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2015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杨刚
八年级历史(上)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掌布中学 杨刚
此次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选择题60分,主观题(材料分析题与分析说明题)32分,探究题8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采用闭卷的形式。
下面就考试试卷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内容,试卷知识覆盖面广,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八年级任课班级最高分92分,最低分12分,最多集中在20-----49分之间,总体水平呈偏下态势。
客观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分值是60分,每题3分。该题难度较为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主观题:材料分析,分值是32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的运用。探究题,共8分。主要考查学生学会应用历史知识并与时俱进的能力。
但出题教师在出题时,出现了些失误,导致试卷不尽如人意。
总体来看,试题具有一定可取处,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总体一般。
二、主要错误类型
1、一些学生对历史知识识记不够,基础不扎实,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2、学生对一些重点、难点能力还比较欠缺。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条理。一些学生因为实际能力不够,运用能力和概括能力弱也欠缺,不能对此材料进行正确分析,以至于答非所问。
3、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有很多学生答题条例不清晰,书写混乱。
4、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教材不熟悉。讲过记过的知识没有落实。
5、学生不能认真审题,拿到题目后不加思考就做,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
6、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设问要求结合材料的,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要重点掌握。
2、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多尝试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如何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科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2014年12月4日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2017—2018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历史质量分析
苇子峪中学 丁勇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今年八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正是在去年基点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五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探究题、读图题、历史档案题。五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5%,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55%,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五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三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三是有部分题目超边了。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三、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2011八年级水平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我们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们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我们经过调查得知他们回家基本不看历史,复习历史的时间基本安排在考前的一个晚上,因此,分数依然考不高.(2)、学生明显对书本不熟悉。(3)、学生对历史事件不熟悉。(4)、答题的规范性太差。(5)、历史概念依然不清。(6)、表达不到位。(7)、理解能力差
五、今后的教学建议
1.进一步强化“全员过关”意识。目前的历史考试确定的0.85左右的难度值,决定了历史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应该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合格性考试层次(记入中考总分又具有选拔功能)。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对于考点,应该做到“全员过关”,不要轻易放弃部分学生,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一个一个的检查学生对考点掌握的情况,不要泛泛地做题,泛泛地讲解。
2.注意对一些考点属性的强化。对于一些考点内容,不少教师采用填充的方法加以巩固,这对于梳理基础知识很有必要。但下一阶段要注意强化学生对一些知识点属性的认识(如:性质、背景、意义等)。
3.积极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建构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4.注意变式训练。对一些学生已经掌握较好的考点,要注意从变换题干呈现的方式和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题组合等方式进行变式训练。
5.强化答题的规范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分辨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答题中注意规范和简洁,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使用恰当的时间答题。
6、认真抓好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工作。想法设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增长点,对于后进生决不能放弃,要注意情感的投入。
7、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历史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一、参考人数:
参加此次月考的三个班共有16人,其中一班58人,二班52人,三班53人。
二、成绩统计:
一班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17.5%,二班及格人数10人,及格率14.8%,三班及格人数10人,及格率9.2%,总及格率13.3%。最高分88(一班),最低分2分(一班班)。
三、试卷分析:
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其中1-20为单选题,分值为20分;识图题2题,分值5分;材料题问答题3题,分值为15分;看图写短文1题,分值5分。
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容易题约占75%,中档题20%,稍难题占5%,总体偏易。根据本校初一年级的总体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水平,本次月考试卷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农村中学初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的状况,材料均直接从教材上选取,主要是考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适当地涉及了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较小,涉及知识点较少,主要以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的内容为主。
3、解题情况:选择题全部正确的三个班共有10人,问答题普遍得分不高。
4、暴露问题:
(1)基本概念记忆不准确
学生基本历史概念掌握不好,易混点区分不清。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无数个概念、知识点构成了我们所学的一本历史书。试题对概念的考查基本上是直问直答,没有设太多难点。对分析能力的考查最后也归于基本概念,仍然是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提问。整张试卷有80%都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仍有许多同学做错,说明在记忆方面学生仍没有下足功夫,仅凭大致的印象和常识难以应付全部题目。
(2)相关知识掌握不足
历史学科属综合性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学内容与政治、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有交叉的知识点。学生课下阅读面不开阔,相关知识掌握较少,遇到跨学科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暴露了其知识储备的不足。
(3)历史思维能力欠缺
问答题是学生的弱项,考试时失分很多。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要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部分初一年级学生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表现为凌乱、啰嗦、不完整,造成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是凭主观意向随意答题。
四、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则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课外读物,扩充学生知识面,课上也可适当将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次月考的一个粗略的分析,因为是自己教的班级,可能不够客观,但同学们的努力有目共睹,大部分同学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学校也及时对优秀学生做出了表彰。希望孩子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韩 丽
一、成绩分析
历史基础比较差,本届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好的成绩可以达到99分,大部分学生在80分以上,有四五个学生在60分上下,这样严重的影响整体的及格率,均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有:第6题、第11题、第15题、第16题。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理解能力较差,针对有关时间排列题的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非选择题。21题:(1)A、古埃及。B、古巴比伦或两河流域。C、古印度。D、古中国。E、古希腊。(2)图1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图2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沿海地区。学生的读图能力比较差,在示意图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导致这个比较容易的题失分率也比较高。22题:(1)和平交往、暴力冲突。(2)马可波罗来华、希波战争等。(3)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等。学生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的能力比较差;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时没有注意列举出与这两种主要方式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理由说明得不全面。
(二)造成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1、错别字较多,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
2、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不清,缺乏一定的概括和归纳能力。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待提高。答题不准确,有答非所问、问少答多、问多答少等现象。
3、基础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张冠李戴,答案不完整。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关键的词、句出不来,乱抄书现象严重。
三、下一阶段改进措施
1、加强审题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审题要高度重视,告诉学生审题——审题——再审题。
2、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平时教学要坚持左图右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或重组能力,以便应对新的问题。
3、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生多想,想知识主干,想思维方法,想命题意图,想时政热点联系,想审题解题思路,想规范答题。
4、不放弃一名学生
降低重心,把握尺度,个别辅导,力争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出好成绩。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一、测试的目的:
9年级第一轮复习结束,为检查复习情况,在4月26日进行了4月份月考,通过测试查漏补缺。以便进行第二轮复习。
二、试卷结构
⑴。试卷内容比例:中国近代史占45%左右,现代史占55%左右。
⑵。试卷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40%,主观性试题占 60 %.⑶。试卷难易程度比例:
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6:3:1.下面我对9
三、数据统计分析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
11、最高分:
55、最低分:
10、优秀率:27%、良好率:9% 及格率:46%、平均分:37.2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教材中的图、表知识和探研性问题,渗透到选择、材料分析和问答题中进行了考查。在注重考察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注重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试卷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本题的得分率为80%左右,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分析能力差。第5小题和第9小题。出错的原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差。
非选题中的识图题的得分率约为75%,出错较多的是第14题。此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思维拓展能力差。
第三题是材料解析题,本题得分率较低,约为50%左右,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表达能力差。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从答题情况看,多数同学都不能正确**误的回答,或是回答比较片面。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改进措施
1、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
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复习,形成自觉复习、主动复习、有效复习的习惯。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基础训练及自主复习资料为复习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重点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强化学生的考试意识。强化学生考试意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让学生形成审题、作答、检查的考试模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
3、作好考前心理辅导。考试前,上一堂考试辅导课,讲清考试的一般要求、消除紧张的一般方法、应试的一般方法、复习的一般方法等。
4、加强对进步生的教学培养。建立对进步生的信心教育,让进步生明确考试的目的,激发其考试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以活动促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教学活动,如历史讨论课、历史手抄报比赛、撰写历史调查报告、仿记者历史报道等,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