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现状评析

时间:2019-05-13 11: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现状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现状评析》。

第一篇:银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现状评析

提要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特定的理念、原则、特点和方法,其融入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将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内外部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增强银行内部审计制度规范性和有效 性。我国银行业的内部审计是在传统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比照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在理念、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差距。在此情况下,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制度就十分必要和紧迫。

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在纵深推进,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已成为银行业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作为银行内部重要的控制管理环节,内部审计在银行内部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因而成为现代银行业公司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巴塞尔委员会即认为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对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必不可少,并在一系列文件中对完善银行业内部审计作出了规定。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对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提高公司治理及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展

从上世纪初以来,内部审计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内部审计经历了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到经营审计,再到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发展和演进。发展到现在,内部审计内涵已得到极大的丰富。现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已是一个涵盖监督、评价、咨询和服务等多领域的综合性控制管理体系。

为促进内部审计在增强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8月发布了《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对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任务、原则、运作以及监管当局与银行内部审计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明确指出,银行业内部审计应当遵循持续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权威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广泛性原则。银行业内部审计的范围除银行评价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开展财务审计的工作逐渐被外部审计承担,遵循法律和监管要求逐步由独立的法律和合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外,其他包括检查和评价内控体系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审查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审查管理和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银行业务;审查妥善保管资产的措施;审查与预期风险相关的银行资本评估系统;评价业务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测试各种交易及其内控程序的运行情况;审查应合规要求和政策程序执行要求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监测向监管当局提交报告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执行特别调查等。

二、健全银行业内部审计需要协调的关系

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特定的理念、原则、特点和方法,其融入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将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内外部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增强银行内部审计制度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控制和监督的范畴,但由于其目标定位于银行价值最大化,其职责更是属于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内部审计就与公司治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良好运作的重要保证,完善的公司治理也为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明确指出,“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审计和独立的外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它能促进银行管理层与银行监管当局之间形成高效协作的工作关系”,该文件中关于银行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有效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建立清晰有效的内部审计报告机制、建立垂直独立的审计体系以及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监督等规定,本身也属于公司治理的内容。[!--empirenews.page--]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内部审计的两项重要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包括目标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个人客观性以及独立考评等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内审部门能够不受任何干涉地履行职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独立不是孤立,更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要与树立审计权威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树立审计权威要求银行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赋予内审部门相应的职权。一般来看,既然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内审部门可以通过首席审计官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目前,美国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国际先进银行以及国内上市商业银行均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直接负责领导和组织全行的审计工作,以此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有机结合。

(三)风险审计与合规审计

如前所述,现代内部审计特别强调风险审计的理念,要求内部审计关注组织风险控制状况,帮助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满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交流、监督制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但应当指出的是,引入风险审计理念并不等于放弃合规审计,关注合规控制仍然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对于银行业显得更为重要。实践中,合规控制问题的确常常是银行业风险的根源,实践中许多银行风险和损失都直接是违规操作造成的。如在巴林银行事件中,表面上巴林银行是因期货市场走势的非预期变化(市场风险)而发生了巨额亏损,但事实上,期货交易主管里森非法累积巨额日经指数期货敞口、擅自开设结算账户以及伪造客户交易掩盖期货交易的巨额亏损则是英国这家老牌银行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合规控制也应当是银行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对象。

(四)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

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本质上都是银行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方法,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合理使用控制资源十分重要。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指出,有效的内部审计是银行监管当局有价值的内控质量信息来源;监管当局应当对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应定期同银行内审部门共同讨论识别风险的领域、已采用的措施等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离开审计岗位时,银行管理层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监管当局,监管当局要与审计部门负责人座谈。除巴塞尔委员会外,许多国家也对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规定。如:美国监管当局规定,监管人员有权对银行内审部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人员应评价内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范围;德国联邦银行监管局规定,银行应至少每年一次向监管部门报告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整改措施,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缺陷更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五)内部审计的自查与外包

尽管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非常重要,但并非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都一定要银行自查。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监管当局都规定,对于规模和风险程度较小的银行,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全职内审部门不经济,则可以外包给外部审计师;对于大型银行和从事复杂业务的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则应由常设的内审部门来完成。内部审计外包一方面可以使银行获得缺乏的特殊专业技术和知识,使银行完成其不能胜任的审计工作;但另一方面,外包也可能给银行带来失去对审计活动的控制、信息泄露、成本增加等负面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减弱监管当局对审计工作的监管。因此,在处理内部审计自查与外包关系时需要掌握好“度”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内部审计工作是否外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都应对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审计适当、高效运行负有最终责任。另外,即使在内部审计全部外包的情况下,监管当局所有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仍然是适用的。[!--empirenews.page--]

(六)审计效果与审计资源

审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资源,包括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规范的审计制度等。现代银行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去完成,特别是具备IT、资金运营、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的专业化审计人才,以及综合素质较高、银行业务全面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实践中,国际先进银行都非常重视审计人才建设,并通过从业准入、培训或后续教育、内部岗位轮换等多种方式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根据美国银行业的抽样调查资料,银行业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的人员获得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或硕士学位,有90%的人员获得至少一个大学学位,每年计划交流12%~18%的审计人员到银行其他部门工作。另外,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还需要建立规范的审计质量保证、评价与改进制度,这一保证制度体系应覆盖银行全部的审计活动。

三、对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思考

我国银行业的内部审计是在传统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比照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在理念、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去年以来开展的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中暴露出的大量问题,也表明银行业内部审计还未起到应有的控制和监督作用。在此情况下,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审计的组织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加大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力度,但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没有完全得到保证,银行内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体系。从国际上看,各大银行都采取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集权化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建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而这也是我国银行业未来改革的方向。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内部审计对银行内控体系还不能实现高效的监督、评价和治理,总的有效的审计力量不足,因而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改革不能够一蹴而就,应分步稳健推进,确保业务和人员平稳过渡,在确保审计独立性的同时,充分实现审计的有效性,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当前应加强合规职能建设,防范操作风险。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监控,进一步完善合规审计从

目前情况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为银行增加价值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还是查错纠弊的真实性审计和对照制度检查的合规性审计为主。银行的风险管理离不开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又是通过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来维护的。为此,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树立风险审计的理念,增强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评估职能,通过对银行管理行为、资产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在全面把握被审计主体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和频率,集中力量对高风险领域进行控制和管理,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另外,内部审计还要对新政策、新程序、新系统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在内部控制系统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empirenews.page--]

(三)明确内部审计的范围和方法,确保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

我国银行业应借鉴国际最新发展,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在健全事后检查的基础之上加强风险的事前分析和事中监控,充分履行内部审计的咨询和服务职能。内部审计要确保银行内部的高效运作,保证业务记录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力争实现符合银行法规和内部政策与程序的内部控制总体要求,提高审计评估机构设置与业务运作的有效性,并突出授权的控制、分类的控制、陈述和评估控制、保护资产和信息的控制以及业务处理的控制等。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立审计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着内部审计资源缺乏的状况。为此,我国银行业应当高度重视加快解决审计资源缺乏的状况。首先,各银行应根据本行业务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将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审计知识基础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部门中去,同时要抓好审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实行达标上岗制度,确保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应强化内部审计管理与控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审计责任制,促使审计人员增强纪律观念,增强职业道德;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审计人员的任职要求,对不合格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或交流。

第二篇:浅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

浅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

来源:考试大 【爱学习,爱考试大】 2008年1月17日

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健全内部审计体系,依据《公司法》、《审计法》和《银行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制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作用提出了监管要求。

一、《指引》是银行监管部门针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现状而出台的指导意见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内部审计也越来越受到银行董事会、经营管理层以及银行监管部门的重视,内部审计的地位有所提升,作用有所增强。但是,与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以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要求相比,与完善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标准相比,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在审计理念、组织体系、人员素质、审计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审计理念仍显落后

从国际上看,随着内部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查错纠弊转为更加关注组织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致力于为组织增加价值,推动组织实现其发展目标。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实践看,目前内部审计的重心仍是合规性审计,尤其是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尚无过多涉及。与国际先进做法相比,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多局限于传统的审计业务,显示出在审计理念方面的落后。

(二)组织体系尚不合理,报告路线不够合理,独立性、权威性尤为不足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建议,内部审计在组织上应该保持足够的独立性,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该给予内部审计足够的权力,理想情况下,首席审计执行官(CEA)在职能上对董事会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经营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即首席执行官CEO)报告工作。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看,在报告路线方面,即便是已经设立规范“三会”的银行,内部审计也大多是作为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经营管理层负责;从内部审计的体系看,目前大多数银行尚未建立起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只是作为内部稽核的重要力量向各级行长或分管副行长报告工作,对行长和分管副行长负责,内部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具体审计活动以及审计后的监督等方面都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的人力资源有待加强

随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作用的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活动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稽核确认,还包括为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而提供的咨询等各类服务。就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风险类型的日益复杂化,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跟踪、把握最近的业务知识,从而提供积极有效的确认和咨询等增值服务。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看,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有些机构由于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够,存在着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甚至存在“老弱病”现象。

(四)审计效果不甚理想

由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在审计理念、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审计效果不尽理想。以最近中行黑龙江分行发生的案件为例,在银行业开展了一年多的案件专项治理,尤其是中行黑龙江分行已经发生过高山案的情况下,在经历了多次内部自查的情况下,仍未能及时发现案件,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效果仍有待改进。

二、《指引》借鉴了国际上关于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予以了规范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银行业对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表示认可。在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银行监管部门此次出台的《指引》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进步:

(一)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

《指引》在第三条和第四条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保证国家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框架内促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营,增加价值,从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可以看出,《指引》上述规定是银行监管部门在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科学界定,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定义和目标在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具体化。

(二)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指引》开篇即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应当独立于经营管理,以风险为导向,确保客观公正”。为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指引》从内部审计体系、从业人员和报告路线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指引》第九条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审计预算、人员薪酬、主要负责人任免由董事会或其专门委员会决定。内部审计人员薪酬不低于本机构其他部门同职级人员平均水平”。相比以往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方面的原则性意见,《指引》的规定更为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切实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供了保障。此外,《指引》还特意强调,“内部审计部门可就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但不应直接参与或负责内部控制设计和经营管理决策与执行”,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不影响其自身的独立性。

(三)规定了内部审计的权限

在权限方面,《指引》规定了内部审计主要事项,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以制度形式明确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规定内部审计部门“有权列席或参加与内部审计部门职责有关的会议”,“有权及时、全面了解经营管理信息,并就有关问题向审计对象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质询、取证”,并赋予必要时直接向董事会直接汇报审计发现的权力、必要的处理建议权和处罚权等。

(四)规范了内部审计各主体的责任

《指引》指出,董事会负责建立和维护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董事会要对内部审计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负责批准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工作计划等,为独立、客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必要保障,并对审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根据董事会的授权组织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并应定期召开会议,按季向董事会报告审计工作情况,同时通报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制定内部审计程序,评价风险状况和管理情况,落实审计工作计划,开展后续审计,监督整改情况,对审计项目质量负责等。首席审计官(CEA)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好协调工作,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人报告审计工作情况,并对内部审计的整体质量负责。

(五)确定了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的报告与指导关系

《指引》表明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银行监管部门“管法人”的重要工作内容。《指引》从监管者的角度,提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的关系,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与中国银监会的沟通和报告制度”,并规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应向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的事项,确定了银行监管部门对相应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指导职能。

此外,《指引》还就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比例、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准则的要求等问题予以了规范。

三、以贯彻实施《指引》为契机,加强和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作用

《指引》借鉴了国际上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针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监管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以贯彻实施《指引》为契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指引》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实施细则,并根据要求报银行监管部门备案。借鉴与吸收并重,转变传统上关于内部审计的观念,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的效果,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帮助所属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其目标。要建立和完善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系统,提高内部审计的手段,加强科技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非现场内部审计监测体系及内部审计操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严格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2、要切实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建立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任职资格,通过CIA等资格考试、聘请专家培训等方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联系,考虑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协会,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水平。

3、完善和改进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的关系。按照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者与审计师的关系》的表述,除了内部审计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向银行监管部门报告外,银行监管部门也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工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来确定是否采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纳内部审计的结果。在银行监管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银行监管部门通常与内部审计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二者会定期进行磋商,比如,香港金管局定期举行包括银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内的三方会议,借助内部审计的成果实施风险为本的银行监管,大大地提高了银行监管的效率。《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部门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工作,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也将加强。今后,银行监管部门与银行内部审计应逐步探索、创新和完善双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督的双重作用,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来

第三篇: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审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规范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重要措施。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践提出切实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由来已久,随着社会化再生产的开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现代西方内部审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位的财务和会计问题,其工作范围已经延伸到经济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内部审计活动广泛深入地发展,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等一直处在演变之中,它推动了内部审计实务科学理性地向前发展。但在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亟待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人们通常认为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不存在成本费用核算,更无营业活动,因此,没有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内部结果便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相关法规贯彻不及时,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内审工作的法定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事业单位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事业单位现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改、废滞后于事业单位形势发展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是内部审计业内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是国家审计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规章制度。另外,审计制度要有前瞻性、保持稳定性,但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予以修订或补充,因其针对建设期间的项目管理带有局限性,已不适应现在及未来的工程相关审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此类审计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保留成功经验部分、去除不适用内容、增加审计管理新理念。及时对现行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修订、增补的工作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够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大都是单位的内设机构,基本上都处于管理层之下,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和相关人员利益的制约,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都得不到保障。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审计能否客观,公正及权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但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总体偏低,据统计部门对几个大城市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调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是财会出身,甚至有些还未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加之我国内审准则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还有一些法律空白,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工作的科学、严谨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法律风险。

(五)内部审计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目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总体目标而展开,并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具有极强的可行性。现实往往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从而使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有些事业单位也制定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解析,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常常流于形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建议

(一)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事业单位,熟悉单位的关键实际情况和不足,因此,其审计工作相对于国家审计部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效果也更显着。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在国家审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审计工作,这是对国家审计的重要补充。

(二)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保证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是内审部门的重要特点,也是保证其工作客观性的重要基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比在设置上应具有较高的地位,对其他职能部门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其审计工作应在事业单位第一负责人带领下进行,审计部门对其负责并直接汇报工作内容;其二,负责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应具有的独立性。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作用。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就尤为重要,这一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应加强内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倡继续教育,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知识,还要熟练其他相关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第二,鼓励审计人员通过工作实践,及时总结内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审计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的能力;第三,进一步完善审计队伍的招聘制度,实行执证上岗,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使审计工作队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第四,还应加强内审人员政治素质教育,树立内部审计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使其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责任心,高度的事业心、良好品质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明确内审工作的职责和目标

内部审计工作要围绕本单位的总体目标而进行,将改善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为目的,要深刻领会到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监督是手段,其本质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

(五)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内部审计部门也要依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促进内审规范化建设。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定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六)实现审计现代化,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可行,该技术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主要手段。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运用既提高了审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也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成本;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可帮助审计人员扩展审计的范围,扩展至其他媒介;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具有相当大的机动灵活性。可见,计算机在一位审计人员的控制下就能对会计事项进行全面、迅速、经济、有效的分析。

第四篇:审计---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

浅 谈 内 部 审 计 现 状 与 发 展

寺 河 矿 二 号 井

财 务 科

段楠

浅谈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历经20年探索实践的内部审计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课题。本文对我国实施内部审计的社会现状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搞好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健词:内部审计 问题 思考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行为,它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内部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根据审计业务需要,分别设立审计机构或配备审计人员。1985年12月,审计署颁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大都建立了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近年来,内审机构根据《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努力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于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作用日益明显,除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外,绩效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基本建设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逐步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

据统计,全国现有内审机构8万多个,从业人员20多万人,每年完成内审项目50万个左右,每年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提高效益所创价值近1000亿元。在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遏制腐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实施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内审工作,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都面临一些共同的困难,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内部审计监督法律制度不尽完善,法律层次偏低。由于内部审计散建于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没有统一的主管部门,因而不能纳人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程序。在行业自律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事务只能由审计署代行管理职能。因此,它的法律地位也只能由审计署代行拟定内部审计法规,提交国务院审议通过后,形成国务院级的行政条例。与政府审计的《审计法》和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相比,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法律层次明显偏低。

2、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作用难以发挥。一些部门或单位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许多单位将内审机构合并到纪检、监察或财会部门,或者由会计人员兼任。据统计:全国仅有30%的单位设立了健全的内审机构,50%以上的单位虽然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很不健全,在已设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中,只有56%的内审机构是由最高主管或审计委员会领导,其它的或是由副职主管,或是由财务总监主管,内部审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单位内审机构是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他的审计对象都是同级的各业务部门,来自外部和内部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干扰,都会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领导重视的程度,其地位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变化。审计提出的整改措施及审计意见和建议,并不能引起被审单位足够的重视,不能完全地得到贯彻与落实。

3、内部审计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于管理者,对内提供服务。但是,我国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在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国家通过制定法规等形式规定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审制度。因此,部门和单位内审制度的建立带有明显的政府审计色彩,是一种政府行为。内审工作也主要为国家审计服务,作为国家审计的补充。所以,长期以来内审的有效需求不足,内部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内审工作也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4、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业务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内审理论研讨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导致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素质不高。加之,行政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内审人员主要来自财务部门,有些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而来。他们虽然有着系统的财务和其他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系统的审计专业培训,能独立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民营企业内审更是起步较晚,缺少指导性较强的操作性规范,内审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无序性十分明显。

5、内部审计技术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目前,内审人员大多数对计算机审计工作不够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较低、准确率较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改善内部审计的对策分析

(一)加速《审计法》及配套法规的修改和完善进程,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目前,在制定《内部审计法》或《内部审计条例》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加快《审计法》修改进度。《审计法》的修改,应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职业资格准人、工作权限、工作职责等,应以法定形式明确定位。同时,应加大对《规定》、《准则》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为内部审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整个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二)加快内部审计职业化步伐。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内部审计职业化组织,而且还建立了全球性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我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内部审计协会,各市(地、州)级协会及部门分会正在加紧筹建。内部审计从政府代管到行业自律管理,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内部审计协会首先要加快制定和修订适合我国内部审计特征的职业准则,以此来规范内审人员和机构的行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其二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以具体指导,如交流内部审计信息、发布技术规范、检查工作质量等。其三是进行对外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吸引国外先进内部审计理念,也可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更新审计人员业务知识,提高职业素质。

(三)探索多种形式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完善和发展内部审计。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适合企业管理特征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既要考虑是否与其它机构的设置相适应,又要考虑与管理相适应,在信息沟通渠道上既能及时向管理当局汇报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又能在审计项目的选择

上体现管理当局的意志。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机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单位内部设置与各业务管理部门并列的独立审计机构,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代表经营者为其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效益服务;二是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实行总审计师负责制,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层之外,对经营管理层各环节进行审计,负责向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工作。

(四)优化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对下属单位审计的事项将越来越少。只有那些管理公共事业的政府部门,如: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因其管理的单位较多,内部审计职能需要强化。而那些下属单位较少的政府部门内审作用将相对变小,内审工作可由国家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执行。同样,企事业单位也应根据客观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内审机构。如果虽有开展内审工作的必要,但工作量有限,也可以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来提供内审服务,而不必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否则,就应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专职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五)逐步理顺和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和地位。在领导关系上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地位,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在领导关系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审计活动与业务活动、财会部门以及其它管理工作的关系,尽量避免一人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就容易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六)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强化审计监督机制,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同时还必须通晓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提高内审队伍素质,优化内审人员专业结构,使其来源多源化。既可从高等院校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又可从会计师事务所、其它行业招聘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保证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七)转移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第一,要开展内控制度审计,评价经营管理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内控管理服务。第二,要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其对部门单位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第三,要对部门单位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和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第四,要积极开展各

种经济责任目标审计或离任审计,评价部门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吴 萧.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J ].审计研究,2002-10:5-6.[2]武晓红.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J ].经济师,2004-5:6-7.[3]肖 炎.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中华审计网.[4]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67-69.[5]陈厚德.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会计之友,2003-7:4-5.寺河矿二号井财务科段楠

2011年8月9日

第五篇: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工作措施

近年来,市中心支行围绕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完善与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促进了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一、市银行业发展现状

(一)2011年货币信贷形势及特点

3、其他短期贷款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其他短期贷款余额65.16亿元,较年初增加18.45亿元,同比多增13.58亿元。

8、技术改造贷款出现下降趋势。2011年全市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3.76亿元,较年初下降3.60亿元,同比少增7.91亿元。金融危机对企业即期技术改造的影响显而易见。

9、建筑业贷款小幅下降。2011年全市建筑业贷款余额11.35亿元,较年初下降1.65亿元,同比少增4.37亿元。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市的影响初步显现。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企业效益下降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潜在风险。受国际、国内市场萎缩的影响,企业效益下降,特别是资金周转减缓,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增长较快,地方两项资金占用比例达到28.7%。从全市情况看,贷款向大企业集中,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资金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并可能导致银行对部分企业的风险监督工作弱化。

(三)银行业加快发展的优势

从我市情况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四区一城”为重点的市未来发展规划,以及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思路,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近年来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金融优质高效服务区、“信用”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活动的开展,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强化,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我市银行机构资产质量比较好,不良贷款占比较低,2011年全市不良贷款实现整体双降,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全省最佳;6家机构风险评级达到二级以上,7家机构被评为良好银行,保持良好银行全省总量、占比最高,有利于我们向上争取更大贷款规模。

二、今后一个时期辖区银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银行业改革,推动金融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提高银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银行法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贯彻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全市银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增强辐射功能,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市银行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金融和经济协调性原则,加快发展金融产业。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窗口。从2012年起三年内要坚持金融业优先发展原则,努力提升金融层次,尽快做大做强金融产业,达到促进整个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各项决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金融体系的活力,促进金融市场有序合理竞争。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内部改革,处理好改革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业转嫁,保持金融稳定,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开放与创新的原则,不断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充分认识当前金融国际化趋势及其发展特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勇于并善于参与金融竞争。全面推动金融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不断开发适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的新金融产品,以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自身的发展。

(四)坚持全面发展原则,积极扶持地方金融机构。把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培植地方金融机构龙头放在优先地位,积极构建竞争力强、服务高效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高度重视优化县域以下农村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全市金融业全面发展。

(五)坚持效率原则,构建服务高效的融资市场体系。以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为重点,优化全市金融产业区域布局,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性质融资需求,积极发展全国性金融和地方商业金融,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构建服务高效的融资市场体系。

(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市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要求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全面推进我市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成为我市全市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门,既服务于经济建设,更服务于社会发展,包括面向城乡居民、方便快捷、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四、市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银行业改制、重组和结构调整步伐,健全、完善多元化的银行业结构组织体系和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立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严密、风险管理强化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明确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实行差异化经营,突出银行业机构的市场竞争优势;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强化有效银行监管,积极创造规范、高效、有序的竞争发展环境。

预计到2020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500亿元左右,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预计达到2300亿元左右。

五、今后一个时期银行业运行趋势

从金融运行形势上看,未来年我市银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市场日趋完善;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贷款增幅螺旋式上升。

3、从融资方面看,多元化融资成为必然,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贷款增幅螺旋式增长。从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鼓励企业多元化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2005年,国家制定了大型企业(公司)发行融资债券的办法和规定,为大型企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6年4月末,华泰集团已成功发行了8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同时,随着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公司)也将会逐步增加直接融资的份额和比重。企业(公司)直接融资的扩大也将减少对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加上政策性因素影响,预计银行贷款的增幅将呈螺旋式增长。

4、从发展方向看,金融业务将向有限度的混业经营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仍规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这不符合金融国际化的潮流。分业经营分割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增加了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面临外国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分业经营必然削弱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探索混业经营,实行金融业务“交叉”,在推行全能银行试点的基础上,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分业经营状况,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交叉销售金融产品来扩展业务,逐步向全能型金融公司过渡。

5、从市场方面看,银行业机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中石化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及电信行业集中归还贷款后,各家商业银行对传统贷款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对利润高、风险低的中间业务的竞争必将加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包括混合型服务产品和市场等的全方位竞争将进一步显现。

6、从金融产品看,金融服务产品日益丰富,银行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将成为银行业今后发展的趋势之一。为了迎接来自中、外资银行的挑战,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均将改革的重点集中在IT系统改造领域,从而加速了银行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银行业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电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金融服务将向业务品种多样化、网点功能多元化、金融服务智能化、个人素质综合化的趋势发展。

六、促进市银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依然是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机构工作的重点。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各商业银行要按照上级行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的进程。二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立,下一步改革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规范以及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上来,股份制改革已成必然,组建黄河三角洲开发银行已提上日程,依托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尽快组建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三是农村信用机构改革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为核心,逐步走向深入。四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金融体制,放宽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点,在县域内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积极争取政策,在我市设立村镇银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推动河口区进一步完善农村贷款担保机构运行机制,推进各县区加快农村贷款担保模式探索。搞好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五是积极争取省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六是设立黄河三角洲开发担保公司,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基金设立工作。

2、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引进了经济资本管理,它是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资本分配和管理,目的是以较少的资本获取较大的收益。这是国际通行的银行业管理模式,它避免了银行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商业银行要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套先进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辖内法人金融机构要积极借鉴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和经验,一方面可以降低资产的风险,同时也避免重复国有商业银行盲目扩张的经营老路。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改进贸易收结汇与贸易活动真实性、一致性审核,便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加快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简化手续,实现贸易外汇管理向总量核查、非现场核查和主体监管转变;落实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和企业延期付款发生额规模政策;简化企业申请比例结汇和临时额度的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外资企业集团实行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贷款定价机制,适当下调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的利率上浮幅度,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营运和管理,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3、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技术和创新是促进金融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手段。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业务各方面的创新,如金融机构与市场组织方式、金融工具、产品、融资方式、管理技术、金融服务、支付制度等方面的创新。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银行业也因此发生了很大改变,网络已经成为银行业的支柱,传统的银行业已受到网络银行的冲击。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网络银行必将会对传统银行业构成威胁。网络的发展使信息跨越国家迅速传递,同时直接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包括期权、期货等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各种银行业务、各种金融中介业务的发展。积极做好金融产品的推介工作,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如打包放款、外汇贷款、保函、信用证、保理业务等;要探索开发信托投资产品,吸纳社会资金,以解企业资金短缺之困;要为企业牵线搭桥,大力开办委托贷款业务。创新农村信贷方式,建立支农联络员制度,推行信贷上柜制度,开通“贷款绿色通道”,推广和建立村“大联保体”贷款和“农村小企业联盟”贷款、签订信贷互助协议等模式,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渔权、荒碱地使用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和应收账款、仓单、存单、可转让股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抵(质)押贷款。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逐步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4、加快结算票据化步伐,扩大票据市场规模。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辖内企业通过商业承兑汇票进行结算,并由银行承兑汇票逐步过渡到商业承兑汇票。要逐步引导全市的信用社积极参与票据市场的展业,开展贴现贷款,一方面提高其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信贷压力。要积极支持辖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贴现业务,为进一步开展跨系统的转贴现业务探索路子,进而扶持好票据专营机构的发展。注重发挥再贴现窗口引导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职能作用,适当扩大再贴现对象和机构范围,对各分支机构所办理再贴现的总量、期限和投向比例不再实行量化考核。对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农副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环节的票据,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县域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县域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利用再贴现工具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

5、以“信用”建设为依托,为市银行业的发展积极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已成为决定一个区域能否吸引资金流入、能否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的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深,金融生态对区域间资金流动的决定作用就越明显。如果一个地方金融生态好,商业银行对这个地方的内部评级就高,在内部资金调度、规划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必然对这个地方给予倾斜,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从而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反之,则会引发资金的外流。

积极营造辖区良好的金融生态,把区域金融产业做大做强。继续深化“信用”建设,逐步完善辖内全社会信用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信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外地资金已经开始向市的一些企业流动,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今后,我们应该三管齐下,在加强政府信用、提高企业信用和完善个人信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辖内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影响力较大的新闻媒介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使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更为广泛的熟悉和认可,扩大其影响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有信用、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与银行业机构的有效合作,使企业和银行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发展。大力开展征信和信用知识宣传,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建设的政策环境。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认真抓好“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6、实施混业经营,打造全能银行。市银行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业务比较单

一、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缺乏金融创新、缺乏“拳头产品”,不彻底进行业务调整是难以适应的。因此,辖区银行业要努力实现“四化”:一是筹资业务多元化。主要是指在抓好企业存款、储蓄存款的同时,加快发展证券筹资、信用卡筹资、房改筹资、外币筹资等业务;二是资产多元化。具体应做到资产类型多元化和资产属性多元化;三是银行组织形式要现代化。主要是通过独资、股份制和中外合资、合作方式经营全部金融业务;四是银行经营技术现代化。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软件支撑系统、数据库等,实现金融通讯、柜台服务、资金清算、内部管理、信息搜集处理等的现代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弱化发放贷款的资本充足约束,提高放贷能力;做好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的政策宣传和产品推广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筹集资金。要积极参与企业的资本运作,建立参与企业资本运营的组织体系,对上市公司实行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积极争做收款银行,使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按规定及时存入银行,要抢占制高点,提前介入企业资本运作,参与企业优选和资产重组方案等中介业务。

7、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配合协调。坚持从宏观的角度加强调研,搞好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分析,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助手,把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每年制定出台《做好货币信贷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导意见》等一列工作措施,引导各金融机构坚持支持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并重,一手抓支持经济发展,一手抓防范风险,切实把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支持投资增长作为当务之急,把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适当增加信贷投放,着力强化金融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完善《市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导向评估制度》,建立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银行机构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自觉性。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把握规划实施进度,努力实现全年信贷合理适度均衡增长。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努力把贯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优化信贷结构上,积极落实“六个不准”和“八个加大”的要求,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重民生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结构优化促进贷款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安排不同特色的营销推介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知识宣传活动,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产业主管部门、综合调控部门和财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机融合,保证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七、需要国家支持的配套政策

(一)建议国家支持示范区大力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根据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实际,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基金、集合资金信托等,也可以考虑创设一个专项用于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资本平台,以这个资本平台为依托,吸纳金融资本、产业投资资本和市场流动资金。充分利用农业发展银行等既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之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尽快组建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

(二)建议国家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加大对信贷资源的支持引导。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示范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载体,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意见,运用贷款贴息、项目资金配套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重点基地发展。

(三)建议国家支持示范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建设。出台专门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金融一体化规划,意在形成对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区域合作与协调的硬约束力,形成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工作框架,推动区域内商业性银行就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示范区发展达成实质性的战略合作协议。

(四)建议国家支持示范区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充分考虑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示范区启动资金规模大、缺口大的实际,允许其尽可能利用金融创新手段归集项目建设资金。一是优先考虑示范区内条件较好的地市级政府探索发行专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债券。二是支持示范区重点骨干企业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发行及市场机制建设。三是支持示范区开展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允许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示范区非金融企业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四是出台专门政策,允许示范区在金融组织机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比照天津滨海新区,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示范区列入国家级金融创新综合试验区。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下载银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现状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及现状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效益审计: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经济效益审计: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交通银行审计部 朱卿芳 效益审计同任何事物一样......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1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审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规范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重要措施。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5篇材料)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审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规范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重要措施。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建议摘要: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丝毫不逊于外部审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审计管理的重要环......

    内部审计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 【摘 要】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宗旨出发,系阐述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等问......

    内部审计(合集)

    最近我再次学习了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通过认真学习,我对党章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对我们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权益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政......

    内部审计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由来已久, 随着社会化在生产的开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内部审计也经......

    内部审计

    14、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外部审计并列为三种主要审计业务之一。在201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全新定义为: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