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周末自主训练一教师版
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三语文周末自主训练(1)教师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脊椎/椎心泣血 鲜活/数见不鲜 攒钱/人头攒动 B.门槛/槛菊愁烟 补给/家给户足 间谍/间不容发 C.裙裾/生活拮据 孺慕/懦弱无能 赡养/瞻前顾后 D.沉疴/百舸争流 抉择/联袂而往 徜徉/庠序之教
1.D(A.zhuī/chuí,xiān,zǎn/cuán; B.kǎn/jiàn,jǐ,jiàn/jiān; C.jū,rú/nuò,shàn/zhān;D.kē/gě,juã/mâi,yáng/xiá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创业过程中,任何人都会经历艰难坎坷的蹉跎岁月,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中途放弃,有的人则坚持到底。
B.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连锁经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投资者纷纷加盟,餐饮企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C.面对堵塞严重的交通状况,靠停车涨价、买车摇号等方式来治理,不过是扬.汤止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有些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很差,艰涩难懂,文理不通,甚至连基本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令人不忍卒读。...2.C【A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动词误用为名词,与语境不合。B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修饰对象不对,感情色彩不当。C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句恰当。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与语意不符。】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煤的间接液化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不超过8个字)(6分)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这里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
3.答案:①制取原料气;②进行催化反应;③提质(深度)加工。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和句式,使之句式协调一致,前后关联通畅。(3分)
湖和塔是有灵魂的,它们的灵魂是千千万万人的灵魂。湖是动,塔是静;塔是高傲的,湖是谦逊的;阴柔的湖水,好比江南不断的春雨,塔姿雄壮,恰似塞外猎猎的长风。北京大学如果没有了湖和塔,就像胡适之先生所说的,长坂坂里没有了赵子友,空城计里没有了诸葛亮。4.湖是动,塔是静;湖是谦逊的,塔是高傲的;湖水阴柔,好比„„,塔姿雄壮,恰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①,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②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考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时,管理下级如同捆扎湿物(那样急切严厉),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轻柔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雍丘县苦于盗贼多,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当时的人没有谁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靠岸过夜的),就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如果是)奔赴京城的船只,就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也没有偷盗现象)。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又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见,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拔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听用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期窃取朝廷大权,欺骗国君,流毒百官,趁先帝突然去世,就表现出篡权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假使他的计谋得以实行,将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与皇太后呢?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么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指辽国)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说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两次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的辽国,也没有人不认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诏迁给事中,密谕以默为要。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坐党事,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其天杀无辜耶!‛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的疏有一百零八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里告诫他把沉默作为原则。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章弹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他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因犯结党的罪,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配到通州。他又被蔡卞陷害,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送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辜负朝廷,也应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宋史• 列传一百四》,有删改)[注] ①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物难束,须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②纲舟:运送货物的船队。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直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朝廷采纳他的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中,朝廷赐予他“忠敏”的谥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宁间,坐党事 坐:掌管,主持 .B.趣京师者护以出。趣:通“趋”,趋向、奔向 .C.若贷而不诛 贷:宽恕,宽容 D.甫至,擢左正言 擢:提拔,提升 ..5.A【坐:因„犯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蔡卞所陷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B.使其计得行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D.以此观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6.C【C项都是介词译为“在”; A项,与“为”呼应表被动/“所”+动词构成名词结构; B项,代词,他的/副词,难道;D项,介词,从/介词,用】
7.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任伯雨在主政雍丘县期间,境内不准过往的运送货物的船队过夜,县内得以太平,百姓家不用关闭门也很安全。
B.任伯雨在徽宗即位不久,就敢于大胆揭发长期把持朝政的章惇,做谏官才半年时间,就上疏一百多份,这些都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C.任伯雨秉公直谏,使大臣们极为畏惧,徽宗也为此担忧,暗中告诫他保持沉默,可他仍然忠心直谏,最后被革除官职。
D. 任伯雨遭奸臣陷害,自己被革职,儿子被捕,妻子又死了,他仍对朝廷忠心耿耿,徽宗重新起用了他,死后他被赐予“忠敏”的谥号。7. D【“徽宗”应为“高宗”。】 8.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3分)①旧苦(苦于、以„„为苦)多盗,然未尝(不曾)有获者,时人莫(没有谁)知....其故(缘故)。.从前雍丘县以盗贼多为苦,但是抓到过盗贼,当时的人没有谁明白其中的缘故。
②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3分)②乘先帝变故仓卒,辄(就)逞异意(二心、篡权之意),睥睨(看不起).....万乘,不复(再)有臣子之恭。.(章惇)趁先帝突然去世,就表现出篡权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
③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4分)③去年辽主方(正在)食,闻中国(中原)黜(罢免)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两次。.去年辽主正在吃饭,听说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两次称好。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分)
(1)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游览这大好春光(2分)。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3分)。(2)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5分)
(2)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2分)“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2分)。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格0.5分)
(1)故不积跬步,(2)师者,(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砯崖转石万壑雷。
(5),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6)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10.(1)无以至千里(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共20分)
滕王阁风景 高昌
①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②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③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④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⑤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⑥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⑦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
⑧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 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 ⑨“层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
⑩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
⑾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
(200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1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赣菜的“辣”?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
11.这是作者产生的一种联想,一方面由南昌美景联想到赣菜美味,有其相关性;另一方面因为赣菜辣得直接爽快,而滕王阁的美景也是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遗,又有其相似性。所以,这样写一是为了总体表达登临滕王阁的独特感受,赞美滕王阁视野开阔,景致优美;二是自然引出下文对滕王阁美景的具体描述。(意思对即可)
12.与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壮丽景色相比,作者眼前的滕王阁景色,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④⑤文字,做简要回答。(4分)
12.1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明亮含蓄的波纹;2水远山长,刚柔相济,视野开阔,令人激情狂奔;3太阳慷慨灿烂的热情使江水丰富绚丽、美丽潇洒;4慵懒的白帆展现各种美好的姿态,白云悠然,飞鸟轻盈。
13.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读完全文,请你列出至少三条理由。(6分)
13.①滕王阁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不能不前往一游;②滕王阁就矗立在赣江边上,游玩方便,而且其临观之美,令人心旷神怡;③登上高阁,视野会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为滕王阁留下震古烁今的名篇——《滕王阁序》;⑤滕王阁几经兴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登临它,可以读历史烟尘,可以写当代风采,可以抒未来憧憬。(任意三条理由均可得满分)14.第⑨段中,作者说,“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14.①因为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作者观赏了滕王阁的胜景之后,觉得不吐不快,他要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②作者觉得,虽然滕王阁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他要把这种独到的感悟表达出来,与读者分享登临的收获。(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再谈肖邦 杨燕迪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越难有继承者而形成“流派”,这似已成艺术的定律。这些独树一帜的艺术家,正因其别具一格而对后来者有无穷的吸引力。肖邦对后人的影响,显然很大也很多。可能最接近肖邦原貌的模仿,是早年的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以及早期的法国人福列。但同样明显的是,这其中没有一人曾企及肖邦音乐的那种纯净度和精粹度。
②艺术家的影响与形成艺术“流派”似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艺术家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多面而多样的,而且因后人对某艺术家的认识之不同会有很多的改变。而艺术流派的形成,则有某些“硬性”的指标。从肖邦的例证中可以见出,在艺术创造中最具恒久价值的,往往是最个人化的创意,而不是集体性的“流派”共同点。就此而论,肖邦之后没有形成流派虽然让人惋惜或叹息,而其中确有某种命定的必然。
③越是伟大的艺术家,其矛盾性就越深刻和复杂。不过,对于后人的理解而言,可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看出这种矛盾性,而在于看出这种矛盾性在每个不同艺术家身上的特殊性质。李斯特的矛盾性显然不同于肖邦,他在尖锐和敏感方面不如肖邦,却比肖邦更为混杂和多面——例如他的血脉中杂耍艺人的游戏和宗教超验的追求之间,就形成难以调解的冲突。最终他的风格没能像肖邦那样形成自成一体的内在完整性,作品数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舒曼和门德尔松的矛盾性当然完全不同,前者是太不平衡,后者是太过平衡,因而都影响了各自音乐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反观肖邦,他的音乐独特处在于,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被隐藏起来,好像故意引诱听众只是痴迷于其音乐外表的优雅、流畅和自如。而其实,他的音乐内部饱含着复杂的句法行进,神出鬼没的对位线条,放肆大胆的和声实验和眼界开阔的大范围形式控制。
④进一步看,肖邦的出新,还在于其尽善尽美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看,在艺术中求新并不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在创新的同时还达到完美。创新与完美,这本身就是一对非常矛盾的价值。创新,意味着探险和开掘,因而粗糙、生硬和不足都在情理之中。而完美,在音乐艺术中意味着周全、妥帖和无可挑剔,经得起反复的聆听、演奏、解读和分析仍让人不觉厌倦。肖邦不仅同时满足了创新和完美的矛盾价值诉求,而且他解决这个矛盾的频率非常高——在他认可的出版作品中,大多都是极富创意而又完美无缺的第一流杰作。
⑤考虑到肖邦39岁就因病辞世,其创作盛期也就区区约二十年时间——什么是“天才”?肖邦是这一概念在艺术中的最佳注脚之一。15.“肖邦之后没有形成流派”的原因是什么?(6分)15.(6分)肖邦的艺术独创,身后没有继承者(答出“越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越难有继承者而形成流派”亦可);不符合流派的某些“硬性”的指标;在艺术创造中最具恒久价值的,往往是最个人化的创意,而不是流派的共同特点。(一点2分)
16.文章第三段写到李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三个人,有什么作用?(4分)16.(4分)举例论证(或举这三人为例,1分),对比论证(1分);证明伟大艺术家作品的深刻和复杂的矛盾性在每个不同艺术家身上有着特殊性质(1分)。肖邦在对于音乐矛盾性的处理方面比其他音乐家高明(“伟大“类亦可得1分)。
17.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什么是‘天才’?肖邦是这一概念在艺术中的最佳注脚之一”,为什么?(6分)17.(6分)肖邦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没有人能够企及他的高度(答出“无可企及”即可,2分);肖邦的音乐独特,音乐中的矛盾都被隐藏起来(2分);肖邦的音乐不仅创新而且完美(2分);肖邦英年早逝,创作盛期短,但作品大多是第一流杰作(2分)。(给满6分为止)18.作文(70分)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可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实际情形,而是一种假象。要想发现事物的本质,还要靠我们的智慧。
请以“我的眼睛欺骗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文章中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成份。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写成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
(一)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谙(ān)熟 麻痹(bì)西风东渐(jiān)
B.庇(bì)护 答(dā)理 安步当(dàng)车
C.发酵(jiào)根茎(jìng)管窥蠡(lí)测
D.擂(léi)鼓 盥(guàn)洗 拾(shè)级而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宁谧 瑕瑜可见 赝品 山青水秀
B.喝彩 繁文缛节 痉挛 消声匿迹
C.凯觎 洪福齐天 急躁平心而论
D.厮打 名不副实 瞭望 跻身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__________普通话,__________规范汉字。
②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____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__________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
A.①推广 推行 ②违犯 ③颁布
B.①推行 推广 ②违反 ③公布
C.①推广 推行 ②违反 ③颁布
D.①推行 推广 ②违犯 ③公布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从郑州到西藏,路途遥远,山高水长,要骑车旅游实在不易。
B.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抬高棉花价格,故意囤积居奇,准备善贾而沽。
C.有些私立学校的老师,年龄近七十岁,可谓师老兵疲,教课已力不从心。
D.为了观看灯火晚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家属院已是十室九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神舟”号的试飞成功,标志了我国航天技术有着新的发展,对突破载入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C.日本最高法院竟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
D.据介绍:济南市所属山区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尤其是近几年对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导致野生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___________,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王烈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乡党归仁。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人以道,使之从善远恶。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三国志·魏书十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邂逅迷惑 邂逅:偶然,一时
B.遂使人推之 推:访求
C.人能有感 感:感想
D.其诱人也 诱:诱导
8.比较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②乃语之而去
③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④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9.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成德立,乡党归仁 乡党:同乡人
B.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耻恶:羞耻与罪过
C.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 购募:招求失主(来领取)
D.间年之中 间年:隔年
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B.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C.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D.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烈劝人从善,从不管那人性格脾气怎么样,他只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诲人
B.王烈盗牛者赠布,是因为他认为盗牛者能悔恨自己的过错,懂得以恶为耻,这样的人将要产生善心,于是给他布劝他做好事。
C.“代担人”拾到老父之剑后,先是想放下剑离开,但担心别人拾去后,失剑人会永远失去宝剑,想捡回去再招求失主,又怕出差错,于是就一直守在那里,直到失主出现。
D.盗牛者做了坏事,怕让王烈知道,老父发现有人做了善事又急着要告诉王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辨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正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若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换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先生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没有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以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12.下列各项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
A.“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是说清朝的灭亡使中国摆脱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真正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B.王国维的死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起敬。
C.作者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话,意在说明王国维先生不是为清朝尽忠而死,而只是死于“一种文化”。
D.文中说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但从其遗嘱看,他之所以选择自尽,是为了避免“义无再辱”。
13.对王国维先生死因的深层探究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社会震荡,世事忙乱。王国维无法再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内心痛苦,所以自尽。
B.作为清朝臣民,看到清朝的灭亡,他决心为清朝尽忠,所以,选择在皇家园林自尽。
C.随着清朝的灭亡,他所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内心痛苦之极。他的死,表面上是为清朝尽忠,实质是死于一种文化。
D.王国维说“义无再辱”是将自己和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学者的慷慨行迹对比,认为自己不象他们那样有骨气,似乎感到了羞辱,所以自杀。
14.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死前非常苦恼,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该为文化而死,还是该为清廷而死。
B.“一种文化”是包含了多种意义的广义概念,如正值衰落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某种文化认同等。
C.“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的心理挣扎”与“王国维的心理挣扎”本质并不一样,前者为反清复明,后者为忠于清廷。
D.作者举《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等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为()
A.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王国维自尽是必然的。
B.一个文化大师在社会变革时期因在心理挣扎中找不到希望而自尽,令不可惜。
C.一个汉族人在清朝灭亡后的1927年还留着辫子,为清朝尽忠而死,让人遗憾。
D.作者列举了诸多著作、学派,旨在说明清代在传统文化方面成就极高,因而影响也极深。
四、(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时令已是初冬,静儿从城郊采来一把野花,兴冲冲地让我辨识。
“皮菜花”,我一下便认出来了。这是在荒碱地里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春上,它开始萌芽,油亮、肥厚的叶片贴着地面,从菜心向四下一层层铺展开。入夏不久,就会从根部娉娉婷婷地拔出两根、三根细长的梗儿,长到尺余,分出许多枝丫。入秋,就开出一簇簇的白色小花儿。秋冬之季,它虽然也风干了,但梗儿细瘦且坚挺,花儿虽枯而不谢,在诸多经不住严霜而纷披衰萎的野草丛中,它便隐隐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王者性质。
静儿挑拣出几枝,经过整修制作,扎成一束,取代了案几上花瓶里那束塑料花。
皮菜花也真有几分不俗,黄豆般大小的花儿,花瓣薄如蝉翼,几百朵,上千朵花儿密密挤挤而井然有序地结满枝头,成团成簇,瘦骨铮铮的花梗儿疏密有致,洁白如云的花簇高低错落,宛如一支素净典雅的白珊瑚。插一束在案头,别有一番情致。
我喜爱上皮菜花了,并且,还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
第二年的深秋,比头一年早一些日子,静儿又去野外采回来一束皮菜花。一进门,就嚷说她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她把花束凑近我:“爸爸,你瞧,你仔细瞧”。
女儿不无神秘地把手里的花束一拍,从上面星星点点飘落下一些什么。我仔细看那茶几上的飘散物,竟是一朵朵鲜黄的有五个瓣的小花儿。我再察看静儿手中的花束,尚没飘落的黄色的小花,就嵌在那所谓的“小白花儿”的怀抱里。不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哦!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花的,竟是皮菜花的花托,真正的皮菜花是这些小黄花。
不知怎的,当我的视线再落到那束曾被我形神兼爱、赞叹不已的皮菜花上时,却顿觉黯然了。什么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的,紧密团结的精神,全是人造的。我好像受了那“小白花”的欺骗,不由望之生厌了。
我对静儿说:“新的不用换了,去年的那束,也扔掉!”
“为什么?”静儿不解而不平地盯着我,“它不还是原来的它?它哪一点变了呢?为什么您就不喜欢它了?”
……
是呵!不还是那束皮菜花吗?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一变化,而我为何就不喜欢它了呢?我对它喜欢与厌恶的分野,竟在于它是花不是花!哦,我,还有人们,有多少认识仅是从概念出发呀!
16.第5自然段写作者“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其中“神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5个字,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对皮菜花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超过18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喜欢皮菜花是因为它不仅形美,而且神美。
B.“我”厌恶皮菜花是因为它竟是一朵朵鲜黄的五个瓣的小花儿。
C.“我”对皮菜花的态度从喜欢变为厌恶,其实不关花的事。
D.对客观事物的喜爱,要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
E.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12分)
20.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超过75个字)(3分)
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圆
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划线部分填上两个恰当的分句,使它与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但所举例句的内容须是正面的。(5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答 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渎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4分)
莫斯科时间7月13日18时10分(北京时间22时10分),图际奥委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在莫斯科的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厅宣布:“有幸举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是北京。”
出席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的105名委员参加了今天的投票,北京在第二次投票中以56票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在这一轮投票中,多伦多获得22票,巴黎获得18票,伊斯坦布尔获得9票,而日本的大坂在第一轮即遭淘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23.名句填空[共4分,每空1分,(1)—(3)题任选2题,第(4)题必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解缙·对联)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24.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答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帐,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在迷宫里一同找到了一个很大的奶酪站,他们兴高采烈,整日在此享受。突然有一天,奶酪神奇地消失了,嗅嗅和匆匆毫不犹豫地穿上跑鞋,头也不回地离开此地,去别处寻找新的奶酪。他们如愿以偿,很快就找到了更大更好的奶酪;而唧唧和哼哼对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先是惊讶,继之怒骂,之后等待一—等待别人把奶酪送回来,但始终没有人把奶酪送回来,唧唧在劝说哼哼无效的情况下,只好独自寻找奶酪,他冒着危险历尽艰难,终于也找到了更好的奶酪,而哼哼虽饿得奄奄一息,却还在苦等。
请联系社会现实,以“奶酪被动之后”为话题,写—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答案
(一)一、1.C 2.D 3.C 4.B 5.D 6.A
二、7.C 8.D 9.B 10.A 11.A
三、12.D 13.C 14.D 15.C
四、16.神美的含义是指它有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紧密团结的精神。
17.“我”前后态度是先喜欢,后厌恶。因为“我”先入为主地对皮菜花形成了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看法,甚至是一厢情愿地不断赋予皮菜花以新的内涵,直至成为概念,形成定势思维,所以当新发现打破了自己原先的概念时,又主观地“望而生厌”。
18.只从概念出发认识事物是错误的。
19.AC
五、20.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投资数十亿美元、由已退役的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并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的计划。
21.假若当初李世民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怎么能赢得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基业呢?假如当初齐恒公不胸怀宽广,捐弃前嫌,怎么能获得号令诸侯,雄视天下的霸业呢?
22.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六、23.(1)寄意寒星荃不察;(2)化作春泥更护花(3)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1)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谰色彩中蕴着哀伤。
(2)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有着思乡情结。
(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于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
25.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迎合人的脸色,有了迎合人的脸色,就会歪曲违背法律,歪曲违背了法律,就会被罢免宰相的职位。(到那时)即使我很想吃鱼,他们肯定不会长期送给我鱼吃,可我又没有能力自己供自己鱼吃。
七、作文,评分标准同高考
第三篇:高三作文训练一
课时教学方案
总第课时本节第课时
课题:议论文写作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与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
学习重点:
1、通过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与运
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
学习难点:
1、通过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与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
学习方法:
讨论探究结合讲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程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例文,了解梳理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附例文:
说“勤”林家箴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字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于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 1
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惟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鼓励布置学生学习欣赏,讨论探究本文所体现的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学生可自由结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教师要事先提示从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用、论证的结构等角度进行探究)
二、教师梳理,补充讲解
1、确立中心论点:
(1)针对命题或话题,确立观点;
(2)观点鲜明,表述准确;
2、确立分论点:
(1)要服务于中心论点,不能另成观点;
(2)要求角度清晰明白,不能交叉含混。
3、论据:要合理充分调动两种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关于事实论据:
准确性,能较好服务于中心论点;
概括性,能用简练语言概述交代;
典型性,多用典型范例,少用生疏的或自己的生活实例;
有序性,注意事例的顺序,如:与概括性语言的照应;符合认知的深浅层次,巧用事例的对比论证等。
关于道理论据:
(1)要求引用的名言与中心论点一致;(2)要求准确无误。
4、结构:力求严谨,符合逻辑。
(1)尽量按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行文,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中间论
证充分,结尾干净利落。
(2)要合理妥善地安排过渡。
5、论证:力求合理调动四种基本的论证方法。
6、结尾:要针对具体文章,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形式。
a)深化中心论点式,例如《谈骨气》,《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b)号召式,例如《学会谅解》、《欣赏使人美丽》
三、组织学生自由提问自由讨论,解决疑问。
四、写作:作文参考话题: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作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要求:
1、要求文体为议论文;
2、写作要求在话题范围内;
3、初写议论文,要求按总—分—总的基本模式写作,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可采用列分论点,可采用逻辑式的递进式论证;
4、观点要鲜明,论据要确凿,论证要充分;
5、字数要求800百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写法,充实自己的作文。
教学流程:
一、老师总评:
1、优点:
(1)、同学们都能按照写作要求写作。
(2)、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足且丰富,论证过程严密,结构完整。
(3)、大多数同学作文语言通顺,有的同学还使用的比喻、排比等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说理更加明白、形象。
(4)、大多数同学书写认真,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2、缺点:
(1)、有部分同学作文存在抄袭之嫌,观点前后矛盾。
(2)、同学们都能摆一些事实,但是却忘记了讲道理。
(3)、论据能够做到充足、丰富,但缺乏新意,人云亦云,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4)、语言表达还存在很多问题:重复啰嗦,表意不明,搭配不当,等等。
(5)、书写还是有一些同学不够认真,敷衍了事,老师难以辨认,比如高三
(2)班的孙富生、马学娟、曹晓栋,高三(4)班的张建文、杨继栋、杨旺天等同学。
二、出谋划策:
1、关于作文的论据这一点,平时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事情,同时要多阅读课外书籍,为作文积累素材。
2、关于语言表达这一环节,平时一定多读、多说、多写,上课的时候,应该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关于书写,大家平时应该要端正态度,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切不可抱着敷衍老师的态度。建议大家买钢笔字帖,休息时可以练习一下。
三、病文展示
勇于质疑
韩晓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错,一个人即使成就再高,他也不是圣人,也会和平常人一样犯错误。然而,盲从权威是世人亘古不变的原则,因此,一些伟人的错误也被世人当做真理,去相信,去服从。很多不正确的观点甚至至今仍没被推
翻。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自身的提高,我们需要勇于质疑权威的精神。①
菲涅尔的行为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敢说真话的孩童。当成人们因为害怕别人耻笑自己愚笨而随声附和骗子的谎言时,只有一个孩子敢于说真话,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一个连年幼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错误难道成人们看不出来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服从权威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已丧失了去质疑的勇气。②
然而总体上说,世界还是在进步的,每一个进步都会伴随着一个旧观点的推翻。这说明敢于挑战权威的人还是有的。③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上帝造人说仍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更是大肆渲染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言论。但是达尔文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疑问,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演变而来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观点与“权威”相冲突而放弃,他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并勇敢地发表出来,终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无独有偶,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哥白尼质疑教会的地方学说莫不如此,这些伟人都有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并为推翻错误理念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做出了牺牲,从而为科学乃至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与天地并存。
毕竟这样的伟人只是少数,受所学知识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做出一些能够改变社会的质疑,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去质疑,我们可以从质疑身边的事物开始,比如陈旧的观点,或课本中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当你认定自己的观点正确时,要勇敢地向权威说不。④
[考场得分]内容16+表达16+发展8=40分
病文诊断
①作为材料作文,开篇最好是根据需要概述所给材料,否则很容易走偏。本文的开头,上来就是一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议论,偏离了中心。
②文章第二段引出材料中的人物,并由此引出《皇帝的新装》作为例证,但可惜论证偏离了中心,“说谎”与“不敢质疑权威”似乎不能等同。这个缺憾应该提醒我们重视材料的使用问题。
③这个过渡段的安排还是不错的。两句话的语序不合逻辑。
④最后三段的论述衔接得较为紧密,只是语言表达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准确、简洁等方面的问题。
综合点评
[病文]《勇于质疑》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但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就是标题“勇于质疑”,但文章开篇却谈人都会犯错,有离题之嫌。作为材料作文,开篇恰当地引用材料较为合理。
(二)、第二段论证的是不敢质疑的原因,属于深层次的讨论,放在四、五自然段两个敢于质疑的事实论证后比较合适。
(三)、文章上下文之间缺乏过渡性的语句,使得文章前后衔接不够紧密。
(四)、文章的语言比较平淡。
四、升格佳作
勇于质疑
韩晓阳
涅菲尔,在科学界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敢于挑战权威,最终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奖项。他的获奖,固然取决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但若没有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即便有所发现,也可能湮没乡野,一生无名。由此看来,只有具备勇于质疑的精神,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才可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古今中外,勇于质疑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数不胜数。
袁隆平是个质疑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这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使人类远离了饥饿,给世界带来福音。
达尔文这个被宗教界称为怪物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大胆质疑上帝造人说,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演变而来的。他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并勇敢地发表出来,终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铁球先后落地遭人诽谤,哥白尼质疑教会的日心说而被软禁,布鲁诺坚持地心说的真理为罗马宗教所活活烧死,这些伟人都有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并为推翻错误理念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作出了牺牲,从而为科学乃至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与天地并存。
菲涅尔的行为还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敢说真话的孩童。当成人们因为害怕别人耻笑自己愚笨而随声附和骗子的谎言时,只有一个孩子敢于说真话,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一个连年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错误难道成人们看不出来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服从权威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已丧失了去质疑的习惯和勇气。
受所学知识的限制,现在我们不可能做出一些能够改变社会的质疑,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去质疑,我们可以从质疑身边的事物开始,比如陈旧的观点,过时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当你认定自己的观点正确时,要勇敢地向权威说不。
[模拟得分]内容19+表达19+发展17=55
[升格文]升格后的文章由引述材料入题,点出论点后一连列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作为论据,非常有说服力;其后剖析不敢质疑的原因;最后联系自身的实际呼吁勇于质疑收束全文。全文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显示了很强的逻辑力量。其次,作者注意了对语言的锤炼,特别是过渡句的安排,使得全文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五、应考对策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论述不要游离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给材料作文,要合理安排思路,应该由概述材料入手,提出中心论点,领起下文,这样开头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三、要做好衔接与过渡。尽可能地使用一些修辞,比如排比、对仗,增加说理的气势和文采,以便获得更高的分数。
六、交流习作,取长补短
第四篇:高三作文训练一
高三作文训练一
训练方向:符合题意
课前准备:阅读《高考作文双核教程》第1~5页“命题作文快速审题”和第15~19页“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
考点阐释:
符合题 意是作文 的首要问题,“符合”含义是恰 当、适当。现在的高考作文题 从内容 的选材到思想的定位,都 比较宽泛,要求也相对灵活,但一定要“符合题意”。“题意’就是题 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抓往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 了‘神 ”,不然就会无的放矢。所谓’符合题 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 材料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文章符合题 意,关键在行文 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 题 的意义要求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 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 离题 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得分也不会超过20分,就会“一着不慎,满 盘皆输”。所以,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 成败的关键一步。
关于审清题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把它列为“基础等级”中的第一项,并具体切分为四个等级,即“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意题意”。
技法点拨: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走向式微,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平分秋色。材料 作文 的命题并有悄然的变化:由“任选一个侧面或角度”变成“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立意,构思作文”。这种材料 作文,它不同于以往 根据 材料 写议论文的材料 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 的话题 作文,是介于两 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 既是审题 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 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1、从抓 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 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 住 这些关键句,就能把
握材料 主旨,准 确理解材料。正确 立意。
2、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 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从作者情感 倾 向入手
有的材料 在叙述,说明 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 的情感倾向入手审题立意。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 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 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审题立意的能力决定考生思维水平的高低,同时决定作文分数的高低。考生应当从材料的整体意思出发而不是从材料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角度出发展开写作。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 用的。每则材料都 可从多个角度 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二、审题立意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挑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他们在不同季切里绽放着自己 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请以“各有各的精彩”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审题:
(1)题眼“精彩”,什么“精彩”?植物、动物、风景、人(生活、学业、事业、才不、人品、为人处世)、社会制度„„为什么说这算是一“精彩”?美丽(优美——优点(长处,优势),优秀(不凡,出众),成功(成就,辉煌)价值(有贡献、有意义有作用)„„
(3)“各有各的”暗示要写两 个式两 个以上的事物,而且进行事物间的比较。
2、立意
(1)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精彩?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的人生是精彩的;像蜗牛一样脚 踏实地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丑陋的人有品格上的精彩失败的人有精神上的精彩„„
(2)为什么各有各各的精彩?性格不同,才能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追求不同(梦想不)境遇不同„„
(3)如何做到各有各的精彩?保持个性,扬长避短,冲破束缚不断创新,找准 位置,提高个人修养„„
实战训练:下面两则材料,选做一个。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传说,佛祖的前身是位国王。有一回,他看见一只饥饿的老鹰正在追捕一只鸽子,慈悲心起,把鸽子藏进怀里,老鹰说:“那你就忍心看着我饿死吗?”佛祖命 人取来天平,他愿意从自己 身上割下一块与鸽子同等重量的肉还给老鹰。可无论佛祖割多少肉都无法与鸽子的重量相等。最后,佛祖亲自跳上天平,天平的两端终于相等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香港首富李嘉诚说:“知止而后有为。”《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隋朝的大儒王道,还专门写过一本《止学》,其中有一句非常好的话:“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五篇:高三语文文言文训练
高邮临泽中学高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娟
2013-5-14
高三语文文言文训练
(一)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为墓志铭 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①。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②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余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③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余书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不书。
注释:①长沙公:王阳明门人。王氏宗:指王阳明学说。②不浼袒禓:意谓虽别人在旁边赤身露体,也不以为意,不怕会被玷污。③食于二十人中: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及长益力。干:求取 .B.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售:出售 .C.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制:阻止 .D.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 治:管理 .
6.以下全都表明徐渭“不合世俗、狂傲清高”性格的一组是()(3分)
①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 ②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 ③使折简以招,卧不起
④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 ⑤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⑥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③⑤⑥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渭早年丧父,靠亲人拉扯长大。成人后又十分贫困,一度靠租房维持贫困的生活。B.徐渭年轻时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学习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他在绘画、诗歌等方面都有成就。
C.在幕府里,徐渭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与一般人不同。他的安全与危险的感觉与别人恰恰相反。
D.徐渭认为文人即使有操守,在幕府中仍然是十分危险的,与其等着别人杀死他,还不如自杀好。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3分)
(2)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4分)
(3)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3分)高邮临泽中学高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娟
2013-5-14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
曾巩
府君讳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举进士。授山阴主簿,有能名。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县以治闻。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李公去,寇莱公代之。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玺书奖之,迁殿中丞。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擢拜都官,还朝,庄献太后面嘉之。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武昌臵场中市民炭,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乃直取载之,以为故。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当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随者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工四千人,两县以病,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未既,疾作,遂不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
雅:向来
B.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
寻:不久
C.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鞫:审讯
D.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
干:触犯
6.下列句子中,属于张府君“辩诬”的一组是(3分)
()①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
②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③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④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
⑤自荆南乘单船,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
⑥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府君景德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山阴主簿一职,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后来因为皇甫选的举荐,担任大理评事,监尉氏酒。第二年,担任三泉县令,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
B.寇莱公了解张府君的贤能,当他代替李迪镇守永兴时,奏请皇上留下张府君留在凤阳,张府君遇到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据理力争,得到了皇上的表扬。C.张保雍知汉州时,夜间有四个士兵叩见他告诉他禁兵两营兵变,张府君识破他们的阴谋,最终知道是这四个士兵和其他人合谋叛乱。
D.汉阳百姓贩茶,骆与京诬告百姓不服从检查,判处二十人死刑,受到牵连的有一百多人,张保雍亲自前往查明真相,二十人都没有判处死刑,受到牵连的人也得以赦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3分)译文:
(2)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4分)
译文:
(3)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3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