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

时间:2019-05-13 13:4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

第一篇: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

关于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

———兼与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比较

[摘 要] 日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数量多,在使用的场合和范围上都受到种种限制。这不仅与它的形成历史有关,也与日本的社会文化有关。从人称代词的形成来看,历史较短且频繁更换,致使它难以把握;从社会文化来看,由于各个方面存在的上下等级观念,使得日本人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来选择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关键词] 第一人称;使用特征;历史演变;文化内涵

一、第一人称的使用特征:与汉语第一人称相比,日语的第一人称数量虽然很多,但使用频率较低。据日本学者噪村敏树[1]统计,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人称多达51个,其中还不包括口语和方言中的第一人称。日语中第一人称虽然庞杂,但从使用来看,频率远没有现代汉语的“我”高。根据《现代汉语三千常用词表》的统计,“我“排在现代汉语中的第六位;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语言调查报告中,“わたし”在日语词汇中的地位是第24位[2]。不可否认,第一人称词在日语中仍然属于频率很高的词汇,但是与“我”比较在现代汉语中的相对位置相比,它在日语中的相对位置则是远远落后的。正如金田一春彦所说的那样,日本人说话不太喜欢使用人称代词,尤其是不太使用第一人称代词[3]。但是在汉语表达中,如果不是特殊语境,“我”是不会省略的。例如自我介绍时,日语表达为「初美です。初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汉语表达为“我是初美。初次见面,请您多多关照”如果不加“我”字,汉语表达就不完整。现代汉语中“我”可谓男女老少、何时何地皆可使用,而现代日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却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特点。其中“あたし”“あたくし”只用于女性,“ぼく”“おれ”只用于男性。依此可见,日语的第一人称在使用上有性别差异。“わし”是老年男子的自称,而“ぼく”广辞苑里则主要是成人之前的男孩的自指(实际会话中有些成年男人也用)。在这一点上,日语的第一人称词又有年龄上的使用差异。“わたし”“わたくし”男女均可使用,“わたくし”是“わたし”的自谦语,在郑重场合或是面向尊长时使用。“自分”因不受性别的限制,还带有超越尊卑的语感,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另外,听话人称呼说话人时的词语也常做第一人称来使用。例如老师跟学生讲话时可以自称“先生”,妈妈跟孩子说话时常常自称为“お母さん”等等,再比如谈话中自称自己的名字,「その服、R美もほしい。」这句话的汉语表达就是“那件衣服,我也想要。”将听话人称呼说话人的词语当做第一人称来使用的情况,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见,日语第一人称应按身份,视对象,分场合来使用。现代汉语第一人称词“我”在语句中的表达是显现的,而日语中的第一人称词在语句中的表达却是隐现的。在句法的构造上来看,以人称词为代表的主语隐现,足以说明日语是一种“述语中心”的语言。主语隐现其实是日语古来的特点这在古典文学中有充分的体现[2]。日语中,表达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等意思时,隐含第一人称。如日语的感情形容词具有第一人称的属性。如“うれしい、悲しい、寂しい、しい、かしい、羨ましい”等等,怀有这样感情或感觉的只能是本人,因而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的说话者,即使不出现主语第一人称,日语表达也很清楚。但是汉语的“羡慕、爱、高兴、伤心”等感情色彩的词并不附载“我”的含义,所以使用中必须明示出来。表达人的思维、感觉的动词结句时,日语中第一人称词也不出现。如「誰かに呼ばれているような がする」“我觉得似乎有人在叫我”汉语表达中“我”不可省略。「もう少し早く来てほしい」“我希望你来得更早些”。表示说话人自己的愿望,日语中不出现第一人称。“日语的授受动词及授受补助动词“やる、くれる、もらう、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等具有对象性,隐含有人称词,因而表达时不必另外加人称词。但是汉语如果不明示人称代词的话,授受关系就不明确了。如「好きならあげるよ。」“喜欢的话,我就送给你了。”「この文の意味を説明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です。」“我想请您说一下这篇文章的

意思。”日语的被动语态不像汉语那样一定要把施动和被动的对象标明,被动语句中不出现人称代词,但人称词已隐含其中。如「触ってみようとしたら、言われた。」“我正要伸手摸时,被别人(他)阻止了。”「教えるというよりも、むしろ教えられるのだ。」“与其说是我教人家,不如说是人家教我。”日语的敬语表达也常常隐含人称词。「お荷物を持ちましょうか」“我来帮您拿行李吧。”「ご都合がよろしければ、お邪魔したいですが。」“如果您方便的话,我想去拜访您。”以上谈到的日语隐现表达的第一人称词在现代汉语表达中则必须明确标示出来,否则就不知所指。当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主语隐现”情况,经常发生在主语的“承前省略”语境中。如:“那个人,看过了吗?”“看过了。”“喜欢吗?”“还不错。”汉语中的这种主语隐现即使补足人称词,也不破坏句子的自然流畅。“那个人,你看过了吗?”“(我)看过了。”“(你)喜欢吗?”“(她)还不错。”这样的情形在日语中很难补上去,补足就是多余,影响日语的自然表达。

二、第一人称的历史演变和形成汉语的第一人称词早在《诗经》时代就已出现,十五国风中160篇诗歌中,有83篇以第一人称抒写。第一人称词汇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我”“予”等。如“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召南·草虫》)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较多,如“吾、我、余、予、朕、寡人、鄙人、小可、在下”等多达81个[4]141,142,145,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用的仅剩下“我(我们)”了。由此看来,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历史悠久,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与此对照,日语第一人称词出现较晚,现代标准日本语所谓的第一人称词如“わたし”“ぼく”等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5]。日本学者认为,日语人称词是因为近代西洋文化涌入日本的结果。针对西方著作中频繁出现的人称词,当时从事翻译的日本学者已经意识到确定相应的日语人称代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之前,不用说口语,就是在书面语中,日本人似乎都不习惯使用人称代词[6]101-138。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人称词历史短暂,从而导致人称词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始终不稳固。日语中第一人称词最初使用时,面对听话人都含有谦卑的意思,随着长期的使用,慢慢变成了对说话人妄自尊大的意思了,于是只有蔑视对方时才会使用,一般情况则不再使用了[5]。这说明人称代词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变成相反的意思。如“ぼく(僕)”在现代日语中已经成了没有任何鄙薄意思的第一人称词了,教师可以对学生自称“僕”,上司对下级也可称自己为“僕”。可是要追溯“僕”的愿意,应该为“您的仆人、奴才”的意思,是所谓的自谦语,在德川幕府时期,主要作为书面语在汉文中使用,但是到了明治时期又变成了口语,且十分流行[5]。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众所周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封建社会想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新的社会体制的建立使得个人的人格逐渐受到关注,人们希望建立一种平等的、个体独立的人际关系,“僕”这一人称代词之所以成为当时的流行语,可以说正好满足了当时人们的这样一种心态。昭和二十五年五月,国语审议会在对“僕”这一第一人称词使用进行了说明,“僕”是男生的用语,如果是成年人,要注意使用“わたし”[5]。今天的“僕”在实际使用时似乎并不限于年龄。虽然仍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然而其使用范围却受到种种限制,至少在面向尊长或正式场合里,使用“僕”已不太合适,最好不用。除此以外,有的第一人称经历了性别交替使用的过程。如“わし”在近代主要是女性用语,现在主要是老年男子面向辈分低的人说话时的自称。总之,日语人称代词形成历史较短,又经历了种种变换过程,这样两个因素使第一人称词具有特殊性质。事实上现代日语的所有的人称代词都不具有直接指示自己或是对方的性质,表现出间接的、迂回的表达方式,再加上历史上频繁交替更换的事实,应该说人称代词成为一种禁忌。所以,日本人在会话中尽量回避使用人称代词[5]。这样一来,人称代词在心理上给人以模糊的、难以把握的感觉。

三、第一人称的文化内涵除了历史上的原因,日语第一人称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更是不容忽视。尽管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导入西方文明,并致力于新型社会文化的建设,但时至今日,许多封建残余仍然存在并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严密而整饬的上下等级关系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如同站在不同的阶梯上,要把握好与周围人的上下级关系就得时时刻刻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针对这种不同的阶梯式的关系处理自己的位置,仅有一个“わたし”是不够的,因为它无法体现诸多的不同位置的顺序。

这样就出现了承载不同含义的“わたし”。如体现男女性别的“ぼく”“わし”与“あたし”“あたくし”。同样一个人,面对尊长或正式场合时要使用“わたし”“わたくし”,面对熟悉的人特别是朋友可以用“ぼく”“おれ”,这种体现亲疏远近关系的第一人称代词,充分蕴含了“日本人在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时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一层含义。但无论日本人怎样煞费苦心在第一人称代词选用上下工夫,有一个事实无可回避,那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或多或少都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意志,所以主张弱化自我的日本人说话时不喜欢用人称代词,尤其不喜欢用第一人称代词。如果说话时总是说“わたしが”“わたしが”的话,会给人一种过分强调自我的感觉,使人感到不快。非用不可时可根据自己的情选择不同的第一人称代词,原则上尽量回避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才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也是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为什么呈隐现特征的原因,特别是在表现自己的感情、愿望、意志、想法、与他人的授受关系时大量省略第一人称代词,以弱化主观意志。因为人称代词体现的是人际关系,将第一人称隐去,模糊“我”与“你”的界限,体现了说话人通过弱化主观意志,时刻顾及听话人的感受的用意。这一表达充分体现了日语的“以心传心”来传情达意的含蓄美,也传达出日本的“思いやり文化”的情绪。这种隐现是根植在社会、语言、心理等的基础上的,不可动摇的。称呼制度在日本社会受到如此重视,但对于怎样正确使用却没有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内容里,这是因为日本人从孩童时代起,每天就是通过日常生活学会掌握了各种不同的称呼[7]。日本人一般从孩童时代就习惯于人称代词的使用,这不能不说会文化的影响着在学校的蔓延。日本社会,个人社会参与通常是以加入一个小集团的形式来体的,值得一提的是,集团之间的规则是必须维护各次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互不侵犯对方既得的益[8]35-28。这样一来,完美地应用第一人称代词成了在各个层次的上下级中游刃有余的法宝。语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然而,决定何种语言可行,何种语言不可行,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文制约也是一种使用法。日语第一人称的隐现特不仅与特殊的历史原因有关,更与日本社会文化切相关。在语言表达上,它给人以强调主观的印从而使人从心理上与它保持一种距离。另一方日本社会在人际关系方面贯穿着等级观念,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成为处理好彼此之间关系的关为此,需要人们采取谨慎的态度,并恰如其分地表出这种差异,这使得日本人在称呼上十分敏感。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制约,人们学会了对待不同人采用不同的第一人称,以便使自己与这个社会协并与各层大关系保持和谐。显而易见,第一人称现正是日本人采取回避的态度,来协调复杂的人关系的具体表现。与日语的第一人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相比语普通话中的“我”的含义则单纯得多。既没有杂的使用禁忌,也没有等级观念的约束,理解起来常简单。正因为如此,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对日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理解和使用常常感到惑,认识到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和文化涵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徐喜平.日本語の人称代名詞の使い方について[J文学刊(外文版),2006(4).[2]郑玉和.日语和汉语人称词的使用与主语隐现[J].日学习与研究,2004(2).[3]陈俊森.人称代词在交际中使用数量的考察[J].日语习与研究,2000(1).[4]梅家驹,.同义词词林[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5]鈴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M].岩波新 ,2005.[6]王鸣.日本社会与日语第二人称代词[J].浙江大学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第二篇: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

笔者认为,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核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的具体内容的发展又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人本管理都包含思想理论、制度设计、管理方法3个方面的内容。人本管理的内涵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人本管理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即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而广义上的人本管理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对企业外部主体的人文关怀。

第一层次上的人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2)对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的重新认识,如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3)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活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个层次人本管理的主要特点可以用“识人”、“用人”来概括,其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人”的功利主义思想,企业进行人本管理活动的目的还是服从于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服从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这是早期人本管理理论(如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已经从“手段人”的功利主义思想提高到“目的人”的层次。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涵盖第一层次的内容外,还包括:(1)实行参与管理、民主管理,使全体员工既成为管理的客体,也成为管理的主体;(2)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员工本身也成为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3)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铸造员工的共同行为模式;(4)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开展团队的合作和学习,进行组织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思想已经从单纯的“用人”上升到“育人”、“服务与人”,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可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企业开始关注员工和企业的同步发展,这是个巨大的进步。“目的人”层次上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在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地位上升、管理活动的目标多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相关的理论主要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团队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三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使得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从企业的“内部人”扩展到企业的“外部人”。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洒盖上述两个层次的内容外,还有以下新的内容:(1)企业的目标是争取合理的利润,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2)除了追求企业内部人利益外,还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化,造成人的价值的失落,一些企业唯利是图的行为给社会、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追求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目标,对于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人性的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个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构成一个同心圆,位于圆心的是“人”,从圆心往外,依次是3个层次的人本管理内容,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统一、不可分割的发展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所有者和内部人,我们把它称之为狭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包括第三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将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企业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关注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把它称之为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

可见,人本管理理论是由众多相关理论组成的一个理论体系,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成为人本管理活动。企业的人本管理活动既可以是企业的内部的制度设计,也可以是具体的管理行为,只要这些制度设计和管理行为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都属于人本管理实践活动的范畴。

我们用一个圆柱体来表示人本管理理论体系。从横截面看,该圆柱体分为从内往外扩展的3个同心圆柱,最里面的一个小圆柱涵盖的是以“手段人”为特征的第一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中间的一个圆柱涵盖的是以“目的人”为特征的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最外面的一个圆柱涵盖的是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充满人文关怀的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从纵截面看,整个人本管理理论体系又分为3层,最底层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理论,它是人本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中间层是企业的人本管理制度设计,它是企业运用人本管理理论所进行的较为重大的人本管理实践活动;最上层是具体的人本管理方法与艺术,它是人本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日常运用。

综上所述,笔者尝试着对人本管理作如下定义: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1.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这是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的最大区别,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它资源(如资金、技术、土地)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2.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真正主人,不只是做“该做”的事,还要做“该做”以外“应做”的事,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在工:作秩序上不是由上到下的控制导向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形成上下双向交流的自主工作秩序。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在组织结构重整之后,搞好授权与激励,让每位员工都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受。

3.人本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由于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唯一的途径只有利用和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需要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4.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现代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定义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契约,赋予企业的全体员

工(包括经理阶层和一般员工)人力资本所有者这样一个地位,从而使他们和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控制企业、分享剩余的权力。人本管理正是以这一理论作为开展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既然企业的全体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就应该都是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组织的目标更加趋于多元化,它除了要实现它的经济目标对股东负责以及实现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之外,还必须关心顾客的利益,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关心社区的公益事业,保护资源和环境,把企业自身的经济目标和社区的发展规划、国家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从而取得更大的发展。现在国外企业流行的“绿色管理”所采用的一些作法,如尽量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使用可回收的材料作包装,生产绿色的天然食品等,都反映了这种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精神。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多元目标协调的企业经营目标观念创新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众所周知,美国曾经最为推崇“利润最大化”,盈利能力曾经是评价美国企业好坏成败的唯一标准,可是美国今天评价企业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国“FORTUNE”杂志最近评选世界优秀企业时,采用的是这样9项指标:创新精神;总体管理质量;长期投资价值;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吸引和保留有才华人员的能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财务的合理性程度;巧妙地使用公司财产的效率以及公司做全球业务的效率。从这九项带有导向性的指标中我们看到:企业对员工、对社会、对用户的责任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了相当份量。

5.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归股东所有,企业的经理阶层代理股东行使管理权力,并对股东大会负责。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衡量指标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如何。它直接表现为短期内的经济指标如企业的利润率情况或者长期经济指标如企业股票市值的高低,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但是在施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组织经济目标(反映的主要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否实现,还要看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很多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都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求得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协调统一。

6.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活动的综合概念。人本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一系列关于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思想理论的综合,组织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自发或自觉地开展的管理实践活动,我们通常也称之为人本管理。

第三篇: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数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成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的立身处世、言行举止,似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文化;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什物,几乎也都浸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但是一旦旁人问起来,要你用三言两语准确地概括一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恐怕多数人都会瞠目结舌,不知从何说起。毕竟,中华文化支脉太庞杂、流变太频繁,要想真的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不容易办到。不要说外国人不解,就连中国人自己,怕是也会觉得茫然。前面那几位中国人在老外面前所遇到的尴尬,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因为中华文化太丰富、太精深,所以我们觉得实在很难理出一个头绪。而相对浅易的美国文化,就容易理解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国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中,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比如说,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经权之道等等,就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总体来看,中国文化有如下几点鲜明特征,值得我们注意:

中庸,是圣人孔子所极力推崇的“至德”,孔子心目中的理想道德叫做中庸。中庸之道,实在是中华民族累积凝成的民族智慧。中庸的精义,似乎不出《论语》的一句话,那就是“过犹不及”。就是说,万事都不要过分;如果做得过头了,那还不如不做。然而时下许多人所理解的中庸,却成了做事无原则、无标准、和稀泥、不偏不倚、模棱两可、首鼠两端的代名词,似乎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庸庸碌碌、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这实在是对中庸真义的误解。为人如果做到了“中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呢。

要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哪怕是好事也会因此而变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了头还不如做不到,这就是“过犹不及”。我们不妨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形容词来举例:“怯懦”是“不及”,“张狂”是“过”,而“勇敢”则是“中庸”;“吝啬”是“不及”,“奢侈”是“过”,而“慷慨”则是“中庸”;“自卑”是“不及”,“自负”是过,而“自信”则是“中庸”。试问,这样的中庸,又有什么不好呢?

中庸的现实意义,用现代语言来说,即是“合理化”。朱熹解释中庸说:“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管理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理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重视团体不必轻忽个人,注重现实同时并不抛弃理想。

至于一项措施合理不合理,还要看时空能否配合,所以中庸说:“君子而时中”。这里所谓的“时中”,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指“与时俱进”,它要求人们行事能适应时代需要,求得能适合此时此地的合理化措施。

中庸不是平庸,所以绝非因陋就简,当然更不能随俗浮沉。真正的中庸,必须力争上游,日新月异。首先要坚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站在“有所不为”的立场来“有所为”,找到“此时此地最合理的决策”,并且确实尽力去执行。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要实行的话相当困难。

中庸之道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中庸。

诚然,中庸之道堪称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但却是很难为人所把握好的。千百年来,正因为人们对中庸的片面认识和错误理解,使得国人的行为出现了较大偏差。渐渐地类似于“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一类的谚语流行开来,压抑了人的个性,渐渐地造就了一批温和、谨慎、克制、保守的中国人。他们遇事不敢承担责任,却有着“推”、“托”、“拉”的本事,人人都不敢为天下先。如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排队还是走路,多数人更喜欢夹在中间,既不愿领头,当然也不愿意殿后。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中庸之道”给国人带来的影响吧。

和谐

中国人很早就具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一种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人追求的是人与宇宙天地乃至世间万物的和谐与共生。这里的“天”,可以看做是原始的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而这些原则和观念同时也是人心中所固有的。在这个层面上看,“天心”与“人心”是一致的;所以说,“顺天”必“应人”,“应人”即“顺天”,两者事实上是统一的。归根到底,所强调的还是“以人为本”。这应该可以算是中国最原始的“人本主义”观念了。

对比欧美的宗教信仰,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西方人相信人是神创造的,凡事都应该服从神的意旨,成为人为神而生的神本主义。欧美的科学文明,又证明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神是人想象中的产物,根本没有神的存在,以致物质享受高于一切,成为以物为本的物本主义。

中国人把宗教当做一种生活工具,神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把科学技术看成生活的另一种工具,科技根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最看重的,不是神,也不是科技,而是人,从而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之路。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大概就是以“和谐”代替“斗争”,用“互助”代替“竞争”。“拿和谐来解决问题”成为多数中国人不变的特色,使得中国文化中,“和合性一向大于分别性”。

管理的和谐性,最要紧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间的安和乐利。双方一旦产生严重的抵触或对立情绪,就意味着会失去中国管理的基本精神了。

然而和谐并不反对竞争,天下事非竞争不能进步。但是中国人懂得“用让来争”,和合当中有竞争,争到不伤和气而又圆满解决问题,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了。

因而,中国人特别重视和为贵。有道是,“君子和而不同”,尽管大家可以有着不同的看法,却不可不在和谐的气氛中找出孰是孰非。组织成员,不可以为反对而反对,但是基于共同的目标,提出一些积极性、建设性的异议,有助于集思广益,这才是组织进步与发展的动力,非常必要。

但是,万一事物之间达不到协调的立场,那该怎么办呢。我们深知一切都可能有矛盾,但是矛盾可以促成变化,带来进步。然而矛盾未必就一定意味着对立、冲突,它往往可以调和、化解掉。西方人最佩服中国人的地方,便是这个“化”字,一切矛盾统统化掉,化得好像没有矛盾一样。

从表面上看,多数中国人凡事习惯于讲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似乎是马马虎虎把事情处理完毕,有草率的味道。实际上我们是透过良好的协议,先把事情分解成若干症结,然后逐一化解,才可能大事变小事,小事变无事。这就是中国人的“求和”思想。“求和”包括着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待人和气等几方面,性格上也就表现出平和、宽容、顺从、团结、依赖等特征。

另一方面,就中国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言,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性格气质上历来都表现出求和的一面,“以和为贵”成了大多数中国人进行社会交往所恪守的信条。所以世所公认,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国民讲究谦恭礼让,从不好勇斗狠,时时刻刻至少在表面上都不忘了一团和气。

追求和谐是中国人求和心理的又一大体现,一方面,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相互依靠、相互成就的密切关系。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天人有统一的关系。而西方人则推崇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往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是敌对力量。

此外,中国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讲究伦理道德,重视人际关系。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出了中国人际关系的共同心理。只要人心团结,事业自然会无往而不利。《易经》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便是“和为贵”的生动诠释。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以“和为贵”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和”不仅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大家对“将相和”的故事,应该都不陌生吧。

战国时候,赵国得和氏璧,秦国愿以十五城易璧,赵王为此进退两难,宦者令缪贤荐其舍人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凭其机智,完璧归赵。后来在渑池之会上他又为赵取得外交胜利,其官职位居猛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宣称要面辱蔺相如。蔺相如为此常躲避廉颇,还向自己手下解释说应当“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负荆上门请罪,二人遂结为生死之交。秦国见蔺廉二人团结一心,数十年不敢侵略赵国。“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保持强盛,政府中主要成员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企业的中层人员有分歧、闹对立,往往是最棘手的,危害也最大。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2)

感应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基于人的本能,行事前总要问个吉凶祸福。毕竟趋利避害、趋吉避凶,乃是人之常情。甚至中国一度有不少人专以替人预测凶吉、指点迷途为业,也就是所谓的“相面算命”,深为国人所笃信。而中华原典《周易》,某种程度上便是一本教人预测吉凶祸福的书。如果将这些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似乎也很难说得通。

如何预测未来以趋吉避凶,有赖于感应。中国人早就知道,利害跟吉凶并不是准确的对应关系,利可能吉、也可能凶;而害亦如此。与其为了求取邪利、暴利招来凶祸,不如承受小害以期大吉,这就是“吃亏便是占便宜”的道理。吉凶必有征兆,要用诚心来感应,所以《中庸》说:“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防之;至诚如神。”

感应的具体表现,叫做“知细”,就是指要能体察到一些微小的事物,从很小的端倪或征兆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古人云,“明察秋毫之末”,“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便是“知细”的体现。孔子说,能辨析事理于细微的,可算得神圣的人物。君子上不奉承权贵,下不慢渎贫贱,不为小人所利用而受其牵累,可算是知细了。“细”指微渺难见的动机,吉凶的先兆。君子于是非善恶之间能合理取舍,能辨析细微、当机立断,决不拖延。

“知细”才能够“见细”,于是才会有“先见之明”,于是对于一切问题,都能够轻松愉快地应付裕如。

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不能知细,难免会使决策居于盲目,这样势必导致轻举妄动,使管理行为失效,甚至招来灾祸。管理者能够知细,事先看出预伏的危险,便能够及时防微杜渐,使许多小问题化解掉,就不会形成大问题。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是希望我们知细、见细并及早思患预防,以趋吉避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居安思危”。这也就是说对管理者而言,对任何问题,当其微小时,即予以有效处置,便是最理想的管理态度。

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中国人务实,这是不争的事实,一部分中国人乃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中国古代技术领先而科学落后,就是“实用主义”的后果之一。中国从来都不乏能工巧匠,但有几个能在理论上有高深造诣的?中国人注重能够直接给生活带来好处的技术领域的探索和革新,却从来没有建成过一套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无遗憾。中国人诚然很聪明勤奋,而且也善于学习。但传统的中国人学习的目的,乃是为了求取功名,将来好谋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无论是“格物致知”也好,“修身养性”也罢,看似注重的是个人修为,而它们的落脚点,最终都在“治国平天下”上面。可见中国人的行为大都有其明确的动机,这纯是因国人的“务实”精神所致。

此外,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特性。中国的土地上没有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仅有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其理论中也夹杂了许多世俗化的东西,它并不像佛教那样提倡清心寡欲、舍己度人,而是对人生采取了一种更为超然放达的态度。即使是超凡脱俗的佛教,一来到中国,也往往被世俗化、功利化了,例如产生于中国的所谓“净土宗”,就背离了“艰忍苦修”的佛教传统,使之具有了“中国特色”。

即使这样,许多中国人对宗教也都是漠不关心的。中国人完全沉溺于世俗的兴趣之中,沉浸在感性的生活之中,因此他们的生活完全是唯物质主义的,他们热切追求富裕和享受的快乐而无暇他顾。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是不会轻易信奉鬼神的。因为《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既然孔夫子都敬鬼神而远之,那还有多少人会对虚无飘渺的神灵顶礼膜拜呢?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宗教不过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所追逐的时髦而已。不像当代信奉某种宗教的人,一生下来就必须信仰某种宗教,就要成为教徒,丝毫不能有个人选择。

通权变达

中国人做事,从来不固执一理、毫无变通,但中国人也向来看不惯那些圆滑机巧、见风使舵的人。中国人的行为讲求实用,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贯彻了“实用主义”。这种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心态和理念得以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然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向来不提倡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们的祖先并不讳言“君子爱财”,但是在这个前提下,还必须“取之有道”。由此可见,这里所提倡的,就是一种通达权变的务实精神。

中国人诚然有传统、务实、固执乃至保守的一面,恪守礼教很少变通,但是同样也很强调“权变”的重要性。孟子就十分推崇“权变”精神,而反对偏执迂腐、头脑僵化的做法。他举了如下的例子:中国虽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但是也有“嫂溺叔援,权也”的说法。意思是,在通常情况下,和自己的嫂子进行身体接触是不合礼仪伦常的,但是如果在嫂嫂落水、即将溺毙的紧急情况下,就不能死守“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条,而应果断地施以援手。这可以认为是中国最原始的“权变”观念。

中国人把这一套权变的理念归纳为四个字,即“执经达权”。这里的“经”指的是惯常的原则和制度,而“权”自然就是权变。中国人的务实精神,一切都体现在这四字之中。要求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机变,既不能事事都遵循一理,不敢稍加变达,也不能遇事毫无章法,甚至进行无原则的妥协。

乐天知命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肆虐祖国大江南北,给民众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不过从这场危机中中国人普遍反映出的心态来看,多少也能看出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在这场**中并没有显得惊惶失措、人人自危,他们的心态倒是显得很乐观,并不认为非典能对自己有什么威胁。随便找个网上论坛看看上面的言论,你会发现非典时期的典型论调,正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些人对这种心态大加贬斥,认为是一种消极蒙昧的“侥幸心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豁达开通的乐观主义精神。

多数中国人好像都很信命,把很多事情都看做是天意的安排。这样一来,似乎很多人的主观努力,在天命面前,都是徒劳的。人们只要心安理得地服从命运的安排就可以了。只要你的行为符合伦理道义,上天就一定会善待你。这样的天命观,多少有些消极无为,常被人指责为是典型的“逆来顺受”,却符合多数中国人的心态。一些中国人遭到了打击以后,总喜欢首先把责任推到“天”的头上,先“怨天”,再“尤人”。中国人对于天命,最典型的思想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富贵、荣辱,乃至生死,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人还要争什么呢?

所以在一些中国人看来,乐天知命、顺乎自然之道,是他们人生态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他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等一系列现实现象和现实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人是自然界和宇宙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只是自然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环节。人的一切活动,当然最好要遵从天命。

中国古人的“天命观”相当浓厚,认为天命不可违抗。每当事情遇到挫折,总是无可奈何地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在上方谷用火攻计困住司马懿的大军。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却不料天降一场大雨,顿时浇灭了进取中原、复兴汉室的希望。这个时候,孔明只得老泪纵横,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话说当年楚霸王自刎乌江的时候,也是长叹一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可见古人也是很有趣的,如果成功了,自然那是老天保佑;如果不幸失败了呢,还是要怪罪到老天头上,反正没自己什么事,让人觉得“皇天不佑”是事情没成功的好借口。即使到现在,有些中国人遇到什么不顺的事,往往也会大呼:“天哪”。就跟西方人常挂在口头的“My God”似的。可是,就是老天再对不住你,你又能怎么样呢?还能把天捅个窟窿不成?要是真的触动了老天,那可不是好玩的。传说中倒是有一位神话人物共工,一气之下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地陷,结果引来了旷世浩劫,这就是人与天作对的结果。

但如果人们过于遵从天命,或者认为,反正一切都会有上天安排,自己的一切抗争都无济于事,从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命运的摆布的话,无疑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态度。而传统的中国人中,持这种心态者大有人在。他们面对社会的不平或制度的黑暗,很少主动站起来要求改变(只有当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爆发农民起义,这是特例,也是极端);只要不直接威胁生命,一切都可以忍受并屈从,并且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中国的老百姓当惯了“顺民”或“良民”,他们能做的,只能是祈祷上天能给他们带来一两个青天大老爷。就像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那样的;或者期盼上天能降生一个好皇帝,能勤勉政务、体恤万民;或者又期望能出现豪侠义士主持公道,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总之,他们都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天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总希望能发现什么“救世主”,帮助他们脱离苦海。中国的老百姓,最顶礼膜拜的,不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不是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而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可见他们的精神寄托何在。

第四篇: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奥运会开幕式文化特征展望

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奥运会开幕式文化特征展望

【摘 要】通过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和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文化特征有关文章的综述来对今后的奥林匹克开幕式进行畅想,表现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变化。

【关键词】奥林匹克文化内涵 夏季奥运会开幕式 文化特征

一、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

孔繁敏认为:“奥林匹克是以体育为载体的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并且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具有象征性、多元性、观赏性和人文性的特征。”

熊斗寅提道:“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文化,是具有远大理想的催人向上的文化。”

周立华同样认为:奥林匹克文化具有鲜明的象征性,浓郁的艺术性,内涵的丰富性,突出的人文性,并且是典型的西方文化。”

综上所述,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先进的文化,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的整个过程向世人展示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认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奥林匹克文化不只是展现典型的西方文化,也因不同主办国而融入了更多的元素,使奥林匹克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让来自不同地域属于不同民族的人们互相交流学习,迎接一个新的文化时代。因此,奥林匹克文化也可以代表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

二、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征

1.雅典奥运会

马岳良认为,奥运会给了希腊人一次向世界展示雅典的机会,而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魅力所在正是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点有:东道主浓情演绎奥运回家,人造“爱琴海”亦真亦幻如诗如画,诸神“复活”再现古希腊历史和古代文明,健与美的体育浮雕昭示人类进去与和平之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入场式。

史兰兰认为,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没有进行惯例的团体操表演,而是讲爱琴海“搬”进了运动场、“历史年轮”演出中惊现活雕塑。在表演中,希腊人通过古老的橄榄树、象征28届奥运会的纸带、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塑像,向全世界诠释古希腊文明的底蕴,传递和平相处与互相尊重的意愿,深刻表达以人为本的奥林匹克精神。

2.伦敦奥运会

骆正林认为,以开幕式为始,伦敦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种西方资本主义目前所处的“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通过二十多个主要场景的呈现,传播了英国人对奥运的定义和解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价值整合和社会协同,同时也维护了英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我们可以以此了解英国的国家软实力,也可以认识到英国文化的基本内涵。

杨玲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尊重人本身,尤其是为人们创设了真情流露的宽松分为,让人难以忘怀。它具有人本性风格感人、个性化特征明显、富有创意的文化特征,并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切入点,从六个方面变现了人本性:重视人的发展,尊重个体价值,客观认识历史,满足精神需求,关心身体健康,肯定自我成绩,涉及了人本理论的不同层次。

康帅在文章中写道:“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主办城市的文化特点与内涵、人文精神、历史变迁,这是本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看点”。他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体现出了热爱自然的乡村情结,崇尚科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怀旧感,崇尚个人自由。演出围绕着英国的近代史,通过工业革命、互联网诞生、社交网络兴起等改变时代进程的节点入手,配合大量的流行文化元素,展现出英国在时代进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总之,本届伦敦奥运会体现了主办国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元素,更体现了国际化与顾及影响力的高度与多元的内涵,这是开幕式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3.北京奥运会

刘强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向世人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四海之内皆兄弟,地球村里一家人;仁者之道和为贵,同一梦想盼和平;更快更高彰显卓越,自强不息铸就辉煌;天人合一,绿色家园;海纳百川,交流互动。

吴永芝认为,开幕式以中国式的“绘画长卷”为线索,用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阐释奥林匹克精神,融合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元素,重点突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的文化主题,不仅令在场的九万多观众感到震撼,更人全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的视觉盛宴。

肖红等研究者认为,奥运会开幕式是宣扬举办国体育文化的绝佳契机,中国体育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是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绚丽舞台,在开幕式表演中适度运用传统体育形式来表现中国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既是珍视我国优秀体育文化成果的需要也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给世人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需要。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具有如下文化特征:鲜明的民族文化风格,巧妙的象征特色,历史与现代的接合,本土与国际的接轨,科技的进步的明显轨迹和表达全球民族的共同愿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不同的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可以看到在展示了主办国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之余还表达出了“兼容并蓄”的全球化思想,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氛围的推动下的人心所向。

三、对未来奥运会开幕式的畅想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媒体大行其道,奥运会透过电视媒体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盛世,与此同时,“打头阵”的开幕式就成为了大众媒体的宠儿,因此奥运会开幕式对视觉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弊端,也有很多可见的好处,如果不正确处理这枚双面的硬币就可能变成淘汰者。因此,今后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能具有以下的进步:在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的基础上加入各国自有的科技展示;历史和现代文化衔接更横向化;对特殊人群给予更多关注;对和平的关注越来越多。

在我们看到奥运会开幕式进步的同时,也应该为完善和丰富它的文化意义而努力:

1.在对先进科技和思想进行宣传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的奥林匹克文化。

2.在更多商业化和娱乐化表演的同时也不能淡化对本身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接续。

综上所述,作为奥运会重头戏的奥运会开幕式,主办国通过精心策划开幕式表演向全世界展示本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弘扬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从而提升举办国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奥运会,每一年都充满话题的开幕式成为了奥运会的点睛之笔。在未来的奥运会中,由于人们期待越来越高,这给主办国提出了挑战,也给世界准备了一道充满惊喜的大餐。

【参考文献】

[1]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论[J].体育与科学,2003,24(1):20-22.[2] 熊斗寅.论奥林匹克文化[J].体育学刊,2005,12(1):11-14.[3] 周立华.论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23-24.[4] 马岳良.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文化特点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6:33-36.[5] 史兰兰.近几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7:36-38.[6] 骆正林.伦敦奥运“景观”呈现的英国文化内涵[J].体育与科学,2013,34(4):90-95.[7] 杨玲.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人本性特征的表现[J].体育学刊,2013,20(4):56-59.[8] 康帅.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文化评析[R].科技信息:177.[9] 刘强,张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化比较解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4):1-4.[10] 吴永芝.解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5):6-9.[11] 肖红.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R].体育社会科学:14.

第五篇: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2008 年,美国 IBM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2009 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对这一理念给予积极回应。“智慧地球”的概念一经提出,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 IBM 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张永民,2010)在“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后,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思路(宗平等,2010;郭惠丽等,2011;严大虎等,2011;张永波,2011),西南大学、成都大学、同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正在筹划、实施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校园不再停留在理念层面(鲁东明,2011)。例如,浙江大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吴颖骏,2010)。南京邮电大学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慧校园规划(朱洪波,2011),且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黄荣怀(2009)从数字校园的建设进程角度提出数字校园的“四代”建设观,他认为第四代数字校园(智慧校园)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真正拓展学校的时空维度,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基于新型通信网络技术构建业务流程、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有研究者强调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如沈洁等(2011)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将人、设备、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相关性为核心,通过多平台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及时的双向交流平台,简单说,就是更智能的学校;周彤等(2011)认为,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李春若(2012)认为,智慧校园是物联网在学校教学管理、公共安全、后勤保障中的具体应用,为学校构建了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研究者认为智慧校园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如陈翠珠等(2012)认为,智慧校园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融合、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学校各职能部门,融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质量更高的教学、更好的服务,构建绿色的环境、和·31·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OER. 2012,18(4)谐的校园,以保证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也有研究者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仅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那只是感知部分,应更多考虑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和服务。(宓詠,2011)综合以上观点和黄荣怀等(2012)提出的“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我们认为,智慧校园(Smart Campus)应具有以下特征: 1)环境全面感知。智慧校园中的全面感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捕获和传递有关人、设备、资源的信息;二是对学习者个体特征(学习偏好、认知特征、注意状态、学习风格等)和学习情景(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等)的感知、捕获和传递。2)网络无缝互通。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慧校园支持所有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连接,信息感知后可迅速、实时的传递,这是所有用户按照全新的方式协作学习、协同工作的基础。3)海量数据支撑。依据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智慧校园可以在“海量”校园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建立预测方法,对新到的信息进行趋势分析、展望和预测;同时智慧校园可综合各方面的数据、信息、规则等内容,通过智能推理,做出快速反应、主动应对,更多地体现智能、聪慧的特点。4)开放学习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园面临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诉求。智慧校园支持拓展资源环境,让学生冲破教科书的限制;支持拓展时间环境,让学习从课上拓展到课下;支持拓展空间环境,让有效学习在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能得以发生。5)师生个性服务。智慧校园环境及其功能均以个性服务为理念,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均以有效解决师生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诸多实际需求为目的,并成为现实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领域,对这一领域的探讨研究有助于引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一)智慧校园的定义智慧校园是一种将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及资源的因素以及社会性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见图 1)。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相关性为核心,通过多平台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及时的双向交流平台,[2]提供结合网络、技术、服务的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全方位地实施教育信息化。其内涵简单的说就是更智能的学校。从技术层面上看,智慧校园就是以各种信息化技术,包括感知、智能、挖掘、控制等技术为手段,[3]在安全监控、平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化学习系统、自助图书网

络管理系统等方面,构建具有感知全面、响应及时、智能综合、随需应变、高效运行等特质的学校。

图 1 智慧校园各因素间的关系图

(二)智慧校园的特点智慧校园是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泛在感知等信息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信息化的新型校园。智慧校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融合物联技术与 3G 网络的数字化应用平台,使学校管理及服务智能化,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耗,促使办公自动化、沟通快捷化、服务个性化,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和校园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串联互通。例如,“校园一卡通”使多卡合一,实现学生的入学报到、宿舍管理、图书借阅、就餐、购物、乘车等“一条龙服务”的智能化应用。2.感知化。基于互联网,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具体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对校园中与教育、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传输、整合、处理和分享,结合校园物联网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实现校内考勤、门禁、消费、信息接收和互动等功能的整体感知,提高校园的运行效率。例如,学校自习教室照明设施根据学生人数智能感应操控。3.互动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相关的人员、设备、信息管理等互相联系起来,使人、事、物之间方便、快捷、流畅地互相联通。例如,可综合手机短信、互联网和语音技术构建高效的校务管理平台,使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信息互动,给学校和家庭提供便捷的家校沟通方式和互动交流空间。[4] 4.灵活性。建立有线、无线、移动网络无缝融合覆盖的网络环境的 IT 基础架构,容量大且可持续扩展,便于海量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为教学及学校的管理提供高效、灵活、便捷的服务。同时,借助云计算平台,在学校中使用网络就像用电一样方便。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意义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智能、灵活、运转高效的校园系统。其一,将人、设备、自然和社会各因素之间互通互联,并且他们之间互动的方式更智能化,他们之间的任何互动都有助于促进人、信息系统、设施环境三者之间的数据的完美融合,使校园的运转能够更透彻的感应、衡量和调度;其二,实现快速、准确的获取校园中人、财、物和学、研、管业务过程中的信息,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为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5]其三,通过应用服务的集成与融合实现校园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务的实现进程。[5]而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深刻认识建设智慧校园的重大意义。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是教育领域发展变革的趋势,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优化学校管理,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能够适应新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以及学校管 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需要。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智慧校园的构建应体现在:具有稳定、高速、便捷的网络环境,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能够科学地组织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具备智能、综合的信息服务联网环境,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互相交换服务需求信息。因此,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智慧校园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信息的相关性,即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人、任何物进行交互沟通信息。为了达到此要求,智慧校园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稳定、高速、便捷的网络环境。可采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双接入网络覆盖架构,同时辅以移动网络作为补充,各网络间无缝融合。这样的网络结构灵活且扩展性好,能够提供固定的或移动的网络应用环境,支持安全多样的网络接入方式。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网络硬件基础的搭建。地理范围应该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办公楼宇和教师、学生生活区,同时应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随着校园的开发扩大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网络利用率。根据逻辑结构可以将校园网络划分为主干网和接入子网两部分。主干网视学校规模大小可采用环状拓扑结构或星状拓扑结构。主干网主要考虑区域网络接入和大负荷接入节点的网络接入要求。接入子网主要考虑两类情况,一类是有特殊用途的接入,如数据中心子网、网络中心子网等服务器子网的接入,另一类是普通的联网接入,如办公子网、宿舍楼子网等。[1]网络拓扑结构如图 2 所示。其中,手机终端手机无线 图 2 网络结构拓扑图

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123 2011 年第 6 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上网使用无线应用协议来浏览网络,通过 WAP 网络可以轻松方便地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浏览或下载文件,并进行互动交流。例如,浙江大学的智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就将其网络架构细分为:接入网,方便师生上互联网;教学网,支撑教学活动;科研网,支撑科研活动;资源网,支撑资源沉淀和传播活动;智能网,支撑和谐、生态校园建设。[3]

(二)云计算平台智慧校园要拥有“智慧”,最核心的是形成强大的数据的采集、存贮、处理和服务系统。云计算平台是支撑智慧校园的高集成、高效率、高智能的网络数据平台,它结合虚拟化技术,以网络为载体提供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模式。[6]在这种模式中,云计算可以把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管理起来,构成一个大的计算资源池,向用户统一提供按需服务。云计算(Cloudcomputing),其实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云”就是计算机群,每个计算机群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太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新。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按照用户端的需求提供共享的信息和软硬件资源,方便快捷地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并且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用户端无需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或者进行使用培训。云计算的整个运行方式如同电网,就像用电不要求家家户户装备发电机,而是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使用网络也可以取用方便,费用低廉,只不过不是通过电线传输,而是通过互联网传输。在智慧校园的云计算模式中,用户所处理数据的存储和应用软件的运行并不是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而是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并由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数据的安全和程序的正常运行,这样就大大提升了用户终端的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存储和读取数据、使用软件等等。这就是“云计算”提供的云服务。校园中建设云计算平台首先要构建一个坚固的 IT 基础架构,并且此架构具备快速扩展的灵活性和高可靠性,为此学校要对基础架构所包含的各方面有一个集中统一的格局设计,即整个后台包括服务器架构和选型、存储和备份的体系,操作系统、容灾体系

等。同时要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和适用于云环境的应用交付系统,才能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可靠性。

(三)物联感知系统智慧校园中的物联感知系统其实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合融合在一起,它强调学校是一个整体融合的系统,不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学校中的人、资源、通信、楼宇、道路等虽是分别建设的领域,但是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中的各个部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网络,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7]概况地讲,物联感知系统有两层涵义,第一,物联感知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扩展延伸出来的网络系统;第二,物联感知系统是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网络系统。智慧校园物联感知系统能够应用于教学技术、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基础物联网络环境、楼宇能耗监控网络系统、平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自助图书网络管理系统等。[3]

四、智慧校园及其应用系统平台构建智慧校园的构建,旨在提高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构建一个智能、创新、开放的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校园的基础是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其次就是智能应用系统及平台。智慧校园智能应用系统及平台的建设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应根据学校应用实际,购买或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系统或平台。智能应用系统及平台的建设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科研支撑平台、校务管理系统和校园服务系统四大部分。这几个应用系统及平台统一数据格式和接口,相互间根据通用的标准和规范,彼此信息共享、畅通,从而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集成,统一管理和控制,实现全面智能化的应用和监管。1.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虚拟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双向交互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学平台和资源管理系统两大部分。124 2011 年第 6 期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Smart Campus and its Construction SHEN Jie1 HUANG Yu-xing2(1.The Educational Colleg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 China;2.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Fuzhou 350025, Chin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is one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and al- so the important symbol for measuring the extent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It has aroused people's tremendous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To construct a smart campus, the first thing is to discuss its connotations, objectives, signifi-cance, and main content.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tructure is ex- pounded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Key words:smart campus;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campus construction 2.科研支撑平台。科研支撑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研管理、资源管理和协作研究支持系统等,能够有效地提高科研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帮助科研项目顺利进展。3.校务管理系统。校务管理系统围绕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支持科学决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办公信息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等。[1] 4.校园服务系统。校园服务系统可以全面自动化、灵活、开放、智能化地管理学生校园生活应用服务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系统、集成化电子公告服务系统、网络服务保障系统、预定系统、网上生活娱乐系统、网上购物系统等。[8]

五、结束语从目前来看,智慧校园还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的校园,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有待发掘和解决。智慧校园的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统筹规划、逐步实施、通力合 作,使智慧校园的建设日趋完善,突显校园信息化的魅力和物联低碳的生活乐趣。参考文献:

下载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与文化内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哥特式建筑文化内涵与象征

    试论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含义及象征 2012020601072 吴嘉映 哥特式建筑正是在法、英两地高涨的反教廷统治权的斗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在建筑形式上。新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与以往的......

    医院文化与内涵建设

    医疗机构文化与内涵建设一、医院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分为被人类创造出......

    颜色翻译与文化内涵

    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虽然各种语言表达颜色的词汇数量差别较大,但是基本词汇,如黑、白、红、黄、绿、蓝等,在很多语言中都是相通的。不过,由于各民族文化风......

    中国梦的内涵与特征试卷

    一.单选题1.孙中山先生所著的,提出火车进藏、建三峡水库和世界级港口、对外开放、渐进民主等,全面规划大中华民主富强现代化的方略。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

    有效小班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有效小班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有效小班化教学的内涵 (一)小班化教育的名副其实 小班化教育是一个现代教育学概念。“小班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价值观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指......

    论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惟学惟人求强求精———论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一所学校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浓缩,也是学校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最能够反映一......

    苏绣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苏绣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摘 要:作为中国刺绣中的一支具有独特表现特色的苏绣,不仅具有悠长的历史传承,同时具备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成为四大名绣之首并享誉世界。,近......

    跆拳道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跆拳道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艺。早在公元688年,新罗王国统一了朝鲜,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建立了一种“花郎制度”。到真兴王时,便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