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晋政发〔2006〕48号)(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5:4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晋政发〔2006〕48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晋政发〔2006〕48号)》。

第一篇: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晋政发〔2006〕48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6〕48号 【发布日期】2006-12-23 【生效日期】2006-12-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晋政发〔2006〕4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使残疾人事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制订《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执行5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各项任务,残疾人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残疾人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康复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指导机构达到74个。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康复工作管理与技术人员45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1400种、97682件,为7464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5497名低视力患者配戴了助视器,为2906名肢体残疾者和2243名智残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2405名聋儿接受了听力语言训练、150名肢体残疾患者得到手术治疗、5.8万名精神病患者得到监护,各项康复治疗、训练与服务总计达14万人。

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由“九五”末期的80%上升到85%。普通大中专残疾考生招生录取率达到100%。对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实行了救助。就业以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县以上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全部建立。对85578名残疾人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35086名残疾人得到就业,就业率达到85.1 %。盲人按摩工作在规范管理、完善网络、职称评定、专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强。

扶贫安排扶贫资金2.6亿元,对50多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扶持,近30万脱贫。投入专项资金1440万元,对1600多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了改造。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救助。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省政府投入基本建设专项资金930万元,中央财政补贴670万元,共计1600万元,对11个市、92个县(市、区)残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补贴。目前,10个市、2/ 3县(市、区)残联的基础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残疾人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基金工作建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和残疾人教育奖学金基金。全省各级残联筹集残疾人福利基金5500万元,救助贫困残疾人20970户。筹集残疾人教育奖学金400多万元,资助贫困残疾学生4550名。为6000名肢体残疾人捐赠了轮椅,使广大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温暖。

文化体育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和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取得了良好成绩。参加了多项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赛事,比赛成绩和运动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成功举办了全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推动和促进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深入开展。

法制建设残疾人法规建设明显加强。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保障金的收取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省、市、县(市、区)以及乡(镇、街道)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320余个,为残疾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服务。各级政府都制定了对残疾人优惠的政策措施,使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社会环境积极利用各类公共传播媒介,全面深入报道残疾人事业成就和发展状况。参加“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评选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开辟了残疾人专栏节目,开设了“山西省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为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省城太原已在大型公共场所推行无障碍设施,在主要街道安装盲人公交站牌384块,在太原教育电视台开辟聋人手语专题节目,其它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也得到推进。

组织建设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立了残疾人协会。企事业单位的残疾人组织逐步健全。选拔残疾人干部进入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和基层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进展顺利。专门协会组织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为推动各类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

坚持“打好基础、持续推进”的工作方针。以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和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为重点,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逐年加大残疾人事业经费,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率先使残疾人生活实现小康。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把残疾人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加强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将相关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运行、整体推进。

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作用。加强各级残联组织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参与残疾人工作,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工作者队伍,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完善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规政策,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

(二)主要目标

1.残疾人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2.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通过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使50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治疗、训练与服务。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康复,搞好残疾预防。

3.使可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1.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4.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学生接受高级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权利。

5.扩大残疾人就业规模。使有劳动能力、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接受岗前专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

6.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7.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不断推行城市无障碍建设和信息交流无障碍。

8.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活动得到普及。

9.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10.建设省残疾人综合康复就业中心,完成市、县(市、区)残联基础设施建设。

11.加强与兄弟省(自治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推动工作。

三、“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和任务

(一)康复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服务人才的培养。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70%以上得到康复服务。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5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白内障复明手术7万例、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0.5万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0.5万名、肢体残疾矫治手术0.2万例、装配假肢和矫形器0.2万例、聋儿听力语言训练0.2万名、智力残疾儿童系统训练0.2万名、肢体残疾人系统训练0.3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得到综合治疗32.4万名。组织供应各类辅助器具8.5万件。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

1.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和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建立社区康复员队伍,完善适宜的社区康复设施,将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工作之中。

2.组织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采取设立定点医疗机构与组派医疗队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进一步扩大白内障无障碍区。完善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推广低视力康复技术,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治。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

3.加强和完善聋儿康复网络。组建山西省聋儿康复教育中心,加强各级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巩固基层聋儿语训班点,办好聋儿家长学校,指导社区、家庭开展康复训练,推广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开展听力语言康复师资职称评定工作,实施贫困聋儿康复救助,拓宽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范围。

4.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作的精神病防治工作组织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对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康复,实施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推动精神病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大力开展精神病防治社区康复工作,采用工(农)疗、娱疗、日常照料等康复手段,切实提高康复效果。

5.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完善省、市级康复中心的功能与条件,组织肢体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广泛开展康复训练。做好肢体残疾患者手术矫治、辅具适配、功能训练的有机衔接,救助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接受手术矫治与康复训练。

6.积极创造条件,建设集教育、康复、娱乐、劳动为一体的智力残疾人养护机构,为智力残疾人提供系统的、终身康复服务。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以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社区服务机构、工疗养护机构为依托,开展智力残疾康复综合服务。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和认知能力与语言交流等训练,对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对成年智力残疾人进行简单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开展早期干预,切实做好特殊人群的补碘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智力残疾发生。

7.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供应与服务。组织供应各类残疾人急需的质优价廉的辅助器具,推广使用康复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巩固和完善各级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建立省级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加强信息服务,推广评估和适配技术,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质量监督。对贫困残疾人装配普及型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实施救助。

8.保障贫困残疾人得到救助,实现康复。各地要按照国家卫生部等六部门制定的《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05―2015)》的要求,认真落实康复经费。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保险,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得到医疗救助。广泛开展以“助视、助听、助训和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救助活动,促进康复专项救助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9.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康复知识,广泛开展“爱眼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防治麻风病日”等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和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康复意识。针对遗传、疾病、中毒、意外伤害、有害环境等主要致残因素,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干预措施。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加重。

(二)教育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适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使可以就业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或培训。保障符合国家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接受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加快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发展,积极发展高等特殊教育。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切实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2.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和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要建立一所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3.合理规划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市级城市应建立一所特殊教育职业高中,鼓励和支持兴办残疾人高等教育,有计划地扶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和创办特殊教育学院。

4.加大对贫困残疾学生的扶持和资助力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助学金制度,将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列入“两免一补”优惠政策范围。对接受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减免有关费用,优先提供助学金和教育贷款,帮助残疾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其它社会助学活动,应将残疾学生纳入救助或资助范围。

5.进一步落实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政策和考试办法,保证符合录取条件的残疾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

6.加强省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的作用,利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普遍开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城镇与就业相结合,农村与生产和扶贫相结合,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和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7.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和盲文、手语及盲人语音电脑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提高特殊教育水平。特教人员和经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残联工作人员可享受特教津贴。

8.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指标列入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列入义务教育统计对象。

(三)劳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体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要加强残疾人就业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强化对残疾人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特别是注重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

1.实行积极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进一步规范、促进和推动残疾人就业。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完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试办福利性工疗机构、庇护工场,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2.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各级政府要给同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基本的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其正常开展工作。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要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全面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3.全面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落实。继续贯彻落实《山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137号令)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办发〔2000〕88号)的规定,加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力度。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均按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团体,在招考公务员时要列出一定名额用于录用德才兼备的残疾人,禁止歧视残疾人。达不到比例的要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税务、工商、财政代征、代收工作,严格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确保专款专用。

4.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1000名盲人进行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层次为盲人按摩人员提供从业岗位。依据国家规定,各级残联对盲人按摩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有关部门对盲人按摩人员集体开业、个体从业,要在核发证照、落实场所、筹集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和照顾。在盲人医疗按摩机构就医的患者,其医疗费与其他医疗机构就医同样对待。(四)扶贫与社会保障

做好残疾人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扶持38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初步解决温饱的扶助其稳定提高经济收入。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依法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分类施保”的原则,适当提高符合条件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残疾人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扶贫计划和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安排,统一领导,同步实施。省、市、县三级要分别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有生产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

2.国家、省扶持重点县和插花贫困县,要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整体扶贫开发计划,在整村推进和开发式扶贫过程中,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当地龙头产业项目或区域经济开发的辐射、带动范围,尽快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要选择适合残疾人脱贫的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保证扶持措施落实到残疾人户。其他县也要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制定扶持规划,落实扶持措施。

3.组织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能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补贴经费,用于支持对贫困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培训。

4.加强扶贫贷款项目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残疾人受益。

5.各级财政要按有关规定落实资金,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6.继续推广党员干部联户帮扶贫困残疾人责任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帮、包、带、扶”贫困残疾人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帮助残疾人早日摆脱贫困。

7.切实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认真执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及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要给予供养、救济,并按照“分类施保”的原则,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拓展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措施,加强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使城镇企业和灵活就业的残疾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同时,努力促进城镇残疾职工参加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认真贯彻国家制定实施的医疗保障政策,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保障范围。采取措施帮助城镇贫困残疾职工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镇个体残疾人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在实施农村低保、大病救助、贫困家庭子女就业救助、五保户供养等农村社会救助时,要特别将残疾人纳入其中。

(五)组织建设

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培养、造就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1.完善残疾人组织机构。县、乡残联要进一步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加强力量,提高效能。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残疾人组织,形成完整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选配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做到组织、场所、人员“三落实”,有效地为残疾人服务。

2.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各级都要制定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认真贯彻《全国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全面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推进提供组织保证。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级残联要认真履行协管职能,加强县以上残联中青年干部、残疾人干部的培养、选拔、配备工作。市、县(市、区)要按照中组部《关于转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关于选拔残疾人干部充实地方残疾人联合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报告〉的通知》(组通字〔2002〕38号)的有关规定,选配残疾人干部,形成梯次结构、配置合理、年富力强的残联领导班子。

4.健全、完善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进一步健全残疾人专门协会组织,发挥“代表、服务、维权”作用,密切联系残疾人,团结、激励残疾人奋发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活跃基层残疾人生活。

5.深入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开展文化、科技、法律等多种形式的志愿者助残活动,使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

6.组织好全省“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残疾人之家”、“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定期组织“自强模范”进行巡回报告。

7.进一步做好“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建设工作,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广纳人才,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文化体育

推动全省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组织开展各类残疾人体育活动,扩大残疾人群众体育基础,提高残疾人竞技运动水平。

1.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的残疾人组织和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特殊需求,发展残疾人特殊文化,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活动。举办残疾人文艺汇演、特殊学校文艺汇演和残疾人美术、摄影比赛及展览,活跃和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创办特殊艺术活动基地,建立特殊艺术人才库,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鼓励和扶持残疾人从事文化艺术创作活动和残疾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出版、制作,推动残疾人特殊艺术的发展。

3.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和训练基地,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残疾人体育协会组织,建立省、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形成完整的残疾人体育工作体系和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系统训练体系。体育部门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员队伍,加强对集训队员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体育院校每年要留出相应名额,有计划地招收残疾人运动员,为竞技体育培养优秀人才。体育院校、师范院校要把残疾人体育纳入教育内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的经费投入,保证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和比赛所需的经费。

4.倡导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机构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优惠服务,为残疾人参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公共图书馆和街道、社区与村图书阅览室要为残疾人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有条件的市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开展为残疾人送文化活动,增加特教学校特别是盲人学校盲文图书存量。体育活动场所、体育训练基地,要为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比赛提供优惠、优质服务。

5.发展残奥、特奥运动。举办第八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三届全省特奥运动会。组团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全力备战2008年残奥会,力争取得好成绩。

(七)社会环境

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

1.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推动“人道主义思想进课堂",将人道主义思想教育和自强与助残等内容纳入中小学生德育课程中,培育爱心,养成关爱他人、扶助弱者的良好习惯。

2.宣传、新闻、出版部门,要支持和动员新闻媒体采用不同形式,宣传残疾人事业,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和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营造和谐友爱的舆论环境。

3.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普遍开展“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各项活动,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

4.省级电视台要开辟手语新闻节目并加注字幕,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市级以上电视台要开办手语节目,县级以上广播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在公众传播媒介中积极推进“字幕工程”。

5.加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建设,广泛动员公共媒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成就以及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

(八)维权

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残疾人工作的主题。要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加大政策维权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1.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积极参与制定和修改与残疾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有关条例,制定我省残疾人就业、康复、无障碍等方面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适时制定、修改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扶助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修订和完善优惠残疾人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人面临的突出困难与问题,并将落实工作纳入年度任务目标和考核范围,实施有效的监督。

2.加强对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我省的实施办法纳入全省“五五”普法规划,制订相应计划,倡导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增强残疾人法律工作者的维权能力。

3.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各级执法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项检查。要依法维护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各项合法权益。对因企业转制、国家征用土地、城市拆迁等造成残疾人利益受损、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等突出问题,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维护残疾人权益。要建立重大、典型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筛查制度,加大查处力度。

4.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建立以各级法院的司法救助、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各级残联和社会团体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社会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要在基层法院、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设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示范岗。

5.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的作用,听取残疾人意见,了解残疾人需求,解决残疾人问题。

6.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加大无障碍宣传,普及无障碍知识,提高无障碍意识。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城市现有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同时,要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凡是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区,必须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执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审查时,必须按照现行规范提出无障碍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关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设计文件时,对违反规范设计要求的,必须责成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要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列为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验收,确保无障碍设施落到实处。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开展无障碍设施示范社区和示范城活动。

7.积极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推动信息交流无障碍法律法规建设,采取盲文、手语、字幕、特殊通讯设备等辅助技术或替代技术,为残疾人接受和传播信息,交流、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九)残疾人福利基金

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优势,广辟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不断增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实力。

1.加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加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发掘资源、拓宽渠道,为残疾人事业募集更多的资金,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供物质支持。

2.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管理使用。按照“民间基金民间管理”的原则,募捐基金由各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统一管理,本着“服从资金募集目的和尊重捐款人意愿”的原则,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向社会公布。

3.继续在全省开展“情系残疾兄弟姐妹”爱心助残系列活动。巩固已经开发的项目合作计划,弘扬“爱心助残”义举和精神,扩大“四助一救”活动成果。

4.继续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力度。省、市两级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福彩公益金”用于救助残疾人。吸纳社会力量,在全省分别奖励和资助大中专院校和特教学校、随班就读的优秀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学生,促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救助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贫困户3万户,采取多种形式,为6000名重度肢体残疾人捐助轮椅,解决出行困难,促进参与社会。

(十)信息化建设

加强省、市、县(市、区)残联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省、市两级残联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构建覆盖省市两级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整合残疾人事业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建立和完善网络和网站建设,市级要按照中国残联和当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并与省残联的局域网连接,实现业务数据、政务信息的网上传输。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建设,各市都要建立起自己的公众信息网。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网络。各级财政要支持残疾人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一)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抓紧抓好。省残疾人综合康复就业中心要尽快交付使用,地方各级政府应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要在“十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在立项、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鄂政发〔2007〕39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政发〔2007〕39号 【发布日期】2007-05-31 【生效日期】2007-05-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鄂政发〔2007〕3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民发〔2006〕190号)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 “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灾害应急救援有效实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优抚安置改革不断深化,民间组织快速健康发展,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婚姻殡葬管理等其他工作有新的进展,特别是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福星工程”和周国知先进事迹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十五”期间,我省民政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政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部分救助和优抚对象生活还相对困难;民政事业服务设施陈旧简陋,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尤其是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湖北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快发展我省民政事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实施,将使民政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在我省更加突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为民政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民政事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地方性法规体系和资金筹措机制,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省通过宣传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勇于奉献、乐于吃苦、甘当孺子牛,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证。

同时,我省民政事业发展还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全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使得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还存在较多困难。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建设和管理,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制度、发展规范民间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其协调利益、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我省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对民政事业发展可能带来一些影响。四是我省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域,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救灾和完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任务繁重,可能制约民政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拓宽社会开放度,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社会福利社会化、民政设施网络化,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湖北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二)基本原则。

――以民为本、服务全局。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民政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发展与困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在民政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

――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兼顾需要和可能,加大改革力度,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模式,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民政事业发展局面。

――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支持农村和贫困地区民政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财力保障更加有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灾害应急救援及时有效。救助指挥系统健全,社会动员及时有效,备灾物资供应方便快捷,灾民生活安排妥善。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不断完善各项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纳入救助范围,适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率达到50%,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率达到60%,人民群众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维护。

――民间组织有序发展。管理不断规范,民间组织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拥军优抚安置制度逐步完善。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张,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1所集养育、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和1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福利彩票5年累计发行130亿元以上。

――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行政区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行政区域界线依法治理。

――婚姻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殡葬改革有新的进展,火葬区火化率稳定在80%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灾害应急救助。贯彻实施《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备灾减灾、灾害应急响应、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应急动员等灾害救助应急体系,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1)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明确地方各级政府救灾工作职责,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灾害管理体制。

(2)建立灾害应急救援系统。通过灾害应急救助和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的灾害应变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做到救灾人员快速到达灾发现场,重大灾情4小时内掌握上报,保证灾民灾后24小时内得到初步安置和救助。一是加强备灾工作。争取国家在湖北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4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代储点),支持市、县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到“十一五”末期,省、市、县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分别能够适应10万、0?8万、0?4万人应急救助的能力。二是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现信息传输快速通畅、指挥决策高效有序、应急行动快捷有效;建立大中城市和重点灾害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强化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与省军区、武警湖北总队、省消防总队等部门资源共享、救援联动的灾害应急救援队伍。

(3)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和灾后生活救助工作。实施“福彩安居工程”,对农村特困户危房进行改造,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实行倒房恢复重建项目管理,逐步提高倒房重建补助标准。组织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提高受灾群众口粮补助标准,保障冬令、春荒期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和规范各项救助制度,到2010年全省普遍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和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为基本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1)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尽快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力争将我省的保障水平保持在全国中等水平。实施分类救助,对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予以重点照顾。2006年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2007年至2008年全省过渡到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再就业、社会保险、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配套和工作衔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确保临时有困难的群众的基本生活。

(2)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提供生活照料服务,适时调整供养标准,使其到达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保障他们衣、食、住、医、葬等方面的需求。坚持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巩固成果,加强农村乡镇福利院长效机制建设。

(3)全省普遍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医疗救助病种,提高救助标准,到2010年大病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水平从目前的2000元达到4000元。在农村,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加大救助资金投入,资助五保户和特困户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研究制定大病救助政策,做好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衔接。

(4)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完善分类救助管理办法,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完善救助管理站设施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使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都能够开展救助管理和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每个县级市、口子县及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县需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

(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加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探索新时期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模式,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搭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平台。

(1)村(居)民委员会建设。以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为核心,坚持村(居)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按期进行换届选举,逐步推进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全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村(居)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完善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建立民主理财、村(居)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按照“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重点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健全和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出台《湖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村(居)民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2)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公共事务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社区直选。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促进社区和谐,积极开展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活动,努力构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四)民间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作用明显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形成法制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民间组织管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1)以增强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能力为目标,引导和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民间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2010年全省登记和备案的民间组织由目前的1?2万个发展到3万个左右。

(2)健全以民间组织章程为核心的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以诚信为重点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优化民间组织功能。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民间组织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民间组织的党建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3)完善业务主管部门与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制定民间组织分类管理办法,依法管理涉外民间组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自身能力建设,强化执法手段,严格执法监察,防范和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组织与活动,为民间组织注册登记、评估评价、数据统计、信息网络、教育培训等提供服务。

(五)拥军优抚安置。

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优待抚恤安置政策,加大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力度,提高军休安置和管理水平,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1)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建立健全抚恤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探索将优抚对象纳入医疗保障体系途径,建立完善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伤残抚恤管理。

(2)逐步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安排工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步完善退役士兵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等优惠政策,促进退役士兵通过自主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实现就业。

(3)适应铁路提速、新线建设变化,按一、二级军供站建设标准,新建、续建和改造武汉江岸西、汉口北、恩施军供站和枝江、十堰、蒲圻军供分站,一次供应能力分别达到1000―1500人次。

(4)完善军休干部、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管理体制和交接安置办法,完成军休干部及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任务。积极推进军休干部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落实政治和生活待遇。

(5)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等群众性双拥活动,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维护军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6)完善优抚医院、光荣院、军供站、军休所的基础设施,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对自愿集中供养的孤老优抚对象全部安排到光荣院等机构集中供养。

(7)贯彻落实《烈士褒扬条例》,进一步规范烈士审批程序,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积极开展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接待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人数600万人次。

(六)社会福利。继续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为主补缺型的福利事业,兼顾发展面向社会公众普惠制的福利事业,形成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孤儿养育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福利体系,为他们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

(1)老年福利服务。改善孤寡老人集中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标准,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重点加强城市城区和县城综合性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机构建设,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床位数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达到7?2万张,孤寡老人愿意集中供养的全部集中供养,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张。新建1所省级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老年福利机构。不断扩大社会互助范围,制定和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政策,逐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福利服务设施。

(2)孤儿养育。实行集中养育、家庭领养、模拟家庭照顾、助养、代养、寄养和跨国收养相结合的多种养育方式。加强孤儿、弃婴养育机构建设,全省各市(州)建成1所集养、治、教、康、训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弃婴,简化办理收养证明手续。通过献爱心、结对子等方式,号召全社会来关心孤残儿童。在完成“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的基础上,建立残疾孤儿手术康复的长效保障机制,使80%以上通过手术能够康复的在院孤残儿童实施手术。完成“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对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生活救助。

(3)残疾人福利服务。健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安置机制,发展社会福利企业,完善安置残疾人就业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加快康复辅具技术和假肢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康复水平。改善精神病人福利院设施和条件,满足患者的治疗康复要求。

(4)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创新销售方式,加强发行监管,建立和健全福利彩票现代营销网络。完善制度,加快技术设备升级改造,确保安全运行,增强透明度,树立福利彩票良好形象,扩大彩民队伍。到2010年,年销量达到26亿元以上,为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七)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培育团结互助、和舟共济的现代慈善意识,营造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形成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氛围。建立健全县以上慈善组织网络,坚持以善款募集为中心,以慈善项目和志愿者(义工)队伍为支撑,依靠党政领导、社会名流、舆论宣传,省级5年筹措近1亿元的慈善款物。建立专项慈善基金。依托慈善超市、慈善门诊、慈善药店,大力拓展慈善项目。完善和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及时向社会发布慈善活动信息,大力开展慈善宣传活动,促进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八)区划和地名及界线管理。完善行政区划体系,全面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1)行政区划。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健推进区划体制创新,逐步建立设置科学、布局合理、简洁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制。加强行政区划战略研究及规划,做好行政区划改革调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市镇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推进省直管县体制、城市内部行政区划体制、县城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地名管理。全力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内容丰富、标准规范、方便及时、适应社会各界交流交往需要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地名管理及服务的制度建设,规范地名管理,严格命名更名,完成2万个村名的用字读音审定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地名普查或补查工作,收集地名60万条;加强城市地名规划和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完成36个市、39个县城和100个以上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和地名标志设置任务。建立省、市、县三级地名数据库和全省地名信息服务网络,开展地名网站、地名问路电话短信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地名信息化服务。

(3)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严格依法治界,及时调处边界纠纷,逐步建立健全法规配套、管理规范、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界线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界线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巩固勘界成果。继续实施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制度,推进界线信息化建设。健全界线纠纷应急处理机制,及时组织调处由于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而引发的争议,协助处理界线附近地区的资源纠纷,维护界线附近地区稳定和谐。

(九)婚姻殡葬管理。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婚姻登记流程规范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目标。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殡葬管理,完善殡仪服务,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

(1)规范婚姻登记场所建设,设立结婚登记室、离婚登记室和档案管理室,每个县(市、区)的婚姻登记场所不少于20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2)继续推进殡葬改革,2010年全省火葬区火化率稳定在80%以上。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倡导树葬、草坪葬骨灰散撒等不占或少占耕地的新式葬法。对公墓实行分类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加快殡葬服务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殡葬服务标准,规范殡葬服务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殡葬服务专业化水平。新建、改建一批殡葬服务设施,新建殡仪馆6个,改造殡仪馆、火葬场20个;逐步治理农村乱埋乱葬,力争全省每个村建1处公益性墓地或骨灰纪念堂,将坟包变树林。加强基层殡葬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四、实施“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措施

实施本规划,完成确定的目标与任务,推动我省民政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

(一)健全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国家对民政事业发展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发挥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民政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作用,充分利用扶持福利企业的减免税政策。争取金融部门在调整信贷结构中对民政设施和项目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会同有关部门改革民政事业价格体系,解决长期存在的价值补偿不足问题,除少数确实需要由国家制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的之外,民政服务的大部分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逐步实行财政支持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价格政策,以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在城市、城镇规划建设中争取将社区服务、老年公寓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纳入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土地批租、水电增容、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扶持和照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依法进入我省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

(二)加大民政事业资金投入。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加大民政事业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健全各级财政资金拨付机制,加强民政资金使用管理,强化检查监督机制,提高民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三)加快改革步伐。推进民政工作社会化步伐,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集体经济、民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加快实施“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制定鼓励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把社会福利机构更多地交给社会力量经营;试行向社会经济实体购买服务,尝试福利事业市场化。进一步拓展社会捐助的渠道,提高社会捐赠的水平。切实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社会动员作用,大力培育社会救助类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创新和完善社会捐赠的激励机制,调整和统一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加大我省民政执法和民政政策落实力度,规范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我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救助对象公开,资金直接发放到人,保证困难群众救助政策落实到位,使民政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五)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民政组织机构尤其是基层组织机构建设,逐步改进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手段和办公条件,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基层民政干部排忧解难。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涵盖各项民政业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各级民政机关公务员的培训,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通过人才引进、建立人才梯次和完善人才门类,改善民政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民政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民政基层力量。整合民政科技资源,加强康复辅具、殡葬等民政特殊行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大对省假肢技术中心对假肢标准件等康复辅助器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提高假肢产品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强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建设,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学院实施职业教育品牌战略,将其建成为全国民政系统一流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民政专业人才,并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进民政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民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条件,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阳谷,以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完成,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十五”

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任务,为全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康复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和第三次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从很抓落实上下工夫。2002年以县中医院为依托建立了阳谷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50例,完成聋儿语训35人。县残联建立了用品用具供应站,各乡镇成立了供应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器具供应,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同时,市残联拨付的康复经费全部用于残疾人康复。2002年4月份,县残联邀请市中医院眼科专家,组成普查小组,对全县16处乡镇3000余名眼疾患者进行了普查、登记和诊治,受到眼疾患者的一致好评。2003年和2005年,结合李嘉成先生开展的长江新里程工程,我们积极配合,广泛宣传,对全县2名大腿以下截肢残疾人和28名小腿以下截肢残疾人免费实施了假肢安装。

(二)教育就业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及各乡镇也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2004年,县政府对考入大专、本科的特困残疾学生实施救助工程,从慈善一日捐款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考入大学的贫困残疾学生进行资助。三年来,全县共资助特困残疾大学生30名,金额达6万余元;实行了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的教育机制,使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50%以上;同时,采取一帮

一、结对子等形式资助失学儿童,五年来全县共救助60多名,金额达18000元;2005年全县对初中以下208名残疾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减免金额达95000元。

就业工作,县政府出台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规定。县残联成立了劳动就业服务所,对残疾人培训、就业、发证等实行微机化管理。五年来,全县共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280人,没有完成就业比例的单位,也缴纳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西湖皮塑厂、四棚纸箱厂、张秋景阳冈印务有限公司、闫楼凡布厂等福利企业共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54人。2001--2005年,全县培训农村残疾人482人,非农业残疾人80人。在就业上,注重内引外联,积极外派人员考察,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05年8月份,经考察与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达成用人协议,9月6日,通过目测,有30多名残疾人签定了用工合同,成为该公司的一名员工,月收入均在1000元以上。

(三)社会保障工作

实行了对城镇、农村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年来,全县城镇非农业残疾人纳入低保40人,发放低保救助金20余万元。同时,为280名残疾职工落实了养老保险;为330户农村贫困残疾家庭落实了低保;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50名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

(四)扶贫工作

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制定残疾人扶贫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家庭副业。阳谷县有残疾人3.3万,其中贫困残疾人有3200多人。县残联2001年从上级残联争取康复扶贫贷款160万元,发放给贫困残疾人家庭,并帮助他们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业。从2001年开始,县残联先后对2000余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全县已有2600户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就业逐步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走上了富裕。

(五)法制建设工作

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全县及各乡镇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认真搞好费改税中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衔接,继续落实减免政策,实行税前减免。五年来,全县共为残疾人减免税费100多万元,在2002年全省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经验交流会上,阳谷县做了典型发言并介绍了经验。为了搞好税费减免的落实,每年有县人大牵头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实及税费减免进行专项检查,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法律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县残联与司法局联合成立了法律授助联络站。五年来,共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351人次,律师免费服务23件次,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信访案件处理上,认真落实残疾人来信来访,信访案件处结率、办

第四篇:山西省新型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晋政发[2009]20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9]20号 【发布日期】2009-05-08 【生效日期】2009-05-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新型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晋政发[2009]2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现将《山西省新型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五月八日

山西省新型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新型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我省新型材料生产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很大。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材料产业发展,将新型材料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推进我省新型材料产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新型材料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省新型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主要有新型建筑材料、镁合金及型材、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新型纤维及其他新型材料行业。2008年,全省新型材料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42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

从总体上看,我省新型材料产业主要以本地矿产资源为依托,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与传统技术优势密切联系,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环境;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一些独特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行业上看,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可再生资源丰富;金属镁产能及镁合金研发有一定基础;钕铁硼磁体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硬质高岭土的技术研发和加工规模居国内领先水平。但是,我省新型材料产业总体上处于培育阶段,规模偏小,深加工和应用产品发展不足,技术瓶颈没有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开发较少。?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我省新型材料产业出现了产品销售不旺、价格下跌、库存增加、企业利润减少等问题。面对困难,需要营造一个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提振信心;需要推动产品升级,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需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关键技术上持续突破。总之,需要加快培育新的优势,加快新型材料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以资源、区位、产业优势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环境创优为动力,以集聚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育创新人才为支撑,促进优势材料行业升级换代,鼓励特色材料行业延伸加工,支持高新技术材料行业规模扩展,全面提升新型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新型材料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我省新型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建设材料强省,将新型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全省的重要产业。到2011年,全省新型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年均递增15%,达到620亿元。?

2?行业规模。到2011年销售收入建材行业达到180亿元,镁合金行业达到200亿元,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达到80亿元,纳米材料行业达到25亿元,耐火材料行业达到30亿元,陶瓷材料行业达到达到30亿元,煤系高岭土行业达到20亿元,新型纤维材料行业达到25亿元,其他新材料达到30亿元。?

3?结构调整。到2011年,建筑材料实现非粘土轻型承重墙体材料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提升到5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60%,玻璃深加工产品比例增加到30%。耐火材料中新型材料的比例超过50%。陶瓷材料高档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例达到30%以上。钕铁硼磁性材料中的高档产品比例达到70%。高岭土产品中超细煅烧高岭土产品比例达到40%。纤维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规模化生产销售的品牌产品。各领域清洁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4?骨干企业。到2011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40个。其中,建筑材料行业10个、镁合金行业8个、耐火材料和陶瓷材料行业5个、纤维材料行业3个,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8个、高岭土和纳米材料行业6个。

三、主要任务?

(一)新型建筑材料? 1?新型干法水泥?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做强做大水泥产业。重点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经济和交通不发达地区可适当发展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鼓励在大城市周边及工业废渣集中地建设年产100万吨以上能力的大型水泥粉磨站,扩大散装水泥规模。到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达到2000万吨。?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支持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推广应用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节能等技术,提高水泥企业生产运行技术水平。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水泥综合能耗下降到125千克标煤/吨以下。?

加强石灰石矿山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开采,严禁破坏和浪费资源。积极推广废渣资源化技术,提高水泥产品原料中工业废渣利用比例。采用先进技术,对我省较难综合利用的钢渣和镁渣,进行水泥原料配料或用作水泥混合材料开发,加强钢渣系列水泥和镁渣系列水泥开发。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理原生垃圾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引进,结合垃圾特征建立相关技术标准,达到向行业推广的条件,为可控填埋、焚烧发电等方式处理原生垃圾提供新模式。? 2?新型墙体材料?

引导企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并充分结合地区自然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特点,发展替代实心粘土砖的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空心砌块、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和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承重和非承重类产品,以及新型复合墙板,配套发展墙体保温、隔热和砌筑、抹面砂浆等材料。到2011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到50%以上。?

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进行清洁生产,推进规模化生产和应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充分利用石膏等非粘土类资源和煤矸石、粉煤灰、镁渣、尾矿砂等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支持煤炭、电力、冶金企业进行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

完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体系,健全、落实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专项政策,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所有城市2010年底前停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3?玻璃及其他建材?

发挥我省利用焦炉煤气作燃料的低成本优势,大力扶持浮法玻璃发展。加快汽车玻璃、颜色玻璃、低幅射镀膜玻璃、光伏玻璃及超薄、超厚、镀膜、中空、真空、安全、车用等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发展。到2011年,全省浮法玻璃年产量2800万重量箱。?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现清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到2011年,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下降到18千克标准煤/重量箱以下,新建生产线综合能耗下降到16.5千克标准煤/重量箱以下。?

消化燃煤企业产生的脱硫石膏。燃煤企业要在清洁生产的同时,系统解决脱硫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在形成、加工、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形成产业链,并产生一定的经济增量。加快建设和推广应用商品干混砂浆,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钢塑共挤等新型塑料复合门窗、新型塑料管道、玻璃钢制品、混凝土外加剂、建筑涂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潢装饰材料、建筑胶粘剂等化学建材及其他绿色建材。?

(二)镁合金材料?

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原镁冶炼技术水平,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到2011年,年产量达到70万吨,建成全国性原镁生产基地。重点提高镁合金的市场占有率,推进镁合金制造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发展镁产品深加工,支持耐腐蚀、高强度、高韧性镁铝合金发展。建设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用镁合金薄带及制品、镁板材、镁型材、高品质镁合金基地。加强镁产业的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镁产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我省镁合金材料在全国的比较优势。?

(三)耐火材料?

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攻关,大力发展均质料、电熔改性料、转型料等优质合成原料,发展白云石系列产品以及各种用于钢铁工业、玻璃工业、水泥工业和陶瓷工业的优质高铝质、硅质耐火材料制品,实现材料的质量、品位和附加值的升级。到2011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提高附加值,产能保持在2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太原地区以太钢耐火公司为基础,加强耐火材料研究、检测和信息交流,发展成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耐火材料的企业集团。吕梁、阳泉地区以铝矾土资源为基础,加强原料加工研究和开发。发展镁质耐火材料。提高矾土资源的矿石利用率,加大白云石资源开发力度。?

重点支持白云石砖系列产品与大型高炉用炮泥产品、镁质耐火材料系列产品与连铸耐火材料、高铝不定形耐火材料、高铝质耐火制品、高炉用高铝质制品、硅质耐火材料制品、高铝矾土原料加工等方面的项目建设。

(四)陶瓷材料?

充分利用我省能源和陶瓷原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及功能陶瓷。日用陶瓷逐步增加煤系高岭土高透明瓷、骨质瓷、镁质瓷等高档瓷种的生产。建筑陶瓷要逐步过度到生产大尺寸、无瑕疵、艺术化的高档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1年,日用陶瓷产量达到18亿件,建筑陶瓷产量达到1亿平方米。?

鼓励工业陶瓷和功能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的发展,鼓励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支持开展煤系高龄土高透明高级日用瓷器研究,鼓励企业进行化学石膏加工陶瓷模具、工业废渣生产建筑陶瓷等废物利用的工艺技术开发。?

大力提升陶瓷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新型窑炉。新型窑炉要采用轻质莫来石砖、空心高铝砖和耐火纤维等新型轻质节能的耐火、保温材料;采用洁净无污染的天然气、煤层气和煤气作燃料,实现烧成控制自动化。?

支持建设高水平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和骨干企业研发中心,重点支持晋城市、阳泉市、朔州市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等园区扩大规模。?

(五)钕铁硼磁性材料?

发展具有特色的低稀土含量永磁材料,到2011年,钕铁硼磁性材料毛坯产量达到4万吨。拓展应用范围,扩大专用设备生产规模,开发风力发电机、微特电机、变频电机、牵引电机、选矿除铁机电设备等应用市场。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在2011年前实现高性能产品产业化,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到2011年,行业专利数从目前的15个提高到20个。建设钕铁硼行业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加大基体抗腐蚀性研究力度,支持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的高端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包括:高性能纳米结构整体永磁环短流程高效装备技术,新型稀土磁性体系,新型惯导系统用高温永磁关键材料,低质量损失大块磁体制备技术等。?

支持钕铁硼磁性材料上下游联合开发应用市场,延长产业链。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到2011年,在太原、运城、阳泉分别形成三个由龙头企业带动的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基地。?

(六)纳米材料

集中力量在颗粒化纳米氧化锌、纳米碳酸钙等具有优势的项目上,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到2011年,全省纳米材料产量达到15万吨。?

鼓励利用纳米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纳米技术在建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高附加值的应用化产品。鼓励万吨级规模企业的发展,支持颗粒化纳米氧化锌和纳米碳酸钙系列产品等方面的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纳米终端材料和产品。?

(七)煤系高岭土?

加快煤系高岭土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实现煤系高岭土深加工多元化。到2011年,高岭土产品产量达到120万吨。?

加快煤系高岭土新型煅烧工艺开发与关键设备产业化,鼓励发展节能型超细煅烧高岭土生产工艺,鼓励发展年产10万吨及以上超细煅烧高岭土生产线项目,逐步淘汰年产5000吨以下的生产线,基本形成以拥有自主核心技术、10万吨级超细煅烧高岭土为主的产业格局。?

加强煤系高岭土资源管理和保护。制订全省煤系高岭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订合理的资源回收率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减少资源能源浪费。开展煤系高岭土资源调查,特别是对大同、朔州以外产煤地区的煤系高岭土资源调查。逐步限制高能耗、粗加工产品销售和煤系高岭土原料出口。?

(八)新型纤维材料?

新型无机纤维,重点支持硅酸铝陶瓷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和石膏纤维(晶须)的发展。到2011年,新型无机纤维产量达到35万吨。支持企业利用当地煤系高岭土,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生产硅酸铝陶瓷纤维及制品。加快大同硅酸铝陶瓷纤维生产基地建设,加快陶瓷纤维板、纸、模块、异形件、喷涂料等各类制品的发展。支持太原连续玄武岩纤维建设,加快玄武岩纤维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支持潞城石膏纤维(晶须)生产基地的建设,在中试基础上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快石膏纤维(晶须)产业化项目建设。

新型有机纤维,重点支持蛋白质再生纤维系列产品、大麻纤维产品、新一代明胶纤维、聚丙烯腈基碳原丝等新型纤维。蛋白质纺织纤维、医用明胶纤维要形成产业优势,大麻纺织品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建立大麻原料基地,不断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要尽快实现聚丙烯腈基碳原丝产业化。以洋麻为原料生产汽车内装饰用洋麻纤维卷材和板材产品的企业,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品种。支持采用林业固体废弃物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等产品。?

鼓励发展其他天然生物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型纤维等新型纤维产品。发展新型植物纤维材料,促进当地种植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九)其他新材料?

对我省其他独具特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要积极扶持,加快发展。?

1?大力发展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器件(LED)、光伏材料等节能绿色环保光电材料,支持产学研结合,集群式发展,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2?推进电磁防护及信息安全材料、污水处理用环境材料、空气净化用环境材料、无磷洗涤助剂、分子筛、可降解塑料、绿色包装材料、净水剂、高性能活性炭、骨组织库材料、离子渗金属、自蔓延陶瓷涂敷、新型发光材料和各类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鼓励发展各类先进的化工材料和特种合金材料,鼓励发展石膏、石墨、大理石、石英石、铸石等非金属矿产品,推进金红石、石榴籽石等稀有资源的产业化开发,限制传统石墨碳素产品。?

四、政策措施?

(一)积极拓宽产品市场?

要扩大省内市场。支持一批自主创新产品,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产品进入国家和我省的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加大政府采购、重大工程采购等财政性资金对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健全配套支持政策,完善各类担保措施,加大便捷措施的实施力度,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多方面加大对企业进出口的支持力度。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围绕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分期分批建设新型材料产业各行业的技术中心,并对中心的建设和研发活动提供资助。组织实施新型材料产业重大设备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工程,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对引进高端人才而实施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完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辅导措施,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对确有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暂不符合国家认定条件的企业,由省内给予财政、金融、人才、科技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带动科技型企业尽快发展。树立“政产学研”的概念,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的作用,为企业院校汇聚高科技人才创造条件。?

(三)制定并落实产业政策

及时制定、修订和发布全省的产业政策,行业协会要组织好产业政策研究和行业自律。?

水泥行业,要落实《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严格掌握水泥项目核准条件,加大实施《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力度,依法关停并转规模小于20万吨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的企业,加快淘汰10万吨以下小水泥企业和机立窑等落后窑炉的生产能力。加大落实禁止现场搅拌建筑砂浆(“禁现”)政策力度,贯彻落实《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改发〔2007〕205号),从2009年7月1月起,太原市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水泥砂浆,并逐步扩大到其他城市。?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要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政策调控和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煤矸石、粉煤灰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建筑板材等,大力发展石膏新型墙体材料。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规程,抓好建筑示范工程。?

金属镁行业,要按照《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准入要求,限制和淘汰金属镁冶炼落后产能,鼓励高品质镁合金与优质的型材发展。?

耐火材料行业,所有耐火窑炉应使用清洁能源和双蓄热技术,逐步淘汰传统耐火材料企业。?

陶瓷材料行业,日用陶瓷年产量达到3000万件、建筑陶瓷年产量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才能准入,在2011年前淘汰高耗能陶瓷窑炉。?

钕铁硼材料,鼓励发展耐高温、抗腐蚀产品,防止低档产品的重复建设。?

(四)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政府充分利用可支配资源,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土地优先等手段,促进企业兼并整合,加速新型材料产业集约经营和大型企业规模扩张。力争在各个行业形成几个主业突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全省材料工业整体竞争力。对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并购重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大力扶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五)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新型材料企业标准化体系,完善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引导企业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型材料企业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标准确立产品市场地位,维护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标准秩序,通过标准化战略,取得市场主动权。鼓励专利标准化,通过把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提高行业竞争力,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消除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技术障碍。在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和支持下,建设国际市场、技术信息研究及信息交流平台,培育发展国际技术评估、商务谈判、经济仲裁以及法律咨询的中介机构。?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建的大型火力电厂、大中型煤矿和钢铁等项目,要实现粉煤灰、煤矸石、炉渣以及化学石膏等废弃物的再利用。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环保型生产设备及新技术;鼓励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推广应用纯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发电,电力部门应按照国家政策及规定予以上网;鼓励企业积极投资环保型项目和配套项目。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坚决取缔废弃物排放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的企业。?

(七)改善投融资环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型材料企业和高端人才。各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新型材料产业项目,特别是政府核准、备案的新型材料项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发展规划的新型材料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予以信贷支持。在各类风险可控及贷款回收安全的前提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向非生产性项目发起人或股东发放搭桥贷款。对于特大型新材料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组成银团或通过信贷资产买卖等方式进行信贷支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融入资金。充分发挥各类省专项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为新型材料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的项目、引进战略投资的项目和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等。?

五、规划实施?

新型材料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要集中力量做好本规划的组织实施。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要充分发挥材料工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决策咨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标准制定,贸易促进、行业准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做优做强。?

各市人民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新型材料产业的组织领导。

??

附件: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晋政发[2008]13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8]13号 【发布日期】2008-04-17 【生效日期】2008-04-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晋政发[2008]1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2008年4月3日召开的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现予印发。

二○○八年四月十七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参照《国务院工作规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省人民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部署,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省人民政府工作的准则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第二章 组成人员职责

四、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执政为民,忠于职守,求真务实,勤勉廉洁。

五、省人民政府实行省长负责制,省长领导省人民政府的工作。副省长协助省长工作。

六、省长召集和主持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省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七、副省长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省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省人民政府进行外事活动。

八、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在省长领导下,负责处理省人民政府的日常工作。

九、省长出差或出国访问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代行省长职务。

十、各厅、各委员会实行厅长、主任负责制,由其领导本部门的工作。

各厅、各委员会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审计厅在省长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维护法制和政令统一,切实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十一、省人民政府要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十二、结合本省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三、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十四、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十五、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六、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十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经济和社会管理重要事务、地方性法规议案、政府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等,由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和决定。

十八、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提请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经专家或研究、咨询机构等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论证;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当充分协商;涉及地方的,应当事先听取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应举行听证会。

十九、省人民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十、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的决定,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十一、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

十二、省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向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议案,制定政府规章,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的政府规章、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拟订和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原则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政府规章应当依法及时报国务院及省人大常委会备案。政府规章实施后要进行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完善。

十三、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两个及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

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和协调性审查后,方可公布施行。

十四、提请省人民政府讨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审议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草案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或组织起草,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十五、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第六章 推进政务公开

十六、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十七、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除特殊需要保密的外,均应及时公布。

十八、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和省人民政府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第七章 健全监督制度

十九、省人民政府要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依法备案政府规章;自觉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十、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十一、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健全政府层级监督制度。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及时撤销或修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范性文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并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市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十二、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对新闻媒体报道和各方面反映的重大问题,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十三、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阅批、接待重要的群众来信、来访。

十四、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八章 加强廉政建设

十五、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负责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十六、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送礼和宴请,不得用公款旅游或变相用公款旅游。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

十七、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第九章 会议制度

十八、省人民政府实行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制度。

十九、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由省长、副省长、各厅厅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组成,由省长召集和主持。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一)讨论决定省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二)部署省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

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十、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组成,由省长召集和主持。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讨论决定省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二)讨论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政府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草案;(三)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

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三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十一、提请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协调或审核后提出,报省长确定;会议文件由省长批印。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的组织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文件和议题于会前送达与会人员。

十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秘书长不能出席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向省长请假。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其他组成人员或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列席人员请假,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汇总后向省长报告。

十三、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应由各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不以省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召开,不邀请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需邀请的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全省性会议应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

第十章 公文审批

十四、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省人民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除省长、副省长、秘书长交办事项、紧急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省长、副省长、秘书长个人报送公文。各部门报送省人民政府的请示性公文,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主动协商,达成一致;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

十五、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并根据需要由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转请其他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核批,重大事项和监察、审计方面的事项报省长审批。

十六、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发布的命令,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或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由省长签署。

十七、以省人民政府名义发文,经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审核后,由省长签发。

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由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签发;如有必要,可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签发或报省长签发。

属部门职权范围内事务、应由部门自行发文或联合发文的,不得要求省人民政府批转或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十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实行公文限时办结制,减少公文办理层次,提高公文办理效率。

第十一章 纪律和作风 四

十九、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十、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省人民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省人民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省人民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省人民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个人发表涉及未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十一、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发布涉及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信息,要经过严格审定,重大情况要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十二、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严禁泄漏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等,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十三、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程序。

十四、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不为下级机关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因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活动、下基层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和外事活动安排,按有关规定办理。

十五、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副省长、秘书长出访、出差、休假,应事先报告省长,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省人民政府其他领导同志。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差、出访、休假等,应事先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报告,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省人民政府领导报告。

省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适用本规则。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晋政发〔2006〕48号)(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晋政发〔2006〕48号)(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西省引进优秀人才暂行办法(晋政发(2004)24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4)24号 【发布日期】2004-06-22 【生效日期】2004-06-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山西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山西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布时间:2007-03-12 字体:【大】 【中】 【小】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

    县残联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自查报告

    普安县2011年残疾人工作自查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残联的业务指导下,在县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和全县社会各界及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支持配合下,经过我县全体残疾......

    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为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aa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发展......

    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5篇)

    文章标题: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残联的指导下。全市各级残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残疾人,认真履行“服务、代表、管理”三项职责,真......

    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大全五篇)

    xx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为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aa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大全5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号: 晋政办发[2006]81号 发布日期: 2006-11-15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2010】40环县残疾人“十一五”规划自查报告

    环残联发[2010]40号 签发人:李步臻 环县残疾人联合会 环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 自查评估报告 市残联: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系毛乌苏沙漠流域,条件艰苦,气候恶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