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时间:2019-05-13 12:2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第一篇: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以计算机存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勃兴引发的数字化浪潮,强势地冲刷着社会文明的每一个角落,传统出版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出版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古籍出版业虽说有其行业特殊性,但也未能幸免于外。如何应对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挑战,是每一个古籍出版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古籍出版模式受到的挑战

毋庸讳言,传统的古籍出版模式是内向收敛的:就出版者而言,主要以全国数十家专业古籍出版社为主体;就读者对象而言,主要面向文史专业研究者和爱好者;就发行渠道而言,主要依赖于订货会集中订货、征订单发货和书店营销网络。受专业性强、受众面小、生产和销售周期较长等先天性因素的制约,古籍出版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原本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其承受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第一,专业古籍出版社不仅要面对综合性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其他行业出版社对古籍出版市场的“蚕食”,还要应对一大批以数字出版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提供商的大举“入侵”(见表1)。

表1 国内数字技术提供商及古籍数字化产品要览(截至2009年3月)

数字技术提供商

古籍数字化产品

备注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国学宝典(收录古籍4000余种,字数逾10亿)、《篆刻备览》、《小说备览》(收录中国古典小说100种)、《古代小说典》(收录中国古典小说1000种)、《飞鸿堂印谱》(收录印数3500方)、《中国历代笔记》(收录笔记1150种,1.5亿字)、《宋会要辑稿》、《中国古代戏剧专辑》(收录古代戏剧310种)。

系统采用Unicode大字符集,另配有图像字;提供标题、全文、分类、专书检索,还可以多条件组合检索,检索结果可以复制、打印或保存。附加了联机古汉语字典等多种工具。

北京书同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十通》、《康熙词典》、《大清五部会典》、《大清历朝实录》等。

采用全文检索、图文对照等成熟、先进的典籍数字化制作和集成技术。

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基本古籍库》(收录古籍1万种,全文18亿字。每种附1-2个善本的原版影像,总计1200万页影像)、《中国方志库》、《中国谱牒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历代碑志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爱如生电子书》等。

收录典籍合计5万种,近100亿字的全文数据和近6千万页的影像数据;提供查询、浏览、预约、复制等服务。

北京时代瀚堂科技有限公司

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含小学工具、类书集成、出土文献、中医药文献、经部集成、史部集成、子部集成、集部集成、古典戏曲、佛教典籍、道教典籍、敦煌文献)。

采用国际通用的超大字元集进行加工校勘,文本精准无缺字;基于互联网的自然语言海量文本全文检索。

超星公司的超星数字图书馆

《古今图书集成》、《清实录》、《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中国古典名著大系》等。

按照中图法分类;部分古籍可全文阅读,可全文检索。

北极星书库

中华古籍电子书(含各类古籍1268部)。

提供目录和书名检索,可在线全文阅读,但不支持全文检索功能。

北京数字方舟信息技术公司

古籍图书库(含280余种古籍)。

文件采用PDF格式。

北京天安亿友公司

《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

文件采用EXE格式。

天津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

有阅读和全文检索功能,可显示检索词所在的单句或段落全文。

表1只是择其要者,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技术提供商及其产品列举出来,还有许多潜在的市场进入者正在不断孕生。这类新兴古籍出版企业或依托图书馆的古籍善本资源,或吸纳文史专业研究人员参与研发,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电子文献研究所,通过大规模、成系统地将常用基本古籍数字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专业研究人员的需要。它们研发的产品占领了图书馆及科研院所等大宗用户的很大市场份额。借助于与图书馆、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从古籍出版资源的供给到数字化出版,再到网络发行给团体用户或个体用户使用,技术提供商完全可以绕开出版社完成整个古籍出版活动。未来专业古籍出版社如不能积极应对,将有潜在的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二,出于保存古籍的目的,公益性的图书馆也加入了古籍出版的行列。诚然,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古籍,但其保护手段却有原生性和再生性之分。所谓再生性保护,即以缩微、扫描、影印等方式,对古籍内容进行复制传播,其实质与古籍出版并无二致。随着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转移,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2年正式立项、由国家图书馆承接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计划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规模、成系统地复制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及高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乃至博物馆的珍贵古籍善本。2007年,该工程一期已完成《唐宋编》和《金元编》共计758种1394函8990册善本古籍的出版工作;二期现已完成古籍选目556种,计划再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明清卷的出版工作。[1]

除传统出版领域外,图书馆界的古籍数字化亦呈方兴未艾之势。如上海图书馆于1996年启动了“宋元善本全文数据库”的建设,计划将馆藏古籍善本全部数字化,并分期实现上网服务;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汉达文库”提供近1亿字的古籍全文和18000幅影像资料;相对而言,大陆地区图书馆大多刚完成馆藏古籍书目数据的建库工作,全文数据库的开发还限于较小规模(见表2),但发展前景无可限量。一些学术机构也参与到古籍数字出版中来,如香港理工大学开发了“中文古籍网上出版平台”,目的在于让更多的稀有古籍得以通过互联网供给图书馆、学校、机构、公司以及个人读者随时随地使用。[2]尽管这类公益性的古籍数字化产品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读者对古籍图书的需求,改变了传统古籍图书市场的结构,其影响绝不可小觑。

表2 我国图书馆馆藏古籍全文数据库调查表(截至2009年3月)

古籍收藏机构

古籍全文数据库名称

全文资源数量

影像数量

上海图书馆

宋元善本全文数据库

20种(19794页)

首都图书馆

明清北京城垣资源库

202段落

358幅

大连市图书馆

明清小说全文库

40种

济南市图书馆

古籍地方文献

金石拓片

51种

270种

2037幅

5000余幅

绍兴图书馆

绍兴方志

8种

100幅

苏州图书馆

古籍善本数据库

12种502卷

全文影像

吴江市图书馆

吴江五百年古代地方志

24种

清华大学图书馆

科技典籍全文库

100种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农书古籍全文数据库

9种

全文影像

山东大学简帛研究网

文献宝藏

33篇简帛文献

台湾中央图书馆

明人文集资料库

17种

部分影像

台湾中央研究院

汉籍电子文献系统

3.74亿字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汉达文库

近1亿字

18000幅

第三,数字化古籍适应了国民网络阅读的趋向,提供了辅助学术研究的工具,极具市场竞争力。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的27.8%攀升了17.1%;知道或听说过电子图书的读者人群占被调查者总体的47.4%。[3]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古籍正好适应了这一变化。而且,数字化古籍提供的不止是一本书、一个数据库,而是一件学术工具、一个研究平台。它不仅提供诸多与内容相关的知识工具,如联机古汉语字典、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等;也能提供古籍字数、字频、词频的统计信息,行文风格特点的概率统计,参考数据的汇聚;还能提供不同版本比勘校对的接口、异体字的汇聚显示、读音的自动标注和朗读、在线标点断句等功能。这些工具、信息和功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研究条件,而且带来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革新。一旦专业研究者形成了对这种工具依赖心理,将给传统古籍出版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第四,古籍的数字出版借助于网络,在发行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传统古籍的传统发行方式主要依赖于订货会订货、征订单发货、书店发行等所谓的主渠道,在图书市场变化加剧的今天,面临着资金短缺、发行门店减少、退货率居高不下、回款率低等困境。数字古籍的网络发行则有低成本、零库存、高时效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数字古籍更易于内容的组织管理,便于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产品。既可以提供大型海量的综合性资料库,也可方便快捷地组织提供各类专题、专辑资料;既可以针对高校图书馆、研究所等团体用户开发网络版产品,也可为个体用户提供光盘版、手机版和U盘版等多种形式的产品。

二、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思路

面对挑战,古籍出版社考虑更多的不应是如何消极回避,而应是如何借鉴新兴技术力量,重构古籍出版模式,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

1.出版主体:三股力量的合作与融合这里所谓的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的重新界定。[4]对古籍出版业来讲,首先就是出版主体结构的调整。专业古籍出版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势将被打破,公益性图书馆与赢利性的技术提供商已然成长为古籍出版界不可忽视的两股力量。出版主体身份的多重性,带来的必然是古籍出版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作为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它从事古籍出版活动更多的是出于保存民族文化的职责,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技术提供商追逐的是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和产业规模的扩张,即所谓的经济效益;古籍出版社恰好经历过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双重身份,天然地成为两者之间的沟通者和协作者。它们三者的合作与融合,也正契合了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出版理念。

出版社与图书馆、技术提供商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是有现实基础的。古籍出版社毕竟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在编辑力量、选题策划、出版规范、文化品牌等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图书馆在古籍出版资源方面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图书馆系统保存的古籍有2750万册,其中可列入善本的超过250万册,足以弥补传统古籍出版存在的版本低劣重复的缺憾。图书馆拥有的古籍鉴定与整理的资深专家,亦堪称宝贵的出版人力资源;技术提供商则在数字出版技术、资金的运作和投入、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们通过合作与融合,完全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目的。在这方面业界已有不少合作成功的案例,如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由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投资,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国家图书馆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下,由北京书同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完成的;《中国古籍基本库》是由北京大学提出创意和规划,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制作,最后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

古籍出版产业的融合必然带来古籍出版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出版收益的再分配(见图1)。以出版流程为主线,选题策划阶段是合作的起点,也是关键阶段,因为只有经三方博弈后就出版选题达成一致,才有合作的基础。选题确定后,就是筹措和组织出版资源。资金主要来源于出版社和数字技术企业的投资,因为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它不能进行商业投资(但它也需要获得出版收益来弥补在古籍保护等方面的投入),而古籍出版的底本主要由图书馆提供精选的善本,经内容专家校勘整理后出版。须强调的是,古籍的数字出版绝不是简单地复制古籍,而应属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的范畴,[5]因而在具体出版过程中,应以选题所在领域的内容专家(负责版本的考订和选择、文字的校勘和注释、出版物体例和功能的设计等)为主导,而不是以编辑或技术专家为主导。内容专家、编辑专家和技术专家的关系就如同建筑设计师、工程监理与建筑工人的关系。在发行方式上,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并行不悖,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2.出版流程:向跨媒介辐射状流程转变

在数字时代,出版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纸质图书为核心转向以内容管理为核心,整个出版业呈现出融入更大范围的内容产业的趋势。古籍出版业要适应这种转型,意味着必须要突破单一的纸介质形式,古籍出版单位也将向内容提供商转变,而传统的读者或受众,将逐渐演变为内容消费者。伴随着这种转变,传统古籍出版流程也将向跨媒介的辐射状出版流程转变(见图2)。

古籍数字化出版流程的核心是内容管理,具体包括古籍内容的生产、组织和提供等,主要由相关的关键技术来实现,具体包括:基于自然语言的内容信息标引和识别技术、知识搜索引擎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开放的数字内容编辑平台、数字内容前置审查平台和可再生数字资源多次开发平台等技术。只有当古籍出版单位采用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以后,传统的编、印、发环节才将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流程再造”。[6]

3.出版产品:工具与内容的统一

传统古籍出版有两大功能和目标:一是为人文学术研究服务;二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背景下,古籍出版的基本功能没变,但功能实现的途径和出版理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的古籍出版物,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图书,而是现代工具与传统内容完美结合的统一体。针对文史专业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一般读者的不同需求,这个工具与内容的统一体可以为之提供相应的研究平台、教学平台和文化休闲平台。

数字古籍将亿万汉字所表征的信息,贯穿在数码的经络里,使得字字可查、句句可检成为现实;数字古籍中还可以嵌入相关的知识工具、信息计量工具,为读者提供即时服务;通过对古籍文本内容的深入揭示和语义关联,可从大量隐含的、以前不知道的、潜在有用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因而它不再是原来单纯意义上的图书,而是一个集文本内容、知识工具、研究手段为一体的研究平台。数字古籍还可嵌入远程教育网络,通过远程访问和自助式学习,为广大师生提供文史专业教学平台。借助平面图像、三维动画、立体声响、虚拟现实等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数字古籍能从感官上带给人们全方位的精神体验,为人们搭建一个文化休闲平台。所有这一切,都是古籍出版产品设计理念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

图书试用网 www.xiexiebang.com 图书营销新媒体

精彩推荐

第二篇:数字化革命背景下中国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变革

数字化革命背景下中国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变革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以敏锐的洞察力预见了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冲击。他认为第一次浪潮是从一万年前开始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人类从原始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第二次浪潮是从17 世纪未兴起的工业文明开始,历时300 多年,经历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又继续向电气自动化工业的过渡;从 20世纪50 年代后期开始的信息化推动着第三次浪潮即信 息社会的到来。

进入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感受扑面而来的数字革命气息,也许我们还在迟疑,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似乎还有一段时间和距离,然而新近以来的一系列迹象都在告诉我们: 信息社会的数字化时代已经悄然降临我们身边。

一、人类社会已经置身全球数字化革命的竞争时代(一)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信息社会数字革命的演进

在 1995 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教授为数字化的浩大演出揭开了序幕,它告诉人们,数字化未来就是人类与计算机的和谐相处。事实上,在过去二十年甚至更远时间,几乎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涌现全新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人本化的行业应用模式,起初也许只是美国等个别发达国家的独享,不长时间便迅速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就餐场所的 PDA 点菜或是信用卡结账,无论是居家的数字电视 QQ 视频或是住宅小区的电子智能门禁,无论是出行乘坐地铁公交车的刷卡交费或是驾车出行的卫星定位导航,无论是超市购物结算或是网上购物买机票等,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物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人际交往和数字方式消费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及现代社会的每个肌体细胞。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信息社会数字革命的演进,即使那些浑然不知数字化为何物的人随身物件至少也有一款智能手机。(二)发达国家正在掀起 3D 打印工业革命的谋变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延续,世界经济竞171系统初始化时中对可能涉及的各类服务明确责任部门、部门领导和责任受理人,并将其姓名和手机号码设置在数据库中。比如某学生回宿舍后发现卫生间水管破漏,可立即拨打已经公布的 24 小时服务申报热线口述服务需求,值班员会迅速录入申报平台,或学生本人通过 PC 或者智能手机在服务平台申报,系统则记录申报人的联系方式和申报时刻并同时根据申报内容启动校园短信通,向该项服务的责任受理人发出第一条短信通知,说明某同学某时刻发出某事件的服务需求申请,责任受理人应立即派出维修人员并通过平台输入受理信息,此时平台系统会自动向服务申报的学生发出系统的第二条短信,告知申报人已受理并派出人员。如果责任受理人反应迟钝,超过一定时间(如 10 分钟)迟迟不予受理,平台系统会自动向责任部门领导人发出系统的第三条短信,对责任受理人进行投诉,使此项服务申报转变为专题投诉。派出人完成任务后,在平台上输入完成时间和结果。自此平台上出现此项申报从申报时间、受理时间、派出时间到完成时间的一个时间序列,并计算出整个过程的耗时纪录。24 小时值班总台通过电话跟踪随访,输入用户满意与否的纪录,并公示在平台上接受公众监督。系统平台同时对服务的责任部门、责任受理人的受理速度、总耗时情况以及进入专题投诉的数量等综合情况作出统计,公布服务排行榜。第七,“供暖测温智能监控系统平台”数字化后勤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供暖测温智能监控系统平台,是由暖气温度采集器和供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构成。其基本原理是将对学校所在地域的大气温度实时测量值输入温控数学模型自动生成相对于室外大气温度各时点的供暖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控制值,即不能超越的最高温度标准和不能低于的下线温度标准,在时间坐标上生成上下两条最大和最小温控曲线。此曲线图中,室外大气温度曲线与温控曲线呈负相关关系,其数学模型为 Y = A + B(C -X),式中 Y 为系统要求的供暖温度值,X 为室外大气环境温度,A 为截距,即锅炉维持状态的起点温度基本值,B 为室内外温差反应系数,C 为春天温度维持起点基本温度,其平均值可取为为摄氏 16 度。温控区间设定按照 Y + D1设定为最高温控制,Y—D2设定为最低温控制。其中的 D1值和 D2值的大小视计划设定的最高曲线与最低曲线的间距而定,一般要求 D1+ D2< 20。系统要求供暖部门严格遵守温控曲线司炉,同时系统通过安装在各供暖区域管道上的不间断采样比值,并以奖励和处罚形式对各供暖锅炉房进行实时监督评价。

对于上述数字化后勤在大学的应用实践案例,只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会堂资源共享平台、会务服务接待平台、健康医疗管理平台、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修购项目申报平台、教室管理平台、农校对接管理平台、水电节能信息平台、短信通平台等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案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总之,数字化后勤管理模式在数字后勤管理多层多级立体性管理平台的应用实践,几乎覆盖了大学的全部后勤服务和管理领域。随着数字化后勤管理平台在实践中应用,后勤管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服务效果。数字化后勤管理的服务效果可以概括如下: 一是释缓了师生怨气,优化了后勤服务生态;二是彰显了快捷服务,提高了后勤服务水平;三是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强了服务竞争能力;四是堵塞了经营漏洞,提高了后勤服务效益;五是优化了管理体系,推进了组织扁平管理;六是固化了规则刚性,增强了制度规约力度;七是创新了评价体系,确立了师生主体地位;八是提升了管理队伍,走向了精细服务目标。因此,可以说数字化后勤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为把高校后勤服务业建设成为师生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数字化革命催生我国高校云后勤管理模式应用(一)云后勤管理的概念

随着 2006 年 8 月美国谷歌公司最早提出云计算的概念,2007 年 10 月美国谷歌公司和 IBM 公司开始推行云计算进校园计划,仅仅五六年时间,全球云计算技术发展就风起云涌。高校云后勤管理平台应该是后勤管理领域的新理念,其目标是将后勤管理应用软件的使用简化为像公共的水和电一样易用的资源,用户的终端设备只要连上网络,经过下载安装客户端平台软件并注册后,即可方便地使用云后勤管理平台提供的后勤应用软件,学校不需要构建自己的专用服务器,也无需购买后勤应用软件,只要支付廉价的云后勤服务费,随时随地上网就可以在自己的云后勤管理平台上运行服务商提供给的各类后勤业务系统,处理相应的后勤事务。由此可见,云后勤管理是数字化后勤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是随着 3G 无线通讯技术、校园 Wi - Fi 无线网络覆盖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字化后勤管理模式,可弥补高校各自为战的后勤系统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解决常常因后勤管理者的时空不确定性出现的种种工作不便,实现管理者、管理平台和管理事务之间的三位一体。(二)云后勤管理的应用

随着宽带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可移动的智能终端相伴的 3G 通讯技术,Wi - Fi 无限网络技术正在快速提高速率并迅速普及,无线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正走向换代发展的转折点。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随身品,手机在人机合一方面相对 PC 机有了根本的改善,只要留心观察机场、超市外稍事停留的人群,随时可见便175携笔记本、iPad、iPhone 等无线网络信息终端已延续到每个人的手中。网上购物、网上购票、网上值机、网上安排旅行,信息网络工具已经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沟通模式和生活方式。现在一个人可以没有PC,可以没有 iPad,但绝不可以没有一款智能手机。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云后勤管理模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手机系统的云后勤管理平台上线使用,师生可以方便地查看校园各类公开信息、享有相关授权信息阅读权,也可随时发布自己的服务需求并及时得到回应、投诉对后勤服务的不满意并会及时得到相应答复。(三)云后勤管理的服务境界

云后勤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后勤服务的最高效率、最好质量和最佳境界,那么什么是后勤服务的最高境界? 那就是通过云后勤管理平台,为全校师生及其家属提供全天候、全空间、全事务性的 3A 服务,即 Anytime(无时不在)、Anywhere(无处不在)、Anything(无事不在),其实也只有借助云后勤服务才能实现这样的境界。处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中的高校后勤,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革命大潮,是维持传统的后勤服务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保持简单传统的经验管理,还是与时俱进地在后勤领域实施数字化革命,把后勤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后勤管理应用数字后勤管理新模式,促进后勤管理队伍的提升? 这既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对学校后勤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既是对高校后勤劳动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又是后勤自身告别简单落后劳作方式实现脱胎换骨的良好机遇。随着我国社会数字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无线平板PC 和智能手机为工具、以移动后勤或掌上后勤为主要形式的高校云后勤管理模式必将逐渐兴起。

第三篇:大部制背景下中国环境管理体制之反思与重构

大部制背景下中国环境管理体制之反思与重

——以《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修改为视角

高晓露

2012-10-26 15:31:35 来源:《财政监督》2012年6期

【摘要】: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至今已经历了初始、形成以及逐步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环境保护法》第7条而建立起来的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职权结构以及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大部制改革以及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根源于《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为此,应修改《环境保护法》第7条,将环保部门的职能由“统管”改为“综合协调”,同时合理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分工,完善环境管理权力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大部制改革 环境保护法 环境管理体制

大部制改革是中国为了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大部制改革重点不在于合并或新设部委,而在于部门之间职能的重新梳理和整合。经过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拥有了人们所期待的“话语权”与权威性。然而,我国的环境执法状况却并没有随着环境保护部门的“升格”而好转。现实的情况依然是国家环境立法的实施效果无法体现在环境质量的提高上。究其原因,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是主要桎梏之一。根据《环境保护法》第7条①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各级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部门,亦即“统管”部门。然而,在环境管理实践中,环保部门并未能有效地行使“统管”职能。环境主管部门更多呈现的是“形式管理主体”。升格后环境保护部在其法定职能中所罗列的牵头协调、监督及参与等环境保护职责都可能更多地成为摆设或美好愿景。因而,大部制背景下,以修改《环境保护法》为契机,理顺健全环境管理组织体系、职能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对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进行重构实乃当务之急。

一、中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方面。环境管理体制中的组织结构是指享有国家环境管理权的管理机构的具体设置以及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从各部门分工管理转变为统一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根据《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我国环境管理机构除了国务院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之外,还包括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等众多分管部门,而且,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执法地位平等。它们之间只有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分工上有区别,即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有差异,但都是属于环境执法机关。《环境保护法》第7条对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具体的规定。

2.职权结构方面。环境管理体制中的职权结构是指各种环境管理机构横向的职权分工以及纵向的职权位阶等。首先,从横向方面看,以中央层面为例,在2008年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明确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正式进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伴随着组织地位的提升,环境保护部在职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革。但是,单从环境主管部门法律地位的提升来看待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可能会有失偏颇。综合分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难发现,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管职权执行比较顺利的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噪声污染控制、辐射和核安全、大气污染控制、农村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其他领域尤其在水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因涉及到水利、林业、草原、海洋、土地等资源管理部门等分管部门的分工合作和依法制约,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管能力依然显得十分脆弱,特别是伴随着草原、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单项立法的相继出台,环境主管部门更多呈现的是“形式管理主体”。例如,根据《草原法》的授权,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草原监督管理工作。②环保部门面对草原“主管”部门,根本无法进行“统管”。因而,《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统管”条款形同虚设。

其次,从纵向方面看,目前,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以行政区域管理为核心、国家与地方双重领导的体制,即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环境保护部门,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尽管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总责,但对负什么责任,是政治责任还是法律责任,抑或经济责任,都没有明确规定。在政绩考核中也缺乏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消耗的考核,从而使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成为空洞的口号。同时,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其既从属于环境保护部,也附属于地方政府。在这样的体制框架下,地方环境管理的力度往往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和态度。

3.运行机制方面。首先,在协作机制方面。虽然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中国环境管理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如环境保护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探索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与国家海洋局以及多个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与中央统战部合作建立国家环境特约监察员制度。先后建立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的松花江、淮河、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海河等水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进一步丰富了部际协作机制。但是,由于职能分散交叉现象依然存在,各部门和各地区各自为政,环境保护统筹协调、统一监督仍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在监督制约机制方面。随着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和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华东、华北六大环保督查中心的陆续成立挂牌,国家环境监察体系新格局正在形成。这些超脱于地方管辖的区域环保督查机构,无疑有利于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的不当制约,将增强国家层面的监管和协调能力。但是,按照环境部规定,这些督查中心只是派出机构,受环境保护部委托从事公务,其中督察业务接受环境部环境监察局指导,应急工作接受环境应急办公室指导,对所委托事务均由环境部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也就是说,环境督察制度没有进行中央层面的体制变革,只是应环境事件频发的需要,将感到力不从心的部分环境监察职能下放到设在地方的中央部门去实施。环境督察顶着环境中央监督之名,但可能更多地仅有提出建议的权力,以至于有人认为各环境督察中心更多的只是充当了环境部的传声筒和监视器。

(二)原因分析。中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法律基础是《环境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因而,问题也主要根源于该条的规定。首先,《环境保护法》第7条对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与中国相关的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的现实不符。从近年来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政策和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环保部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以及环境保护实践看,环保部门的职能实际上已经由“统一监督管理”转变为“综合协调”。如1990年国务院发布的《对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海洋局有关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分工的意见》中规定:“国家海洋局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在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中,如有意见分歧,由国家环保局进行协调。”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应按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式,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应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决定》中关于“按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提法,表明国务院认识到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应当符合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三定”方案提出转变国家环保局职能,其中一条就是,强化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促进环境保护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增强国家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能力。这个“三定”方案中规定环保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同有关部门制订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组织对重大经济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受国务院委托„„协调省际环境污染纠纷;综合协调并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与野生动植物、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指导和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等。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10月发布的《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中,需要加强的职责之一就是“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协调、参与宏观决策职责。”在现实中,环保部门真正从事的已不是“统一监管”,而是“综合协调”。从近年来的环境保护实践看,统管部门对分管部门具有“规划”和“协调”的职责。例如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监测规范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于“牵头”的地位,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活动中发生意见分歧时,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面协调解决。环保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往往是环保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因而,环保部门应“仅作政策统合及法规制定及改善规划”这类综合协调职能,而不应成为一个执行“个别污染及自然保育事项”的部门。

其次,《环境保护法》第7条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管”职能定位与许多环境单行立法相冲突。施行于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部门,而一些在其后制定或修订的单行环境法律却作出了与此矛盾的规定,如2002年修订的《水法》第12条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2000年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再如,200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5条规定,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无论是水、海洋,还是土地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因素,都属于环境的构成要素。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不是指单个的环境要素。环境的整体性需要对其实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能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和合作。

综上,《环境保护法》第7条所构建的环境管理体制不仅与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极不适应,而且与各环境单项立法之间不衔接的问题已非常突出,且严重影响到了法律的执行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环境保护法》第7条,加强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成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大部制背景下重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修改《环境保护法》第7条,将环保部门的职能由“统管”改为“综合协调”。在修订《环境保护法》时,为最大限度地协调其与《水法》、《土地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单行法在管理体制方面的矛盾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权修改为“综合协调”职权。建立超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和行业利益的环保大协调机制。

“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既是我国环保最现实、最紧迫的需要,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与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律相符合。所以,修改《环境保护法》第7条,将现实中环保部门职能定位的重大变化规范化、制度化,是《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法理上说,成立一个新的行政机关或改变其职责权限都必须有法律依据,要有“先立法后改制”的法治观念。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以,本着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应对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重新做出界定,改“统一监督管理”为“综合协调”,具体内容应包括“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四项内容。

(二)合理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分工。首先,在横向层面,应该立足于综合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将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和职权的重组,设置真正意义上的大部门体制下的环境综合协调部门。将土地、林业、水利、海洋等主管部门的“生态化”职能纳入“大环保”管理体制中予以重构和完善。授权环境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权责,切实提高环境主管部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和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监督能力及协调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对分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综合监督检查。

其次,在纵向层面,继续坚持分级管理,但应该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的权限职责。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环境主管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机制,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执行职能分离出来。为此,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10月发布《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在强化自身环境决策职能的同时,不断剥离其具体行政执行的职能,进行环境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对分离的实践探索。目前,主要问题表现为环境保护部能否有效处理与地方政府及地方环境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完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

(三)完善运行机制。首先,扩展环境管理体制的内涵,培育多元化环境管理机制。环境的公共性特点决定了环境管理机制的多层次性。而中国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与西方国家差异很大。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则被视为环境管理体制的外部作用机制,没有被纳入体制本身的范畴。需要对传统的思维惯性作实质性拓展。其次,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明确环境督察的权力来源,这样才能有利于明确环境督察的国家督察性质,为正常开展环境督察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厘清环境督查机构的职责与权限。鉴于环境督察监督对象广泛,既有地方政府,也有地方环境机关和企业。除了监督地方执行环境法律之外,督察中心受委托承办环境事件的查办和协调工作。因而,在赋予督察中心众多责任的同时,也应赋予其审核、整改及信息获得的权力。这样,区域督察中心就存在监督对象的多样性与监督权限的单一性,监管事项的多元性和监管能力有限性的矛盾;第三,加强环境督察机构的能力建设等。

注释:

①《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②《草原法》第8条。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第四篇:数字化背景下美国报业发展研究

数字化背景下美国报业发展研究

【摘要】美国报业在近代史上一直是世界报业发展的标杆,引领着全球传媒业变革浪潮,但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美国报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继而引起了行业的衰败和萎缩。在此种状况下,美国各大报纸都竭尽所能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美国报业的多重危机,对我国报业来讲是个警醒,而他们的适时调整和应对之策,对我们而言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 美国报业 危机 应对措施

互联网在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突飞猛进地发展,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传统报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全方位挑战。一直影响着全球报业及传媒发展的美国报业,则正在数字化发展冲击下经历着艰难的“寒冬”,且危机不断加深。在这场危机中,许多美国报纸由于种种原因宣布破产倒闭。2008年7月底,有着185年历史的新罕布什尔州的美国元老级周报《守护卫士》关门大吉;2009年3月16日,《西雅图邮报》发行了最后一期报纸,标志着这家有146年“印刷报龄”的日报正式告终;2010年,美国最著名的主流大报《纽约时报》宣布,将停止印刷报纸并改出网络版。近年来,美国宣布停刊的报纸已超过200家。面对如此严峻的传媒生态环境,仍然艰难存活的美国报纸开始寻求战略转机,美国报业如何实现自我救赎,在聚焦数字化背景下媒体的变革、转化和重建的同时,能否真正使正在走下坡路的纸媒重新焕发生机并日益扩大影响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数字时代的报纸与报业

我们在讨论传统报业的未来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报纸的未来。报纸究竟会不会消亡?在进入到信息时代后,网络的冲击让这种声音前所未有地强大起来。笔者认为,在讨论报纸的未来是消亡与否,首先需要确定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报纸,报纸对于受众的意义在哪里。

认真来分析一下“报纸消亡论”的说法,其实不难看出,大家讨论的问题核心是,报纸的纸质传播媒介形式会不会消失。报纸的真正价值所在,并不是其纸张的形式,而是其逐渐形成的并为社会所广泛认同的对新闻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其新闻制成品的社会公信力和经长期培养大众的对新闻的依赖习惯。报纸对受众的真正意义在于其内容,也是长久以来形成采编方式、新闻理念以及公信力,而非只是其纸质的载体。

美国第一大报业集团甘乃特报业总裁盖瑞·沃森曾表示,你要明白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生意。我们从事的不是报纸生意,而是信息生意。目前已经大规模进入商业销售的“电纸书”因采用了先进的墨显技术,在视觉效果上与真正的纸质书籍几无差别。据了解,在日本,已经能生产出可折叠的能反复应用的电子纸的形式,将来的报纸必然会超出现在“报纸”概念。报纸的未来不是消亡,而是以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式存在。

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永远地改变了报纸产业。一张报纸的寿命可能很短,当天出版的报纸第二天就变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但报纸上的信息经专业新闻收集者收集和编辑,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重新利用,并产生新的商业价值。

二、美国报业遭遇的危机

(一)发行量危机

上世纪90年代,整个美国报纸的发行量为6200万份,到2009年,发行量只有4350万份;美国日报的数量则由1950年的1772家降至2008年的1452家,晚报自1960年以来持续下降;2008年至少有1万5千个新闻业岗位被裁员,截至2009年4月,超过,8480个新闻业岗位被裁员。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上网浏览新闻,接受电子阅读方式,可以说,在线新闻阅读人数的迅速扩张是导致报纸发行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二)收益率危机

美国报业的收入主要来自零售、订阅和广告三个部分,发行量的下降宣告了来自零售和订阅部分收入减少。同时,数字媒体不仅带走了传统媒体的受众,也分走了广告商的广告投入。特别是随着美国经济形势的下滑,报纸的主要传统客户零售商、房地产商、制造商身陷困境,开始大幅削减广告支出。

(三)阅读率危机

美国报纸之所以面临困境,最主要的是因为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通过报纸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受众减少了。一项对美国人是从哪个渠道获得新闻的调查表明,在1991年有56%的人从报纸上获得新闻,这一数字到2010年只有34%,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得新闻。因为有了互联网,很多人改变了以往花钱买报纸的习惯。

(四)公信力危机

美国报纸在过去一百年里遵照公正客观标准报道新闻事件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和尊重,但在遭遇空前危机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报业出现了各种丑闻,同时削减投入和大量裁员带来了新闻报道质量的下滑,报纸在民众中的形象不断下滑。此外,内容吸引力下降也

严重影响了报纸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报纸仍然是当今美国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网络的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

三、美国报业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扩大读者群体

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要占有市场,要赢得受众,这是媒体的必然选择。首先,关注中老年读者。他们是传统报纸最为忠实的一批受众,是跟随印刷报纸长大的一代人,读报习惯根深蒂固。同时,这一代人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中大部分为中产阶级,年消费能力超过2万亿美元,愿意付费购买报纸。在此背景下,为了争取这一“黄金群体”,许多报纸针对中老年读者的消费需求、阅读习惯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进行内容调整。其次,报纸参与教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忽视潜在消费群体的培养和挖掘,报业更不能例外。如何吸引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可以说是全球报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美国报纸参与教育工程既培养了青少年阅读报纸的习惯,提高了社会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发行量。

(二)改进新闻运作方式

在培养全能记者、建立强大采编团队的基础上,许多报纸建立了全天候全媒体的新闻发布平台,把过去“报纸第一,网站第二”的发稿流程改变为“网站第一,报纸第二”。新闻的发布不再局限于单一截稿时间和发布载体,鼓励记者先在报纸网站或者移动网站上发布新闻,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满足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但网站和移动媒体局限性在于难以进行深度报道,这一缺点可以在随后的报纸上进行弥补,在第一时间爆料后,报纸随后跟进全方位的深度报道评论等,满足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细节的需求,这一思路目前在美国报业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

(三)尝试在线内容收费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报纸网站,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凸显出报业盈利对广告过分倚重的弊端,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势在必行。2009年9月,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再次高调宣布将对华尔街日报的手机用户收费。默多克在宣布这一政策的同时,称新闻是有价值的商品,因此需要购买,而不是无偿享用。默多克的一席话令舆论哗然,毕竟大家早已习惯了免费的网络新闻。他的这一举措也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网络商业模式重大变革的开始。

(四)发展地方性社区报

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目前有近8000种社区报,发行量约5000万份。社区报的“杀手锏”正是内容的贴近性,在报道内容上“事无巨细”,立足报道社区内的新闻,报道语言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活泼,同时强调内容的实用性。随着网络的普及,美国大部分社区报纷纷建立网站,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报的传播能力和传播范围。社区论坛的开辟更为社区报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对稳定报纸的核心受众起到很好的作用。正是基于对社区报发展前景的看好,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开始把兼并的目标锁定地方性的社区报。

(五)建设互助型新报业

美国一些报纸积极展开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他们的合作对象包括同行的报纸、新闻机构、通讯社、企业,甚至个人。由他们提供一些新闻内容,然后由报纸的内部专业人员进行深度加工和编辑。比如美国俄亥俄州8家最大的报纸于2008年成立了“俄亥俄新闻组织”,它们合作报道一些新闻事件,共享特稿、社论、图表和图片等。英国《卫报》编辑艾伦·罗斯布里奇认为,未来新闻业合作特征明显,他把这种报业形态称为“互助型报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报业作为世界报纸行业的领先者,其自身的一些经验是值得中国报业认真借鉴的。笔者认为,不管是美国报业还是中国报业,只要能够真正抓住自己的核心优势,根据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变革,依然可以继续作为一种有效和影响广泛的新闻和信息载体而存在,发挥自己独到的作用。正如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瑞克罗德里格斯曾经说过的那样——在美国电报、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当前我们应该做的是调整我们自己,适应这个时代。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xxx课题组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英语教育 班级:2008级本科3班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一场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换来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人们努力探讨在新理念指导下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世纪之交,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名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出发,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对我国当代各具特色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进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策略、效果评价等基本问题,并从中归纳出教学的一般模式。

最早进行教育模式研究的是美国的乔伊斯和威尔,他们把教育模式定义为:“主管模式是一种设计课程、选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然而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邓立教授主编的《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中,教学模式则被认为是“考虑课堂教学的工具,它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概念,用以解释师生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他们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运用教学材料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影响学生所学的内容。”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对教学模式也有着一些各自的解释,但含义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属于教学过程范畴、教学结构范畴,教学模式是方法、是策略,是一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统一。教育改革应致力于新型教学模式的生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与时俱进及开拓创新的产物。

二、问题的提出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人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我们既要肯定它的价值所在,不能轻易抛弃,但必须看到传授式模式的局限性,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模式而神化。如果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授式的缺点,用传授式同样可以上出精彩的课,但教师不是只为了追求一堂课的成功,而是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实现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2、新型教学模式。即“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到教学的首位,教师在引导自学和发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切实发挥“师”的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

就教学工作而言,面对新形势,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另外,此项研究对于我们英语教育方向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研究的意义

教师如果单纯依赖教科书、参考书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必将使自己丧失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无从谈起。新课程表现出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新课标为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所留下的广阔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教师的适时、适度的介入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成效。从这一角度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寻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能参照的标准样式,也就是新的教学模式,并尽可能地使其稳定化、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并且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贯彻课程的理念,并重点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本研究的关键。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学校及更多的教师提供可操作的鉴戒。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探索适合攀枝花中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2、实施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作。

3、研究新课程背景中学课堂教学评价。

五、研究的设计方案及实施阶段

(一)研究的设计方案

1、研究的目标:

(1)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特点,形成一批富有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案例。把握教学规律,丰富现代教学理论。

(2)立足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主体行为和学习的规律,探究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创新精神的基本教学途径,探索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或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好的实施新课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研究的内容:

(1)针对攀枝花中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方法。(2)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以攀枝花中学为对象,主要通过实验法(亲身教学和听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观察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反馈)、比较法(比较各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影响)、表列法(将所得数据通过表格列举出来),内容分析法(分析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结果)等。

4、研究的时间:2012年3月是我们教育方向学生的实习时间,由此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研究的机会。

5、研究的人员:XXX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本科三班英语教育方向全体学生(总共10名)。我负责领导研究策划活动,其他九位负责各科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首先制定研究计划。其次,搜集整理教学经验、相关理论及教学内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理论。最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关于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研究人员在班级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将理论的学习思想、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进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探索和发展过程,并适时记录总结。

第三阶段:统计分析阶段。研究人员将实践所得数据用表列法进行统计,然后将统计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研究人员根据分析的数据,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六、研究的成果预计

1、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了解其构建,深刻理解新课程变革过程的实质,提高新课程变革的成效,同时达到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起到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

2、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学校形成创新型、科研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社会声望。

3、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主题发展指数良好,参与研究人员普遍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涌现一批教学创新型教师。

七、研究的经费

制定计划表格、搜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过程所需的费用合计约500元;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的生活所需费用合计约5000元;其他相关费用约500元。此次研究所需费用总计为6000元。

下载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精选合集)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村的启示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 传统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 学生以 被动学习,灌输式,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需要高技能......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摘 要: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全球化竞争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社会转型的典型时刻,对于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

    “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2015年的“互联网+”计划让“互联网+”成为热点词汇,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议题。文章根据发现......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赵本中学 课题组组长 王玉国 我校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于2010年4月由县教科室正式批准立项。本项......

    市场化背景下的双拥模式研究

    市场化背景下的双拥模式研究 双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群众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双拥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国家、军队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如......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克山县西城中学课题组 姜文广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

    数字化资源环境下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数字化资源环境下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省级课题“新媒体下的数字化资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的内容进行研究,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活动,寻找英语......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背景下的中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背景下的中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当中国人民还在反帝运动中作历史抉择的时候,平静却异常猛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洗卷开来。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