烙的葱油饼又薄又香又酥,味道好极了。

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身体,只从乡下来过林峰家一次,那时林峰对她说:“娘,很长时间没吃到您烙的葱油饼了,您今天给我烙一张吧!”

当时,林峰的儿子就跟在奶奶的身后当小尾巴,看着奶奶从面粉袋里舀了几勺面粉出来和好放一旁,然后切好葱花放在碗里,浇上几小勺花生油,拌匀。之后把饧好的面团擀开,擀得薄薄的,浇上油和葱花,再团起来,慢慢擀平,再在平底锅上浇上一层花生油,待油温上来后,把那张擀好的饼放进锅里,时不时地用铲子翻一翻。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张香喷喷的葱油饼就出锅了。

回想起来就是那一次,儿子竟然记住了奶奶烙葱油饼的程序。也记住了爸爸最喜欢吃的是葱油饼,所以给爸爸烙了一张。

林峰忽然看到,儿子的小手通红,他一把抓过来,看见儿子的两只小手上有好几个水泡。显然,刚才烙饼时,滚烫的铁锅烫伤了儿子的手,林峰哽咽着说不出话,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儿子一边用小手给他擦眼泪,一边说:“爸……爸,我不……疼,你……尝尝,我做……的饼,跟奶奶……做的……是不是……一样的?”

林峰撕了一块饼放在嘴里,饼有点夹生,里边还有没和开的面疙瘩,但林峰觉得这块饼又香又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饼。他说:“儿子真能干,烙的饼和奶奶烙的一样好吃!”

儿子听了,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只要……爸爸……不喝酒,小帅……就……天天……给爸爸烙饼,妈妈……说过,喝酒不好……”

林峰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搂住儿子,摸着他的头说:“爸爸答应小帅,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从那以后,林峰再也没有酗酒。他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工作很累,但可以照顾儿子。一年后,他把小帅送进了特殊教育学校。

小帅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后来还专门学习了修理电脑。长大后的小帅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他找到了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林峰至今仍记得小帅给他烙的饼,正是那张饼让他明白了责任和担当,更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一段概括叙述林峰儿子的病情、家境的窘迫、妻子的逃离等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儿子长大成材埋下伏笔。

B.林峰因家境的破败和儿子的病情自暴自弃,整日酗酒,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但儿子在他一次大醉后为他烙葱油饼的举动,彻底打开了他的心结,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C.作品两次描写林峰流泪,这充分说明即便像林峰这样的坚强的人,面对儿子因为给他烙葱油饼而烫伤了手以及儿子劝他不要再喝酒时所说的真诚而贴心的话也会被感动.D.小说详细描述林峰母亲烙葱油饼时的细节,既表现出林峰对母亲烙葱油饼的关注,更是为交代儿子会烙葱油饼的缘由,看似一段平常的描述,在文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小说以“儿子烙的饼”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的价值不但能给人带来愉悦,同时教人明理,这篇作品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

中国真正的“贵族”——李佩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从退休起,李佩先生每周五的下午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讲坛,十几年如一日。如今,讲坛的内容涉猎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它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鲜为人知的遗憾和惋惜。B.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C.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D.“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E借钱学森、厉以宁等“大家”从侧面烘托传主德高望重、有较大的影响力,借“大家”讲大家不熟悉的传主,增强了文学的艺术性,是艺术高于生活的体现。

8、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祖朗,东阳太守。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兄绚,高祖镇军长史,蚤卒。晦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穆之:“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穆之举晦,即命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札晦代之,于车中一鉴讯牒,催促便下。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

义熙八年,土断侨流郡县,使晦分判扬、豫民户,以平允见称。入为太尉主簿,从征司马休之。时徐逵之战败见杀,高祖怒,将自被甲登岸,诸将谏,不从,怒愈甚。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斩卿!”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死何有!”会胡藩已得登岸,贼退走,乃止。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永初二年,寻转领军将军,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三月,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与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并侍医药。

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与羡之、亮共辅朝政。少帝既废,司空徐羡之录诏命,以晦行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欲令居外为援。太祖即位,加使持节,依本位除授。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封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固让进封。又给鼓吹一部。太祖惮其功高,欲诛羡之等,并讨晦。及将行诛,于是诏道济入朝,委之西讨。道济既至,晦大军一时溃散。众散略尽,乃携其弟遁、兄子世基等七骑北走,为光顺之所执。晦死时,年三十七。

(选自《宋书·谢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B.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C.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D.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代理官职的意思,它可以是代理、兼任、暂任,也可以是高位兼低职。B.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隋以后﹐假节极少见﹐使持节﹑持节大多是虚衔。

C.高祖,为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少帝、太祖也是庙号。D.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食邑原为世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晦出身名门,熟悉刑狱诉讼。谢晦出身阳夏谢家,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曾身居要职,他在代理刑狱参军的时候一看审讯的记录,便能作出判决。

B.谢晦善于治理,办事秉持公平。义熙八年,朝廷按地域划定郡县安置侨流,派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谢晦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升为太尉主簿。C.谢晦忠于皇帝,敢于以死明鉴。将领们阻止高祖为徐逵之报仇,但高祖更加气愤,谢晦上前抱住高祖,高祖扬言要杀死他,但他并不惧怕,可见其忠心。D.谢晦在宋历职三朝,受皇帝重视。谢晦深受高祖重视,其他官员难以达到,并且辅佐少帝即位。太祖封他为建平郡公,他接受了晋封,还被赐予鼓吹一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奇之。

(2)众散略尽,乃携其弟遁、兄子世基等七骑北走,为光顺之所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在 武 昌 作 徐祯卿①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注】①徐祯卿,明代文学家,1505年,考中进士,授大理寺左寺副一职。不久因讽刺朝政被远贬湖南,在从京师到湖南的赴任途中经过武昌,写下此诗。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化用了《楚辞·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点明了时令,写出了洞庭、潇湘的萧瑟的深秋景象。

B.首联所写的湖南洞庭、潇湘的景色,为虚写之景,意在以景起兴,借景传情。C.“高斋今夜雨”中的“高斋”,一般是指文人的书房,今夜“高斋”正处于淫雨的包围之中,这里有狭小、孤独、寒冷、封闭的含义。

D.颈联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桑梓”与“江汉”写出了眼前之景物,“念”与“情”蕴含其中,“重”与“凄”写出感情之深。

E.颈联对仗工整,“重”与“凄”,形容词相对,“桑梓”与“江汉”都表示地点,是名词相对,“念”与“情”为名词相对。

16.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15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奇异美妙的神仙境界的描绘,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高洁情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捐余袂兮江中。

,将以遗兮远者。(屈原《湘夫人》

(4)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5)《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痛

成千

名句:

。(6)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8)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昱《虞美人》)

(9)叶上初阳干宿雨,。(周邦彦《苏幕遮》)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大沽铁炮、大沽铁钟、英军作战图……陈列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各种文物,陈昊瑛都了如指掌,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把背后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②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承诺书”不是“挡箭牌”,更不能成为“空头支票”,应一言九鼎,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③洪秀柱说,增进互信,重要的是要诚信,所以两岸一定要开诚布公,才能继....续累积互信基础,这是两岸和平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④曼联主帅范加尔不可理喻的做法让许多红魔球员感到不满,有队员在卡林顿....训练基地上与范加尔公开对峙,质疑其训练方式以及战术思路。

⑤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为了救出被埋在塔下的工人,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心劳日拙,疲惫不堪。....⑥从以上几件清代玉雕碗盏的质地、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看,它们共同的特

点是:玉材优良,作工精细,璧薄似纸,莹泣如脂,显现出玲珑剔透之感。....A.②④⑤

D.①④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出访吉布提期间,看望了在执行吉布提保障设施

B.②③⑤

C.①③⑥

建设任务的部队官兵。范长龙说,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B.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C.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自觉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D.近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18.下列加横线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视为止行为迟 B愿为诸君快战 C信造化之尤物 D与江山相发挥

1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与“直夜溃围南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的双十一,马云主演的电影《功守道》在网上热播。这部宣传中国太极的武侠短片众星云集,引起了广泛关注。马云在介绍太极精神时曾说“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定,即是看清自己和将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

你认为“定、随、舍”这三个字中哪一个字对你的人生更有知道意义?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字,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比较。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特定”错。A(解析)因果倒置,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看出是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结义的形式,才出现了兰谱,从道义和契约两个层面对结义者进行一定的约束。

3.B(解析):“到了唐代,结拜的对象也扩展到了女性之间”,说法不够准确,“广泛”在原文中并无依据。

4、答案:D【解析】A 项小说开头的叙述内容,并未起到“为后文儿子长大成材埋下伏笔”的作用。B 项并没有“完全丧失了信心”。C项林峰不是“坚强的人”。

5、参考答案:①“儿子烙饼”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此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儿子会烙饼”说明儿子没有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丰富了儿子这一人物形象。

6、参考答案:(1)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而不能像林峰开始那样自暴自弃;

(2)人无论是聪慧还是智障,都有成长和进步的权利和能力,任何人都不能因此对他们抱有偏见、失去信心甚至抛弃。文中的儿子是智障,但最后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下,生活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

(3)人要珍惜亲情,绝不能像林峰的妻子那样因为儿子有病就抛弃亲情。

7、BE(B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文中无依据。E增强了真实性)

8、①身份(地位)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专业权威。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宝贵,筹建英语系、培养人才、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大讲坛”。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精神可贵,爱国报国、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等;有责任感、讲原则、有坚守,如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每点2分,三点5分)

9.B(“高祖深加爱赏”不能断开,“高祖”是本句主语,不属前句。“从征关洛”独立成句,与“内外要任”断开。原文标点: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10.C(少帝是被废的皇帝,不是庙号。)

11.D(“他接受了晋封”错,文中是“固让进封”,谢晦则坚决辞去这个封爵。)

12.(1)相府中的事务很多,案卷众多,大量聚积,谢晦依据所问对答,竟没有错误,高祖非常惊奇

(译出大意,2分;“狱”,诉讼案件;“酬辩”,对答;“违谬”,过错)

(2)兵众逃散将尽,谢晦带着弟弟谢遁、哥哥的儿子谢世基等七人向北逃去,被光顺之抓住。(译出大意,2分;“骑”,骑马的人;“北走”,向北逃跑;“所”,助词,用在动词前,作被动词的标志,与介词“为”组成“为……所……”的格式,“所”不译)【参考译文】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他的祖父谢朗,是东阳太守;父亲谢重,是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他的哥哥谢绚,是高祖的镇军长史,去世得很早。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死后,高祖问刘穆之:“孟昶的部属中,谁适合到我的府中?”刘穆之推荐了谢晦。于是高祖便任命谢晦为太尉参军,高祖曾审讯犯人,当天早晨刑狱参军病了,高祖使谢晦代理。在车中,谢晦一看审讯的记录,便马上作出判决。相府中的事务很多,案卷众多,大量聚积,谢晦依据所问对答,竟没有错误,高祖非常惊奇。当天便任他为刑狱贼曹,又转任豫州治中从事。义熙八年,朝廷安置侨流(东晋南北朝时,北人避战乱而流亡南渡,称为侨流)按地域划定归属的郡县,派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入朝任太尉主簿。谢晦随同高祖征讨司马休之。当时徐逵之战败被杀,高祖十分愤怒,要亲自披挂铠甲上岸作战,将领们都极力劝阻,高祖不仅不听,反而更加愤怒。谢晦上前抱住高祖(不让他上岸)。高祖说:“(你不放手)我便杀了你!”谢晦说:“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不能没有了你明公,谢晦死了又有什么呢?”此时恰好胡藩已登上江岸,敌人退走,于是高祖才作罢。谢晦风度翩翩,善言谈,有风趣,眉目清秀,鬓发如漆。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高祖对他非常喜爱和欣赏,其他官员们是远远赶不上的。谢晦随同高祖出征关中、洛阳,高祖把里里外外的重要事务都交给他办。永初二年,不久之后,谢晦又被任命为领军将军。仿照晋朝中军羊祜的先例,谢晦到宫殿内值班,总管大内警备工作。三月,高祖病重,配给谢晦带剑的武士二十人,让他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同时服侍自己医治服药。少帝即位,加任谢晦为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共同辅佐朝政。少帝被废后,司空徐羡之宣布圣旨,用谢晦代理七州诸军事、任抚军将军,希望使谢晦在外藩作为援助。太祖即位后,又给谢晦加使持节,其他的职位照旧。不久谢晦又加号卫将军,任散骑常侍,晋封为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谢晦则坚决推辞这个封爵。后又赐给谢晦鼓吹一部。太祖忌惮他的功高,想要诛杀徐羡之等人,并且讨伐谢晦。等到太祖将要讨伐他时,于是下诏书命檀道济回到朝廷,派他

向西讨伐谢晦。檀道济的大军到了后,谢晦的大军便一下子溃散了。兵众逃散将尽,谢晦带着弟弟谢遁、哥哥的儿子谢世基等七人向北逃去,被光顺之抓住。谢晦死时,只有三十七岁。13.A(2分)D(3分)解析:A“深秋景象”错,“秋欲生”是说“秋将至”而不是深秋。D“情景交融”错,这一联应为“直抒胸臆”,不是写景文字;“桑梓”也非眼前之景。14.(1)反问 拟人对比(2)大雁因为要越冬,需要在秋冬之季成群结对地由北向南迁徙;他就问天边的大雁为什么就这么喜欢长途跋涉、辗转迁徙。这是用反问的手法,将自己与乐意迁徙的大雁作对比,表示自己是不情愿离开故乡和亲人的,这里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情,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5.(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江月年年望相似

(3)遗余牒兮澧蒲,骞汀洲兮杜若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衣襟,(6)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7)芙蓉泣露香兰笑(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9)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6.C①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②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而在此句中,无论是前一句的“承诺书”,还是后一句的”践行承诺”都与诺言有关,句意偏重于说话算数,讲诚信,而与“说话有分量”无关,不合语境,所以应换为“一诺千金”。

③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④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不可修饰行为,搭配不当。⑤心劳日拙: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⑥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17.A(解析)B项,“主要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删去“为了”字,“考核”缺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相关技术”;C项成分残缺,应在“自觉”前面加“让他们”;D项,语序不当,“虽然”移至“董明珠”前。)18.C

19.D

20.写作

第三篇:2011-2012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

1.诗文积累填空。(8分)

【小题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小题3】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借水天相映刻画清朗秀美意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小题1】角声满天秋色里。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小题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有人说《小石潭记》这篇文章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作者柳宗元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__________。

【小题6】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春满燕园

①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却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②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年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

③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的心里一愣,我的眼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通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出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④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地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大学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鸦雀无声。

⑤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陡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经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是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车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⑥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小题1】第⑤段中加点的“那样”和“这样”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

【小题2】请赏析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答:

【小题3】第①段划线的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小题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2】赏析下面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使楚》)【乙】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③,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④,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⑤,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⑥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者》)【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②丈夫饰:穿着男人的服饰。③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④饰:服饰。⑤内:王宫内。⑥内:肉店里面。【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吏二缚一人诣王()(2)齐人固善盗乎()(3)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4)国人尽服之()【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公使吏禁之B.橘生淮南则为橘则外莫敢为也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而禁之于外D.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公何以不使内勿服?(3)逾月,而国莫之服。

【小题4】请具体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分析晏子在反驳或劝谏时所表现出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2.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

1.阅读《迎燕》这首诗,回答小题。(共3分)迎燕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小题1】“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小题2】用自己的话描绘“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画面。(2分)

2.(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

3.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1)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2分)

(2)这首诗托物言志,请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独”“叹”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生活中,爱的音符时刻伴随在我们左右:母亲的一句叮咛,父亲的一次轻抚,老师欣慰的微笑,同学鼓励的眼神„„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捕捉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以“爱在细微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四篇:2011-2012学年福建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X

1.文学常识填空(8分)(1)。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3)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视觉直接描写洞庭湖景色的是:。(4)《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表达主题的诗句是。(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1.(2015年中考湖北咸宁卷)阅读下文,完成下题。(12分)航天技术减缓气候变化 ①当今的航天时代,尖端的航天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笔记本电脑、防抖摄像机、婴儿尿不湿、方便面、真空包装食品、冷光源灯,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品,最初都是应用于航天的高新技术,现在已为普通民众的生活造福。②50多年来,航天技术已经催生了许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例如,天基卫星导航系统有助于减少海陆空运输工具,尤其是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遥感技术使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效率更高;气象卫星的信息有助于太阳电池阵产生更多的电能。在过去几年中,欧洲航天局(ESA)的航天技术及商业转化中心又推出了一些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

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法国一家公司利用欧洲航天技术转移计划开发出一种专用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它能测量出距离地面高度上风力发电机所处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这种激光雷达技术就是采用了ESA即将在“风神”遥感卫星上所用遥感器的同类技术,而且这家法国公司在起步阶段曾利用ESA商业孵化中心改进激光雷达的性能。目前基于这种航天技术而研发的更多仪器已在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而开发的名叫太阳卫星的监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光伏(太阳能)发电厂的电力输出。这些来自气象卫星的信息用于改进光伏电厂各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快速检测出其故障。据估计,这些故障会导致发电量每年减少1O%以上。目前这一检测系统已安装在意大利的若干光伏发电系统中。

④航天技术不但能够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服务,而且其航天遥感器还可用于减少工业和采暖锅炉碳排放。这种原先用于航暴器方面的监测技术,现在已被转用于精确控制工业和民用采暖锅炉燃烧状况的监测系统。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这种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确保锅炉燃烧系统保持最佳燃烧状态,从而达到既减少碳排放,又降低燃料消耗10%-15%的目的。这项由ESA航天技术转移计划支持而开发的技术,目前已被德国某公司应用于监测工业锅炉和其他各种民用采暖装置。

⑤卫星导航系统也可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卫星导航系统通常用于为海陆空交通工具和行人指引道路。而现在又有人发明利用这些卫星导航信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众所周知,汽车行驶中如果反复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减速,会使最环保的汽车也增加汽油消耗。一种名为智能“绿色驾驶系统”的产品,能够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和路况信息,及时告诉司机何时该加速,何时该减速,何时该保持恒定速度。使车辆始终运行在最节油状态;采用这一系统,预计可节省油耗15%-25%。另一种名叫“伽利略经济驾驶”的节能减排装置,可充分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道路地形高度剖面信息来优化车内某些辅助装置(如发电机、空调和功率操控系统)的操作,从而节省多达到20%的燃料。据估算,如果全欧洲采用上述节能减排装置,每年可节省燃料20亿升,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⑥另外,卫星导航也有助于改变生活方式。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就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此你最好了解你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英国的一些科研人员正在实施跟踪碳排放足迹计划。这一创新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每个人每天碳排放的足迹,鼓励人们改变其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从而达到减缓全球变暖的目的。例如,有一种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套件,可以根据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行程距离,计算出出行者的碳排放量,其准确性达到65%。该软件的优点是简便易懂,当你采用步行取代驾车出行时,你会立即看到你为减排所做出的贡献,从而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选自《百科知识》)

【小题1】认真阅读第②段,指出这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小题2】第⑤段中“采用这一系统,预计可节省油耗15%-25%”一句中“预计”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3】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因为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所以控制了锅炉的碳排放,就确保了大气不受污染。B.航天员遥感器这种原先用于航空器方面的检测技术,也可以被转用于精确控制工业和民用采暖炉燃烧状况的监测系统。C.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后节能减排的效果。D.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更多的人用步行取代驾车出行,就会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小题4】阅读下列三则链接材料,联系全文,请你从人类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二: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5月3日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车展上,有95台新能源汽车亮相,众多汽车商都将推出新近研发的节能、环保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材料三:目前,北京市政协向全社会发出“提倡绿色出行、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号召人们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探究结果:

2.(2015中考黑龙江大庆卷)阅读《改造人类》一文,完成下题。(11分)改造人类

①2014年年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201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14.5℃,比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升高0.5℃。自有温度记录以来,全球14个最热年份中有13个出现在本世纪,而过去30年中每个10年都比前十年更热。

②厄尔尼诺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上海温异常增暖的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变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出现的异常天气,都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而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的背后,厄尔尼诺暖流都起着重要作用。

③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危机,科学家设想过各种解决方案。最近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利用生物科学,改变人类的某些生物特性,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危害。④要应对气候危机,想方设法保护地球资源是重要的策略之一。研究发现,18%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自畜牧业。由此可见,如果人类能少吃一点肉,就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但是面对在烤架上发出滋滋声的多汁牛排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挡住诱惑呢?不过在马修教授看来,科学家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法,让人类不再喜爱肉食。“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刺激免疫系统对牛蛋白的耐受性,让人类对红色肉类(牛肉、羊肉等)产生厌恶。”

⑤据研究人员介绍,一个小小的尼古丁贴片也能让人在看到肉类时感到难受,甚至恶心。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并非不可能。产于美国南部的美洲花蜱(孤星扁虱)就能起到这种作用,被它咬过的人都会对肉类过敏。这也强行改变了当地人原本喜欢食肉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全部变成了素食主义者。

⑥从生物医学的角度考虑,人类有许多部位也能被改造。科学家提出,如果对人类的眼睛进行改造,让它能适应暗淡的光线,这样,即使在光照不足时依然能够使视力如初,那不就可以减少照明设施,节省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吗?假如我们能在皮肤上覆盖一层叶绿素,那么在晒太阳时不就能够自动生产能量吗?倘若人类也可以像某些动物一样,在冬季休眠,这不又能够节省多少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呢?

⑦尽管这些耐人寻味的离奇想法并不会很快实现,但其实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改造人类的实践已经越来越多,整形手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⑧马修教授表示:“这些改造人体的理论看起来有些荒谬甚至极端,但总有人愿意选择接受,并付诸实践。如果我们的后代将要生活在气候无比恶劣的环境里,那么也许他们会更愿意接受改造人类的想法。相对于试图扭转气候变化,改变自己确实要容易得多。” 【小题1】这篇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的说明方法,说明了。(2分)

【小题2】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危机,科学家设想过各种解决方案。阅读④⑤段、⑥⑦段的内容,概括出科学家的两个设想。(每条不超过15个字)(4分)设想1: 设想2:

【小题3】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2分)A.厄尔尼诺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上海温异常增暖的气候现象,地球上出现的许多异常天气都与其有关。B.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如果被美国南部的美洲花蜱咬过,就会对肉类过敏。C.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改造人类的实践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在皮肤上覆盖一层叶绿素。D.改造人体的想法虽然有些荒谬,但却为我们解决气候危机提供了新的方向。【小题4】除了文中提到的设想外,你还有改造人类以减少对环境危害的方法吗?请你充分发挥想象,提出一种设想,并说明理由。(3分)

1.(14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小题1】上文选自《》,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小题2】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2分)【小题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人不知而不愠()传不习乎()不逾矩()曲肱而枕之()【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题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2.陕西李广为上郡太守,尝从百骑出,卒遇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军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归其大军。【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尝从百骑出()吾去大军数十里()胡骑遂不敢击()是时会暮()【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不走,用坚其意。

【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广为将有怎样的品质?

1.农家望晴(4分)(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小题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B.“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C.“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D.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2分)

2.阅读范成大的《田舍》,完成后面小题。(6分)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小题1】下列诗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活动和本诗相似的一项是(2分)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小题2】综观全诗,诗中到处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语回答)(2分)

【小题3】结合全诗分析“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一联的作用。(2分)3.阅读蒋士铨的《岁暮

4.阅读唐朝诗人武元衡的《春兴》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洛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小题1】诗中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分)

【小题2】找出诗中运用想象手法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分)

1.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漏个人身份的信息。

第五篇: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狼吞虎咽(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B力能扛鼎(káng)数见不鲜(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C东船西舫(fáng)歆享(yīn)宵柝(tuî)贿赂(lù)D瞠目结舌(ch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chǎn)度长絜大(xiã)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自怨自艾(yì)锲而不舍(qiâ 潸然泪下(shān)如火如荼(tú)B 前仆后继(pú)翘首远望(qiáo)拾级而上(shí 断瓦残垣(yuán)C屡见不鲜(xiǎn)揠苗助长(yā)因噎废食(yē)日臻完善(zhēn)D为虎作伥(chāng)奄奄一息(yān)鳞次栉比(jiã)弄巧成拙(zhuō)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神涣散 火中取粟 良辰美景 明察秋豪 B功亏一匱 墨守成规 不可明状 情投意合 C再接再厉 黄梁美梦 棉里藏针 鸦雀无声 D天伦之乐 飞扬跋扈 轻歌曼舞 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貌和神离 各行其事 广袤 踌蹰

B瞋目 杯盘狼藉 甘拜下风 百无聊赖

C反馈 殓声屏气 慢不经心 别出新裁 D寒喧 五采斑斓 头晕目眩 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二、(9分,每小题3分)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

8.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

三、本大题为11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1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惊 B.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合乎法度

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得住 D.可矣,厚将得众 厚:仁厚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之所

B.生庄公及共叔段 无庸,将自及 C.初,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13.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段略写战争的场面和战争具体经过,详写的是两兄弟矛盾不断激发的过程。B.郑伯认为制这个地方十分险要,会危及共叔段的安全,所以不愿意给共叔 C.姜氏厌恶庄公,宠爱共叔段,并为共叔段争取到了京这个地方作为封邑。D.祭仲反对姜氏和共叔段的所作所为,庄公表面容忍,心中早有防备。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2分)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晋书·隐逸》

注:向:如果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辟:征召 B.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经年:一年 C.路人不取,固辞 固:坚决 D.翻于是不逆其意 逆:接受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徒步而归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C.乃复沉没取之 屠乃奔倚其下 D.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其皆出于此乎

17.上文中反映郭翻自甘淡泊的一组句子是(2分)①辞州郡辟 ②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③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④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⑤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⑥复沉刀于水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把下面的两句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4分)

(1)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2)尔向不取,我岂能得!

19.用“/”给下面的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赏析诗歌颔联的“空”字。(3分)

(2)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4分)

(3)李白的诗歌长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蜀道难》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蜀道的奇丽惊险。这首诗歌中李白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指出。(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2-25题。

禅房的树

指尖

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有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中有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

22.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3.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4分)

24.分析下列句子含义。(6分)

(1)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2)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2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6分)

七、作文(60 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说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读了这段文字,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A狼吞虎咽(yàn)针砭时弊(biān)B力能扛鼎(gāng)数见不鲜(shuî)洿池(wū)C项东船西舫(fǎng)歆享(xīn)

2.A 解析:B前仆后继(pū)拾级而上(shâ)C屡见不鲜(xiān)揠苗助长(yà)D奄奄一息(yǎn)鳞次栉比(zhì)

3.D 解析:A火中取栗 明察秋毫 B功亏一篑 不可名状 C黄粱美梦 绵里藏针 4.B 解析:A貌合神离 各行其是 C敛声屏气 漫不经心 别出心裁 D寒暄 五彩斑斓

5.B. 解析:A项中得“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不可用于水平、成绩等,侧重于品质。B项中的 “不孚众望”,指“不合于众人的期望”,使用正确。C中的“美轮美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错,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这句话中用以形容石刻作品,是不恰当的。D项中的“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6.D。解析:“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如比赛刚进行了一半就中止了,本句谈“岗位培训”的意义,人离开了学校到了工作岗位,随时都可以进行岗位培训,而且是终身的,不应该中途停止,所以不用“中止”;而“终止”则指结束和停止,是指最后的结束和停止,在本句中所谈的“学习”是指终身学习,不是学习的最后结束和停止,所以选用“终止”。“退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或者其构造完全消失,如鲸、海豚等的四肢退化成了鳍,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物,虱子的翅膀完全消失了,退化了;二是泛指事物品质由好变坏,由优变劣,本句是在谈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变化,由好变坏,由优变劣,可见选用“退化”;而“蜕化”则指虫类动物脱皮,多用来比喻腐化堕落,用在此句中不论是本义还是比喻义都不妥当。“难免”是指不容易避免,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不免”指免不了,比如旧地重游,不免想起往事。本句谈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就相当于旧地重游了,所以用“不免”。7.B 解析:A项主客倒置,应为“观众给予红楼梦很高的评价”;C项介词多余,“据”去掉;D项主谓搭配不当,去掉“迎接”。8.A(B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说法不全面。C“对等地位”错。D不是“中外文论”)

9.C(A原文意思是“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10.B(目的有误,原文是说“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11.D厚:土地扩大

12.A(A介词,替,给。B 第一个连词,和;第二个动词,到,遭到。C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向。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目的)

13.B郑伯不把制这个地方给共叔段,主要担心共叔段会占据险要的地方,万一叛乱,会控制不了,而非担心共叔段的安危。14.(1)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他(共叔段)安排一个适当的地方,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何厌之有”倒装1分,注意“厌”、“为”、“蔓”等字的翻译。3分)(2)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2分)[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娶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恐,因此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让君主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允许这样做。

到了庄公即位以后,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 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城邑哪一个都可以。”请求京这个地方,让共叔段去管理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说:“大夫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这是诸侯国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夫的)大的都城不超过诸侯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不合限度,不是先王规定的制度,您将受不了。”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避除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能满足的呢!不如早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蔓延滋长。如果蔓延滋长,就难以想办法对付了。蔓延的草尚且不能除掉,更何况您的处于尊位的弟弟呢?”庄公说:“如果做了许多不合道义的事一定会自己倒下去,你姑且等着看吧!”

事后不久,共叔段让西边和北边的城邑也从属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分裂的状况,您打算怎样来对付呢?如果想把国家大权给大叔段,那么就让我下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会走向灭亡。”大叔段又收取两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城邑,他的势力到达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领地扩大了将获得更多的民众。”庄公说:“多行不义,民众不会亲近他,领地多也将垮台。”

大叔修好城墙聚集民众,修缮武器,准备好军队,将要偷袭郑都。姜氏将要为之打开城门。庄公听到了大叔姜氏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除掉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乘去讨伐京的士民。京邑的士民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到鄢地讨伐大叔段。五月辛丑,大叔出走逃到共地。史书说:“郑伯(庄公)在鄢战胜段。”段不守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如同两位君王,所以说战胜:称郑庄公为伯(长兄意),讥讽(庄公)没有教导(弟弟)啊。说这就是郑庄公的目的(除掉弟弟),不说出逃[以后的事(共叔段被逼自刎)(是)责难他(庄公)啊。15.D(逆:违背)

16.C(A的/定语后置标志;B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C于是;D代词,他/语气副词,大概)17.D(①取:捞起; ②取:接受; ③沉:使„„下沉; ④沉:潜水。)18.(1)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2)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

19.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译文] 郭翻,字长翔,是武昌人。郭翻年少时就很有志向,常推辞官府的征召和社会贤达的举荐,不去做官。安家于临川,不管世事,只以钓鱼打猎为乐。生活清贫无以为业,想开垦一块荒地。于是先在上面立了一块标志,一年来,地无人认领,他才进行耕种。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县令知道这件事,责问认领人,要他把稻谷还给郭翻,郭翻不接受。郭翻曾经驾车去打猎,距离家有一百多里,路上遇到病人,就用车送病人,自己步行回家。郭翻打的鱼,捕的禽兽,有人向他买,他便随手给了人家,不但不要钱,连自己的姓名也不向买主和外人显示。由此士人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认为他很高尚。郭翻曾经掉刀于水中,有过路人下水为他捞上岸,他于是把刀送给这个人,这个人不接受,坚决推辞,郭翻说:“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这个人说:“我若接受这把刀,将被天地鬼神责骂了。”郭翻看到他最终不肯拿走刀,于是把刀又丢到水中,这个人觉得不可理解,就又下水把刀捞上来。郭翻于是不再违背这个人的心意,就拿出十倍于刀的价钱给这个人。郭翻清正廉洁不愿受人恩惠,大都是这样。

20.(1)空,白白的。诗人登舟望月,空阔渺远的境界很容易触发人对于古今的联想。(1分)此时此地此景让诗人联想起了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联系自身实际,顿生怀才不遇之感,于是用了“空”字。(1分)从结构上来说,“空”字有引出下文之作用。(1分)(2)①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②以景结情,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3)“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虚。(每点1分)21.(1)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3)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4)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22.①树活得坚强,有尊严,不计较生活的地方;②树宽容大度,无委屈,无埋怨,不计较人的好歹;③对人不屈服,不对抗;④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⑤努力地庇护凡人。(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3.例如:用人对树的态度和树对人的态度相对比,人忽略树、摧残树、局囿树,树却努力地庇护凡人,(例子2分)通过对比突出了“树的好”,树的大度善良。(作用2分)24.(1)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1分),说明古树被人砌在墙里的框裹、挤压,表明作者对古树的同情,对人这一做法的不满。(2分)(2)这句话强调了树的重要性(1分),说明树是生命活着的标志,真正对人活着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实是树而不是神。(2分)25.①对古树的崇敬之情,文中多处赞美了古树的品质;②对以“禅房”为代表的人工打造景致的厌弃,认为其“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③对人的混沌浑噩的不满,认为人没有善待树,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上。(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下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