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

时间:2019-05-13 12: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

第一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

黑龙江历史悠久,自清末建政以来,无论是在力劈榛莽的开发初期,还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阶段,还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黑龙江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锻造出了宝贵精神财富,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这些精神概括起来可统称为黑龙江优秀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黑龙江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而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源于黑龙江特定的历史环境

从历史来看,近代,黑龙江地区一直是祖国的边疆,气候寒冷,远离经济文化中心,清代以及清末民初,中原地区的移民开始北上,在边陲冻土上开拓出一片生机,铸造了惊天动地的“闯关东精神”。九一八事变后,在长达十四年的幽暗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新中国成立前后,十余万转业官兵和数十万支边青年、城市青年用青春乃至生命,创造了闪烁光芒的“北大荒精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王进喜为首的大庆人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劲,铸就了奋发图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还有大兴安岭人在“高寒禁区”谱写的宝贵的“大兴安岭精神”。2.源于黑龙江优秀的传统文化

黑龙江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远古的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就出现了我们的先民。他们打渔狩猎,辛勤耕作,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史。肃慎、挹娄、勿吉、夫余、濊貊、鲜卑、靺鞨、契丹、女真、满、汉„„几十个民族兄弟活动于斯、繁衍于斯、创造于斯,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等。因此说,黑龙江优秀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之来源。3.源于黑龙江的革命和建设

20世纪初至今,反帝、反军阀斗争迅速在黑龙江大地掀起。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黑龙江实现了由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飞跃。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同时,通过“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改变了黑龙江面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因此,黑龙江优秀精神是在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时代品质的民族精神的精华。4.源于黑龙江儿女的优秀品质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黑龙江各族人民形成了自己伟大的、独特的精神财富。远的不说,就从民主革命时期说起吧,马占山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有组织的抗战第一枪;杨靖宇气吞山河,威震八方;赵尚志转战北满,令贼寇抱头鼠窜;赵一曼大义凛然,使顽敌失措惊慌;八女投江,巾帼英雄耀千古;十二烈士山,英名闪烁万古芳;金剑啸以笔为枪,枪枪射向日伪;杨子荣深入虎穴,深山密林灭顽匪。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王铁人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英年早逝;马恒昌任劳任怨,是工业战线一面旗帜;马永顺林区开发建设,奉献一生;苏广铭发明创造,成为新中国技术发明的标兵;刘英俊为保护儿童勇拦惊马而献身;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与洪水搏斗而牺牲。在改革开放时期,苏宁面对炸弹,毫无畏惧,勇救战友;顾双彦全心全意为人民,公正办案,铁面无私;李庆长为解百姓之忧,不辞劳苦,足遍百家;战胜军呕心沥血,救死扶伤;马祖光毕生科研,为民族争光;付华廷艰苦创业,成为新农村领路人;康金环二十九载照顾精神病人,写就人间大爱;翟志刚、刘伯鸣遨游太空,造就一代航天英雄。是他们打造了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他们让黑龙江的今天充满活力、繁荣兴盛。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本质蕴涵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在革命、开发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黑龙江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用艰苦的探索、顽强的斗争、辛勤的劳动、无私的奉献锻造出来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综合结晶。简要说就是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1.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为抗击强大的日本侵略者,黑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战,勇赴国难,组成东北抗日武装,投身抗日斗争的最前线,保卫家园。在和平建设时期,黑龙江人民在亘古荒原上建设机械化农场群,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为祖国争光,创造了世界大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兴安岭人突破“高寒禁区”,在北疆莽原写下辉煌篇章。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当年,一批批百姓从关内闯到黑龙江这块黑土地时几乎是一无所有,但他们凭着勤劳、勇敢、智慧和韧性,在莽莽原野、冰天雪地间,从事农垦、采矿、放排、挖参、伐木、经商,历尽艰辛,吃尽万苦,百折不挠,艰苦创业,不仅逐渐在东北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更为东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十万官兵开垦北大荒初期,条件极其艰苦,住的是马架子、地窨子,吃的是高粱米、窝窝头。没有现成的农业机械,他们就人拉犁杖,在原始林区创造奇迹。这一切都表现了龙江人气壮山河、藐视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概及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创业精神。

3.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北大荒开发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粮豆总产突破200亿斤大关。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赖于广大科技人员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主要体现在良种培育、机械化耕作、喷灌、飞机洒药、粮食烘干设备的普及以及土壤普查、土地规划和设计、耕作制度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等等。大庆油田的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大庆油田职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了油田的勘探。大兴安岭林业工人实现了现代化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黑龙江开发初期,远在关内的山东、河北等省的人民,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不远千里,携妻挈子,历尽千辛万苦,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闯到东三省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在这块土地上,他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种地垦荒,修建工矿铁路,经营轻工业和商业,在关东大地上获得生存和发展。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英勇的黑龙江人,愤然而起,义无反顾,英勇杀敌,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伟大的抗日战争,奉献给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永垂青史的光辉业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黑龙江人民在黑龙江省的开发建设中更是表现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品质。5.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黑龙江人都能始终以大局为重,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精诚团结,荣辱与共,直到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在开垦北大荒的战斗历程中,多少无名英雄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块黑土地上。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兴安岭人开发建设初期,始终牢记“三个至上”: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6.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蕴涵的奉献精神在黑龙江人民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在抗战时期,以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不畏牺牲,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在经济建设时期,一批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汗水乃至生命,用行动兑现责任与使命。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重要特征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群体和特定的事业中所形成的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精神硕果。它诞生、发展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光大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因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1.先进性

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开发和建设中,依靠对民族精神的锻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形成了具有永恒魅力的黑龙江优秀精神。黑龙江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闯关东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这些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些精神也是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浩然的革命正气的体现。2.地域性

黑龙江地区是中国北方多民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在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璀璨的流域文明。在近现代史上,雅克萨之战的胜利、马占山江桥抗战、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战、苏联红军解放东北、黑龙江剿匪斗争、农村土地改革、支援解放战争,为全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黑龙江充分发挥石油、粮食、煤炭、森林、重工业基地的作用,为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黑龙江优秀精神是几代共同创造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精神财富。指引着当代黑龙江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为黑龙江的繁荣与发展而努力奋斗。3.包容性

黑龙江人由于受这块土地上特有的社会发展、人口迁移、流动、交往、融合,形成了宽厚大度、豁达通融、兼收并蓄、不排外的包容精神。使黑龙江的文化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地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无论是闯关东文化还是沦陷后黑龙江人民的爱国进步文化、抗日文化等都在黑龙江地域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转业军人、科技人员、学生、职工群众纷纷奔向黑龙江。百万复转官兵、知识青年、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毕业生奔赴黑龙江。正是黑龙江人的这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才把千千万万开发者和创业者融为一体,才有了今日不断蓬勃发展,不断繁荣昌盛的黑龙江。4.开拓性

历史上黑龙江流域的先民们披荆斩棘,纵横驰骋。东北解放后,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挥汗如雨开垦出万顷沃野。大庆石油会战职工为了结束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日子,使大庆这块自古“草昧未开”的禁封之地变了模样,甩掉了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大小兴安岭人几度春秋,几多严寒,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条奔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光辉大道。5.无私性

黑龙江人民十四年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早日获得全国的解放,他们把大批优秀儿女送上前线。五十年代后,黑龙江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新的继承与升华,这就是黑龙江人在为新生的、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而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无私奉献精神,我们的先辈们才创造了黑龙江今日的辉煌。那么,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去开创黑龙江美好的明天。6.继承性

黑龙江人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创造出令人自豪的、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内容中随处可见民族优良传统对它的影响。在“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大兴安岭精神”之间,既具有精神内涵的共性或内在统一性,又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具体体现。我们不难看出,黑龙江优秀精神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继承性。我们还要继续丰富和发展黑龙江优秀精神,让黑龙江优秀精神成为振兴黑龙江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石油会战的特殊历史时期,是大庆石油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时代产物,并在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历史进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成熟和深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大庆石油工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升华,是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大庆精神是以“铁人”王进喜等英雄人物为代表的大庆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她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坚强质朴的品格,是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群体智慧的结晶,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大庆精神有哪些主要内涵呢? 1.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外国专家到中国考察石油并武断地宣称“中国没有石油,中国的石油资源匮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在石油部党组的领导下,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一路路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集中到了北方荒原。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们,事事以国家利益为重,集中体现了大庆石油职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高度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几十年来,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大庆油田,截至2007年,我国的原油产量达到1。9亿吨,成为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居第24位,在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居第7位。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壮大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声誉,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大庆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大庆精神的形成、发展,离不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1959年9月,以松基3井喷油为标志,宣告了大庆油田的诞生。1960年3月开始了中国石油史上开天辟地的石油大会战。

当时由于中苏关系紧张,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援华专家,停止供应重要设备。当时王进喜得知运输设备的火车到站的时候,他马上率领17名钻井队员来到车站,把60多吨重的钻机卸成几大件,用滚木加撬杠,拉的拉、抬的抬、扛的扛,硬是像蚂蚁搬骨头一样把设备移到施工现场。在安装钻机的时候,他们从早干到晚,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全部安装完毕。而同样钻机,过去安装最快也得24天。到油井开钻将要达到油层时,王进喜日夜不离井场,亲自指挥、亲自操作,困极了就盖着老羊皮袄,枕着钻杆打个盹。在全队辛勤努力下,用5天零4小时就胜利地钻完了1020米的设计任务,在松嫩地区创造了快速完钻的最高纪录。在开发油田初期,一次,在开赴新探区时,从火车上卸下来的设备离井场有200多公里,不巧正遇上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雪灾,风雪交加,一片茫茫雪海,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上百台车和设备困在雪海中,进退不得,但广大石油工人用推土机抢搬设备。饿了啃几口冻馒头,渴了吃把雪,连续奋战3个昼夜,终于把设备运到井场,安装就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庆人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知难而进,勤俭节约,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3.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勤劳智慧的石油工人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每打一口井,都要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一个也不能少,一点也不能错。为了及时掌握油层变化规律,技术人员每天要从2万多口井中提取10万多个数据资料,每年进行2次大检查,以便提供科学依据。

1963年6月14日凌晨,在值夜班的射孔中队技术员金世英,收到大队转来的一份射孔测井图。在审查图纸的时候,他发现图纸标的井口四通高度为43公分,比惯常高度少了1公分。出于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他决定一定要搞清楚,决不让工作出现一丝误差。他立即来到大队调度室,得知这口井当天就要射孔,心里异常着急,一路小跑来到地质室,叫醒了正在酣睡的地质员,翻出射孔设计书和汇报记录本,查出是测井七队负责这口井的测量工作。他又跑到测井七队,但全队的人都到井场去了。跑了一早晨,一天一夜没合眼的金世英极为疲劳,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但他顾不得吃饭,带上图纸和卷尺,徒步赶到很远的井场,决心不让差错从自己手里放过。他走了好久来到井场,对在场的同志说明了情况,随即对井口四通进行实地测量,实测结果正是44公分。就这样,金世英凭着对工作科学认真、求实严谨的态度,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先后跑了6个单位,询问了9个人,往返奔波了40多公里,终于消灭了这1公分射孔深度的差错。

正是有了在对待祖国的石油事业、对工作鲜明的求实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大庆油田职工才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工作;才能经得起无数的艰难困苦、挫折打击;才能在十年**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继续前进,取得辉煌的成就。4.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大庆油田开发初期,几万会战职工抱着为国争光、替国分忧的坚定理想信念,奋战在松辽大地。他们不讲条件、不讲时间、不讲报酬,为了出油,他们都可以舍弃一切。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党和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的时候,大庆石油人始终以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使原油年产量跃上了五千万吨台阶。改革开放后,大庆石油人继续坚持和发扬奉献精神,寻找接替资源,保持稳产高产5000万吨以上,就是因为有一支甘愿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可以说,铁人王进喜和“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就是大庆石油人无私奉献的典范。

历史已步入二十一世纪,大庆石油人在继往开来的征程中,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精神,把对油田满腔的爱奉献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持久的精神,已深深地印刻在大庆石油人的思想和行动上。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的崇高思想、优良品德、模范作风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重要结晶。铁人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是在国外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内经济困难、国家迫切需要石油的严峻形势下,在大庆石油会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体现了以铁人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真诚的科学信仰、鲜明的民族品格、端庄的人生态度、崇高的价值追求。铁人精神是我们在新的千年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再创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铁人精神的主要内涵: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内涵深刻,博大精深,是一个非常丰富巨大的精神宝库。自强、自律、负重、拼搏的铁人精神蕴含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包含着深刻而积极的人生思考,留给我们的是人生智慧。它作为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是人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1.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王进喜作为一名石油战线老钻井工、钻井队长,和许许多多的石油工人一样,在旧社会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新中国成立后,他深知旧中国“贫油落后”的苦楚,当松辽盆地传来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向领导再三请缨出征,挺进东北。他常说:“没有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分担这个压力”。在庆打头几口井时,王进喜一天到晚守在井场上,有时连续十几天没回队里吃一口热乎饭,饿了就啃凉干粮,困了就裹着老羊皮袄睡在钻杆上。他忘我的吃苦精神和拼命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当地的老乡,被老乡亲切地称为“铁人”。从此,王进喜就有了“铁人”称号,“铁人”称号是与爱国主义紧密连在一起的。

铁人精神体现了铁人厚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是铁人精神最鲜明民族品格,是鼓舞斗志、激励进取、振奋精神、激发士气、凝聚人心、促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江泽民视察大庆时所说:“有了这种精神,任何人想压垮我们,都是不可能的事情”。2.“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

王进喜处处身体力行,危险在前,苦干在前。他受伤不离井场,拄着拐杖在井场坚持工作,上级领导知道后命令他才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心里总是惦记着井场,趁护士不注意拄着拐杖又偷着跑回来。在他的鼓舞和激励下,钻井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只要他的井打到哪里,新的纪录就跟到哪里。他带领过的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双双突破年进尺10万米大关,超过了苏联“功勋”钻井队和美国“王牌”钻井队。

长期艰苦的工作和生活使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病痛长期折磨着他,但他从不把病痛放在心上,总忍着病痛坚持工作。领导每次要他住院治疗,他总是推脱,后经过治疗,总不见好转,领导于是决定派医生护送他去北京的301医院治疗,经301医院的检查确诊是胃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在住院期间,他的病情不断加重,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还念念不忘工作。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终年47岁。他的战友们沉痛的说:“铁人真正是为油田少活20年啊!” 3.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

开发初期,井架立起后,输水管线还没有安装好,无法开钻,他们就冒着寒冷用洗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从几里地外的泡子里破冰端水,总共端回几十吨水,打出了第一口井。由于天气寒冷,到油田的职工又多,居住条件十分困难。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自己动手,大盖“干打垒”住房,缓解了职工居住困难,保证了石油大会战的进行。随着职工的家属一批一批地来到油田,吃粮吃菜更加困难。王进喜在一次给青年们做报告时说:“要说大会战苦不苦,我说苦,吃不饱肚子还要干大活、重活,怎么不苦?不过,目前的苦,是暂时的,再苦再累也感到是一种幸福„„”铁人不仅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艰苦奋斗,而且还处处勤俭节约,大庆油田第一个废旧材料回收队——钻探指挥部“铁人回收队”,就是在铁人王进喜提议下成立的。他经常带领回收队职工,到各个施工场地回收废旧器材,连一颗螺丝钉、一块废钢铁都不放过,足迹遍布油田各个角落。对此,回收队有的工人就很不理解,认为“搞回收没出息,不光彩”。王进喜就经常教育他们说:“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把散失的材料拣回来,重新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意义大得很!”在铁人的带领下,“铁人回收队”回收了大量废旧钢材,在10年的时间里就为国家回收上缴钢铁1。73万吨,管材19万多米。

在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中,大庆的广大职工群众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建立了完整的石油石化工业体系,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石化产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从玉门到大庆一下火车,第一句话问的是:“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地层压力是多少?”在钻机还没有到达的时间里,他每天天不亮,顾不上吃饭,就离开驻地,到周边的钻井队做调查研究,了解兄弟单位的钻井情况。地层软硬情况、油层深度情况、泥浆比重、班进尺、日进尺等情况,都了解个一清二楚。学习他们的钻井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为创造当时5天零4小时打完一口井的最高纪录打下了基础。当年7月1日,他被破格晋升为钻井工程师。1961年,在广大油田职工热火朝天的进行石油大会战期间,一些井队为了追求钻井速度,忽略了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连铁人带的1205队这样的标杆队钻的一口井也打斜了,受到当时的会战总指挥康世恩的批评。第二天,铁人到指挥部诚心诚意地作了检讨,并请求把1205队打的那口不合格井填掉,钻井党委支持他的意见。井队的工人含着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跟着他背水泥。有个同志难过地说:“填了这口井,就给咱们标杆队的队史写下了耻辱的一页。”而铁人却说:“没有这一页,队史就是假的。这一页不但要记录在队史上,还要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人都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单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从此,铁人对安全、质量问题抓得更加严格,经常到井场、车间巡视,一旦发现,立刻解决。当了大队长以后,铁人更是加倍努力学文化。他拜机关干部为师,边学认字边学毛泽东选集,边学钻井知识和技术。在刻苦学习和实践中,铁人掌握了一身绝技,他能在似睡非睡中听出井下钻头磨损到什么程度,能从扶刹把的手感中判断出井下钻头运转的状况,铁人老战友都说他有股“神劲儿”。有一次,他在钻台上侧着耳朵听井下的情况,觉得声音不对头,判断是钻头的牙轮要掉了,急忙叫司钻停钻,钻头起了上来,牙轮真的就要掉了,大家啧啧称赞:“王队长真神了!” 当时油田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是比较落后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王进喜不拘泥于常规,求新思变,在钻头的革新、钻机移动等方面搞出许多新的名堂,站在了当时世界钻井技术的前列。他还提出了机器上过硬、操作上过硬、质量上过硬、复杂情况面前过硬的“四过硬”标准,“不上十万非好汉、不夺冠军心不甘”的精神,创造了15小时38分钟打成一口小“三一井”,22小时钻一口1221米中深井,班进尺721。64米的新纪录。5.“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王进喜从小放牛就从牛身上学到了出力最大、享受最少的奉献精神,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他总是克服一切困难去做,能用出一百分力气,就不用九十九分。

在石油大会战年代,他多次请缨,不分昼夜地奋战在井场上,饿了随便吃几口玉米饼;困了倒在简陋的工棚里,盖件破羊皮袄,头枕钻头休息一会儿;下大雨了,头顶雨衣也不离开井场半步。他以无私奉献为荣,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

由于在野外长期劳累工作,使铁人患上了多种疾病,组织上强迫他住院治疗,但他没几天就返回工作岗位。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大庆油田。

铁人的家庭生活相当困难,但他从未领过组织给的经济补助。1205队有个队员叫张启刚,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不幸牺牲,铁人得知立即来到队上,组织大家捐钱、捐粮票寄给张启刚的父母。多年来铁人一直坚持为这位工友的母亲寄钱,逢年过节更不落空。每逢祭日,带领全队为张启刚扫墓,并把这天定位1205队的安全教育日。铁人生病期间,组织坚持给他发补助,但他临终前却把补助金一分不少交给了组织。

为了中国的石油事业,铁人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中国的石油事业,实现了他所说的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豪迈誓言。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不仅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转变,而且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垦殖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中华民族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我们不会忘记,六十多年来,由百万名转业复员官兵、大专院校毕业生、内地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等组成的垦荒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北大荒的拓荒事业。我们不会忘记,六十多年来,英雄的北大荒人在拓荒创业的征程上,洒下了汗水,贡献了青春,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生命。

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1、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北大荒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环境的艰苦。史书上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这里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烟罕至,寒冷、偏僻、荒蛮、凶险以至于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等等。北大荒是冰雪的故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8.6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为冰霜期,冻土层最厚达2。5米,滴水成冰、鹅毛大雪都是对这里形象的比喻。

夏季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蚊虻成阵,因草水多多,蚊子就多。晚上睡觉,蚂蚁和蛇常会爬进被窝里。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苇草青,苇草黄,生者死,死者烂,肥土壤,为下代作食粮。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何物水边爬?四脚蛇,蛤士蟆,肉蚂蟥。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谁来酣睡似榻前,须见一日之短长。大烟儿泡,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酣战玉龙披甲苦,图南鹏鸟振翼忙。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

二是工作的艰苦。北大荒初期的工作,就是开垦荒地。建场的时候,进点建场的人员都是靠着两条腿一步一步走的。茫茫荒原,荆棘丛生,塔头甸子和沼泽遍布。每刨一镐,把泥水溅起老高,人都变成了泥猴。没有伙房,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就用泡子水过滤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有时工作的地方处处是水,中午吃饭无蹲坐之地,只好边走边吃。出征归来,脸和脖子上都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

三是生活的艰苦。他们长年吃的是清一色的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白菜粉条汤。一日三餐除了大白菜,偶尔有点土豆之外,几乎一年也吃不到肉,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大米饭或者饺子,饺子也多半是喝片汤。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虽然号称黄金般的“北大仓",也经历了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受过的、可怕的饥饿。没有了粮食,只有吃牲口的饲料——糠皮、青稞大麦、黑豆,以至树皮、草根、瓜蔓、辣椒秧、野菜„„因饥饿而亡的人也不计其数。有带家属的,还有带孩子的。当时,夫妻一对一双地安排在一个通铺上睡。天很冷,但是得挂蚊帐,一个蚊帐里睡一对。江滨农场当年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草房,却同时住过四对新婚夫妇。还有很多农场坐落在深山老林中,不通电、不通邮、不通车。要想和上级联系,只靠一台发报机。战士们想寄一封家书,只能到几十里外的镇里去寄。

2、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

一是向荒原进军。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批又一批以复转军人为主体的垦荒大军,从战场走向荒原,有1956年王震将军率领的铁道兵七个师和1958年从各军种兵种转业来的十万官兵;有1959年来自齐鲁大地的六万支边青年,有1966年来自沈阳军区的万名复转官兵;有1968年组建兵团的三千现役军人和从全国各地来北大荒的50万城市知青;还有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各地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以及改革开放后来到北大荒的建设者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共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名闻遐迩、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农业的黑龙江垦区。

二是科技的创新。从1948年夏始,通北机械化农场就设立了试验室。1949年,“查育一号”经小区直播实验,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1950年经反复试验,用机械化收获水稻获得成功。1955年,友谊农场组建了农业科研试验站。1956年,铁道兵农垦局成立试验站。1957年,虎林县湖北示范农场移交给八五O农场,改为试验场。1962年友谊农场建立农机科研室。1964年制成国内第一台盘式精点玉米机。1965年粮食烘干设备、冻土开沟犁、悬挂式培土机等5项科研任务的研制和开发获得成功。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成立,下设育种、耕作栽培、农业机械、畜牧兽医4个研究室。1965年又成立了农业经济研究室。同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研究所成立。这一时期,从局到场、从场到队均组建了科研组织机构。1967至1977年,兵团中期恢复了科研机构,省农场管理局和7个地区农场分局,也先后恢复和建立地区农垦科研所和农场试验站。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垦区的“北玉5号”玉米早熟单交种、LD-70冻土机、LKD-100单圆盘旋转开沟机、悬挂式播种施厩肥机、侧牵引清淤机、4W-2型立卧辊玉米收获机、4YL-2型立辊玉米收获机、东北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培育(协作)、哈尔滨白猪的培育(协作)等lO项成果获国家部级成果奖。省国营农场总局科学大会首次授予奖励的农垦优秀科技成果奖92项。进入21世纪以来,垦区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单产稳定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粮食总量、商品率不断创历史新高。

三是体制的创新。1979年,国家对黑龙江垦区实行财务包干,30年“铁饭碗”的历史宣告结束。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文件,充分肯定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优点。1983年,国营农场生产责任制继续朝着承包到组、到户、到劳的方向发展。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从此,家庭农场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兴起。从1984年到1996年,垦区先后兴办20多万个家庭农场,实现了农业改革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98年,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作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企业正式组建。2000年,农垦总局制定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规划纲要》,积极探索垦区内部政企分开的实现形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制。2002年,104个农牧场和4家厂矿企业内部政企分开改革全部到位。从2004年开始,垦区启动现代农机装备工程。由于原有的组织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于是北大荒开始了撤队建区的改革,把原来的2241个生产队全部撤销,集中设立661个管理区,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制度的创新洞开了世界的窗口,将北大荒人引向了国际舞台。目前,垦区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主要农畜产品出口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

3、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北大荒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在怎样的困难面前,他们都能咬紧牙关,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完成上缴国家粮食的任务。有些年代,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垦区粮食大量减产,能否按计划完成国家交给的上缴粮食的任务,就变得十分艰巨。为了顾全国家这个大局,替国家分忧解难,北大荒人不顾个人得失,勇敢地站了出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垦区上上下下积极行动,献计献策,为完成上缴国家粮食任务而努力。他们勒紧腰带,精打细算,将霉变的小麦当做口粮,把好的粮食和全部余粮都上交给了国家,按时完成国家交给的粮食购销任务。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一贯信念,他们“急国之急、想国之想”,不讲条件不讲代价,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证实了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他们为民族大业,为抢险救灾,为完成国家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耕地肥力下降,多种珍稀水禽和鸟类被迫迁徙他乡,曾肥的流油的黑土地日益变得贫瘠。为此,黑龙江垦区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的新思路:禁止一切湿地、草原垦殖和毁林开荒活动,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同时,加大造林的力度,多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行“场县共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与垦区互利共赢。

2009年上半年,垦区完成代耕作业面积740万亩,共建农机合作社39个,向地方推广五大作物高产栽培模式976万亩,推广良种面积2237万亩,开展种植业保险2100万亩,有160万户农民进入场县共建产业化体系,其中北安分局与黑河市共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等8个农业合作项目、绥化分局与哈市松北区共建万头奶牛养殖场等3个畜牧合作项目、北安分局赵光农场与赵光镇等5个毗邻场镇(乡)的社会事业共建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垦区在全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4、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北大荒的无私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业的奉献。北大荒人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伴随着共和国艰难前进的脚步,历经三代北大荒人的薪火传承、拓荒风雨,终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

在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上,有数不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北大荒的垦荒事业中。他们之中有老红军战士余永清、黄振荣、张文忠;有身残志坚的残疾荣誉军人迟子强、郝光浓、侯祥宽、汪立国、韩应魁;有战斗英雄李国富、王树功、张一千、曹学法;有支边青年模范人物杨华、范素兰、纪长英、梅树生;有城市知识青年的优秀代表徐淑芳、邵玉琨、曲雅娟、高崇辉;有献身科技事业的专家张元培、桂体仁、梁甲农、徐一戎和冯紫琅夫妇等。他们燃簧火,战严寒,驱野兽,开荒原,在这漠漠大荒上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农场,终于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名闻遐迩、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农业的黑龙江垦区。二是青春的奉献。十四万复转官兵都很年轻,年龄普遍在二三十岁,他们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中英勇杀敌,建功立业,而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毫无怨言,意志坚定,来到茫茫荒原,投入到北大荒的伟大事业中。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哈尔滨等城市的几十万的学生和知识青年,刚来到北大荒的时候,小的只有十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20左右岁,他们才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来到了遥远的祖国边陲,为垦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财富献给了北大荒。

三是生命的奉献。有多少北大荒的建设者们因长期的劳累身患重病死在了北大荒;有的在开垦荒原的过程中,被茫茫无际的沼泽地所吞噬;有的在洪水中为了抢救国家的财产献出了生命;有的在茫茫火海中化为灰尘而永生;有的因在军事演习中,遇突发事故为保护战友而永不醒;有的因为在爆破之中,为排除哑炮而牺牲;有的为抢救落水的学生,毅然跳入水中而献身;有的因抢救家属妇女,被黑瞎子的大掌拍碎脑壳,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血肉之躯为北大荒谱写了一曲曲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赞歌。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北大荒的开垦中,有12000多人长眠于辽阔而富饶的北大荒,将生命永远奉献给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而这仅仅是整个黑龙江垦区故去者的一部分。在长达六十多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有五万多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永远长眠在北大荒。大兴安岭精神

大兴安岭精神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气候极其寒冷、生产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大兴安岭人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无数开发者、建设者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时代精神丰碑。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勤劳勇敢的大兴安岭人面对“滴水成冰,吐痰成钉”的冰雪严寒,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经历了“三上两下站住脚”、“苦战严寒破禁区”、“三支队伍两代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为了开发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他们爬冰卧雪,穿越森林,开山劈岭,筑路架桥,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战天斗地,不计得失,在“高寒禁区”站住了脚,安下了家,无怨无悔地把满腔热血倾注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的伟大事业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光耀千秋的英雄篇章。大兴安岭精神的主要内涵:

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 同甘共,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大兴安岭精神是大兴安岭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过几代大兴安岭人的艰苦努力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锤炼和培育出来的,是大兴安岭人全部优良传统、模范作风、意志品格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大兴安岭精神必将更加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成为黑龙江人民加快经济发展、振兴龙江的强大力量源泉。

1.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全年无霜期只有90天,气象记载最低气温在摄氏零下52﹒3度,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3﹒5度。“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男女同穿戴,五黄六月吃干菜”便是当时冬季严寒及夏季无蔬菜可吃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面对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如何保证冬季施工是铁道兵部队面临的严肃课题。战士们不知砸断了多少根钢钎,磨烂了多少副手套。为抢工期,官兵们开动脑筋,创造出了热浆搅拌“分层施工法”先后在56条冰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大桥,保证了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当开发者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兴安岭林区,奔赴各开发点时沿途除了浩瀚无边的林海只有鄂伦春人打猎的足迹。从黑龙江边的三合站到伊勒呼里山的塔源,全程240公里,一没有道路,二没有交通工具,三没有桥梁,四没有吃饭住宿的场所,只有靠两条腿走路。吃喝铺盖、住的帐篷和使用的斧、锯、锹、镐等简陋的工具,都得靠人背肩扛。走在寒风刺骨的山林中,开发者们却都汗流浃背,深一脚,浅一脚,直插林区腹地的各施工点。使沉默了多年的密林深处,响起了斧声、锯声、喊山声,大兴安岭出现了勃勃生机。2.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64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军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进军会战大兴安岭。铁道兵某部27团的几个先遣连队,跨冰河,过塔头地,扒雪开路,用斧头、镰刀在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砍出一条路,经过近一个月的顽强突击,来到了被当地的鄂伦春人称无法生存的死地岭北西里尼安营扎寨。部队驻扎下来之后,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修路大会战。某部八连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团队,在开发大兴安岭的战斗中,他们冲锋在前,战斗不止。当时,上级交给八连一项劈山填河的艰巨任务,要求他们把一座150多米高的山劈开,将32000多方岩石填入冰河,筑起一条傍山沿河的路基。经过8个月的苦战,在悬岩上凿出了13个20米深的爆破竖井,炸开了半拉山,将40多米宽的冰河填上了一半,筑起了一条钢铁路基。截止到1974年底,共修建铁路847。26公里、桥6552米、隧道10575米、涵渠13529米、房屋305745米,为开发林区,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铁道兵为此付出了重大牺牲,有300多名官兵长眠于此。叶剑英元帅在给铁道兵的题词里写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铁道兵面前无困难”,给予了铁道兵指战员高度的赞誉。大兴安岭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还体现在老潮河林场的“五小”精神。什么是“五小”精神?即“小爬犁、小手斧、小砖窑、小扁担、小土篮”的精神。70年代初,在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过程中,图强林业局老潮河林场(现育英林场)的干部职工,发扬无私无畏、艰苦拼搏、勇于进取的创业精神,面对繁重的建场任务和生产工具奇缺的难题,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没有运输车辆,他们就自制“小爬犁”运沙石,搞基建;没有锯木用的采伐工具,他们就用“小手斧”砍树做枕木,建设铁路专用线;没有修路机械,他们就用“小扁担”、“小土篮”挑土运石;没有盖房子需要的红砖,他们就土法上马建“小砖窑”,保证了施工需要,得到了省、地领导的充分肯定,使老潮河林场跨入了省级先进单位的行列,为大兴安岭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3.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

在天灾人祸面前,大兴安岭人更是表现出高度的大局意识和顽强的拚搏精神。1987年5月6日,漠河县西林吉、阿木尔和塔河林业局共发生五起山火,当地政府和企业组织扑救,山火得到控制。但5月7日傍晚,漠河天气突变,引起八级大风,西林吉林业局的河湾、古莲两个火场,残火复燃,遂酿成震惊世界的特大森林火灾,大火迅速漫及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的9个林场4个贮木场,被夷为平地。烧毁林地86。6万公顷,烧死林木蓄积390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5万群众无家可归,直接损失5。2亿元。这场森林大火来势猛,火点多,范围广,火场总面积114万公顷万(包括境外部分)。大兴安岭人民群众与广大解放军官兵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发扬党和人民军队吃苦耐劳、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好传统、好作风,同甘苦,共患难,英勇顽强,连续奋战28天,彻底扑灭了大火,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期军民团结、勇敢战斗的壮丽凯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大兴安岭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以大局为重,“吃三睡五干十六”(吃三顿饭、睡五个小时、工作十六个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恢复家园的工作中。他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经受了严寒、饥饿、疲劳的严峻考验,两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三年完成抢采抢运火烧木1270万立方米,十年完成了森林更新,火烧迹地重新披上了绿装。1991年6月24日至30日,大兴安岭南部大部分地区大面积连降暴雨,雨量120—160毫米,造成特大洪水的爆发,共有2县、4区(林业局)、38个乡镇林场、15万余人同时受灾,塔河县城水深平均达3米。大兴安岭的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顾自身生命安危,勇敢地站在了抗洪救灾斗争的最前列。他们发扬中国共产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传统,“舍小家、为大家、保全局”,一手抓抗洪抢险,保证群众及时撤离,未死一人。一手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大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自力更生、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共渡难关,仅用短短四个月时间,就使广大灾民进入新居,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4.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在工作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广大领导干部身先示范,以身作则,与群众同吃在一起、同住在一起、同干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商量事情在一起。一起支帐篷,一起打草帘,一起排队买饭,一起开荒原,一起大搞经济建设。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进山党员在前头,吃饭党员在后头,睡觉党员在两头(挡风挨冻)。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急需用人之际,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的5.4万知识青年,带着远大理想,带着满腔热情,投身于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会战大军的行列中。他们在大兴安岭的原始密林深处,顶风雪,战严寒,洒热血,流热汗,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他们置身于广大开发者之中,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和智慧,把聪明才智与人民群众的力量融为一体,任劳任怨,坚忍不拔,辛勤采伐,征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把汗水、智慧融进了林区开发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被周总理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的世界上第一支女子架桥队和名扬海内外的女子采伐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虽然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返归故乡,但他们为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永载林业开发史史册。

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是极端艰苦的,但是林业开发者们的高昂的斗志、豪迈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关心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中国人,为他们骄傲和自豪。其中,有一首顺口溜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林业工人饱满的精神状态:“兴安岭,真奇怪,冬奇冷,夏暴晒。蚊蠓小咬三班倒,餐餐高梁脱水菜,吃得特别饱,饿得倒也快。开发舍妻儿,四季常在外,办公没桌椅,纸笔随身带,坐的木头墩,写字垫膝盖。工人领导在一起,有说有笑不喜外。别看条件苦,精神很愉快”。

在大兴安岭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广大林业开发者们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怕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尽管历尽艰辛和坎坷,但是他们至今仍然执著地、无怨无悔地生活在这片林海之中,扎根在大兴安岭林区,真是“绿了青山白了头,林海深处埋忠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闯关东精神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是指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近300年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之初,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百姓为了谋生而去东北地区的移民历史。这段历史其移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世所罕见,被誉为人类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移民壮举。“闯关东精神”则是这段人类史上中国最大的移民开发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一种悲壮的、感天动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深深沉淀于东北流域的文明之中,凝聚于黑龙江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中,成为黑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闯关东精神的内涵:

敢为人先、勇于抗争的精神; 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精神;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 团结友爱、共渡难关的精神; 豁达包容、重义守信的精神; 忠贞报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悲壮豪迈、又充满血泪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断与各种矛盾抗争的几千年奋进历史的一个缩影。在这场求生存、图发展的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历经磨难的“闯关东”人不仅将他们辛勤的汗水留在了黑水白山,将他们永不言败、坚强的性格刻在了东北大地上,而且还锻造了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闯关东”精神。1.敢为人先、勇于抗争的精神

清朝末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地区的贫苦百姓,在天灾人祸的生存逼迫下,大批破产或失去土地,无法生活下去。为了求取生存,获得发展,谋求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成千上万的关内贫苦百姓,或三五成群,或扶老携幼,或只身离家,挑着担子,推着小车,朝着梦中的黑土地艰难地前行,多少人怀揣着梦想倒了下去。也丝毫没有动摇关内百姓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充分显示了“闯关东”人倔强和坚定的性格以及敢为天下先的魄力。2.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精神

早期闯关东的人,为了躲开清政府的盘查,他们转道荒山野岭,“肩负行李,手持木棒,用以过岭作杖,且资捍卫”,“凡转徙山林者,随处因树为屋,夜或野处热火自卫,往往膏虎狼之吻,坠严谷丧生”(李延芝主编:《黑龙江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第70页)。他们携妻带女、扶老携幼,挑着扁担,衣衫褴褛,或头顶炎炎烈日,或顶风冒雪,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在荒野之中,无数人怀揣着梦想倒在了通往东北的沿途,留下堆堆白骨,为中华民族民族的苦难史写下了最沉重的注脚。但是无论生存环境如何险恶,都无法阻挡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求生、求存的本能使他们义无反顾、执着无畏地扑进这片神秘而陌生的黑土地,正如一首赋中所言:“„„五湖四海是汇,万水千山是聚,纷纷然闯关东飞蛾扑火之前赴,汹汹然投北荒饿蚁抢滩之后继„„”“闯关东”的人们将他们人生命运的赌注押进关东大地这片天涯洪荒。吃尽苦头不掉泪,撞到南墙不回头。脚到之处,就是安家之地。人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正是有了这种百折不回、一往无前、不达目誓不罢休的精神,“闯关东”人们才能在苦难与险境面前没有退缩,也没有绝望,而是执着顽强地去拼搏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的巨大困难,不断地开创生存与发展新局面,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

3.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

即在闯关东的历史过程中,闯关东人在各种千难万险中所迸发出来的自强不息、不畏艰险、挑战自然、勇于开拓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自关内各省“闯关东”的穷苦百姓,除极少数外,大都是一无所有、赤贫如洗,但他们来到东北这块土地后,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苦干实干,辛勤劳作,克勤克俭,集腋成裘,从事农垦、采矿、放排、挖参、伐木等工作,在短短的时间内立了足、生了根。在土地开发方面,他们起五更、睡半夜,披星戴月地劳动,栉风沐雨,冒着炎炎烈日,汗流浃背地耕耘在荒野中,开垦出大批耕地。黑龙江地区自咸丰十年(1860年)开禁起,至同治七年(1868年)的8年间,共放出毛荒20余万垧。据有关资料记载,黑龙江地区1915年土地耕作面积是3912330垧,到1930年土地耕作面积达到7314636垧,土地面积增加了近400万垧。(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在70余年的时间里,闯关东移民历尽千辛万苦,变榛莽为良田,初步形成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松花江中游、牡丹江流域等农作物产区,为后来黑龙江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闯关东”的移民开发中,除了较为原始的土地开发外,还勃生出一种更为旺盛的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由于东北地处边陲,开发较晚,儒家“重义轻利”传统观念和中原相比较为淡化,从而为形成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提供了客观条件。据《东北近代史》资料显示,1912年至1919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北的矿业、面粉、制油、纺织及其他部门的民族资本得到进一步发展,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就有4家面粉厂。哈尔滨的榨油工业,1912年时只有2家,至1921年时已达40家以上。1904年以前,黑龙江工厂只有49家,至1912年,已增加到142家,增长两倍以上。这种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使东北地区的铁路、工厂、商店、银行、火车、轮船、电讯、邮政等都有了较大发展,推进了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使东北大地焕发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4.团结友爱、共度难关的精神 即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前,“闯关东”人同心同德,团结合作,相濡以沫,共渡难关,用辛勤的汗水创建了美好的家园。“闯关东”是以2000万山东人为主体的中国移民的奋斗史、拼搏史,它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民众同命运抗争的缩影,是贫苦的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坚忍不拔的追求。在闯关东的历史过程中,严峻、恶劣的生存环境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生存意识和坚强的意志,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友爱、荣辱与共的优秀品质。

在长达三百多年的闯关东移民潮中,一波一波的关内穷苦百姓不断地涌向东北。但是,他们很少只身闯关东,也很少去完全陌生的地方,有80%以上的人是投靠先期已在某地落脚的亲友,往往以家庭或亲友为单位集体行动,因而自然就带有一种亲情。由于他们对老乡的观念特别强,无论是在闯关东的漫长的路途中的相互搀扶、相互帮助,还是在关东大地的齐心协力、共同创业,都体现了他们一种浓浓的乡情。再加上他们实在、耿直、善于交际的性格,又产生了深厚的友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直至今日仍是乡亲与朋友相会时的口头禅。正因为有了这种亲情、乡情和友情所产生的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才使无数名“闯关东”人,高度地凝聚在一起,抱成团儿,相互融合,相互帮扶。如在当时的东北各地都有类似同乡会的“锅伙”组织,是闯关东的老乡合伙做饭的地方,有家乡人来了,“锅伙”总仗义地安排他们吃个饭,还想尽办法帮着找工作。若有人发迹了,也不忘给“锅伙”凑点儿份子。要在荒凉、落后、严寒的北大荒站住脚、扎下根,谈何容易,其中的风雨飘摇、酸甜苦辣,是今人所体会不到的。可他们紧密团结,精诚合作,用血汗战天斗地,用真诚化解排斥,用智慧创造未来„„同治五年(1866年),在桦甸县夹皮沟有一个叫韩宪宗的大户,原是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韩家庄人,随父逃难到东北,几经迁移来到此地,经多年打拼,成为当地首富。他招民垦荒,给予种种优惠。他在沿江两岸挂出“与民同居”的牌子,对于来到这里的人,不论是关里人还是关外人,不论是单身还是携家带眷,一律收容。没有吃的,借给粮食;没有牲口,借给耕牛;没有住屋,帮助盖房;开荒三年不纳租,三年以后如有实际困难还可以减免或拖欠。山地每垧租八斗,平地一石。会手艺的木匠、铁匠、石匠,都可以到韩家作坊干活糊口。过路或不想久住的,都可以到韩家吃住,来去自由。年老体弱、疾病残疾无人供养者,韩家设有“麻子房”予以收容。十九世纪末,哈尔滨的太古街两侧住的多是山东人,为了加强同乡情谊、互济互助,山东同乡们还建立了山东会馆。闯关东人的团结友爱、共渡难关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当地人之间的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他们的“礼仪之邦”、“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思想观念上。他们同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渡难关,勇赴国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友爱团结、共同进取的壮丽凯歌。

5.豁达包容、重义守信的精神

即闯关东人在开发创业的过程中,把积淀了几千年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带到东北。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诚实、尚义、节俭、好客、粗犷、豪放的性格,做事胸襟开阔,豁达大度,恪守诚信,重感情、讲义气,敢为知己者死,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从不做坑害百姓,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主人公朱开山一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历尽艰辛来到了陌生的黑土地,凭着他的勤劳、勇敢、智慧和韧性,进山淘金、吃尽了苦头。面对外地金工们的误解,对他的百般刁难、排挤、孤立,他一忍再忍,用真诚和义气感动了大家。在哈尔滨开设饭店期间,他和潘老板进行了一场斗志斗勇的较量,最后潘老板机关算尽,儿子丧命,自己气得病倒在床上,可是朱开山深明大义,不记前嫌,撕毁了合约,并让潘老板认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义子,潘老板终于被朱开山的精神所感动,从此两家和睦相处。此虽是影视作品,所展现的情节却是当年闯关东人豁达包容、重义守信的真实写照。著名教育家张天麟曾经说过,有两个人物支配着山东人的心灵与言行,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梁山泊的好汉。孔子的道德是他们内心的信仰,“梁山泊的好汉”是他们外在的言行。

闯关东的山东移民的处事原则体现了中国平民百姓崇尚的“义”当先、“情”为重,在逆境下绝不向恶势力低头和隐忍顽强的精神品德。他们以博大的胸怀、真情与道义、智慧和胆识,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与尊重。6.忠贞报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即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闯关东人能够挺身而起,勇赴国难,无畏于任何阻力,不屈不挠地与外国侵略者英勇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为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而舍身报国所体现出来的献身精神。自清末以来,东北三省逐渐成为日俄帝国主义角逐之地,沙俄势力不断扩张,日本帝国主义肆意侵略。但是,由于闯入关东的华夏儿女,扎根在祖国东北大地,充实了东北三省的力量,并且不断反抗殖民者的侵占和掠夺,有力地遏止了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东北人民纷纷组织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统治。关内移民面对国破家亡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东北人民抗日的重要力量。据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1932年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在“闯关东”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抗日英雄。东北国民抗日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山东沂南县人,22岁时逃荒到东北,从一个只身逃荒来东北闯荡的莽撞小伙儿,成长为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柴世荣,山东省胶县人。5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到吉林省和龙县。九一八事变后,他怀揣着质朴的爱国热情,拉起抗日队伍,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山东曹县人,随父闯关东到吉林桦川县金矿做工,为抗击日军武装侵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抗日联军著名的指挥员。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中,无数名闯关东人面对国破家亡,在祖国和人们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奋起抗击,前赴后继,英勇杀敌,以血肉之躯报效祖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东北抗联精神

二十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抗争,不畏牺牲,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持久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的斗争,直到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创造出永恒不朽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

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 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 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1.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即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反抗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号召广大民众组成东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投身抗日斗争,同仇敌忾,义无返顾,奋起抗战,勇赴国难,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东北抗联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后,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就使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东北人民则更是责无旁贷,直接投入到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支持下,东北的爱国官兵,各民族、各阶层的民众自觉地行动起来,群起抗日,自发地组织起人数达30余万的大规模的义勇军抗日武装,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给日本侵略者以当头痛击。义勇军斗争失败后,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主动站到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历次反侵略战争大都是局部的,或者局限于部分地域的部分中国军队的行动,或者是部分群众自发的反帝斗争,只有抗日战争,全中华民族实行了总动员,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达到了空前的广泛程度,“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就是对这种广泛性的生动概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反蒋抗日的爱国主义浪潮。在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下,中华儿女不分阶级阶层、不分民族宗教、不分海内海外、不分男女老幼,都义无返顾地投身于抗日洪流,演绎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全民族抗战的活剧。从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起,广大人民群众就纷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北平、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的工人、学生及市民纷纷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发通电要求国民政府实行武装抗日。在东北,各阶层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奔向抗日疆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游击队,不仅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青年学生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有放弃劫掠生涯的绿林好汉和东北军爱国官兵,更有一些毁家纾难的有产者和弃官不做的上层社会人士。虽然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同,经济地位迥异,但是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了人民的解放,毅然携手奔赴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三是在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组织性。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可谓内灾频频,外祸不断。尤其在抗日战争前的旧中国,更是处在封建统治,军阀混战,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态。无数仁人志士,徒有一腔热血,没有也不可能组织成强大的反抗力量。但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就不同了。面对残暴的日本法西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号召下,爱国热情不仅空前的爆发出来,而且被前所未有的组织起来。在东北,中国共产党历史地成为东北人民的领导核心。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东北各阶层人民、各种抗日武装统一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党组织和它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出发,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党的抗日救国旗帜下,汇集起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共同向日本侵略者展开顽强的武装斗争。2.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 即面对凶残的敌人和恶劣的条件,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勇猛杀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抵御外侮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之根本,力量之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所创辉煌业绩的集中体现,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坚强基石。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坚持斗争到最后,直至获得民族的解放,靠的就是这种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只要具备这种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和困难。因此说这一精神是东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东北抗联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由于统治者的腐败而遭受的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彻底实现民族革命的坚定性。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有数不清的各自为战的抗日义勇军和反日山林队,他们的队伍少则十几人,多达数千人,但其队伍的成分极其复杂。从政治上看,这些队伍都有爱国意识,但他们本身很难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加之内部的复杂原因,在最后绝大多数都遭到失败。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明确政治纲领、坚定意志的东北抗日联军,才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英勇抗击凶残的日本法西斯,并坚持14年之久,一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这充分体现出东北抗日联军,在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日本法西斯在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残酷殖民统治,在敌我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东北抗日联军不断遭受日伪的疯狂“讨伐”,经常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尤其在1938年以后,孤悬敌后的抗日联军,在几十倍于己的强大敌人面前,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甚至难于维持最低生存条件的情况下,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但所有这些都没有使他们被吓倒和屈服。他们抱着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始终高举抗日的旗帜,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坚持与敌人进行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为取得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北抗日联军正是凭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战斗到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迎来了世界和平的曙光。

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斗争经历的曲折性。东北抗日联军的武装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长期的斗争中,走过了曲折的历程。经历了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的复杂过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党的组织领导薄弱。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1932年6月,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召集的“北方会议”上,不顾东北已经变成日本殖民地的事实,要求东北党组织在进行抗日斗争的同时还要建立红军、苏维埃,开展土地革命,致使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走了一段弯路。1933年1月26日,当中央发出新的指示后,东北党组织放弃了土地革命的任务,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集中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使反日斗争走向正轨。1935年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坏后,东北党组织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转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领导。中共代表团在领导东北的抗日斗争中曾取得一定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共代表团撤消了中共满洲省委,使东北各地失去了统一领导,而代表团又驻在莫斯科,远离东北,鞭长莫及,对东北的领导忽断忽续,后来断而不续。其对东北的抗日游击运动的指示中,也存有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成分,甚至存有一些脱离实际的错误主张,如“抗日反满不并提”,对日伪“集团部落”政策不公开反对,怀疑满洲省委有奸细等,导致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队伍中出现了混乱。二是党内错误斗争,削弱了自身的实力。从1937年1月开始,围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康生《给吉东负责同志的秘密信》及补充指示信中提出的斗争方针、政策、策略,吉东、北满(临时)省委和北满党组织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严重的分歧,互相指责对方为“左”倾、“右”倾,在反“讨伐”斗争最为紧张的时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争论一直延至1939年,并且演变为党内斗争。有的被指责为反党、反中央,有的被怀疑为奸细,一些人被开除党籍、撤职、降职。争论的结果,使党内的团结遭到破坏。加之各部队间缺乏统一指挥机关的领导协调,相互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协同作战,以至各自为政,最终导致战斗力严重下降。三是敌人力量强大,统治严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了扑灭东北熊熊的抗日烽火,向东北增派大批兵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关东军急骤增加,最多时70万(号称百万)。除此以外还有大批伪军、伪警察。敌人不断强化日伪统治机关,加强对抗日部队的镇压。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敌人采取剿抚并举,治标、治本相结合的策略,采取所谓“匪民分离”政策,大力建立“集团部落”,将群众与抗联强制分离,使抗联得不到群众的支援,成为无源之水。四是队伍成分复杂。东北抗日联军是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成的武装部队,部队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在参加抗日联军前为义勇军和山林队的占较大比重。由于党内干部严重缺乏,不能派出更多干部到这些部队从事政治工作。同时,在政治工作中也因缺乏工作经验,存在忽左忽右的问题。因而,在这些部队中政治力量薄弱,一些人员特别是领导者的旧思想、旧习惯没有得到彻底改造,在紧要关头,最先容易动摇,以至叛变投敌,使抗日联军遭受重大损失。

总之,东北抗日联军遭受曲折的原因除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战略战术上运用的失误,部队党组织工作不够健全,自然条件的恶劣等等。东北党组织和党的其他各地组织一样,在艰难曲折的长期斗争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造成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他们遭受多大挫折,都始终没有放弃斗争,始终坚持与敌人战斗,直到迎来中华民族的解放。三是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斗争的长期性。东北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事变到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长达14年,是全国乃至世界开辟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因而东北抗日联军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反法西斯部队中,抗敌最早、时间最长、坚持最久的一支英雄队伍。它比西班牙反对德、意法西斯战争早5年,比波兰反对德国法西斯早8年,比苏联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早10年。

东北地区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其战略意图是把它作为日本大陆政策的“生命线”和基地,进而占领全中国,向北进攻苏联,向南实现独占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野心。东北抗战的长期性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战前,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军事发展迅速,军队有超强的战斗力,在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内军阀连年混战,加剧了国家的分裂和经济的崩溃,国土沦丧,民生凋敝。再加上蒋介石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和不抵抗主义,导致日本侵略者很顺利地占领东北。且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弱小时期,九一八事变时在东北的共产党员还不足2000人。14年抗战过程中,东北抗日联军最多也不过3万多兵力,敌强我弱,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抗日联军与敌人战斗,其残酷程度可想而知。要取得胜利,必须积累力量,争取有利国内国际环境的支持。因此,以如此微薄和悬殊的力量与日寇战斗,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

为了中华民族不受外族侵略而英勇斗争,广大抗联将士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体现了把忠于祖国、捍卫主权重于个人生命、为国捐躯而在所不惜的高尚品格。东北抗联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为了国家主权、民族解放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理想信念。东北抗联精神就是东北抗日联军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对取得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抗联指战员树立起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取得民族解放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东北抗联指战员才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面对强大的敌人,不畏牺牲,出生入死,前仆后继,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杨靖宇将军说过:“党是革命者的生命、灵魂,是革命成功的保证”,“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的战士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能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最后胜利的信心是坚定的”。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得他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赴国难,百折不挠,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赵尚志一生曾三次身陷囹圄,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面对组织的误解他毫不气馁,在屡次遭受挫折、打击、身处逆境时从不灰心,对党的事业仍忠贞不渝,对民族解放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心,对为中国革命胜利奋斗到底的决心丝毫不减。在斗争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高贵品质。在创建党的抗日武装中他功勋卓著,面对凶残的日本法西斯他顽强战斗,面对各种磨难他毫不动摇,坚持率领部队打击日寇,直到血洒疆场。从赵尚志革命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艰苦漫长的岁月中,他心中始终有一种永不熄灭的火焰,那就是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实现民族的自由、独立和解放的坚定理想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决战,抛头颅、洒热血,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为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二是为祖国解放、领土完整而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世界抗战史上罕见的战争,那么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就是一首充满着豪迈气概的英雄壮歌,是一卷记载着无数英烈动人事迹的英雄史诗。它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奋勇杀敌,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为民族解放与独立而勇敢斗争的强大精神。正是这种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勇气和斗志,狠狠打击了日本关东军的猖狂气焰,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美梦。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陈荣久,为粉碎敌人的“讨伐”,率队分兵几路截击敌人。他亲率150余人在饶河县活动时,与日伪军三、四百人遭遇。在敌众我寡、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陈荣久奋不顾身,指挥部队英勇战斗,身负重伤。他坚持不下火线,在掩护部队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高禹民,率三支队尖兵班10余人途经阿荣旗,与数十倍于我之敌遭遇,高禹民率领战士们奋起迎击,同敌人展开了一场肉搏战。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军西征部队第四支队长雷炎,是一个勇猛果断、沉着冷静、文武双全的优秀指挥员,打起仗来枪法出众,是名扬全军的双枪手。1939年2月17日晚,雷炎率领70多名骑兵路经海伦县与望奎县交界附近的李老卓屯宿营,由于汉奸告密,遭到近千名日伪军重重包围。雷炎率领战士们英勇抗击,与敌激战一日,毙敌100余人,在突围中不幸负了重伤,终因流血过多,以身殉国。在一次反“讨伐”斗争中,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直属独立旅被敌人包围,旅长于万利多次指挥部队突围均未成功,战友们大都战死,鲜血染红雪地。于万利手端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直到子弹打光。这时他已身负重伤,但宁死不降,为使机枪不落入敌手,他把机枪零件拆卸下来,扔到雪地中,最后自刎牺牲。“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朱德诗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1页)。在东北抗战期间,有上千名东北抗日联军指挥员英勇牺牲,有难以计数的抗联战士血洒疆场,他们的名字鲜为人知,但他们的光辉业绩永存。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决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外来敌人面前,就表现出了为民族尊严而决不忍受屈辱、决不苟且偷生的崇高气节。在东北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法西斯的凶恶气焰,中华民族的高贵气节闪烁出夺目的光彩。

抗联第五军留守处主任、中共吉东省委委员张中华带领留守部队在桦皮沟一带活动时,被大批日伪军包围,他们坚如磐石,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恶战。在战斗中,他多处受伤,昏倒在阵地上,当他醒来的时候,已落入虎口。日军幻想从他口中获得抗联的情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劝降,均未得逞,于是露出狰狞面目,对张中华施以酷刑。敌人先后用上大挂、坐老虎凳、灌凉水、过电、铁钩子烙等刑罚,妄图迫使他屈服,但坚贞的张中华面对死亡,宁死不屈。敌人气急败坏,终将他杀害于狱中。抗联名将周保中的警卫副官卓文义,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周保中和战友们安全转移,战至最后,直到身负重伤。因流血过多,被敌人俘虏,被押送到饶河县城。敌人为了得到周保中和部队的活动情况,用尽酷刑想使他开口。但卓文义大义凛然,顽强不屈,一个字也没有吐露。在他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时候还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战必胜”!后被敌人投入冰窟窿里,英勇就义。

东北抗联第六军副官黄有,本是汤原县远近闻名的富户,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不惜毁家纾难,将全部财产献给了游击队,烧掉自家的房屋,参加抗联部队,走上了抗日的道路。在深冬的一天夜里,他带领战士们筹集粮食来到永祥村,被汉奸发现告了密。为掩护战友突围,黄有受伤被俘。敌人逼迫他带路寻找游击队密营,英勇不屈的黄有决定将日寇带进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冻死、饿死他们。他带着大批日伪军行走在风雪弥漫的小兴安岭山林中,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岭又一岭,将敌人带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在一个狂风怒吼、寒气逼人的深夜,黄有趁敌不备之际逃了出来,将敌人丢在小兴安岭深处。敌人没有了向导,在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左走右行,经过几天时间,始终没走出来,最后因粮食吃光,700余名日伪军大部冻死、饿死,只有几十人活着出来。黄有被战友救回密营,双手双脚都冻坏了,由于冻伤严重,无药可治,于第二年春光荣牺牲。

为了美好的信仰,东北抗联广大指战员不惜舍弃小家;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他们不向凶恶残暴的敌人低头;为了坚守正义,他们蔑视敌人,笑对死亡。这种坚贞的英雄气概、崇高的革命品格、令人敬仰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4.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即在极端艰难困苦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以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进行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侵略战争。他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与敌人苦斗周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精神,表现了抗联将士们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奋斗精神。东北抗联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一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艰苦性。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为艰苦的篇章。东北抗联经历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日伪当局为了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反抗力量,消灭人民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每年都要集中大批的兵力和大量的物力财力连续进行“全满扫荡”和“区域讨伐”。同时,日伪统治者为断绝抗日联军与群众的关系,疯狂推行“三光”政策,在东北各地建“集团部落”,导致抗联将士经常陷于极为险恶的境地。东北的自然环境恶劣,冬季时间长,风雪严寒,抗联将士们经常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生存和战斗,被冻得断指裂肤,“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当时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敌人的封锁,严禁粮食、服装、火柴、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流入游击区,部队缺粮断水是经常的,无衣无食,只得以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啃马皮裹腹。有时所需粮食和棉衣,也得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去获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北抗日武装是以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进行着历史上罕见的残酷战争。

二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残酷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对东北人民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进行了疯狂的镇压和极端残暴的屠杀,致使东北的抗日战争异常残酷。日本侵略当局为巩固殖民统治,以达其战争目的,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多次大“讨伐”。“讨伐”中采取定期、定点、定线分兵包围和篦梳山林、铁壁合围、陆空配合等战法,穷追不舍,致使东北抗日武装遭受严重挫折。日军在军事“讨伐”的同时,还在政治上进行诱降,推行“宣抚”政策,派汉奸、特务对意志薄弱者进行收买,对支援抗联的群众即以“通匪”论处,大肆屠杀,一次就屠杀二、三百人乃至七、八百人的大惨案举不胜数。日伪统治者为破坏中共党组织和反日群众组织,多次组织“大检举”。从1934年至1942年在东北就进行了6次“大检举”,小规模的“检举”不计其数,导致大批中共党员、抗日救国会员、地方工作人员被捕被杀,无数抗日群众断送生命。敌人实行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举世罕见,可见日本法西斯统治手段之残暴、毒辣。

三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复杂性。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因而给中国的抗战带来了复杂的局面,东北的抗日斗争也就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特点。一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期间正是中国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入侵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却进行疯狂的连续不断的“围剿”。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领导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而且还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在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方面都有不同。而且,当时党内正在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给东北抗日斗争带来了重大损失,导致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复杂。二是在东北战场上有多支抗日部队,既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又有大大小小的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党和抗联部队如何对待这些部队,确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个实践、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当这些抗日武装能够紧密团结,共同作战的时候,东北抗日斗争就会出现好的形势。反之,就会出现不利和复杂局面。三是东北党组织曾由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双层领导。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被中共代表团撤消后,成立南满、吉东和北满三个省委。在东北缺乏党的统一领导,也未建立起统一军事指挥机关,这必然使东北各地区、各部队之间,由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认识不同而出现分歧和复杂局面。正如1941年5月14日东北抗联训练处临时党委员会的意见书中提到的那样:“东北的敌人是统一的,敌人以统一的军事、政治的进攻来进攻我们,我们则不能够以统一的计划来反击敌人。1938年整个联军及全东北地方党组织之受到严重损折,谁也不能否认党和军队的不统一是其主要原因之一”。5.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即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旗帜下,中、朝、苏人民面对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一致团结,并肩作战,生死相依,抒写了一篇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团结御侮的英雄篇章。东北抗联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一是斗争目标的一致性。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大批朝鲜民众不甘忍受日本法西斯的压迫与奴役,流亡到东北。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便成为第二个朝鲜,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都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这样,东北地区的主要矛盾就由阶级矛盾变为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日本侵略者成为中朝人民的共同敌人。驱逐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便成为中、朝人民共同的斗争目标。在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最后驱逐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中、苏两国是国际反法西斯战线重要同盟国家。在中、朝人民与日本法西斯的英勇斗争的同时,苏联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进攻给予了有力回击。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日本制造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汗事件”后,苏联与东北抗日联军更有了一致目的。东北抗联领导人于1939年末、1940年末召开的两次伯力会议都有苏方代表参加,帮助抗联确定斗争策略,体现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致性。尤其在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的战斗中,中、朝反法西斯战士与苏军一道,英勇战斗,消灭了大批的日伪军,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二是紧密团结的合作性。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朝、苏人民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密切配合,共同战斗,休戚与共,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建立了丰功伟业。以金日成、崔庸健、金策等为代表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在14年的艰苦斗争中,一直与东北人民并肩战斗。他们勇猛顽强,不畏艰险,功勋卓著,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用鲜血凝成了中朝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武装斗争,对日本进攻苏联计划产生严重影响了,打乱了它的战略布局,牵制了日军的北上,使日军对苏战略体系,始终不得进展。对此,苏联顾问承认:“在东北,日军被迫留住大量关东军”(崔可夫:《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第47页)。共产国际也曾指出:“满洲的游击战起了重大作用,致使日本法西斯军阀至今不敢发动反苏的反革命战争”(《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资料》第2辑,第193页)。同时,在东北抗联斗争进入极端艰苦时期,苏军对东北抗日联军在指导东北抗日斗争、培养抗联干部、提供军事物资等方面也给予了较大支持和帮助。尤其在1940年后,东北抗联与苏军正式建立了互相合作关系后,双方联系更加密切。东北抗联教导旅进入苏境野营休整,得到苏军的支持和援助,进行了严格的、正规的军事整训,并经常派出小部队返回东北进行军事、侦察活动,提供有重大军事价值的情报,为反攻东北做了必要的准备。最后,东北抗联将士与苏军一道反攻东北,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东北获得解放。哈尔滨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城市的灵魂,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人民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追求。

哈尔滨城市精神是指哈尔滨这座城市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构建城市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哈尔滨的城市之“魂”和动力之“源”。学习和弘扬哈尔滨城市精神,对加快实现哈尔滨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内涵: 开放包容; 时尚活力; 诚信敬业; 和谐奋进。1.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哈尔滨城市精神”的主要内容。哈尔滨铁路横贯欧亚,四通八达,物流、人流、信息流汇聚流转。松花江穿城而过,哈尔滨又是滨水城市,水气灵秀的象征。水意味着流动与交流、开放、文化与文明。“开放”就是主动地吐故纳新,主要是指哈尔滨地域上的不闭塞、哈尔滨人思想上的不封闭,以及勇于迎接时代挑战的胆识与勇气。“包容”即豁达通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象征哈尔滨的文化自信与气魄、哈尔滨人的宽广胸怀与豪迈。开放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包容是哈尔滨市城市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开放和包容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开放吸纳包容,包容促进开放。

哈尔滨是一座开放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包容情怀。自中东铁路建设以来,这里就成了许多外国移民集聚地,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的文明精华。在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己成为国际性商埠,并构成了以欧陆风情为主的城市风格。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与俄罗斯及东北亚等国合作,使哈尔滨成为中国北部的区域经贸中心城市,为哈尔滨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尔滨又是一个大气的城市,20世纪初又容纳了为躲避沙俄暴政而逃亡来哈的俄国侨民和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来哈的犹太人,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创造了哈尔滨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域的人都融汇于此,使哈尔滨具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国度的色彩,使中西、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移民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哈尔滨城市文化,并造就其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城市风格,也培养了哈尔滨人接纳、包容的开放心态以及直爽仗义、心怀宽广的豁达性格。哈尔滨人不排外,对外来人热情、大方,这种思维开放、胸怀大度、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气度,使哈尔滨历来不封闭保守,悦纳四面来客,汇聚八方资本,吸引各类人才,宽容多元文化,在“开放包容”中求得共赢共荣。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襟怀,在“南联北开”、沿边开放中大步走向世界。宾朋云集的哈洽会,美轮美奂的冰雪节,中外闻名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国际性盛会,奠定了哈尔滨成为东北亚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近年来,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哈尔滨不仅加大了与省内地区和城市的合作,也扩大了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交流,现已与世界17个国家的2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五大洲的友好城市网络。目前。哈尔滨正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快发展、更好更快”的指示精神,以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整合资源,集聚能量,拓展领域,朝着未来的目标奋勇前进。2.时尚活力

“时尚活力”是哈尔滨城市典型的性格特征。“时尚”即时代之风尚,指流行在哈尔滨城市中的某种思想和行为习惯,体现的是一种求新、创新的气度;“活力”即指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哈尔滨城市充满着大气、洋气、灵气和勃勃生机。“时尚活力”装点了哈尔滨的形象,诠释了哈尔滨的时代内涵,并赋予其以国际大都市的非凡魅力和浪漫气息。

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哈尔滨这座城市在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时尚和活力。哈尔滨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己经形成了国际商埠和时尚中心,欧洲的流行服装、欧洲式的建筑样式以及电影、戏剧、音乐也很快传入哈尔滨,在中央大街先后有百余家西餐厅。在哈尔滨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啤酒厂、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音乐学院等等,无一不展示着时尚的魅力,散发着时尚的气息,这一切都为这座城市的时尚活力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而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东北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的诞生,标志着哈尔滨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无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哈尔滨优秀儿女在这里与敌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哈尔滨的解放付出了鲜血和生命。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仅从物力、人力上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哈尔滨是一座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城市,创造了“三大动力”等国家级名牌企业与产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人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恰逢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哈尔滨正奋发图强、蓄势待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哈尔滨这座年轻而又美丽的城市,一定会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3.诚信敬业

“诚信敬业”是哈尔滨城市精神品格和良好形象最突出的体现。“诚信”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象征哈尔滨人高尚情操和坦诚胸怀。“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与学业或工作,体现了哈尔滨人对工作和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崇高使命感。“诚信”与“敬业”是职业道德范畴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二者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准则,敬业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现实支撑。

“诚信敬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哈尔滨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和品格特征。哈尔滨城市的发展轨迹来看,哈尔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哈尔滨人诚信敬业的真实写照。哈尔滨人历来信奉“童叟无欺”、“以诚待人”等诚信理念。在近代黑龙江的开发建设中,哈尔滨工商业的急剧发展和民族资本的不断壮大,充分说明了哈尔滨人的“诚信敬业”。哈尔滨的老字号都有诚信传统。著名民族企业家武百祥创办的“同记商场”、民族企业家张廷阁创办著名的“双合盛制粉厂”都以诚信著称。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众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讲究诚信、爱岗敬业的产业工人,他们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民的心里浮躁和素质的普遍相对低下导致信用体系建设相对匮乏,信用迷失现象严重。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也使一些人的敬业态度产生偏移,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敬业已成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哈尔滨作为地域偏远、气候寒冷、投资成本较高的城市,要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则更加需要弘扬“诚信敬业”精神。因为“诚信敬业”精神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在提高哈尔滨人自身道德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弘扬“诚信敬业”的哈尔滨精神,才能营造一个以信行事、爱岗敬业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成就。4.和谐奋进

“和谐奋进”展示了哈尔滨的发展理念和时代追求。“和谐”含有融洽,和睦、协调之意,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奋进”就是奋勇前进,指处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哈尔滨奋勇争先、不甘人后的精神与气魄。历史上哈尔滨人就有一股南下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仍发扬奋进精神,成为全国“最佳创意城市”。“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既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时代主旋律,又涵盖了团结友善、和睦相处、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等哈尔滨人的性格特质,还集中反映出哈尔滨这座城市价值理念和城市品格。

“和谐奋进”之所以成为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就在于它既是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和统一,又是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积极回应与体现,也是哈尔滨的发展愿景和不懈追求。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社会分配、社会保障、市民就业、社会稳定等方已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制约城市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处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哈尔滨,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引导人们珍视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形成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加快经济发展,激发创造活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奋进,在奋进的过程中建立和谐,为哈尔滨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

东北小延安精神

在松花江、黑龙江、鸟苏里江汇合处,有一块冲积平原,人们称为“三江平原”。在“三江平原”的腹地,有一座我国最东北部的中心城市——佳木斯。长期以来,佳木斯人民在这块丰腆秀美的上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出可歌可泣的优美华章。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中有8个军在这里活动过,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后,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革命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东北小延安精神的内涵: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自力更生、勇于奋斗的创业精神; 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1.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东北解放后的剿匪运动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是东北小延安精神的首要特征。东北沦陷期间,佳木斯的匪患就异常猖獗,东北解放后,更是形成了庞大的土匪势力。据统计,当时合江省境内共有数十股,共二万余人,超出我军人数十余倍,主要盘踞在勃利、林口等10余县,完全处于敌强我弱态势。这些土匪穷凶极恶、为非作歹、破坏交通、攻城掠地,如郭清典匪部在密山一次就杀害群众200多人,他们疯狂地屠杀百姓,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执行毛泽东关于“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合江军区全线出击剿匪。东北的冬天是异常的寒冷,气温常在零下三、四十度,战死的、冻死的、冻伤的不计其数。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人民解放军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与土匪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他们穿森林、爬雪山,在冰天雪地到处追击土匪,经过两年零四个月,共击毙、俘虏土匪近两万余人,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扫清了障碍。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东北小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1948年3月,中共合江省政府发布《生产动员令》,号召全省党政军民紧急行动起来,全力进行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取得了较大收获。为防止水患,保护农田,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政府动员群众利用农闲兴建水利工程,组织42万人修筑了120道防水堤坝,挖顺水沟90条,全部工程近千里,使9万垧土地受益。为改变农村技术缺乏、生产落后的状况,全省各地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措施,推广优良品种、增施粪肥、精耕细作、推广新式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劳动效率。此外,还组织动员城市移民下乡,截止到1948年初,佳木斯市就有1913户共7363人移民到各县,支援农业大生产运动,仅这一年,全省粮食产量就高达80万吨。农业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更繁荣了根据地的经济。3.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1946年5月,为了解决农民的粮食和吃饭问题,按照中央“五四”指示和东北局“七七决议”精神,合江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土地改革的地区之一。在平分土地的工作中,各地群众不断创造出分地新方法。桦川县二区贫雇农创造的“个人要,大家评”的分地方法,被大多数村屯采用,合江省委将此方法推广到全省。针对出现侵害中农利益的现象,张闻天在深入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小地主,重点打击大地主和恶霸”的方针。全省平分土地50余万垧,广大农民获得彻底翻身解放。在土改期间,张闻天亲手撰写了《分地办法要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农民》、《对土地问题的意见》等文章,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重大理论、政策问题,为全国土地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党的理论宝库。

合江省委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并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和改革创新。例如,在公营企业中鼓励职工努力生产,支援前线,整顿内部,进行民主管理改革,在私营企业中推行劳资合作分红制,对商业进行民主改革。这些大胆的创新举措不仅对促进佳木斯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还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4.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佳木斯人民爱国情操和崇高风范的具体体现。解放战争时期,合江人民积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前线以有力支援。在兵员方面,1946年4至9月,合江军区输送兵力6500余人。1947年7月上半月,就有7000余名青年入伍。1948年,合江军区组建了4个独立团,共有11420人补充长春前线。从1946年9月到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合江省先后有62000余名青年参军,充实主力部队。在战勤支前方面,家家户户齐出动,踊跃地参加战勤支前活动。他们出动担架队、大车队奔赴前线,抬担架、救护伤病员,运送军火物质,筑工事、修道路,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据统计,从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合江人民共出动大车734辆、马2286匹、民工9638人。在征购军粮方面,合江省广泛发动群众,合理征收公粮。仅1947年的半年时间里,全省就完成支前公粮14万吨。在辽沈战役决战期间,合江人民节衣缩食,厉行节约,全省每人就献出半斤干菜,16个县市共献出55万斤。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合江省妇女做军鞋70万双、军衣35万件,出动8万民工参加战勤,涌现出许多拥军爱民、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事迹,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马恒昌小组精神

在共和国铸就的辉煌群体中,有一个与共和国同龄并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乐章一起走过半个多世纪历程的英雄集体,这个英雄集体就是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以马恒昌名字命名的车工班组——马恒昌小组。在支援解放战争和国家经济建设中,马恒昌小组面对各种艰苦条件,勇于攻关,不断进取,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激励和影响中国工人阶级为实现自己历史使命而奋斗的一面旗帜。五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马恒昌小组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成为时代的领跑者,中国工人阶级的这面旗帜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恒昌同志和马恒昌小组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已被载入中国工人运动的史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为实现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不断奋勇向前。马恒昌小组精神的内涵: 胸怀全局、难苦奋斗的精神; 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建国初期马恒昌小组老组员合影 1.胸怀全局、艰苦奋斗

胸怀全局、艰苦奋斗是马恒昌小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1949年初,当东北已经解放,正值解放战争大决战的关键时刻,为了迅速恢复生产,确保社会形势稳定,有力支援前线,在沈阳第五机械厂当车工的马恒昌,胸怀国家这个大局,带领小组工人,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到了恢复生产工作中。他带领工人们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就连国民党的飞机炮弹在车间旁爆炸,把车间的玻璃都震得粉碎的情况下,他都不离岗位,坚持生产。为了尽快修复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的高炮,在没有图纸、工艺文件的情况下,他带病和工人们动脑筋、想办法,按照废旧部件的模样画图测量尺寸,组织生产,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修复任务,为保卫沈阳和胜利成果立下了大功。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他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的工人兄弟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得到了全国18000多个班组300多万职工的热烈响应,掀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运动,这次运动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文革期间,马恒昌小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许多工厂车间停工停产,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小组忍辱负重,奋力拼搏,还平均每年完成15个月的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9。2%以上。年年季季优质高产,不断刷新生产纪录,成为“十年**”时期,擎起共和国经济命脉的众多脊梁之一。马恒昌担任领导后。谦虚谨慎,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事业,为中国工人阶级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正如他说的那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企业处于困难时期,马恒昌小组提出:少一分牢骚、多几分理解;少一分消极、多几分努力;少一分失望、多几分信心。小组成员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寻找活源,自觉坚守岗位,努力坚持生产,以实际行动,为企业的稳定带了好头,发挥了先进班组的典型示范作用。2.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是马恒昌小组最显著的特征。在争创新纪录运动中,马恒昌小组艰苦探索,改革创新,仅用六个月时间就改造了18种工卡具和5种加工方法,工效提高了1—3倍,创造了10项新纪录,成绩居齐齐哈尔市之首,誉满东北,名扬全国,成为全国工业战线一面红旗。马恒昌小组先进经验在东北得到推广,先后涌现出6553个马恒昌式的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许多成员都具有革新精神。小组成员之一张进亭,就非常热爱技术革新,为此曾拆坏了自己的马蹄表和心爱的手表,他先后革新成功了磨槽机等多项生产把关设备,被工人们称为“能工巧匠”。由于他突出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才华,后来被调入工厂设计部门,成为一名工人工程师。被誉为“工人革新家”的关景福,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刻苦专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大胆实践,利用高速切削方法加工梯形螺纹,提高工效三到四倍。在1956年,他又创造了“一刀成”的加工方法,提高工效二到三倍。他还成功地对挑丝杠专用车床进行了革新,解决了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曾三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小组工会组长黄杰,是一个非常善于动脑筋的女同志,她总结出一套用金刚石修理砂轮的先进经验,创造了“长丝杠两端轴颈磨削法”、“快速装卡磨削法”,省略了烦琐程序,延长了砂轮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都能提前三个月完成生产任务。1957年,黄杰光荣出席了全国青年工作会议,并三次出席省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被大家眷为“新时代的花木兰”。马恒昌小组不仅在技术革新方面成果显著,而且在班组管理上也有许多创新。小组试行了班组民主分工,在小组内建立了生产、技术、安全、质量、文教、生活“六大干事”岗位,根据每个人的愿望和特长进行分工,形成了“小组的事大家管,小组的活大家干”的民主管理之风,开创了我国职工民主管理的先例。1959年初,小组进一步细化了工人岗位责任制,总结出日常生产“三个八件事”,进一步实现了班组工作标准化,再一次充分展现了马恒昌小组自觉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开创了我国企业班组制度建设的先河。1992年2月,马恒昌小组联合全国九个著名先进班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班组和职工发出了“献绝招,学技艺,练本领,争当岗位状元”的倡议,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企业班组和职工的热烈响应,掀起了全国职工学练技艺的高潮。

“文革”期间马恒昌小组坚持生产

马恒昌小组是在我国第一个实行班组民主管理、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性劳动竞赛、第一个倡导技术革新、第一个建立岗位责任制、第一个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的小组,被誉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在20世纪60年代的工作中,马恒昌小组以自身的行动,为新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因而被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3.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体现了马恒昌小组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而甘愿奉献的崇高情怀。当时,刚刚解放的东北百废待兴,工厂工具奇缺,已经成为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如此状况,马恒昌心急如焚,他把自己家珍藏的一把百分尺主动捐献出来供大家使用,解决了小组没有精密量具、生产无法进行的难题。当时,一把百分尺可以换来全家一年的口粮。在家里最艰难的时刻,马恒昌也没有卖掉这把尺换粮充机,马恒昌带头捐献贵重的百分尺,在小组、车间和全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纷纷献“宝”。祝普庆献出一把卡钳,徐景荣献出一把卡尺,董振远献出一把扳子„„进而,引发了全厂、全市职工轰轰烈烈的捐献器材运动。这对当时恢复生产、支援前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0年1O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央指示,一些工厂向北迁移,这对于久居沈阳古城,已经习惯这里生活工人来说,确实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尤其听说去寒冷、荒凉的北大荒。但马恒昌小组的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是党需要,国家需要,无论多么艰苦,多么困难,也要无条件的服从。马恒昌小组为此第一个报了名,成为第一批北迁到齐齐哈尔的成员。为了支援抗美援朝,马恒昌小组制订了捐献超额奖金50%和每月每人献工一天以及主动降低工时定额等长期捐献计划,捐献活动一直持续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据估算约为国家捐献相当于近1千吨粮食的财富。在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期,马恒昌小组曾累计十次主动降低工时定额,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建设。仅1953年,小组就主动降低工时定额平均幅度达40%,这一举动体现了马恒昌小组一心为公精神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马恒昌小组精神带动下,企业很多干部工人起早贪黑,不计报酬,有的工人有病吃药片顶着继续工作,有的在会战中连节假日也不休息,无怨无悔为企业奉献。

创业时期工厂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在困难面前小组成员表现出互尊互爱、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高尚精神。经常组织家属为单身组员缝补、洗涮衣被,清理集体宿舍卫生,帮助做病号饭,甚至主动让房子或住“并户”,帮助组员解决后顾之忧。在工作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文化的带没文化的,文化程度高的带文化程度低的,技术水平高的带技术水平低的。遇到难点问题,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千方百计提高工效。小组还总结出“一人提出,全组研究,一人试验,全组帮助,一人成功,全组推广”的技术革新的基本经验。马恒昌小组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马恒昌小组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创新。在企业脱困期间,马恒昌小组开展了“五项竞赛”活动,组长在5年内带头献工2000小时,带动了全组成员多做贡献。班组倡导优质、高效、革新、管理活动,5年内又完成11年的工作量,产品合格率达99。86%,创革新成果87项,创效益416万元。马恒昌小组良好的学习风气

马恒昌小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的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学习和弘扬马恒昌精神,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如今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马恒昌小组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同心共赢、勇为人先、敢于超越、兴企报国”。1.同心共赢。是指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的前途、命运与职工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经营的好与坏,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企业要“一切从员工利益出发”,职工要以企业为己任。企衰我耻、我清贫,企兴我荣、我富有。职工只有同心同德,与企业荣辱与共,才能做到“同心共赢”。

2.勇为人先。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排头,一马当先创造最佳业绩,是小组几十年来一贯的光荣传统和作风,也是马恒昌小组精神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是靠着勇为人先的精神,齐二集团才得以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数控立铣、第一台重型落地铣镗床、第一台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加工中心和第一条重型数控多连杆压力机生产线等国家急需的重大型设备。3.敢于超越。这是马恒昌小组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马恒昌小组正是在不断挑战自己中敢于超越自我,能够超越自我,才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2008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是1999年的49倍,实现销售收入是1999年的51。9倍,上交税金是1999年的12倍,员工收入较1999年翻了十几倍。

4.兴企报国。是小组立足岗位、胸怀全局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小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工人阶级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是新时期职工的共同愿景。只有在新的实践中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尽到兴企之责、实现报国之志。马永顺精神

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楷模和杰出代表,全国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林业生涯中,他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化作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不论是在岗还是退休,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一生无怨无悔地献给了林业建设事业。马永顺精神的内涵:

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已任的祖国至上精神; 生命不息、植树不止、世代相传的新愚公精神; 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尽忠竭智、投身祖国林区建设的爱岗敬业精神。

马永顺是我国林业战线的一面光辉旗帜,是全国各行各业职工学习的榜样。几十年来,他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始终是激励广大林业战线职工战胜困难、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马永顺精神必将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命力,成为我们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1.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已任的祖国至上精神

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已任的祖国至上精神是马永顺精神的核心内容,它贯彻着马永顺一生的始终。马永顺生在旧中国,从小吃苦挨饿,受尽日本侵略者和封建把头欺凌压迫。解放后,贫苦百姓翻身做主,成为新中国的主人,马永顺炽热的爱国之情从内心迸发出来,他满怀对党的感激,立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开发建设中。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为了国家的建设,马永顺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林区树木采伐设备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顶风雪,战严寒,不畏寒风酷暑,不怕艰难险阻。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虚心求学,刻苦钻研,大胆开拓,改革创新,不仅改造了伐木工具,而且总结出一套“五好六不放”的伐木方法,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国家建设奉献了大量木材。当木材资源限于枯竭,党和政府号召绿化祖国的时候,他居危思变,身体力行,年年坚持义务植树,即使退休后也依然坚持不断。马永顺自觉自愿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己任,为国分忧,为民分忧的高尚情怀。

2.生命不息、植树不止、世代相传的新愚公精神

生命不息、植树不止、世代相传的新愚公精神是马永顺精神的重要特征。马永顺一生热爱林业事业,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融入大森林之中,融入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开发建设之中。他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义务造林,只是为了再造祖国秀美山川。他常说:“只要自己不停止呼吸,就要年年上山造林,为实现青山常在贡献余热”。一次,他扛着一捆树苗去鹿鸣林场种树,不小心掉进小河里,被水冲出10多米远,但树苗却没撒手。上岸后,他拧干衣服,坚持上山栽完树苗。当他植树数量已经超过了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而采伐的数量后,又把全家祖孙三代十八人动员起来上山植树,要求子孙把造林绿化事业继承发扬下去。此后,每到植树季节,铁力林区的山坡上总会有这一家人的身影。马永顺说:“我小马几十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他不仅自己带着家人上山造林,别的林场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赶去参加。这些年,仅他亲手在马永顺林场造的林子就有300多亩。他坚持年年不停地植树,带着一代代不停地造林,一片片荒山在他们辛勤的汗水中变绿。让人感动的是,老英雄马水顺在从媒体和荣誉光环中淡出的时候,并没有停下造林的脚步,在远离任何名利、缺乏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默默无闻地义务植树,实践着和森林的约定。马永顺生命不息,造林不止!

3.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展现了马永顺的优秀思想和崇高品质。马永顺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实践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图名、不图利,为国家义务植树几十年,没有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向国家索取过任何报酬。在荣誉面前,他从不居功自傲,也从未以荣誉去为个人谋取利益,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经常有人劝他说,你是全国著名的劳模,为国家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如果有什么难事,向各级领导提出,一定能帮助你解决。马永顺总是这样说:“哪家没有难事儿,个人的困难事小,企业的困难、国家的困难事大,咱得分得清这个理儿,我这辈子活到今天,不愁吃穿就知足了,不能给企业添麻烦”。1983年,局里为老干部盖起一幢现代化的住宅楼。楼里设施齐全,装饰得非常好。局领导考虑马永顺为林业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年岁大了,应该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决定给他分了三室一厅。可是,马永顺连看也没去看,就拒绝了局领导的好意,建议分给了更需要的人。1998年,朱镕基总理接见马永顺时,拉着他的手问他身体怎么样,有什么要求没有?马永顺向总理汇报了造林的事和企业的情况,就是没有提自己的事。马永顺有6个孩子4个下了岗,如今有的自谋出路干起了个体户,有的则仍在待业。但他从未因为是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而向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马永顺是如此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就像一棵青松,不畏风雪严寒,不顾艰难险阻,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战斗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4.全心全意、尽忠竭智、投身祖国林区建设的爱岗敬业精神

全心全意、尽忠竭智、投身祖国林区建设的爱岗敬业精神是马永顺爱党、爱国、爱人民最直接的体现。当国家需要木材建设时,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屡创一流,把滚烫的汗水洒在伐木工地上。他带领的工组哪里最苦、最危险就奋战在哪里,哪个工组有困难他就主动去支援。他的伐木水平威震兴安岭,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他以突出的劳动业绩不断赢得荣誉,五十年代就成为全国著名伐木模范。这个时期,马永顺精神集中体现在热爱祖国,不畏辛劳,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艰苦创业上。马永顺倾心培养青年油锯手 为了实现周总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嘱托,他立志偿还历史“欠账”。退休后不享清福,不求报酬,以山为家,把心血浇注在祖国的绿色事业上,在建设秀美山川的宏伟事业中再立新功。在林业面临危困之际,他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为千千万万个林业战线上的职工群众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他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品格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本色。他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永不停息地劳动,把绿化祖国、整治山河的伟大事业,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为根治水患和沙漠化,保护和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全心全意、尽忠竭智、精益求精,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已成为龙江儿女拼搏向上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力量。

第二篇:端午节的历史渊源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节日。第一,端午节来源于5000年前对夏至这一天文现象的发现,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天文发现。第二,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得出24节气,通过观察月亮得出阴历12个月份,然后将阴阳历结合,用干支计年,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体现了这一古代发明。第三,端午还来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的崇拜,体现了天人合一、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端午赛龙舟体现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挂艾草、挂菖蒲,表现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端午是一个提倡孝和善的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第四,端午节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随着历史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人们将屈原、伍子胥、勾践、孝女曹娥、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人物故事叠加到端午节中,上世纪40年代,在国难当头时期,端午节又被公认为诗人节,使得端午的文化更加厚重。

因为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因素,端午节的民俗也十分丰富。赵书逐一解释说,作为诗人节,端午节时第一要祭神、祭祖、祭先贤,第二要背诵经典诗篇。在古代,农历五月五又被认做是恶月恶日,因为70%的人去世时间在夏至后的三伏天气,所以要端午辟邪。端午节还是卫生节,需要兰汤沐浴和去五毒。作为体育节,端午有两大民俗,一是南方要赛龙舟,这在北京叫划龙舟,只作为一种表演。从辽代、金代开始,北京的端午节就流行一项名为踢石球的体育活动。此外,端午还是一个社交节,也叫女儿节,古代讲究在端午送五种礼,端午节也是美食节,主要是吃粽子、五毒饼、玫瑰饼。

在洋节当道、西方文化一边倒的现在,重塑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传统,对追溯中华民族的人文基因,加强民族凝聚力,重塑中华价值观,甚至凸显中国在世界的文化地位,都显得愈加重要。2004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列入国家遗产名录,之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人深受刺激,端午申遗火热“提速”。2006年,“端午节”与70项民俗一并成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端午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中国组织专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项目进行评定,最终确定,端午节入选35个项目,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联合“打包”,湖北省牵头申报。经历了充满艰辛的申报过程,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报世界遗产评审规则进行了两项大的修改:以前的两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一个国家一次仅申报一项改为可申报多项。中国“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此次同时位列《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共22个中国项目。恰如一位专家所言,申遗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提醒国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并加以传承、发扬才是目的。

第三篇:夏至节气历史渊源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至节气历史渊源,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夏至节气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等,逐渐认识到一年中气候、物候的变化也有规律可循。在每天的黄昏时候观察北斗七星,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为指示季节的星空标志。如《冠子·环流篇》中写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据《恪遵宪度》(抄本)解释:“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夏至相关诗歌赏析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日杂兴(四首)》

年代:明作者: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唐)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约客

(宋)赵师秀

梅子黄时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就是巧妙地借喻了这种天气。

夏至节气历史渊源

第四篇:中元节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

中元节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

兰永芳

内容摘要: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七月半”、“鬼节”,时在七月十五,也有的在七月十四。中元节来源于佛教,与佛家的盂兰盆会有着紧密的关系,但中元节又不是一个纯粹的佛教节日,而是一个受到佛教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民间节日。它是一个具有异彩纷呈和丰富浓郁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渗透着佛家的文化因子,同时又彰显着中国的本土文化,原始宗教信仰——祖先崇拜及鬼魂观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孝。

关键词:中元节

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

Hungry Ghost Festival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history

Lan yongfang Abstract: Hungry Ghost Festival is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commonly known as “semi-Jul”, “Halloween” at the July 15, some 14 in July.Hungry Ghost Festival from Buddhism, and Buddhist O-bon of a close relationship, but the Ghost Festival is not a purely Buddhist holiday, but an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Buddhism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folk festival.It is a colorful and rich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festival, which not only penetrates into the Buddhist culture factor, but also shows China's local culture, the original religious beliefs-and the ghost of the concept of ancestor worship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filial piety.Key words: Hungry Ghost Festival history cultural meaning

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节日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最根本的就是其有着无比丰富的文化意蕴。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繁多姿的传统节日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随着中央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人民对其的及时觉醒和关注,传统节日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重大影响。扫墓祭祖的清明节、赛龙舟吃粽子的端午节、阖家团聚吃月饼的中秋节刚成了我国的法定传统节假假日。可是,当我们沉醉在这些传统节日浓厚的文化气息中时,我们是否就满足于此了呢?不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彩纷呈,丰厚浓郁,其他的传统节日也同样值得我们的期待和关注,她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是人类的财富。中元节就是其中之一。

中元节俗称“鬼节”,也有称“七月半”,是民间传统节日,和清明、十月半并称为三大鬼节,也是流行于全国的岁时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的。中元节古已有之,古时的一些民俗活动至今还略有显现。中元节在我国历史上人民生产生活中影响甚远,历来受到民间的高度重视。中元节是一个有着明确历史渊源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其历史应渊源于佛教,起源于佛教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中元节由佛教盂兰盆会发展而来。中元节洋溢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她不仅是历史人民心灵追求信仰的载体,也是我国历史人民伦理道德的载体,是我国传统孝文化的载体。对于这么一个有着极高文化价值的文化传统节日,我们有必要也应该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了解和研究,以体现中元节的价值,从而唤醒广大人民对中元节的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一、中元节的历史渊源

(一)中元节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在中国的岁时节令里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乃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是下元。中元节的历史渊源应该说是出于一个生动的佛教故事——目连救母。中元节在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其主要依据是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经文是:

(目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据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之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天王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得以解脱。吾金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铺)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尽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如天华光。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从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于一切饿鬼之苦。

按照这一经文,僧徒要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为自己的及世俗之人的宗亲举行盂兰盆会,这与后世的中元节的联系似乎是无可否认的。“中元节的起源有不少不同的看法,……至于佛家,则于中元节举行盂兰盆会,相传是源于目连救母之故。”【1】“佛教的盂兰盆节起源于《佛说盂兰盆经》这不经典,佛经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木莲(一译目连、目犍连等)以‘天眼通’看到死去的母亲地狱沦为饿鬼受苦,如处倒悬,便求佛救度。”【2】于是,盂兰盆节便成了佛教去在七月十五这天的隆重节日。除此之外,佛教的盂兰盆会又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佛门僧众在七月十五日要举行批评忏悔的集会,进行批评和自省。佛门僧众每年都有一定时间的安居期,汉化佛教规定从农历的四月十六日开始,到七月十五日安居期满。这一天,僧众聚集一堂,任凭众僧检举自己的不法之事,从而忏悔。这种行为就叫“自恣”,意思是“随意”,其内涵是:众僧一齐进行检举忏悔,相互尽情的揭发彼此的过失,自己也进行忏悔。这当中有两个意思:一是请别人检举自己,二是随别人意愿,尽情检举自己的过失。因此,这一天也叫“僧自恣日”。又因为这种自恣行为会让佛欢喜,故而又叫“佛欢喜日”。此外,这一天 佛教还称其为“佛腊”,腊,岁末也。宋僧赞宁《僧史略﹒赐夏腊》曰:“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佛腊日之后,新岁开始,僧众也就添了一岁,所以佛教也称七月十五为“僧受岁日”。由此可知,七月十五这一天,对佛教而言具有重大意义。盂兰盆会就是一个例子,佛教盂兰盆会在这一天的隆重盛行,便让我们发现了今天中元节的归宿。

(二)中元节由盂兰盆会发展而来

中元节与盂兰盆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盂兰盆会的历史和其内容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讲,中元节其实就是由盂兰盆会发展而来。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相近的习俗上。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盂兰盆会十分盛行。“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3】反映出当时的北方已有盂兰盆信仰。而南朝最早见于梁武帝萧衍。据《佛祖统记》的记载,梁武帝于大同四年到同泰寺,设立盂兰盆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都设置盂兰盆会供养众佛。由此可知,南朝梁时从皇帝、僧尼到民间信徒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就以相当普遍。佛教的盂兰盆会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盛行也是理所当然。南北朝是个佛教势力登峰造极的时代,其思想散漫于朝野上下,无论是宫帝丞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有的帝王动辄舍身寺院,甘当寺奴。佛教思想的盛行,无疑,它的各种习俗活动也会想当然的取得众佛教信徒的认同。

到了唐代,宫廷内仍盛行盂兰盆会。《唐六典》规定中尚署七月十五日进盂兰盆。出于政治需要,武则天极力倡导佛教。公元629年,即如意元年七月,她在洛阳城南大会僧众,“陈法供,饰盆兰”,杨炯的《盂兰盆赋》反映了这一盛况。唐太宗也崇佛,曾令百余人于宫中陈设佛像,诵经,谓之内道场。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尊号于幡上,舁出陈于寺观。届时“排仪仗,百僚序立于光顺门以俟之,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4】。唐德宗继位后取消内道场,罢内出盂兰盆。唐代民间热衷于佛事,贞元年间崔炜在岭南,中元日看到番禺人多在寺庙内陈设珍异物品,于开元寺聚集百戏。《四时篆要》说唐人在七月十五日,去佛座下土放在肚脐中,能够令人多智,厌火灾。盂兰盆会活动在宋代基本成为了民俗的一部分。《岁时杂记》记载,北宋的律院多依据经教作盂兰盆经,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常以竹竿分成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作者还说:“近俗七月十五日有盂兰盆者,盖出释氏之教,孝子之心,不忍违众而忘亲,今定为斋享。”反映 除了佛教对七月十五日祭祖活动的影响。《岁时杂记》引《嘉泰事类﹒假宁格》记载,宋代中元节休假三天,七月十五日各一天。可见至少南宋宁宗时期的假期如此。南宋杭州僧寺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5】。

明清时代的盂兰盆会风俗,南方较为盛行。嘉靖《萧山县志》说当地十五日僧舍各营斋供,举村荐亡作盂兰盆会。小孩垒砖瓦作浮屠塔,燃灯于中,绕塔游戏。“选僧为瑜伽焰口,造盂兰盆,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除夕,谓之盂兰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岁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秦淮最盛。”【6】实际上京师寺院做盂兰盆会也颇为壮观,《帝京岁时纪胜》说北京庵观寺院设盂兰盆会,街巷搭苫高台坐鬼王,看演经文,施放焰口,以济孤魂。锦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尺,临池焚化。点燃河灯,谓之慈航普度。超度亡灵是佛教七月十五日节日的主题,放焰口,点荷花灯,水中放法船皆其形式。

结合今天的中元节,今天的七月十五,全国各地普遍地称为中元节,而非盂兰盆会,然而,中元节的习俗却仍然沿用盂兰盆会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已成为一个想当然的普遍的社会习俗;至于荷花灯,北方大部分地区称其为河灯,南方有些地方称为江灯。因此,中元节就是盂兰盆会的衍生,它既不是纯粹的盂兰盆会,也不是纯粹的民间节日,而是佛教思想与民间习俗的融汇。从我国的历史来看,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就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无论是富丽堂皇的皇宫大殿,还是穷山恶水的乡村小屋都脱离不开佛教的影迹,所以,中元节从形成伊始就是佛教文化与民间习俗的交融。自唐代以至近世,中元节的基本格局是佛家做它的盂兰盆会,世俗之人则祭奠自己的亡亲或田神,各行其是,节日则是统一的中元节。尽管如此,中元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却是不可置疑的。

二、中元节节俗及其文化内涵

理解一种节日的文化主要还是得从该节日的节俗活动中来理解,春节是这样,中秋节、端午节也同样是这样,中元节也更是如此。节俗是节日文化的外在表现,二者具有一致性,就好比人类的行为与思想的一致性。那么,中元节有些什么节俗呢?这些节俗又覆盖着哪些文化呢?

(一)节俗

中元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不仅归因于它的浓郁文化,它的一些民俗活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民俗活动至今还在部分地保存着,主要有燃放荷花灯和祭祀祖先。这些民俗活动是中元节文化内涵的载体,中元节因此而经久不衰。

1、照冥荷花灯

中国岁节的正、七、八月三望日之中,可以说各日都有灯火。其中自然是上元的灯火最为人所熟知,鳌山堆叠,河汉闪烁,正所谓“火树银花不夜天”。八月十五以赏月、玩月为主,可偏有些地方将这一天变作灯节,大涨其灯,大放其火。正、八月望日的灯光是张在地上的,七月望日的灯火则放在水中,所以叫放水灯、放火灯、放江灯……

河灯也称“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是用纸、木做成莲花瓣形的(也有直接以荷叶作底座的),故而称之。一般说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叫河灯,南方有些地方也叫江灯;称做“水灯”则是指这种灯放在水中,是泛称。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浮泛。放河灯的目的,按佛教的解释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身,缠绵在地狱里边非常苦,想托身,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得以托身。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河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忘记。”【7】

中元放灯的习俗具体起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断定,起码在宋代这种习俗就已存在了。“七月十五日……后殿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8】诗人张雨又有《西湖放灯》一诗,所记当日西湖放灯之举已经颇盛:

共泛兰州灯火闹,不知风露湿青冥。

如今池底休铺锦,此夕槎头直挂星。

烂若金莲今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

却怜牛诸清狂甚,若欲燃犀走百灵。

元代,放河灯的节俗活动遍及南北各地。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京都此俗:“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田汝成记杭州此俗:“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传地官赦罪之辰,人家多持斋诵经,荐奠祖考,摄孤盘斛,屠门罢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随着燃放河灯习俗的发展,其中的信仰成份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与日俱增的游乐玩赏。清代京都的放灯习俗之盛远远超过了刘侗、于奕正所记的时代,以前的拯孤照冥的意味几乎消失殆尽,而争奇斗巧、娱乐升平倒是爬上了枝头。“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灯燃独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记。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梵乐,作禅诵,自瀛台南过金鳌玉炼桥,绕万岁山至五龙亭而回。河汉微凉,秋蟾正洁至今传为胜事。”【9】在当代的江西、江苏等地仍流传着燃放莲花灯的节俗,这种传统习俗与当代都市元素的结合构成了当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祭祖活动

如前所述,七月十五成为节日,显然是受佛道的影响而成,不过也有一定的民间习俗为基础。唐人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有句:“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吴东俗理年。”所谓“理年”,当时有理庄稼年成之意。中国古代有秋成向祖先荐新的礼俗,嘉靖山东《夏津县志》说:“中元荐新。”崇祯江苏《泰州志》记载该地中元日:“人家皆祀先荐新。”佛道宣扬超度亡灵,恰好和民间观念结合,是七月十五成为祭祖的日子。《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是这种看法的力证。北宋开封府中元前一日,卖麻谷窠儿,系在享祖所用桌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天亮,沿门叫卖祭米饭,“亦告成之意”。《岁时杂记》对使用“麻谷”也有说明:“取麻谷长本者,维之几案四角。”并说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岁时广记》引《钱状元家范》还记载了烧素食之俗:“近世以七月十五日为烧衣节,盖本浮屠之说,不足依据,然佛老宫词,所在有之,亦祖考平生游思更衣之地,因设素食于此烧之,理亦可行。”烧衣之俗在元大都也有反映,“富人家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钱冥衣烧化于坟,谓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10】送衣食、告秋成均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祀告是七月十五日的民俗主题,便反映了百姓的观念。

明清时代中元节麻谷的作用突出。嘉靖河北《广平府志》记载:“十五日农人挂纸钱于田畔,谓之挂地头钱,取麻谷置于庭间并门侧,至晚送于墓祭所。”嘉靖河北《清苑县志》也说:“中元树麻谷子门左右,祭墓,曰麻谷祭。”反映出麻谷有两大用处,一是悬麻谷,二是祭墓。麻谷是秋成告祖之物,也是告神之物。嘉靖河南《尉氏县志》记载:“十五日中元节,上坟祭扫,割麻枝、谷穗插门外,并献神。”此神当时农神。天启安徽《来安县志》说:“是月望,祀先农,家置酒劳力田者。”同治山西《讲当地》“搏面肖麻谷、人物各形,竞祀田祖,并上冢焚纸祀先”。这些都是秋报的反映。

明清中元节,不仅有麻谷的相关习俗,烧衣、烧钱纸也是当时的一种习俗。嘉靖江西《南安府志》说,十五日“人家则用彩色纸糊为冠履衣裾,剪制金银为首饰带锭之类,备牲礼祀祖先毕焚之”。万历福建《建阳县志》记载:“中元节祖考斋宴荐献于家,焚金银纸锭于门,俗称鬼节。”烧衣,又称焚冥衣,烧袱包。在今天的民间,这些习俗现象依然清晰可见。

(二)文化内涵

以上是中元节丰繁的节俗活动,从这些节俗内容来看,中元节的各种习俗都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容,把我国的本土文化,文化孝思和原始宗教信仰体现得淋漓尽致。

1、中元节是传统孝文化的在线。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行为衍伸的总和。”【11】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从一种伦理观念与规范方面来理解,它可以说是包含了诸种意识形式的精神现象,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孝之起源应该是在周代,“直到周初,祀祖才算是真正具有孝道之教化的意义。”【12】人们中元节祭祀祖先正是遵从了中国传统文化,孝。

祭祀祖先便是为了发扬孝道。《礼记﹒坊记》说:“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者也”;又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孝道的实际意义是为了巩固家族的血缘关系,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余泽,是家族延绵发达。在现实生活中,对生者长辈的赡养和恭敬变现为孝,而对逝者尽孝则以祭祀为之。

中元节由盂兰盆节发展而来,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讲求的是普度众生,追求的是仁爱,于是孝道便成了佛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汉译佛教经典中关于讲孝的经典有很多,有《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善生子经》、《华严经》、《那先比丘经》、《游行经》等,除此之外,汉译佛经中对讲孝道的典范人物和故事也作了格外的注意。《佛说菩萨炎子经》、《盂兰盆经》中炎子孝亲、目连救母的故事被当作佛教劝人为孝的经典广为流传。而目连救母的故事作为盂兰盆节的渊源故事,使得盂兰盆节有了丰富的含义,其中之一就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度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13】

从而中元节自形成以来都系着孝道思想这一主线,从某种角度上讲,佛教思想与我国民间习俗的融合就是对孝亲思想的发扬。

2、中元节是祖先崇拜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都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信仰文化体系。先民的宗教信仰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当今有的学者把儒、释、道视为旧时中国的宗教,但这种观点在学术界仍有异议。我们的祖先对于宗教的选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于我用者,拿来便用。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都曾占据过先祖门的意识空间。但他们却不会一代接一代的执着于某一种思想系统,只是认为某种思想在于其有益时才会去理会它。祖先崇拜的内容是神秘而丰富的,我们可以用“慎终追远”四个字来概括祖先崇拜的内容,“‘慎终’指按照一定的礼仪来办理上辈的丧葬;‘追远’指按时祭祀和悼念远祖,以示不忘根本。”【14】中元节的祭祖活动,正是对原始宗教祖先崇拜这一宗教信仰的淋漓体现。七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都有祭祖活动,民间家家祭祀祖先。在贵州施秉县,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比往常更丰富美味的菜肴,在一家人进餐前,谁也不能先去尝刚出炉的菜,必须先敬供祖先后才可以吃。敬供的供品有美味的菜、可口的米饭和醇香的酒等。敬供是口里还念念有词,要把所有的已故先人都“请”来享受供品。即使这一天后孙门不在家吃饭,到了晚上也必须回来摆放供品,烧香纸给祖先,这正是验证了当地“什么事都能忘,就是不能忘了祖宗”这一俗语。在这一天,如果有哪家没有祭祀祖先,将被视为不孝,丢祖宗的脸,会遭人们的嫌弃。人们在给祖先上香时,也有一定的讲究,通常都是双手敬上,以示祖先在上。

中元节祭祀祖先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烧冥纸,即烧袱包。袱包外层很有讲究,每包袱包是烧给哪位祖先,由哪个后人烧寄都写得清清楚楚。人们认为,人死,只不过是换个空间生活罢了,腐烂的是肉体,而灵魂尚存。所以,已故的祖先们又汇聚在另一空间,该空间与人间一样,人间有的,那里也有。冥纸就相当于现实中的人民币,它是祖先们用以购买物品的货币。人们在袱包上写清楚名字是免于祖先们领取纸钱而造成混淆。后孙们烧寄袱包一般都是双数,因为民间有流传“好事成双”的俗语。人们祭祀祖先,是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是原始祖先崇拜的体现。出于对祖先的敬畏,人们放供品,烧纸钱,只有对祖先照顾好了,祖先们才会显现在天之灵,降幅人间,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

3、中元节是中国鬼魂观念的延续。鬼魂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之一,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神秘化理解。古时人类认为,人是灵与肉的组合体,灵与肉是相分离的,灵魂依附于肉体,人死了,但魂不灭。灵魂无形的永驻人间,它在生时表现为灵魂,死后成为鬼魂。但鬼魂毕竟是属于精神范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们能够接触和加以安置的只是其依附体——失去生命的肉体,而且,古今的人们都认为“鬼魂关心自己的尸体,并且栖息、徘徊在墓地周围,所以鬼魂崇拜主要体现在埋葬和祭祀死人的仪式上,以某种丧葬礼俗寄托生者的哀思和心愿”。【15】于是,每到中元节,人们怀念已故亲人,以形色各异的祭祀来表达他们对其的相思之痛,同时他们也希望这些供品能给亲人在异域起到重大的作用。于是,以祭祀而祈福人间。

前面我们讲到了中元节有燃放荷花灯这一习俗。“放河灯是一种宗教仪式,目的是‘渡出冥孤独之魂’,也是一种驱鬼活动。它以斋孤、普渡的形式,使孤魂野鬼有一种安慰,以免扰乱活人,保证祭祖的正常进行。”【16】现代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指出:中元节是一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身,在地狱里边很痛苦,想托身又找不着路。若是一个死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以托生了。因为有河灯,死鬼们就可以在从阴间到阳间这段黑暗的路上得以看见前程。在民间,关于中元节有这么句俗话,“七月半,鬼乱窜”,这里的“鬼”就是指死者的灵魂。在中元节这天,民间还有“撒水饭”的习俗,就是人们除了在家里祭祀祖先外,人们还要在路边倒下饭菜,并烧纸钱,这里的祭祀就是为孤魂野鬼准备的,让孤魂野鬼在这天也有所食,以免扰乱活人。

三、中元节的传播

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曾是中华民族的大节日之一。在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影响深远。如今的中元节不仅影响着大陆人民的生活,也同样影响着港台地区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生活。

在台湾,过中元节很是隆重,这与台湾的特殊地理条件与历史渊源有关。台岛居民多从大陆迁去,越过重重风浪,开辟蛮荒,多有没于海涛中成为游魂者。所以台岛居民要施舍、普度,使这些远离故乡的游魂得食,以示安慰同情之意,实则也隐含着对大陆家乡的深切怀念。清代诗作中多记载了台湾的中元活动,十分隆重。如清人周长庚《台湾竹枝词》这样说:“竹了高高百尺幡,盂兰盛会话中元。寻常一饭艰难甚,梁肉如山饷鬼门。”又有钱琦《台湾竹枝词》如此记载中元:“中元盛会赛盂兰,豪夺争先上醮坛。海面放灯僧说法,鬼声人影夜漫漫。”这是写普度、抢孤、放水灯于海面等情景,也可见其盛况一斑。

在香港,至今也有于中元节焚香烧衣,以牲醴祭祀祖先的习俗,同时“还要设坛供佛,唱戏酬神,并且扎制种种龙袍纸衣等烧去,以供奉神灵。”【17】还有向孤苦人家“派米”,以示救孤济贫之意。每逢节期,街上有热闹的迎神队伍,空地有临时佛坛、戏棚,晚上人们纷纷赶来观看戏剧,很是热闹。

另外,在东南亚的华侨聚居区,也有中元节节俗流传。像新加坡的华裔社

【18】群,多在中元节这天举行隆重的节日活动,“搭起戏棚,演戏、演歌舞节目”。在祭祖活动方面,也“烧金银箔纸,供奉丰盛的鸡、鱼、肉等供品” 【19】,同时还祭祀孤魂野鬼。不仅如此,还举行慈善募捐活动,将钱款作为救济贫苦居民所用。另外,一些中元节节俗也在泰、马、印尼等国的华裔当中流传着。由此看来,中元节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华夏人民的生活当中,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它里面存放的是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追求信仰。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原始宗教和孝文化的活生生的参考书,它是我们了解先民生活的绿色通道。

注释:

【1】李少林:《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版

【2】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书海出版社,2006版 【3】颜之推:《颜氏家训》,新疆少年出版社,2006版 【4】刘旬:《旧唐书﹒王缙传》,中华书局, 2002版 【5】吴自牧:《梦梁录》,三秦出版社, 2004版 【6】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 1960版 【7】萧红:《呼兰河传》,河山出版社,1941版 【8】吴自牧:《梦梁录》,三秦出版社, 2004版

【9】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版 【10】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版 【11】【1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2001版 【1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书海出版社,2006版

【14】【15】牟钟鉴, 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版 【17】【18】【19】李少林:《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版

主要参考书目:

【1】杨 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7

【2】季鸿崑:《岁时佳节古今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5

【3】傅德岷,韦济木等《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9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12 【5】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牟钟鉴, 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8】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 【9】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10

【10】李少林:《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M.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1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书海出版社,2006版

成果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参考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及本人观点和思路有所启发的文献资料,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研究成果除标明注释的以外。该成果属作者独创,该成果属贵州民族学院及作者所有。

致谢

在论文完成的整个过程中,从毕业设计(论文)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到完成开题报告;从初稿、二稿、三稿到最后定稿,黄瑾老师给了我极大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谨向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五篇:上海人10个风俗习惯及历史渊源

上海人10个风俗习惯及历史渊源

1)老人过66岁生日的时候,要女儿烧66块肉给他们吃并且不得分给其他人吃。

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寿桃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寿桃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这是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有几种说法,比如“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六十六,吃了女儿一刀肉,健康又长寿”、“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等等。这是对长寿、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期盼。既然阎王爷在人66岁时想要人命,那人吃了一刀肉后就还了阎王的债了,阎王吃肉好了就别吃人了,呵呵,人们都希望能平安度过。

2)中秋节吃鸭子、芋头和毛豆

关于吃鸭子: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当然秋季吃鸭子对身体颇有裨益。

芋头:

在上海、江浙等地方在中秋节有吃芋艿的习惯。农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节,而且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还有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3)吃饭喜欢浓油赤酱

都说上海人喜欢浓油赤酱,而且还找出了它的出处,一是来自徽菜,红烧为主,几乎荤菜都喜欢吃红烧的,非得放上红通通的酱油不可;二是来自宁波菜,甬菜是出了名的咸,在老广东的眼里就像盐钵斗倒翻了,虽然颜色不那么深暗,但本质也是浓油赤酱。其实这怪不得老上海人,一来因为当时的生活拮据,浓油赤酱味重,下饭;再则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浓油赤酱属于恶补,照老上海人的俚语说,是刹根。

现在喜欢浓油赤酱是因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丰富多采,往往睡眠时间不足,因此味蕾疲乏,需要刺激,浓油赤酱就起到了亢奋的作用,寻找大汗淋漓,大脑开窍的境界。当然现在意义上的浓油赤酱绝非当年“吴下阿蒙”,它对食材和佐料都很讲究,不是为了下饭,甚至干脆为了不吃饭。

4)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上海的腊八粥则稍有不同。据王韬《瀛濡杂志》卷一记载:“腊月八日,僧尼例以杂果双弓米,遍饷檀越,谓之腊八粥,亦曰佛粥。此风由来旧(久)矣。沪人往往有以汤饼、菜羹和入者。”这里将汤饼和菜羹掺入粥中,显然是上海特殊的风俗,与其他地区稍显不同。

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后演变成夏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5)立夏要吃立夏蛋

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

6)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7)接灶神,送灶神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是一种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

8)丧事要宴请豆腐饭

吃豆腐羹饭,亦称吃羹饭或吃豆腐饭,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民间的丧葬习俗: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雅称“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被请者一般不得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民间传说,战国时人乐毅性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饭的风俗,流传至今。

给的礼金也有讲究::【单数金额】外加【1块】,丧事1是顺的意思,隐意:1个人走。但不能有201、401,2、4是双数 9)上海人乔迁搬家

燃放鞭炮

当人们决定告别旧宅时,邀请四邻八舍,相聚一堂,主人设宴招待,名为告别洒。宴会可繁可简.一来向邻居们告别,二来对多年来四邻八告的帮助、照应表示感谢,无满了温馨的人情味。在即将离开旧宅时,搬迁主人常要燃放一通鞭炮,让搬迁充满喜气;同时向四邻八合高声作最后的告别。来到新居,又要燃放一通鞭炮,似乎是在给新居周围的邻居打个招呼:“我搬来了,请多关照;”并向邻居送糕、红蛋等。

先撒竹竿

家具杂物搬人新房,有时也很讲究。如有些人搬家首先进人房间的是竹竿。竹竿一节比一节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生活、从事的专业从今后将节节高升的良好愿望。这以后,就先搬大件,后搬小件,最后搬细软,依次进入新房。

防邪入侵

入住新居后,有些人为了防邪气入侵,常在大门口上方悬挂一支宅剑,或大或小,或铁质,或木质,用宝剑来替代过去年代常用的铁质三叉朝。也有些人不用宝剑,研用一面小镜子装饰在门框上方,称其为照妖镜,以为它可以抵御一切入侵的妖魔鬼怪。有的新居一侧正对着大烟囱的,便要用镜子把有害气体折射回去。倘若新居的玻璃镜子正对着对面的一户人家,人家当然不高兴,就用更大的玻璃镜子回击。一来一去,混战一场。更有甚者,在门框上悬挂3只啤酒瓶,叫做“三炮台”,用以把室内的阴气、晦气统统“轰”向远方。10)上海人过冬至

冬至,上海人也要吃汤圆、祭祖、摆家宴。

上海人说,冬至时候晚上要早些回家,因为小鬼会出来活动。许是四处烧纸钱的缘故,所以会有此种说法。一般市民冬至晚上都会全家聚餐,满满一大桌,像年夜饭一样,真是冬至大如年。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上海人冬至祭祖扫墓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旧时上海人在赤冬至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有点类似于清明,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有网友说冬至扫墓,据说要全鸡、全鸭、蹄膀、豆腐、青菜、全鱼、鸡蛋 去上坟的,全鸡全鸭说是要留头留尾额的鸡鸭,老祖宗一定要祭,不祭不发财。

下载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渊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茯茶的历史渊源

    茯茶的历史渊源 据考,自汉朝张骞出塞打通丝绸之路开始,泾阳就成为川茶、湖茶销向西北及海外地区的茶叶集散地和中转站。在北宋神宗熙宁年,一泾阳籍茶商运茶途中不慎将大包茶叶......

    中国妥协文化历史渊源

    中国妥协文化历史渊源,它的昨天、今天、明天 我记得最早的妥协应该算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战国时期赵国国力相对较弱,但是其北方和境内有不少少数民族,善于骑射,经常和赵国有......

    黑龙江四大精神学习笔记重点

    一是要在“学”上倾注心血,让“四大精神”融入血脉,染红我们的生命底色。龙江史志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坚守初心本色,勇担时代使命,勇于攻坚克难,把龙江优秀精神体现在......

    黑龙江党代会精神传达(5篇范例)

    一、贯彻传达学习省十一次党代会1.党代会基本情况: 历时五天的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4月24日在哈尔滨胜利闭幕。大会描绘了未来五年黑龙江发展蓝图,选举产生了......

    “世界体系论”的历史渊源

    “世界体系论”的历史渊源 二战结束后不久,欧美学术界就爆发了一场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历史和发展问题的论战。这场论战绵延30余年,直到80年代还余意未尽。争论的起因可以......

    小姨子情爱关系的历史渊源范文大全

    小姨子情爱关系的历史渊源 姐夫与小姨子的关系,是微妙到连称谓都没有的。中国人极重亲属关系,而且极重亲属关系的种类和层次。不同的关系,都有专门的说法,比如夫妻、婆媳、岳婿......

    黑龙江观光导游词(优秀范文5篇)

    黑龙江是中国重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石油、煤炭、木材和食品工业为主。今天写写帮文库小编为大家带来黑龙江观光导游词。黑龙江观光导游词篇1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

    湖南黑茶的分类及历史渊源

    湖南黑茶的分类及历史渊源 黑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湖南黑茶在历史上的地位最为重要。 一、黑茶、边销茶:黑茶出现于1034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前后制茶工艺基本形成,1373年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