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定)
打造新型平台 拓宽育人渠道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南距西安12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地处陕甘两省接壤处,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全县辖13个镇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未成年人约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2%,其中留守儿童26535人,占全县儿童总人数的33.2%。近年来,**在中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和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执政业绩,紧扣“一个目标”(促进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遵循“三个坚持”(坚持特色化建设、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规范化运行),打造“五大平台”(思想道德教育平台、科学技术普及平台、文化体育培训平台、劳动技能训练平台、社会实践参与平台),为把**建成“咸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实现“四强三领先”(西部工业强市、农业强市、科教强市、文化强市,使群众生活水平、生态建设水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的“咸阳梦”和“三个陕西”(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目标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
一、坚持以特色化抓建设,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全县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我们突出抓好建立机 制、整合资源、内部配套、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特色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1、在目标考核上创特色,建立机制、激发活力抓建设。我们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坚持以目标责任考核为统揽,建机制、添动力,聚人心、增活力,研究出台了《彬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彬县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宫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考核验收、奖惩兑现等各项规定和具体要求,为工作推进和任务落实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兑现目标责任考核结果,按照工作成效对各青少年宫建设实行分类奖补,分别奖励12万元、10万元、8万元不等,对于建设工作有重大缺陷、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奖补,充分调动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青少年宫建设步伐。
2、在结合实际上创特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抓建设。我们本着“教育不留空白、建设全面覆盖”的原则,结合全县13个镇的具体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以三种模式推进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模式一:立足实际需求,新建。2011年,我们立足于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率先在龙高中心小学启动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建少年宫综合楼1栋,内设德育、科技、音乐、美术等部室23个,在全省首开先河建成校内少年宫,为全县学校青少年宫建设提供了蓝本。模式二:着眼有效利用,改建。近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布点调整后部分校舍闲置的实际,选择条件便利、辐射面广的学校,通过对空置楼房再利用、现有 部室再改造、相关设施再添置的方式,建成新民、北极、香庙等14所中学青少年宫和永乐、实验等3所小学少年宫,实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的设想。模式三:推动资源整合,拓建。在充分发挥校内青少年宫作用的同时,我们依托学校附近的镇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把青少年宫建设向校外拓展,发挥其设施、场地、人员和活动器材的作用,增加服务项目,完善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太峪、龙马、金池等青少年宫校外辅助基地23个,有效缓解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教育活动阵地不足之间的矛盾。
3、在内部配套上创特色,立足县情、打造优势抓建设。我们把内部配套作为青少年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县域实际,重部室完备,抓优势挖掘,显地域特色,着力提升青少年宫建设的标准和品位。突出“全”字建部室。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成长需要,坚持“立足需要求全,着眼适用求精”的原则,研究出台了《学校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学校青少年宫建设标准》,在各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体育、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棋艺、科技制作、手工制作、心理咨询、亲情连线等基本活动部室20类,组建跳绳、足球等基本活动队组8类,配全设施设备,配齐活动器材,有效解决了青少年开展活动无阵地、锻炼成才无平台的问题。突出“特”字提品位。为提升品位,增强吸引力,各学校青少年宫按照“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立足当地优势,实施“一校一品”,创办了一批特色部室,开展了各类特色活动。弘扬彬县制陶工艺历史传统,在太峪镇拜家河村建成集学习与游乐、体验与实践于一体的陶艺坊;结合新民镇秦腔文化氛围浓厚的特点,在新民中 学建成了以雕刻秦腔脸谱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瓦雕室,为青少年了解曲艺常识、体会秦风秦韵、增强动手能力提供了平台;发挥韩家镇本地经济产业特色,在车家庄中学青少年宫开设以金银花种植、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劳技室,在校园建立金银花种植实践园地,全县共建成各类特色部室21个、创立特色活动项目38个。同时,充分挖掘彬县作为公刘故里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摇篮的革命教育资源,在青少年宫建设中融入历史积淀、文化元素和革命精神,建成了“金池革命旧址”、“二郎山烈士陵园”、“、“诗经文化风情园”等25个校外活动基地,青少年宫建设的品位得到有效提升。突出“实”字塑文化。本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突出乡情体验,研究教育方向,着力架构切合地方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体系。由县文明办、教育局、文联、科协等部门负责,投入300多万元,邀请专家学者精心研究编纂了《豳诗辑注》、《彬州风物》、《彬州地理》、《彬县民间文学集成》、《图说彬县诗经文化园》、《彬县是个好地方》等乡土教材12万册,让青少年在乡情体验中感悟特色文化、塑造精神内涵。刻录发放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光盘,印制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经典诵读本,作为青少年宫教育活动的必修教材,让青少年在了解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同时,在接受传统教育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不断把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4、在资金筹措上创特色,对内挖潜、向外借力抓建设。以中央支持为引领、地方投入为主体、社会融入为辅助、市场运作为补充,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广辟渠道筹资,力破瓶颈建设。在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引领下,县财政充分发挥先期投入的 主体作用,2012年一次性列支1000万元用于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同时,以冠名、挂牌等形式,撬动社会资金,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力破解了建设的资金瓶颈。近年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50万元、财政投入2000万元,文明单位捐赠60万元、社会各界资助100万元,青少年宫建设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二、坚持以精细化强管理,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举措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少年宫作用的发挥,贵在精细化管理。我们坚持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着力提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的管理层次和运行效益。
1、多路并进,在力量配备上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我们坚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青少宫管理运行的基础环节,不拘一格“降”人才,多路并进建队伍。通过“中西部人才振兴计划”、省级招考等途径招聘专业辅导员,统筹安排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富余教师到青少年宫担任辅导员,充实队伍力量;通过走教、轮岗、外出培训学习等方式,对青少年宫学校有特长的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特聘156名“五老”人员、先进模范人物、民间艺人、大学生志愿者等担任兼职辅导员,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了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各层次搭配的人才队伍,在力量配备上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2、严考细核,在制度落实上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在推进青少年宫建设的同时,我们便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研究出台了《彬县乡村学校少年宫使用管理办法》、《彬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及校园文化建设评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各青少年宫主任、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并由县教育局牵头,把全县青少年宫管理运行 纳入各学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从建章立制、力量配备、责任落实、工作绩效等方面全面检查考核,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宫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各校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对辅导员职责履行、部室功能发挥、队组活动成效及档案资料完善、考勤制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使各项管理措施执行有标准、落实有依据。各青少年宫及相应部室、队组也及时制定活动计划,进一步细化了活动的目标要求、具体内容、方式方法等,特别是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具体措施,落实相应责任,从而建立起了“级级有制度、人人有责任、个个抓落实”的完整管理链条和严格执行机制,在制度体系上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3、多方联动,在职能发挥上为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我们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协调指导、教育局牵头负责、各学校和青少年宫具体落实”工作机制的同时,注重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县妇联把留守儿童关爱作为重点,组织“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依托各青少年宫亲情连线室、留守儿童之家等部室,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有效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团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各乡村学校青少年宫,扎实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解决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司法部门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设立“模拟法庭”等别开生面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大力实施“绿网工程”、“净化工程”,取缔非法网吧,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三、坚持以规范化保运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成效近年来,我们以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运行为依托,秉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在空间上由学校向社会延伸,在时间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内容上由文化知识向思想道德延伸,力促青少年宫规范化运行,切实发挥其培德树人的综合功能。2012年10月,陕西省县级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和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培训会先后在彬县召开,彬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人民网》、《中国文明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宣传报道,成功示范了乡村学校青少年宫运行新“标线”,打造了彬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名片”。
1、以“怡情”为首,致力于思想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我们把乡村学校青少年宫作为拓展教育空间的有效平台、延伸教育触角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课余、双休日和寒暑假等时机,以优秀童谣传唱、文化经典诵读、“网上祭英烈”、“讲礼貌、知礼节、懂礼仪”三礼教育、“做有道德的人”读书征文、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和“一禁三告别”等集体活动为载体,把未成年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作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激发了未成年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崇高的责任担当深深植根于广大未成年人心底。我县先后有城关小学张雨桐、新民镇胡家坡小学冯佳瑶等12名未成年人被授予“文明好少年”荣誉称号,龙高中心小学孙玉婷、北极中学景天浩等8名未成年人被授予“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实验小学王琪、韩家中心小学席亮等6名未成年人被授予“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2、以“养性”为先,致力于心理疏导,帮助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针对留守儿童、孤儿等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我们根据其性格孤僻,思想偏激、心理扭曲等实际,充分发挥青少年宫心理咨询室、亲情连线室等心理健康类活动部室的应有作用,采取答疑解惑、劝服开导、事迹熏陶、情境感染等方式,及时帮助其破解心结、释放压力、疏导情绪,并教会他们掌握简单的自我解压、自我调适方法,从而尽快走出心理困境,树立生活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通过心理疏导,全县共帮扶心理障碍学生230人、矫正问题学生52人、劝返流失学生83人,使他们都能在青少年宫的帮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3、以“力行”为要,致力于特长培养,帮助未成年人提升创新能力。在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引导、道德教育和个性养成的同时,我们紧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放松,以剪纸、陶艺、泥塑、编织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活动为突破口,通过带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方法,坚持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兴趣、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促使未成年人既传承优秀文化、又掌握一技之长,青少年宫吸引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普及、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乐园。近年来,全县共有253名学生在全国优秀童谣征集、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陕西省青少年拉丁舞比赛、科技创新大赛、钢琴演奏比赛等活动中获奖。
未成年人寄托着家庭的希望,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明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管理运行水平,努力把乡村学校青少年宫打造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平台、科学技术普及的平台、文化体育培训的平台、劳动技能训练的平台以及社会实践参与的平台。
第二篇: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定)
点燃多彩梦想 拓宽教育舞台
——全面改薄后的翟家所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 崭新的教学楼、红色的跑道、美丽的绿化景观、宏伟气派的大门、整洁卫生的厕所、标准的学生公寓……“全面改薄”项目的高效实施,使我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提升了学校内涵,进一步缩小了学校、城乡和区域的差距,推动了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
一、坚持以特色化抓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确立了以体育、艺术特色传承中华文明为主线,用“精神文化引领艺术特色发展,物质文化彰显艺术品位,管理文化保驾护航,行为文化提升内涵,课程文化拓展未来,活动文化突出特色”的“一线六面”快乐校园建设模式,努力积淀人心向上、人心向善,发奋图强、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艺术,积极营造学生多采多艺、教师一专多能、文明和谐、快乐生活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
二、坚持以精细化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切实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将少年宫建设好、管理好、运行好,学校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校长担任主任,副校长、教导主任担任副主任,中层干部为组员的乡村少年宫领导小组,指导、协调 “少年宫”的工作,教师全员参与工作,确保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公室制订完善了保障“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包括主任、副主任、辅导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少年宫工作管理制度,安全管理 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各功能活动室日常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少年宫的规范运行。
三、坚持以规范化保运行,加强资金管理用好项目经费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首批20万元项目资金下达后,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资金使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计划,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房屋修缮和装备配置上。
四、科学设置项目,扎实开展活动
学校少年宫根据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年龄、认知及心理特点,学校设置了5大类16个活动小组,按照先满足在校学生活动需求,后辐射周边乡村的要求,扎实组织开展活动。
1.德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心理、道德、法制、国情、安全等主题教育;利用班队会、周一升旗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体育活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健全的工作机制,计划完整措施得力。坚持两操一活动和大课间快乐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快乐体育运动会。加强体育类兴趣小组活动,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棋艺等六个兴趣小组,坚持每周集中辅导两次,每天组织开展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掌握2项以上的运动技能。
3.艺术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成设施完备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较好地满足艺术课教学需要。成立电 子琴、二胡、口琴、舞蹈、绘画、剪纸、书法、计算机等八个艺术类兴趣小组,每周集中辅导两次,每天开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并适时组织开展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览、文艺汇演等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4.科技活动。结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实践和科普教育活动。成立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手工加工制作、积木组装等活动,5.读书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制定相关的读书活动计划,做到计划明确、措施具体、制度完备。成立经典诵读活动兴趣小组,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中国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学校定期组织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采取古诗接力赛、配乐唱古诗、诗境表演等方式检验诵读活动的效果。学生在读经典、唱童谣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学校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学校将每天下午的大课间4:05—5:05定为少年宫活动时间,晚上6:00—7:00定为寄宿生少年宫活动时间;双休日上午8:30—11:30,暑假每天早上8:30—11:30,寒假每天下午2:00—5:00免费向社会开放,针对本地每一个青少年开展少年宫活动。
五、改薄见成效
乡村学校少年宫自建成以来,各种活动坚持开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学生智力得到了开发,体能得到了锻炼,技能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同时“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地促进了学 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六、今后的打算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为我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将这一惠民工程不断推向深入。一是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勇于承担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今年准备在科技制作上加大投入,特别是航模制作,准备组建航模活动小组;我校也申请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组建足球活动小组;还准备将秦腔这一当地老百姓热爱的传统剧目作为少年宫活动内容之一,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二是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三是加大开放力度,努力使当地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全部参加到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当中,保证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权利和机会。四是保证开放时间,要延长双休日、节假日活动时间,使少年儿童的各种技能都有足够的时间在少年宫得到培养和锻炼。五是保证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使新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落到实处,提高活动质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六是保障经费投入。学校每年将学校经费的20 %投入到少年宫的建设之中,使少年宫的设施器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满足少年宫各项活动开展的需要。
典型的实例彰显着我校“改薄”成效。让全校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教育公平进一步体现 “全面改薄”项目实施的任务所在。一根光纤联通世界,一块屏幕沟通未来,农村学校也建成了数字校园;宿舍、餐厅、厕所,农村学校也可以应有尽有;新教室、新校门、新操场、新绿地,农村学校也可以如此美丽。总之,我校全体教师将以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状态,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以前瞻的眼光,求异的思维,抓教育改革,谋教育发展,努力做好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工作,使之成为青少年文化娱乐的中心,健康成长的乐园。“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使学校教育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梦想逐渐成为了现实。
作 者:王鹤群
工作单位:会宁县翟家所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第三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白河县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28日
近年来,白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总体目标,提出“干净—美丽—富裕”的发展思路,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农村工作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县双创办牵头抓总,县财政局、农业局协调配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修编镇村建设规划,编制示范镇村详规,采取抓点示范、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方法,逐步改善村庄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美丽村庄,先后建成了1个市级示范镇、2个示范村和2个县级示范镇、8个县级示范村,明确了11个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通过压茬推进、分步实施,全县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环境整治,夯实美丽基础
我县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扎实开展农村“八乱”综合整治,全面改善生活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基础。
1、完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按照镇村发展实际,配足垃圾收集、回收设施,建成一批垃圾填埋场,并结合城乡清洁行动,形成“户集、村收、镇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实现生 1
活垃圾收集率90%以上。按照“因地制宜、因需而建”的原则,建成一批大三格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工业、畜牧业、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80%以上。目前,构扒、中厂两处垃圾压缩转运站已完成站房建设;构扒镇污水处理主管网已完成铺设;启动了茅坪、冷水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
2、扎实开展农村八乱整治。重点围绕全县集镇、农村社区、家庭院落,沿河沟、公路及周边区域,彻底清除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消除集镇垃圾乱扔、杂物乱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挂)、工地乱占、商品乱摆、柴草乱垛、污水乱流等“八乱”现象,整治取缔马路市场、清理沿街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沿街商铺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管理,形成良好环境管理秩序。各镇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整治,并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和周五义务大清扫活动,确保镇村容貌整洁有序。
3、健全农村卫生管理制度。一是人员队伍保障到位。各镇都成立了环卫保洁队伍,落实了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建立落实了清扫保洁、保洁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二是设施设备保障到位。根据镇村社区清扫保洁工作需要及时配足配齐环卫设施,近两年为镇村集中配备垃圾车68辆、配套垃圾箱470个,投放垃圾桶890个、建设垃圾池个420个,新建三类以上标准公厕74座。三是资金投入保障到位。为确保农村环卫管理机制正常运行,县财政在给各镇每年预算7万元专项经费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按镇农业人口数,追加拨付人均12元的环卫专用经费,各镇的专用经费最多的达 2
到20万元。
二、兼顾富民宜居,完善美丽硬件
以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和精准扶贫为抓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实现居者有其屋、发展有其业。
1、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完善47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路面硬化、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启动了冷水、西营、双丰集镇的“三场一房”(文体广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和农村社区活动用房)建设,在农村社区配建平价超市、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完成了29公里的红顺路、8.5公里的仓裴路、35公里白界路、10公里的麻松路的拓宽改造,实施了天宝农业示范园16公里的产业大道建设,新修旅游路、通村路、联户路达28条150公里,新修便民桥22座。
2、推进农村安居工程。一是抢抓陕南避灾移民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在有条件的村集中建设1个以上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集中安置小区,动员零散居住人群搬迁,促使人口向集中区居住,两年来搬迁5500户。二是结合扶贫开发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去年以来改造房屋30栋,修正墙面3000平方米。三是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实施了卡子“张黄大院”改造工程、桥儿沟文化旅游古街区改造工 3
程、梁家寨战斗遗址建设。
3、发展生态循环产业。一是大力培育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近200个,流转土地、山林5万亩,创建3个省级、6个市级、30个县级示范园区;培育龙头企业10多家,农村合作组织94个,职业农民400名。二是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方式,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致力打造一批木瓜、黄姜、茶叶、核桃、油用牡丹等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围绕打造汉江沿线村庄为重点的汉水风情游、红石河、庙山寨为重点的生态观光游,卡子明清古宅及休闲茶园为重点的文化休闲游,以构扒东坡、茅坪枣树、西营蔓营、仓上天宝为重点的美丽乡村游等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发展“农家乐”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农家乐24家。
三、扮靓秀美村庄,提升乡村品味
在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绿化亮化、文化建设以及群众素养提升工程,从而巩固工作成果,全面铺开和深入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1、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结合省级生态县、园林镇村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城乡道路绿化、社区绿化、河道绿化、广场绿化、山体绿化,建成了一大批绿化小品、绿化带、行道树。同时,加强农村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撂荒地“四旁四地”的造林工作,实现绿化率80%以上。对所有的农村社区、集镇安装路灯,两年来共安装路灯2000盏,基本实现了农村社区路灯全覆盖,还启动 4
了高速路引线和仓裴路亮化工程。
2、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创建文明镇村,建设乡村大舞台,组建自乐班、秧歌队、腰鼓队等乡村文化宣传队伍,经常性组织群众集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邀请县文化馆和省市文化单位开展“道德大讲堂”和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在西营天逸社区、双丰天顺社区、茅坪枣树社区、中厂石梯社区、仓上裴家社区建设文化阵地,通过安装大型LED显示屏、利用房屋立面、文化墙等大平面绘图、写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同时通过修建景观石、文化长廊、制安宣传牌,进一步丰富文化宣传教育内容。
3、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加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系列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营造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办、团县委、妇联会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新农村、新社区、新风尚、新农民”等教育培训活动,培育农民新风尚,促进农民向局民转变。同时,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乡村学校少年宫经验交流材料
建管并用
注重实效
精心打造乡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台
2011年以来,**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自治区民生项目资金,依托乡镇中学、布局调整闲置校舍,累计投入313万元(其中上级部门拨付专项资金148万元,县财政配套165万元)建成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县财政投入1520余万元供其余各乡村学校自主建设少年宫。各乡村学校坚持从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和“一校一特色、一宫多品牌”的思路建起了设施完善、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青少年活动场所,使其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少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七彩乐园”,成为学生与非法宗教活动的“隔离带”和“防火墙”。
一、完善机制,探索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主策略
按照“校长带着感情做、辅导员带着责任教、领导要有眼光支持”的要求,紧紧围绕解决和制约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机制、资金、师资配备等关键环节,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一是健全机制管。建立健全由县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教育局实施、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各学校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少年宫辅导教师职责、少年宫协助辅导员职责、少年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少年宫财务管理制度、少年宫财产管理制度、少年宫辅导老师考勤制度、少年宫活动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有
人谋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二是督查指导管。制定“月督查、年测评”工作制度,完善一宫(校)一档、定期对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认真查阅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方案、计划、活动记录等相关档案资料,了解少年宫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同时对少年宫的管理和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与年终考核和项目资金挂构。三是学习交流管。定期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会,组织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专兼职辅导员到发挥作用明显、活动开展显著的学校,现场进行观摩学习,着力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引导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办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各类实践活动。
二、建强师资,形成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转大格局
始终将建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并将其作为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以贯之、长抓不懈。一是专职辅导有定位。依托学校现有教师资源建立专职辅导员队伍,选聘本校有特长的教师担任专职辅导教师,在体、音、美、手工制作等方面做到各展其能、各尽其才、共同参与。二是外聘辅导善补位。按照“覆盖广、花钱少、抓得住”的原则,由各学校聘请乡镇中有一技之长的装修、服装加工、面点等社会人员充实到外聘辅导员队伍中来,解决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用型技能辅导不足的问题。三是社会辅导不缺位。着力利用本地各类资源,从学生家长中、文体骨干、民间艺人等群体中选聘志愿者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辅导员;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模范、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等典型吸纳进志愿辅导员队伍中,定期邀请前来
作辅导报告、专题授课、座谈交流,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城乡结对全就位。始终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年”竞技比赛,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使民族团结思想深深扎根于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三、突出特色,打造乡村青少年德育教育“大本营” 突出以“德艺双馨”为目标,以“均衡、优质、特色、和谐为主线,以“修性养德促能”为切入点,着力将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社会实践基地、文体活动平台和双语交流平台。一是以乐促智重培育。紧紧依托学校原有教学设施和场地,按照“已有的继续完善,欠缺的突出加强,重点的优先扶持,特色的着力打造”思路,各学校改造和修缮了闲置的办公室、场地,建立了木卡姆舞蹈排练室、书法室、手工室、美术室、音乐室等文艺兴趣班及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滑板、武术等体育兴趣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孩子们“变身”成为“足球小将”、“灌篮高手”、“舞蹈家”、“小作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享受体育、文艺带来的乐趣。二是以技促能重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在各处开设手工裁缝班、电焊班、炊事班、理发班、装修班、民族乐器制作班、摄影班、厨艺兴趣班等,着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从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育科技创新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操作、科学探
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热情;注重警示实践体验,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讲课,传授交通法规、预防犯罪、灾害自救、紧急救护、消防安全等知识,经常性开展模拟救护、逃生演习。部分少年宫开办了校园双语广播电台,利用校园广播开设的“希望花朵新闻”,让学生自己采、编、播新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三是以读养德重熏陶。充分发挥少年宫“以读养德”的教育功能,引领特色办学,深入开展《三字经》、《短歌行》、《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作品的颂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国学魅力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民族精神;通过举办“我读书我快乐”、“知识改变命运”、“每月读书明星”、“中华梦娃经典颂”、双语歌曲大奖赛、“非物质文化传承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比赛,不断增强乡村青少年“五个认同”;通过设立“双语角”、开办“双语桥”、开展“每日一句学双语”等活动,提升学生双语水平。此外,针对以往图书室定期开放,学生借阅受约束,不能随时阅读的问题,各学校把图书室搬到教学楼大厅、走廊、葡萄架下等地方,建立“敞开式图书室”,更加方便了学生阅读。四是特色载体重提升。始终将青少年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爱国爱疆爱家乡”、“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唱响核心价值观、图说核心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从细微处着眼,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利用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感恩父母”活动,利用教师节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利用“我们的节日”培养学
生爱国爱家之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六小”快乐体验活动,即田园小能手、道德小宣传员、旅游小导游、文明小交警、模拟小法官、环保小卫士体验,让未成年人在田间劳作和实地体验中学会种养殖技能,提高动口和动手能力,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的养育。此外,拓展开展“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一项运动强身体、一支画笔绘人生、一台电脑阅天下、一支毛笔修身性、一支舞蹈展风采、一尊木塑跃思维、一门科技出创新、一把剪刀出才艺、一个鼓点精气神、一项实践促能力,从道德教育到社会课堂,从艺体熏陶到动手实践,从书香校园到经典教育,从乡土文化到高雅艺术,使广大农村孩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学会了团结和合作,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和幸福,真正成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合格人才。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运行,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力度,通过不断完善功能、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努力使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少年儿童的好去处、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同学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放心的好地方。
第五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元年,☆镇☆村被县统筹办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为此,我镇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县统筹办及有关部门,按照“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生活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得到新提高,乡风民俗展示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浪潮中去。经过近半年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老百姓对这一惠民举措赞不绝口,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下面,我就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些经验与看法和各位领导进行交流探讨、互相学习,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强领导,重机制,突出“活”字营造建设氛围
我镇☆村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我亲自担任组长,镇包片领导担任副组长,片长、包村干部及各村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网络构架,确保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起初,由于工作刚铺开,群众对此项工作还有顾虑,总担心政府是在搞面子工程,对村子起不到什么实质效果。但通过镇领导先后几次到村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党员群众代表会,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广大党员群众讲清了有关政策,讲明了工作思路,描绘了今年将打造出的效果后,村民的思想才真正得到统一。同时,我们还大力向村内走出去的党员干部、能人富人宣传政策,打消群众的疑虑。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思想高度统一,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设的氛围十分浓厚。
二、广动员,明责任,围绕“干”字开展环卫整治
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关键。长期以来,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村民的卫生意识十分淡薄。一些民居,院落坍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村子周边,规划无序,乱搭乱建,杂序无章。为此,我镇专门指派一名副镇长、一名包村干部驻村指导,我和镇党委书记每两天轮流检查一次工作卫生清理情况。同时,我们将镇环卫所的推土机、挖沟机、垃圾车全部派到村中进行垃圾清运。群众看到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度,村内男女老少、外出务工的群众争先投工投劳,纷纷加入到清洁家园的大会战中,共同清理沟渠杂物,互相帮忙铺院垒墙。集中利用了一个月时间将村内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无人问津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下一步,我们将着手探索制定村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一方面聘请环卫保洁工人,实行合同制,一年一签,工资按时兑现,具体交由所在村管理,政府和村内老党员、离退休在家人员实施监督;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比制度,包村干部不定期的对卫生环境进行督查,镇领导每个月到村考核一次,确保卫生状况不反弹、常态化。
三、筹资金,配设施,强化“新”字提升标准建设
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时,我们认真征求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梳理,并多次向县委温书记做了汇报。最后,我们按照“县财政投资一点、镇上补贴一点、村级能人富人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建设理念,千方百计拓宽美丽乡村建设的融资渠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实施原则,立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目标,扎实开展村庄的“穿衣戴帽”活动。通过几个月的精心打造,☆公里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占☆地亩的主题文化活动广场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道路两边、广场周边栽植了常绿树种、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广场内配置了绿色停车场、花池、健身场地等;更换了村级水源地实现了村民安全饮水;对村庄有安全隐患的旧窑洞进行加固修缮;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各类圈舍、废弃厕所进行拆除整治。通过这些举措及大地改善了村居环境,满足了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休闲生活需要,村民基本过上了“活动有广场、吃水有保障、串门不怕黑”的日子,实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村民无不感慨地说,我们实现了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这是这辈子也不敢梦、也不敢想的事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争一年有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创示范。
四、解民意,惠民生,立足“实”字凝聚党心民心
建设美丽乡村,目的还是为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产性收入。为此,我们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家塔村离城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围绕村民群众“腰包鼓起来”的目标,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到村投资兴业,以此带动全镇农村改变观念,发家致富。目前,依托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闲置土地、良好的村民素质,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积极争取☆酒业公司落户☆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樟子松育苗基地☆处,返乡村民投资兴建养殖场☆处,依靠传统种植,全力将☆村打造成近郊小杂粮种植基地。产业富民的举措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村创业,回流的村民逐年增加。这些为民举措每年可为村民平均增加☆多元的收入,也进一步增强了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镇范围内予以推广,遵循“基础好、标准高、惠民生”的原则,每年打造一至两个样板村,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沿线的村子进行包装、提升,将这项得民心、惠民生的工程常抓不懈,典型推广。
建设美丽乡村并不是单纯的村庄整治和环境改善,其核心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功能提升,进而形成以点带面,镇域环境全面改善的生动局面。我们在倾力打造☆村为样板村的同时,也在积极总结探索工作得失,力求为来年的打造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办法。下一步,我们将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始终注重把单项工作与整体工作整合开展,把近期目标与远景战略统筹安排,把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并重推进;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注重村级事务管理便捷化,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致富信息共享丰富化,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美丽和谐家庭”行动计划,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向纵深,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