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合集]

时间:2019-05-13 11:2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

第一篇: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民权县土地流转的背景及现状

“ 三十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民权县从党的十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近三十年以来,农村生产力得了解放,农业生产出了蒸蒸日上的形势,粮食产量翻了几番,农业、工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二十世际八十年代党中央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现在都得到了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种地不用牛、耩地不用耧”等当年我们挂在嘴边的憧憬,现在一步步得到了落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目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处在了一个相互制约阶段。

民权县位于商丘市西大门,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全县县域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万亩,辖18个乡镇529个行政村,总人口85.6人,其中农村人口65万人,占总人口的76%,农户数18.0227万户,户均耕地面积6.4亩,人均耕地1.77亩。人多地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农户口

万户,承包面积

万亩。

我县土地大都是八十年代初农村刚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延续下来的,由于当时的地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相差较大,农户承包的地块零星分散,面积较小,虽然经历了98年进行的二轮延包,但由于大部分地方二轮延包是第一轮承包的延续,地块变动不大,仍然维持

了原貌。2002年税费改革入户调查时,多的农户一家有八、九块地,少的也有三、四块。随着生产力和地力的提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八九块、三四块土地,已明显不能适应目前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要求,也为大型农机耕作和发展规模种养业设置了重重障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比如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大块地一亩地需要50元钱,零星小块地一亩出到80元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收割。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农户有通过互换将小块地合并成大块的愿望。同时,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农民大量增加,一些留守家中的农民无力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只能“麦茬棒、棒茬麦”的粗放经营,收益很低。土地小块分散经营,就农民而言,各家的耕地在村组内呈多片插花种植,形不成真正的规模,不利于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对承租人而言,为了取得相对集中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协商,甚至绝大多数农户同意将土地租出,但因个别农户无论条件如何优惠就是不愿将土地转出,结果造成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土地流转难度和成本,造成了“想转的转不出去,想租的租不到”的现象。因此,群众对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工作要求十分迫切。

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是破除一家一户、单打独头、不利规模生产和对接市场所采取的一种有效办法,它让农业生产要素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优化组合,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让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粮能手集中,最终促进集体农庄模式 的诞生,对一家一户农民而言,土地流转出去了,自己除享受国家直补资金、土地流转收益外,自己从一亩三分地上彻底解放出来,既可以在种田大户处打工,也可外出自谋门路,结果务工的收入肯定比种田的高,家庭的多种经营肯定比单一来源的高。

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人人有份式的土地占有方式,阻碍了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利用,只能停留在过去古老的耕作方式上,这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土地不能流转的情况下,农民被束缚于土地上,即使有合适的脱离农业生产的机会,也往往没有合适的方式处置承包土地而产生后顾之忧。自古以来,土地是农业文明的基石,是财产的象征,可是到了今天,土地竟变成了一副枷锁,让农民望而生畏!

几年来,民权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和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引导农民离土、离乡,去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全县每年都有100000万人左右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从事非农产业,有的甚至举家外出。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工业及二三产业的建设,吸纳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这些人有的是离土离乡,有的是离土不离乡,他们在赚得大量非农收入的同时,有的把承包的土地留给了其他农民,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土地流转。但这种流转绝大多数都是农民群众之间自发的转包,相当一部分农户没有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转包的期限也很短,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而且多数土地流转到亲朋好友手中,并没有转到土地大户手中,更没有形成集约经营的优势。

流转是保障农民系列权益的重要手段。农民是土地等资源的集体

所有者的成员,但当这些要素不允许流转的时候,农民的这些权益“休眠了”、“淡化了”、“疏远了”、“虚化了”。只有当这些要素可以抵押、出让、出租、转让、流转的时候,农民的权力意识才会猛然“苏醒”。

流转是对农村生产力的全面解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再好的东西,如果不流动,不流转,不交换,也是没有价值的。在商品经济时代,单一的生产要素不是现实的经济要素;再好的产品对于生产者自己不具有任何价值,只有用于交换、流转才能实现它的交换价值。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多样化的资源、广阔的水域、富饶的山林草场、美丽的田园、肥沃的土地,如果不流动,不和先进的社会生产要素(人才、资本、技术、良种、品牌、信息、管理)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对接,它就焕发不出生产活力,就不是现实的能涌现更多财富的生产力。流转是对农村生产要素、生产力的解放;全面的全部的要素流转,是对农村生产力的全面解放。

流转能促进适度的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它的必然后果是强化了家庭小农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家庭小农经济的作用已充分释放,而它的局限与弊端也日益显现:不利于和大市场对接,不利于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对接,不利于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不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户户粮油棉、家家小而全”的小农经济可以实现农民的温饱,但难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目标。如果全面实现了农村全要素的有效流动和流转,农村必然会普遍出现农村生产要素的全面重组,会自发地出现各种能人,产生各类大户,如种粮大户、种棉

大户、种菜大户、养鱼大户、养鸡大户„„。人们担心我们人多地少,有了种粮大户,出现了土地兼并,就会带来更多的农民失地。应该看到,农业是一个行业庞大的产业,通过农业的内部细化分工就会产生巨大的容量。只要允许农村要素有序的流动,农村各类规模经济一定会涌现,农村农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一定会提升。

土地流转的根本意义在于,因为可以流转,有了公开的交易平台,竞价者多了,参与者多了,信息对称了,就实现了农村一切要素的价值发现、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的功能。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讲“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认为让农村的一切要素积极有序规范地流转,正是我们要积极探索的新的体制和机制。

2006年以来,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鼓励和支持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提出要“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在承认土地所有权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等农村所有的生产要素的用益物权(承包的经营权)变为具有法律保障的、可流转、可抵押、可租赁、可入股的、可获益的财产权益,这是全面还地于农民的本质诉求。2008年,四川省首先启动农村土地流转的试验。2010年月日

民权县成立了

“”

二、民权县的工作方法

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民权县认真学习贯彻商丘市委、市政府商发[2010]2号文件精神,结合民权实际,在全县529个行政村中选择安排106个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试点村,通过政府宣传推动、先进典型带动、会议督导促动、资金扶持拉动等措施,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领导重视,为我县土地流转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全市召开土地流转现场会之后,我县及时组织召开了民权县土地流转动员大会,县委副书记姬脉常着重强调了全县土地流转工作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这次土地流转工作要采取过硬措施,强力推进,务必高标准化完成流转任务。副县级干部杨思松就全县土地流转如何开展进行了详尽的安排与部署。县委副书让姬脉常、副县级干部杨思松多次深入乡、村,通过与乡村干部座谈、与群众交流等多种形式,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极大鼓舞了乡村干部的干劲。同时,县财政拿出30万元,高规格、高标准建设了民权县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和民权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统一印制了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标准文本,为全县土地流转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各乡镇作为流转工作的具体操作者,高度重视,把土地流转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专门成立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明确人员专抓,同时把班子战斗力强、能办实事的村委选为试点推进村,确保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业务指导单位的农业局,积极履行职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深入调研,了解民情,掌握情况,把握政策,摸索经验,制定方案,完善制度,规范程序,认真开展业务指导和政策引导工作,确保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到位,给全县土地流转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由于部分农分的恋地观念,抑制了土地流转的进程。在县召开全县土地流转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都及时召开了土地流转动员会,进一步统一了县乡干部和领导对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明确了目标。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标牌、出动宣传车、电视广播讲座、村民公示栏、村大喇叭、召开多层次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这次土地流转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消除了顾虑,主动参与其中。据统计,全县共悬挂宣传横幅510幅,制作宣传标牌108个,出动宣传车19车次,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讲座6期,组织座谈会、交谈会223次。

(三)借鉴成功经验,加速全县土地流转进程。

1、实践证明,借鉴成功经验,可以使工作节省时间,少走弯路。8月19日,县农业局组织由各乡镇长、主抓副职、农办主任、各重点村支部书记和县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200余人赴虞城县店集乡李楼村进行参观学习,鼓舞了干劲,学到了经验,引进了成功的工作机制,把握准了政策的尺度。

2、培育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县土地流转工作。我县尹店乡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工作力度大,行动早,步子大,思路清晰,舍得投入,措施硬,抓得紧,进度快,8月18日该乡吴东村率先在全县、乃至全市全部完成土地流转工作,8月

底该乡6个任务试点村全部完成土地流转工作。9月2日我县在尹店乡召开了全县土地流转现场会,各乡镇印发了经验交流材料,先进乡镇党委书做了表态发言; 县委副书记姬脉常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场会之后,各乡镇加快了工作步伐,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了各项措施,推进了工作落实。10月份胡集回族乡实行了整乡推进,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

(四)健全组织,强化服务,为全县土地流转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要有制度上的创新,更应有系统而完备的组织保障。为此,我县对土地流转工作组织建设非常重视,县财政拿出3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民权县土地流转服务大厅、仲裁大厅,配置了8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8台电脑、6个档案柜,650个档案盒等设施;各乡镇高规格、高标准、一步到位、完善好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了土地流转服务站,配置了电脑、档案柜、档案盒,各项制度上墙,人员充实到位,办公经费到位; 各行政村设立了信息联络员,全县上下形成了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

(五)立足实际,结合农田基本水利建设、沟渠改造,殡葬改革,积极推动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一个大工程,关系到农村的方方面面,由于地块小、地块分散,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难以规划,特别是坟墓占地严重,“死人占活人的地”,减少了耕地。在土地流转中结合这些方面更好地推进了工作的开展。如民权县胡集回族乡通过村民协商,统一规划了农村道路、进行了沟渠改造。胡集乡孟庄村进行了迁坟平坟工作,在村里建起了骨灰堂,以后所有人死亡后一律存放骨灰堂,节约了土地。以后每个村都要建一个公墓,少数民族建墓地,汉族建骨灰堂,在凡楼、马庄等几个少数民族村已经实施。采取以地养墓的方式,所有费用由村民集体承担。

(六)因地制宜,坚持原则,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坚持“以人为本、利民惠民”的原则,坚持“两不变”原则(即“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则,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原则”),搞好调研,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出全县土地流转实施方案。各乡镇针对本乡实际,也相应制定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2、做到“两个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各试点村土地分配方案,为土地流转夯实基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即要求试点村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认真组织、宣传、动员,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全体党员会、群从代表会和村民大会,村民人人都当监督员,村支书、村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到“两个坚持”: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二坚持“两个不变”的原则:即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保留原有耕面积不变。采取“两次抓阄”法,在土地丈量完毕后进行第一榜土地原分配人口和分地亩数公示,无异议后,进行本村分配人口与地亩数第二榜公布。形成土地分配决议,合情合理制定出有关沟、渠、路、树、房、坑等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完善了村里的工作流程,按照“召开村支部会—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群众充分讨论—摸清底数、丈量土地—分地人口张榜公布—解

决问题—抓阄—分田到户—流转结果张榜公布—签订流转合同”的程序,把矛盾化解在村里,有效地避免了多抓、乱抓、群众有意见等情况,做到政策不出村,问题不出村。

3、强化督导,注重落实。为促进我县土地流转工作开展,我县将土地流转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县土地流转工作领导组专门抽调县有关部门组成督导组赴乡镇专项督导。县两办室多次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督查,表先策后,进一步推进了工作进程。

(七)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我们制订建立健全了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和鼓励土地经营权向农业种养大户、工商业主、经营能人流转。严格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禁止任何部门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经营大户,在政策上予以优惠,扶持大户发展生产,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创造良好的生产氛围,以使他们能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在制订土地流转政策措施时,规范流转行为,做到规范流转程序: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经农户自愿提出申请,自愿签订流转合同,村级流转服务组织审核同意,乡级流转服务组织批准并依法鉴定三个环节;规范了内容,明确了合同主体,明确了经营权流转的土地状况、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方式等,制订了土地流转示范合同;规范事后监督:特别是做好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动态管理,加强流转合同的档案管理,对流转中形成的合同、协议等要及时装订成册,整理归档。做好了对流转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协调和化解土地流转工作中出现 的矛盾和纠纷,保证和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土地流转成果

到2010年底,全县106个试点村已全部完成流转工作,参与流转户数25310户,占全县农户数的14%;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83080.18亩,占耕地面积的15.9%。通过流转整合新增耕地面积5200.4亩,签订流转合同28489份,补发经营权证书25310册。其中胡集乡回族乡全乡完成土地流转工作。

(一)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户由过去的一家五六块甚至七八块地,变成现在的一大块地,实现了农户长期以来“多块并一块、小块并大块、一户一块地”的愿望,使多年分散、零星的耕地集中在一起,更加有利于农民机械化耕种、机械化收获,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土地调整前,农户一般地块达5-8块,不仅耕作困难,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土地的相对集中,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调优了产业结构。我县蔬菜、食用菌、畜禽、水果业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已成为全县四大农业优势产业。土地流转的持续推进,有效扩大了四大优势产业的发展规模。目前,全县向蔬菜产业流转土地1.5万亩,重点加快王庄寨、褚庙、花园、龙塘等乡镇蔬菜基地建设,其中在王庄寨建成了王庄寨运领蔬菜供港澳备案基地和王庄寨玉乐合发蔬菜供港澳备案基地;向食用菌产业流转土地3000多亩,着力推动平茹向闫集乡东部扩张,形成东部食用菌产业链;向畜禽园区流转土地600多亩,以龙塘镇申庄为中心,做大蛋鸡、肉牛 11

品牌效应,积极发展特色家禽养殖,加快集约型园区建设;向水果业流转土地1.5万亩,重点建设了龙塘申庄葡萄基地,花园葡萄基地。现有流转土地可使全县农业每年增效0.5亿元以上

(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我县106个试点流转村在土地调整时,均对新农村建设、沟渠、机井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植树造林进行了规划,部分村委正在开展冬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过去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灌溉、道路、电力等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为机械化操作和植保的统防统治及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四)转变了农民的收入增长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一方面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我县的土地租金由以往的600元/亩,增加到了目前的800—1000元/亩,一般每亩每年可以增加200元—400元不等的租金收入,有的土地流转收入甚至高于自己传统作物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和外来业主通过租赁土地,为本地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从原来直接的生产经营者,变为企业和外来业主打工的农业工人,每个劳力每年可获得6000元—8000元的劳务收入。如王庄寨运领蔬菜供港澳备案基地、王庄寨玉乐合发蔬菜供港澳备案基地、程庄镇杨卓武高效农业示范园、褚庙乡同鑫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每人每天收入达30元。

(五)推动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一方面,土地流转进一步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优势板块基地集中,向农产品生产企业集中,农村分散、闲置的耕地得到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

经营和优势特色农业。另一方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集聚了土地、资金、市场等资源,给农业注入了新的社会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如胡集乡马庄村马刚亮,承包马庄村委张庄村西河滩地140亩,主要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朱,年经济效益12万元左右;胡集乡小马庄村马军,承包本村黄河古道西河滩地180亩,主要进行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种植,年经济效益15万元左右;孙六镇祝胡同村村民郑传山在外打工12年致富,返乡发展,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孙六镇千亩吊瓜基地,实行吊瓜食用菌立体种植,可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人。

(六)有利于土地规模化集中流转,规模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不仅可以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不降低农民种田收益的情况下,增加外出务工收入;而且更加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管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七)通过整合,利用多余的土地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全县殡葬改革,全县已有10余个乡镇40余个村委集中建立了公墓和骨灰堂。

(八)通过调整地块,有效缓解了多年来农村遗留的土地纠纷问题,和睦了邻里关系,为构建和谐农村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民权县土地流转计划

(一)加强领导建设,强化目标管理。顺应“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两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全面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及其服务平台入手,不断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和深入实践的历史责任。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平台建

设,要切实加强领导,将农村土地流转及其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牛鼻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切入点”和促进农业信息化武装的“突破口”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并强化目标绩效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流转原则。土地制度是农村最根本的制度,必须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双层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与现代农业的大生产越来越不相适应。我们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看到,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础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民的长期增收。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土地流转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要素,而且是重要的社会保障,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高。这些因素决定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蹴。如果不顾客观条件,过快地推进土地流转,就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培育市场主体,引导流转走向。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规模效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向龙头企业流转,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加强招商

引资,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培育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以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为依托,通过村级组织协调、散户资源协商相结合的办法,将散户经营的地块互换集中,发展规模特色农业。鼓励干部向农民租地搞示范、农村经纪人典型引路等方式,带动农民自愿转租承包,引导普通农民向规模化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种养大户。三是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各阶层人员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既发展在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的松散型专业协会,又鼓励发展经济利益紧密联结的专业合作社;既发展生产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又鼓励发展产销结合型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

(四)出台支持政策,激发流转活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一是出台补贴政策激励土地流转,可以从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中增加对土地流转的补贴项目,也可以单设一项土地流转补贴。二是从银行贷款、财政支持、项目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登记等方面支持土地流转。银信部门要启动对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贷款业务,满足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发展需求;财政部门要增加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转移支付;农业和发改委等部门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做得好的地方,要从项目上给予必要支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城市和外来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五)完善保障机制,消除流转隐忧。一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土地流转的最后一道屏障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休系不建立不健

全,农民对流转土地就会始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甚至提心吊胆。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二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稳定转移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二、三产业项目,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小城镇转移,为土地流转拓展新的空间。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把劳动力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结合起来,以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流动,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既要培训转移出去的农民,又要培训留守后方建设家乡的农民,特别要为土地规模经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人才;既要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又要引导在省内市内就近就业,满足本地企业和土地规模经营用工需要,还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三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制定土地流转风险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建立灾害风险补偿基金、农作物病虫害保险组织基金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流转带来的风险。

(六)加强平台建设,规范土地运作。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政策。严格坚持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超过流转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切实维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一切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主线,流转收益归原承包农户所有,不得擅自截留、扣缴,采取有效措施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二是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开

展土地评定、评估、登记等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土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流转土地信息库,为土地流转搭建畅通的交易平台。同时,组建土地流转调解处理机构,妥善化解土地流转纠纷,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土地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土地的面积、期限、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和违约责任等。四是加强土地流转档案的监管。建立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办理申请、登记、备案等相关手续,落实专人负责土地流转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对每块土地进行“身份”管理,防止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遗漏、流失,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业务范围、流转形式、操作程序等进行监察,对违规失范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总之,我们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产增收潜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二篇:引导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

引导土地流转 增加农民收入

【内容提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创新采取新措施引导并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理流转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从1997年到2003年的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其中2003年农民收入增长4.3。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8其中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在收入基数悬殊的条件下两者的差距正以相差一倍的速度扩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的3.1∶1扩大到2003年的3.2∶1。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刻不容缓。时隔18年2004年中共中央再以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说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再次凸现和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及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增加农民收入包括减免农业税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土地流转权是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对承包土地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土地流转将土地上的各种权属分离开来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的框架

下由集体经济组织出面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是家庭承包制基础上使农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规模经营者、集约经营者集中弥补分散经营的缺陷挖掘土地潜在利润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打破小规模经营格局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选择之一。土地流转有土地置换、出租承包、农户退包、集体转让、委托转包、集体反租转包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流转形式。首先取得规模化经营带来的许多优势是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

第一土地流转有利于高新投资发挥大中型农机作业的优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提供了外在条件。

第二土地流转有利于增强农业主体市场活力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等成为租赁土地使用权、投资经营农业的一股新生力量。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水平并且以现代企业理念经营农业。

第三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关系农户为了保证产品销路与收入需要与企业或市场中介联合起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土地集中企业、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农户之间的责、权、利容易界定。土地使用权流转集中有助于培育一批新型的市场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

第四土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消除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劳动力由于土地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得不到转移这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可以合理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以及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程。其次中国人多地少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具有进行土地流转的外在压力。从纵向看中国每年人口增加1000万以上而粮食产地面积最高时期的15亿亩已经减少到目前的14亿亩人均土地耕作面积持续下降。从横向比较中国耕地更不具备比较优势。表1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劳均可耕地比较公顷可耕地 英国 荷兰 日本 中国 人均耕地 0.71 1.54 0.10 0.06 0.03 0.06 劳均耕地 18.21 73.92 8.2 6.4 7.5 1.0 在推行家庭承包制的过程中采取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承包后农户的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仅有0.53-0.63公顷分布在9.7块地域上比日本的农场土地经营规模1.1公顷小远小于美国、西欧各国的家庭农场规模。农户经营规模小是我国农业商品化率不高比较效益差的原因之一。我国与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农业面临的经营新形势是土地流转的外在压力加速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第一土地收益下降使农民对土地投入积极性下降土地流转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在一些传统产粮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自从2003年第三季度粮食价格上涨以来尤其是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鼓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极大提高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第二企业和专业大户进入农业领域为政府介入土地流转产生压力。近几年在发达的农区和传统的农区都已有一批企业和专业大户进入农业。他们为农业带来了资金、技术、市场和新的组织与营销方式。

企业和专业大户进入农业的时机与各级政府追求的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致得到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和专业大户从事的农业投资项目一般较当地农户从事的传统农业的附加值更高市场更为畅通从而使土地的级差收益提高这为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介入土地流转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民的外出打工降低了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流出的成本。在沿海发达地区当地的产业结构已从农业为主转为二、三产业为主大多数农户的收入已经不依赖于农业土地对农户的收益重要性大大下降。在一些传统农区由于农业的不景气加剧了这类地区农民的向外转移加上农产品价格过低自发的土地转出困难使村级组织介入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下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

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有组织、有序成片流转的比重逐渐上升。二是流转范围扩大。土地使用权流转从以耕地为主逐步扩大到林地、草原等农用土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范畴扩展到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组织之间。

三是土地流转主体活力增强。各类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水平并且催生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四是土地流转产生规模化。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

五是土地流转促进劳动力转移。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表2 农户进出入土地市场的意愿平均 河北 陕西 安徽 湖

南 四川 浙江 有进出入土地市场意愿农户的比例① 57.0 41.2 73.0 62.1 69.4 60.9 65.2近三年进出入土地市场农户的比例 3.9 7.9 65.9 27.6 57.6 43.5 55.3 进入土地市场占有意愿农户的比例 59.5 18.3 90.2 44.5 82.9 71.4 84.9 愿意转入耕地农户的比例② 45.3 40.0 62.7 47.5 43.0 40.6 43.1 愿意转出耕地农户的比例 12.9 4.3 9.6 15.2 18.0 18.1 22.7 愿意转入与转出农户的比例之比 3.5∶1 9.3∶1 6.5∶1 3.1∶1 2.4∶1 2.2∶1 1.9∶1近三年转入土地的农户比例 27.8 5.05 5.61 7.23 3.32 5.43 3.3近三年转出土地的农户比例 7.6 1.4 4.0 2.1 9.0 6.5 19.7 转入土地占愿意转入土地农户比例 61.4 12.5 88.7 36.2 77.4 62.6 77.3 转出土地占愿意转出土地农户比例 58.9 32.6 41.7 13.81 50.0 35.9 86.8 注①包括进入土地市场和有意愿进入土地市场农户的比例。②包括近三年转入过土地和有意愿转入土地农户的比例。资料来源张照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及其方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2。从全国情况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自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率在1-3之间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地区稍高。但近两三年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速度与规模上都有明显提高有意愿转让土地的农户比例平均近13尤其是浙江的比例22.7为最高。有意进入土地市场的更高达57如表2所示。

二、土地流转面临的新问题

在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同时面临新的粮食

供求形势农民受到中央一号文件的鼓舞土地流转正在以加速度的形式发展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第一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农户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这是农户行政策规定农户进行土地流转需经发包方同意这为当地干部随意干涉提供了可能。二是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这四权分离关注重点不同影响到当地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定位。由于从经济利益考虑有的地方把四权分离的重点放在强化对土地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上。三是《土地管理法》指出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经营的需经村委会以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有的地方以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经营、集中连片开发等为由随意中止承包合同。

第二土地流转未能有效促进自由流转仍居多。目前相当数量的土地流转并没有促进土地经营规模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经营方式、经营类型和产出效果等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有的流转土地仍然粗放经营甚至撂荒。这种流转没有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第三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定位出现偏差。少数地方政府借调整结构或搞现代农业之名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租给工商企业搞农业开发借土地流转之名将土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搞工业区导致农民失地和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的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或者作为突出地方政绩的形象工程损害农民利益。

第四广大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心态较为复杂。一是没有真正

理解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是把农民已承包的土地重新承包造成群众对国家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性的误解有的地方不敢进行土地流转不准进行土地流转。二是担心集体利益受到侵犯。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部分干部担心土地流转后集体的管理权限被剥夺集体利益受到损害。三是把土地作为退路。有的农民已长期在外务工宁愿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把土地流转给别人认为土地是最后的保障。第五农村土地流转缺少必要的 第六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不够健全。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流转传播渠道不畅。一些地方尽管建立了流转中介组织但真正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的不多。流转市场发育不良中介组织匮乏影响土地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对策

土地流转事关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速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新措施解决土地流转出现的新问题。

第一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应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是农村土地政策的重要内核。土地使用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

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这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前提。土地是农民生活的社会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坚持有偿的原则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要把保护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还是业主开发必须明确土地承包权为农民拥有这种权利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第二必须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农户有权决定是否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干涉或行使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以任何形式剥脱农户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充分尊重与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和土地流转权。土地流转收益应归农户所有土地收益权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土地收益包括承包土地直接经营的收益以及流转土地的收益。

第三将土地流转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农民自愿让渡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还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覆盖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保障体系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加快这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一面日益突出。应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企业和农民共同负担国家给予补助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建立与土地流转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相关法律应做出适度调整支持有较强经营能力和经营渠道的单位和个人大面积承包农村集体土地以先进技术和项目实现规模经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切实

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并尽快制定包括能够进一步明确村民集体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村民委员会为其主体的代表明确集体和农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土地承包权是一种物权明晰承包经营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出租、转让、继承、抵押等权利的新型法律法规。

第五政府或中介组织应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广泛指导。由于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制约多数土地流转发生在组内。大力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中介媒介和桥梁作用。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负责土地流转的管理及中介包括土地流转规划收集发布土地供求信息进行项目推介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指导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协调处理各方关系搞好土地流转的服务。

第六明晰并从经济上落实产权关系。明晰土地产权是农村土地流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的农地产权不仅所有权主体及其法人代表模糊不清而且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也都缺乏明确的内涵农户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主体这些都需要法律法规加以完善。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归属不明确以及周期性的土地调整农户的土地转让在具体的期限和合同方面非常不规范。土地流转期限比较短且非常不稳定大多数转包都可以随时终止。但地区差异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户进入土地市场的稳定性同时集体的认可也对土地转让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七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经营者多方的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操作明确流转的形式、年限、条件

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并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使流转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对于土地流转的形式要坚持多样化。土地流转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因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发育土地的远期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同时应该正确定位乡村组织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乡村组织是农村土地的管理者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监督农户土地使用权的流动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政府不应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甚至取代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加强管理和搞好服务。做好涉及土地流转的资格审查、合同签订和动态监测等工作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组织、协调等服务工作为农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我区在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构建区、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适度规模效益初步显现。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都建立了规范标准的土地流转服务大厅,335个行政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7.8万亩,签订流转合同2.65万份,参与流转的农户达1.96万户。

**取得的优异成绩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2011年土地流转工作连续两年作为区政府着力实施十大惠农工程之一扎实推进。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村土地二轮承包遗留问题,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完善流转市场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经管理机构,加强流转管理服务,促进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

一、开展农村土地政策法规宣讲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法规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共**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区农业局联合组成农村土地政策法规宣讲团,对全区9个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的乡镇干部、村居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共1200余人开展了集中培训。重点就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合同规范、涉农信访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宣讲,并发放了临沂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临沂市农业委员会联合编纂的《农村政策法规100问》,使基层村干部真正懂法、知法,在农村土地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把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理解好、贯彻好,确保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二、实行土地承包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保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区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临东办字[2010]149号),切实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一)提出具体整改要求与期限。为把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区以区农业行政部门为主导,组织乡镇街道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自查自纠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根据市区有关要求,组织乡镇街道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逐一排查存在问题,实施动态销号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指导各乡镇街道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委员会,健全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妥善解决土地承包流转矛盾纠纷,切实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职责和义务。

(二)明确实行责任追究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规定,对下列违法行为根据情节实行责任追究:

1、以家庭承包方式发包农村土地,未按照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平均分配、发包到户的;

2、剥夺、侵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3、超过法定比例预留的机动地未承包到户的;

4、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

5、未将承包期延长至法定期限的;

6、擅自变更解除承包合同,调整或收回承包地的;

7、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发包不宜采用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因工程建设、自然灾害毁损的农村土地的;

8、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申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

9、扣留承包方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

10、扣留或擅自更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书的;

11、其它侵害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行为的。

(三)制订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对农村土地承包违法行为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经济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违法行为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引发重访、集体访、越级访,造成不良影响的,经查属实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报请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实施责任追究及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依法实施土地流转。

**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组织、监察、农业、财政、国土、信访、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土地流转的供求登记、信息发布、项目推介、中介协调、合同签证、追踪服务和纠纷调处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同时,区委、区政府还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考核办法》,将土地流转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对乡镇(街道)年终考核。实行区级班子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班子包流转基地建设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机制,有力促进了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健康快速开展。

第四篇:推进土地流转范文

推进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最近几年,“土地流转”一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农民还不可能将其土地经营权长期交给别人,因为很多农民出去打工,遇到不顺要回农村,如果回去土地没有了,那怎么办?”如果不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而强行土地流转,那等于把农民逼上绝路。如果不解决农民养老的社会化问题,推行土地流转的时机就很不成熟。

土地股份合作:是把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转化为长期股权,农民把土地的经营权委托给合作社经营,依股权从土地收益中按一定比例获得分配的一种土地经营模式。

第五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内容十分丰富,涵义

十分深刻,阐明了我们建设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同时这五句话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说明了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只有千方百计把生产发展搞上去,把农民收入搞上去,才能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因此把生产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来抓尤为必要。

■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特色基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山区重点发展楠竹、畜牧、中药材,库区重点发展水果、水产,丘陵重点发展茶叶、油茶,城郊重点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的区域布局,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好的调大,大的调优、优的调多,使我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能经受市场风浪的冲击,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建设畜牧养殖基地。抓好大路的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基地,九宫山镇万头肥猪生产基地,杨芳林、燕厦、大路、黄沙铺的千头山羊养殖基地。大力扶持养猪大户、养羊大户的发展,每个乡镇培育养猪百头的大户15户以上,养羊百只的大户10户以上。二是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抓好富水水库的渔政管理和鱼种投放,使水库的渔业资源得到逐步恢复和丰富;同时,抓好河豚养殖,培植水产业新的增长点。三是建设楠竹基地。采取新造、改造、扩鞭三结合的办法,抓好楠竹基地的建设,通过8—10年的努力,使全县楠竹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四是建设水果基地。重点抓好库区的桔橙、106国道沿线的砂梨和紫李基地建设。同时,积极抓好地方优质小水果的开发,使我县柿子、杨梅、枇杷等地方特色品种上规模、上档次。五是建设茶叶、油茶、中药材基地。茶叶重抓制作工艺的提高和无性系茶园的发展;油茶重抓低产改造;中药材重抓基地建设。六是建设蔬菜基地。以通羊、大路、九宫山三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推进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有利于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严重滞后,具体表现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户与龙头企业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我们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一是做大做强现有的龙头企业。要从信贷、税收等方面扶持徐氏饲料有限公司,通山酿造工业有限公司、九宫山生态粮油有限公司、黄沙苦荞酒厂、红香米业有限公司、杨芳酱品厂、大路土巴爷酒厂、恒通竹业有限公司、正祥竹业有限公司、九宫茶业有限公司、九宫园红薯食品膨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帮助其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二是建设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好10万亩玉米基地、10万亩红薯基地、2万亩苦荞基地、3万亩黑豆基地,解决龙头企业的“温饱问题”。三是完善经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发展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观光农业为满足人们观赏田园风光、体味农民生活、拥抱绿色、回归自然的需求应运而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观光农业已成为朝阳产业。我国的广东省、渐江省观光农业发展较早,广东省仅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收入10亿多元。我县有丰富的楠竹资源、水果资源、水面资源、民俗资源,发展观光农业潜力很大。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要把观光农业作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要抓好“一线两圈”范围内的绿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森林防火和农业庄园的建设;加快发展生态村湾,园林城镇,保护好生态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渡假村、农业观光园等生态旅游项目。

■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务工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我县农民收入中来自务工的部分占41.95,在咸宁6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一位。因此,抓好劳务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要以“阳光工程”为主体,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力度。要积极争取省直

有关部门的支持,力争早日在我县建成全省第一所农民成人职业学校,大规模地培训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做好服务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法律帮助;同时做好外出务工农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

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通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搞活农副产品流通是实现产品向商品转变的必然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我县在搞活农副产品流通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要继续把搞活农副产品流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要按照“组有大户、村有队伍、县有集团、行业有协会”的要求,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行业协会,推动农副产品流通。要加强“兴农网”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农民上网推介本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发展网上营销,扩大流通范围,提高流通效率。要着力优化农副产品流通环境,搞好绿色通道建设,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确保客商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是要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重点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良种应用、轻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技术。二是加强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中心的农产品质量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确保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认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做到村村有科技带头人,户户有科技明白人。

下载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小康进程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小康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民族贫因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民族贫困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全......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大全

    文章标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

    增加农民收入 文档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 内容摘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回良玉: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回良玉: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