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城市公交车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城市公交车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4月12日,市政协副主席陶承德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公交车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公交线路首末站、公交公司总部、公交卡充值点、新开通的千秋大道等,听取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公交公司负责人的通报并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把优先发展公交作为缓解市民“出行难”,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并把公交发展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实行了公交线路开辟、站点设置、票价确定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2006年11月20日,由深圳市新国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我市城市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管理由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负责(简称公交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04台(均为空调车),已开通市内公交线路8条,营运线路总长度达83.6公里,拥有员工199名,建有集维修、停车、员工食宿、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基地一座,调度中心8个。自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以来,公交公司不断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的压力。
1、运行线网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建道路的增多,公交公司不断投放车辆、增开线路,市内公交线路从开通初期的1路、2路两条公交线路,增加到现在的8条。同时为确保市区中学学生上放学安全,开通了学生专车,每天安排30台公交车专门接送晚自习学生。公交车的开通解决了市民出行车辆少、车况差、价格高的问题,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比例明显上升。
2、运行时间适时延长。公交公司根据夏、冬季节气变化,适时调整运行时间。夏季(3月—9月)首班5:50,末班20:30;冬季(10月—次年2月)首班6:00,末班19:30。
3、运行价格持续优惠。几年来,公交公司严格按照政府指导定价,一直实行每人每次乘车1元票价,坚持发放每月50元学生月票和每月60元成人公交月票。先后实行了伤残革命军人凭军人残疾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和7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共发放免费乘车卡4000余张。每年高考期间,全市所有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深得市民称赞。
4、运行服务逐年提升。五年多来,公交公司切实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开展“文明公交线路”和“城市公交之星”的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公交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公司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多次被集团公司、市文明委、市直党工委、城管执法局表彰奖励。省、滁州市和我市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了驾驶员陈德萍的先进事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几年来,城市公交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但城市公交运行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严重缺乏。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急需建设,除经济开发区以外,东门、南门、北门的公交首末站均无安全停车场所,尤其是天长中学停车场,每天共有4条线路60余辆车从此发车,夜间停车达80余台。车辆的维修保养也在占道搭建的工棚内完成,司机食堂、调度室、点钞中心、办公室沿天中围墙搭建。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永福东路开通在即,这个综合性临时停靠点将会严重影响交通,必须全部迁移。公交车在路边违章停靠和调头,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保障按时发车,还时常阻碍道路交通,公交车在路面上违章停车、调头,曾发生多次交通事故。
2、公交车辆严重老化。由于公交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行,车辆老化严重,有的尾气排放超标,排气管黑烟不断,有的车厢锈迹斑斑,尘迹点点,且车内外商业广告既多且滥,有损城市形象,经常被市民投诉。目前,公交公司有近60台公交车急需更新。
3、驾驶人员缺乏。目前,我市公交车虽然较滁州市其他县市公交车运行时间长1个多小时,但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但目前公交公司只有驾驶员156名,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线路覆盖面不到位。目前,我市城市路网框架不断扩大,城区新建道路不断增多,但部分道路尚未开通公交车,存在盲区,线路覆盖不全,如南市区千秋大道等。
5、公交服务尚未到位。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市城管执法局和公交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但仍有少数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乘客的询问不耐烦、停靠车辆不规范、随意猛揿喇叭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1、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第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为实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第二,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的公益事业属性,制定优惠政策,逐年增加对公交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合理的公共财政补贴与价格优惠机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2、逐步提高公交司乘人员待遇。要加大投入,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公交企业要保证驾驶员的“三险一金”。为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可以设立节油奖、安全奖和服务奖,每月安全行驶、无投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在生活保障方面,建设专门的休息室,配备吸烟室、食堂等设施,切实解决公交车驾驶员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提高城市公交车服务质量。第一,要加强车辆的检查和维修以及新车的投放力度,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引进清洁能源的车辆,使公交车更加安全和环保。第二,加强公交车清洁。公交车至少要做到每天清洁一次,在首末站等候发车时,司乘人员要及时对车内垃圾进行清扫。第三,对车身、车厢及站台内的商业广告进行清理,加以规范,给线路标志图、公益广告以及介绍天长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留出足够的空间,以营造和谐、温馨、文明、舒适的公交出行环境。
4、优化公交线网,延长服务时间。公交公司应采纳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增加公交线路,逐步更新已经老化的公交车,有计划地购置新车。根据市民要求,适当延长公交车服务时间(夏季和冬季运行时间各延长一小时。即:夏季末班车调整为21:30,冬季末班车调整为20:30),增加上放学和上下班时段公交运行班次。
5、加强城市公交行业的监管。设立公交服务监督电话,建立公交违章投诉机制,配备专人处理市民投诉和失物招领。广泛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乱停、抢道、该停不停、违规、违章行为以及不文明乘客予以曝光。
第二篇:关于我市城市公交车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4月12日,市政协副主席陶承德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公交车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公交线路首末站、公交公司总部、公交卡充值点、新开通的千秋大道等,听取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公交公司负责人的通报并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把优先发展公交作为缓解市民“出行难”,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并把公交发展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实行了公交线路开辟、站点设置、票价确定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2006年11月20日,由深圳市新国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我市城市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管理由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负责(简称公交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04台(均为空调车),已开通市内公交线路8条,营运线路总长度达83.6公里,拥有员工199名,建有集维修、停车、员工食宿、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基地一座,调度中心8个。自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以来,公交公司不断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的压力。
1、运行线网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建道路的增多,公交公司不断投放车辆、增开线路,市内公交线路从开通初期的1路、2路两条公交线路,增加到现在的8条。同时为确保市区中学学生上放学安全,开通了学生专车,每天安排30台公交车专门接送晚自习学生。公交车的开通解决了市民出行车辆少、车况差、价格高的问题,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比例明显上升。
2、运行时间适时延长。公交公司根据夏、冬季节气变化,适时调整运行时间。夏季(3月—9月)首班5:50,末班20:30;冬季(10月—次年2月)首班6:00,末班19:30。
3、运行价格持续优惠。几年来,公交公司严格按照政府指导定价,一直实行每人每次乘车1元票价,坚持发放每月50元学生月票和每月60元成人公交月票。先后实行了伤残革命军人凭军人残疾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和7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共发放免费乘车卡4000余张。每年高考期间,全市所有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深得市民称赞。
4、运行服务逐年提升。五年多来,公交公司切实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开展“文明公交线路”和“城市公交之星”的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公交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公司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多次被集团公司、市文明委、市直党工委、城管执法局表彰奖励。省、滁州市和我市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了驾驶员陈德萍的先进事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几年来,城市公交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但城市公交运行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严重缺乏。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急需建设,除经济开发区以外,东门、南门、北门的公交首末站均无安全停车场所,尤其是天长中学停车场,每天共有4条线路60余辆车从此发车,夜间停车达80余台。车辆的维修保养也在占道搭建的工棚内完成,司机食堂、调度室、点钞中心、办公室沿天中围墙搭建。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永福东路开通在即,这个综合性临时停靠点将会严重影响交通,必须全部迁移。公交车在路边违章停靠和调头,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保障按时发车,还时常阻碍道路交通,公交车在路面上违章停车、调头,曾发生多次交通事故。
2、公交车辆严重老化。由于公交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行,车辆老化严重,有的尾气排放超标,排气管黑烟不断,有的车厢锈迹斑斑,尘迹点点,且车内外商业广告既多且滥,有损城市形象,经常被市民投诉。目前,公交公司有近60台公交车急需更新。
3、驾驶人员缺乏。目前,我市公交车虽然较滁州市其他县市公交车运行时间长1个多小时,但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但目前公交公司只有驾驶员156名,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线路覆盖面不到位。目前,我市城市路网框架不断扩大,城区新建道路不断增多,但部分道路尚未开通公交车,存在盲区,线路覆盖不全,如南市区千秋大道等。
5、公交服务尚未到位。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市城管执法局和公交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但仍有少数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乘客的询问不耐烦、停靠车辆不规范、随意猛揿喇叭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1、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第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为实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第二,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的公益事业属性,制定优惠政策,逐年增加对公交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合理的公共财政补贴与价格优惠机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2、逐步提高公交司乘人员待遇。要加大投入,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公交企业要保证驾驶员的“三险一金”。为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可以设立节油奖、安全奖和服务奖,每月安全行驶、无投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在生活保障方面,建设专门的休息室,配备吸烟室、食堂等设施,切实解决公交车驾驶员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提高城市公交车服务质量。第一,要加强车辆的检查和维修以及新车的投放力度,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引进清洁能源的车辆,使公交车更加安全和环保。第二,加强公交车清洁。公交车至少要做到每天清洁一次,在首末站等候发车时,司乘人员要及时对车内垃圾进行清扫。第三,对车身、车厢及站台内的商业广告进行清理,加以规范,给线路标志图、公益广告以及介绍天长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留出足够的空间,以营造和谐、温馨、文明、舒适的公交出行环境。
4、优化公交线网,延长服务时间。公交公司应采纳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增加公交线路,逐步更新已经老化的公交车,有计划地购置新车。根据市民要求,适当延长公交车服务时间(夏季和冬季运行时间各延长一小时。即:夏季末班车调整为21:30,冬季末班车调整为20:30),增加上放学和上下班时段公交运行班次。
5、加强城市公交行业的监管。设立公交服务监督电话,建立公交违章投诉机制,配备专人处理市民投诉和失物招领。广泛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乱停、抢道、该停不停、违规、违章行为以及不文明乘客予以曝光。
第三篇: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5月3日,县人大组织南宾镇部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公交车、出租车经营者以及驾驶员进行了座谈。随后,组织代表个人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暗访体验。5月10日,又组织市、县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了石柱互邦公司、渝运集团石柱分公司两家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并召开了座谈会。代表们肯定了近年来我县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今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发生的积极变化,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意见。
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坚持公益为民的改革方向,以有序竞争、方便群众为原则,成功取缔人力三轮车,规范客运摩托车,初步形成以公交车为主、出租车为辅的常规公共交通体系。现有公共交通运营企业2家,即渝运集团石柱分公司和石柱互邦公司。开通公交线路8条,拥有公交车55台(其中23台按公交车许可、32台按班车许可),万人拥有量达到5台;出租车100台(其中公司自营32台、挂靠承包经营68台),万人拥有量达到9辆。拥有公共交通座位数2332座,其中公交车1832座,出租车500座。公交车日均行驶里程5981公里,日均实载率43.7%,日均载客量2.7万人次,覆盖城区及周边三河、下路场镇。出租车日均行驶里程370公里,日均实载里程210公里,平均里程利用率56%,日均载客量达2.1万人次。
(一)各级高度重视,公交意识明显增强。一是县政府将城乡客运一体化列入议事日程,提出“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公交车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差到好。二是县交委制定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09—2012年)》,对公交线路、运力、站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合理规划。三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老百姓出行难、“打的难”等民生问题,今年以来,先后安排县发改委、县政府办两次对县城出租车营运现状进行调研,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县财政在相对拮据的情况下,对公交车进行了一定补贴。
(二)规范市场秩序,城市形象有效提升。一是成功取缔人力三轮车,改上车一元的环城车为打表计价的出租车,新增公交线路和车辆,有效改变传统、落后的出行方式。二是规范投放渠道。适时开展城市交通实载率调查,掌握市场供需和出行需求,并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为新增投放城市交通经营指标提供依据。三是严格市场准入。按照《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严把企业资质关、车辆技术关和从业资格关。随着公交车和出租车的逐步投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群众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安全得到保障,城市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设施建设,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大力推进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公交站台、停靠点112处,其中港湾式站台3处,每个站点都完善了公交线路指示牌,方便群众乘车。二是新增县城至三河、县城至下路两条公交线路,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带动城周乡镇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制定公交站场布局规划,拟建城东、下路和三河公交客运站场,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四)加强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一是采取特许经营制度,与企业签定合同,明确企业责任、权利与义务,明确政府监管责任,防止无序竞争,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二是督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学习培训等相关制度,搞好从业人员培训,建立车辆管理档案、台账,采用GpS对车辆和驾驶员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未发生出租汽车、公交车盗抢等治安刑事案件,连续七年未发生死亡交通事故。公交车、出租车文明服务、诚信经营已逐步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升,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五)加大执法力度,部门监管不断强化。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门举报投诉电话,健全安全服务质量考核、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目标承诺考核机制,利用GpS监管平台,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二是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从今年4月16日起,联合交通、物价、公安等部门和经营企业,在玉音广场、三妹酒楼、桥头场等设立固定或流动稽查点,开展“惩违规、除陋习、树文明”专项整治行动,现已取得初步成效,乱打组合、乱收费等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乘客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城市公共交通起点低、起步晚,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与群众的要求都还有一定差距,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部门监管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一)规划建设滞后,缺乏科学指导。一是没有制订专门的城市公交发展规划,仅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09—2012年)》中有所提及。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城区道路缺乏系统专业规划,路网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不清,城区许多道路狭窄,难以形成合理畅通的道路网络,造成巨大行车压力。三是县城停车场建设滞后,现有停车位与城区日益增加的车辆矛盾突出,市政部门在部分路段设置临时停车位,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停车难,但对这些路段的通行、通畅造成压力。四是公交停靠点设置简陋、落后,且损毁严重,市民候车环境差。缺乏专门的公交换乘枢纽站,公交车、出租车难以到边停靠,有时只能在公路上调头,严重阻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
(二)管理方式落后,结构不尽合理。一是经营主体相对分散,影响行业良性发展。以出租车为例,目前拥有的100台出租车中有68台为挂靠承包经营,不利于开展管理和培训,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二是公交车、出租车数量配置和公交路线、站点设置不尽合理,公交资源配置、运力调配、线网布局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公交车和出租车数量偏少,发车密度低,群众候车时间长,反映强烈;到殡仪馆、高中城等地的班车数量少、收车时间早,无法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三是管理落后,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公交公司内部运行调度不合理,乘客、车辆、道路和站场设施之间不能信息共享。同时,由于红绿灯位置、转换时限等设置不尽合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牛石嵌、街心花园等堵点较多,导致公共交通运行不畅,准点率低,市民换乘不方便,满意度低。
(三)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投入不足。一是公交车线路里程长,经营成本高,经营压力大。目前,运行线路最长达12公里,除公交206线路外,其余线路票价均为1元。公交201、202、203、205、206线均为城乡线,上午7-10点、下午5-6点高峰时段车辆实载率高,其他时段实载率均不足,有的班次甚至只乘坐几个人,几条线路均以起点到终点运输为主,中途上下乘客较少,经营收益偏低。二是燃油价格、人员工资、维修成本等不断上涨,仅燃油就占整个公交车营收的42%,导致企业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三是政府未建立长效补贴机制。公交企业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执行低票价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及政策性亏损,主要由企业自身消化,经营压力大。到目前,县城免费乘坐公交的人群7000多人,政府每人每月只补贴了1.7元,其余由企业承担,难以消化。
(四)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一是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以出租车驾驶员为例,我县目前经培训考试具备出租车从业资格的有504人,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的318人,占63%,具有高中文化的186人,占37%,专科及以上文化的为零。二是专业技能不高。所有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除进行入门式的专业培训和三年一次的再教育培训外,后续培训以安全例会代训为主,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较少,且实效性不强,培训效果不够明显。三是由于企业效益不高,员工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从业人员流动性强,导致培训不及时、不到位,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乘客满意度偏低。
(五)整治力度不够,陋习尚未根治。从4月16日开始启动的专项整治活动,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显现。一是专项整治的氛围还不太浓,尚未形成强大合力。各种新闻媒体未及时跟进、及时曝光,人民群众知晓度不高。二是专项整治的措施尚未完全落到实处。如没有将出租车价目表及“12358”举报电话统一粘贴于每台出租车的醒目位置,没有建立出租车机打发票制度,没有完全执行组合乘车按60%计价的规定,等等。由于对公交车辆违规行为缺乏有效震慑,导致强打组合、乱收费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建议意见
(一)加强规划,确保有章可循。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认真组织编制全县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对全县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以城乡客运一体化为核心,确定全县交通发展战略,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二是按照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编制城乡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确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相关技术经济政策,明确各类公共交通方式的结构比例、站场布局与配套基础设施的用地规模、建设时序,充分考虑城市公交对农村的辐射,努力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三是新建居住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新建、改扩建道路等工程项目,要同步建设公交场站、停车场等公交设施,并同步交付使用,对未按规定进行配套建设的,不得验收交付使用,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要性。一是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和法规,及时宣传安全出行、文明乘车、服务至上的新风尚、新形象,及时宣传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的新举措、新动向。二是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改变日常出行方式,主动乘坐公交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城市公交打造成为对外宣传石柱的有力“名片”。三是着力抓好专项整治活动期间的宣传工作。及时对严重违反《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的行为进行曝光披露,提高执法的震慑力;同时大力宣传公交车、出租车营运规定,提高乘客知晓率,自觉维护合法权益。
(三)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公共交通作为公益性事业,低票价决定了营运企业微利或亏损,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对营运企业的专项补贴。一是将城乡公共交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二是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要重点用于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设。三是对公共交通停车场站等建设项目、车辆和设施设备的配置、更新等,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四是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要进行评估,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共交通运价,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提高公共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五是对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贴。六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投资,增强企业活力,充分挖掘公共交通自身的发展潜力。
(四)加快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一是加快推进加气站建设,降低运营成本,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清洁、环保、充足的能源。二是增加公交运力,完善公交网络。在组织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适时投放公交车和出租车,逐步达到同类区县城区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出租车11-19辆的水平,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按照“着力提高线网密度和通达深度,中心区域减少重复线路,边缘地区扩大公交覆盖”的思路,根据城市发展、小区建设和人口分布,针对中小学、客运站、殡仪馆等公共场所不同时段的人流量,及时增加公交线路,加密公交车次,逐步建立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三是加快推进城东公交客运站场和新城区、火车站站前大道等开发区停车场建设,在主干道建设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台、候车亭等设施,努力使公交综合停车场、公交首末(枢纽)站和公交候车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五)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和行业化监管”的发展思路,整合经营主体,实行一体化经营。一是积极推进“公车公营”,不得以承包、租赁、挂靠、合作等方式变相转让经营权,由企业统一经营管理车辆,并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和安全管理责任,切实改变秩序乱、服务差、效益低的现状。二是进一步落实城乡公共交通的安全监管责任,理顺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大公交安全的投入和执法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规范科学的考核办法,严格奖惩机制,使有限的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四是建立和完善公交智能化管理指挥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运用高科技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指挥调度,方便广大乘客出行,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五是强化培训和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安全、业务、道德、诚信等各方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六是加强公共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线路、文明车组”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六)强化执法,履行监管职能。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和指导,整治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及各类违章经营行为。特别是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要借鉴重庆市主城区近期开展的出租车行业“惩违规、除陋习、树文明”专项行动的有效做法,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黄色预警库和黑名单库,采用定时、不定时等方式进行明察暗访,重点对不打表计价、乱收费、强打组合、拒载、甩客等违法行为,以及穿背心、打赤膊、使用车载对讲机聊天、讲粗话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对所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一律按有关规定的上限执行,该扣分的坚决扣分,该整改的必须整改到位后重新上岗,该吊销从业资格的坚决吊销。对所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全方位曝光,提高执法震慑力和群众知晓度。
第四篇:水库运行管理调研报告
水库运行管理调研报告
经过多年治理,乡水库管理水平大为提高,水库安全隐患逐一排除,水库水质大为改善,但当前由于部分水库承包合同难以解除,坝体建设存在短板,水库运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我乡小(二)型及以上水库的现状。
目前我乡小(二)型及以上水库共有17座,其中1座小(一)型水库——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其中村委2座,村委1座,村委5座,村委3座,村委2座,村委3座,有5座水库解除了养殖承包合同,12座水库尚未解除,其中聚域面积较大的有大8座,经过改造的水库有16座,1座水库已经进行招投标,今年将进行维修,其中建设标准高的水库有2座。每个水库都配备了水库安全管理员,但水库属乡所有的水库,安全管理员没有管理工资,只有维养费用2万元左右,16座小(二)型水库每年有5000安全管理员工资,另有5000元的维养经费。安全管理员中,有贫困户8人,其他都为村干部兼任。
二、当前我乡水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管理方面:1、大多水库仍然没有解除合同。
从2015年开始,我乡加强各水库运行管理,每个水库都配备了安全管理员,当时每人每年700元的工资,同时为了保持一湖清水,当时开展了解除合同行动,有部分水库承包合同得到解除,但大部分水库只是签订了《补充协议》,合同到期不得续包、转包,不得投料养殖等,没有解除合同。2、安全管理员素质及责任意识有待提高。2018年,水库安全管理员工资提高至5000元,并增加了5000元的维养经费,当前工资虽然提高了,但管理质量并没有到位,部分水库安全管理员的职责并没有提高至相应的高度,只是在暴雨天进行上堤查看,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有8户贫困户列为安全管理员,但仍然没有管理到位,有的由各村村干部兼任安全管理员,大部分村干部尽职尽责,但部分村干部安全管理员常年在外,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没有履行应有的职责。3、乡村组干部责任方面。虽然我乡将水库责任下文落实到了乡村组干部,但大多只是在汛期会上堤巡查,平时极少巡查,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有的水库虽然名义上属于村委,但仍然被部分强人所占,养鱼甚至养鸭等。(二)大坝安全方面。
1、大多数水库建设标准不高,存在一些隐患。全乡小(二)型及以上水库,除水库、焦坑水库、二都水库投入了较多资金进行建设外,其他水库都只是投入30万元左右资金进行建设,相对来说,建设标准较低,有的甚至存在险情,比如:李家陂水库,库容量接近小(一)型标准,但也只是进行了平斜管及坝体建设,大坝较长,没有进行反滤层建设,今年才完成了溢洪道建设;月宫山水库由于内坝塌陷,存在一定险情,李家陂水库、坳上水库、大山水库溢洪道出水量大,极易出现险情,胡竹坑水库、二都水库都存在坝底渗漏,生富水库至今不能通车,也将影响抢险。今年上半年,我乡每座水库都配备了卵石、块石、木桩等抢险物质,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安排抢险,但也存在偷盗现象。今年天气反常,水库运行经历了重大考验,今年年初至7月,雨水过多,导致所有水库溢洪道出水,有的甚至出现险情,但7月-10月,没有下一场大雨,导致现在大部分作物出现旱情,部分农田受灾。2、坝底渠道有待维修。由于维修资金主要用于大坝建设,对坝底渠道没有专门的维修资金,导致当前水库放水出现浪费水的情况严重,因此急需安排资金进行坝底水系渠道维修。(三)水质管理方面。
1、仍然存在养殖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乡各水库的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将所有水库旁边的猪场全部拆除,没有了粪污的污染,今年开始严禁所有小(二)型水库养殖鸭子,虽然有部分复养现象,但也全部进行了清理。有部分水库进行了人放天养,水质清澈,但大部分水库仍然没有解除承包合同,有的仍然在进行投料养殖、增氧机养殖等行为,导致水库水质绿藻化。2、部分水库水质仍不达标。有的虽然没有养殖行为,但由于前几年养殖的影响,水质仍然不能达到Ⅲ类水质要求。水库周边环境有污水,导致水质受影响,例如塘坑水库、李家陂水库等。有个别解除合同的水库仍存在个人强制放养鱼的现象,水质也受到影响。三、我乡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一)水库配备设施老化,维护不足。
由于我乡大部分的水库兴建的年限较长,水库相应的配备设施已经老化,虽然五六年前进行了维修,但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生产需求。大部分老化的水库都没有安装现代水利检测装置,当发生洪水、潮汛等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相应设备导致无法立刻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小型水库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会使得水库维护不足,各种水库渠道堵塞、漏洞、设备操作失灵等问题一一出现,水库的功能和安全性能会逐步丧失,严重的会出现水库险情的不良局面,甚至发生溃坝风险。
(二)水库管理费用不够,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水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田的灌溉,现在提高解除承包合同,水库功能是公益性,造成了水库管理费用必须依靠上级拨款的尴尬局面,不少水库遭到自然灾害的的摧残过后却得不到维修,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只有下拨至村委及安全管理员费用,乡镇一级没有费用,安全管理员没有进行相关培训,个别安全管理人员仍然存在老思想,认为几十年都没有倒,现在维修好了更不可能倒掉,只注重防汛时候检查,平时没有进行巡查,因此没有按照上级的要求加强管理。
(三)水库管理体制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乡水库主要由村委对水库管理,村干部及水库安全管理员进行负责,驻村干部进行督查等,水库有没有问题全凭人员的责任意识,有的即使发现水库问题也不进行及时的汇报,水库运行情况无法获知,也就无法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当洪水等突发灾害来临时,将出现严重后果;我乡当前的水库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职业素质相对较低,目前只有聂华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余2人没有专业知识,导致专业人员不足的窘境。
(四)水库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水库水质与水库四周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我乡的水库管理缺乏对四周生态环境的进行管理,比如有的水库周边全是农田,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流入水库等,因此水库的水质经常不达标,部分地区水库排水质量不达标进而造成水污染,影响水生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五)养殖承包合同不能有效解除
当前大多水库仍然存在承包养殖行为,以前签订合同期长,大多在20年左右,虽然做了不少工作,解除合同主要依靠个人自愿行为,如要强制执行,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操作,需要有执法权的部门配合,也要搜集需要大量的证据。有的利用水面偷养鸭子行为等,又严重污染水质。
四、提高水库运行管理水平的对策。
从我乡水库运行管理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为保证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从各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水库管理运行水平,促使水库正常运行。
(一)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水库管理水平
针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首先明确安全责任主体,落实“四个责任”制度,可以采取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模式,乡、村、组干部同时负责,落实追究责任制;其次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危险防范的意识,定期给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水库安全员的管理考核,加大水库运行安全的管理力度,配备一些责任心强的人员,对责任心不强的人员进行替换,切实负起水库安全管理的责任。在对水库的巡视和巡查上,提高质量,对水位要进行实时监测,特别是在下雨频繁,雨量大的时节需要时刻关注,定时对水库进行全面检查,以预防隐患,对于有的工程实施的不到位,未达到标准的,要重新规划和维修,确保质量。
(二)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高标准水库设施。
各村的水库因历史原因存在建设标准低,部分设施老化等现象,对有隐患标准的水库,需要争取资金排除险情等。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把资金要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上,如设备的修理和设施的加固等。加强大坝底部渠道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今年及今后,要及时利用水库标准化资金,将所有水库溢洪道、坝体及坝底等安装摄像头,从而可以在办公室对全乡各水库实时查看。
(三)加强执法力度,落实水库法规执行。
建立健全水库调度运行计划和方案,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工程的巡查检查,各设施的维修养护,安全蓄水,事故报告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按照严格的规范制度来进行管理。当前上级也出台了不少法规,特别是我市出台了《水库水质保护条例》等,但问题出在执行上,但平时只靠乡村干部做思想工作,禁止养殖等污染行为,有的很难奏效。因此,解除合同需要加强与执法部门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需要搜集证据,进行强制执法。
(四)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
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水库运行管理的水平,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我乡将举行水利安全管理员培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同时,安排我乡水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技能培训,加强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水库检查,建立日常管理机制。
对水库建立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的制度,组织各村人员检查水库,对各种不作为情况进行曝光,学习先进,鞭策后进,督查他们加强整改,同时将检查情况列入年终考核,作为村委年终评分依据,同时对出现问题的水库,扣减工作经费及工资标准。加强对水库水质的检测,增强对水污染的管理,严禁水库养殖行为;对水库四周加强管理,严禁养殖行为,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留住一湖清水。加强对村委及水库安全管理员的考核,完善奖惩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以此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水库运行管理水平。(六)加强水库调度力度,做到有令必行。
当前由于水库养殖了鱼,承包者认为,这水库的水由他们进行调试,而没有认识到水库公益性的特性,因此在防汛期间,只要溢洪道出水就拼命拦网,阻碍行洪,有的甚至抬高溢洪道,但在抗旱期间,又阻碍放水抗旱,认为放水会导致缺氧死鱼,损害自身利益。对水库承包者维护自身利益而置公共利益不顾的行为必须进行制止,必须做到有令必行,如仍然顽抗,由公安部门介入调查。第五篇: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4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
如2005年10月3日,我县南安镇新安村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二、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字统计,违法犯罪案件当中,流动人口占70%之多。当前流动人口在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管理体制不畅。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侧重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或做协调工作,没有真正投入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和调动用人单位的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基层组织缺乏信息沟通、制度约束、责任追究机制,无法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从而造成流
动人口管理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具体管理的现状。
(二)协作配合不顺。从近年来的工作看,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相互脱节,流出地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流入地做好工作,往往暂住人口的发函均达到100%,但是回函却了了无几。特别是对一些在逃犯罪分子和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失去了抓捕时机,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雇用责任不明。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和个人不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对“谁管理、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置若罔闻,不如实呈报外来务工人员的底数,贪图方便,存有侥幸心理,随意留用“三无”人员等违反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比比皆是,极大地减弱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管理难度大。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缺乏自律约束。其中的不
少人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私人出租房、个体小旅店、建筑工地栖身。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难以经常巡查,而一些私人房东、个体老板见利忘义,有意庇护,使这些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给治安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
三、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正值流动人口流动高峰与刑事案件发案高峰的双高峰期,尽快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在确保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控能力,成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