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

时间:2019-05-13 11:2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

第一篇: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

----记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吴天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位于凌云县东北部,距凌云县城20多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拨1100米,年平均气温19.9°C,年平均降雨量1226.4毫米,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全村总面积25450亩,有15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屯302户1242人,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

一、陇雅村的领头雁吴天来

陇雅村和吴天来的关系密不可分。吴天来,男,汉族,生于1958年,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陇雅屯人。读高中的时候因家庭困难从凌云中学辍学回家务农。1982年秋,吴天来发现村子的地里有一种硬度大、表面凹凸粗糙的怪石,拿到县矿产公司化验后确认是黄锑矿。于是,他与县矿产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办理了开采证及代理收购证,回村里发动群众采矿,从此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接着他又利用自身的积蓄办起了供销店,为农民供应生产生活用品。再后来他又做起了购销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的生意。经十几年的打拼,吴天来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老板,家资几十万元之多,成了陇雅村在同样艰苦的环境中改变贫穷命运的第一人。1995年2月,吴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当选为陇雅村党支部书记。

吴天来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来自于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而且他是一位有头脑有想法的新时代农民,面对陇雅村贫困的状况,吴天来不但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上很有能力,而且在做发展规划、搞项目赚钱上也很有能力。正是由于有吴天来这样的领头人,才能够把陇雅村群众的积极性与热情调动起来、将大家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在大石山中探索出了有特色的产业新模式。由于吴天来的突出表现,获得的荣誉和称号不计其数,最主要的有:2000年荣获全国扶贫贡献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楷模;

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时代领跑者”称号;是党的十七届、十八届代表。没有吴天来这样的领头雁,就没有陇雅村的脱贫致富。

二、陇雅村的新旧对比

(一)陇雅村的现状

陇雅村座落在桂西北的喀斯特大山中,一座座样式新颖的小楼错落有致,白墙、红瓦,使庭院显得格外漂亮,条条水泥路、石板路连村入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陇雅村被郁郁葱葱的桑园包围着。陇堆屯(陇雅村核心屯)的寨门上隽刻着 “为了生存,永不放弃”八个红色大字,这是吴天来用他长满老茧的大手写下的,陇雅人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在吴天来的带领下,彻底改变了陇雅村的贫困落后。

从1996年以来,陇雅村在村两委和吴天来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桑蚕、养猪、中药材、石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力进行公路修通、道路硬化、房屋改造、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11月,陇雅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村”称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2013年4月提出的,这给凌云县其他村屯做了很好的榜样,有利推动“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截止2012年陇雅村人均纯收入5700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这时的吴天来已经名声在外,但是他依旧勤勤恳恳的做他该做的事。

(二)陇雅村的过去

大约在1780年,欧姓先祖到陇堆屯(陇雅村的核心屯)开发,住了数十年,欧氏觉得这里野兽出没,水源缺乏,远离平地,生产生活不便,所以就想迁移到其它地方居住。公元1831年(清道光11年)跟随父亲吴胜金从四川迁居到凌云杂福的吴秀洪,与父亲分家后带着四弟吴秀和来到这里与欧姓人协商,兑了欧家的土地、房产、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具,住进了欧家的房屋,开始了这里的开发和建设。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兑来的,后来人们就习惯上把这里称为“弄兑”。后来搞土地改革时,工作队员把“弄兑”记为“陇堆”,这一寨名一直沿用至今。从吴秀洪开始,历经181年,到2012年止,陇堆屯由一户人家发展到如今的42户。陇雅村地处偏远,距离凌云县城20多公里,在未通公路以前,到县城需要七八个小时,人们往来进出均是羊肠小道,搬运货物全靠肩挑背驮。而且这里山高石头多,“耕地夹在石头缝里,房子建在石头上,喝水要钻石头洞,出门要攀石头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全村1200多人直至1998年人均粮食还只有110公斤,纯收入344元,贫困率达70%。1995年春,一群清华大学的学生到陇雅村考察,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断言:“陇雅环境恶劣,根本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搞异地安置,永远走不出贫困。”过去的陇雅村,真是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把“三不通”变成“三通”

陇雅村是典型的大石区,要想脱贫致富,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水、电、路三不通变成“三通”。

1.在崇山峻岭中实现屯屯通公路

陇雅人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来形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可贵的是陇雅人相信,只要发扬艰奋斗的精神就有可能改变贫困。1996年秋,吴天来垫出资金25.2万元,带领群众把通往官仓的13公里机耕路改建成村级公路。接着,吴天来又带领群众修通通往乡政府的公路。这条公路所经过的地方,50%的路面都是在壁岩上炸出来,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当时身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吴天来个人共投入7.4万元做这条路的测绘等前期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钱购买炸药,他就向县物资局求助,弄回炸药15吨。民工们没有伙食费,他把家中的1400公斤口粮,50多公斤腊肉全送上工地。在400多名民工不停奋战和全村老小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约80万元,长14.14公里的公路硬是在山脊上一尺一尺地向前延伸并最终建成。

2000年下半年,凌云县决定开展屯级公路大会战,此时陇雅村还有二十几个自然屯没通公路,任务很重。其中有一条叫拉号公路,全长10公里,穿越12个屯,要打通3处壁岩,两个回头弯,一个大拉槽,是凌云县屯级公路建设中最长、最难、最险的一条。但陇雅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民兵的作用,56天就修通了。在屯级公路大会战中,陇雅全村共投工投劳9万多个工日,平均每人上工72天。后来又修通了42条120公里的公路,实现在屯屯通公路,甚至连只有一户人家的村屯也通了公路。

2.在崇山峻岭中进行农网改造

1995年7月,凌云县农村初级电气化通过验收,全县97%的村通了电,然而,陇雅村却是那3%不通电的村之一。陇雅村的群众焦急万分。村里马上召开党员、村民骨干大会,决定要拉电。但初步预算,这个项目不包括投工,人均要集资250元。250元虽然不算多,但困难可想而知!就在大家为难的时候,吴天来主动要求承担集资任务。刚开始发动群众的时候很难筹集资金,于是吴天来自己先垫钱买回电杆,并请人拉到村里。乡亲们看到吴天来真的做起来了,也都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取出存款,有的想办法贷款,有的干脆卖了年猪。尽管如此,筹到的款还是很有限,于是吴天来又拿出8万元,筹足集资款项,然后组织群众不分白天黑夜地运杆、埋杆、放线。在把水泥杆抬上山的时候,大家用麻绳把木梯跟水泥杆捆绑在一起,抬的抬,拉的拉,顶的顶,硬是把一根根笨重的水泥杆抬到埋杆点。

此次拉电共架设高压电线两条13.6公里,低压电线80公里,安装变压器7台,陇雅村42个屯都通了电,还辐射到周边其他乡镇100多个自然屯,使2560多人从此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3.在崇山峻岭中修建水柜

陇雅村没有一条地表河,每年春冬两季陇雅村群众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1998年初,县里开展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在上级计

划拨给的水泥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吴天来又垫钱购进了205吨水泥,并捐款7650元资助了一些村屯和特困户开展建设。经过全村群众团结奋战,共修建了73个总容量为12000立方米的水池,安装3600米长的自来水管,至此,全村人告别了吃“望天水”的日子,用上了自来水。2000年地头水柜大会战中,村委干部走屯串户,把全村1200名老老小小都动员起来。半年时间,总容量为21863立方米的222个地头水柜建成,当年全村70多亩旱地种上稻谷,亩产达350公斤以上,比种植玉米效益好多了。到2012年陇雅村的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已经修建了350个,总蓄水量达到2万多立方米,完全解决了陇雅村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问题。现在陇雅村的楼房里冲水马桶、洗衣机、盥洗池等一应俱全,和城里的居民生活没有什么区别。

陇雅村完成“三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后,紧接着又安装电视和电话,更拉近了和大石山村外面的联系,2012年已经有一部分农户享用英特网,过上现代的网络生活。

(二)以示范带动推动桑蚕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雅村的路通,电通,水通了,可是陇雅人为了生存得更好,决定在这“九分石头一分土”,没有一块水田的大石山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前的陇雅村,耕地面积1050亩,以种植玉米为主。从2002年开始,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凌云县下决心在大石山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

2001年,吴天来上京参加全国优秀党员表彰大会,认识了浙江省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很敬佩吴天来不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率领村民拼搏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精神,俩人亲切地交谈起来。浙江省是全国养蚕大省,交谈中那位领导建议吴天来种桑养蚕,说是经济效益要比种包谷高得多,是个短平快项目,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有收入,很适合农村发展。

2002年,吴天来决定在陇雅村发展种蚕养蚕业,但要想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玉米和外出打工过日子的陇雅人突然转变为靠种桑养蚕收入过日子谈何容易?可吴天来

就是做到了。他组织全村30多名群众到凤山县考察,看了凤山县农民的种桑养蚕,又到蚕种场(厂)去参观。回来后,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吴天来率先从自家的包谷地调出11亩好地种植桑树,并建立小蚕共育室进行示范,当年养蚕16张,总收入达1.5万元。吴天来取得成功后,便发动全村群众都来种桑养蚕,但群众还是没有完全打消顾虑,于是吴来天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动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10名党员在各屯进行示范种养,村主任杨正会在大力洞屯自家的土地上刚种了5亩桑树,当年养了三批蚕,获纯收入3000元。党员吴长刚也种了4亩桑树,当年也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他家当年仅种桑养蚕一项,就获纯收入2000多元,贫困党员韦启和过去只靠种植玉米喂猪养家糊口,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每年都为小孩上学学费发愁,生活十分艰苦,在吴天来的发动下,种桑5亩,第二年仅出售四批蚕茧就收入了3000多元,解决了上学学费和生活,还购买了摩托车。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让陇雅村的群众看到了种桑养蚕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使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消除了群众以粮为纲传统观念。陇雅村的种桑养业从原来的全村群众不敢养到后来的部分妇女开始养,从原来的光是长年在家的妇女养到后来的常年外出打工的老公回来跟着养。就这样,陇雅村掀起了种桑养蚕热潮,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成立了种桑养蚕协会,全村桑园面积很快达到3200多亩,年养蚕3000多张,产值达到150多万元。实践证明,种桑养蚕,土地的产出效益远比种包谷高出一至二倍,成为陇雅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在示范带动下,推动了陇雅村桑蚕特色产业的大发展。全村桑园从2002年的50亩,发展到2012年的3150亩。全村有90%以上的农户养了蚕,至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400元增加到2500多元,至2011年突破了5000元。实践证明,种桑养蚕是大石山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如今,陇雅村已成凌云县养蚕第一村。

(二)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推行“立体养猪”特色养殖业

为拓宽致富门路,吴来来发现养猪也是一条致富路子。为了节约大石山村的土地资源,陇雅村为猪建起了楼房,让猪舍往空中发展。对猪舍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进行人畜分离。有的猪舍还安装了不锈钢防盗窗、楼梯扶手,楼内干净无味。陇雅村探索用先进的喂养方式养猪,综合利用红薯叶、桑叶、青菜和野菜等原生态的饲料,养出来的猪既生态又好卖,远销到广州等地。陇雅村户户建有沼气池,群众用沼肥种桑、种果、种菜,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让居住环境更加清洁卫生,保护了森林植被。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国内的大型养猪场,非常的浪费水,可是陇雅村却攻克了这一难关。利用全自动供水笼头给猪喝水,要喝水的猪只要咬住全自动水笼头就能喝到水,不喝的时候水是不流出来的。这种方法节水、节能、环保,是值得推广的。

2007年以来,陇雅村以陇堆屯为试点,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建有猪舍42间6150平方米。存栏商品肉猪800头,养殖母猪500头,其中能繁母猪145头,年产猪花4350头,年可出栏商品肉猪6000头,年销售猪花和出栏商品肉猪产值可达500万元。在陇堆屯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群众纷纷发展养猪业来增加收入。2012年,陇雅村更是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猪花、商品肉猪的养殖。仅养猪这一项,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带动了2000多养殖户加入养猪合作社。这一条生态“立体养猪”特色产业模式给陇雅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三)充分利用石头缝里的小块地发展中草药特色产业 1.种植“十大功劳”等中草药。

陇雅村四周虽然都是石头,但是石头缝里巴掌大的小块地却盛产十大功劳等中药材,吴天来组织群众在各自的责任山上培植十大功劳等中药材,并指导大家有计划地进行采收,现在陇雅村的弄碧、鸭动等5个自然屯的荒山已被列为广西十大功劳野生研究基地。仅中草药这项的年收可达100万元。陇雅村还大量种植金银花,和120多亩千斤拔等中草药。不但增加的经济收入,还能防止土地石漠化。

2.建立铁皮石斛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吴天来看准了铁皮石斛的发展空间,让寸土如金的“石头缝经济”发挥出最高的经效益。2012年9月18日,凌云县长生仙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发展基地,陇雅村铁皮石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这为陇雅村300多户农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新起点。公司聘请生物科技人员进行培育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把铁皮石斛产业做大做强。

陇雅村现已自行组培苗木500亩,预计3年后产值将达800万元以上,2012年年底又投资入2000多万元,建起了1000多亩铁皮石斛野生园。3年后的产值超过2000万元。因此,陇雅村要实现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四)利用丰富的石材资源发展石材特色产业

吴天来说:“我们这个大石山村曾经被认为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所以们要依靠科技发展产业。”陇雅村充分利用大石山区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靠石吃石”的特色产业。陇雅村有石材加工厂3家,生产的石板、石碑、石柱、石凳、石桌、石狮等产品,创收100多万元,使全村120多名剩余劳动力有工做,有钱赚,大发“石头财”。

陇雅村的特色产业得以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主要是因为,第一,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在大石山区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大搞基础设施量建设。第二,有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和经济头脑的的带头人。第三,村两委落实管理制度,组织村民学习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自1996年以来,全村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没有一例超生,实现了村屯和谐。第四,是因为陇雅村成立了桑蚕、药材、养殖、劳务输出、党员互助等5个产业协会,把分散在各个村组的党员致富能手按产业类型组织起来,通过党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动农户,让农民长期

得到实惠。第五,是因为充分发挥“农家课堂”这一载体,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出发点,以农村党员中心户、党员科技种养示范户为主体,经过“农家课堂”学习,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实用技术。

如今的陇雅人有了新的目标,用吴天来的话说: “我更需要秉持‘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精神,认真履行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天职,带领陇雅村群众战天斗地,劳动致富,把全村的产业搞活、搞好,让全村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争取在‘十二五’末人均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这是我为自己定的一个目标。”

这也是陇雅人的奋斗目标。

第二篇: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路

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路

**村

**村位于***镇西南,南接**,西傍**,现有人口1836人,592户,耕地面积1200亩。由于地域限制和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使我村成为了市级贫困村。工业经济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近年来,由于各级的大力支持,和全村干群的奋发努力,面貌有了较大改观。2009年,村集体收入达*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400元。特别是2009年这个脱贫攻坚年,市、镇都加大了对**村的扶贫开发力度,使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提高。

一、近年来脱贫致富的基本情况

村“两委”看到了上级的希望、乡亲的期盼、周边形势的压力,有了深深的感触和震撼,从而形成了一种共识----造血发展,奋力赶超。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村级组织的首要工作。穷则思变,要把贫穷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村两委立足实际,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小区”的“造血”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在脱贫致富的征程中迈开了大步。

1、“一个中心”即三产服务中心。抢抓机遇,抓住中石油落户西来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这一契机,计划在紧靠集镇的村组征地10亩,建“三产服务中心”,吸引一些外地餐饮服务行业来投资兴

办餐饮服务场所,目前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服务中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稳定性收入。

2、“两个基地”即特种鱼虾养殖基地和百亩秧草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走科技兴村之道。**村原有1120亩水旱地主要种植稻麦。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情况,对产业结构作了调整。2009年,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9、10组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大棚秧草种植基地,年底将陆续收益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在西江边围垦江滩,建起了特种鱼、江虾养殖基地,并承包给常州客商经营管理,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带来5万元左右的稳定性收入。

3、“三个小区”即盘活老厂区厂房、新建标准化厂区、建设富民工业园区厂房。营造环境,发展个人和私营经济,走工业强村之路。对靠近238省道的老厂区厂房进行修葺、另外在村委会办公楼南边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发展,扩大规模所需的生产经营场所问题,同时厂房出租又为村集体带了稳定的收入。村“两委”还在企业用地、用电、申办各种手续等方面,强化服务,给予尽可能的方便和支持。目前老厂区以及新建的标准化厂区已经基本上出租完毕,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20万元的收益。

1、营造环境,发展个人和私营经济,走工业强村之路。为吸引企业入住,对靠近238省道的老厂区厂房进行修葺、另外在村委会办公楼南边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发展,扩大规模所需的生产经营场所问题,同时厂房出租又为村集体带了稳定的收入。村“两委”还在企业用地、用电、申办各种手续等方面,强化服务,给予尽可能的方便和支持。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走科技兴村之道。**村原有*亩水旱地主要种植稻麦。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情况,对产业结构作了调整。2009年,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9、10组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大棚秧草种植基地,年底将陆续收益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在西江边围垦江滩,建起了特种鱼、江虾养殖基地,并承包给常州客商经营管理,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带来5万元左右的稳定性收入。

3、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截止到2009年底,我村累计投入200万元,铺设改造高标准水泥路面40000余平米,村内路面基本实现硬质化。道路、河道两旁种植香樟等美化树3000余棵,紫薇、广玉兰、黄香球等花卉4200株。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4、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落实致富措施。

(1)、政策扶持。根据相关政策的条件,为部分贫困家庭申请了低保等相关政策资助,做到“应保尽保”。

(2)、就业优先。近几年,仅捷野电机集团就吸纳近20名困难群众,银城制衣吸收10名贫困群众,参加管理和做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左右,大大促进了部分困难家庭的致富奔小康的进

程。

(3)、创业帮扶。通过“4+1”帮扶机制,对有创业意向的低收入村民提供政策信息获取,技术知识培训,生产经营指导,资金帮扶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做到“开眼界,领上道,送一程”的全程跟踪服务。

2009年,全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5.5万元,同比增长近50%。基本消除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0%,环境绿化率达96%。村委会依法自治,村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对照我们扬中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进程指标还有一定差距。

二、2010年致富奔小康的规划设想

规划设想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主题,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立足改善生活,共建和谐新农村。到201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最低困难家庭人均4000元,生活显著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信息化普及,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和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拟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投入,计划投入110万元兴建富民工业园,进一步培植有潜力的私营企业。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依靠厂房租金保证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双赢。建成后预计年收益在10万元以上。

2、调整管理模式,办好秧草种植基地和特种鱼虾养殖基地。进一步探索适合我村实际的生产管理模式,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培养,把农民增收从本大利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现科技兴村。

3、优化发展环境,拉动产业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来谋划各产业的发展,首先就要优化发展环境。**村已经集中进行“三清”环境整治,即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辅以整修道路,绿化村庄、道路,以优美的环境来拉动产业的发展。

4、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展增收渠道。抓住中石油落户***,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这一契机,计划在紧靠集镇的村组征地10亩,建“三产服务中心”,吸引一些外地餐饮服务行业来投资兴办餐饮服务场所,目前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服务中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稳定性收入。

5、重点对象重点扶。共同富裕是全区奔小康的最终目的。针对不同情况,要多渠道帮扶低收入家庭共同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截上2009年底,**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18户,这一类家庭,要找准原因,制定帮富方案,逐户落实以下措施:一是就业优先。继续优先对低收入家庭的劳动力安排,工业的发展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新增加的就业机会优先考虑此类人群。二是帮

助掌握致富技能。“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首先加强对他们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其次是保证低收入家庭子女100%完成各类学业,尽可能促使他们受到高等教育。三是结对帮扶。对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收入特低的家庭,村干部、党员、私营业主一帮一,结对帮富。必要时建立急难求助机制。

我们清醒地看到,实施以上规划,难度很大,特别是村级财政状况较差,资金严重不足。但是,我们有信心,在各级的关爱、支持下,依靠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划中确定的各项任务。

第三篇:现代烟草农业让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现代烟草农业让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进入我们视野的是2005年之前的湖北十堰房县桥上乡西坪村。2005年之前的西坪村,坐落大山的深处,作为湖北十堰市贫困县房县下辖区的一个小村庄,西坪村并不为人们所熟悉。贫穷的山村里,到处是低矮的农房,几百户的村民们生活在简陋的房子里,依赖着自己的几亩田地过活。他们用着简陋原始的农具奔忙在田间地头,行走在村里坑坑洼洼的泥路上……

勤劳朴实的村民世世代代与这片贫穷的土地相依相守,谱写着沧桑的田园牧歌。村民们生儿育女,辛勤耕作,依靠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然而,生产的粗放,基础设施的匮乏,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贫乏,却是他们心中无法破解的痛隐和百转千回的呐喊:村民们年收入几百元,农耕设施陈旧落后,村内道路年久失修,几百户村民一辈子守着大山,很少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日历翻阅到2010年,当记者再次感受这座村庄时,欣喜地感受到了它的巨大的变化:田间流淌的清泉,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田地、现代化的农机具……农民们富起来了!而这,只是湖北十堰市上百个村庄中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村子,十堰市还有很多。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大山沟里的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答案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让村里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们的荷包鼓了起来,让烟农们走上了富裕路。

近年来,十堰市按照国家局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总体要求,探索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加强烟区水、电、路、农机、育苗大棚、烤晾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实现了 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有力促进了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其中,以房县西坪、竹溪县向坝乡金竹园村烟农合作社等为代表的烟农合作社的成立,进一步推进了十堰市现代烟草农业的快速发展。

从2007年十堰市成立了首个烟农合作社到2010年十堰发展到拥有6个乡级烟农合作社、近50个村级合作社,十堰市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的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模式和路子,完成了从偏远山区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华丽蜕变。回首过去的足迹,是十堰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跨越传统农业的艰辛,是十堰市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决心,顺着足迹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湖北十堰市现代烟草农业充满希望的明天。

近日,记者奔赴湖北十堰市,亲身感受了十堰地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给当地带来的可喜变化。让我们将时针拨回到2007年之前,让记者带您一同见证十堰市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和发展。探索: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国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全市森林覆盖率51.6%。十堰是“东风”车的故乡,南水北调中线取水源头,也是湖北烟叶、茶叶、魔芋等特色产品的重要产区。

虽然自然环境优良,但十堰市地处山区,传统农业发展并不理想。“走的羊肠道,吃的泥浆水,晴三天炸裂子,下三天走蹩子”是十堰山区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像两座大山压在山区农民的头上。十堰市所辖的六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房县、竹山、竹溪、陨溪还是是湖北省特困县。

2007年之前,十堰市成立烟农合作社之前,十堰山区的农民们大都秉承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庄稼、蔬菜等农作物。部分村民也种植烟叶,但因生产条件有限,当地的烟叶生产主要以自然农户为单位分户生产,分户经营,并不利于科学布局及规模化生产,适宜烟地和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低,专业化程度和整体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并未换来丰足的生活。十堰山区农村村民年收入仅仅一千多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企业对烟叶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种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烟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多数山区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

在这种情况下,依据当地优越的宜烟地理条件,寻找一种适宜该地区的新的农业模式迫在眉睫。

起步: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成立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北依秦岭,南临巴山,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6万亩,总人口3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万人。十堰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总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44-255天,全市宜烟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2007年7月,国家局纪检组长潘家华到房县调研,在调研中,潘家华了解到该地区多样性的山地气候,非常适宜烟叶种植,较之于十堰市的其他地区,房县西坪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对烟叶的生产发展的有利因素更为突出。他要求“房县要在坚持„一基四化‟的基础上,在大力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有所突破”。

2007年8月5日-6日,十堰市西坪村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充分征求乡村干部意见,听取对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和烟叶生产组织方式改革的要求和想法。经过反复调研,借鉴茶叶、养殖合作社和以前烟农协会建设的经验,确定在西坪村进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

一种崭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即将在十堰地区开展。

发展:烟农合作社试点获成功

烟叶是十堰农村经济和农民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健全。2007年9月,十堰在房县桥上乡西坪村和竹溪县向坝乡金竹园村(含五丰村1组、向坝村3组)开始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按照政府领导、农民主导、烟草扶持和“以烟为主,带动多业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试点工作思路,十堰市开始了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大胆的尝试,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一村一品发展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在十堰市烟草公司及房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扶持下,十堰市地区的首个烟农合作社——房县野人谷镇西坪村烟农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得到了来自政府、烟草部门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得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摸索,房县西坪村烟农合作社初具规模:建立了各有分工的服务队、烟叶产量、产质都有所提高、合作社还依法选举了社员代表,召开了合作社设立大会,通过了《西坪烟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和《西坪烟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合作社成员年底获得的分红越来越多,烟农们的年收入从之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万余元。在发展中,西坪烟农合作社也确定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建立全面综合烟农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西坪合作社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在西坪合作社成立不久,竹溪县向坝乡金竹园村也成立了自己的烟农合作社。西坪村周边的几个村落也都纷纷开始建立烟农合作社,加入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大军中来。

目前,十堰地区有包括千坪、擂鼓镇等地在内的6个乡级合作和以及近50个村级合作社。十堰山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烟农们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盖起了二层小楼;村里的交通顺畅了,新修的大马路能通到家家户户;村里的田地种上了烟苗,地里的机耕路四通八达;水渠里的水清澈见底,烟田里50米就能看见一个水龙头,烟农们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去去提水了;田地里长出了茂盛的烟叶,烟农们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笑容。

烟农们自豪的拉着每个进村的外地人,向不知情的人们诉说着烟农合作社给他们带来的经济、生产、生活上的改变。

他们自豪地告诉人们他们的新身份——烟农合作社社员。

第四篇: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调研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调研报告

作者:冉海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02期

[摘 要]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有意义的活动,而针对相关的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既结合专业,又切实可行,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了生活、体验了政策、体验了民生、体验了民心,取得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关键词] 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 冉海涛,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教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哲学、科技伦理,广西 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 TU9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114-0003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拉开了序幕。7月11日至14日,由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李春萌、冉海涛两位老师指导的“深入革命老区体验饮水艰苦生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的大石山区进行了调研。小分队深入到村、屯等地,重点考察了当地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在当地水利部门和镇村干部的陪同下,结合与村民的交流,得到了关于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项目的一手资料。学生们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并结合他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对“饮水工程”项目的资金筹措、选址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设想。

一、社会实践小分队组成指导教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李春萌、冉海涛。

队长:水工系2010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三班班长杨军。

成员:水工系2010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共9名。

二、实践目的地情况

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17.71万人,占总人口的83.6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河池也是全国著名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

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在这里领导革命斗争,是红色革命老区。

位于大石山区的河池市在2009年、2010年经受了严重的旱灾,仅2010年就有114.77万人、44.37万头牲畜因旱灾而发生饮水困难。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解决该地区的饮水问题,启动了“广西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计划用两年的时间解决120万人饮水困难。本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目的地是饮水问题较为突出的大石山区东兰、巴马、凤山三县。

三、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第一站:东兰县

1.时间:2011年7月11号下午 地点:东兰县水利局会议室

听取河池市水利局领导关于河池市水利建设以及“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相关情况介绍,由于实践小分队学生大部分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专业课程学得不多,主持讲座的河池市水利局牙主任还特地向队员们解释了一些水利建设中的“专业用词”和“行业规范”,对于队员们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打下了基础。

关于河池市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水柜建设,河池市水利局的牙主任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和剖析,特别是水柜项目的规划、选址、资金来源、建设批次的确定、建设标准容量、阳光操作招投标、水柜的使用、水柜的日常维护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政府对“饮水工程”的重视和关注,在每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都进行了充分的商讨和周密的安排,力图把“饮水工程”办成“民生工程”、“爱民工程”、“民心工程”,让大石山区的老百姓共享改革成果。

2.时间:2011年7月11号下午 地点: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

讲座之后,队员们在东兰县水利局韦副局长的带领下,到革命老区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后,队员们牢记党的教导,不忘革命先烈当年抛头颅、洒热血做出的巨大牺牲,队员们一起缅怀先烈,都誓言要努力学习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多做贡献。

3.时间:2011年7月12日上午 地点:东兰县武篆镇林乐村

队员们实地考察水柜建设,在林乐村,大家与村干部进行了交流,实地了解到水柜建设的规模,三口之家、五口之家要建60~100立方的水柜。初建的水柜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政府无偿拨款,村民只要承担水柜建设的劳动力需要就可以了。建造方式基本上是以户为单位,村干部介绍说,一家一户的水柜在管理维护方面比较让人放心,村民的自觉性也较高。但当问及水柜的水质保障方面,村干部和村民都表示,目前这是一个空白的领域,一般是自然饮用,水质的检测费用较高,净化成本高,需要专业技术,是目前最大的困难。

(二)第二站:凤山县

时间:2011年7月12日傍晚 地点:凤山县乔音乡

从东兰县一路颠簸,队员们体验了大石山区的崎岖山路,在赞叹司机师傅高超技术的赞美之言和阵阵惊叫声中,踏上了凤山县的土地。中午稍稍休息后便在凤山县水利局罗副局长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一个管理规范、使用时间长、供一个村子使用的大型水柜。这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使用管理的“饮水工程”项目,从选址建设到建成使用,再到管理维护,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队员们很想知道:在一个集体的饮水项目中,是怎样做到规范管理和科学分水的?带着这个问题,队员们在实地调查的同时更关注这个“大柜”的管家——“水柜管理员”。经走访发现,这样的集体水柜建设资金相对集中,是可以节省投资的,但难就难在平时的饮水安全、管理维护、科学分水上,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有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威望、吃苦耐劳的人来承担起来,而且一般是无报酬地为全村服务。在实地走访中,我们找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目前农村基层的管理中,这样的老党员、老村民组长仍然是基层稳定的基石。

(三)第三站:巴马瑶族自治县

时间:2011年7月13日下午 地点:东山乡巴根屯

两天的连续奔波,年轻的队员们已感到有些疲惫,车行驶在颠簸的山路上,使得部分女队员出现了“晕车呕吐”现象,但在指导老师的鼓励和笑话等调节下,大家重振精神,赶赴第三站——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巴根屯。从县城出发到巴根屯的山路,其崎岖程度和危险指数超过了一般的山区道路,向导告诉我们说,外地的司机很多是不敢来这里的,但就是这个巴根屯,是当年温家宝总理与瑶族村民一起过春节的地方,想一想年近七十岁的总理、在家人团聚的春节里来到这样的一个山区村寨,队员们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在当年总理和村民一起过节、题词的宏大木亭周围山坡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特色水柜”,有的是全封闭、有的依山而建,各种水管延伸,连接到各家各户,很多家庭已经建起了几层小楼了,很现代化。东山乡副乡长告诉我们,水柜基本上是一户一个,由政府出资兴建,这里村民外出打工的比较多,由于山区周围可种土地较少,蓄水能力有限,农业不是主要的经济收入,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外出打工,不过由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很多人都挣钱回来建楼房了。屯子里的水柜一般年份都能满足需要,一户一柜的管理方式也很放心,只是目前由于青壮劳动力的外出、老人孩子留守现象严重,所以平时的水柜清理、管理维护仍需要村干部牵头,基层组织不可或缺。

(四)返程

时间:2011年7月14号

三天紧张的行程即将结束,社会实践小分队收获颇丰,大家带着一本本写满记录的笔记本,数码相机记录了一批照片和视频场景,就连手机拍照功能都用了。7月14日,踏着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清晨的阳光,取道百色,大家满载收获踏上归途。

四、实践活动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无论是小分队的指导老师还是各位队员,大家都感到收获甚多。作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我们能亲身参与到自治区重点工程——“饮水工程项目”的实践中,是对同学们所学专业的一次检验。通过实地考察,聆听亲历者的句句真言,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大石山区百姓的关怀和帮助,也看到了基层群众在祖国大发展中享受到的改革成果。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更是视“以人为本”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则是体现民生的民心工程,广西大石山区“饮水工程”项目正是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的民心工程。队员们在真实的感动中也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很多道理,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更明白了如何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

最后,我们的实践活动报告希望能为大石山区老百姓的“饮水工程”做点努力,引起关注,呼唤爱心、呼唤良策,这也是我们此次调研活动的意义。

[参考资料]

[1]来自社会实践地区水利部门的介绍与讨论会上散发的资料[Z].

第五篇: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自治县扶贫办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大石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依然很大,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钱少粮、缺衣少住、入学就医和群众饮水困难等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如此,落后的交通条件、闭塞的信息、脆弱的经济基础,犹如一道道鸿沟,严重制约着大石山区特困村群众发展。

一、大石山区基本情况

石山地区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土地极其稀缺,同时又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而本地区工农业不发达,无力吸收过剩的劳动力,由此造成石山地区的贫困。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少,除一小部分地区是峰谷平原外,绝大部分是石山坡地。但是,这些区域却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低比较少,土地又贫瘠,耕地短缺,决定了石山区在农业经济时代是难以摆脱贫困。

二、大石山区的主要特征

一是贫困面广。石山区所属的县、乡镇、村都是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新阶段重点扶持对象;二是贫困人口多。按照新调整的1196元贫困人口标准测算,大石山区的贫困人口占的比例多;三是贫困程度深。大石山区贫困人口的贫困特点各不相同,有的缺粮,有的缺钱,有的无住房,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的相对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旧观念依然存在,自我致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低。近年来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搞好石山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面临着艰巨的扶贫任务。目前,就我县而言,全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99个,占全县村级数的70.2%,有贫困人口 7.23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19.05%。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95元,位于全区倒数第一。全县贫困人群中普遍存在在综合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脱贫标准低,生产条件和科技素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遇到较大自然灾害或天灾人祸,绝大多数脱贫人口容易返贫,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二)面临发展基础的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不仅科技含量小、市场需求弹性小,而且附加值低,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产业拉动作用受到限制;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95元,分别比全区、全国低3224元 和1848元),农民用于生产的投入少,绝大多数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是基础条件薄弱,石山地区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三)面临着环境因素的制约。从环境方面看,石山地区贫困人口多住在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贫困人口甚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脊,主要靠牛耕锄挖,劳动生产率低下;一些地方石漠化比较严重,既缺水又缺燃料,失去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石山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滞后,开放程度极低,对外经济交往不多,外来投资者少,这也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发展。

(四)面临着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瓶颈制约。一方面,石山地区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

构调整的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原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已是“线断、网破、人散”,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乡镇各站(所)科技人员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几分几合,事权、物权属乡镇直接管辖,其工作精力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乡镇的“中心”工作上,几乎没有时间投入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缺位”现象普遍存在。

(五)特色产业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群众普遍思想观守旧,视野不开阔,多数人沿袭古老的生产方式零散生产或经营,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或自给自足观念严重,市场概念模糊,信息不灵,不知道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专业化生产观念等等,使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四、对策思考

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石山地区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如果缺乏完整的制度措施和政策支撑,只是简单的强调农民需要资金、技术和把资金、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最终都将有可能演化为政府人员的“一厢情愿”。开展扶贫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机制、农民需求和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通过自身的创新带动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同时又要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相配套,通过创科技扶贫方式,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一些长效机制使科技知识真正广泛渗透到农业产业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促进石山地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石山区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一时无法改变。要实现贫困人口长期摆脱贫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作好“两个转变”,真正树立科教兴县和科技扶贫的思想,以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帮助、扶持贫困人口提高自身素质,使之具备积极参与致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以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为手段,利用科技力量战胜贫困。其主要对策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搞好石山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是当地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臵,落实好县、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格局。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看扶贫开发成效,要看群众是否解决温饱,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改善。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帮扶。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挂点联系一个贫困村,帮扶一个贫困户。乡(镇)和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都挂点帮扶贫困村,并明确了帮扶时间、帮扶目标、帮扶方式和帮扶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包村单位的各种优势,帮扶干部利用自己科学知识较为丰富和信息较为灵通的优势,为贫村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村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石山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涵盖面广,涉及多个部门,要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扶贫、计划、交通、水利、电业等部门配合做好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实施上级分配给我县各项财政扶贫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农业和林业部门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科技部门做好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宣传部门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关政策,鼓舞干部群众的斗志;财政、审计、纪检部门做好扶贫资金的管理、审计和监察,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益,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执行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认真巩固“两基”成果,农、科、教互相依托,努力提高石山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力开展

科技普及和科技培训,培养造就“乡土人才”和新一代农民,通过典型引路、科学示范,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心底里激发“不应苦熬,但要苦干加巧干”的强烈持久的脱贫致富的欲望,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培训网络,增加培训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石山地区贫困农户手中,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同时,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选拔,重点对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扶持、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和乡土人才,创建一支科技扶贫的“永久牌”工作队伍。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当作扶贫工作一件大事来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成立组织机构,健全信息网,建立健县、乡、村劳动服务网络,为农户提供劳务信息。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工作站,为他们排忧解难,收集和向本地区反馈企业的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1—2门就业技能,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参与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地客商和本地能人创办企业开发地方特色产品;采取亲情招商办法,鼓励在外本县籍懂技术、有资金、会管理的经济能人回乡创办企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在本地转移就业。

(五)抓好生态扶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防止掠夺性开发,以自治区开展“十百千”项目为载体,在石山地区贫困村特别是大石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就如我县大力发展毛葡萄产业,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分,打好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种植、群众容易接受的,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和用材林。继续推广使用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薪柴消耗,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创造条件。

(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是扶贫开发工作最根本的措施。加强以提高人的素质、人的能力建设为目的的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力实施科技扶贫,组织科技进村入户,加快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贫困农户学技术、用技术,提高种养加工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七)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提高扶贫效果。扶贫资金 管理使用要实行“阳光工程”。在资金使用上,要按照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每年制定的计划,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确保重点,突出效益,并实行张榜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做到公开公正。严格推行公告、公示和报帐制度,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计划执行,由项目实施单位提交项目执行计划。财政、扶贫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展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组织实施,不得随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在资金的管理上,严格按省市要求,专户储存,捆绑使用,由县扶贫、经发部门共同监管使用,避免资金外流和挪作他用。扶贫项目一律实行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验收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真正到村到户,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审计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定期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及时报告,并纠正处理。

下载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勤奋实干奔向脱贫致富路---**村**励志脱贫故事

    勤奋实干奔向脱贫致富路——游源村励志贫困户**“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用实干育出幸福之果”,这句话在**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游源村吴家组人,自幼丧父。目前家中4人共......

    进大石山区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工作的调查报告

    进大石山区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工作的调查报告 进大石山区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工作的调查报告 **县属于**典型大石山区之一,石漠化面积大,石漠化程度高,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生活环境......

    情系山区贫困户,真情帮扶促脱贫

    情系山区贫困户,真情帮扶促脱贫 ——发改委“双胞双促”工作纪实 “真没有想到,我们以前施肥、防虫、剪枝等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对,这些年收成白白减少了不少。”在丹凤县商镇北......

    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

    习近平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习近平看望晋绥边区老战士 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在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总书记同当年在晋绥边区参加对敌......

    一位老党员的致富路

    一位老党员的致富路走进山东省夏津县雷集镇大姜庄村,你会看到数百个高标准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恒达”牌无公害AA级蔬菜、优质的黄瓜种子由这里生产并销往全国,村民们过上了......

    美丽乡村带来致富路

    美丽乡村带来致富路 7月11日清晨5时30分许,雄鸡啼鸣。 宜城村民全兴忠已经整装结束,准备驾驶摩托车出发。他要到镇上为住客买回过早的馒头、包子。“民宿刚开办,家里准备的食品......

    2011大石柱子防火工作总结

    大石柱子乡 2011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导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领导的......

    2014年大石寨中学

    2014年大石寨中学 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方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治安工作的总方针。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