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大爱、大考

时间:2019-05-13 12:0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灾、大爱、大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灾、大爱、大考》。

第一篇:大灾、大爱、大考

大灾·大考·大爱

——文昌抗击“威马逊”群像志

8月18日,距离“威马逊”过境刚好一个月,本刊记者重访文昌灾区。

从县城驱车一路往东,沿途树木的颜色从葱绿变成芽黄再变成苍灰,那就是重灾区到了。在一片枯萎的灰色中,偶尔能看到几根嫩芽破土而出,娇嫩得如新生的希望。

镜头被拉回到2014年7月18日。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文昌。一时间,天昏地暗,雨骤风狂,海防林成片倒下,房屋整村倒塌,汹涌而来的海水吞没良田、漫入村庄„„

风停雨歇之后,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家园,面对的是欲哭无泪的悲凉。

这是一次大灾。一夜之间,房屋倒塌1.7万多幢,掀顶2.3万多间。全市超过24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受灾人口4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0%。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均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曾引以为豪的文昌鸡产业规模被摧残得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3.3万亩海防林被毁,64万亩生态林全部毁灭„„

这是一次大考。是对文昌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大检验,是对“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情况下执行力的大考验。4个小时内,文昌各级干部将台风登陆点翁田镇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18万名群众,紧急大转移并妥善安置;第二天早上七点,所有受灾村都见到了干部奔波的身影;台风过后15个小时,城区到重灾区翁田、铺前的道路打通了;台风过后第三天,全市交通道路全部恢复通行;台风过后第五天,11个水厂全部恢复供水。台风造成2000万只禽畜死亡,160个大型养鸡场受重创,干部群众齐心协力,24小时完成死畜深埋和水井消毒,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3000多名党员干部连续一个多月工作在一线,接受这次大考。目前仍在继续。

这是一种大爱。这种爱来自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来自各级党员干部对人民的勇于担当,来自全市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来自灾区群众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来自各新闻媒体的大鼓劲„„ 大转移——果断决策,坚决执行

4个小时,25公里,18万人的生死大转移

7月15日,文昌翁田镇明月村委会丁村村民林燕就接到通知,台风要来了,极有可能在文昌或广西登陆。包括林燕在内的村民并不那么上心:“台风哪年没有几个,不就是风大雨大点么,有啥要紧!”而文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这个寓意为“雷神”的台风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7月17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文昌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分别驻点全市各联系镇靠前指挥,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传递防风最新动态。

13时40分,文昌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市长、市“三防”总指挥刘春梅坐镇市“三防”办。至下午18时,全市按常规转移了三个群体:低洼地区住户、五保户及居住在危房的人群19213人,2391艘渔船已回港避风。此时,台风正在逐步逼近,风力也在逐步升级。19时,文昌市“三防”指挥部按省有关要求,将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市广播电视台开始24小时滚动播出防台风事项,各镇用流动宣传车宣传《居民防台风注意事项》和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通知。

7月18日上午,据中央气象台预报:超强台风“威马逊”将在文昌翁田一带登陆,中心风力预计17级。

10时28分,正在一线组织抗风的裴成敏接到了省委书记罗保铭的命令:“立即转移翁田镇周边25公里范围内所有瓦房、危房内的群众。”此时,距离预报的台风登陆时间只有4个多小时。翁田镇方圆25公里,涉及11个镇场2015个自然村,人口密集,如果不及时转移群众,后果将不堪设想。

“时间就是生命!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裴成敏立即将命令传达到市“三防”指挥部,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动用一切手段,一秒也不耽误地组织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并亲自给东部7个镇的书记打电话,同时带队到铺前、锦山、公坡、冯坡、翁田等镇,下村抽查转移情况。短短几分钟内,正在各个镇组织抗风的3000多名各级干部都收到了紧急转移群众的短信通知。于是,一场浩大的转移工作开始了。

这是一场人与台风赛跑的战斗,这是一场人与时间的争夺,这是一场生死抉择的考验!一名名共产党员干部迎着狂风暴雨,挨家挨户地敲门。很多群众舍不得走,干部们只得连劝带“骂”,生拉硬扛地将他们转移出来。不少干部在转移群众时被风刮倒摔伤,但大家顾不上风雨危险,心中只有责任与担当。

罗豆农场第六作业区主任林海,带领转移工作小组走遍了全区653户的每个角落。而在这场台风来临前,林海正因为2012年患有肠道癌而进行的切除手术,需要到省医院进行术后化疗,这一原本订好的计划因强台风的登陆而取消。

抱罗镇抱民村委会党支部委员黄武在台风登陆时,冒着被瓦片和残枝砸中的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子里救出一位80多岁的老人。抱功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陈贻泽组织撤离群众500多人,却顾不上自家种养业,损失将近200万元。

„„

14时08分,翁田风力达到13级,转移工作基本结束,此时利用村委会平顶房、平顶卫生间、学校、卫生室、民居等钢筋混凝土房子已安全转移群众18万多人。

然而,一个年轻的身影还在暴风雨中继续奔波。他便是罗豆农场第三作业区南洋村的青年符传道。

下午16时左右,符传道和在场部集墟上打工的两位朋友符芳展、符传茂一起借了一部小轿车回到南洋村转移亲人和群众。往返罗豆镇和南洋村之间有3公里的路途,可是符传道的车辆只能勉强挤进6人,为了多救一些人,他来回奔跑了三趟。当符传道第三次回到村里,接上了6位村民,此时整个路面已被风吹得面目全非,只能一路靠着电线杆辨别路向。一根被风刮倒的电线杆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家只好弃车步行。水,漫到了成年人的膝盖。一阵强风吹来,13岁的符传友倒在水中,符传道赶紧把他抱起来。又一阵大风,两人被冲到了路边的水田里。符传道用力把符传友推到一根电线杆边,而自己却被一阵急流冲走了,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

下午17时,风浪伴着潮水涌入村庄,罗豆农场南洋村告急!山良村告急!港东村告急!东溪村„„告急!23个村庄先后被淹,水位从膝盖深瞬间涨至齐腰,甚至齐胸深。

铺前镇下寮村村民小组组长陈明,拿着一面大锣在村子里来回敲打着:“快撤到防洪楼啊,海水上来了。”在齐膝的雨水里,陈明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抱着小孩,走向防洪楼。20分钟内,全村72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防洪楼,潮水迅速灌入村庄,涨至1.5米高。“小船刮上树,大船冲上路”,成了一道灾后奇观。„„

这一夜,文昌干部无人能眠。一场关于灾后安置、防疫、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工作开始酝酿!

省委科学果断决策的转移命令,3000多名党员干部强有力的执行,使灾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敢于担当——讲责任、讲良心

各级党组织、3000多名党员干部,撑起摧不垮的铜墙铁壁

台风到来前,抽查到达翁田的裴成敏,在风雨中被困3个多小时才回到镇上。看到如此严重灾情,他心急如焚,电话不能打通,必须尽快赶回市里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但通往市里的道路已经中断。怎么办?

“通不了车,就走路!” 晚上9时50分,他带着4个人,顶着10级以上大风步行了3个多小时,到凌晨1点多走了11公里,到达凤尾墟,裴成敏这才坐上车赶往市里。此时已是深夜凌晨3时,书记、市长主持召开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布置救灾工作,并作出了全力抢救罗豆农场受淹群众;尽量在7月19日9时之前打通前往铺前、翁田镇的道路;做好房屋受损群众的安置工作,帮助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做好防疫工作;尽快普查受损房屋、争取省政府资金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维护好稳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等七项决定。通宵指挥罗豆农场大救援的市长刘春梅,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受灾村庄组织救灾和防疫工作。

7月19日,6个灾后重建工作组,在第一时间被派往受灾重点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下设基础设施恢复组、医疗卫生防疫组、救灾物资保障组、村庄重建组、新闻宣传组、重点受灾镇工作组、农田清理整治组以及治安稳控组共8个工作组。之后,48个灾后重建工作组相应成立,123名机关干部被抽调奔赴到8个镇(场)91个村委会驻点,开展灾后帮扶重建工作,和受灾群众同吃、同劳动。

“共产党员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大灾当前,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决不能倒下。”这是文昌市委给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灾后第二天,抱罗镇委书记韩秀云的嗓子已经哑了,只能用笔写在纸上跟大伙交流。刚做完甲状腺切除手术不久的她,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作为镇党委书记,她必须带领全镇干部奋起抗灾。韩秀云的老家就在台风登陆点翁田镇,家里的房子损坏,88岁的母亲受了惊吓,话已说不清楚。她只能让姐姐转告母亲,“我知道妈安全就好!我是镇委书记,有很多群众在等着我,没事你们就不要给我打电话!”

灾后第三天,文昌市罗豆农场山良村逐渐归于平静。一个头戴草帽、身穿白大褂、脚蹬胶鞋的身影,又一次顶着太阳出现在村里的水井旁,检测、碎药、撒药、再检测。她叫林婷婷,这次作为文昌市疾控中心派出的防疫人员,跟着专家负责文昌罗豆地区的防疫工作。她是队伍中唯一的女性防疫员。连续多日的暴晒,让她和其他防疫人员一样,皮肤被晒得又黑又红。罗豆地区的50多口井,防疫人员已经走了不下3遍,井壁、井水的彻底消毒也做了3次。“消毒如果不抓紧做,就怕灾区有疫情,黑不黑、累不累的都无所谓啦!”林婷婷说。

铺前镇28岁的民政助理韩春艳,从7月17日至23日,每天超负荷工作18个小时以上,身心俱疲,却毫无怨言。7月21日上午,韩春艳打印好救灾物资分发表,刚走到一楼,肾结石发作了,痛如刀割,眼前一黑,晕倒在办公室门口。当地卫生院建议转往海口治疗,但她坚决不肯,打了两支止痛针就出院了。“我不能走。民政下拨的救灾物资和社会各界爱心援助的救灾物资,都是我接收、登记和发放的,我走了,临时接手的人容易出错。如果救灾物资发放不透明、不公正,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韩春艳说。两天来,她持续高烧39.2度,但依然坚持带病救灾。

“快把电话给我!物资还没发完呢!”病榻上壮实的汉子声音竟是如此虚弱,站在一旁的妻子费了很大劲才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他是昌洒镇昌发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录海,从7月17日开始连续八天奔波在防风抗灾第一线。因为自己家里有辆三轮车,救灾物资的搬运成了王录海每天的日常工作。因为车小,他经常一天就得往返五六趟,连自家破损的屋顶都没时间修补。7月24日上午,劳累过度的他,心脏病发作病倒在救灾路上,但在病床上仍惦记着救灾工作。

如何发动和集结各方力量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如何把救灾物资及时合理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文昌民政局局长邢彩虹常到了深夜还不停地给同事打电话交换意见。白天收集灾区一线的受损情况,指挥调配救灾物资,晚上熬夜制作救灾物资发放登记表,很多时候电话打得发烫,很多时候错过了用餐时间。台风前父亲就因突发重病,半身不遂,躺进了医院,随着台风来临,邢彩虹便一连好几天都没法抽身去看看。“作为女儿我真的很想去看父亲,但作为党员干部,看到那么多受灾群众寻求帮助的眼神,已容不得我多想。”提及此事,邢彩虹不禁眼眶泛红。8月底,她父亲永远离开了人间。

在抢险救灾中,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干部;在重建家园中,看到最多的身影还是党员干部;在物资发放中,给群众发放的是应急救灾物品,给党员干部发放的是润喉片、感冒药和抗过敏药。

文昌市委办主任徐健超,4天跑了4轮灾区,及时摸清灾情,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7月26日,他再次深入昌洒镇受灾区,汇总群众意见向市委反映,促成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出台。8月3日,他被安排驻点在恢复灾后重建任务最重的翁田镇内六村,当日便住了下来。每天早上7点多,徐健超都会出现在村口,中午吃在村中,劳动在村中,向村民讲解灾后重建政策,了解灾后生活情况,研究重建细节,为全市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收集第一手材料。皮肤被晒得黝黑的他说:“群众只要看到我们和他们在一起,就会有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为了他们,苦一点、累一点也值得!”

尽管超强台风“威马逊”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是翁田镇明月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泽存每天还是只睡4个小时,每天还是坚持跟村民们呆在一起。因为他希望能够陪伴灾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明月村下辖31个自然村,共4000多人,这一次台风中,虽然大部分村民并未受伤,但经济损失惨重。大片农田绝收,淡水养殖摧毁殆尽。而陈泽存自己家的西瓜地、鱼塘也全部泡汤,但忙于为乡亲们救灾,他一直顾不上回去看看。

从7月18日至30日,罗豆农场场长林少明就没有回过一趟家,饿了吃点盒饭,渴了喝点矿泉水,疲惫不堪时就在办公室或车上打个盹。家里受灾,房屋毁坏了,也没时间回去看看。年过八旬的母亲哭着找他,他对老母亲说:“现在关键的还是做好广大群众的救灾工作,家里的事先放着。”7月28日,堂兄林明利因病去世,他也顾不得回去送终,只能以电话的方式向堂嫂及其亲人表示哀思,并把深沉的爱化作抗风救灾的巨大力量。

为组织救援全场受淹23个村庄4650名群众,林少明连续工作两天两夜没合眼。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灾后群众安置、救灾物资发放、卫生消毒、动物无害化处理、垃圾清运以及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各项工作。连日的艰辛,累瘦了人,喊哑了嗓子,但他仍带领全场干部群众填埋死亡的牛、猪、羊等牲畜3678头;消毒97个村庄,消毒面积92.3万平方米,消毒水井113个;组织抢修97个村庄供水管道及时恢复供水;组织垃圾清运15660吨;组织修复46处决口的防潮堤。

没有亲历过死亡牲畜无害化处理的人,是无法想象这份工作的难度的。台风“威马逊”造成文昌2000万只牲畜死亡。再加上天气炎热和雨水、海水浸泡,牲畜尸体很快腐烂,单靠专业防疫人员无法完成如此艰巨的清理工作量。文昌的党员干部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领着群众开始干。“想象一下被炖烂了的鸡腿,是啥样子?”一位乡镇干部略带调侃地说,“想象一下,当抓住牛脚打算扯过来整头牛时,手里却只扯出一根牛腿骨是啥样子。”在台风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文昌一些单位的食堂里压根就不能提“猪”“牛”“羊”这几个字眼。有些干部说,光听到这几个字就想吐。这辈子恐怕都不再想吃牛羊肉了。树立信心——携手共建家园

党员干部连轴转,村民不等不靠,各地爱心潮涌而至,共同奏响重建主旋律

此次台风致文昌1000多个自然村的房屋大面积受损,最严重的被直接夷为平地,部分村民目前仍住在救灾帐篷里;2025名在校大学生和725名今年秋季入学大学生,因家庭受灾而读书困难;全市养殖业几乎全军覆没,文昌鸡仅剩原来的十分之一;重建资金和建房物资缺口较大,全市光瓦片需求量就高达2亿片,严重供应不足。

这是一种血浓于水、人民至上的大爱。

随着灾情发生,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传来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省委书记罗保铭多次给文昌市党政主要领导打电话,从资金筹措到大米、帐篷调集,甚至连如何解决帐篷里闷热的问题都一一作出指示,有时早上6点多、晚上11点还给市委主要领导打电话布置工作,通话有时长达半小时,给文昌加油鼓劲,要求坚定树立信心,积极开展重建工作。

7月19日上午,省长蒋定之带队到达文昌,一线指导救灾工作。7月21日,再次带队来到文昌指导重建工作。省领导李宪生、陈辞、马勇霞、毛超峰、陈海波、李国梁、王路、陈志荣、何西庆、陆俊华、董治良、贾志鸿、史贻云等分别到灾区指导,其他省领导也都以不同方式给抗风救灾和重建工作作出指示,省有关部门给予强有力支持。兄弟市县海口、三亚、陵水、乐东等,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支援重建。

8月18日,省委书记罗保铭和省长蒋定之,分别从工资中捐出1万元,资助4名文昌贫困大学新生。在省委书记、省长带动以及新闻单位的倡导下,灾区近3000名大学生得到了救助,架起了他们进入大学校园的桥梁。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文昌市暂时叫停了市政道路的绿化工程,以省出资金投入赈灾。压缩行政经费,紧急拨出第一批2000万元救灾资金。

截至9月3日,中央、省、市三级政府计划投入的救灾资金已达7亿元。受社会各界捐助约计1.68亿元。

昌洒镇唐教村,这个曾经是满眼绿色的村庄,周边横了一地已是死灰色的枯树。我们坐在一个用彩条布撑起的遮阳棚下,浮沙劈头盖脸地吹过来。大家只好背风坐着,没多久,头发里尽是沙子。不远处,推土机正在轰鸣着平整地基。10栋平房正在开建,预计9月20日前能够全部建成封顶。驻点的工作组副组长、文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曾利民已经连续5个周末没有休息。村里的老少都认得他,熟络地跟他打着招呼。

一个月前,这个有着58户人家的村庄,房屋或倒塌或掀顶,无一幸免。因为原址地处低洼,逢雨必涝,是原址重建还是异地重建,工作组不厌其烦地跟村民们剖析利弊。终于,208名村民集体决定,告别世代居住的祖宗地,在政府的引导下异地重建。

向上传递受灾情况、百姓心声,向下传达政策精神、安抚群众„„压在曾利民身上的担子并不轻,平时一躺床上就能睡着的曾利民,竟然失眠了,一晚上只能勉强睡上一两个小时。“有次在路上曾部长可能是太困了,竟直直朝路旁的树木走去,幸亏我拉得及时。”同驻昌洒镇救灾工作组的韩锐光悄悄地告诉记者。

唐教村是文昌市灾后重建的8个试点村之一。在村里存留不多的墙体上,贴着35张房屋受损情况档案表,每张档案表上详细地记录着每户房子的受损情况、房屋鉴定情况、户主对房屋的处理意见以及掀顶面积和需瓦片数量,在每张表格的下方,张贴着受损房屋的照片。曾利民说,信息公布的公开、透明,是推动重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同被张贴出来的还有新房屋建筑设计图,共有坡屋顶、半坡屋顶、平屋顶三个样式。文昌市规划局局长王小飞为此熬红了双眼,“村民想建什么样的新房,都由他们自己决定。我们会根据村民的需求进行规划、测绘、定宅基地。”

灾后第三天,针对多地村庄受损毁严重的现状,文昌市委、市政府就开始研究整村重建规划编制试点工作。针对文昌传统砖瓦房抗风能力差的缺点,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农村调研,向工匠问计。由省住建厅委派的16名专家专门进驻文昌,帮助制定灾后房屋建设技术导则。

此次大规模修缮重建,并不是简单地修缮、重建受损房屋,而是充分考虑村民意愿,最大程度保留民居原有风貌,并增强抗风性。为此,文昌规划部门整理出“4个传统”,即传统民居传统工艺修缮、传统民居格局不变、传统民居风格引入新工艺和传统民居另选新址。

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也相应出台了,整合民政救助、贷款贴息、农村危改等行政资源和慈善捐助等社会资源,全力推进灾后房屋重建。对因灾损毁房屋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市政府则采取财政兜底的方式建设基本保障性安居住房,力争实现在今年12月底前让受灾群众全部搬离帐篷的目标。

这是一种自强不息、互帮互助的文昌精神。

“自救比一味等待救援更有现实意义。”这句话被公坡镇边城村78岁的老村长韩坚元,端端正正地写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灾后第二天,韩坚元便立即召集村中青年清理路障,当天村子的道路便清理疏通了,许多救灾物资得以运送进来。该村有80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修复房屋需要大量的瓦片。冯坡地区一家有瓦片库存的工厂老板正急于寻找水泥工人修补自家房屋,韩坚元和村中7名水泥工人一起找到老板协商,由工厂出瓦片给村民,村民则义务帮忙老板修补房屋,“大家互帮互助,一举两得。”瓦片供应有来源后,韩坚元又组织边城村村民互帮互助修补房屋,帮手的村民和所修房屋主人达成默契:“不要工钱,只管饭。”

同样是在灾后第二天,昌洒镇白土村就将“不等不靠”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该村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成立了抢险救灾组、思想安抚组和物资采购组,分头查看灾情、清理村道、安抚灾民、采购物资。当天,便采购回30万片瓦片,尽管相对于近120万片瓦片的需求量,存在较大缺口,但在分配时,村民们一如平常地和谐礼让,并无争抢。“谁家不缺瓦片?可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去争,房子还没修好,人心就散了。”邢家大嫂符阿姨露出憨厚笑容。如今,白土村一栋栋砖瓦房经过村民的修缮,大部分已恢复了最初的模样,很多户人家新瓦片、旧瓦片一起用,在屋顶上形成了黑一道白一道的别样新景。

8月19日,锦山镇榜春坡村,1.4万只文昌鸡苗破壳而出,“唧唧”的鸡鸣传递着新生的力量。锦山是文昌鸡养殖重镇,全镇有15家文昌鸡种鸡场,620多家养殖户,2700多个鸡棚,存栏量900多万只,均在“威马逊”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多年的积累,一场风全没了。抹去眼泪,戴上口罩,清理死鸡、消毒场地、搭建新棚、重新育苗„„一个月时间,全镇文昌鸡养殖数量恢复到了灾前的70%左右。

这是一股人心向善、积流成川的社会正能量。

应对灾难,文昌不是孤军作战。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如潮水般涌入文昌。食品、药品、帐篷、发电机„„一批批物资,一笔笔善款,从各地汇聚。

为了尽快恢复供电,南方电网迅速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调派近8000名抢修人员奔赴灾区,这些电力抢修人员冒酷暑、战高温,日夜苦干,很多工人为了节省一点时间,就在电线杆上吃盒饭。

远在海外的文昌籍华人华侨,也用行动表明,他们从未远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日,文昌共接受华侨捐助1000多万元。

河南货运企业的负责人刘辉,看到海南急需发电机的消息后,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30万元的发电机,经过4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送到了文昌受灾村镇。

海南籍明星陈楚生、孙兴,也纷纷组织救援队伍,驰援家乡。

„„

爱的力量是相互的,也是流动的。

被电网人不眠不休的抢修精神所感动,文昌百姓自发组织清理路障,开辟电力通道,为抢修队搭建遮阳棚,送来简易吊床,拿出家里的西瓜,摘下树上的椰子,组成“妈妈服务队”,为抢修队提供后勤保障。

在昌洒镇参与救灾的东莞供电局后勤人员方楚祺,不小心丢了一个工作包,包里面有抢险队800多人的生活费3万多元,当地百姓得知后,不遗余力开展寻包行动。一天后物归原主,分文不减。

在文昌市罗豆农场南洋村一间破旧的瓦房内,符传道的母亲符霞坚持拿出3万块钱,捐给受灾的贫困大学生。她说:“孩子在抗灾中走了,我要把爱传递下去。”

„„

7月21日,文昌全市所有中断行政村道路全部恢复通行;

7月23日,完成第一轮环境消杀和水井消毒;

7月26日,因灾停水的11家水厂恢复正常供水;

7月27日,受损的781个通信基站全部修复,通讯顺畅;

7月30日,全市61家加油站全部恢复正常营业;

8月7日19时50分,文昌市锦山镇茶园村委会古宅村亮起了电灯。全市受灾地区实现全部恢复供电„„

“威马逊”过境一个月,文昌在灾难中行走了一个月,也洗礼了一个月。可喜的是,与风灾相比,文昌人的精神更强大、更坚韧、更不屈。特别是文昌干部的担当精神,文昌百姓的勤劳品格,各界团体的爱心播撒,树起一组正能量的群像,使生产恢复、家园重建出现了新的希望。

第二篇:大灾面前 显大爱

大灾面前 显大爱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庐山县发生了7级地震,这次雅安地震让我们全国人民都震动了。

这次极具有破坏性的大地震,不知让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让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温暖,又让多少天真的孩子,失去了微笑,原来繁华的城市,充满了悲伤和哭泣声。在地震中,那一个个的感人事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在地震中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体现了人性之伟大,体现了中华民族之坚强,灾难如同钟声的敲响告知于我们自己的自强不息着!

地震中母亲为了保护儿子不惜冒着余震危险去救儿子,期间,眼见着三楼的床掉下去。儿子求母亲快走别管他,母亲毅然使出身体全部力气,独自将上百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母亲事后说,她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用海神妈祖的一句话说“灾难,有时可以让人类自强。”

英雄姐姐,关键时刻保护2岁弟弟。他们是一对姐弟,也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生活。早上,姐弟起来倒垃圾,被倒下的房子砸中。关键时刻,12岁的姐姐扑向两岁弟弟,用自己的身体当做弟弟的护盾,保护他„„弟弟得救了,而姐姐却手脚全断,头部被砸中出血,重伤身亡。聂祖淞,替你的小姐姐好好活下去!灾难突然降临,她如此弱小,而面对灾难,她可以变得如此强大。49岁的邹汉君静静地躺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后面的草坪上。她的遗体被挖出来时,邻居们在她怀里看到了她7岁的儿子杨福珍。小男孩奇迹般地没受任何伤。这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纯洁的母爱。

人性中的善良、坚强、团结和面对苦难时显现出来的大爱与温情是战胜一切的根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向雅安汇集,温暖向灾民聚拢。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品格,坚强国度的正能量。

在大难里,我们真正地看见了人间真情,看见人间的真爱“哀音岂换干戈泪”向前走吧!引领着雅安的人们,向前走吧!唐山,文汌,玉树——我们不是都走过来了吗?我相信雅安也会走过!在后方的全国人民,为四川加油!为雅安加油!

第三篇:地震大灾有大爱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7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在痉挛,房屋在坍塌,山河在移位,鲜活的生命在逝去„„

西南处,国有殇!生死攸关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灾情就是命令,各方救援力量火速奔赴灾区,各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汇聚灾区,一场举全国之力的救援高速展开!从政府到民众,应对能力明显提高,在大灾面前凸显一种大爱。

是的,大灾有大爱。据报道,5年前的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数万同胞在灾难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甚至几代人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正因为大灾有大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渡危难,打响了一场抗震救灾的全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壮歌。

也正因为大爱能创造奇迹,在汶川地震中,党和政府的关切之心,援建省市的无私之心,灾区人民的感恩之心,融入到一起,成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重建倾覆的家园,重绘破碎的山川,一幢幢崭新的集中安置房建成入住,一片片灾毁农田得到整理复垦,一处处地灾隐患被排查治理,一条条新的“生命通道”建成通车„„谱就了一部灾后崛起的壮丽新篇。

而3年前的玉树地震,再次凝聚起全民的力量,对抗天灾,共渡难关。曾经山河破碎的玉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噩梦依稀之时,雅安的芦山、宝兴等地,如今又猝然遭受7级强震。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正在全国上下聚沙成塔,谱写新的奇迹——各路救援队伍正在快速而有条不紊地施救;民众正在进行自发的捐献、援助热潮;明星正在慷慨解囊捐款赈灾;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对灾区进行捐赠或直接参与援助„„这些涌动着的爱,凝聚起一股强大的正能量,给了灾区人民擦干泪水、抚平伤痛、重建家园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在这股大爱洪流中,有不少爱的细节令人倍感温暖——雅安电视台主持人身穿婚纱报道灾情,被网友称为“最美丽的新娘”;母亲使出从未有过的力气,将上百斤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被网友赞为“最伟大的母爱”;临时帐篷医院前,儿子抱着老父等待手术,足足抱了一小时仍不嫌累,被网友夸为“最孝顺的儿子”;年仅12岁的姐姐用赢弱身躯护在年仅两岁的弟弟身上,弟弟获救了姐姐却背负重伤,被网友誉为“最勇敢的姐姐”„„这一幕幕人间大爱,令人震撼。

看着这一幕幕人间大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大爱能创造奇迹?大爱能让劫后余生的人走出悲伤,重整河山,再造家园,点亮新的希望!

第四篇:大灾大爱演讲稿

“大灾有大爱”故事演讲稿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房屋倒塌,人员被埋,交通中断,一座座城镇、一个个村庄成了孤岛。这深沉的场面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抗震救灾。在地震发生的72个小时里,66岁的温总理辗转9次视察7个地方的灾情,在飞机上、在指挥棚里、在抢救现场,温总理大声喊:“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在一次抢救现场中,废墟下压着300多名学生,他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这时,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温总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揪心!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灾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

地震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掀起了抗震救灾的热潮,我校全体师生也积极地响应党的号召,为灾区捐款,我们班的韦荣庆同学在捐款当天,带着自己的父亲来到捐款的现场,把200元钱捐给了灾区人民。这不正是党民心连心的体现吗?

如今,玉树的灾情再一次奏响了爱的主题曲。风雨过后是彩虹,我们有心系人民的党中央领导,有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我们有打不垮的民族气节和坚定信心,中华民族的明天将更辉煌!

第五篇:大灾有大爱 汶川地震德育工作汇报

德育教学管理 大灾有大爱

为期3天的纪念四川汶川地震死难同胞的全国哀悼日结束后的第二天,校长和老师们都表现得特沉重。放学后,校长立即组织校务会议,谈了一些心得和感想。

林校长说:“最近大家都有关心到新闻,相信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给大家带来的伤感不会少。可以这么说,就算不是灾区里的子弟,眼泪也流了不少。毕竟瞬间时间,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昔日美丽的城市在那一刻成为废墟,看着那么多痛失亲人的同胞肝肠寸断,欲哭无泪,尤其是看到废墟中伸出的求生的手人却早以死去,看到人间地狱的场面,就禁不住眼里充满泪水,心里盈满悲痛。我这一辈子,整天看着电视流泪,这或许是第一次„„”说到动容时,林校长也不禁哽咽,眼睛里泪水打滚的。顿了一下,他接住说:“但悲痛的同时,一些感人的场面却让我也印象深刻,同时也让我深感震撼与惭愧。让我感动的是救灾的场面,那种自发的仁道精神和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着数以亿计的人,但看到那些相互救助的学生,看到那些英雄教师,我着实感到惭愧。抚心自问,在座有哪位同仁有谁能想象,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下,谁有必然的勇气站出来,告诉人,我义无返顾呢?尤其是看到那些指挥和协助学生逃亡的老师,那些地震中多次进出现场的小学生,他们却最终未能回来的,面对着他们的勇敢,我们除了深深的仰视,我们都自觉不如。我的惭愧源于此,但更惭愧的是,做了学校行政有十多年了,看着一辈又一辈的学生成长,我心里老觉得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越来越坏,越来越难教,思想品行与我们读书的年代简直天和地。但看到灾难中的英雄小年,看到灾难中那救人的主力军----80后的解放军战士,我知道我错了。错在两方面,一,没看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其闪光点;二,人本善,我们为师的就是要鼓励和开发他们这点善良和爱心,而不是去怀疑它。”大家听到这里都不禁给校长轻轻地拍掌,不是高兴,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赞同。于是,这次的会议,也变成了一个关于如何启发学生的善良和关爱的会议。

林校长给了我们他的想法:“很高兴大家都这么想,事实上我们学校教育质量并不比其它兄弟学校差,我们学校的孩子主要由三种学生构成,一是当地的孩子,但他们很多是留守儿童,二是渔民的孩子,三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这是我们学校生源的特色,但我们的学生升入初中后却经常给老师和镇上的孩子诟病,说我们纪律性差、野蛮。说到底其实是说我们的孩子思品不够好。这点作为学校领导的我以前一直都很沉默,但现在我很反感。但仅仅反感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有用行动去告诉别人,我们的孩子不论读书还是做人一样优秀。我想让各位同事出点意见,看如何组织和以什么形式开展一次或者一系列的活动,对全校师生进行一次爱和道德的教育。”

大家都赞成校长的主张,并提出了各自的意见。许主任主张通过主题校会,播放地震和救灾的剪辑,让学生体验那份震撼和感动,然后由老师作感想,引导学生理解他们要学习和感受的内容。宋老师提出可以通过主题墙报或者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以班或者小组的形式自己动手去找那些灾难中的感人事迹和英雄小年事迹,发现感动,并且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找材料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和家长、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心情。平时就给人慈善的感觉的危老师提出,要学生在灾难触动心灵的呼唤亲人的痛哭声中,体验到孝顺与爱。她说:“一些剪影和片段,往往比教科书来得震撼心灵,我们可以通过做一期主题墙报,在学校门口的两个黑板上,让学生、老师甚至是家长常常感动、时时铭记,日常生活总有爱”„„(陈秀莲)

思考:

1.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精神、物质条件都在改变,孩子都变得越来越不懂事、思品越来越差了吗?

2.大灾难虽然不是发生在身边,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那到底灾难后的教育意义何在?

3.灾难带给每个学生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也应该不同,如何去认清这种不同,并分别进行教育,收到各自的教育目的?

4.你怎么看待林校长的讲话? 5.如果你是该校校长,你认为如何组织和实施这次的灾难教育活动才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案例分析

如果有看过四川地震系列报道的朋友就不会忘记这些事迹,一位普通的十二岁的学生,为了给同学让路,不惜拽断了自己细小的胳膊;面部被擦破却用身体为同学撑起生命的空间的小学生;废墟下11岁的小伙子伸出仅能活动的右手,后仰为斜下方约1米处的同学喂水;11岁的哥哥背着3岁的妹妹徒步10多个小时走出灾区;只有十九岁的解放军小兵,不顾体力严重透支,不停的恳求着战友:“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所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真实故事,胜比一切的理论,她们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字——情。没错,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恐怖,我们无能为力,但本能之下,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些闪光的灵魂,她们告诉我们,无论哪个年代,也无论社会和意识形态如何变化,人本善良,人的心中都装载着一片情的天空。

通过这次灾难,我们是否也应该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并尝试去自我拷问:是否我们的思想教育出现根本性的问题了,导致我们老是觉得现在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过分物质化和无精神化。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无庸置疑,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几个突出的问题:在一个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缺乏有效的公民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在一个教育资源无法实现社会化、平等化、均衡化的前提下,精英教育导致弊病,太多人被过早定义为非精英而自我淘汰,同时也使得教育的功利化,读书为考试,德育教育往往是这种功利化教育的牺牲品之一,因为德育教育并非精英与否的考核对象。

这些固然是弊病,但基于国情也非一日能完善和改变。我们却不能因此把物质相对富足的一代称之为“垮掉的一代”,认为他们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不能抵挡风雨,自私、不懂得关爱别人,更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我们的德育教育。除了人本善良这点外,我们必须看到,在我们现行的德育教育中,在民风民俗中,在家庭教育中,在师生的日常课外接触中,发达的地区在网络的自由教育中,仍然隐含地传承了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和道德风尚,只是这些深存在学生骨子里的精神,平时隐而不显、或表现的形式我们隔代的人却无法理解,无法觉察罢了,然而在危难时刻却骤然展现出来,迸发出惊人力量。虽然经历过种种的文化浩劫,应接不暇的理论主义、铺天盖地的物质侵蚀、虚不设防的网络冲击,但我们的新生代仍然有着向善的天性,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他自己的优秀精神土壤之中。

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大家对一些优良的道德、精神文化和“仁”“义”等高尚情操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尤其是我们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就应该在课堂内外更好地去讲授和推广这些美好的东西。在这次灾难中,人们的舍身忘死、救死扶伤的事迹正表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正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恩义”、“帮扶”精神及“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不朽情操;“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体现了“一体同仁、万民同悲”精神,“地震无情人有情”体现出“人间情义”的精神,“是人民养活你们,你们看着办”正体现了 “民本”、“仁者之兵”的精神,“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正体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人们说的那个英雄,是你”等伟大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是“无私奉献”的为人师表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操守行;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用自己的身躯为自己爱婴换来生命的妈妈,同样年轻另一位妈妈用生命的最后乳液保护住她的小生命,才十一岁的哥哥背着3岁的妹妹徒步10多个小时走出灾区,这些都体现了亲情与爱在生命面前的张力。这些都是我们在这次四川地震的大灾难中所能真切看到的情景和我们被感动的精神,这些也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更为人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然,上面所提到的几个老师都提出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和不错的建议。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让全体学生参加一样的活动,学或者感受到同样的东西,这有点不切实际。当然,一样的学习,不同的收获这是允许的,但问题是这种效果。笔者建议是否可以把这种学习分成几个层面的对象进行:一,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很多的道理和感受通过我们的这些形式,估计都难以凑效。但这个年纪的学生是对英雄和大人有着极强的模仿和崇拜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给他们播放和讲授一些关于解放军叔叔的现场救灾的事迹,小同学参与救灾的事迹,我们的党和国家给予帮助的一些大概情况。(详细的数据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没有很强的数和量的概念。)通过这些教学,让他们认识灾难的同时,知道解放军叔叔的好,知道我们党的好,知道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身边会有热心的人帮助,心怀对英雄小年的崇敬。汶川大地震中有着很多为救学生而英勇献身伟大的人民教师事迹,如用身体挡住水泥板,拯救了教案下的四个学生生命的谭千秋;将三名学生紧紧抱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学生的生的向玉老师;救出13个学生,却让自己的女儿成了没妈的孩子的严蓉老师;为保护39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永远的定格在了26岁的袁文婷老师。这些感人的事迹在日常的思品课中也应该被重视,因为这些视频和资料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同时还使学生对教师油然而生敬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给学生留下一个英雄和积极的榜样作用,笔者以为这已经很足够了,这比很多教科书单纯的说道的方式都更加印象深刻,更有意义。

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开始有了好与不好,优秀和差劣的认识。但这种源自自我的理解却不见得就是对的。比方说,他们容易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或者别人对他的评价而对自身下标签,或者通过一些出人意料甚至惹人不满的表现去吸引家长和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明显的逆反心理,我们大人所以为正确的道理和方向,她们并不买账,对于老师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天不怕地不怕,各方面的工作并不好开展。不过,笔者以为,总的来说,他们的所有这些表现源于一点,渴望被认可。于是我们针对这个群体的灾难后教育上应该更倾向于告诉他们,面对这样的灾难,我们的英雄小年,他们为什么值得大家尊重,为什么赢得赞誉,为什么被称为真正的男子汉、坚强女子,他们都做了什么和他们平时都做了什么平凡事和好人好事,要救助别人需要有怎样的精神和知识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就地截肢的小女孩、王亮、马健、何亚军、甯加驰、张吉万等小朋友的事迹,在讲授她们在危急时刻如何表现出沉着冷静、临危不惧、互助和无私的同时,告诉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勇者、真正的男子汉、坚强女子是在危难时能相互帮扶救助、平时助人为乐的平凡学生,是一个懂得关心家人、照顾幼小的好哥哥、好姐姐。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明白很多大人的道理了,笔者也亲眼见到很多高年级的学生看着电视里的新闻直播而哭得呛鼻子的,就算是男生也有不少偷偷拭眼泪和强忍眼泪的,可见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在这个阶段是可以的了。但除了那份感动和悲伤外,我们希望能灌输给他们更加多,其中包括学会感恩,知道亲情可贵,学会孝顺,及时对身边的人表达你的关爱;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同时,正确认识生与死,不轻生,知道生命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和社会责任,同时也不能过分恐惧生命,毕竟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注意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认识一些常识和自救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问题包括,面对同样的灾难,我是夺门就跑得那个,还是无畏危惧救助需要帮助的同学的那个?而这些小英雄的伟大在于什么?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的人民还是全国上下,都积极参与到救灾中去,当中有很多可爱的人,他们为什么可爱?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又是坚强的。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为什么年轻的武警战士面对困难和危险,血与累都不怕,但当余震再来必须撤离现场时,他们会哭着喊 “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为什么每有成功拯救一个废墟中的生命时,现场的所有人以及电视机旁的人都开心得边流眼泪边拍手掌呢?为什么有些国外的支援队员为没有成功在瓦砾中拯救倒生命而嚎啕大哭?如果瓦砾下的一个是我,意志还清醒的情况下,如何自救和帮助身边的人?„„

这些问题老师可以边给学生看短片,边和同学分享和探讨。通过这种真实的感动和老师的诱导,能真正地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引起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警示了学生不能轻易地放弃生命,再通过提问让学生感受生命奇迹与生命的韧性和弹性,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通过课上来看,学生已从心底发出了“永不放弃生命”的呼声并掌握一定求生知识和技巧。

林校长的行动,除了积极运用身边的人与事加入到学校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去,用更为人性的方式去思考德育的教育方式,用情理结合的方式去引导和开展工作。同时校长意识到我们生源的特点,家长都在外或者大多是生活压力大的社会低下收入人群,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很多学生缺乏关爱和正确的指导和榜样,通过感动和触动,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美与善。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学管理人员学习的。不过有两点思考上,我以为可以做得更多:

德育工作不是一种比较,而是一份对学生必须尽的责任,是我们作为老师的天职。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显然,传道是首,也就是说,树人立人是重中之重。根据目前的教学环境,一般的农村小学,最终读完高中以上,靠学历找一份好工是很多读书人的梦想,古往今来也如此,但古人读书强调修身,现在不也应该如此吗?毕竟前面所提到的梦想只是极少数人能实现的,更多的人都只是过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但修身的意义在于,我们到底要做个怎样的普通人,是一个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还是一个社会包袱甚至恶瘤,将来是一个能给下一代带来梦想还是导致下一代仍被社会抛弃的人呢?这些都源自一点,除了我们的家长外,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成人伙伴,我们给了他们多少向善的教育,给他们多少梦想和理想?林校长注意到运用身边的事去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点很好,但更应该向老师告诫一点,德育教育没有时间选择的,而是常常做,事事处处都是很好的例子,老师自己平时也应该注意利用身边的事物,及时教育。教育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心灵工程,所以要用心,也要多留心。

林校长可以把话题扩展一点,再谈到师德建设上,毕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们作为老师最原始教给学生的东西。四川地震中那么多感人的事迹,但也不乏“范跑跑”事件。作为老师,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些问题:面对同样的灾难,我能否镇定地安排学生逃离,能否冒着生命危险撤走最后一个学生?面对同样的灾难,我该如何稳住学生,如何判断逃生的方式和方向?我要向那些视学生的生命比自己的还重要的老师学习些什么?平时自己平时教学又做到多少无私奉献?到底学生在自己心目中是怎样一个角色? „„

我相信这些问题我们自己就能拷问自己并给出自己的回答的了。提出这些,主要是让我们老师也深切明白到,我们也应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且真正去理解自己作为老师的天职和明白我们对学生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生命,真正帮扶学生的人生。灾难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伤痛和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无论是做母亲的、做哥哥的、做老师的、做武警战士的、做医护人员的,甚至做客运的、做自发救护的,他们的伟大在于履行了自己的那份责任。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学生的责任,才能是好教师;尽到对教育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这份责任不只是因为是工作需要,更加是心灵的需要,此乃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对于已逝的人,当中包括很多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父母的挚爱,再多的救援和捐款都不能挽回他们,无法弥补他们了,再多的痛与泪也无法留住他们了。他们已经离开我们,在黑暗中跌跌撞撞上路、远去。我们活着,就是铭记这份痛苦与感动,将这份伤逝保存,记住人世间的种种美好和恩典,珍惜生命、礼遇生命,同时记住我们发自良心的责任,做个好老师,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懂得“亲情”、“恩遇”和“及时关爱”“珍惜人生”的好人。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德义与仁爱长在!

下载大灾、大爱、大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灾、大爱、大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迹材料:洪水无情人有情 大灾面前有大爱

    免费分享创新 事迹材料:洪水无情人有情 大灾面前有大爱 2010年入夏以来,通化地区气候异常,一个多月的连续降雨使我市的库塘蓄水迅速增多,已达到汛期警戒水位。就在7月31日0时14......

    浅谈大灾后保险的理赔

    浅谈大灾后保险的理赔福建江夏学院教授 张见生发布时间:2010-07-23今年雨季以来,我国各地以中小河流、水库出险为特征的洪涝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这类灾害涉及全国......

    十九大考试题

    1.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了党的(____)。 A.政治纪律(正确答案) B.组织纪律 C.廉洁纪律 2.下列(____)不属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有关违反组织纪律的规定。 A.下级......

    大灾面前 彰显政府救灾效能

    组员: 大灾面前 彰显政府救灾效能 每一个民族在他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承受某种考验。《左传•昭公四年》言:“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

    齐心协力抗大灾灾后重建促发展

    齐心协力抗大灾灾后重建促发展元月份严重的冰冻天气,使我乡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雪灾害,造成庄稼受冻,林木折断,电网毁损,通信受阻,经济损失超过1760万元。面对灾情,延寿乡......

    2013人大考博英语

    2013英语 20分单选20个 20分完型20个 20分阅读20个 20分翻译英译汉汉译英 20分写作 写作题目 Major study and English learning 不少于200字 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major s......

    十八大考试试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职务: 注:填空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2012年 月 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会计大考信(五篇)

    关于期末复习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同学们: 你们好!经过一学期的艰苦努力,收获的季节——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希望你们调整好你们的身心状况,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