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G20和亚运会对杭州城市环境生态与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G20峰会和亚运会对杭州城市环境生态 与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17号 城规 范文杰)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安全系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生态城市安全经济系统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G20峰会和亚运会对杭州城市环境生态与城市经济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杭州城市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维护城市经济安全的具体措施,为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城市经济安全,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G20峰会
亚运会
城市环境生态
城市经济
一、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经济系统
现代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社会化的复杂的功能系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是因为城市安全经济系统主要是有城市安全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形成的,从结构上看,安全经济系统如图(a)所示结构,但是从安全经济系统的内容上看,安全系统应该具有如图(b)所示的结构
(a)(b)
城市安全经济系统主要包含城市经济系统、城市社会系统和城市环境系统,一方面城市安全经济系统伴随着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有序、协调发展的同时,增强系统的安全、稳定,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经济系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都离不开安全稳定实务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只有城市安全经济中的这些要素相互依存,才能促进这个城市系统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的物资财富空前繁多,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国民未来没有生活的如此便利和富有。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一方面由于历史的、现状的原因,社会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干旱洪涝、沙尘暴、泥石流、水污染、大气污染、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等,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甚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反而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使我们得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向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贸易日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关注和避免西方国家的生态侵略问题,如出口洋垃圾等。各种一合作、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的赤裸裸的生态侵略,直捣我国腹地,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持久而广泛地对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吞噬。
二、G20峰会分别对城市环境生态与城市经济的影响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城市化对整个城市地区已经造成环境的基础,生态环境在整个城市化的过程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对整个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的经济有显然的经济上升趋势。召开峰会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基础、经济战略、经济方针的协调商讨以及共享。对于杭州城市的经济发展能确定一个主导方向。国家会关注杭州经济发展的状况,会给予先进的知道思想。
G20峰会对杭州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在峰会的召开,杭州的环境需进一步的整治完善。政府会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环境整治技术,给予科学的调节大自然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峰会的召开务必会引起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人口的大量涌动。对未来预测的杭州城市环境,将会吸引很多的外来人员。是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矛盾化。
需鼓励大型经济合作论坛的召开,核心就是个成员国的关系更紧密,经济系统最和化。经济是带动国家没一位国民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肌理有没有被破坏。
三、亚运会分别对城市环境生态与城市经济的影响
随着亚运会的举办,杭州的体育设施将会进一步的完善,全民健身的场地、活动也会越来越多。亚运会带来的体育理念将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市民将会充分体会到亚运会带来的体育红利。
此外,亚运会将填补杭州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空白,届时各大体育场馆将会变得“忙碌”起来。承办亚运会的主体育场、网球中心、体育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等场馆,都可以举办洲际性和全国性的综合运动会、田径赛、足球赛及其他专项比赛。也就是说,以后任何国际一流体育赛事都可能落户杭州,在家门口,杭州市民能欣赏到的高端比赛只会越来越多。亚运会也会在杭州市民里掀起新一波的健身运动高潮,而对于热爱健身的市民来说,亚运会所留下的场馆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优质齐全的软件设备,将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据了解,结合“因地制宜、赛后利用”方针,杭州还会加快推动下沙、余杭、萧山等片区体育中心建设。亚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将以公益价格向市民开放。
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国际化加快
杭州是中国传统体育发祥地之一,体育实力较强,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
一、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借助亚运会宣传契机,杭州依托各类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及互联网加大对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力度,展现韵味独特的人文古都魅力。
杭州也会以亚运会为窗口,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管理和运营经验,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通过这些途径,彰显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会为这座城市感到自豪,向世人展现良好的素质,营造开放文明的城市形象,共同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举办一届亚运会,也是杭州市政府优化社会治理,提升服务功能的好契机。因为亚运会规模大、会期短,需要一个高效率运行、高水平管理、高层次公众参与、科学民主决策的政府机构,这也将促进行政能力的提升,更加规范化、法制化、高效化。
亚运会在杭州召开是体现杭州文化实力的时候。文化是另外一种经济的体现,有物质必然会有文化的存在。亚运会代表是和平象征。亚运会对整个杭州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亚运会就像一个投资项目,需投入成本若干年后才能收益。
总的来说,G20峰会和亚运会对杭州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影响是互利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在牵扯着,这就是在权衡经济与生态的比重关系。我们应在经济得到发展的时候同时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互赢。相比较之下G20峰会与亚运会对于杭州城市的利益是利大于弊。有利于杭州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的协调。
城市的牵沿一直追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等比的函数,当你过度的偏向一边而另一边就会以同等的回馈于你。也许你现在没有发觉,而在未来经济与环境处于不协调的时候将会出现严重的危机。我们更多是采取以环境为主的利益,来得到生活的需求。其实就是所谓的“中庸”。阴阳两级不能同时的共进退,总会有一方付出。经济就好像是我们人类,而生态环境就是自然。在远古时期我们人类只能屈服于自然,所以一直想征服自然,然而在人类意识到已经征服自然的时候,征服了自然却害了人类自己。人与自然需一直处于相对平和的状态,以至于需一直处于这种状态。G20峰会与亚运会理应与环境保持关系的同时进行召开,不要施加额外的生态环境压力。超出城市的环境自净能力,还需用“经济”来修补环境的残缺。修身、养性、利仁、利己、中庸之道。
第二篇: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
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包括资源,技术,污染
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14、环境污染:是指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1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目的在对一个区域的各种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环境质量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16、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17、能量流动(能量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传递与转化过程。
18、城市污染综合整治:是从整体出发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拟定环境规划的基础上,采取防治结合、人工处理和自然净化结合等措施,以技术、经济和法制等手段,实施防止污染的最佳方案,以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
19、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浓度逐渐下降,水体理化性质及生物特征恢复至污染物进入前的状态的过程。问答
1、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特征: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类型:1)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分 :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分: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2、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1)拮抗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 3)净化作用
3、简述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及调节方式。
因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物种改变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生态平衡破坏、信息系统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调节方式:反馈机制、抵抗力、恢复力
4、简述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2)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规律3)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4)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5)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6)环境资源的有限规律
5、简述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1)城市生态位原理;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3)食物链原理;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最小因子原理;6)环境承载力原理
6、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1)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特征;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3)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性;4)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5)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6)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7)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7、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2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既有输入又有输出3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4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缺乏循环5物质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6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8、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3)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4)用水短缺和水污染;5)人口密集与绿地奇缺;6)乡镇生态问题严重
9、城镇生态空间研究的一般假设和基本原理
一般假设:1)结构性假设;2)耦合性假设;3)量子化假设
基本原理:1)结构和功能原理;2)空间多样性原理;3)空间流动原理;4)空间变化原理;5)空间稳定原理
10、试述城市生态规划内涵
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倡导社会的开放性、经济的高效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性
11、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
1)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 2)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
3)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2、试述城市生态规划内容以及城市生态规划原则
内容:1)人口适宜容量规划;2)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3)环境污染防治规划;4)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5)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等 原则:自然原则(自然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社会原则、系统原则
13、简述城市生态规划步骤
1)制定规划研究的目标;2)区域资料的生态细目与生态分析;3)区域的适宜度分析;4)方案选择;5)方案实施;6)执行规划;7)评价规划的结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14、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臭氧层耗损2)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3)酸沉降危害加剧4)生态系统简化5)森林锐减6)土壤退化7)淡水资源危机8)海洋环境污染9)固体废物污染10)有毒化学品污染 产生根源:
16、简述土壤污染种类
1)重金属污染;2)有机物和无机盐;3)病原微生物;4)放射性污染;5)农药和化肥污染
17、简述城市环境特点
1)城市环境的界限相对明确;2)城市环境受自然规律的制约;3)城市环境的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4)城市环境的限制众多,矛盾集中;5)城市环境系统相对脆弱;6)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的影响大
18、简述影响水体环境的因素
水体自净作用、水体稀释作用、水中氧的消耗与溶解、水中的微生物
19、简述影响土壤环境的因素
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酸碱度 20、简述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
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2)以集中控制为主,降低污染物排放量;3)强化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4)发展植物净化
21、简述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2)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提倡和加强废水回用;3)强化水污染治理;4)排水系统的体制规划;5)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6)饮用水的污染去除;7)综合整治,整体优化
22、简述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措施
1)制定噪声控制小区建设计划,逐步扩大噪声小区覆盖率
2)规定工厂和建筑工地与其它区域的边界噪声值,超标的要限期治理
24、城市中生物系统与人工物质系统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别有哪些
25、城市中环境资源系统与能源系统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别有哪些(P67)
26、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具有哪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开放
第二层次为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与城市自然环境系统间的开放 第三层次为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自然环境系统间的开放
27、简述现代环境问题特征及中国现存环境问题,结合熟悉区域,论述该区域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环境问题特征:1)环境问题的全球化;2)环境问题的综合化;3)环境问题的高智能化;
4)环境问题的社会化;5)环境问题的政治化
中国环境问题:
1全球范围环境问题:1)先天脆弱,易于失衡;2)长期生态失调,灾害频繁;3)生态环境失调,资源相对贫乏;4)生态支持系统恶化;5)各类污染严重
2沿海地区环境问题:1)酸雨加剧;2)赤潮猛增;3)乡镇企业污染加重;4)人地矛盾尖锐;5)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
28、简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谈谈看法
问题:
① 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②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③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④用水短缺和水污染、⑤人口密集和绿地奇缺、⑥乡镇问题严重
策略:通过集中供热、燃气花、型煤化、地面绿化、道路硬化和创建烟尘控制区等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采取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截流、回用、引水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水污染;
实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措施综合治理水污染; 通过建设噪声达标区促进了噪声污染控制。
29、论述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如何进行总体分析(304)
①大气降水对城市地面水的污染、② 气污染治理工程队水体的污染、③ 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④ 体废物的堆存对大气污染的影响、⑤ 污染的处置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⑥ 气、水、渣处理对城市噪声的影响。
30、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有哪些基本内容?列举2个生态破坏的例子。
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
基本内容:①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②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评价
第三篇:2010年亚运会对广东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2010年亚运会对广东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
7月1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而且是香港回归纪念日,2004年的这一天又增添新的内容,正是在这一晚,2010年亚运会主办城市最终归属中国广州,其蕴涵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亚运会不仅是一项全亚洲的体育活动与盛事,更是一次贯穿近6年的机会与机遇,还有更多的挑战。一方面,它将长时间地吸引全亚洲、全世界对举办地: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的强烈关注,极大地提升中国及广州、广东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将对中国尤其是广州、广东21世纪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国家对举办地:广州产业政策的调整更值得关注。广州申亚成功,广州、广东、中国旅游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将直接促进广州、广东、中国旅游产业在21世纪的前10年再上一个台阶。如何充分把握利用广州亚运的机遇,突出发挥广州、广东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广州、广东旅游国际形象和旅游产业水平,推进广东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广州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实现“十五”期间跨入全国旅游先进省、市行列的奋斗目标。
一、历届亚运会对举办国、举办地旅游业的影响
亚州运动会对举办国、举办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
(一)有效地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资料显示,亚运会期间,入境的游客持续巨量猛增,而每一届亚运会比上一届,在旅游与亚运的结合上,都会越做越好,创造出越来越成功的模式。亚运会与旅游完美的结合,已成为超大型“人文旅游品牌”的楷模,其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逐步为世人所关注,其地位无可替代。
(二)迅速提升了举办国、举办地的旅游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在亚运会举办的准备期间及举办中,举办国、举办地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将会产生巨大的聚焦效应,而成为举办国、举办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最佳传播载体,价值难以估量,影响深远。由此可见,2010年亚运会将会对广州、广东、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巨大地拉动旅游业的外汇收入。亚运会举办期间,入境游客无论在交通、住宿、餐饮、通讯、观看比赛、娱乐消费,还是纪念品、吉祥物等旅游商品购物的消费都会大幅度增加,从整体上将会推动举办地、举办国旅游业外汇收入的增长。因此,旅游业将成为举办地、举办国的重要外汇收入行业。
(四)更好地改善与提高旅游业的软、硬件水平。举办亚运会将会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投资规模效应,更好地改善举办地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硬件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举办地旅游服务质量与素质,营造举办地一流旅游环境,增强举办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举办地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和可持续发发展。
(五)旅游产业政策得到了更合理的调整。亚运会的举办带来最大的受益将会是国家给举办地提供更为科学与合理的产业政策,而旅游业无疑将是最大的受惠者,旅游产业政策的拉动,将会更好地促进举办地的旅游业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会更关注旅游法治及环境保护。
二、广州、广东旅游业面临的重大亚运机遇与挑战
广州作为2010年亚运会举办地,广东作为亚运会作为举办城市所在省份,亚运会将会给广州、广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为重大的机遇和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更好地促进广东尤其是广州市的旅游基础及其配套设施完善与建设。作为2010年亚运会举办地最大影响,将是促使广州乃至广东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前6年完成。申亚成功之后,应吸取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悉尼奥运会、希腊奥运会的优长,明确发展思路和体育旅游发展战略,并据此制定了6年发展规划。全面改造和建设广州、乃至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交通、环保、通讯和比赛场馆,完善综合环境。包括建设集综合体育、旅游、服务、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亚洲一流的综合性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亚运
场馆;建设以国际会议、贸易、科技、信息、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新会展中央商务旅游区;建设多功能的数字化配套亚运村;建设由地下综合管网和环保设施组成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体系;建设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完善的教育创业园区;建设以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型资本运作、物流中心;泛珠三角的构筑,新机场的启用,以广州为中心放射状的交通网逐步形成,建设高标准、高档次、数字化旅游网络系统和中央指示导游系统,更好地实施绿色亚运战略。
(二)更好地带动广东旅游文化名城的发展。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江
门、肇庆、韶关、清远等作为广州市近邻,与广州共同组成了广东主打旅游产品,在海外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广州、深圳作为国际都市,东莞的商务旅游,丹霞山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肇庆星湖为中心的千里旅游走廊等对海外国际游客也具有较强吸引力。亚运会期间把国际游客吸引广东各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品味千年历史文化,带动广东旅游文化名城的发展是共同需要研究的课题。
(三)更好地改善广东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亚运将会完善入境旅游旅游市场的薄弱环节,为推动广东、广州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尤其是,亚运会将让亚州、世界了解广州、广东,让广州、广东走向世界。
(四)推动广州、广东旅游业的全面提升。亚运会作为洲际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事、人文旅游品牌,对旅游及其相关产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广州作为亚运会举办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旅游综合素质与旅游环境的提高,促使全省旅游产业与世界接轨和全面进步,有利于加快广东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广州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
(五)全面提升广州、广东旅游品牌的国际形象。亚运会期间的巨大媒体宣传推广
效应,尤其是国际游客的口碑效应,显著地提高广州、广东旅游品牌在亚州、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海外旅游者对来广州、广东旅游的热情和期望值。
四、广州、广东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广州、广东的亚运旅游发展战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亚运旅游商机的认识
不足;还缺少对亚运旅游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深入细致分析和研究;缺乏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评估;旅游企业的亚运商机策划意识较弱及现代化;体育、旅游、环保结合的经验、协调发展不足等。
因此,应加强与深化上述诸方面的研究,汲取历届亚运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经验与教
训,结合广州、广东旅游资源和产业实际,正确制定广州、广东亚运旅游发展方针、战略。
(一)树立机遇意识,努力打造和提升广州、广东国际旅游品牌形象,提升体育旅
游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旅游形象是现代旅游业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亚运会是当今亚州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媒体效应对举办地形象的树立是无与伦比,无可替代,是树立一个国家、地区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佳载体。“动感亚洲、感动世界”将会使广州、广东扬名亚州、世界。在品牌形象宣传的空间布局方面,要以广州为中心,放射状的各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宣传促销;在时间布局方面,按照前亚运、中亚运、后亚运的三个不同时间段,根据体育的特色、客流规律和亚运观光游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显效性的宣传;在宣传主题方面,要注意“动感亚洲、感动世界”的打造。
(二)充分利用亚运机遇,承接旅游产业的合理调整,加快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完善
与建设。亚运会将使广州的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应该自觉将其旅游业发展纳入亚运会发展战略,全面强化景点建设和交通、酒店、指示导游系统等旅游基础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建设,特别是周边旅游、文化城市,结合广东各地区和旅游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高质量、高素质景区、景点和有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可进入性、舒适性、服务性优良的旅游基础及其配套设施,推动广东省旅游业的全面进步
(三)打造适应21世纪国际潮流的体育旅游产品。结合亚运,对广东旅游产品进行科学整合,设计一批新旅游产品、改造提高一批老旅游产品,规划一批未来旅游产品,使广东旅游产品丰富多彩。特别是根据奥运会观光游客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普通人生活的心理特征和消费需求,根据广州亚运“动感亚洲、感动世界”的主题,发挥文化优势,专项设计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短、中、长相结合的最佳旅游线路,使广州、广东旅游产品在亚运旅游中特色鲜明,魅力四射,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极大地丰富广州、广东现代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结构,使之成为广州、广东旅游业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牌形象和新增长点。
(四)推进高质量、高素质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亚运,进一步发展入境旅游,将会凸现涉外旅游人才的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加快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亚运旅游的电子商务、信息和多语种翻译以及导游、领队人才的培养教育,而且为广州、广东亚运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储存、聚集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各类涉外旅游优秀人才。
(五)以体育为媒,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加强广东旅游重点城市的区域协作。以省体育局、旅游局为宏观指导,以广州市体育、旅游管理机构为中心,全省各市地联合开展亚运旅游,全面展示和推介广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的协作。如与港澳、东南亚等旅游相关机构、旅行社通力合作,吸引更多的周边国家游客以及组织第三国游客来广东旅游。
(六)建立专门研究协调机构。建议联合成立亚运体育旅游专门研究与协调机构,围绕亚运会进行全面调研和课题研究,制定广州、广东亚运旅游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使亚运经济、社会效益在广东旅游业得到最大发挥。
总之,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荣誉不仅属于广州人,更属于广东、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体育旅游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亚运将会给广州、广东、中国、亚州带来无限的欢乐,也为广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10年广州亚运会必将“动感亚洲、感动世界”
第四篇:关于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大学城影响的调查问卷
关于广州亚运会一年来对广州大学城影响的调查问卷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比赛可谓是精彩纷呈,它也于11月27日晚圆满落下帷幕。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是在这一年多来,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绵延 不绝的,特别是对主办城市广州本身来说更是影响深重。作为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自然也是受到了很大影响。
1.根据您的了解,您认为亚运会对大学城的建设影响大吗?
()A很大()B比较大()C一般()D几乎没什么影响
2.您认为亚运会对大学城的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交通()B运动设施()C文娱设施()D治安()E其他_
3.您认为亚运会对大学城的商业经济影响大吗?
()A很大()比较大()一般()几乎没什么影响
4.您认为亚运会对大学城商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旅游业()B餐饮业()C房地产()D其他__
5.您认为亚运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大吗?
()A很大()B比较大()C一般()D几乎没什么影响
6.您认为亚运会对你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交通()B饮食()C住宿()D娱乐活动()E其他__
7.您认为亚运会对大学城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交通()B商业经济()C人们日常生活()D其他__
8.您认为亚运会的举办是否提高了大学生们的运动热情?
()A是()B否()C不清楚
9.您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因为亚运会而得到改善吗?
()A有切身感受()B有改善但不明显()C没改善
10.您认为亚运会后的公共设施有没有给您带来积极的影响?
()A有()B没有什么感觉()C没有()D不清楚
11.请您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价。
()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
谢谢您的合作!
第五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实验报告
姓名:
学院:建筑学院
学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
——明远教学楼区风实验
摘要:风环境是指室外自然风在城市地形地貌或自然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的受到影响之后的风场,包括城市的风向,风速以及影响城市风向风速的因素以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建筑形体及布局和不同下垫面对城市(区域)风热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群和构筑物会显著改变近地面风的流程,室外风环境对建筑防风和自然通风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筑规划设计应该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区域的微气候,通过周密的规划布局以及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从而达到良好的风环境。
关键词:学校环境
风环境
建筑布局
风速
温湿度
一、实验名称:
不同建筑布局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建筑物周围的近地风即建筑室外风环境对行人舒适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建筑室外风环境除与当地来流风相关外,还取决于建筑物外型、朝向、间距、建筑群布局及不同下垫面等因素。通过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明远教学楼区域周边的测试实验,掌握不同建筑布局形式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情况及其测量、评价方法,并对所处环境的风环境质量做出定性分析。
本次实验通过测量明远教学楼5个点位的风速及温湿度来探究建筑物布局对周围风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智能热线式风速计
四、实验条件:
1.风象:实验当天西安的风向为西北风,微风。
2.地理位置:所实验点具体位置如图,即明远一区南侧底层架空处(1)、明远三区中庭处(2)、明远三区连廊处(3)、明远e段三角平台处(4)及明远d段东侧外廊处(5)。
3.人流:实验时间避开上课人群,但11点05分后学生陆续出现。
五、实验内容:
测量校区明远教学楼区域内不同建筑布局对周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及对通风风道的影响,整理分析测量结果。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测量选取明远教学楼区域5个点(如上所述),按点1—5的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分别从早上9:00-9:42,9:55-10:37,10:45-11:27,11:55-12:37,11:56-12:38,每隔3分钟测得一组数据,每个点测得并记录15组数据,并依次编号,其中包括瞬时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
七、实验原始数据及数据分析总结:
八、风环境评价:
1.相关原理
①风吹过地面时,受到地面上各种粗糙元产生的摩擦阻力作用而使风的能量减少因而风速减小,减小的程度随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速剖面,这一层受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称为大气边界层,建筑物均处于大气边界层中。而不同的地面条件产生的大气边界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大气边界特征主要包括平均风速剖面、湍流结构和温度层结等方面内容。
②造成局地性风速差异的原因:A:当由于街道的走向、宽度、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和朝向不同时,各地所得的太阳辐射有差异。(局地热力环流)B:盛行风吹过参差不齐的建筑物时,因阻碍效应产生的不同风向风速。
③紊流:空气各质点不规则地运动,测定紊流的速度和压力必须取一段时间间隔的数据进行平均,而对紊流各质点的瞬时速度很难准确测定。
④风场实例表明,对建筑物绕流特性影响最显著的是近地面风,而近地面风是有着显著的紊乱性和随机性的。
2.实验过程中出现风向改变的现象
分析认为是在明远一区背风面形成了涡流区(如下图),又由于建筑进深较小,开间较大,所以其后的涡流区很大。这和实验过程中风向的改变相吻合,而实际情况中湖面上零散地飘落着一些垃圾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当风吹向参差不齐的建筑物时会产生不同的风向风速。
3.不同建筑布局对城市(区域)风环境影响的结论
⑴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风环境,而周边式的建筑布局不利于自然通风。
(2)气流吹向同一排建筑的迎风面,在穿过建筑之间通道时风速增大,有利于建筑群自然通风。气流在前排建筑的角部发生绕流,风速较大。
(3)在大部分建筑物的背风面,产生了风速较小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前后间距、调整建筑左右位置、改变建筑朝向的方法来布置建筑,以改善建筑背风面风环境。
九、风环境设计策略初探
⑴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通风是由于建筑物的开口处存在着空气压力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室内外气流交换造成空气压力差的原因有两个,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热压取决于室内外的空气温差导致的空气比重差和进出口的高度,风压是由于风作用在建筑物上由于各部分的风压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影响建筑物出入口风压的因素有很多,如建筑物的体量、来流风速的大小以及与建筑物的夹角、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影响等,因而规划设计中应综合考量上述建筑设计形式等方面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自然通风。
⑵城市热环境的高温化、干燥化和通风不良等城市气候特征的形成,其症结所在是城市中外部空间的不足,即无建筑物覆盖的土地包括裸地、广场、绿化地带、森林地、草地即湖泊水面等的不足。因而在城市(区域)风环境设计应宏观综合考虑建筑物布局形式、不同建筑形体和不同下垫面对区域风环境的影响,合理预留城市风道,利用城市绿道、蓝道等在通风导风同时利用水系及绿化的作用来改善城市大环境气候。
(3)城市建筑在规划上的不合理,如布局封闭、外部空间安排不当等都是造成城市通风不良的主要原因。在建筑物密集地区的室外换气,多是风速较小、垂直方向的管状气流,很难有穿越建筑物的量大的、质好的气流产生。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形状与布置,利用道路、河流水路把其外围的外部空间与市区连结起来,起到犹如人体气管的作用,避免因地形等条件所造成的空气滞留或风速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