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环卫整治方案2013(大全)
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全面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不断改善乡村环境卫生面貌,切实提高乡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环保、清洁卫生新型乡村环境卫生新面貌,结合我县实际,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优化镇容村貌为重点,以建立健全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以构建和谐新型乡村人居环境为目的,努力打造既具有时代风貌又能充分彰显地域特色的乡村新面貌。
二、工作思路
坚持“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组织、行业部门实施、广大群众参与”的总体思路,各乡镇、各部门密切配合,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环境卫生整治的主体,努力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争着干的良好整治氛围。
坚持“全面启动、分类指导、依次推进、逐年达标”的工作要求,以乡镇驻地、社区、公路沿线重点村为整治重点,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分年度达标验收,力争
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乡镇成立环卫站,副科建制,编制3-5人,人员从乡镇内部统筹调剂。环卫站所下设清扫保洁队、废旧物品收购队、垃圾及农家肥清运队。保洁人员按照每50户或200人配备1名的标准配备,或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调整,重点向社区和重点村庄倾斜。保洁人员要在县城乡卫生服务中心备案,做到定岗、定位、定责,管理人员要加强环卫人员的巡查监督,对工作不尽责、所负责区域卫生脏乱差现象严重的,要及时更换,确保履职到位。废品收购队要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策补助”的办法,面向社会招聘组建,通过遇集遇会群众送交和主动下到乡村收购的办法把村庄产生的有用废弃物全部回收,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及农家肥清运队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按照4-6人和2-3辆清运车配备,巡回乡村,及时清运垃圾,力争做到日产日清、密闭清运;对农村产生的人畜粪便、堆沤的农家肥,统一有偿调运到苹果业和棚栽业专业生产区,解决化肥用量太高、无公害化难以保证的问题。
(二)加快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各乡镇要建设高标准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要选址合理,运行良好,管理规范,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密闭清运率达100%。人口聚集的村庄要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大力倡导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要按每5-10户修建一座生活垃圾有机肥堆沤坑,对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家禽粪便等微生物可以分解的垃圾,统一集中堆沤,农户自用剩余后的有机肥可用作苹果园、蔬菜基地施肥;对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由农户
二是要做好重点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清理公路沿线、乡村主次干道的各类垃圾,修缮、粉饰有损村庄容貌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靠近公路两侧住户院落围墙,按照“统一高度、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要求,修葺院墙,做到整齐划
一、美观大方。房屋立面美观,院落硬化(可以用砖块、石头等,以方便群众就地取材为主),消除房前屋后裸露黄土,引导农户种植蔬菜、花卉等。同时,要以清除“三堆”(土堆、粪堆、柴堆)、“三圈”(猪圈、羊圈、鸡圈)为重点,整理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砖瓦等,做到庭院整洁,几净窗明。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程,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生活方式,有效杜绝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暴发与流行。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庭院绿化,建设街头公共绿地广场、环村林等,在村内主干道路、街巷两旁栽植行道树,农户门前布设绿篱花坛,做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三是要切实做好乡镇驻地河道及公路沿线边沟治理工作。河道内坚决杜绝乱开采、乱挖掘等非法行为,有条件的乡镇要对乡镇驻地河道进行新砌墙体(加固河堤),对堆积在河道、岸滩的垃圾要进行彻底清理,消除裸露黄土,在平整河坡上种植花卉。每年定期对公路沿线边沟淤泥、垃圾进行清理,公路两旁栽植景观绿化树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每年1月—3月)
县上制定并下发年度整治工作方案,召开整治工作动员会议,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强化整治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各乡镇要根据县上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实施。
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年度重要工作来抓,做到领导带头、党员带动、干部争先,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紧紧围绕整治目标,进一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采取定人员、定岗位、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的办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治工作新局面,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县财政每年为每个重点整治村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采取量化考核的办法给予兑付。各乡镇要采取“社会捐助、企业捐资、村民投劳”的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和民间力量参与整治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三)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制度基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工作的具体举措,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制度基础是关键。各乡镇要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安排、全程参与。2014年5月份前,各乡镇筹建成立环卫站所事宜落实到位。环卫站所作为乡镇一级常设机构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接受县直有关部门业务指导。
(四)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工作氛围。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关键在基层,基础在群众。各乡镇,县直有关各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切实加强组织动员宣传工作,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来,营造全民参与共
第二篇: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方案
枣园建委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三农”重点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枣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安排,建委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到2015年实现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城镇驻地村、特色村要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35%的其它保留存要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二、乡村环境整治标准
为全面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要求,从2014年2月在枣园街道驻地及村庄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达到以下标准。
(一)街道驻地村更加靓丽。街道驻地村达到相应的创卫标准,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整体环境良好,无乱打乱建、乱挖乱排、乱占乱用、违章建筑、圈地经营等现象;重点绿化节点植被完整,管理精细,景观效果较好。
(二)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内外无“三大堆”(垃圾堆、柴草堆、土石堆)和违章建筑堵道环村现象,无占道经营行为,主要街道平整、排水畅通,沿街建筑整洁,无影响观瞻的破旧建筑;垃圾收集设施齐全,室外活动场所干净,沿街物品摆放规整,各类杆线架设有序。
(三)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村内外绿化体系完备;无生活和生产污水随意排放现象,河道、水库、池塘水体清澈;规模畜禽
1养殖场布局合理,畜禽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有序放置,农业生产废弃物全面清理,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
(四)农家庭院更加洁净。庭院及房前屋后环境良好,家用物件摆放整齐,树木植被美观,无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现象。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农户比重增加,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
三、乡村环境整治重点
(一)启动街道驻地创卫工作。重点是拆除建成区内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私搭乱接建筑,清除垃圾废墟和白色污染,维护公用设施和绿化设施,整治各类管线及广告牌匾,清理墙角杆底、绿篱树坑、门前屋顶、建筑阳台及检查井、排污井内的废弃物、悬挂物、完善并及时清洗环卫设施,刷新大街小巷两侧污损陈旧建筑立面,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取缔废品收购站(点),禁止畜禽养殖行为,为村(居)开展建设美丽乡村行动树立样板。
(二)整治重点区域。集中整治主要道路两侧乱搭设施、占道经营以及圈地建设沙场、废旧塑料生产经营行为,整治沿路广告牌匾,整理路面路肩,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带、排水沟内的垃圾柴草及池塘和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清理废弃建筑物和违规经营设施。搞好重点绿化节点的整理,清除节点周边的落叶杂草、垃圾杂物,取缔违规经营活动,提升绿化景观效果。
(三)改善村容村貌。集中清理村(居)内及周边区域的生
活垃圾、建筑渣土,彻底消除沿街、沿路、沿河、环村堆放现象。合理规划柴堆、粪堆、土石堆摆放区。集中整治侵占街道、文体广场等公共空间摆放农机具、摆摊经营行为;集中整治电信、电力、广播电视等各类管线,及时清除影响安全的废弃管线;整修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等群众休闲娱乐设施,维修疏通供水、排水管网;集中清除房屋墙壁和电线杆上的违章小广告、陈旧过时的标语口号,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建设道德文化墙。
(四)净化农家庭院。集中清除农家庭院和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及弃之不用的物件,有序摆放农机具等生产生活用品,引导鼓励农户进行卫生厕所改造,搞好庭院绿化美化,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排放。
(五)整理农田面貌。整理归并、定点堆垛农田内的柴草、秸秆,清除农田林网、田埂地点、沟渠路边的枯枝落叶、杂草杂物、作物秸秆。禁止焚烧秸秆杂草行为。组织捡拾农田内废弃的化肥袋、农药瓶等生产废弃物,对畜禽粪便、群众丢弃的农产品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定点处理散落农田内的建筑渣土。对机井房、配电室、线杆等设施上的非法广告进行集中清理。
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配足配齐保洁人员,形成街道、社区、村(居)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提高村民的环卫保洁意识,增强村民维护良好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力推广低碳、循环、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方式。
第三篇:2012四乡村环卫整治工作计划
2012四乡村环卫整治工作计划
一、大力加强宣传卫生知识,提高村民意识,每周定时定点清除杂草,喷酒药水清除四害。
二、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工作,社区绿化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社区将重视抓好社区绿化工作。督促各村小组配备专业的园艺技术员,配备有关工具。发动村民共同对村内树木、花草进行细心的管理,不断提升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水平
三、继续努力做好优美村社区工作,对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对村内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时时刻刻提高村民环卫意识,大力宣传和教育,做个文明优美社区。
四、加强内河涌整治。由于我村的内河涌比较多,村民的环卫意识比较溥弱,河内垃圾比较多,工作量大,我村将增加环卫人员对内河涌实行加强管理,保持内河涌水面洁净。
四乡村委会
2011年12月13日
第四篇: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整治农村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中共远安县委
2013年第8期 ——生态建设
去年以来,远安县紧紧围绕“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主题,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全县城乡正向全域不见白色垃圾目标合力攻坚,呈现出干净整洁、和谐秀美的景象。
一、重点突破,抓牢环境整治关键环节
始终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三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宣传发动,开展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1、广泛宣传,营造环境整治氛围。通过召开会议、工作组走访群众等方式,利用村级无线广播网络、有线电视和村级远程教育网站等平台,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万”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活动期间,全县103个工作组共进村开展工作16767人次,召开扩大支部会562次,走访群众7729户,发放各类纸质和影像宣传资料10万份,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利用县电视台和“三万”活动简报等媒介及时报道全县活动进展,推介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2、全民参与,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环境卫生全面清扫,对垃圾堆全面清除,对村内主要沟渠进行清淤、除杂、疏浚,及时清除公路边、河塘边、桥涵闸边以及公共地带的水草杂物和白色垃圾。同时,动员村民自己动手,对房前屋后的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进行集中清理,做到柴草摆放整齐,垃圾及时分类处理。目前,全县共清理农村有害垃圾1203吨,清理沟渠1177千米,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绿化美化,提升环境整治水平。在公路沿线植树补绿、见缝插绿、筑坛增绿,构筑立体式绿化美化格局。积极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开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安装色彩各异的木栅栏、竹篱笆,自主建设园艺景观,装点美化农家庭院。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生物型污水处理站。目前,全县共栽植绿化树木12389株,兴建绿化节点3.1万平方米。
二、标本兼治,创新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鼓励农户对垃圾进行分类,并根据垃圾种类采取不同的处理模式。
1、市场化收购。动员农户将秸秆、柴草、白色垃圾等可燃类垃圾收集起来,由保洁公司以有偿收购方式统一收集后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压制成能源型产品,销售给企业作为锅炉燃料。鼓励企业将燃煤锅炉改造为以可燃类垃圾作为主要燃料的环保型生物质锅炉。目前已有武星装饰板、星球宜林人造板、仁福药业等3家企业完成改造,每年可消耗生物质燃料2万多吨、节煤3万吨、降低能耗50%。
2、集中式填埋。对于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可燃废物类垃圾,由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后,按照各村地理区位条件不同,分别运送至县、乡、村三级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产生的垃圾直接转运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各乡镇集镇周边农村的垃圾统一清运至集镇垃圾中转站,由压缩式垃圾清运车运送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对边远山区和其它地区的村,分村或分组进行分类处理,对白色垃圾、电池、玻璃等废弃物运送至乡镇垃圾中转站,其他垃圾就地填埋。
3、循环式利用。引导农民将厨余、杂草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用土覆盖进行家庭式堆肥无害化处理。有机垃圾数量较多的农户,由村保洁员统一收集至村庄集中堆肥点进行堆肥处理。同时,大力推广“猪—沼—茶”、“猪—沼—菜” 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既推动了全县循环农业的发展,又有效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和规模养殖污染问题。
三、常态治理,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
大力推进保洁机制建设,促使“洁万家”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完善环卫设施。按照乡镇建垃圾中转站、村组建垃圾房(池)、农户建垃圾池或垃圾桶等方式加大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共建垃圾中转站8个,村组垃圾房(池)5453个,发放农户垃圾桶9274个,配置垃圾清运车159辆,环卫设施建设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同时,积极开展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共有5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洋坪镇马渡河村、双路村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站。
2、组建保洁队伍。通过村民自愿报名、村民理事会推荐等方式从生活困难、责任心较强的村民中选聘村级保洁员,组建保洁队伍,共聘请保洁员355人。县财政从2013年起按每村5000元标准发放保洁费,同时通过整合乡村公路管护项目经费等方式筹措资金,落实保洁经费。制定卫生保洁制度、清运人员管理制度、保洁人员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与保洁员签订保洁合同,每年由村委会对保洁员进行年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付工资。同时,以组为单位划分保洁责任区,将保洁员信息及责任上墙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3、培育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宣传卫生环保知识,着力培养农民卫生习惯。按照有资料、有评比、有奖励的要求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家庭环境卫生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7645户,促进了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强化保障,构筑齐创共建工作格局
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为“三万”活动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1、在组织领导上实行城乡互联、结队共建。把“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与“三万”活动有机对接,将村庄环境整治作为2013年“第一书记”重要工作任务强力推进。在“1+1”(1名“第一书记”和1名联络员)派驻工作的基础上,另外增加2名工作队员组成“三万”活动工作组,以最优行政资源确保新一轮“三万”活动有力有序开展。邀请一批远安籍在外成功人士和企业家担任各村经济顾问,帮助基层干部群众转观念、出思路、引项目。
2、在建设模式上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在工作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各村实际科学制定村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内容和重点。积极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投资投劳,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明确由各村妇女计生委员担任保洁督导员,组织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3、在资金投入上实行捆绑使用、以奖代补。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共建的要求,筹措村庄环境整治资金20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安排资金5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000万元,民营企业捐助资金285万元,工作组和乡镇筹措资金388万元,群众自发筹资102万元。所筹措的资金全部纳入专户管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兑现到村。■
第五篇:乡村环境整治方案
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打造山清水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秀美乡村,特制订此方案。
一、整治时间及范围
1.整治时间。从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突出治理“脏、乱、差”问题,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
2.整治范围。这次整治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点是县道、乡道沿线积存垃圾,各村村道沿线以及塘边、河边、桥下等重点路段裸露垃圾,村内生活垃圾及景观塘、沟附近的白色垃圾。
二、主要任务及原则
1.点面结合治“脏”。以村镇主干道、公路沿线为整治面,重点治理垃圾死角、道路路面、村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广场和村卫生室环境卫生;以农户为整治点,重点整治室内室外、房前屋后、院坝街沿等清洁卫生,做到家家户户整洁有序。
2.奖惩并举治“乱”。开展文明劝导行动,严格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群众解决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放、畜禽乱跑、棚圈乱搭、广告乱贴、摊点乱设、房屋乱建等环境卫生顽疾,对不文明行为全天侯执法,通过思想教育、强制制止、罚款惩戒等措施,形成环境问题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的良好局面。
3.加大投入治“顽”。各乡镇要加大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建保洁员队伍,并配备保洁车辆,实行农村垃圾镇上集中统一收集清运集中处理,彻底解决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外脏乱差”的恶习。
三、时间安排
1.7月1日至8月31日组织实施集中专项整治; 2.9月1日至9月30日巩固提高; 3.10月1日以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成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书为组员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属地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检查督促工作。
2.强化巡查调度。集中整治期间实行日巡查调度制度。乡镇要安排专人每日巡查,坚持“一日一巡、一日一报”,并将巡查结果在全镇进行通报,对通报的问题实行限期整改。县创城办将联合督查室组建专门督导小组巡回督导环境卫生,将考督结果列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3.坚持广泛宣传。各乡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发传单等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爱卫生、讲卫生的意识,使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入脑入心,让群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优化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素质,倡树文明新风,努力营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附件: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评价标准
农安县创城办 2018年7月1日
附件
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评价标准
总体要求是公路沿线、堰塘、河库、溪沟、居民集中点和农户房前屋后达到“三有”“三分”“五无”的总要求。
一、“三有”工作要求(20分)
1.有专门的保洁员。(7)
2.有一整套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设备,及时为保洁员配备必要的清运工具。(7)
3.每个农户配备有一个以上垃圾桶。(6)
二、“三分”工作方法(20分)
1.分区包干。对辖区进行分类分区,明确村组干部包干责任区,专职保洁员保洁责任区,农户房前屋后保洁由农户进行“三包”(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7)
2.分类处理。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分散减量化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可降解垃圾)、有害垃圾。(7)
3.分期考核。乡镇对村、村对户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村与保洁员签订协议,每月考核一次,保洁员及时清理垃圾池垃圾、清扫责任区内垃圾。(6)
三、“五无”工作标准(60分)1.无暴露性垃圾。居民集中点的生产生活垃圾要定期清理,确保无暴露性垃圾。(12)
2.无水面漂浮垃圾。对所有河道、堰塘、溪沟的垃圾漂浮物及时清理,确保河流清畅,无异味。(12)
3.无乱贴乱画。对墙壁、电线杆、门面、树上等乱贴的大小广告、无秩序标语进行清理洗刷,杜绝牛皮癣、非法小广告。(12)
4.无乱堆乱放。各经营户不得占道经营、随意堆放货物,公路两侧建筑垃圾、建筑材料不得占道堆放,农户房前屋后杂物堆放要有序整齐。(12)
5.无积存垃圾。垃圾池及其周围、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无积存垃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