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吴忠市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调研与思考
吴忠市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调研与思考
调查人:张 毅(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残疾人是一个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让这一特殊困难群体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使发展成果惠及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年以来,地处宁夏中部的“回族之乡”吴忠市,采取特殊政策,招善引资引智,兴建慈善产业园区,围绕有效持续地解决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众的就业及脱贫致富问题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吴忠市面积2.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8.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51.2%。全市有近2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各类残疾人10.1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31%,高出全区平均水平0.4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所辖红寺堡区,是1999年开始建设的移民新区,20.4万移民均来自宁夏最艰苦的西海固地区,有8万扶贫对象、1.48万残疾人。近年来,吴忠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机遇,加快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但发展落后、民生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各类困难群体的脱贫致富问题更需要下大气力去解决。
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吴忠市红寺堡区一个叫菊花台的村子调研时了解到,该村1405人中,残疾人多达99人,其中重度残疾29人,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深深地触动着现场每一位同志,使我们感到寝食难安。之后,我们又到一家名为爱德福利制衣有限公司的企业调研,该企业有160名员工,其中吸纳了44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占员工总数的27%。公司对残疾员工实行每月1000元的最低工资保障,并且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设立企业残疾人扶助基金。这家企业的做法和这里残疾人的精神面貌,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引起了对如何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共享美好生活的思考:残疾人本身自强自立的意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重要动力和可靠保障。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最有可能唤起全社会的关爱,聚集社会慈善资源,形成助残扶贫的道德共鸣。我们决不能把残疾人完全当做“包袱”,也不应该单纯依靠“输血”救济,而要看到残疾群体中蕴藏的精神财富和创造能力,努力搭建助残扶贫平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走慈善兴业之路,正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为了让党的扶贫惠民政策不断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了让慈善兴业的有益探索造福更多的特殊困难群体,着眼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回汉各族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自治区提出了打造“黄河善谷”,搭建宁夏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平台的构想,以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事业大发展。吴忠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规划建设了立德、弘德两个慈善产业园区,推出了“十大优惠政策”,建立了规范透明的慈善基金会,创建了专门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和招善引资,引进了一批慈善产业项目,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方面积极探索,迈出了步子,在全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
探索与创新:
走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之路
吴忠市“立德慈善产业园”和“弘德慈善产业园”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民生为重点,在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为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业户开展助残扶贫搭建了新平台,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创业、改善生活境遇营造了新环境。园区起步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引进宁夏弘德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神华弘德创业园、中石化农膜及滴灌带生产、大唐国际热电联产风机等一批企业共13个慈善项目落户园区,协议投资额93.7亿元。募集到善款2000多万元,目前已部分用于救助帮扶残疾人家庭应届大学生、低保户和残疾人116名。有7名残疾人企业家开始在园区带头创业,近百名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其主要做法是:
⒈抓规划统筹,构建产业与事业一体发展格局。吴忠市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把慈善事业与慈善产业纳入园区发展总体布局。在规划建设定位上,确定立德慈善产业园为研发和培训基地,弘德慈善产业园为生产基地。在规划建设功能上,立德慈善产业园以创意研发、教育培训、康复服务为主,规划了残疾人创业、清真产业和文化创意等7个产业功能区;弘德慈善产业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项目为主,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规划建设目标上,依托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形成慈善事业与慈善产业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一体格局。
⒉抓政策引导,造就输血与造血共同促进机制。
吴忠市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原则,着力扶持、培育和发展慈善产业,在土地征用、基础配套、税费减免、善企认定等方面给予落户企业“含金量”较高的优惠政策,以生成“洼地”效应,鼓励和吸引慈善家、企业家入园投资兴业、助残扶贫。其政策受惠面不仅涵盖慈善企业,同时也兼顾到公益事业发展。既积极鼓励慈善企业发展,也大力支持慈善医院、慈善学校等事业机构建设;既积极引导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也大力扶持残疾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业。其运作理念是,通过促进慈善企业可持续发展,把一部分利润不断注入慈善基金,使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其他贫困弱势群体得到更多救助供养,同时,也使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增强能力、实现就业创业,使传统救助型、补助型输血慈善向产业型、发展型造血慈善拓展。
⒊抓项目带动,创新招商与招善联动兴业模式。
吴忠市狠抓项目带动,注重“招商”与“招善”联动,严把慈善项目入园关,使“举善”和“兴业”保持高度相关性,做到“真举善”、“举真善”。同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引资引善引智,先后在南京等地举办了吴忠慈善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慈善产业发展研讨会,吸引了区内外几十名专家、百余家商会、近千名企业家考察洽谈、出谋划策。在引进的项目中,有的企业在园区直接投资兴业,有的是以捐赠厂房、支持项目等方式助推慈善产业。已开工建设的许多项目,如穆斯林用品产业等,既是当地致力发展的特色产业,也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有利于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⒋抓舆论宣传,营造政府与社会同力举善氛围。
吴忠市立足园区抓产业、跳出园区兴慈善,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关心关怀民族地区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中央媒体的宣传报道形成了积极的舆论导向。同时,还通过参加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会,举办“长河大爱”慈善主题晚会,组织开展“慈善之星”、“慈善人物”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吴忠市倾力打造的“立德”和“弘德”两个慈善工业园区,倾注着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汗水,体现着社会各界助残扶贫的爱心,也开始收获着和谐发展的成果。
——慈善兴业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研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吴忠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心系广大贫困弱势群体,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以推进政策创新为动力,以强化政策落实为抓手,快节奏地抓招商引善,高效率地促项目落地,在较短时间内开拓了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工作局面。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实践中,党员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用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深深打动着群众的心。在红寺堡区,人民群众掏心窝子说出了“黄河水甜,共产党亲”这样动人的话。在慈善产业园区,一位残疾女工说:“党和政府这样关怀我们,我们就像找到了娘家妈。”在菊花台村残疾人供养照料中心,一位回族老人发自内心地感叹:“共产党真是太好了!”
——慈善兴业激发了企业家们回报社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具有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需求和愿望。有的企业在得知园区内一些企业吸收了大量残疾人就业后,主动把订单交给这些企业,为残疾人有活干、有钱挣尽一份力、献一份心。有的企业更深层次地筹划着助残扶贫的善举,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培养残疾人创业者,让他们在创业中逐渐成长为残疾人企业家,为企业助残扶贫蹚出一条新路子。许多企业家表示,既然在这里落户,享受着地方丰富的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加上优惠的慈善招商政策,就有责任为助残扶贫多尽义务、为地方发展多作贡献。
——慈善兴业激发了残疾人人生追求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慈善兴业的“星火”,点燃了残疾人融入社会、奋发有为、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的热情,点亮了残疾人参与工作、自尊自信体面地生活和发展的希望。身为残疾人的回族妇女杨晶岚,在党和政府鼓励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下,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兴家立业,把一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办成了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特色清真食品企业,并接收了8名残疾人来厂就业。她自豪地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这个企业一定能越办越红火,做出大品牌。”弘德园区一家企业的残疾女员工,大部分来自贫困山区。她们说,过去由于身体残疾,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拖累。自从应聘到企业后,不仅吃住得好,每月还能挣1800元左右,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现在凭着自己的勤劳不仅能干活、有钱挣,而且受尊重、受关怀,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活得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
思考与启示:
贯彻中央扶贫惠民政策就要立足实际创新工作
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小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现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特殊困难群体的幸福安康,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吴忠市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以启示:
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宁夏视察时明确指出,要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让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着眼残疾人这个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通过慈善兴业助残扶贫,致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寻找慈善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结合点与有力突破口。让越来越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越来越多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安身怡养之所,生存权更好得到保障、生命权得到更加尊重,才能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⒉改善特殊困难群体民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宁夏经济总量比较小,贫困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多,发展民生事业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也比较突出。把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办好办实,更加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中,吴忠市从本地实际出发,营造良好环境,广泛汇聚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兴办慈善产业,创新运行机制,打造助残扶贫平台,把慈善产业园区建设成企业家投资兴善的理想之地、助残扶贫的道德高地。努力使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民生改善更具有持续性,使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释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事实说明,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抢抓一切发展机遇,把艰苦创业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自力更生与借力发展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破解难题,兴业富民。
⒊扎实深入推进慈善兴业,要充分发挥广大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
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既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受益主体,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他们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激励着回汉各族群众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在慈善兴业的探索实践中,许多残疾人不等不靠不要,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成为人生追求和事业发展的强者,以实际行动引领并带动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深入推进慈善兴业,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为残疾人融入社会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面向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服务,特别是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深入挖掘适宜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岗位,不是单纯的输血救济,而是“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和鼓励残疾人创造新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和全区回汉各族群众一道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篇:略阳农村扶贫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略阳农村扶贫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略阳县是山区县,是陕西省欠发达县,也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1年至今,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精神,扎实开展农村扶贫工作,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但该县山大沟深、居住分散、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群众文化素质又普遍较低,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需要全县各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开创农村扶贫工作新局面。本文就近七年来略阳县农村扶贫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措施和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200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为目标,积极实施“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培育产业、强化责任”的工作方略,大力推行“三捆绑”、“四结合”、“五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扶贫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社会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劳务技能培训等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七年来,共解决了2.5万户,1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0.8万下降至2007年底的9万;700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10.6万人下降至2007年底的1.65万人。
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扶贫重点村建设中累计新修、改造和硬化村主干道265公里、村组路和入户路373公里、修桥42座、修涵洞158座、修堰渠36公里;新建、维修人饮工程139处,解决了4390户20920人的饮水问题;新架、延伸高低压输电线路233.9公里;新增基本农田3129亩。新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166所、乡镇卫生院21个,新建和改造乡镇文化站18个,建立农民技术文化学校18所。
3、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262户5540人,代赈生态移民472户2175人。建成10户以上集中移民点15个,整村搬迁一个村,整组搬迁一个组;5588户贫困户实施了“一建三改”工程,硬化庭院79276平方米,建沼气池659口,农户安装电话13608部,安装电视“村村通”68套,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救助贫困学生1087名;涌现出“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和十星级文明户439户,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文明协调发展。
4、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68万亩,其中杜仲5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1/8,年栽培天麻180万窝、猪苓120万窝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1/4和1/3,新发展经济园林34746亩,年养蚕2.2万张,发展优质食用菌220万筒以上,年发展猪牛羊14.6万只,实施世行分项目4个、资项目29个;扶持矿山企业14个,年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
二、存在问题
1、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还不够灵活。略阳县地处秦巴山区。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25度以上陡坡地占总面积的75.4%使中药材发展的天然适应区,95%以上的农户都有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和一定量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至2007年底,全县种植中药材达到68万亩,其中杜仲58万亩,银杏4.5万亩,天麻、猪苓、柴胡、黄精、丹参、黄姜等共6.92万亩,这些中药材由于市场开发不够的问题,因此变现程度低,2007年农民依靠中药材实现的现金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25.3%,没有体现出主导产业的效益,因此在做好常规扶贫的同时,应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2、村级组织比较薄弱。我县183个行政村,75%属于贫困村,这些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他们平均年龄为43.8岁,高中文化91人,其余都是小学文化。他们大局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安于现状,引领发展的能力较弱。
3、技能培训规模太小,不能满足群众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我县农村还有9万贫困人口,应该加大对他们的技能培训,这有助于他们早日脱贫。可是2007年全县累计培训群众不到2500人。这不论是与9万人的培训任务相比、与每年近2万人的劳务输出的需要相比还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都是杯水车薪!照这样的速度要想把9万贫困群众培训一遍,短期内是完成不了的。若要把14.46万农村人口都培训一遍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4、部分困难群众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他们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比较困难,懒惰思想,等、靠、要依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
5、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略阳全县辖21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其中农村人口14.46万。至2007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还有9万,占农村总人数62.3%。目前国家拟将贫困线标准提至1300元,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略阳县的贫困人口数量将会更大,扶贫任务将会更加艰巨。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脱贫步伐比较缓慢。部分已脱贫的群众由于所处村社生产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返贫率也较高。通过对已建成的扶贫重点村建设的投入情况调查表明,建设一个重点村平均投入达269万元至500万元以上,而上级拨付的专项扶贫资金仅有25—30万元,加之尚未启动建设的重点村均属高寒边远的特困村,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就要更多一些,因此资金问题非常突出。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创农村扶贫工作新局面。
农村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联系在一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扶贫开发工作也提出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和“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要求,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提高扶贫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借着十七大的东风拓展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农村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法宝。我县有着“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的美誉,有着“全国天麻种植基地”和“猪苓种子繁育基地”的招牌,但是中药材产业市场却很萧条。因此在做好常规扶贫的同时,必须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第一要务。
1、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整合和改制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单位为技术依托,政府宏观引导扶持的新型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广大经营规模,尽可能地消化本地中药材原料。二是加快企业项目建设。鼓励企业招商引资,完善企业资本构成,促进已建成项目提高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尽快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开发;促进企业抓好产品开发,突出杜仲、天麻等重要资源的研发和新技术成果转化。不断给目前处于弱势的中药材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争取在3—5年内培育出2—3个真正能够引领中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快企业市场开拓步伐,鼓励企业由重生产向重市场转变,在2—3年内努力使中药企业培育出知名品牌,并支持企业与发达地区广泛合作,利用现有产品销售网络,培育强有力的市场支撑体系,使中药材发展真正建立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市场中培育产品,在用户中培育名牌。四是加大中药材生产加工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增强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药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原料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
2、发展中介组织,拓宽销售渠道。一是坚持在中药材发展具有优势的乡镇和产业区,鼓励个人、集体、单位组建中药材产销各环节的中介组织,为群众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药材销售等服务。二是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组织农户、企业、运销大户、技术部
门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发展机制,健全壮大中药材产业链,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生产方式生产不稳定和效益不高的弊端,形成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高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水平和效益。三是要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县乡村信息服务网站,确定专人搜集国内外中药材信息,办好中药材信息网站,让农民随时掌握中药材动态和药市行情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切实解决中药材销售问题,确保中药材购销畅通,解除药农生产的后顾之忧。
3、加大行政推动力,促进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还要靠行政推动这只有形的手。一是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学习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通过规范化栽培,无公害管理,生产优质放心药材。二是要以本县地道中药材为重点,组织策划对外宣传,提高略阳中药材及产品的知名度;三是做好中药材的基础工作,在天麻认证公示的基础上加快猪苓、杜仲的认证,为建立略阳中药材品牌打好基础,使我县中药材优势得到确认。四是要完善中药材协会服务网络。我县中药材协会虽已成立但体制不顺,作用发挥不好,群众的品牌意识不强。建议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理顺关系、强化职能。
(二)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动员和领导群众做好扶贫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一定要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党建工作的底子较为薄弱,突出表现为村级班子“懒、散、软、老”与后继缺人的问题,这一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将难以发挥好。解决这个问题,应以促发展、带队伍、育后干为目标,以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措施,一方面选派优秀党员到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力争通过二、三年时间,真正实现“强基固本”目标。另一方面强化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并每年择优重奖一批先进村党支部和村干部,切实增强基层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紧紧围绕建设“班子好、机制好、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2、改进乡镇服务方式。在建立服务型政府、实现突破发展的过程中,乡干部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呢?我县大部分乡镇村落分布比较分散,边远农户距乡政府最远距离达10公里以上,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为民服务的难度,因此要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一是健全服务制度。完善干部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业绩考核制等核心制度,印制和公开站所办事指南和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二是完善服务机制。精心组织和深化“五进村”(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进村)、四到户(技术提供到户、示范指导到户、物资扶持到户、问题解决到户)活动,丰富拓展“协理制”的内涵,力求实效。三是创新服务方式。为方便群众办事,实行乡机关站所守侯式、村两委集中办公制和干部上门服务制,前移服务窗口,深化党建工作。
(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群众是扶贫工作的受益者,也是扶贫工作的主体,群众投资建设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在农村扶贫工作中首先应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变政府的“要我干”为群众的“我要干”,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参与选择扶贫开发的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其次,在帮扶中要着重扶项目、送科技、帮就业,增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能力。要做好特困户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和帮助其在发展生产中找出路。鼓励和帮助其抓住我县雨水充足、餐饮业发达、购买力强劲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生产,早日发家致富。
(四)努力提高群众素质。积极发挥党校、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校的作用,加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拓展培训种类,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除了技能培训还
必须加强文化、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素质,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知识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对群众的培训才能增强其发展生产的能力;只有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才能增强其就业优势,提高其工资收入。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妇联和民政部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以及各界人士等参与扶贫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并把他们的好做法、好典型,宣传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为扶贫工作做贡献。三是要在学校和社会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逐渐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风气,使农村扶贫工作的道路更宽广。
(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为加快扶贫重点村建设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中央和省市加大对重点村建设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对非扶贫重点村的特困村也安排一定的扶贫资金进行扶持建设;并适当加大扶贫移民投入。
第三篇:调研与思考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研与思考
摘 要: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和保障的土地。土地无疑是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出路上的作为不得力和不到位,显然影响到这一群体的民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笔者通过在陕西省咸阳市大量调查研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
由于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配套的不完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目前处于“进无出路、退无保障”的两难境地。
(一)出路问题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出路在于就业。从调查情况看,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以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事处为例,截止到2006年7月底,8个村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岁,女16-50岁)的有9 001人,其中目前暂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有8 309人,失业率高达84%。
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现行征地安置政策不够健全的结果。首先,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不得不抛弃世代相传的生产方式,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他们则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个方面。调查显示,陈杨办劳动年龄段内的9 001位失地农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6%,技术缺乏或无技术专长的占88.2%,35-45岁年龄段的占45.6%。上述三大就业弱势,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失地农民,一旦合同期满或精减人员,他们往往首当其中被裁减。其次,随着企业用工制度逐渐市场化,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征地、拆迁、就业等进行的一次性货币补偿)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货币安置引发的突出问题是,在大量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的保障”[1]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二)退路问题
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而目前普遍实行的货币安置政策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货币安置只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偿,就业机会则要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而他们的养老需求则没有充分考虑;其次,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据咸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测算,仅养老保险一项的费用,若按低标准(全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7%)缴费、低标准享受的“双低”标准一次性交费方案,每个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需要5.18万元,而现行的安置补助费每人只有3万元,缺额2.18万元。再次,一次性货币的补偿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则可能因为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反倒成为对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个不利因素。事实上,调查显示,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办2006年7月20日前,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几乎没有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二、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
2004年以来,咸阳市政府根据国务院28号文件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有关精神,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精神是:
(一)促进就业
第一,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城镇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同等政策待遇等。
第二,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秦都区陈杨办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确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以竞争选择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进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按照每人1 000元额度予以补助)。据不完全统计,陈杨办通过培训的农民就业率达到了60%以上。
(二)改变货币补偿方式,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第一是分年龄、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障。咸阳市政府规定:对征地时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对征地时在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能满15年的,给予参加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能满15年的,参加市政府规定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简称“双低”)基本养老保险金;对征地时年龄在50-60周岁的妇女、又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或“双低”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对征地时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补助制度。第二是资金筹集主要源于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款,个人无需额外缴费。无论是市政府的“两大部分”(70%在征地安置补偿费和征地补偿费中列支,30%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或社会保险后备金中列支),还是秦都区的“四个渠道”(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的60%、从级差地租总额中提取20%和从招标拍卖增值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养老保障资金的融资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地收益。
第三是留地安置。咸阳市政府2004年6号文件规定,对失去土地的8个村实行留地安置,即每人35平方米的开发用地,用以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咸阳市的这几项很有针对性的新政策既为为失地农民打开就业出路,又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体现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条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新思路。
三、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现行政策中需解决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做法是招工,第二阶段是定期定额地发放生活费,第三阶段是一次性货币补偿,第四阶段才把养老保险提上议事日程。第一阶段招工安排的失地农民,由于已经转变了身份,是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解决问题的。现在的问题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第二类失地农民每月领取85元或100元生活费,有无工作,政府的生活费必须照发。如果没有工作,这样的待遇又确实太低了。第三类在把一次性货币补偿用完以后,一旦生活发生困难,政府就“难辞其咎”,所以实际上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包袱。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新老政策的衔接问题
新老政策衔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养老制度本身的衔接问题,二是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衔接问题。
在咸阳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同时运行着四套养老保障制度,即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双低”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咸阳市目前的做法是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自新政策实施之日,农民的养老保障关系基本理顺。
(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实际上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问题。按咸阳市的现行办法,一个失地农民一次性缴纳24 128元,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每月享受263元。按这两个数据测算,预计基金可支持约92个月,亦即7年半。如果按人均预期寿命70岁计算,还差2年半。秦都区按目前的情况测算还有很大缺口,填补这个缺口只有靠政府的财政托底。这一点必须引起必要的重视。
(三)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与优化投资环境的关系问题
据秦都区有关人士介绍,该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方案几易其稿成型后,区五套班子历时一年,先后几次召集镇(街道)领导会议统一思想,才得以公布实施。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即将实施的新办法会提高征地价格,增加企业用地成本,对企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如何既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能优化投资环境,是地方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事实上,秦都区把失地农民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额确定在只相当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结果。
(四)就业观念转变问题
目前失地农民邻近城区,陈杨寨村是城中村,出租私房收入可观,经济较为宽裕。据陈杨办干部介绍,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苦、脏、累工作不屑一顾,对工资不到800元以上或不坐办公室以外的工作免谈,对政府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有对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就培训抓培训,而要引导他们增强市场就业意识。
(五)让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问题
就失地农民这一特定群体而言,咸阳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城市化
进程中,城市近郊农民无疑也是受益者。然而就长远和全局看,如何使这一制度也涵盖全体农民,如何使失地农民和全体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连片土地被国家征用储备的城市近郊农村,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是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也理应是受益者。[2]57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外地一些城市通过建立覆盖全体农业劳动者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并为老年农民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减少了征用土地中许多矛盾。因此要适应农村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需要,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原有的各种养老保险向城镇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接轨,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确保实行“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以地换保障”是指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咸阳市的实践表明,只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就能够切实可行。这是因为,土地征用款是农民失去土地后维持可持续生计的唯一资本,政府在这种时候积极引导农民投资于养老保障,是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3]
(二)更新理念,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要确立就业优先的理念,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要以强化失地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要按照 “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4]79的原则,制定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配套政策;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要制定和完善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只有切实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降低企业吸纳失地农民的成本,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拓展空间,进而形成“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的良性循环。当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虽然会增加城市用地成本,但与政府向社会高价出售的土地相比相距甚远。调查显示,秦都区陈杨办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6.55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每亩在40万以上;有些村最高的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7.4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最高的每亩达到50万元以上。不难看出,其间级差地租的空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说,“以土地换保障”是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的修正,除了养老保险以外,实际上也可以一并考虑解决就业问题和医疗问题。这样才是切实保障“可持续生计”被中断的失地农民权益的良性补偿。
(三)抓住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从土地被征用的角度看,农村居民大体可以被分成两类人群:已经失地的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虽然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估计在4 3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如何抓住目前能够“以土地换保障”这一历史机遇期,从战略高度认识并开始着手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政府应尽早筹谋的大事。这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是农村中两类不同群体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对于失地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咸阳市现行低门槛进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能更需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事实上,相对于失地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的经济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差,他们的土地又难以变现,为了真正促进粮食生产,逐渐地把他们的养老保障一并考虑进来最好。
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从咸阳市的情况看,城乡居民中目前并存的四种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双低”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以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四种制度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并融合为一个城乡一体的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是新制度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城市发展需要优化投资环境,而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和城市建设成本是重要方面之一,也恰恰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完成调研后的初步设想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应本着“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计。
所谓低水平,指的是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实际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以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应以当地基本生活需求标准为宜,其数额至少不能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个问题属于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所谓有弹性,是指在基本保险的基础上配套设计一个市场化运作的补充保险部分。其缴费水平由用工单位和个人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主确定,可采用个人帐户的方式,多缴多得。所谓多覆盖,体现在农村中各类人员均可参保,尤其是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也能得到基本养老保障。显然,制度的低水平设计在兼顾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各种制度可相互折算转换的同时,也确保了所有农民有条件参与;制度的弹性化处理适应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多元化养老保障的需求。
良好的制度设计需要辅之相应的资金保障。笔者的看法是:政府应及时抓住城市化进程中“以土地换保障”的历史机遇期,放眼长远和全局,着眼于全体农民,尽力筹措可以惠及全体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资金来源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提成;政府财政每年专项列支。这笔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实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基本保险部分,二是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进行补贴。
总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相宜的系列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64-67.[2] 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
(12):50-53.[3] 赵国辉.失地农民养老堪忧[J].中国保险,2005(9):88-90.
第四篇:吉安市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与思考
在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一个贫困群众
——吉安市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王萍 《光明日报》(2016年04月27日 10版)
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吉安、井冈山等地调研考察时,他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他指出,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这些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大力推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井冈山脱贫攻坚,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和鞭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安市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委书记强卫提出的“脱贫要以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村工作主战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重点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探索了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六大精准扶贫”措施和以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为重点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59.8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27.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6%下降到6.9%,4年减贫32.6万人。
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调研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示范、带好头”,如何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和对策。
1.思想“导航”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
物质上的贫困贫一时,精神上的贫困贫一世。扶贫,应从扶志开始;致富,当从治心起步。
吉安作为革命老区,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给予了特殊的关心和厚爱,原中央苏区振兴、罗霄山脉集中连片开发等为老区脱贫带来了巨大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安排11位省领导、52个省直单位挂点吉安脱贫攻坚。吉安市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安排市县各级干部挂点帮扶,特别是习总书记调研考察井冈山后,吉安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安排17名市四套班子成员、17户有实力的企业、126个市直单位,对井冈山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挂点帮扶全覆盖,举全市之力支持井冈山率先脱贫。
但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拔除穷根,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仅靠外部支援还不够,根子上必须自身立志,紧紧依靠群众,激发老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此,我们树立“戴穷帽可耻,摘穷帽光荣”的观念,广泛组织发动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内外兼修、奋发有为。
立志,干部要为先。我们深刻认识到,井冈山革命老区脱贫,是弘扬井冈山精神的行动注解,更关乎我们党的政治信誉。当年整个井冈山革命老区追随毛主席、追随共产党参加红军的有18万多人,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5万余名,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对这片红土地的庄严承诺。习仲勋同志1985年来江西考察时,看到当时宁冈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84块钱。他说:“解放都三十多年了,改革开放也这么久了,老区人民还是这么穷,帮助老区脱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誉。”时隔30年,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考察时表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2 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光荣地落在我们身上,沉甸甸地激励着我们。
立志,认知要清醒。这些年,吉安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老区百姓生活大为改善,但差距不容忽视:吉安作为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80.2%,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0%。作为国定罗霄山脉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主战场,目前仍有5个国定贫困县、566个贫困村,还有27.2万人生活在国定贫困线以下,贫困发生率比全国高出1.2个百分点。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立志,群众要起来。最大的贫困是依赖心态,外部主导的扶贫既可能改变这种心态,也可能强化这种心态。唯有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志气立起来,劲头鼓起来,脱贫致富才有希望,也唯有如此,老区才能具备自我积累、自己发展的能力。为此,新一轮脱贫攻坚中,我们更加注重调动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激发群众脱贫的强烈愿望,克服“等靠要”思想,从骨子里挖掘“病根”,激发其想脱贫、能致富的内生动力,真正发动群众干起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形成贫困群众自己与贫困作决断的战斗。
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扶贫、脱贫的重要要求,我们结合实际确立了脱贫攻坚三年决战的总目标:集中力量打好罗霄山脉片区脱贫攻坚战,力争全市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到2018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5个国定贫困县中井冈山市、吉安县今年率先脱贫摘帽,永新县、万安县在2017年、遂川县在2018年脱贫摘帽,在“十三五”时期坚决完成好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
2.斩断“穷根”
杜绝大呼隆,精准下功夫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大而化之的脱贫方案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坚决杜绝以往走访式、粗放式、大呼隆式的扶贫。
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的要求,落实扶真贫、真扶贫,首要解决“扶持谁”。
变“面上掌握”为“逐户摸准”。从2012年开始,吉安探索并推广“核定对象、分类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脱贫工作机制——组织661个调研组深入走访摸底核查,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按照贫困户贫困情况差异,将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蓝卡户”三类,实行分类施策。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占贫困人口近70%的黄卡户和红卡户,重点帮助发展产业、增加务工收入,把他们从贫困线下“拉”回来;对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蓝卡户,则采取特惠性措施予以保障“兜底”。
变“固定受益”为“动态管理”。不仅“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而且动态管理,“贫困在库、脱贫出库”。为确保扶贫对象真实、精准,今年1月和3月先后两次在全市开展专项检查,重点解决了精准识别中优亲厚友、不够公平公正,贫困户甄别标准粗糙、不接地气,工作作风不扎实、不深入、不细致等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已经脱贫的群众及时剔除出了贫困库,实现了由精准识别到精准甄别的转变,确保了脱贫攻坚底数清、靶向准、针对性强。
其次解决“怎么扶”,坚持宏观普惠式与微观精准式双向发力。
“十二五”时期,吉安市立足实际,统筹推进搬迁、产业、基础设施、劳务、智力、保障“六大精准扶贫举措”,探索了一条适合老区的脱贫新路子,取得了 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坚持推进“六大精准扶贫举措”不动摇,特别是抓住“牛鼻子”,着力打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和保障扶贫三大攻坚战,让贫困户“住上砖瓦房、种上摇钱树、走上致富路”,如期脱贫,共奔小康。
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避免走入“一个一千万,八九穷光蛋”的平均数小康,我们一是抓现代农业的引领。大力鼓励、支持、引导贫困户加入到井冈蜜柚、茶叶烟叶、高产油茶、绿色蔬菜和竹木花卉等六大特色富民产业中来,鼓励因地制宜发展传统本土产业,增收致富。同时在市本级及各县努力办好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了一大批现代农业项目,成为农业开放的主平台、农业产业的孵化器和培训农民的重要阵地,真正做给贫困群众看,带着贫困群众干。二是抓贫困群众千村万户的参与。吉安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种植井冈蜜柚,政府无偿提供每户30株柚苗,每年扶持5万户农户,户均可从中增收万元以上,为广大农民打造了一个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目前已有14.5万农户参与“老乡工程”,种植面积9.5万亩,三年后可达15万亩以上。调研中,老百姓称:“家有一亩柚,就是万元户;家有十亩柚,小康不用愁。”三是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这是很关键的。吉安或龙头带动,或抱团发展,或合作经营,或托管经营,把贫困户牢牢拴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吉安县永阳镇江南村将荒地、旱地利用起来,通过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按股分红、贫困户全覆盖的“四统一分”模式发展井冈蜜柚,贫困户由县财政担保贷款入股,病残户、孤寡户、五保户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无偿入股,做到家家种蜜柚、户户是股东。
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为落实贫困户“居者有其屋”,我们把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同时认真解决空心村、危旧房改造问题,坚决 打一场拆旧建新、空心村整治、落实一户一宅的攻坚战,一场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传承民居传统文化的保卫战,一场“抓两头带中间”的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持久战。实践中,或拆旧建新,或加固改造,或“交钥匙”,或整村搬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统筹运用村民自治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施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和移民搬迁“三位一体”农村安居工程,将全市12.6万户危旧土坯房一揽子纳入攻坚范围,确保“不让一户贫困户住在危旧房里奔小康”。
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低保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全市14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完善兜底保障的同时,实行“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保障计划,为贫困户加上一道“双保险”。
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同时,统筹推进教育脱贫、旅游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等,保障贫困户家庭收入可持续、不返贫。尤其是立足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把教育脱贫作为扶贫工作的治本之策来抓,通过设立“圆梦助学金”,在各级中学开设励志班,对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就读市内中职学校享受生活补助,积极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大力恢复农村教学点,充实教师力量,变“学生走读”为“老师走教”,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同时着力办好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和每县一所职业技术学校,5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并整合打造了职教联盟,引导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和贫困学生倾斜,构建“招生—成才—就业—跟踪管理”的职教服务体系,努力放大职业教育对脱贫攻坚的带动效应,让贫困家庭孩子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同时,为了把农村教育、健康医疗和实用技术送到贫困群众手上,由政府买单,为贫困村订单式免 6 费培养农村教师、乡村医生,扎实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各级农技人员定期下乡办班讲课,深受群众欢迎。
3.统筹协同
笃行更谋远,打好融合仗
吉安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群众生活还不富裕,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让吉安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大有作为,我们在调研后进一步明确:一方面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补齐短板,把脱贫攻坚与发展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使扶贫效果可持续,实现永续发展。
精准脱贫与发展现代农业相融合。深入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农民群众能脱贫、可致富、不返贫的关键。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项目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目前,吉安已形成了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为龙头、各县(市、区)园区为支撑的“1+13”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体系。市本级和13个县(市、区)都规划建设了一个核心区2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探索建立“园区+企业+农户”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共同体,让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和受益者,在这里能够真正“学得到良法、拿得到良种、找得到市场、分得到红利、看得到希望”。
精准脱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吉安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严格规划、带状推进、镇村联动、扩权强镇、产业升级、生态永续”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按照“五美”内涵,遵循“八不八多”理念和庐陵风格,狠抓农村规划和建房管控,打造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由点到线——绝不仅仅做几个参观点,而是由村到镇、由局限的村庄整治到产业发展的变化;由内而外——绝不搞简单的“穿衣戴 帽”,而是坚持物态(庐陵风格)、生态(绿化)、文态(庐陵文化)、业态(产业)“四态合一”;由表及里——绝不仅仅是“面子工程”,而是包括环境整治、危旧房改造、空心村整治、移民安置、雨污分流、管线下地等,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每一个脱贫新村,就是一个美丽乡村。
精准脱贫与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相融合。我们明确提出,贫困家庭的剩余劳动力确保每户一人就近在所在地的工业园区企业务工,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为此,辖区内各工业园区都开通了公交班线,方便贫困群众进园务工,初步实现了“在工业园上班、在新农村居住。”为确保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在工业园区能深扎根、留得住,吉安全面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企业提供优质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企业扩产升级。同时积极扶持贫困对象就业创业,鼓励有创业愿望、有一技之长、有一定经验的贫困群众开农村淘宝店、个体经营店,创办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产业升级的“毛细血管”,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
4.“领”干牵“头”
秉承严和实,作风须过硬
脱贫攻坚关键靠实干,作风过硬才能见实效。精准扶贫的“战场”,也是检验干部纪律作风的“考场”。
吉安老区加快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意义大,这更加考验着老区干部的作风和作为,担当和毅力。习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我们理解,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就是 要拿出当年的信念和定力,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贫困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在这一轮脱贫大考中经受考验、当先锋、站前列,以实际行动践行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为此,吉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挂村帮户、单位蹲村驻点、干部结对帮扶”的责任帮扶机制,对脱贫工作做到“四有三过硬”,即心里有数、方略有谱、工作有序、脱贫有望,时间过硬、作风过硬、工作过硬。
干群“1+1”,帮扶更精准。脱贫目标的精准,倒逼我们绝不能实施粗放式的帮扶,必须力求干群“一对一”帮扶、“一个不落下”。挂村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同志每人挂点帮扶2个贫困村,其他厅级干部每人挂点帮扶1个贫困村,每个市直单位挂点帮扶1个贫困村;帮户方面,每位厅级干部帮3户、县级干部帮2户、科级以下干部帮1户,带动全市1172个工作组、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挂点帮扶,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实现产业、项目、资金、干部帮扶、保障、跟踪管理“六个到村到户”。
“党建+扶贫”,成效更凸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扶贫攻坚战役中,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行“党建+脱贫攻坚”工作模式,探索试行“131”治理模式,狠抓基层廉政建设,健全村级“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规范组织职责、规范工作程序、规范干部行为,注重村党支部、村小组干部和村民理事会、监事会发挥作用。把脱贫攻坚与“两学一做”活动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帮扶机制和办法,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选派679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按照“时间过硬、作风过硬、工作过硬”的要求,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个工作日。“派去一名‘第一书记’,带去一张脱贫规划”,成为各地 生动实践。我们还深入推广“干部学用技术”“干群心连心,点亮微心愿”“红色扶贫信贷”等经验做法,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经济组织上建立715个党支部,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社会+合力”,力众贫困移。井冈山市、吉安县今年率先脱贫摘帽,我们把它当铁一般的任务坚决完成。特别针对井冈山率先脱贫的特殊困难,采取系列措施,领导挂乡、单位挂村、企业扶乡,市财政专项安排1000万元,举全市之力帮助井冈山打赢脱贫攻坚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相信,80多年前缔造中国革命传奇的大地上,一定能再次打赢这场老区振兴、共奔小康的脱贫攻坚战。
(作者为中共吉安市委书记)
第五篇:慈善募捐工作的现状与思考(2013)
桦甸市慈善募捐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慈善募捐是筹集善款扶贫济困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我市这样财政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地区,慈善募捐显得更为重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我市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桦甸市的慈善募捐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思考。具体情况如下:
一、桦甸市慈善捐助工作现状
2009年我市通过“双日捐”募集慈善资金211万元;2010年因洪灾未开展“双日捐”活动,但为玉树地震灾区募集善款129万元,通过“7.28”水灾捐赠活动募集资金,共2568万元;2011年“双日捐”共接收善款424余万元;2012年, “双日捐”共接收善款351余万元。几年来,我市针对大型突发性自然灾害发起的临时性募捐所得资金或上缴上级慈善总会统一汇往灾区,或上缴财政统一用于灾后重建,都属专款专用,而用于救助的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双日捐”活动。我市慈善总会每年固定开展的大型募捐活动 “慈善救助双日捐”,每年接受捐赠均超过200万元,主要在全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进行,即县处级干部每人400元,乡局级干部每人220元,一般干部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的干部职工
每人150元。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和农民捐赠比例很小。去除重大自然灾害捐款,五年中真正能用于慈善救助的仅有1200余万元。但我市通过每年的“情暖万家”、“慈善超市实物赠送”、“慈善助春耕”、“慈善大学生救助”、“全市低保家庭中小学生免费午餐”、“特困老人、老党员生活救助”、残疾人“四助”、“ 特殊教育救助”、“慈善医疗(生活)救助”等固定和临时性救助活动,先后救助三万五千余人次。以近两年为例,2011共救助贫困对象3494人,发放救助金263.4万元,但没有举行“双日捐”募集资金;2012共救助贫困对象3497人,发放救助金438.7万元,2012年用于慈善救助资金比例占2011年募集资金总额的103%,充分说明我市的善款募集与救助支出之间无法平衡,而这种不平衡还在随着救助力度的逐年加大日益严重,急需改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规制不够健全,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我市还缺乏一部独立完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慈善捐赠鼓励政策,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慈善捐赠工作还没有完全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轨道。慈善工作人员的态度十分认真积极,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是由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且志愿者队伍建设进展缓慢,慈善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工作难以实现重大突破。
2、社会舆论不到位,城乡捐赠不平衡。平时的宣传仅仅
限于发发通告、播播通报,没有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的富有成效的宣传态势。并且由于机制体制等各种问题,城市慈善捐赠要好于乡村,市民的积极性要高于村民。农村的慈善捐赠还存在着盲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捐赠载体不够灵活。目前每年我们只是固定的组织一次全市规模的“双日捐”活动,再就是针对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慈善活动。捐赠载体单一不灵活,也是制约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对策和建议
1、健全地方政策,加强队伍建设。由政府单独制定对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的个人和单位的鼓励政策。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旨在弘扬扶贫济困、善举助人精神,辅以适当的物质鼓励。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慈善捐赠,拓展慈善募捐渠道,创新慈善募捐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我市慈善事业发展。另外,要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实施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等措施,努力营造良性竞争促进发展的局面。同时,积极推动市乡村三级慈善联动网络建设,扩大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的优势,使募捐救助活动向企业与基层
村社延伸,确保慈善救助活动的实效。
2、强化宣传工作,公开慈善事务。慈善事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想获得理解与支持,宣传是关键,要不断创新宣传手段,紧紧依托当地现有媒体桦甸市电视台、桦甸市广播电台,通过增设慈善新闻专题栏目,使慈善事业在电视中有形,在广播中有声,让人民群众知晓慈善事业、参与慈善事业、支持慈善事业,扩大慈善事业影响,打造慈善品牌。同时,通过设立慈善公益标语牌、发放宣传单、流动宣传等方式,使慈善观念深入人心。还要将慈善文化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之中,从中小学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增强投身慈善事业的责任感。将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慈善文化必须积极主动地溶入企业文化,我们要与企业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社会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为保证我市的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加强对善款、善物的管理使用,进一步完善资金物资管理办法;自觉公开所有捐赠账目、捐赠用途,及时报请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主动接受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慈善公信力,使所有慈善捐助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3、捐赠载体要创新。在募捐工作中要坚持做到集中募捐和经常性募捐相结合,有组织募捐和自发募捐相结合,常规
性募捐和应急性募捐相结合,深挖内部和广拓外部慈善资源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和参与热情。另外,通过慈善冠名专项基金、慈善义卖、定向捐赠等方式加大企业的参与度,为有心为善的企业与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搭建桥梁。还要有效的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推出关爱孤儿、爱心助学等主题捐助活动,使慈善捐赠载体更加丰富多彩。
桦甸市民政局
张莹
电话:0432-66235335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