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9-05-13 14:0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篇: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鉴于在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清醒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生需求,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体现,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48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但同时,在目前日新月异、目不暇给的形势下,学生心理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上。

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一种成己成物、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宽阔胸怀,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结合课本知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课程也是一门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当代教育理论及课程理论的指引下,历史课程也面临着改革的趋势。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注意健全心理尤其是情感的培养。

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营造和谐课堂环境,把握心理教育契机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并参与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课堂如历史一般严肃,必然会催生或加速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是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去学习并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起朋友般的友爱环境,使学生有种温馨的感觉,这从情感上给学生营建了“心理安全和思想自由”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克服了孤僻、脆弱、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

三、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运用现代技术开发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知和体验历史,教师课堂多种方法并用,学生角色扮演等形式灵活运用于课堂舞台,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学习历史,感知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重大意义。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轻松感、幸福感。例如:讲完西安事变后,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然后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西安事变》,重温历史,这样,课堂活了,知识也掌握了,学生学习也不那么枯燥无味。同时,多种形式的教学也能避免学生因心理偏差而引起落后的行为,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上课走神不专心、注意力差而且不愿动脑筋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在互动中受到遏制。

四、挖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全学生人格

笔者在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时候,把它和汶川地震之后的全国哀悼日联系起来,以国家的名义为地震中逝去的同胞哀悼,这是史上第一次,体现了对人、对生命的尊重,这正是人文主义的根本体现。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讲百年屈辱史的时候,与深圳举办大运会联系起来„„几乎身边的任何现象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历史不是死的,历史就在身边。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英雄事?E、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通过这些先公后私的品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正确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

历史教学中,许许多多杰出人物的坎坷人生、历经挫折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调控心理障碍的最好素材。

五、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净化学生心灵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知识多姿多彩、浩如烟海。近代中国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炮火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屠刀,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同时也惊醒中国人民,他们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进程等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等生存环境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如中国古代史《贞观之治》,可以引用唐太宗的名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引导学生探索、思考,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有什么必然联系?中国历史盛世局面的出现都有些什么原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讨论、归纳,培养学生严谨规范、认真缜密的思维品质。再如结合抗日战争可以给学生欣赏《长城谣》《松花江上》《黄河颂》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巧妙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来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净化学生心灵。

六、精心选用历史素材,激发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

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者先给学生讲一个题为《圆明园是谁烧的?》笑话:一位教育局的领导到一所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检查,他问两名初中学生:“圆明园是谁烧毁的?”其中一名学生答:“不知道,不是我烧的。”另一名学生也回答:“也不是我烧的。”学生的班主任对校长说:“这两名学生是我班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说不是他们烧的那肯定就不是他们烧的。”此时,其中一名学生家长来了,一听此事,立即对校长说:“不就是圆明园吗?烧了就烧了,多少钱?我赔!”但凡听到这,学生总会开怀大笑,之后,笔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讨论,学生各抒已见,然后以设问“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导入课堂。讲完课本内容之后再提出问题: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并给他们恰当妥切的回应,最后再做一个总结陈述,让学生明白这个笑话蕴涵的道理。还有多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推动学生人格、品德的建塑,完善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

总之,历史学科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只要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不忘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方法到内容去渗透心理教育,同时加强自身修养,一定能让学生成为真正健康、合格的中学生。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让学生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西乡中学 518000)

第二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不过当前在农村学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很不普及且不平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几乎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没跟上。为此,在现有条件下,通过现有的学科渗透心里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下面我谈谈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数学课中充分重视良好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平等地看成是正在发展的、潜能末充分开发的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伙伴”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强调对的学生“信任”、“真诚”和“尊重”,给学生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使学生在课堂中无顾虑地、真实直率表达情感和想法,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探讨,并能灵活地运用“倾听”、“理解”、“情感反应”和“鼓励”等技巧去引导学生,避免盲目地对学生进行个人评判。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教师必须正确树立以下几个观念:(1)人格平等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有树立这种平等的观念,才会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所说的:“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2)师生主体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忽视任何一方的活动,教育均不可能

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成为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社会化人格的形成。(3)教学差异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长处。根据学生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在数学课中充分重视开展美育教育

数学的美感很强,其图形美、抽象美、对称美、奇异美、思维方式美、解题过程美……都能给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这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美的了解,提高了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渐渐养成欣赏美、追求美的高尚情操。

(1)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开展美育。在各年级的教材中都有大量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感受。(2)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一读”等栏目开展美育。这些栏目介绍了许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故事和数学悠久的历史,这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3)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美育美”、“以美传美”,即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以自己的道德感、事业心、奋斗意志、生活热情以及仪表、教态、语言、板书等向学生传播美,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在数学课中充分重视活动课的开展

健康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愉快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让学生不再感到孤独、烦躁、自卑,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让不良情绪得到分散并以正确的方式得到宣泄。(1)在数学课中可以利用一些“探究性活动”来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土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奋斗不止、战斗不息的顽强意志,并且还可以通过探究的成功,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通过探究的失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锻炼学生的心理。(2)在数学课中还可以开展数学知识讲座、趣味数学知识介绍、数学游戏等,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它不仅使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能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各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它也不可能代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将康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将康教育”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第三篇: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让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生物课堂中

渠江中学 夏卫华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生物学》和各年级的《生命与健康教育》教学。根据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深刻的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厌学、逃学、偷、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管理的实现。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便成为学校和教师需要思考的十分迫切的问题。

一、让音乐中的正能量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日本科学家对水稻的生长进行研究,发现每天定时播放音乐能促进它的生长并比同期的水稻的产量更高,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环境能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生物课件中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音乐,舒缓课堂气氛,愉悦心情。如在学习《鸟》时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鸟》;学习《社会行为》时播放《团结就是力量》;学习《病毒》时播放《白衣天使》······让音乐中的正能量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二、用“格物致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自我表现欲,减缓学生心理压力

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中学生随着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兴趣广度也大为增加,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与表现欲的产生,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利用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去实现生物教学中的能力目标,让学生参与调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成立课外生物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活动从中体验到“格物致知”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的成就感。有时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由发言、畅所欲言,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自我表现欲,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减压,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的动力也得到了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中学生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说教和现存的结论,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旦喜欢这位老师,就会爱上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这样能使教学目标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应该是我们所说的人格魅力吧!

三、使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生物课堂的心理良方

安化的农村中学教育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普遍落后于其他地方,但相对于生物学来说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舞台。大部分学生具有城市学生没有的优势-----大部分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体验:自己家养鸡、地里种了粮食蔬菜瓜果、不同时节上山采野菜下河摸鱼虾······生活中处处是生物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现存资源。如在讲《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从“种子的萌发”到“植株的生长”到“开花和结果”。从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入手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呢?”“种子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呢?”······然后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探究实验,对成功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以强化其成功的体验,这样不但掌握了探究的一般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促使学生好学、乐学,还发展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达到真正的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学习生物学也是为了健康的生活,两种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

第四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以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按照一定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要求,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技术和手段,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通过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增强适应能力,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历史科教学的责任,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历史学科、教材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学科中的心理教育资源,自觉主动地运用历史知识,特别是先进英雄人物事迹和以及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文化,调动和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在授予学生一定的历史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

二、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有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了解并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水平,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对教材内容作加工,灵活运用于教学中去。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1)教师要有健康心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有健全个性的教师,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做学生的“人师”,使学生佩服,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2)教师要以自己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要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心理是前提。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3)教师要以自己精湛的教育技能、挖掘历史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这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全面开展大有裨益。所以,教师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2、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施个性化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是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教育中,从教师的关心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使其不伤自尊,增强自信,弥补不足,走向成功。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鼓励性评价,增强他们的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通过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上进。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利用积极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经常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更加自信、自强,从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变换一种视角,努力从他们所谓的缺点和错误中读出美丽与新奇,多一些欣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信任,多一些理解。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个性特点,并帮助他们把闪光点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充满激励的评价中快乐健康成长!

4.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而形成群体的心理优势,达到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的佳境。我们的教学工作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从横向来看,人与人之间、同龄人之间、同班同学之间,无不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决定着各年级学生之间学习成绩分化的潜在性。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分层教学”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得到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用丰富的史实,优秀的历史人物培养

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1、增强自我激励意识,培养了成功感和自信心。学生从自卑、厌学,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阴影中摆脱出来,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了自信心。

2、增强自我规范意识,培养了毅力和自控能力。学生有了明确的规范意识,懂得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目标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怎样去做,自觉地培养意志能力、自控能力,包括承受挫折、抗拒诱惑的能力。

3、增强自我调节意识,培养了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要不断调节、平衡自己的心理状况,保持健康的心态,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心理优化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不少学生由厌学变为好学,学习自觉性提高了。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获益,教师也获益匪浅。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主动地把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授课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满堂灌变成了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讨论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的心理距离缩短,师生的互相了解有助于教育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历史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渗透就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

第五篇: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维护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民族偏远地区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于民族偏远地区留守学生比例较大,因为家庭贫困、单亲、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那么,思品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下载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职业学院基础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各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阐明了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托和桥梁,也是......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每个听障儿童的顺利成长,都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听障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语文 李罗京 沭阳县陇集中心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借鉴相应的艺术形式,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

    音乐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音乐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张家店小学 赵晓欣 一、案例的背景情况简介: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更是影响着全民族的素质水平与精神文明的程......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安乡县深柳中学——裴贻华 初中教育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实践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