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彩的创立与发展
福彩的创立与发展
福彩的创立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步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福利由国家包办的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下岗人员,优抚、救济对象增多,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敬老院、福利院难以满足当时需求,基层医疗服务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光靠政府财政拨款是难以解决的,必须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政府包办的状况,实行社会福利社会化,走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改革之路,开通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发行福利彩票正是这一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
1986年6月18日,民政部向国务院正式报送《关于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的请示》。12月20日,国务院第 128 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由民政部组织一个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奖募捐活动。1987年2月5日,中央书记处12届第323次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民政部的报告,明确指出“除民政部门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搞类似有奖募捐活动”。中央书记处的意见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常委们均表示同意。3月1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联合召开了关于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问题的座谈会,经过与会的27个民主党派充分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开展这项工作。
1987 年6 月3 日,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通过了中募委章程。明确以“团结各界热心社会福利事业的人士,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筹集社会福利资金,兴办残疾人、老年人、孤儿福利事业和帮助有困难的人”、即“扶老助残,济困救孤”为宗旨。随后又设立了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作为发行机构。1987年7月28日,第一批福利彩票在河北石家庄市销售。
福彩发展状况:中国福利彩票自1987年面市以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发行销售福利彩票所筹集的社会福利基金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经济支柱。
据统计:中国福利彩票自1987年上市到2004年,17年来全国共销售1216.28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99.325亿元。其中118.7亿元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事业、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维护、红十字人道主义事业、残疾人事业、补助地方农村医疗救助、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方面;280亿元主要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这些资金在全国资助、兴建了各类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项目约13万个。发行福利彩票使千千万万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受益,有效地弥补了各级财政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的不足,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为民政工作的改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存在问题:福彩发行20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与争议,这严重影响了福利彩票的公信力和它“扶老助残,济困救孤”的社会形象。我概括了一下,总结出主要有以下这四点。
1、公众的知情权和彩民的隐私权之争
一方面公众要求对彩票中奖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中奖彩民的个人隐私安全!
2、监管部门不明确,多头监管;监管部门职能不明确;监管部门与彩票发行机构存在利益联系,监管不力
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彩票的具体监管机制:中国的彩票管理概括的说是“三横三纵”的格局。
所谓三横,是指:国家体育总局(这是体育彩票)、民政部和财政部,体育总局下辖体彩中心,民政部下辖福彩中心。而财政部则凌驾于这两个部门至上。三纵则是指国家、省市、区县三级彩票发行管理机构。
这样看起来严密的的管理监督机制,却并不稳定,变化频繁,从1987年到1993年,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既是福利彩票的发行机构,实际上也承担了监管职能也就是“自己监管自己”。1993年体育彩票正式发行后,才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主管彩票的机关”。2001年,监管机构又变为财政部,由设立在财政部综合司下面的彩票管理处具体行使。大家注意了,这是一个处级单位“一个处级单位监管两个局级单位,怎么可能落到实处?”还有就是“多头监管”2009年7月颁布的《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彩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负责全国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彩票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查处非法彩票,维护彩票市场秩序。这里面监督部门众多,管理混乱,难以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
3、通过彩票募集的资金流向不明确,彩票发行机构财务信息不透明
由于现行彩票制度几无像样监管,流于“自己监管自己”的监督模式,打着公益旗号的彩票发行根本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而及时的信息公开制度,公众根本不知道数目庞大的资金最后都流向了哪里,是用于公共福利建设,还是流入了某些人的腰包,公众不得而知!财务情况的不公开,根本无法体现出彩票的公益性;而且,整个彩票发行的所有方面皆由福彩中心一个机构操作,彩票是它卖的,销售资金由它掌握,摇奖系统是它设计的,开奖画面是它制作的,资金使用是它说了算的——很多本应互相形成制衡的方面,被高度集中于一体,这样的彩票发行体制当然拥有太多的可操作的空间和作假的可能。因此财务的不透明,也成为彩票公信力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
4、缺乏公众监督力度
我国的彩票行业至今还处在无独立监管机构、无防火墙、无信息披露的“三无地带”。彩票发行机构对于发行系统的安全性、开奖程序的透明性和社会的参与度,加上出了问题后,对于相关信息的公布和解释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公众对于彩票的发行、销售、开奖、中奖情况、奖金分配、募集资金流向等信息知之甚少,连知情权都没有,更谈不上对于彩票机构的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彩票依靠社会公众的力量发展起来,却脱离公众的监督,这必然导致彩票的公信力下降,也是群众不相信彩票的根本原因。显然不利于我国福利彩票事业的长期发展。
出现问题
以上四大原因导致了彩票行业违规舞弊现象泛滥,我们来看看从2000年至今彩票行业的违规现象: 1、2001年4月,湖北省第01031期中国电脑体育彩票开奖时,70个彩球中有8个彩球被人填充异物,现场工作人员在发现球被卡住并用手提取后,仍认定有效; 2、2004年2月,“双色球”2004009期摇奖视频出现大小画面不一致情况;福彩中心解释为摄像机故障 3、2001年12月到2002年11月,深圳“彩世塔”公司利用承销彩票之机,先后在17个城市作弊20起。4、2004年,西安闹出“宝马彩票**”,因此同年即开型彩票大奖组被全部停止。5、2004年5月,彩票业首次卷入审计风暴,审计署报告批评一些单位违规使用彩票公益金;同年确定中央与地方平分彩票公益金,社会保障基金、专项公益金、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按60%、30%、5%和5%分配中央资金; 6、2005年6月,原福建体彩中心主任李联友及副主任、体委主任先后落马;
7、2006年8月,体彩中心原法定代表人张伟华涉嫌滥用职权被“双规”; 8、2006年7月,湛江市体育局及市体彩中心官员因向中奖者刘某索取35万元“赞助费”,被以敲诈罪判刑; 9、2007年1月,辽宁鞍山福彩业主利用系统漏洞兑奖2800万元被发现; 10、2007年4月,邯郸农行失窃5100万元,其主犯用4300万购买彩票。11、2007年8月,广东体彩中心主任麦良因一个网点业主私买空打彩票2700多万元,以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12、2008年1月,网络购彩被全面叫停; 13、2009年6月,黑客入侵深圳福彩中心篡改彩票数据,欲诈骗3305万元大奖;
解决办法
1、针对于公众的知情权,彩票的发行及监管机构应该加大彩票的信息披露程度。这里面我们必须明确,让公众拥有知情权,并不等于说就非要公开中奖者的个人信息,中奖者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绝非非此即彼的一对矛盾,二者根本没有任何对立和冲突之处。纵观中国彩票业多年来爆发的弊案,其根源是整个彩票的发行程序和监管模式上存在种种漏洞,我想即使公布每一次中奖者的所有个人信息,也并不能消除公众对程序的质疑,更不能就此确立彩票发行机构的中正形象。因此,彩票业挽救自己声誉的治本之策在于设计严格的程序和监管制度,保证程序的公开和公正,而不是将之建立在牺牲中奖者最起码的隐私权上。中奖者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可谓彩票业赖以生存的两大权利基点,缺一即会对整个行业造成颠覆性的破坏。公众要知晓的是整个彩票发行是否有舞弊,而不是谁中奖,以及中奖者的各种个人信息,这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认为公开中奖者的隐私就可以证明彩票发行的公正与否,显然是错误的!
2、对于彩票业监督所存在的漏洞,我认为首先还是应当明确监督部门,目前的多头监管肯定不能适应彩票业的长期发展,相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彩票监督机构,使其独立于彩票相关机构之外,专职负责彩票全过程的监督,并应名明确其权利和责任,保证其监督的公正性。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彩票的立法,只有通过法律的参与和介入,才能建立其完善的监督机制,目前粗疏的《彩票管理条例》并没有将制度设计的重心放在彩票发行的具体规则的完善上,因而彩票立法,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彩票发行规则是彩票业保证不作假的核心程序——公开、严格的发行规程必须体现民众的知情权,将之置于一个完全透明的环境中。通过专职监督机关的严密监督,通过法律的约束,公证机构真正履行起公证之责,开奖的过程完全置于民众的眼睛下,对各种舞弊严惩不贷,则即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又能保障中奖彩民的隐私权。
3、对于彩票募集资金流向不明,财务不公开,我觉得应当通过专门的审计部门,独立审计通过彩票销售所募集的全部资金,以及定期公布这些资金的流向和用途,相应的监管部门严密监督整个资金流动的全部过程,纠正其中的违规行为,并及时向外界公布。
4、对于缺乏公众监督,目前要求建立“彩票监督委员会”的呼声也非常的高,但是这种委员会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彩民的利益,不得而知。我国设立的各种监督委员会众多,但在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却甚少。真正要提高公众的监督力度,只有让公众参与到其中才是解决方法。我觉得由民间的相关团体参与彩票的各个环节,也能提高公众对于彩票的监督力度,比如由民间审计事务所参与彩票的财务审计工作,组织彩民到开奖现场观看和监督彩票的开奖等等,都能有效的提高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
以上四点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完善彩票业的方法,我想肯定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法和制度来完善彩票业,我相信在社会的努力下,彩票业终会走上正轨,不断发展,不断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对于中奖彩民来说,我们不再保有怀疑与嫉妒,而是为他的幸运儿感到由衷的高兴!
第二篇:思想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与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它从相关的术语演变,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可以分为六个发展时期: 1.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宣传工作概念的提出 2.列宁时期——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出
3.斯大林时期——“政治思想工作”概念的提出 4.毛泽东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提出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被普遍地使用。
6.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最新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宣传工作”概念的提出
1847年8月5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加入“盟员的条件”第二条提出,盟员必须“具有革命毅力与努力进行宣传工作”。此后,“宣传工作”的术语便呈现在马克思主义金典作家的视阈中,用于指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他们通过报刊,印发传单、创办讲习班、演说、谈心、书信交往等形式,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工作。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是发表,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完备周详的党纲,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形成。提出了两个彻底决裂,即“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公开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必须在思想领域进行革命,强调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就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提供科学社会主义觉悟。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大导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驱,他们对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有一下五个方面的贡献:
一、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对这个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进行的理论概括 客观外界的社会条件作用于人的头脑产生了思想,思想又支配着人么的行为,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愿望和动机的调动。恩格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这四种人群的需要中,物质需要是人的根本需要;但人们的物质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满足后,必然产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又必然产生社会交往和生产交往的需要;以上三种需要都必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产生劳动的需要,马克思关于需要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引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四、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批有觉悟的新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了使人们称为全面发展的人,除了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经济条件》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条件》这些根本条件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教育。
恩格斯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他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恩格斯所谈的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实质是德、智、体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要求,因为生产劳动实践不仅出真知,而且是造就了人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
五、阐述了人的思想与物质利益相统一的原理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用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思想是离不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的,物质利益决定了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反映物质利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考察人的思想产生、变化和发展的最终根源,才能真正了解人们思想的内在秘密,当人,马克思主义还强调,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们的思想利益的选择和处理有制约作用,这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与物质利益辩证统一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找人们的思想根源,认定思想对利益的选择和处理的价值,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节列宁时期——“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出
1902年前后,列宁在创立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概念,他特别强调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政治性,他在《怎么办?》一书中强调“我们应当积极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的任务。列宁之所以强调思想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是因为当时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能否宣传落实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能否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能否有效地组织工人阶级直接参与政治斗争,已是关系到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能否成功的首要问题,这是列宁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列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的重大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突出强调理论的指南作用和理论价值
20世纪初,列宁面对着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极力贬低革命理论作用的时候,当时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其政党的指南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党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进行政治教育的主体,党只有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群众的职责。
列宁强调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同时还强调革命理论对工人运动的重要作用,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他认为“只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因为革命的理论能够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的方式和活动方式”。可见,列宁是非常注重政治工作中的理论价值的。
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三、强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揭露,是政治教育者的突出任务和目的
四、论述了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政治归根到底是为了经济服务的
五、创立了党、政、军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篇:论新中国犯罪学的创立与发展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迎来了法学发展的春天,为犯罪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进而介绍了我国犯罪学的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提出了21世纪犯罪学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为更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广泛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开展应用理论研究,为与犯罪作斗争的实践服务。
「关键词」犯罪学,现状,理论研究
一、新中国犯罪学创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是,回顾建国近50年的历史,不可否认,我国犯罪学研究是走了一段曲折道路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面对国民党残渣余孽的种种破坏和颠覆活动,开展了“土改”、“镇反”、“肃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急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这不仅为我国从根本上铲除犯罪产生的原因开辟了道路,也为我国确立刑事司法制度和用劳动改造手段改造罪犯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依据。实践证明,50年代初至中期,我国在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将许多经验上升为理论,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与犯罪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经验及其理论认识,在“左”的思想干扰下,又受到苏联对犯罪学、社会学等学科所采取的否定、取消主义的思想影响,所以我国在建国后的30年内没有建立一个对犯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更没有一所政法院校开设犯罪学课程,人为地阻碍了这一在国际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在十年**期间,不仅犯罪学研究被列为禁区,就是法学研究都遭到了完全否定。这段历史背景,归纳起来说,正是由于,(1)我国法学研究的传统,一向是偏重于现行法的解释或论证,对于现行法之外的学科研讨,不甚热烈,甚至是忽视的。(2)法律虚无主义的作祟。(3)林彪、“四人帮”较长时间的干扰和破坏,法学领域禁区之多难以想象,致使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工作处于落后、停滞状态,作为法律科学之一的犯罪学更是多年无人问津。这是中国法学研究、特别是犯罪学研究一直处于落后停滞状态的重要历史原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经过拨乱反正,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法学领域空前活跃与兴旺发达,犯罪学、特别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开始从各自为战发展为各方面的结合,再发展为全国性的结合,很快建立了一支可观的理论队伍,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研究,犯罪原因与预防犯罪的研究也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犯罪学的创立,开始于80年代初,它首先是从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开始的。青少年犯罪在这个时期之所以成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因为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其犯罪率急剧上升,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为此,1979年,党中央转发了中央宣传部等八个单位《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要求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和政法工作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探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规律,更好地指导预防违法犯罪的工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学者和政法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物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知识,对我国青少年犯罪及其他犯罪问题的历史、现状、特点、趋势、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出版和发表了大批犯罪学论著、调查报告等,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犯罪学的学者、专家。
1983年,中央进一步作出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战略决策,对社会治安问题实行包括打击、预防、改造在内的综合治理。1985年,党中央又发出第20号文件,强调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党,组织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力量,从各个方面做大量工作,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践证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措施是符合我国国情、顺乎民意的,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筹长治之计,作出久安之策提供了新经验,更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犯罪学就是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迎来法学发展春天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现状
我国犯罪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大约是在80年代初逐步形成的。当时,主要是借鉴或者说是初创。进入90年代,我国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犯罪学著作。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我国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在对犯罪学研究的对象,犯罪学研究的犯罪概念,犯罪学研究的犯罪现象的内涵,犯罪原因的概念以及犯罪学的理论体系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外,我国犯罪学理论还对各种具体犯罪类型:如经济犯罪、暴力犯罪,法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女性犯罪,重新犯罪、累犯,计算机犯罪、职务犯罪、有组织犯罪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新中国犯罪学的建立,与其它国家相比,起步晚,时间短,但是其研究成果却异常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的犯罪学研究,一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社会犯罪问题;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犯罪学理论和方法;三是把综合治理社会治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四是批判地吸收国外犯罪学研究的有益成果,丰富了我国的犯罪学理论。因此,我国犯罪学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具体表现大致归纳如下:
1.犯罪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在全国范围已有一大批专门从事犯罪学研究的教授、学者和专家,以及从事司法实际工作的研究人员。这是犯罪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们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专业知识,其中有很多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共同研究犯罪问题,这是我国犯罪学研究队伍的一个显著特点。现在一批年轻的犯罪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正在成长,我们的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2.建立了相应的机构。首先是成立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学术团体及研究机构。最早建立起来的学术团体是于1982年成立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其后,许多省市和自治区也成立了青少年犯罪研究会。1992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告成立,它标志着在我国犯罪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取得了社会的共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犯罪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上海成立了以华东地区为主的中国犯罪学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在贵州成立了以西南地区为主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乌鲁木齐成立了以西北地区为主的边陲地区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了以华中地区为主的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河北成立了以冀东监狱为主的罪犯矫正专业委员会和以北京地区为主的罪犯矫治心理专业委员会等6个专业委员会。还有几个专业委员会正在筹建之中。有的省还成立了犯罪研究学会、犯罪社会学会以及犯罪心理学会等等专业委员会。同时,在一些政法部门建立了犯罪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如司法部的预防犯罪与劳动改造研究所,公安部的公共安全研究所,浙江省公安厅以及山东省劳改局都成立了犯罪研究所等等。除此以外,在一些政法院校建立了犯罪学系和犯罪研究所。如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犯罪学与监狱学研究所,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许多政法院校成立了犯罪学教研室。
3.各政法院校普遍开设了犯罪学课程和组织了犯罪学讲座。
4.一些政法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犯罪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如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有40多名,并从1991年起招收了犯罪学博士研究生。
5.创办了各种有关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刊物。如《青少年犯罪研究》、《青少年与法》、《犯罪与改造研究》、《犯罪与对策》等。同时,各类法学、社会学及各种社会科学杂志,也开辟了犯罪问题研究专栏。
6.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犯罪学专著和论文。其中有《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犯罪心理学》、《青少年法学》、《青少年法学概论》、《青少年法学新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以及多种版本的《犯罪学》和《比较犯罪学》,还出版了《犯罪学通论》、《犯罪学教程》、《论证犯罪学》、《犯罪社会学》、《被害者学》、《刑事被害人学》、《犯罪被害人学》等等专著数十本,研究论文数千篇。
7.翻译出版了一些犯罪学专著和大批研究论文,介绍了国外犯罪学研究状况。
8.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我国犯罪学界与国外犯罪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我国学者多次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例如,1995年派出9人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刑事与司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应大会主席团的邀请,我国学者向2000多位来自6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犯罪学研究状况和基本理论观点,博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增强了同各国犯罪学界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与国外犯罪学界的专家学者还进行了重大课题的合作研究。
三、21世纪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1世纪,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将会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消极因素和破坏力量。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将会为更有效地治理各种犯罪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重大刑事犯罪,诸如金融犯罪、毒品犯罪、团伙与黑社会组织犯罪等都出现了新特点,并有进一步严重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团伙犯罪和黑社会组织犯罪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犯罪的突出问题,如果不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采取坚决的打击和预防措施,有组织犯罪将会给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后果。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各种犯罪还将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也还会出现新的犯罪形式。这就为犯罪学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更深的研究课题。
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之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这既是我们研究的宗旨,也是今后犯罪学研究的方向。
犯罪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广泛开展应用理论研究,为与犯罪作斗争的实践服务。这是犯罪学理论发展的根本所在。近些年来,我们对应用理论的研究比较重视。许多学者和专家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犯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撰写了大批论文与专著。这些成果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同犯罪作斗争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犯罪类型和犯罪手段也将会有新的变化。经济犯罪、毒品犯罪、拐卖人口犯罪等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犯罪、有组织犯罪、洗钱犯罪的发展以及重大恶性案件的不断发生,使传统的犯罪更加复杂化和严重化。面对这种状况,犯罪学的应用研究,为同犯罪作斗争的实践服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犯罪新动向、新特点及其原因和对策,这是当前和今后犯罪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课题。
康树华赵国玲
第四篇: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案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创建及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理解科举制的创立产生的巨大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列为一个专题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
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一)、科举制的诞生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两分钟讨论。。。
请魏晋时期小组的读书人回答一下,其他同学补充。(学生回答)
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
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而是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不利于皇权的统治。
这就是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朝皇帝采取了新的措施。2那么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课文第二段很容易总结。
教师总结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
多媒体出示: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如:
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学生)归纳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过渡):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科举制在隋唐的创立和完善,请大家阅读p19的内容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对当时的隋唐社会以及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便能很快得出结论)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皇权的集中;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对外国的影响:
(1)引导学生阅读p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和阅读p2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日本和新罗在历史上曾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度。”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总结补充:科举制度不仅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范进中举》里的范进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上极端,其僵化严重束缚了思想,摧残了人才。
(四)小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写一篇小论文,既可以是对科举制内容的介绍,也可以对当今的考试制度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篇二:6.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下)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法讲解、讨论、归纳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篇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古代的几副对联:①“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③“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
提问:这些对联说明了什么问题?⑴激励人们要用功读书。⑵通过读书以做官。
引导:古人“读书-做官”中间还要有一个环节,就是 “应考”,也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今天我们就来一块探索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于是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不同点:(板书)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第五篇:温州企业品牌的创立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温州企业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调查报告
温州企业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调查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韩若思09级经济学1班
摘要: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今后温州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较力,除了以往的生产制造能力的抗衡,更多的将是软实力之间的较量,特别是关于企业品牌价值的评估。温州的企业品牌的发展是成功的,因此我们应该将它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企业可以借鉴。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什么时候有强大的中国品牌享誉全球,就是中国经济全球地位到来之际。
关键字:温州品牌竞争力发展
前言
现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关键时代,也已经是品牌经济的时代。品牌业是市场竞争中的通行证,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关键要素,儿温州再拼发展之路中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端。温州目前已经形成27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拥有12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中国品牌产品、65个全国免检产品、246个全国著名商标和品牌产品,8个品牌成为2004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其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品牌拥有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有3个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33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先后被评为“中国鞋都”、“中国家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基地”等。“温州制造”开始成为响当当的区域品牌,温州正成为中国品牌之都。就温州品牌的发展,我在暑假做了对企业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做了调查,现在就以这个做一个调查研究。
一. 温州企业品牌的四个发展历程
1.品牌与贴牌生产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苦于同类品牌太多,难以迅速扩大生产能力,企业难以进入最佳的盈利状态。面对这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温州人显示了其精明之处:贴牌生产。法派、庄吉、报喜鸟等一些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在自主生产开工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品牌的知名度为外国品牌贴牌生产,来改变企业自身品牌生产不饱和的状况。先做市场后做产业的温州人利用长期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国际接轨的工艺技术,在贴牌加工中围绕品牌市场的需求加快创出了“精良的加工能力加相对较低的成本加批量小交货快”的温州制造优势。温州人先根据品牌制造产品,通过贴牌加工走出去,然后将自己的品牌推向世界,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2.一场大火的警告
曾几何时,温州的不少商人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争夺市场,曾偷工减料,生产出成千上万的假冒伪劣商品,尤其在皮鞋行业,不少消费者都吃过温州的“开口鞋”、“断底鞋”的亏,低劣的产品质量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心,也使这些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尝到了市场萎缩的苦果。1987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上,5000多双的温州伪劣皮鞋被愤怒的市民扔进熊熊大火,付之一炬。正是这把大火,犹如当头棒喝,唤醒了温州人的质量意识。康奈企业的创始人郑秀康开始冷静地分析和思索,以求东山再起。在1990年,它引进了一条机械化流水线,取代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终于生产了高质量的皮鞋,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但是康奈人没有就此止步,除了进行购买先进设备外,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意识延伸到设计、服务、员工品质等方面。
3.品牌在温州中的觉醒
多年的贴牌生产历史,得到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使温州企业的质量迅速发展,良好的企业制度和销售服务逐步形成,温州人醒了,他们开始了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品牌的形成,除了质量和服务之外,还需要长久的文化积淀和明确的生产管理。作为温州打火机行业的领军行业和行业贸易的主力军,威力的创立人徐勇水坚持顶住压力,在1997年就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之后,它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打火机当成是一件艺术品,在文化中探求它的生命力。同时,他又申请了知识产权,因为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才有产品文化的延伸。为了扩大品牌的深度,他在全国设立了19个分公司,并在日本、韩国和加拿大都设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徐勇水说:“品牌建设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终于,他在2001年注册了商标,生产自己品牌的打火机。
4.品牌进军国际市场
温州企业立足于国际创建品牌,逐渐将商品推销到国外,贸易额逐步增加。2004年9月5日,康奈集团与英国全球鞋业认证机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合约。1年之后,康奈专卖店从意大利的罗马到美国的纽约,骤增至90家。“洋市长穿康奈赴国宴”,“款款新鞋都要买”等外贸故事更是传遍万家,温州的品牌也随之走向世界,进军国际市场。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温州企业逐步走向世界。。
二:温州品牌的打造方式
1.但凡成功的品牌,其名称都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前卫、时尚,而且注重国际化。温州人正是用这些人们喜闻乐好的名字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好感,使其容易接受。购买商品的是顾客而不是市场,市场是有个个具体各异、形象生动的顾客造成的,温州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于是舍得在顾客心理上下功夫。用“庄吉”二字为服饰命名,使人感觉端庄典雅、吉祥幸福。“红蜻蜓”的形象多么轻巧,让人不禁想到一只红蜻蜓轻盈地落在荷间的情景,给人诸多联想。
2.实行“服务性销售”,坚持“用户至上”的发展原则,把用户的满意程度作为销售管理和科技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为了不图一时之利,他们时刻与顾客进行换位思考,通过提供咨询、热情接待、免费送货等方式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竭尽所能地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样一种“顾客要月亮就给月亮”的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又怎么会不打造出国际性的品牌呢?
3.“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属于一个过去的时代。在当代做生意,必须服从当代社会的游戏规则。有了优质产品,就必须通过宣传,将产品介绍给消费者。在这一点上,温州人是早有认识。温州在品牌代言人方面拥有的人数之多,档次之高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如“法派服饰”舍得投资上千万元巨资,聘请“国际影星”梁家辉和“玉女掌门人”张柏芝为形象大使。同时,还借助体育活动为桥梁宣传品牌。在2002年温州企业“美特斯邦威”在世界杯期间大做广告。在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饿得时候,虎牌打火机创始人周大虎将4万只虎牌打火机空运到日本,作为献给2002年世界杯日本赛区的赠礼。
4.在品牌打造上,温州人走了一条捷径。其实,当报喜鸟服装集团不惜以高薪聘请意大利服装设计大师安东尼奥为首席工艺师时,它自身早已成功模仿了欧洲的新风格西服,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通过由模仿到创新的惊险一跳,大部分温州企业在短时间内跨越了危机。不几年,温州就有110个知名商标和55个知名品牌畅行于世。
四:企业品牌对温州经济发展的作用
什么是品牌?它是质量、服务、附加值的综合体,也使一门深厚的艺术,需要延伸性的思想。它的根源在于以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综合竞争力。它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增加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通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其实,创品牌就是一个增实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形象的一个过程。可口可乐的老板曾说过,即使
现在把可口可乐的所有财产烧尽我也能凭这个牌子再次称霸世界。实践证明,品牌决策的正确、品牌建设的得力对企业的经营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在区域经济中,需要有一大批的企业或产品对他进行集体性支持。这些品牌所构成的品牌方阵或品牌群能够支持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知名品牌越多温州区域经济越发达。像“美特斯邦威”、“康奈”等品牌已经成为温州的标志和象征,更是温州经济的依托,没有若干成功品牌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企业,区域经济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现在的优质品牌已经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
五:一个温州特色的品牌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
众所周之,美特斯邦威的具体方式是虚拟经营模式,也就是品牌经营模式。它是利用自己在市场上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以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做依托,将公司的精力和资金主要放在从事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工艺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而将生产加工具体放在其他地方,借助他们的技术,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周成建考虑的主要就是如何把品牌的附加值提高。于是,美特斯邦威通过大量的调研制定品牌策略范围,包括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价值,并于2001年导入全新的视觉识别系统,并提出了“不走寻常路”的口号。这样,通过虚拟经营模式,保持统一的品牌形象,就能极大地提高公司的发展速度和市场竞争力。现在,这种经营模式正在受到众多企业的借鉴。
六: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一个品牌的发展,自身的素质也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品牌发展之路,温州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产业品牌,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但是,温州的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还较小,还没有什么世界级的大品牌。同时,温州现在主要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几年的时间对产品质量进行整顿。因此,温州各大企业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附加创造性思维,更加深入地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以品牌去赢得声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使温州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实现新跨越。
结语:归纳起来,温州的品牌战略大致有这么几步:走出去,引进来,明星,做广告,多参展,推品牌。关于品牌,“康奈”总裁郑秀康有个精彩的论述:“我认为品牌就是有品和牌组成的,品就是产品、员工的人品,两
者加起来就是品。牌即是将自己的产品排进行业中,要不断地前进。”
参考书目:魏晋童论温州品牌发展战略——以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j].市场论坛,2010, 8谢文辉《天下浙商》[j].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曹国旗《新浙商》[j].新华出版社
胡飞航《温州生意经的经济学解读》[j].浙江大学出版社
刘晓春《温州商经》[j].机械工业出版社
庞守林《品牌管理》[j].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英泽《品牌真相》[j].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abstract]:Br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impetus of enterprise competition.Nowadays,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of Wenzhou and between cities and cities not only lies in the production ability,but also lies in the soft power,especially the estimate of the brand value.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brand is successful,so,it is our duty to conduct it and le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 draw lesson from it.At the same time,in a sense,when china brand can be famous around the world,it is the time that china become one of the world strongest country.[key word]:Wenzhoubrandcompetition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