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的通报(鄂政发〔2007〕26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7〕26号 【发布日期】2007-04-14 【生效日期】2007-04-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的通报
(鄂政发〔2007〕26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科普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构建创新型湖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鼓励全社会支持、参与科普工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等50名科普先进工作者(名单附后)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省广大科普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先进,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乐于奉献,严谨踏实,不畏艰难,扎实工作,为切实提高我省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全省科技进步、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四月十四日
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名单
杨叔子华中科技大学
王涤生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谭子刚宜昌市第一中学
童仕彬黄冈市林业局
刘俊英省灾害防御协会
韩晓光省地震局
陈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张永健湖北航天中学
徐世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
刘秀莲黄冈师范学院
李长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郝建新湖北中医学院
夏泽民安陆市科协
花蕾襄樊市科协
张卫平黄石市科协
李宜恩恩施州科协
方绪寿咸宁市科协
蔡奇泉浠水县科协
邹阳随州市科协
朱家红郧西县科协
葛金烛仙桃市科技馆
易俊洲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农民科协
张明海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杨小红潜江市农业局植保站
罗信昌华中农业大学
王琦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立新省土木建筑学会
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郑中华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熊金洲十堰市畜牧局
李利广水市食用菌协会
汪树生省消防总队
曾昭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马俊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郝晓光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洪湖北科技报社
刘良炎省化学研究院
周祥雄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王宏伟省科技馆
蒋厚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中心
尹仕华中科技大学
陈传理华中师范大学
王涛谷城县科协
李国淼省通信管理局
李正琪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叶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杨军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于七一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赵家勤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分公司
周世中武汉大成美育科技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湖北省劳动模范的决定(鄂政发〔2006〕28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6〕28号 【发布日期】2006-04-28 【生效日期】2006-04-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湖北省劳动模范的决定
(鄂政发〔2006〕28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是我省各界群众的杰出代表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时代先锋。为了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彰显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充分调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王华汛等298名同志“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名单附后),并颁发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全省上下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胸怀大局、报效祖国的高尚品格,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锐意进取,勤奋工作,争创一流,为顺利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构建和谐湖北而努力奋斗!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湖北省人民政府文件鄂政发[2011]1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件
鄂政发[2011]19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通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在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积极参加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努力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科学民主决策,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行政问责,规范行政行为,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自身建设,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等58个单位“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称号(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推广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各级行政机关要以示范单位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为服务和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附:
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
武汉市教育局
武汉市国家安全局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武汉市江岸区地方税务局
武汉市青山区地方税务局
黄石市司法局
大冶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谷城县人民政府
襄阳市环境保护局
襄阳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襄阳市民防办公室
襄阳市气象局
襄阳市卫生监督局
老河口市地方税务局松滋市人民政府
荆州市文化局
荆州市统计局
荆州市国家税务局
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宜昌市公安局
宜昌市民政局
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
宜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宜昌市国家税务局
十堰市公安局
应城市人民政府
孝感市审计局
孝感市烟草专卖局
钟祥市人民政府
荆门市财政局
荆门市审计局
荆门市物价局
鄂州市财政局
鄂州市交通运输局
武穴市人民政府
黄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黄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赤壁市人民政府
咸宁市国土资源局
随州市国家税务局
建始县人民政府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仙桃市彭场镇人民政府仙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仙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仙桃市地方税务局
潜江市高石碑镇人民政府潜江市农业局
潜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潜江市粮食局
天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人民政府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
第四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的通报(鄂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8〕4号 【发布日期】2008-01-21 【生效日期】2008-01-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的通报
(鄂政发〔2008〕4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涌现出了一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武汉市蔡甸区等22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等50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徐湾村等98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予以通报表彰(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开拓进取,再创佳绩。各地、各部门要以受表彰的单位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名单
武汉市蔡甸区武汉市新洲区
大冶市襄樊市樊城区
谷城县松滋市
石首市远安县
宜都市十堰市茅箭区
房县大悟县 安陆市钟祥市
鄂州市鄂城区罗田县
麻城市通山县
赤壁市随州市曾都区
恩施市建始县
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名单
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
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办事处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道办事处
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
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事处
阳新县富池镇
大冶市灵乡镇
保康县城关镇
老河口市赞阳街道办事处
枣阳市吴店镇
宜城市小河镇
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
江陵县白马寺镇
公安县麻豪口镇
洪湖市府场镇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
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
兴山县榛子乡
长阳县龙舟坪镇
当阳市玉泉街道办事处
枝江市安福寺镇
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
郧西县城关镇
竹山县溢水镇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
云梦县伍洛镇
大悟县三里城镇
应城市东马坊街道办事处
安陆市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磷矿资源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006〕72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6〕72号 【发布日期】2006-12-06 【生效日期】2006-12-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磷矿资源管理的意见
(鄂政发〔2006〕72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磷矿是我省的优势矿产资源,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磷矿开发利用中尚存在矿山布局不合理、采富弃贫、矿山环境恶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为了促进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提高磷矿资源的利用效益,现就加强磷矿资源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以矿山布局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逐步实现“一矿一主一权”,促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使磷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矿山布局合理化、企业生产规模化、采选加工一体化、资源利用集约化,建立保护有力、保障有度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培育大型磷矿采选加工一体化企业,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坚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原则,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严格磷矿资源勘查开采准入条件,控制开采总量,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增加磷矿资源储备,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坚持保护环境与安全生产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矿山生态破坏,促进矿山安全生产。到2010年,全省磷矿石开采总量控制在1200万吨(折标)左右,选矿比例达到80%以上,矿山总数减少到80家以内。
二、加强规划和矿业权管理
(三)严格磷矿资源规划管理。制定省、市、县三级磷矿资源专项规划及矿业权设置方案,完善磷矿资源规划体系,合理划定规划矿区;确定磷矿资源勘查开采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指导方案;确定矿山总数、开采总量、最低开采规模及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控制指标;制订矿山监督管理、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治理、土地复垦、闭坑等措施。磷矿资源规划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磷矿资源勘查开采必须通过规划审查,凡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规划准入条件,开采方式、矿山总数、开采规模超过规划调控指标的,一律不予延续、变更或新设立矿业权。
(四)严格矿业权准入管理。新建矿山必须是采、选、加工一体化企业,凡不符合磷矿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勘查开采技术规范的,以及勘查方案、开发利用方案、环评报告、安全评价审查等要件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等证照。对不能满足最低勘查投入、严重超层越界的,没有实行全层开采、贫富兼采,回采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矿山建设规模与资源储量规模不相匹配的,不再办理矿业权延续、变更等登记手续。
(五)完善矿业权有偿出让及转让制度。磷矿资源矿业权必须实行有偿出让,从严控制矿业权协议出让,调整好矿业权收益分配比例。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必须经转让审批机关批准,严厉打击非法出让、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
三、大力推进磷矿资源整合
(六)整合的目标和任务。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布局为主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磷矿资源及生产要素重组,构建配置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利用集约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按照以规划调控、分类处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兼顾、公开透明的原则,科学设置和调整矿业权,基本实现“一矿一主一权”。2007年底前,使矿山开采规模达到10万吨以上,全省磷矿矿山总数压减至110家左右。规模矿区实现矿石全层开采、贫富兼采、分级使用,回采率达到70%以上。
(七)整合的范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下列矿山进行整合:布局不合理、一矿多开的;大矿小开,开采规模小于10万吨/年,且与储量规模不相适应的;采选加工脱节,既没选矿加工能力又未与后续选矿加工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责令限期整改,但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八)整合的方式。在一个矿区内,以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经济效益好的矿山企业特别是具有后续加工能力的矿山企业为主体,通过收购、兼并以及作价入股等形式,整合其他矿山;对经济技术力量相当的矿山企业,按照平等协商、互惠互利、自愿合作的原则,通过产权作价入股、合资合作经营等形式,合并形成新的满足准入条件的矿山企业。鼓励矿山与下游加工企业双向参股,战略协作,发展选矿,形成采选加工联合体或采选加工一体化企业。优先支持省内重点磷化工企业,主导磷矿资源整合,集中开发利用省内主要磷矿区资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等部门,制订辖区内磷矿资源整合方案并逐级上报。经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于2007年底前完成。
四、加强磷矿开采监督管理
(九)整顿和规范磷矿资源开发秩序。开展磷矿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治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非法转让、圈而不探、以采代探、乱采滥挖、盗采盗运、采富弃贫、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破坏和浪费矿产资源的行为;对开采规模偏低、基础储量不足、回采率未达到要求、安全生产和环保措施未到位的矿山,责令限期整改。依法关闭证照不齐、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位于规划禁采区内的矿山,以及整改后仍不符合保留条件的矿山。
(十)实行矿山企业矿产开发监督管理检查制度。对矿山企业执行开发利用方案情况(包括开采方式、开采总量及产品流向、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以及国家相关税费的缴纳情况等)实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必须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十一)强化资源储量管理。建立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机制。矿山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占用的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进行地质测量,提交矿山地质测量报告。对不按规定进行地质测量、不提交矿山储量年报的,不予通过采矿许可证年检;对瞒报或少报消耗储量,或与地质测量机构串通弄虚作假的,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十二)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根据全省磷矿石深加工市场需求,科学确定磷矿石开采总量,合理下达开采计划。加强对磷矿山的开采、运销等环节的管理,严禁超能力、超规模、超计划开采,确保磷矿开采总量得到控制。
(十三)严格磷矿石运销管理。继续实施磷矿石准运制度,对高品位磷矿石实行开采和运销总量控制,运销磷矿石要重点保障省内磷化工业的需求。对磷矿产品出口实行预核准制度,从严限制高品位原矿出口。
五、完善配套政策
(十四)鼓励开采和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研究制定开发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扶持政策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水平;逐步将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计征与矿山消耗资源储量和矿石品级挂钩;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探索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和控管办法。
(十五)加强磷矿资源勘查。积极研究和精心部署磷矿资源成矿远景区的勘查工作,逐步加大磷矿资源勘查投入,提高勘查程度,增加资源储备,提高磷矿资源保障程度。
(十六)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矿山企业和个人应按规定缴纳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财政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汇缴专户,严格管理,专项用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加强磷矿资源管理,促进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抓紧制订和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