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

时间:2019-05-13 12:0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道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道德》。

第一篇:职业道德

广铁(集团)公司 铁路职工职业道德

培训讲义

衡阳工务段 2012年5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铁路职工职业道德

1.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铁路职业道德的行业规范

3.铁路职业道德的部门规范及其岗位的职业道德

第二部分 铁路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2.《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第一部分 铁路职工职业道德

作为一个道德体系,铁路职业道德是在“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统领下,分为行业规范、部门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工作岗位职业道德规范三个层面。

1.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铁路职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民铁路为人民。

铁路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了铁路职业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并贯穿于铁路职业道德实践的全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指导思想上,应该牢固树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明确“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活动的出发点,是制定具体规范的前提;在道德行为上,明确“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道德的核心,自觉地把它贯穿到各部门和各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在道德实践中,要求全体员工在其职业活动中,全心全意为旅客、货主服务,为社会服务。

从上个世纪年代的“满超五”活动、年代树立的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年代提出的一些整顿路风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年代在全路开展的“诚心待客,热情服务,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火车头”的“十百千”站车文明服务活动,到新世纪开展的服务承诺,都是为了贯彻“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活动的宗旨

人民铁路为人民作为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铁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铁路现代化建设和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铁路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对于铁路来讲,不管是追求经济效益,还是追求社会效益,都是为了实现“人民铁路为

人民”这一根本宗旨的。片面强调或忽视任何一方,都不符合这一根本宗旨。只有提高铁路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为实现社会效益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从而使“人民铁路为人民”成为有源之水。

铁路建设本身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铁路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积累的增加,可以加强建设新线与改造旧线的能力,可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可以避免因运能不足而给社会财富带来的损失与旅客、货主的不便,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民铁路为人民”真正落到实处。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铁路部门的具体化

《纲要》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

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人民铁路为人民”就是在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指导下,针对铁路员工职业活动的特点概括提炼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铁路职业道德的性质和特征,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铁路部门的具体化。铁路所涉及的利益是多元化的:有铁路和国家的利益关系、有铁路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有铁路和其他企业的利益关系。铁路本身,有不同层次的全局、局部乃至个人利益关系,等等。当这些关系发生矛盾时,铁路员工只有坚决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根本宗旨,就能比较好地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有的路段环境艰苦,为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铁路员工发扬了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劳动精神,这正是爱人民、爱本职、诚实劳动的体现。在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铁路作为国际国内联系的纽带,很多单位都有意识地加强了职业道德与爱国主义教育,以自己优良的服务展示社会主义祖国的风貌,较好地实现了“爱祖国”与“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结合。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道德规范的总纲和精髓

“人民铁路为人民”作为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以一种最一般的形式,表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对铁路部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铁路员工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民铁路为人民”确立了铁路职业道德行为的总方向,贯穿于铁路所有生产过程的始终,在规范体系中处于统帅和核心的地位。铁路职业道德的八对行业规范和各部门、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都是以基本原则为准绳而具体制订的。抽象的基本原则通过具体化、职业化,形成了行业、部门和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而使员工容易接受并加以贯彻执行。所以说“,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道德规范的总纲和精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基本原则

利益的重组与国外腐朽价值道德观念的涌进,激烈地碰撞着我国人民的价值道德观念。有些国人包括有些铁路员工,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了种种与之不相适应的错误观念甚至错误行为。要克服错误观念与错误行为,除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外,加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使员工明确“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铁路贯彻“人民铁路为人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各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运输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路、航空、水运对铁路形成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同时,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注重旅行条件和服务质量。这说明,铁路要占领一定的运输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就要大胆改革,为旅客、货主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经济等高质量的服务。铁路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多次提速、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客运产品、不断完善“夕发朝至”、城际列车、旅游列车等品牌效应,扩大了市场影响力,通过发展货运重载,增开大宗货物直达、快运列车,建设现代的以互联网、大型数据库与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中铁物流”等措施,拓展了市场。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大力加强了包括职业道德建设在内的路风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2..铁路职业道德的行业规范

铁路职业道德的行业规范,是全路员工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运输生产中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准则。铁道部政治部印发的《人民铁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括:

注重质量,讲究信誉

在市场竟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质量和信誉等于企业的生命。铁路同样需要依靠质量

和信誉去开拓和扩大市场份额,这也是铁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尊客爱货,热情周到

它集中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和铁路员工爱国家、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遵章守纪,保证安全

遵章守纪、保证安全是维护铁路企业利益、社会利益、旅客货主利益以及铁路员工自身利益的需要,是四者的有机统一。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的,是集体主义的具体体现。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

我国铁路事业要跟上科技、经济与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广大铁路员工艰苦奋斗,勇于奉献。

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铁路是人民的铁路,只能为人民谋利益、行方便,这也是维护铁路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

爱路护路,尽职尽责

铁路的一切设施,都是国家财产,也是铁路员工赖以从事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铁路员工有义务爱护铁路的一切设施;同时,这也是铁路员工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具有敬业爱岗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搞好铁路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铁路运输正常秩序,也要求员

工遵守

这一规范。

率先垂范,当好公仆

率先垂范,当好公仆是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素养的集中概括,反映了职工群众的共同心愿。

3.铁路职业道德的部门规范及其岗位的职业道德

部门规范是指铁路各部门的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铁路运输部门包括八大部类岗位的职业道德,即铁路客货运窗口岗位的职业道德,铁路车、机、工、电、辆、水电部门以及政工、管理、技术岗位的职业道德。

客运、货运服务窗口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

它们是铁路运输生产的‘前哨”阵地,员工直接与旅客、货主打交道,其道德风貌是铁路的“门面”。所以,“诚心待客”是铁路窗口部门职业道德的核心。“尊重旅客,优质服务”“,爱车爱货,方便货主”“,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按章办事,不拘私情”是铁路客货运窗口部门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铁路车务部门、机务部门、车辆部门、工务部门、电务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

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是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部门利用铁路线路、车站、机车、车辆及通信信号等技术设备将旅客与货物从起点运送到终点的过程。各部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像一部工作有序的大联动机。各部门的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各自的职业道德,以确保大联动机正常有序运转。比如车务部门职业道德的主要行为规范有“严守规章,一点不差”“;通力合作,按图行车”“;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诚实劳动,注意保密”等。

铁路具体岗位的职业道德

岗位规范是各个不同的工种和岗位的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铁路各部门内部有不同的工种和岗位,比如车务部门的员工就有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扳道员、调度员、信号员、调车员、车号员、制动员、运转车长等。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列车编组、接发、运行、到达、解体和在车站进行的一系列技术作业。这些不同的工种和岗位都有与其工作性质相适应的具体行为准则。由于铁路工种和岗位繁杂,本讲义不可能把每一个工种或岗位的职业道德都谈到,只能在总体研究运输系统各部门规范的基础上,就铁路政工、管理、技术以及铁路运输关键岗位的职业道德作必要的阐述。

第二部 铁路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适应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铁路,包括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

国家铁路是指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管理的铁路。

地方铁路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铁路。

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

第三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铁路工作,对国家铁路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管理体制,对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帮助。

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行使法律、行政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职能。

第四条 国家重点发展国家铁路,大力扶持地方铁路的发展。

第五条 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经营管理,切实改进路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第六条 公民有爱护铁路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人破坏铁路设施,扰乱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

第七条 铁路沿线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协助铁路运输企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车站、列车秩序良好,铁路设施完好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

第八条 国家铁路的技术管理规程,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制定,地方铁路、专用铁路的技术管理办法,参照国家铁路的技术管理规程制定。

第九条 国家鼓励铁路科学技术研究,提高铁路科学技术水平。对在铁路科学技术研究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铁路运输营业

第十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做到列车正点到达。

第十一条 铁路运输合同是明确铁路运输企业与旅客、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旅客车票、行李票、包裹票和货物运单是合同或者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十二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保证旅客按车票载明的日期、车次乘车,并到达目的站。因铁路运输企业的责任造成旅客不能按车票载明的日期、车次乘车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旅客的要求,退还全部票款或者安排改乘到达相同目的站的其他列车。

第十三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旅客运输服务工作,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保持车站和车厢内的清洁卫生,提供饮用开水,做好列车上的饮食供应工作。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铁路沿线环境的污染。

第十四条 旅客乘车应当持有效车票。对无票乘车或者持失效车票乘车的,应当补收票款,并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拒不交付的,铁路运输企业可以责令下车。

第十五条 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根据发展生产、搞活流通的原则,安排货物运输计划。

对抢险救灾物资和国家规定需要优先运输的其他物资,应予优先运输。

地方铁路运输的物资需要经由国家铁路运输的,其运输计划应当纳入国家铁路的运输计划。

第十六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将货物、包裹、行李运到目的站;逾期运到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支付违约金。

铁路运输企业逾期三十日仍未将货物、包裹、行李交付收货人或者旅客的,托运人、收货人或者旅客有权按货物、包裹、行李灭失向铁路运输企业要求赔偿。

第十七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对承运的货物、包裹、行李自接受承运时起到交付时止发生的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或者损坏,承担赔偿责任:

(一)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申请办理保价运输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保价额。

(二)未按保价运输承运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赔偿限额;如果损失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不适用赔偿限额的规定,按照实际损失赔偿。

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办理保价运输,也可以办理货物运输保险;还可以既不办理保价运输,也不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办理保价运输或者货物运输保险。

第十八条 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货物、包裹、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可抗力。

(二)货物或者包裹、行李中的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或者合理损耗。

(三)托运人、收货人或者旅客的过错。

第十九条 托运人应当如实填报托运单,铁路运输企业有权对填报的货物和包裹的品名、重量、数量进行检查。经检查,申报与实际不符的,检查费用由托运人承担;申报与实际相符的,检查费用由铁路运输企业承担,因检查对货物和包裹中的物品造成的损坏由铁路运输企业赔偿。

托运人因申报不实而少交的运费和其他费用应当补交,铁路运输企业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加收运费和其他费用。

第二十条 托运货物需要包装的,托运人应当按照国家包装标准或者行业包装标准包装;没有国家包装标准或者行业包装标准的,应当妥善包装,使货物在运输途中不因包装原因而受损坏。

铁路运输企业对承运的容易腐烂变质的货物和活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货物、包裹、行李到站后,收货人或者旅客应当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及时领取,并支付托运人未付或者少付的运费和其他费用;逾期领取的,收货人或者旅客应当按照规定交付保管费。

第二十二条 自铁路运输企业发出领取货物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仍无人领取的货物,或者收货人书面通知铁路运输企业拒绝领取的货物,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通知托运人,托运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作答复的,由铁路运输企业变卖;所得价款在扣除保管等费用后尚有余款的,应当退还托运人,无法退还、自变卖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托运人又未领回的,上缴国库。

自铁路运输企业发出领取通知之日起满九十日仍无人领取的包裹或者到站后满九十日仍无人领取的行李,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公告,公告满九十日仍无人领取的,可以变卖;所得价款在扣除保管等费用后尚有余款的,托运人、收货人或者旅客可以自变卖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领回,逾期不领回的,上缴国库。

对危险物品和规定限制运输的物品,应当移交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处理,不得自行变卖。

对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缩短处理期限。

第二十三条 因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的责任给铁路运输企业造成财产损失的,由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国家鼓励专用铁路兼办公共旅客、货物运输营业;提倡铁路专用线与有关单位按照协议共用。

专用铁路兼办公共旅客、货物运输营业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专用铁路兼办公共旅客、货物运输营业的,适用本法关于铁路运输企业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铁路的旅客票价率和货物、包裹、行李的运价率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国家铁路的旅客、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国家铁路的特定运营线的运价率、特定货物的运价率和临时运营线的运价率,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商得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同意后规定。

地方铁路的旅客票价率、货物运价率和旅客、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授权的机构规定。

兼办公共旅客、货物运输营业的专用铁路的旅客票价率、货物运价率和旅客、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以及铁路专用线共用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六条 铁路的旅客票价,货物、包裹、行李的运价,旅客和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公告;未公告的不得实施。

第二十七条 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专用铁路印制使用的旅客、货物运输票证,禁止伪造和变造。

禁止倒卖旅客车票和其他铁路运输票证。

第二十八条 托运、承运货物、包裹、行李,必须遵守国家关于禁止或者限制运输物品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铁路运输企业与公路、航空或者水上运输企业相互间实行国内旅客、货物联运,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国家没有规定的,依照有关各方的协议办理。

第三十条 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参加国际联运,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一条 铁路军事运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 发生铁路运输合同争议的,铁路运输企业和托运人、收货人或者旅客可以通过调解解决;不愿意调解解决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国家规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仲裁机构的仲裁决定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章 铁路建设

第三十三条 铁路发展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制定,并与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三十四条 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的建设计划必须符合全国铁路发展规划,并征得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授权的机构的同意。

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铁路的线路、车站、枢纽以及其他有关设施的规划,应当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

铁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远期扩建、新建铁路需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安排。

第三十六条 铁路建设用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铁路建设,协助铁路运输企业做好铁路建设征用土地工作和拆迁安置工作。

第三十七条 已经取得使用权的铁路建设用地,应当依照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作他用;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侵占铁路建设用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占、赔偿损失。

第三十八条 铁路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

窄轨铁路的轨距为762毫米或者1000毫米。

新建和改建铁路的其他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三十九条 铁路建成后,必须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经验收合格,方能交付正式运行。

第四十条 铁路与道路交叉处,应当优先考虑设置立体交叉;未设立体交叉的,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置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由铁路运输企业或者建有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共同决定。

拆除已经设置的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由铁路运输企业或者建有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商定。

第四十一条 修建跨越河流的铁路桥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通航和水流 的要求。

第四章 铁路安全与保护

第四十二条 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保护,定期检查、维修铁路运输设施,保证铁路运输设施完好,保障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第四十三条 铁路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分工负责共同维护铁路治安秩序。车站和列车内的治安秩序,由铁路公安机关负责维护;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由地方公安机关和铁路公安机关共同负责维护,以地方公安机关为主。

第四十四条 电力主管部门应当保证铁路牵引用电以及铁路运营用电中重要负荷的电力供应。铁路运营用电中重要负荷的供应范围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商定。

第四十五条 铁路线路两侧地界以外的山坡地由当地人民政府作为水土保持的重点进行整治。铁路隧道顶上的山坡地由铁路运输企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整治。铁路地界以内的山坡地由铁路运输企业进行整治。

第四十六条 在铁路线路和铁路桥梁、涵洞两侧一定距离内,修建山塘、水库、堤坝,开挖河道、干渠,采石挖砂,打井取水,影响铁路路基稳定或者危害铁路桥梁、涵洞安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采挖、打井等活动,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铁路线路上架设电力、通讯线路,埋置电缆、管道设施,穿凿通过铁路路基的地下坑道,必须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在铁路弯道内侧、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附近,不得修建妨碍行车了望的建筑物和种植妨得行车了望的树木。修建妨碍行车了望的建筑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种植妨碍行车了望的树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限期迁移或者修剪、砍伐。

违反前三款的规定,给铁路运输企业造成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赔偿损失。

第四十七条 禁止擅自在铁路线路上铺设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

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必要的标志和防护设施。

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时,必须遵守有关通行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 运输危险品必须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禁止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

禁止旅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铁路公安人员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铁路职工,有权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运输安全检查。实施运输安全检查的铁路职工应当佩戴执勤标志。

危险品的品名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

第四十九条 对损毁、移动铁路信号装置及其他行车设施或者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可以扭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五十条 禁止偷乘货车、攀附行进中的列车或者击打列车。对偷乘货车、攀附行进中的列车或者击打列车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

第五十一条 禁止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对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

第五十二条 禁止在铁路线路两侧二十米以内或者铁路防护林地内放牧。对在铁路线路两侧二十米以内或者铁路防护林地内放牧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

第五十三条 对聚众拦截列车或者聚众冲击铁路行车调度机构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不听制止的,公安人员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公安人员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予以拘留。

第五十四条 对哄抢铁路运输物资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可以扭送公安机关处理;现场公安人员可以予以拘留。

第五十五条 在列车内,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危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铁路公安人员可以予以拘留。

第五十六条 在车站和旅客列车内,发生法律规定需要检疫的传染病时,由铁路卫生检疫机构进行检疫;根据铁路卫生检疫机构的请求,地方卫生检疫机构应予协助。

货物运输的检疫,依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五十七条 发生铁路交通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办理,并及时恢复正常行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铁路线路开通和列车运行。

第五十八条 因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人身伤亡是因不可抗力或者由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违章通过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或者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造成的人身伤亡,属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

第五十九条 国家铁路的重要桥梁和隧道,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负责守卫。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或者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犯本款罪的,处以罚金,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故意损毁、移动铁路行车信号装置或者在铁路线路上放置足以使列车倾覆的障碍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盗窃铁路线路上行车设施的零件、部件或者铁路线路上的器材,危及行车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条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 聚众拦截列车不听制止的,对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聚众冲击铁路行车调度机构不听制止的,对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聚众哄抢铁路运输物资的,对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铁路职工与其他人员勾结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六十五条 在列车内,抢劫旅客财物,伤害旅客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在列车内,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敲诈勒索旅客财物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倒卖旅客车票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以倒卖旅客车票为常业的,倒卖数额巨大的或者倒卖集团的首要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铁路职工倒卖旅客车票或者与其他人员勾结倒卖旅客车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 擅自在铁路线路上铺设平交道口、人行过道的,由铁路公安机关或者地方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罚款。

第六十九条 铁路运输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多收运费、票款或者旅客、货物运输杂费的,必须将多收的费用退还付款人,无法退还的上缴国库。将多收的费用据为己有或者侵吞私分的,依照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 铁路职工利用职务之便走私、投机倒把的,或者与其他人员勾结走私、投机倒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铁路职工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事故的,滥用职权、利用办理运输业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七十二条 本法所称国家铁路运输企业是指铁路局和铁路分局。

第七十三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已经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及与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设立的铁路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铁路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域内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铁路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铁路运输安全有关的工作,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教育,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有关铁路运输安全事项。

第六条 公安机关按照职责分工,维护车站、列车等铁路场所的治安秩序和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

第七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管理机构,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铁路运输工作人员应当坚守岗位,按程序实行标准作业,尽职尽责,保证运输安全。

第八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应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铁路治安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火灾事故、重大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及其他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救援等事项。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铁路标志及铁路用地。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铁路标志及铁路用地的义务,发现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铁路标志、铁路用地及其他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应当向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报告,或者及时通知铁路运输企业。接到检举、报告的部门或者接到通知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及时予以处理。

对维护铁路运输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铁路线路安全

第十条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铁路管理机构提出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铁路用地能满足前款要求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在铁路用地范围内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与公路建筑控制区、河道管理范围或者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重叠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和公路管理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后,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设立标桩,并根据需要设置围墙、栅栏等防护设施。

企业或者单位内部的专用铁路需要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参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划定。

第十一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除必要的铁路施工、作业、抢险活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取土、挖砂、挖沟;

(三)采空作业;

(四)堆放、悬挂物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树木等植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排污、排水,倾倒垃圾及其他有害物质。

第十二条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限期拆除。

拆除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依法给予合理补偿。但是,拆除非法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除外。

第十三条 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铁路线路进行经常性巡查和维护。对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企业有关负责人。巡查及处理情况应当留存记录。

第十四条 铁路线路及其邻近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除外),不得进入国家规定的铁路建筑接近限界。进入铁路建筑接近限界的,铁路管理机构有权制止、拆除。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桥梁(含道路、铁路两用桥,下同)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围垦造田、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架设浮桥,及修建其他影响或者危害铁路桥梁安全的设施。

在前款规定的范围内,确需进行围垦造田、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架设浮桥等活动的,应当进行安全论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批准之前应当征求有关铁路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围内采砂:

(一)桥长500米以上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

(二)桥长100米以上500米以下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

(三)桥长100米以下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

有关部门依法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划定的禁采区大于前款规定的禁采范围的,依照其划定的禁采范围执行。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线路两侧距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200米范围内,或者铁路车站及周围200米范围内,及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 200米范围内,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但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为铁路运输工具补充燃料的设施及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的除外。

第十八条 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000米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

在前款规定的范围内,因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作业的,应当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后,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 道路、铁路两用桥由所在地铁路运输企业和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定期检查、共同维护,保证道路、铁路两用桥处于安全的技术状态。

道路、铁路两用桥的墩、梁等共用部分的检测、维修由铁路运输企业和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共同负责,所需的费用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分担。

第二十条 铁路的重要桥梁和隧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负责守卫。

第二十一条 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进行疏浚作业,影响铁路桥梁安全的,应当进行安全技术评估,有关河道、航道管理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的意见,确认安全或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后,依法进行疏浚作业。但进行河道、航道日常养护、疏浚作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铁路建设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二十三条 跨越、穿越铁路线路、站场,架设、铺设桥梁、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或者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架设、铺设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涉及铁路运输安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没有规定的,由建设工程项目单位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不得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实施前款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遵守铁路施工安全规范,不得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及运输设施安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作业方案应当通报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已铺设的油气管线,及临近电气化铁路铺设的通信线路,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 船舶通过铁路桥梁时,应当符合桥梁的通航净空高度并严格遵守航行规则。

桥区航标中的桥梁航标、桥柱标、桥梁水尺标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设置、维护。水面航标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设置,航道管理部门负责维护,所需维护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标志及限高防护架。城市道路的限高标志,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设置并维护;公路的限高标志,由公路管理部门设置并维护。限高防护架在铁路桥梁、涵洞、道路建设时设置,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维护。

机动车通过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时,应当遵守限高、限宽规定,不得冲击限高防护架。

下穿铁路的涵洞的管理单位负责涵洞的日常管理、维护,防止淤塞、积水,保证正常通行。

第二十六条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道路及路堑上的道路,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应当设置防止车辆进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负责维护。

跨越铁路线路的道路桥梁,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应当设置防止车辆及其他物体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负责维护。

第二十七条 埋设、铺设、架设铁路信号、通信光(电)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接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铁路运输企业、为铁路运输提供服务的电信企业,应当加强对铁路信号、通信光(电)缆的维护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

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应当向铁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按如下程序审批:城市内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由铁路管理机构会同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共同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城市外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由铁路管理机构会同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共同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决定予以批准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发给批准文件;不予批准的,由铁路管理机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九条 列车行驶速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时,新建、改建的铁路与道路交叉的,应当设置立体交叉。

道路交通流量、列车行驶速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时,新建、改建的道路与铁路交叉的,应当设置立体交叉。

既有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平交道口,应当逐步改造为立体交叉。

设置铁路立体交叉和平交道口,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

第三十条 铁路与道路交叉处设置立体交叉所需费用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一)新建、改建铁路与既有道路交叉的,由铁路部门承担建设费用;道路部门提出超过既有的道路建设标准建设而增加的费用,由道路部门承担;

(二)新建、改建道路与既有铁路交叉的,由道路部门承担建设费用;铁路部门提出超过既有的铁路线路建设标准建设而增加的费用,由铁路部门承担;

(三)现有铁路与道路平交道口改建立体交叉的,由铁路部门和道路部门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分担建设费用。

第三十一条 铁路与道路交叉处的有人看守平交道口,应当设置警示灯、警示标志、铁路平交道口路段标线或者安全防护设施;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置警示标志。

警示灯、安全防护设施由铁路运输企业设置、维护;警示标志、铁路平交道口路段标线由铁路道口所在地的道路管理部门设置、维护。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在铁路道口内发生故障或者装载物掉落时,应当立即将故障车辆或者掉落的装载物移至铁路道口停止线以外或者铁路线路最外侧钢轨5米以外的安全地点。对无法立即移走的,应当立即报告铁路道口看守人员;在无人看守道口处,应当立即在道口两端采取措施拦停列车,并通知就近铁路车站采取紧急措施。

第三十三条 履带车辆通过铁路平交道口,应当提前通知铁路道口管理部门,并在其协助、指导下通过。

第三十四条 在下列地点,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标准设置易于识别的警示、保护标志:

(一)铁路桥梁、隧道的两端;

(二)铁路信号、通信光(电)缆埋设、铺设地点;

(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自动闭塞供电线路和电力贯通线路等电力设施附近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第三章 铁路营运安全

第三十五条 设计、生产、维修或者进口新型的铁路机车车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分别向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维修合格证或者型号认可证,经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证书。

第三十六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维修或者进口的铁路机车车辆,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第三十七条 申请领取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维修合格证、型号认可证和铁路机车车辆验收的具体程序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三十八条 生产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通信信号控制软件及控制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认定:

(一)有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检测、检验合格的专业生产设备;

(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四)近3年内无产品质量责任事故。

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通信信号控制软件及控制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经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用于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铁路运输的罐车及其他容器的生产和检测、检验,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管理。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以外的其他直接关系铁路运输安全的铁路专用设备、器材、工具和安全检测设备,实行产品强制认证制度(已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铁路专用产品除外),相关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依法共同制定。

第四十条 用于铁路运输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集装箱和集装化用具等运输器具,篷布、装载加固材料或者装置、运输包装及货物装载加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四十一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检查防护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的检测、维修,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当及时更换,确保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性能完好和安全运行。

在法定假日和传统节日等铁路运输高峰期间,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检查,确保运输安全。

第四十二条 铁路机车车辆和自轮运转车辆的驾驶人员应当经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三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铁路运输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使用、管理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

第四十四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将有关旅客、列车工作人员及其他进入车站的人员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在列车内、车站等场所公告。

第四十五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使用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并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第四十六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旅客携带物品和托运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从事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安全检查标志,依法履行检查职责,并有权拒绝不接受安全检查的旅客进站乘车。

第四十七条 旅客应当接受并配合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实施的安全检查,不得违法携带、夹带匕首、弹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违法携带、随身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违禁物品。旅客进站乘车、出站应当接受铁路工作人员的引导。

第四十八条 铁路运输托运人托运货物、行李、包裹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匿报、谎报货物品名、性质;

(二)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在危险货物中夹带禁止配装的货物;

(三)匿报、谎报货物重量或者装车、装箱超过规定重量;

(四)其他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九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对承运的货物进行安全检查,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非危险品办理站、专用线、专用铁路承运危险货物;

(二)未经批准承运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

(三)承运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物品;

(四)承运不符合安全规定、可能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其他物品。

第五十条 办理危险货物铁路运输的承运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按国家规定标准检测、检验合格的专用设施、设备;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装卸人员;

(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第五十一条 办理危险货物铁路运输的托运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国家规定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使用或者经营销售的资格;

(二)运输工具、运输包装、装载加固条件及专用设施、设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条件;

(三)有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掌握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业务和相关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运输经办人员和押运人员;

(四)有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第五十二条 申请从事危险货物承运、托运业务的,应当向铁路管理机构提交证明符合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铁路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发给相应的资格证明;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三条 办理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运输的承运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装载加固、运输工具及其他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第五十四条 办理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运输的,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发给相应的资格证明;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五条 运输危险货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使用专用的设施、设备,托运人应当配备必要的押运人员和应急处理器材、设备、防护用品,并且使危险货物始终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发生被盗、丢失、泄漏等情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第五十六条 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的工作人员及装卸人员、押运人员应当掌握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危险货物承运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铁路管理机构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第五十七条 危险货物的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包装、装卸、运输,防止危险货物泄漏、爆炸。

第五十八条 特殊药品的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包装、装载、押运,防止特殊药品在运输过程中被盗、被劫或者发生丢失。

第四章 社会公众的义务

第五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一)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

(二)扰乱铁路运输调度机构、运输指挥部门及车站、列车的正常秩序;

(三)毁坏铁路线路、站台等设施、设备及路基、护坡、排水沟和防护林木、护坡草坪;

(四)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遗弃障碍物;

(五)击打列车;

(六)擅自移动线路上的机车车辆,或者擅自开启列车车门;

(七)拆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和安全标志;

(八)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或者在未设平交道口、人行过道的铁路线路上通过;

(九)在未设置行人通道的铁路桥梁上、隧道内通行;

(十)翻越、损毁、移动铁路线路两侧防护围墙、栅栏或者其他防护设施和标桩;

(十一)开启、关闭列车中货车阀、盖及破坏施封状态;

(十二)开启列车中集装箱箱门,破坏箱体、盖、阀及施封状态;

(十三)松动、解开、移动列车中货物装载加固材料和加固装置;

(十四)钻车、扒车、跳车;

(十五)从列车上抛扔杂物;

(十六)非法出售或者收购铁路器材;

(十七)其他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第六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及铁路通信、信号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在埋有地下光(电)缆设施的地面上方进行钻探,堆放重物、垃圾,焚烧物品,倾倒腐蚀性物质;

(二)在地下光(电)缆两侧各1米的范围内建造、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三)在地下光(电)缆两侧各1米的范围内挖砂、取土和设置可能引起光(电)缆腐蚀的设施;

(四)在设有过河光(电)缆标志两侧各100米内进行挖砂、抛锚及其他危及光(电)缆安全的作业;

(五)其他可能危及铁路通信、信号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六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害电气化铁路设施的行为:

(一)向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抛掷物品;

(二)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升放风筝、气球;

(三)攀登杆塔、铁路机车车辆或者在杆塔上架设、安装其他设施;

(四)在杆塔、拉线周围20米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或者倾倒有害化学物品;

(五)触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六)其他危害铁路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应当对有关铁路安全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有权检查、制止各种侵占、损坏铁路运输的设施、设备、标志、用地及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六十四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铁路运输高峰时期的运输安全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铁路运输的关键环节、要害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及安全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治理等工作。

第六十六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与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和运输安全生产协调机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及时向有关铁路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地方人民政府获悉铁路沿线有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的铁路运输企业和铁路管理机构通报。

第六十七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运输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安全隐患排除后方可恢复运输。

第六十八条 发生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发生重大、特大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应当立即报告铁路管理机构、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发生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九条 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履行安全检查职责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铁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应当佩戴标志或者出示证件。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可以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铁路桥梁所在地的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铁路桥梁所在地的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000米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从事采矿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从事采石及爆破作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或者上级道路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铁路管理机构或者上级道路管理部门指定其他单位进行养护和维修,养护和维修费用由拒不履行义务的道路管理部门、铁路运输企业或者道路经营企业承担。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上级河道、航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的处分。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一条 道路经营企业不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置、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的,由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管理部门不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置、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的,由上级道路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拆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或者上级道路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责令铁路运输企业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使用未经检测、检验合格的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通信信号控制软件及控制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使用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直接关系铁路运输安全的铁路专用设备、器材、工具和安全检测设备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旅客违法携带、夹带或者随身托运危险物品、违禁物品进站、上车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九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铁路运输托运人托运货物、行李、包裹时匿报、谎报货物品名、性质,匿报、谎报货物重量或者装车、装箱超过规定重量,或者有其他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在危险货物中夹带禁止配装的货物的,处 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承运、托运危险货物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办理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运输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九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处警告,可以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违法的个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铁路运输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财产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 铁路运输企业不履行本条例规定义务的,除本条例另有规定外,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铁路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现铁路运输安全隐患不及时依法处理,对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处罚,或者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但本部门无权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或者通报有权处理的部门,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通报移送部门。拒不依法处理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条例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1989年8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之我见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道德的作用,来自对人内心的约束;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我规范和批判。职业道德,就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又犹如一汪清泉,给我以不竭的力量。国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行使的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样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每一位国家工作人员都应该拥有崇高而远大的精神追求,决策谋长远,干事利长远,发展为长远,然而心比天高也需脚踏实地,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理想的阶梯,否则就如没有根基的浮萍,立即消逝于时代的浪潮中。

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正是所有公务人员时刻守望的精神家园,做人做事要时时、事事、处处比照道德规范自省、自警、自律、自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道德滑坡的现象愈益严重,职业道德的失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一些人群中。我们面临道德挑战,但在中国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工作人员理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不移地追寻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矢志不渝地谋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爱岗敬业、认真履职中践行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

范。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检察官蒋冬林忠于职守,执法如山,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用执法者应有的人格魅力守护着正义。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办案能力,读书是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无论是普通办事员还是领导干部,都需要学习很多新知识,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新技术不断涌现,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站稳脚跟,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服务人民、无私奉献中坚守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阵地。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心系百姓,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他创造四评村官模式,让百姓真正行使民主权利,他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基层干部和群众始终放在心里最重的位置,为贫困女生捐款助学,在洪灾中与群众共患难。

在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中争做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模范。大连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谭彦是一名秉公执法的“铁”法官,在病重期间,他用颤抖的手写道:“作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执法是生命之魂……我是一名普通党员、普通法官,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心中时常不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将青春年华献给党的伟大事业……”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秉公执法,廉洁正直,组织才会信任你、重用你,群众才会支持你、拥护你。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要求,广大国家工作人

员对权力要慎用不要玩弄,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要放松,对亲朋要管教不要放纵,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抵得住诱惑,挡得住干扰,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贫。

在求真务实、诚实守信中弘扬国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精神。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坚守信念一辈子、为民服务一辈子、甘于奉献一辈子,毛主席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的。杨善洲同志无论在担任地、县领导的30多年,还是退休后上山造林的22年,甚至直到病逝,都始终以满腔激情投身工作,显示出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一定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为民办实事,而不是给空头支票,每一位国家工作人员都应该把谋事干事、真抓实干作为生命寄托,作为无上使命,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谆谆告诫全党: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今天,总书记又明确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人、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我国几千年的政治哲学到总书记的讲话,都要求我们做人以德为本、做事以德为据、做官以德为重,做自身岗位的工作能手,做职业道德的社会典范。

对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我认为三个关键词可以来诠释基

层职业道德的灵魂。

第一个关键词,是坚定。道德是一种坚定的品格。立场坚定,公正无私,这是一个基层国家工作人员赖以生存的政治本色。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不能在各种思潮和利益诱惑面前坚定立场,保持警惕,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走上歪路。现实的教训告诫我们,从工作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群众事业的绝对领导,恪守公正之德、践行正义之举,在为群众服务事业的发展征程中锻造品格,升华道德,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高度统一。

第二个关键词,是责任。责任是一种使命,意味着需要有人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奋斗。责任又是一种态度,一个有强烈责任信念的人,面对再繁杂的工作不但丝毫没有怨言,而且还充满着自豪和荣耀。街道、社区作为政府的小细胞,面对的人员形色各异,面对的工作纷繁复杂,但就是因为这样,需要一群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随着社会公众对街道、社区高度关注和迫切需求,基层工作人员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总能在身边看到、听到、感受到无数尽责坚守的身影在默默散发光芒。办公室、居民楼院、商铺门店无处不闪现着基层人员的身影,他们用行动、用心时时对责任进行着完美地诠释,正是有了广大基层工作者夜以继日的默默坚守,居民群众的心里才有了安全感、满足感;正是有了无数基层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

奉献,芸芸众生才会更加安宁。

第三个关键词,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心态。能让我们微笑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境遇;感恩是一种力量,能让我们在无形中传递正义与公平。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生存之本、胜利之基。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甚至走向群众的对立面,忠于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才能深受群众拥护和爱戴。对于百姓,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正所谓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道德的力量是永不磨灭的。基层工作,需要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这是职业特征,也是职责使然,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从我们工作的那天起,就需要我们誓言有力,青春无悔,毫不犹豫地践行这种道德的力量,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在日夜兼程中征程扬鞭,挥斥方遒,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畏艰难,斗志昂扬,在平凡的岗位上放飞青春梦想。

第三篇: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习题

一、单选

1、职业道德通过(),起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A.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B.增加职工福利

C.为员工创造发张空间D.调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2、在职业活动中,不符合待人热情要求的是()

A.严肃待客,不卑不亢B.主动服务,细致周到

C.微笑大方,不厌其烦D.亲切友好,宾至如归

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员工之间平等尊重的措施是()

A.互利互惠,加强协作B.加强交流,细致周到

C.只要合作,不要竞争D.人心叵测,谨慎行事

4.职业道德是指从是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

(A)行为规范(B)操作程序(C)劳动技能(D)思维习惯

5.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企业经营业绩(B)企业发展战略

(C)员工的技术水平(D)人们内心的信念

6.职业道德是一种()的约束机制。

(A)强制性(B)非强制性(C)随意性(D)自发性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具有()的社会功能。

(A)鼓励人们自由选择职业(B)遏制牟利最大化

(C)促进人们的行为规范化(D)最大限度地克服人们受利益驱动

8.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列选项中()是职业道德功能的表现。

(A)激励作用(B)决策能力(C)规范行为(D)遵纪守法

9.企业文化的功能不包括()。

(A)激励功能(B)导向功能(C)整合功能(D)娱乐功能

10.职业道德对企业起到()的作用。

(A)决定经济效益(B)促进决策科学化

(C)增强竞争力(D)滋生员工守业意识

11.职业道德是人的事业成功的()。

(A)重要保证(B)最终结果(C)决定条件(D)显著标志

12.职业道德活动中,对客人做到()是符合语言规范的具体要求的。

(A)言语细致,反复介绍

(B)语速要快,不浪费客人时间

(C)用尊称,不用忌语

(D)语气严肃,维护尊严

13.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指员工()。

(A)热爱自己喜欢的岗位(B)热爱有钱的岗位

(C)强化职业责任(D)不应多转行

14.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A)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B)转变择业观念

(C)提高职业技能(D)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

15.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诚实守信的要求。

(A)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实现利益最大化

(B)打进对手内部,增强竞争优势

(C)根据服务对象来决定是否遵守承诺

(D)凡有利于增大企业利益的行为就要做

16.()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A)注重环境效益(B)增加职工福利

(C)注重经济效益(D)开展员工培训

17.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

(A)追求真理,坚持原则(B)奉献社会,助人为乐

(C)公私分开,实事求是(D)有求必应,服务热情

18.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勤劳是人生致富的充分条件

(B)节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C)勤劳不如巧干

(D)节俭不如创造

19.职业纪律是企业的行为规范,职业纪律具有()的特点。

(A)明确的规定性(B)高度的强制性

(C)普适性(D)自愿性

20.在企业的活动中,()不符合平等尊重的要求。

(A)根据员工技术专长进行分工

(B)根据服务对象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

(C)师徒之间要平等和互相尊重

(D)“同工同酬”,取消员工之间的一切差别

21.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创新就是出新花样

(B)创新就是独立自主

(C)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

(D)创新不需要引进国外的新技术

22.企业创新要求员工努力做到()。

(A)不能墨守成规,但也不能标新立异

(B)大胆地破除现有的结论,自创理论体系

(C)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提出新问题

(D)激发人的灵感,遏制冲动和情感

23.个人修养的核心是()。

(A)修养道德(B)人格魅力(C)自尊(D)自律性

24.()是三个不同的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A)思想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C)职业道德、政治品德、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科学品德

25.职业集体体现着社会关系中的()三大要素。

(A)“名、权、利”(B)“责、任、利”

(C)“真、善、美”(D)“责、权、利”

26.()不是制定职业道德的依据。

(A)本职业的业务内容(B)活动条件

(C)交往范围(D)从业人员的工作意向

27.()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A)社会公德(B)为集体服务(C)为共产党服务(D)为人民服务

2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体现()的原则。

(A)个人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唯物主义

29.职业有(),这是其基本特征。

(A)可变性和经济性(B)领域性和广泛性

(C)稳定性和经济性(D)稳定性和差异性

30、()是对职业培训的含义不正确的描述

A.职业培训产生的原因是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培训对象是要求就业在职的劳动者

C.职业培训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完成D.职业培训以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3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体现()原则

A、社会主义 B、诚实守信 C、大公无私 D、集体主义

二、判断正误

1、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活动中做到严肃待客,不卑不亢是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3、在职业活动中,一贯的诚实守信,会损害企业的利益。()

4、育婴员是专门从事0-3岁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

5、员工平等尊重的措施是:加强交流、平等对话。()

6、职业道德制定的要求是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纪守法等行为准则。()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三大领域,社会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和家庭生活领域。()

8、社会公德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三种关系的不同层面的内容。()

第四篇: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1、某机关行政处水电维修工李能因一次打印私人资料被拒绝

——违背哪些职业道德规范。

答:办事公道、爱岗敬业。

2、某单位汽车司机黄涛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辛苦

——违背了哪些职业道德规范。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3、某清洁工张荣在有些看来工作非常平凡。

答: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服务群众。

4、某单位水电维修班曾向全体职业承诺。

答: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

爱岗敬业

1、老辛认为爱岗就是热爱自己工作岗位和本职工工作。

2、小黄认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做到爱岗敬业。

3、老林认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就应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4、清洁工詹某觉行自己的职业不分高低

职务大小都应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服务群众

3、尊重群众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4、服务群众为人民服务,服务与被服务之间是平等的。

5、一个人要做到工作的性质、意义和应负的责任。

6、服务群众提高服务质量就要尽职尽责,全心全意。

奉献社会

5、奉献社会就是要干番——奉献他的爱岗敬业奋斗进取不惜精力和时间,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奉献。

6、新的科学义利——价值观

答:就是义字放在首位,反对义利分离重义轻利的道德,说服它要求把道义的价值的功利的价值统一起来,也就是以义导利义利统一。

7、诚实守信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说实话,做老实人,办实事,信守诺言。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的涵义:服务群众是对各级领导及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的一种要求,服务群众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服务群众的低层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怎样做到服务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观念,怎样做到尊重群众,文明服务的具体要求,文明服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

第五篇:职业道德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道德概述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任何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都不是普遍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但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职业分工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而异。一般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行业,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道德。

二、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关系

职业道德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与企业的兴旺发达甚至生死存亡也密切相关。职工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协调职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职业道德与企业凝聚力

1.职业道德是协调职工同事关系的法宝

2.职业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3.职业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职业道德与企业竞争力

1.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职业道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4.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摆脱困难,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5.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企业著名品牌

第二节烟草行业职业道德

现阶段烟草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是: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维护专卖;诚实守信,克己奉公。

一、烟草行业文化建设

(一)行业共同价值观

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二)行业愿景

行业愿景是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

(三)行业使命

行业使命是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成就员工。

(四)行业精神

行业精神是宽容开放、改革创新、敬业奉献、自律自强。

(五)行业行为信条

行业行为信条是潜心做事、低调做人。

(六)行业行为准则

行业行为准则是讲责任、讲诚信、讲效率、讲奉献。

二、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

“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指:在国家烟草专卖体制下,烟草行业从上到下、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从工业到商业、从烟草企业自身到烟草零售商,都要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作为评判是非曲直、好坏优劣、利弊得失的尺度,都要以此端正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动。

(一)“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烟草专卖制度的立法宗旨的核心体现

2.“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4.“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烟草专卖法律体系

(一)烟草专卖法的含义

烟草专卖法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烟草专卖法指调整烟草专卖法律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烟草专卖准运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狭义的烟草专卖法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烟草专卖法》。

(二)烟草专卖法律体系

随着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出台,构成了以一法一条例三个令和司法解释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烟草专卖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已经成为烟草专卖管理人员日常执法的基本依据。

1.烟草专卖法

烟草专卖法是指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共有八章四十六条,分别是总则、烟叶的种植、收购和调拨、烟草制品的生产、烟草制品的销售和运输、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和销售、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2.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烟草专卖法条例是指1997年7月3日国务院颁布施行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对《烟草专卖法》进行具体化,便于操作。《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共有十章七十条,分别是总则、烟草专卖许可证、烟叶的种植、收购和调拨、烟草制品的生产、烟草制品的销售、烟草专卖品的运输、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和销售、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3发改委51号令、经贸委31号令和工信部12号令

发改委51号令是指2007年2月5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公布,自2007年3月7日起施行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发改委第51号令)。51号令共有七章六十六条,分别是总则、申请与受理、审批与发放、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使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以及附则。

经贸委31号令是指2002年6月4日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烟草专卖准运证管理办法》(经贸委第31号令)。31号令共六章三十六条,分别是总则、烟草专卖品的签发、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监督管理、罚则以及附则。

工信部12号令是指2010年1月21日经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自2010年

5月1日起施行《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信部第12号令)。12号令共九章七十六条,分别是总则、管辖、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行政处罚的执行、执法监督、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其中,一般程序下设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和决定三节。

第二节烟草专卖许可证规定

《烟草专卖法》共有八章四十六条,在总则第三条中规定“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为加强烟草专卖品生产、销售、进出口的专卖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自 1983年起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对从事与烟草有关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和公民颁发许可证。

一、烟草专卖许可证概述

(二)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种类

在《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中所称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分为四类:(1)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2)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3)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4)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

二、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一)证明力

(二)确定力

(三)约束力

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核发原则

按照《烟草专卖法》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实际做法,核发烟草专卖许可证必须遵循四项原则:

(一)法定原则

(二)属地原则

(三)先申请原则

(四)分级核发原则

(1)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

(2)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由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上一级烟草专卖主管部门的委托,审查批准发给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已设立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地方,也可以由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发给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3)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一般由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发放,但是凡跨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或烟叶调拨业务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由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

(4)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四、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各种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为五年,自发证之日起计算。

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企业、个人进行检查。经检查不符合《烟草专卖法》和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可以责令暂停烟草专卖业务、进行整顿,直至取消从事烟草专卖业务的资格。”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书面检查、现场检查或者书面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遵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2.名称或者字号、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地址、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等重要事项,是否与烟草专卖许可证登记事项相符合;

3.烟草专卖许可证变更、注销、延续等手续的执行和办理情况;

4.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自动售货机销售烟草制品。

下载职业道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道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道德

    关于职业道德一、道德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里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包括三层含义:一、道德是......

    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特点包括(ABD) A、 形式上的具体多样性和易于操作的实践性 B、 B内容上的职业特殊性、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 C、 实质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D.社会地位上的主观性和时代......

    职业道德

    职 业 道 德 第1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概念 1、道德的概念 每个人是社会中的人,必然要与社会和他人发生那样的联系。例如,在家庭中、在工作单位里以及个人......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一. 单选 1. 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 2. “以德治国”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 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赡养抚助父母的义......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

    职业道德

    施秉县人民医院 2012年“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满意在贵州” 主题的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1. 道德是一种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

    职业道德

    1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