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泗阳县教育局开展学习吴江支泗教师严丽英先进事迹活动实施方案
泗阳县教育局开展学习吴江支泗教师严丽英先进事迹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经研究决定,在全系统开展学习吴江支泗教师严丽英先进事迹活动。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向严丽英同志学习活动为契机,使全县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践行师德规范,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影响学生,为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和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学习内容
吴江支泗教师严丽英同志的先进事迹。
三、学习目标
通过开展向严丽英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进一步转变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形成团结向上、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实际行动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要求。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组织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县教育局成立学习吴江支泗教师严丽英先进事迹领导小组和严丽英先进事迹报告团。
学习吴江支泗教师严丽英先进事迹领导小组组长由薛伟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潘桂琴、李守华同志担任,李效华、唐维志、丁宗云、惠维松、杨桂洲、俞业兵、黄国祥、刘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唐维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县教育督导室,(教育局602房间)。
严丽英先进事迹报告团团长由李效华同志担任,唐维志任副团长,z赵珍云、金红莲、杨莹、化露任报告团成员。
五、实施步骤
学习吴江支教老师严丽英教师的先进事迹分宣传发动、深入学习、反思讨论、巩固提高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12月28日—2008年1月6日)。收集严丽英教师在泗支教的先进事迹,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宣讲材料;各校组织召开学习严丽英教师先进事迹动员会,明确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对学习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掀起向严丽英教师学习的热潮。
第二阶段:深入学习(1月7日至2月29日)。聆听严丽英老师的先进事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并挖掘出本单位教职工的先进典型,强化学习宣传。感悟先进人物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学习先进人物,不求索取、唯愿奉献的无私精神,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教学品质,播洒爱心、爱生如子的崇高情怀,激发教师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第三阶段:反思讨论(3月1日至3月10日)。通过学习严丽英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反思、查找差距、展开讨论。侧重对照先进人物,对照身边模范,对照自身岗位目标,查找差距,反思“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讨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立志做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敬重的教师,争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3月10日至3月30日)。在认真学习、找出差距的基础上,要求全体教师立足自身岗位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剖析文章,重点阐述在思想上受到了什么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怎样做,真正把学习落实在行动上。在教职工剖析反思的基础上,各校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大检查,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情况开展一次检查和评议,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进行整改。
六、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校要成立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落实,确保每位教职工都能参与到学习教育活动中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精心实施。要召开全体教工会议,对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合理安排活动进度,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心得、有讨论、有交流、有总结。要能注意挖掘学校内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带动全体。
各校要及时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每一阶段好的做法经验和突出的人物事迹。其中,教师的学习心得、教育教学日记、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论文每阶段上报份数要不少于各校教师总数的10%。
各校学习活动方案要于2008年1月6日前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强化监督。为让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局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不定期编发活动简报,以促进工作开展和总结经验。
4、总结表彰。活动结束后,县教育局将对活动开展好、成效显著的单位和活动中涌现的典型和先进人物进行表彰。
第二篇:学习支月英教师先进事迹观后感
学习支月英教师先进事迹观后感
董家中心小学
阳鹏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先进典型的精神,3月21日,董家中心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首先,全体教师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及电视宣传片《榜样》,学习了支月英同志36年坚守山区,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播撒爱心,深得山区群众和孩子拥爱的感人事迹。会上,大家都被支月英同志的事迹感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支月英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努力提高知己的师德水平和教学水平,做“四有”教师。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视频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展示了支月英、罗官章、李万君、苗振水、吴孟超、李贝、王恩东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热情赞美了他们牢记入党誓词、甘做人民公仆的共产主义战士情怀。在观看节目之中,我数次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的潸然泪下,更为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敬佩。伏案沉思,我有几点感触:
第一,从他们身上,感悟到榜样的力量
榜样是一面旗帜,能够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榜样是一支号角,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榜样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差距和不足。鞠躬尽瘁的罗官章、执着奉献的支月英、坚守信念的李万君、奋发作为的苗振水、救死扶伤的吴孟超、敢于担当的李贝、开拓创新的王恩东等,是那么的淳朴、真实、可亲、可敬、可爱,他们无疑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
罗官章、支月英等党员干部,他们长期工作在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他们不忘初心,牢记誓言,信念坚定。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优秀品格。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做?我想,这既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榜样感召的力量。在他们之前,有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头颅身躯的革命英烈,有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代楷模。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就是在这样的前赴后继中始终保持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罗官章、支月英等人的平凡事迹,让我感动。他们质朴的叙述,让我深受鼓舞和激励。他们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值得让我们为之醒悟和反思。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够吗?不!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诚然,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阶段,我们中的许多党员干部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迷茫,有的甚至逐渐颓废。与革命先辈们相比,我们淡漠了当初的忠诚和无畏;与电视中的榜样们相比,我们缺少了几分执着和坚定。
第二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的执着和奉献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奶奶”,教育了大山深处几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支奶奶”,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16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第三,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追求。过去的士大夫以“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开天辟地的辉煌成就?我们党在长达60多年的执政中,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由具有坚定信仰的人组成的。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在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中,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比比皆是。如革命先驱蔡和森、何叔衡、恽代英、彭湃等等,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执着于信仰,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再如一代楷模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等,他们同样忠诚于信仰,不畏险阻,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同样,在《榜样》节目中,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苗振水、吴孟超、李贝、王恩东等这些普通的党员,以他们平凡的事迹,再次为我们诠释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是啊,新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共产党员引领和奋斗下,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创造出美好、灿烂的今天!“民之难即党之忧,党之忧即我之责”。共产党员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种信仰,既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包含对生命、对责任的一种敬畏,一种如履薄冰的责任心态。我想,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永远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词,做一名“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共产党员。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总是在抱怨,觉得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感到物质丰富了但却找不到精神寄托。于是,这些人就认为:现在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少信仰的时代。但现实真是这样吗?绝对不是!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信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她一直都具有伟大的力量!第四坚定了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
就如我校提出的特色办学理念“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支月英老师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但她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把一件平凡普通的事业坚持了36年的那份执着。所以我坚信,我能行,向她学习,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会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坚守岗位把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牢记在心,在平凡的世界里做活出不平凡。
第三篇:祥符镇小学组织教师学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有关情况
祥符镇小学组织教师学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有关情况
今年6月,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代表被江西省委授予“龚全珍式好干部”称号,消息一传出,立即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奉新县教师队伍中引了强烈反响。为弘扬先进典型的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9月10日,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祥符镇小学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支月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活动首先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学习了解支月英同志立德树人、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无私奉献,34年坚守山区,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播洒爱心,深得山区群众和孩子的拥爱的感人事迹。她的事迹,平凡中见伟大,大家都被支月英同志的事迹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纷纷表示:日后一定向支月英同志学习,以支月英同志精神为激励,认真履职,潜心教学,关心学生,争做群众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随后,学校对上学评选出的各级各类先进予以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受到了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为不断增强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潜心教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争做群众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镇小学把向支月英同志学习的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宣传专栏、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支月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同时以向支月英同志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鼓励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第四篇:宝山小学开展向支月英老师学习活动汇报
宝山小学开展向支月英老师学习活动汇报
为弘扬先进典型的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根据县教体局《关于转发江西省教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向支月英老师学习的决定>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校德育工作,积极开展有关工作,现将此次活动小结如下:
一、组织学习支月英老师事迹
4月9日晚,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办公室集中学习了《关于向支月英老师学习的决定》和《支月英老师先进事迹简介》,学习了解支月英老师立德树人、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无私奉献,36年坚守山区,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播洒爱心,深得山区群众和孩子的拥爱的感人事迹。她的事迹,平凡中见伟大,大家都被支月英同志的事迹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会后,学校还将事迹材料发送至各村完小,要求各校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向支月英老师学习活动。
二、撰写体会,弘扬精神
会上,学校要求各位老师认真撰写向支月英老师学习心得体会。在体会中,老师们纷纷表示:日后一定向支月英同志学习,以支月英同志精神为激励,在山区工作一天,就会认真履职,潜心教学,关心学生,争做群众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以榜样学习活动,认真践行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激励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乐于从教,安心山区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学榜样,争做榜样,努力打造一批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的骨干力量。
宝山中心小学 2017年4月12日
第五篇:中纺院开展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活动
中纺院开展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活动
一、生平简介
陈超英,女,汉族,大学学历,福建省泉州市人,1958年4月
出生于北京市,1969年11月随父母下放到江西省进贤县中侨委“五七”干校,1976年插队湖南省长沙县农村,1978年入党,1978年12月考入中建五局技校,1980年11月进入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前身为五公司)工作至今,其间于1984年至1986年带职就读大学。陈超英参加工作以来,曾任知青农场副场长、工程处团支部书记、厂工会主席及公司女工委主任、工会副主席、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生前担任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是中建五局党委第五、第六届委员。
2011年6月13日,陈超英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3岁。陈超英殉职后,土木公司及五局职工、离退休人员、社会有关人士无不对她的离去彻骨哀恸与扼腕痛惜。职工群众自发以各种形式悼念她,1000多人从各地赶来长沙送别她,称赞她是国企基层党群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女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大姐书记”,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这一切,源于她35年的工
作历程,一贯对党的事业执着坚定,为企业发展忘我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二、先进事迹
“涓涓细流,温暖人心”——追记“大姐书记”陈超英
好书记:有一种精神叫永不停歇
“人只要有一种精神的话,就会不知疲倦,永不停歇。而这种精神就是对工作和生活永远充满激情,如此一来就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这是陈超英生前说过的一句话。
这种精神一直续到她生命的最后天。
土木公司财务部经莫松虎是那次交通故中唯一的幸存回忆起事故当晚的形,他语带哽咽:“陈姐一路上打了四五十个电话,几乎没停过。”这些电话有提醒公司老总去拜见业主的,有询问员工工作进展的。
这一天,对陈超英而言,只是许许多多忙碌日子中普通的一天。
延一
理事者。情
上午,她赶到省总工会办理“全国模范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审批手
续。中午,她没赶上食堂开饭,从一个同事的碗里匀出一砣米饭,凑
合着对付了一顿。下午,她匆匆赶往衡阳乡下,去慰问一个母亲去世的职工。
没想到的是,晚上,从衡阳返回时,滂沱的大雨却拦住了她匆忙的脚步……
总是这么奔忙着,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35年的工作生涯中,她日日如此。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有这么一项统计:在过去8年中,陈超英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出差。2010年,她出差185天。
每年她要深入公司项目现场办公上百次,常常是今天还在云南边陲的工地上,明天又去了福建长乐机场快速通道的隧道里,再过一天又到了大连长兴岛的引水项目。
这两年,她不顾自己已年过半百,先后8次深入金沙江边悬崖绝壁上的公路项目,5次登上海拔3000米的云南轿子雪山旅游公路项目,3次辗转20多个小时、带十几大包急需物资和慰问物品赶往位于非洲的工程项目……
“超英是用心、用命在工作啊。”中建五局党委书记周勇说。拼搏,用心对待每一份工作,已经深深溶入了陈超英的血液。
好主席:有一种关爱叫春风化雨
在陈超英走后的第二天,土木公司市政环保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孙锴第一次走进了她的家。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这个家在一幢3楼 的老房子里,楼道昏暗,室内面积才80平方米,“家具陈设非常简陋”。孙锴难忘陈超英的恩情。8年前,他还只是公司项目工地上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员工。当时任土木公司工会副主席的陈超英前来工地慰问职工时,他鼓足勇气悄悄告诉她自己面临的生活困境:结婚5年、小孩3岁,全家仍住在工地上的简易房里。
“你怎么不早说啊?!”陈超英语带责备,眼里却满是心疼和关切。没过几天,孙锴就被通知分到一套20平方米的房子。安顿了家庭,孙锴努力工作,报答陈姐的悉心关怀。如今,他已从一名施工员成长为分公司党群工作负责人。
点点滴滴意,丝丝缕缕情。陈超英说:“工会就是要当职工的娘家人”。为职工,她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组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哪儿有职工在,哪儿就有她的身影;哪儿的工期紧,环境苦,哪儿就有她细致的关怀。
远在非洲刚果原始森林的公路项目工地,开工3年,她去了3次。2008年11月,她将48份梅菜扣肉塞进旅行包中带去,在入境海关时费尽口舌,只为了让职工尝尝家乡的味道。
“大姐来了,就像家乡的亲人来了一样,大伙心里都暖暖的。”曾在刚果工作的谭建明说。在陈超英去世后,他专程带着项目300多名员工的嘱托赶回长沙,到陈超英墓前深深鞠了一躬。
心系职工,才总会被职工记起。
在土木公司,职工们还记得,每逢传统佳节,或是哪位职工生日,人们收到的第一个信息准是陈超英发来的祝福。每逢职工有难事,第一个到场处理的也常会是她。人们感叹,陈超英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存储系统”,把职工生日这样琐碎的信息都记得如此清楚?
陈超英曾说:“工会干部要做到有一个婆婆嘴,有一颗妈妈心。”24年的工会履职经历中,她就是用这样的细腻和柔情,编织了一条心连心的纽带,温暖了人心,为企业发展壮大凝聚了力量。
好大姐:有一种情怀叫大爱无言
在陈超英办公室的抽屉里,躺着18张特殊的借条。
“今借到陈主席2000元”“今收到公司上大学经费3500元”……陈超英走后,工会干事欧丽华查遍历年账本,告诉记者:“这些钱都是陈姐自掏腰包的。”
“没有陈大姐的鼓励,我根本没有勇气活下来,可是现在我和孩子都还来不及报恩啊!”职工遗孀湛冬桃看着这些永远也“还不了”的借条,已是泣不成声。从2003年3月到28年1月,只靠着一月两元工伤抚恤金生活的湛先后写了6张字据,从陈手里“借”走17010的低保,是陈超英为她奔
00三百冬桃超英元。她走申
请的。她医治胃病的手术,是陈超英垫钱做的。她女儿的学费,也是陈超英凑的。有人估算,这些年来,陈超英前前后后资助过别人20
多万元。和陈超英一起工作的工会同事说,陈超英资助别人,没打条子的比打了条子的要多得多。
“譬如职工遗属,看不起病的、上不起大学的、生活不下去的问题,有些已经超出了企业能够照顾的政策范围。”土木公司前党委书记于建国说,一直到最近七八年里,还有三四个职工遗属每年从陈超英手里拿到过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的补助,“都以为是公司在长期照顾”。
在青年员工刘中华眼里,陈超英就是这样一位“好大姐”。作为一名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刘中华家里并不富裕。陈超英鼓励他自
强不息,亲自帮他选导师,设计职业生涯,还把他纳入公司的“青苗计划”进行重点培养,现在他已经成长为项目经理。
得知超英大姐殉职的噩耗后,他和爱人悲痛得彻夜难眠,决定将自己的双胞胎孩子改名为“超超”“英英”,“以永远怀念这位亲人般的大姐”。
在农民工周祥明眼里,陈超英也是他的“好大姐”。她募捐为农民
工修缮破旧的住房,帮助失学的孩子重返学校,为他们的家乡打井取水,过年过节,为他们送上肉和食用油,联系包车送他们回老家过春节…
在许多人的眼里,陈超英就是这样一个“知心大姐”。她所做的,也许只是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小事。但正如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所言,她是“不平凡的平凡人”。这些小事都饱含着她无言的爱,如涓涓细流,静静地流淌到每个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