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3月2日11版:80后柳元的追求

时间:2019-05-13 14:1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夏日报》3月2日11版:80后柳元的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夏日报》3月2日11版:80后柳元的追求》。

第一篇:《宁夏日报》3月2日11版:80后柳元的追求

80后柳元的追求

宁夏日报记者 魏萍

记者和柳元初识是在网络上,看他为自己起网名“断翅或飞天”,便觉得这位80后志向远大,壮怀激烈。后来看到本报关于他的作品被《中国当代短诗选》一书收录的报道,愈加地关注起他来。

虽然无法和80后韩寒相提并论,但是柳元在网上的知名度也不可小觑:其新浪博客访问量达142313人,腾讯空间访问量2.1万人,腾讯微博听众2910人,百度百科访问5600次。还有,其博客被“宁夏网址之家”首页永久推荐;“宁夏吧”开通“柳元专栏”;“西海固文学网”“精品博客导航网”链接„„如果再用百度和谷哥等搜索,会出来数万“宁夏柳元”的词条。迄今为止,柳元已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20余万字,除作品收入《中国短诗选》,还收进《郭文斌论》《中国校园文学作品集》《“献给母亲”当代优秀诗人诗选》《灵武当代诗人诗选》《80后文学史》《中国当代网络诗歌年选》《风的泪》(2008卷)等文学选本。

柳元的成绩已足够引人瞩目。如果我们循着时代的印迹去探寻柳元成长的轨迹,发现一切都不是偶然。

柳元出生于1985年,2004年从石嘴山市隆湖中学毕业后考入宁夏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校期间,他自费创办了中国大学生唯一一份自办纯文学刊物——《清水河》,在全国80后文学刊物中影响甚大。同时在网上开通“清水河文学论坛”,被河北文学报、树荫下、西吉文联、诗和散文、草根诗歌等知名网站链接。痴迷文学却家境贫寒的柳元,每期报纸印刷费均是省吃俭用积攒出来的。即使这样,他的文学梦不断,梦想越飞越高。2009年,柳元被宁夏作协吸收为会员,《宁夏日报》《宁夏广播电视报》《银川晚报》《固原日报》等均报道过他的创作事迹。

文学创作是柳元的副业,教书育人是他的主业。2009年柳元报考灵武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考试,以笔试、面试双第一成绩录取到灵武市永利小学担任学校副校长及语文教学工作。

柳元用心教学,真心育人。2010年,班上转来一名女生,因学习习惯不好,作业总拖到最后。他没有放弃这个学生,课堂上总挑些简单问题让回答,培养她学习的兴趣。一次语文课上,柳元发现女孩一笔一划书写认真,便轻轻抚摸一下她的头,表扬字写得不错。正是这份细心,以后不用多督促,女孩子各方面都进步很快。

柳元每天早早到班上和学生一起自学,下晚自习很晚才离开教室。他喜欢和学生交朋友,课前是老师,课后是大哥。2010年10月,柳元被银川市宁东镇工商行政管理局、宁东镇消费者协会评为优秀辅导员,2011年还通过微博推荐入围“感动宁夏人物”候选名单。

记者之所以提及柳元创作以外的事,不外乎想说,无论做什么,首先要做人,人做不好,其他都是枉谈。

两天前,柳元给记者发来短信:“姐姐,我现在调至灵武市狼皮子梁学校了。”记者看到他临离开永利学校时学生的赠言,其中一位叫田雯的女生以(悄悄话)写道:“老师,你身上有很多吸引小朋友的地方哟。希望老师多加注意身体。”还有一位学生寄给柳元自己的照片,并且叮嘱不让告诉别人。孩子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致信柳元,浓浓的情,密密的意,让柳元一想起来眼眶就有些湿润。

用心教书育人,笔耕不辍创作,80后柳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成功从来都眷顾那些勤勉、善良和有所准备的人,眷顾那些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人。

做文先做人。希望80后柳元今后的文学创作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远宽。

原载《宁夏日报》3月2日第11版

参看网址:http://nxdaily.nxnews.net/html/2012-03/02/content_112907.htm

第二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柳元)

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灵武三小 柳元

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灵武三小 柳元

我认真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也增强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包括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又包含了若干领域,并且明确提出了每一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我想要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思想、追求、个性和尊严,维护他们的天性——“求生的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才能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生命的融合。关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我们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有效地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我们知道不同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后进生,要做到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必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三篇:关于王柳元村适龄学生入学情况的调查

关于村适龄学生入学情况的调查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我国已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贯彻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收效甚佳。然而仍有部分学生中途辍学,不习文学,致使国家人才储备缺乏,令人堪忧。因此,我们在保证入学率的同时,还应努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爱才求学,以减少辍学率,使农村教育给国家储备大量人才,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后备军。

关键词:适龄学生入学辍学农村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普九”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在于有有众多人口的广大农村。然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中央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需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解决农村教育现状,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之一,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学生专门深入我村的几百户家庭走访调查,切实了解我村的教育现状。

一、调查概述

调查目的:了解我村的适龄学生的入学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入学率和辍学率,再综合考虑其产生的原因,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以期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

调查对象:家长及适龄学生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10日。

调查地点:宿州市萧县张庄寨镇XXX村

调查方法:对家长及学生分别采取问卷调查,并与他们座谈,了解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并且在互联网上及书本上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作为参考。

调查内容:

1、家里适龄学生是否在上学?

2、辍学外出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3、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如何?

4、辍学打工者对上学与打工的想法是什么?

5、家长对学校有什么样的希望?

为了完成此次调查,我走访了整个村庄,挨家挨户与家长座谈,填写问卷,并与外出打工回来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想法,调查结束后,我综合分析了各种数据,并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上网搜集资料,最终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1我村2014年适龄学生入学情况

我村共有人口4670人,其中适龄学生为430人,占我村总人口比例的9.21%,入学人口为430人,占我村总人口比例的9.21%,也就是我村今年适龄学生入学比例为100%。而与实际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前相比,我村适龄学生入学比例相应提高了十二个百分点,这表明,我村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改善,几乎是人人有学上,人人有书念。我村基础教育设施也算是相当完备了,师资力量不缺,有许多优秀教师都有长达20年左右的教龄,教学经验相当丰富,足以培育出小学阶段的优异生。然而我村仍然面临着初中辍 学的现状,不能不令人堪忧。

1.2我村10年适龄学生中途辍情况

10年以来,我村初中生多有轰学者,本次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是7.3%,大概有240人左右,平均每年有242上辍 学的,占当年适龄学生的比例大概为5.58%,这个数字显然略高于国家的控制线3%的水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中途这无疑对我国的人才储备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自古以来,我国就注重人才资源的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因此,在现代化的时代,我们更应注重人才战略在国际化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

二、我国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此次调查中走访了不少孩子中途辍学家庭,向家长了解了他们的子女中途辍学而外出打工的原因,我才明白农村教育确实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辍学的学生,他们对上学受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认识。

2.1 “读书无用论”有所泛滥

网上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试引述如下:“目前农村有两个不成文的公认定律。其一是:经济与教育的批比原理:在一个不太富裕的村镇,一个村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高,这个村经济排名也就越靠后,一户人家的孩子书读得起“高”,这户人家的经济状况也就越不济。其二是“蠢儿理论”:书读得越来越高的人家羡慕邻居生了个“蠢儿子”,不用花钱供他读书,自己挣的钱自己用来盖房子,全家都高兴,可偏偏自己生了个孩子太聪明,一门心思从小学读到大学,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他们身上,还欠了一大笔债,大学毕业了又得代钱为他们“找路子”——留 在农村的爹妈还是得自己挣钱还债,很不划算,很多人困此认为读书无用。特别是随着近年大学学费的上涨与大学生就业率不高和预期收入降低之产暣形成的强烈对比,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小学或初中毕业生外出打工,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当前的微薄收入。“攀比效应”使这种现象大有蔓延之势。通过调查了解,我村孩子中途辍学家庭有68%持此种想法,这些家庭大都有不少于三个孩子,家境一般,家长不太重视教育,认为孩子能识字等一点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上大学,再看上学费用太高,舍不得花大本钱供养一个出来反而不好的找工作的大学生,倒是趁早出去打工还能挣许多钱回来,觉得这样更值得。

2.2学生厌学攀比财富心理严重

改革开放,国强民富,农民工纷纷入城打工,就业门槛低,普通工人一个月就可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有的甚至更高,一年下来,就能结余至少2万元。这对于只能守着几亩田地辛苦劳作的一年才能收入万余元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块很大的蛋糕,怎能不让心动。而且谁家的多,打工挣回业的钱就越多,在当就越富裕,更有面子。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同龄人都出去大把把地捞钱,不几年就竖起了楼房,买了新车,出入都是时尚衣服,年底大伙一聚,提着软云烟,谈笑打工的苦与乐,倍有面子,身在农村,心早已飞在繁花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了,心想,你可以打工挣钱回来炫耀一番,我为何不可?他们哪里还有心思上学读书啊,更加觉得老师嘴里蹦出来的1234太无趣,游神之间竟在1234这些数字之间拿起了加减乘除来计算打工能挣多少钱,怎么玩,怎么花呢。这种情绪和心理若在青少年心理蔓延势必给我国广大的带来不可小视的危机啊。调查发现,我村辍学学生中约有95%有这种心理。这反映了我们农村教育的培养方向与现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没有完美符合广大农村人民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不少青少年厌学,提前结束了学知识学文化的的受教使命,这对于我国的人才储备,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农村教育模式。农村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取向,应该既不抛弃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忽视个人发展的需要,既要给予农村儿童以同等的升入高等学校

教育的机会,又要让那些升学无望垢人受到对他们而言的良好职业技术教育,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鉴于上述问题,我斗胆提一些改善农村教育,减少辍学的建议与对策。

三、改善农村教育的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守法意识

必须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简报、标语等渠道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人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使家长进一步认识让子女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明确没有学完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各级党委、政策要把依法治教摆到重要议事议日程,采取保证教育法规的贯彻滓,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使广大群众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法“的高度来认识,使各级干部认识教育是裕民之路,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支持教育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二、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眼前的实惠和利益表现使农民对教育采取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用眼前的实惠和利益来评判和裁决一切,诸如“上学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书读再多也没有用”、“一文不识,一天几十(元)”等等。因此,必须在加强农村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农村教育深层次改革的内涵,诸如价值取几、内容结构等,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促进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利互动。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学生一体化的合作教育机制,政府财政支持鼓励教师多与家长、学生交流,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想法,洞察学生的学习的困难,并及时向政府、学校反映,双管齐下,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挽救差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成绩,赐教,对于积极挽救差生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政府对教育应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完善教育设施,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待遇,保住现有的优秀教师,同时引进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农村支教。

第三、对农村学生实行分流教育,建立评价体系

要加强农村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和鼓励各地从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课程结构、教育内容甚至学制等方面自主创新,把农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初中后和小学后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农村初、高中教育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便使渴望升学和升学无望的学生都能受到实际需求的教育,从而增强农村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如结合当地实际,在初中高年级进行分流教育,需要升学深造,按部就班地执行课程计划,不想继续升学的则可开设初步实用性技术课程,比如服装裁剪、烹饪技术、养殖技术、果木栽培、会计电算化等,使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同时,掌握实用技术,进而在毕业后服

务于地方经济。这样就是既不抛弃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忽视个人发展的需要,既给予了农村儿童以同升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机会,又让那些升学无望的人受到对他们而言的良好职业技术教育,凯不是很好地实现了国家与个人的双赢吗?

总而言之,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有位哲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因此,可以说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学案

【相关链接】

(1)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鄣(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诗中常借自然景物以排解苦闷抑郁之情。

(2)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3)骈体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一读课文,给下列生字注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千转

经纶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3)经纶世务者(4)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7)天下独绝:(8)百叫无绝:(9)犹:(10)甚: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⑹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然后完成下列默写练习。

1、文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2、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之美的句子是:

3、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5、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

6、写优美的自然景物深深吸引游人的句子是:

五、回答问题

1、作者在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写法或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3、“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巩固训练: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hǎo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示)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4、填空题(1)《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 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山之美。

七、阅读理解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八、课外美文欣赏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1)此信描写了山中幽美的景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出夜之静谧。(2)此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是什么?(3)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作者的想象之笔。

(4)翻译文中划线句。

五柳先生传学案

资料助读:

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2.题目解说: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3.完成下列各题:

一、加点注音:

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

晏()如 黔()汲汲()俦()衔觞()欤()

二、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 不详: 因以为号焉: 不求甚解: 会意: 亲旧: 或: 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 晏如: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自终: 衔觞赋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三、多义词理解:(1)一词多义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 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远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颇示己志

其:亲旧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之:或置酒南昌招之

黔娄之妻有言

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

甚:不求甚解

所欲有甚于生者

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目似瞑,意暇甚

得:家贫不能常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⑵古今异义:

赞曰“亦不详其姓字”

四、当堂检测:翻译下列句子:

①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四、思考问题:

1.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赞:

“不戚戚于贫贱”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照应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

2.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请说明具体理由。

3、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五、课堂练习:(请用课文原句答题)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训练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②黔娄之妻有言:“。”其言 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七、拓展比较阅读】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五柳先生传》全文。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①,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身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人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选自郑燮《板桥集外诗文》,有删节)

„注释‟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í):弯曲。此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委蛇:同“逶迤”。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幼时殊无异人处 殊: ②人咸易之 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划线句子。

3、陶渊明和郑板桥都喜好读书,但他们读书的方法或态度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段内容加以概括。

4、《论语》中有许多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请你各写一句。

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方法:

5、陶渊明不慕名利,安于贫贱,即使是平凡而艰苦的农村生活,也能从中发现乐趣,泰然处之。你认为他的哪首诗最能体现他的志趣,请把全诗写下来。

第五篇:《80后作家柳元卖字画救母》后续报道

《宁夏日报》5月28日10版

《80后作家柳元卖字画救母》后续报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报记者魏 萍

5月23日本报刊登《80后作家柳元卖字画救母》一文后,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柳元认证的腾讯微博上,此条内容被全国网友转播评论数百次。其中浙江省温州市网名为旖旎的热心女孩留言:“„„奶奶的事听说了,看到了„„我也想出一份微薄的力量,能把你的账号给我吗?算是一点心意„„钱不多,因为还是学生,希望叔叔别介意。”

消息刊发后,中共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雷、杭州市拱墅区卫生局党政办主任夏水燕等分别汇款500元以表心意。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副社长刘文英先生(网名“源源不断”)连续4次转发柳元救治母亲卖书画的微博,并打电话表示要到医院看望,另外还特别留言:上善若水,大爱无边,众人拾柴火焰高,愿好心人力所能及的帮帮困境中的柳元!为柳元母亲祈福!愿好人一生平安!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马存斌、河南省新郑市副市长刘五一博士也网络上伸援手。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直属单位警官李卓昕、网民范光慧等多方帮助联系收藏家。宁夏不少作家诗人均通过网络鼓励和支持柳元战胜困难。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android研发软件工程师、eoe优亿认证开发者王维女士给柳元妈妈寄来1000元;医学博士、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王全年向记者发来短信:我以党员的名义捐1000元。柳元所在的灵武市泾灵燕宝小学领导亲赴医院慰问看望,亲朋好友邻居一齐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昨天,柳元激动地致信记者: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母亲的所有好心人,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下载《宁夏日报》3月2日11版:80后柳元的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夏日报》3月2日11版:80后柳元的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