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现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中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把自主学习当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能力,也是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一位中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很好地体会到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教学之余,不断的学习自主学习的思想精髓,接受这一思想的洗礼,有效地将这一思想贯彻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也就能在学习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习的“苦差事”变成“乐差事”。
现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教学也能从中获取良多的助益。通过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我不断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中,力求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下面结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介绍一下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确定学习目标
标准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是由学生来制定的,但现在的教学模式以及由于高考指挥棒而衍生出来的各方面都决定着学生不太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故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目标是由老师来确定的,当然也可以说是课标或者考试说明来确定的。
确定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按照课程标准把内容罗列出来,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不大,对于刚开始实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预习案”来帮助他们。预习案应包括几个内容:1.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标准。2.学习的方法和步骤的提示。3.自学后的测试。编写时应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特点,按照逻辑顺序来。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在班级中建立班级QQ群,日常教学中将预习案编写后发到群上,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查看相关的预习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会因为忘记携带纸质材料而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二、学生自学
做好第一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预习案对课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自主学习时间。这一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刚开始进行自主学习模式学习的,时间长一些,后期的时间短一些。内容复杂的课外时间和课内时间结合,内容简单的可以直接安排在课堂上进行。
2.自学的模式。一般遵循“教学→导学→自学”的模式。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带着学生一起看书,告诉他们阅读时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教师要告诉学生阅读的重点是什么,把课本的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用固定的符号标示出来,便于带着问题提老师讲解,也有利于以后复习时参考。形成习惯后,就可以放手了。
3.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以往的学习过程指导只能是通过自习提纲,现在有了网络,我们可以发挥网络的便捷,因而我们可以通过QQ群来进行指导,与学生通过文字和视频对话来进行指导。还可以通过文件共享的方式把课件和视频文件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下载,辅助他们的学习。
4.保证质量。必须要求他们通过自学把自己能掌握的先行掌握,可以通过不定时的网络抽查来要求学生完成。
三、教师重点讲解
通过自学,有些问题学生仍会无法理解和掌握,或者自学的深度不够,这些就需要老师进行讲解。这时候的讲解就是高水平的讲解了,不能面面俱到,也就是我们说的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总之,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目标为基准。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自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几何画板、FLASH动画来进行教学辅助,不用担心课件带来的课堂容量过大的副作用。例如,不少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有难度,主要缘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不同几何体的各个视图,就能很好地辅助学生进行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练习巩固
前面几个环节如果能很好地完成,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能理解并掌握教学目标。但是到这一个阶段,学生还不可能彻底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很多学生看起来掌握了,实际上只是学会了模仿。很多学生课后反映说课堂听懂了,例题看懂了,练习还是不会做,实际就是这种情况。因而我们应该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试题时要注意设计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概括和知识迁移,注意习题设计的先易后难原则。练习过程中还应给学生个别辅导,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一点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关注,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网络来完成。
五、课堂小结
知识系统化是学生提高自身学科修养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知识系统化,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学科内容,才能很好地记忆和应用。刚开始学生不容易学会这些,可以让学生根据以下几点来进行:1.要包含本节所学的所有内容。2.要体现逻辑联系和知识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整体。3.要突出重点。4.要简洁、简练。可以用表格或概念图之类的进行。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我们改进教学的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远程对话系统、平板电脑互动教学等等,都让我们看到新的教学方式的革新即将开始。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多样化,让学习简单化、有趣化。
第二篇: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教学实践反思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教育科学前沿课题之一。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使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教学,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探索,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模式
教学实践 现在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划时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怎样使信息技术为数学服务,怎样使抽象的数学利用技术的手段变得直观易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着力探讨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初步设计各学习方式的流程作简要阐述。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确定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基于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我们初步设计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的流程:
下面以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学习过程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设问激趣,引出问题
首先教师打开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一幅壁画,教师介绍这是一幅古埃及底比斯壁画,它描述了古埃及拉绳测量的情景,他们只用一根绳子就能确定直角,下面请大家也来试一试。那么怎样用一根绳子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提出:怎样判断你所围成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二)独立探索,自主发现
问题1:画图:画出边长分别是下列各组数的三角形 ①3、4、3
②3、4、5
③3、4、6
④6、8、10 判断以上三角形的形状,并叙述自己的发现,借助于几何画板检验自己的判断。教师设计程序:输入△ABC的三边a、b、c的一些值,使得,测得∠ACB=90°;否则∠ACB≠90°
(三)提出猜想,深入探究,由同学自主探究得到:如果三角形三边长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怎样推理论证呢?学生自主探索,借助于Z-Z平台进行学习
(四)证明猜想,统一认识
怎样推理论证呢?学生自主探索,借助于Z-Z平台进行学习
(五)演练反馈,总结提炼
通过几个实例,进一步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总结提炼,深刻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根据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确定了如下学习流程:
下面就高次不等式的解法为例说明
(一).设问激趣,情景引入
问题:根据市场调查结果,预测某种家电产品从年初的x个月内月需求量y(万件)近似满足, 在以后的月份中那些月份需求量超过2(万件).已知,求x.从而引出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分组讨论,探讨方法
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并解决下面问题:你能解下列不等式吗?(1)(x-4)(x-3)(x-2)<0(2)(x-4)(x-3)(x-2)(x-1)<0 由同学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索解法。
(三)交流协作,形成方法
通过学生相互的交流和研究形成下面的解法:序轴标根法 归纳:一般地解
形如
不等式的做法;
(1)设不等式右边等于零,得方程的n个根,将这 n个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序轴上.(2)用一条曲线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穿过这n个根,曲线在序轴上方所对应的区间为不等式为不等式
(四)互辩互启,完善结论 请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4)(-x-3)(x-2)<0的解集为
(2)(x-4)(x-3)2(x-2)<0的解集为
(3)(x-4)(x-3)3(x-2)<0的解集为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教师的适当点拨,完善序轴标根法。
(五)汇报成果,解决问题
在形成方法后,运用序轴标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解下列不等式:
解,曲线在序轴下方所对应的区间的解。
(1);(2);(3);
等价转化为高次方程在运用序轴标根法直接写出解集。
(六)讨论评价,总结反思,通过运用,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序轴标根法在解决高次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中的作用,也提高了同学们在建构知识相互合作所带来的效益,增加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乐趣。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是指从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们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按以下流程进行学习:
下面就平面图形的镶嵌为例说明探究学习法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利用多媒体播放美丽地板砖图案,说一说家里地板砖是什么形状?砖与砖之间是否有空隙,是否重叠?
思考:这些图案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案有什么特征?由此引入到要研究的课题:镶嵌。
(二)实验探索,提出假设
活动
1、动手实验探索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的规律
具体做法是:首先全班分组活动,动手实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片,进行镶嵌。看那个小组拼的又快又好。然后展示他们的成果。
(三)教师引导,证明假设
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假设进一步探究,并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严格论证,达到了学以致用,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锻炼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兴奋的情绪也是时刻存在,学得非常的愉快。
(四)深入探究,完善结论
活动2: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些可以?为什么?
然后小组活动:哪两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看谁找的多? 活动3:用你手中的学具尝试用三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那些可以?为什么? 教师根据同学们所得的一些结论进行点评外,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五)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1、现有一些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地砖,选择其中两种镶嵌地面,则有()种选法
A 1 B 2 C 3 D
42.小刚和爸爸到市场买地板砖,准备装修新居,该市场有五种型号的正多边形地砖,它们的内角分别是60 °
°108 °120 °150 °,如果只选一种,这些地砖哪些适用?如果选用两种呢?
(六)评价交流,总结反思 通过同学们的进一步的交流,相互对探究知识的总结,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二.信息技术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相结合的反思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需正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2、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任何教学改革,教师都是最初的创造者和最终的执行者,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3、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4、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的原则。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扮演以往的角色:教育素材的提供者,或是模拟教育者,或是练习
机器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5、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要确定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的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而信息技术提供给数学的,从广义是来说,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和TI-92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函数图象的变换,可以让学生利用TI-92画下列几组函数的图象,第一组由y=x2的图象与y=(x-1)2,y=(x+1)2的图象关系;第二组由y=x2 的图象与y=x2+1,y=x2-1的图象看关系;第三组由y=x2的图象与y=2x2,y=x2图象的看关系;并有这些特殊的函数的到一般的结论,通过实验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图象的变换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行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型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使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如学生对住房和购车分期付款的调查研究,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所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又如,在研究电视发射台对城市的辐射的范围研究性课题中,学生必须收集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通过自主地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利用计算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工具,去完成研究。从这一研究中,学生可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发射人造卫星,能覆盖全球各地区,共需多少颗卫星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这对学生开拓知识面,实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第三篇: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学习课堂模式的浅析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 刘晓进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辅助教学中,构建小学语文创新型课程体系,增设创新性教学内容,就必须以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为主体,以“善导、激趣、质疑、讨论、优质、高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要求。从现代教育理论出发,从认知理论出发,从教学手段现代化出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辅助于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
一、生态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小学语文生态学习的模式,就是在语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让学生利用语文教材、语文的课外读物、语文的网络资源、语文的各种教学媒体,主动地去学习、探索和研究,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生态学习模式的实践有下面一些特点:
1、以现代认知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计算机多媒体学习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资源,创设可参与性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与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意义建构,促进学习语文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沟通。
2、重视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积极构建知识与能力、创新与发展的教育主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积极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与研究中去。
3、充分发挥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作用,集娱乐、研究、学习、发现、探究、讨论、比较、分析和质疑于一体,立体式组织学生学习与吸收消化语文知识,为继续学习语文奠定基础,做好智力储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强。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其他工具,强化对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运用网络和计算机的多维性,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启发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对语文的学习,尤其是对语文学习中的课文分析、阅读课文、写作练习和新词汇学习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赋予语文课堂学习以新的载体。
5、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悬念的创设与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学习载体,是对学生生态学习的一种教育,更是学习方法的培养,意义深远。
二、生态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课题研究,具体的做法是:学生自主预习——学生扫除障碍——教师生态设计授课内容——学生主动学习内容——生态进行讨论、质疑和训练。
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由于它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内在、必然的联系和知识间的高度对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在加强对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创设适合学生个性与心理需求的探索欲望,制造和人为创设种种悬念,以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度警觉,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刺激其各种感官,调动各种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了悬念与激情,有了环境与意境,有了寻求问题的思路,那么,学生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2、开放式课堂教学,营造探究问题的良好环境
开放式的小学语文课堂,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气氛,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与学习,让学生在寻求、探索、研究与发现中学习语文,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传授,是综合知识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对于一篇新的课文,教师不要自己上来就领着学生朗读、分析和综合辩解,要通过故事、人物和事件的引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开展对问题的外部研究;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分析、学习,或引入其他文章,或引入与其有关的故事,或者直接穿插电影、电视片段,营造良好的课堂开放环境,为学习奠定环境。
3、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创设良好环境
语文学习需要学习空间作支持,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有限的,是远远不能满足学习与探究要求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借助已有的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再学习,否则,一个再好的教学模式,一个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再好的教学策略,也无法实现它的真正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通常要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事先会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进行自学,为参与讨论学习奠定基础。有的学生为此建立了自己的笔记本,并一个学期就做了上万字的写作记录,这不仅是讨论的基础,更是学习与再现的前提,更是培养学生生态学习的动力源泉。例如,有的学生为此自己建立了学习交流空间,利用网络搭建了语文学习的新平台。
实施生态学习模式,并不等于语文教师不讲课,更不等于把课堂放手给学生,关键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营造生态学习的沃土。语文的生态学习是相对宽松的,也是十分容易开发的一个事情,只要语文教师精心研究、科学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生态学习能力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目标。
(注: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阅读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R-28805)
地址: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
联系:*** 邮编:224100 邮件:hangbin2010@126.com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已是摆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学理念需更新
计算机是一门前沿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发展更新快。作为小学教师更应响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观念,做现代教师,树现代意识,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进一步转变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问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小学教师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才能围绕这 个目的去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确保教学评价的实施。
二、教学方法需调整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讲练结合”、“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揭示学习目的,以教与学结合、演示与实习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以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作加深理解取长补短,以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知识面增加深度。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每节的教学内容都能给学生操作的机会,能当堂巩固学习成果。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索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模式需优化
在网络现有的发展水平上,已经实现且可操作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会有如下几种:讲练式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协作教学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
讲练式教学模式:以内容讲授为中心,学生练习为辅,或边讲边练同步进行,是大多教师常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演示完成后,布置学生练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揭示总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 展开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式特点:巩固技能—讲授新课—完成任务—再讲新课堂—再完成任务—掌握技能。
协作学习模式:主导思想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的价值。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方式有三种:竞赛、协同和互教互学。在竞赛方式下,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展开竞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很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为完成任务,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使学习效果比较显著。在协同方式下,学生为完成某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组成特定的小组,通过利用E-mail或者BBS方式不断进行针对特定任务的讨论。在互教互学方式下,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的积极分子作为学习辅导员。在学生对照任务按照操作实习题学习时,让这些小组辅导员发挥作用,协作学习,帮助动作慢的,理解能力弱的同学,对有的羞于问老师学生来说,来自同学的帮助比老师的讲解要感到自然,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掌握学习内容,都会有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可以通过与一起学习的同学交流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彼此之间互教互学,使得在传统教学中学习伙伴的作用在网络教 学中得以延续。
模式特点:明确任务和学习目标—协作成员设计—进行作业—总结性评价。协作学习的策略有:学生小组分工、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共学式、小组调查等。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通过利用教师或其它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学生用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分析与总结,得出一定的结论。在完成双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不易理解或操作困难的问题,如:在Word制表中移动表格;在Excel中输入函数时格式; PowerPoint中超级连接选中文本框和选中文字的区别……等等,这些在教师看来不是问题,而由学生提出来往往具有代表性,将学生的这些反馈集中起来答疑解惑,巩固学习效果。
模式特点:呈现教材—自主探究—发现关系—内化。个别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自学加辅导。个别化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编制的基于网络的CAI课件进行的,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 ¾ 学生应答 ¾ 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个别化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借助网络在资源与交互上提供的支持,使学生获得及时、充分的个别辅导。基于网络的个别化辅导既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更具有超越单机 辅导的长处。但由于受CAI课件的限制及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推广,而现有的软件局限性又较多,因此可尝试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当课件使用比较成熟时再做推广应用。
模式特点:课件准备—自主学习—计算机提问—学生应答—交互反馈。
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用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式教学模式中,常常采用BBS、聊天室或E-mail进行有关特定问题的讨论和解答。结合“帮助”,分组讨论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取得基本成功后,提出新的问题,有无其它的方法?如:用Word2000编辑文档,提出除用菜单编辑外,怎样用工具按钮?怎样用快捷菜单?让学生用程序中的“帮助”探索操作的多样化,最后再集中讨论,取长补短。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又训练了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模式特点:准备教材—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
这些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更具有优越性,在网络教学中,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关系更容易体现直接、平等、合作关系;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老师 所讲授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自我构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控制台中断学生操作,将教学内容实时传递给每个学生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问题可向老师电子举手或通过耳麦请教老师,教师可跟不同的学生交流,一对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新型的点对面、点对点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地位作用都发生了变化,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中完成学习任务,真真正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鉴于网络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作为教师应很好地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研究学生。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层次,要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特点及规律。对于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熟悉过程,让学生的行动跟随课堂节奏。
二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材,根据网络环境下的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要研究如何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三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要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工作服务。
四要注意到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开放性、全球性是一大显著特点,它会给网络环境下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学生上课时随意性很大,学生不可控制因素太多,不能正确对待网上垃圾信息,以致导致迷恋上网聊天、游戏、交友,分散学习精力。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 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学习方式。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网络多媒体环境功能优势,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给出了易于操作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施途径。[关键词]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引言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自主检测和评定学习结果并自我补漏和矫正。该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带着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主动探究、积极合作、超越性的自主学习。要实现该教学模式需要处理好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被大多数高等院校所采用。由于网络具有多种媒体的集成、教学过程的交互、学生地位的主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情境的虚拟化等功能,它的运用扩充了教学内容,开放了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到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转移,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当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及时转变。如何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搞好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探究、实践和总结。
2.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开展网络教学需要网上教学平台。目前各校网上教学平台多是基于网络精品课程网站。它比较较为全面的包含了教学设计工具、课程网站所搜引擎、BBS讨论区、内部电子邮件、FTP服务、学习自测管理、作业管理系统等功能。网络教学平台能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能进行在线学习、在线自测、网上提交作业、在线讨论和教师实时在线答疑,这为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教学环境。
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去实践、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中的,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协作学习阶段是学习过程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各个小组成员积极合作、相互探讨,共同为任务的完成献计献策。教师也可以以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互助小组,进行协作引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寻求任务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引导、演示、辅导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成果的体现。毫无疑问教学效果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该教学模式将更重视学生的学,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学习,方便学生学习的导师。因此,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更多地体现方便学生的学习,教师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学习组织工作,促进学生协作,方便学生学习,并对个别特殊情况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习任务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其创造能力,使其真正做到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而参与学习。这使得学习的目标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需,将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主要有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等。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给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应主要采用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如下图所示:
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根据所授课程的知识单元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为一个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多媒体信息资源。学生则需要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参照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确立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互联网资源或图书资料,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并随时通过网络与同学间进行交互协作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可随时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议,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3.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
根据《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笔者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结合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课堂教学来说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3.1 明确总体学习目标,确立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设计除贯穿知识点外,还要强调创意和知识的运用。在学习新课程Word之前,要求每个学生都先设计一张排版美观且包括文字、图片、表格、图表等内容的小报框架,主题、具体内容和版式均由学生自定,针对版式要有明确的标志要求。比这综合学生提交的小报框架,再根据Word知识点为学生制定出总体学习目标,设计并在网上公布出学生需要学习的文档编辑、设置合适的页面、设置文档格式、表格的制作与应用、实现美观的图文混排等学习任务课件。以便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任务,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确定教学策略,创设学习情境,设疑引学。
3.2 规划安排教学内容,基于任务自主学习
对Word每个学习任务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在多媒体网络机房笔者利用课件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笔者再通过演示和讲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多练练。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完成总体学习目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3.3 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应用能力
Word实训教学最适宜采用基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它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
在Word实训教学中笔者采用项目开发教学法,突出项目驱动,以实训为主,精讲多练。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Word基本内容,细化并完成自己设计的小报框架。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可随时通过网络教学软件资源用于制作小报的素材,在教学平台上浏览如介绍文字框和图片的基本操作等示例,利用Internet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多角度地找出解决方案。通过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思考、探究、发现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创作的时候,教师可在期间穿行,见机行教,对学生有较突出的表现时,就给以充分肯定。随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主动给予耐心指导、探讨解决方法。同学则在教师的激励下,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创新探索,切身体验自主学习的成果。
要求学生提交已完成的作品,在教学平台上展示优秀作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近3年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我校学生在每学期末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获证率达95%以上。
4.结束语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感悟问题的情景,能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基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络能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愿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很多课程的教学都比较适合采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而自主学习、网络讨论和课堂教学合理的交叉采用,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自主教学模式中,教师事先的准备工作以及启发、引导作用都大大增加,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切实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