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14: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

第一篇: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

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

典型发言

中共%%%县委书记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倍感荣幸地迎来了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这不仅是对我县党校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一次有力促进。在此,我谨代表%%%县委、政府和热情好客的老区人民,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兄弟县市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县位于太岳山东南麓,地处%%%、长治、晋城三市交界,全县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辖4镇3乡104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共有288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委18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259个;共有党员6158名,其中农村党员2845名。

%%%是一方历史悠久而又独具魅力的土地。这里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的故里,也是全省首家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中华“千年古县”;%%%是一方风景秀丽而又富有特色的土地。这里有着黄花迎春、青松护夏、红叶映秋、冰瀑伴冬的神奇景色,林木绿化率达67.2%,全年空气质量均为二级以上天气,一级以上天气达到200天左右,是我国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和全省清洁水源地;%%%是一方资源富集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这里地肥水美,物华天宝,是全省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和连翘生产基地县。尤其是煤炭初探储量在240亿吨以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更是红色革命老区,太岳行署、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军区政治部都曾在这里驻扎,刘少奇、邓小平、朱德、陈赓、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党校建设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党校的精心指导下,紧密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以服务转型跨越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培训为根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投入,创优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干部保障和智力支撑。我们加强党校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党校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设立党校是我党建党的一大特色。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校在传播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面对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考验,肩负强县富民和治党兴党的双重任务,迫切要求我们首先回答好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抓党校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还不是党的全部工作。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课题,对于我们相当一部分干部来讲还是正在学习之中,如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又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同时,多种文化的激荡,各种观念的冲突,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种种不确定困素和难题,不仅摆在我们的干部面前,更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如何快速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如何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规范社会秩序;如何改善民生、和谐发展,让人民满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问题。所以新时期下,我们只有也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党校的党员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一手抓经济社会转型,一手抓党员干部转型,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1、重视党校工作是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们紧抓发展第一要义,全面加快“%%%经济强县、全国生态名县和文化品牌大县”建设步伐,圆满完成了“奋战四五年,总量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也引发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部分地方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集体上访的苗头。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剖析原因,我们找到了两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是素质不适应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足,本领不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胸无良谋,束手无策,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要求。第二是行为不规矩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遵守法律和纪律,不能很好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群众的不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意识到,治县先治党,治党先治吏,治吏先治校。新情况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党校建设,进一步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和干部的教育培训,让党的执政理念变成每个党员的工作理念,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用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合力构建和谐社会。为此,我们责无旁贷地把党校发展放在突出位臵来抓紧抓好,发挥培训主渠道的作用,形成了抓好党校、办好党校的共识和合力。

2、重视党校工作是干部素质提升的现实选择。发展要转型,干部首先要转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我们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弱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转型跨越的成败。总体上看,我县的干部思想上还存在着固步自封、开拓不足的现象,工作中还存在着只注重凭经验办事、不重视加强理论学习的现象,思想不解放、理念不先进、方法不科学,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具体到我们自身,%%%虽然生态良好、资源富集,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要实现转型跨越,关键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个转变既需要理性的思维和定位,更需要科学地规划和实施,这就必须要培养和打造一支思想解放、作风过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因此,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干部队伍建设的与时俱进和转型发展。

3、重视党校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加快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实践经验也因之得到不断丰富,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因之得到不断深入,相继实现了从科学发展观、到科学执政原则、再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科学建党新要求三次执政理念上的升华。我党的建设历程就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生动史诗。而党校在加强和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县的实际来看,县委在推进党建科学化方面的一些创新性举措,都要通过党校这块阵地加以宣传贯彻,这些都充分说明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重视、不能忽视,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办好党校的决心和信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始终把抓好党校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当做一项战略任务,既抓要务,又抓党务,真正使党校成为培训干部的主阵地和优秀人才的输出地,为%%%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雄厚的精神动力。

二、坚持基础先行,强化投入,着力打造%%%一流党校 党要时刻保持先进性,党的学校首先要保持与时代的同步性。客观来看,党校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同步,党校师资力量同党建需要不匹配的矛盾,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点是要回答好一个问题:怎样把党的学校办好?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强当前之基,固未来之本,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推进党校事业,党的学校才能实现协调健康全面发展。对此,我们把党校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给予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足够支持,做到了“思想上提位子、建设上拨款子、组织上强班子”。

1、思想上提位子。我们牢固树立“党委办党校”的思想,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摆在县委工作的重要日程,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合理部署,强化落实。县委常委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对党校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党校调查研究,并现场办公,亲自解决党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党校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全县干部的选拔使用上,明确提出,新任的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到党校进行干部理论武装,有力促进了党校工作的开展。

2、建设上拔款子。%%%要想快发展、大发展,就必须有新思路,用大手笔,做大文章;就必须从长计议,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尤其是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党校作为培训干部的主阵地,必须从强化阵地切入,从基础设施抓起。2005年,为从根本上改善党校的办学条件,我们着眼现代化综合培训机构的发展趋势,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实施,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沁河岸边无偿划拨土地重新建设县委党校,并将其列为当年全县的重点工程。工程实施中,我们本着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与文体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2006年,一座占地6.5亩,建筑面积为2200平米的综合办公大楼即投付使用;2008年《党校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我们随即召开专题会议,继续加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党校的全方位建设列为重中之重,新建了建筑面积达1370平米的党校学员培训公寓,进一步满足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培训需求;2010年,我们又拨付专款,在综合办公楼又加盖一层,新增办公用房面积470平米;今年,我们全方位提升了教学设备、办公设施,并且保证党校的工作经费,将原党校旧址改建为职工宿舍,在满足党校工作需要的同时,满足党校员工的生活需求。近年来,我们累计向党校投资达900余万元,使党校真正成为集教学、培训、会议、办公、娱乐、食宿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培训单位,完全可以满足全县各级各类培训需求,达到了省市党校的要求。

3、组织强班子。党校师资队伍的更新和加强,是党校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面对党校教师队伍严重短缺、年龄老化等问题,我们本着“全方位考察,多渠道选派,合理化布局”的原则优化教师队伍。先后从教育系统筛选出5名优秀教师,10名对口大学生到党校任教。去年,还从新疆石河子大学聘回研究生教师一名。同时,我们还非常注重对长期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从事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人员进行提拔重用,先后交流6名同志到党政一把手岗位,5名同志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干部,这极大激发了党校教师队伍内部的活力,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感觉到“党校工作有干头,干了党校有前途”。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每年都列出专项资金,作为党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保送金”,至少确保一年一次一批教师高端受教、充电蓄能。合理的年龄结构,科学的专业结构,有序的继续教育使我县党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全县干部素质提升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党校姓党,锤炼党性,努力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校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也是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立足发展,着眼创新,重点回答好如何使党校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大局这个关键问题。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办好党校为党争光;公仆属公,培养公仆为民造福”的理念,充分利用党校的教育资源,深刻把握%%%发展的大潮流,用创新的办学理念和灵活的办学模式,为党的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确保党校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一是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党校工作中,我们坚持走出党校办党校、走出%%%办党校,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培训、学习,借他山之石,攻我地之玉。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200余人走出山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调产、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赴山东、福建、浙江、右玉、武乡、泽州、运城等地“开颅换脑、充电蓄能”。每次学习,我们都要求干部根据行业特征设立课题,带着问题找原因,带着课题找答案。很多干部通过学习,普遍感到思想有了很大解放,学习有了大收获,思路有了大开阔,既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发,又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党校系统函授教育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学历教育。自1993年开办党校函授教育以来,我县共毕业学员1173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又适时的开办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现在校学员469名,已毕业学员143名。

二是变课堂办学为实践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才干是干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是逼出来的。唯有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干部的操作能力,实际能力。这也提醒我们:校内理论教育办班虽然是主要的办学模式,但不能当做唯一的模式。传统的“老五门”教育是基础,但如果不与工作相结合,不与%%%的转型跨越发展相结合,教学也变得豪无意义。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不仅结合县情把弘扬%%%文化、挖掘%%%思想作为干部培训的内容之一,还积极拓展培训模式,前移培训阵地,采取“沉下去办学、走出去办班”的办法,结合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新形势,围绕转型跨越发展新要求,以培育实用型人才为主,把党校的教学阵地前移下沉,把培训课堂设在乡村一线、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面向基层、引领发展、服务一线的水平,使党员领导干部的学识得到长进,作风得到改进。近年来,我们因人施教,分类培训,分别就全县科级干部、党员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农村党员培训,村官培训,廉政建设等方面在全县开展巡回办班130余次,受训人数达8000余人次。同时,还多次举办了副科级干部岗前培训班、中青年党员干部培训班、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培训、轮训干部5000余人次。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特别是现场教学的开展,开阔了受训干部的思路、增长了受训干部的见识、提高了受训干部的本领,使得培训渠道得到拓展,培训内容得到丰富,培训效果得到升华。

三是变学历型办学为能力型办学。今年,我们着眼转型跨越的新要求,切实加强了对干部“一学三培”的力度。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坚持每月举办一期以“点将台、讲评议”为主要形式的“干部大学堂”,通过一季一次高端培训,一月一次专题培训,努力使学习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不断增强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引领经济发展和拒腐防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目前,“干部大学堂”已开办5期,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每一期讲座都能掀起一轮大讨论、大思考的热潮,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不定期组织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全面测试,并将考试结果纳入干部考核系统,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一项主要指标,着力打造一支推动转型发展的生力军。此外,我们还进一步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模式,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在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各战线广泛开展以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和优秀廉政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唱红歌”活动,激发爱国热情、提振发展士气、树立争先豪气;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感动%%%”基层篇、创业篇、道德篇等系列人物评选活动,发挥各类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树立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全面发展。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实践能力,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本领。

四是变阶段性办学为常期性办学。干部的教育培训不能止步与阶段性的办学,尤其是综合能力教育上,必须常抓不懈才能显现效果。在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方面,我们变阶段性教育为常期性教育,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到普通党员轮训班;从农村干部培训班到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始终将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始终,同时不断的改进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一方面大力开展正面典型示范教育,注重培养、发展勤廉兼优先进典型,表彰典型人物,宣传典型事迹,弘扬典型精神;另一方面,深刻剖析典型腐败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使领导干部引以为戒、防微杜渐。

五是变讲授型办学为研究型办学。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是我们办党校的目的。我们在抓好培训办学工作的同时,将加强教学和理论研究,提高教科研水平,保证党校发挥好县委的参谋和助手作用放在重要位臵。县委班子成员经常亲自参加党校的教研工作,促使党校的工作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使党校的教科研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与教学相结合、调研与县委工作相结合。几年来,党校分别选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转型跨越越发展等课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共撰写调研和理论研讨文章20余篇,其中多篇被各级刊物报刊采用,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回顾我们办党校的历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特别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自身的发展需求相比、与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的差距。这次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的召开,对我们来说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我县全面加强党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工作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为我县党校建设工作拨云见日、传经送宝,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够向更先进的地方看齐,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也认为,党校是党办的学校,书记重视党校是本分。在这里我郑重表态,我将会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以见贤思齐学先进的态度,奋发进取争一流的精神,争取把我县的党校办得更好,争创全市一流的党校!

我的发言完毕,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和兄弟县市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沼气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

在沼气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

在沼气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2007-03-01 23:48:08

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我区从2000年提出建设“绿色农业中心”以来,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之一。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沼气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吸取过去沼气建设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重点推广以沼气为主的“四位一体”等综合应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现将我区的

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多模式建设,努力探索户用沼气新途径

我们主要推广应用了四种沼气实用模式。

一是“户用沼气”模式。我区户用沼气建设最早始于70年代,由于当时沼气池建设及发酵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直到2003年,我们在财政部门及省、市环保站的大力支持下,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和教训,当年建池104座。实现了当年建池,当年见效,全部合格,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二是“养牛—沼气—种植”模式。2004年我们在修文镇陈侃奶牛养殖园区建设沼气池40座,尝试了“养牛—沼气—种植”模式,既处理了牛粪、改善了环境,又给养殖户带来了新的能源,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养猪—沼气—种枣”模式。在丘陵山区枣树种植具有一定规模的杜堡

村,种植大户尝试了“养猪—沼气—种枣”模式,实现了小范围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得到了枣农及各级领导认可。“养猪—沼气—种枣”模式得到大面积发展,全区共兴建这类沼气池42套。

四是“四位一体”模式。2005年,我们在东赵乡石羊坂村建设“温室—养殖—沼气—棚面集雨旱井”四位一体模式沼气池31套。这种模式将日光温室、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蔬菜种植有机结合,四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存、能源与资源良性循环、设施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模式。

截止去年年底,全区已建设沼气池310座,经检查验收,百分之百合格,目前运行良好。“四位一体”农户沼气只要沼气池保温及时,管理跟上,沼气池可以常年产气利用,农户做饭、照明、蔬菜补充光照等都可以满足。沼液、沼渣

可以直接用于温室内的蔬菜生产,蔬菜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很受市场欢迎。据测算,一个10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可满足一家4至5口人生活燃料的需要,相当于使用12~14瓶液化气,仅此一项,每户每年便可节约生活能源开支近千元。与此同时,沼气建设也大大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去年省温室流动现场会在石羊坂村胜利召开,“四位一体”沼气应用模式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二、多手段推进,努力开创户用沼气建设新局面

一是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几年来,通过多种方式对沼气建设这项生态富民工程进行报道和宣传,散发各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使这项富民工程真正深入人心。区政府领导普遍认识到沼气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建设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农业循环经

济新思路,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近几年来,我区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农业和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我们从实际出发,在养殖业比较发达的修文镇养殖园区率先示范推广“养殖—沼气—种植”模式,首批40套户用沼气全部投入使用,产气合格。农民朋友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参观、咨询建设沼气的事宜,踊跃报名进行沼气建设。在近年省组织的沼气技术培训中,有好多农民朋友是自愿自费报名参加的。

三是培训指导、跟踪服务。沼气从建设管理到维护使用,涉及到种植、养殖、厌氧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等多项技术,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为此,我们首先加强了对农民技工的培训。三年来,在省、市环保站的支持下,共培训沼气技工75名,建立了沼气建设队伍档案,把住了沼气池建设这一关口,保证

了技术,保证了建设标准和质量。其次是注重对户用沼气用户进行后期指导和培训。定期不定期在乡村举办沼气技术培训班,给每个沼气用户配备了《沼气安全使用》、《沼气池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等手册。第三是搞好跟踪服务。开通了沼气服务、技术咨询热线电话,沼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随时可以咨询,技术人员随叫随到,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由于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服务和培训措施,使广大农民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增强,为大面积推广沼气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政策引导、加大投入。为积极实施这项生态富民工程,我区特制定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指导并验收合格的沼气用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二是支付技工的培训费用;三是提供一定的培训示范和推广经费。

农村户用沼气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这项产业在我区尚处于

起步阶段,从认识到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我区的沼气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我们将继续搞好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推广,积极示范“四位一体”等先进模式,力争建成沼气1000套,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沼气村2个(石羊坂、牛村),积极争取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使这项生态富民工程更多地造福榆次人民。

在户用沼气建设中,尽管我区取得了一些成绩,农民朋友建设沼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奠定大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我深知,与兄弟县市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因势利导,把这项生态富民工程推向崭新阶段。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县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参观了长青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使我们感触很深;听了几位领导的发言,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长虹工业园区目前存在的解题之困和当务之急。下面,我就长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下专题汇报:

一:理清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宗旨构建招商引资的绿色平台

长虹工业园区位于凤翔县的东大门,是横水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区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园区内拥有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63个,规划面积已达2.25平方公里,现已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建材制造、塑料加工和农付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雏形,二○○四年工业总产值为2.13亿元,二○○五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为1.3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为的60%以上。

然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招商引资速度较慢的课题引起我们镇党委和园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经过我们认真分析、统一思路,明确了这个课题的解题之困便是环境治理工作,而环境治理的重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良好的基础设施便是招商引资的“通行证”。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及时组建了以书记、镇长为主要负责人的长虹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有关西宝北线的公路规划,对长虹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订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绘制了规划图,为构建现代化工业园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真抓实干、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长虹工业园区是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在尹稼坞村境内沿西宝北线人为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本地区一直走在前面,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受资金等客观因素制约,总是走一步、修一点,而且起点低、质量差,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街道路面破烂,污水排放无序,点亮工程和绿化工程严重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了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计划利用半年时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彻底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差的环境治理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一是以利引“水”、全线贾通园区内排水工程。我们计划投资100万元,三个月内完成园区内4公里的排水工程,并修建污水处理站两座,实现园区内零污水积存、零污水排放,彻底解决直接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污水排放无序不畅的问题。

三是以区当“城”、完成以路灯架设为主的明亮工程。投资30万元,利用一个月时间完成4.5公里地埋电缆铺设和150个太阳能路灯的架设工程,真正实现工业园区的城市化。

四是以美植“景”,营造优美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投资10万元,利用两个月时间全面完成园区内的绿化和卫生治理工程,彻底清理沿西宝北线两侧所有杂物及树木,间隔5米新栽玉兰花风景树600株,在其它支干道路两侧新栽侧柏、银杏等风景树木4000株,种植草坪、花卉6000平方米,新建垃圾箱50个,使园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

山本不老因雪白头,商本有道因利而至。同样的工业园区我们只所以发展慢,其实关键就是我们的投资环境太差。长虹工业园区这个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面对尺短寸长的市场经济和自有条件,我们只有以人为本、自力更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的把基础设施搞好,把园区环境治理好,才能招来客商,才能把园区作大作强。我们深知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我们有决心剩这次会议的东风,继续努力,从一点一滴抓起,坚持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以现有企业为载体;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实行市场带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富裕千万家的经营方式,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长虹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实力和鲜明特色的能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富裕的工业园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立足康县资源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新村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中共康县委员会 康县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和重要决策部署,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对我们康县来说,既是学习兄弟县经验的难得机会,更是鞭策和促进。尤其上午观摩了两当县新农村建设,刚才又听取了兄弟县的经验介绍,使我们受益非浅,深受启发。现我就康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予以汇报:

康县有着独特的绿色资源和丰富的物产优势,不仅是西部地区原生态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食用菌行业先进县。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安排部署和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及文明长廊建设的要求,从康县实际出发,把乡村清洁活动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新载体,把“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作为奋斗目标,按照“完善一个规划,突出三项建设,发挥四

项作用,建立四种机制”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扎实推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乡风民俗有了新气象,文明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完善一个规划,明确创建目标,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档次和水平

我们立足康县生态、水利、矿产等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现状,围绕把康县建设特色农业强县、生态旅游名县、绿色食品大县的目标,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思路和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按照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了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学习安吉创建“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经验,根据我县各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为充分挖掘各村文化民俗内涵,在房屋风貌、庭院改造、文化墙建设上彰显特色,聘请了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按照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标准,编制了阳坝宋沟、庄科、长坝段庄等19个精品村和48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编制了51个达标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不同的建筑风貌、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坚持做到了没有规划不设计,没有设计不审批,没有审

批不建设。

三、突出三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加生态文明村建设后劲

我们坚持从农民最直接、最迫切、最关心的利益入手,重点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不断夯实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发展基础。

一是抓群众增收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我们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突出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特色产业化开发步伐,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和“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其它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扩基地、状规模,兴企业、深加工,创品牌、建市场等措施,加快了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建成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基地91.69万亩,其中核桃52.12万亩、茶叶4.83万亩、桑园3.92万亩、中药材4.21万亩、蔬菜2.61万亩、花椒24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10万架,年出栏畜禽83.8万头(只);中华大鲵存塘数量6万尾。建成

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1个,建成农产品专业市场3个,特色农产品总量26038吨,特色农业总产值29517.38万元,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纯收入达到10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5%。

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我们抢抓灾后重建、对口援建和扩大内需三大机遇,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农村灾后重建、与扶扶贫开发、与乡村清洁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全县农村34966户住房重建和10136户维修加固的全面竣工,使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同时,我们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等“六难”问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乡村绿化工程、房屋亮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环境美化工程和群众素质提升工程,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硬化进村主干道路93660米,入户道路89603米,完成空地绿化34747平方米,完成乡村道路绿化24670米,栽植绿化树木71744棵,拆除危房8859间,亮化房屋10468间,屋顶改造368户,庭院改造2820户,改灶、改厕、改圈4808户,清理垃圾6858方,新修护坡2744米,新建桥梁31座,新建排水渠5294米,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92座,修建人饮工程62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变,一个个设施齐全的生态文明村基本建成,有力地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为破除农村陋习,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树立科学、文明的新风尚,县上从县委讲师组、党校、农广校等单位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开展了党的惠民政策、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科技知识和农村适应技术的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在全县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庭》活动和“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建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125个,配送图书17.57万余册,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0个,安装健身器材108套,修建文化墙375面5600平方米,篮板13副,球台40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求知增智的生活环境。

二、发挥四项作用,激发内部活力,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步伐

一是发挥宣传驱动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造势。依托新闻媒体,在康县电视台、康县新闻网、《康县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结合农村灾后重建成果的宣传报道,以图像、文字、图片摄影等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宣传报道;利用宣传车、悬挂标语横幅、村级大喇叭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编印了5多万份《生态文明村建设村民手册》,逐一发放到农户手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还积极联系陇南日报社、陇南电视台、中国陇南网以及甘肃文明网等新闻媒体,在陇南日报、陇南电视台、中国陇南网、甘肃文明网刊发各类专题稿件154篇(条),并积极邀请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来康县采访报道,新华社甘肃分社报道了我县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后,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十多家网站转载。通过有力的宣传,努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引力。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典型的培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在全县选择、确定了19个精品村、48个示范村、51个达标村共118个示点村,把江武路、康阳路、白望路、小康路、寺长路、康云路、河两路“一城七路沿线”作为文明长廊建设示范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综合整治、保护优先、长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围绕巩固提升灾后重建成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树立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培育思想进步的新农民、创造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水平” “六个新”为目标,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全力组织实施了“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五进一出八配套”工程,基本建成阳坝镇宋沟村、龙潭村、王坝乡鸡山坝村、李家庄村,岸门口镇青岗坝村、望关乡徐罗村等一批生态特色鲜明、村容村貌整洁、城乡环境优美、乡村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标准较高的示范点,白望路、康阳路绿色文明长廊已基本形成。118个示点村遍布21乡镇,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进程。

三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造力。生态文明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也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必须充分相信农民群众,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广泛收集群众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考虑意见的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符合农村发展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创建标准和创建措施。以乡(镇)、村社为单位组组织乡镇干部、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分期、分批赴四川、陕西及周边县区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让他们亲身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来。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我们对农民改侧、改圈、改灶,建设沼气,绿化庭园,硬化道路,架水、架电等都给予补贴,通过奖补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四是发挥部门帮扶作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助力。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我县派出了500多名干部组成80多个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工作队吃住在村上,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献计献策,帮助村上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宣传发

动,解决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县上把县直单位、省市驻康县单位的一把手作为包村单位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每年至少到村开展3次以上帮助活动,解决2件以上实际困难,并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了单位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对帮助中无所作为,在年终不得评先评优。驻村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县直各包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了所包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四种机制,落实创建责任,保障生态文明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为了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县直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建设有效的良好局面。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县四大班子34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帮扶2-3个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不定期深入督促指导工作,对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促进了生态文明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实行了县直机关单位帮扶包抓责任制,建立条块结合,以乡镇为主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了任务到人、到单位、到村社,形成了一

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投入机制。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投入方面,我县积极推行“五个一点”、“八个渠道”的资金筹措办法,即县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从上级财政专项、环保、以奖代补、借贷、本级财政、社会捐助、单位帮建、灾后重建八个渠道筹集资金。并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凡是用于农村建设的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原则上全部整合到生态文明村建设设上。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有效解决了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

三是强化工作落实,健全考评机制。为了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有序、有力、扎实推进,我们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县上采取成立了专门督查组,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半年经济分析会观摩、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各乡镇、各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通过定期督查,以文件、简报和会议等形式进行逐月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限期要求整改,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进行通报批评。近年康县共编发生态文明村建设简报35期,通报10期,各类宣传稿件100

多篇。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对排序最后一名的乡(镇)包要求其党政主要领导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或电视上公开表态,限期弥补。

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巩固的长效体制机制,把建设、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激励机制建立上,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出台了生态文明村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建建设标准的示范村,由县委、政府进行授牌,实行挂牌管理,并给予资金奖励,对精品村一次性奖补资金20-30万元,示范村10-20万元,达标村2-5万元,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上,坚持建管并重,采取边建设、边管理的办法,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建立垃圾填埋点,配置了保洁工具,组建了保洁队伍,使保洁工作能够长期坚持延续。如:太石乡水口村、望关乡徐罗村等村建立了卫生管理、环保清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对村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定期公布每个家庭卫生状况的检查结果。徐罗还成立了理事会,定期对农户房前屋后“三乱”进行检查评比,按照清洁、较清洁、不清洁分红绿蓝三种颜色张贴在农户墙上,作为星级文明户评选依据;王坝乡开展了“小

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户”,发出倡议书,让学生督促帮助家长整理家庭环境卫生,逐步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不断用群众的监督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目前全县已有100多个行政村已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庄卫生实现了全天保洁,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促使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我们虽然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在领导力量上再加强,在建设标准上再提高,在工作责任上再靠实,不断加快生态文明村示范点建设步伐,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材料

坚持三个注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做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近年来,大桥街道认真落实中央、省、宜春市和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精神,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创新工作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整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多方筹资8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办事处扶持资金160余万元,完成省定新农村建设点44个(2011年新农村建设点7个),覆盖12个村(居)委,28个自然村,占全街道自然村的30.43%,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注重”:

一、注重“三个统一”,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统一规划设计。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由办事处财政投资20余万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街道92个自然村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制定编制手册,并经市审核小组专家审核、市政府批准实施,为各自然村开展新农村整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统一建设标准。坚持高位推进,高标准建设,从储备点建设阶段开始,就要求各村严格按照省新农村建设考核验收标准进行整治建设,年底由新村办对照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和检查验收标准统一进行考核验收,确保各建设点标准不降,操作规范,迎检达标。1

三是统一督查考核。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督查考核长效机制。一方面,坚持“一人一点,一点一责”的责任机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新农村建设点,确保责任到人,以责任机制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坚持“每周一调度,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评比,年终综合考评”的督促考评机制。在督查过程中,我们还参照开流动现场会的模式,由党政“一把手”带队,组织分管领导、挂点领导统一到各点进行实地参观,并由各建设点介绍经验做法。同时,要求各建设点列出项目建设时间表,采取倒计时方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二、注重奖励扶持,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是制定《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对照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结合实际,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划分成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支持和管理等四大类,细化为100分的考评细则,年终对照考评细则统一对各建设点进行综合考评,明确考评结果与新农村建设点奖补资金挂钩,与新农村建设点及干部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是制定《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街道配套资金拨付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在省、市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办事处挤出配套资金,平均每个建设点下拨不少于3万元的奖补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并制定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资金拨付办法,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遍地开花。

三是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结合考评办法,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三个文明”建设考评范畴,明确每个建设点的挂点领导、蹲点干部、村委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建立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如,根据百分制考评办法,年终得分在72以上、82分以上、92分以上的村,分别对挂点领导、村委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理事会长、村(居)委、理事会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村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对在6月底以前完成三改和农村清洁工作任务且达标的村,办事处另外再给予6000元的奖励资金。

三、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建设点和储备点建设齐头并进。坚持一手抓省定新农村建设点,一手抓储备点建设,制定新农村储备点建设考评办法,形成建设点与储备点齐头并进、相互促动的良好局面。

一是精心选点。要求每个行政村在抓好省定新农村建设点的同时,每年挑选1—2个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储备点,按照村庄规划先行抓好“三清六改”工作,列入街道新农村建设村点储备库,为将来择优申报省定新农村建设点做好准备。

二是大力扶持。建立新农村储备点建设激励机制,对工作做得好的储备点除择优申报省定新农村建设点外,办事处再给予8000—12000元的奖励,并预拨24000元作为整治建设启动资金;对搞好了“三清六改”工作却未列为省定建设点的储备点,办事处同样给予奖补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分步实施。对于一些村庄范围宽、整治难度大的大村庄,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建设、分步实施”的方法,先建成储备点,分

2-3年时间逐步完成整治建设,实现整村推进的目标。目前,湖坪、龙湾两个村委已完成辖区内所有自然村的整治建设。今年,重点抓好了8个储备点的“三清六改”工作,为2012年省定新农村建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桥街道新农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虽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效,但与先进地方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接再厉,创新方法,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1年8月30日

下载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县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参观了长青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使我们感触很深;听了几位领导的发言,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长虹工业园区目前存在的解题之困和当务之急。下面,我就长虹工......

    在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场会上的典型发言

    弘扬红色文化 建设绿色家园 ——在全县农村卫生清洁活动动员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为我们提供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天,“全县农村卫生保洁活动......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定稿)

    强化措施 落实任务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2010年11月12日) 我县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2010年,全县共整合新农办、农牧、扶贫等11个部门资金6202万元,10个综合试......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材料祖市殿镇四门村党支部书记舒选华2010年8月12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四门村很荣幸能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四门村的支部书......

    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上的发言

    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上的发言提纲一、强化治理链,将基层基础夯的更加牢固二、畅通服务链,将营商环境营造的更加良好三、延伸产业链,将经济发展推动的更加高效正文:尊敬......

    在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很高兴迎来了全市xx现场会在我区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对我区工作的肯定,又是对我区工作的鞭策,也是我们学习......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研讨会上的典型发言(合集5篇)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研讨会上的典型发言黄华斌xx鎮中心小学,当全市各兄弟学校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它却显得冷落和滞后。如何崛起?重在根本——“风正一帆悬”。因此,我......

    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经验交流会典型发言材料 中共桥市乡委员会桥市乡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上午好!近年来,我乡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