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工商联作用,引导非公人士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大全]
发挥工商联作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统战工作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指个体、私营经济。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把当代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其中包含了私营企业主阶层(占0.6%)和个体工商户阶层(占4.2%),占到整个社会阶层的40%的经理人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几个中有三成在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商户中工作并以此谋生。2006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又将以上非公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新的社会阶层。目前,全国上下掀起创业热潮,非公经济人士已超过5000万人,加上在相关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总人数超1.5亿人。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并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在老三十六条、新三十六条颁布后,更扩大了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领域,涉及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也包含了大量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经济组织。非公经济人士不但与国内各阶层、各方面有密切接触,而且与国外组织和个人有广泛联系。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 中提出了“三个有更大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有更大作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更大作为,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有更大作为。这是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新时期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
二、非公经济人士应当树立的“义利观”
非公经济人士的主观价值取向决定着非公经济人士能否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教育非公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义利观是商业活动的价值论,是商业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一)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主要有三种观点:重义轻利,尚义去利;重利轻义,尚利去义;义利兼顾,义利并重。重义轻利,尚义去利,违背了商人的本性;重利轻义,尚利去义,为世人所唾弃;主流思想还是义利兼顾,义利并重,以先秦时期的儒商精神和明清时期的晋商、徽商理念为例:
儒商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仁民爱物、博施济众的经营宗旨 ,以义制利、依群利己的经营原则 ,尚中贵和、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 ,好学重智、灵活多变的经营特色 ,发奋有为、自强图新的敬业精神 ,守信重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
晋商、徽商的商业伦理体现了商业经营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统一:义利合一、和衷为贵;遵循诚实守信、公平交易、以礼待人等商业伦理规范;崇商敬业、克勤克俭、积极进取、修身正己、任人唯贤、圣贤信仰的商业伦理精神以及创家立业、爱国济民的价值诉求。以上义利兼顾、义利并举的理念,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已为人们所接受,也成为了现代商人义利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义利观,在秉承中国传统义利观精华的同时,结合了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代表性,更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即社会主义义利观。
1、社会主义义利观即是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一种科学的义利统一观,它不仅肯定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而且强调道德对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义利观充分肯定人们重视和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彻底抛弃旧社会封建道学家所崇尚的空谈性命、空谈道德、利字不出口、君子不言钱的虚伪说教,鼓励和保护公民追求正当的合法利益。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人们要讲道德、讲理想,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2、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有大局感,责任感。在企业经营中,义即是社会效益,利即是经济效益。利,是商业追求的最初目的;义,则是经营立足的根本。将现代义利观引入商业活动当中,其实质就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循局部服从全局、个体服从集体的理念。第一,在企业制定的目标上,必须明确国家、社会利益的首要地位;第二,在企业管理中,要制定严明的职业纪律,以制度规范行业、企业从业者的行为,时刻提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三,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要从每一个细节严加防范,不得做任何欺人之举,以保证交易的公平。
3、社会主义义利观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应体现为“义利交融,相互促进”。义,不是简单的捐资助学、铺路铸桥等慈善活动,它是深刻于企业的经营当中的,反映到具体商业活动中,它是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理念、企业与内部成份和外部环境的沟通、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善于投资于“义”,见利思义,义以生利。诸如合谐的业主、员工关系,守法、诚信的经营方式,爱国、创新的品牌等现代企业模式,既是企业追求“义”的体现,又反作用于企业,产生更多的“利”,从而推动企业发展,达到义利交融的境界。
综上,非公经济人士应当树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简述为十个字,即“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
三、发挥工商联作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形象的比喻,工商联就是非公有制人士的“娘家”,工商联的会员即非公有制企业、非公经济人士和各类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经济组织。
(一)、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在2007年中华全国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修正《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时,将《章程》中原第四 条“引导会员树立社会主义公私观、信用观、义利观和法制观”,更详细地分解为 “引导会员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地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投身光彩事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和工会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经营、照章纳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从而明确了工商联开展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二)围绕“三个有更大作为”,加强工商联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三个有更大作为”,发挥工商联“团结、帮助、引导、教育”职能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
第一,调查摸底,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档案
非公经济人士构成较为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变性和复杂化。为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工商联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档案。代表人士的范围应包括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商会)执委以上成员,档案内容不仅包括其个人简历和基本情况、企业基本状况和动态经济运行监测、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诚信评估等情况,并根据非公经济人士的 发展变化适时进行调整,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因地制宜,精选学习内容,采取以会代训、办班培训、举行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外出参观考察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各类培训学习,着力提高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
一是向非公经济人士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政策意识、行为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的整体素质,在社会上树立崭新的社会形象。二是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慈善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承担社会责任,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回馈人民。三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品牌经营,建立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引导民营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各个环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收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开展活动,提供服务,联谊交友,凝聚人心
工商联要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参加各种活动,从活动中受教育。尤其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6 通过看望、走访、谈心、帮助办实事等方式,与非公经济人士广交朋友,凝聚人心。
坚持义利兼顾、突出服务的原则,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服务结合起来,利用法律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特邀副会长、联席会议等政府资源,代表和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打造信息、融资、参政议政、商会网络等服务平台,积极为非公经济人士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第五,典型带动,媒体宣传,形成良性循环
及时发现、培养和表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做法、好经验,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传媒和专题文艺晚会等各种文艺形式,加大对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第二篇:建宁工商联积极引导非公人士关爱留守儿童 文档
建宁工商联积极引导非公人士关爱留守儿童
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建宁工商联积极引导非公人士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是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每位非公人士与2—3名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六一”期间共有35位非公人士与92名留守儿童签定了关爱协议。二是大力倡导光彩事业活动。“六一”期间共有35名非公人士到所结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开展慰问活动,共送出各类慰问品、慰问金12000余元,捐助资金13万余元帮助学校添置教学设施、修缮校舍、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开展劳技实践活动。“六一”期间组织留守儿童到所结对的非公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接受生产劳技实践教育,鼓励他们珍惜学习机会,为将来走上社会多做贡献,回报社会,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建宁工商联
2007年6月1日
第三篇:浅谈如何发挥好基层工商联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好基层工商联的作用
得荣县委统战部、工商联——陈德刚
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作了政治上的判断,明确了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做好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肩负着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重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商会是一种重要的非盈利性中介组织,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为为准则,以地区设置和跨国发展为空间,以非官方的民间活动为方式,为工商业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市场中间服务组织,是中间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性。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人士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基层工商联民间商会的组织如何充分发挥职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已显得十分迫切。现就结合我县工商联近年来的工作业绩,就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工商联职能作一些阐述和思考。
一、基本的情况
得荣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隅的川滇藏三省区的结合部,是甘孜州入滇进藏的一条重要通道,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辖1镇,11个乡,127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
(一)全县经济概况
我县按照“一个基地、二个重点、三条主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突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奋力发展主题,着力建设跨越、高效、阳光、和谐得荣。深入实施稳农固本、水电强工、旅游富民、扩容活城、生态宜人五大战略,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2977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00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5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98元。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328户,从业人员560万人,初步形成了水电、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化工建材、葡萄酒业深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非公经济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初步形成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产业。
(二)商会基本情况
得荣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2005年11月28日,工商联现有会员87人,执委21名,会员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加工、餐饮、汽修、住宿、食品、建筑、农业、商业等。商会会员多为各行业有实力、有影响的代表人士。
二、经验与做法
过去几年,我县工商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工商联及县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优势,组织会员企业投身我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组织建设、参政议政、对外
宣传、光彩事业、经济服务、扩大交流等工作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建设,完善机制,会员发展和组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过去几年,是我县工商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县工商联加强了商会组织建设,注重了会员结构的调整和组织作用的发挥。
1、加强执委队伍建设。几年来,为扩大工商联联系经济界人士的覆盖面,进一步吸引各行各业代表人士加入商会大家庭,县工商联多渠道、多方面发现和培养代表人士,重点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入商会队伍,大大改善了会员整体结构。特别是一批较高素质的代表人士入会,为工商联工作增添了活力。
2、加强基层会员建设。为团结乡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并调动他们参与地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拓展了会员活动的空间,不仅受到了会员的欢迎,而且得到了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成为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力量。
3、加强行业会员建设。为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截止到目前,这些行业会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交流、评比、制定行规、组织产品展销,协调与政府部门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了行业经营行为,维护了会员合法权益,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4、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和机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确立了“勤政为企树形象,服务发展做贡献”的工作宗旨。发挥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执政能力,保证了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商联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不断加强硬件建设,装修了办公室,添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工商联开展工作,提高效率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围绕中心,抓住主题,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质量明显提高
几年来,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个主题,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1、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座谈联谊活动,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几年来,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座谈会,搭建了各职能单位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征集了关于优化服务环境、扶持企业发展、构筑主导产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
2、积极建言献策。积极组织本商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非公企业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有8名非公经济人士成为州、县各级人大代表、州、县政协委员。企业家们建诤言,谏良策,形成了大量事实清楚、分析透彻、操作性强的议案、提案。县政府制定《得荣县十二五规划》初期,我们组织社会各行各业民营企业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信息。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有效实施监督。充分发挥对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促进职能部门作风转变。做好非公企业参与对职能部门和党群部门履行职责情
况的评议工作,从而有效促进了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转变。
4、认真调查研究。为全面掌握我县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认真的调研活动。先后调查走访了全县各乡镇共13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全面掌握我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并形成了关于工商联工作思路的报告。同时,我们还就省联、市联下达的“新社会阶层调查”、“上规模企业调查”、“非公有制企业生产项目调查”等专题进行了调研,受到省联、市联的高度好评。
(三)紧跟形势,突出重点,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八字方针,紧跟形势,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围绕中心,加强思想教育。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交给工商联组织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扎实推进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深入研讨关于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政策。教育会员站稳立场,经受住考验。在广大会员中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加强商会自身建设。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双思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并结合喜迎建州60周年,组织全县民营企业了专题座谈会、培训会、图片展等多种形式 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突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过去几年,我们将宣传的重点确定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社会的贡献、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诚信经营、关爱员工、诚信纳税几个要点。2010年和县电台联合设立了“发展中的民企”和“企业家风采”专栏,并与建立工商联网站。
3、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我们与统战部、国税局、地税局、劳动就业局、总工会联合在全县民营企业中开展了“诚信纳税,安置就业,关爱员工”活动,并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企业进行了表彰,通过树立典型,提升了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营造了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光彩事业和公益活动稳步纵深推进
几年来,在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工商联的会员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素质高、贡献大、形象好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
1、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过去几年,我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参与到光彩事业中来。他们到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积极参与国企改制,从源头上减少城镇下岗职工;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
2、大力开展捐资助学。过去几年,县工商联召开了两次全县民营企业捐资助学会,共有5家民营企业参与爱心助学活动,共筹集资金2.4多万元,资助学生23名。他们的爱心义举得到了社会的赞扬,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3、积极投入社会公益。过去的几年,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不忘社会,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架桥修路等公益事业活动。在爱心助残日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并组织企业参加活动,捐献资金24900元。
(五)加大力度,拓宽领域,服务内容和工作职能不断发生变化
几年来,工商联确立了“以服务为突破口,搞活商会工作”的思路,并遵循这一思路,在为会员、为政府服务两个方面,拓宽了领域,加大了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的作用。
1、积极提供法律服务。近年来,经济纠纷日渐增多,为有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县工商联积极汇同相关部门协调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会员的合理诉求。
2、及时提供信息服务。过去几年,我们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企业需求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最新政策法规信息。及时向企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企业及时、快捷地掌握政策、信息提供了方便。
3、认真搞好培训服务。为提高工商联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我们组织工商联专职干部参加了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培训班;并在县委统战部的关心支持下,邀请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人员对企业进行行业培训。
4、努力做好融资服务。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帮助企业缓
解资金短缺的问题,工商联积极为民营企业与县信用联社协调,解决生产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三、状况及原因
新形势下基层工商联商会的职能正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目前工商联基层商会正积极发挥统战工作的政治优势,带动了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基层商会职能,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广泛开展了民间外交,工商联的声望有了提高。
(一)目前状况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工商联基层商会越来越感到职能和手段的缺乏,难以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一是从目前履行职能的实践情况来看,履行参政议政功能尚可,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够。二是工作中体现统战性尚可,但体现经济性、民间性不够。三是贯彻八字方针,“团结、帮助”尚可,但“引导、服务”不够。四是服务工作紧贴政府这一边尚可,但紧贴会员这一头不够。五是服务工作中虚的尚可,但实的不够。总体表现是:作为工商经济界人士代表的团体,在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重大经济和社会决策的协商,特别是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民主监督等方面,地位不突出;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工商联,主要特征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统一。但在实际工作中统战性比较突出,经济性工作浅层次、表面化,民间性又有弱化的趋势,经济性和民间性为特点的商会职能运用不充分;在为会员和社会提供经济、技术、法律咨询、维权、融资等服务方面,办法还不够多,效果还不够好。
(二)产生原因
产生上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工商联虽然“三性”并存,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统战性为主。二是工商联并无行政职能,又没有做好经济工作的手段,只能承担一些务虚的工作,而政府对通过工商联来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意识不强,对工商联的重视不够,这影响工商联基层商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使得工商联基层商会地位不明显,作用不突出。三是工商联实质上并不代表工商经济界的整体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既影响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利于工商联实力的壮大和凝聚力的提高。四是工商联目前综合素质不高,首先是经济实力不强,缺乏做好工作必备的物质条件;其次是人才结构不优化,缺乏懂经济、金融、经营管理的人才,这样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五是机关型的工作运行机制及作风还未完全转变过来。
四、意见和建议
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进一步做好基层工商联民间商会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
建议出台《商会法》,从法律上明确工商联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任务,取得较出色工作成绩的基层工商联组织,绝大部分是依靠自身的积极主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否则,工商联开展工作就困难重重。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作为活跃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层民间商会,必须具有权威性,不仅要有党的政策指引和高度重视,还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法律的保障。因此,希望尽快制订出台《商会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工商联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任务,依法开展商会活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强化商会职能
赋予相应的服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积极作用,当前,迫切需要赋予工商联的服务管理职能有:一是统一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安排。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的人事安排应以工商联界别为主,有关部门、团体建议或推荐安排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统一归口工商联,由工商联进行初步审查后报统战部,形成规范性的政治安排。二是成为行业商会、同业公会的主管部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行业商会、同业公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的基层商会组织,是经实践证明能最大程度发挥商会优势和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从全国各地的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发展情况来看,行业商会的运作和发展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政府应当给予工商联组建行业商会、同业公会授权,明确工商联作为行业商会主管部门的条件业以成熟。同时,社会管理登记部门应当给予行业商会、同业公会依法登记注册,使之取得合法地位。三是个协、私协等群团组织应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工商联。按照政群分开的原则,根据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个协、私协等群团组织在管理上应与国家行政机构脱钩,并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工商联,以便进一步发挥这些组织的自律职能。这样,有利于工商局等政府机关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有利于工商联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工商联充分发挥商会职能,更好地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四是授予有利于工商联维权的各项职能。民营企业仍是一个弱势群体,维权是工商联的一项基本职能。要支持工商联建立民营企业维权或投诉中心,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授予工商联协调仲裁民营企业经济纠纷的职能。同时应赋予工商联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并进行检查监督的职能。五是各级党委、政府对非公有制人士在经济领域的专项表彰应由工商联承办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的劳模、先进个人等社会荣誉的评选表彰应由工商联参与推荐。
(三)完善联系体系
新形势下,工商联要在坚持统战性的同时,着力加强经济性和民间性,工商联作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介,在沟通和协调方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发挥宏观与微观的沟通作用。政府的意愿可以通过商会转达到广大的会员,会员的想法、要求和需要通过商会转达到政府。商会也可以组织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对话活动反映民企的呼声。关键是要建立新型的商会运行模式,起好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扮演好协调人和联系人的角色。一是要参与政府的有关决策。通过参政议政、学术研讨等参与活动,影响公众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如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中,提供有关资料,提出建议意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主动听取行业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当好政府 的助手。二是政府要定期向商会发布产业指导意见,商会再向企业转达,使企业的投资符合政府发展方向,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部门还要邀请商会参加一些行业性的检查、验收、认证、资质审查,以及市场秩序整顿等活动,促进商会和政府在工作上的良性互动。三是要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走上与政府沟通的前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工作的第一线,情况明、问题清。政府也希望直接听到民营企业的声音,直接听取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推荐一批德高望重、热心商会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走上工商联工作的领导岗位,增强工商联与政府沟通的直接性、有效性和现实性。
(四)抓好服务工作
一是宣传服务。目的在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调动和保护各方面的创业积极性。二是信息服务。建立完整信息网络,广泛收集信息,向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项目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三是人才服务。帮助企业招聘经营管理及技术人员,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经济形势、企业管理、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专业培训,帮助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工作。四是商务服务。组织企业到国内外进行商务考察,开展招商引资、商贸洽谈、项目开发、产品营销等活动,帮助了解开发市场。五是融资服务。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积极稳妥地发展自主筹资。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积极向银行推荐诚信经营企业的融资项目,争取银行贷款。指导中小企业规范管理、提高信誉。六是公益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教、善待员工等活动,积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树立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崭新形象。七是协调服务。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与服务,当好服务员和协调员。八是行业服务。按“入会自愿、领导自选、人员自聘、经费自筹、会务自理”的组织原则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活动方针,积极稳妥地组建行业商会和同业公会。通过开展有效服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从而可以教育和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大局意识,切实做到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合法经营;增强诚信意识,做到诚实劳动、艰创业,重质量、守信用。
(五)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改善工商联的工作条件。一是要建立健全县工商联及乡镇基层商会工作机构,按照编制、职数配齐县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及乡镇基层商会工作人员。不能以机构改革或其他种种理由,任意减少或挤占工商联的编制和人员,保证工商联基层正常工作的开展。二是通过商会立法依法收取会费,或由党委政府加大对工商联工作的倾斜力度,逐步解决工商联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人员、经费、办公、交通等问题,壮大经济实力,以利于更好地为工作对象提供有效服务。
(六)加强领导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一是要确定一名领导分管和联系工商联工作,把工商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商联的工作汇报,研究涉及工商联和民营经济等重大问题,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要加强对工商联会务工作的指导,建立并落实政府有关部门与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定期开展活动,通报情况,听取工商联的意见和建议。
(七)加强队伍建设
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决定了能否出色完成党和政府交给工商联组织的历史重任。所以,要加强和改善对工商联干部工作的领导。一是在进口上,要通过公务员招考、干部交流、干部轮岗等形式,逐步把一批懂经济,热心商会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工商联队伍中去。二是在出口上,要建立能进能出的机制,组织部门在安排干部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时,把工商联干部纳入计划,统筹安排,形成畅通的干部交流渠道,并加大培养、选拔、交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工商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工商联组织的旺盛活力。
总之,基层工商联商会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工商联今后工作的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正当权益的代言人、依法办事的监护人、公共关系的协调人、经济往来的中介人、事迹经验的宣传人、全心全意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服务,把基层工商联商会真正建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和谐之家、纳谏之家、举贤之家、服务之家”。做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
带,做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第四篇: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山西省运城市 垣曲县七一小学 王明娟 小学数学
“开放性教学法”要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们同样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只有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有机结合,才能将新课程改革真正推向前进。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呢?
一、深钻教材,研读学生,形成独特的“问题式教案”,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式教案,即以“问题”切入主题,以“问题”作为主线。问题式教案要求教师在问题如何取舍、如何切入、如何推进、如何突破,如何推陈出新、点石成金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内容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以便引导学生在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达到了高效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推向主动探索知识的前台。一是自学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在学生中创造出一种趣、惊、奇、异的心理环境,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使学生产生发现规律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二是互动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时,教师抛出高质量的问题,引发新的互动,使学生在思索中回答,在争辩中明理,保持兴趣盎然,丝毫没有厌倦之感。三是检测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学生有疲劳感,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老师在测试题设计时,除了注意题目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特别注意检测题的趣味性,在检测中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一是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内驱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学”。二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自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有选择自学,而不是放任自流的自学,教师要出示具体且不束缚学生思维的自学指导。三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有自我计划、能自我调整、自我强化,即在学习前,学生能够作好学习准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状态、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保证自己全心投入学习;在学习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四、把握好互动的时机,控制好互动火候,提升学生学习的创生性。“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中教师的巧拨善导可谓是一架指南针,是一种催化剂,是一根导火索,因时、因地、因人、因法、因情、因境而灵活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为学生铺路搭桥,捕捉学生思考问题的良机,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开通思路,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不是生拉硬拽;二是抓住重点抛问题,设疑设在关键处,激疑激在学生思维的波澜间,不断引发新的互动;三是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机智,能随机应变,巧妙地处理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把学生引入其乐融融的思维体操中。这样一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由关注知识的分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的梳理和方法、规律的总结,不再仅仅局限于解决一个问题,而是重视互动中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新成果等有价值的生成。
五、把握习题的多样性,重视检测的灵动性,引导学生在检测中提升。检测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选择,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问题设计覆盖面要大。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和非重难点内容都需涉及到,起到夯实重难点、兼顾非重难点的检测作用。第二,问题设计质量要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代表性,学生一看就会的问题和所有学生都不会的问题要坚决杜绝。第三,对问题的处理要科学。通过检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观察能力和审题做题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避免误入知识陷阱的能力。第四,检测要根据学科特点,灵活地穿插进行,达到在快乐中检测,在检测中获得快乐,获得新发现。对于检测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就题论题,要预设相应的跟进练习、变式训练,确保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第五,通过检测环节,在问题引导下,再次掀起“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高潮,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始终,改变学生“被追问”的被动状态。
第五篇: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年能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一些青年对社会思潮和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对青年影响很大,容易导致青年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为此,应结合青年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依托主渠道,探索新形式,搭建新平台,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发挥传统教育方式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传统教育方式,在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主体,是青年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学校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是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德育课往往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内容相对枯燥,手段相对单一,很难激发青年的兴趣。为此,应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创新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把课堂讨论、师生互动、情景再现等融入课堂学习中,使青年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家庭作为青年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在青年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能潜移默化地对青年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应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和融入家庭教育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用好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在信息化时代,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日益呈现数字化的特点,互联网、手机等成为他们了解信息、表达自我、联系外界的主要渠道。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教育方式对社会发展中的这些新变化应对不足,对青年的影响力趋于弱化。这就需要关注青年困惑、回应青年诉求,积极构建并逐步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引导青年提高辨识能力,学会理性分析问题;在教育内容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框框,更加注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社会规范、责任意识等;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即时性、快捷性、广泛性等特点,广泛及时地宣传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青年身边的生动事例和典型案例;加强校园网络内容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主流网上舆论,不断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强化日常生活实践的养成功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日常生活实践在培育青年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养成功能。让青年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青年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充分挖掘青年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引导青年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积极组织青年开展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等,让青年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国家和社会,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 安徽选调生考试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 六安事业单位招聘 国考招警教师村官3支1扶农信社公选军转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历年真题备考资料辅导课程QQ群:76482382
(点击查看六安中公教育地址和电话)
六安中公教育皖西地区最大的公职考试辅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