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2008北京奥运纪录片为例介绍纪录片拍摄项目的标书制作
以2008北京奥运纪录片为例 介绍纪录片拍摄项目的标书制作
创作方案
一、背景分析
1.2008北京奥运是我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伟大盛事。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骄傲和光荣!
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是当今人类社会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是我党执政以来的重大硕果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世纪奥运梦想的实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给中国,也给中国企业一个面向世界的机会。因此,“中国移动服务奥运专题记录片“应该站在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高度,找好真正的切入点。否则很容易给人一种自说自话、自吹自擂之感。2.2008,中国移动与奥运同行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移动通信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向本届奥运会和国际社会做出郑重承诺: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富的业务、最周到的服务,为奥运通信保驾护航,通过移动终端特有优势和功能支持“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凸显“科技奥运”亮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奥运,践行承诺,中国移动已北京移动为主体组建成“奥运志愿者服务团队”,专门服务奥运。打响了一场备战奥运、决战奥运的攻坚战。自“奥运志愿者服务团队“组建以来,无论产品、技术、业务创新,还是奥运场馆网络建设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那么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过程,并通过这种企业行为将企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乃至奥运精神进行有效地嫁接,从而将“服务奥运“从一种义务上升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一份责任和一种情怀,进而借助“服务奥运“这一核心主题,向世界展现一个高速发展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中国移动企业形象是我们策划本片的一个重要思考点。
二、总体思考
结合以上背景分析以及标书中的相关要求,我们得出了相关的关注点和思考点。1.本片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全面客观反映2008年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决胜奥运、服务奥运的历程和精彩瞬间,展现北京移动人及援奥人员“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精神风貌,彰显北京公司为奥运服务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突出ONE CM,突出中国移动决战奥运的精神。2.本片的用途是什么?
● 内部宣传:公司奥运庆功会播放进行。
● 宣传推广:专题片(或分解片段)可在办公场所、营业场所播放,可联系新闻媒体、电视台播放。
● 汇报交流:向集团公司和各省公司寄送光盘。● 纪念留存:发放给北京公司全体员工及援奥人员。基于以上两种关注点,我们得出了以下三种思考点。3.1风格定位:一部片子多种用途
专题纪录片所要传递的内容、精神以及用途,直接决定了其整体风格的定位。因此,基于以上两个关注点,我们认为,本部北京移动服务奥运的专题纪录片不等同于以往的企业形象宣传片,也不等同于直观的广告宣传片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本片应该是以上几种片子风格的一个综合体,既有企业宣传片的大气磅礴展现,也有广告片的鲜活生动,更有纪录片的娓娓道来、真实感人、艺术提升。
既可以作为激发员工斗志的内部宣贯片,也可以作为对外进行形象展示的宣传片,同时也可以作为向集团公司汇报、兄弟单位交流、内部资料留存的一份珍贵的视频资料。3.2整体调性:抑扬结合,多元展现
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而是应该做到有抑有扬、抑 扬结合。既有对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真实记录,也有对企业精神的深度挖 掘;既有企业高层深沉内敛的陈述,也有来自外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既 有企业服务奥运整体战略的阐述,也有员工服务奥运的真实体会。从而使 本片营造出一种大气高端、真实感人之氛围。3.3展现内容——多元化展示,层层递进,有效提升
不是单纯地展现服务过程,而是立足于“服务奥运“这一事件,通过几个层次内容展现去深度挖掘中国移动人服务奥运的 精神以及中国移动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心怀天下的责任情怀。
第一层次:记录北京移动以及援奥人员服务奥运工作艰苦奋战的过程; 第二层次:展现北京移动在“服务奥运“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第三层次:总结出中国移动人服务奥运的精神核心; 第四层次:展示中国移动的责任情怀。
展示内部重行动+引入外部重评价=见证、验证、信赖
三、总体定位:
1.一段中国移动艰苦奋斗践行承诺的征程。
本片作为一部记录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专题纪录片,则是要通过对中国移动决胜奥运、服务奥运的过程的真实记录、感人瞬间的捕捉,彰显中国移动为奥运服务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向人们讲述一段中国移动服务奥运、践行承诺的漫漫征程。2.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心怀天下的责任情怀的真实写照。
“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富的业务、最周到的服务’,为奥运通信保驾护航,通过移动终端特有优势和功能支持‘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凸显‘科技奥运’亮点“,是中国移动向本届奥运会做出的庄严承诺。然而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强劲实力支撑的承诺;这是一个必须付出巨大努力的承诺;这是一个需要移动人齐心协力践行的承诺。因此,本片通过对北京移动以及援奥人员在决战奥运、服务奥运过程中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富的业务“、“最周到的服务“来服务奥运的典型事例以及外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等,来展现中国移动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心里天下的责任情怀,突出ONE CM。3.一种中国移动人所独具的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本片通过对掘典型事件、感人瞬间等的深度挖掘,来向观众传递一种中国移动人所独具的奉献精神。
4.一部艺术与现实完美结合的专题纪录片
本片力求艺术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然后考虑到本部片子的用途以及定位,这种艺术与现实的结合,不是故事情节上的艺术化,而是表现形式和包装手法的艺术化处理,从而使本片既不失为一部大气、高端、精美、现代具有艺术价值的好片子,同时又保证了专题记录片的真实、感人之优点。让观众既有视觉上的艺术享受,又有情感上的深深共鸣,真正做到出自内心,进入内心。
方案一:“日记体”版本
一、片名
《“1520个日夜”服务奥运录》 ——中国移动服务2008年奥运纪录片 片名释义:
四年来,中国移动肩负着为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重任,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把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富的业务和最周到的服务“,作为奋斗的目标。从2004年7月21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起,到截止2008年9月17日残奥会结束的1520个日日夜夜中,无数中国移动人奋斗在备战奥运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了中国移动服务奥运1520天征程路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片名中体现1520个日夜这样一个概念,与整体片子“日记体“的表现形式充分契合,同时又易于在第一时间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
二、策略方向;1.以内敛、低调的整体基调去赢得受众的认同;奥运会在中国百年一遇,是中华幸事,也是民族盛事,;2.以人文性、情感性的路线去赢得受众的情感共鸣;作为一部记录中国移动为奥运服务征程路的纪录片,既;3.以清晰的时间脉络去赢得受众的正确理解;作为一部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纪录片,前后记录时间长达;4.以记录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去赢得受众的欣赏时;如果单纯鸣。
二、策略方向
1.以内敛、低调的整体基调去赢得受众的认同
奥运会在中国百年一遇,是中华幸事,也是民族盛事,国人应该全民动员迎奥运,为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移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一直强调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应该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恰逢奥运盛事,中国移动通信勇担责任,迎难而上,值得钦佩,却也是一个大型国企应尽的责任。所以,如果本片采用高调的形式来体现中国移动为奥运所做的贡献,恐怕无法达到感染受众最佳的效果,而如果我们采取一种低调的态度去通过记录这些事迹,内敛地展现出中国移动的责任情怀,必将取得更好的效果。2.以人文性、情感性的路线去赢得受众的情感共鸣 作为一部记录中国移动为奥运服务征程路的纪录片,既然我们选择了走低调、内敛的基调,那么就应该选择一种与低调、内敛相契合的表现主线。显然,低调、内敛的基调与激昂、奋进、铿锵有力的情感路线是无法浑然相融的。反之,我们需要一种充满人文性、饱含情感性的表达方式,通过人文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结合,在全片中烘托出一种贴近大众的人性化、生活化、情感化的意境来,并由此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3.以清晰的时间脉络去赢得受众的正确理解
作为一部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纪录片,前后记录时间长达三年有余,且要记录的内容十分庞杂。如果按照横向划分的方式来展现的话,势必会面临关键词众多,结构混乱,不便于观众梳理脉络等难题。而中国移动关于服务奥运却有阶段性的划分,即备战奥运期和决战奥运期。因此,本片我们将采用以时间为脉络,紧跟中国移动为奥运服务的两大阶段,分阶段进行展示,脉络清晰,便于理解。
4.以记录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去赢得受众的欣赏时间
如果单纯地利用记录的方式去展示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众多事迹,由于时间线长,展示内容庞杂,势必会给整个纪录片的观赏性大打折扣。因此,本片需要采用一些艺术性加工的手法,无论是在整体结构上,还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在不违背纪录片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化的处理,将使一部原本枯燥庞杂的纪录片变得艺术气息浓厚,能够吸引观众眼球。
三、策划亮点
1.展现1520个日日夜夜,打造纪录片日记体新概念
从成为奥运合作伙伴,到残奥会移动通信服务结束,中国移动的服务奥运征程基本结束,在这1520个日日夜夜中,无数的移动人奋斗在服务前线,无数的故事不被人们所了解。本片将打造一种日记体的概念,以日记的形式展现出中国移动服务奥运这1520个日日夜夜中的点点滴滴。
2.引入日记虚拟主人,加强亲和力和真实性
在日记中,我们将引入一个日记主人的形象,这个形象是虚拟的,他在片中不会正面出现,只会偶尔以背影、回忆声音等形式“隐藏“出现。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可加强日记体形式的亲和力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则可以以这种虚拟人的形式来贯穿整个片子,在一些起承转合的地方用他来进行倒叙、插叙、回忆等需要的中转。3.上下两集阶段性展示 每集以感性综述铺垫开始
结合中国移动提出的服务奥运的两大阶段:备战奥运期和决战奥运期。我们的日记体纪录片也将从2004年7月21日到2008年9月17日的1520天分为两大部分,通过两本日记的形式,以上下集的形式贯穿整个移动服务奥运期。日记分上下两集,日记封面上分别写着两个阶段备战奥运、决战奥运,按照先上集后下集的顺序进行展示。每翻开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段综述文字,通过这段人性化、总结性、富有情感的综述文字概括本阶段的一个大体展示方向。
4.上下两集各有展示重点,营造不同情感体验
由于记录时间较长,记录事件庞杂,如果只简单的分为两个阶段,而没有其他规划的话,容易给观众造成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抓不住整个纪录片的阐述重点。因此,我们需要在两个阶段中有更清晰的内容侧重点划分,这种划分虽然不需要在片子中通过隔断形式来进行区分,但却在我们的拍摄和编辑中十分重要。目前来看,在备战奥运阶段我们将着重展示中国移动在奥运备战期间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成为奥运合作伙伴、第一次通过短信同步发布奥运口号、第一次通过无线音乐平台传播奥运歌曲、第一次利用彩信业务和WAP业务同步发布奥运吉祥物等等。在决战奥运期间,则需要分两个方面来进行展示,第一方面是奥运会举办前,中国移动在网络、服务、业务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二方面是在奥运会及残奥会举办期间中国移动前期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社会反映。由于两大阶段展现的内容侧重点不同,所以在表达情感上也要体现出区别来。通过这样侧重点的划分,将我们在该阶段要表达的内容集中展现给观众,而不是杂乱无章,纯粹的按时间堆积。5.内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避免枯燥乏味的感官体验
除了使用一些三维特效外,在一些具体展示点的时候,我们也要给人制造一种日记记录方式的感觉。每件事都采用图像加文字总结的形式来展现,例如,翻到中国移动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这一页,左边是一幅幅照片或者一短短视频资料,右边是一段总结性的文字。而在一些特别重要的时间点,会做放大处理将这一件事重点说明,展示时间会相应变长,同时将要借助访谈、同期声实拍、摆拍镜头等多种形式来阐释这一件重要的事。
四、结构及内容
1、第一本日记 名称:备战奥运
综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谈一下从申奥成功到移动成为合作伙伴自己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认识到中国移动通信此时肩上的重任,并怀着必胜的信心勇往直前、备战奥运。
主体构成:这一部分将着重展现中国移动自从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后所做的重大事情和在一些重大时刻的贡献,如成为奥运合作伙伴、第一次通过短信同步发布奥运口号、第一次通过无线音乐平台传播奥运歌曲、第一次利用彩信业务和WAP业务同步发布奥运吉祥物等等。表现形式:因为此部分多为已经过去的历史,所以在表现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借助图片、历史影像资料等,配合总结性的语句即可。但在某些需要重点说明的事件中,可借助我们虚拟主人进行回忆,也可以借助访谈等形式来进行表现。
2、第二本日记 名称:决战奥运
综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总结之前中国移动服务奥运工作的艰辛与成绩,为奥运即将临近而欣喜,同时也以一种更加紧张的状态准备决战奥运,并在最后的大决战中大获全胜。主体构成:这一部分将分奥运前期、奥运中期两部分进行展示。奥运前期重点从中国移动在服务、业务、技术三个方面所做的工作入手,通过事件来展现中国移动的付出,同时展现出中国移动人的精神和企业情怀。奥运中期着重从中国移动的努力在期间引起的社会反映,从奥组委、参赛人员、观众、外国观众等多个角度去展示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成果。表现形式:此部分所要展现的内容大多为我们可拍摄的部分,所以在片中我们可以借助更多的影像资料配合日记文字来展示,重点事件还可以以跟踪拍摄的资料进行辅助说明,同时也可以借助虚拟主人、人物访谈、同期声等形式来进行有机的组合,将中国移动决战奥运期间的事迹全面的展现出来。
方案二:探究式版本
一、片名
《为了我们共同的承诺》
——中国移动服务2008年奥运纪录片
片名释义:整个宣传片从中国移动服务奥运提出的为2008年北京奥运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周到的服务,最丰富的业务“的服务
承诺出发,通过探究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各方面努力和具体举措,通过纪录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相关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发掘服务奥运人员内在的精神展现中国移动卓越的企业精神和“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
二、总体调性
这是一段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盛会的不凡征程,这是一本记录着中国移动人光荣与梦想的书籍,这其中在探寻中国移动创造历史的四种卓越力量,这里边有来自四个方面四种肯定和赞赏的声音。本纪录片以记录和探索的调性,探究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企业精神和员工精神,发现客户感知背后的故事,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
三、创意方向
1.找准主题原点——“承诺“ 规划创作主线——“探究承诺“
对于中国移动服务奥运可以有多种形容和比喻,我们觉得最为核心的定义就是“一段践行承诺的征程“,从承诺这个核心概念出发,我们也找到了该套方案的创作主线——探究中国移动践行承诺的征程。
2、结构方向——支撑承诺的四个力量构成主体表现结构 重在表现四种力量背后的奉献故事
技术、业务、服务、精神是支撑中国移动践行承诺的四种力量,这四种力量也构成了整体片子的四大结构。在这四大结构进行展现时,除了要展现中国移动在技术、业务、服务、精神等方面所做出的相关举措、取得的相关成就外,我们更主要是要通过一组组鲜活的表现手法去挖掘这四种力量背后鲜味人知的感动故;在具体表现上,我们将以中国移动所创出奥运史上多个;接下来,通过探究技术、服务、业务三种力量的形式,;
四、亮点说明;寻根溯源,层层剥开,探寻实质,突出精神本片的亮点;用生动具体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访谈引出探究的主题;
四、结构解析:;片头:开头用具有悬念性的开篇,用历史资料片的特效;奥运史上多个服务“第一”的硕果活的表现手法去挖掘这四种力量背后鲜味人知的感动故事、奉献品质,难忘瞬间。
3、表现层次——细数承诺硕果,再现践行承诺历程,总结实现承诺的动力
在具体表现上,我们将以中国移动所创出奥运史上多个服务“第一“的硕果入手,展现成绩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思考,抛出探究的主题。
接下来,通过探究技术、服务、业务三种力量的形式,再现践行承诺历程,最后通过探究精神力量的形式,总结出实现承诺的动力,将整个片子推向高潮。
四、亮点说明
寻根溯源,层层剥开,探寻实质,突出精神 本片的亮点在于从显性化的成果和中国移动提供的技术、服务、业务引出表达方向,用设问和探究的方式寻求中国移动实践承诺、取得重要服务成果背后的力量源泉。
用生动具体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访谈引出探究的主题,从技术到服务,到业务再到更高层次的企业精神和员工精神,层层拨开问题的答案,用纪录片的镜头推开中国移动成功服务北京奥运的一扇扇奥秘之门,探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探索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
五、结构解析:
片头:开头用具有悬念性的开篇,用历史资料片的特效和滚动字幕加配音,提出本片的核心内容,设置悬念。即列举中国移动所创出
奥运史上多个服务“第一“的硕果入手,最后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中国移动与中华民族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共同创造历史。
第一部分:技术之力
由对通信行业的专家访谈和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主管技术(网络)的副总裁或部长访谈引入。通信行业的专家代表中国移动以外的声音,公司高层领导代表中国移动内部的领导的声音。请他们对中国移动为服务奥运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的解读,对中国移动所提供技术的先进性进行评价。
在主体内容上,以真实记录中国移动员工进行技术升级,研发为重点,以策划镜头的摆拍为补充。从中国移动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开始,公司在北京地区为提供更好的奥运移动通信保障所出台的举措,几个重要比赛场馆移动通信设备施工竣工或测试等事件,主要表现中国移动员工在网络建设以及其他方面技术能力和为实现这些技术能力所做的努力。第二部分:服务之力
以对外国来中国观看奥运会的观众和奥运会的运动员的访谈引入,请他们谈在奥运期间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具体感受,请他们表达对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赞美之情。
在主体内容上,记录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主要营业厅的日常服务,尤其是在奥运期间为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服务,重点突出2008年中国移动推出的“金牌服务,满意100“活动。在展现中国移动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内在精神上多运用员工为达到高水平的服务,为能够保证向每一位移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第三部分:业务之力
从对参与奥运报道的记者人群和观看奥运的普通客户的采访引入,从他们两类业务的典型使用人群和受众人群来进入主题。对于中国移动提供丰富的业务的记录,采用故事化和情节化的手法,讲述中国移动业务研发人员全身心投入研发新业务产品,讲述客户经理人员向客户推广使用新业务方面的深情故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故事背后的精神方面要抓住中国移动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业务品种,创新业务推广方式,创新为客户服务的方式等。
第四部分:精神之力
对奥组委官员(重要官员)进行采访,对信息产业部主管领导进行采访,请具有一定高度的权威人士评价中国移动在奥运期间提供服务所表现出来的卓尔不群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中国移动服务奥运所体现的精神力量主要通过具体服务奥运的员工身上体现出来,即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具体服务奥运的员工以及中国移动从全国各地抽调的300名支援奥运人员。主要采用采访和讲故事,情景再现的方式,通过故事和讲述展现他们卓越的精神风貌。
片尾:创意性地以“拍摄花絮“的形式作为简洁的片尾,即在记录实际场景过程中拍摄的有趣的镜头和同期声,体现移动员工积极向
上,健康乐观的工作瞬间,既可以为纪录片的真实性做补充,也可以使片子显得更加生活化和亲切。
附加产品建议
除标书中所提到的,根据收集、拍摄的素材,整理成服务、网络、业务、援奥团队等四大系列专题片之外,我方还建议制作成历时120分钟,共三集(每集40分钟)的电视剧,全方位展现中国移动服务奥运的过程。我方也根据当前的创作构想设计完成了,赠送给员工留念的宣传片光碟的封面设计等等,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成都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分享 联系电话:***
第二篇:Arcgis符号制作(以山脉为例)
Arcgis符号制作(以山脉为例)
在制作地图的时候需要很多的自定义的符号,arcgis的添加符号功能简单又方便,这里把我制作符号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以山脉的符号为例如下图
图中山脉有横向和纵向的两大类,所以要做两个山脉的符号。这里主要利用字体制作软件FontCreator,制作成字体添加大系统中。
1、利用FontCreator字体制作软件制作山脉单个符号保存为字体。1.1新建字体文件
1.2删除原来的一些字符,例如:“0”、“1”;然后选择插入轮廓画轮廓线
1.3把接头连接
1.4选中复制到其他的符号内如1里面把1删除,并旋转90度
1.5保存,并安装
2、在arcmap中创建“标记符号”
2.1打开样式建立点状符号(2个横向和纵向)
2.2添加完横向,添加纵向道理相同,并且重新命名。
3、在arcmap中创建“线符号”
道理相同,新建线符号然后添加刚才制作的点状符号,调节间距。
纵列同理,完成后重命名。
利用这个方法可以任意添加点状、现状、面状符号,很方便做完以后就可以留着用了。这是效果图:
2011-4-18 13:31:44 上传 下载附件(544.5 KB)
第三篇:《成电人的一天》纪录片拍摄项目结题报告【非正式版】
《成电人的一天》项目开发结题报告【非正式版】
(为了节约时间,就不严格按照报告的工整格式撰写文档了。保证文档基本清晰、可读性较强即可。节约时间就不用图表了。作此记录,希望对自己和大家有所帮助)
一、项目简介
本片创作动机源于一群毕业生对成电生活的感恩与记录,不带官方宣传色彩。为便于分享,将该片上传互联网。指导主办单位是计算机学院党建学生工作委员会。视频的顺利拍摄,得到了组织上给予的政治支持,这对联系各单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委员会里的老师和同学,为视频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并一起参与策划、拍摄。
二、项目策划概述
【创意来源】:
拍摄该视频的创意来源于《中国人的一天》和《舌尖上的中国》以及汪峰的歌曲《北京 北京》。
《中国人的一天》提供了平凡的视角。《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意识到了表现一些宏达的主题,可以以人物作为突破点,而且人物的那些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那种“表而不露”的情感比起那些主题或者表面上的物象更让人感动,这才是真正吸引大家的地方,而不仅仅只是那些美食。《北京 北京》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沧桑与丰富,青春是丰富多元的。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在这里奋斗,也在这里颓废、迷茫,我们爱着这里,也恨着这里。就像很多参与”成都印象· 成电记忆”调研的同学一样,我们既恨又爱着成电。而随着毕业的临近,我们也越来越释然,越来越留恋,尽管我们知道这里仍然有很多客观上的不好,尽管自己在这里的记忆并不全都是轻松、荣耀、喜悦,也有很多的苦涩、失落和痛苦。因为这里有我们的记忆和青春。这也就是我特别想要制作第三期《在成都· 在成电》的原始冲动,一种对所生存土地的关照,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本土情怀,个人的生命与他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关联。
而总的来说,拍摄该视频的想法,主要是因为作为大四毕业生,想想自己即将离开成电,回忆大学经历的生活,很想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下一学期要忙毕业设计各种事情,所以特别想在自己还有空,这点冲动的激情还没有消退时,勇敢地尝试着去做,尽管没有一点把握,但是这是自己想做的事。
【主旨思想】:1 感恩; 2平凡;3 青春;4 奉献与奋斗
因为个人参加学生工作的缘故,在大学里接触了很多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不论是食堂、校车、校医院、辅导员还是我们的老师。的确,刚来成电时,我也抱怨过学校很多服务。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他们工作时,我们才会发现他们的不易,也才会认识到——在成电,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周围人的服务和帮助!No Man is an island!没有人是孤岛。
这也是我要传递出的核心理念——感恩成电,感恩平凡!让生活在成电的每个人都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而同时,我们在这里生活,也在这里奉献,也在这里留下我们最好的宝贵的青春记忆,不论记忆中是怎样丰富的滋味。所以,作品也应当是我们真实大学生活的记录,不论是打游戏还是考前的紧张复习,不论是经历过得地震,还是在这里的疯狂。我是我们在这里经历的真实的痛与乐,恐慌、孤独、压力、颓废、迷茫、无奈、释然、疯狂、平静„„这也是很多同学反馈说看到某些场景非常感动的原因。我相信其中的一些青春记忆会让我们永远铭记。回首时,含泪的微笑。
奉献与奋斗!我们感恩那些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成电人。每个成电人都在奋斗,而每个青年学子的大学四年里也应该有那么一段奋斗的记忆,有那么几件能让自己为之疯狂、为之拼搏的事。这种奋斗精神的体现,最明显的是在第一期《三餐· 脚步》,不论是已经几近退休仍然坚持上课、为课改和领导题意见的徐全智老奶奶,还是大三早起、在图书馆午休的培阳,或者是早起到图书馆考研的大四同学、奔波着找工作的毕业生„„
平凡是另一个关键词。所选取的拍摄角色,都是非常平凡的人物。而且每个拍摄单位尽量不把那些非常出名的人物作为主角,比如食堂的“小炒哥”,而是选择那些工作时间更长,尤其是甚至一直默默在幕后工作的那些人,比如煮粥师傅、是品学楼凌晨巡夜的师傅、寝室楼里每次打扫卫生的阿姨。如果不是因为接触他们,我甚至不知道每栋寝室楼里还有固定专门打扫卫生的阿姨,因为每次路过那里,都看到的是她们弯腰工作的背影。
平凡的另一面,体现在所选取的场景上,比如英语没有选择大二丰富多彩的选修,而是选择了被很多同学吐槽的枯燥无聊而且给分极低的大一综合英语。周末活动没有选择逛春熙路或者天街看电影、吃西餐这些场景,而是将顺江的夜市、广场舞以及老人的晨练,作为场景重点。虽然那些顺江、红光的夜市地摊,看起来不是那么高端,但确实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大多数成电学子欢乐的记忆。这里朴实、廉价,甚至还有很多假货,吃的东西也不太卫生,但是我们和小伙伴却玩的很开心。这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应该过的平凡的生活和应该有的平凡的心态。——“或大或小,或雅或俗。平凡的生活,小小的快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学会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子。
平凡的最后一面,就是展现一些平凡的小人物背后的故事、展现他们在工作之外的生活,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和闪光点。比如拍摄品学楼阿姨时,在阿姨们得的照片墙上取景(展示阿姨们工作之余去各地旅游的照片或者是阿姨们穿着艳丽服装拍的艺术照)。拍摄校车师傅时,也特意在校车师傅的家中取景,因为平时表面上看上去很“凶”的校车师傅,其实已经当了爷爷,他在家里也会弄弄孙孙,强上都是孙女的照片。和他相处,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人,当然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工作带给他的某些不一样的气质,比如果断、干练等。表现楼栋阿姨时,既表现出她办事的麻利、风趣,也表现出她对生活充满热情——爬雪山、住青旅、健身、跳广场舞,这种生活的激情非常让我感动。大学里的很多同学生活没有激情,很颓废,整天窝在寝室里,我觉得阿姨的生活态度值得学习,它和成都这座城市对外展示的价值观嗯好生活理念是契合的。而阿姨的话,更值得品味——“我以前上了一场大病,自那之后,我就觉得啥都不重要了,健康最重要”。这些理念、精神风貌,也是我希望借这些平凡的人物来展现出来的。
【风格与基调】
为了便于互联网传播,决定片子不能超过15分钟。所以决定分成多期制作。也利于降低开发难度和项目风险。风格确定为纪录片,真实是首要原则。不能有宣传色彩。但是,由于第三期中部分内容的客观限制,比如回首成电记忆等,又不得不加入一些“煽情”的基调,但是应该保证整体是纪录片。
按照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以人物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来达到表现某一主题的目的——这也是本片区别于传统官方宣传片的最大地方。我们希望这些故事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物群像”,他们是成电人的一个个具体化形象。这些已经成为他们日程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的上千天中的浓缩或者截取的“一天”。解说词语言:
语言风格,要保证平实,尤其是第一期、第二期中,除了极少数地方外,几乎不用形容词,只是对场景进行“白描”。语言力求简洁,用长短交错、灵活变化的句式结构、朴实的语言,以及句子本身的感情基调、朗诵者的语气来营造轻柔、平凡、感人的效果。
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包括镜头内容和镜头节奏两部分。镜头内容在【选材及人物角色确定】说明。这里仅就镜头节奏进行说明。
由于第一次参加视频拍摄,所以初期镜头抖动非常厉害,而且绝大多数场景都采用中速的慢镜头,少数镜头速度较快,如地铁进站等。部分镜头速度非常慢,如清水河薄雾笼罩的早晨,或者是跨年夜飞满孔明灯的天空等。但是部分镜头处理的不好,比如成都火车北站取景,由于角度和拍摄技巧,当时很难拍到“成都”两字,所以镜头特别慢。
整体来说,镜头节奏尽量保证和叙事节奏、画面风格一直。6 学生视角
这是这部片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因为是我自己想做这件事,所以我希望能够真实地反应一个学生视角看到的东西,而不用受制于任何一个单位想要借此宣传自己的目的或者是学校主管宣传部门的各种约束和“建议”。
正因如此,画面的画质不是最好的。电子科大的秋天的银杏也拍得不是很漂亮,镜头中甚至展现了一些不太高端大气的场景,比如拥挤的食堂,顺江凌乱的地摊、同学凌乱的寝室、寝室打游戏的同学„„但是,我认为这个社会正在越来越包容,我相信即使有这些场景,即使我并没有像党委宣传部的逆光团队那样很好地把成电一些非常美丽动人的场景展现出来,这也不影响电子科大的美丽,也不影响成电的品味与格调以及成电人的奋斗精神。
同时,学生视角也决定了和以往各单位自己的宣传片不一样,以往他们自己拍自己的工作,但是同学可能对他们很多工作的细节并不感兴趣。而本片想展现的是各个单位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比如工程部师傅帮同学捡手机、或者是食堂的郭阿姨认的“干女儿”等等。
【选材及人物角色确定】 内容选择
A 按照最初的创意策划,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定了一些必须要拍摄的场景,比如大一的早自习、微积分讲座、周末夜市等;
B 和拍摄取景单位协调,由他们提出他们最愿意展现的工作场景等。当然也听取了很多摄制组导演的意见。
C 一些随机发生的场景,如恰好遇到跨年晚会,或者恰好路过夜市。很多时候很多场景可遇不可求,错过了很难补拍。
人物角色确定
A 人物角色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紧密联系的。这种紧密联系体现在三个层面: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事件维度;人际关系维度;“意象”维度;
即:两个人物在同一时间上都在忙碌;两个人物出现在同一个地点;两个人物做着相同或者相似的事情;两个人物之间存在着人际关系上的关联,而他们此刻却不一定出现在同一时间、地点;两个人物的故事中都蕴含着相同的“意象”(这些意象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和表现上围绕着叙述的中心物象)。
依次举例如下: 时间维度:
凌晨四点,巡夜的吴师傅和煮粥的李师傅都在忙碌。这是时间维度。而且很关键的是这个时间点上,同样都在忙碌的人极少,所以他们之间这种时间关联才有强调的意义。第一期《三餐· 脚步》绝大多数采用这种手法来关联人物,体现出时间节奏的变化。
空间维度:
比如《家园·成长》中进行了场所的切分,家园分为校医院、寝室楼、主楼三大场景地。而寝室楼里又串联起了保洁阿姨、楼栋宿管阿姨、楼栋维修师傅。
事件维度:
Fiifi在沙河进行非洲舞表演而阿力木江也在看银杏,他们在同一个地点。这是整部片子中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第二期《家园· 成长》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比如都是打扫卫生,无论是品学楼阿姨还是寝室楼阿姨,无论他们分别是早上还是下午,因此特意用了分屏的手段,避免画面过于重复、枯燥。而辅导员和班主任导师的工作其实都是相同的性质:关心同学的成长,提供建议和帮助。
第三期《在成都· 在成电》中也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同样都是招待客人的Ali和Mende,同样都是做公益的Mende 和赵迪。同样都是献血的Mende和排长阿江。晚上都样都在听课的排长阿江和大一的胡荣,而且听的都是数学课。在周末同样都在忙自己作品的大三的阿力木江和大三的宁培阳„„
人际关系维度:
校车师傅早起是为了提供服务,而徐老师早起是为了赶校车,享受校车师傅提供的服务,他们之间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通过这种潜在的人际关系将这两个人物联合起来,他们的故事之间存在了交集。
这一点比较难构造。校车师傅这里是巧合,徐老师恰好坐的是林师傅的车次。因为如果一定要按照这样的人际关系维度去构造,故事性就强过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我们没有剧本。
线索维度:
这是最复杂,也是最不明显的维度。比如第一期中的“三餐”就属于这种线索意向。不论谁吴师傅吃的粥,还是吴师傅没有吃早餐、徐老师简单吃早餐、大四考研同学不吃早餐、大四国防生来不及吃早餐、大一同学要早起吃早餐等,围绕早餐和早起展开,体现早上的匆忙。三餐其实代指的是时间上的概念,通过三餐吃什么,在哪里吃,什么时候吃,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匆忙生活。这和舌尖上的中国的想法是一致的。比如就午餐而言,同学是匆忙地赶紧去吃,因为要待会去做义工。英语老师不急,想再呆一会,因为食堂人多,而且有同学恰好讨论问题。但是图书馆的老师却很急,而且就在图书馆吃了,因为待会接待中午的志愿者,她们没有午休。而食堂师傅们吃午饭时都已经到了13点以后,因为他们亚奥哦服务师生。同样的三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吃法,体现着不同的身份、角色和相似的生活节奏——匆忙而充实,奋斗的成电人。
第三期《在成都· 在成电》中也用了着这样的手法,比如银杏就是一个线索。因为沙河银杏黄了,所以排长阿江要来看银杏,Fiifi会来表演非洲舞,阿力木江会驻足观看,很多市民来摄影、在银杏大道漫步等。但是他们却又没有太多时间来驻足观看银杏,不论是沙河的银杏还是清水河的银杏,因为他们要赶紧回去上辅导班,要做电子设计,要准备参赛作品等。
人物之间的关联性,影响着人物角色的选取和片子的逻辑层次划分。(尽管从画面上看起来没有过渡,层次感不强,但是就纯内容,尤其是看着解说词来看,层次结构是非常清晰的。)
B 按照已有的人物角色之间的关联,和自己构想的一些人物角色关联性,选取相应的角色。但是角色是否愿意参加拍摄,是个大问题,花费了大量时间,不断更换人物。甚至有的老师太忙,以至于长达两周联系不上。
C 一些人物关联性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把握的。自己构想的很多人物关联,并没有很好地成功,这也是拍纪录片的代价,——因为要追求真实。你不能让人物角色故意去出现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或者去做某个事。比如我特别希望很多场景中的“群众”是我选取的人物角色,这既能强化关联,也不用担心同学避讳无意上镜的问题。但是这既违背了纪录片原则,也不现实,刻意去要求拍摄角色做一些事情,是不尊重拍摄角色的行为,也影响了他人的生活。
整体来说,根据内容上的关联性,和人物角色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划分每期的层次结构:(节约时间,就不做图了)
第一期:早餐部分(早起、吃早餐、准备上课)
午餐部分(英语老师、大一胡荣、图书馆老师、食堂师傅等)
下午茶部分(早早开始工作的张根、共品下午茶的吕恕和学生)
晚餐部分(匆忙赶校车回家的徐奶奶、仍然没回家的吕恕、今晚不回家吃
晚饭的图书馆老师)
夜宵/夜生活部分(图书馆老师准备的夜宵礼物、打电话、弹吉他、跳街
舞、练轮滑等)
而脚步贯穿期间。
注:故事的逻辑过渡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第二期: 家园部分
生命安全(校医院、保卫处)
清洁卫生(校园环卫、品学楼保洁、寝室楼保洁)
生活琐事(寝室楼宿管、工程部师傅)
成长部分
关心就业(辅导员来寝室楼、双选会、签三方)
关系学习、班集体(班主任导师开班会、优班答辩)
注:故事的逻辑过渡依次是保卫处也在值夜班,从校医院引到保卫处。而深夜同样工作的也有银杏大道的阿姨,从保卫处引到银杏大道上的阿姨。而阿姨从事的工作很类似,都是保洁,通过事件关联,关联银杏大道清洁阿姨、品学楼阿姨、寝室楼阿姨。从寝室楼阿姨保洁引到阿姨的巡楼、工程部师傅与同学之间的交互。而辅导员恰好也要到寝室楼来,因为要帮同学改简历、鼓励同学去参加双选会。辅导员是关心就业,班主任导师是关系学习、班集体建设,都是关心成长。而班集体建设自然引出成电的优班答辩。
第三期: 在成都部分
享受友谊、享受家庭生活、享受成都生活(Ali)
享受友谊、做公益(Mende)
做公益、乐于分享(赵迪、暑期实践)
总结:包容的成都让我们慢慢适应;我们在这里奉献,也在这片土地上奉献。
这期间,有两次与中心主题相关的片段:Alli很享受成都的生活。所以引出了一
些对成都生活的描述——“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大城市的茫然与恐惧”、“慢慢适应”、“串串炸土豆”、“无辣不欢的火锅”„„这些都是成都印象。
另一个就是:由赵迪做暑期社会实践分享,引出的一段暑期社会实践的视频
借赵迪这个人物,来引出关于电子科大公益实践的部分,既是为了展现电子科大学生的公益情怀,这是成电学子的精神风貌,也是为了表现出我们对自己所居住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在成都,在这里奉献,也在这里收获快乐”。并且,其中,选取了地震这一个典型事件,因为它是很多外地来蓉读书的同学深刻的记忆,甚至有同学决定毕业后一定要离开这里。不管怎样,那都是我们深刻、难忘的记忆,但是又不全是恐慌,还有很多感动,还有爱,而这些感动,是不应该被我们忘记的!谢谢他们。而我们自己在经历恐慌后,自己也在传递着爱。
在成电部分:
沙河银杏(排长阿江、Fiifi、阿里木江)
清水河银杏(宁培阳、胡荣)
他们之间的联系过渡,在前面分析过,不再赘述。
通过展现不同人物的周末生活,展现出成电学子丰富多彩的周末,引出对土地、对我们居住环境的关注——“既然来了,就要享受不这里的生活”
从而展开对你我们居住环境的一连串反思:
“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我到底是否喜欢这里?为什么”
“我是否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这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照。任何一个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只是每个人对该地域的情感不同罢了。因为该问题具有与很强开放性,之前还专门为了进行了样本量为120的调查,了解不同同学的观点。由于视频主题和选材的限制,只能选择部分,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喜欢一个地方,更多的是因为那里的人、因为那里发生的故事、因为那里有你的记忆。
所以,接下来的结构就是:通过在成电生活了近20多年的人物吕恕来引出该主题。
吕恕访谈录(对这片土地的情怀)
成电记忆展示(这片土地上的印记、狂欢的记忆)
跨年夜的狂欢、祝福所有人新年快乐
正如前面所说,不能全面表达所有人对成电、对成都的客观的感情,所以讲同学们来成都的不同理由用黑屏的形式静态展现。为了增强吕恕语言的震撼力,也为了减少画面抖动、片段切换带来的不适应感,将吕恕的部分语言用声音来展现,造成“隔空传音”的效果。而结尾处,既是主持人对参加晚会同学们的祝福,也是导演借此对所有看视频的观众的祝福。
三、项目开发周期及流程
项目开发模型采用项目管理的快速开发模型。最开始只策划了前两期,分别是三餐和脚步。因为是纪录片,所以没有剧本。目的只有一个——记录最真实的工作生活。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素材积累不断增多,主题和层次划分也越来越清晰,才确定了每一期的主题。而且有的时候拍摄素材是不断变化发生的,比如双选会、跨年晚会或者拍摄对象的其他个人生活,所以素材不断增加,视频内容和基调也会有所调整。
整体来说,整个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 学习
1周左右
10月15日到10月20日
主要借阅图书馆关于纪录片选题、构思策划方面的图书,但是发现资料非常非常少,几乎都是关于拍摄、制作等技术层面的书。于是再次观看了一些片子,希望找点灵感。
后期证明:除了印象深刻的《舌尖上的中国》对自己特别有启发外,其他帮助不大,尤其是那些理论图书。实践经验非常重要,而不仅仅是看看这些理论。1 策划与讨论
(2周左右)
10月15——11月5日 2 与各单位协调、确定拍摄角色并与拍摄角色联系
(3周以上)
10月20日——11月20日 正式拍摄(重要活动抢拍、按日程表和约的时间拍摄、按任务角色个人生活出行规律拍摄、根据某些单位要求进行重拍补拍,根据解说词需要补拍)
(3个月)
11月初到2015年1月底 4 素材收集(照片素材)
(1周以上)
1月8日到1月18日 5 素材剪辑
每一期大概需要2到4天* 14小时每天; 6 策划与解说词撰写
每一期大概需要5-8天。7 编辑加工
每一期大概需要3-5天。8 发布
一般需要5-8小时,能够通过优酷审核。因为本身不是为了宣传,所以没费多少精力,这是在自己的社交朋友圈中和朋友进行了分享。
期间还有一些无法抗拒的事件,比如学期期末考试、拍摄角色临时改变出行计划、自己太累起床太晚错过了约定的拍摄计划、1月初毕设开题答辩,和同学很早约定好的旅行计划,以及寒假留校期间生病,在寝室卧床一周等。这些都对整个项目工期的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整个项目就是我每天的唯一工作。唯一!
【注:限于时间和篇幅所限,这里不讨论后期具体制作方面的一些流程,比如解说词的修改程序,视频的编辑流程等。】
四、项目开发工具
拍摄设备: 相机、手机、DV、单反。型号跨越了多个品牌,包括佳能、索尼、小米、华为等。设备不一致。
剪辑工具:狸窝视频转换器(支持格式非常多样,但是对时间控制比较差,剪切不够精准)
编辑工具:会声会影X5、X7免费试用版。
字幕工具:Tiime_machine(控制时间还是非常方便的。)
宣传“海报”制作: windows 画图、PS(用于制作每一期的人物合影照)发布工具: 优酷网、腾讯QQ、微博
五、项目开发难点概述 设备不一致
解决:统一转成mp4格式。尽量保证不同设备拍摄视频的尺寸相同。(当然为了避免拉伸变形,有少量尺寸不一致的仍然保留)2 拍摄时间冲突
拍摄工作量非常大。绝大多数拍摄工作由我一个人完成。最麻烦的不是从早到晚都有拍摄,这反而是我最高兴的,可以提高效率啊,而是要么拍摄角色改变计划,要么就是多个单位(或者多个事件)发生在同一时刻。
解决:A 尽量请外援,比如自己不方便去沙河时,就请沙河同学协助;B 和拍摄角色商量,尽量将自己的拍摄日程安排的紧凑一些,哪怕自己不断赶时间。有个周末,我一天中一共往返去沙河4次。C 努力打时间差,切换场地,看起来是“并行”,其实是“并发”; D 时间差无法错开,必须要“并行”时,邀请好友协助; E 仍然无法完成时,只有放弃拍摄,和拍摄角色商量或者改天补拍。3 主题思想和风格的把握
这一点在第三期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我不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头上,尤其是涉及到“感情”方面的因素,每个人对成都、对成电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做了专题调查后,确实发现如此——“大同小异”,但也应该尊重“异”。但是很难将这些不同的观点统一结合起来。
而且作为视频,必须要有鲜明的立场和明确的感情基调,这个问题纠结了长达一周左右。如何才能体现出纪录片的真实,而不仅仅只是我的想法?
最终我还是决定采用大多数人的情感基调,当然也有导演自身的情感因素所在。仔细想想,任何一个片子不可能不带有导演个人的主观局限性,这是必然。这是我想拍的片子,我的情感,也是我想要呈现给大家的。当然能不能引起共鸣只能是尽量了。4 寒假时间紧张
为了做视频,寒假留校。但是发现工期因为一些事情严重耽误,不断推后。而为了不让项目水掉,自己又必须赶在寒假弄完,才能回家。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少,每天都是父母催着回家过年。惭愧啊。压力非常大。
六、项目开发经费和开支
申请经费:0元。
项目开支:32G存储卡
大约3块*80元每块
1T移动硬盘
大约500元
图书馆的一本摄影的书丢失赔付
大约80元
图片彩印等文印费
大约100左右
交通费若干。
时间成本
几乎整整3个半月
精神成本
相当于一次竞赛项目的心理折磨
这些存储卡、硬盘刚好自己以后也能用。最宝贵的是时间!最费的是心力而不是体力。那种压力、时间紧迫感、风险不确定性以及有时候一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哈哈
七、开源文件夹目录结构及下载地址
文件夹已经上传到360网盘: 账户:cisco2015@yeah.net
密码:UESTC_LIFE(注意字母全部大写)
其他观看地址,可以通过优酷网或者其他外部链接,搜索“成电人一天”。分为三期:
《成电人的一天I:三餐·脚步》、《成电人的一天II: 家园·成长》、《成电人的一天III(周末版): 在成都·在成电》
八、感受及其他
时间紧张,长话短说。这是自己早在暑假就想做的事,自己的小小梦想,觉得挺有趣好玩,终于实现了。尽管实现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直很好玩。哈哈 感谢。感动。每一步都离不开很多人的支持、帮助。不论是芳姐的大力支持、学院出面盖章帮我协调各个单位,还是大家非常爽快地在我晚上23点的一个短信后有六七个人第二天一早七八点钟,就给我送来他们自己的设备,不论是他们的ipad、单反还是他们又从别人那里借的相机。成功的制作,特别、特别要感谢易阳、黄璞、李广西三位好朋友。就是一句几天前路上随口的话,“要不帮我来做视频吧?”,“好啊”。承诺。感谢一起陪我熬夜通宵。我在和你们的具体接触中,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不论是技术细节,还是脾气性格,当然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加了解你们。哈哈。
3还有,就是感谢你们的陪伴。最费的是心力。一个人做,遇到很多困难时,真的很难坚持下来,倒不是因为技术本身。你们的陪伴和大力支持,让我感到了希望。4 很想早点回家。终于可以不用很愧疚地每天对父母说,我留校在学校做毕设了。5 我的记忆,我们的记忆。我相信自己工作的意义,这也正是它在我感到无聊、低落、沮丧、挫败时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6 完美无止境。黎明前最黑暗。即使到现在,距离正式发布仍然存在一点小Bug.哈哈。没有永远的最终版。附:好事多磨,添加字幕成功后,最后发现转出来的视频的尺寸有问题,一般遍找原因尝试。每次渲染都要用好长时间。哎,终于成功了。哈哈,好事多磨。可以上传发布视频了。对了,还要把整个项目文件都上传上去呢,刚刚整理完所有开源文件夹目录。看来还得等比较长的时间呢。
《成电人的一天》摄制组导演:司珂
2015年2月3日
17:10
于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主楼
2015年2月4日
2:20
于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主楼
第四篇:以PowerPoint2000为例讲解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
以PowerPoint2000为例讲解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
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很多,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软件在操作上可能略有不同,下面的操作以PowePoint2000为例。
本部分阅读以完成演示课件“故都的秋”为任务。
(1)启动PowerPoint2000 程序
单击“任务栏”的“
”按钮,指向“程序”,在弹出的下级菜单中指向“Office2000”,在弹出的下级菜单中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如图5-26所示。
图 5-26 启动PowerPoint 2000
(2)版式与模板的选用
版式的选用
在弹出的“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如图5-27所示,选择系统默认的“空演示文稿”选项。
单击“”按钮,则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如图5-28所示。
图 5-27 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 图 5-28“新幻灯片”对话框
选择需要的版式,再单击“ 模板的选用
”按钮,即可启动PowerPoint 2000并进入编辑环境。
PowerPoint提供的“设计模板”在整体布局和配色方案上作了精心安排。应用设计模板,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具专业水准的演示文稿。
应用设计模板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选择“设计模板”,如图5-29所示;
图5-29 “新建演示模板”对话框
第二种是在已经打开的文档中应用设计模板,其操作步骤为:
1)单击“格式”→“应用设计模板”,则弹出“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如图5-30所示。
图 5-30 “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 2)选择合适的设计模板,如:Notebook。
3)单击“
”按钮,则所有的幻灯片都使用该模板。
(3)文本、图片的输入与编辑
以“故都的秋”课文为例,介绍演示文稿封面的制作。
图 5-31“故都的秋”效果图
输入封面标题
在图5-28中选择第一个“标题幻灯片”版式,则进入幻灯片编辑环境,在此可以输入幻灯片的标题,其操作步骤如下:
1)鼠标左键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占位符,设定光标位置并输入“故都的秋”。
2)鼠标左键单击占位符边框,单击“箭头选择字号,单击“”按钮下箭头选择颜色。
”按钮下箭头,选择字体,单击“
”按钮下 3)单击“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占位符,设定光标位置并输入“郁达夫”,用同样的方法设定“字体”、“字号”、“颜色”等。
4)单击标题,出现占位符边框,将鼠标指向边框,指针为“适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移动副标题。
”时,用拖动的方法,将标题移动到合 插入图片 在封页上插入图片的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则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如图5-32所示)。
2)在“查找范围”输入框中选择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将其打开。
3)选择需要的图片,再单击“
”按钮。
图 5-32“插入图片”对话框
4)插入到幻灯片的图片周围有八个白色控制点,鼠标指针指向控制点,指针变为“标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如图5-33。
”形状,拖动鼠 5)鼠标指针指向图片,指针变为“
”形状,拖动鼠标可以调整图片的位置,如图5-34。
图 5-33 调整图片大 图 5-34移动图片位置 图 5-35 “放映”按钮
这样,演示文档的封面页就制作好了,您可以放映幻灯片来看观看效果,效果如图5-31所示,其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
”按钮即可看到播放的效果,如图5-35。
2)按 Esc键,将返回编辑环境。(4)背景设置
当一张幻灯片制作完毕,需要插入一张新幻灯片时。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PowerPoint菜单栏中的“插入”→“新幻灯片”,则弹出 “新幻灯片”对话框(图5-28),按需要选择一种版式。
2)单击“”按钮。
这时,新的幻灯片就插入进来了。此处,需要为第二张幻灯片设置如图5-36所示的效果。
图5-36 “雨后话秋图”效果图
要获得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为幻灯片设置背景,其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需要改变背景的幻灯片。
2)单击“格式”→“背景”,则弹出“背景”对话框(图5-37)。
图5-37 选择填充效果 图5-38 选择图片
3)单击“忽略模板的背景图形”选项,将“t”变为“o”。
4)单击颜色选项下箭头,在列表中,选择“填充效果”,出现“填充效果”对话框(图5-38)。
5)在填充的对话框中,选择“图片”选项卡,单击“选择图片”按钮,弹出“选择图片”对话框(图5-39)。
6)选择需要的图片后,单击“ 7)单击“”按钮返回,单击“
”按钮返回。”按钮即可。
图5-39 选择图片
(5)艺术字、文本框、音频和视频文件的输入与编辑
插入艺术字
为幻灯片插入艺术字标题是编辑幻灯片常用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第二张幻灯片(加了图片背景的幻灯片),在如图5-35所示的幻灯片视图中,单击“钮,进入幻灯片视图。
”按 2)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菜单,则弹出“„艺术字‟库”对话框,在此选择某种艺术字类型,再单击“”按钮(如图5-40所示),则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3)在“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输入需要的文字“雨后话秋图”,每个字后按 Enter键,让其纵向显示,选择“隶书”字体,再单击“
”按钮(如图5-41所示)。
图 5-40 “艺术字库”对话框 图 5-41 “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4)拖动要插入的艺术字到合适的位置,拖动控制点,调整其大小,如图5-42所示。
图 5-42插入艺术字标题的幻灯片
插入文本框
可以通过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为图5-42的幻灯片插入一段文本,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绘图”工具栏的“
”按钮,在幻灯片左侧拖出一矩形框,在其中输入文本。
2)选定输入的文本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3)拖动文本框的控制点,调整到合适的大小,移动文本框到合适的位置(如图5-43)。
图 5-43插入了文本框的幻灯片
插入音频文件
为图5-43的幻灯片配音,可以用Windows提供的“录音机”录制声音,再将该声音文件插入到需要配音的幻灯片。
录制声音旁白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幻灯片视图中,选定要录制配音的演示文稿。
2)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影片和声音”,选择“录制声音”命令,则弹出“录音”对话框,见图5-44。
3)准备好后,左键单击“成录音。
”键即可录音,录音开始后,这时中间的灰色按钮变蓝,单击“
”键即完 4)在“名称”输入框中键入此声音名称,如:雨后话秋。
5)停止录音后,第一个灰色按钮变蓝,单击“
”键可回放,收听录音效果。
图 5-44 “录音”对话框 将配音文件插入幻灯片的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插入”→“文件中的声音”,则弹出“插入声音”对话框
2)选择文件夹和需要的声音文件“雨后话秋”,如图5-45所示。
图 5-45 在幻灯片中插入配音文件
3)单击“播放配音,如图5-46。
”按钮,则弹出“Microsoft PowerPoint”对话框,如果单击“
”按钮,在放映幻灯片时,只有单击“
”按钮,”配音符号后才则播放幻灯片时自动播放配音,如果单击“
图 5-46插入声音文件
插入视频文件
用3D制作的或录像转换的.avi影片文件可以方便的插入到幻灯片中使用,在此将封页的图片换成影片,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需要插入影片的封页幻灯片。
2)单击“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菜单,则弹出“插入影片”对话框,见图5-47。
3)找到需要的影片文件,单击“5-48。如果单击“时,只有单击影片的图像后才播放影片。
”按钮,则弹出“Microsoft PowerPoint”对话框,如图
”按钮,在放映幻灯片”按钮,则播放幻灯片时自动播放影片,如果单击“
图 5-47选择需要的影片文件
图 5-48 选择放映影片的方式
4)单击“”按钮,封页出现影片的第1帧图像。
5)拖动图像到合适的位置,拖动图像的控制点调整大小。
6)单击“”按钮,放映幻灯片的同时,影片自动播放。
为影片加上边框,放映时会有更好的效果,其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需要加边框的影片图像。
2)单击“格式”→“颜色和线条”,则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单击“颜色和线条”选项卡,如图5-49。
3)单击“线条颜色”下箭头选择线条颜色;单击“虚实”下箭头选择虚实线;单击“线型”下箭头选择线型;单击“粗细”下箭头选择线条的粗细。
4)选择完毕,单击“
”按钮即可。
图 5-49 设置影片边框的参数
(6)幻灯片中动画与幻灯片间切换方式的设置
幻灯片动画的设置
PowerPoint 2000提供的动画功能尽管有限,但巧加处理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置幻灯片动画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选中要设置动画的对象,单击“幻灯片放映”→“预设动画”,如图5-50所示。
图 5-50 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不必选择当前幻灯片中的任何对象(也可以选择),单击“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如图5-51所示。
图 5-51 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
选择“自定义动画”后,出现如图5-52所示的对话框。
图 5-52 “自定义动画”弹出窗口 图 5-53 设置动画幻灯片对象效果
在图5-52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你需要设置动画的对象,如果在对象前的方框中出现“√”,则说明你选中了该对象。
在选定要设置动画的对象后,就可以设置动画了。为选定对象设置动画有四个菜单。
顺序和时间:设置动画播放的时间和顺序;
效果:设置动画播放的效果,主要是设置动作、声音、动画播放后的状态等; 图表效果:为有图表对象的幻灯片设置图表的动画效果;
如果你选择多个对象设置动画,这时就需要逐一设置每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和播放时间,播放顺序等。动画效果的设置如图5-53所示。
设置完毕单击“ 满意后,单击“
”按钮,查看效果。”按钮即可。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操作如下:单击菜单栏“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如图5-54所示。
图 5-54 幻灯片切换 图 5-55 幻灯片切换方案
在出现的图5-55所示的对话框中,点击“效果”栏右侧的“片切换效果。
”按钮,出现如图5-56所示的一些幻灯
图 5-56 幻灯片切换效果选择 图 5-57 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单击其中一种切换效果,在此选择“垂直百叶窗”,然后根据你的教学需要选择切换的速度、换页方式、声音设置,设置完后,单击“
”按钮,那么这一页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就设置完毕了。如图5-57所
”按钮。
”,转到放映视图中观看幻灯片播放效果。示。如果你要将设置的结果应用到所有幻灯片上,则可以单击“ 设置完幻灯片动画和切换方式后,单击幻灯片左下角的“如果你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重复以上操作进行修改完善。
(7)保存文件
编辑好的演示文稿一定要保存,其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文件”→“另存为”,则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如图5-58所示。
2)在“保存位置”输入框中,选择需要的目标文件夹。
3)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文件名:“故都的秋”。
4)单击“”按钮,则该幻灯片以“故都的秋”为名,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
图 5-58 “另存为”对话框
(8)退出演示文稿编辑软件
退出演示文稿的与Word类似,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单击“文件”→“退出”命令。 单击标题栏右侧的关闭按钮“双击标题栏的程序图标“
”。
”。
第五篇:科标为例介绍木材检测的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
木材的主要检测标准及检测项目 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用途。不同的行业对木材应用有不一样的要求,比如建筑木材对于防火性能有较高要求;对于家具、观赏用途的木材来说,材质的力学性能和材质就很重要,下面就以科标检测为例来介绍木材检测的相关项目及标准,该检测中心可提供全面的木材及制品检测服务,下设木材检测实验室,主要开展各种木材检测服务,检测范围涵盖红木、国内木材、国外进口木材、胶合板表板、考古出土木材、各类家具及木制品等,检测项目包括树种鉴定、材质检测、木材性能检测等。
一、检测产品:
紫檀、沉香木、黄花梨、海黄、越黄、金丝楠木、红木、阴沉木、樟木、色木、桦木、红豆杉、红松、木荷、核桃楸、水曲柳、东北榆、柏木等。
二、检测项目:
物理性能:含水率、干缩率、密度、吸水性、顺纹和横纹抗压强度、顺纹和横纹抗拉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冲击韧性、木材硬度、木材抗劈力等;
燃烧性能:点燃性(点着点、氧指数)、火焰传播性、材料炭化长度(炭化面积)、释热性、发烟性;
生物性能:变色、稳定性(开裂/变形)、木材耐久性(防腐性能)、木材防霉性;
鉴定服务:树种鉴定、材质鉴定、材质检测、年份鉴定;
化学成分:综纤维素、a-纤维素、木质素、多戊糖、灰分、多种抽出物和各种单糖、pH值等;
三、部分参照标准:
GA T 42.2-1992阻燃木材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火管法标准GB/T 17658-1999阻燃木材燃烧性能试验 火传播试验方法GB/T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标准
GB/T 13942.2-2009木材耐久性能 第2部分:天然耐久性野外试验方法GB/T 14732-2006木材工业胶粘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