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时间:2019-05-13 13:5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第一篇: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3.5241 ] 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

和01方法的研究

吐鲁番监狱七监区 李希军 张宏伟 刘政

论文摘要:随着近几年监狱人民警察招录人数逐年增加、招考公务员力度的加大,青年民警在监狱民警队伍中的比例也逐渐加大,青年民警将在监狱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青年民警是监狱事业长远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青年民警的教育和培养工作理应引起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监狱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使广大青年民警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干好本职,为监狱的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青年民警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

一、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

青年民警(特指35岁以下,其中绝大部分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和小部分武警部队内部考试招录)是监狱民警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近几年监狱人民警察招录人数逐年增加、招考公务员力度的加大,青年民警在监狱民警队伍中的比例也逐渐加大,青年民警将在监狱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青年民警是监狱事业长远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青年民警的教育和培养工作理应引起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监狱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青年民警成长现状分析,普遍具有较高价值追求;普遍具有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较高学历学位;普遍具有较强创新精神;普遍具有较强作为意识;普遍具有较强组织观念。青年民警的成长呈现出一个动态过程,既受自身德、知、才、学等诸要素的影响,同时又受监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具体来说思想品质因素、价值实现因素、制度保障因素、教育培训因素、人文环境因素这5个方面因素是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有利于监狱长远发展。目前大多数监狱民警年龄结构不合理,没有呈现出合理的梯次结构,出现了断层,其断层面年龄层次差距较大,达到10多岁,中层领导普遍在45岁左右,45岁以上普通民警占总民警数85%以上,甚至更高。再过5年左右时间,就会出现中层领导的青黄不接,而那时青年民警正处于逐渐的成熟期和干事年龄。如果平时监狱党委和组织部门没重视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没有长远考虑,倒是断层面就无法正常弥补。在用人上就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既不利于工作开展,更不利于监狱长远的发展。要确保监狱事业后继有人,就必须有步骤、分阶段、重点抓好青年民警教育培养工作,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并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加强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有利于青年民警的健康成长。青年民警有热情、有知识、有活力,但比较单纯,社会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稳重,遇挫折承受力弱、吃苦精神弱;谈话办事分寸感不强,人生目标不明确,易好高骛远。青年民警绝大多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数均放在基层一线工作,面对的是简单重复的两点一线生活,短期内,他们对监狱工作会有一定新鲜感,会由不适应到慢慢适应,新鲜感过后就是枯燥期,加之他们远离家庭、朋友。如果领导不关心,组织不帮助、引导,他们就会被监狱年龄长的民警所同化,不愿学习,工作缺乏激情,慢慢变得平庸,工作应付了事,就会出现高学历低效率现象。在执法工作中,由于青年民警经验不足,思想单纯,很容易被罪犯所利用,发生执法违纪现象。青年民警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易滋生比条件、比待遇、比高度的心理;同时由于生活单调,易在社会上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走入歧途。因此加强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既有利于他们的工作,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三、青年民警的培养途径

完善监狱系统年轻民警成长机制、培养途径和方法的对策建议:完善青年民警成长的规划机制,确立发展路径,区分规划要点,分层协调推进;完善青年民警成长的培育机制,通过强化价值引领,强化学习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完善青年民警成长的激励机制,由于物质激励的特点是见效快,却不易持久,且由于青年民警的物质欲望往往难以满足,需要更多地运用精神激励,体现人文关怀,如荣誉激励、批评激励、支持激励、情感激励等;完善青年民警成长的督导机制,健全职业保障机制,准确把握青年民警思想脉搏,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完善家庭共建共管模式,健全帮扶机制,完善青年民警成长的保障机制。采取“四个走进”方式,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教育培养,强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化青年民警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青年民警综合素质。

(一)走进历史,做青年民警成长的“引导者”。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组织青年民警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年民警自觉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优良革命传统,激发青年民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以青年课堂为载体,邀请监狱不同时期的先进模范为青年民警讲授主题团课,讲述老一辈监狱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帮助青年民警全面了解和感知监狱工作发展历史,引导青年民警自觉发扬监狱工作的优良传统,激发青年民警投身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热情,主动承担起监狱安全稳定和科学发展的重任。

(二)走进心灵,做青年民警情感的“倾听者”。积极搭建多个沟通交流平台,认真倾听青年民警心声。开辟青年论坛,就青年民警关心的成长、成才和职业观、价值观等问题,邀请所领导和社会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帮助青年民警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岗位与成才、成长与成功等问题。培育青年警营文化,通过开展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将青年民警对工作的所思、所想、所惑以多种文化形式表达出来,走进青年民警心灵,展示青年民警风采。

(三)走进模范,大力开展“走进模范”系列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与模范挂钩等举措,全面学习先进模范的先进事迹,凝聚青年民警成长的精神力量。

(四)走进一线,做青年民警成才的“助推者”。以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号召广大青年民警深入基层一线,投身基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层一线,在基层一线发挥才干,从基层一线汲取成长养分。采用“导师制”,通过“传、帮、带”等形式,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功底的民警专门负责指导青年民警具体业务,使他们在从业之初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搭建青年民警业务技能竞赛平台,结合省局岗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专项活动,举办信息技术、顽危犯矫治、公文写作与处理、刑罚执行(法制)、安全生产等比赛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民警基层基本功,提升青年民警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荣誉感。

四、青年民警的培养方法

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高瞻远瞩、超前谋划,又要分布实施、有的放矢;既要上下合力、整体推进,又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体来讲应从以下五个放卖弄着手。

(一)重视系统培训,以学习促提高。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必须从学习抓起,特别是针对近几年监狱新招录公务员,要由上级统一组织,采取3至6个月系统培训,重点抓好理论与务实,使青年民警在走入岗位之前,能尽快适应环境,尽快进入角色,个监狱要组织新上岗民警实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由机关业务部门领导介绍工作,监狱机关制度和对民警管理办法、授业解惑。并提出工作及相关要求。同时还要安排1至3个月时间进行实习,为正式上岗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提高工作的起点。

(二)重视青年锻炼,以实践促成长。对工作一年以上的青年民警可普遍落实兼职制。入兼职狱政、狱侦、教育、劳动管理干事等,给青年民警锻炼成长的平台。对一些较优秀,但又感觉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还需进一步培养教育的年青同志,可以尝试先任副分监区长或副指导员,待条件成熟后,再直接按组织程序提拔任用。经过三至五年左右时间,能让一部分年青同志走上分监区领导岗位,从而不断改善领导年龄层次结构,改变不合理现象。

(三)重视传统教育,以立志促传承。要以正在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张旗鼓在青年民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聆听监狱老同志讲监狱发展史,传承监狱精神文明,组织青年民警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宣誓活动,在青年民警中开展“十佳青年”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年民警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提高监狱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把前辈的创业精神发扬下去。

(四)重视纪律约束,以从严促规范。青年民警的教育管理要注重抓氛围营造,促进作风养成;抓细节管理,促进风貌养成。从严管理,高起点要求,重点从日常礼仪、纪律要求的一点一滴抓起,对执勤执法、值班备勤等工作中的警容警姿等常规要求常抓不懈,形成规范,并把工作岗位作为训练场,及时纠正作风涣散问题,使警容风纪、言谈举止、礼节礼仪等方面始终符合规范要求。

(五)重视精神需求,以关怀促激情。关怀青年民警要从重视青年民警的精神需求上做起,了解他们所想所思,以关怀的方式抓青年民警文化精神建设,促进素质养成,提升工作激情。青年民警的文化水平高,多才多艺,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性、针对性、娱乐性强的文体活动,有助于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业余兴趣,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缓解身心压力,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达到提高文化内涵、提升综合素质的效果。

五、加强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既要有超前考虑,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青年民警既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又存在明显不足,他们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能指望在短期内成长为一个优秀人才。因此,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工作中药眼光长远,要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拔苗助长。

(二)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既要做到从严要求,但又不能求全责备。青年民警由于年轻气盛,加之玩性较大,工作可能不是很严谨,对自身要求不会很高。在工作中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对他们要关心帮助多于批评指责,引导教育多于打击处罚,使他们真心感受领导和组织的关心,并将之化为工作动力。

(三)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既要做到有的放矢,但又不能简单粗放。对青年民警培养教育要做好整体推进,重点突出。要设置必要的培养锻炼平台,不能单纯说教,要注重实践锻炼,采取综合手段进行。

(四)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既要做到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但又不能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半途而废。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关键在于党委重视,组织部门的教育引导,重心在于基层单位及其组织的培养锻炼,要从点滴抓起,注意抓全方位锻炼,并且长期坚持不懈才有成效。

(五)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既要做到突出重点,但又不能以2014年信息与基层基础专业委员会征文

偏概全。对青年民警教育培养重点放在正确价值观树立、人生目标的确立,以及由此引申的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要善于从中发现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压担子给动力。同时又要防止以培养发现人才为单一目标,而忽视大多数青年民警群体的培养,只有青年民警整体素质高、队伍强,其中不乏青年俊才,这才是青年民警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

最后在新形势下,要抓住青年民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善于从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用智、用情、用心”抓好青年民警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对青年民警教育和管理的重视度,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充分调动广大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使广大青年民警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干好本职,为监狱的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百度搜索

吐鲁番监狱七监区 李希军 监区长 地址:新疆吐鲁番市大河沿镇吐鲁番监区七监区 邮政编码:838001 联系电话:0995-8645107 吐鲁番监狱七监区 张宏伟 教导员 地址:新疆吐鲁番市大河沿镇吐鲁番监区七监区 邮政编码:838001 联系电话:0995-8645107 吐鲁番监狱七监区 刘政 科员 地址:新疆吐鲁番市大河沿镇吐鲁番监区七监区 邮政编码:838001 联系电话:0995-8645107

第二篇: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内容摘要:

青年民警是监狱的未来,监狱事业的希望,青年民警人才则是监狱民警队伍人才的源头活水。随着时代的发展、监狱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青年民警尤其是监狱基层青年民警日趋成为监狱工作的中坚力量,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日益突出,他们的健康成长、教育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不仅关系着监狱的安全稳定,也关系着监狱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监狱民警队伍的全局,也关系着监狱工作的发展方向,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更好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他们的困惑,为他们搭建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培养造就人才,为青年民警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自然就成为当前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民警成才的培养,需要对青年民警思想特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结合监狱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民警 思想特点 问题分析 途径方法

一、当前青年民警的思想特点

为了对当前监狱青年民警有一个全面、准确、客观的了解,我们对新安监狱35岁以下的民警通过问卷调查,分层次召开不同类型座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心交流,个案分析等方式做 了一次摸底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当前监狱青年民警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积极上进的,他们具有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继承发扬了兵团监狱人民警察艰苦奋斗,勇于吃苦,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勤于学习、思维敏捷,努力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本领,敢于担当,渴望通过自我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能够自觉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监狱工作的大政方针,愿意为监狱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大多数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主流思想积极向上。同时,年青民警身上同时也存在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心理压力日益增大等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密切关注。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思想意识主流向上,接受新生事物较快。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向社会公开招录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的持续进行,不间断地进行在职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监狱青年民警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绝大多数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又经过兵团公务员考试选拔,其基本素质和业务知识较高,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思想意识积极向上,在工作中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新信息、新事物较为敏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都具有很强的的可塑性,大部分青年民警心态健康积极,有较强的工作主动性,渴望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把培养监狱人才比喻成铸造宝剑的话,那么青年民警作为待“铸”的“钢铁”,其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是可“铸”之才。

(二)具有较强的价值实现感,创新意识较强。当前青年民警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自我提高和全面发展的意识不 断增强,希望被同事和领导认可,希望在监狱发展的机遇中实现自我价值。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较强。不但有激情、有活力、不怕失败,很少受旧的观念束缚,敢于创新,活跃在监狱各个业务岗位,成为骨干或中坚力量,为监狱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青年民警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够做到虚心请教,向单位中有经验、懂业务的老民警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推动民警队伍整体发展。

(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丰富的文化生活期待较高。青年民警朝气蓬勃,对社会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他们活跃于各个层面,兴趣爱好广泛,正逐步成为各项文化体育活动的先锋力量。对社会经济现象有着独特的审视角度,他们渴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多元化活动,普遍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文化生活和志愿者活动,但是由于兵团监狱大多数地处偏远,监狱文化生活较匮乏,青年民警对业余生活缺少科学合理规划,而开展积极有益、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相对内地监狱较少。

(四)心理压力较大,超负荷工作情况突出。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监狱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改造与被改造矛盾日益突出,民警超负荷工作情况普遍存在,由于监狱基层监区、分监区警力不足、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从而导致部分青年民警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危机,情绪低落,遇难而退,有的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低人一等的职业,并习惯把自己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公务员相比,觉得监狱人民警察待遇低,晋升难、压力大、危险性高,从而产生职业懈怠。有少数民警认为长期与社会阴暗 面打交道,工作模式较为枯燥,因此把这一份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

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年民警自身优势突出,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工作敬业,能积极主动投身到工作中去,成为了监狱、监区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部分青年民警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对整个监狱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职业期望值偏高,职业认同感缺乏

青年民警大部分对自己期望值较高,在经过学习过程中没有受到过较大挫折,参警后,部分青年民警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工作状态,错误认为自己的所学的专业被荒废了,从而产生对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困惑感。还有一部分青年民警没有明确时代所赋予监狱人民警察光荣的历史使命,对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价值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习惯选择优于自己职业的参照物来进行横向比较,片面地将自己同其他行业的公务员相比,现实工作与内心期待存在的心理落差较大,久而久之,在自身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导致内心困惑。从而对监狱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认为同感下降。

(二)工作经验少,压力大、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青年民警在进入监狱前工作经历较少,人生阅历浅,到监狱工作后,面对严峻的监管形势、执法风险高,考核监督处罚严和复杂多变的犯情、形形色色的罪犯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时常会有 一种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的感觉。而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常的工作学习模式积累执法经验进度缓慢,为此,青年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容易产生依赖老民警,遇事习惯将矛盾和问题上交,等待监区领导处理情况较多。为此,青年民警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警体技能等方面亟待提高。

(三)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个别青年民警不肯吃苦奉献,不安心监区、分监区繁琐工作,拈轻怕重、图名图利,不注重学习钻研,墨守陈规,得过且过,为此在少数青年民警中出现了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

(四)缺乏成就感,对前途感到困惑。监狱相对封闭,而对罪犯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难度大、常反复、投入多、周期长、收效慢。一年365天,天天都绷紧监管安全这根弦,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承担着24小时的责任。工作繁重且繁琐、加班加点多,执法环境差、工作压力大,且这一年龄青年民警同时面对着生活上的双重压力,情绪波动较大,同时又缺乏正确面对,排遣压力的能力和途径,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安心于日常工作,感到前途渺茫,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五)冲劲有余、韧劲不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青年民警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非常关怀,并抱有极大的期望。青年民警刚走上工作岗位,热情高涨、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普遍存在想要大刀阔斧干一番事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就会退缩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年民警面临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加剧了对经济利益的依赖,淡化了职业操守。青年民警多为“80”和“90后”,没有经历过集体主义和主流价值的重点熏陶,对监狱工作的忠诚度相对薄弱,而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等各种难题也让他们颇为困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摆脱不了经济利益的诱惑,监狱民警职业操守趋于淡化。二是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对青年民警产生诱惑。监狱工作是存在于社会当中,同时也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负面因素的影响,青年民警刚步入工作岗位,对看到的个别不合理社会现象不自觉地进行了放大、且诱发了偏激心理,进而偏离了正确的奋斗目标。有的甚至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受到了党纪处分或法律处罚。三是监狱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社会转型,青年民警队伍面临的新特点、新变化,监狱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还停留在“谈心说教”的层面上,难以获得青年民警的认同。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找到青年民警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是多元化激励工作有待深化。多元化激励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监狱受政策、经济条件和警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青年民警在激励上比较乏力,从优待警工作还需深化。五是青年民警对人生、对事业的定位脱离实际,不够科学,自身努力须进一步加强。个别青年民警承受挫折能力较弱,对复杂的问题认识不够成熟,对通过个人奋斗实现成长成才信心不足,盲目攀比,导致承受了过高的压力。

三、青年民警成长培养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青年民警成长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青年民警的成长实际和思想波动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一)按需培训,提升青年民警业务技能。针对青年民警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对青年民警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强化“三大现场”管理,强化隐患排查、矛盾调处、教育改造、心理矫治、应急处突等实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消除“能力危机”,不断增强对监管改造工作的驾驭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使学习成为加强青年民警成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化手段,促使青年民警在学习中提高思辨能力,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其公正廉洁执法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民警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自主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如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对学有所成的青年民警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同时开展青年民警岗位交流,促进青年民警掌握多项业务技能,使青年民警成为“精一门、会两门、通三门”的复合型人才。

(二)结对帮带,引导青年民警快速成长。积极探索开展“帮带”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教育引导。(1)要注重“三个环节”上提高帮带质量。一是选择帮带师傅上求“优”,选择素质好、品行优、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能手”、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民警任师傅,充分发挥其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等优势,由其专管队伍、专带队伍、当好师傅。二是帮带环节上求“细”。明确帮带规定、帮带计划、责任任务、帮带档案等具体内容,指导帮带工作。三是在考核要求上求“严”,结合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无册点名”、“四知道”、集体点名教育等技能考核和业务知识考试。(2)要把握“三个重点”,引领青年民警成长方向。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利用监狱、监区晨会、民警大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为载体,大力宣传总书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法治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讲话精神,引导青年民警结合自身实际,构筑“个人梦”,鼓励青年民警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年民警的思想境界。二是突出思想引领。建立“五谈话”制度,分别由民警师傅、监区、分监区领导、监狱组织部门针对不同侧重点开展谈话活动,及时掌握青年民警思想状况,并做好引领工作,让青年民警感受到组织有关怀和爱护,使组织管理体现在青年民警成长、培养、进步的各个环节,帮助民警克服急功近利的成才观,引导青年民警树立“实践出真知、岗位出人才”的发展观。三是突出目标引领。围绕监狱中心工作,遵循成长规律,结合专业特长,个性特征及理想追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监狱发展与个人理想的有机结合。(3)强化“三项举措”上,营造青年民警成长氛围。一是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年民警中开展以“兵团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光荣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开展“十个一”经典军垦小故事学习活动,邀请老同志为广大新录用民警作兵团监狱发展史讲座,举办建监三十周年图片展,从警宣誓等方式,增强其对监狱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强化岗位练兵。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民警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锻炼,使青年 民警培养工作呈现出方法多、渠道多、岗位多、人才多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岗位评星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总支为单位的民警精细化绩效考核办法,开展从一星到时五星的评比活动,让每位民警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扮好角色,在角色演绎中成为岗位新秀,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搭建平台,引导民警增长才干、施展才华。一是适时轮换岗位,及时将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到政工、管教等重要岗位,为青年民警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宽阔的舞台。通过轮岗增加工作的变化性和挑战性,既增强其轮岗技能,又促使其交叉培训和潜能开发,提高工作效绩。二是紧贴工作实际,开展技能比武活动,岗位竞技选拔评选活动,结合岗位特点,开展管教业务、安全生产、业务知识等比武活动,通过比赛找出差距所在,寻找提高的途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在顽危犯攻坚转化、突发事件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大展拳脚,充分发挥青年民警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三是搭建干事创业舞台,强化实践锻炼。大胆起用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青年民警,有意识的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增强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意识让他们多做事,在做事中提高能力,从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人才、锻炼人才、打磨人才、提高人才。

(四)凝聚纽带,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监狱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凝聚和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共青团团组织的活力和生机,让团组织“活起来、转起来”。首先要创新共青团活动载体,为青年民警成长搭建平台,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和志愿者 活动,积极与社会其他青年团体组织沟通联系,举办青年联谊活动,扩大青年民警交际面,开拓视野,增进友谊,真正把共青团的团结奋进精神融入到监狱工作中去,为青年民警成长创造条件,其次是提升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竭诚服务青年民警,将教育引导与服务相结合,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婚姻家庭、生活困难、子女上学、工作单调以及人生目标存在的困惑迷茫等问题,要从服务青年民警成长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分类解决,使青年民警感受到团组织的关心爱护,筑牢精神支柱,奉献监狱事业。第三是进一步发挥团组织优势,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整合团组织内部资源,找准与监狱青年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带领广大青年民警为监狱发展做出贡献。

(五)减负减压,加大从优待警力度。要强化监区、分监区基层一线减负工作。简化精简台帐,科学配置一线警力,压缩不必要的活动和检查评比,减轻基层青年民警的工作压力,使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监管改造工作中去。要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青年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他们减压,增强青年民警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着眼青年民警在住房、子女入托、就学就业方面的压力,扎实推进从优待警措施,优化民警工作、生活环境,消除他们内在的焦虑。构建“涵盖广泛、层次分明、载体丰富”的青年民警成长激励机制,将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典型激励和事业激励相结合,将从优待警真正落实实处,充分调动青年民警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使其为监狱事业奉献青春和热 血。

第三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问题研究

胡锦涛同志针对现阶段我国年轻干部的特点,提出过研究新时期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教育的思想。他指出:年轻干部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工作热情,有朝气,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进取精神,但是也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相关的不足与弱点,即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与途径,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途径,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相关的不足与弱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大有规律可循的。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内因作用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良好的智能、优秀的品行、广博的学识、强烈的动机、丰富的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因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的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良好的智能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广博的学识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优秀的品行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当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强烈的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名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丰富的阅历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正所谓“纸上得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事业有成,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卓绝的奋斗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促进和制约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机遇、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和组织的培养等。

机遇的影响。所谓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随着工作接触的不断增多和交往面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人际关系的影响。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具有社会属性。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领导帮助,离不开同事的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要想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就要求年轻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善于搞好团结,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而且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容得下各种性格的人,同时还要顾全大局,主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努力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的影响。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发挥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对自己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三、内外因双重作用决定一个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轨迹 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内因是基础,起决定作用,外因是条件,起制约和促进作用,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因此,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为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成才,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四、青年干部的自我实践与锻炼

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干部,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又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作为青年干部,如何在学习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应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要着力培养讲政治的意识。青年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年轻、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具创造精神的一支力量,确保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青年干部的政治水平、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青年干部必须强化“讲政治”的意识。一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做到在大局下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要正确对待名利。青年干部要立志做大事,对待一切功名利禄,要有淡泊之心。看到别人提升有压力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要变压力为动力,扎实工作,做出实绩。青年干部要力戒浮躁,安于平凡。能否耐得住寂寞是对党员干部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青年干部要切实加强品德修养,严格把握自己,走出浮躁,安于寂寞,静下心来发奋学习,踏踏实实干实事。三要正确对待得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青年干部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尽最大的努力成就事业,又要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坦然面对一切。

第二,要着力培养学用一致的优良学风。学习是一个人进步成长的阶梯。青年干部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拥有较高的政治修养,深厚的理论涵养,过硬的业务素养,才能在思想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业务上更加出色。青年干部要勤读有字之书,夯实自身基础;善读无字之书,提升自身素质。要以学为荣,以学为乐,自觉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要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做到持之以恒。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第三,要着力培养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青年干部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许多岗位都是中坚力量,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青年干部要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一行。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青年干部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都善于从困难的环境中汲取营养,砥砺意志,自强自新。环境越是艰苦,越是困难重重,青年干部越要振奋精神,永不自满,要始终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迎接挑战的气概。青年干部要乐于奉献。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时时讲大局,处处讲奉献,决不能只想个人进退得失,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浮气躁。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把追求融入到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第四,要着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不断锤炼昂扬的正气,时时处处彰显创新的锐气。要有激情、有干劲,力戒暮气、世故、圆滑。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出思路解决问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动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突破。办事情、作决策,要善于把上级指示精神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勇于革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落后意识,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五,要着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要提倡广大青年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青年干部要想事业有成,只幻想不行,投机取巧更不行,要切实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实干、肯干、巧干,坚忍不拔,持之以恒,顽强拼搏,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干出过硬的成绩。青年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事业心比较强,是年轻干部的共性。想干好工作,想多做些事,这无可非议。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脱离实际,要尊重客观规律,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实”字。起草文件和讲话,文风要朴实;做事情、搞活动,要务实;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唯实;为人处世要老实、诚实。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里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青年干部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以时不我待、重任在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

第六,要着力培养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青年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要慎用权。“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可以造福社会,赢得人民的拥戴;以权谋私,必然身败名裂,沦为人民的罪人。青年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真正把权力用在加快发展、推进事业上,用在为民谋利、造福群众上,以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二要慎微。古人云: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青年干部要正确识“微”,高度警惕“小节”问题,防止微恙成大疾,避免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青年干部一定要在细微之处表现出应有的品德和风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尤其是要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情况下,不逾规,不越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官。三要慎交友。领导干部交友不仅关乎个人友谊,更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交友不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干部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约束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择善而交,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要彻底净化自己的社交圈,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纷繁复杂的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用心不良、有所企图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怀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党,总是把培养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21世纪,我们的国家在未来激烈的较量与角逐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何以立足,关键在人。干部,尤其年轻领导干部,是所有宝贵资本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因此,探索和认识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批能够在新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年轻领导干部,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近年来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基本实践

近年来,四平市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选拔、早修正”的思路,在“备、育、管、用”四个环节下功夫,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年轻干部队伍。目前,全市共有县处级领导干部592人,干部平均年龄49.8岁,其中45岁以下领导干部148人,占25%,40岁以下领导干部51人,占总数的8.6%。

1、加强后续力量储备,确保年轻干部来源充足。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选拔年轻干部纳入全市各级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市委多次研究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先后制定了《四平市2001--2003年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规划》、《四平市2004--2006年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规划》和《关于2007年调整充实副县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意见》等,任务逐年分解,措施具体,要求明确,使这项工作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扩大视野、广开渠道,公开选拔了副县级年轻后备干部。2004年,组织了一次全市性大规模推荐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经过各地、各部门的两轮组织推荐和群众举荐,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确定567名年轻后备干部。2007年,结合县级班子考核,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推荐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使近216名4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新纳入市管班子的后备队伍。

2、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促进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在对年轻干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自然情况、社会经历、培养目标和方向等,按照“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培养教育,使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培训。根据四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对年轻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的计划,按计划组织年轻干部分期分批进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年轻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基本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003年以来在市委党校共举办6期年轻干部培训班,培训年轻干部362名;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省委党校培训,五年来全市共有30多名年轻干部到省委党校进行深造培训。二是在年轻干部中大力开展自学活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为年轻干部指定学习内容,以考试、检查读书笔记、召开理论研讨会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促使年轻干部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三是强化职业技能教育,以各级干校为依托,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部分年轻干部离岗进修,提高年轻干部领导项目建设和农业经济的能力。2003年以来,在苏州和山东寿光建立四平市域外干部培训基地,先后举办现代农业、外向型经济等专题培训班15期,其中培训年轻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303人。四是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锻炼年轻干部。(1)下派锻炼。2003年下派30名年轻干部到企业锻炼;2007年结合实施百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先后下派了120名县、乡级年轻后备干部到乡镇、村任科技副职。(2)上挂学习。2003年以来从年轻干部中精心选调了20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镇班子中的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3)外派锻炼。2003年以来先后选派了10名年轻干部到山东、广东、云南等地任职,进一步提高了年轻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4)抽调搞中心。先后抽调了近百名县处级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参与 “先进性教育”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抽调了126名年轻干部参加四平市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抽调了26名年轻县(处)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了企业整顿工作。抽调了19名年轻后备干部参加了全市治理经济软环境工作。(5)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分批分期深入到农村、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撰写的一批有价值、有建设性意见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6)情景模拟。把县处级领导干部经常遇到的问题归纳为案例情景体系,让年轻干部模拟处置,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了年轻干部经历有限、直接锻练的机会少、领导岗位知识与能力不足的缺陷。

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主要完善了七项管理制度。(1)日常管理责任制度。把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切实列入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每位班子成员都要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切实担负起日常培养、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班子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2)学习检查制度。由市委组织部规定学习内容,列出必读书目,提出要求,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调阅学习笔记、考试、举办读书报告会或理论研讨会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3)跟踪考核制度。深入到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对其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考察。对下派到乡镇、企业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进行半年考察,到年底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结果装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4)思想工作汇报制度。年轻后备干部每半年要形成一份书面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分别报送本单位党组织和市委组织部,以便党组织部门随时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和教育。(5)谈话制度。每年市委和组织部门的领导与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工作谈话。对有问题的年轻干部进行组织诫勉谈话。(6)专题党课制度。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以及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后备干部上专题党课,由市委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进行宣讲,促进后备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把新成长起来的素质比较好、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补充进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把不思进取、自身形象不好、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坚决调整出去,以此保证队伍整体质量。

4、创新干部选拔方式,确保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一是对采取公开选拔方式,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上岗平台”。在2000、2001、2005年先后3次开展了公开选拔副县处级年轻干部工作,有53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副县级领导岗位。这三次公开选拔副县级年轻领导干部工作,组织严密,程序规范,透明度高,切实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到了实处,体现了市委凭真才实学选人、凭政绩用人的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年轻干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热情。二是对有潜力的年轻领导干部重点培养,优先任用。2003年以来,市委利用市县领导班子换届的有利契机,重点选拔了一批45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先后担任县级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共有19人,其中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正职的4人(公主岭市委书记、市长,双辽市市长、铁东区区长),占县(市)区党政班子正职的三分之一;市直部门(单位)任正职的15人。在乡(镇)换届时,县(市)区党委选拔了7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担任了乡(镇)党政正职,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0%。

虽然在近些年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但在工作中和抓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在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方面还存在渠道不宽、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规划的研究制定还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二是配备任用力度不够的问题,在年轻干部配备上,除了换届时省委硬性要求配备年轻干部,可以集中配备外,平时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等因素,难以在更多的领导岗位进行配备,造成一些优秀年轻干部耽误了上岗担当重任的最佳时机,客观上也造成了各级班子年龄结构的进一步老化。三是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研究。就年轻干部本身来看:年轻干部年富力强,大多数文化程度较高,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较强,但也存在值得重视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是: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群众工作经验,党性观念弱一些。在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缺少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部分年轻干部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较大,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还显不够。三是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意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个人英雄主义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二、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初步探索与总结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内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基础因素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智能、品行、学识、动机、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在基础素质。这些基础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智能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学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品行是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做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原动力。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阅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没有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必要条件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任职环境、组织培养、工作经历、成长机遇、社会关系等。

任职环境的影响。工作实践表明,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更依赖于任职环境的支持力度。在所有的人才成长环境中,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任职环境。与一般领导干部成长道路不同的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制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较多,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干部政策是否有利、组织要素是否良好、领导群体结构是否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们决定着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其中,政策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数量、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组织要素决定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类型;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起到催化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持。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在充分利用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工作经历的影响。丰富的岗位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调查显示,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成长机遇的影响。所谓成长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三)内外因的交互作用决定年轻干部成长结果

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综合化、系统化的过程,它既包括内化过程,也包括外塑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方面,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才能使年轻干部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三、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培养和选拔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实践为本位,进行科学的培养锻炼,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一)转变选人用人观念

事实表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党委及组织部门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决心,而领导者的决心来自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高度。因此,要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最主要的是要确立和强化“三种意识”。

1、责任意识。第一,要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八十年代,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提前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遵循了邓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四化”的要求,及时地抓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地方发展的历史关键期,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而我市领导干部队伍又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一批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领导干部在未来二三年内将相继退出领导岗位。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第二,要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邓小平指出,善于发现、团结、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纳入党委特别“一把手”的任期目标,考核一个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不仅要看其是否有“造福一方”的工作成绩,还要看其是否有“育人一批”的用人业绩。如果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党委主要领导调离后,留下一大批优秀的干部,留下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要比盖几幢高楼,修几条马路,出几个数字宝贵得多,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才,事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三,领导者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处理选人用人问题。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要有政治家的风度,要抛弃一切成见选人,要超脱自我选人,要摒弃个人恩怨选人,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要用反对过自己的干部。

2、机遇意识。首先,应认识到使用干部与搞经济建设一样,也有机遇的问题。当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配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在调整干部时,多考虑县(局)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梯次配备,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二是在干部考核和调研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就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大家对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思想更加统一。三是县(市)区领导班子在2010年面临换届,这正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的极好时机。我们一定要像抓改革、抓发展一样,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力求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其次,用干部要用当其时。一个人的才能发展过程就像一条抛物线,可以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处在上升,特别是发展到“最佳时期”,他的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如果能及时起用就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获得较高的用人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选拔年轻干部应该做到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和越级提拔。

3、发展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一个干部只要基本素质好,本质好,就可以大胆地使用,不要求全责备。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长的观念。对此,邓小平同志已作过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说,“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经验不够,不能胜任。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应该承认,现在一些中青年同志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并不少。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二是要注意防止把那些有知识,有才能,有见地,勇于发表意见,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说成“骄傲”。邓小平曾经说过,“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这个并不坏。三是要注意保护工作有闯劲,有改革开放精神,能把工作搞上去,但因经验不足有过某些失误或在小节、支流上有些缺点、毛病的干部。对他们的缺点、毛病要作具体分析,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就要大胆地把他们放到恰当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当然,对他们的缺点、毛病也不能迁就,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在使用当中帮助。听到一些反映,要及时地给他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进。

(二)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1、要进一步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目标要求。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应该努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改善年龄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至少各有1名,要有一定数量40岁左右的正职;市直局级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定数量40岁以下的正职。街道、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凡没有30岁左右的干部要抓紧配备,在县(市)区直单位,要有一定数量的30岁左右的党政正职。二是改善“三方面”(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结构。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注意选拔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各配1名女干部,市直部门中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至少选配1名女干部;县(市)区政府班子要有一名党外干部,市直有关部门也要配有党外干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有关市直部门要配齐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三是完善专业结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配备具有较强专业造诣的年轻领导人才。针对我市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要求,要特别注意培养选拔熟悉财政金融、外经外贸、资本运作、信息网络、城建城管、宣传文化、政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年轻领导干部,使县级领导班子干部专业配置多元化。

2、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年轻干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一是要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重点看他们是否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否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二是要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3、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党委组织部门应在推荐考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三份名单。一是近期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名单;二是79式(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适合担任区、县(市)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单;三是到2010年县(市)区换届时,年龄尚未超过35周岁的干部名单。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一个届中调整的方案,提交市委讨论决定。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年轻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常务副职岗位上。对少数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尤其是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正职岗位上工作了几年,政绩突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直接放在上一级党政常务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进后出,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领导班子原职数。比较成熟的在届中调整时可以先进班子,尚不成熟,可以先安排县(市)区长助理职位,锻炼二年后,待换届时再安排进班子。三是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继续组织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跨地区交流。要加强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干部的交流。当前,结合届中调整,可以从市直单位挑选一批35岁左右,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处级干部到县(市)区党政班子任职,担任副县(市)区长或常委。四是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我市三次公开选拔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该制度化;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尝试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公开选拔。还可以面向一些特殊群体,如高校、企业,选拔一些急需的外经外贸、财政金融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另外可以结合机构改革,推出整个班子的公开选拔,一些市直部门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合并或新组建的也应该探索采取公开选拔的形式组建班子。

(三)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1、提高培训实效。一是进行比较系统理论培训。对年轻干部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以各级党校为依托,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年轻后备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3个月。二是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校教学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着力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每期培训班都要确定一些专题,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员回到工作岗位,边工作,边调研,边思考,撰写体会文章,然后再进行研讨,以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要举办知识拓展班。要鼓励年轻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举办双休日各类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知识更新教育。要有计划选送40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好外语基础的中青年干部到境外、国外进行培训,掌握现代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技能,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和方式,为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准备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四是要严格考学考纪。把学习知识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党校考核可实行双百分考核(即学习考试考核成绩100分和党性党风考核100分)。要把考核结果的前几名和后几名报市委组织部门备案,以增加学员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2、强化实践锻炼。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一是选送到复杂环境锻炼。坚持每两年从市级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有的可以采取点名下派的形式,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选送到企业,使他们在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到市直综合部门进行上挂锻炼。坚持从县(市)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和市直各专门部门选调年轻干部到市直综合部门挂职的做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这项工作可每两年进行一次。三是选派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开发区和外省、市锻炼。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着大量的外商投资、外商独资和个体私营企业,集聚着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集聚着大量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应坚持有计划从市级一些经济综合部门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发达省区、市进行挂职锻炼。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习和调研的时间也可以放到省级以上开发区,及时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那里学习甚至挂职锻炼。四是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生活的基本规则,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性修养。

3、实行动态管理。一是滚动调整。根据后备干部培养目标和成熟程度把后备干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近期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二层次为经过几年培养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三层次为中长期培养的人员。结合干部考察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把第一层次作为班子平时调整和换届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层次向第一层次、第三层次向第二层次根据成熟度的变化滚动调整及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调整,形成新一轮的后备干部分层名单。二是备用结合。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认真制定并执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的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区条块分割状况,实行全局统一调配,交流使用,使后备干部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准位置,走上与自己德才素质相适应的领导岗位,最大限度地实现后备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建立与后备干部工作密切联系的领导班子合理配备的有关制度,明确规定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合理比例,真正把备用结合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考核淘汰。对后备干部队伍原则上应每隔一年或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做到选优汰劣、优进劣出、好中选优、保持常数。实行最长备用期制度,对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分别规定最长备用期,在最长备用期内得不到提拔使用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不搞“终身制”,以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

(四)扩大后备干部来源

要确立大后备的思想。传统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才专业类别过少、专业面过窄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思路,重新界定后备干部的范围,把后备干部的内涵拓展为包括传统专业在内的经济、法律、科技、外语、金融等各行各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元化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1、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是由普通公务员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优劣。近几年来,因机构改革,公务员入口收紧,致使公务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素质提高不快。因此,要继续有计划地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在录用上要从严,宁缺毋滥。要特别注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队伍紧缺专业公务员的录用。同时,注意发现他们中有潜质的优秀份子,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

2、抓好选调生的培养选拔。选调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今后年轻干部的重要来源,抓好这部分干部的培养选拔意义十分深远。除省委组织部每年分配给我们的名额以外,市里可直接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去物色优秀应届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人才引进,可先放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组织上进行跟踪了解,经过几年培养锻炼,对表现优秀的可以选拔到机关或直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

3、抓好科级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市、县机关科级干部是县级领导干部最主要的来源。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比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还大,出现倒挂现象,这种情况势必制约县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应当采取一些果断措施:一是应明确规定,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和县(市)区局(科)级干部中35岁左右的要占到30%。二是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选拔一批80年代出生,2000年代毕业,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中层干部队伍中来。

4、抓好企业年轻人才的发现培养。把企业作为领导干部成长的重要源头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库工程,应该结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企业人才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建立起由企业优秀年轻高级管理人才组成的市级企业年轻高级人才库,把大批年纪轻、学历层次高、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纳入年轻领导干部选拔视野。应该认真研究解决企业与县以上党政机关之间干部相互流动的体制问题,从而打破年轻干部从“学校”到“机关”,又从“机关”到“机关”的单一成长模式。

第五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怀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党,总是把培养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21世纪,我们的国家在未来激烈的较量与角逐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何以立足,关键在人。干部,尤其年轻领导干部,是所有宝贵资本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因此,探索和认识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批能够在新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年轻领导干部,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初步探索与总结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内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基础因素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智能、品行、学识、动机、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在基础素质。这些基础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智能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学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品行是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做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原动力。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阅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没有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必要条件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任职环境、组织培养、工作经历、成长机遇、社会关系等。

任职环境的影响。工作实践表明,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更依赖于任职环境的支持力度。在所有的人才成长环境中,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任职环境。与一般领导干部成长道路不同的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制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较多,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干部政策是否有利、组织要素是否良好、领导群体结构是否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们决定着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其中,政策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数量、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组织要素决定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类型;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起到催化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持。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在充分利用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工作经历的影响。丰富的岗位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调查显示,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成长机遇的影响。所谓成长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三)内外因的交互作用决定年轻干部成长结果

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综合化、系统化的过程,它既包括内化过程,也包括外塑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方面,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才能使年轻干部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二、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培养和选拔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实践为本位,进行科学的培养锻炼,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一)转变选人用人观念

事实表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党委及组织部门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决心,而领导者的决心来自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高度。因此,要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最主要的是要确立和强化“三种意识”。

1、责任意识。第一,要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八十年代,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提前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遵循了邓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四化”的要求,及时地抓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地方发展的历史关键期,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而我市领导干部队伍又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一批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领导干部在未来二三年内将相继退出领导岗位。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第二,要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邓小平指出,善于发现、团结、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纳入党委特别“一把手”的任期目标,考核一个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不仅要看其是否有“造福一方”的工作成绩,还要看其是否有“育人一批”的用人业绩。如果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党委主要领导调离后,留下一大批优秀的干部,留下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要比盖几幢高楼,修几条马路,出几个数字宝贵得多,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才,事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三,领导者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处理选人用人问题。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要有政治家的风度,要抛弃一切成见选人,要超脱自我选人,要摒弃个人恩怨选人,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要用反对过自己的干部。

2、机遇意识。首先,应认识到使用干部与搞经济建设一样,也有机遇的问题。当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配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在调整干部时,多考虑县(局)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梯次配备,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二是在干部考核和调研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就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大家对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思想更加统一。三是县(市)区领导班子在2010年面临换届,这正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的极好时机。我们一定要像抓改革、抓发展一样,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力求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其次,用干部要用当其时。一个人的才能发展过程就像一条抛物线,可以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处在上升,特别是发展到“最佳时期”,他的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如果能及时起用就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获得较高的用人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选拔年轻干部应该做到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和越级提拔。

3、发展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一个干部只要基本素质好,本质好,就可以大胆地使用,不要求全责备。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长的观念。对此,邓小平同志已作过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说,“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经验不够,不能胜任。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应该承认,现在一些中青年同志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并不少。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臵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二是要注意防止把那些有知识,有才能,有见地,勇于发表意见,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说成“骄傲”。邓小平曾经说过,“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这个并不坏。三是要注意保护工作有闯劲,有改革开放精神,能把工作搞上去,但因经验不足有过某些失误或在小节、支流上有些缺点、毛病的干部。对他们的缺点、毛病要作具体分析,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就要大胆地把他们放到恰当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当然,对他们的缺点、毛病也不能迁就,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在使用当中帮助。听到一些反映,要及时地给他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进。

(二)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1、要进一步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目标要求。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应该努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改善年龄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至少各有1名,要有一定数量40岁左右的正职;市直局级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定数量40岁以下的正职。街道、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凡没有30岁左右的干部要抓紧配备,在县(市)区直单位,要有一定数量的30岁左右的党政正职。二是改善“三方面”(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结构。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注意选拔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各配1名女干部,市直部门中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至少选配1名女干部;县(市)区政府班子要有一名党外干部,市直有关部门也要配有党外干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有关市直部门要配齐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三是完善专业结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配备具有较强专业造诣的年轻领导人才。针对我市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要求,要特别注意培养选拔熟悉财政金融、外经外贸、资本运作、信息网络、城建城管、宣传文化、政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年轻领导干部,使县级领导班子干部专业配臵多元化。

2、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年轻干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一是要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重点看他们是否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否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二是要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3、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党委组织部门应在推荐考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三份名单。一是近期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名单;二是79式(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适合担任区、县(市)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单;三是到2010年县(市)区换届时,年龄尚未超过35周岁的干部名单。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一个届中调整的方案,提交市委讨论决定。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年轻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常务副职岗位上。对少数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尤其是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正职岗位上工作了几年,政绩突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直接放在上一级党政常务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进后出,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领导班子原职数。比较成熟的在届中调整时可以先进班子,尚不成熟,可以先安排县(市)区长助理职位,锻炼二年后,待换届时再安排进班子。三是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继续组织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跨地区交流。要加强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干部的交流。当前,结合届中调整,可以从市直单位挑选一批35岁左右,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处级干部到县(市)区党政班子任职,担任副县(市)区长或常委。四是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我市三次公开选拔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该制度化;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尝试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公开选拔。还可以面向一些特殊群体,如高校、企业,选拔一些急需的外经外贸、财政金融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另外可以结合机构改革,推出整个班子的公开选拔,一些市直部门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合并或新组建的也应该探索采取公开选拔的形式组建班子。

(三)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1、提高培训实效。一是进行比较系统理论培训。对年轻干部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以各级党校为依托,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年轻后备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3个月。二是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校教学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着力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每期培训班都要确定一些专题,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员回到工作岗位,边工作,边调研,边思考,撰写体会文章,然后再进行研讨,以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要举办知识拓展班。要鼓励年轻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举办双休日各类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知识更新教育。要有计划选送40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好外语基础的中青年干部到境外、国外进行培训,掌握现代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技能,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和方式,为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准备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四是要严格考学考纪。把学习知识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党校考核可实行双百分考核(即学习考试考核成绩100分和党性党风考核100分)。要把考核结果的前几名和后几名报市委组织部门备案,以增加学员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2、强化实践锻炼。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一是选送到复杂环境锻炼。坚持每两年从市级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有的可以采取点名下派的形式,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选送到企业,使他们在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到市直综合部门进行上挂锻炼。坚持从县(市)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和市直各专门部门选调年轻干部到市直综合部门挂职的做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这项工作可每两年进行一次。三是选派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开发区和外省、市锻炼。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着大量的外商投资、外商独资和个体私营企业,集聚着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集聚着大量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应坚持有计划从市级一些经济综合部门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发达省区、市进行挂职锻炼。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习和调研的时间也可以放到省级以上开发区,及时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那里学习甚至挂职锻炼。四是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生活的基本规则,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性修养。

3、实行动态管理。一是滚动调整。根据后备干部培养目标和成熟程度把后备干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近期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二层次为经过几年培养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三层次为中长期培养的人员。结合干部考察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把第一层次作为班子平时调整和换届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层次向第一层次、第三层次向第二层次根据成熟度的变化滚动调整及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调整,形成新一轮的后备干部分层名单。二是备用结合。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认真制定并执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的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区条块分割状况,实行全局统一调配,交流使用,使后备干部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准位臵,走上与自己德才素质相适应的领导岗位,最大限度地实现后备干部资源的优化配臵。要建立与后备干部工作密切联系的领导班子合理配备的有关制度,明确规定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合理比例,真正把备用结合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考核淘汰。对后备干部队伍原则上应每隔一年或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做到选优汰劣、优进劣出、好中选优、保持常数。实行最长备用期制度,对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分别规定最长备用期,在最长备用期内得不到提拔使用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不搞“终身制”,以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

(四)扩大后备干部来源 要确立大后备的思想。传统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才专业类别过少、专业面过窄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思路,重新界定后备干部的范围,把后备干部的内涵拓展为包括传统专业在内的经济、法律、科技、外语、金融等各行各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元化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1、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是由普通公务员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优劣。近几年来,因机构改革,公务员入口收紧,致使公务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素质提高不快。因此,要继续有计划地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在录用上要从严,宁缺毋滥。要特别注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队伍紧缺专业公务员的录用。同时,注意发现他们中有潜质的优秀份子,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

2、抓好选调生的培养选拔。选调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今后年轻干部的重要来源,抓好这部分干部的培养选拔意义十分深远。除省委组织部每年分配给我们的名额以外,市里可直接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去物色优秀应届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人才引进,可先放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组织上进行跟踪了解,经过几年培养锻炼,对表现优秀的可以选拔到机关或直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

3、抓好科级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市、县机关科级干部是县级领导干部最主要的来源。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比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还大,出现倒挂现象,这种情况势必制约县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应当采取一些果断措施:一是应明确规定,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和县(市)区局(科)级干部中35岁左右的要占到30%。二是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选拔一批80年代出生,2000年代毕业,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中层干部队伍中来。

4、抓好企业年轻人才的发现培养。把企业作为领导干部成长的重要源头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库工程,应该结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企业人才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建立起由企业优秀年轻高级管理人才组成的市级企业年轻高级人才库,把大批年纪轻、学历层次高、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纳入年轻领导干部选拔视野。应该认真研究解决企业与县以上党政机关之间干部相互流动的体制问题,从而打破年轻干部从“学校”到“机关”,又从“机关”到“机关”的单一成长模式。

下载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以王金战老师作为研究对象 【摘要】特级教师是我国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典范,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最高的荣誉称号,其代表着教育资源中的先进性和专业性,在......

    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编者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成长规律调研》于2008年4月开题,为此,北京市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并......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青年民警(最终定稿)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青年民警十四监区目前,监狱民警队伍总体上呈年轻化的趋势,青年民警的培养工作直接影响到监狱监管改造工作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青年民警普遍表现出工作热情......

    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唐明凤 今年我校承担江苏省省级课题《学困生的归因与转化研究》,我本人的研究课题是《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摘要]所谓兴趣,就是人们对世间万物产生的一种感情。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通向成功的一个好伙伴。”人有了浓......

    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

    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思考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丁克英 【摘要】: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出路,也影响学......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精选五篇)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摘要: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人才的竞争成为竞争的焦点。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全面......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根本。人的创造力开发不但与人的智力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更强的相关性。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