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借鉴集锦
目 录
一、会议发言材料
1、学用出成效 创新呈亮点 不断提升我区远程教育工作
整体水平„„„„„„„„„„„„中共鹿城区委组织部(4)
2、强化领导 多管齐下 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
教育学用水平„„„„„„„„„„中共泰顺县委组织部(10)
3、依托远程教育网络 提升防汛防台水平„„温州市水利局(17)
4、发挥电信资源优势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为温州远程教
育工作提供平台支持和技术保障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21)
5、建立健全四大机制 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努力把远程教
育工作做成党建工作新亮点„„„中共永嘉县岩头镇委(25)
6、岭上茶香飘满园 远教助推新跨越
„„„„„„„„„„„苍南县五凤乡八亩后村茶叶基地(30)
7、从‚电脑盲‛到‚优秀远教管理员‛
„„„„„„文成县周壤乡岭南村站点管理员 胡立安(35)
二、书面交流材料
1、开展‚远程健康服务‛工作 努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
‚大医院‛„„„„„„„„„„„„„„温州市卫生局(40)
2、统筹城乡 共建共享 扎实推进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
建设„„„„„„„„„„„„„„中共瓯海区委组织部(45)
3、明职责抓管理 重考核促作用„„„中共永嘉县委组织部(50)
4、建立农村远程教育‚五大体系‛ 助推社会主义新渔
村建设„„„„„„„„„„„„„„„中共洞头县委组织部(57)
5、构建规范运行体系 破解山区远教难题
„„„„„„„„„„„„„„„„„„„„„„中共文成县委组织部(62)
6、以‚四强化、四坚持‛为途径 努力打造农村党员干部
远程教育工作新局面„„„„„„„„中共平阳县昆阳镇委(67)
7、创新工作方法 切实服务居民 实施远程教育‚三三
三‛促学法
„„„„„鹿城区南浦街道清风社区站点管理员 戴淑贞(73)
8、尽职尽责 尽心尽力 努力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的
作用„„„„„瓯海区丽岙镇下川村站点管理员 王跃飞(77)
9、勤勤恳恳 无私奉献 远程教育园地的耕耘人
„„„„„„„龙湾区永中街道办事处站点管理员 陈彩华(79)
10、女‚大学生村官‛谱写的远教乐章
„„„„„„瑞安市荆谷乡山下头村站点管理员 蔡珍姬(82)
11、发挥专长 强化远程教育服务功能
„„„„„„„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站点管理员 周宏省(87)
12、远程教育三贴近真抓实干促学用
„„„„„„永嘉县桥下镇机关站点管理员、硕士 潘健(91)
13、居民贴心人 远教助推手
„„„„„洞头县北岙镇岭背社区站点管理员 叶冬云(95)
14、求实 求新 求活 开启远程教育服务之门
„„„„„„„平阳县山门镇悦来村站点管理员 白希奎(98)
15、搭建载体 推进远程教育学用结合
„„„„„„苍南县观美镇岩联村站点管理员 苏如切(101)
16、立足岗位 服务群众 运用好发挥好远程教育的独特
作用„„„泰顺县西旸镇门楼坳村站点管理员 林昆(103)
学用出成效 创新呈亮点
不断提升我区远程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中共鹿城区委组织部
鹿城区辖12个街道、9个乡镇,165个社区、14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7.96万;共有党员25047人,其中农村党员总数7654人,社区党员总数9880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3509人。全区共有361个远程教育站点,其中,区级站点1个,乡镇(街道)站点21个,行政村(社区)站点304个,非公企业站点10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站点25个。近年来,我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典型示范带动,村居全面覆盖,企业逐步拓展‛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管、学、用‛三个关键环节,结合鹿城社区和农村的不同特点,通过以示范促学用,以创新树精品,以服务保落实,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区的远程教育网络,逐步形成了独具城区特色的远程教育新路子。
一、围绕温馨和谐社区创建目标,不断拓宽社区远程教育服务功能
鹿城是温州市中心城区,社区基数大,与广大农村干部相比,绝大部分社区干部电脑操作比较熟练。我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诸 多优势,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社区远程教育服务功能,努力使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成为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的‚娱乐之家‛、‚教育之窗‛、‚致富之门‛,并积极培育学用典型,打造远程教育‚示范群‛,为构建温馨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建设“娱乐之家”。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文艺节目资源丰富,多媒体播放等特点,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群众业余生活。一些社区还利用远程设备功能自编自导自演歌舞,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二是争当群众良师益友,建设“教育之窗”。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众多课件及网络信息服务功能,特别在节假日为社区群众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南浦街道清风社区创造性地开展面向‘三类群体’(党员干部群体、社区群众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做到‘三个保证’(内容保证、时间保证、程序保证)、办好‘三个基地’(廉政教育实践基地、社区居民素质培训基地、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促学方法(简称‚三三三‛促学法),这一做法还被编入《浙江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百法百例》一书,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三是助推群众发家致富,打开“致富之门”。对社区内的低保户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发布致富信息。同时,实行开放式服务,对有信息需求的商户提供方便。部分社区联合中国保险公司为下岗工人举办再就业培训、邀请电脑公司专业人员,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料进行电脑培训。通过培训让居民掌握了一门就业 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四是以点带面,构建“学用示范群”。我们精心培育一批学用活动开展好、效果明显、有发展潜力的站点作为学用典型,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学用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如水心桂柑社区探索的‚分层教育‛学用方法,按照不同年龄层受众的兴趣爱好开展学用活动,实现受众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带动周边菱藕、松柏等社区开展学用,形成了‚学用示范群‛。
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积极延伸农村远程教育学用范围
对于鹿城来讲,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针对我区农村特别是西片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积极探索延伸农村远程教育学用范围。一是开设“创业富民”三农讲坛。区远程办与区人才办、区科协合作,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视频互动系统举办有关三农问题的直播课堂,围绕农民创业致富、新农村建设等专题,通过邀请相关优秀人才和科技人员上讲台等方式,着力提升村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探索“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模式。通过把远程教育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探索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构建起‚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学用格局。比如,上戍乡围绕蔬菜、草莓、水果 玉米等优势产业基地,以‚土专家‛、‚田秀才‛为‚中转站‛,专家和远程教育平台适用技术课件相关知识经‚土专家‛吸收和消化后,以更平实的‚农民语言‛传授给农户,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引导农民把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推动学用转化,充分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探索利用远教网络拓宽村级民主管理参与面。我区七都镇是著名的侨乡,常住人口8000人,海外侨胞达16000人。近年来,广大海外侨胞要求参与家乡建设、参与村务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针对这一现实,七都镇及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和V2通视频互动系统,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沟通,搭建海外侨胞参与家乡建设平台,并在有效拓展村级民主管理参与面中进一步推动村级组织规范运转,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三、围绕健康城区建设实施计划,扎实推进“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
2007年12月以来,我区积极实施健康城区建设计划,根据 ‚一县一品‛要求,在全市率先开展 ‚卫生医疗进基层‛远程教育创新试点,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去年10月份,我们以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厅在我区开展‚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试点工作预期效果。一是迅速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后,我区迅速 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网络技术保障组和医学专家组,并及时制定了《鹿城区‚远程健康服务‛试点方案》,将试点工作分为准备阶段、扩大试点阶段和全面推行阶段。二是着力构建试点工作网络平台。我们提出‚一条宽带、两个网络、三个层次‛平台建设构想,即通过一条电信宽带线路联通市区各大医院、区卫生院和村居站点,完善远程教育网络和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形成区、乡镇(街道)、村(居)三个层面互联互通的‚远程健康服务‛平台。今年1月13日,顺利开通了‚鹿城区〃远程健康服务平台‛综合网站,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附属二医等7所省市级大医院均进入综合网站,参与试点,为群众提供看病就医、卫生保健咨询等服务。三是准确把握试点工作探索重点。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厅的要求,我们把试点工作的重点准确定位在实现三大服务功能、三大辅助功能上。三大服务功能,即面向基层群众的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及咨询功能,面向基层群众的医疗咨询服务及病例分析功能,面向基层责任医生的远程教育培训功能。三大辅助功能,即网上挂号功能、专家预约功能和病床预订功能。我们通过‚鹿城区〃远程健康服务‛综合网站这一平台,借助V2通视频互动系统,整合各医疗机构资源,将各大功能细化分解,逐个进行大胆探索,并力求完满解决。目前,网站浏览量达50000多人次,在线咨询295个,已有5000余人次通过网上预约挂号看病。四是构建试点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制定完善各基层站点的‚远程健康服务‛制度,做到‚远程健康服务点牌子‛、‚远程健康服务简介‛、‚专家职责‛和‚责任医生(管理员)职责‛四上墙。自2008年10月份开始,我区投入试点工作经费48万元,对试点村居和纳入试点范围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或改造,配臵了摄像头、麦克风、音响等必要硬件设备。组建‚远程健康服务‛专家库,聘请了21位‚远程健康服务‛咨询责任专家,开展每月一期的视频健康讲座,及时解答市民的医疗、保健咨询。
强化领导
多管齐下
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水平
中共泰顺县委组织部
泰顺县辖36个乡镇、295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1个社区,农村党员14221名,共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346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远程教育‛)学用水平这一中心,强化领导,坚持多管齐下,采取完善机制、强化督查、典型引导、落实责任等办法,全面提升全县远程教育整体水平,列入考核的远教站点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从原先的全市下游水平迅速提高到上游水平,其中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连续5个月机考排名全市第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是提高远程教育学用水平的重要基础 为保持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我们通过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工作考核机制、队伍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了工作。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我们把远程教育工作目标重点量化为保持设备完好、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收看省市直播课堂节目等三大项,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为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站点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实行 乡镇领导干部包村联系制度,将远程教育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全县乡村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把远程教育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乡镇、村班子集体,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驻村工作指导员、村主要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与乡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直接挂钩。二是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我们制定了《泰顺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日常工作动态考核办法》,从强化日常动态管理入手,在定期量化考核基础上,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动态管理考核新模式。动态考核是指县远程办对全县基层站点设备完好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以及省市直播课堂节目收视情况等指标进行每月动态考核通报;定期考核是指县远程办年终对各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分共设100分,其中动态考核占80分,定期考核占20分。三是健全站点管理员队伍管理机制。针对乡镇干部队伍老化的实际,依托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农业种养殖大户等,组建村级站点管理员队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实行分片负责联系周边几个村站点的管理指导工作。分期分批举办站点管理员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现场示范、结对辅导等方式,切实提高站点管理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出台《泰顺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级站点管理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明确站点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落实站点管理员的报酬,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服务支撑,是提高远程教育学用水平的根本保障 针对山区站点网络不稳定等问题,我们积极争取电信公司、电脑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实行站点运行维护费补贴等措施,保障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是建立高效维护渠道。县远程办加强与县电信公司的沟通协调,建立电信支局局长分片负责制,支局技术人员包村责任制。同时,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办法、设备维护办法以及设备故障报告制度等日常维护管理制度,保障网络畅通和远教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其中,设备故障报告制度规定,站点管理员发现设备故障必须当天报告乡镇分管领导,乡镇分管领导必须在三天内组织人员到点解决。二是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县远程办联系协调电信公司、电脑公司,确定专门技术人员建立县级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各乡镇依托乡镇干部、村居大学生建立乡镇级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构建县、乡两级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出台《泰顺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伍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技术服务流程,完善故障排除程序,确保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落实专项经费保障。远程教育运行经费短缺是制约我县远程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考虑到我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在不增加乡镇和农民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拓宽筹资渠道,采取‚上级财政补一点、县财政拿一点、县管党费挤一点‛等办法,县远程办每年补助每个基层站点运行维护经费500元,初步解决了站点运行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督促检查,是提高远程教育学用水平的有效手段 加强督查是推进工作的原动力,既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我们采取即时通报、适时提醒、随时督查等工作方式,有效地推动了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实行“日新、周督、月报”制度。依托温州市远程教育辅助网站后台数据,采取‚日更新、周督促、月通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QQ群、短信、党政网、电话等形式及时向乡镇反馈直播课堂收视、最新站点利用率和设备完好率等情况,使乡镇能够及时掌握站点运行动态,督促村级站点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二是实行渐进式提醒、约谈制度。针对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建立远程教育工作预警制度,通过实行县远程办主任、分管副部长、组织部长逐级渐进式提醒、约谈等方式,加强对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的督促与指导,提高乡镇主要领导对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县共有5名乡镇党委书记、12名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因本单位远程教育工作滞后分别被部长、分管部长约谈,受到预警。三是实行现场督查制度。县远程办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学用工作督查。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强化督查指导,定期、不定期到村站点督查,将督查结果公开通报,并报县远程办备案。县远程办对按时组织学习且学习效果好的站点予以加分奖励和通报表彰,对不按时组织学习且学习效果差的站 点予以扣分和通报批评。同时,在督查中发现设备运行、课件存储、学习需求等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四、实施项目推动,是提高远程教育学用水平的得力举措 提高远程教育的学用水平,要立足当地实际,找准工作结合点,才能激发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主动性。我们根据山区的实际,推出了‚人才+远教+基地‛、党员经常性教育、农民素质培训等项目,受到群众欢迎,取得了成效。一是实施“人才+远教+基地”项目。我县推出‚人才培育+远教平台+产业基地‛项目,以远程教育平台为纽带,将远教网点延伸至相关人才和农村特色产业基地。通过普遍服务、区域服务和个别服务相结合,现场讲座和视频互动交流相结合等形式,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支持服务和政策、市场信息引导,大大增强了学用效果。2008年以来,县远程办协同县人才办共建立‚人才+远教+基地‛项目12个,组织人才、专家150多人次到村、基地开展现场服务,联系22名人才专家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在线回答群众提问、为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好评。二是实施党员经常性教育项目。结合党员活动日制度,借助远程教育手段,实施党员经常性教育项目。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安排,如党员干部每月学习不少于3次,每月收看远程教育节目不少于1次。对外出流动党员,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学习内容与要求,扩大 了教育的覆盖面。实行党员经常性教育和远程教育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党员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和培训情况。三是实施农民素质培训项目。依托全县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项目,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专题讨论、请专家网上辅导等方式,精心组织基层站点开展学用活动。联合涉农部门,采取视频、网上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综合性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远程教育学用成果的转化,以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会同文化部门,积极推进资源共享,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远程教育的深入开展,特别是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民实施的各项培训,农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五、培育典型示范,是提高远程教育学用水平的必要途径 典型是标杆,示范引导能有效地激发内在动力。对此,我们十分注重抓典型、抓示范,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进远程教育学用水平上台阶。一是培育示范点带动。我县现有2个省级示范站点,7个市级示范站点,50个县级规范化站点和15个市级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通过示范点、教学实践基地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和群众学习党的知识和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带动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广泛开展。二是用典型引导带动。我们注重发现和培育学用先进典型,通过邀请‚乡土人才‛、‚致富能人‛等现身说法,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和带动身边的人,增强远程教育的说服力。如泗溪镇前坪村,在致富能人包胡引的带领下,走科技致富 的道路,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目前,该村生猪养殖专业户已达12户,生猪存栏5000多头,并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有效发挥了远程教育在引导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用。三是开展经验交流带动。县远程办不定期组织专家、远程教育致富典型通过现场宣讲和视频互动等多种形式,与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通过远程教育‚传、帮、带‛引导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如2009年3月,县远程办与县科协、县农业局等单位举办了一期生猪养殖视频课堂,邀请省、县畜养殖方面专家现场进行生猪养殖技术讲座,并组织参训人员到远程教育实践基地——万顺养猪场实地观摩学习,开展经验交流,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同时,我们还通过分片召开组织工作例会,乡镇之间相互交流借鉴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经验、做法,促进全县远程教育学用水平的全面提高。
近年来,我县远程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努力推动我县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上水平、上台阶,更好地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依托远程教育网络 提升防汛防台水平
温州市水利局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自然地理条件特殊,陆地海岸线长达355公里,而且蜿蜒曲折,滩平弯多,是台风频繁光顾的地区。台风灾害频发是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基本市情。而且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台风灾害更是呈现高发的态势。据市防汛办统计,建国前50年时间,直接登陆我市的台风有11次,造成大的灾害的共有39个。但自1999年以后,直接登陆我市的台风就有7次,造成大的灾害的就有13个,登陆频率是前50年的3.5倍;大灾频率比前50年上升了85%。可以说,近几年台风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影响之广、损失之重,在我市历史上是少见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新建大批防洪保安工程,2005年5次台风过后,更是决定大力实施‚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设,随着大量工程建成并发挥成效,我市防汛防台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已进入今年的主汛期,这意味着我市将进入台风的高发期,意味着防汛防台工作又要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下步,我们将今天的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当前,要充分利用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发挥V2通视频互动 系统在防汛抗台应急中的作用,切实提升防汛防台水平,重点是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构建防汛防台信息的快递通道
从2004年开始,市防汛办着手建设市县两级远程会商系统,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这几年防汛防台部署和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由于条件限制,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只能到达各县(市、区)和部分乡镇。2007年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初步建成,并于当年第九号‚圣帕‛超强台风期间投入,克服了市级防汛防台指挥信息只到县,到不了农村基层的问题。‚圣帕‛台风期间,仅苍南县就通过远程教育视频互动系统发布各类信息5000多条,为组织抗灾抢险,开展营救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下步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进行防汛防台信息的上传下达,构建县、镇、村三级汛情通报快速通道,为夺取防汛防台的胜利提供保障。
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拓宽防汛防台宣传教育阵地
基层是防汛防台的第一现场,群众的防汛意识直接决定防汛防台工作的成效,乃至成败。市防汛指挥历来高度重视基层防汛防台的宣传教育工作。每年都组织开展防汛宣传上公交、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上媒体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 灾减灾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防汛防台工作的良好氛围。前两天,我们防汛办的同志还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进行了防汛防台知识的‚直播课堂‛讲座,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防台意识、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防汛防台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虽然我市在防灾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由于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多,一些山区信息来源少,防灾宣传和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步我们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进一步做好防汛防台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基层防汛防台的主动性、自觉性,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打造防汛防台的应急指挥平台
远程教育视频互动系统把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延伸到行政村,克服了以往防汛工作中部署工作难、落实措施慢的难题,确保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通过视频系统,在第一时间对防汛抗台实施迅速正确的指挥。下步我们将利用视频互动系统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提高防汛防台指挥部署的效率。我们将实时监督、指导各地,尤其是基层一线开展防汛抗台工作,随时了解掌握防汛抗台信息和各地实时汛情灾情,为防汛抗台动员、实施抗台抢险、组织灾后救援等应急反应工作和实现实时部署提供快速联系渠道,打造具有温州特色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平台,确保安全度汛。
四、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加快防汛防台基层体系建设进度
根据省防汛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市防汛指挥部把基层防汛体系建设作为防汛防台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我们计划8个沿海县(市、区)全部乡镇(街道)、村(居)和3个内陆县(区)三分之一洪涝台灾害严重的乡镇(街道)、村(居),在2009年底前要率先完成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任务,其余的在2010年全面完成。我市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内容概况为‚十个一‛,即‚一个机构、一支队伍、一套系统(设备)、一套预警设施、一批重点、一套制度、一套预案、一批物质、一批场所、一定经费‛。其中一套系统的重点就是构建县——乡镇——村三级防汛会商系统,下步我们将结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整合相关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加快推进防汛防台基层体系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全市防汛防台工作水平。
发挥电信资源优势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为温州远程教育工作提供平台支持和技术保障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
2006年以来,温州市电信分公司承担了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任务,我们坚持‚高起点认识、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能学用‛的思路,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全力以赴支持市远程办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在当前已开展的农村信息化项目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是组织开展最好、覆盖面最广、使用频率较高的信息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载体,拓宽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电信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在配合与支持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做好服务保障,为全市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和学用工作正常开展,尽了我们的一份努力。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市电信公司专门成立由公司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党员远教运行保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负责接应和落实市委组织 部和省电信公司党员远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市、县、支局三级维护体系,明确职责,制定措施,有效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市的远程教育工作,努力做到‚服务更优质,网络更畅通,使用更便捷,内容更丰富,效果更显著‛。
二、整合资源,加快建设
为确保远程教育网络及站点安全建成和运行,公司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各类资源,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协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主动与组织部门协调配合,千方百计做到‚三个确保‛,即‚接受市委组织部领导,确保工作任务接应到位、落实到位‛、‚执行《温州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方案》,确保网络建设到位‛、‚做好远程教育系统的日常维护升级、教育培训等,确保系统取得实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奋斗,建成远教终端站点6700多个,实现全市乡镇、行政村全覆盖。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建设了视频会议系统,全市共安装摄像头4500多个,视频会议室50个,其中常用视频互动系统3500个。我们非常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据统计,先后累计投资近10个亿用于加快宽带网络,特别是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并提前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的目标。
三、科学管理,规范运行
建立终端接受站点建设和维护制度,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总结 经验,优化流程,确保规范操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级、定期巡检制度,定期提供站点运行状况分析报告,配合市远程办建立远程教育‚机考‛制度。负责全市远程教育技术保障和站点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对于站点障碍报修,通过‚10000号‛受理生成电子流程,指定专人上门处理,并在工作日48小时内修复。处理后‚10000号‛实现100%回访,其结果直接运用到对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形成一套障碍处理闭环管理流程,确保远程教育站点的正常使用。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公司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技术力量的优势,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各类重要应用活动开展。三年间以各次党政重要会议召开为契机,远程教育系统实施多次实时直播,如党代会和‚两会‛的现场直播,与会代表、委员与基层党员群众的互动交流等,远程教育系统成为政府的关注点、媒体的焦点、基层党员干部了解新技术的体验点,树立了新农村信息化的品牌形象,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切入点。另外,远程教育视频系统还在历次的抗台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2007、2008年连续两年暑假期间,公司会同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开展‚走进新农村、体验新电信、服务远程教育‛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全市5000多个农村基层站点设备进行巡检,并对农村党员进行了计算机普及知识培训,为创新农村远程教育人才培训提供新的模式、新的 渠道。
本次会议以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初步打算:进一步做好全方位的整合资源,在目前服务远程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新技术、新服务、新应用,更好地服务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开展;继续发挥有线网络优势,有效地补强无线网络,努力争取在温州广大农村地区实现通信网络的无缝覆盖和农村远教系统的全覆盖;继续发挥电信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对远教站点的服务,更好地对接农村远教技术员队伍,强化保障农村远教的运行维护质量;努力发挥电信全业务的优势,扩大新业务、新技术在农村远教的服务和运用,如在网络建设上,推进目前尚未覆盖的农村党员远教在偏远山区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农村党员远教系统在无线终端的应用,推进ITV等新业务在农村党员远教系统的应用,并优化视频会议系统,使该系统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
建立健全四大机制 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努力把远程教育工作做成党建工作新亮点
中共永嘉县岩头镇委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长远看,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大工程,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改进工作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各级党委、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远程教育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随着工作的不断进展,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我们岩头镇的远教工作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我镇现有行政村36个,其中平原村30个、山面村6个。近两年,特别是去年年底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远教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要求,定期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远程教育工作,以‚建立健全四大机制,着力解决四个问题‛为出发点,有力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推进远教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健全干部责任机制,着力解决“有人管、管得好”问题
镇党委将远教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在人员调配方面,建立了干部责任机制,凝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协调工作,由组织办具体负责抓落实,组织办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各村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名分AB岗制,支部书记担任A岗管理员,驻村干部担任B岗管理员,同时我们将全镇划分5个片区,由5名大学生村官一人负责一个片区,进行业务指导和设备管理维护。近期我们针对村级管理员文化水平底下、劳动和操作时间冲突等问题,对全镇村级站点管理员进行一次‚大换血‛,将一批政治素质高、服务热情高、业余时间较充裕的人员替换年龄偏大、操作不够熟练的管理员,并对他们集中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对站点管理员进行了3次集中培训,力争打造一支有责任心、有积极性的管理员队伍。
二、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着力解决“运行有制度,后勤有保障”问题
按照《观看学习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度要求,我们出台了《岩头镇远程教育工作管理制度》,使远程教育呈现正常化运转,制度化管理。我镇属于山区乡镇,由于气候、操作等原因,村级远程教育设备保存率普遍不高,设备频频出现故障。软件问题多是因村民学习操作上的不当造成,硬件问题多表现于因雷雨天气主机被击或春秋季阴雨天气、冬季寒冷天气主机受潮或受冻,导致无法正常开机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要求村级管理员及时上报设备运行情况,组织办及时进行个 别维修。同时镇财政拨出专款,采取一月一检查,半年一次集中大维修的做法。目前我们已对全镇电脑和网络进行个别维修30余次,集中维修3次,有力地保障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化运转。
三、建立健全探索创新机制,着力解决“有亮点可出,有成果可抓”问题
远程教育的任务这一是针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其效果将大打折扣。岩头现有党员1500余名,流动党员120余名。针对全镇党员数量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低、工读矛盾突出等问题,镇党委经积极探索,利用远程教育设施的普及和楠溪江岩头网的开通等契机,2008年组建了岩头镇网络党校。将镇党委、政府的有关会议制成视频文件,以及各媒体反映岩头工作动态的新闻等挂在网络党校上,通知各村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进行收看学习。同时将有关文件、通知、党务知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内容及时公布在网络党校,使党员干部在网络党校这一平台上能真正汲取感兴趣、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打破了党员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如全镇性的党员会议,目前只能提供200余人的场地,还是借用永嘉二中的,对此,常用做法是集中当地一些村居党员现场开会,通知其他路途较远、来回不方便的村支部召集党员,通过网络党校进行集中学习。这种做法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2008年被温州市委评为全市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网络党校的创建为党员教育探索了一条好的途径。但是流动党员教育的统一组织和实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来保证。因此着手抓了岩头镇网络党支部的创建工作。网络党支部是专门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和日常组织生活而创建的虚拟党支部。其构思是在楠溪江岩头网中专门开辟一个栏目,主要采取BBS论坛、网络布告栏、流动党员QQ群等方式,加强流动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党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和本支部的工作动态。网络党支部的创建是岩头镇网络党校发展的一个延伸,其定位是打造和网络党校双管齐下的党员教育两大途径。通过网络党校和网络党支部,努力形成具有岩头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估激励机制,着力解决“目标清晰明确,责任落实到位”问题
将远程教育纳入到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和村干部激励机制试点工作考核体系,结合我镇实际,详细制定了《岩头镇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站点管理员考核激励办法》,考核对象为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各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考核内容分完好率考核、利用率考核、直播课堂收视率考核、上机使用率全县排名位次考核等四项。根据完好率和利用率考核情况,采取‚三色预警‛站点管理考核方式,对连续2个月处于‚红色‛状态的站点,站点所在片带片领导由镇党委书记约谈警示;连续3个月 设备不完好的村级站点,对所在站点的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站点管理员进行全镇通报批评;连续超过1个季度站点完好率、使用率达不到要求的,所在站点的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连续2个季度达不到要求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及以上;连续3个季度达不到要求的,镇党委、镇政府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研究暂停发放驻村干部的季度奖金,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解聘及暂停发放村级管理员年度补助。根据各站点使用率高低排序情况,于每月25号将排名情况在全镇进行通报。镇党委定期督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实行奖惩制度,不断增强站点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切实将远程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科学、全面的远程教育工作责任体系。
远程教育是一项长远工程,将成为农村党员干部汲取知识,沟通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远教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党委的要求还有距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进一步抓好平台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站点管理;三是进一步抓好学用工作;四是进一步抓好作用发挥。通过上级远程办的正确指导和全镇同志的共同努力,有信心把岩头的远程教育工作做成全镇乃至全县党建工作的新亮点。
岭上茶香飘满园
远教助推新跨越
苍南县五凤乡八亩后村茶叶基地
八亩后茶叶产业基地位于苍南县五凤乡八亩后村。基地覆盖6个自然村,共有耕地553亩,茶园面积2530亩。目前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有100亩,产品获得省绿色农产品认证。有茶叶初制加工厂1家,精制加工厂1家,个体加工100多户,形成了初精制加工的‚一条龙‛、村集体带动个体的产业链。并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前洋茶厂被评为县级‚农业龙头企业‛,茶叶年产值达1300多万元。
八亩后村种茶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誉为中国‚好茶的故乡‛,是苍南茶业产业的发祥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孔宗和五名党员干部用积攒的50元钱,带领群众走茶叶兴村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精心培育,建基地、创品牌,并着重在品牌宣传、品种优化、品质提高、品位提升等方面做文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在山东济南第三届国际茶博会上,‚五凤香茗‛茶叶荣获金奖。从此,八亩后茶叶在杭州、北京、苏州、济南等大城市的茶叶市场享有良好声誉。
八亩后村以茶叶产业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三农‛和农村 社会经济发展,注重学用结合,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去年以来,通过创建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在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茶叶基地被省、市授予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一、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教学实践基地作用明显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网络功能强大、信息资源丰富、浏览快速便捷等诸多优势,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也为基地的学用工作开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一是构建基地建设的组织保证。我们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支部组织委员和站点管理员为成员的教学实践基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基地的教学实践工作;站点配两名管理员设AB岗,具体负责站点的日常管理和学用工作。二是构建基地学用工作的骨干保障。我们注重对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站点管理员等业务培训。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基地负责人)、村主任、站点管理员参加市县乡三级举办的远程教育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远教设备操作使用技能,为基地开展学用工作培训了骨干。三是发挥站点管理员的导学促学作用。站点管理员根据群众学用需求和生产需要,负责从远教平台搜索、下载党员群众急需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学习材料,定期制定播放计划,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和讨论。四是发挥专家的领学指导作用。充分发挥省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资
源优势,聘请省科技特派员——浙大骆耀平教授,县农业特产站温正军、夏成鹏等专家为基地教学人员,专门负责对茶农的技术培训,并通过V2通视频向其他站点茶农授课。定期邀请农业生产大户参加在五凤乡八亩后村举行的省科技特派员例会,使农业生产大户将平时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问题及时与专家进行交流,让专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在寓教于乐中上远教,学用成果转化明显
在开展学用工作中,我们坚持按需施教,因人施教的方法,针对村里的茶叶生产大户,安排了大量有关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的教育培训。2007年3月,村里的一名茶叶种植大户从远程教育教学课件中了解到茶叶采茶机的特点和功能,出资购买了8台茶叶采茶机,大大提高了采茶效率。如在夏、秋季大宗茶生产中,人工每天只能采摘40斤茶叶,而一台单人采茶机每天就能采摘200斤,机械采摘的效率是人工采摘的5倍,每斤成本减少0.5元,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6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采茶雇工难的问题。2008年,茶叶基地邀请了浙大骆耀平教授到生产现场解疑、指导,并结合远程教育平台资源优势,在八亩后村先后举办了8期茶叶加工培训班,向广大茶叶种植户讲授《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老茶园嫁接换种》、《名茶炒制》等内容,使茶农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学到实用技术。通过远教平台查到的信息,乡村两级组织3批共141名茶农去茶叶生产强县——宁波福泉山生态茶厂、安吉白草园
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经验。同时,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站点组织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远教课件,如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事迹的电教片《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魅力新农村金江龙村》等,使远程教育贴近了农村生活,茶农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寻找致富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学用效果。
三、远程教育助推基地建设,茶农增产增收成效明显 茶叶种植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以茶入股等形式,吸引、鼓励周边农户积极参与远程教育有关产、学、销等系列活动,扩大了茶农的销售渠道,促进了茶农的增收。目前,八亩后村已拥有2000多亩无公害茶园,并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五凤香茗‛,现已成为我国名优茶产品中的一枝新秀,在浙江省第十五届名茶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名茶、2006年获北京马莲道茶叶节暨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2008年温州早茶节、宁波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陕西杨凌国家高新农业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远程教育助推茶叶基地建设,也推动了八亩后村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八亩后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提出打造‚温州梅家坞‛,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设想,委托浙江佳境规划建筑设计院对八亩后茶文化生态风景区总体规划和相关建筑进行设计,并于2007年3月基本完成了‚五凤香茗园‛主体工程和入口山门、观茶海长廊、名茶鉴赏区、茶文化村和茶博区、‚农家乐‛活动区、娱乐休闲膳宿区等六
大功能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品茗休闲、生态旅游‛的主题。目前,基地的休闲旅游吸引了众多的群众前来观光旅游,茶农增产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农村党员干部接受教育、了解政策、获取知识、获取致富信息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也是农民得实惠的重要渠道。我们八亩后茶叶产业基地将继续深化远程教育学用工作,进一步扩大茶叶基地的辐射范围,加大科技兴茶、品牌兴茶的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从“电脑盲”到“优秀远教管理员”
文成县周壤乡岭南村站点管理员 胡立安
我叫胡立安,男,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文成县周壤乡岭南村村委会主任,2006年8月起担任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我一直怀着‚做一天远教站点管理员,就要让远教站点发挥一天作用‛的信念,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不知鼠标、键盘为何物的‚电脑盲‛,成长为一名的‚远教能手‛,无私地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广大父老乡亲,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创业。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让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山区致富的门路,使岭南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有了新的发展,脱掉了原来空壳村的帽子,村民联户办起了奶牛场、茶场、养猪场和中药材种植等,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820元增长到2008年的3965元;全村安装30多盏路灯,安放了20多个垃圾桶,在村内建设一个体育器材活动场所。2007年岭南村被评为县级村庄整治合格村和市级生态村。2008年6月我被评为‚2007年度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秀站点管理员‛。
一、要对得起远程教育管理员这个称呼
岭南村位于文成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离周壤乡政府4公里,有5个自然村,225户,991人,其中党员26人。由于自
然条件恶劣,一直是出了名的穷村,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绝大多数出国务工去了。县远程教育在该村推广时,我作为学历‚较高‛的高中生村主任被推荐兼做远程教育管理员,而那时的我连键盘都还没有摸过。是放弃还是迎难而上?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认准一个道理:只要肯学就没有不会的!从此,我就到乡远教站点学习,请懂电脑技术的乡干部教,到县城参加电脑技术培训班,开始了艰苦的求学之路。从岭南村到县城来回30多公里路,每次骑着摩托车早出晚归。通过努力,我顺利拿到了电脑技术管理员合格证书,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乡村‚电脑专家‛。
二、能为乡亲们服务是我最大理想
我抱着‚要让村民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的理念去当好这个管理员。首先从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始,利用村里的老人活动场所与远程教育相连接,把远程教育节目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同分享。平时向广大群众通过‚远教+广播‛平台播放农村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农时通过‚远教+广播‛节目,让广大村民聆听‚褐飞虱防治‛、‚灾害性天气与防灾减灾‛、‚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专题讲座。为扎实有效地保证远教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发挥资源的有效作用,我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及时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时我还认真落实好‚学、管、用‛制度,认真做好远程教育记录本各项内容的记录,及时向群众公布节目预告单,做到‚菜单式点菜‛
服务工作,同时还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播放制度,规定了远程教育定时播放的内容,主要节目有养殖指南、种植技术、实用技能指导等等。村民们通过现代教育平台学种植技术和实用技能,不仅仅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致富本领和信心。目前,我还组织了村里的‚视频亲情互动‛活动,不仅能让国外的侨胞通过视频及时与亲人面对面说话,而且还给村民省去了不少的电话费。村民高兴地说:‚远程教育这个平台,使我们与国外亲人拉近了距离,心也贴近了。‛
开展远程教育以来,越来越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喜欢上了这个‚空中课堂‛,并受益非浅。远程教育创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方式方法,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素质。远程教育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民了解网络,掌握信息技术,让偏远山村的农民也学会通过网络认识外面的世界;远程教育还提供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群众普遍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农民致富本领,拓宽了农村发展思路;远程教育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开展‚远教影院‛、‚直播课堂‛、‚红色文艺进农村‛等活动,充实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少党员深有感触地说:长见识、学本领,远程教育方便又管用。许多群众则称赞说:‚远程教育是个宝,发家致富少不了。‛
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借脑‛、‚引智‛、‚培训‛。在37 落实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也尽量想出了一些办法,如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刻成光盘、设立远程教育公示栏接受村民的监督。
三、让乡亲们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
自担任远程教育电脑管理员后,我就开始琢磨怎样利用远程教育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每逢播放日,我都兴高采烈地照着下载的知识,给村民们讲解,但每次都累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而村民们却无动于衷,以前怎么种地照样怎么种地,并且人越听越少,这令性格倔强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明白:关键在于乡亲们看不到效果,心里不踏实,既‚不敢做‛,又‚不知道该怎么做‛。通过远程教育知识的学习,联系村情,我根据该村群山环绕,山势呈阶梯状、空气湿度大等特点和优势,根据远程教育所学的知识引导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如今,岭南村已发展中药材500多亩,畅销江苏、河北、山西等地,年增加村民收入1500多元,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我因势利导,利用远程教育陆续向乡亲们传授了药材栽培、生猪养殖高效、茶叶高产种植等技术,加快了全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我带头开发了油茶基地100多亩给村民做示范,许多村民也跟着学种油茶。退伍军人高明料通过远程教育,办起了生猪养殖场,改变了从前的简单栏舍养殖到现在的科学养殖,目前已有1000平方米左右的国家标准栏舍,有母猪160多头,肉猪200多头。高明料还准备再筹资扩建,打造更生态环保的生猪养殖基地。高明料成了远近闻名的38 养猪能手,也有了自己的致富经。高明料富起来了,他说是远教这个平台让他走上富裕之路。通过高明料事例,使村里其他群众也发展了养殖业,爱上了远程教育这一平台。2007年村民们还养殖了奶牛20余头,建起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富源奶牛加工厂;2008年带动全村肉猪养殖200多头,就这一项使村民人均增收300多元;开发茶叶基地300多亩,拥有乌牛早茶等6个品种,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以上这两个加工厂已经通过国家QS认证。下步还打算引进1000平方米左右的康保蔬菜鲜面加工厂。
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群众对远程教育节目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众口难调‛问题越来越突出。我抓住契机,创新了三种远程教育学用模式:一是‚开放式‛学用,开设了‚农技110‛、‚农民信箱‛,全天候开放,村内党员群众可以自己动手查询远教知识。二是‚菜单式‛学用,与乡远程教育办公室及时联系,及时收集群众的‚点播‛要求,按需播放。三是‚互动式‛学用,先后组织开展了‚每周2小时讨论‛等10多项活动,加深交流,增强效果。这些形式,适应了农村和农民特点,党员群众真正能学的好、用得上。
开展“远程健康服务”工作 努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大医院”
温州市卫生局
开展‚远程健康服务‛工作,对于构建面向基层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进农村、进社区,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举措。我市自去年底在鹿城区开展‚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以来,充分发挥‚三大服务功能‛和‚三大辅助功能‛,为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便利,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涉及面广、层次多,能否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关系到试点工作成效的好坏。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厅《关于‚远程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市远程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鹿城区实施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协同市远程办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局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部署和指导工作。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还组织人员先后赴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附属二医、市二医、市三医、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鹿城
区人民医院等单位调研,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远程医疗视频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充分了解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稳妥推进工作开展,保障‚远程健康服务‛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同时也为我市高标准建设‚卫生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远程健康服务”能力 建立‚远程健康服务‛医疗队,保障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正常运行,医疗队以鹿城区为主。建立专家轮流值班制度,制订了专家轮流值班表,并安排省、市级6家医院300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专家进行定期远程咨询门诊。要求各大医院每周安排半天时间、一名专家,并确定一个主题,在线视频咨询。依托V2通视频互动系统,每月开展一次卫生专题直播讲座。同时,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医务人员进行远程医疗业务培训,累计组织责任医生(护士)进行远程培训37次400余名,进一步提高了‚远程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注重宣传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远程健康服务” 为使广大基层群众充分了解‚远程健康服务‛的作用和功能,及时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远程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让群众真正了解远程健康服务的三大服务功能和三大辅助功能,积极组织和发动鼓励农村群众通过远程健康服务系统进行咨询。同时,为方便广大农村群众,我们在‚温州卫
生信息网‛上专门链接‚鹿城区远程健康服务网‛,进一步扩大远程健康服务影响力。此外,我们还积极挖掘和树立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直观效果,让广大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开展此项工作的好处,培养他们通过远教平台开展远程健康咨询的习惯,缓解百姓到省市大医院看专家难、烦、贵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使更多的基层群众得到实惠。
四、试点成效初显,基层群众就医看病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通过实现‚三大服务功能‛和‚三大辅助功能‛,‚远程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拓宽了群众就医咨询渠道。平时群众一有病,就往卫生院或城区大医院跑,费时又费力。远程健康咨询平台开通后,基层群众可通过村级远教站点直接咨询,畅通了健康咨询渠道。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底,累计实现网上挂号21828人次,网上挂号后就诊20667人次,进基层义诊21次,开展讲座42次,制作课件22个。同时,我们还制作了《脑中风的防治》、《儿童睡眠障碍》等音像资料供群众下载。二是节省了群众就医支出。群众在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就可以直接实现挂号、门诊,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节省了费用。截至6月底,累计受预约专家达310人次,预约次数达23109人次。
五、总结试点经验,逐步铺开“远程健康服务”工作 开展‚远程健康服务‛是新形势下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惠民
工程。实践证明,‚远程健康服务‛这种足不出村享受专家网络面对面咨询的方式已获得试点村、社区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支持。但由于远程健康服务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数基层群众还不十分了解‚远程健康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为进一步推开和推广这项工作,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要完善市级远程健康服务专家库和教学资源库。加强完善温州市远程健康服务专家库管理,把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理论功底好、表达能力强的医疗技术骨干纳入专家库。完善远程健康服务专家值班制度,丰富远程健康教育视频资源,方便基层党员群众下载或收看。
二要进一步优化远程健康服务功能。着力推进平台功能的拓展和医疗资源的整合,加快系统的开发和内容的完善,将远程医疗服务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相结合,全面实现网上挂号、专家预约、病床预订等各项辅助功能。
三要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医生作用。积极组织社区责任医生帮助群众上网向名医名专家求医问药、解疑释惑,切实加强网络面对面交流,力争通过远程健康服务,进一步有效解决当前我市基层群众健康知识普遍缺乏、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水平较低和群众就医难等问题,不断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四要规范远程健康服务活动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定期定专家定病种的原则,每月定期开展远程健康服务健康教育讲
座,一般不少于2次。进一步完善远程健康服务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完善远程教育工作考核细则,加大对远程健康服务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运用,使远程健康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统筹城乡 共建共享
扎实推进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建设
中共瓯海区委组织部
瓯海区地处温州市区城郊结合部,人口流动频繁,村居、村企混杂的现象较为普遍。自2006年6月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我区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加强了远程教育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335个遍及全区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远教站点,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城乡全面覆盖。但是随着农村、企业社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原有基层各自独立运作的远教站点学用载体单
一、学用组织管理难、学用影响力不强等问题日显突出。因此,如何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建立各方共建共享机制的基层远教学用新模式,不断提升远教工作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了我区近年来远教工作重点攻关的课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区扎实推进了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建设,并通过中心阵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远教学用水平,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建设 有效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是做好中心阵地建设的前提。从去年底开始,区远程办结合瓯海
区委提出的党群服务体系和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利时机,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的设想,即充分整合全区现有农村、社区、企业等现有远教阵地资源,按照‚地域相邻、人口聚集、相对居中、各具特色‛的要求,在全区农村、企业社区等人口相对聚集的地方,结合各地党员服务中心,规划创建一批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为了推进创建工作,我们着重做好四件事:一是调研摸底。要求全区各镇(街道)党委(工委)发动所属基层党组织,集中精力开展调查摸底和座谈研讨,盘点所属基层各类远教阵地资源,并按区远程办提出的要求做好初步的规划布局。二是确定创建目标。区远程办在各镇(街道)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逐个进行实地调研,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批全区共确定了23个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建设规划,并专门召开会议,下达创建任务,要求各地在2009年底前完成好创建任务。三是统筹创建资金。结合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向区财政争取了300万专项建设资金,按照镇(街道)级财政补助2/3,村级补助1至3万的标准,用于中心阵地的装修和购臵远教设备等支去。同时动员各地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文明创建、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民政星光计划等工作的实施,争取创建补助资金。四是统一形象策划。为了塑造品牌,我们专门委托温州企划公司对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进行了形象设计,制作了统一的标识。截止目前,我区已创建了8个上档次的区域化
远教中心阵地,其中区级1个,部门1个,镇(街道)1个,企业社区1个,农村社区4个,其余15个正在创建之中。
二、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区域化远教中心学用示范辐射作用 深化远教学用工作,充分发挥区域化远教中心学用示范辐射作用,是创建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建立了以镇(街道)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为主体,村、社区、企业等各类基层远教站点为基础,区属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一是深入开展‚一镇一品‛学用试点工作。各镇(街道)依托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工作特色和党员干部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探索创新学用载体,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学用品牌。如茶山街道利用梅泉社区、河头村等远教中心阵地开设‚民生讲座‛和举办老年电视大学;新桥街道依托前花社区远教中心阵地,开展‚远教进老协‛活动,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仙岩镇依托浙南一大旧址远教中心阵地,设立了‚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娄桥街道依托轩东村远教中心阵地,建立了‚鞋革生产实践基地‛;瓯海经济开发区、梧田街道等地依托企业社区远教中心阵地,开展了一系列为企业党组织和职工群众服务的学用工作。通过开展‚一镇一品‛学用试点,充分发挥了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的示范和辅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远教学用工作。二是大力推进视频系统网络的应用。随着我区远教视频系统网络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镇(街道)和区属有关职能部门都依托各地区域化远
教中心精品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大规模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加强民情沟通和调处纠纷等工作,拓展了远教学用新功能。如景山街道依托远教中心阵地打造‚远教视频教育培训‛平台,整合街道工青妇、计生、安全、农口等职能科室,每月定期开展群众性的政策法规宣传和业务培训;区工商分局依托远教视频平台,创建了全区远程消费维权服务中心阵地,健全了全区远程消费维权网络,自去年10月至今,成功地远程解决了各类消费纠纷200余件,为广大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20余万元,去年底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委法书记***来温视察给予高度评价。据初步统计,自去年底以来,区属相关部门和镇(街道)依托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各类会议达20余次,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政策法规宣传30余次。三是开展‚菜单式‛、‚预定式‛的学用服务。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建成后,除了自身开展正常的学用工作外,还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学用服务。如瓯海经济开发区远教中心为辖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设臵了一系列学用载体,接受各企业党组织的预定;泽雅镇西岸办事处远教中心为满足山区农民学习农业种养殖技术的需求,分批分类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班,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三、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区域化远教中心运转保障机制 为了提高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的管理服务水平,确保中心阵地的正常运转,我们制订和落实了一系列长效管理保障机制。一
是在人力保障方面,我们建立了以镇(街道)远教管理员和大学生村官为主的全区远教技术服务保障队伍,加强了对基层远教站点技术服务指导力度,并要求每个区域化远教中心阵地至少配备2名专职管理员,并将中心阵地管理员招聘纳入年度大学生村官考录计划。二是在经费保障方面,积极争取区财政支持,计划每个镇(街道)级中心阵地每年落实10万元运转经费,每个村级中心阵地每年予以5000元经费补助。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区远程办每季度定期召开远教中心阵地管理员工作例会,采取座谈交流、集中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远教中心管理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要求各远教中心建立健全远教学用工作台账,定期向区远程办汇报远教中心学用工作开展情况,区远程办采取平时抽查、年终考核等形式,加强考核督查力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并且每年年底都将开展远教学用创新项目评比和优秀远教管理员评选等活动。
明职责抓管理
重考核促作用
中共永嘉县委组织部
去年,我县由于村多、分散、管理员队伍流动大,特别是我们自身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远程教育日常考核被动落后。今年初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学用载体,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远程教育日常考核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远程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初步扭转了被动落后局面。现将我县远程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一是领导重视以身示范。年初以来,县委组织部先后召开6次后进乡镇远程教育推进会,听取乡镇书记对远程教育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等情况汇报,2次召开全县远程教育工作例会,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作为‚一把手‛的重要工作来抓。黄波部长等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多次深入乡镇督查指导远程教育工作,仅3月份,黄部长先后两次出席全县远程教育工作后进乡镇推进会和瓯北镇远程教育工作例会。二是加强引导营造氛围。我们建立了部领导联系制度,部务成员以上的领导联系一个以上的协作区,定期调查研究指导远教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50
第二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积极跟进主动作为
--充分发挥远教优势 构筑服务基层党建工作“新高地”
中共民乐县委组织部
民乐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辖4镇6乡,172个行政村,人口24.32万人,现有基层党组织436个,党员11259名,远教站点182个,乡镇、村级站点覆盖率、点击使用率均达到100%。
近年来,民乐县牢牢把握远程教育服务基层党建工作这一立足点,在“建”上夯基础,“管”上求规范,“学”上促提高,“用”上增效益,积极跟进,准确定位,主动作为,打造远教服务基层党建工作“新高地”,力促远教工作落户生根、开花结果,当前,远教工作已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助推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在服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一、克服困难抓建设,固牢远教工作基础。由于我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沿山贫困村多,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中,为把这一“富民工程”建好,我们“三建”齐下,从建设之初就打好了远程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一是建阵地。克服自然条件、网络基础条件差等不利因素,远程-1-
办不等不靠,想方设法,积极协调乡镇、电信等部门,严格按照“五防一配套”和“四同步”的要求,逐村逐点架设站点,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经验收两期工程均为优质工程。二是建制度。把健全制度作为保障远教工作规范运行的重要措施,建立了远教设备管理使用、教学培训、管理员职责等多项制度,统一印制了“四簿一册”,建立了“逢八”集中播放、定期催播、政治理论、技术技能学习等多项制度,纳入考核评估内容,定期开展考核检查,使各个站点始终能达到“信号通畅、运转正常,管理规范”的标准。三是建队伍。着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有计划的吸纳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青年志愿者担任村级站点管理员,通过优先“配”、办班“培”、现场“教”,建立了一支“懂政策、会操作、能管理”的远程教育工作队伍。引导各站点建立管理员值班、误工补贴等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管理员的工作热情。
二、创新方式抓学用,凸显远教工作效益。以远教工作规范化站点建设和示范站点争创活动为契机,深化认识理思路,对症下药促效果,采取“四法”促学,较好的统筹了“学”与“用”的结合。一是点菜促学法。根据党员群众的学习需要,让管理员当“点菜员”,让农村党员群众当“顾客”,采取“餐
馆点菜”的方式分类教学。六坝镇六坝村党支部采取“点菜式促学法”,学习种植技术,建立了中中药材委员会基地,年实现利润200多万元。二是典型推广法。组织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员深入基层、包村驻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发现典型,推介典型,使农村党员干部学有样板,比有目标,搭建了交互式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树立了远程教育学习、葡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先进典型28个,通过典型的现身说法,有效促进了学用成果转化。三是基地示范法。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先后建立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0个,适时地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养殖点和田间地头,由科技人员现身说教,让党员干部动手操作,加深了对远程教育内容的感性认识。四是课件引学法。积极开展县级教学平台建设,筹集资金20万多元购置了非编系统、摄像机、光盘刻录机、数码相机等设备,方便了视频资料收集和业务办公。加大课件开发力度,制作富有民乐特色的“乡土教材”60多部,刻录成光盘分发各站点学习使用,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主动作为争先锋,提升远教工作水平。准确把握各阶段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积极动员和引导远教干部找题目、找
定位、作贡献。今年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了“争先锋”主题活动。一是争当带头行动的“急先锋”。结合组织部门“作风建设年”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全县180多名远教干部把服务“双联”行动作为培养锻炼自己的“大课堂”、提升能力素质的“助推器”,带头深入基层,直接下到田间地头,和党员群众真正拧在一起,打成一片,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二是争当真抓实干的“急先锋”。按照围绕联村作足“产业”文章,围绕联户作强“增智”教育的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利用远教设备学政策、学技术、学方法,了解市场信息,找准发展路子,努力把乡村站点建设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示范点、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年内,对全县的182个站点开展了“拉网式”排查,维修站点46个,培训新任管理员54人。三是争当典型培育推介的“急先锋”。以培育示范站点、打造特色品牌为突破口,及时调整党建网站栏目设置、开设了先锋专栏,大力宣传推介“双联”行动的典型经验做法,在面上抓拓展,在点上抓深化,让党员作评价,从基层看效果,激励站点管理员对照先进找差距、立足岗位做贡献,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通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实践,我们认为远程教育这一科技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的“前卫”教育模式,在用先进文化武装党员干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和造福广大群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远教工作只有盘活“设备资源”,激活“人力资源”,用活“载体资源”,不断探索服务发展新路径、拓展工作新空间,才能有为而有位,构筑 “新高地”。今后我们将以这次现场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远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党的建设工作。
第三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党员干部受教育 人民群众得实惠
——XXX村远程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XX镇XX村地处XX南郊,全村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人均XXXX亩,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XXXX元。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XX个,现有党员XX名,其中女党员XX名。
今年,XXX村党支部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先后投入二十余万元对播放室进行维修,购置电教设备,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始终坚持“建管结合、学用结合,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通过远程教育让政策、技术、信息、服务迸发出活力,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主要做法如下:
一、高度重视,靠实责任
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要求,成立了党员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把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列入村党支部党建日常工作当中,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党支部按照定人、定责、定制的三项原则,落实责任制度,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建立了远程教育学用工作长效机制。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站点的协调会议召集、组织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活动、收集上报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培训的反馈意见等具体工作;镇远程教育包村管理员具体负责站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学习培训任务的落实;村站点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员主要负责做好远程教育视频的播放、搜集、整理,做好“四簿一册”(教育情况记录簿、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簿、设备维护登记簿、党员干部点名册)的登记和记录等工作。
二、整章建制,规范运行
根据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健全完善了《学习培训制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循环播放制度》等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播放设备,严禁远程教育设备挪用和外借,确保了远程教育播放工作的顺利开展。每月月初,村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下发远程教育学习需求调查表,及时采集干部群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对远教工作的意见建议,根据党员群众的需求村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村远程教育播放工作联系会议,做好站点管理、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资料播放、活动组织等工作。通过采取张贴公告的形式向党员干部群众发布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各类教育教学信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知情率,切实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服务党的建设、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总体要求。
三、注重实效,持续发展
在制订各种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学用工作的组织,努力实现远程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建”向“管、学、用”转移,使远程教育教学组织方式进一步改进,远程教育的功能和效果进一步显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提供了组织保证、人才支撑和信息技术服务。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对进城务工群众进行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培训,对党员群众进行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培训活动,努力培养“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使群众在家能增收,在外有创收,拓宽了增收的渠道。
目前,XXX村以“XXXXX、XXXXX、XXXXX、XXXXX”的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社会稳定为保障,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城郊型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截止目前,XXX村XX组XXXX亩的天然气加气站征地工作,已完成征地协议的签订,正在进行补偿工作;XXX村XXX组已完成二环路中段征地工作;XXX村XX组市民南路延伸段征地工作,已完成XXX户的拆迁工作,尚有XXXX户正在拆迁。结合征地拆迁,已在XX村XXX组已动工建设住宅楼XXX栋,建成后可入住农户XXX户,在XXX村XXXX组动工建设住宅楼XXX栋,建成后可入住农户XXX户。
第四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村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建设小康社会,**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平台,依托远程教育的信息、技术服务等优势造福群众,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在当地推广远教的方法,为建设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我村基本情况
**镇**村位于**镇西南,距镇政府11公里。全屯有200户710人,党员23人。耕地面积10000多亩,以甘蔗、西瓜种植为主。自开通远程教育站点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依托“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将远程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以远程教育促使新农村建设创建再上新台阶,以新农村创建助推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村具体做法
1、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宣传
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之初,许多党员干部及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意义不大,参与此项工作的热情不高、支持不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墙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了全村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切实开展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各方筹资创造良好环境
村委将站点设在村委会办公楼,周围场地整洁、卫生,为党员群众收看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筹集资金购置了桌椅等配套设施,远教设备按标准统一配置,包括远教专用的电脑、电视、机顶盒和宽带线路,设备运转正常,完全能够接收、播放、浏览回放各级远教节目和信息。
3、规范管理完善各种制度
牢牢把握住播前准备、播中讲解、播后讨论、具体实践等四个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和播放收看制度,做到播前通知党员,保证出勤率;收看严格纪律,保证质量;看后集中讨论,加深理解;学后实践,保证效果,使播放收看工作落到了实处。努力做到播放收看有登记、有讨论、有反馈,切实将播放收看规范化建设落到了实处。
4、科学安排引起群众兴趣
在农业建设工作中,重点在“学”字上下功夫,围绕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的优势。及时了解村民的一些实际需求,通过收集远程教育有关网络资源和上级有关部门学习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村级教学培训课件资源库。针对不同的人群,实行分类施教。
三、我村收到效果
1、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拓宽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远教的平台,对有关工作、政策方针起到更广泛的宣传动员作用。
2、为了帮助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掌握科学技术和农村适用技术,我们重点播放大量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帮助了农民群众学习实用技术、了解市场信息,推进了农村信息化进程,方便了信息技术进村入户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信息需求,造就了大批掌握现代农村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
3、为了让远程教育向更多的农户延伸,本村利用村电子屏、广播等方式对本村种植、养殖等专业大户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农户自觉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提高致富本领,引导他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增强了村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五篇: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板桥镇“四个围绕”抓好农村党员干部
远程教育建设工作
北仑区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从2005年8月起启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实施中始终坚持把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整合资源,精心建设,加强探索,确保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目前,全区已建成终端接收站点243个(其中农村200个、社区27个、镇级8个、延伸站点8个),基本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又一“推动器”。
一、围绕“量力而行、确保质量”这一要求,高标准建设终端接收站点。
区委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手段,作为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注重提供保障。抽调组织部、人事局、广电中心、党校、信息中心、电信局等20个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同时,抽调相关单位及大学生志愿者等6名同志集中办公,负责试点工作日常事务的处理。并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专项安排520万元建设资金,用于远程教育工作中的站点设备、网络铺设及平台建设。另外,对于站点建成后每年50万元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也由区级财政全额负担,努力做到不花基层一分钱。二是注重夯实基础。组织开展专项调研,重点排摸各行政村和社区的组织设置状况、行政村撤扩并及下步拆迁情况、电脑和电视机拥有状况、宽带网络建设情况等。根据调研结果,投入30万元资金,对宽带网络尚未铺通的41个村进行铺通,对原有广电和电信网络线路进行全面检测和改造,确保各村(社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信宽带网络“双覆盖”。另外,对场地条件不符合要求的,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标活动进行整顿,确保各终端接收站点100%地利用行政村(社区)的电教场所和学校、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站)等资源。三是注重示范带动。确定
1个街道、15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作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在经费投入上予以重点倾斜,明确专人联系,确保示范站点成为周边站点学习的“样板”。同时,针对本地区外来人口多、流动党员多、种养殖大户多、区级机关干部集中办公等特点,分别选择在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工业园区、种养殖业协会、以及机关干部党员之家建立终端接收站点,努力扩大远程教育的影响和成效。
二、围绕“拓展功能、走在前列”这一目标,做大做强区级综合服务平台功能。
一是坚持科学定位。结合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北仑的实际,依靠有线电视网络,在区有线电视台开辟2个专门频道,用于转发中央和省、市教育节目。在区视频中心会场建立中心课堂,依托连接区、镇(街)两级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区——镇(街道)双向互动教学功能。二是坚持统筹开发。充分借助区广电中心、信息中心的技术力量,做到“全区一盘棋”。一方面,依托区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课堂”建设要求,追加投入105万元,建设区、乡镇(街道)两级视频会议系统。另一方面,依托“北仑之窗”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区远程教育综合网站——“北仑新农村建设网”,使网站不仅具有远程教育视频点播、中心资源库、辅助教学网站的功能,而且有效整合农林、卫生、民政、劳动、气象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作用。三是坚持协同“作战”。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即涉农部门“主动一点”(主动提供可制作课件的素材)、广电部门“辛苦一点”(拍摄、制作课件)、远程办“表示一点”(投入一定的制作经费),拍摄一些符合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另外,积极整合各涉农部门的现有课件资源,使中心资源库片源不断充实。目前,北仑新农村建设网“视频点播”系统已有课件1227部,涉及先进性教育、农机农贸、种植养殖、农村能源、企业管理、社区建设等22个大类。
三、围绕“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这一着眼点,努力构建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机制。
一是抓队伍。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需要,从乡镇(街道)机关干部、村“两委会”成员、农村工作指导员以及电信、广电、电脑公司等部门单位的技术人员中选聘骨干,组建了由990人组成的远程教育管理员、操作员和技术员三支队伍,负责各站点的日常管理、运用和维护。并分15批次对500多名基层骨干进行电脑基础知识和远程教育业务知识培训。二是抓制度。先后出台《站点设备管理维护制度》、《远程教育管理操作人员职责》等制度,印制下发《基层站点实用操作使用手册》、《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登记簿》,并将相关制度及管理维护人员名单按统一要求上墙公布,全面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建、管、用。三是抓服务。由政府出钱,通过兼职、聘用、签订服务合同等方式,建立广电、电信、电脑公司1:1:1的远程教育技术员队伍,实现远程教育技术保障工作“社会服务、政府买单”。结合工作实际,构建区镇村“三级自助服务体系”:即在区远程办设立技术咨询热线,明确专人值守答疑;在各乡镇(街道)抽调2-8名年纪轻、懂电脑的机关干部建立乡镇(街道)技术指导组,以3-6个村为单位,分片兼职远程教育技术指导员;在各基层站点采取相邻的5-6个站点组团形式,成立村——村技术互助小组,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指导。
四、围绕“服务农村、取得实效”这一根本,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按照“让干部受教育,使群众得实惠”这一“大远教”理念,探索发挥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建立横向协作机制。把远程教育纳入区级各部门涉农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按排出教学计划表。同时,整合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力量,组建远程教育辅导队伍,进行教育辅导,开展技术服务。建立远程教育节目推荐指导制度,由区远程办定期以“节目推荐单”的形式,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推荐好网站、好片子、好节目。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网络需求调研、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张贴宣传海报以及举办远程教育知识竞赛等形式,进一步营造远程教
育工作氛围。二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制订出台《远程教育站点考核办法》,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运行情况作为对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乡镇(街道)党委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同时,开展终端接收站点远程工作“一村一品”评比活动,鼓励各站点创出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活动的工作品牌。组织乡镇(街道)级管理员和基层站点操作员开展比武活动,不断提高站点管理运用水平。三是建立自身推进机制。以提高吸引力、增强实效性为切入点,将教育培训的对象拓展到整个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做强北仑新农村建设网,及时充实更新三农信息、农技知识以及文化娱乐等,把网站办成农民获取信息、接受教育、获得培训、陶冶情操的主阵地。组织开展“百村上网”工程,积极鼓励行政村建立自己的网站(目前,全区已有3家村级网站顺利开通),通过建立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远程教育网络,吸引更多的农村普通群众参加到远程教育中来,实现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