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秀课程建设 方案

时间:2019-05-13 13: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优秀课程建设 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优秀课程建设 方案》。

第一篇:高校优秀课程建设 方案

《酒店管理》优秀课程建设方案

酒店管理优秀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优秀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学院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酒店管理》课程作为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八门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自学院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开办以来,一直是酒店管理学院重点建设的课程。

一、建设前提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体系优秀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的规划、建设、发布、共享、应用、评价等环节,因此,优秀课程的建设必须加强建设规划意识,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专业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学院在《酒店管理》优秀课程的建设中,首先是制定详尽的规划体系,从积累、准备、申报、发布、应用、评价等环节进行了认真的规划。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建设规划,根据规划的要求,安排时间表,成立了资料收集、课程建设、文稿撰写、技术保障、对外联络等若干小组,落实具体负责人,各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精益求精,保证逐步推进、逐层落实、逐项实现、各个突破,充分体现团队协作,为《酒店管理》优秀课程的申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建设目标

我院在开展“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深入委托企业开展专项调研,与企业共同设计教学过程,制定相关教学文件,并根据酒店的运营与管理模式、操作规范与业务标准调整课程内容,实现了专业教学与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我院还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组成联合教学团队,使学生在订单企业接受现场教学,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工学交替,进行顶岗能力的锻炼,增强了职业意识、培养了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提前融入企业文化中,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与就业适应能力,充分落实了“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全方位落实《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争取成为山西省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体系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提高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层次和“双师”素质,实现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化,不断提高本课题组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尤其注重提高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鼓励青年教师进修。请校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相关管理者担任兼职教授,解决实践教学环节较弱的问题。努力培养出1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学科带头人、理论课授课名牌教师1-2人,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三)开展协助教学工作

各班选拔学生教学信息员若干名,信息员由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信息采集能力且有较强原则性和责任心的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其任务是协助开展教学满意度评价工作,在评价工作人员指导下具体负责评价问卷的发放、回收和统计工作。通过教务处收集的学生随堂评教和学期终的网上评教信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跟踪了解改进后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系部制定了“学期听课计划”,通过听课掌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对新聘任教师的授课能力进行认定、进行常规教学检查、开展公开课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大程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学督学通过检查教案、听课、学生作业抽查与学生交流等形式检查教学准备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任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相互探讨以取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和考核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于用最新理论分析行业最新动向、最新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确立课程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考查的重点,确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的教学流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依据,《酒店管理》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全力贯彻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针。以服务为宗旨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导向,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高职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建立一套高质、高效的课程服务体系,其核心就是服务,服务标准与服务质量要由学生、企业与社会检验,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是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五)将多种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到《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形成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等大信息含量和技术量的现代教法体系。

本课程全体教师均能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信息表达方式的丰富性、主动性及其功能的多样性,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教学有更多的直观感,以便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融合和理解。

(六)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探索出校企良性互动、互惠双赢共建课程的模式。

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控制,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及实习实施方案。对实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每阶段实习前,系要召开关于实习的动员大会,进行组织纪律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制定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撰写实习周记记录工作任务和实习心得,实习指导老师填写指导学生实习情况纪录,在实习结束后召开实习学生交流会,总体反馈实习效果,并作为制定下一届学生实习计划的参考资料。加大开展实践教学力度,对《酒店管理》实践环节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重视各环节的实训和实习,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酒店业实际,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酒店管理学院

2012.5.29

第二篇:(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篇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XX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XX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XX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1.培养目标:

1.1知识目标: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急救原则和防治措施;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症的概念,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和健康指导;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1.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具备诊治能力;能规范运用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日常诊疗工作;具有危急症患者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的能力。

2.教学建议

2.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2.2实践教学: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仿真实训基地和附属医院进行早期接触,熟悉医院工作场景,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考核办法:分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60%)和实践技能操作(30%)及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0%)。

其次,分开来说其各科特色:

一个“临床”使中、西医“病证结合,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内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诊治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如:要求学生搜集大量常见病例,从每一病例中抓重点,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外科注重动手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时进行,采用分组式,评分制,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妇科主要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的鉴别,教师要精选妇科内容,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儿科病复杂多变,患儿不会表达,不会配合,故注重培养学生的医疗技能、临床经验及医患沟通能力,如主要采用研讨式案例教学法;五官科要求解剖学要扎实,其须借用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才能辨认其形态和病变,故教课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尽可能结合病房中真实的临床病人与案例;肿瘤学诊易治难,教师要向学生多植入本领域新进展,教授前沿性的诊疗;传染学主要是了解疾病和注重预防,如采用研究性教学法;急救医学要求学生应变能力要强,教学宜采用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2)教学方法

①课堂多媒体教学法。②研究性教学法: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现实的重大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③自学辅导教学法,向学生布置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启发,而后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自学成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还有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指导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手段改革

①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做到演示、板书等相结合。②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如: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其展现教学内容,以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③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提供医学教学方面的常用网址,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以解决问题。④利用网络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答疑和指导。

(4)建设成果

通过课程建设的完美规划与大力实施,将目前医学院校“三段式”模式: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注入新的元素,逐渐实现了医学课程模式多样化,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总之,课程建设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二

我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法律素养、有职业道德、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人才”,学院的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也围绕此目标展开。

教材是体现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媒介和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我院确立了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为教材选用的原则,使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获得本课程最前沿的信息,同时,在教材的建设、管理与规划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制定了一系列教材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细则和办法,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

我院根据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和学校有关规定的精神,制定了《XX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教材建设、管理和规划的文件,以确保在教材选用、自编、征订、发行等方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把住了教学质量第一关。

二、在教材选用、规划方面实行学院领导下的教研室负责制

教材的选用使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各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对教学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精选教材。

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校教材选用及学院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教材的选用提出建议,经教研室讨论通过;然后由教研室报请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核同意;再由教学秘书编制教材选用与征订计划,并报学校教务处复核与审批。如果征订的教材观点过时、内容陈旧或者错过征订时间,教研室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承担相关责任。

其次,未经学校教务处和学院同意,如果任课教师或者职工直接向学生出售、推销教材、教辅材料、讲义或另收教材费,或者以成绩考核不及格威胁学生,强制向学生发放教材、收取教材费的,学院将根据学校规定报请学校追究其教学事故责任。

再次,各教研室主任与任课教师负责科学规划,结合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建立起专业课的系列配套教材体系,每门课程配套教材优先选用最新版本,以保证我院课程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三、建立教材建设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我院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的质量,调动教师著书立说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我院对列入校级以上规划的高质量的教材的编著者和发表教材研究论文的作者给予相应的资助与奖励。

四、重视教材评价工作

各教研室每学期组织任课教师对各门课程使用的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起教材样书库;同时要求资料室及时给各教研室提供图书信息,加快更新教材步伐,确保高质量的教材尽快地进入了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院近年来使用的教材有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两大类,前者占90以上,从比例来讲是科学的、合理的和适用的。

1、权威性高。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和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系列为例,这两个系列的教材(特别是前者)均是由国内本领域的权威学者担任主编、知名学者参编而写成的教材,使得该教材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相关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观点,因而使得学生通过使用该教材,基本上能够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

2、新颖性强

这些教材基本上是近3年内出版的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还根据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立法变革和司法实践进行了适当的修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新颖性,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到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最新动态。

3、理论和实务联系紧密

绝大多数教材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理论和实务很好地联系了起来,教材编撰者在系统介绍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实务问题的分析,由于法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学科,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法学理论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

总地来讲,我院最近三年选用的教材是比较理想的,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和学生的反映也是不错的,这说明我院关于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是明确的,选用教材的标准是正确的。同时也必须指出的是,有个别课程的教材也存在着诸如内容陈旧,没有及时修订,不能反映法学理论研究、立法变革和司法实践的最新成果;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依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最新资料,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今后在预订教材时注意选择那些最新的教材。

第三篇: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建设方案(试行)

一、课程建设的思路

按照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有关课程建设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状况,通过不断实践,确定“围绕1个方案、突出2条主线、抓住3段建设、对应一个证书。”的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围绕1个方案:即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2条主线:即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2条主线。抓住3段建设:即抓住 “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3段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课程”的服务作用,“核心课程”的项目作用,“院级精品课程”的引导作用。对应一个证书:即重点公共课程、主干职业技术课程和核心职业专业课程要求对应1个证书(含职业证书、技能水平证书、各种考级考证的等级证书等)。

二、课程建设的任务

建立以公共课程为基础,核心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

三、课程建设的要求

1、公共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适度扩大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

2、职业技术课程:精选专业基础课,设计能拓展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职业专业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核心专业课程以应用为主旨, 逐步构建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能反映当前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能力、技术要求。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精心打造精品课程,引领专业课程建设,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课程建设的内容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紧扣职业资格要求,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并形成一套经过实践证明能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标准)。

五、课程建设的实施

1、编制“三纲二书”

按教务处的文件和模板要求,每个专业的第1学年突出不同课程的特点,抓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常规建设,重点做好每门课的“三纲”(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考试大纲)和“二书”(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的编制及实施工作。

2、每个专业的第2学年集中精力抓好“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是建好每个专业的骨干及支撑力量,是形成专业特色的基础,要十分重视对“核心课程”的师资及实践教学的投入,同时注重对“核心课程”教学方法及课程模式的探讨。

3、每个专业的第3学年集中时间和人力抓好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质示范性课程,是高职教学质量与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切实抓好精品课程的遴选和建设工作。

4、各系(部)要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本系(部)课程建设规划,并上报教务处。

5、课程建设分“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3段进行达标建设。

具体操作方法分为申报、审批(立项)、实施、评估验收及复查等五个步骤。

(1)申报。各系(部)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现有条件,慎重确定申报课程,根据学院下发通知时间,填写《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课程建设申报表》,并将此表报教务处。公共课程开课2轮后申报;核心课程开课2轮后申报;精品课程开课3轮后申报。(2)学院审批。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根据各系(部)申报材料及学院的教学实际,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批审定课程建设项目,经院长签字批准,正式立项,并给予相应的人、财、物力支持。(3)各系(部)实施。经学院批准立项的课程建设项目,相应系(部)必须认真研究,制订课程建设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课程建设项目组必须按学期写出阶段性建设书面小结并报教务处。公共课程项目在立项后满1年进行达标评估验收。核心课程在立项后的第二年进行达标评估验收。院级精品课程项目按学院有关文件办理。(4)学院评估及鉴定。当课程建设项目期满,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组,根据各级课程评估条件予以评估验收,并作出鉴定。对于达到院级课程标准的项目,发给相应层次课程称号。对于离课程标准尚有一定差距的项目,有针对性地予以整改,并将评估时间延迟一年。对于离课程标准差距较大的项目,将取消该课程立项。(5)复查。对于已通过评估验收的课程,学院将根据该课程教学实际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课程,限期进行整改,对于出现较大问题的课程,学院将取消原有级别课程称号。

第四篇:高校党支部建设参考方案

社科部党支部建设方案

高校党支部是党的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党委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针对当前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去富有成效地加强党支部建设以推动高校工作上新台阶,这是摆在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面前的必须回答的问题。经过调查和研讨,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党支部建设:

一、明确当前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具体工作方针和任务

联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将高校党支部的工作方针表述为“一中心,两加强”——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中心,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关心教职工生活为两翼,全面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方针的涵义分解如下: 1.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中心体现了高校党支部工作的特征

教学科研是党的中心工作在高校的具体对象。促使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党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支部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之所系。一个党支部是否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完成任务和工作成效如何?其根本的评价标准就是所在教研室的教学科研水平是否提高。党支部的一切工作均应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必须通过决策、组织、管理、保障、监督和思想工作等环节去推动教研室的教学科研不断上台阶。唯有如此,党的威信才能树立,党的作用才能体现。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科研中心得以落实的思想保障

思想教育应通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教研活动、日常管理、参观调查等中介达到以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统一教职工思想认识,形成对当前中心工作的共识为目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策略;分析总结本单位的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育;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和教书育人思想的教育以及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民主、竞争、公平、效益、自主、开放等现代观念。支部要以改革的精神去探索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提高时效性。

3.加强关心教职工生活是关心群众生活、稳定教职工队伍、激发工作热情、强化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毋庸讳言,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单位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单位的凝聚力。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以政府的经济实力和对高校的投入仍不足以消灭分配上的“剪刀差”,以致于高校(院、系)不得不靠自己的“创收”来补足教职工的收入。因而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必然(现实如此)要协同行政一道去组织创收,增强单位的经济实力。诚然,加强经济实力并非仅是“赚钱”,党组织要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使创收活动在合法和结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它应有四个要素:(1)结合本单位教学科研情况的社会服务收入;(2)以关心群众生活为目标的生活福利的提高;(3)增加教学科研改革的资金基础;(4)为党支部开展各项活动提供物质保证。

上述“一中心,两加强”的支部工作方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党支部工作机制比作一辆车,那么“一个中心”如同方向盘,方向盘上出了偏差,车子必须误入歧途甚至濒临险境,“两加强”恰似车子两轮,任何一轮的故障或偏废均会致使前进受阻。

二、全面强化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工作方针的首要保证。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支部组织建设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以教研室为基地建立党支部

如同军队的党支部建在连队有助于加强党的战斗力一样,大学的党支部建在教研室有助于加强党的群众性、针对性、时效性。教研室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由于教学科研等业务上的共通性,教研室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在活动的目标、方式、内容上容易达成共识,有助于落实“一中心,两加强”的支部工作方针。支部工作直接面对具体人员和问题,便于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找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发挥核心作用。2.支部领导班子的科学产生(设置)设置合理的领导班子是加强支部建设的关键。由于党政领导不协调而导致工作陷入困境是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教研室的管理幅度小、工作十分具体等特点,我们认为应提倡党政合一,党支部的主要领导应采取“双肩挑”方式,即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教研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其优点是:(1)从领导体制上使党的监督保证作用落到实处,确保中心工作的有效进行;(2)有助于党政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减少党政不协调产生的矛盾,提高管理效能;(3)党绩与政绩合一有助于提高党的威信;(4)有助于全面统筹工作,克服思想教育工作的“两张皮”现象。总之,党政合一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化和工作的高效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实施党政合一的领导班子的党支部均体现了较高的管理效能。3.加强党员自身的素质建设

党员的素质是支部战斗力的源泉。凡是党员素质高、工作积极主动的支部一定是有威信的好支部。一个优秀支部,主要特征表现为支部党员的素质高,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优秀教师绝大部分是党员,加之政治素质好,使党支部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使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是加强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4.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支部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完备的制度下,支部要依靠和运用制度的功能与机制,调节党内关系、规范党员行为、整顿党内秩序、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全面推动支部建设。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当前支部的制度建设重点是:(1)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2)完善党员发展与教育制度;(3)坚持两周一次的支部组织生活制度;(4)每学期两次的民主生活制度;(5)每学期一次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制度;(6)据情况召开不定期的支委会议制度,等等。诚然,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贯彻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

5.加快发展优秀教师入党的步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昭示了知识分子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从改善党的结构和促进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大力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是党组织建设的战略举措。当前党支部的发展任务其中心是积极发展青年教师入党,青年教工党员比例偏低及随老党员退休出现的“断层”趋势将会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三、以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带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组织生活是学习理论、统一认识、交流思想、总结经验、统筹工作的阵地,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些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生活不定期、活动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以及形式主义等问题,致使组织生活的质量与效率不高。如何改进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形式到内容更新和充实组织生活成为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这方面不少高校的党支部做了有益的探索。1.将支部生活与教研室的日常业务活动结合起来

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党支部工作中心的确立、党政合一领导体制的落实,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开展党支部工作已成为必须,因此组织生活关心和讨论的内容不仅必须而且可能扩展到教研室的改革发展方面、教学改革和科技开发、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与创收问题、学生管理与教书育人问题。总之,拓宽组织生活关心的领域、丰富讨论内容、参与对单位重大问题的论证和决策,有助于改变以往那种只将组织生活与党内问题或政治学习挂钩的狭隘倾向,使党的工作面对中心工作、解决现实问题,找准党政工作的结合点,体现“必须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的精神,真正把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使全体党员不仅在政治思想方面率先垂范,而且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成为先锋模范。2.更新组织生活方式

以往提到组织生活人们往往联想到“开会”,事实证明,单调的活动方式是组织生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高校与社会生活的隔阂而变成“象牙之塔”仍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囿于“围墙”之中,高校党员缺乏对生机勃勃的社会改革的感性认识,阻碍了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目前,不少高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为组织生活增添新的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谓“走出去”,就是党员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的基层实际,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邯郸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大批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先进党支部,他们以党支部的先锋作用促进经济改革,改革的成果(经济实力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则提高了党的威信,加强了党的建设。高校党员通过对改革开放成就的感性认识和优秀党建典型的采访调查,增强现实感、使命感,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借鉴党建工作的好思路、好方法。“走出去”还可以是结合专业的系列活动,如走访相关的企业和社会机构,了解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本地产业发展相关的科研支持、软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运用等。“走出去”还可以是去兄弟院校的对口单位取经;可以是轻松的“郊游”、“烧烤”等。“走出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了解和友情,加强支部的凝聚力,一些“坐下来开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不到的情况,在“走出去”的轻松气氛中找到答案。

所谓“请进来”是指:(1)请校外的学者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企业家等做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2)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参加组织生活,听取他们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前者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深入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重点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难题;后者可以“兼听则明”,了解党外人士对党支部的期望和“旁观者清”的建议,扫除工作中的“盲点”,真正使工作面对群众、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心,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关系到培养跨世纪人才任务的落实、关系到学校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五篇:高校网站建设方案

深圳五洲科创科技有限公司高校网站建设方案网址:http://

高校网站建设方案

一、高校网站建设的意义

1.高校网站建设是高校的“商标”,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建立自己高校网站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网站的超时空特性,不仅能让地区内的人们了解高校,更可让世界了解你的高校。凭藉高校网站建设,高校就可成为教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花朵。

二、高校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要做到这点,统一的用户平台非常重要。以下我们通过分析高校校园网站建设中长期采用切块建设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统一开发供各部门共享共用网站集群的软、硬件资源,共享共用的网站管理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的网站集群建设的新理念,从而实现站群集中规范管理、站点间信息共享、内容发布及时准确、网站设计维护方便,以及网站的高安全性。

1.新形势下高校网站建设的思考

WEB2.0时代已经到来。快速的网页浏览和内容更新,易维护的网站管理成为了用户和网站设计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符合WEB2.0标准的网页设计便应运而生。WEB2.0网页设计标准包括:结构标准语言(Xml、Xhtml)、表现标准语言(CSS)、行为标准。个人认为制作符合WEB2.0标准的网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手:

一是用语义标记语言写页面,和XML接轨。

语义标记,也就是精确描述页面每一部分作用的标记。最常用的标记语言HTML和XHTML一般用于显示目的,设计者可以通过对HTML标签应用CSS来改变页面风格,利用CSS和DIV来灵活的进行网页布局。

二是整合AJAX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Ajax应用程序通过异步模式,优化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往返,减少了带宽占用,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三、高校校园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目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并且分布在各个相对独立的服务器中,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网站信息维护困难,技术要求高。

2.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和管理:

由于没有统一系统的规划,在各职能部门的网络、网站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各方面出现了信息难以交换,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等,更为严重的是各系统间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会对整个校园网络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3.应用缺乏有效集成:

由于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以及应用系统可能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开发,各应用系统间也缺乏集成,使得各应用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访问相互间的数据和功能,经常需要人为的处理,如数据交换。另外,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又暴露出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弊端。

4.系统升级更新维护成本高:

在非集中式的环境影响下,高校的管理体制相对松散,各部处与院系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不同应用系统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员开发,个体差异很大。许多单位和部门的网站界面和功能多年都不曾进行过更新和升级,其原因之一就是系统更新和升级的成本太高,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5.对IT技术的发展缺乏充分了解:

高校信息化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以IT技术支持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发展。因此,要做好高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必须充分了解IT技术的发展趋势,使用成熟、先进而又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来实施高校的信息化,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不会因为IT技术的发展而被迫改变技术路线。

四、高校网站建设的目标

1、整体功能概述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校园网站集群建设的概念,网站集群建设就是将各站点连为一体,支持全部站点的统一管理,将现有的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得同一组织内各个站点之间不再互相孤立。以统一的门户协同为来访者提供服务。来访者可以方便地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获得信息和服务。站点群管理是实现统一权限分配、统一导航和检索、消除“信息黑洞”和“信息孤岛”的基础。统一开发供各部门共享共用网站集群的软、硬件资源,共享共用的网站管理系统、互动交流系统。

网站集群建设模式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联合共建、互联互通;安全可信、先进可靠;经济实用、灵活方便;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指导思想,这种模式主要有五个优点: 一是能够资源共享。采用应用型的开发管理平台将可实现门户及部门网站信息的共享共用,可以形成全校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

二是多个站点的设计内容和数据存储和运行将能并处于同一软硬件环境中,节省大量软硬件的投资。

三是能够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站点维护与内容管理权限的分配,使得管理规范化,实现集群化管理。

四是采用基于组件化的设计使得动态网站的开发从程序开发层面提升到应用层面,可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各部门网站,可以协调部门建设网站步伐。

五是网站信息维护简便,降低了对技术要求,即使制作人员交替也不会对网站群的维护和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采用网站集群建设模式,比各部门都独立建设各自网站可节省资金,同时还解决了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部门技术力量不足及设备和信息管理维护等问题。

2、集群功能特点

根据网站集群建设模式的目标要求,它应当是一个集站点群设计、开发、注册、部署、管理、调用及内容管理于一体的站点群支撑平台,根据业务特征可划分为站群管理平台、站点管理平台、内容管理平台、站点设计工具四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平台。

站群管理用于对站点群、服务和系统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站点管理用于对站点进行设置和管理,对设计和内容维护权限进行分配管理,对站点数据、系统日志和访问统计进行统一管理;

站点设计用于对站点的布局、栏目、应用等进行设计、制作、发布和升级;

内容管理能够允许多个用户依据不同的权限对站点内容进行即时的更新和维护管理。

这四个业务平台可通过目录服务整合成为一个可提供站群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平台。根据站点建设和管理维护过程中对人员的分工及要求,可将系统用户划分为如下角色:

站群管理员:操作站群系统管理平台,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服务申请的审核、站点实例建立等。

站点管理员:操作站点管理平台,管理某个站点,对该站点实例进行整体维护,如备份、恢复等;对该站点应用的设计、审核与维护权限进行分配。

站点设计员:操作站点设计平台,对站点实例进行设计、修改、发布和升级。

内容管理员:操作内容维护平台,根据站点管理员分配的权限,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维护或对维护完的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

站群、站点和站点内容管理员的操作采用B/S结构来完成,使得远程适时维护成为可能,而站点设计员则可采用C/S结构的客户端站点设计工具,功能必须强大且操作简便,网站应用中大量繁杂代码和数据库表单均可通过所见即所得的简单操作(如:选择、拖拽、填空等)自动生成,可与Dreamweaver、FrontPage等页面制作工具结合使用,并允许用户离线设计和远程发布站点。

2.1.独立设计、信息共享:组织内部任何机构、团队甚至个人均可独立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站点;同一站点群内各站点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可以相互共享,为构建企业级应用奠定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2.2.集中管理、分散维护:整个系统权限由信息中心统一分配和管理,各子站点的设计和维护则由相应的分支机构/部门分散进行,从而使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均可参与网站应用的构建和维护。

2.3.统一导航,站群检索:通过可统一维护的导航功能,可将站点群中各个分散的站点链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统一的门户形象呈现在浏览者面前;通过强大的站群检索功能,可在整个站点群的浩如烟海的资料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2.4.站点分布,权限一致:对于复杂和大型的企业门户站点,可将应用分布到多个子站点,由各个分散的站点共同来承担整个站点的访问请求,这样即使其中个别子站点发生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余站点的使用,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在整个站点群中,用户可使用统一的身份(权限)访问不同的应用。

3、目标展望

目前虽然高校内网站林立,但网站的制作风格和水平千差万别,优秀网站凤毛麟角。网站技术路线简单,服务器很多以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采用ASP技术,也还有少量网站大量地采用静态页面,信息量和功能相对简单,在安全性上易受黑客及病毒攻击,在管理上无法实现规范统一,在功能变更以及日常维护中工作量大而繁琐。高校网站集群化建设模式的设计理念将在实现站群集中规范管理、站点间信息共享、内容发布及时准确、网站设计维护方便的基础上,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3.1. 安全性:系统设计形成在各个层次之间,呈立体状的全面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数据链路层:保障链路线路通讯的畅通、可靠。适时留有备份、冗余线路,以保证链路的临时续接。可利用技术设备与机制,实现加密传输。保证链路层数据传输安全。

——操作系统层:采用主流、安全、标准、可靠的网络操作系统。充分发挥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与保护机制功能。全面、稳妥管理和保护操作系统安全。

——数据库系统层: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保护机制,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细致划分和合理布局数据库数据的增、删、改权限,实现数据库存储层的安全防范。利用数据库事务处理的回滚与提交技术,保障数据库数据存储的逻辑完整性。

——应用数据层:通过应用层系统管理员的用户管理、权限分配、口令管理、临时赋权实现各类各级用户安全访问体系。通过系统日志管理实现安全调查、追踪和安全评价。——日常管理层:通过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防止人为因素、病毒扩散等侵害。

3.2.先进性:系统网络结构、硬件设备选型、技术架构设计、软件平台选型、开发工具软件选型均应体现业内共识,并符合技术发展潮流的先进技术产品和平台,保障系统的先进性。

3.3.可扩展性:系统构架充分考虑与现有系统的连接,考虑应用系统的扩展。

3.4.稳定性:稳定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系统应在高效性基础上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需兼顾、平衡、协调高效与稳定指标。在系统各类软硬件平台选型、参数调整、软件设计开发等方面充分考虑系统高效与稳定指标的平衡与协调。

3.5.开放性:在系统构架、采用技术、选用平台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开放性。选择产品都是开放平台,既有自己独特优势,又能与多家优秀的产品组合,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易扩充的、稳定的、统一的系统。

3.6.可移植性:选择开放的应用平台,采用互联网主流纯JAVA技术开发,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以标准的接口与各种数据库相连。

从管理和领导重视的角度来讲,高校网站建设采用集群模式,其间融入了集中、规范、清晰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完善管理制度。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归口管理,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在网站建设、网络使用、信息管理、信息发布、信息建设、信息查阅、应用信息系统开发选型、信息产品制造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理顺工作职责,实行按规治网、按章办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坚持“高校策划、中心搭台、部门唱戏、齐抓共建”方针,强化标准规范和质量监督,切实推进网络互通和资源共享。

高校网站采用集群的建设模式,可参照教育部和各省颁布的标准,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结合当今先进技术,将可以把我们的高校校园网站建设好、管理好,提高办事效率,提升部门形象,这样,校园信息化建设将能不断推向前进,为我们高校今后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高校网站建设的后期维护

网站的生命力在于网站的内容,后期维护的重心应该是丰富网站的内容,坚持及时更新数据。高校网站应该不断添加和完善网站内容(比如院系资料、其他部门子网站等),及时发布学校的校园新闻,科研动态等信息,不能让学校网站成为一个空架子,华而不实。

另外网站的后期维护还包括网站重构,美化网站界面,优化程序设计等。只有坚持推陈出新,网站才会有吸引力,才能体现网站真正的价值所在。

六、结束语

网站建设是一门复杂的技术,高等院校有科研创新的使命,在网站的建设上更应该走在技术的前沿,如何构建符合WEB2.0标准的网站,进行内容与样式分离,增强网站的交互性能,提高高校网站的服务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个网站设计者去深入研究。

文章由深圳五洲科创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公司网址:http://

下载高校优秀课程建设 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优秀课程建设 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无线网建设方案

    附件2 学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1 换为千兆接入到桌面。 校园网络建设背景 目前校园网为学校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电信运营商提供宿舍网维护、出口带宽。目前整个校园网有线部......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高等数学》 实施优质课工程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案、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较强的优质课程,以带......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重要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指导,创新体现学校“以人......

    课程建设方案[最终版]

    英语专业《语音》《国际贸易函电》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

    2012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剪纸) 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 2012年2月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创办特色学校是学校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从素质教育出发,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就必须创办“......

    《书法》课程建设方案

    《书法》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师范性特点,不断加强学生从教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书写训练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

    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毛泽东思想概论》 优秀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该课程自1992年开设以来,2003年被评为学校首批合格课程,2005 年12月立项建设优秀课程,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东省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