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

时间:2019-05-13 13:3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

第一篇: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

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

当代海事青年的主要特点

当代海事青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总体上讲,他们热爱海事事业,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在海事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关键期,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前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时代使命感,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与以往几代海事人相比,他们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生活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崇尚自由,勇于解放自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日益显著,广大青年更加注重个人权利,追求个性自由,强调个体价值。近年来,由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地域、跨族群、跨国界的文化传播不论是速度,还是广度、深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青年成长环境更具开放性,这使得他们思维更加活跃,目光更加深远,兴趣更加广泛,更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排斥腐朽陈旧观念。

他们崇尚竞争,勇于展现自我。当代海事青年处于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人的趋利性、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等多重因素,在给人们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和交往方式带来极大冲击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各种有形、无形,直接、间接,公开、不公开的竞争中,为了取得比较优势,战胜对手,脱颖而出,他们勇于接受挑战,甚至主动出击,大胆地展现自己的知识、技术、能力和个性魅力。

他们崇尚成功,勇于实现自我。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显著扩张,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例的显著提高,以及海事系统录用方式的重大变革,当代海事青年,尤其是近几年新录用人员,大多学历高,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不甘落后、不甘平凡,向往事业成功带来的职务的晋升、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愉悦,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成就感、荣誉感和优越感。

当代海事青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显现明显优势的同时,受自身成长规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对社会环境复杂性的认识,容易滋长侥幸心理。与以往海事青年相比,当代海事青年生活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和平年代,缺乏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经历相对简单,成长比较顺利,往往片面理解社会,把人生的成功简单归因于机遇甚至是幸运等偶然因素,从而一厢情愿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企图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

缺乏对人生实践艰巨性的认识,容易滋长浮躁心理。当代海事青年崇尚成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特点,一方面驱使他们表现为积极上进、勇攀高峰的良好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得有些人滋生出好高骛远、贪慕虚荣的情绪,对人生的艰辛、世事的艰难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加之受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成功神话的影响,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不安心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热衷于找窍门、攀关系、走捷径。

缺乏对风险考验严峻性的认识,容易滋长畏难心理。受到人生阅历、经验的影响,加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当代海事青年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遭遇的问题、困难、挫折思考不多、认识不足、准备不够,一旦碰到,自然而然地容易失去信心、勇气和斗志,轻则望而却步、踯躅不前,重则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当前海事青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与海事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相比,与海事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相比,当前海事青年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发展途径狭窄。近年来,尽管海事系统充分认识和重视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作用,根据不同门类、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不同成长规律,对人才实施分类培养,逐步造就了党政领导人才、行政执法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但由于人才评价标准相对单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不对等,加上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受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和事实上将在很长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官员特权问题的影响,使得党政领导人才“一枝独秀”、受人追捧,成为包括海事青年在内的大多数海事干部职工的人生奋斗目标,至少是首选或第一目标,这就形成了实际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海事青年人才培养中,尽管各级海事机构都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个人奋斗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但都有所侧重,并非等量齐观,在一些地方、个别单位,对海事青年人才的培养存在强烈的行政色彩、功利目的和短期行为,搞“一刀切”、“短平快”,对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等方面,难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有的甚至无视人才培养规律,出于个人好恶,揠苗助长,对所谓的“苗子”一味地进行倾斜性的“培养”,最终不仅没有促进人才的成长,反而扼杀了这些“苗子”的竞争活力。

激励竞争机制缺乏。为了激发海事青年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热情和积极性,近年来各级海事机构从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方面探索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实施绩效工资、建立荣誉制度、实行科研补贴等,但由于受到机构性质、资金来源和权力等级等方面的制约,这些措施的力度不大、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诸多措施之间还缺乏联系性、互赖性、系统性,有的甚至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激励作用还比较有限。由于上述原因,这些激励措施往往难以为继,纵使勉强坚持,最终也陷入有如“鸡肋”的窘境,这使得不少海事青年成长成才的驱动力更多地源自自身的志趣、觉悟和责任感。

加强海事青年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青年人才成长的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年的各种信念、观点和奋斗目标还不够稳定和成熟,科学、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的终身发展具有方向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人才培养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青年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伦理美德,教育青年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的形势,针对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利用视听传播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式、封闭式、说教式向主动式、开放式、体验式转变,提高科学理论、正确观点、良好行为在青年中的影响力、信服力、感染力。结合青年学习、工作、生活的具体生动实践,尤其是关键时期、重点工作、艰苦任务、突发事件,发现、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感召青年,吸引更多的青年为海事事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做出艰苦不懈的奋斗。

2、拓宽职业发展途径,扩展青年人才成长的舞台

人都有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足的强烈愿望和要求。青年处于生命的旺盛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富于憧憬,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对青年强烈的成才渴望,各级海事机构既要指明方向,也要拓宽路子。现有的单一的公务员任命和升迁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培养人才和选贤任能的需要。拓宽职业发展途径,扩展人才成长舞台已经成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要结合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当前正在进行的核编转制工作,在严格依照国家《公务员法》实施管理的同时,根据海事工作的性质、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实施分类管理,拓展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不同类别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破除权力崇拜,淡化“官本位”思想,逐步建设一支更专业、更廉洁、更高效的海事公务员队伍。正确处理不同类别公务员之间的衔接点、交互关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发展意愿、利益需求和晋升机会,使不同类别的海事公务员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效果

加强对青年职业规划的引导,帮助青年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职业定位,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使青年自觉地把自身的成长成才纳入到海事事业发展的大目标、大思路、大格局中去谋划、去实施。探索建立健全双向选择定岗、定向选择定岗机制,指导和帮助青年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选择合适岗位,从而更好地发挥青年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使个人意愿和组织需求最大程度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人员与岗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坚持在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任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锻炼青年,尤其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些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富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放到专项工作、特殊任务、艰苦环境中去培养,提高青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增强青年人才成长的动力

抓住直属海事系统核编转制的有利时机,坚持系统性的理念,采取创新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包括职务、奖励、荣誉等在内的激励制度,努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激励体系。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大胆引入竞争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创新竞争上岗制度,重点扩大竞争上岗的适用范围,放宽竞争上岗的资格要求,改进竞争上岗的考试考察方式。继续规范选人用人制度,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的标准,拓宽选人用人的范围,规范选人用人的程序,强化对选人用人的监督,加大对选人用人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公平、透明、廉洁的选人用人环境。

5、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观念的反映。做好青年人才工作,首要在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要深入发掘、提炼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具体工作,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帮助青年牢固树立“适岗即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观、成才观,使青年学有方向、学有榜样、学有动力。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辩证、全面地看待人才,对人才既不降格以求,又不求全责备,为海事青年人才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通过深入广泛、生动形象的舆论宣传,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深圳海事局)

第二篇:2011海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海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这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抗拒的规律。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同样,谁掌握了青年海事,谁就掌握了教育的明天。要保证学校将来生机勃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青年海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如加里宁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对培养人的人的培养比直接培养人更重要。”被教育者能力的提高是以培养人的人的素质为前提的,而这种培养必须从青年海事的培养开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青年海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单位的各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因为政治思想工作者与青年海事之间始终处在相互影响之中,而管理者自身政治素质是管理效能的决定因素,具有很大的效应力,对青年海事的影响极大。换句话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政治素质如何,是能否取得青年海事信任的关键,是能否做好青年海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前提。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就没有资格作青年海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备事业心和责任感应体现在教育的信念上。一个对教育事业有着献身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时时刻刻、时时处处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而任劳任怨地工作。有了这种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不怕困难和挫折,从而刻苦钻研业务,吃苦在前,无私奉献,就会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带领青年海事为完成教育教学等各项任务而忘我工作。

2、有自知之明,能知人善任

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同样面临着种种名与利的考验。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淡泊名利,把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还必须深刻剖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确评价自己的思想意识的工作作风,正确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等。应随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努力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正确对待自己,善于扬长避短,拜能者为师,注意倾听青年海事的反映,接受上级的评价,不断促使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还要正确评价周围的同志,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及敏锐的识别能力。因此,要注意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在评价周围有关的同志时要听其言、观其行,力求做到全面公正,知人善任。

3、正确判断是非,办事冷静果断

正确判断是非,办事冷静果断,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正确判断真与伪、是与非,就必须冷静地分析计划决策的可能性,慎重的选择方法与措施,减少活动中的某些挫折,切忌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必须学会善于以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特别要约束自己的情绪冲动,更要有未达到预定目标而矢志不渝的勇气和毅力。

4、具有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超越前人,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弘扬创新精神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希望和关键所在。

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崇尚知识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机器人似的顺从,而是能够思考的人,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活的因素,是以思想为动力的。因此,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是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要勤于思考新形势下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断开拓的能力,还要善于发现闪光的思想火花,利用活的灵感,引导青年海事为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提出新观点、迈出新步伐,从而展现出新的起色。

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知识分子的特点及其心理活动的规律,洞察其情绪状态和性格变化,千方百计地了解青年海事在想什么、做什么,施以积极正确的引导,科学民主地加以管理,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实践证明,有威信、作风正派、思想境界高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向青年海事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也能打开青年海事的心扉,能从内心关怀爱护青年海事,因而也能得到青年海事尊重和爱戴。只有率先垂范,在青年海事面前才有真正的发言权。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政治素质决定着自身的表率作用,事业心和与青年海事关系的亲密程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推动青年海事前进的巨大动力。

二、从实际出发是做好青年海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了解青年海事的思想实际,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更加行之有效。

1、认真调查研究,正确认识青年海事的思想状况

在调查中我发现:当今的青年海事有崇尚理想和渴望除旧布新的思想,但对困难估计不足,期望值过高,又被一些认识问题困扰,政治方面不够明确和坚定;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但又往往使之失之偏颇,认识片面性较大,渴望在讲台上显示自己的才华,但又不安心平凡工作,不够刻苦扎实;愿意为单位出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追求真理,也学过一些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但在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上下的工夫还不够;希望在业务上有所建树,追求人生价值,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责任心、价值取向又发生了倾斜;追求民主自由,但不懂得这两者的真正含义,缺乏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统一观念,集体和社会意识淡薄。

我们对青年海事的思想状况要有全国的分析,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仅坚持两点论而且坚持重点论,要在两点中抓重点。我们必须注意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认识青年海事的思想观,才会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属性,是青年海事的闪光点。至于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只要我们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大胆启用,耐心培养,他们会在实践中克服不足,扬长避短,健康成长。只有抓住这些,对青年海事才能“爱”得起来,我们工作起来才有积极性和信心。

2、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海事的思想状况的形成是有其原因的,既有历史背景,又有当前的“大气候”的影响。小学青年海事一般的是中专师范生,后来又在成人高考中获得大专或大本的学历,他们在综合业务素质上占有一定优势,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数出生于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当前市场经济对青年海事价值观念的冲击有它的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是在前一段时期,一度出现“一手硬,一手软”,是本来先天不足的青年海事又患营养不良,形成一个特殊的思想认识素质层。

要改进青年海事的政治教育,必须废除那些干巴、空洞的说教,而代之以生动活泼,确有实效的形式。

(1)联系改革现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海事的思想是在对社会主义生活的思考中逐步形成和确定的。社会的变革对海事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改革要打破“三铁”,这能促使青年海事的进取心,调动大多数青年海事的积极性;同时改革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消极因素,诸如:“腐败”现象、“权钱效应”、“唯利是图”、“外来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短期行为”等也会对青年海事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党组织为核心,以青年团支部为纽带,全面提高青年海事的政治素质,理直气壮的宣传大道理,此外,还要是各种教育紧贴改革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改革中出现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2)善于抓住青年海事的“兴奋点”和“闪光点”进行教育。现在的青年海事,血气方刚,社会的一些人物、事件常常引起他们的“兴奋”,抓住“兴奋点”,因势利导,就能事半功倍。

(3)根据青年海事争强好胜、互不服输的心理,开展平等竞争、目标激励、提高自身素质;根据青年海事渴望成才,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多渠道为青年海事架桥、带台子、当梯子,是他们有锻炼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引导他们早日成才。

(4)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每一个人都有物质要求,但物质要求不是唯一的,还有精神文化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信仰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说理,以理服人。目前,虽然海事的工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生活、工作条件还比较艰苦是现实问题,针对海事劳动的复杂性与海事待遇低的矛盾,讲清两个“理”。一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海事为本”。讲清这个“理”主要是让青年海事认识到海事职责的光荣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唤起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二是我国经济还很落后,基本国情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办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讲清这个“理”,让他们认识到困难是暂时的,光明就在不久的将来,确保他们从教的信心。以“情”感人是重要的思想工作,我们对青年海事“有喜必庆、有难必帮、有病必访”,可以增进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三、实事求是,探索青年海事成长规律是做好青年海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从事青年海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探索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使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实践证明,只有理解青年海事,才能做好他们的工作;只有研究青年海事的特点,把握他们成长的规律,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符合青年海事成长规律的思路。

1、尊重青年海事成长的循序渐进规律,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

加强青年海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紧迫感,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又不能急于

求成。青年海事的成长要经历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分阶段的,可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不同时期教育侧重点应该不同。可以分阶段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政治教育,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教育,职业规范的道德教育。这种循序渐进方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急躁、主观,则往往会产生负效应。

2、尊重青年海事成才途径不同的规律,警惕和防止“一刀切”

青年海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活环境、思想起点各不相同,这样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各有其特殊性。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这个道理。应该根据不同的人进行具体分析,直至找到开启每一把锁的钥匙。有的青年海事适宜“顺势成才”;有的青年海事适宜“优势成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循序各自成才的规律,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3、重视青年海事不稳定的特点,对青年海事的思想反复抓、经常抓

青年海事正处在一种特殊的心理及生理成长阶段。他们的思想发挥轨迹往往表现为一条螺旋曲线,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思想反复是正常的。他们尚不成熟,随着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时而缺点明显,时而优点突出,交错表现。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青年海事的思想脉搏,善于引导他们以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反复。坚定信心,不灰心,不气馁,争取让他们反复一次提高一次。

四、重视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全方位地促进青年海事成长是做好青年海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事物的发展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我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培养内在因素,善于抓住青年海事内在的“闪光点”,施加必要的外部作用,促其“闪光”。

1、开展静态教育,“外因”唤起成才意识;开展动态教育,“内因”萌发成才动机

所谓静态教育是指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安排好的环境和活动,使青年海事置身其间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做为单位的领导,做为一个思想教育的管理者,首先应重视对青年海事的文化熏陶,使他们一步入单位,就置身于一个良好、向上的校园;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无私奉献的海事群体;严谨、勤勉的教风;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优雅洁净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应重视导师示范作用,选师德好、业务强的老海事做青年海事的指导海事,对青年海事进行传、帮、带。老海事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高尚的人格,严谨治学的态度,高超的教学艺术,对青年海事的健康成长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良好的动态教育对青年海事会产生内部激励。因此,单位应针对青年海事爱攀比,以片面的思想实际,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社会调查,让他们走向偏僻的山村,了解那些艰苦条件下的同学历的同龄人的生活实际情况,特别是让他们深入了解那些环境窘迫而成绩突出的农村海事,使他们通过对这些感人事迹,对照自己的工作实绩,开展“人生奋斗”的主题讨论,从而激励他们萌发成才动机。单位还要尽可能地带领青年海事走出本校的圈子,多方借鉴,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开阔眼界,使他们先知不足,而后知补救,从而发奋学习。这样他们就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充分利用外在条件,培养青年海事内在素质。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理想、情操、信念、意志,这是一的青年海事的内在素质,但这些内在素质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升华、培养、磨砺出来的。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青年海事的马列主义灌输,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给他们搭台子、压担子,使他们感觉肩上沉甸甸的,陶治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

总上所述,培养青年海事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篇:浅谈当代青年

浅谈当代青年“要善于创造”

天地实验小学潘璟

共青团是党缔造的,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与党的特殊关系,以及自身的先进性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共青团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党对当代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分别是“要勤于学习”;“要善于创造”;“要甘于奉献”。其中,我对“要善于创造”这点感触颇多。

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类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绝不是背诵几条“创造发明技法”,绝不是阅读科学伟人传记,绝不是会用电脑、会背书、会依葫芦画瓢式的动手所能培养的。创造精神是一个人个性的综合表现,它渗透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需要、行为等各个方面。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至少他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尊重现实和客观规律的人;至少他是能生疑、发疑、存疑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疑的人;至少他是不顾虑世俗偏见勇于表达自己见解,并不惜承受重负的人;至少他懂得如何自己去获取知识,并从纷繁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与经验中整理出一定的体系,由此形成自己处理信息的策略。

创造精神是渗透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的。作为一名青年,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勤于问,敢于问,碰到难题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些都是创造精神的实际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创造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一直在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如果教师自己也缺乏创造精神,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创造精神更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必备素质,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强化创造精神。从而真正做到能善于创造!

第四篇: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论“爱国”的不可选择

在钓鱼岛问题持续保持高温的环境下,“爱国问题”逐渐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尤其在各地反日游行中相继爆发混乱后,人们开始以理性角度重新审视“爱国”这个似乎已经老套的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国家”这一概念。从很早以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就成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其中“治国”既体现了人的政治抱负,更是读书人对于国家负有责任的一种象征。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责任又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了一起,无法分割,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爱国”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腐败、积弱,以及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新一代有识青年,以救国为己任,运用先进思想,推翻了封建统治,从此,“忠君”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从经济向政治、思想扩散,西方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不断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形态。结果之一,便是在“爱国”这一传统话题上,出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与纠葛,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选择。那么“爱国”真的是我们的选项吗?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我认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国家,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民族,整体群众。而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应当对这个群体负有责任,这种责任根源上来自于人类的群体性以及我们更高级的感情归属问题。人类的群体性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成长、生活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付出,我们的身份只不过体现了我们的不同分工,而不是我们的地位。因此,从生物学根源上讲,我们的个体利益需要服从于群体利益。现代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犹豫与怀疑其实是由于我们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思想。个体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是一种进步,它是人类思考能力,创造性,丰富情感的来源,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是,个体思想并不意味着否认我们的群体性,而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放弃群体利益,这在某一层面上市“不爱国”的体现。

那么,现代社会,人类的群体性是不是已经消失或者不重要了呢?明显不是,我们的生产生活依旧依赖于群体,利益总量是不可无限增长的,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必定会对群体利益产生危害,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对我们所在的群体的一种背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损害群体利益最终也一定会损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得不偿失。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爱国方式是多元化的,爱国不等于抵制外国货,不等于敌视外国人,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创造更大的利益。

第五篇:孝道与当代青年

孝道与当代青年

摘要: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照顾好、关心好自己家的老人,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一环。一个人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不可能有在世的今天。为什么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有些人却漠视老人的存在,不孝顺、不赡养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关键的一条还是缺乏孝敬老人意识,把老人当累赘、当负担。殊不知生命是一代一代繁衍,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今天你不孝,下一步落泪的可能就是你。

【关键词】孝道教育 青少年 德育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听着父母那无私的声音学会了叫第一声:爸爸,妈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 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如果让我用爱去排名的话,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在中国,关于孝的文化更是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孝道教育已经理论化,其标志就是《孝经》、《礼记》的出现。西周时期,天子一般要定期察看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以敬亲尊老的实际行动对太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推行关于孝道的德行教育,要求学生行孝立德、效命国家。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这本被奉为经世宝典的著作,是在原始道德教育基础上集结而成的,是孔子同学生曾参关于道德教育的对白,是一本关于孝道的讲义和教科书。身为师长的孔子对学生曾参讲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自秦以后,历代朝廷都把孝道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

两汉至唐代,孝道教育进入了政治化、社会化时期。这标志着孝与孝道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得到完全确立。魏晋时期沿袭了汉代的习风,继续倡导以孝治天下。南北朝时期还运用了由中央监察官出面弹劾和清议相结合的方式,来监督和提高孝道在全社会的实施。唐代的统治者也继承两汉以来重视社会教化、政治表彰的孝道教育传统。

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褒奖,孝道在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孝子辈出,孝行惊人,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辈的绝对服从。孝道教育日益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元朝统治者不重视孝道,但是,由于民间受历朝孝道教化的影响和熏陶,孝道传统并未受到削弱,反而出现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孝道教育的重大突破,即通俗化、深入化、平民化。在中国孝道教育通俗化方面最具影响的《二十四孝》和《二十四孝图》也产生在元朝。到了明清时

代,这类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安琪日前对上海、成都等城市的800位80后男女进行的调查显示,“孝敬老人”的得分最高,在所有29项择偶标准中的得分都排在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择偶观经历了5次重要的变化,1949年-1966年,老实可靠排第一;1967年-1976年,关注家庭出身等;改革开放初期,青年男女要求对方合脾气;1987年-1996年,这段时间比较看重经济条件。

现代的青年男女把“孝敬老人”放在首位,这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他们在择偶的时候更看中孝敬老人,也应该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的回归。

古人读圣贤书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且以“百善孝为先”。今天要求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他人、集体、社会、国家,首先就是要关心自己的父母,不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能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心呢?父母、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可我们中的一部分同学,却让父母反过来“孝顺”自己,平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的生活,不仅对父母的关爱未有丝毫感激,反而对待父母极端无礼,我想,这样的人读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诗句时不知会有何感想?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正如孟郊写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饱含浓浓的亲子之情。我们青少年要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应等到将来有了工作能赚钱的时候,而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体贴、关心父母的好孩子、好少年。

有一种人常将“孝敬父母”挂在嘴边,并以此来“教育”别人,这些语言上的“巨人”往往却是行动上的“矮子”,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我认为孝敬父母不应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必须要有实际行动,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实际行动,也比那些美丽动听的语言要强千百倍。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孝敬父母的优良品德呢?比如:当父母身体不适时端上一杯水,问一问身体好些没有;经常与父母聊聊天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妈妈买菜回来,主动上前去接一接;能够自强自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此外,作为青少年学生,能够勤学上进,不负父母的期望,这也是以实际行动做出的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如果我们都这样去做了,一定会看到爸爸妈妈都露出幸福的微笑„„

将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理解父母,这不是件辛苦的事,而是一件愉快幸福的事,是亲情关爱的真情流露,是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体现,是你我都必须做而且完全可以做得好的。我们现在能做一个孝敬的孩子,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有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如果我们人人都这样去做了,必能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

孝道的本质是感恩,感恩包括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开展德育工作,孝道教育应是关键,居于基础地位。“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既是感恩教育首先要实施的,同时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感恩之情更为自然、真诚。孝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孝就是感父母之恩,并由此推广到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和爱。

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就象陈红首中<常回家看看>.不但要很好父母应尽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因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让我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让我们懂得了:爸爸,妈妈的含义.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晚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年老时儿子不孝,病倒在床,没人送饭送水,伤心之极,忽见隔墙儿子在喂孙子,他感慨万千,遂吟诗一首:“隔墙望见儿喂儿,好似当初我喂儿;如今儿子将我饿,只怕日后儿饿儿。”但愿这首诗能对我们今天的儿女们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传统孝道对当代青少年德育的价值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作者:李 敏 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万本根 《中华孝道文化》

下载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沙湖股份有限公司 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报告

    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报告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公司党委把培养年轻干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

    浅谈企业青年人才培养

    浅谈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企业青年人才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和当代青年人才特点的分析提出完善企业青年人才培养与激励的相应对策。关键词青年人才企业培养激励21......

    青年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企业为青年铺就成才之路经验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各大企业纷纷以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人才的今天,铁一院另辟蹊径,以针对性很强的9项极富特色的举措,为青年人快速成才铺就了......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加快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结合我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通过分析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专长、......

    当代青年个性化

    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浅论中国文化过程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20世纪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在我国......

    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

    当代青年与“中国梦”

    当代青年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刚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就满怀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并坚定地说:“我坚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