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

时间:2019-05-13 04:0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

第一篇: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7〕39号 【发布日期】2007-05-31 【生效日期】2007-05-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鄂政发〔2007〕3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民发〔2006〕190号)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 “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灾害应急救援有效实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优抚安置改革不断深化,民间组织快速健康发展,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婚姻殡葬管理等其他工作有新的进展,特别是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福星工程”和周国知先进事迹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十五”期间,我省民政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政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部分救助和优抚对象生活还相对困难;民政事业服务设施陈旧简陋,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尤其是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湖北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快发展我省民政事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实施,将使民政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在我省更加突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为民政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民政事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地方性法规体系和资金筹措机制,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省通过宣传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勇于奉献、乐于吃苦、甘当孺子牛,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证。

同时,我省民政事业发展还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全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使得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还存在较多困难。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建设和管理,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制度、发展规范民间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其协调利益、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我省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对民政事业发展可能带来一些影响。四是我省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域,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救灾和完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任务繁重,可能制约民政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拓宽社会开放度,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社会福利社会化、民政设施网络化,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湖北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二)基本原则。

――以民为本、服务全局。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发展与困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在民政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

――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兼顾需要和可能,加大改革力度,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模式,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民政事业发展局面。

――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支持农村和贫困地区民政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财力保障更加有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灾害应急救援及时有效。救助指挥系统健全,社会动员及时有效,备灾物资供应方便快捷,灾民生活安排妥善。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不断完善各项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纳入救助范围,适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率达到50%,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率达到60%,人民群众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维护。

――民间组织有序发展。管理不断规范,民间组织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拥军优抚安置制度逐步完善。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张,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1所集养育、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和1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福利彩票5年累计发行130亿元以上。

――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行政区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行政区域界线依法治理。

――婚姻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殡葬改革有新的进展,火葬区火化率稳定在80%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灾害应急救助。贯彻实施《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备灾减灾、灾害应急响应、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应急动员等灾害救助应急体系,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1)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明确地方各级政府救灾工作职责,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灾害管理体制。

(2)建立灾害应急救援系统。通过灾害应急救助和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的灾害应变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做到救灾人员快速到达灾发现场,重大灾情4小时内掌握上报,保证灾民灾后24小时内得到初步安置和救助。一是加强备灾工作。争取国家在湖北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4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代储点),支持市、县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到“十一五”末期,省、市、县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分别能够适应10万、0?8万、0?4万人应急救助的能力。二是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现信息传输快速通畅、指挥决策高效有序、应急行动快捷有效;建立大中城市和重点灾害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强化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与省军区、武警湖北总队、省消防总队等部门资源共享、救援联动的灾害应急救援队伍。

(3)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和灾后生活救助工作。实施“福彩安居工程”,对农村特困户危房进行改造,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实行倒房恢复重建项目管理,逐步提高倒房重建补助标准。组织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提高受灾群众口粮补助标准,保障冬令、春荒期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和规范各项救助制度,到2010年全省普遍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和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为基本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1)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尽快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力争将我省的保障水平保持在全国中等水平。实施分类救助,对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予以重点照顾。2006年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2007年至2008年全省过渡到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再就业、社会保险、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配套和工作衔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确保临时有困难的群众的基本生活。

(2)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提供生活照料服务,适时调整供养标准,使其到达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保障他们衣、食、住、医、葬等方面的需求。坚持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巩固成果,加强农村乡镇福利院长效机制建设。

(3)全省普遍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医疗救助病种,提高救助标准,到2010年大病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水平从目前的2000元达到4000元。在农村,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加大救助资金投入,资助五保户和特困户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研究制定大病救助政策,做好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衔接。

(4)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完善分类救助管理办法,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完善救助管理站设施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使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都能够开展救助管理和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每个县级市、口子县及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县需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

(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加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探索新时期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模式,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搭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平台。

(1)村(居)民委员会建设。以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为核心,坚持村(居)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按期进行换届选举,逐步推进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全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村(居)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完善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建立民主理财、村(居)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按照“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重点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健全和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出台《湖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村(居)民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2)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公共事务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社区直选。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促进社区和谐,积极开展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活动,努力构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四)民间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作用明显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形成法制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民间组织管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1)以增强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能力为目标,引导和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民间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2010年全省登记和备案的民间组织由目前的1?2万个发展到3万个左右。

(2)健全以民间组织章程为核心的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以诚信为重点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优化民间组织功能。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民间组织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民间组织的党建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3)完善业务主管部门与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制定民间组织分类管理办法,依法管理涉外民间组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自身能力建设,强化执法手段,严格执法监察,防范和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组织与活动,为民间组织注册登记、评估评价、数据统计、信息网络、教育培训等提供服务。

(五)拥军优抚安置。

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优待抚恤安置政策,加大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力度,提高军休安置和管理水平,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1)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建立健全抚恤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探索将优抚对象纳入医疗保障体系途径,建立完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伤残抚恤管理。

(2)逐步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安排工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步完善退役士兵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等优惠政策,促进退役士兵通过自主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实现就业。

(3)适应铁路提速、新线建设变化,按一、二级军供站建设标准,新建、续建和改造武汉江岸西、汉口北、恩施军供站和枝江、十堰、蒲圻军供分站,一次供应能力分别达到1000―1500人次。

(4)完善军休干部、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管理体制和交接安置办法,完成军休干部及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任务。积极推进军休干部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落实政治和生活待遇。

(5)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等群众性双拥活动,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维护军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6)完善优抚医院、光荣院、军供站、军休所的基础设施,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对自愿集中供养的孤老优抚对象全部安排到光荣院等机构集中供养。

(7)贯彻落实《烈士褒扬条例》,进一步规范烈士审批程序,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积极开展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接待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人数600万人次。

(六)社会福利。继续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为主补缺型的福利事业,兼顾发展面向社会公众普惠制的福利事业,形成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孤儿养育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福利体系,为他们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

(1)老年福利服务。改善孤寡老人集中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标准,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重点加强城市城区和县城综合性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机构建设,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床位数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达到7?2万张,孤寡老人愿意集中供养的全部集中供养,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张。新建1所省级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老年福利机构。不断扩大社会互助范围,制定和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政策,逐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福利服务设施。

(2)孤儿养育。实行集中养育、家庭领养、模拟家庭照顾、助养、代养、寄养和跨国收养相结合的多种养育方式。加强孤儿、弃婴养育机构建设,全省各市(州)建成1所集养、治、教、康、训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弃婴,简化办理收养证明手续。通过献爱心、结对子等方式,号召全社会来关心孤残儿童。在完成“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的基础上,建立残疾孤儿手术康复的长效保障机制,使80%以上通过手术能够康复的在院孤残儿童实施手术。完成“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对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生活救助。

(3)残疾人福利服务。健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安置机制,发展社会福利企业,完善安置残疾人就业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加快康复辅具技术和假肢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康复水平。改善精神病人福利院设施和条件,满足患者的治疗康复要求。

(4)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创新销售方式,加强发行监管,建立和健全福利彩票现代营销网络。完善制度,加快技术设备升级改造,确保安全运行,增强透明度,树立福利彩票良好形象,扩大彩民队伍。到2010年,年销量达到26亿元以上,为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七)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培育团结互助、和舟共济的现代慈善意识,营造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形成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氛围。建立健全县以上慈善组织网络,坚持以善款募集为中心,以慈善项目和志愿者(义工)队伍为支撑,依靠党政领导、社会名流、舆论宣传,省级5年筹措近1亿元的慈善款物。建立专项慈善基金。依托慈善超市、慈善门诊、慈善药店,大力拓展慈善项目。完善和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及时向社会发布慈善活动信息,大力开展慈善宣传活动,促进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八)区划和地名及界线管理。完善行政区划体系,全面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1)行政区划。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健推进区划体制创新,逐步建立设置科学、布局合理、简洁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制。加强行政区划战略研究及规划,做好行政区划改革调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市镇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推进省直管县体制、城市内部行政区划体制、县城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地名管理。全力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内容丰富、标准规范、方便及时、适应社会各界交流交往需要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地名管理及服务的制度建设,规范地名管理,严格命名更名,完成2万个村名的用字读音审定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地名普查或补查工作,收集地名60万条;加强城市地名规划和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完成36个市、39个县城和100个以上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和地名标志设置任务。建立省、市、县三级地名数据库和全省地名信息服务网络,开展地名网站、地名问路电话短信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务。

(3)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严格依法治界,及时调处边界纠纷,逐步建立健全法规配套、管理规范、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界线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界线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巩固勘界成果。继续实施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制度,推进界线信息化建设。健全界线纠纷应急处理机制,及时组织调处由于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而引发的争议,协助处理界线附近地区的资源纠纷,维护界线附近地区稳定和谐。

(九)婚姻殡葬管理。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婚姻登记流程规范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目标。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殡葬管理,完善殡仪服务,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

(1)规范婚姻登记场所建设,设立结婚登记室、离婚登记室和档案管理室,每个县(市、区)的婚姻登记场所不少于20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2)继续推进殡葬改革,2010年全省火葬区火化率稳定在80%以上。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倡导树葬、草坪葬骨灰散撒等不占或少占耕地的新式葬法。对公墓实行分类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加快殡葬服务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殡葬服务标准,规范殡葬服务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殡葬服务专业化水平。新建、改建一批殡葬服务设施,新建殡仪馆6个,改造殡仪馆、火葬场20个;逐步治理农村乱埋乱葬,力争全省每个村建1处公益性墓地或骨灰纪念堂,将坟包变树林。加强基层殡葬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四、实施“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措施

实施本规划,完成确定的目标与任务,推动我省民政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

(一)健全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国家对民政事业发展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发挥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民政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作用,充分利用扶持福利企业的减免税政策。争取金融部门在调整信贷结构中对民政设施和项目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会同有关部门改革民政事业价格体系,解决长期存在的价值补偿不足问题,除少数确实需要由国家制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的之外,民政服务的大部分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逐步实行财政支持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价格政策,以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在城市、城镇规划建设中争取将社区服务、老年公寓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纳入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土地批租、水电增容、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扶持和照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依法进入我省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

(二)加大民政事业资金投入。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加大民政事业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健全各级财政资金拨付机制,加强民政资金使用管理,强化检查监督机制,提高民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三)加快改革步伐。推进民政工作社会化步伐,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集体经济、民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加快实施“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制定鼓励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把社会福利机构更多地交给社会力量经营;试行向社会经济实体购买服务,尝试福利事业市场化。进一步拓展社会捐助的渠道,提高社会捐赠的水平。切实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社会动员作用,大力培育社会救助类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创新和完善社会捐赠的激励机制,调整和统一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加大我省民政执法和民政政策落实力度,规范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我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救助对象公开,资金直接发放到人,保证困难群众救助政策落实到位,使民政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五)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民政组织机构尤其是基层组织机构建设,逐步改进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手段和办公条件,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基层民政干部排忧解难。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涵盖各项民政业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各级民政机关公务员的培训,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通过人才引进、建立人才梯次和完善人才门类,改善民政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民政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民政基层力量。整合民政科技资源,加强康复辅具、殡葬等民政特殊行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大对省假肢技术中心对假肢标准件等康复辅助器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提高假肢产品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强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建设,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学院实施职业教育品牌战略,将其建成为全国民政系统一流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民政专业人才,并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进民政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民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讨论稿)

“十一五”时期,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加快发展我区民政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恪守“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全面推进民政事业改革与创新,依法实施相关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民政事业快速发展。

(一)城乡低保制度管理规范

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制定和实施《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十五”期间,共下拨救灾专项资金249.5万元,粮食35.96万斤,食油4212.5升,棉被2400套,帮助灾民修缮住房242间,保证历年受到台风、干旱等灾害的困难群众渡过生活难关,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灾害期我区社会、政治稳定。

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十五”期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11.89万元,纳入低保人数由“十五”期初的414户1059人增加到期末的1103户3029人,城乡低保标准从“九五”末的185元提高到200元,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社会困难救助逐步展开。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发放医疗救助金28.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2名。建立街道“爱心慈善超市”6个,社区困难居民援助站63个,募集(含物资折款)135.87万元,发放援助物资折款100多万元,资助4810户。组建区慈善会,接受社会捐赠2220万元,设立慈善门诊7个,累计发放各项救助资金68.08万元,资助299名贫困学生就学,帮助72户贫困家庭维修住房,解决83户病灾户临时困难。

(二)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全区拥有老年福利养老院1个,床位数180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完善福利院老人生活、娱乐场所的建设和改造。面向老年群体的“星光计划”取得显著成绩,投入福利金283万元,资助建立“星光计划”示范项目64个。4家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劳动力160人。与丰泽、洛江联合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16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30万元。“十五”期间,争取国债资金800万元,其中地方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转贷资金)480万元用于建设区老年人休养中心,项目选址于江南街道办事处乌石山东侧,乌石、亭店社区交接处,首期征地70亩。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十五”期间,精心指导和圆满完成三次村(居)委会集中换届选举。其中2002年按照《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实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在老城区调整撤并65个居民委员会,组建38个社区居委会和配套组织,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规模趋向合理,组织机构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增强。2003年实行镇、村改制,撤销**、**2个镇建制,设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完成了江南、浮桥街道村(居)的整合任务,41个村(居)整合为39个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进一步深入,居民民主管理意识加强。

(四)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有效落实

建立健全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办法。义务兵家属、“三属”、在乡复员军人、伤残军人优待面达到100%,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问题。实行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义务兵“安置难”得到明显缓解。“十五”期间累计投入2123.5万元帮助部队抓好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发放优抚款250.4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治理发愣功万元;自谋职业的退伍军人达到225人,自谋职业率达到91.5%,无历史遗留未安置对象。

(五)社会事务行政管理取得新业绩

民间组织蓬勃发展,支持民间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十五”期末累计拥有社会团体68个和7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殡葬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火化率年年保持100%;婚姻登记实行集中办理,累计办理国内公民结婚登记11365对、离婚登记873对;收养登记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累计办理国内公民收养104件;完成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勘定县级行政区域勘界42.16公里,乡镇界线12.75公里,埋设界桩15个,命名和更名街、路、巷、桥100多条。

我区民政事业在“十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政事业费投入相对不足,民政基础设施滞后。二是部分民政业务如何适应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进一

事业的投入,大力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进程。为确保民政事业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建立民政事业费自然增长机制,民政事业费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同步提高。作为民政部门,要根据省、市的要求,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民政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争取地方财政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保证各项民政配套资金的落实;要积极争取各项民政优惠政策,扩大发行福利彩票,筹集更多的社会福利基金,弥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加强社会捐赠、慈善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争取社会对民政事业的支持,充分发挥民间的作用。

(二)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行政行为,使各项工作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严禁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强化民政法规宣传教育,实现工作方式从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为主的转变;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行民政政务公开,通过各种社会新闻媒体和民政网站,广泛宣传民政法律法规,使民政工作法规政策家喻户晓,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支持民政部门依法行政。

(三)以实现三个转变为重点,建立高效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民政工作管理水平;要转变工作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检查督促各项民政政策法规的执行落实上,履行好政府部门的职责;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树立民政部门关心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四)以社会化、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民政企事业单位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自身活力,走自我发展的路子。区福利院在搞好内部服务的同时,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提高两个效益。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的民政工作管理体制。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民政干部队伍是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组织保证。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队伍。要加强民政系统在职干部培训,提高民政工作者业务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积极鼓励在职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深造。至“十一五”末,民政系统大专学历以上人员比重达65%以上。要紧紧依靠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快基层的民政服务网络建设。

第三篇: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回眸

民生答卷惠民暖心 民政给力创新发展

——十堰市“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十堰市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以提高“三个群体”生活水平、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民政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为着力点,深化细化实化各项工作,在民政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自身建设显著加强,为“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的创新、跨越、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十一五期间的民政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服务了大局、惠及了民生、发展了自身;最突出的标志是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大幅增加,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空前;最明显的变化是民政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凸显、基础稳步扎实、事业突飞猛进、干部精神振奋。

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由保障基本民生到着力改善民生的转变。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城乡低保制度、五保供养制度、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构建了基本的制度性救助保障体系,使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由临时救助过渡为制度性保障,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农村低保实现从无到有制度化。5年来,全市农村低保人口由11.9万人增加到24.3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10%;月人均补助标准由10元增加到51余元,年支出保障金由1400余

万元增加到1.4亿余元。

二是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化。全市城市低保人口由3万余人增加到并保持在9万人左右,月人均补助标准由70元增加到137元,年支出保障金由2500余万元增加到近1.5亿元。

三是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实现及时补缺人性化。5年来,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600万元,救助贫困大病患者8万余人次。资助低保对象140万人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参保资金1300万元。发放临时特困救助金3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1万人次。慈善资助特困特优学生600余人完成了高中学历教育。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3800余户。

四是五保供养实现集散结合标准化。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1.5万人,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散居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开展了福利院提档升级活动,新建和改扩建乡镇中心福利院174所,管理和服务水平逐年提升。

五是救灾减灾实现协同联动科学化。完善了十堰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及预案,成立了十堰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逐步实现了由单纯救灾向减灾、备灾、抗灾、防灾和灾害救援并重的转变。积极投入2005年“8.14”特大暴雨灾害、2007年“7.28”暴雨灾害、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和2010年持续多次的暴雨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和常年自然灾害的救灾工作。5年来,共计下拨救灾款2.86亿元,恢复重建因灾倒塌民房10.2万间,切实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和民心安定。

六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现及时互动常态化。5年来,累计救助接待送返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9万人次,其中救助流浪未成年人8900人次,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5倍和1.4倍。

七慈善福彩实现快速发展社会化。成立了市慈善办公室,7个县市区建立了慈善会。5年来,全市共计接收社会捐款达到7000万元,实施慈善救助项目10余项,救助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福利彩票销售稳固攀升,5年来,全市共计销售福利彩票8.4亿元,筹集公益金7980万元,资助福利设施项目156个、惠及困难群众近10万人。

二、健康活跃的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实现了由建立群众自治组织制度到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的跨越。

一是初步解决了社区有地方办事问题。围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调整划分社区,将城区原有的132个居委会调整为63个社区居委会,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干部386人,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达到441人,初步解决了社区有人办事的问题。将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建设连续两年作为市政府“十件实事”整体推进,新建和改扩建社区服务大厅63个,实现了十堰城区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全覆盖。

二是初步解决了社区有钱办事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将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列入了市、区两级财政预算。

三是初步解决了村(居)规范办事的问题。以农村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逐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村民监督为重点的村民自治制度,创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1个,村民自治示范乡镇52个、示范村161个,培训新一届村委会干部7000余人次,1821个村全面建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公开率达到98%以上。

三、和谐稳定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实现了由提供优抚安置政策服务到军地合作共建的深化。

一是优抚政策全面落实。着力完善涉军维稳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先后4次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类抚恤优待金3.22亿元。社会帮扶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3150万元,集中解决了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和住房困难12.22万人次。

二是双拥工作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4个县区达到了省级双拥模范城标准。全面落实残疾军人、现役军人医疗、购物、乘车和游览武当山风景区、参观博物馆、公园等优待政策,年减免各类费用460万元。

三是退役士兵安置积极稳妥。稳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5年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9400余人。军休人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得到有效保证。

四、规范惠民的公共服务日益强化,实现了由服务特定对象到服务社会公众的扩展。

一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不断规范,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积极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和社会公益性组织,全市共注册登记社会组织1669家,其中社会团体67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93家。

二是区划地名界线管理不断规范,完成了3个乡改镇和1个乡政府驻地迁址工作,开展省市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和“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妥善解决了边界纠纷和勘界遗留问题,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启动实施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成了城区169条道路命名、更名和594块道路标牌、15万余块法定门楼户牌设标工作,乡镇地名设标率达95%以上,地名数据库建设完成。

三是殡葬和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不断规范,5年来累计办理婚姻登记13.1万件,收养登记395件,登记合格率达到了100%。殡葬管理规范有序,全市3个火化区内死亡人员火化率达到了95%。

五、民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实现了由强化部门自身建设到优化民政事业发展环境的提升。

一是争取上级支持打开了新局面。十堰民政工作赢得了国家民政部、省厅的更大关注和关心支持,“十一五”期间,全市有18个重大民政福利服务项目被纳入国家、省厅扶持项目,省民政厅与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型民政事业协议”。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解决了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二是基本建设实现了新突破。打破了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全市有149个大小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审批立项,纳入了国家和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建设用地575亩,计划投资6.7亿元,建设面积23.1万平方米,市社会福利服务

中心、丹江口市社会福利中心、竹溪县社会福利中心等10个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大力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蓝天计划”、“霞光计划”,全市建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613个、街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96个、县级综合性老年人活动中心38个。

三是民政系统建设取得了好效果。探索推出了局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干部绩效考核方式方法,责任目标管理更加成熟,民政干部队伍责任心、事业心、战斗力明显提高。持续推进民政法制化、信息化建设,民政行为更加规范高效,执行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突出保障民生实践特色,认真落实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和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的实际成效全面带动了民政工作和队伍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市民政局先后多次被授予省、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行风建设优胜单位”、“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领导班子”等光荣称号,多项业务工作受到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表彰。

(尹 骅)

第四篇: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鄂政发〔2007〕17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7〕17号 【发布日期】2007-02-26 【生效日期】2007-0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鄂政发〔2007〕17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制定《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五”时期,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克服“非典”、禽流感疫情和汉江洪水等不利影响,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增收取得新突破,农业经济再添新活力。“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082?13亿元,其中林牧渔业比重达到47?2%,比2000年上升2?8个百分点。农业内部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达到49%,粮食总产达到2177?38万吨;油料总产达到293?9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达到219?15万吨,居全国首位;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41?43万亩,产量达到37?5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加64?32万亩、7?07万吨。养殖业快速发展,肉类总产量342?63万吨,水产品产量318?21万吨,年均分别增长4?8%、6?3%。全省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粮食、棉花、油料、畜禽、水产、蔬菜、果茶、林特等八大优势产业。2?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97家,其中省级158家、国家级21家,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利润49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15家、过亿元的16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万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500个、中介组织带动型3800个、专业市场带动型900个,有14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农业订单面积达到3600万亩,订单交易额203亿元;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联结农户56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6%。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省共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产业工程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入40多亿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给予补贴等。从2004年起,省政府每年筹集5-10亿元资金,用于20个粮食主产县市的高产农田建设。投资200多亿元用于堤防、病险水库、分蓄洪区、城市防洪等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长江干堤、汉江遥堤综合治理的建设任务,至2005年底,堤防加高加固约1488公里。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省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7%,通沥青(水泥)路达到43%,基本实现乡乡通沥青(水泥)路。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实现全部行政村通电。行政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9%。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6%。解决了全省农村204万人的饮水困难和65?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机总动力达到1850万千瓦,比2000年底增长31%;机耕作业占耕地面积的66%,比2000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成效明显,沼气用户达到120万户,净增70万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6?67万公顷,封山育林453?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36%。

5?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筹集资金5?21亿元,对201?2万名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课本费、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筹集资金25?82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投入1?7亿元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497万人。筹集1?3亿元用于部分农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血吸虫病防治以及支持血吸虫病疫区沼气建设和厕所改造。新建、扩建23个县市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改造乡镇文化站350个,为29个贫困县市配送流动电影放映车。

6?农村改革逐步深化。2003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到2005年底已有53个县市基本完成,全省多数乡镇实行党政一把手“一肩挑”,乡镇党委委员控制在9人以内并交叉任职,乡镇机构精简为“三办一所”。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开并完成整体转制,乡镇公益性服务事业“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初步建立。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基层民主建设继续加强,逐步推进乡镇“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建立和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稳步开展,依法确权确地到农户工作基本完成。

7?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99元,比2000年增加831元,年均增长6?4%,人均现金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79%,比2000年上升10个百分点,农民从二、三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用于食物开支的比重进一步降低,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0?53降为2005年的0?49;用于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居住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三项合计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27?5%,比2000年上升7个百分点。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全省贫困人口由“十五”初700万人减少到430万人,解决了27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比,相对落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增效难。“十五”期间国家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由于过去欠账较多、基建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取消“两工”后新的劳动积累机制尚不完善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省40%的农田不能保收,60%的农田也只能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全省泵站现有装机容量220万千瓦,60%的机电设备和40%的渠系严重老化,粮食主产区的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加上近年来粮食科技研究和推广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粮食单产自1997年以来基本徘徊在700斤左右。粮食增产难,比较效益低,制约着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规模化程度较低,各种节本增效技术、标准化种植规程和农业机械化很难推广普及,加上农民的知识与技能存在差异,农业生产成本要明显降低十分困难。自2003年以来,化肥、种子、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50%左右。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制约了农民增收,削弱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农村居民享有的交通、文化、娱乐、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程度远低于城市,用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不宽,失业、养老等其他社会保险刚刚起步。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人畜混居现象严重。

4?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区域发展难度很大。目前全省35个山区县市人均财政收入和城镇化水平不到平原县市的一半。全省农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110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90万人,其中29个贫困县市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占70%左右。由于山区退耕还林任务调减,替代产业刚刚起步,新的利益补偿机制尚不健全,造成山区农民增收步伐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统筹区域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

二、“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和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反哺农业是带有普遍性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随后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方略;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这些方针政策的提出,为进一步理顺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带动。我省区位条件优,产业基础好,科教资源中部领先。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将为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撑;农业产业化的加快发展,将为农业增效培育新的增长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武汉城市圈的兴起,将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展新的空间。这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土地资源的硬约束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难以维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耕地面积年均减少7‰,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一减一增”使我省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1?24亩降低到2005年的0?78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警戒线。将来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生态建设用地还将进一步增加,耕地数量减少趋势还会延续。加上土地生态恶化,耕地质量下降,产出率难以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我省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将形成长期深远的影响。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难以适应转移就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随着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出现劳动力“空心化”的局面,留守种地的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农技推广体系尚未健全,机械化普及率不高,高素质农民数量不足,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将面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困境。

3?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我省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按照中国加入WTO协议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将由2000年的21?3%削减到15%左右,农产品关税保护措施会明显弱化。同时,随着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非关税保护措施也将弱化。“双重弱化”将使我省大宗农产品贸易面临更大的市场挤压,其他农产品由于受国际贸易壁垒限制,出口前景也不容乐观。

三、“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和推动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村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我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产优先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现代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2?坚持科教兴农。立足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良种良法研究,建立健全科技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机制,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坚持实施农业保护。合理利用WTO规则,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和保护,将农业支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综合运用转移支付、税收、信贷、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更多地通过市场调控来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民意,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5?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决保护耕地,有效利用水资源,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倡发展生态型农业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耕地保有量6500万亩以上,建成高产农田1000万亩。大型泵站形成有效装机容量55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00万亩。小麦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55%。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提高3-5%,对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300万吨、42万吨、330万吨、450万吨、370万吨。小麦和水稻优质率达到60%。

――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12%,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到2010年达到4145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万人,乡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降低到50%以下。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基本解决列入国家总体规划的160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村村通公路、90%村通油路(水泥路),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县为单位覆盖率达100%;村级通电率达到100%;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及重点

(一)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加强以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力度,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承包农户,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以4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重点,开展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通过田、水、林、渠、路的综合治理,改善农田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保墒和排渍能力,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产农田1000万亩。加大土地整理和开发力度,新增可耕地面积80万亩,改良土壤50万亩,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以上。适度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2300万吨。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江河堤防整险加固力度,重点建设荆南四河、汉江中下游堤防、连江支堤,洪湖、华阳河等分蓄洪工程。基本完成病险水库整险加固,水库病险率控制在3%以内。农田水利建设,对38处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建设48个重点中型灌区和14个山区万亩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对65处124座大型泵站和84处中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改善除涝面积2112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00万亩以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立和完善取消“两工”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后管护,通过产权改革、承包、租赁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后管护制度,提高工程使用效率和寿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着手解决部分湖泊、水库的水质下降问题。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建成25万亩节水农业示范田。

――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加大科研投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加快培育能提高粮食单产、改善粮食品质的新品种;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优质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优质原种繁育,建立种子适应性品比和品改试验田,进行良种选育和推广示范,提高良种覆盖率,到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粮食良种。配合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积极组织配套科技进家入户,加强先进栽培技术、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益。抓好植保工程,稳定提高防控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灾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利用中低产田实施粮-草轮作,通过豆科牧草固氮沃土,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二)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种植业。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和品种优质率,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粮食生产逐步向荆州、襄樊、孝感、黄冈等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其他粮食主产县(市、区)集中,稳步发展荆州、襄樊、孝感3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加快建设黄冈大型商品粮基地,争取将荆门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继续抓好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和专用粮食生产,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500万亩。“双低”油菜和优质棉花生产向江汉平原、鄂东低山丘陵和鄂中北丘陵岗地集中,建成优质“双低”油菜基地150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400万亩。武汉等大中城市周边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万亩;长江沿岸9县市和丹江库区建设柑桔板块200万亩;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和幕阜山区建设优质茶叶、食用菌、魔芋、药材、板栗、蚕茧和竹类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各类特色农产品综合优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

――水产业。按照可持续发展思路,调整水产养殖业的区域和内部结构,倡导生态养殖模式,增强水产业竞争力,建设水产强省。优化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提高名特优比重,建设特色养殖区。荆州、武汉、仙桃等平原精养区,稳步发展四大家鱼,积极普及良种和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洪湖、监利、汉川、阳新、鄂州等湖面放养区,重点发展河蟹、青虾、黄鳝、泥鳅等特种养殖;夷陵、长阳、宜都等水库网箱养殖区,因地制宜发展叉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鄂政发〔2006〕82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6〕82号 【发布日期】2006-12-31 【生效日期】2006-12-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鄂政发〔2006〕82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为培植新兴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大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实际,制订《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旅游业发展态势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1、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时期,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32亿人次,年均增长12?9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85亿元,年均增长15?96%。接待入境旅游者353?4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75?0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78?46万人次),年均增长15?33%;旅游外汇收入10?89亿美元,年均增长14?41%。接待国内旅游者3?29亿人次,年均增长11?48%;国内旅游收入1898亿元,年均增长16?08%。2005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73亿元,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7%。我省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十五”期末,全省已评定国家质量等级旅游景区99家,其中4A级24家、3A级34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旅行社67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2家、出境旅游组团社19家;星级饭店527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31家;长江星级游船26艘,其中四、五星级游船17艘,居全国首位;设有旅游院系的大专院校28所,旅游中专22所,职高56所,是全国旅游教育较强的省份。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3、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3?6亿元,促进了三峡黄牛岩和大坝旅游区、神农架天燕和大九湖、武当山太子坡和南岩、东湖落雁景区、大别山、九宫山、陆水湖、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五峰柴埠溪、长阳恩施清江闯滩、梭步垭、坪坝营等重点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十五”期间全省招商引资项目315个,投资总额337?09亿元,外方投资合同金额301?05亿元,到位资金110亿元,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投资格局。省内旅游企业加快改革步伐,80%的企业完成了企业改制,民营化程度大大提高。

4、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成效。以“一江两山”为重点,辐射带动全省旅游整体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鄂渝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中部6省达成了旅游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旅游区域协作。传统观光旅游提档升级,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兴起,专项旅游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欧美远程客源市场加快成长,日韩及东南亚市场日益巩固,港澳台市场恢复增长。外省入鄂游大幅增长,省内循环游更趋兴旺,城郊周末休闲度假已成时尚。双休日、黄金周旅游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5、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一江两山”、武当山、神农架、大别山四次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专门召开全省旅游工作大会,研究“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问题;省人大颁布实施《湖北省旅游条例》,依法治旅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批复实施《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并以鄂政发〔2001〕47号文件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了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政协十分关注旅游发展,加强旅游考察调研,督促提案的落实。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交通部、水利部等6部委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长江三峡旅游步入发展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武汉、宜昌、襄樊、十堰、荆州、鄂州、荆门、钟祥、赤壁等9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对外形象窗口。旅游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改善,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6、旅游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截止2005年,全省旅游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1?3万个,为相关行业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06?5万个,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仅纳入管理的“农家乐”项目达3904家,涌现出神农架、武当山、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五峰柴埠溪、黄陂木兰天池等一大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同时,旅游业发展还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了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当前,我省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在“十一五”时期认真研究解决。一是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缺乏跻身全国前列具有一流开发水准、一流服务设施、一流管理水平的精品景区;二是国际航线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重点旅游区域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三是旅游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产业联动、区域互动、整合营销的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四是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1、机遇和条件。一是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二是“十五”以来,全国和我省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老百姓出门旅游更加方便;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老百姓对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四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三峡工程竣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全国八艺节等重要事件将为我省扩大入境旅游提供良好的机遇;六是旅游需求的个性化、理性化将有力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2、困难和挑战。一是近年来国内已基本形成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大西南、大西北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在国内旅游的大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二是从中部地区看,湖北周边省份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态势较猛,特色初现,给我省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三是一些景区内部交通还存在明显不足,神农架、恩施等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可进入性仍然较差;四是主要旅游景区接待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实施精品带动战略,着力打造“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品牌,加快鄂西生态旅游圈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建设步伐,提高我省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资源特色,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景区和拳头产品,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开发、整体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

3、项目带动。科学论证、精心策划,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重点项目,以开发促精品,以精品塑形象,实现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

4、分级管理。省级对全省旅游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予以实施,充分发挥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和各地旅游的发展。各地依托全省旅游发展重点,确定当地旅游发展思路,抓住当地旅游重点予以实施,促进本区域旅游的发展。

5、以人为本。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产品,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的旅游服务,创造安全、便利、优美、和谐、舒适的旅游体验环境。

(三)战略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实现我省旅游目的地和精品名牌建设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湖北旅游对外整体形象;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旅游发展走上效益型增长之路;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旅游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到2010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50―180万人次,年均增长16?3―23?6%;创汇4?7―5?6亿美元,年均增长14?1―20?6%;接待国内旅游者1?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6%和13?7%。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3?8%,旅游业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城市:武汉市争创中国最佳商贸旅游城市,宜昌市争创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黄石、黄冈、咸宁、孝感、恩施、利川、丹江口、洪湖、应城等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五”期末,全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达到15座以上。

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6家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40家以上。

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继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基本成型,专项旅游产品形成系列,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旅游企业:形成3―5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3―5家国际、国内旅行社分别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三、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专项

“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区域、武汉城市圈旅游区域和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域,以及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两个重点专项产品。大力实施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重点的“一江两山”旅游区域综合开发,整合资源优势,彰显品牌特色,改善和提升我省对外旅游形象,增强在海内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支撑和带动全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以武汉为龙头的武汉城市旅游圈,壮大我省旅游产业规模,提高全省旅游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发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域,培育我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拓宽我省旅游发展的层次和领域。发挥红色旅游、三国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重点专项旅游产品。

(一)“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区域

该区域主要包括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及恩施州巴东县。加强长江及其支流航道与码头建设,加快209国道改造升级和旅游景区内部公路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把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尽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1、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

该区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绵延浩瀚的高峡平湖和世界一流的水电工程,是海外旅游者来华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抓住三峡工程建设和2009年全面竣工的契机,以宜昌为依托,以三峡大坝为核心,以长江为主轴,突出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主题特色,重点开发和完善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西陵峡口、秭归凤凰山、九畹溪和屈原故里、昭君故里、车溪、晓峰、大老岭等旅游景区,深度挖掘纤夫文化、延伸开发和整体提升神农溪旅游品牌,加快开发宜都天龙湾、当阳玉泉寺―关陵、远安灵龙峡―鸣凤山等景区,建设精品名牌集群。形成以神奇秀美的高峡平湖、雄伟壮观的现代工程、源远流长的峡江文化、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开拓奉献的移民文化和世界第一水电城为主要特色的国际旅游区。到2010年,宜昌市接待旅游者12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其中创汇8000万美元)。

重点建设项目:三峡坝区游客服务中心与生态旅游度假区、黄牛岩生态旅游区、坝上高峡平湖旅游度假区、秭归凤凰山屈原祠及九畹溪流域旅游综合开发、巴东神农溪延伸开发、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一期工程、兴山昭君故里、宜都天龙湾休闲度假旅游区。

2、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

该区保存有世界中纬度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群落,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以“野人”之谜闻名海内外,具有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南接长江三峡、北连武当山的区位优势和品牌集聚效应,结合209国道生态旅游带建设和神农架至兴山高等级生态旅游公路建设,以原始生态为主题,以神农文化为背景,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突破区内外旅游交通瓶颈,改造提升木鱼、红坪等城镇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开辟原始森林穿越、野人寻踪、高山滑雪、湿地观光、极限挑战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档次与水平。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形成以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雄奇幽邃的自然景观、神秘莫测的“野人”之谜、珍稀奇异的生物资源和垂直分布的植物群落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并跻身全国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前列。到2010年,神农架接待旅游者15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亿元(其中创汇500万美元)。

重点建设项目:木鱼镇综合改造与游客中心、原生态大型文艺表演场馆、神农架滑雪场二期工程、珍稀植物园与“野人馆”、金丝猴唤引与繁育中心、大九湖高山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区建设。

3、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该区以规模宏大的皇家道教古建筑群、中国两大武术流派之一的武当武术闻名海内外。充分发挥武当山毗邻西安市和三峡、神农架的地域优势,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国家东西大通道加快建设的机遇,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方针,加大武当山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和旅游景区内部环境整治力度,增强武当山的文化吸引力和品牌竞争力。大力弘扬和发展武当武术,推广参与性的习武健身、养生等特色项目,加快恢复一批重点古建筑。加强中心城镇旅游功能建设,提档升级一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形成以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举世罕见的皇家宫观、蜚声中外的武当武术、精美绝仑的文物瑰宝、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十堰市以武当山为核心,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联动开发,重点建设好净乐宫、伏龙山、房县温泉、神农峡、郧县恐龙蛋地质公园、郧西五龙河等重点景区。到2010年,十堰市接待旅游者102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2亿元(其中创汇4000万美元)。

重点建设项目:武当功夫馆、武当山游客中心、武当文化中心(博物馆和演艺中心)、玉虚宫部分复建、五龙宫修复、五龙河景区开发。

(二)武汉城市旅游圈区域

该区域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城市。圈内旅游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对外交通便捷,具有十分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抓住武汉市和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大力推进圈内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

1、武汉都市旅游区

突出都市风情和滨江滨湖特色,加快大型主题公园、现代城市景观和旅游集散功能建设,提升武汉旅游的形象竞争力,促进武汉由过境城市向目的地城市转变。以黄鹤楼为重点,实施两江、两山、四岸、四桥综合开发,形成“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为核心,整合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周边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东湖旅游区”;继续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进一步开发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系列景区,形成木兰生态旅游区。加强东西湖、蔡甸、江夏、新洲、黄陂等郊区森林、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环城游憩带。到2010年,武汉市接待旅游者37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0亿元(其中创汇3亿美元)。

重点建设项目:黄鹤楼公园改扩建、龟山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长江夜游码头建设、古琴台改扩建、省博物馆综合馆布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客中心及科普旅游区、东湖环湖及环东湖道路改造、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武汉水乡旅游城、黄陂木兰系列景区、江夏天子山、蔡甸“大好河山”旅游区、九峰城市森林公园。

2、武汉城市圈内旅游区

重点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温泉、山岳、湖泊型休闲度假旅游区和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专项产品,在满足“1+8”城市圈居民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黄石突出工业旅游特色,积极塑造“青铜故里・山水黄石”城市旅游形象,着力打造以大冶铁矿旅游区为主体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区、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主体的大冶青铜文化旅游区、以磁湖为主体的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以仙岛湖、网湖湿地和龙港红色遗迹为主体的阳新生态旅游区,以及以冶炼、服装、酿酒等工业企业为依托的黄石工业之旅。到2010年,黄石市接待旅游者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3亿元。

鄂州突出休闲旅游和三国文化特色,以“两湖(梁子湖、红莲湖)两山(西山、莲花山)”为重点,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历史文化旅游区、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和城市休闲旅游景观带。到2010年,鄂州市接待旅游者2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7亿元。

孝感突出休闲旅游和孝文化特色,重点培育和开发“两山”(孝感双峰山、安陆白兆山),“三湖”(孝昌观音湖、大悟龙潭、汉川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文章标题: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根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坚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民政事业与社会、经济的......

    十一五民政事业报告

    阿里地区“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 发展情况的报告 阿里地区民政局 (2011年8月8日) 2006年以来,我地区民政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履行“以民为......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2006年9月26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发〔2006〕10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南宁......

    中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凤翔县中医医院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明确“十一五”期间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确保我院持续、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

    万年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万年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主发布单位:动2008-04-27生成时间:公开方式:公00:00:00 开索 引 号:E28130-0301-2008-0003公开时限:“十一五”期间,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中山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山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2009-08-19 10:15:17来源: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大 中 小】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构建和谐中山,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xx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目前,馆舍面积已达2.5万平方米,藏书总量达428万册,其中古籍45万册、中外文书刊 万册、缩微品 万件、视听资料万余件、......

    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xx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目前,馆舍面积已达2.5万平方米,藏书总量达428万册,其中古籍45万册、中外文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